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7 15:21: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1

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时提出基本目的有三点:一是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这三点有很强的现实性。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很难达到。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在他们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大学语文是公共课,所以上课时间比较短,往往是一学期34学时的授课时间。而强化汉语水平,加强文化修养,提高人文素质,不是通过几篇文章就能一蹴而就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不仅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多读优秀作品并通过思考将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感悟。如此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却需要从总体上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文学文化水平、人文修养和人格素质,这很难实现。于是很多教师把大学语文当成“高四语文”,依然采取高中模式教学,通过阅读文章给学生划分段落,分析内容,给学生标准答案,上课过程索然无味,学生的认可度普遍不高。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语文课程大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方法比较古板单一、墨守成规,大多是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如今不少高校大学语文课依然如此,外加上一块屏幕,满屏的文字,通过有限的上课时间给学生灌输,教师费劲,学生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不够。那怎样来克服大学语文课传统教学中的这些弱点?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不现实的,语文课确实需要借助文本带动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参与讲解引导、启发。所以教学方式的改变依赖于教学理念的更新。一旦有效的教学理念得以推广,教师的教学方式就会发生改变,就能吸纳更多新的教学因素。

二、重新定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

(一)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

大学语文课的课本往往如高中课本一样,由多篇经典文章组成,而这些文章的深度并不比高中强。但是大学语文如果为求深度、新颖性,选择“不重复”,那么就只能查漏补缺,大量的名作都得删掉,那怎样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大学语文的优势应该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同于以前的学习。学生在学学语文前,已经接受了12年的语文教育。语文基础知识、课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经过了高中的强化训练。大学语文主要致力于将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升兴趣,形成一定的有品位、开放性的艺术判断能力,对具体作品提倡有不同的解读方法,以此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人文精神。所以,大学语文首先在教学理念上就应当和高中教学不同,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教学授课时应该牢记这一点。那大学语文课应该把学生从高中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给予学生一种理念:语文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二)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探索

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一般只有2个学分,一学期34学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达到从提高语文技能到素质等多重教学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况且无论是语文技能的提高还是文学素养的培养抑或是人文素养的熏陶,都不应该只是学生在学校阶段的学习,母语能力的掌握与学习应该持续在人生的整个阶段。但就当前情况看差强人意,汉字不会写,语言表达有问题等现象在大学生中还存在。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不应只限于学生在课堂时间内的简单学习,而应扩展到为学生提高整个大学学习期间,甚至是一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修养奠定基础。基于上述观点,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应该把启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审美能力作为重点。授课教师应该依托课本中的作品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指导。这种指导包括将学生原有的语文知识的完整话、系统化,还需要启发学生关注作品表现出的审美享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层面上的意蕴,启发思路,使学生在学完一学期的大学语文课后,能够持续不断地自觉学习、自我充实,逐步达到“学到老”的要求。大学语文课还需要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特别注重课外时间的应用。在大学中,课外学习不仅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也是补充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方面。大学语文授课学时很有限,仅仅依靠课内时间无法寄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所以课外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利用多媒体网络辅佐大学语文教学,把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大学语文数字化教学平台相结合,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就能达到1+1大于2的结果。

三、大学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与构建

(一)大学语文教学平台的优势

大学语文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内涵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将各种教学资源数字化,实现网络化的教学、管理和沟通方式,从而形成语文资源丰富的软环境。好的教学平台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大量弱点。首先,解决教学课时少与授课结构、授课内容之间的矛盾。通常大学语文课程设置34个学时,在紧张的课内时间将大学语文丰富的内容讲授完并启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不可能的,于是只能把讲授内容压缩再压缩。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立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其次,解决大学语文课程中实践环节相对较弱的问题。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设计与开发阅读、写作等语言实践技能相关的子模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解决大学语文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计与开发高效、易用、扩展性强的多媒体大学语文资源库,使学生接触到课本以外更广阔的知识。第四,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平台设置了互动交流模块,学生可以匿名提建议,问问题,求帮助,这种方式可以打破公共课中师生交流的不顺畅问题。如果大学语文教学能够有效构建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系统,使师生的教与学环节从固定的教室延伸到无限的网络中,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无论是学生的作业、习作、老师的感言和论文,还是师生的讨论、问难和争鸣都可以在网上实现,使现阶段单一的学习过程变为多元的互动形式。

篇2

我国早在2011年就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文化强国”战略实现的首要条件就是继续加强对下一代的教育,强化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通过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阅读及表达能力。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是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这就导致那些和市场经济联系紧密的专业受到热捧,而与市场经济联系的不那么紧密的专业受到冷落。而且理工科的学生普遍汉语言基础较差,高职院校大学语言课程资源不符合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更加导致大学语言课程被边缘化。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要想打造大学语文精品课程,首先要充分结合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掌握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打造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一、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构建思路

(一)院校之间相互合作共建共享资源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因为教师力量和技术维护人员的匮乏,都处于“一家之言”相互独立的状态,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资源共享[1]。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各院校必须开展合作,一起建设一个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平台。因此,各大高职院校要摒弃掉保守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集思广益,团结所有力量一起构建大学语文精品课程资源平台。此外,各个高职院校需要引入经营管理信息网络的企业参与网络资源平台的共建,借助企业掌握的先进网络信息技术和设备将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推送给学生。这种合作在我国大学语文教学方面已经有成功案例,例如,中国语文网、语文新课程资源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等等,这些平台将全国几百所院校教师的教案、课件、教学素材、论文、习题等资源整合到一起,然后由专业的信息技术企业进行维护。

(二)化整为零整合优质资源

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这些教材没有很好地贴合高职教育特点,无法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大学语文学习的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用模块组合作为网络教学资源的基本框架,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代替以往以某校大学语文精品课程为单位整合网络资源的方式。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时代性特点,可以将高职大学语文网络资源划分为表达交流、文学鉴赏两大模块,表达交流模块下设置普通话训练、朗诵技巧、演讲训练、辩论方法,写作训练、师生交流六个子模块,文学鉴赏模块下设置中外现代文学鉴赏、中外古典文学鉴赏两个子模块:“表达与交流”下设“普通话训练”“朗诵技巧与艺术”“演讲技巧与艺术”“辩论技巧与艺术”“应用写作训练”与“师生作品欣赏”六个子模块[2]。将来自各大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按照作品为提纲进行归类,比如和作品有关的文献、教案、课件、练习等都可以归入文学鉴赏、表达交流两大模块。其中表达交流模块的内容突出的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这些内容很少见却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很多高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其实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表达交流的教学经验,只不过没有形成相同的认识。因此,表达交流模块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个很好的表达交流方面的教学总结机会,以此补充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项目网络教学资源的空白。通过表达交流模块教师可以方便地上传精品课程资源,而不一定非要等到整个精品课程通过验收后才能上传。因此,通过模块组合的形式整理归纳网络资源可以显著提升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效率,能够方便快捷地满足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师生的需求。通过共建整合优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可以帮助大学语文教师开展语文课程建设,还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精品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模式

信息技术中的数字多媒体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等交叉学科和技术领域。近些年来,融合了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文化产业的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是当前各国经济增长点,也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重要方向,它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说,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同时,教育行业也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大学语文课程包含了很多我国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综合了丰富多样的中华文明历史以及社会文化元素。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的教学需求,传统教学模式不但传播的信息量很少,同时缺乏趣味性,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如何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就成了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传授更加丰富的知识,就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建设多媒体教案、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源。通过这些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打造一个生动、形象、直观的课堂。例如,教师在开展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需要分析讲解很多经典文学作品,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动画视频、音频、图片等教学资料开展教学,而不是对着教材照本宣科,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大大增加,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显著提升。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够突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限制,全方位、直观深入的教学模式可以使 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理解更加深刻。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带动学生的进行自主学习。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构建模式如图1所示。

三、高职大学语文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步骤

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平台,具有共享、交互、合作、自主等特征。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可以辅助高职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课后学习、交流、实践的平台,这对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实践非常有帮助。笔者在开展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平台的探索实践中设计了一套实用性强,效率高的建设方法:第一步,完善网络资源平台的技术支持。主要借助Fms、Adobe Captivate、3Dmax、Flex、Maya等数字媒体软件来设计学习资源。第二步,在教学设计方面进行创新。运用系统科学“新三论”突破传统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教材章节为知识传授顺序的模式,将每个知识点连接起来,围绕每个知识点整合相关知识,实现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非线性、协同性和开放性。第三步,采用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网络资源平台的交互方式应该包含很多种,如人机交互、师生交互、学生交互、在线解答、视频互动、邮件交互等多种多样的离线或在线。第四步,设置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网络资源平台包含有教材每个章节的课后练习、综合测试系统、自我评价模块等,方便教师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及反馈。第五步,设置简明合理的导航。网络资源平台的导航功能很重要,合理的导航功能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清新明确的指引,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导航,快速便捷的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第六步,提供实用的学习辅助功能。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丰富多样,实用性强的辅助功能,如站内、站外检索,网络计算器在线视频交流、电子日历等。

四、结束语

本文提供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构建思路、介绍了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大学语文网络资源构建模式,并提供了一套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平台建设方法,希望能给广大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点帮助,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高职语文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努力探索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立体互动、努力为学生构建高效实用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

参考文献:

篇3

1 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问题

1.1 教学理念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理念是人们行为的先导。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其组织一切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当前,很多大学语文教师仍旧将语文学科看成单纯的工具性学科,而忽略了其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重大积极作用。在调查中我们得知,当前很多大学生品鉴文学作品方面的能力十分低下,急需借助传统的经典文学教育对其进行提升与引导,并且很多大学生在人格心理及价值观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感染与熏陶,才能促进其人文素质的快速提升。

1.2 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执行者是教师,其是决定教育成效优劣的核心因素。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主要是因为: ①大学语文学科处于边缘状态、地位十分尴尬。大学中急功近利思想盛行,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苛求立竿见影,而大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很多学生对其学习持以怀疑态度。再加上大学语文不像英语学科那样可增加求职的筹码,因此很多高校都尽量压缩其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低下。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高校在选聘语文教师方面门槛较低;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并且也不重视对自身素质的提升。②大学语文课程地位不明确。当前大学语文的独立性不足,缺乏博士点、硕士点支撑,因此教师的学术交流机会与平台也较少,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没有进修与培训教育机会。因此,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找不到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点,逐渐丧失了做语文专题研究的意识与兴趣,从而导致自身的综合素质停滞不前,最终无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高效的人文素质教育。

1.3 考核方式未彰显人文素质教育特点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依然沿袭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心,过于重视“语”,而忽略了“文”的价值,这就导致大学语文课程淡化了课程的人文性与审美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考核依旧将知识考查作为重点内容,这就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从而暴露出诸多弊端。有调查数据显示,在对我国30多所大学进行调查中发现,有26所学校仍旧用书面考试作为考核学生大学语文学习成效优劣的唯一依据,并且教师设计的试题随意性很大,甚至同一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公共语文课程考试题目各不相同,但是都局限于教材内容,题型也和中学基本一致。尤其需要提出的是,很多试题都是教材或讲义上的原题,没有经过任何转变,再加上很多教师为学生划重点,这就使得那些平常逃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即便在平常不做写作训练与延伸阅读,只要在考前突击,就能考出高分数。

2 有效应对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策略

2.1 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

在人文素质中语文素质处于核心地位。换句话说,捕捉到语文教育的规律,就捕捉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技巧。针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处于边缘化的现状,教师应重新审视语文教学的目标与重点,在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语言能力的培养外,还应加大对其进行文学艺术方面的教育,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方法与价值观。另一方面,大学语文不仅是一门知识性学科,而且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将“人文性”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用积极的教学理念与行为思想感染与熏陶学生,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大学语文是一门传递文学知识与思想的学科,发挥着将人的精神引向崇高与光明的作用,所以在大学语文课堂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一定的文学知识,而且在不断扩大视野,并且还逐渐提升着自身的人文素养。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母语课程,其是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涵盖了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其教学活动是培养较高人文素养、传承经典文化思想的有效途径。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将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其应该在的新高度,并将大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核心课程,适当加大课时量、提高学分。

2.2 提升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教学成效的优劣。因此,为切实提高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质量,高校就应充分重视教师素质对教育效果的巨大影响作用,并积极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应重视对教师如下几个方面的提升:①人格魅力方面。人格魅力涵盖耐性、宽容、赞赏、信任、真诚、关爱等。在实践中我们可发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比空洞的说教更具感染力,其在无声无息中熏陶与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甚至在学生的一生中都能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大学语文教师来讲,其教授的是一门文学艺术类课程,教给学生的是真理与正义,传授的是高尚的人文精神,因此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②积极情感方面。情感在人们的交流与交际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只有自身蕴含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对学生的忧伤与快乐感同身受,才能具有感动学生的资本。具体来讲,大学语文教师只有对世间的爱情、友情、亲情、世情有深刻的体味,才能在日常教学中用发自内心的情感感化学生、引导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将教师作为各种真情表达的楷模,用饱满真情的思维去写作、欣赏与阅读,从而逐渐成长为富有情感的与创新精神的有用人才。③学识方面识。“学高为师”中的“学”就是指学识、知识,是大学语文教师立足的根本。教师只有拥有广博而深厚的外国文学与中国古今文学知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旁征博引,为学生传递丰富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才能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2.3 创新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

在笔者看来,全新的、科学的大学语文教学考核模式必须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①在全面检测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下,应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与人文素养的考核。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考核内容与方式时,应将“人文性”渗透其中:考核题型应给学生预留充足的选择空间,降低选择题、填空题的占比,适当增加作文、论述、分析等主观题目。通常情况下主观题与客观题的配比为7:3;在考核内容上,应尽可能减少需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提高可反映出学生创新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内容,目的是检验学生分文学作品中人文精神的能力、自我反思精神及认知自我的能力。②提高考核模式的全程性与灵活性。应将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放在等高地位,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能力考核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降低学生的期末考试意识,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思维能力等都作为大学语文考核对象。③取消标准答案,激励学生创新。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人们普遍比较重视标准答案,这就极易导致大学语文教学活动限制与扼杀掉了学生的创新灵感与创新积极性。

总之,在大学语文中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时展的需求,而且也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还应充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将大学语文课程提高到独立而重要的地位开展教学活动,并借助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思想情感,从而用自己广博的知识、散发着正能量的言行熏陶与感染学生,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最终切实优化人文素质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篇4

2技能和人文并重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精力主要是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尤其是理工科类学生。所以我们为了培养全面性人才,应针对他们多开设文史哲方向的辅助课程,便于大学语文的消化吸收。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也应以文学审美为主,以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完善、修养的培养作为学习要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的大学教育不应该培养学历高、文化低,知识多、素养差的“半成品”。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职业所需的技能,也需要掌握为人处世的法则。这样当他们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才能真正的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懂得如何生活,学会正确的活着。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课虽然重视人文性教育,但绝不是对技能教育的忽视或者不进行技能培养。大学生在自己的专业课程上可以学习掌握本专业技能,而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里也能学得某些未来职业所必备的技能。实际上在语文的教学里除了有人文素养的陶冶,还会穿插了部分技能训练。比如在写作这一部分,其实就是对学生将来的职业技能进行训练。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可避免地会写工作情况汇报等类型的应用文,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能有效地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而作为授课老师还可以在教学里适当地进行人文和技能的双结合,比如写读后感既能培养文学素养,还能提高写作技能。总体上,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职业技能的完善,职业技能的充实体现了个人素养的水平,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3改变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往往比较传统,少有革新。比如在讲解作品这一部分,一般是按照作家简介、作品赏析、作家总结三个步骤进行,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古板老套单一。所以学生久而久之会产生审美疲劳,逐渐失去学习热情。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在讲授中可以多运用几种方法穿行,使大学语文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现在高校里基本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丰富教学。比如讲解诗歌的时候播放一些朗诵的录音,让学生从听的过程里感悟诗歌的情感、意境,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模仿录音去朗读作品。这样的做法可以避免教师从头讲到尾过于单一的缺点,也能使学生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之美。再比如讲解小说的时候,由于长篇小说很长,有不少学生并没有读过原著,所以大学语文课本里小说节选的部分还不足以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信息,这时老师就可以播放一些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一方面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迅速掌握小说内容,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对小说的人物有了感性的认识。此外针对不同系别的学生,在课堂上还可以调动他们的专业特色以丰富教学,比如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们根据诗歌内容、诗歌意境画上一幅生动的画。而音乐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将某些诗句、小说改编成歌曲。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突出了他们的专业特色,还加深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印象,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堂”现象,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以上只是借助外在手段来丰富大学语文教学,而在实际教学里更多的还是要借助教师自己的方法来丰富教学。比如在讲解过程里可以穿插使用比较法、体验法、联系法、探索法等方法。如将多个作家进行对比,或者将多个作品进行对比,甚至进行古今对比,中外联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使学生温故知新,既学习了新的作品,又不忘以往学过的知识,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文学素养。另外,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这一部分时,向老师反映学习起来很吃力。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文言文,有些字词学生不认识,语句也看不懂,很难理解作品内容,更难以对这部分作品产生兴趣。而目前全社会都处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潮里,作为大学语文老师,必须要有耐心地去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想方设法使同学们对这部分作品感兴趣。比如可以给他们讲讲古代人的生活,吃饭穿衣出行礼仪等等,使学生对古人的生活状态有一个稍微感性点的认识。然后再联系作品给学生分析作家的生活状态,思想状况,写作背景,这样就有利于使学生把兴趣转移到要学习的作品里去。

4调整教学重点

为了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除了可以改变教学方法以外,还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重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调整教学内容,第二是增强学生实践。在大学语文的教学里,很多教材在选取作品时基本上是以中国文学为主,外国文学为辅,古代文学为主,现当代文学为辅来设置讲授内容的。所以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里也是主讲古代部分,略讲现代部分,主讲中国文学,略讲外国文学。当然这样的情况也有一定的原因,那就是大学语文课程课时量确实有限。在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的课时一般都只有32节课左右,课时的压缩也不可能让老师在课堂上有太多的发挥,做到面面俱到。尽管课时有限,我们也要尽量使教学内容的涉足面变得宽阔一些。所以我们应改变固有模式,尽可能地做到古代与现代并重,中国与外国齐举。我们不应把视野局限于某一点,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更为宽广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培养他们完善的知识体系和人格修为,而不是让学生只掌握了单一的知识点就大功告成。在这一点上就正如中国古人所说的要兼收并蓄,厚积薄发。此外,在大学语文课程里主要还是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实践的部分很少,甚至没有。所以我们还应在教学里多加强学生读、写的练习,让学生多读书,多写作,以免造成只会空想,不会动笔的结果。比如在课堂上要经常让学生站起来朗读文章,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又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再比方说,很多学生现在文体不分,连基本的常用文体都还搞不清楚。一份请假条包含几十个字但都还说不清楚请假原因,或者一份求职信不能恰当地介绍自己,甚至还错漏百出。更有甚者,连基本的写作格式都是错误的。还有的同学遇到要写的作业,通通去网络上下载抄袭,就算抄好了还存在一大堆错字。造成这样局面,不仅仅是大学生在中学里没有学好语文,还有身为大学语文老师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所以作为大学语文的教师,在教学里不仅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还要适当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适时地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去锻炼,通过练习发现学生的问题,以此给学生纠错。

篇5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学语文在各大高校开设以来,大学语文教育一直走在改革的前沿。而纵观围绕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呈现两种较为突出的态势,一是相比于数量较大的普通高校,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显然更积极也更有力度;二是教改的内容大都是集中于对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角色定位和教材、教法的改革研究上。

我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感受,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不仅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还应该立足学生本身,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次教学。与名、重点高校或高职类院校相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情况更加复杂,层次也更为丰富,因此普通高校大学语文的分层次教学也更为必要和迫切。

一、普通高校大学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了《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要求各地方院校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部分著名高校已把大学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北京大学也明确规定汉语不过关不能毕业。[1]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名牌、重点院校显然更积极也更有力度和更有魄力,其实,与重点院校甚至高职类院校相比,普通院校大学语文教育工作更复杂,教学改革形势也更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普通高校的学生数量激增,不同层次的学生语文水平差别大。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这些扩招学生,大部分都进入到了普通高校学习,使得普通高校不但学生数量激增,学校结构设置也更加复杂。而随着学生基数的不断加大,势必造成普通高校学生语文水平“质量下降”及“质量不均”的问题。另外,大学中,不同层次之间和同一层次不同系别之间,对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的课程开设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普通高校学生的语文水平,可谓“先天”本就不足和不等,而“后天补给”又不均匀,使得不同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语文实际水平差异较大。

(二)就业压力更大,对大学语文的态度更具有功利化。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已经成了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在不同性质的高校学生中,普通高校学生的地位相对更加尴尬。普通高校学生与名、重点院校学生相比,无论是从个人能力上还是就业机会上竞争力明显不足,而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则比普通高校学生更加务实,职业期待也相对较低,可以说普通高校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大都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这种严峻的就业压力,在学生入学之初就不同程度地笼罩在普通高校学生的周围,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更加追求实用性。这种功利性学习态度在大学语文中尤为明显,而不同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态度又有较大差异。

二、普通高校大学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可行性

对于一所专业结构相对完善的普通高校来说,横向来看,所设专业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理工科专业,包括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学类等专业;二是文科类专业,包括哲学类、经济学类、外国语言类、新闻传播学类等专业;三是艺术类专业,包括美术、音乐、影视编导等专业。纵向来看,可分为本科(包括专升本、第三批)及专科(包括“五年制”等本科以下层次)两大类。这些类别的学生,在语文基础及学习态度等方面都不尽相同。

(一)理工科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对大学语文态度也较冷漠。文学的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史、哲”等内容交织在一起的,对语文的学习尤其是文学素养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并在哲学、历史等其他科目的交互学习中慢慢体会、逐渐提高。当今高考改革中,尽管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不赞成中学过早地分科,“一般大学校长都赞成中学文理不分科,这是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2]并且在高考试卷的设置上越来越综合化,但是当今中学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大部分学校都在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便分了文理科。这就使得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相比语文水平相对低下。(由于中学与大学对文理科划分存在差别,不排除中学与大学文理科不同程度交叉的事实,在此,我们谈的是大体情况)。

此外,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大学语文对理工科学生缺乏吸引力,他们对大学语文相对冷漠、比较功利化,大都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轻视和冷漠态度。

(二)文科类学生语文基础较好,对大学语文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一般来讲,选择文科的学生对文学都有种天然的偏好,中学中,文科类科目的学习又为大学语文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对文科类学生而言,个人爱好和长期的相关科目学习的经历,相互需求、相互影响,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此外,高校教育中,文科类课程设置一定程度上都与语文有不同形式的联系,对绝大多数的文科生来说,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大学语文的学习是相互关联、互帮互助的关系,因此,他们对大学语文的学习,能够延续在中学时期形成的优势,不但学起来轻松,在态度上也有种天然的亲近感。

(三)艺术类学生语文基础差,学习不够踏实。艺术类考生是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出于发掘自身的艺术特长的目的,走艺术发展的道路,相对来说能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整体素养都较高,这部分学生以较专业的艺术院校的学生为主;二是因为中学文化课成绩不佳,把学艺术当作拿个大学文凭的“捷径”,普通高校的艺术类专业考生便以这些考生为主。无论是哪种考生,艺术类学生共同的特征便是,文科基础较差,并在长期的艺术训练中性情比较懒散,学习不够踏实。

(四)专科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对大学语文较为重视,是种“不得不学”、“既爱又恨”的态度。与本科生不同,普通高校中的专科生或“五年一贯制”学生,还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他们对于大学语文的认知还处于高中阶段即继续深造的“必经之路”。因此,他们对大学语文的态度较为重视,学习比较刻苦。但一般来讲,专科生基础较为薄弱,对大学语文的期待停留在如何得到更好的分数上,目的性和针对性都较强。

三、普通高校大学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操作

要搞好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就必须正视学生的不同层次,“对症下药”,“投其所好”,既要满足他们对大学语文的不同诉求,提高他们对大学语文的兴趣,大学语文教育还要争取对他们的专业学习起到辅作用,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在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教法、考试形式等各方面都有所区别。

(一)教学理念的区别。大学语文开设之初,便有了基本的课程定位,即大学语文是一种“素质教育”课程,注重的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对大学语文课程基本定位不变的前提下,我们也应该针对普通高校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有所侧重。

对于基础较薄弱的理科或艺术类和专科生,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同时,还要注意弥补中学语文的不足,加强对他们基本读写能力的培养,侧重基本技能培养与基础知识的授予。如清华大学从2006级开始对新生实行新的教学方案,要求所有理工科学生必须学习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两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3]而对于水平相对较高的文科学生,大学语文的教育理念应该向人文性倾斜,要使他们系统化地感悟中国文化,注重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中国文学发展脉络的系统认知,既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又要对他们本专业的学习起到辅作用。

(二)教材选择上要区别对待,做到“因材选教”。针对不同的教学理念,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区别对待。面对理科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但又对大学语文兴趣不高的特点,在教材上应该选择现代性强的教材,如南京大学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该教材增加了现代文学的分量,紧跟时代步伐,集趣味性与现代性于一身。而2006年由张介明、彭少健主编的《比较大学语文》则是外国语言学类专业的首选教材。该教材采用比较文学视野,把中国文学放到世界文学发展的长河中,用“比较”的眼光审视中西文化差异,这无疑会成为对外国语言类专业学生在本专业学习中的有益助手。对于专科生来说,与高中教材比较相似的由邢福义主编的《大学语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大学语文教学的成败还要看教学效果,即使是一样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针对不同的人群,还应该“因人而异”、灵活多变,下面是我的经验总结。

对于理工科学生要时时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学中,要不拘泥于教材甚至于抛却教材,采取专题式讲座的形式;可以增加“课前5分钟”自我介绍环节,既能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活跃气氛,方可分“演讲与口才”——锻炼学生说的能力;“由我来评判”——训练学生的评析能力;还可以利用学生对公务员考试的热切心理,开设“我来写公文”等教学专题和教学环节。

对于文科和艺术类专业学生要更多地向他们专业靠拢,既便于他们的理解,又能提高他们的兴趣。如在讲述“艺术的起源”这一知识点时,对美术系学生要以绘画为例,而对音乐系学生更适合以音乐为例子。面对外语专业的学生,中西文化差异自然就成为授课的重点,甚至要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相对于本科生,专科生的课堂应该会稍显沉闷,课堂上要经常用试题训练的模式夯实他们的基础知识,训练他们的基本技能,课外还要留给他们适当的作业加以巩固。

参考文献:

篇6

大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依靠母语进行情感、思想和信息传递与反馈,以求感情通畅、思想和认识达成一致,从而提升语文素养、人文知识和实现人格全面发展的过程。大学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具有的语言、情感和文化优势,其沟通存在交流无障碍、情感易共鸣和文化价值易认同等特点。借鉴多学科的沟通理论,探讨教育沟通的有效性,合理运用各种沟通手段,让教师能更自由地传授知识,学生能够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双方在和谐沟通中实现教学相长,是大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是控制论模式的代表,它突出了传播过程的双向循环性,强调了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并且引入了“反馈”的机制,认为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1]。从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和学生是一组既能发射消息又能接受消息的传播单位,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播的新知识时,作为传播受众会按照自己的母语经验解释信息,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并把自己的主张反馈给教师,教师倾听学生的语言反馈,角色又变成了受众,这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沟通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形象地揭示了传播过程的几个特点:平等性、互动性、循环性和共通性。平等性,是开展传播的基础条件,循环模式的传播要求师生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和谐的课堂关系和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互动性,表现在参加传播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译码者、释码者和编码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是处于不断的转换中,双方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互动中传授学业,激发兴趣,解答疑惑,学生们在交往中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训练[2]。循环性,师生传播信息、分享信息和反映信息的过程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并非单一的传播。共通性,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师生之间有“共通的意义空间”,这包括相同的语言、相近的文化背景、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相似的生活经验等。如对于鲁迅《伤逝》的教学,从教师角度讲,首先要详细地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可以通过观看电影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剧情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批评,引导学生思考涓生和子君命运悲剧的必然性;然后,组织指导分组讨论,各自发表意见;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解读,接受学生的互动提问,做出总结评价。在本课例中,教师的讲说围绕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编码和解释,通过选择电影等传播介质进行控制性传播,体现了编码者的主导性;学生将接受到的教学内容进行译码,并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编码达到认知的目的;在互相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一方面充当了信息的传递者,另一方面又从其他人口中得到了新的信息。老师对学生的所提的问题进行译码,如此循环往复,教师与学生一直在编码者、译码者、传递者、接受者的多重角色中不断转化,保证了教学始终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体现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自主开放和互动,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获得知识分享见解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从学生角度看,循环互动是受众意见、需要、态度等信息的流通方式,学生可以更为积极和主动地介入教学过程,主动思考和使用语文知识,在学习和讨论中,不断发现和提出教师未考虑到的疑难问题,促使教师对教学进一步思考。从教师角度看,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解释,反过来又促使教师不断地思考,也就产生了科研的方向和思路。教师和学生在循环模式中均是受益主体,通过循环互动,教师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和规划当前以及未来的传播行为,为下一次的教学传播积累了经验、做好了新的准备。学生则在循环中收获了新知识,提高了主动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特立普和森特的有效沟通理论

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特立普和森特提出了有效沟通理论,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等载体,将思维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双方互相接受。有效沟通理论涉及传播学中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反馈分析等主要内容,极具价值。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师生的有效沟通,而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的交换活动,在温暖、接纳、支持的环境中,通过语言的交换激发了学生的理性潜能。特立普和森特提出了有效沟通的“7C原则”:即传播者的可信赖性、环境的一致性、内容的可接受性、表达的明确性、渠道的多样性、持续性与连贯性、受众能力的差异性。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对大学语文教学传播来说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传播者的可信赖性,大学语文教师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他要在课堂中投入包含着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的情感,渗透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师首先要成为既有学术素养,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传播者,使自己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具有人格魅力人。环境的一致性,又译为情境架构,指传播须与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时间环境等相协调,如在讲授《古诗十九首》时,教师就要营造出士子宦途失意、游子思乡和哀叹鸣怨的悲情文学基调,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内容的可接受性,要求教学内容须与学生有关,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大学语文教学的侧重点不再是背诵和记忆课文的知识点,而在于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创新能力,感受人类的丰富的心灵和智慧。表达的明确性,要求大学语文教学使用的词语要准确、语法要规范、表达要简练,教师教学能恰如其分地使用好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易于学生接受。渠道的多样性,大学语文本身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以实现传播的最优化。持续性与连贯性,就教学过程来说,要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对语文知识实施持续性教育,母语教育的根本在于体验和使用,即使在大学阶段诸如对字词、语法和习作仍要不间断地使用和练习,同时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否则很难维持语文素养的持续提升。受众能力的差异性,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智能结构,注意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行为能力也会有所不同,表现在口语表达、文字表达、文学创作等不同方面,大学语文教学尤其要注意因材施教,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人,手段是语言,形式是真诚的对话,目的是实现主体之间的协调一致[3]。大学语文课堂的交往行为从本质来看是师生依托母语媒介,通过师生间的教学交往,实现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学习新知识的行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有四个重要功能:一是理解功能;二是合作功能;三是社会化功能;四是社会转型功能。理解功能,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相互理解是教育交往的重要手段,只有建起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充分地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接纳学生,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在学术讨论中学会“自圆其说”“自成一家”,相信学生能充分发展;学生也要充分理解和信任教师,也要尊重老师的课堂劳动,遵循老师的课堂设计,维护老师的课堂尊严,从而奠定教育交往的理解基础。合作功能,合作交流是大学语文教学交往的主要方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是深入交流,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思想感情的优势互补,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社会化功能,语文本身就是语言文字记录和反映社会生活的载体,其育人功能在于能够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习得认同当代社会规范和价值取向,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转型功能,语文的习得可以在客观上影响人的观念、思想和价值,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结构变迁和社会进化。在教育交往中,教师作为交往行为的主导者,要让学生产生信任,对知识产生追求向往,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培养自我的求知行为和责任感,提高寻求真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作为教育交往的另一个主体,也要逐步摒弃中小学教育中“唯课本论”“唯老师论”的被动接受心理,消除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生活距离和认知距离,主动与老师和周围同学交往,争取更多的语言交换机会。如讲授《关雎》时,教师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可以使学生理解其作为《诗经》开篇之作,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社会美德,通过共同体验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诗词的美妙,心灵受到净化和感悟,实现师生精神的统一、情感的共鸣和视野的一致,以达到精神层面的合作,实现理解和合作功能。文学的唯一源泉来自于社会生活,又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塑造了一个思想单纯、意气风发、书生气十足的大学生踏入社会后,随着经济的困顿、住房的狭窄、事业的不顺等各种矛盾的交织,使他心力交瘁,不得不向物质生活和庸俗的世俗关系低头的真实生活图画,引导人们去肯定和赞扬、否定和批判社会,实现其社会化功能。文学有其特殊的价值,是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无法取代的,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是通过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灵魂的途径实现的。如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整首诗浸透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悲愤的感情,揭示了当时中国在战争情况下的种种屈辱和悲哀,也潜含了觉醒的民族的痛苦和复仇的火种。这种作用是精神的,它虽然归根到底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促使社会历史的变革,但是它的社会转型功能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四、海德格尔和狄尔泰的“亲在—体验”理论

解释学派认为沟通的发生即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体验是一种亲历性的东西,海德格尔称为“亲在”,即“亲临存在”的意思,又译作“此在”,更看重的是“将来”对存在的意义。在狄尔泰看来,它与“经验”相对,更看重“过去”对生命的意义。教师利用多媒体、言语和动作等各种手段和方法,精心创设满足教学需要的模拟场景或真实意境,让学生亲力亲为参与,依靠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亲在”体验,来获得新的感受和觉悟,并通过交流和分享,唤起对“存在”的关注,以实现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超越,从而达到认知体验的自由之境。大学语文的“亲在—体验”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兴趣激发、感知体验、分享交流和应用迁移等几个阶段。学生是学习体验的主体,作为设计者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提供情景材料,这些材料要贴近学生知识和生活经验最近发展区,能诱发学生产生体验的兴趣和动机。在感知体验阶段,教学内容要以教材的知识学习为基础,通过参加活动,以观察、行动和表达的形式进行,这种感知和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体验结束后,学生要主动分享他们对人物形象、事件、语言等知识的认知和观察结果,通过与其他体验者探讨交流,总结原则或归纳提取出新的经验和认识。体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自主性的和谐发展,并生成新的主体。[4]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的经历不同,每个学生的体验都是独特的,允许存在差异,只要是真实的体验,就无对错之分。以的《雷雨》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其中人物角色表演话剧或者通过观看电影的方式来体验戏剧文学冲突,揣摩和讨论剧中角色可悲可恨可叹的人物性格。通过“亲在—体验”,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主人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潜意识地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将主人公的命运夹杂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作品进行自我解读,而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读者角色,体验过程往往能折射出学生自己的“亲在”小世界。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将亲在的体验关联到今后的生活体验中去,开始新的认知活动、道德活动和审美活动,也就实现了语文的教育沟通。

五、结语

大学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非权力支配,沟通行动实现程度依赖于教师的素养、学识和课堂的实际氛围,以及学生的文学基础、理解感悟能力和求知的主动性等各种因素。教师熟练掌握多学科视野下的沟通理论,恰如其分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手段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8-29.

[2]尹风霞.语文教学师生互动方法初探[J].教师论坛,2003(12):21.

篇7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27-01

一、中学语文教学特色

中学语文教学当然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但高中语文教学与大学本科阶段的语文教学有紧密的联系,时间衔接自然,课程内容的照应与过渡更显著,故本文中学的语文教学主要谈高中部分,高中语文与大学语文关系密切。

高中学生在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系统学习后,经中考升入高中,此时最大的求学目标便是高考升学,正如众所周知的,高中的一切课程都围绕着高考指挥棒来转,为对付此国内第一大考,于是形成了高中语文课程的一些特色,即:

(一)应试教育化,综合能力弱

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肯定是为了对付高考,所以凡是与高考相关的利于高考的教学训练活动都会进行,而凡是与高考无关的或在其次的教学训练活动都不会进行,或进行得很少,以免占用了有限的宝贵时间。高考是个指挥棒,历年高考真题也是个晴雨表,反映高考的动向,严抠语文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就是语文教师制胜的秘笈和法宝,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较弱。

(二)重视打基础,口径较狭窄

因为高中的语文教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所以一般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也呈现出重视打好基础,语文的知识面、涉猎面都显得较为狭窄,特别是学理科的学生,主要局限在掌握基本知识点上,对未来学习的适应口径较窄。

(三)集中在课堂,实践活动少

由于高中阶段应试教育的特点所限,高中语文学习也主要集中在课堂上,以课堂教师讲授学习为主,社会实践活动较少,课外阅读靠学生自觉和学有余力。高中学生语文课程也有一些科研活动,但一般来说科研活动都有限。

鉴于以上分析的高中语文教学特色,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应注重学生课内外学习相结合,不但为应试,围绕高考指挥棒转(这是现实国情所定),还应为学生将来大学的学业和人生打下雄厚的基础,更应重在激趣,激发、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树立信念。如第一位女太空教师王亚平的太空授课,就不知会为多少孩子打开探究世界之大门,会激发多少孩子对浩瀚宇宙苍穹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献身科学的热情,语文课程具有这些方面的优势。

二、大学本科生语文教学特色

一般地我国大学对本科生都开设有较多的人文类选修课,包括大学语文这类课程,有的学校还将大学语文课作为必修课,有的作为选修课。大学里的语文课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宽口径,重素质

大一新生经过高考千军万马的厮杀,闯过独木桥,进入大学后,真可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们摆脱了高考的束缚,进入了向往已久的自由学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被激发出来。相较于高中的应试教育,大学语文的教学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视野更广,层次更深,内涵更丰富。宽口径,为以后的学业和事业打下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让大学生的学业、事业适应性更强。

(二)多讨论,有实践

大学语文课都会有讨论环节,讨论课较多,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参与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思考,各抒己见。有的讨论甚至引发辩论,给学生更多启迪和收获。

大学生有较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教、做志愿者、家教、讲座、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这些都可成为大学语文学习和发挥的第二课堂,如成为作文的素材来源,为多种文体实践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学生积极参与性强。

(三)时间自由,阅读较充裕

大学生活学生自主掌握的时间较多,相较高中学习生活自由多了,可自由阅读的时间较充裕。鉴于大学语文学习教学的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开列出参考书目,推荐对的好书让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人文素质,教师还可多出一些思考题,供学生思考学习,激活其思维,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开拓视野,如读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蛙》等,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申报一些人文类的科研课题,进行科研活动。

三、研究生语文教学特色

这里所说的研究生语文教学包含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方面,广义的语文教学可以包括语言文学类(鉴赏的、专题的等)的选修课程,狭义的语文教学主要指研究生学科教育(语文)专业的教学工作。本文主要谈谈狭义的研究生语文学科教育专业的教学特色。

(一)心智成熟,适应性强

硕士研究生经过大学的学习,有的还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他们具有一定的学习、工作经验,一般心智都比较成熟,社会适应性较强,有的人还已成家,所以硕士研究生一般来说,都有一定的宝贵阅历,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导师主要在关键处点拨,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有深广度,具学术创新性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学术性,具有探索性。语文学科教育探讨大、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规律,主要研究教学法,也涉及教材的编选、评价等,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更应突出其创新性,力求出彩出亮点,给大中小学的一线语文教师以启发和借鉴,并力求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上升归纳为一定的理论,使之具有普适价值。由此,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最后定稿结论中都必须非常强调有深广度,具备一定的学术性,有创新点,这样的论文还可投稿发表出成果。

(三)讨论为主,重视成果

硕士研究生语文学科教育课堂更重视讨论,讨论和教师讲授约各占50%。因研究生课堂一般人数有限,比较便于组织开展讨论,教师可事先布置若干讨论题或阅读材料,到时研究生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教师及时点评、总结,这样的教学常能达到预期目标。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考试更多的也是写论文形式,教师、学校都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尽量多地发表文章,重视成果,为未来读博进一步深造和事业打下良好基础。硕士研究生或就业或进一步深造,在学术上已有一定的方向感,由此,教师对语文学科教育的研究生在语文教学上也会着重讲学习研究的方法,教师可提出供学生探索的一些问题,图书资料查阅获取的途径,及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则,鼓励研究生将平时的课业论文、毕业论文等修改后积极投稿发表等,有异于大学本科的语文教学,研究生语文教学常常是小课堂和导师制,研究生还可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做研究,其学术性和创新性都大大加强了。

篇8

在大学生眼中,大学的语文课程已经和高中等阶段不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拥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认为大学是能够让自身已经拥有的知识技能进行武装和升华的场所。因此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大学生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已知知识的总结,还需要更加新鲜的文学思考角度拓展手段来丰富他们的思想。也就是说,大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掌握和求知欲其实不低于各位语文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正视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自身对课文进行浅意理解,自己只在学生遇到理解中的疑问时,再加以引导和解答。彻底将教学模式中心地位中撤离,将话语权留给学生。

以生为本,这条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情况其实可以从教学用书上看出,正在使用的课本中,一大半都是中外优秀古典文学,再看教师的配合讲解,也基本上都绕不开文学鉴赏。但是大学是主要培养学生实际技术能力的教学场所,教师就可以根据这点结合学生的需求,在学习文学课的进程中通过学生对课文角色的整体理解,要求学生按照文中人物的思想来进行拓展对话,做到在实践的过程中,观世间百态。再次过程中完成从思想的理解到身体的体会,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阶层人民的思想状态。教师还可在教学计划中抽出几节课时,把从备课到讲课再到课堂总结,完全交给学生去准备,真正的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从全方位的角度锻炼其思维能力及行动能力。

2以吸引学生介入意识为基点改变教学方法

许多教师都认为,在课堂教学氛围的培育中,一旦有学生的加入就会使原本平静的表面变得杂乱无章,于是为了控制教学整体,就完全取消了本应活跃在教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环节。教师觉得大学生已经有了超高的理解能力,自己就可以直接进行理论的讲解而不去考虑课堂趣味性,直接就将语文课堂所带有的先天趣味条件摒除在外。在大学较为自由的课堂环境下,教师的这种行为反而会使学生将思想抽离课堂。

但是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介入课堂不是指在教学进程中不断提问学生,提问其实只能起到一小段时间的警告作用。对此教师可以采取课堂整体分组的手段,在每节课的末尾时间对各个小组下发下堂课的内容及行动指令,要求学生准备与课文所学知识相关的拓展资料等并制成多媒体的形式,告知学生课堂打分的依据涵盖形体教学内容等所有需要体现的方面,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使学生完全进入到课文内容之中。虽然分组大多数都会是由学生自主进行交流分组,但教师也要保证组内一定要存在性别差异,不要怕有意见上的分歧,因为分歧往往能够更快速的促进整体的思维水平的发展。这一点调整的必要性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文学素材中。

例如学习课文时,女生往往会对儿女情长或母性类的课文有着深刻的体会,而这种题材的课文刚好是男生的短板,这时组内就可以通过仔细沟通来建立男生思维与课文之间的理解。相反,在遇到英雄主义的题材时,女生很少能对家国大业有深层次的理解,这时就需要组内男生成为小组行动的主力。

并且,大学生在课堂中都是以学号为行动指令的,这就意味着课堂互动存在着变相的强制性,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自主解答问题,那些腼腆的学生可能就一学年都得不到锻炼。但在小组活动按参与程度打分这个环节中,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层面去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短板。

3以突出学生能力为核心革新考核方式

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考核,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大学语文的考核应打破单一卷面书写的评价方式。我们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多形式、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是说:我们应侧重考核学生对与知识点相对应的技能的掌握程度,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较高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底蕴。可以把成绩分成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可以占 50%以上的比重,侧重平时学习的考核力度,其目的就是使学生把精力转移到平时学习的连续和积累上,改变以往一卷定分数的局面。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是说: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考核主要包括课堂出勤表现、课堂学习态度、课堂仪表礼仪等。期末考试考核主要涉及记忆、口语、书面等方面的内容,专项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及运用能力。这种考试改革,可以让学生把学习精力放在平时的积累上,轻松自然地融入课堂,避免出现考试前搞突击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效果甚微的学习方式。

篇9

二、充满感性的朗读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语言及情感的综合门类,相比其他学科,语文更多地体现出感性的一面。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情感的认知正处于一个发展时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获得正确的情感导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富有情感的朗读课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必定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有效地提高知识水平。比如教师在讲解柳永的《雨霖铃》时,“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寓情于景,意境悠长。语文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首先要充分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思想情感,然后带有感情地进行朗读,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来表现其中的哀婉意境,对于学生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使学生不仅对内容印象更加深刻,对其中所表达的情感也更加感同身受。再比如在讲解白居易的《卖炭翁》时,教师不仅要朗读全诗,并且在重点的内容上进行仔细的揣摩分析,通过这样的朗读,也能够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表达自己对内容的感悟与体会。教师的朗读过程也正是学生对于课文思想内容的体会过程,在教学中,大学生对于卖炭翁的艰辛及社会的黑暗会有所体会,这样整堂语文课都是在朗读中完成的,不仅活跃起了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深刻和扎实。

三、扎实的写作功底

写作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重点培养项目之一。所以,大学语文教师也需要有扎实的写作功底,这样在对学生的写作教育中,才可以进行有效地指导,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试想,如果一名语文教师自己都不会写作文,或者写出的文章毫无文采,那他如何教出能够写出优秀文章的学生来呢。所以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自我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身文学水平的提高,也对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如果自己的写作功底十分扎实,文笔精妙,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有很大帮助。比如一位语文教师曾经先后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数篇文章,说明他的文笔自然精妙,必定拥有扎实的写作功底和丰富的阅历知识,这样的教师的文学积淀也一定十分深厚,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就会使学生心中充满敬佩之心,对于写作教学也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增强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因为他们可以从教师身上获得更多的知识量,加上教师自身对于写作的一些心得体会也会给学生以实际的指导,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的气氛也会活跃起来,整堂的写作教学课都会非常精彩,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受益匪浅。

当然,并不是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发表过文章,但是不得不承认,能够发表文章的教师必定对写作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文字的把握与组织有更多的了解,这对于写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所以,在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时,也能够将自己的实际经验传授给他们,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有所参考,对如何写作,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也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教师没有实际的写作经验,仅仅以一些纯理论性的东西教育学生,不仅不能够有效地指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有可能会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用错误的方法,误导了写作,使学生不能因此而提高写作水平,反而深受其害。可见,教师自身的写作功底扎实与否,对语文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善于写板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板书是教师与学生的主要沟通方式,也是课堂的主要教学媒体。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相对有些落后,但是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仍然还非常需要,比如板书,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板书的书写是对教师个人水平的又一衡量内容。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写出一手漂亮规范的板书,会使整个课堂教学耳目一新,也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对自己写字的规范与美观与否十分注意,对于学生的书写有很积极的影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示范,尤其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说”的好,更好“写”的好,只有自己练就一手好字,才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学习写出美观规范的汉字。这对于语文的学习也是有所帮助的。

五、求知好学

对于大学语文教师来说,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之内,而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使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因为语文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需要不断的发现与挖掘。所以,语文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生活,学习新知识,与时俱进,才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游刃有余。比如说在网络信息迅猛发展的现代生活中,网络中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尤其是一些网络语言的出现,不仅字词不够规范,有一些甚至还会引起歧义,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也不要一味地否定网络语言,而是应该对网络语言中一些具有生命力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吸纳,毕竟一些网络用语不仅仅是流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的确非常适用,所以才有它生存的土壤。

如果教师仅仅以此不规范作为置之不理的理由,很容易被学生认为陈腐守旧,对于教师的语文课自然会丧失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很容易造成语文教学的刻板,丧失了应有的趣味和活力。所以,在网络覆盖的时代,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需要教师以一种宽容、健康的心态来面对。除此之外,生活中会发生各种各样新奇的事件,教师也要持一种求知好学的态度去看待,使自己的知识更加丰盈,而不是仅仅以批评的态度来对待。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更应该适应时展需要,适当地改观自己对于知识的认知。再比如生活中所出现的与语言相关的现象,也是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内容,这样可以扩充自己的知识层面,在语文教学中能够使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起来,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也更为有利,对于语文教学的提升也大有好处。

篇10

一、职业教育对高职语文课程建设提出新要求

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更为强调实践、技术、职业,后者偏重理论研究, 在“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对高职语文建设提出新要求,即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上海第二工大高职研究所宇调查上海的企业171家,分析显示: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首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其次,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素质不能满足企业要求。企业反映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专业基础不扎实,在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创新、责任感、自我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也较为欠缺。在技术更新迅速的当代社会,这种能力和素质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企业还反映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例如,一家著名的汽车生产企业人事经理反映:现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技能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素质问题。许多毕业生缺乏起码的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缺乏在工作中计划、统筹安排的能力,缺乏基本的责任感,也缺乏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再学习的能力,这是学校教育应该反思的主要问题。 因此,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公共基础课,应着眼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一方面,夯实垫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语文能力基础和人文情感基础,有效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把语文能力训练和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二、《大学语文》课程结合课程内容、社会需求与高职学生的特点,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大多来自普通高中的勉强上线者,这些学生自我阅读、自主写作、实际应用能力欠缺,课余生活单调乏味,迫切希望丰富和发展自己。他们期望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开阔视野,提高语文能力,实实在在感受语文在自身成才中的作用。基于此,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丰富的教学形式中受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实践表明,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培养对象在智力类型上的差异,决定了两类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差异――社会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因此,它们是两类不同类型的教育。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都证明,形象思维强的人,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这正是职业教育的优势,也正是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的优势。课程开发应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1]基于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与方法,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1999年制定的《框架教学计划》所决定的一种新型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又为实践导向、行动引导、活动导向、行为引导型等说法,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因而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收集信息阶段、独立制定工作计划阶段、决定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评估阶段。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反映和体现。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获取真知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素质的变化。这个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动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倡导的基本教学方法有头脑风暴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和引导文教学法等。其中,最为重要的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并由其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和学的模式,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该教学过程中,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教学项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涉及技术、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的真实工作环境中,过程完整地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综合实践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更加有利于偏重技术、操作、实践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

(一)精心设计项目

“做中学”是项目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因此项目设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可实践性。项目的设计应采用结构化的方法,自上而下,逐步细化的原则;项目的实施,则采用自下而上、由易到难、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

根据课程内容以及学生专业特点设计项目,每一个项目包含若干个知识点,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各种职业核心能力,整个项目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指挥者,如:杨莉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一单元是“生命方舟”,选学的主要篇目有:庄周的《逍遥游》,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欧阳修的《秋声赋》、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围绕本单元,设计的项目是“发现生活中的诗意”,要求同学们自己创作诗歌或散文作品,并通过朗诵、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期望同学们通过这一项目,提高写作能力以及在生活中的观察和感受能力,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围绕这个项目,具体设计了以下四个任务:

任务一:网上搜集本单元涉及的文章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阅读评析作品,用ppt形式分组讲解;

任务二:每组自己创作诗歌或散文作品,用朗诵、歌唱等形式展示作品;

任务三:学习策划书、主持词的写作,以小组为单位写一份策划书、主持词,明确本次活动的进程,串联活动内容;

任务四:以“原创作品诵读比赛”为主题,各小组选两名主持人,进行小组成果展示(经典诵读),记录成绩。

在完成这个项目中,展现了同学们发现生活美的眼光和感受美的心灵, “七迹”小组围绕春天里的一次出游,诗话散文再配上实景照片,以及优美的朗诵,给同学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映像, “当世界睁开眼,湖与山的爱情在微弱的阳光里开始剥离,相互交融的世界变的愈加清晰,在朝阳的映射下世界开始认知自己。……云很轻,这柔软的棉被也挽留不了清醒的太阳,迎来崭新的一天。在湖的柔波里,鱼儿也醒了,世界都醒了。”“非常6+1”小组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从来 原来 后来》: “从来,没在生命中设想我们这一群人相遇的场景。/原来,我们的相遇是早已注定。/后来,不同棱角,不同形状的我们慢慢靠近,/ 书写了一段美妙的故事。/从来,我就不曾怀疑友情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画卷。/原来,缘分的天空里有的是无数微妙的牵扯。/后来,我们在时光的长廊里相扶,携手相依。/在如斯的岁月里/我们此时正在试着安放自己的青春/撕扯着懵懂幼稚的标签/憧憬一个又一个明天/莽莽撞撞、磕磕绊绊/张扬着特立独行的个性/眺望一个又一个远方/幸好有那么一群人在身边/幸好我们有这一场相遇//从来 原来 后来” 。

另外,第二单元为“真爱之旅”,设计的项目为举行一次以“我的爱情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经过精心准备,同学们分享了对爱情的看法,喜欢孩童时代的两小无猜,向往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真挚爱情,爱情其实很简单,就是鸟与树,鱼和水,相濡与沫,永不分离。还辅以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爱情观》课堂视频,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拥有正确的爱情观。第三单元为“历史长河”,主要的文章有孔子的《为政以德》、罗贯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等,设计的项目是举办一次辩论赛,从策划到实施到评价,整个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另外,也采用了角色扮演教学法,在第二单元,讲授《魂断蓝桥》剧本时,由同学们自行设计结尾并表演, 将组员身份职业化,如编剧、策划、导演、摄像、主演等),分工协作,自主完成。最后各小组提交相关剧本、视频。学生看到的是不同小组、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创作过程和创造成果,体验到了探索、发现、创新的喜悦及成功后的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荣誉感。

通过这一个个项目的实施,巧妙地把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普通话有机结合在一起,既提高了品悟分析作品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审美情趣,又学会了策划书、主持词的写作和辩论朗读的技巧以及ppt的制作,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搜集信息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同时改变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组织者、合作者、创新者、表演者。

(二)教学方式采用分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将不同能力、不同优势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小组人数要适宜(4-6人),小组规模应视项目大小和教学要求来调整,有利于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合作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计划,按照老师分配的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师主要对学生计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不甚完善之处给子指导,逐步完善任务;对任务中的每一项工作内容,小组组长要明确分工,落实到人,要求小组每一位成员必须参与。每一次项目的主持人由每组轮流选择一位组员担任。每个组员一学期至少主讲或主持一次。

(三)成果展示,考核评价

项目完成后,采用学生交流、互查与教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价。教学评价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每个学生在项目开展中的参与程度,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情况,结果如何,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项目最终的成果展示,如上述项目的最终评价就是各组的成果展示情况,包括活动的策划,主持词的串联,诵读内容及效果。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在参与度、学习努力度以及学习效果等方面都会不一样。因此,总结评价时,要坚持“重视过程,突出体验,鼓励创新”的原则,评价方式、评价指标应多元化,尤其是对那些与众不同的思考、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要给予肯定和奖励。

通过实践我们明确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开放的创新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渗透的力量,学会不断修炼和调整自己获取新的语文信息的能力,重点放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上,最终使学生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提高其综合素养。

篇11

一、研课标,明过渡

新的课程标准是九年一贯制,更注重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它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进行整合,将其列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一以贯之的目标。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就要仔细研究小学和初中在这三个维度上的要求有何具体不同。例如:在阅读方法上,由小学高年级的“学会默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到初中“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理解和分析评价层面,由小学语文的“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到初中语文的“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老师只有真正细细研读课标的这些变化,做到对课标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找到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能渗透下一阶段学习目标的好方法。

二、 研教材,明目标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犹如飞驰的火车,我们的语文教材明显体现了这种变化。于是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大学语文教材等就像这列火车上的一节节车厢,如何使孩子们能与火车头一起向前奔,我们就要细细研究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该如何过渡,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具体到小学高年级语文来说,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在处理课文内容时,首先要适度加深、适度渗透一些七年级语文的学习目标。小学高年级在教师研读教材后,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着眼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目标定位,就小学教小学,缺乏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关照,因而不利于学生的科学发展。因此,我们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更要做好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关注一些与初中知识关联性强的知识增长点,确定好既适应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又能体现初中语文教学要求的目标,让孩子们跳一跳也能够得到,帮孩子在这些知识增长点上“飞一飞”。这样,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这两节车厢的联系就更紧密了,衔接的效果会好得多。

三、研过程,明方法

因老师们个人的理解不同并鉴于孩子们的成长经历的差异,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易沿袭中年级的一些做法,具体表现为,在对知识点的理解上,小学老师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从朗读声音的轻重中去体会。而且小学的教学过程易限于课文内容,在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而孩子们进入初中后则需跳出课文内容,关注社会现象,从特殊的例子中,推断出一般的用词规律,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小学高年级老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初中学习方法的渗透。具体到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来说,我们可以在创设情境、通过朗读训练去感悟这一知识点后,将理解程度适当延伸、总结提高,从“一个词”扩展到“一类词”,进行初中学法的渗透,进而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大自然的文字》中有这样一段话:“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用心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生动之后,进一步拓展延伸,帮孩子们整理出这一类词的共性――采用了拟人手法,进而引导孩子们认识说明事物的文章里,这一类词语能够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有趣,这样就顺利实现了初中语文学法的渗透。有了这样的渗透与铺垫,将来孩子们在初中再学习这类知识点时,就会因为这个跳板的存在而水到渠成。

四、研学生,促过渡

从小学升到初中,是对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一次重大考验。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小学低年级依恋老师到初中阶段自主意识增强的过渡期,在对老师有明显依恋的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正在不断萌发。作为小学高年级老师,就一定不能错过这样一个抓好过渡、促进衔接的黄金期。我们应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半扶半放,给孩子一定的自,帮孩子们制订学习计划,优化学习方式,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孩子适应初中学习的能力。具体到语文学科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形成熟练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正确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养成及时总结、进行思维拓展的习惯。养成了好习惯,孩子们进入初中后就能很快适应初中生活。

五、研试卷,主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