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21: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电机实训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论文摘 要:以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及管理为案例,从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管理体制和校企合作三个方面阐述了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探究与体会。同时对实训基地的外在因素做了概要,管理规范所须力量,建设好实训基地不是一朝两夕的事。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电工电子专业实训课是中职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中起着基础的作用。下面结合我校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实训基地”)与管理的具体案例,谈谈几点体会。
我校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为了适应当前实训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四个主要特征,最终能实现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实训教学任务。在实训教学中,为体现柔性教学的灵活性,往往在实训模块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设计了基础实训(验证性)、提高型实训(综合性实训、应用性实训)和创新型实训等三种类型的实训项目,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我校实训基地承担近十门专业基础课的实训教学。从培养适应现代电子制造业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的特点,把电工基础、电子组装工艺、电子测量实训教学目标定位为“验证性实训+电子专业基本技能培养”;把“模电、数电、PLC技术”实训目标定位在“验证性实训+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把“电子创新实训、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功能定位为在“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培养”。
实训课程具体主要是这样安排的: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子创新都在电工电子基础实训室完成;电力拖动控制、电机与变压器在电机控制线路实训室进行;PLC技术、变频器与触摸屏技术在PLC自动化实训室完成;电力电子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在现代控制系统实训室完成实训教学任务,单片机技术在单片机调试实训室配套相应的软件完成教学。由于实训课程的多变,留有机动调整的余地。
为了加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保障学院的实训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实训基地的课程开出率及改善实训有序开展的工作条件,在“引领技术,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中,在管理体制方面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训基地及相关设备设施
以专业工种为基本单位,设立基地负责人制度,专门负责建设和场地管理。人选从具体从事专业实训工作的教师中产生,要求有较强专业技能,了解专业发展方向,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教科研水平。(亦可从学部理论教师中产生兼任实训基地专业管理人员)
2 耗材及易损件采购及管理
采购由专业工种负责人上报需购清单于实训开放中心,统一由专业负责人协助资产管理中心进行采购。有关材料的管理设一总的管理员,所有的账目,钥匙统一保管,出库入库完整记录。中心通过基地项目负责人完成场地调整,资产清理、登帐等工作。
3 实训教学管理
由实训中心统一管理,主要是日常场地设备安排,对与实训相关人员,由中心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进行约束。教学人员理论实训交叉的,须遵守实训场地使用管理规定,全部或大部分课在实训室的,由实训中心负责管理。中心对项目发展建设把握思路,提出建设性建议。
4 基地负责人职责
a.根据学校教学大纲的规定,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各项实训教学任务必须要有实训教材、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记录,保证完成实训教学任务。b.实训室应积极承担科研任务,努力提高实训技术水平。c.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检修等工作,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d.组织各类与实训相关的活动5.其他:考虑到实训工作较为繁重,为明确各工种功能职责给予一定的补贴待遇。
为全方位地行使实验基地的各项职能,我们采取了几点措施: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我校电子电工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浙江工业及周边地区先进电子制造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要达到培训目标就必须保证实验室设备配备先进合理,而靠学校投入是很难实现的,如我校实验基地电子组装工艺实验室是由日东电缆衢州公司共建而成。我们主要从“定向班培养”模式方面实现共建。
日常事物管理——集成化管理理念就是体现节约、高效、实用的管理。节约是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一条主线,我们采用人力资源合理的日常管理模式,由实训中心主任、实训室负责人和优秀学生构成管理团队,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担任实训室负责人,要求教师具有“双师”资格,这样能做到及时维护设备和及时修改实验项目,实现高效、实用的管理。全员参与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是实训基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的做法:①实训基地按学期由实训中心主任召集各专业负责人对实验教学目标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制定改进和完善计划;②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鼓励开展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并负责教学的监督和考核。
中职实训基地建设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笔者认为不能将基地建设单纯看作是设备的建设,更不能单纯看作是本校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专业教师针对性培训,提高技术力量,尽量争取各类基地经费的划拨,尽快适应及熟练运用所配置的培训设备,以保证基地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及实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中职实训基地建设不是一朝两夕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要管理好实训基地,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实训基地管理方案,要全体使用基地人员和谐构建。笔者也是借助学校的现状,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人员资源共享,以便交流。
参考文献
[1]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国期刊网
新学期一开学,各系各教学单位就开始了紧张的教学工作。实训中心第五周实训课迎来了机电工程系07机电班32名同学的实训。其实训内容为掌握钳工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及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的基本操作方法,并对数控车、铣、火花机、线切割机等的参观。为了搞好这次的实训教学 ,院领导指示大家提前一周对教学中的相关工作做了周密安排 ,委派经过实训教学课考察证明 , 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思路清晰的老师担 任指导老师,对教学用具进行认真的清理和准备,保证了实训课的顺利开课。
这次实训课的第一节课是安全教育,安全是实训中的首要问题,课上指导老师不是只讲安全要求,同时还讲述了自己见到的和自己亲身经历的安全事故,并且列举了过去同学们在实训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一些安全问题,由于讲述事例生动,使同学们的思路很快 应跟上老师的思路,因此在这次实训课中,没有出任何安全问题。对于机械加工实训课,安全问题一直是领导 和老师十分重视的,而这次同学们表现出对安全的重视,为今年教学实训课开了一个好头。
这次实训课07机电 班的同学表现出了高度的积极性。从钳工、车工、铣工实训课过程中看,同学们态度认真,操作严谨,实训课的第二天,他们对钳工的基本要求,车工、铣工的操作规程都基本掌握,到第三天大部分同学都能加工出合格的工件。值得赞扬的是钳工课实训中的几位女同学,由于体力上的差别,她们在錾口榔头的制作中比男同学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但凭着她们对知识的渴望,对工件质量的追求,在进度上她们一点也不比男同学落后,老师和同学对她们总是投以赞许的目光。
到目前为止,同学们对教学要求规定的正确读图,工序的确定,公差的理解、量具、工具的使用,操作规程的熟悉,对安全意识都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 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授和学生们的积极的配合下,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没有一件安全事故发生,都顺利的完成了实训任务。学生都能够完成好实训教师给他们布置的课题,最后通过实训老师的考核,绝大部分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次实习实训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3周的实习内容。
培训地点:罗定市**镇镇会议室
参加人员:罗定市**镇、村干部(分管电商领导、村第一书记、村主任等)。
参训人数:66人
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关键是需要和现代制造业的技能人才接轨。当代社会的机电岗位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直接胜任的,公司在选拔技能人才时看重的是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往往看重的是专业技能技术水平,而不是天花乱坠的简历。
自机电综合实训课程开展以来,关于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涵盖机电专业课程,要把这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机电综合实训课程中,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我的学习意识,并推广于全校的师生。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技能大赛的要求,对专业型人才进行分析、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让更多的机电专业学生融入此氛围,掌握更多的技能技术,也为将来胜任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机电综合实训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
通过所学专业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现代制造业需求的技术融入进工学结合的实践项目中,通过对现代制造业的技术技能需要,根据其特有的属性,组织实现具有针对性和高度仿真性的实训项目,其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专业实践技能的操作、实践技能的训练和考核等。通过技能模拟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首先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操作理论知识和安全知识的考核,检验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和职业素养;其次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进行考核,检验学生的技能实践操作水平;再者是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成效进行考核,检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效,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与不足,及时进行补充和纠正;最后使教学实现“过程―结果―过程”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看到结果,在结果中优化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和技能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模式改革的主动性,真正做到企业实践和教学改革、工学结合相辅相成,促进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机电综合实训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根据我校实际,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和特色,结合其所必须掌握的技术技能,通过企业生产实际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在上课过程中通过企业6S管理和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使学生认识现代制造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融入企业生产实践项目,合理安排上课,制定机电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保证每个机电专业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提升职业素质。同时设置一本校本教材与企业实践项目模拟相匹配,保证学生在五年的学习生涯中通过综合实训技能的学习,不断奋发前进,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形成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机电专业学生必须获得钳工、车工、数控、维修电工四个工种的技能等级证书。根据学生的特色制定不同工种的课程内容,每一个工种安排一学年的技能培训课程,让学生在五年学习生涯中,充分提高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做真正的技能型人才。针对维修电工高级工项目,PLC应用在本台设备中完成操作,并达到一定的技术技能水平。
在学习综合实训课程时,拓展专业技能培训,在企业生产实践模拟的项目上,根据技能竞赛的要求,适当加入培训内容中,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通过校内技能学习平台,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首先要保证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实践项目相吻合,组织学生上好每一节实训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充分掌握自己所学的技术技能,所以需要教师安排实训项目的时候必须与企业实践项目接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使自己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安排好自己下企业实践的过程,到企业学习现代制造业所需求的技术技能,跟上当代企业生产的步伐,掌握好一系列的生产流程和工艺后,然后结合学校实际安排学生的内容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完善。其次是安排校内和校外的技能拓展,在校内先把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训练扎实,然后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际操作,向企业实践项目靠拢,实现教学内容和企业生产实践的有机融合,这能充分体现学生专业的技能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大力开展与企业实践相对应的技能训练项目,保证学生学习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项目相结合。
健全训练机制,必须选择一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技术指导顾问,在专业组里面选取有经验的老师加入这一队伍,通过老教师的出谋划策,不断提高专业平台的技能水平,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通过项目辅导和专项训练,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水平。通过不断的竞争和竞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保证学生训练的质量和难度,就需要老师的外援,与兄弟学校项目负责人共同钻研、探讨,争取更多的实现项目。
变电设备智能运维的一大亮点,设备重症监护及远程控制系统,对需要监护的设备加装各类传感器,通过外网或专网,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可以通过移动端设备随时随地访问,也可通过远程控制对数据进行分析,甚至实现远程做局放。在部分没有信号的地区,也可以就地构筑小型局域网。
变压器局部放电测量技术,分为电量检测法和非电量检测法,电量检测法:高脉冲电流法、无线电干扰电压法(RIV)、特高频电磁波法;非电量检测法:测声、测光、测气体。其中提到了声成像测量的新技术,通过声音多点定位,软件计算时间差,从而实现声成像。对局放试验中干扰大的问题,可以通过硬件以及软件两个方面来降低干扰,同时也给我们讲了一些降低干扰的小技巧:阻抗盒接末屏尽量用短一些的线,尽量采用并联单点接地。
变压器局放试验中,外部干扰信号经常会影响试验判定。常见的干扰有:
一、空间干扰
(1)试验线路中采用滤波器、隔离变、阻波器;
(2)滤波通带
(3)平衡输入方法;
(4)天线噪声门控
对变压器周围进行干扰信号测量,当外部干扰信号与局放仪中干扰信号同步时,可以消除掉该干扰信号。在以后的局放试验中可以尝试使用看现场实际效果。
二、电源干扰
(1)阻断
(2)滤波
三、地电流干扰
(1)测量回路与试验回路最好分开;
电抗、分压器的接地要区分出来,便于加压时测电流,不受其他设备的干扰。
(2)采用并联单点接地;
多设备并联接地,最好不使用多点接地,各个接地线汇于一点后接地。
(3)缩短接地线长度和降低接地高度;避免产生对地电容。
(4)接入滤波模块。
一、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和能力是有不同内涵的,二者是有区别的。理论是对客观规律和客观事物的本质的反映,而能力则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和事物的本领,属于个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特征。理论知识是后天获得的,而能力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环境、教育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后天的教育。理论知识的获得是无止境的,发展相对要快些;而能力的发展是有限的,相对要慢一些。我们常说某些学生高分低能,就说明理论和能力不是一回事,所以过去有人认为有了理论就有了能力,这是片面的,因此不能用掌握理论多少来衡量能力的高低。理论和能力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是需要理论知识和能力的,能力通常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而已形成的能力反过来又会影响掌握理论知识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掌握理论知识是发展能力的条件和基础,能力又是掌握理论的前提和结果。高职学生毕业后,要从事各项工作,因此在学校期间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获得一定的再学习能力。
通过电机理论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电机的基础知识。实训教学中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注重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又注意知识的积累,使他们从掌握知识不多到很多,将有限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能力。
二、改革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了实现高职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将“电机及电力拖动”课实践性较强的章节内容移到实训室来上,结合着电机实训内容,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边指导学生操作实践。理论与实践实行了零距离的接近,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课堂搬到实训室,使学生很容易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维修工艺。在实践中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训不再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是更多地向应用性、综合性训练转变,真正加强了实训教学的内涵。同时加强了实训操作考核力度,操作和提问考核随时进行。电机实训课考核既不能单纯采取卷面形式,也不能单纯考查实际操作,一是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二是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理论基础或实际操作能力。在电机实训课的考核上采取了“三合一”的策略,也就是理论知识部分占30%,采取问卷考试,要求考核点紧密结合专业内容,突出实用性;实训操作部分占40%,着重检查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规范和熟练程度;实训表现部分占30%,重点考查学生在实训期间的行为表现、职业道德、劳动态度等。这种考核方式,既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原则,同时突出了专业课的特点,激励学生注重实践技能、职业道德的综合统一。促进学生重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训练,既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和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手段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教学改革方法。
1.穿插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到电机维修实训中来,让学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亲密接触,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让他们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电机维修中的绕组制作及绕组嵌线都是比较难以讲透的内容,只能在操作中去体会和理解,不妨采用FLASH或其他的软件制作一些电脑课件和动画,穿插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实训注入了新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入形象、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既扩充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实训教学的效果。
2.实物比较法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物比较法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运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物来进行比较。让学生在体验和感知实际事物的同时,激发起学习制作的欲望和要求。在电机维修过程中,不难发现有很多的工艺技术,都是可以采用实物比较法来完成的。比如在维修电机相绕组烧毁的故障时,就可以找来一台同样规格完好的电机,按照工艺要求查出线径、匝数、绕线形式等,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对比,找出维修的依据及工艺方法,以增强学生对电机维修的感性认识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维修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51-02
实习实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阶段,实习实训教学模式陈旧,学生被动接受的内容多,主动探究的机会少,严重制约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电类专业目前实习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CDIO教学模式,即从Conceive(构想)、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到Operate(操作)全流程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训练项目的积极性,在真设备、真项目和真要求的驱动下,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我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项目实训采用了CDIO教学模式,为此开发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车实训系统,该系统由10个功能模块组成,可根据实训内容要求构建硬件电路,可完成智能车的循迹、避障、调速、语音报警、车速和里程显示及遥控等功能,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软件编程、硬件调试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整体设计思路
以AT89S52为核心控制器。车体选用标准车架模型改装而成,霍尔传感器实现测速和里程统计,红外传感器进行轨迹跟踪,超声波传感器避障,蓝牙模块实现无线控制,直流电机对车进行转向和行动控制,H桥电路实现电机的驱动。本系统基于完备的软硬件系统,很好地实现了小车的自动循迹和避障,遇到障碍物时,能进行语音报警和自动减速,通过液晶LCD1602显示车速、里程和距离障碍物距离。
系统由微控制器、电源模、功能按键、显示、电机驱动、语音模块、蓝牙、红外传感器、超声波避障、车速检测等10个功能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学生可根据设计需要,完成不同功能智能车的硬件搭建和软件调试,通过蓝牙无线通信模块,可实现智能车的遥控。
二、智能车实训系统的硬件组成
系统硬件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能否稳定而可靠地运转就取决于硬件电路的质量。核心控制器采用AT89S52构成最小系统,红外传感器模块采用4组红外对管构成循迹电路,测距采用HC-SR04超声波模块,液晶显示电路采用1602,电机驱动采用L298构成H桥电路,语音模块采用ISD1760构成,使用了蓝牙通信模块HC-06实现无线通信,电源电路采用7805和LM1117将96V锂电池转换为5V和33V,除电机驱动模块需96V和蓝牙模块使用33V外,其他模块均采用5V供电。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开放式接口,方便学生连线。
电机驱动电路采用L298N构成H桥电路,可同时驱动2个直流电机,如图2所示,OUT1,OUT2和OUT3,OUT4之间可分别接电机, 5(IN1),7(IN2),10(IN3),12(IN4)脚接输入控制电平,控制电机的正反转,这四个引脚输入PWM脉冲,假设IN1输入一个PWM脉冲,IN2输入与IN1相反的PWM脉冲电机正转,相反的PWM可以由程序设置,若要实现电机的反转,则IN1、IN2输入与正转相反的脉冲即可实现, EN1、EN2为使能端,控制电机的停转。当使能端为低电平时,芯片不会工作。
t外循迹模块采用红外对管构成,如图3所示,一体化红外发射接收IRT中的发射二级管导通,发出红外光线,经反射物体反射到接收管上,使接收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电阻变小,输入端电位变低,当红外光线照射到黑色条纹时,反射到IRT中的接收管上的光量减少,接收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电阻变大,三极管截止,三极管的集电极C为高电平,再经反相器后输入到单片机的信号为低电平。在三极管的基极B和发射极E接一个01pF的电容,减少电路中的“毛刺”,以减轻电路的干扰。由于光电传感器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容易引起单片机的误判,因此我们在电路中加入了一个可调电位器(阻值为10K),通过调整电位器,改变光电传感器的输入电流从而改变其灵敏度。
三、测试结果
实训过程中,以智能车为训练平台,根据设计要求构建硬件电路,先进行基础训练,然后采用项目驱动式,拓展任务,创新性地进行实训,通过在智能车平台上安装不同的功能模块来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为了测试智能车实训系统的性能,制作了智能车的样机,经过试验测试,该智能车样机能够准确判断跑道的边界线并分析出跑道的走向,可以实现自主循迹功能、避障功能和语音报警等功能。
四、总结
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车实训系统,该实训系统具有模块化设计,搭建方便、灵活组合,功能多样,使学生在该系统上进行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设计和综合调试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训热情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健峰.实训在电子电工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J].电子制作,2014(1):11.
[2]狄春红.中央空调实训台实训项目的开发与应用[J].职大学报,2013(6):73-7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57
Abstrac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s a public basic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the bridge, the teaching qualit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learning effect and the students post working ability,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in curriculum design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repair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motor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urriculum design as an example,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teaching philosophy, content, process, methods and evaluation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a profound summary of the actual teaching experience. From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eaching desig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realize the goal of teaching.
Key words Officer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rse design; motor and control technology
0 引言
“电机与控制技术”课程是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电气设备修理及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各类型直交流电机原理与控制、变压器、微控电机原理与控制与直交流电机电力拖动基本原理等内容,除包括电机基础理论知识外,还涉及到实际电机拖动与控制问题。课程理论抽象、工程技术应用要求较高,而士官学员的特点是理论知识掌握不精、不深、不够,而实际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较强。为解决上述矛盾,教学组紧紧围绕课程“专业基础服务专业”的课程定位,以专业与学员任职岗位需要为牵引,对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课程设计,主要包括理念、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内容,使得教学设计理念和目标更加细致、完整、科学合理,通过内容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设计,完善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评估机制,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教学和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形成。
1 课程设计①的方法和原则
教学设计是教员根据教学层次或者对象对授课进行预先策划与精心设计。教学设计的总体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课程教学理念设计、制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内容、课程的组织实施设计、教学评估设计。
1.1 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指导和规范教员的教学行为。教员授课质量的好坏,教员的教学理念将对此产生直接影响。根据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教学理念要以士官职业岗位活动导向、突出能力目标、基于项目或任务载体、加强能力实训、以学员为主体、一体化教学等基本原则。
1.2 确定目标
基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并细化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目标一般可分为总目标、分目标。总目标是对课程的方向性总体把握,分目标是对课程各个子部分的提出更为细致教学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设计与确定需要反复完善与修改,绝不能一成不变。
1.3 优化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实质部分。教学内容在设计时要重点考虑以下方面:(1)内容要符合学员的专业与岗位需要,对后续专业教学有支撑作用;(2)针对课程目标,构建优化教学内容;(3)内容应考虑专业的前瞻性;(4)内容应综合考虑广度、深度和难度的平衡。通过合理设计,优化内容,保证内容的基础性和专业特色。
1.4 方案设计与组织实施
这是课程方案的形成和实施环节,设计时要重点考虑以下方面:(1)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2)选择合理的教育方式与活动形式;(3)教学进程与课时分布。
1.5 课程评估
设计方案实施后,要及时对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实施等因素进行评价,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与改进设计。
2 “电机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教学理念
根据士官学员特点、专业和岗位需求,构建应用性理论、验证实验与技能实训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强调“实用、适度”,重视应用性;加强教学互动,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加强实践性教学,实现电机理论知识和应用、电机实际控制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做”教学过程,使学员更快的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合理采用讲授式教学、比较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采用多媒体、部组件、实物等手段,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实践教学采用讲解示范、分组练习、个别指导等方式,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提高动手能力。建立过程性考核系统,调动学员在实践训练、师生互动、学员协作交流等方面的学习主动性。
2.2 教学实施
(1)教学中,教员要贯彻“以学为主”教学理念,实现由以教员为中心向以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转变。②(2)要求教员要积极提倡学员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协作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要求教员突出“电机与控制技术”课程对电气维修及相关专业学习的桥梁作用,正确处理基础内容与实际装备应用的关系,强调用电机拖动技术解决电机与控制技术问题的方法学习,调动学员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力。(4)实验教学教员要围绕培养学员的知识理解、综合应用、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构建相对完整的实验实训内容。
设计了4个基础实验、4个实训项目和多个开放性实训项目等三个层次实验项目。其中,基础实验紧密围绕课程标准中知识点的要求,合理设计和组织了实验内容,抓住了学员的兴趣点,有效培养了学员主动学习和应用所学课程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个实训项目,以修理车间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项目或者任务,例如修理车间的配电系统安装调试、电机正反转控制、电机顺序起停控制、电机Y/起动控制、典型机床电气控制设计等。通过实训项目,可以有效加强学员对课程中电机拖动与控制方面的理论知识深入理解,增强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员的基本素质和岗位能力。开放性实训项目打破课程体系的束缚,设计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项目任务,让学员熟练掌握低压电器等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能,同时也培养学员的工程实际动手能力,使理论知识具体化。
2.3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按照专题的形式,从难到易,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逐步展开,同时结合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增减。
(1)压缩电机原理的内容。电气设备修理相关专业学习电机原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为学习特种电机使用和维修打好基础。因此,对电机原理内容进行了较大的压缩。一是着重讲授电机的工作原理、主要的电磁关系、工作特性及交流异步电机的等效电路等,对各类电机的绕组及磁动势部分只作简要的介绍即可;二是对此部分的重难点进行重点讲授,如直流电机的换向、交流异步和同步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
(2)强化电机拖动内容的教学。“电机及拖动基础”应着重掌握电机的机械特性、运行特性以及对拖动系统运行的分析。因此,在教学中将重点放在电机的机械特性、电机的起动、制动和调速过程中各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及动态特性的分析上。对当前应用较广泛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花较多的时间详细分析,既分析不同频率下电机的机械特性,又分析不同性质负载时电机的转速、电动势、电流、电磁转矩等物理量的变化趋势,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增加新型电机的教学内容。在新型车辆上特种电机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无刷硅整流发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为此,控制电机要的同时增加这部分内容,并合理安排教学时数,使教学更加适应新技术和新型车辆发展的要求。
2.4 教学方法设计
针对教学对象和课程本身特点,确立以理论讲授式为主,同时采用比较式教学、演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员系统掌握电机与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体系,形象化地理解抽象概念,使得理论与实际应用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5 教学评估设计
评估设计采用了针对教员教和学员学的双向考核的措施,全面监督和评估教员教和学员学两个方面的教学效果。③
在评估教员教的环节中,设计了学院教学督导组听查课、系教学督导组听查课、教研室领导听查课三级听查课制度,同时课程结束后立即组织召开学员评教会,在课程教学全过程进行教员教学的综合评价。学院教学督导组将听查课的情况和指导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务科;系教学督导组将听查课的情况和指导意见及时反馈给系、室;教研室领导把三级听课情况及时通知教学组;在期末,教务科、教学组和学员代表联合召开以“教学效果”评价为主题的经验交流会,收集学员对任课教员的评价意见和建议。教学组根据教学评价信息,及时总结和交流教学实效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促进教学组教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在评估学员学环节中,采用课堂提问、作业、实验实训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学员成绩综合评定办法。该综合评价方法,贯彻了过程性、形成性考核思想,激励学员重视知识获取和能力提高的过程,调动学员在课堂讨论、师生互动、协作交流、实践训练等方面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双向考核措施和方法,全面监控和评估教员教和学员学两个方面,促进提升了教员教学能力和学员学习能力,提高了授课质量。
3 结束语
教学组通过对课程设计的改革,在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中取得了实效。通过改革,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体系更加完备,更加贴近专业,更好服务于专业教学;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有助于学员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员更容易掌握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注释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和学习氛围较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校机电专业电工电子类课程的实训课采用了“师徒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师徒小组合作”就是让学生中的优秀者充当“小师傅”,由“小师傅”指导同组的学生(“即小徒弟”)完成项目中的各任务,实现项目的目标。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任务主要是辅导“小师傅”,以及充当“导演”“主持人”的角色。
下面以电机控制实训的教学为例对该教学模式做详尽介绍。
一、教师选定合适的教学项目,并对教学进行设计
中职机电专业课中实践性、操作性、技能性的教学内容很多(如电机与电气控制、单片机、PLC等的实训课等),这些内容都适合采用“项目驱动、师徒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师选择的项目应具有强大的驱动力,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具体来说应具有这样的特点:(1)实用性强。最好是学生能认识到其应用价值的项目,或者是即学即用的项目。因为学生会对自己觉得有用的东西感兴趣、产生较强的求知欲望。(2)生动、形象,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3)难度适当,循序渐进。不能超过学生的承受范围,以免学生的学习动力受挫。(4)安全可靠,不易出现人身和器材的损伤。教师要对选定的教学项目的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周密的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1)教学目标。(2)准备工作。(3)根据需要将正式上课的时间分为若干个时间段。(4)正式上课的各个时间段“小师傅”“小徒弟”和教师各做什么事,以及各自的注意事项、出现意外后怎样处理。只有做好了教学设计,正式上课时才能有条不紊地实现教学目标。
对于中职电机控制课程,宜选择三相异步电机的点动、连续运转、顺序启动、多地控制、正反转、Y-降压启动、能耗制动等实用性很强的基础电路作为“师徒小组合作”教学的项目。
二、实施过程
1.师、徒的产生
挑选8名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强、学习成绩较好、责任心强的学生作为老师的徒弟,形成“师傅―徒弟”关系,每位“徒弟”再带领4名学生,组成“小师傅”与“小徒弟”关系。
第一次师徒小组合作的“小师傅”由老师选择,其后每次活动的“小师傅”由上一次师徒小组中的“小师傅”推荐产生。
2.小组的形成
对电机控制的实训,可将学生分组,每组有1个小师傅、4个徒弟,共5人,4块电机控制实训板,小徒弟每人一块实训板。也可以根据实训设施酌情分组。其他课程可根据实训性质、实训条件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分组。
3.对“小师傅”进行培训
老师给各位小师傅下发教学任务书(略),并请小师傅预习、熟悉教学内容。
然后在正式上课前三天左右,利用自习课、中午或周末休息时间对各小组的“小师傅”进行培训,帮助小师傅熟练地掌握本项目学习的知识要点及实践操作技能、技巧。
4.“小师傅”自修
被选为“小师傅”的学生,为了把“师傅”这个角色当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所以老师可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对老师所教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对自己作为小师傅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备课,达到熟练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程度,有困惑要及时与老师交流,得到老师的指导。
5.正式上课
按照之前分好的师徒合作小组,各小组由小师傅主导,开展师徒小组合作教学,对小徒弟进行指导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书上的各项任务,老师在旁边观察指导,但不过多地参与教学过程。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6.评价
完成“小师傅”对“徒弟”以及“徒弟”对“小师傅”的评价并报告(每小组1份)。“小师傅”推选一名表现最优秀的“小徒弟”成为下一次活动的小师傅。这样,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成为“小师傅”。最后,教师对该项目进行点评,总结经验和教训,表彰优秀小组和优秀学生,展示优秀作品。
三、取得的效果
实施该教学法后,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投入项目的实施过程,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也得到了降低。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电气相关专业的课程中,通常会将Y-降压启动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进行学习。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扎实的学好,作为任课教师要认真研究,做好教学设计是很必要的。
二、教学情况与重难点分析
(1)教学情况
中职学生的特点:理论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弱;好奇心强、乐于动手;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较弱。
通过实训教学预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是:1.正确识读Y-降压启动控制电路的原理图、接线图和布置图。2.掌握Y-降压启动的工作原理。3.会按照工艺要求正确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Y-控制电路。4.能根据故障现象,会分析判断并完成检修三相异步电动机Y-形降压启动控制电路。预达到的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职业综合能力。
(2)重难点分析
学生理解Y-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重点,明确掌握电动机在Y-接法时的接线盒内的接线图,以及掌握电动机在Y接法和接法时的主电路的接线方法,而从掌握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中交流接触器的接线及线路的检测方法。
(3)采用的教学策略
根据以上教学情况与重难点分析,教学策略要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特色,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实训前准备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组装与调试视频,并运用实训仿真教学系统软件,通过在软件中以动画方式介绍星三角降压启动的工作过程,解决了学生对实训内容兴趣不高的问题。采用项目教学法为主导并辅助PPT进行讲解,从而解决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采用小组学习法,通过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激发集体荣誉感,解决学生自主能力弱的问题。采用任务驱动法,使理论与实操深度融合,提高职业技能。
三、实训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提前通知学生浏览相关Y-控制电路相关网站,了解Y-控制原理。
(2)通过网上下载Y-视频短片,播放给学生观看,讲述Y-控制应用的重要性和广泛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创设Y-实训目的情境。
为给学生直观感性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创设以下实例情境。
教师演示电动机Y-控制电路的动作过程。当按下启动按钮SB1后,KM1和KM2的主触点动作,电机星形降压启动,电机低速旋转。电机星形运行10秒后,星形接触器KM2的主触点断开,三角形接触器KM3主触点接通,电机以三角形连接全压运行,电机快速旋转。当按下停止按钮SB2后,电机停止转动。假如电机过载,热继电器触点FR动作后,电机因过载保护而停止,报警灯亮。
将学生分成两人一个学习小组,请每组演示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师告诉学生,通过12节课的学习,也可以完成该实验的硬件连接,看到同样的电机运行效果。学生短时间里就能体会成功的喜悦。这种做法既给学生下达了实训任务,又激发学生思考,该如何完成一个Y-控制电路。
(4)目的实施过程。
步骤1:讲解Y-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
教师结合电动机Y-的演示运行过程,通过PPT中Y-动画讲解原理,学生理解Y-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更使学生产生兴趣,即理论联系实际。
步骤2:绘制Y-控制电路原理图。
把标准图发给他们,让每个组通过直尺绘制原理图,标准图见图1。先小组内部互相纠错,然后再小组之间纠错,老师检查并做记录,作为实训平时成绩。
步骤3:Y-控制电路的组装、调试。
引导每个组的学生根据原理图准备材料,并按要求组装好,让小组先自查,小组间互查,老师最后检查。检查无误后,先通电试控制电路,成功后方可再带电动机运行。
步骤4:Y-控制电路故障检修。
教师讲解“排故六步法”:第一步:观察故障现象,通过:望、闻、问、切”了解故障前的操作情况和故障发生后的异常现象,以便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发生的可能部位,进而进一步查找。第二步:判断故障、范围。第三步:查找故障点。第四步:排除故障。第五步:通电运行。第六步:做好维修记录,以备日后维修参考。
实训中突发故障现象:有爆炸声,且空气开关跳闸。
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分析判断:一定发生了严重的短路现象。带着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做到抽丝剥茧、循序渐进。会是哪里短路呢?根据“排故六步法”:
1)根据第一、第二步现象,判断故障原因、范围。故障原因:短路;范围:接触器、按钮、时间继电器、电动机。
2)查找故障点:首先先把烧坏的接触器换掉,(两个接触器已经报废)。然后对电动机主回路进行检查,用兆欧表对电
动机的各绕组(包括电缆在内)进行对地绝缘测量,电动机相间检查,绕组的绝缘值正常。
3)排除故障:接触器上连线松动会导致起弧从而发生短路,但在拆除旧接触器的时候没有发现松动的连线;匝间短路,把电动机接线柱上的连线全部拆掉,用万用表进行绕组阻值的测量,电动机绕组基本平衡;相间、对地电动机绝缘绕组正常;复合按钮故障,没有及时通断,导致“星”接触器没有完全释放,“三角”切换接触器就闭合,导致出现短路。经查,按钮正常;时间继电器故障,即时间控制上出现错误,导致“星”接
触器没有完全释放,“三角”切换接触器就闭合上了,出现短路;接触器辅助触头故障,接触器触点同时闭合,导致短路。
4)经过检查,是接触器触点同时闭合,导致短路。
事故总结:时间继电器不能出现误差问题,这是其一;“星”启动接触器与“三角”切换接触器一定要做好连锁装置,避免同时闭合,这是其二;“星-三角”接触器触头接触良好,应避免触点粘连这是其三;其四其他辅助元器件良好;当然,前提电动机必须保证良好。
中图分类号:TM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2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是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高职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训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提高实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深造有着积极的意义。《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是我院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通过4周的集中实训,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强化维修电工所需的基本操作技能,达到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规定的维修电工中级技能标准。针对2012年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中级维修电工鉴定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改革,结合我院实际实训条件,机电一体化教研室对相关的考核项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改革。
1 实训考核项目改革
自2012年起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中级维修电工的考核鉴定内容实行了较大的改革,经改革后中级维修电工技能考核试题包括四大类,分别为:电机控制系统配线并通电试运行;电子控制线路安装、测试、调整;PLC与变频器;机床故障分析及检修。其中,内容改革较大的是电机控制系统配线并通电试运行项目(在旧标准2个子项目基础上新增了2个子项目)、PLC与变频器项目(全新增加的项目)以及机床故障分析及检修项目(由原来的3种机床设备改为2种),而电子控制线路安装、测试、调整项目内容未作改动。经改革后新的技能鉴定项目、选考方式、鉴定比重、以及考试时间如表1所示。
根据技能鉴定新的考核要求,结合我院实训条件情况,机电教研室对实训项目进行了改革,最终确定了我院的中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项目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机床故障分析及检修项目采用X62W铣床、T-68床两种设备。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的考虑:一是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设备资源(X62W铣床、T-68床为原中级工排故考核项目)。二是X62W铣床、T-68床相对于新的考核内容M7130、C6150、Z3040、行车等设备电气控制线路较复杂,学生掌握了复杂的机床设备的故障排除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其他较简单的设备排故应该就能迎刃而解了。
2 合理调整教学次序,提高教学效率及效果
中级维修电工的技能鉴定项目很多,合计共有12个子项目(由表2可见),而每个子项目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技能考核时抽签决定具体的考核项目。目前,因我院现有的PLC实训室改造尚未完成,暂时不能满足PLC与变频器项目的培训与考核要求,因此目前该项目在我院的校外实训基地苏州万里培训中心进行,因在两地训练,若按原有的实训安排(逐个项目进行),4周已远远不能满足技能训练的要求,而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已不可能再增加课时,为此,经机电教研室的老师讨论,最终决定根据具体项目及学院现有实训条件对教学次序进行调整:第一周(5 d),全班集中进行电机控制系统配线并通电试运行;第二周
(5 d),全班集中进行机床故障排除训练。第三周(4 d),一半学生在校本部进行电子项训练,另一半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PLC与变频器的训练,第四周
(4 d),电子项与PLC项学生进行交换训练,最后预留1~2 d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将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实践证明,此项调整缓解了实训资源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解决了实训课时紧、内容多等问题,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
3 采用灵活的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训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教学效果。通常在指导过程中,笔者采取“三结合”的原则。其一,讲练结合的原则。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诸如万用表、示波器等前序课程中已学习讲解过,但很多同学仍不会使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系统训练实训中用到的工具及仪器仪表的使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其二,集体指导与个人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即在集中训练的同时,要注意一些项目的分散练习。如在进行电机控制系统配线并通电试运行项目训练时,必须采用集中练习,并且要求学生规范操作,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有些项目需分散进行,如学生在进行排故练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需要进行个人指导,对于在指导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再进行集中讲解,如此将集体指导与个人指导相结合使实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训练与考核相结合原则。在指导的过程中,采取阶段性练习与阶段考核相结合,可综合提高实训效果。学生练习到一定程度,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安排阶段考核,营造考试氛围,可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且学生平时练习时,心态比较放松,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往往认识不够。通过阶段考核,教师给予点评指正,学生往往记忆更为深刻。
4 因材施教、创新学习评价体系
课程成绩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改进成绩的评定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训效果。经过探索尝试,本课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主要有2种考核方式:①采用“以证代考”的考核方式。②采用“阶段考核和专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所谓“以证代考”是指有的学生之前已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进行实训,已取得维修电工中级证书的学生可以不参加该课程的培训与考核,即可获得该课程的成绩,取得相应的学分。
如此,该部分学生可充分利用时间参加其他工种的培训与考核,掌握更多的技能。而对于未参加过培训且未取得证书的学生以及曾参加过培训但未取得证书的学生,则实行“阶段考核和专项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学生的课程成绩 =阶段考核成绩×40%+专项考成绩×60%。其中阶段考核为每个项目实训过程中组织的考核,主要采用学生当场操作现场打分的方法。同时创造性地提出由实训技能较好的优秀学生与实训指导教师组成成绩评定小组,按照评分标准(苏州市的中级维修电工的技能考核鉴定标准)进行评分,最终取小组平均分。若学生本人觉得成绩偏低,可以继续加强练习,申请再次参加考核(为了便于操作,申请不超过两次),而专项考核则为最终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选派的考官进行的考核(即学生取得的职业技能证书上的成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笔者感觉,能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平时不太认真的学生也有了学习的紧迫感,课堂充满活力,井然有序。另一方面学生感觉评分方法公平合理,学生“劳有所获”,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间的激励竞争意识得以强化。
5 积极总结交流经验,强化教学相长的作用
实训结束后,实训的总结交流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主要采用口头交流与书面报告两种方式,口头交流采用先小组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交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提出要求。而书面报告则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总结自己实训中的体会、收获、存在问题及今后改进的措施等。教师可通过此次交流和书面报告,了解学生对实训的建议和意见,并进行分类总结,得到反馈信息,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改进。
6 实训成效
经过近几年对维修电工技能实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我院中级维修电工考核的一次性通过率均达到了95%以上,远远超过了苏州地区其他兄弟院校的通过率,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良的职业素质得到了监考人员的一致好评。通过技能实训与考核,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企业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应用型专门
人才。
参考文献
[1] 解后循,宋卫东,赵世婧,等.汽车维修电工(中级)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2] 李广兵,吴兴锦.电工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3] 罗庚兴,宁玉珊.高职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4] 黄革勋.中职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