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分子影像学

分子影像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7 15:21: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分子影像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分子影像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Molecular Imaging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CHEN Duofa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di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71)

Abstract Molecular imaging i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iques of modern life sciences, medical imaging represent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molecular imaging features, combined with research in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molecular imaging as well as the basis for cooperation with our university hospital, a study i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l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he life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clinical cross, build molecular imaging teaching system,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medical complex polytechnic molecular imaging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molecular imaging; teaching system; complex talent

0 引言

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是运用影像技术显示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反映活体状态下分子水平变化,对其生物学行为在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科学。①分子影像学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相结合的产物,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r等学者于1999年提出,经过10余年的飞速发展,取得一系列成就,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①②随着分子影像学技术研究工作在我国的迅速开展,具有分子影像技术背景的人才更显缺乏。医药企业、医疗设备企业、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等单位对分子影像专业人才需求日趋增加,尚没有专门学科进行分子影像学人才培养。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依托生物医学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定位为研究型学院,分子影像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学院在分子影像研究领域取得一定进展。学院教工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包括生物、信息、计算机和医学等学科的人员构成,但由于当前研究成员各自的专业背景单一,成员之间尚未有机融合和深度交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在分子影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而目前国内,分子影像学教材较少,分子影像学课程主要面向研究生开设,极少高校面向本科生开设分子影像学课程。③④⑤本文探讨如何借助我校信息学科与计算机学科的优势,结合我校在分子影像学的研究成果以及与医院的合作基础,将生命科学与信息学科和临床医学交叉,开展针对本科生的分子影像学教学工作,建立分子影像学教学体系,为培养理工医复合型分子影像学人才奠定基础。

1 分子影像学教学体系构建

分子影像学起源于现代医学影像学,在现代医学影像学基础上融入分子生物学,其教学体系不同于传统的工学学科和生物学学科体系。我们将从分子影像学教学内容,分子影像学教学模式和分子影像学考评方式进行分子影像学教学体系构建,目的在于建立包括基础理论―验证实验―应用实践三个层次的多学科深度交叉、理工医有机融合的综合型分子影像学教学体系,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验技能过硬、应用实践广泛的理工医复合型分子影像学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1 分子影像学教学内容

分子影像学属于前沿科学,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相关资料主要来自世界各国研究小组的公开文献,缺乏全面、系统的参考教材;而且分子影像学属于典型的多学科交叉,涉及信息、生物、医学等多个学科,需要掌握各种影像原理与理论,熟悉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形态、结构与操作,并应用影像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课程内容繁杂,信息量庞大。分子影像学是分子生物学与先进医学影像技术结合的产物,属于典型的多学科交叉,涉及信息、生物、医学等多个学科。分子影像学内容覆盖面广、跨度大,教学内容包括:分子生物学中核酸等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并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细胞活动的规律;超声成像、CT成像、MRI成像、核素成像等临床中成熟的医学影像技术,以及光学分子断层成像、光声断层成像等新兴的医学影像技术;分子影像技术在肿瘤、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研究以及新药研发等领域的应用。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更要学会利用影像技术进行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应用。考虑到分子影像学信息量大,教学内容以生命学院优势研究方向即光学分子影像及其在肿瘤细胞学中的应用为主线,其余内容为辅助展开。教学过程中,力争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全面和有的放矢。

1.2 分子影像学教学模式

分子影像学涉及多个学科,涵盖现代影像成像理论,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以及分子影像技术在基础和临床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为了系统地学习掌握分子影像学知识,成为合格的分子影像专业人才,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而且需要知道靶向分子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不仅需要了解分子结构修饰、分子标记等专业知识,而且也需要知道生物信息、医学影像等相关知识。传统的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上述需求,需要探讨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多学科交叉产生的分子影像学,采用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要求。我院分子影像学教师来自不同专业背景,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协同合作教学。借助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在分子影像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与医院的合作基础,可以将生命科学与信息学科和临床医学进行深度交叉,开展目标明确和特色鲜明的分子影像学教学工作。对于分子生物学部分,由生命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教师任教,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以及实验演示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掌握生物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核酸凝胶电泳、PCR、DNA测序、RNA提取与纯化、基因敲除、基因克隆等技术。对于医学影像部分,由生命学院信息专业教师任教,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理论推导和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医学影像的基本物理原理以及数学理论。对于应用部分,由外聘的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师承担,引导学生使用分子影像技术进行肿瘤早期诊断、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以及新药研发等应用研究。上述教职人员由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自然基金委重大项目参与人员构成,经过前期合作研究,已进行一定程度的多学科交叉,可进行协同教学工作。

1.3 分子影像学考评方式

传统教学考评中,多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不是学习知识能力的大小;注重考核学生技能掌握的多少,而不是学习技能能力的高低。这种考核体系只能反映一定时间内的学习结果,不能反映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本领,难以适应分子影像快速发展的需要,这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方法陷于陈旧古板,而且使一些再学习能力、发展潜力大、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长期得不到有效锻炼和培养。因此,如何将传统的考核知识与技能与考核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本领相结合,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分子影像学涵盖学科领域广,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生学习任务重,我们需要站在发展的角度,从学校培养学生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建立合理的考评方式。对于学生学习考核,我们采用知识与能力兼顾的评价标准。该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进展跟踪和科研创新能力。对于基本理论知识考核,采用试卷笔答形式;对于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学生对刻度吸量管、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等常规仪器的操作,此外还考核学生对microCT、光学分子断层成像等学院研制的医疗影像设备的操作,以实验报告形式答题;对于进展跟踪考核,则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主题词,进行文献查阅及总结,以文献综述形式答题;对于科研创新,则根据教师课题或学生自主选题进行相关科研活动,以小论文或专利形式答题。总之,将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

2 总结

分子影像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代表了未来医学影像发展的方向。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为国内最早进行分子影像学研究的单位之一,学院教师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包括信息、生物和数学等专业,在多学科交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基于学院在分子影像领域的研究基础,结合我校信息学科优势,融合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本文提出建立包括基础理论――验证实验――应用实践三个层次的多学科深度交叉、理工医有机融合的创新型分子影像学教学体系。通过建立该体系,我们将使不同学科背景教师协同工作,讲授成熟的基础成像理论、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实时跟踪分子影像学研究动向,向学生传递最新进展;指导学生进行验证实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实验中引申理论知识;此外,基于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操作训练,锻炼学生使用分子影像设备进行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研究的科研能力。通过分子影像学综合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最终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验技能过硬、应用实践广泛的理工医复合型分子影像学人才。

基金项目名称: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实验开发项目(项目编号:SY1359)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教改项目

注释

① 申宝忠.分子影像学(第二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② 申宝忠,王维.分子影像学2011年度进展报告[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1(8):132-157.

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在此背景下,各种肿瘤、意外事故引发的骨折、骨痛病例也在不断的增多,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其骨质疏松案例也越来越多。随着科学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各种疾病的诊断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分子技术的进步发展,使得影像技术及分子技术在骨科检验和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为了进一步探讨骨科核医学分子影像的临床应用,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间收治的80名骨痛或病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间收治的80名骨痛或病理性骨折患者,本组患者中有53名为男性,27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29岁,平均年龄(54.56±3.11),43名患者由于交通事故、摔伤、坠落等造成骨折,37名患者通过体检或因骨痛进行检查初步诊断为骨肿瘤。及其他骨科性疾病。

1.2方法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并结合着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对由于交通事故、摔伤、坠落等造成的骨折患者进行X线平片,对由于存在骨科性疾病的患者进行99mTc-MDP全身骨扫描,检查骨骼病变的部位、程度、范围、性质等等,综合对患者骨折和病理性骨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观察患者的病理变化[2]。

2结果

经过通过核医学分子影像检验发现,本组患者的病因主要包括22例原发性甲旁亢代谢性骨病,10例原发良、恶性肿瘤和骨痛,25例骨软化和肾性骨病,7例关节问题和代谢性骨病,13例骨软化和肾性骨病,其余3例患者无严重疾病。对于原发性甲旁亢代谢性骨病的患者则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对于原发良、恶性肿瘤和骨痛的患者则通过骨肿瘤科或小儿骨科治疗,对于骨软化和肾性骨病的患者则通过内科医师进行治疗,对于关节问题和代谢性骨病的患者则通过矫形骨科或风湿科的医师治疗,对于疑为骨髓瘤的患者则通过血液科医师进行确诊治疗,对于本组中的3例无严重疾病的患者进行常规止痛药物进行治疗,并与患者沟通,为患者讲解病情的原因,消除思想负担,帮助患者恢复愉快的生活[3]。

3讨论

根据骨折的病因,骨折可以分为病理性骨折和应力性骨折。所谓的病理性骨折主要是指患者的骨折是由于本身的疾病而引起的骨折,比如说肿瘤或感染病灶往往会引起骨折,该类型便属于病理性骨折。利用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在病理性骨折患者的检验中要进行全身性扫描,以掌握病变的部位、程度、范围、性质等等;应力性骨折主要是指由于受到外界损伤或者局部负荷增大而导致的骨折,它可以根据发生部位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4]。比如发生在正常骨则成为疲劳骨,成为功能不全性骨折,我们常见的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便属于这种类型。应力性骨折也是所有骨折中发生率最高的类型,尤其多发于老年群体、运动员、舞蹈员、士兵等等,其发生部分主要是跖骨、趾骨和胫骨、跖骨、跳腓骨等等。在对活动量较大并且反复应力但X线显示为阴性的患者应考虑应力性骨折的可能,对于患者的诊断主要依靠99mTc-MDP骨显像,并配合核磁共振可以将其剖面清晰的显示出来。

对于骨痛与不明原因骨折病因的鉴别诊断,目前主要的方式是应用核医学分子影像对患者进行全身骨扫描。这种方式在最初主要应用于骨肿瘤的诊断,然而随着这一方式的优势逐渐突显,加上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身性骨扫描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其扫描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能够更详细的将患者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范围清晰的显示出来,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比如通过全身性扫描检测显示为原发性甲旁亢代谢性骨病的患者则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诊断为原发良、恶性肿瘤和骨痛的患者则通过骨肿瘤科或小儿骨科治疗,诊断为骨软化和肾性骨病的患者则通过内科医师进行治疗,诊断为关节问题和代谢性骨病的患者则通过矫形骨科或风湿科的医师治疗,以此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因并采取对症的方式治疗,可以有效的避免误诊发生,同时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黄金时间,避免造成最佳治疗时机被耽误发生,确保患者的健康。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骨科疾病诊断中应用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朝晖.2012年度中国核医学和分子影像学科技发展[J].协和医学杂志,2013,(03):233-237.

篇3

近年来,冠心病的治疗研究进展很快,尤其是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心梗)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骨髓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热点之一,但干细胞移植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无法在体示踪、识别移植后的干细胞,客观评价其疗效。分子影像学是目前可以在活体状态下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对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新型交叉学科[1]。磁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MR)分子影像学可将移植的细胞进行磁性对比剂标记,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对其进行可视化追踪,就可得知移植细胞在体内的运动信息及未来命运。MR分子影像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在干细胞移植研究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1 心肌干细胞移植现状

1.1 移植细胞类型的合理选择

目前用于临床移植的骨髓干细胞大体分为骨髓单个核细胞群(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 MN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nitor cells,EPCs)和ACC133+细胞5种。近期,Fraser等[2]研究认为脂肪干细胞(ADSCs)也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从而分化为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这为干细胞移植治疗心梗提供了另一个选择。2005年,Katritsis等[3]于冠脉内同时植入MSCs及EPCs,证实植入两种细胞的方法亦可有效再生梗死心肌。临床上由于移植细胞成分的复杂,各类细胞各有利弊[4]:BM- MNCs 成分丰富,无需体外扩增和诱导分化,但细胞分化鉴定困难;MSCs 取材方便,成本低,增殖能力强,具多向分化潜能,但需要体外扩增、诱导及分化;HSCs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但是细胞数量少、分离成本高;EPCs 为单一细胞群,具有增殖能力高、多能性、可自体移植特点,但细胞数量少,需要扩增;ADSCs取材方便,来源充足,但动物试验及临床验证较少。到底哪类细胞移植更有利于心脏功能恢复,骨髓干细胞的哪些组分或组分混合物最适于移植,目前动物及临床试验较少。

1.2 骨髓干细胞移植途径与时间窗选择

目前干细胞移植途径主要包括经心梗相关血管注射、心梗区局部注射和经静脉注射。2006年Freyman等[5]定量、随机比较了此3种途径治疗心梗的疗效,结果显示,心肌内及冠脉内注射MSCs较静脉注射能更有效地改善心功能,而冠脉内注射又优于心肌内注射途径,认为这种经冠脉内注射移植细胞的方法,由于其微创及靶向输送而可成为细胞移植治疗心梗的一种有前途的手段。

以往的临床研究大多在心梗后1~2周进行干细胞移植。近来Askari等[6]研究发现,急性心梗后梗死区域中具有诱导干细胞归巢作用的基质细胞起源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 factor 1,SDF-1)的表达立即上调,但7 d内SDF-1表达就下降,因此认为应在急性心梗后1周内尽早进行细胞移植。2006年,Wang等[7]对20例PCI术后患者及15例冠脉正常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术后1、 3、 7、14、 21和28 d干细胞归巢因子、血管生长因子的变化,认为干细胞治疗的最佳时机为心梗后7至28 d。鉴于各研究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合适的时间窗,既可以完成干细胞制备,又不至于晚到影响移植的效果,使机体获益最大。

1.3 骨髓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及疗效

2006年Boyle等[8]小结了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许多临床实验[9-11]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具有明显的疗效,使梗死区组织灌注增加,心脏射血分数提高,梗死面积缩小。且众多实验证明,BM- MNC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MSCs移植后,心肌安全性良好,未发生与移植有关的心血管不良事件。也有报道发现有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和增加血管钙化的可能。

1.4 亟待解决的问题

(1)哪种细胞更适合心肌细胞再生及血管化,哪种细胞更适合心梗治疗;(2)心肌再生的最佳细胞移植数量;(3)移植的最佳时间;(4)最有效的移植方法和部位;(5)增加的心肌灌注是否可以改善心功能;(6)再生细胞与自体细胞相互作用和融合的局部最佳环境;(7)移 植的效果能持续多久,如何提高移植细胞的存活率;(8)如何标记和示踪移植细胞;(9)发现控制干细胞归巢的分子信号;(10)如何监测临床试验中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和疗效评价[12]。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对干细胞移植诸多方面的评价,有待于扩大样本量,成立骨髓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协作组,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同时结合更先进的影像检查技术才能作出最后评定。

2 MR分子影像学

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r等[1]提出分子影像学概念,分子影像学即分子水平的医学成像。分子影像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实现生物有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实时、在体、特异性成像。传统的影像诊断显示的是分子改变的终效应,即病理或解剖结构的改变,分子影像学则偏重于疾病的基础变化、基因分子水平的异常,在特异的分子探针的帮助下,分子影像技术可将基因表达、生物信号传递等复杂的过程变成直观的图像,使人们能更好地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及特征,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有望在分子水平发现疾病,真正达到早期诊断。

目前应用于分子影像学的技术主要有核医学、MR、光学成像(opticalimaging)3种。MRI在分子影像学应用中具有其他影像学技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MR分子成像的突出优点在于它的高分辨率,因无电离辐射、高的空间分辨力及软组织分辨力、可进行多次连续成像而更有可能应用于临床试验中。MR分子成像与传统MRI技术的重要区别在于将传统的非特异性物理成像转变为特异性分子成像,它的评价指标不同于传统的MRI指标,MRI不仅具有优良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而且还能得到血流量、局部和整体心功能以及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等组织学信息,对深部组织的分子影像学特征进行精细、准确的定位、定量分析,在细胞分子水平的功能成像将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是最理想的分子影像学分析技术之一,因此成为目前心肌干细胞移植疗效评价的首选方法[13]。

3 干细胞的标记及MR示踪

干细胞移植后,如何观察移植细胞的迁徙、分化以及从受体辨别供体细胞,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目前有多种影像学方法被用于追踪评价干细胞移植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主要包括超声、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PET以及MRI等。相比之下,MRI不仅拥有优良的空间与时间分辨率,其“一站式”扫描能够涵盖包括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分子和基因显像等,尤其是移植磁性对比剂标记的细胞,可达到替代病变细胞而具有治疗作用的目的,同时可解决移植细胞在活体内被MR示踪的一个难题[14]。MR分子影像学标记及示踪在干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MRI检测移植干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比剂方面[15],因为单纯利用细胞自身的结构特征很难产生理想的MRI对比效应。目前标记干细胞的MRI对比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钆(Gd3+)为基础的对比剂,主要产生T1正性对比效应,但Gd- DTPA体内消除太快,而且体内分布没有特异性,使MR图像对比不能明显改善,同时也需要响应的设备能够快速扫描,其价格也较贵,目前有关的应用报道不多;另一类是以氧化铁为基础的对比剂,如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或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16],或单晶氧化铁纳米复合物(monocrystalline iron oxide nanocompound,MION)都能够细胞吞噬,因此可被用于追踪探测微量的干细胞,其特点是产生较强的T2负性对比效应,大大提高了MRI的敏感性,克服了MR固有的缺点,且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被细胞代谢后进入正常血浆铁池,与红细胞血红蛋白结合或用于其他代谢过程,其表面包被物可以直接与功能集团和配体进行化学结合,易于用光镜和电镜显示[17]。以上特点使氧化铁类对比剂更受关注,是目前较理想的MR靶向对比剂。SPIO不能单独有效地标记非巨噬细胞,近年来,随着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国内外对SPIO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采取一些特异方法有效标记需要移植的细胞。

国外已有一些动物实验证实,MRI可有效在体示踪SPIO标记的心肌干细胞。其动物实验多采用MRI引导下梗死心肌局部注射的方法来示踪标记细胞。Dick等[18]使用铁荧光颗粒(IFP)与骨髓干细胞共同孵育18~24 h后也获得成功标记的MSCs,利用1.5 T 场强的MRI系统先在心梗部位确定注射靶位,然后使用MR兼容的导管将IFP标记的MSCs准确、安全地在心肌靶位处注射并实时显像证实注射成功,并可追踪标记细胞的潜在疗效。Kraitchman等[19]应用Feridex及荧光染色剂与MSCs共同孵育24~48 h后,将标记的400×106个细胞局部注射至猪梗死心肌区,系列MR检查示注入细胞的低回声区逐渐变弱,病理检查发现低回声区普鲁士蓝染色阳性,证实MRI可有效检测MSCs的定位及迁徙;Hill等[20]利用IFP作为体内MR的示踪剂来标记MSCs,体外培养证实标记细胞保持活性并且标记可保持达3个月之久,并利用连续的MRI技术进行在体动物实验,证实在跳动的心脏中,MRI可准确地追踪到移植在正常及梗死心肌处的被标记的MSCs,病理荧光检查证实了相应部位标记细胞的存在。2005年Bulte等[21]应用Feridex标记的MSCs,采用MRI观察其对梗死杂种犬心肌的分化能力,心肌内注射(30~150)×106个MSCs,证实了MR导向细胞移植在移植后8周仍可示踪到MSCs,并证实了Feridex标记人、犬及猪的MSCs有效性。2003年,Baklanov等[22]经冠脉窦及冠脉途径注入Feriedex标记及未标记的BM-MNCs,然后行Gd- DTPA增强扫描,结果显示,Feriedex标记的细胞在梗死区周边细胞聚集处呈模糊的低信号区,增强后可见细胞聚集区呈现较增强前清晰的低回声信号,而未标记细胞组未出现低回声区,仅表现为梗死区心肌变薄,证实可利用MR技术及Gd- DTPA增强在心梗区追踪有磁性标记的MSCs。

尽管利用MR分子影像学示踪标记细胞,被认为是目前研究心梗干细胞移植的首选方法[13],但我们还应该看到,MR分子影像学的研究仅处于初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进行较少,还有众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目前应用的对比剂因其本身的伪影,难以精确定量检测干细胞及移植细胞数量;如何消除金属移植物产生的伪影,如何保证检查的安全性成为一个难题;就MR本身而言,实现更有效的MR引导下的心肌内干细胞注射,也需要设备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心肌干细胞移植领域,心脏MR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毫无疑问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发展[23]。

【参考文献】

[1]WEISSLEDER R,MAHMOOD U.Molecular imaging(Review)[J]. Radiology,2001,21(2):316- 333.

[2]FRASER J K,SCHREIBER R,STREM B,et al.Plasticity of human adipose stem cells toward endothelial cells and cardiomyocytes[J].Nat Clin Pract Card Med,2006,3(Suppl 1):S33- S37.

[3]KATRITSIS D G,SOTRIOPOULOU P A,KARVOUNI E,et al.Transcoronary transplantation of autologou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endothelial progenitors into infarcted human myocardium[J].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2005,65(3):321- 329.

[4]KEIICHI F,SHINSUKE Y.Stem cells as a source of regenerative cardiomyocytes[J].Circ Res,2006,98(8):1002-1013.

[5]FREYMAN T,POLIN G,OSMAN H,et al.A quantitative,randomized study evaluating three method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delivery follow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J].Eur Heart J,2006,27(9):1114-1122.

[6]ASKARI A T,UNZEK S,POPOVIC Z B,et al.Effect of stromal-cell-derived factor 1 on stem-cell homing and tissue regeneration in ischaemic cardiomyopathy[J].Lancet,2003,362 (9385):697- 703.

[7]WANG Y,JOHNSEN H E,MORTENSENO S,et al.Changes in circulating mesenchymal stem cells,stem cell homing factor,and vascular growth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Heart,2006,92(6):768 - 774.

[8]BOYLE A J,SCHULMAN S P,HARE J M.Stem cell therapy for cardiac repair:ready for the next step[J].Circulation,2006,114(6):339- 352.

[9]STRAUER B E,BREHM M,ZEUS T,et al.Repair of infarcted myocardium by autologous intracoronary mononuclear bone marrow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humans[J].Circulation,2002,106(15):1913-1918.

[10]ASSMUS B,SCHACHINGER V,TEUPE C,et al.Transplantation of progenitor cells and regeneration enhancement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TOPCARE-AMI)[J].Circulation,2002,106(24):3009- 3017.

[11]SCHACHINGER V,ASSMUS B,BRITTEN M B,et al.Transplantation of progenitor cells and regeneration enhancement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final one-year results of the TOPCARE- AMI Trial[J].J Am Coll Cardiol,2004,44(8):1690-1699.

[12]RUCHAN A,SERKAN D,TUMER C,et al.Regenerative medicine for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new milestones:adult stem cells[J].Artif Organs,2006,30(4):213- 232.

[13]BULTE J W,DOUGLAS T,WITWER B,et al.Magnetodendrimers allow endosomal magnetic labeling and in vivo tracking of stem cells[J].Nat Biotechnol,2001,19(12):1141-1147.

[14]PENNELL D J,SECHTEM U P,HIGGINS C B,et al.Clinical indications for cardiovascularmagnetic resonance(CMR):consensus panel report[J].Eur Heart J,2004,25(21):1940-1965.

[15]JAFFER F A,WEISSLEDER R.Seeing within:molecular imaging of the cardiovascular[J].Circ Res,2004,94(4):433- 445.

[16]RUDIN M,RAUSCH M,STOECKLI M.Molecular imaging in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of nonnuclear methods[J].Mol Imaging Bio,2005,7(1):5-13.

[17]BULTE J W,KRAITCHMAN D L,MACKAY A M,et al.Chondr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s inhibited after magnetic labeling with ferumoxides[J].Blood,2004,104(10):3410- 3412.

[18]DICK A J,GUTTMAN M A,RAMAN V K,et al.Magnetic resonance fluoroscopy alllows targeted deliver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o infarct borders in swine[J].Circulation,2003,108(23):2899- 904.

[19]KRAITCHMAN D L,HELDMAN A W,ATLAR E,et al.In vivo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2003,107(18):2290- 2293.

[20]HILL J M,DICK A J,RAMAN V K,et al.Serial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injec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J].Circulation,2003,2108(8):1009-1014.

篇4

研究人员结合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神经网络理论、小波变换和分形理论等探索影像编码的新途径,同时人的视觉生理心理特性的研究成果也开拓了人们的视野[2]。

分形影像压缩方法是一种新的图像编码方法,它是一种基于图像内容间存在的自相似性关系的编码方法。随着图像处理方法的发展,分形压缩技术正从一致的编码方法发展到自适应的编码方法[3,4]。本研究介绍医学影像的自适应分形压缩技术,特别是图像区域划分和编码方法的自适应性。

1 分形和分形影像压缩

分形是美国科学家B. Mandelbrot给不规则的支离破碎的复杂图形的命名。分形一般是指一个粗糙或零碎的几何形状,可以分成数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会大略)是整体缩小尺寸的形状[5],此性质称为自相似性。

分形压缩是一种有损的图像压缩方法,它利用分形几何原理对影像进行高水平的压缩。

由于医学影像中存在某种形式的分形自相似性,因此可以利用影像整体与局部的自相似性,应用迭代函数系统(IFS)理论实现分形影像压缩编码。分形编码过程包括图像的分割、搜索最佳匹配和编码相关参数三个步骤。首先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将图像划分成若干不重叠的值域块Rj和可以重叠的定义域块Dj,然后对每个Rj寻找某个Dj,使Dj在规定的最小误差内经过某个变换Wj映射到Rj,记录下子块Rj和Dj及变换Wj的参数,得到一个迭代函数系统,最后对这些参数进行编码。分形解码过程利用编码传来的参数确定迭代函数系统,经过有限次迭代,图像趋近于迭代函数系统的吸引子,即为解码图像。

2 自适应区域划分方法

一致的分形编码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图像特征的高度非线性和不一致性,统一的图像分区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率失真性能。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自适应的区域划分。例如,四叉树分解,水平垂直块分解,多角形分解,三角形 (矩形)的分裂合并方法,基于图像分割(边缘粗尺度,纹理细尺度)的划分方法等等[6,7]。这些方法利用了图像的空间不一致性,能够适应图像的不同变化。

其中,图像的分类和不同块的分裂合并遵从一些不同的原则。例如,不同区域子块的局部整体变分,方差,分数维(分形维数是一个表征分形复杂或粗糙程度的量)和定义的某种差别量等[4]。

利用合理的划分准则和策略,可以将图像划分为适合图像特征的不同性质的图像子块,以便于有效的分形编码和优越的编码性能。当然,还有图像不同子块的自适应匹配方法。

3 自适应编码方法

一幅图像中存在对于临床医生具有不同意义的内容,为了有效地节省存储空间,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感兴趣区的影像编码方法:对于图像的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类型的编码方法,这就是编码方法的自适应性[3]。

医疗数字影像传输协定DICOM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是一组对于医学影像的处理、储存、打印和传输的通用的标准协定,包含了档案格式的定义及网络通信协定。DICOM可以整合不同厂商的医疗影像仪器、服务器、工作站、打印机和网络设备于PACS系统中。DICOM标准的使得自适应压缩编码得到更大的发展。

研究者将图像分为感兴趣区和非感兴趣区。对于感兴趣区,为了更好地保持图像的病理特征,尽量使用无损压缩方法。例如,预测法,变换法,平均信息法(熵编码),方块编码法,游程编码法及轮廓编码法等。对于非感兴趣区,为了更好地保持节省存储空间,使用有损压缩方法。例如,JPEG,JPEG 2000以及压缩比非常高的分形压缩技术。

4 医学分形影像压缩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提出了许多自适应改进方案。这些方案一般围绕着提高压缩比和编码效果,提高编码和解码速度,分形与其他工具相结合的影像压缩新方法等方面进行。自适应分形影像压缩技术是一个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压缩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G.S. Michael. Review of compression methods for medical images in PA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1998, 52(13): 159165.

[2] 阮秋琦. 数字图像处理学.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3] Y. Fisher. Fractal Image Compress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 SpringerVerlag, 1995.

[4] B. Wohlberg, G. de Jager.A review of the fractal image coding literature.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1999, 8(12): 17161729.

篇5

 

自信心(self-confidence)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也称为信心[1]。自信心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对人一生的发展和成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美国哲学家R.w.爱默生有句名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小学阶段学生年龄为6、7岁到12、13岁,大致处于埃里克森提出的八个阶段中的第四阶段。埃里克森认为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该阶段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扩大了,儿童依赖重心已由家庭转移到学校、教室、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他认为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3]。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所谓的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是学习角色的重要时期。该阶段是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了解小学生自信心现状,分析其现状及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培养、提高小学生自信心至关重要,也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小学生自信心的影响因素

(一)自身因素

1、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一个人自信心的形成主要受其自我评价的影响。而自我评价的基础是自我认识。小学生年龄小,处于人生早期的不成熟期, 思维尚不成熟,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缺乏针对性, 对自身的认识也不能正确客观的评判。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认识不断发展。其自我评价能力在学前期就已经产生,小学时则进一步的发展起来,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发展的过程中,并且其稳定性逐渐加强。因而在小学阶段发展客观、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自信的核心,只有在此基上才能产生和发展自信。自我评价的能力反映学生心理成熟度和自信水平:一个人对自己的品德、智慧、能力、价值等评价适当,就会增强自信;反之,则会导致对自己评价过高的自负和对自己评价过低的自卑两个极端,从根本上削弱自信。

2、成败经验与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依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幼儿阶段已产生了对成就的追求和愿望。成功体验是一种驱使人取得满意活动成果的强大内部力量。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和增强自信,而失败的结果会使自信削弱或丧失。不断地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固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会因一时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多次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人的自信,但不同的人受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

小学生对成败结果的归因模式是影响自信心和行为倾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从行为结果寻找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之为归因(attribuation)。[4]韦纳(Weiner)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从稳定性、可控性和内外部三个维度分析归因问题。在研究人们对成败的归因倾向时他认为: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努力、能力),会使人产生满足和自豪(使人满怀信心地对待未来事件);而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羞耻和沮丧。我国研究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阶段,学业优生、差生在学习成败归因倾向上普遍存在着显著差异,优生多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可控因素,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而差生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非控制性因素,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表现出差生对落后状态无法改变的心态或信念,即消极的自我概念或习得性无力感突出。可见,成功的内部归因和失败的不稳定性归因,有助于小学生自信心的发展。对成败的归因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信心的发展。

3、个体的生理情况和性格特征

学生的五官、容貌、身材、体质等方面不可控因素也影响自信心的形成发展。若在这些方面有缺陷则容易引起“自惭形秽”的心理,如果这时再受到他人的取笑和冷遇无异于“疮口撒盐”会更觉得无地自容,缺乏自信,甚至引起自卑感。而生理健康、身体状况良好者更倾向于心理健康和拥有自信。健全的生理素质是自信发展的基石。研究发现,女生在数学能力、问题解决和科学研究上的自信心不如男生,但在一些偏女性项目上,如手工制作,男生不如女生自信。由此可见性别也是引起自信心差异的因素。

人的性格情绪特征是影响其自信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往往活泼、开朗、积极主动、善于交往的小学生一般来说更富有自信心或者说更容易获得自信心。而性格内向、消极被动、不善与人交往的小学生,一般自信心水平较低或者说不容易获得自信心。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自信心的维持。此外,自制力的发展也有利于自信心形成和发展,自制力强的人往往更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整控制自己的情感,不因失败而妄自菲薄,也不因成功而狂妄自大。[5]

(二)家庭因素

1、父母的教养方式、教育观念

父母亲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儿童自信心发展有密切联系核心期刊目录。父母的教育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塑造出不同发展特征的儿童。[6]一般来说,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热情的、坚定而不严厉、使孩子充分享有自主、感受信任,会有利于孩子自信的发展;如果父母表现的过分溺爱、事事包办或过于严厉,使小学生缺少成功的体验,则会对子女的自信心形成和发展造成深远影响。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若偏向惩罚、否认、拒绝和过分干涉,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及自卑心理,对学习厌恶、抵触和缺乏信心。

2、父母婚姻状况

父母的婚姻状况是影响儿童自信心发展的一个较为直接而又十分重要的因素。如果父母间依赖性很高,家庭和睦,则孩子热情、自信、乐于助人;反之.不和睦家庭中的孩子则多为冷漠、自卑、封闭。

3、父母态度期望

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前苏联心理学家A.T.科瓦列夫的观察表明孩子是否能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取决于其父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倾向性期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程度能够影响儿童的自信心,对孩子的期望程度和孩子实际上能够达到的程度之间的完美协调是鼓励孩子取得成功和发展儿童自信心的关键。父母对孩子产生较低的期望,将会阻止儿童发展建立自信心的技巧;产生较高的期望,则孩子可能因目标过高难以达到而丧失自信。

(三)学校因素

1、同伴间替代性经验

进入小学学习活动逐步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同伴是其重要接触模仿对象,学生的信心多受到其同龄同伴同学的替代性经验影响。替代性经验(Vicarious expedence)即是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当个体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获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信,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看到与自己水平不相上下的示范者遭到失败,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败影响因素,就会降低自信,觉得自己可能也不会有成功的希望,付出的努力也将不会太多。特别是当个体对自己某方面缺乏现实判断依据或知识时,他人的替代性经验对其影响更大。

2、教师的态度期望

小学生,由于经验和知识的不足,他们的自我观念是脆弱而不成熟的。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和期望,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一般地说,教师对学生期望大,信任程度高,其自信增强;反之,教师对学生期望小,信任程度低,其自信削弱。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去教学生比以消极态度去教学生,学生会学得更好,更有自信。

(四)社会环境因素

人是社会的人,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对人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存在。Horney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不良的人际环境如威胁、过严、漠不关心、过度保护等,均易导致自卑;而良好的人际环境如温暖、信任、建设性惩罚等,则利于自信的发展。自信不是生而俱有的,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7],社会舆论、社会风气、社会期望评价及总的社会环境氛围都影响着儿童的自信,孩子的自信是在社会影响中成长起来的。小学阶段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他们接触的社会范围开始扩大,受社会的影响逐步增多,因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将有利于自信心的发展。

二、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策略

国家因自信而强盛,民族因自信而发展,人因自信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当今最重要的素质教育课题。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重任,其自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很多,相应的培养小学生自信心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实施成功教育

成功的经验是铸就信心的基石。家长和教师应对学生实施成功教育。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设法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获得成功体验。教师要避免以学业作为单一评价标准,要采用多元标准评价学生,因为对学业以外的能力给予积极评价,能使学生从多方面体验成功,会促进小学生积极进取,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反过来促使其在学习上有所迸步。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 克服家长事事包办代替的不良习惯,及时发现孩子的细小进步与闪光点,多鼓励表扬孩子,使孩子体验成功,对自己有信心。

(二)设立适中的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适应因材施教的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水平,选择有关的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太高,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听不懂,多次努力,几经挫折,还是没收获,学生就会丧失自信心,学习情绪下降,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反之,教学目标太低,不能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学生也会产生不良情绪。因此,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要适中,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获得知识,达到目标,产生成功后的喜悦感,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特征,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

(三)开展积极归因训练

一个人的归因模式是可以改变的,要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可以通过小组、班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分析成败的原因,再由教师进行全面分析,渐渐引导他们作内部的、可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如努力、态度端正)的归因。将成功归因于自身内部,这就可体验到成功感和有能力感,提高承担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将失败归于稳定和不可控的原因(如能力低),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不能让学生产生“成就只取决于努力”这种不现实的认识;应该让他们具有对自身能力的正确估价,同时又认识到努力的重要性。

(四)树立一个适当榜样

对自信心不足的小学生,可通过树立与其水平相当但取得进步的榜样来进行教育,让学生获得替代性经验。这个榜样最好是来自于学生身边,这样更能起到激励作用。另外,家长和教师首先应对学生充满自信,对他们在学习榜样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正强化,以维持其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阴国恩,李洪玉,李幼穗.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刘善循.高效率学习与心理素质训练——如何使您更聪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58-161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刘敏岚,论自信心的发展及影响因素.赣南师范学院学报[J],2001,2(1):64—67

[6]庞丽娟,李辉.婴儿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326

篇6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现状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最先体验者,在生活习惯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表现,都是对新媒体时代相关特点的最好体现。国家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了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于是制定了相关的文件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进步。既要求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也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中规避不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新媒体是依托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巨大网络体系,具有传播快捷、信息容量大等特点。新媒体凭借形式多样的优势完全可以成为教学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的辅助工具,成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和丰富的空间资源。新媒体的发展特点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又因为自身的复杂性和相关措施不完善,以及实际环境的影响等,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新媒体影响的问题

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相关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自主学习的环境复杂化

由于缺乏及时的引导和相应的发展规范,新媒体环境受到许多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新媒体中存在不良信息泛滥的问题,不仅扰乱了信息传播秩序,还对人们正常使用新媒体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新媒体在信息管理和控制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大学生在寻找自主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干扰,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现实世界的虚拟化以及文化的跨界传播,信息鱼龙混杂,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大学生自主学习环境日益恶化和复杂化。

(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高校教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体,所以高校教师对新媒体是否熟悉以及能否熟练运用都会影响到具体的教学质量以及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但是当下许多高校教师仍然坚持采取传统的方式,跟不上新媒体发展的步伐,对新媒体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全面掌握新媒体技术。如果高校教师不能在新媒体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又怎么能充分发挥引导学生的积极作用呢?所以,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三)实现有效学习的自主平台较少

新媒体中充斥着各种信息和内容,大学生要想找到一个有效的自主学习平台有一定的难度。在新媒体环境中掌握相关知识是必然要求,但是很多平台的内容都存在乱、杂、差的问题,能实现自主学习的平台不多,且在内容质量方面也不符合相关的要求。

(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是主动的,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学生习惯了被动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大学生自主学习遇到了一些阻碍。应试教育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久性,所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度较大。如果大学生不摆脱被动学习模式的影响,那么整个大学阶段就会处于茫然的状态。所以,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具有实际意义。

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建议

为了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率,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相关能力,解决相关问题就成为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条件。笔者通过分析具体问题以及研究相关资料,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一)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大学生的空闲时间较多,这为大学生不断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大学生在生活中也容易受到各种诱惑,从而沉迷于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活动中。他们虽然知道参与某些活动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是却无法控制自己。其实养成好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不良习惯对自己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在利用网络学习知识时,就要杜绝在学习时间打游戏,制定了相应的学习措施后就要尽可能地认真执行,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后,便能产生持久的影响。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教师自身的能力也要有所提高,要能跟上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将各种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提高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能力和使用能力。利用新媒体开展教学工作后,对课堂笔记等的检查频率就应该大大降低,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取相关资源,这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语

当前已经步入新媒体时代,各种移动终端几乎成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标配,使用手机移动终端和电脑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新媒体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海量的信息,同时还具备信息交流便捷等优点,但它也给大学生自主学习带来了诸多挑战。新媒体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为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条件,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安娜 单位: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1.前言

心理咨询(counseling)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1]心理咨询作为现代化生活的产物,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虽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们却感受到了更大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及时的释放,就很容易对个人、家庭甚至社会造成危害。心理咨询业是一个应运而生的服务业,心理咨询师通过与来访者进行交流,为来访者排除心理上的一些障碍,帮助每一个有心理困惑的人走出困惑,重新拥有健康的心态。[2]近年来人们也开始渐渐接受心理咨询,零点调查公司[3]2008年公布的一份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共10个大城市3254名常住居民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开始接受心理咨询。这就客观上要求建立更加优秀的心理咨询室。在一些发达国家,心理咨询业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人们经常在困惑时找心理咨询师;而在我国,人们对心理咨询缺少必要的认识,这一行业的规范也尚未形成。对心理咨询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建立更加优秀的咨询室和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推动心理咨询业的进步和发展。

以往关于心理咨询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大多是关于咨询技术且属质化的研究,如姚月红[4]的“咨访代沟”的研究、魏荣[5]的“西方心理咨询理论的本土化研究”等。而对心理咨询行为的影响因素作调查分析的研究还很少见,究竟有哪些因素对咨询行为有着显著性影响的研究则几乎没有。笔者通过编制问卷,对4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建立相关模型,着重分析主要因素对咨询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赵小军[6]认为,量化研究本身有不足,当然,质化研究也有许多不足。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采用多种方法的交叉研究,以有利于结果的相互印证。笔者通过专家法收集若干变量,再根据变量编制问卷进行调查,最后通过SPSS对统计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与路径分析,并且进行访谈法等质化研究,旨在找出心理咨询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主要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咨询行为的影响程度。

2.方法

2.1被试

随机抽取安庆师范学院大学生40人,男女各半,年龄17-23岁。

2.2工具

自编的心理咨询行为问卷(共50道选择题+5道开放性问答题,共6个因子分别为来访者因素、咨询师因素、硬件与费用、咨询益处、咨询损失和咨询行为)、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共10道题目)。

2.3程序

通过专家咨询法(通过短信、E-mail)及网络法(通过相关论坛、新闻组、群)收集对心理咨询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普遍认为目标受众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和态度及收费标准是影响本行业的最重要条件,其他的如地理位置、收费标准、咨询员资格、竞争对象、当地咨询气氛等也有影响。对收集来的变量进行分析总结,分六个维度考察咨询行为,问卷有40个选择题和3个问答题,选择题采用里克特五级评分制:“极不赞成”、“不赞成”、“不能确定”、“赞成”、“非常赞成”,赋值分别为1、2、3、4、5,编好后对初步编制的题目进行专家评估,经筛选补充,最终确定50道选择题和5道问答题。主试由心理学专业大三年级的学生担任,事先对主试进行培训。从安庆师范学院公选课里随机选择一班,将40份问卷和量表分成两份,一份只发男生,一份只发女生,随机发放,测试时间规定为半小时,共回收问卷37份,有效问卷33份。

3.研究一:量化研究

回归分析见表1。回归方程为咨询行为=0.552×咨询益处+0.373×费用与硬件。在检验显著的预测变量中,咨询益处对回归模型的贡献最大,是最重要的预测变量。

*P

回归模型对咨询行为的预测效果比较好,但部分变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共线性,进一步探究课进行咨询益处、咨询损失和个人效能感对咨询行为的路径分析。从路径系数可以看出:在对“咨询行为”影响的路径中,有两条显著路径:一是“费用与硬件”“咨询行为”;二是“咨询益处”“咨询行为”。“费用与硬件”和“咨询益处”直接显著影响到“咨询行为”。“费用与硬件”越合适,“咨询行为”频率越高(Beta=0.459)。而咨询越受益,则人们去咨询的次数就越多。

4.研究二:质化研究

笔者主要在问卷第Ⅲ部分设计开放式问题,在课外进行非结构化访谈,[10]对部分大学生进行质化研究。其目的是收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看法。通过部分学生的访谈,发现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咨询还是普遍接受的,只是有的学生担心咨询效果问题;有的学生则存在对心理咨询的理解问题,认为只有心理障碍的人才去咨询;大部分学生只要了解到咨询能帮助自己就会产生咨询行为,而不论是否仍存在对咨询的误解。由此看来,心理咨询的宣传很重要。

当问及对心理咨询的感觉时,33人中有10人作出了正面的评价(如舒心、爽快、轻松等),6人作出了负面评价(如羞怯、没意思、可有可无、敬而远之等),高达13人没作任何评价或作“不知道”评价,另外有4人作“神秘”评价。在问及籍贯时,18人未作回答或回答不够全面。当问及对心理咨询师的感觉时,18人作出正面评价(如和蔼、情切、微笑、知识面广等),没人作出负面评价,3人作出“神秘”评价,13人没作任何评价或作“不知道”评价。在问及对来访者的感觉时,14人认为是有发展中问题的人,7人认为是有心理障碍的人,12人没作任何评价或作“不知道”评价。在问及自己什么情况下会求助心理咨询,2人说自己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时,5人说自己解决,13人说遇到发展中问题时,13人没作任何评价或“不知道”评价。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心理咨询很不了解,即使是在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中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心理咨询为何物。甚至对咨询有很深的误解,很多人也确实是没有作过咨询,在遇到问题时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求助途径。怎样推广心理咨询,让人们认识心理咨询仍任重而道远。

5.讨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图拉把个人效能感看做是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他认为预期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变量,是行为的决定因素[11],在个人效能感通过咨询益处影响到心理咨询求助行为,个人效能感越高,顺利进行咨询的预期越高,咨询益处态度越强烈,心理咨询求助行为就越多。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学生会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加以分析,明确哪些是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增强救助益处的想法。而对自尊心极强的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很少在需要心理援助的时候求助于身边的老师和同学,而且即使求助身边的老师或同学,也不一定能得到专业的指导,这就增加了他们心理咨询行为的概率。费用与硬件直接影响心理咨询行为,费用是来访者按时付给心理咨询师的报酬,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是不是越低的费用就会产生越高的咨询行为?国外的一些报道显示:不收费或过少收费反而会使咨询效果不佳,这就像人们买东西时的心态一样,认为“便宜没好货”,收费过低反而让人产生怀疑,从而使咨询效果不佳。究竟该如何收费,这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社会调查和市场分析。硬件是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室中专业器材(如催眠专用躺椅等)和装潢格调的整体印象,专业器材与装潢风格直接影响到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认可度,因为在进行心理咨询时辅以器材的作用,会减少咨询师主观的影响,装潢风格能否让人舒服、放松等都直接影响到咨询行为的频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总之,合理的费用、合适的硬件会增加心理咨询行为的频率。进一步的质化研究发现费用对咨询行为的影响程度大于硬件,可见现阶段人们对这种消费还是不习惯。研究者认为这种不习惯还将长期存在,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在回归分析中知“咨询益处”对回归模型的贡献是压倒性的,其回归方程检验结果非常显著,且Beta=0.552,说明人们是否产生咨询行为或咨询行为的频率大小主要受他自己认为心理咨询能否带来益处决定的,而不是考虑“咨询损失”。也就是说,人们大多数时间考虑的是“心理咨询有没有效果?”而不是“我去做心理咨询,别人会怎么看我?”所以说明人们对心理咨询看法比以前还是有所进步的。这与个人深度访谈结果相一致,其实,这与上医院看病一样,虽然看病让人们获得了一些损失(如打针,吃药,手术等),但只要能治好病(获得益处),人们还是会接受的。所以心理咨询从业人员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质化研究告诉我们,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误解还是存在的,很多人还是不了解,所以心理咨询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

[2]毛歆.关于我国心理咨询业的营销及其创新研究[J].中国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2004:1-2.

[3]零点调查.中国城市居民开始接受心理咨询[J].商务周刊,2008,20(9):15.

[4]姚月红.“咨访代沟”:影响高校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因素[J].江苏高教,2007,(6):125-127.

[5]魏荣.西方心理咨询理论的本土化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9):153-156.

[6]赵小军.浅析心理统计学教学设计中的统计意识[J].心理科学,2004,27(5):1226-1227.

[7]Naresh K Malhotra著.涂平译.市场营销研究:应用导向(第四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86-209.

[8]郑日昌,蔡永红,周益群.心理测量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4-104.

[9]丁国盛,李涛.统计教程-从研究设计到数据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56-267.

篇8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8-0750-02

【关键词】 自杀;态度;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自杀是蓄意或自愿采用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既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 于精神病,在病理性激情、幻觉或妄想影响下都可出现自杀行为[1]。弗洛伊德的 心理动力学理论 认为,自杀是一个人经历强大的心理刺激时激发的内部冲突而导致的行为。这种刺激不仅可 以使一个人倒退为更原始的自我状态,也可以使人将对别人的攻击、对社会的对抗内向投 射于自己,形成自残或自伤。也就是说,自杀的大多数人不是精神病患者,而是面临强大的 心理刺激、形成内部心理冲突的正常人[2]。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自杀死亡是青少年前3项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中国则是15 ~34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其中大学生自杀尤为突出。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一般人口的 2~4倍,高于同龄非大学生年轻人,且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3-4]。大学生自杀占 非正常死亡第1位[5-6]。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自杀预防教育,己成为高校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了解大学生对自杀的认识和态度,探讨引发自杀态度和倾向的 心理社会因素,对于开展有效的自杀预防和自杀危机干预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 究对目前大学生的自杀态度以及自我接纳、安全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自杀态度的关 系予以关注,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及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 北科技大学一至四年级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3 750份,回收有效问卷3 588份,回收有效率为 95.6% 。其中男生1 236名,女生2 352名;文科学生1 782名,理科学生1 806名;已恋爱学生 1 422名,未恋爱学生2 166名。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自杀态度问卷(Suici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7 ],共29个题目,分为4个因子,即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 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 态度。采用1~5级记分法,计算每个因子的条目均分。≤2.5分为对自杀持 肯 定、认可、理解和宽容的态度,2.5~3.5分为矛盾或中立态度,≥3.5分为反对、否定、排 斥和歧视态度。(2)自我接纳问卷(Self Acceptance Questionnaire)[8],共16 题,包括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2个因子。采用非常相同、基本相同、基本相反、非常相反4 级评分。该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接纳程度越高。(3)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 ping Style Questionnaire)[9],共20题,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因子组成, 积极应对重点反映积极应对的特点,消极应对重点反映消极应对的特点。将不采用、偶尔采 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分别记0,1,2,3分,因子得分为因子条目平均分。

1.2.2 研究程序 在被试中进行团体施测,发放调查问卷,答题后回收问卷 ,筛除无效问卷,采用SPSS 12.0软件,运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逐步回归等对数 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自杀态度现状 大学生对自杀行为性质、自杀者、自杀者家属、 安乐死的态度及总自杀态度得分分别为(3.25±0.69)、(2.71±0.59)、(2.53±0.61)、 (2.57±0.76)和(2.76±0.42)分,自杀态度为矛盾或中立。

2.2 影响自杀态度的相关因素对影响大学生自杀态度的主要变量(性别、专 业、是否恋爱)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是否恋爱对自杀态度及其各因子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性别、专业对自杀态度不同层面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1),女生比男生更否定自杀行为,但比男生更认可安乐死;与理科生相比,文科生对 自杀行为性质、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安乐死持更认可和理解的态度。见表1。

2.3 自我接纳、应对方式与自杀态度的相关分析 自我接纳与对自杀者、自 杀者家属的态度呈负相关,自我评价与对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安乐死的态度呈正相关。积 极应对与自杀行为的认识呈正相关,与对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安乐死的态度呈负相关;消 极应对与对自杀者、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呈正相关。见表2。

2.4 自我接纳、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影响的回归分析 以自杀态度总分为因 变量,以自我接纳、应对方式中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变量选入和剔除的 标准为0.05。结果表明,自我接纳的自我评价因子、应对方式的积极应对因子、消极应对因 子依次进入回归方程。见表3。

3 讨论

大学生自杀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转型期社会剧变的一种心理反应。就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 快、不良社会现象等使大学生失 去安全感,人际关系复杂化,部分大学生出现适应困难。另外,生理缺陷、价值观扭曲、抑 郁、精神分裂、人格障碍、适应不良、社会支持的缺乏等个体因素也会导致大学生自杀。自 杀行为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社会环境与个体因素交互作用,在某些负性心 理应激源的催化下,诱发大学生出现的极端行为[6]。

本研究显示,大学生对自杀为矛盾或中立态度。这一结果与多位研究者的研究结果[10 -13]一致。与理科生相比,文科生对自杀持更认可和理解的态度。提示高校对大学生进 行健康教育、预防与干预大学生自杀,文科生应是特别关注的群体。因为相对理科生而言, 文科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更注重生活的浪漫与情调,对将来生活的质量要求较高,这种 强烈的需求与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现实的满足状况形成矛盾,更容易使文科生产生消极的情感 体验,从而影响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评价, 长此以往,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研究结果还显示,女生比男生更否定自杀行为,但 比男生更认可安乐死。这可能与不同性别的个性特点有关,一般情况下,女性更具同情心, 与男性相比更柔弱,面对自杀行为等自残现象,大多数的女性不易接受。

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的自我接纳、应对方式与自杀态度密切相关,即自我评价、积极和消 极应对是影响大学生自杀态度的重要个体内部因素,其中以自我 评价的影响最为突出。提示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自杀预防和干预时,应重点引导大学生进行 恰当自我评价。另外,关心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帮助大学生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也是预防 和干预大学生自杀的有效途径。

4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91.

[2] 王登峰.变态心理学.北京:时代文化出版社,1993:169-170.

[3] 钱玉燕.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4.

[4] 王希林.我国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长沙:全国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会议论文汇编,20 01:1.

[5] 翟书涛.社会因素与自杀.医学与社会,2001,14(6):4-6.

[6] 张海国.大学生自杀原因及对策研究.武汉:武汉大学,2005:5.

[7] 肖水源,杨洪,董群惠,等.自杀态度问卷(QSA)//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 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订本,1999:364-367.

[8] 丛中,高文凤.自我接纳问卷.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10):186-187.

[9]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 心理卫生评 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订本,1999:122-124.

[10]王军,葛小锚,胡健,等.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 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9):831-832.

[11]罗京滨,杨玲,张文艺,等.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 的调查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2):57-59.

[12]温多红,夏云.某高校医专学生对待自杀的态度.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 578-579.

篇9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经济术语,随后社会资本概念发展到了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结合各种观点,本文认为社会资本是有助于获取稀缺资源的各种社会联系及运用这些联系的能力。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虚拟资本,只有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发挥其价值。其一是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存在就业不充分的情况。当大学生在学历、经验等方面差别不大的情形下,社会资本的优势就突显出来了。其二是社会信息不对称。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资源,而社会资本能帮助大学生高效率、低成本的搜到优于竞争者的信息,从而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具体来看,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资本可以弥补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由于现阶段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性严重影响了就业成功率。用人单位不能全面的了解求职者,而大学生又错失了许多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招募者在招聘过程中会考量求职者本身具有的社会资本,因为某些岗位对社会资本的要求远远大于人力资本。

2.有利于降低就业成本。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花费很大的成本。而拥有社会资本的大学生可以更快捷的获得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信息传递成本。

3.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社会资本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般毕业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都拥有较强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同时也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

二、就业中社会资本的利用现状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双向选择、择优推荐”。从2003年起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飞速增长,并且逐年突破历史新高。2010年高校毕业人数630万人,2011年高校毕业人数660万,2012年高校毕业人数680万,2013年高校毕业人数699万。大学生就业受经济发展周期和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国内经济动荡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

(二)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利用情况

关于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利用情况,结合相关调查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

1.多数大学生意识到了社会资本对就业的作用。大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了人情社会中关系网络的重要意义,并且通过血缘、地缘、业缘等复杂关系落实自己的工作。很多大学生不仅仅被动的接受已有的社会资源,而且积极主动的去挖掘潜在的社会资源。

2.大学生在社会资本的利用上存在着不平衡性。大学生过分依赖公共就业社会资本,基本不会去利用其他形式,造成社会资本的闲置与浪费。

3.大学生的就业社会资本范围小、数量少。大学生社会资源主要来源于集中于学校和家庭。其他诸多社会资源利用率很低,因此在实践运用中会遇到障碍。

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

如何高效利用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利用高校的社会资本以及拓展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资本是需要被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多数大学生获取就业社会资本的渠道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亲缘关系、学校资源和社会网络,所以我们主要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两个大方面来讨论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

(一)拓展高校就业社会资本

1.树立高校品牌,提高知名度。

创建品牌的目的是为了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从而体现出自己的优势。高校创建属于自己特色的品牌以及因此获得良好口碑,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高校良好的品牌能帮助求职者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印象,还会形成新的社会资本。因此高校要提高教学以及科研水平,提高软硬件设施建设,从而提高综合实力。另一个不可忽略事实是高校要积极保持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能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高校培养出更多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

2.收集高校教师就业社会资本。

高校教师由于专业优势对专业就业的前沿趋势以及最新动态比较了解,有些教师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和专家,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会议以及为其他组织进行咨询服务,积累了很多本领域的人脉关系。另外,教师是连接与往届毕业生关系的纽带,因为学校的往届毕业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资本库。为了更好的利用教师的社会资本,学校应该进行制度设计激励更多的教师运用社会资本给大学生就业给予一定帮助。

3.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

就业指导中心是一所学校与外界交流的窗口,是高校与用人单位交流的媒介,也是毕业生获取就业资源的重要途径,成为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代言人。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拓宽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成本。

(二)拓展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资本

1.开发亲属关系中的社会资本。

基于血缘关系的社会资本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尤为重要,亲戚朋友的力量也不可忽略。

2.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拓展自己的社会资本。

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要努力拓展自己的关系网络,建立属于自己的关系网。通过参加各种社团、学生会等组织以及各种校园活动,认识更多的老师和同学,这些关系网络在今后就业的过程中都会成为提供信息的重要来源,更好的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篇10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80-02

临床上艾滋病于肺结核疾病有一定的关联,且在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疾病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对其病理与影像学表现进行了解,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就此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病理与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检查的艾滋病合并肺部并发症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为出现肺部症状后于我院进行就诊,而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艾滋病患者。其中男性艾滋病患者48例,占70.59%,女性艾滋病患者20例,占29.41%,患者的年龄段在27岁至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6±4.5)岁,其中年龄段在35岁至45岁间的患者有51例,占75.00%。其艾滋病感染途径为注射吸毒的患者有51例,占75.00%,性生活所致的艾滋病患者有17例,占25.00%。

1.2方法

对所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疾病患者采取影像学检查,其中采用GE Dofinium6000进行胸部X线检查;采用西门子9700双排螺旋CT进行CT检查,其中扫描参数为层厚10mm,层间距5mm~10mm。层数为10~20;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于CT引导下进行穿刺取材进行活检病理分析。后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与其临床病理情况进行分析。

1.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包分析数据,采用例数(n、%)表示数据。

2.结果

由所得影像学检查结果可知,所选68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有14例患者病灶累及1个肺段,其以斑片状、纤维锁条状或结节状为主;有1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灶累及肺段数目为2个,其以结节状、斑片状和片絮状阴影为主;有7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灶累及肺段数目为3个~5个,其以结节融合、空洞、团片状、肺实质为主;有3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两肺弥漫性分布,其以毛玻璃病变、粟粒性病变为主;有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肺部表现阴性,其表现为腋窝淋巴结或纵隔肿大。详细数据见表

由相关检查分析可知,对进行多次胸部CT扫描的患者的影像学结果可知,经相关抗结核治疗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灶吸收较快,且病灶呈现减少变小的趋势,其肺间质性有一定的改变,而未采取相关抗结核治疗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灶则呈现为融合成团状,大片为空洞、实变或出现弥漫性粟粒状改变。

而结合患者的病理诊断,可见典型的结核结节,且中心有较为少量的干酪坏死情况,其周围出现大量类上皮细胞,可见郎汉式细胞。其中合并卡式囊虫肺炎患者的肺间质有一定的增宽,且内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于患者肺泡腔内炎细胞并不明显,可见大量的泡沫状物质;对于合并细菌(即化脓菌)感染的患者,其病变情况呈现小叶性肺炎表现,且患者的细支气管腔内以及周围肺组织内有中性粒细胞渗出情况;对于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其肺组织内可见大量的躯霉菌丝,且菌丝的粗细均匀,呈现锐角分支,于同一个方向呈现放射状的排列,且侵袭性相对较强。

3.讨论

肺结核作为临床上相对较为常见的疾病,其疾病发病率较高,而其中有一定比例的肺结核患者为爱滋病患者,而由相关报道可知,每年新增的肺结核患者中有一定比例是由于艾滋病所引起的。其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为艾滋病(即AIDS),是指一种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逆转录病毒)所导致出现的人体T淋巴细胞受损的细胞免疫功能不全性临床疾病。而由于逆转录病毒的主要侵犯对象为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一定程度上破坏人体细胞,使得人体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出现衰竭,从而导致患者容易出现各种相关机遇性感染情况[1]。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血制品、血液及母婴传播等,日常握手、礼节性亲吻等不会传播疾病,而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则可知肺结核为艾滋病较为常见的感染机会之一。

由于人体肺部为机遇性感染较为常见的器官,而结核疾病多发于艾滋病病程早期和晚期,其中肺外结核情况较为常见,且侵袭性较高,易出现全身性扩散情况。由本次试验所得相关信息可知,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典型中毒症状为不适、疲劳、发烧、体重减轻、盗汗等,相较于正常健康人群,艾滋病患者的肺结核情况类似于原发结核疾病的放射学特征,如纵隔淋巴肿大、肺门肿大、胸膜积液、中下肺浸润及粟粒性病灶情况[2]。而临床上肺结核的主要表现为炎性病灶改变,且可以发生于人体任何肺段,临床上肺门淋巴结肿大、血播性结核、肺外结核情况较为常见,其一定程度上于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有关。于艾滋病疾病早期,患者机体的CD4T淋巴细胞未出现明显减少情况,且其影像学表现相较于未出现免疫功能损伤的肺结核患者无明显差异[3]。

综上所述,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特征主要为下肺炎性渗出改变、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外结核、肺门肿大等相关不典型性结核征象,且病灶内较为少见合并纤维化或空洞等相关肺结核特征。临床上应于及早排除或治疗肺结核疾病,从而有助于患者的疾病治疗以及隔离。

参考文献

篇11

二、Crothers与尼龙66

深受女士喜爱的尼龙袜无疑是引出缩聚反应的最佳例子。尼龙袜在全美首次发售时,每人限购一双,500万双当天告罄,没有买到尼龙袜的人在裸腿上画纹路冒充丝袜。那么引起如此轰动的商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这个问题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他们对相应的知识特别用心。1928年,杜邦公司成立了基础化学研究所,Crothers受聘担任该所的负责人,并决心利用二元醇和二元酸的缩聚来支持当时刚刚提出的高分子学说。在实验中,同事偶然发现熔融的聚酯可以抽丝,Crothers意识到这是纺丝原料的特性,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克服各种困难后,最终得到了尼龙66纤维。尼龙66的出现不仅有力的支持了高分子学说,也深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尼龙的发现离不开Crothers。同样让人称道的还有杜邦公司,能够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拿出一笔巨款支持没有明确应用目的的基础研究,需要敏锐的眼光和巨大的勇气。注重基础研究,在今天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塑料之父———Baekeland

作为第一种人造聚合物———酚醛树脂的发明者,Baekeland是一个传奇人物。他21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专利意识非常强。发明Velox相纸后,故意在专利中省略一两步。结果柯达公司不得不两次出资购买。在发明酚醛树脂后,Baekeland及时申请了专利(仅比同行早一天),也得到了塑料之父之称。Baekeland的幸运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让人感叹不已。酚醛树脂的发明也是一个成功的科研案例。Baekeland敏锐地意识到绝缘材料在刚刚兴起的电力工业中的巨大市场,将研究目标确定为寻找天然绝缘材料的替代品。他没有立即进行实验,先是充分进行了文献调研。发现早在1872年德国化学家Vaeyer曾把苯酚和甲醛混合产生一种树脂状物质,指出在实验中应防止它的产生。Baekeland反其道而行之,加热加压来加快反应,得到琥珀样的样品,并最终掌握了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他于1907年申请了专利,这年也被视为塑料元年。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科学研究的选题和文献调研的重要性,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批判性阅读,不迷信已有的解释。

四、配位聚合和Ziegler-Natta

1953年Ziegler在用乙基铝使乙烯加成的一次偶然失败中发现,镍会抑制反应进行,其他过渡金属也有类似作用。他给博士生Breil的论文题目是“系统地实验整个周期表的元素”来对这一作用进行研究!有趣的是,最终研究得到了一种能使乙烯迅速聚合成为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催化剂。事实恰好与预料的相反,这充分说明,和预期不同的结果不见得是坏结果!Natta的成功无疑是跟踪世界研究前沿的结果。他在Ziegler催化剂研究之初就派人过去接受指导。在用改进后的催化剂进行了丙烯聚合后,Natta发现它含有高结晶部分,敏锐地“把新的结晶聚合物的结构归之于主链或至少相当长部分的主链上的不对称碳原子都采取了相同的构型”。Natta文章因未披露催化剂的本质这一关键问题,初审被拒稿。而作为编辑的Flory则意识到了文章不寻常的意义,更改了裁决才使得文章得以发表。与Ziegler-Natta的成功相对的是,1943年Fischer希望能找到使乙烯聚合成油的方法,发现“当三氯化铝与四氯化钛并用作催化剂时,液态产物减少而有利于生成固态物”,因此似乎是失望多于希望。另外,Ziegler的学生Wesslan制备聚丙烯后,发现物质的熔点高于聚乙烯,他肯定自己错了,他不相信支化会提高石蜡烃的熔点。他没有认识到熔点升高的意义。这两个故事也从反面再次印证了如何看待实验中的意外。高分子史上还有更多的历史故事,如“的确良”(涤纶),田中耕一发现质谱离子化新方法,聚四氟乙烯和高压聚乙烯的发现等。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适当穿插相应的历史故事,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培养学生思考研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