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力资源工作要点

人力资源工作要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7 15:20: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人力资源工作要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人力资源工作要点

篇1

(一)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好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城乡劳动力资源基础台账的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完善,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0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0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继续做好充分就业街道、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加大《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力度,确保就业失业登记证应发尽发、尽发快发,全年办理发证1320人。进一步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帮扶,全年帮助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460人,带动就业1840人。组织人员到市就业训练中心开展技能培训330人。

(二)全力保障企业用工。扎实做好“三对接”服务。一是做好岗位对接,加强对辖区内新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重点企业用工情况的调查摸底,健全台账。适时开展送岗位信息进农户活动,全年组织330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开展的各类招聘活动,积极引导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近就业。二是做好培训对接,狠抓新招员工技能培训,在新项目开工前提前介入,开展订单培训、联合培训,为市内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人才保障。三是做好政策对接。通过上门宣讲政策、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措施,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使企业自觉规范用工行为。引导企业做好规范用工合同、工资结构、参保缴费等工作,协调处理好各类劳资纠纷,实现促进企业发展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双赢。

(三)加强“志·能”激发培训。积极组织辖区内有就业愿望的困难家庭子女到就业训练中心参加技能培训,积极提供就业援助,深化实施全程关爱,全年组织培训404人,力争帮助90%以上的学员实现就业。

二、进一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四)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认真落实国家、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培育城乡居民主动参保、多缴长缴意识,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人均缴费水平,确保续保缴费率、待遇发放率达到100%,全年新增扩面0.5%。强化对农行转账服务点的监督,杜绝收取手续费、强制搭车消费等现象。做好社会保障卡的申报发放工作,做好信息采集,准确率达到100%。档案整理归档规范。

(五)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坚持量质并重,深入抓好政策宣传、抓好待遇享受典型案例宣传,提高参保积极性,11月30日前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续保缴费率达到100%。注重提高经办服务水平,数据录入准确率达到100%。

(六)扎实开展退管服务工作。加强社区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和活动场所建设。指导社区做好退休人员管理登记建档服务、离退休人员义诊保健服务、健身互助指导服务、退休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协助做好参保退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扎实开展退管服务“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每个社区组织开展退管服务活动2次以上。

三、进一步提升协调劳资双方关系的能力

(七)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强化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更新和完善用人单位信息台账,实行“一镇(办事处)一册”、“一企一卡”。协助做好辖区内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活动,督促辖区内用人单位参加劳动保障年检。对受理的举报投诉,要积极调解,化解纠纷。

(八)健全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加快推进企业、镇(办事处)、街道调解组织建设,辖区内规模企业建立调解组织不低于50%。充分发挥企业和镇(办事处)调解组织的作用,积极调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把劳动人事争议尽量化解在基层。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九)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壮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真正做到致富一人,带动一方。各镇(办事处)要规范健全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年新增入库50人以上,第五届市管乡土拔尖人才届中年度考核面达到100%。

五、进一步推进基层平台建设

篇2

(二)着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积极搭建高校毕业生创业平台,为符合政策的大学生落实10万元政府两年贴息贷款和1万元创业补贴,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

(三)深入推动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导向,完善和落实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着力建立“鼓励创业—推动发展—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循环效应。引入电商,通过培育互联网+旅游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努力开发就业岗位。通过深入开展创业服务,用足用活创业扶持政策,扶持各类群体自主创业,让创业明星回县创业,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作用。

(四)积极做好重点群众就业工作。继续将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放在首位,联合工会、共青团委、妇联、工商等部门,高效开展“送岗位”、“春风行动”、“脱贫攻坚特殊招聘会”等系列就业援助计划。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五)加强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优化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建立健全劳动者的培训制度,全面推行订单、定向、定岗式技能培训模式,有效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困难群体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帮助更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二、坚持扩面提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六)狠抓扩面征缴,确保目标任务落实。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失地农民的参保工作,力争全县参保总人数年内实现96万人(次)、征收基金9亿元。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和扩面征缴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对企业应保未保和少报、漏报、瞒报缴费基数以及恶意拖欠社会保险费的稽核和监察力度。

(七)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系统梳理机保工作机制,及时修订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流程,积极开展机关事业单位经办人员的培训。做好第12次提高企业退休员养老工作,及时兑现到位;扎实推进社会保险“五险合一”统一征收和稽核工作,实行社保业务一个窗口办理、一张单据征收、一个平台共享;启动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为社保“精准扩面”奠定基础。

(八)启动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全国)试点工作。按照市局要求,早布置、早安排,提前做好全民登记前的准备工作,仔细分析各类参保人员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重点要牢牢抓住村“三职”干部,以点带面,做好全民登记工作,确保全民登记工作的顺利完成。

(九)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制度,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完善社保经办内控制度,推进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软件应用,加强非现场监督和网络即时监控。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监督制度,健全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强化社保基金专项监督检查,严格监督基金征集、专户存储、社会化发放全过程,及时督促银行按规定利率计息,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十)狠抓经办能力建设,确保业务规范操作。进一步优化业务经办程序,做好参保人员台账管理、信息资料归档等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一步健全完善县、乡镇(街)、村(社区)三级社会保障经办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体系,加快公共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社会保障业务网上经办和工作重心下移,不断扩大覆盖范围。

三、坚持规范有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十一)科学合理地开发配置人才资源。进一步做好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计划的申报工作,重点加大对我县教育、卫生、食药监系统紧缺专业人员和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镇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招聘工作力度。做好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招聘计划申报工作,进一步充实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十二)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员入口及干部流动管理,按照省市要求,加大改革力度,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盘活我县现有人才资源。继续完善县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聘用管理备案工作,重点对机构改革中,重新审定编制的事业单位进行岗位设置的审核及报批。

(十三)加强人事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培训长效机制。有计划、分步骤对全县行政机关公务员进行培训。做好县政府序列公务员日常管理,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管理和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十四)进一步做好安置工作。全力做好军队裁剪员额期间的安置工作,完成年度安置任务。加强自主择业转业军人的培训服务工作,开展自主择业转业干部个性化培训,指导其自主创业。进一步做好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落实属民管理的责任制,强化一帮一责任制,即时掌握企业干部的思想动态;及时兑现中省的解困政策,勤走访,及时解决他们工作、生活困难问题。

(十五)巩固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果,维护干部职工切身利益。贯彻落实好各项工资福利政策,规范公务员津补贴,认真做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抓好工资正常晋升及增加离退休费审批工作,切实把涉及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抓紧抓好。

四、坚持构建和谐,着力健全维权维稳机制

(十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制建设。强化巡视检查工作,增强专项检查针对性,提高投诉举报处理时效性。加强对劳动关系形势的分析研判,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妥善处置。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推进监察机构队伍标准化建设,完善用人单位信息采集,逐步实行网格化管理。提高劳动监察执法效能。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执法监察活动,落实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加大对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违法超时加班等突出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

(十七)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加强镇一级调解组织建设,运用调解机制和方法化解劳动纠纷。建立健全重大集体劳动争议应急调处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仲裁员库,推动兼职仲裁员取证培训。

(十八)进一步做好维稳工作。牢固树立全员维稳、全程维稳、全年维稳、全域维稳的理念,密切关注企业干部、失业志愿兵、乡镇员等重点群体的思想动向,带着感情一责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坚决防止进京到省集访和非正常访,对于非法的一律依法予以处理,切实确保我县人社系统不出频稳事件。

五、坚持求真务实,强化自身建设

(十九)打造学习型机关。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丰富学习载体和内容,继续实施“中层干部讲专业、副职干部讲政策、主要领导讲法纪”,努力实现一般干部应知应会、中层干部行家里手、领导干部权威专家。不断深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深入学习党纪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政策法规,适应新要求,掌握新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推进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篇3

管理层应该依据企业所制定的发展战略规划,构建近期、中期以及长期风险管理战略。从融资担保企业风险容量出发,对风险管理运营、政策、道德以及法律风险进行综合性的评判。在战略发展方面,融资担保企业在其提供融资性担保服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与再担保机构、银企共担等新形式的合作,寻找化解风险的新方式。还应该拓展非融资性担保、直接融资担保等业务,从而构建多样化、健全的融资担保服务。同时针对这些业务构建合理的业务流程框架,使得企业融资进得去,出得来,将担保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

(二)积极打造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对职工进行风险观念灌输,营造出融资担保企业在风险管理中的运营的环境。同时构建监管机制,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监控,如其违反了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必须要对其进行追查和处理,并探寻管理漏洞,进一步完善内控风险制度,加强检查和追踪,最大程度降低道德风险与操作风险。通过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增强企业全体职工履行职责的自觉性以及执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三)完善人力资源及组织机制

融资担保企业需要专业人才对担保项目进行评估、保后管理等,对员工的业务素养以及职业道德都有很高要求。因此,融资担保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积极引导员工提升自我修养,提升业务水平。并且要完善人力资源的培训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从而降低担保企业人力资源运营的风险。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等管理与监督机制,从整体上管理各业务及产品的风险。

二、风险评估机制与流程的完善

(一)健全完善风险评估流程

一个完整的项目放款前需要经过项目上报―初审―补充调查―项目复审―补充调查―上会批复―决议出具等基本流程。流程中的每个节点,都需要设置相关的操作规范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其中重要性节点有“初审”、“项目复审”“评审决议”。

初审工作要点:对项目准入和所申请业务执行判断:包括是否符合准入标准(规模、行业、软信息)、所申请业务是否符合公司规范;对基本信息执行核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历史沿革、股权结构、财务报表数据、银行负债信息、时间、反担保措施等;对基础要件信息执行审查:包括个人和企业征信、纳税报表、关联方及网络查询;对财务数据的核实工作执行抽查和审查:包括银行流水、购销合同、出入库单据、存货及往来科目等;对于特殊事项执行审查:包括诉讼信息、重大资产、抵押物权属、特殊经营资质等;对其他辅助信息进行计算、判断、审查:包括交叉验证的合理性、用款需求的合理性、还款来源的合理性、盈利模式和利润水平等,并对于报告的整体逻辑性进行综合评估等;抵押物原则:抵押物必须同时具备变现价值和变现能力。

复审工作要点:对初审内容进一步核实其真实性准确性;结合整体信息对于项目调查报告的逻辑性执行评估;对所申请业务上报方案提供建议。

评审工作要点:符合风险管理要求数量的评委表决意见;否决人数、通过人数;授信总额;信用敞口;收费费率及约定用款时限。

(二)保后管理原则及流程

条线管理原则:设置保后管理中心负责保后管理政策制定,对保后执行情况进行监控、检查、督导及对保后人员培训管理等组织工作。

持续性原则:保后管理应持续贯穿每笔业务的始终。授信业务发生后,即应按照规定开展保后检查。对企业经营财务数据变动趋势、内部经营环境变化、所在行业及政策变化等信息综合分析,动态调险分类、信用等级及保后管理方案,直至该笔授信业务正常收回或终结。

差别化管理原则:根据客户信用等级、所在地域、业务处理环节的不同,保后管理工作实施有差别的保后检查频率和保后检查内容。

及时性原则:保后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及时开展各项保后检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处理措施。

有效性原则:保后管理人员应始终牢记风险意识,摒弃“习惯检查,缺乏自觉”的被动风险意识。自觉进行保后检查,并做到“?z查必记录,记录必真实”,使保后管理工作有据可查,做到保后管理“实质重于形式”。

保后管理检查方式: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专项检查。

篇4

第二章适用范围和资助对象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和培训机构。

第三条资助对象为经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并由管委会批准的培训项目。包括列入年度人才培训计划的紧缺专业人才培训项目,高层次人才境内外培训和国际技术交流项目。

第三章资助的标准

第四条对经过管委会批准立项的高层次人才境内外培训和国际技术交流项目,按照认定培训总额50%--80%给予补贴,其中境内外培训和国际技术交流项目人均补贴不超过2万元,紧缺人才培训项目每人每年的培训补贴不得超过6000元。

第四章办理程序

第五条紧缺人才培训项目、高层次人才及机关事业单位境内外培训和国际技术交流项目,由用人单位或相关培训机构,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年度工作要点》或《指导目录》,提前半年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申请,提交培训方案、项目合作协议和经费预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受理和组织相关专家论证,确定初步审核意见,报请管委会批准立项,列入下一年度财政预算。

篇5

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由于市场的需求,我国新型管理模式的建设工作也日趋现代化了,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的组织结构上,结构的复杂化、规模的大型化都直接成为了我国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必然趋势。且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灵活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管理效力要求不断加大也直接促进了我国新型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的现代化历程。然而,这也使得我国新型管理模式建设工作中政工管理模式的建设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结构复杂化、规模大型化、且人力资源由于灵活度及管理效力要求不断升高所导致的人力资源工作积极性的低下化的趋势底下,政工管理模式建设从员工工作组织管理的设计到企业管理工作要点及方向的确定和布置,都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且这些工作一旦存在疏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则很有可能会造成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瘫痪,甚至造成较大的管理矛盾的发生。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提高政工管理模式下的员工工作积极性,将政工管理模式的建设要点落到实处,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今每一个政工管理模式创新工作中的重点了。

二、政工管理模式的创新要点

第一,推行先进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思路。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管理者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工作目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积极推行管理体系、内控体系和企业文化体系等,可以通过组织讨论会、演讲比赛等活动方式在职工中得到更有效的强化。同时,企业管理者也应该协调?部门负责人进行一些职工业务培训,针对不同的企业发展目标制定一整套的企业培训规划。结合企业管理中的“木桶理论”,木桶承担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板的原理,从而启发职工对自身价值的重视,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认真负责,力求“出技术、出人才”,做到“精细管理、精心操作、精心维护、精益求精”的四精管理,通过创新管理理念,强化执行力,不断完善自上而下的管理和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存进管理规范化与民主化。

篇6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90-01

1.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基础上,这种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更像劳动人事管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目前许多高校仍在用最传统的手段选人、用人、管人,没有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作为高校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点来考虑。一方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对人力资源实行的是直接的"人头"管理,缺乏整体开发,难以真正实现各类人才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还没有被有效地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业绩考核和评价体系,造成了人才外流。一些高校的制度设计制约了人才的合理流动,造成了部分人才的浪费,现有的激励手段使人才难以充分发挥才干和实现自身价值。事实上,地方高校人力资源部门大多仍称"人事处",计划经济的印记由此可见。

1.2绩效评价体系不科学。目前许多高校教师工作考评和激励机制尚未完善,绩效考核普遍只重视考查教师的职称、职务以及工作量,而忽视其工作质量;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质难以摆正,这一状况在职称评审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常常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作为考核因子的科研成果所占权重较大,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奖金评定和职称。从薪酬制度来看,现行的薪酬制度主要是基于职务和职称,其突出的弊端是个人实际贡献与激励政策脱钩,这样的分配制度易产生分配不公的现象,从而影响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2.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策略

2.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和目标创新。过去高校只是将教职工看作是学校的成本中心,没有视其为知识和价值创造中心。而在新的管理体制下教职工是处于高校教育服务生产过程中的人,是生产人和创造人。教职工凭借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在高校教育服务分工协作体系中成为创造知识财富的源泉。教职工都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是高校的资源而非成本。人事部门角色的转换,把人力资源概念真正运用在日常管理中。人事部门不再是过去的简单事务性、静态消极的管理,应把自己定位于高校发展战略的参谋部、执行和支持部;由执行层进入决策层,协助教职工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在教职工成长的每个重要阶段都预备好非常完善的培训机制。另外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就要变静态消极管理为动态积极管理。以人为本、激励、挖掘、凝聚、提升高校人力资源的创造力,鼓励和支持教职工持之以恒地打破常规、探索创新,为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服务。

2.1.1转变管理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将传统的经验型、行政型管理转变为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尽快进行全面的培训,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增强管理能力。还要吸收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以保证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

2.1.2 树立"以人为本,人才第一"的管理理念。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人文关怀在高校管理中的日显重要,"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方法成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应当遵循的根本方法。另一方面,高校人事工作的特殊性和高校竞争的新特点,也决定了人凑管理是高校人事管理必须重视的重要方法。人本管理着眼点在于满足人的合理需求,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核心就是把对人、对物、对事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并做到以对人的管理为核心、关心人、尊重人,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从而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在各种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中,人本管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之间的竞争将主要不再是地域环境和经济待遇的竞争,也不再是办学设施、经费和办学传统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在高校人事管理中,必须树立以"教师为中心,人才第一"的管理思想,把教师看作是最有创造力、最有价值的资源,最大程度地挖掘教师的潜能,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将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资源优化、管理优化的必由之路。

2.3遵循双赢策略和效能性原则,规范常规工作,发展人力资源。所谓双赢,就是利益相关的各方为了解决冲突而充分交换意见,相互磋商,最终达到最大程度地满足参与各方相关利益的一种行为方式。②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双赢,就是教职员工个体与学校集体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人力资源的效能性原则指的是,要把人力资源中所蕴藏的有利因素最大潜力地挖掘出来,发挥作用,充分地体现人力资源的价值。如教学质量是高校工作的中心,那么充分实现人力资源在教学质量上的价值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

运用双赢策略和效能性原则规范教育常规工作,对高校发展和教职员工个人发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能。

(1)确定阶段发展目标和工作要点,包括奖励措施、每项奖励的资金分配方案和考核方案,告知全体教职员工。(2)通过协商,引导教职员工制订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3)联合督导、教务、科研、学工等职能部门联手规范日常工作。(4)提供层次多样、内容丰富、时序合理的各种培训机会,支持教职员工提升专业能力、拓展专业发展空间和开阔视野。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重心应该从事务管理转向人的智慧资源开发,从被动的人事纠纷处理转向人才流动的主动引导、有序进出,从为利益分配而考核转向以考核促人力资源发展,从经济上的纯消费投入转向高效能的投入产出,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使学校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推动学校高质量地快速发展。

篇7

根据医院创建二级优秀医院总体部署及要求,积极认真的参与了相关创建工作,认真学习领会二级优秀医院标准,从制度建设入手,修改制定补充相关人事、科研、教学、培训、医院新技术管理等有关规定、制度、职责、考核、规划等共40余条项,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完善了相关培训制度、培养标准及考核方法、填补了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的空白。在迎检中受到了专家组的肯定和好评。

二、人事工作方面

(一)积极促进医院人才队伍的发展,认真抓好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

篇8

2015年,我县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思路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为核心,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中心,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以青壮年农民为对象,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移民安置任务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二、目标任务

(一)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培训。各移民乡(镇)学校要以社区、居委会、村组干部为骨干,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开展政策法规的宣传培训。全年各乡(镇)集中教育培训不少于4次,完成职工教育培训2500人次。

(二)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密切配合县移民扶贫、住建、人社、农业等部门,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全年计划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3000人,其中技能性培训2000人,引导性培训1000人,力争转移1200人。

(三)认真抓好返乡民工创业或再就业培训。各乡(镇)中心校要主动协助配合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了解掌握返乡农民工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返乡民工就业培训,做好就业信息传递等工作。

(四)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各乡(镇)中心校要紧紧围绕本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养殖业、种植业等农村特色产业的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增收服务。全年计划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00人次以上。

(五)积极推广科技实验项目。整合相关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和教育的各自优势,加大科技实验项目的推广力度,努力为“三农”提供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每乡镇今年试验项目不少于2项,推广项目不少于1项,面积3万亩。

(六)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总结科技示范户成功经验,结合新农村建设新任务、新要求,巩固提高科技示范户成果,并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县农户学科技、用科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年完成巩固科技示范户1334户,新增科技示范户15户。

(七)搞好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各乡(镇)中心校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力促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相融互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年完成普通学校学生家长教育培训10000人次,完成九年级毕业学生技能培训1100人。

三、工作措施

(一)有效整合资源。坚持“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和乡(镇)、村化技术学校等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各类培训,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和各类教育培训结合起来,推动农村成人教育深入扎实开展。

篇9

同时,建立健全的销售网络体系,使盛天开拓中国市场奠定了销售分点。上海公司拟在3月初招聘7-8名业务员,全面培训业务知识和着力市场开发,灌输盛天实施理念。

二、年度目标:

2.盛天产品在(同行业)国内市场占有率大于10%;

3.各项管理费用同步下降10%;

4.设立产品开发部,在总公司的指导下,完成下达的开发任务;

5.积极配合总公司做好上海盛天开发区的相关事宜及交办的其他事宜。

三、实施要求:

销售市场的细化、规范化有利操作。根据销售总目标2500万,分区域下指标,责任明确,落实到人,绩效挂钩。

1.划分销售区域。全国分7-8区域,每个区域下达指标,用考核的方式与实绩挂钩,奖罚分明;

3.销售费用、差旅费实行销售承包责任制;

4.设立开发产品研发部,力争上半年在引进技术开发人员3-5人的基础上,下半年初步形成新品开发能力,完成总公司下达的任务计划数;(人力资源总监cho.icxo.com)

5.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①财务销售成本:核算是国内市场的关键。进、销、存要清晰,月度要有报表反映,季度要有考核,力争销售年度工作计划要达标2500万,成本下降5%;

②人力资源管理:根据总公司要求,结合上海公司工作实际配置各岗相应人员。用科学激励机制考核,人尽其才,爱岗兢业,每位员工以实绩体现个人价值;

篇10

绩效考评,是考评者对照绩效标准,采用一定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将上述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是绩效考核和评价的总称。在绩效考评活动中,绩效考评者是实施绩效考评的主体,被考评的员工是考评客体。绩效考评是提供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依据,是决定员工薪酬高低的标准,是员工调迁升降辞退的标准,在促进员工职业发展,推动企业管理职能的完善有重要影响。而绩效考评人员更是是绩效考评的整个过程的灵魂,作为考核工作的执行者和监督者,考核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是针对绩效考评者的选拔、培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考核者的选拔

一般来说考核人员由部门经理、部门主管或办公室的人员兼任,而非专职人员。他们平时主要从事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对考核的原则、考核的方法等内容不是很了解,甚至可以说一点都不懂。这样的考评者很难对绩效考评做出公正的评价。建议可以采用对考核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选拔,合格后由专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便在考评工作中能够公正、客观。对与考核者的选拔标准第一要求业务精通,经验丰富。只有考核者对所涉岗位、工作业务精通,才有可能做出公正客观的考评。第二,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考评是个得罪人的活,对考评者的选拔,“好好”先生不能要,对别人要求严格甚至刻薄的不能要,放任员工不管的不能要。否则,达不到考评要求,不能把真正高绩效的员工选,反而会对员工有消极影响,考评失去公信度。要选择有原则,有责任心的考评者。第三,要求考评者善于总结,思维敏锐,表达能力强。绩效考评的目的是帮助员工改善绩效。在考评过程中,要帮助员工发现问题,对员工做绩效辅导。这就要求考评者必须是个明白人,能迅速找到问题所在,并能针对员工的绩效问题与员工做有效沟通。

二、考评者易出现的问题

1.心理误区。心理误区对对考评者的公正评价影响很大。常见的心理误区有晕轮效应误差,近期效应误差,感情效应误差,偏见误差,暗示效应误差。曾有某大公司员工说:绩效考评得高分很容易,在考评前三个月,每天加班,关键的被考评者看到,在考评期做好业绩,就可以了。也有不少考评者就是针对自己的喜好来判定考评得分,合我者昌,逆我者忘。这就是心理误区对考评者的影响。当然这类主观影响是普遍存在的。

2.不适当的评分。考评者在考评中容易出现过宽、过严级趋中的评分误差。过宽是考评者出于各种原因,总是给员工较高的分数,考评失去意义。过严是考评者总是给员工较低的分数,使员工看不到希望,越评越沮丧。趋中是考评者总是当老好人,认为员工没有最好的,也没有最差的,习惯把所有被考评人员都评定为中间等级,评语也几乎相同,不能准确反映被考评人员的特点,也直接影响了考评效果。

3.自身工作经验的缺失。很多企业绩效考评人员是由部门主管担任,在绩效考评过程中,对于绩效考评的各类指标理解有偏差,对于不同目的的绩效考核侧重点把握有缺失,和在工作中积累的对员工真实工作状态的判断,都会影响绩效考评的结果。

三、对考评者培训的要点

1.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本次考评的目的。绩效考评是管理者提高管理绩效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考评表面看是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考评,其实也是企业进行管理不可缺少的机制。所以要对考评者培训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和本次考评是什么目的,是对员工的例行考评还是加薪、升职考评,还是企业管理摸底考评。

2.考评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考评者的角色扮演。很多企业的考评就是由部门经理或主管担任,在考评者培训过程中,一定要对考评者的工作职责、任务有说明,帮助考评者转变角色,从挑剔的管理者心态转为公正客观的考评者。不要有个人主观影响。

3.

评中各项指标和标准的设计原则,及具体运用的注意事项。怎么设计考评指标,从公司岗位找kpi指标和行为指标,是整个考评的难点,在对绩效考评者的培训中,要让考评者了解考评中各项指标和判定标准的设计原则,在考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才能使考评工作进展顺利,达到考评目的。

4.绩效考评的程序、步骤,以及贯彻实施的要点。绩效考评的流程是一个循环,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估和绩效结果应用。考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对绩效考评者进行考评程序、步骤、实施要点的培训,让考评者有好的心态,把握工作要点,在考评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进展。

5.考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偏差的杜绝和防范。前面就考评者容易出现的一些心理误差也做了简要分析,考评系统设计的再好,没有考评者良好的配合,系统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考评者的问题大多来自主管因素的影响,在对考评人员培训中,要对考评者容易出现的各种偏差有所应对。

6.如何解决考评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绩效面谈的技巧。绩效考评是员工改进工作及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绩效考评,员工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职责,了解企业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找出差距,调整工作方式,改善绩效。但也总有些员工,不愿意进行考评,特别是那些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人,不希望在考评中显示差别,因而可能会制造阻力。鉴于此,有必要对绩效考评者就解决考评中出现的矛盾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绩效沟通进行培训。

四、对考评者培训的方式

目前常用的对考评者培训的方式有网络培训,集中培训,模拟培训三种。网络培训是通过发放在线资料、网络视频,让考评者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随时学习。缺点是容易流于形式,培训不得到重视,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也不能说明清楚。集中培训是目前最有效的培训方式,考评者与绩效考评组织人员面对面沟通,会对考评指标设计、考评标准建立、考评流程、考评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如何有效绩效面谈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会有一个完善的培训,但缺点是耗时耗资。模拟培训是模拟真实的绩效考评现场,让考评者身临其境,更容易进入考评角色。

总之,绩效考评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而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除了设计有效的考评指标,建立合适的判定标准,严密的考评流程,最有效的就是选对合适的考评者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这样才能让整个考评更有信度和效度,达到考评预期目的。

篇11

一、目标任务

老年居民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深化建设“社保示范”城市、优化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老人均等共享社会服务、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老年居民逐步转入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以全面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即户籍人口百分百享有社会保障,重病大病人员百分百获得较高水平医疗救助,城乡老人百分百纳入社会化管理的目标任务。

二、范围对象

参加市区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月领取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老年居民,以及由市、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征地保养金待遇的被征地农民(以下统称市区老年居民)。

三、管理方式

市区老年居民参照市区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享受与市区企业退休人员同等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内容,对其社会保险事务管理和日常管理交由居住地所在区、街道、社区,实行属地管理。

四、部门职责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市区老年居民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市财政部门负责并指导各区落实经费,保障老年居民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顺利实施。

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具体实施市区老年居民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各项工作,协调和指导市区各级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开展工作。社会化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另行制定。

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辖区范围内老年居民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具体业务工作,并对各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街道、社区直接负责老年居民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五、经费筹集

老年居民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管理服务所需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分别承担。具体办法由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