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2 00:18: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项目管理工具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6-0164-05
1 教学改革中使用管理工具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所需人才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适应这种新形式、新变化优化学生就业,很多职业学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课程改革。而且其中的很多院校都将课程改革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学项目加以进行,有些学校还专门设立了项目管理小组用以监督课程改革的完成,并且用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显然,对于任何一个项目来说,项目管理工具是不可或缺的。项目管理工具可以对整个项目进行控制、监督、预测、协调、优化。对于教育项目来说也是如此。
实践表明,在教学项目当中应用项目管理工具,是行之有效的。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改革,尤其在质量监控方面,能够对项目的质量进行有效的审核。因此,一些管理工具无疑会对我们的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作用,在教学改革质量监控中使用这些工具是很有必要的。
2 管理工具介绍
2.1 管理工具选用方法
笔者认为评价一个课程改革项目质量的高低,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课程改革的需求方面。课程改革能否满足校方的需求,如教学效果是否提高、课程内容是否符合社会及学校要求等;改革是否满足学生要求,比如授课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基础能力、学生是否接受授课方式、学习环境如何等;改革是否符合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的工作技能、心理状态、社会意识能否达到用人单位标准,这点在职业学校当中尤为明显。如果课程改革的内容不符合以上几方面的需求,那么这个改革从一开始就充满了风险,课程的质量也就很难保证。
二是教学效果方面。笔者认为教学效果不能只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判断。相比考试成绩,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实习结果更加重要。它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的能力。通过用人单位对学生实习工作的评价,课程教学效果一览无余。职业学校的学生实习活动越丰富,课程效果也就更容易被体现出来。
项目管理质量监控工具数量繁多,而且其中的很多操作较为复杂。这无疑对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提出了不小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对很多项目管理工具进行“抽象的继承”。也就是说选择现实有效的管理工具并且化繁为简,能够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之外,较为便捷地使用管理工具保证教学改革的完成质量。这些管理工具应当是使用方便和简单有效的。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几种监控项目质量的管理工具。
2.2 项目管理工具简介
由于篇幅问题,现在只对管理工具进行简要介绍。至于管理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将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作具体的介绍和讲解。
(1)CVT分析。CVT指客户需求表(Customer Voice Table)。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市场调查(如问卷或座谈)了解客户的意见,再将这些意见汇总并整理出客户需求,最后把整理好的客户需求汇总在一个表内。这个表格就叫做客户需求表。在使用这种分析方法时,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一些改动:制定具体措施满足CVT表格中客户的需求,并在CVT表中将这些措施汇集整理为项目任务。
(2)统计过程控制。统计过程控制是一种项目质量监控方法。我们可以将一定阶段的项目成果组成一个样本,并观察这个样本的情况,检验其质量高低和稳定程度,从而监控这一阶段的项目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制定一种能够量化的标准来衡量样本质量,比如学生成绩或产品的不合格率等。
以上是对几种质量检测工具的介绍,下面将结合案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用以说明几种工具在教学改革质量监控中的具体作用。
3 管理工具在教学项目质量监控中的具体应用
3.1 CVT分析
表1是一张没有填写内容的简单CVT图表,它有助于读者直观理解这种分析方法。根据表1可以看出,CVT图表分为左右两部分,我们先来看左边的部分。左起1~3列分别显示客户现在的状况、客户通过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和客户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信息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得到。通过汇总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推断和总结出客户的一些需求,这正是开展项目的原因。企业需要做出一系列具体行为来实现改革,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可以将这些行为汇总在右起2~5列中。最后,我们汇总整理右起2~5列中的各种行为将其汇集成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并且填写在右起第1列中。到这一步为止,客户的各种需求和企业要做的各项任务就清楚地反映在“客户需求”和“项目任务”列中了。如果两者之间没有出现不匹配或者逻辑混乱的情况,那么项目的具体任务就可以确定下来了。
A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该校对银行实训课程进行了改革。在改革初期的调研活动中,该校对教师、学生和用人合作单位进行了CVT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座谈调查的效果明显好于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学校调查学生意见时常用的调查方法,这种方法时间短而且易于统计结果,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学生数量庞大,固定的问题显得过于死板以至于学生经常产生理解偏差,除量化问题外,也难于反映学生的具体感受和建议。相对于学生,学校经常采用座谈会的方式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问卷调查相比,座谈会时间较长,而且过程难于控制。但是它的优点也很突出:学校和用人单位在交谈中都清楚地表达了各自的意见并且清楚地理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上这种调查方式所造成的结果也是简单明了的:校方不了解学生的意见但清楚地了解了用人单位的意见。这也正是很多学生对校方授课不满意的原因之一。基于以上结果,A校重新组织了专门针对学生的座谈调研,双方由教师和随机抽选的学生代表组成。这次的调研结果明显好于问卷调查。整理3方意见如下:
学校方:学生的实习经历少;学校的银行课程理论部分太多。
用人单位方(一些商业银行):学生的交流能力较弱;超过一定的工作时间之后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且出错率明显上升。
学生:银行工作强度大;急于就业;希望自己的业务操作技能不断提高。
(由于本文的主旨在于论述管理工具的使用而不是汇报改革成果,出于便于理解管理工具的需要,以上的意见只是全部意见的简化汇总版。)
一项成功的课程改革,可以使学生提高就业技能,帮助学生找到更好的工作。同样也可以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内涵价值,这无疑有助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用人单位也能引进了更多的高质量毕业生,这当然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所以笔者认为在这个课程改革项目当中,以上3方都可以作为项目的客户,他们都可以从项目中获得收益。鉴于此,笔者将以上3方的调查意见全部归纳入CVT表格左边的几列当中。整理如表2所示。
接下来可以根据CVT表格中的各点意见推导出客户的需求,推导的逻辑关系可以用箭线表示。如:“学生实习经历少 希望加强实训”即表示由“学生实习经历少”推导出需求“希望加强实训”。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有些需求是由两个或更多意见推导的。其中左起1~3列中的内容以及标题都是为了推导出明确的客户需求,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毕竟格式为内容服务,只要推导的逻辑关系正确,其他都可以做灵活处理(为方便显示,故对一些表格做了移动)。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制定一些措施,并且这些措施需要满足客户的全部要求。和表3相同,我们仍然用箭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全新的网络系统 制作模拟银行业务的操作软件 希望加强实训”表示由“制作模拟银行业务的操作软件”满足“希望加强实训”的需求,由“全新的网络系统”满足“制作模拟银行业务的操作软件”的需求。具体内容如表4所示。既然具体的改革措施已经明确了,我们就可以将这些措施汇总,总结出项目的具体任务。具体过程如下:
根据“计算机”和“其他银行窗口业务操作设备”,我们可以总结出任务:购买教学设备。
根据“制作模拟银行业务的操作软件”,可以总结出任务:开发金融模拟操作软件。
根据“全新的网络系统”,可以总结出任务:设置教学局域网及相关硬件。
根据“类似银行服务窗口的教学环境”,可以总结出任务:按照银行营业厅样式改造银行课程实训室或建立实训室。
根据“业务操作训练比重加大”,可以总结出任务: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和相关教材。
根据“加强和商业银行的交流与联系”和“尝试定向培养”,可以总结出任务:联系相关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并尝试签订学生就业方面的合同。
接下来我们将各项目任务记录在CVT表中,如表5所示。
这样一个CVT表格就完成了。我们既了解了客户的具体需求,又制定了能够满足全部需求的项目任务。通过我们的直观检验,没有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逻辑矛盾,因此这些项目任务就可确定下来了。现在能够知道,项目的每一个任务都紧扣课程改革的目的,这在项目的具体设置上保证了项目内容的完备,为保证项目质量打下了基础。
当然,只对项目的设置进行质量控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当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把握项目质量。在这个问题上,统计过程控制是一种很好的项目质量监控方法。下面就来举例说明。
3.2 统计过程控制
为了保证论述的连贯性,我们仍然用上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在A校银行课程改革进行一个学期之后,我对其在某银行实习的16名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了调查,现在拿出一部分样本进行分析。这个样本是A校某金融课程班的学生在某商业银行(实习营业点共计5个)前台的实习成绩,实时间是6月23日―7月16日。每一个成绩是该商业银行对在该行实习的A校全体学生打出的平均成绩,这个成绩也作为A校学生的实习记录并影响当年A校学生在该商业银行的就业情况。
如前所述,我认为实习成绩能够直接反映出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检验课程改革质量的重点考核目标。如果成绩良好,就证明这项改革到目前为止是成功的。如果成绩不理想或者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就要及时找出原因并且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力求改善项目质量。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一下A校的情况。其样本的具体信息如表6所示。
据该商业银行人员介绍,60分以下为不合格成绩,60~69分为实习合格成绩,70~79分为良好成绩,80分及80分以上为优秀成绩。当年所有学校的总平均成绩大致为63~68分。根据计算,A校的学生平均成绩为67.6分。据上述标准,A校学生的实训成绩尚属良好。这个结果说明A银行课程改革质量尚佳。根据统计过程控制的原理,我们不能只看平均成绩的高低,还要具体观察样本成绩的变化程度。统计过程控制是监控生产的中央管理工具之一,其内容较为复杂。相比工业生产,参与课程改革项目的学生样本数目有限且考核方式相对简单,所以笔者认为没有必要照搬统计过程控制的所有考核方法,只采用平均成绩分析就可以了。这里如果使用方差及其他分析,则略显烦琐。
根据样本数据,现绘制成绩显示图如右图所示。
根据右图所显示的,第1天成绩较低,但连续4天都保持增长,并且在第4天超过平均值。第5~6天有明显下滑。之后一段时间基本稳定,在平均值上下波动。最后5天进步较为明显,全部超越平均值并且在最后4天连续保持实习以来的最高成绩。按分值变化,可以将实习期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1~6天,磨合阶段。在这一时期成绩不稳定,开始4天分值上升表示学生在工作中上手很快,应当是平时在课程中加强专业训练的结果。但后2天有明显退步,据调查是因为周末休息,另外经过几天的进步,学生之间弥漫着骄傲情绪,导致周末之后工作发挥不稳定。在课程改革当中还应当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
第二阶段:第7~13天,适应阶段。在这一期间内成绩相对稳定。没有大的进步也没有大的退步,成绩在平均值上下波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期的周末没有发生成绩滑坡。学生已经做到了保持心态平衡。当然其中也有教师批评监督的效果。
第三阶段:第14~18天,进步阶段。这一阶段进步较为稳定,虽然没有一直保持在70分及70分以上,但是整体已经全面超越平均分。总平均分是该商业银行考核A校的标准,因此这个阶段对于平均分的确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整体来看,整个成绩曲线呈上升态势。虽然课程改革中还有需要注意的几点,但是整体来说教学成绩效果是成功的(具体项目的管理效率及其他方面不在本文论述之列,故不予分析)。
4 结 论
根据以上各点所述,在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使用一些管理工具用以监控改革质量,是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的。管理工具的使用效果并不由工具本身的理论所决定,而是由现实的实践检验结果决定的。在工作中运用何种管理工具以及如何运用,都要考察实际运用效果。因此对于A校的案例来说,CVT分析和统计过程控制两种工具是通过实践检测的,具有积极效果的管理工具。但其是否适应某一具体的工作单位,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1 软件项目中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主要包括三个管理对象,分别为软件需求管理、软件产品以及开发活动,其中,软件需求管理最为关键。通常而言,客户在软件终产品前无法对产品情况进行判断,因而当其发现终产品时,很容易同所期望的相差甚远,导致的原因:一是用户对于软件需求的表述模糊,由于用户对业务的理解可能存在偏颇,因而导致其对软件需求进行表述时不够清楚;二是用户需求存在着多变性,随着软件开发过程的不断推进,其对于原需求具有了新的认识,或出现了新的需求;三是用户因缺乏计算机领域方面的知识,因而所提需求很难实现,因而常需要对变更需求;四是软件开发企业常将开发重点集中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面,并未对需求变更进行控制,因而会造成软件项目进度大幅度滞后,成本超出预算等情况发生;五是当前需求管理工具的局限性也会影响软件需求的准确性以及需求变更过程的可控性。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到软件项目中需求管理的重要性,引入新型的需求管理工具,实现软件项目需求管理的有效性以及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需求错误的大幅减少,进而实现软件开发成本地大幅降低,有效缩短开发周期,推动软件项目的成功。
2 软件项目中需求管理工具的类型及作用分析
2.1 软件项目中需求管理工具的主要类型
如今,需求管理工具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当前较常用的需求管理软件主要包括Rational Analyst Studio,DOORS,RDT,Caliber-RM等,可将这些需求管理工具分为如下两类,即以文档为核心的需求管理工具以及以数据库为核心的需求管理工具。其中,DOORS与Caliber-RM是以数据库为核心的类型,其主要是将所有需求属性以及跟踪能力等相关信息存储于数据库当中,而需求可由不同源文档产生,但结果均存于数据库中,此外,工具还提供了每个需求以及外部文件,例如Word、Excel以及图形等文件相关联的功能,并提供额外的补充性需求的说明。Rational Analyst Studio属于以文档为核心的需求管理工具,其主要通过使用Word等字处理程序进行文档的制作及存储,其允许选择文档以离散需求的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因而进一步加强了此类型文档处理的能力,只要数据库中有需求的存储,就允许用户进行属性的定义,这点同以数据库为核心的需求管理工具相类似,此外,Rational Analyst Studio也提供文档内容以及同步数据库等机制。
除了以上五种工具外,市场还出现了许多其他需求管理工具,其各有所长,使用时应以具体情况为依据进行适宜工具的选择。
2.2 软件项目中需求管理工具的功能
1)在需求获取阶段的功能
此阶段应更加注重软件需求定义方面的功能,开发者同用户交流获取用户需求,并将此类需求纳入需求管理工具的具体管理过程中,因此,要求需求管理工具能够提供一个方法来对每项需求进行明确的定义和存储,具体而言,首先,其应当具有最基本的编辑功能,并支持从常用文档格式进行直接输入等方面的需求。其次,其应能够支持非文字化方式诸如图、表、逻辑符号等的定义及其存储,并能够借助于过滤、菜单以及冲突检测等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整合。再次,其应对需求级别进行准确定义,即在父类需求下所包含的子类需求进行定义。
2)在需求分析阶段的功能
开发者应就需求条款进行分析及归纳,以便为系统设计及其开发过程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要求需求管理工具应支持需求的归纳及分类,并能够对需求进行优先级的划分,同时支持需求查询过程。
3)在需求管理阶段的功能
此阶段要求需求管理工具能够在需求变更的全过程中提供实现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此外,能够对需求变更所波及的相关需求进行处理,并对需求相关版本属性进行有效的管理。应能够对某项需求及其各需求间的关联性进行定义和跟踪,并对需求相关测试结果进行跟踪和记录,并能够提供软件需求的完整历史记录。
4)在需求输出阶段的功能
此阶段要求工具具有相对较强的兼容性,包括可进行工具数据库内容的输入,可自动进行标准化文档的生成,并可进行阶段状态报告的提供。
3 软件项目中需求管理工具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软件产品的需求日趋增加,且种类也趋之复杂。软件产品的发展,又决定了需求信息的发展,使之变的复杂多样。需求间的交错关系,使得需求管理工具中的方法无法给需求信息恰当的描述。细致和简略的描述都不能将需求信息很好的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新生的需求管理工具不仅能保证信息的不丢失,而且还必须保证信息的不繁冗。不过,信息非形式化和形式化的关系也亟待解决。非形式化描述的优点是便于使用和理解,缺点是不方便推理;而形式化描述的优点和缺点和非形式化的正好相反,因此,它们两个结合,互取优缺,可以有效的分析各类需求信息,还可以捕获或二次捕获需求信息,因而能很好的解决需求管理工具存在的问题。此外,非形式化描述和形式化描述的有效结合,能促进需求管理工具的开发。使之变得方便快捷。
4 结语
软件需求在软件行业颇受重视,但由于它的不确定性,一些项目的开发也会因此而告终。相比国外需求管理工具的开发,我国的需求管理工具的开发还是少之又少,甚至使用的也不多。因此,我国应加强这方面的投入,使我国在软件行业能进一步的发展,开发出自己的需求管理工具,赶上国际水平。此外,推广软件需求工具的使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吴艳艳,周长伦,姜家轩,王春梅,许自国.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需求管理[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8,(02).
1.1人的因素
一个施工项目的质量好坏与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和操作者。施工项目中标后,施工企业就要根据竞聘上岗来选择年富力强、施工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然后由项目经理根据工程特点、规模组建项目经理部,代表企业负责本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项目经理是本项目的最高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部要建立各种组织机构,如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设备管理组织机构等,确定各机构或各部门的负责人。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制定项目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研究施工图纸,编制好最优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然后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质量保证措施;编制好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和详细的用工、材料、机械需求计划。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教育,如政治思想学习,质量、安全、纪律、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这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最基本的前提。
1.2材料因素
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具体有形物,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工程质量和建筑产品的寿命。因此,根据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健全和完善材料采购、使用制度。选择信誉高、规模大、抗风险强的物资公司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供应方,并与之签订物资采购合同,明确材料的规格、数量、价格和供货期限,明确双方的职责和处罚措施。材料进场后,及时通知业主或监理对所有进场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试验,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或产品给予退货或降级使用,并做好材料进货台帐记录。对入库产品应做好明显标识,标识牌应注明产品的规格、型号、数量、吨位、产地、入库时间和拟用工程部位。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钢筋、水泥等做好材质跟踪调查记录,避免不合格产品以次充好混入使用,确保工程质量。
1.3机械因素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专业化、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机械种类的数量、型号越来越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强。因此要求我们根据工程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配置合理的施工机械,并正确管理和使用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实行人机固定,机械维修保养责任制,实行持证上岗操作制度,建立机械设备的台帐记录和档案制度,实行机械定期维修保养制度,提高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消耗,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延长机械寿命,保证工程质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1.4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水平是一个企业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对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都是有利的。因此要认真研究工程项目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认真审查施工图纸,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技术方案。项目部技术人员在熟悉、掌握施工工艺的条件下,向各个施工班组和各个作业层进行技术交底,做到层层交底,层层了解,层层掌握。项目部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和先进的实验检测设备,要求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对工程项目的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要认认真真地检查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在工程施工中还要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施工。对所有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学习,掌握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鼓励技术人员进行发明创造,为优秀人才发明创造提供便利条件。
1.5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春夏天的暴雨、冬天的大雪和冰冻都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特别是对室外作业的大型土方、混凝土浇筑、基坑处理工程影响更大。因此要求项目部多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联系,收听有关天气预报,收集有关水文气象资料,了解当地多年的汛情,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另外,当地群众干扰施工也是造成施工进度滞后的相当重要的原因。为了抢进度,保证计划工期内完工,必然要进行加班加点,或采取其他赶工措施,这样很容易造成一些工序的工程质量检测不到位,少检或漏检现象的发生,这样就保证不了工程质量,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2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指按照施工合同确定的项目开、竣工日期和分部分项工程实际进度目标制定的施工进度计划,按计划目标控制工程施工进度。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既要编制总进度计划,还要编制年度、季度、月、旬、周季度计划,并报监理批准。目前工程进度计划一般是用横道图或网络图来表示,并将其张贴在项目部的墙上。工程技术人员按照工程总进度计划制定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使用计划,同时还要认真做好各工序的施工进度记录,编制施工进度统计表,并与总的进度计划相比较,做到平衡和优化进度计划,保证主体工程均衡进展,减少施工高峰的交叉,最优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综合效益和工程质量。如发现每道主体工程的工期滞后,应认真分析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抢工、改进技术方案、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等,来调整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总进度。
3成本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脚手架出现坍塌现象,那么就会给工程建设带来重大安全事故。在施工之前,要先搭设脚手架,且确保脚手架是否牢固。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现场为了赶工期在脚手架还没有搭设完成的情况下就要求人员进行施工,这样就会容易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失足,发生安全事故。
(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员问题
在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施工,那么就需要有更多的施工人员,但是由于施工人员有限,于是就临时招聘一些人员,对新招聘的人员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专业的施工培训,在遇到高难度的工程时,施工人员根本不了解工程的特点,并没有专业的技术,因此在施工中知识机械地操作。
2.项目法人制度问题
项目建设的投资和运行的主体并非是单一的,而具有多样化特性,有的项目法人是筹资建设是一个单位和固定人员,而运营与还贷又是另外一个单位和其他人员;有的是筹资、建设、运营等一体化等。由此就可见,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制度没有得到彻底落实。
3.资料收集混乱
在设计施工方案时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施工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准确的施工方案。而在实际施工中,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存在虚拟性、伪造性,从而使得施工方案不具有真实可靠性。制定出的施工方案并没有按照我国规定的要求进行制定,而是凭借经验来制定。
4.工程的合同管理规范度差
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对标书、管理、设备、人员队伍等没有规范要求,致使在施工中采用不同的标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项目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5.施工阶段管理问题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人们倾向于人工化生产,较少使用机械进行生产,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加之,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致使机械运用的推广难度加大,使其仅在较小的范围内使用。
二、解决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解决安全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安全问题是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应该对施工人员加大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力度,让施工人员能够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同时,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对于脚手架搭设问题,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让人员熟练掌握脚手架搭设技术,确保搭设的脚手架稳固、牢靠,从而确保人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解决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1.人员的准备工作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工程的主要人员是项目经理、安全员、技术员等,在工程施工之前,就要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具体要求将人员配备齐全,对于技术不熟练的人员要进行技能培训,从而确保工程施工有序、顺利地进行。
2.材料、技术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搜集、整理所有与工程相关的资料,然后按照工程的具体情况再结合材料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技术人员要掌握专业的技术,并认真检查图纸,如果发现问题就需要及时将问题汇报给项目法人和设计单位,最后在对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后解决问题。
3.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1)质量控制
工程建设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在制定工程质量计划时要根据工程质量目标、工程设计图纸、工程验收标准等,合理、有效控制施工质量,严格遵循质量检查制度,从而确保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规范标准。
(2)进度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不考虑施工质量而加大施工进度,这是由于在施工准备阶段没有对工程进度做出合理规划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工程在施工前,应该做好整体工程的进度计划,计划应尽量详细到每一天,从而确保施工中的安排合理、有序。在计划施工进度时并不是盲目制定,而是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进度计划。当然进度计划并非是固定的,施工方可以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对进度计划作出合理调整,从而使得工程能够按期完成。
(3)成本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有效控制工程的开销,以节约成本为理念,做好审计工作,建立成本控制机制,确保在成本控制基础上使工程以高质量、高效率按期完成。
为实施好项目,各级畜牧、财政部门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组织制定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各级项目实施方案、供种猪场评定办法及供精单位基本条件等,并按规定组织开展了供种猪场评定和供精单位筛选、公布,而且已经将补贴资金拨付到各项目县,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特通知如下:
一是要加大项目的实施力度。今年是项目实施的第一年,项目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今后几年的补贴计划。各项目县务必要加大项目实施力度,确保任务完成。要加强项目的宣传力度,确保生猪养殖户知情、自愿、受益,按照整体推进的原则,在项目县全面实行生猪人工授精配种;要合理规划布局项目生猪供精单位,使项目覆盖全县区域,不留死角;要突出重点,加强生猪养殖重点区域的项目推广工作,确保项目进度;要加大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工作力度,提高人工授精水平,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二要突出重点,强化对供精单位的监管。项目实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精单位提供生猪的遗传品质及质量优劣。要严格按照省局颁布的供精单位基本条件,加强对供精单位条件的审核,不符合条件的不予验收发证;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的供精单位确定办法,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项目供精单位及价格、配种范围、人工授精收费内容及标准等;要严格供精种猪的条件,未进入省公布的供种猪场名单猪场提供的种公猪不得进入项目供精,确保遗传品质;要加强生产利用的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检验、分装、保存、人工授精配种利用、以及母猪繁殖登记记录制度;要在县级媒体上公布补贴标准、供精单位名单、种公猪耳号及价格等。
1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建立在工程建设的一般性规律上,来对电力工程项目组织进行管理;第二,要开展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必须要以基本工程项目的管理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拓展和总结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性管理活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主要是针对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所有可能性问题进行处理,可以说,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是直接影响电力建设项目的执行能力和目标。
2 电力工程中项目管理的现状
在当前电力工程项目阶段,粗放式的管理方法是主要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法,有头无尾或是间断不连贯是项目管理的严重问题所在。质量事故的不断增长、拖延工期、超支电力工程费用等,类似电力工程事故的发生不但给国家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更是给很多家庭造成了不可弥补的遗憾。总而言之,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不完善,管理疏忽或是管理执行力度不严谨都是影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正常运行的根源。具体体现在:第一,电力工程项目缺少一个能贯穿始终的管理组织体系;第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观念意识淡薄,相关的法律及法规不完善和不健全。不依法办事,执法能力差;第三,没有通过正规的电力工程项目投招标形式进行作业,而是通过虚假造次,假招投标;第四,盲目竞争,忽略电力工程项目的初衷,过分的重视价格;第五,缺乏电力工程项目高素质人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类似的部门较多的倾向于承包工程商机电力监理师,而忽视了其它项目等管理人员的培训、考评;第六,电力工程项目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和不到位;第七,忽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可行性研究,这就砍断了给投资者提供投资性的决策和依据,以及无法准确的为银行贷款、合约的签订、电力工程设计等提供了基础资料;第八,电力工程项目中组织关系相对复杂、需要协调工作难度大、分工不明确、盲目追赶工程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工作计划性差等。
3 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要使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项目管理顺利进行,并且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保证质量措施
第一,确保工程放线、准确定位;第二,电力工程项目有多大就应该安排多大的力度来进行工程施工作业;第三,按电力工程的大小来制定好施工计划;第四,保证电力工程施工所用到的材料质量,罕见的电力工程技术应做好充分的实验工作,在总结好所有工程问题后再进行施工和作业;第五,杜绝一个人兼顾多个岗位,每个工种应该分工明确、谁负责做的事情谁就来承担着件事情的结果;第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经济工程施工;第七,建立必要的奖罚分明制度。
3.2 做好安全措施
火是电力工程施工的最大隐患,故而防火就成为了电力工程施工所要控制的重重之中。电力工程施工前必须有计划性的做好一套完整的防火技术安全措施,所编制的内容必须能适应该电力工程项目。并且切实的从防火防护上、项目管理上做出相对应的安全措施,将所编制的安全措施细化、具体化并且能起到具体电力工程施工的作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时的一些安全措施有:第一,电力工程建设中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例如,桥架、脚手架、吊篮的强度设计以及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第二,架设安全网的安全要求措施;第三,电力工程建设中施工场地的保护措施;第四,对容易燃烧、爆炸点低的物品的防护措施;第五,做好用电措施,在工程项目停止时必须将使用完毕的电气设备电源切断。第六,将正在作业的电力工程项目部位为周边通行道路和房间进行隔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第七,在每个电力施工人员上岗之前进行必要的电力工程作业培训,让其本身提高自身安全防护措施。
3.3 做好消防措施
做好电力施工场地现场所有设备、材料、运作系统的消防措施主要有:第一,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现场自己所工作场地区域的消防安全负责。根据电力工程规模的大小来配备相对的义务消防员;第二,自电力工程项目合同签订之日起直至电力工程项目工程结束之日止,施工总承包的电力工程方严格确保工程施工工地消防施工安全,并且能经得住和接受业主方等相关单位消防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第三,在电力施工项目中必须安排专人、专职看管油漆、易燃材料的发放和收回,并且确保防水涂料、油漆等的通风,杜绝明火发生;第四,在电力施工现场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将这些消防器材科学合理的分布到施工场所,定时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消防器材的正常使用;第五,电力施工项目场地严禁吸烟;第六,定时、定次的检查各种消防设备及器材,以免各类消防器材超负荷使用后出现线路短路而发生火灾;第七,严禁电力施工场地过多堆积木材,并且及时清理因木材而加工的肥料;第八,在电力施工场地避免消防使用水,例如,消防栓、消防水池、消防泵、消防管道等爆裂而引起消防隐患。
3.4 做好保卫措施
第一,各个分包电力施工单位应接受总承包单位的保卫工作监督及检查工作,确实做好电力施工现场保卫工作责任制度分明;第二,按照电力施工项目大小配备相对规模的专门安保队伍,严格建立一套安保人员循环巡逻制度,每个安保巡逻人员必须配备安全巡逻工作牌,对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实行进出入登记制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到重工作基地;第三,做好电力工程施工场地成品的保管和安置工作,以免做好的产成品被破坏和盗窃。
3.5 做好环境保护措施
第一,安排专职卫生负责工作人员对电力的施工现场的垃圾清理和处理工作;第二,电力施工现场灰土太大应及时的做好洒水降低尘土;第三,在电力施工现场出现用水作业时,应当设置相对应的污水处理措施,以免污水蔓延;第四,尽可能的避免夜间作业及噪音超标作业。
3.6 做好避免多雨季节及冬季作业
第一,在冬季和雨季进行计划性施工以确保电力工程施工工期;第二,对于一般项目工程争取在入冬前完工,并且做好已完工项目的保护措施和工作;第三,冬季北风大,应做好电力施工场地的通风设施的保护工作。例如,在刮大风时将门道和窗户关闭好,避免门和窗户的损坏;第四,梅雨季节施工时,科学性、计划性、合理性的安排好所要施工的项目;第五,在梅雨季节和初冬时,做好电力施工场地材料和所有设备及工具的预备工作。施工单位相关技术部门应编制一套科学合理的冬季和雨季电力施工的计划表,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作业;第六,冬季容易造成冻土现象,雨季容易使设备线路损坏而导致漏电,应该安排专职人员经常对其进行检查,以免事故发生。
4 电力施工项目将现场安全项目落实到位
第一,对有资质的电力施工队伍严格考核和选择,电力施工队伍是直接影响电力工程项目是否能安全、保质保量完成的决定因素。有着高素质和高技能的电力施工作业者,才能使电力工程建设工作做得更完美。专业的电力施工队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能将施工过程中危险机率大大降低,电力施工项目才能平安顺利的进行。所以,选择一家有着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和有一批专业能力强的施工作业者是很有必要的;第二,定时的对电力施工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再教育。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是整个电力施工过程中降低施工事故发生的先决因素。因此,对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能大大的减少和降低电力工程事故不可忽视的必要工作。安全管理人员是整个电力施工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效果,简单来讲就是,承接上级部门的安全意识,让下属人员履行该行为。因此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带头,计划部门、采购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积极配合对施工进度进行全盘掌握,齐心努力协调好各个工作环节才能将电力工程项目做到最好;第三,严格贯彻实行,处罚违章情况。如有处罚违章情况发生,第一时间进行公开、公布,及时提醒电力施工人员时刻提高警惕,确保安全作业。对安全生产标兵要大力的宣传,和公开的奖励。以此激励其他施工人员;第四,加强电力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对每个施工人员所受到的教育情况的不同,可以实行分批进安全意识的培训工作。对临时施工的那批施工人员着重灌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此加大提高他们在施工作业时自我的保护意识。对盲目作业、随意性较强的电力施工人员要加大处罚力度,屡教不改者将其劝退处理。将不同专业和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分开进行培训,其主要目的任然是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业务技能及安全意识;第五,将电力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分类整理,集中分层管理,以免造成现场施工障碍,给现场施工人员一个开阔,畅通的施工环境同样是降低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计量器具的定义
计量器具是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器具、工作计量器具。按结构特点包括:量具,即用固定形式复现量值的计量器具,如游标卡尺、游标角度尺、标尺等;计量仪器仪表,即将被测量的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标值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如水准仪、全站仪、压力表、百分表、温度计、锚杆拉力仪等。计量装置,即为了确定被测量值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组合。
2、项目计量器具的具体管理办法
2.1、设立计量器具管理部门并安排专职计量管理员负责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计量管理员应熟悉国家计量法和本公司的计量管理制度,在工作中认真执行;掌握常用计量器具的结构原理和技术要求,定期抽查计量器具的准确和完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协助处理;制定全公司的计量器具配备计划。负责新购计量器具和强检计量器具的送检工作,对原有达不到技术要求的计量器具提出降级或报废意见;建立计量技术档案,管理计量技术资料;承担计量器具总帐,做好分类建卡工作,管好帐卡,做到总帐卡与各分帐卡相符;承担外购计量器具入库检定编号工作。
2.2、贯彻国家计量法令、政策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项目计量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组建项目计量管理体系。
2.3、根据项目实际需要,购买计量器具,上报公司《购买计量设备的申请》。批复后,采购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应保证质量,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和齐全的零配件,严禁采购非标准计量器具。进行出厂前首次鉴定,执行出厂前首次检的定计量器具,在计量器具上加印全国统一的出厂前首次检定合格标志。投入项目使用前,做使用前首次鉴定。
2.4、正常磨损后无法修复或无修理价值的计量器具,使用部门可进行降级使用或报废处理,及时记录在《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情况月报表》,并经部门主管领导审批。报废后的计量器具应从各类账册中注明。
2.5、申请计量检定可以通过书面或直接送检等方式向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的计量授权机构提出。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周期进行检定,工作计量器具必须按照周检计划定期进行周检, 使其周检率达到98%以上;在用检测设备超周期的一律停止使用,提出处理意见及时上报公司备案;经修理和周期检查后不合格的设备停止使用,进行隔离退场处理,防止误用,并由计量管理人员以书面形式办理报废手续,经有关领导批准后,实施报废,同时做好“禁用”标识,设备使用人员不得使用报废设备。
2.6、对于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如电子天平、数显压力试验机、百分表等),应当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申请计量检定;对于实行周期检定的计量器具,应当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届满三十个工作日前申请计量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计量检定、计量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周期和使用期限的强制管理计量器具,不得使用;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修理后应当由使用(管理)者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申请修理后计量检定。
2.7 、随着计量器具管理工作不断深化,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意识逐步向分类管理迈进,按照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使用重要程度、测量频率和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使用中所处的环境等确定A、B、C分类管理的原则。可划分为:国家规定的强检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为A类,经营、能源、工艺过程控制、产品终端检定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为B类;用于一般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般为C类。在现场采用彩色标签管理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分别由不同颜色的标签来加以区别。另外对计量数据采取集中统一管理的方法,由单位计量器具管理部门专门负责管理和监督各种计量数据,并形成计量数据系统。根据需要再将计量数据反馈到决策部门,用以指挥生产施工。对有异议的计量数据经信息反馈以便于工作决策部门查明原因,使计量器具管理工作能在工程行业中真正发挥应有的基础作用。
2.8 、认真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并妥善保管,不得任意涂改和遗失。
2.8.1、计量技术资料、原始记录、统计报表、证书、标志是考核计量水平,加强计量管理的重要基础,必须做到项目齐全,数据可考证,专人保管。
2.8.2、计量技术档案和记录的内容是:计量人员清册;计量器具账册(总帐、分帐);周检计划表;各类标准器及配套仪的技术说明;历史记录卡;各类计量器具事故和报废记录;计量检定修理原始记录;检定抄表记录;车辆保修工艺、质量主要参考数检测记录等。
2.8.3、对计量器具实施标志管理,标志要注明检定(校准)日期,有效期和检定(校准)单位,对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作出明显标志。
2.8.4、上述资料应按年或月装订成册由专人统一保管。如有遗失,按奖惩制度办理。原始记录的保管期,原则上不少于一年。
2.8.5、产品合格证、校验合格证、检定合格证是计量器具正常使用的依据。在用计量器具必须有醒目的检定合格标志,使用部门及单位应妥善保管,不得涂画覆盖。对于损坏标志的行为,应给予批评或处罚。
3、计量器具管理的重要性
3.1、计量器具管理是项目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完善计量器具检测手段,加强计量管理,使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能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计量检测手段和生产管理不配套,计量器具配备不齐全,量值不准确使制造工艺失去控制,造成产品质量差、消耗高、效益低。科学合理的计量器具管理方法和工作模式可以保证计量量值统一。是测量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能为构造物的正确计量提供保证。保证了项目最佳经济效益的实现。 3.2、质量是工程关键,一切要用数据说话而数据必须准确可靠。这就要依靠完善的计量器具检测来实现。假如项目使用的计量器具不合格,产品的几何尺寸就不可能合格,因此计量器具的准确性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作者简介: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ject financial management, implement the effective cost control, is scientific refin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key link. To project under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dependent accounting,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funds, realizing the maximization of enterprise value in the competition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Keywords: highway project financial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budget cost control Chinese paper title paper
中图分类号: 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总体上看比较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1粗放经营,财务管理滞后经营管理工作还处于生产型、经验型阶段,各级管理者对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虎头蛇尾。财务会计的反映、监督、参与决策的作用尚未发挥出来。
1.2资金管理分散施工企业的特点是点多、线长、流动作业,这使得流动资金难于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尽管这些年开展了工程项目管理经理负责制,实行“买料到现场,拨款到项目”的管理方式,但仍然发生资金分流、财权分离、管理分散的现象。
1.3工程成本管理弱化在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上,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成本意识淡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被削弱,片面认为企业的各项支出就是成本,什么样的费用支出都可以列支,成本科目成了“万能科 省略 目”,致使工程成本开支范围扩大,造成成本核算不准确,乱挤、乱列、乱摊工程成本现象时有发生。
1.4工程价款结算清理困难,占用资金严重目前,施工企业工程价款清算难已成为老大难问题,并且呈快速上升趋势。由于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使施工企业变现能力减弱,资金周转困难,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1.5基础工作薄弱,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一些工程项目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粗放、不正规、不标准,会计人员是临时借调的,甚至有的是未经专业技术培训,无证上岗,从而出现了银行、现金账不能日清月结;会计账簿设置不合理、不齐全;成本核算方式不科学,内容不全面等问题。
2针对项目工程财务问题的对策
2.1工程项目应实行独立核算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是指从项目接受到项目完工这一施工生产过程至工程保修期结束后的财务管理。项目部应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施工组织特点、核算力量强弱及项目的地理位置等因素,采取独立核算财务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并授予相应权利,进行独立的绩效评价。因为每个工程项目都有其相对独立的资金流动,工程成本的发生、工程价款的结算,都能够可靠地归集和确认,完全能够独立考察其成本效益情况。因此,施工企业对各工程项目应进行独立的财务核算,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成立财务机构,配备财会人员,财务负责人由主管部门或施工企业委派,项目经理不得白行调换。项目财务负责人全面负责分管项目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2.2工程项目资金应实行预算管理在独立核算财务管理体制下,工程资金回收与使用应建立科学的资金预算管理体制,进行成本控制,通过预算、控制、监督、分析、考核规范资金使用。项目资金使用应严格执行项目资金需求预算,增强计划性,减少资金浪费和损失;在保障项目施工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努力减少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周转率。在项目开工之前,依据项目工程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原始资料,选择最优施工方案,按照工程项目各项费用支出类别、支出时间、支出数额编制项目资金需求预算。以工程规模确定项目部人员编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对作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适时安排人员进退场;以工程进度安排材料机械采购、租赁、使用和保养,保证材料、机械的利用率,避免浪费,减少中转,节省成本,为充分筹措、适时投入资金提供基本依据。当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资金需求预算。项目资金使用必须执行严格内部控制制度,资金需求预算必须经项目部行政办公会议讨论,执行情况应及时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主管部门汇报。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负责人负责资金预算的审查和平衡,然后报分管领导批准并拨付。
2.3正确核算工程项目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工程成本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分包工程支出组成。其中,“其他直接费用”包括临时设施摊销费、施工工具费、项目设备与物资的进退场费。间接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项目部应按照收入与支出类别,制定成本费用计划,落实管理责任,尽量降低消耗、减少支出。接到施工任务之后,要细化成本和费用核算,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严格的项目成本计划表、降低成本措施计划表、降低项目成本计划表、间接费用计划表,作为对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直接费支出建议主要运用定额控制。对于间接费支山建议用包干预算,一次性包死预算总额,全年不变。争创节约型企业,创建节约型项目部,杜绝在物资采购、工程结算、设备材料使用中管理混乱;杜绝各种非生产性经费开支,如电话费、招待费、差旅费等方面的浪费。项目部的资金、物资实行财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经理“三支笔”联批制度(资金支付还要执行施工单位统一的审批程序)除项目经理授权之外,未经项目经理终批的经济业务一律不得报销入账,违反联批制度的支出,将视为违规问题查处。项目利润总额是项目承包兑现的依据,兑现承包奖金之后,项目净利润必须全部及时上交,不得作其他开支。要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保证工程项目利润口径的相对一致。
3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由于工程项目具有价值量大、建设周期长、价格构成比较繁杂等特点,因此在工程价格的确定、控制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众多复杂多变、甚至是不可预见的因素。为避免造价的失控和“三超”现象,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控制措施,并使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具体说来,工程项目进行财务管理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工作:
(1)抓好设计阶段的财务管理控制。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是项目建设提高效益、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重要保证,抓住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就抓住了造价控制的核心。
(2)做好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部应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性质、施工组织特点、核算力量强弱及项目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安排项目部的资金管理。
(3)建立有效地统一领导、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的监督体系,逐步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靠制度来规范开支,靠监督来约束开支。(4)企业应建立健全工程项目预算和定额管理等制度。如可建立材料订单管理和订单审批制度,从而形成责任约束机制。结合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方法,年末根据预算编制情况编制设备购置计划,做到设备采购事先有安排、财务有预算,筹资有计划,这样既可节约资金又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需要。
(5)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工程项目的各项资产和人员的优化配置,实现工程项目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率。
].财会通讯,2007, (2):88.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项目管理进行创新是大势所趋,因为创新不仅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它也是企业进步的灵魂,只有不断的进行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的创新,才能改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才能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水平。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内涵
建筑工程管理贯穿于项目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其是根据基本国情,按照客观经济学规律,结合各种资源,并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对项目整个过程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实施与控制的管理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所期望的质量与效益目标。工程管理的实施过程是从立项到交付使用而维护全过程的管理,贯穿于项目投资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准备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及工程竣工阶段,主要包括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等.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建筑工程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为建筑企业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还融合了管理的实践经验,使得很多建筑企业将工程管理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的具体环节中,有效的协调了进度、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确保建筑业实现高效的利润。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只有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认识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才能更好地思考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问题。以下具体从建筑工程管理的形式和技术内容两个方面来对其现状进行分析。
1、建筑工程管理形式分析
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已经开展有一段时间,目前的企业组织结构型式则是龙头为施工总承包,骨干为专业施工企业,加上劳务作业为依托。理想的组织结构型式在真正的建筑市场中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专业分包企业只是完成一部分专业程度比较高的分项工程,另外,绝大多数的劳务队和自有机械设备都能进行材料自备,完成具体的绝大部分的施工任务。这样就容易出现素质参差不齐的劳务队伍,其专业素质也偏低;管理劳务队就需要总承包商耗费大部分的管理资源,致使管理水平不能有效提高。
2、建筑工程技术内容的分析
即分工细致又劳力密集则是建筑行业一大特点,必然会出现工序繁复、移动性、施工人数非常多、分散性等等其他特点。我国建筑工程中数量众多的图纸管理也是一个问题,急需解决关于图纸方面的分类、组织、检索、查询以及归档等问题;为更好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工作流程自动化显得尤为必要,能够通过共享设计信息资源,保证快速和准确的施工进行。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强化建筑业管理工作就要做到大力利用信息技术。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创新措施
1、管理观念的创新
要想将建筑工程管理充分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并达到一定管理效果,首先必须引起建筑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加大经费投入,改变企业管理思维方式,树立创新观念,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充分适应当代建筑市场的发展模式,将工程管理的创新性落实到位,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中,从而发挥工程管理的最大效能。因此,要建立创新计划与方案,使管理具有灵活性,在保证体现工程管理的内在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适应当前潮流的发展方向。
2、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完善工程管理制度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当前,作为建筑工程投资的主体,建筑企业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与项目的履约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企业、项目与员工之间权责不明确的问题,以致不能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难以形成完善的制约机制,从而限制企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只有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在三者之间形成稳定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建立创新型管理体制的目的就是在使得已有的市场份额稳固的基础上,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而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企业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动向,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企业文化的创新
对企业的价值观机制进行创新具体来说,就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做到奖罚分明,即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采取激励措施,而对工作不积极甚至有损坏企业利益行为的员工应当采取惩罚措施将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个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
4、管理方法的创新
管理是对项目全过程的调控,是保证建筑工期、质量、成本的手段,项目管理的创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完善用人机制,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实行信息化管理等完善用人机制。
4.1完善用人机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除了必备的业务素质外,还需要在管理意识上有所体现。最高的项目管理者,对人才的应用应该贴近、符合管理岗位的要求,尽量做到每个职位的管理者可以出色的发挥其作用。每个不同部门的管理者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工作。
4.2加强工程信息化管理
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且现代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并且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各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建筑行业也是如此,现代建筑工程要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自动化发展,而且施工质量和效率还能够提高,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采用信息化系统的同时,要结合建筑工程企业自身特点,做到有的放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需要工程管理人员明晰。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为管理人员组织生产提供辅助决策手段,还能够为企业施工管理提供其所需的各种信息,这也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最大优点,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地,清楚地了解工程进展情况,这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及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有很大的帮助。
5、技术革新以提升工程管理效率
新的施工工艺不但缩短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减少工程的成本,更使工程施工安全有效。因此,在项目管理的创新中也应该考虑到采用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材料。目前我国建设部重点推广的建筑新技术为:①深基坑支护技术;②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③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④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⑤新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等。在建筑工程中,只有依靠新的施工技术才能提高整体建筑水平。而好的管理方法也是提高建筑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现代化管理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应用到建筑工业中,包括相关的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投资效益分析、工程质量提高等等方面,比如,普遍推行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和网络计划技术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建筑企业管理水平,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保证以及投资效益改善,都与现代化管理手段融入施工企业日常活动紧密相关。在施工企业中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可以通过普及现代化管理知识、加强职工技能培训等手段入手,切实加强职工的计算机辅助管理水平,这项内容可作为上岗考核的一项内容,让现代化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落实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中,实现企业人员熟练应用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满足管理现代化的需求。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复杂的工作,虽已经形成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项目管理机制,但仍然存在着问题与不足。建筑企业应重视自身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切实提高自身工程项目中的控制能力,降低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隐患,进而提升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更好的与发展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一、严格项目审批,把好化工项目准入关
作为项目环保审批部门,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本着“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指导思想,认真履行审批职责,把好化工项目准入关。现将化工项目审批中的几条原则重申如下:
(一)对规模较小、工艺设备简陋、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予审批或补办手续。
(二)卫生防护距离内存在居民区、疗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点的化工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和补办手续。
(三)向饮用水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直接排放污水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化工项目不予审批或补办手续。
二、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审批要求落实到位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作为环保部门,除了加大宣传,提高企业法人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以外,更重要的是深入企业调查了解情况,督促企业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落实项目审批所提出的要求和措施。要求各县(市、区)环保局,对本辖区内由设区市以上环保局审批的化工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建设施工期的环境监督检查,及时向企业指出和向我局反馈企业在建设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并建立相应的督查档案。此外,各县(市、区)环保局还应对辖区内由我局审批的化工项目的试生产,按照试生产的条件,进行现场检查,提出是否同意试生产的意见,并抄报我局。
三、坚持标准验收,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是检验项目建设单位执行“三同时”等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落实项目环评批复要求,有效控制新污染和防范环境风险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抓好抓实。
(一)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单位应按环评及其批复的要求,确保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不折不扣、高标准地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对污染防治设施未配套到位和主体工程采用陈旧简陋等落后设备的化工项目,不许投入试生产,并不予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关键词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具体措施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engineering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尤为突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在整个项目管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直接关系项目的成功与否。因此,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理论进行研究,解决了风险管理的问题,为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证。
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述
1.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定义
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等各环节可能遇到的风险,主要包括业主单位的风险、承包人的风险、监理单位的风险、设计单位的风险、咨询单位的风险等。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项目管理组织对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规划、识别、估计、评价、应对、监控的动态过程,是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实践活动的总称。它包括将积极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最大化和使消极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小化两方面内容。
1.2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流程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一般由若干主要阶段组成,这些阶段不仅期间相互作用,而且与项目管理其他管理区域也相互影响,每个风险管理阶段的完成都可能需要项目管理人员的努力。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本文将风险管理划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计划、风险跟踪、风险控制和风险沟通六个环节,并实现工程风险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如下图所示。这六个环节也可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四个阶段来描述。
1.风险识别的主要工作是确定哪种风险可能影响一个项目,并将各风险的特征归档。
2.风险分析评估涉及对风险及风险的相互作用的评估,以评价项目可能结果的范围
3.风险应对计划制定包括采取措施增大机会和制定应对威胁的措施。
4.风险应对控制涉及对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应对。
2. 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措施
2.1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定义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有效地识别项目风险。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是指对存在工程项目中的各类风险或不确定性因素,按其产生的背景、表现特征和预期后果进行界定和识别,对项目风险因素进行科学分类,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简而言之,项目风险识别就是确定何种风险事件可能影响项目,并将这些风险的特性整理成文档,进行合理分类。
2.2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措施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过程是发现风险、确定风险的主要活动和方法,是一个系统、持续的过程。工程项目风险识别首先对所有可能的风险事件来源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分析,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重要性排序。风险识别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 建立风险初始清单
建立风险初始清单是风险识别的起点,初始清单中应明确列出客观存在的和潜在的各种风险。风险初始清单一般根据企业过去的项目资料和现场记录来整理归纳,也包括搜集同类项目、同类地区的项目档案资料或其他公开文献资料,包括商业数据库、学术研究、行业标准、规章制度等。
(2) 识别和确定风险因素
根据风险初始清单中列出的风险因素,结合具体项目自身和外部环境的特点,对每一类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危害进行分析,确定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
(3) 风险分类和重要性排序
在对风险初始清单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分类和重要性排序,其目的是便于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措施,把握关键风险管理。
(4) 建立项目风险清单
这是风险识别的最后一个步骤。通过建立具体项目的风险清单,可将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汇总并按照重要性排列,可以使风险管理人员对项目风险有整体的印象,而且可使每个人不仅考虑自己所面临的风险,也自觉意识到其他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并考虑风险之间的联系。
3. 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价措施
3.1 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价定义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是对工程项目就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并依据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项目风险分级排序的过程。它是在项目风险规划、识别和估计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项目风险的系统评价模型,对项目风险因素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估算出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从而找到项目的关键风险,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为如何应对这些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
3.2 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价措施
(1)工程项目风险的估计措施
工程项目风险的估计主要工作为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风险概率的分布情况;风险估算三部分内容。根据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掌握信息资料的不同,风险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估算方法得到工程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对项目的影响程度,为工程项目风险的分析奠定基础。
(2)工程项目风险的分析措施
1)分析工程项目风险资料
根据工程项目风险的估计结果,结合项目的风险资料,确定工程项目风险的性质,确定适合的评价方法。
2)确定风险评价基准
风险评价基准是针对项目主体每一个中风险后果确定的可接受水平。风险的可接受水平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可以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确定,也可以由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确定。
3)使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该项目的整体风险
根据风险评价方法确定单个风险,然后根据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对其进行加权,确定整个项目的风险水平。
4)作出工程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价
将得出整个工程项目的风险水平与风险评价基准对比分析,确定项目风险状态及风险管理策略。
4. 工程项目风险应对及监控措施
4.1 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在对施工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衡量之后,应根据施工项目风险的性质、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以及承包商自身的状态和外部环境,针对各种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策略。常用的防范风险策略有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风险、利用风险。
(1)回避风险
回避风险是指承包商设法远离、躲避可能发生风险的行为和环境,从而达到避免风险发生或遏制其发展的可能性的一种策略。
(2)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是承包商通过财务手段,寻求用外来资金补偿确实会发生或业已发生的风险,从而将自身面临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主体承担,以保护自己的一种防范风险的策略。因而又称风险的财务转移,一般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的合同转移。
(3)自留风险
自留风险是指承包商以自身的风险准备金来承担风险的一种策略。与风险控制损失不同的是,风险自留的对策并不能改变风险的性质,即其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的严重性。
(4)利用风险
利用风险,是指对于风险与利润并存的投机风险,承包商可以在确认可行性和效益性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承担风险并排除(减小)风险损失而获取利润的策略。如前所述,投机风险的不确定性结果表现为造成损失、没有损失、获得收益三种。因此利用风险并不一定保证次次利用成功,它本身也是一种风险。
4.2 工程项目风险的监控措施
风险监控就是通过对风险规划、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保证风险管理达到预期的目标,是项目实施中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考察各种风险控制行动产生的实际效果,确定风险减少的程度,监视残留风险的变化情况,进而考虑是否需要调险管理计划以及是否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个环节融会贯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可以从整体和部分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整体上讲,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及其监控四个环节,同时注意各环节的方法的选用。从部分上讲,掌握四个环节之间的关联性,注意前后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1] 沈建明. 项目风险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刘文.加强工程风险的管理[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6).
[3] 蒋晓静,黄金枝.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与风险监控研究 [J] .建筑技术,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