时间:2023-03-07 15:20: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我国目前有68所以上的高校招收编辑出版学本科生①,20多年来,为文化产业培养了数千名编辑出版人才。然而,近年来,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时却不同程度地遭到了出版单位的冷遇,一项由北京大学开展的调查发现,被调查的164家出版单位中,明确表示需要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只有15%。就业市场存在着这样一种怪现象:一方面学生毕业面临就业困难,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找不到满意的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存有差距。
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缺陷的原因分析
就业能力指普通高校中的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获得并保持在工作中所必须具有的综合能力及心理特征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编辑出版专业的高等教育,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型教学模式上,致使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学科基础先天不足。目前,不少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往往是由某一母体专业课程加上有关编辑出版课程杂糅而成的。而且,由于母体专业的不同,所设立的编辑出版专业也就或多或少地带上了母体专业的烙印,这对编辑出版专业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如设在文学院的编辑出版专业,偏重于文学、文艺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课程;设在图书馆系的,偏重于图书学、文献学、流通学等方面的课程;设在新闻学院的, 偏重于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方面的课程。
课程设置不科学。由于历史、现实等原因,编辑出版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大多优先考虑理论文化类课程,真正的专业课特别是专业实践技能课并不多,而且专业课中又有许多理论型课程,如“编辑学概论”、“出版学概论”、“期刊编辑学概论”等“概论”类课程。各高校所开设的课程、每门课程课时的多少,大多只能由院系视已有的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而定,有着相当大的随意性。另外,目前编辑出版专业的教材总体而言距实际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重理论知识的阐述而轻实践技能的指导,与出版业的现状和发展脱节比较严重。
师资队伍薄弱。由于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从相近专业如汉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图书馆学等专业转岗而来,多数不熟悉编辑出版工作,不仅缺乏编辑出版的业务实践经验,而且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在这样的师资条件下,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也很难提高。
缺少实践经验。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等院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也不足,无法很快适应职业人的要求,无形中就与企业形成了“就业鸿沟”。造成学生缺少实践经验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训练记忆的讲授式,教师在黑板上讲理论,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死板教条。学生学到的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动手能力差。第二,我国目前教育评价制度仍以书面考试为主,这就势必使学生只关心课堂笔记和死背书本,缺乏对自己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第三,多数高校教师并未受过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在讲授理论、指导学生实践等方面缺乏职业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好。
心理素质缺陷。随着竞争机制被全面引入职业社会,“双向选择”所营造的竞争只遵循一个原则:优胜劣汰,这就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一些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乐;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自我评价偏高,而遇到挫折与失败时就会产生失败感或焦虑的情绪而低估自己甚至自我否定;对自己在社会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义务认识不够,渐渐表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
如何提高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三加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出版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既要掌握出版领域的专业知识,又要学习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出版编辑人才所必备的条件。国内有学者提出了“三加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宽基础、精专业的编辑出版人才。为了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编辑人才的要求,高校可以在现有学科、专业基础上进行培养编辑人才的“三加一”培养模式,即本科前三年的课程可以学习中文、数学、计算机、英语等专业的课程,第四年重点对编辑班学生的相关编辑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和相关的技能训练。
课程设置科学化。为培养更多适合实践要求的有用人才,我们必须重建现有的课程体系,减少“概论”类课程,增加专业类课程,如图书、期刊、报纸、网络编辑实务,选题策划、市场营销、畅销书特征分析、校对印刷实务、版权贸易与出版物管理等。同时,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互动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与实践能力。例如由学生扮演出版社编辑、总编辑或社长、作者等模拟某一选题策划的全过程, 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体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无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着重加强对编辑出版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投入,如组织其出国进修、到企业培训等,使教师熟悉出版工作规律,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注意研究出版动态,总结典型案例,积累信息资料,努力成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家。教师与编辑身份的重合,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编辑学教师的魅力,也会加大学生对其授课内容的信服度,从而获得显著的教学成效。
丰富实践经验。首先要加强实践性教学。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制订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传统实践课程为突破口,以西方及国内先进地区的实践教育经验为参照,全面提高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其次要建立编辑出版实践基地。企业无疑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好平台,所以学校应该着重同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实践基地,实现“校、企、生”三赢。最后要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以质量标准来预测、考查、追踪、控制各种因素的优化过程,使其达到最佳。学校应根据目前实施的学分制管理办法,对生产劳动、专业劳动、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都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并把要求和规定编入到实纲中,分发到学生手中,使学生明确相关评价标准的重要性和实施细则。
提高心理素质,完善性格习惯。“习惯练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和性格对人有着极大的积极的影响力。现代社会,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情商的塑造和培养上,认为情商较智商能够更大程度地左右人们的成功。因此,大学生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培养沉稳、果断、正直、诚实的优良品德,养成独立思考、雷厉风行、乐观进取的个人作风,这些性格品质对今后的求职乃至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结语
在出版产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出版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高校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又要遵循出版产业发展的规律。如何培养适应出版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社会、行业、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只有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改进和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才能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编辑出版人才。
注 释:
①张锦华:《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现状研究》,河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②刘宏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参考文献:
1.腾跃民:《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编辑学刊》,2006(5)。
2.王鉴:《实践教学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赵泓:《数字时代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编辑》,2007(2)。
4.王和平:《从传播看编辑出版学学科名称的不合理性――兼论“大编辑”、“大出版”观念的树立》,《出版发行研究》,2009(8)。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时提出的新概念。它突破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倡导师生双方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以全面构建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培养框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教育中传统的“通识教育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等学科化的教学模式的框架,强调在所有课程教学中都融入“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的教学理念,既做到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提升”,又进行科学、规范、实用的技能、技巧、技术训练和后续创新。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而是包括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学场所、教师知识和能力、教材建设和教学考核评价在内的全面的一体化。我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分别就以上六方面积极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及探索,以期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
职业领域的调研分析是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和课程体系的起点,只有准确地定位高职新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分析岗位所需职业能力,才能准确知道学生就业与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与知识,进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普通高校传统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瞄准的是狭义新闻媒体,旨在培养新闻采编人员和新闻研究人员,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记者、编辑职业,就业岗位主要是报社、杂志、电台、电视台等新闻传媒机构。我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根据新的人才需求动向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瞄准整个文化产业对传媒专业的人才市场进行了细分,重新定位高职层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传统的新闻传媒扩展到商业传媒、企业传媒、个人传媒,从而将学生的就业去向也从新闻媒体单位扩展到文化产业各行业及一般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宣传部门,并将职业岗位划分为5大类,分别是报纸新闻采编类岗位、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播类岗位、网络媒体新闻采编类岗位、普通企事业单位宣传类岗位、普通企事业单位宣传类岗位和广告、传媒类公司相关岗位。根据对职业岗位所需岗位能力的具体分析,我们形成了如表1的课程体系。
二、教学设计的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根据教学对象确立教学目标,对教学诸要素进行有序、优化的排列组合,形成可行性教学方案,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表1 我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类型、岗位能力分析及课程设置
工作岗位类型 岗位能力分析 课程设置
报纸新闻采编 报纸新闻采访,报纸新闻写作,报纸编辑,报纸排版校对,报纸评论,新闻摄影,新闻策划 《新闻采访与写作》《报刊编辑与设计》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播 广电新闻采访,广电新闻写作,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广电节目主持,广电播音,广电节目策划 《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新闻摄影》《电视摄像》《播音与主持》
网络媒体新闻采编 网络新闻采访,网络新闻写作,网站内容策划,网络新闻编辑,网络新闻评论,摄影摄像,音、视频软件运用,图像软件运用 《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设计与制作》
普通企事业单位宣传 新闻采写,摄影、摄像,新闻编辑,图片及音视频制作,企划、宣传 以上课程及《媒体公关》
广告、传媒类公司 摄影、摄像,图片及音视频制作,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婚庆视频制作,广告制作,媒介关系 以上课程及《广告实务》
根据我院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专业技能型课程都进行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其中,项目任务式教学成为教师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的主要方式。以《播音与主持》课程为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擅长形象思维,喜欢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习内容的学习特点,教师以项目、认务为导向,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划分为4个项目,分别是汉语普通话语音规范化训练,普通话用气发声基本功训练,播音员文体业务播音训练和主持人话题主持训练,并在项目下下设14个任务,每节课针对一个任务进行集中训练与讲解。在教学中采用实训练习为主,理论讲解为辅的授课方式,摆脱以往重理论,轻训练的课堂教学方式,取得显著教学成效。
三、教学场所的一体化
教学场所的“理实一体化”体现在教学场所不仅应满足理论教学的要求,也应具备实验实训教学的条件,这就要求专业能够建成一系列基于职业工作过程,同时能够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知识的实验实训教室。就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而言,我们将学生所需的职业技能以媒介类型的不同划分为报纸媒体技能、广播电视媒体技能和网络媒体技能三大类,并针对三种技能分别建设了报刊编辑实训室,演播厅,非线性编辑实训室和多媒体实训室等实验实训教室,以满足“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
除了“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教室,模拟仿真的实验实训基地也是教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场所。模拟报刊社,模拟电台和电视台以及模拟网络工作站无疑给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创造了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一试身手以提升职业技能的良好机会。这些基地可以采用完全由学生组织、操作和管理的运行模式,也可以采用教师牵头,学生主导的运行模式。有条件的话,最好可以和相关媒体单位或企业合作,共同运作和建设,使学生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接触到行业一线人员的实际工作过程,更加清晰地了解职业所需能力,以帮助自己不断提升适应于真实职业环境和工作过程的技能水平。
四、教师知识和能力一体化
教师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主体,其知识和能力的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然而,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毕业于综合类高校,在以学术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培养下,从学校到学校实现就业的。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本身就缺乏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过程,也没有相关行业的从业经历和背景,在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时,难免力不从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应当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通过自学,参加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到行业实践等途径,多寻找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以更好地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
五、教材建设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教材是一种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将教师授课与学生实训一体化,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一体化的教材。这种教材的内容和体例比较特殊,既有普通理论教材的特征,也有实践指导手册的特征,但更多的是将两者有机融合的独有特征。
通过大量参阅相关教材和资料,以及对于如何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融入教材进行的深入思考,本专业最终将教材编写的体例确立为项目任务式编写体例,将每一个项目下设的任务都划分为七个编写板块,分别是任务目标、任务内容、知识链接、任务要求、任务总结、案例分析、拓展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 Journalism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Research
LIN Jia, JIN Yangchun
(Colleg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Sanming University, Sanming, Fujian 365004)
Abstract Journalism practice teaching is the deepening of news theoretical teaching mode, is the only way to develop in line with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teaching college journalism new colleges are weak links exist unreasonable curriculum, teachers lack practical experience, a shortage of funds and equipment, the media,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Only change the original teaching ideas, practice-based training of teachers, increase investment funds practice teaching, practice base expansion news, college news to push forward the new colleges teach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development.
Key words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news; practice
1 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
1.1 课程安排不合理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美国大学一般一、二年级时不分专业,学生要完成占学分总数1/3的公共课的学习,一般到了大三学生才决定自己的专业。①中国新闻教育在不断学习美国式的培养方式,通识教育开始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然而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三明学院新闻专业主要课程中,文学系列、语言系列、写作系列等课程占到总课程50%以上,基本课程与其他中文专业差别不大,而在其新闻专业课上,专业课程安排不突出,专业课上课时间偏迟,导致专业课教学缩水,专业课程紧凑,学生学习压力大等情况,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1.2 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新闻专业的教师,有些在课堂上已进行了多年的理论教育,而他们真正参加过新闻媒体行业实践的几乎没有。并且有些新闻专业的教师可能不是新闻专业毕业的,对于新闻理论的研究亦不是很全面,而且这些教师一般也是身兼数门学科的教学,对于他们来说,新闻实践更是无从谈起。而新闻专业毕业的教师,也是从学校到学校,还没到社会历练过,对新闻实践也是懵懵懂懂,教授新闻实践也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成了实践教学的一大障碍。
1.3 媒体资金及设备短缺
美国学者沃克温1989年对86所大学的研究表明,与高校质量、水平和成功程度联系最紧密的是政府提供经费的多少和学校规模的大小。这说明,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是需要资金支持的。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离不开媒体设备,但由于教育经费不足,一些必要的实践教学场所设施建设不全,尤其是需要大量经费投入的报纸编辑实验室等,更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拥有。
1.4 专业实习基地匮乏
据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66个,到2005年底,新闻类专业点已发展到661个,其中2004年一年就增加了202个专业点。据专家推测,2007年中国的新闻学专业点已经超过了770个。③各院校新闻专业的学生都会寻找媒体单位实习,但媒体行业规模基本稳定下来,发展需求速度减缓,提供的岗位供不应求,往往会出现一批在办公室倒茶打扫的实习学生,实习效果可想而知。
2 改善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
2.1 转变教学思路
我国新闻实践教学已开展多年,理应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教学模式,但学者李飞强经过调查发现,近几年对实践教学的总结很少提到具体的实践教学模式。④这导致刚刚开始实行实践教学的新建本科院校无例可循,无疑限制了其实践教学的开展。现在大部分教师教学的基本思路是“理论-事例-理论”的模式,先系统的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再通过相应的例子来分析其理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理论,缺乏必要的实践性。新闻专业的教学相比其他专业更讲究实践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对新闻传播的实践方法和技巧有所掌握以及对理论的体会,而不单单是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⑤因此“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才是当今高校所应提倡并实施的,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应当采用的教学方法。这样就能把实践真正融入新闻专业的教学中。同时针对专业课程安排不合理的情况,应该适时调整教学课程安排,将新闻专业课程提前教学,与其他基本课程交叉教学,改变原来大一大二没有专业课程教学的传统。也可以通过加开选修课,来弥补专业课上课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学时间分开,更利于学生课后对知识的吸收和应用。
2.2 培养实践型师资队伍
实践型师资队伍是指教师在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与相对应专业的工作经验。培养实践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派遣原有教师到媒体单位去实习外,还可以从相关媒体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士来进行教学。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使教学由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转化为对实践经验的理解,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调查显示,在美国大学的新闻学院里,只有17%的教授没有当过记者,37%的人认为新闻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博士学位,大部分教授认为,新闻从业经验 更是聘任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先决条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只有18%的教授或教员拥有博士学位,纽约州立大学新闻学院的老师更是以有经验的新闻记者为主。⑥国外新闻专业的教师需要的是经验,而不是学位,可见教师实践经验在新闻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当依据自身情况,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新闻教学的质量。
2.3 加大教学资金投入
正如前文所述,新闻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媒体设备的支持,面对媒体设备不足情况,教师想要开展实践教学很难,一些新建本科院校新闻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多人共用一台设备,要是使用时间没把握好,部分同学可能都没机会接触设备,这种客观情况导致的教学困难是最不应该出现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在保证其他方面经费充足的情况下,拨给新闻专业更多经费,让其能够添置必要的设备。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媒体企业建立输送桥梁,为企业提供其需要的人才,企业则可为学校提供资金设备的支持,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实践的地方,又能填补实践教学中的不足。
2.4 拓展新闻实践基地
新闻专业教育存在经费不足,媒体设备短缺,媒体资源匮乏等困难,新闻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很好地缓解以上的问题。首先,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学习为依托,与媒体单位“合作共建”。媒体单位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环境、设备以及岗位,这样学生就能在校内学习的同时,可接受新闻单位的培训,这也解决学校与媒体需求脱节的问题。因此,新闻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学生进行新闻实践的良好平台。其次,也要重视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将校内刊物、广播台、电视台、校内网等媒体资源整合起来,为学生创造短期的实践机会。分散的资源很难对实践教学产生帮助,因为资源的分散性而失去了更大的作用。
3 新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
3.1 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在大部分教学中,学生一般处于被动吸收的地位,而实践教学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促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可以使他们在观念上逐渐树立起主体意识,学会自觉学习、自我约束、自主发展、自立创造、自强奋斗,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和实践主体。实践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再是以适应、顺从为特征的被动生存的人,而是能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主动生存的人。⑦
3.2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长期以来,大多数高校新闻专业对理论的传授比重大于对实践方法的传授,这就导致了毕业生进入媒体单位后,对于一些实践性的工作感到陌生,还需要媒体单位对其进行业务培训。这样的教学方式造成媒体单位在一定程度上排斥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面对这一局面,实践教学所培养出来的就是符合媒体单位需求的人才——应用型人才。新闻媒体单位不仅要求员工要学历高、基础知识扎实,更需要一个能马上投入工作岗位的新人。所以,新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就能使学生做到进入工作后迅速上手,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3.3 提高新闻专业教学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弥补了原有教学体系中实践不足的情况,改变单一的理论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转变。同时,实践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由“学”到“好学”到“乐学”的转变。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感到乏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4 结语
当今社会更注重的是应用型人才,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新闻专业长期以来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开展。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新闻专业要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改变教学思路、拓展新闻实践基地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学会思考,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经验,在社会实践中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基金项目:三明学院2012年校级教改项目
注释
①③杨雨丹.新闻教育的背离与回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7).
② 黄录良.广播电视新闻学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研究[J].网络财富,2010(7).
④ 李飞强.我国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2010(5).
⑤ 张明新.新闻传播学专业案例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东南传播,2009(8).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150-03
放眼各级各类广播电视机构及广播电视新兴媒体,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播音员主持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非播音主持专业院校毕业的播音员主持人不但在人数上大大领先于经专业培养者,甚至其中一些著名者的成功经历,也在挑战专业培养的底线。
于是,关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否有必要存在,播音与主持艺术是否有学有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路径是否合适等一系列问题,拷问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办学者,也动摇着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学习者。
这似乎揭示了一个现实的结果:在走向播音主持成功的路上,确实有无师自通的情况。无论是人民广播初创时期的那些成功的老播音员的成功创业,还是在与经过专业培养的播音员主持人并肩战斗时并不逊色、甚至出色的表现者,还有在播音主持的顶级大赛中让经过专业培养者当配角的佼佼者,都证明播音主持的专业培养过程并非不可逾越的过程。但是,之所以在以上的判断中加上“似乎”,却保留了笔者对“无师自通”的深度解读,即“无师”是表面现象,“自通”之“自”恰恰证明了“师”是“有的”。
一、播音主持的规律来源于实践的总结,实践即师
在广播还是新鲜事物的年代,人民广播的第一代播音员麦风、孟启予、钱家楣、丁一岚、齐越等,虽未经过正规专业训练,但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每天认真读报,互相切磋,探讨和掌握播音要领,以勇敢开拓者的姿态,独立开创人民广播播音一代新风。亲身的实践和不断的总结,使他们逐渐掌握了播音的规律。作为实践总结的《陕北台播音组关于训练和培养播音员的意见》、《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训练播音方法》等已指出了选择播音员的标准、播音员应注意的事项,如怎样准备稿件、如何掌握抑扬顿挫快慢轻重、如何表达语气情感,规定了播音手续,播音员应遵守的制度等[1]。
在专业播音教学尚未起步的年代,我国人民广播的老一代播音员,靠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靠对播音实践的执着探索,靠互相切磋、研究、探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为广大受众欢迎的、“憎爱分明、刚柔相济、亲切自然、严谨生动”的独特播音风格。尽管缺少成文的专业教材,中央台和各地方台播音组的业务学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出现了许多业务研究的论述。1954年齐越的《播音员和实况转播》、夏青的《克服报道新闻的八股腔》、徐恒的《播音员和播音工作》等文章,以及苏联播音员撰写的播音经验文章,在播音界一时洛阳纸贵。1955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播音工作经验,领导和专家也分别就播音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
由此可见,播音主持有着可以被人掌握的内在规律。早期播音员在播音实践中就在不断探索着它的规律,并在实践中遵循被探索出来的规律,播音主持业务理论体系的建构也得益于播音主持业务的实践。播音主持并非“无师”,实践是播音主持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师”。即使在播音主持已经形成独立学科、播音主持理论研究已上升到学术级别的今天,播音主持的理论体系仍要用实践不断丰富、发展,播音主持的训练体系仍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齐越先生1963年在上海台讲话时就说“培育新播音员,实践很重要。[2]”、“只有那些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并善于从生活和人民中积累情绪记忆的,才可能获得丰富的想象力。[3]”著名播音主持艺术家、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始人关山先生也指出“表达能力的提高须通过多读、多练、多实践,才能掌握纯熟的技巧。[4]”
二、姊妹专业的“他山之石”可“攻”播音主持 “之玉”,其他领域知识即师
请留意提两代播音大师的经历:
齐越(1922~1993)先生194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新闻系,同年10月参加革命,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担任编辑,1947年担任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
时期,许多重要的文告新闻经齐越同志播出,鼓舞了人民的士气,瓦解了敌人的斗志,为配合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几十年漫长播音生涯中,齐越以特有的庄重、深沉的声音感染了千百万听众。
夏青(1927~2004)先生1948年入东北大学中文系读书并参加革命,1950年5月在新闻总署主办的北京新闻学校第一期毕业,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在播音岗位上勤恳钻研奉献40余年,呕心沥血全身心扑在党的新闻事业中,出色地完成各项播音任务,为播音艺术的发展,为播音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尽管从事播音工作之前的经历不同,但二位大师受过的高等教育均与播音主持专业相关。播音主持作为以有声语言传播信息的创造性工作,是新闻学、传播学、文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属边缘学科。齐越先生以新闻学的专业基础和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新闻实践,加上他广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使自己深厚的语言天赋得以开发,最终成为一代播音大师。夏青先生以汉语言文学(中文)的深厚积淀,通过新闻学校的专业培训,成为具有严谨新闻工作作风、深厚语言文化功底的播音大师。
我们也注意到,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岗位上,除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外,各种不同专业学历的毕业生中以新闻学和汉语言文学(中文)和外语、艺术等毕业生为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从事过一段新闻采编或艺术等工作之后转而从事播音主持工作。这样的例子,远的有齐越先生(西北大学新闻系)、夏青先生(东北大学中文系)、张颂教授(北师大中文系)、傅成励(北京大学中文系),近的有白岩松(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崔永元(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水均益(兰州大学外语系)、张泉灵(北京大学德语系)、撒贝宁(北京大学法学系),在地方台这种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央视首位播音员沈力(曾在部队担任演员)、著名主持人陈铎(曾任演员、编辑、导演、摄影等)、朱军(曾在部队担任演员)、毕福剑(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毕业),也是播音主持艺术与姊妹艺术相通的例证;而方明老师从广播技术转行播音的道路也证明了文化功底与广播事业氛围影响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国外和境外的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中优秀主播和主持人的杰出表现,也提供了可供人民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学习借鉴的广阔来源,20世纪90年代的“珠江模式”带来了广播大板块主持人模式的大变革,在世纪之交广播新闻改革大变革以及电视新闻和娱乐节目的持续变革中,一大批来自于演艺界和新闻采编岗位的优秀人才走上主持人位置,播音员主持人专业错位成为更为普遍的现象。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播音主持专业能被其他专业代替的理由,也并非说明,非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播音员主持人是无师自通。应该说,播音主持专业需要姊妹专业、姊妹艺术的滋养,新闻、传播、文学、艺术等专业的基础和采编、艺术等专业的从业经验,以及可供借鉴的“外来的和尚”、“他山之石”也是播音主持之师,加上有声语言和表达能力的条件,这部分人迈进播音主持门槛是水到渠成。
三、播音员主持人的成长和培养必须符合和尊重艺术规律
播音主持专业是综合新闻、传播、文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之长的边缘学科,但不是以上专业的简单相加或无序综合,而是以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专业的需求为纽带,特别是以语言表达为其专业业务的核心,构成有核、有序、有特色的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学科,其中心就是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规律。
成功的播音员主持人,不论是否经过播音主持专业的培训,都在从事播音主持之前或之中注重研究播音主持艺术规律,将姊妹专业、姊妹艺术中符合播音主持艺术规律的部分运用与播音主持之中,将不符合播音主持艺术规律的部分摒弃,将其缺口和不足在实践和继续学习中弥补。
齐越先生1963年在《播音员与稿件》一文中就曾指出:“播音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语言艺术创作。在向其他语言艺术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吸取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东西,融会于我们的创作中,使播音发展成为更具有特点、更具有独立风格的语言艺术。[5]”
夏青先生的笔记本,“从50年代到90年代约有100多本,更多的是他学习时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习兴趣是广泛的,天文、地理、马列、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方面,更是精心钻研”,“播音员的素养之一,要有高度的思想、学识水平,这要靠日积月累的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多方面的知识结构” [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是夏青先生的座右铭。
陈醇先生在《播音语言表达的几个问题》中记述了1979年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教研室播音语言表达座谈会上讨论的观点:“我们要向电影、话剧演员学习感受力、想象力,解决我们播音中目前突出存在的一个样式、一个腔调的问题。同时,我们应该坚持播音的强烈的政治鼓动力量和严正的语言逻辑力量。即使播音员播送小说、诗歌等文艺作品,也应有我们自己的特点。[7]”
张颂先生1983年的著述《朗读学》成为1990年《播音创作基础》的准备。张颂先生在《朗读学》中论述了朗读学受到语音学、语言学、文学、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生理学、心理学的指导、影响和制约,与教育学、美学的历史渊源关系,并特别强调了作为演讲学的孪生兄弟,孕育和生发出播音学和朗诵艺术,在同其他姊妹艺术的交流中成长,在不断输出输入中壮大。这也正是当时“在朗读学的基础上,向新闻广播电视宣传发展,以新闻性为特征,进行‘目中无人,心中有人’的有声语言的宣传,正孕育着的播音学”的特点[8]。从《播音创作基础》看其与《朗读学》的相通之处,可谓无处不在。而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三大内部技巧中也会看到与“内心视像”、“潜台词”、“创作交流”的承继关系[9]。
因此,所谓无师自通,并非自然形成的先天智慧的体现,而是后天不同领域学习中与播音主持专业学习内容相通部分成果的体现,更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内部规律并进一步付诸实践的结果。这充分证明了播音主持专业是有学有术的,其学术的属性是任何学科都普遍具有的实践性,也是其作为边缘学科的综合性的具体体现。
四、系统学习是掌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规律的捷径
上述论述的结论十分明显:播音主持是有学有术的。但这学和术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封闭固守的,而是不断从播音主持实践中汲取营养,使其成为更符合培养播音主持规律的科学。
同时要承认,具有厚实相关专业知识底蕴的播音员主持人,通过播音主持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可以逐渐参透播音主持规律,大多数未经过专业培训的播音员主持人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学习的欠缺,使实践中的学习成为继续教育的一部分。但每个具体播音员主持人的具体实践总是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而经过众多播音员主持人多年实践证明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播音主持规律,以播音主持专业培训的方式传授给即将或正在从事播音主持实践的后学者,成为指导业务实践的理论和专业技能基础,避免了在实践中从头摸索、重复错误、以失误或教训为代价后的对真理的认识。
播音主持的专业培训给后学者提供了专业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范本,成为掌握播音主持规律的捷径,也是播音主持专业高等教育成功的基础。尽管现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仍有需要不断改进、创新、提高的巨大潜力,但主流教学单位的人才培养效果和其多年来积累的人才培养经验,证明其仍有其存在的理由,多数未经专业培养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过程中选择专业进修或再学习以求提高,也是播音主持培训有效地理由,播音主持专业教材不但成为高校教材,也成为不少在职播音员主持人读本,更是播音主持理论体系被认可的理由。
一个未经证实的故事是,某著名主持人在高校新闻系学习时与播音专业学生同寝室,对学习知识如饥似渴的他,不但饱读相关专业的有用和“无用”的书,而且与同寝室友共同参加晨练,共同研播例稿,共同完成播音实践作业,几乎是编外“辅修”。而从其主持节目中语言表达的功力判断,除声音条件等硬指标外,几乎毫不逊色于播音专业学生。这或许可以称为“近朱者赤”或许干脆就承认了“辅修专业”的辅修效果。十分重视播音实践的关山先生曾指出:“要提高传播效果,增强受众参与感,还必须扎扎实实研究和运用语言的艺术规律。”这是从实践中来、掌握了实践规律、又在实践中大放异彩的老播音员的经验之谈,是对“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这一真理的深刻认识的结果,也是本文的鲜明观点:播音主持的规律来源于播音主持艺术实践的总结,同时,新闻、传播、语言、表演等姊妹专业“他山之石”可“攻”播音主持 “之玉”,但是,播音员主持人的成长和培养必须符合和尊重艺术规律,而通过系统学习是掌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规律的捷径。
参考文献:
[1] 姚喜双.播音导论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 齐越.寄语青年播音员[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6.
[3] 齐越.献给祖国的声音[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4] 王振堂.中国播音学文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5] 齐越.寄语青年播音员[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6.
[6] 葛兰.在“夏青播音成就研讨会”上的发言[Z].内部资料,1998.
新闻学概论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入门课,在大多数学校都被安排在一年级新生的课表当中。其作用有三:一是引领学生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了解新闻业基本规律、概况和业务的导航作用;二是指导学生专业学习的路径和方法;三是激发学生热爱新闻传媒业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作用,这也是新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这三个作用如何通过教学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中得以体现呢?
新闻学概论是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入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通常,新闻学概论课的授课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是从认知到实践的“知行模式”。但是对于初涉者而言,诸如“新闻价值”、“新闻的客观性”、“新闻自由”等一些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如果缺乏亲身实践,缺乏对新闻行业的接触和了解,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也就难以脱离浅显的层面。
另外,由于不同地域的媒介发展水平极度不均衡,因此,初入大学,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媒介接触和使用上的差异很大。如果还是停留在课堂讲授,新闻学就将成为“象牙塔新闻学”,这直接表现为相当一部分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接触新闻学不久,就开始对专业丧失兴趣。
行知模式的理念
知与行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古老的认识论范畴。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行先于知,由行而致知,行是知的基础,行高于知等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荀子主张世界是可知的,知行统一,“行”是基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意为行重于知,行是知的目的和完成。朱熹进一步解释说,“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意思是说知而不行,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知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偏废。王夫之则强调知行统一:“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强调行对知的决定作用:“行可兼知,行高于知。”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就其现代意义而言探讨的其实就是认知和实践的关系。特别是王夫之明确提出的“知行相资”的命题,对知行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阐述对于新闻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他的“由行而行则知”的“行知观”和“由知而知所行”的“知行观”,正是今天我们新闻学教育中应该提倡并坚持的教学理念。我将王夫之的先“行知”后“知行”的行知观借鉴到新闻学的教学中,并总结为“行知模式”。
“行知模式”的关键是先实践,后认知。即通过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再回到课堂教学中进行理论的认知和提升。
“行知模式”的实践环节设计
“行知模式”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作为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以下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领会并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理论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正是“知行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1.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对一些新闻传播现象进行课堂讨论)、媒体参观(如参加节目录制)、专业讲座和实践作业。将全班同学分为固定的小组,课堂讨论和一些集体作业都按照小组进行,小组发言人由小组内成员轮流进行。在这些实践环节中,实践作业是“行知模式”的重要路径。主要训练学生发现与概论说明问题的能力。
2.实践作业内容
实践作业灵活而富有挑战性,意在帮助学生快速找到新闻专业学习的路径与方法,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问题研究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个人作业和集体作业配合教学内容进行布置。个人作业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着意于独特视角、观点的发展;集体作业侧重培训学生团队分工与协作的能力,并着意于作业整体综合的高水准。集体作业要求小组成员以PPT形式进行课堂发表,个人作业提交书面作业。下面是一些个人作业和集体作业的内容与设计:
讲授新闻行业时,布置个人作业,请每位同学采访五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了解他们对新闻行业的看法,要求提交采访记录、提供采访人的联系方式。通过采访增加大家对新闻业的感性认识。考核重点不在采访技能上,而在于增强学生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是否能够找到需要的采访、调查对象。
讲授新闻价值和新闻选择时,布置集体作业,请学生选择同一天的不同媒体进行新闻内容的分析,比较不同媒体对新闻的选择和处理。讲授媒介改革时,布置集体作业“南方周末历史梳理与评价”。出发点在于既让学生从个案入手了解一个媒体的发展史,同时又通过个案透视整个报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同学的研究结果,再进行评价和补充,使学生对业界的情况有了感性的认识。
“行知模式”的教学案例“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情况调查”
给学生提供1999―2000级已经毕业的学生联系方式,要求这些一年级学生就“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情况调查”独立设计问卷,并提交采访和调查报告。目的在于通过采访已成为“媒体人”的学长增加对专业学习的热情,消除恐惧、不适和陌生的感觉。从提交的调查报告来看:第一次成功的采访经历不仅让大家很兴奋,而且通过与学长的接触为大家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窗户,比如“其实每天看教科书上,反复强调新闻真实,总是感觉很遥远,这次采访才让我真正明白原来主观主义总是在不经意中使我们的报道失去真实”;“由于堵车,我迟到了……我将永远铭记老师的一句话‘永远要比采访对象早到’”。下面是学生的一份采访流程,这个流程再次证明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提醒我们充分尊重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准备工作:
从班委处得到师姐的联系方式后马上开始联系,得到许可
与师姐商定具体采访时间和地点
上网查询师姐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并购买该报社报纸作研究
摸清乘车路线和所需时间
采访提纲准备:
熟悉广告班设计的本科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自己准备问题单,包括大学期间生活、学习的具体方法和能力培养,以及就业后对于新闻工作者的特殊性及工作中对新闻人职业操守与道德的理解
采访过程:
2005年11月23日下午5:00来到中国××报社,在师姐的办公室开始采访工作
请师姐填写了调查问卷
按照问题单进行了提问,并记录关键词句
随师姐参观了报社的一些部门,并听她介绍报纸的采编至出版的流程,下午6:00结束采访
采访收获:
此次采访收获很大,第一次以一个采访者的身份接触一个有经验有资历的新闻工作者,也是第一次真正接触现实中的新闻工作。在采访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表达、写作能力,获得了新闻学入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同时得到了关于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诸多启发。
CCTV和凤凰卫视媒介公信力比较
这是一项集体作业,训练目的有两个,第一请同学了解什么是公信力,如何进行公信力研究;第二,请学生在CCTV和凤凰卫视媒介公信力比较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媒介环境和影响媒介发展的媒介政策,从而客观地评价媒体。选择这个项目的每一小组均经过了资料搜集整理,问卷调查、采访,数据分析的过程。其中一个小组还委托香港理工大学学生完成了香港地区的调查。
从作业结果来看,学生对公信力的概念有了比较明朗的认识,对国家电视台CCTV和境外台凤凰卫视的体制和运作方式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而且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调查的数据得出了比较信服的结论。他们甚至在作业的最后写下了这样的结尾段落:
虽然我们作业最后把两个电视台的公信力平均分算了出来,虽说有根有据,但是我们认为是不科学的,原因如下:
……
第二,接受调查者的学历和职业集中;
第三,网上的资料可靠性不强,比如观点一边倒;
第四,数据统计不科学,统计时没有考虑年龄、职业和性别等因素;
可以看到,结题报告中已经开始对作业本身及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展开了思考。而这些如果不是在行知模式的前提下,恐怕是既抽象又难以在课堂空间内实现的,尤其是对于一年级新生。
“行知模式”的教学效果
“行知模式”的教学实践使得新闻学的课堂活跃而充满乐趣。对于学生而言,新闻学不再枯燥,而是充满挑战和活力的应用型学科,激发了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的激情与投入。学生的反馈也表明“行知模式”较好地完成了我们在前文中所提到的新闻学概论的教学任务:
在“新闻学概论”这门课上,我们学的不局限于课本,而是早早地触及新闻人那神圣的领域,感受与学习着专业知识与职业精神。
学生对集体作业方式非常认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很多同学学会了制作PPT 和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已经能够初步利用媒介技术提交不同形态的研究成果。集体作业培养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和表达沟通的能力。课堂作业发表、作业点评也增强了大家的独立思考能力,从刚开始“跟着感觉走”到能够用专业眼光进行分析,这就是一个由行到知,再从知到行的知行相资的过程,一个通过实践来认知新闻规律、新闻业务的过程,一个对已学知识进行吸收与应用的强化过程。正如学生所言:“在采访、调查、节目录制、媒体参观等实践环节,实践了老师关于先行后知,实践结合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思路。现在一有问题,首先会想搜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
虽然没有用新闻传播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将学生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行知模式”的效果研究,但一个教学事例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行知模式”在新闻学教学中的作用。我给三年级学生开设的新闻报道专题,带领学生对郊区的“黑出租车”进行采访。他们之前上的新闻理论课、新闻采写课也有课堂讨论和采写实践,但是“纸上谈兵”多,实地采写少。实地采访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同学因为惧怕、胆怯而放弃采访。“其实,我对黑出租背后的故事充满了好奇,但初来乍到,完全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不知道该如何打破僵局去跟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交流,更没有胆量和勇气上前去采访。”相比之下,刚入门的学生反而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一系列的调查和采访。通过实践作业,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资料搜集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和独立进行思考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据一些媒体反馈,新闻专业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后有些后劲不足,不能适应专业性比较强的报道;新闻专业的教师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学生反映教新闻写作的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足……这些反馈是对新闻教育的挑战吗?新闻教育怎样才能既坚守大学的教育本质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的新闻院系怎样才能发展出自己的特色?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原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现任《渤海大学学报》主编的林喦博士。
采访者:有媒体反馈,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媒体工作表现出来的是上手快,但知识储备比较单薄,后劲不足。而其他专业的学生,比如中文系的,虽然上手慢些,但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后,底蕴是比较足的。那么新闻专业的学生怎么在上学期间为“后劲”做好准备呢?
林喦: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掌握新闻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之外,还需要其他专业,比如文学、史学、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等众多知识去夯实。这个夯实的过程中,除了专业老师教专业之外,学生要自觉地去捕捉其他知识作外围补充,这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仅仅起到方法、理念、信息的引导指引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去努力,自己做好定位、做好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学习。
采访者:您能不能以《新闻史》的学习为例来具体说一下这个夯实过程呢?
林喦:想学好新闻史,首先必须懂得历史,不仅要懂中国历史,还有外国历史。另外,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这些知识都要涉猎,都要懂一些,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知识体系架构,才能把新闻史真正学好。在现在的大学教育当中,一个专业就像一辆汽车,仅仅有一个车的轴承是不够的,它还需要轮子、车棚、方向盘等等一些物件,才能成为一个能快速运行的汽车。所以说,新闻专业的学生整天仅仅抱着新闻学的书看是不对的,学新闻的和教新闻的都应该建立一种“大新闻观念”。
采访者:现在很多人对“大新闻观”都很赞同,但同时又出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新闻学和文学好像走得太近了,很多学校的新闻系是脱胎于中文系的,教新闻的相当一部分老师是教中文的老师直接转过来的,所以现在一些人担心新闻文学化,有专家还提出“文学新闻学风生水起,新闻学教育正走入误区。”
林喦:这是我国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在我们国家新闻业是晚生的,起初最早从事新闻业的人很多都是作家或者说文学从业者,相比之下,德国的新闻业是直接从报学里产生。我觉得无论新闻学是从哪个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不应该成为限制这个专业发展的理由。在我们国家,一些人认为新闻发展缓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受制于文学专业,还有人在讨论新闻的归属问题,我个人觉得目前再探讨这些问题都没有意义。就当下来看,新闻的现实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职业化的进程当中也需要很多新闻人才。因此,对新闻和文学关系的讨论应逐渐淡化。因为虽然新闻学在大门类下属于文学,但新闻传播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就是说即使你再强调新闻无学,否定新闻有学,甚至有人认为新闻应该归属于文学专业等等,但从国家教育部的一级学科分类来讲,它已经是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了,“法律”已经认定了。接下来就是学界和业界不断地努力,建立起纯正的新闻专业理念,来积极探讨新闻的“学”在哪里,应该怎样去发展,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目前急需做的。
对于已经建立新闻学专业的院校而言,既然建立了,就要谋求发展,归属仅仅是一种形式。只有学科相对独立,建立有学科、专业带头人的科学合理的师资梯队,加上目标定位合理准确,大家努力,一个学科或者专业就会有很好的发展态势。
采访者:媒体还有一种反馈,就是专业记者的问题,农业方面的报道媒体喜欢让学农学的去做,经济方面的报道让学经济的去做,因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对这些专业性的东西不了解。有人评价说,这意味着新闻专业的一些就业机会被“抢”了,您觉得这是对新闻教育的一种挑战吗?
林喦:其实这就是一个教育竞争的问题,谁的质量好用谁,这才是真正的“市场”法则,这是合理的。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在与我们争夺“用人”市场,我们就认为是谁谁“抢”了我们的饭碗,如果我们把这种“抢”当作一种挑战的话,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培养合理的人才,要了解市场需求实际,不断调整一些培养人才的教学计划,在总体规格下,需求局部调整是可以做到的。这里我们也必须相信,从新闻人才的整体培养上看,一定是强于其他专业对新闻职业的领悟的。其他专业入主新闻行业工作,也是少数的,这也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我们学习新闻的人也有从事非新闻职业的。从专业就业的角度讲,这是合理的。一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从事本专业的比例能达到30%以上,就属于合理的就业原则。
采访者:为了应对媒体对专业记者的要求和需要,近几年有的院校在新闻教育上进行了专业细化的尝试,进行专业类的新闻教育。比如有的院校考虑专门培养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经济记者等等。
林喦:如今的大学教育专业越来越细化,这本身就是问题。如果在新闻教育中进行这种新闻评论、经济记者等等的专门培训,越来越做技能型教育,而不是学养型教育,这恰恰不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思想。现在有的学校为了寻找办学特色,打着各种办学特色的幌子,我觉得这实际上是误人子弟。比如专门培养经济记者这种做法,过分地去培养学生仅仅在经济领域去做,会耽误他的前程。他将来就一定要从事经济方面的报道吗?或者说社会就一定给他这样的机会吗?对于这种所谓的教育改革,我觉得没有必要尝试,而且对此比较反感,本来专业细化就是问题,在细化当中再细化,这不是精英教育,这越来越多的是应试的技能型教育,我们在新闻教育上还是不能忽略宏大的新闻观念。
采访者:您的硕士研究生相当比例是从其他专业考过来的。您也多次说过,您反而更喜欢跨专业的学生。如果本科学经济、医学等专业,研究生学新闻,是不是可以应对“专业记者”的挑战?
林喦:我确实在某种场合这样说过,但前提是现在新闻本科毕业生的知识面窄,不够宽阔。我觉得研究生阶段和本科阶段应该有很大的区别。研究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应该更全面,更精深,不仅需要有原专业的基础,还应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渗入,在“博”的基础上做到“专”。任何领域的人才都需要有博学的基础。
其实,新闻专业的教育,要有明确的育人目标,我个人觉得,新闻专业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有洞察社会人际关系和发展的能力;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要学会和使用各种媒体的能力,尤其是在“融媒”时代;要懂得媒体发展与市场关系的能力。
采访者:刚才咱们谈到了媒介对新闻教育现状的一些反馈,其实,我们新闻教育内部的反馈也很值得关注。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2005年12月,某高校新闻学博士导师在给新闻学博士生上《新闻学研究》课时,发现部分博士生没有新闻实践经历,不会写新闻。他表示:“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单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这件事被评为当年新闻教育界十个影响较大的新闻事件或现象之一。有人痛斥,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这不仅是博士的悲哀,更是博士教育的悲哀。
林喦:我也认为这样的博士是不合格的。但这毕竟是个案。作为个案,不是普遍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它夸大,更不能由此来否定博士的教育。中国博士教育问题的结症不在于会不会写一个消息的问题,仅仅就这一个小个案来否定博士教育,实在是无意义。如果较真说,这些新闻博士是谁招的,不面试吗?面试的时候你考核新闻文体写作了吗?如果在招生时就定出规则,不会写新闻文体的考生不录取,不就解决了吗?
采访者:对于这件事,有学生反驳,教我们新闻采写的老师有的还没在媒体工作过呢。应该讲,学生的这种反馈在我们的新闻教育里或大或小确实是个问题,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在逐渐被重视,被解决,比如我关注到这样一种现象,业界领导者当了学界带头人,比如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当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是人民日报原总编辑。
林喦: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业界真正的报人或者在新闻界做出贡献的人,不是官员,他们首先是记者,然后做到编辑,再到总编、社长。这部分人去从事新闻教育或者在其中担任某种职务,这很合理。我觉得在新闻学教育中,至少应该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来源于媒体,有着丰富的媒体实践,所以我也希望真正的业界人士关注新闻教育的发展。新闻教育的发展必须靠三股力量,政府政策的支持,学界的努力和业界的支持,这其中业界的支持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业界当中不仅有实践,还有在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理论,这些需要灌输给学生,传授给学生。
采访者:在新闻专业的师资力量方面,您曾经多次提过想招学历史的老师来教新闻史。有没有想过去真正落实这种想法?
林喦:我一直在试图去落实。但现在问题是找一个学历史的人懂得新闻很难,找一个懂得大历史观的学新闻史的人很难。实际上,这是我们教育机制的问题,不能培养出可以共融学科的人才。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原因。有的人虽然读了博士,但未必懂得教育,博士可以去干其他职业,但不一定适合当老师。老师这种行业,过去我们常说,好人不愿意当,坏人当不来。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的整体要求比较高。比如说口语表达能力,板书书写,教师的职责问题,心态问题等等,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态度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为了满足某种专业的需要,而引进的教师对这个职业没有一个良好的认知态度,你再有学养不一定能当好老师。
采访者:那么您认为像新闻专业这样一个比较新的学科的长远发展具体需要哪些条件呢?
林喦:我认为一个学科的发展应该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学校领导是否重视和支持,无论是硬件的还是软件的,尤其是人才引进的力度。这对一个学科的发展来讲是一个致命的要素。第二是有没有学科带头人和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也就是说在这个学科的发展当中有没有领头羊,有没有一个团队去不断地努力追求专业化,以及在专业化的过程当中所显现出来的那种张力,这很关键。好的学科带头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职业的神圣的尊严感和价值感,甘心愿意为这个职业做出努力,盯住目标,不要泛泛。当然,学科的发展仅靠一两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这个学科团队的队伍是否团结合作,是否和谐。第三个条件就是一个专业的发展一定要考虑它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看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区域发展承担一定的责任。虽然我反对大学逐渐职业化,但在这个后工业化时代,不参与社会不参与实践是不行的。大学是象牙塔、殿堂,但不能推卸和社会的关系。有的学校推掉了围墙,好像是和社会空气流通的,但思想里还是排斥社会,排斥实践,这好像不合适。
1985年,上海体育学院为适应新闻媒体的需求,经专家论证在全国率先试办体育新闻专业。当时,上海体育学院从在校的83级学生中选拔了16名政治表现好、热爱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每周10节的新闻写作专业理论课;1987年,该校体育新闻写作班从87级新生中挑选了11名高考成绩好的体育类学生从一年级起开始培养。1989年教育部批准上海体育学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体育新闻专业,并于1994年正式成立体育新闻系。
随着1999年新办本科专业权力下放到各省一级批准,不少体育学院相继开办体育新闻专业,一些综合院校的新闻传播院系也开设体育新闻方向和专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进行体育新闻专业教育的高校共22所,其中体育院校11所;综合类大学8所(含只开设相关课程);其他院校3所。
25年来,国内的体育新闻院系体育新闻教育积累了一定经验。如上海体育学院2007年修订的本科教学计划增加了实践教学和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该系利用上海国际赛事较多的优势,鼓励学生用英语直接参与国际体育赛事采访报道,提高英语口语和体育新闻采访专业能力。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学(体育新闻)专业从2006年开始,根据学生就业取向和课程间的关系设置模块,要求学生至少选修其中的两个完整模块,模块内的课程有知识和能力的内在联系,整体上适应某一领域的就业需求。
2004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成立,2005年起每年举办年会,这为体育新闻传播方面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在本科生培养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成都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先后于1997年和2000年招收了体育新闻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开创了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新闻高层次人才培养之先河。
创新:体育新闻教育顺势而上
在新闻教育创新方面,各个体育新闻院系做了不少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关于课程教学改革
体育院校办新闻专业,要在新闻通识的基础上体现体育特色,因而新闻课程和体育课程的数量、结构等问题需要解决。经过创新,各个院系摸索出适合本系的体育专业知识类课程。
西安体育学院主要由体育公共教研室为非体育专业学生开设体育公共课,讲解赛事知识。广州体育学院开设《体育观赏》和《竞赛规则》两门课。成都体育学院原先让术科老师开设体育项目课程,但是项目多,占用课时长,效果也不好。之后开设《赛事报道概论》课程,这门课程内容包括4个方面:热门项目介绍、世界知名赛事的介绍、世界知名俱乐部的历史发展、体育史等。上海体育学院开设了《运动项目分析》课程,介绍一些运动项目的规则等。沈阳体育学院此前请10个项目的专业老师给新闻系的学生上课,但效果不佳。现在通过选修课为非体育专业学生开设公共体育课,让学生在10个项目中选2个项目,学精学透。
2.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是体育新闻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成都体育学院的数据显示,早先该系有60%的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其中60%是在体育媒体;现在这两个数据分别为40%和30%。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体育新闻专业特色之一。
广州体育学院利用3个暑期的3个月时间进行课外学习。大一学生暑假进行社会调查,配备指导老师,完成调查报告;大二学生暑假开始到媒体实习,发表作品;大三则进行大实习。在课堂上,则增加采写编评、非线性编辑操作、电子排版等课程,把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学习和实践实习有机结合起来。
北京体育大学尝试开设一门高端课程,把所有需要实践的部分拿出来,统一开一门实践课。如让学生从策划开始,从头到尾完成一期报纸或者一部DV。沈阳体育学院认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学时不够,课后靠老师义务加班也不现实,因此尝试改革毕业论文形式,如编一张报纸或拍一部DV来代替传统毕业论文等。成都体育学院设立了“新闻艺术节”,安排两天时间,进行“5+1”模式的比赛。“5”是指主持人、网页设计、DV、摄影和新闻作品的比赛,“1”是变化的比赛项目,如舞台剧、诗朗诵等。78%的同学至少参加过一个项目,所有裁判都是媒体或广告公司等人员,这样不仅让同学觉得很专业,也加强了专业和用人单位的沟通。
展望:体育新闻教育迎难而进
[作者简介]王焕玲(1972- ),女,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写作教学。(河南 南阳 47300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67-02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文学审美鉴赏能力,系统掌握文化传播或中文教育理论及相关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近些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网络编辑、报纸杂志编辑、办公室文秘、广告文案策划与写作等工作,这些岗位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写作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写作能力是最能彰显本专业人才优势的素质之一,也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般都会开设基础写作、应用写作、广告文案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等写作类课程,这些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写作能力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一、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设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该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之中,并且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学生的就业需要。但是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写作类课程一般只在低年级开设,缺乏写作能力训练的连续性。
2.课程重理论、轻实践。为了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在课程理论讲授的同时设置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很多高校的写作类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上尚属空白,即便有的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也被教师安排为课堂练习,没有真正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写作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无法得到实现。
3.缺乏激励机制,无法调动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实践教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写作类课程的任课教师缺乏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致使实践教学流于空谈。
二、调整专业课程体系,科学设置写作类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从专业的高度来设置写作类课程,保证学生每个学期都有写作类课程,保证每位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能够有专人负责指导和监督,保持写作训练的连续性,让写作能力训练不断线。从一年级开始结合学生的其他专业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开设基础写作、应用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广告文案与写作、应用写作综合训练、企业内刊编辑、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课程,这样从基础知识和理论到具体文种的写作到综合写作,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第一学年:奠定基础阶段。新生在入学伊始,教研室便为其指定专业指导教师,由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大学四年的专业发展,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趋向,为其制定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写作能力是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之一,专业教师应对学生四年的写作学习提出指导意见和明确要求,可要求学生四年中完成100篇文章的写作任务,每年完成篇目在25篇左右;写作类课程的考试成绩必须为良;必须在校内文学刊物和网站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
2.第二学年:技能练习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开设基础写作、应用写作两门基础课程。基础写作课程主要讲授写作的基本理论及知识,教会学生如何提炼文章的主题、如何选取材料、如何布局谋篇、如何锤炼语言等,从各个环节教会学生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在赏析佳作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基本文体写作。在基础写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教师通过对各种应用文体知识和写法的讲解,通过各种应用文体训练,使学生能够进行行政公文、事务文书和专用文书的写作。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完成30篇以上的作品。
3.第三学年:专业提高阶段。在第二年的基础上使其进一步学习新闻文体和广告文案的写作,要求学生能够在校内外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新闻稿件,能够进行简单的广告文案与写作。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会进入企业,从事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必要开设一门企业内刊编辑课程,这门课程开设时可集中进行,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使学生接触企业内刊,了解内刊运作的程序和编辑组稿的要求,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内刊的编辑。这种集中实践的形式,将会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特别是新闻文体的写作能力。学年论文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必开的写作课程之一,这门课程一般开设在三年级的下学期,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写作技能的基础上初步进行专业论文的写作,这门课程能够使学生在较高层次上对专业知识与写作技能加以整合,培养专业的审美体验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表达能力以及专业论文的写作能力。
4.第四学年:应用验收阶段。在这一阶段,可以设置三门综合性的实践课程:应用写作综合训练、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应用写作综合训练课程主要通过为学生设置相关实践情景,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行各种文种的写作,强化之前的写作课程的理论及能力,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应用写作能力;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必须进行的专业论文写作环节,也是对学生四年来专业课学习的总结和验收环节,训练和测试学生的专业综合研究能力和专业论文写作能力。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1.增加写作类课程课内实践时数。为了突出学科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汉语言文学专业大都开设了应用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广告文案与写作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由于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写作类课程的教师往往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在制订培养方案的时候,这些写作类课程的实践时数或者为零,或者比例相对较小,即便一些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安排了写作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由于受到学术型、理论型教学模式的影响,这些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被理论授课环节所替代,课内实践环节往往形同虚设。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必须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写作类课程实践环节的比重,最好能将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保持在31 的水平,这样才能将实践教学落实下去。另外,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环节能够确实被执行,我们还应该有详细的课内实践大纲。
2.开设写作类集中实训课程。为了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应在高年级开设不同种类的集中实践课程,如应用写作综合实训、企业内刊编辑等课程,这些课程既有对学生专用文种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也有对学生专业综合写作能力的训练和考核。这些集中实训课程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让学生利用这个机会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提前了解未来的工作岗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具体要求。例如担任应用写作课程、企业内刊编辑课程的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相关企业,使学生在企业集中实习,参加企业的行政工作和企业内刊编辑工作,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行业对专业能力的需求,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和采编能力。
3.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需要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练习。因此学校和写作课程的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文学刊物和校园网络,使之作为学生习作发表的阵地,鼓励学生参与院校的文学刊物,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校应该加强对外联系和合作,建立多家专业实习基地。学校可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把学生分期、分批地派到企业,参与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和文化宣传工作,例如撰写日常行政工作文案、企业策划宣传文案、企业内刊文案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真正了解到行业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需求,从而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也更早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
四、实施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包括汉语阅读能力、汉语写作能力和交际能力等。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督促学生加强平时的写作,需要给每位学生指定一位责任导师,由导师负责指导、监督、跟踪学生的写作。为了加强写作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也需要写作课程的任课教师投入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无法深入推动,其原因之一在于任课教师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深层的原因是高校缺乏对实践教学环节工作的激励机制。指导老师为学生批改文章、带领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活动总是在课外进行,教师不能得到任何形式的补助,而且这些活动耗费教师很大的精力,使其无法集中精力搞科研,而社会实践的成果又无法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要件,因此许多教师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将实践教学环节改为理论环节,把学生禁锢在课堂内、书本的教条上,使写作课程的教学与社会严重脱节,背离了设置写作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初衷,也就无法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是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问题。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必须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必须使专业指导教师有足够的热情和精力,这就要求高校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改革,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对积极参加实践教学改革的教师实施资金补助;对参加实践教学改革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时予以职称晋升政策的倾斜;为教师创造实习、实践环境等,这样才能激发教师指导热情,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紧密结合实际,探索各门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各门写作课程的教师要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课程自身的内容和性质,逐步探索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基础写作课主要培养学生基础文体的写作能力,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和帮助学生创办文学刊物、利用网络平台写作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方式的探索,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技术发达的时代,基础写作课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撰写博客文章,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应用写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文种的写作能力,教师可通过创建新的实训模式、编写切实可行的实训方案、校企合作办刊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探索;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实践性较强,更应该创建开放式互动式写作教学平台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而不是拘泥于传统的文本和案例,应该想办法把学生拉出校园,发现身边的新闻,随地取材,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采访与写作能力;广告文案写作课程也要研究各行业对广告文案写作教学的要求,探索课程的实训模式,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和写作能够与社会实践接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22-02
一、课程简介
“校园英语报”是一门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必修课,本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本课程还为英语专业学生创造了一个锻炼自己和检验已学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运用进而内化所学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培养语言编辑和校阅能力。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播报校园内的最新时事,可以书写自己的心情故事,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轶闻趣事和幽默短篇。“校园英语报”这门课程对学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在语言知识方面,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写出用词恰当、语句通顺、逻辑清晰的文章;在编排能力方面,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报刊采编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技能,能够应用编辑校对符号对文章进行编辑加工,掌握基本的板式设计能力、图片加工处理能力和文字编排能力;在思想政治方面,本课程要求学生要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对新闻事件的敏感性。“校园英语报”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课程是在第6学期开设的。在此课程开设之前,英语专业学生已经修习了阅读、口语、听力和写作课程。在这些已开设的课程中,写作课与本课程密切相关。
二、创新教学安排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任课老师安排了6次共计12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其中具体的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如下。
第01次上课为教学导论课,主要介绍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为学生讲解“校园英语报”的性质、教学实践要求和考核方式。《校园英语报》共发行6期,完全由学生负责撰稿、编辑、校对和发行。这门课程的学生分成3组,每组学生负责编排2期《校园英语报》。第1组负责第1期和第4期,第2组负责第2期和第5期,第3组负责第3期和第6期。每组由12~13个人组成,其中主编1名,校对2~3名,其余则为撰稿人兼编辑,组员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在该组内的职责。《校园英语报》采取主编负责制,即主编负责确定选题策划和板式,统筹整份报纸版面。同时,主编需要协助任课老师印刷和发行其所负责的报刊。校对人员主要负责图文的编排和校对,同时辅助主编工作。撰稿人兼任编辑,就主编所选定的题目进行撰稿并编辑,最后把编辑整理好的图文稿件交由校对人员和主编。在此过程中,任课教师始终作为指导者和解惑者,为学生提供报刊采编和校阅等原则上的指导,解决学生知识性的难题,但任课老师并不参与具体的报刊编校工作。
第02次上课为新闻写作课,主要讲述新闻写作要领和简明英语规则。本次课程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简明英语就是“以读者感到清楚的方式组织信息的技巧”,是读者“只需读一遍即可以理解并据此采取行动的语言”。简明英语“不仅强调语言,也强调外观设计和排版”[1]。简明英语要求避免写一些中式英语和烦琐复杂的句式。本次上课使用的主要教学参考书为:李长栓的《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关于“简明英语和简明英语运动”的一章;William Strunk于1918年出版的写作教程The Element of Style;[2]史振洪和李展共同编写的《新闻采编与制作综合实训》的部分内容。[3]在本次课堂,任课老师提醒第1组学生编排提交第1期《校园英语报》。
第03次上课为编辑校对课程,主要讲解编辑知识、编辑原则、校对知识和校对常用符号。编辑校对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进行《校园英语报》学习实践的重要内容,同时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这是因为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生将来会从事文字编辑或者出版发行等领域的工作。现实情况是编校知识和技能在英语专业的常规课程设置中却常常被忽视。如果在大学期间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就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尽快地融入工作角色,从而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本次课堂使用的参考书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附录4”,[4]主要讲述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和文章行文格式;《科学出版社作者编辑手册》“校对符号”一章,主要讲解校对符号的类型和使用方法。本次课堂还就第1组提交的第1期《校园英语报》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在本次课堂,任课老师提醒第02组学生编排提交第02期《校园英语报》。
第04次上课为编辑排版课程,主要讲述微软word的编辑功能以及简单介绍了主流排版软件。本次上课的重点是介绍微软word的编辑排版功能和使用。针对有些学生对微软2007版的word使用仍然不熟悉的情况,任课老师仔细讲解的内容包括:微软办公软件常用的快捷键、“插入”菜单栏下面的页眉和页脚、“插入”菜单栏下的文本编辑、“页面布局”菜单栏下面各个条目。同时,任课教师还简单地介绍了方正飞腾排版软件和Adobe旗下的排版设计相关软件。本次课堂还就第2组提交的第2期《校园英语报》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在本次课堂,任课老师提醒第03组学生编排提交第03期《校园英语报》。
第05次上课为报刊点评和建议。截止本次课堂,3个小组都已经分别做出了一期报刊。本次课堂针对这3期《校园英语报》进行集中点评。任课教师点评的角度如下:报刊的版式设计、文章选题、语言风格、语言用词和句式、篇章结构、标点符号和写作格式等。通过课堂集中点评,大家认为在文章选题方面《校园英语报》应该突出“校园”二字,对读者群有个准确的定位;其次,选题应该关注目标读者身边所发生的事件、感兴趣的话题和校园里的事务。在行文格式方面,应该严格按照英语写作的标准格式进行书写,标题中实词首字母的大写是容易出错的地方,不规范的中文姓名拼写容易令读者误读和误解,空格在标点符号前后的使用也是需要小心谨慎的地方。在本次课堂,任课老师提醒3组同学按时依次提交其余各期《校园英语报》。
第06次上课为课程总结。首先,任课老师展示6期《校园英语报》,肯定了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进步。从第1期《校园英语报》到第6期《校园英语报》,学生在报刊的版设设计、文章编排、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上都呈现出逐渐进步的趋势。该报刊在学院内部进行了小范围的试验性传阅。传阅过程中该报刊受到学院师生的普遍好评,然后任课教师将这些评价反馈给学生。其次,学生自由发言,对本学期的实践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总结。最后,任课教师从自身的角度对该实践课程进行总结。教师欠缺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分配给该课程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任课教师在课堂内容上要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难免存在不足和不当的地方。
三、教学反思
“校园英语报”这门课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回顾这一个学期,任课教师有如下反思。
首先,如果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提供必要的条件,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出色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呈现出非常优秀的实践成果。
其次,“校园英语报”是一门实践教学课程,应该突出实践、弱化教学,而实践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所以学生在课程中应该享有极大的实践自由。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以无直接利益关涉的旁观者身份参与该教学活动中,仅为学生提供编校原则的指导和知识的解惑。
第三,“校园英语报”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校园英语报”是由十多个学生组成的编排小组共同制作而成。一份报刊的出版并非个人劳动的成果,而是集体合作、共同创造的结晶。这门课程要求并鼓励学生具有积极参与的心态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该报刊纸质版应该在全校公开发行,并在期数和发行上达到一定的量。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实践必修课,面对的学生是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已经学习过英语专业的基础知识,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大学三年级正是利用和提高这些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时刻,而开展《校园英语报》的实践学习恰恰给他们提供了这个机会。把《校园英语报》推广到整个学校,并公开发行。这种做法会给参与报刊编排的英语专业学生带来荣誉感和成就感,使他们更加积极,再接再厉,做出更好的报刊。
第五,《校园英语报》应该综合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增加移动终端的呈现形式,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校园英语报》作为以“校园”为特色的报刊,应该跟得上时代潮流,充分利用潜在读者群所熟悉的信息获取渠道,直接送达他们的移动终端平台上。这些新型的信息获取渠道可以是校园英语报网页、微信、微博或者人人小站等。
最后,扩大稿源。鼓励其他院系的同学向《校园英语报》积极投稿,使非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在供稿方面形成竞争。如此,英语专业学生就会产生危机感,从而促进英语专业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步。对于那些投稿的非英语专业同学可以在大学英语成绩或者评奖、评优方面进行嘉奖和加分,让他们产生荣誉感和成就感。如此,也可以提升那些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4:162-163.
我国新闻媒体经历了多年的粗放型发展阶段,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十分有限,而新闻专业招生规模不升反降,面对这种情况,院校的新闻教育应重质而非重量。提升新闻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新闻人才,更需要新闻教育工作者注重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一、当前高校新闻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人们认识上的偏差
长期以来,部分老师和学生错误地认为:学校主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而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新闻单位的职责,应该由新闻单位进行业务培训,只有在新闻单位的锻炼才叫新闻实践,在新闻单位实践期间所采写和发表的稿件内容才是新闻。这种观念在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而这种观念的形成也和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有关。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分数决定升学、分数决定学生命运的现实,使我们的学校,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只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不重视或无暇顾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这种现象到大学也依然没有改观。
然而,这种错误的认识给实践教学的建设带来了误导,同时也给学生造成了认识偏差,致使学生认为校园里没有新闻可以采写,在上课期间也就没有实践的必要,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假期也不到新闻媒体实习,就等着院校的安排。怎么样才是新闻实践,新闻到底在哪里?而实际上,时时处处有新闻,处处时时可实践,新闻就在我们身边,锻炼的平台就在我们眼前。其实,院校里面有许多值得采写的新闻,而且院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新闻媒体,这就为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提供了一个锻炼的舞台。同时,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到媒体实践。这样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又缩短了在媒体正式实习的适应期。
2.实践教学经费的缺乏
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就要有经费的支持。请专家学者到校园开讲座,送学生到媒体实习,带领学生到实地采访,学生办报纸、搞新闻摄影等都需要经费,而很多学校在经费上又严重不足,更缺乏实践经费,所以学生不能出去实践,甚至还存在着广电专业没有摄像机、编辑机,新闻专业没有照相机、电子采编系统等。新闻专业相关实验室规模小、功能单一、有效利用率低,严重影响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还影响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协作等。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相当数量的实验室设施落后、严重老化。部分学校开设了新闻实践基地,但由于经费的缺乏使得实践教学基地流于形式,而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成为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瓶颈之一。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匮乏
这是高校新闻实践教学中最为关键和突出的问题。我国高校的新闻学教师多半是从新闻院校毕业的,他们除了在校期间几个月的实习外,几乎没有再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他们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当然在实践教学方面就难以有所作为和突破;还有的教师既没有系统学过新闻,也没有从事过新闻工作,就上课讲授新闻;更有甚者,有的大学没有教师,便让文学院、中文系的教师改行教新闻,其结果是教师抱着书本讲,学生抱着书本听。很难想象,一个不知道编辑和记者是如何采写新闻的教师能够让自己的学生弄明白新闻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在美英等处于全球新闻业发展前沿的国家,情形却不是这样,他们特别强调新闻学专业教师的新闻从业背景。比如,全美新闻院系里几乎所有教授新闻实践课程的教师都有新闻从业的职业经历。
4.实践教学管理的不规范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国家尚未形成完善的高校实践教学制度体系,更没有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立法,这使得高校实践教学在很多方面没有标准,没有规范。同时,高校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积极主动的自我约束机制,实践教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制度化的全过程监控体系。另外,以理论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在我国高校沿用已久,而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目前尚未建立或健全,从而无法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严重抑制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改进新闻实践教学模式的途径
针对上述情况,当前新闻教育的首要任务应是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提升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总体来说,笔者认为高校新闻实践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明确新闻实践意义,培养实践意识
首先,在教学中要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在新闻专业学生入学之初,就应让学生明确新闻学是应用型学科,新闻学习应为实践服务,新闻应为传媒改革服务。新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只研究理论,那么该学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必须重视实践。这点也应一直贯穿于新闻专业课程的学习始终,无论是从事新闻业务还是从事新闻研究,都不得脱离实践。
其次,明确实践的真正含义。在新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师生都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但对实践的理解却比较狭隘,认为会新闻的采写编等实务能力就是实践能力的全部,其实实践性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关注。新闻就是通过专业操作能动地再现客观现实世界,如果没有对社会、民情的关注,采写能力再强也不会产生优秀的新闻作品。这首先要求新闻专业的教师对新闻业和社会有自己独立的观点,能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并能将自己的观点及时形成教研成果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明确实践性的真正含义,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此外,我们有些学生在选读新闻专业之前并未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入学后就出现了新闻专业学生不看新闻的现象。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接触大量的优秀新闻作品, 可以增强学生的新闻职业荣誉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新闻专业的兴趣。
再次,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增强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意识不等同于理论对实践的被动盲从,否则难以指导实践和适应时展。新闻理论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师要密切关注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新闻媒体的需求作出正确的预测与判断,如准确判断网络时代的新闻人才需求状况,或大传播时代的新闻传媒人才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修正培养目标,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能适应未来的各种变化,也一改当前新闻教育在传媒界被动、滞后的局面。
2.建设过硬教师队伍,密切联系媒体
能不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既“上手快”,又“有后劲”的学生,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新闻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的教师如果没有参加过新闻实践,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是很难讲好新闻的相关知识的,如果教师的新闻知识都是从书本到书本,那么他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就没有解决的能力。因此,新闻院校应有一支与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的教师队伍。现在新闻院校的专业教师队伍主要有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新闻院校自有教师,而这部分教师多半是从新闻院校毕业的,他们除了在校期间几个月的实习外,几乎没有再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而这部分教师尤其教业务课程的必须要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这不仅是新闻专业理论教学的要求,也是搞好新闻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一般来讲新闻院校都要有一批在媒体做兼职的教师,通过做兼职的方式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还有一方面是从新闻媒体聘请有资历的老记者和老编辑担任院校教授。他们对新闻业界比较熟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对各个新闻媒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相当清楚,有助于新闻专业实践更好地开展。
3.加强实践教学投入,建立实践基地
高校还要加强新闻实践教学的投入。要让学生能看到电视,能听见广播,能上互联网,能看到国内重要的有影响力的报纸和国外一些重要的报纸,避免出现新闻专业的学生看不到新闻的现象。要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费,使学生可以走出去,也可以把一些专家和名记者、名新闻人请进来。
此外,还有必要建设教学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实践和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高校应该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有条件的院校甚至可以和其他地区的媒体建立联系,通过建立新闻实践基地满足学生新闻实习的需要,这是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做法。如我院和《辽西商报》共建新闻与传播教研基地,共同开展教学、科研与新闻实践业务探讨活动,组成大学生记者团。《辽西商报》支持学生到该报实习,并定期派有经验的记者带领学生去采访或开设新闻专题讲座。同时,两家单位还针对报业发展面临的前沿性问题共同开展探讨和研究。这样的做法使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虽在校内学习,但同时受到来自新闻单位的培训和熏陶,这样的学生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和认可,从而解决高校教学与媒体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正像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所说:“今天新闻媒体面临的许多问题是无法在抽象、空洞的某种理论中找到科学答案的。那种完全脱离新闻实践的教学无法解决中国新闻媒体面临的现实问题。新闻学院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的传播学理论教育,而是传授学生们最基本的新闻学原理、基本采写技能和基本价值观,使学生们在走进复杂的社会从事新闻报道前受到过严格的专业基础训练。这种新闻学基础训练的严格性类似医学院、法学院对学生的训练。”②
4.重视学生新闻实习,安排灵活有序
学校可以从不同方面安排学生的实习:一是安排好学生的毕业实习。这是新闻专业学生主要的新闻实践时段,是新闻实践教学的重头戏,在这一特定实践时段里,学生必须按规定完成一定量的实习任务,而且院校也比较容易对这段时间的新闻实践进行联系、组织和管理。学校应帮助学生落实实习单位,与之经常保持联系,解决实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学校还要鼓励学生增强新闻实践的意识,使学生自己有意识地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实践。二是在校上课期间进行实习。上课期间可以结合课程进行实习,如结合《新闻摄影》课安排学生到校外的风景区、旅游点等地搞新闻摄影实践活动,或者到校外抓拍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照片等;结合《新闻采写》课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单位进行采访。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校内的媒体提供的平台进行初步实践锻炼。如果条件允许,学生可以自主创办自己的媒体,这样学生就可以对什么是新闻及新闻基本运作有个初步认识。三是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和“五一”、“十一”等假期进行新闻实习。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院校提供的锻炼舞台还是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而假期时间比较集中和充分,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深入到新闻采写实践当中,所以,还是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和安排学生利用时间较集中的假期进行实习。如果学校能很好地利用起来,进行认真的组织和安排,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有帮助的。
5.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突出实践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能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的理论无一不是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然而,理论联系实际往往成为新闻教学中的一句套话、空话。新闻专业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常常存在缺乏支撑性理论或者理论不能有效结合实际展开论述等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理论素养较低,另一方面在于平时课堂教学中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培养较少。新闻专业应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能力,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新闻学概论》这门课程作为新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侧重于新闻基础理论的讲解,涉及到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概括,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这些理论很难理解。那么,如何讲好这门课程,如何将新闻理论讲授与开放的、变化的、活跃的新闻世界以及现实世界相结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笔者在讲解这门课程时,每周(周三学时)都会专门留一节课给学生评说新闻,初期要求学生选一则新闻加以评说,给每位上讲台的学生5~10分钟时间,首先简要阐述新闻及新闻来源,然后从新闻客观性、倾向性、真实性、新闻价值等角度加以评说,中后期把评说的范围扩大至对一类新闻、一种媒体、一类媒体等,就媒体责任、媒体伦理、媒体环境、媒体运营方针等展开评说,评说之后学生相互点评或补充,然后由老师加以点评总结。这样一来,既督促了学生广泛阅听新闻,密切学生与新闻现实的联系,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与能力。
注释
①李希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学课堂?》/system/
中图分类号:G22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县级电视台总体状况分析。
我国的电视媒体市场虽然没有完全市场化,但往日的唯我独尊的垄断地位早已被打破,不同级别、不同特色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央视、省级卫视、省级非卫视频道、地市级电视频道和局部地区的境外电视频道多足鼎立,抢夺收视市场。截至2010年底,我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打97.62%,全国共有电视台247座,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超过1.87亿。电视媒体的竞争趋进白热化。
当前,县级电视台的节目设置一般分为:新闻、专题、广告和电视剧四个板块。新闻节目以时政新闻为主,领导活动占的比例相当大。其次是会议报道,民生新闻量少,节目质量不高。专题节目缺少深度报道,节目形式单一。广告靠医药支撑。影视剧场一般都是别台播放过的电视剧和电影,并且受经费制约反复多次播放。当地观众大多只收看当地新闻和专题节目。长此以往,收视率受到影响,广告收入上不去,电视台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
二、树立节目经营理念
县级电视台要发展,经济效益成为关键。大多数人认为,县级电视台属财政供养,其自办节目也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主,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因此,多数县级台只是把自办节目当做政治任务来完成,从而忽视了它的经济效益,没有把它当做产业来经营,更没有去讲求它的受众市场、经营规律、节目成本等综合效应。由此可见,县级电视台要发展,必须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彻底更新,树立一种正确的节目理念。只有把自办节目当做一种品牌、一项产业来策划、组织、经营,按照市场规律运作,才可能使之适应市场、适应受众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找准节目定位,凸显地方特色
新闻是县级电视台的主打栏目,也是县级电视台能在当地立足的根本。要想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媒体大战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特色上做文章,创办自己的名牌栏目。
1.当地新闻节目要做到政治性和贴近性的统一
县级电视台作为当地政府的喉舌,必须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弘扬主旋律的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及时、全面、准确地宣传当地政府的工作思路、工作重心和工作要求,做到重点宣传出经验,主题宣传出效果,专题宣传出特色,常规宣传出声势。但要注意的是,在主题宣传的同时,应注意减少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导。其次,在时政新闻报道同时还要加大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的报道比重。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新闻就是身边发生的事,它讲述的就是我们熟悉的人和事,这也就是地方电视台立足的法宝。
2.立足本土、凸显特色
县级电视台无论在资金、技术、人才设施等许多方面,都难以与中央、省市的大台相比。然而,县级电视台也有其独到之处和优势条件,那就是对本地受众的接近和对本乡本土的熟知。县级电视台要从栏目设置、节目形式、内容编排等方面打“特色牌”。县级电视台可根据自身条件,开办宣传乡情风貌的栏目,挖掘地方典故、趣闻、轶事、风土人情,增强人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栏目要少而精,不要多而杂,粗制滥造的栏目不能吸引观众,也不能引起观众的收视热情。
3.根据观众需要,做好服务工作
县级台要满足不同阶层的观众,必须突出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要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办一些特色栏目,加大节目的信息量,既搞好新闻宣传,又为当地群众发展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在开办节目之前,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态度,本质为当地群众服务的心疼,进行实地调研,征询观众意见,从中归纳总结出当下和今后一段时期群众最需要、最渴望看到的节目,做到有的放矢的。
四、提高队伍素质建设
高素质的新闻团队,是决定一个台新闻节目质量高低的关键。电视台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部门,一件作品的出炉,需要采、编、播、制作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呈现一件好作品。而眼下的县级电视台,一般都没有专门新闻专业毕业的人员,更没有从事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他们靠的是传、帮、带和自学。同时,县级电视台由于受人员编制的限制,大多记者都是集摄像、写稿、出镜为一身,而要把每一项工作做好,很不容易。因此,要提高独具特色的自办节目,就必须加强新闻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首先,要加强县级电视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其一专多能。因此,县级电视台要拿出一定经费,对整个团队人员轮流进行专业素质提升培训,让他们走出去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其次,县级电视台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在干中学,学中干,多听多看中央、省市电视媒体节目,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第三,县级电视台要在全台开展业务竞赛活动,一周或一月进行一次新闻作品评比,评选台里一周或一月以来最好新闻作品和最差新闻作品,形成激励机制,让每一个记者、编辑、主持人身感一定压力,同时也激发大家努力增创一流的县级电台。
总之,县级电视台要求得生存和发展,靠的就是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品牌、做好本土的节目,使其带来好的收益,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NGB总体专家委员会.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自主创新战略研究报告[R].
[2]张加春.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及其突破[J].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