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创新实践论文

大学生创新实践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7 15:21: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创新实践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创新实践论文

篇1

1.2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需要。21世纪国际之间竞争的重点已经转化为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归根到底则是作为科技载体的人才的竞争。当下这个时代,加快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谁率先拥有大批创新人才,谁就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代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栋梁,是将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力军,应发挥科技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时代同步伐,把增强创新能力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做出贡献。

1.3是服务于大学生自身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素质,是服务于大学生自身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需求。经研究表明,人类创造思维的最佳时期是从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大学生正处这个黄金时期,创新意识和自立能力都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传统的学习看重知识的传授式,是继承性和选择性的学习,现在的学习重在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实践创新能力不仅是智力表征,更是综合素质的折射,是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表现。

2、校园文化氛围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关系

篇2

2.大二的第二课堂和实验室开放

2.1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又称为兴趣小组,是我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爱好参加到相应的兴趣小组,从事简单的科学研究进而获得一定创新性的智力成果。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计划中要求每个大学生至少参加一个兴趣小组。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专业指导教师的各种技术改造、科研课题、科技竞赛等获得相应成绩。我校“第二课堂”是以“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为出发点,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从根本上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2开放实验室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验设备的支持与配合,我校较早的实现了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在没有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全校实验室对师生进行开放,将各学科专业实验平台进行统一协调管理,这样最大化的开拓了大学生知识结构,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室开放不仅能够使大学生进入到不同的实验室,了解各种专业设备,而且还能够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相互了解提供了机会,为创造自主学习提供了物质保障,使大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实验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团队精神,提升了创新意识,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这正是培养大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3.大三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实现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环节。毕业实习是与认知实习相对应的环节,如果说认知实习是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那么毕业实习就是对本专业知识的理性检测,考察大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否符合市场需要。大学生可以根据毕业实习中的实际问题选取毕业设计课题,这样就避免了纸上谈兵。我校的毕业设计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毕业设计是对大学生三年来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我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全程跟踪辅导,采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对回到学校的大学生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对继续在企业实习的大学生采用“校外导师”指导为主。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学校要求课题组内每名大学生一个题目,优先采用来自生产实践中的课题和导师的科研课题,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篇3

一、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

许多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育管理体系中,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只是简单停留在单纯组织开展的层次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只是被动接受;而由于缺乏统一部署,脱离了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学生在实践中无法获得专业学习,也起不到服务地方的作用,无法与实践单位有效融合,普遍存在应付敷衍的现象。同时,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高校普遍未对社会实践进行经费投入,而艺术类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由于需要相关原料、器材(美术类需要颜料等,而音乐类需要乐器等)的投入,经费往往较高,许多学生也不得不放弃某些社会实践活动。

二、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实效性建议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地方事业需要,帮助学生长才干、长见识的重要手段。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有效的社会实践尤显重要。艺术类高校对待社会实践应当提高思想认识,进行统一部署,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不断完善组织形式、丰富实践内容、打造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稳定专业实践基地,并及时交流总结评价,引导社会实践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扎实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一)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完成相关制度保障

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必修环节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社会实践课程和大纲,突出艺术专业特点,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度,从制度上确定社会实践地位,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一项常态工作。完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辅导员)的有效配合,比如,将参与、指导社会实践作为评优的参考依据,有效核定工作量并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成立学校层面的领导机构,充分整合各方资源

学校应当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提高认识,改变以往社会实践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统筹学校整体资源,统一制订社会实践方案,如,进行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打造、基金投入使用及配套措施等,从而做到从艺术学科的专业特点出发,构建起适应学生需求与发展的社会实践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

(三)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有效结合的关键环节

1.结合专业、需求策划社会实践主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增强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首先在于课题的选择、计划。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突出艺术的专业特点,寻找符合地方实际需求,进行策划选题,提前做好活动计划。因此,在进行实践活动选题时就要从实际出发,做具体分析,寻找社会实践活动、艺术与社会需求三者的结合点。可以由专业指导教师直接根据社会实践具体要求和地方需求,结合学生所学艺术专业特点,设计社会实践的多个课题以供学生参考和选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有的放矢地设计选题。

篇4

一、明确指导思想 加强组织协调

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训练计划”)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引导,项目驱动,兴趣使然,自由发展,能力提升”为原则,创新理念、创新机制、立体训练,树立“将学习的自交给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观,充分利用学校科研优势和与行业密切结合的特色,建立“教学与科研互促、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和课外渗透、自主与引导结合”的创新创业训练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成才、创业报国”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组长,组员包括本科生院、学生工作处、科学研究部、计划财务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领导、组织和协调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开展,监督项目经费的使用。

为了更好地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于2012年7月将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调整并入本科生院,更名为创新与创业教育办公室,并赋予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生创业教育的规划、组织与实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等职能。二级学院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专职干部,班级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委员,建立了校、院、班三级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创新与创业教育办公室具体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专家工作组,对各级项目进行评审、检查和验收,并指导相关工作;二级学院成立了学院工作小组和专家组,对学院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进行评审、检查和指导。

二、在全国率先开展创业教育探索

学校在全国率先开展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评估指标,推进创业教育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与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创业学分,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作为“个性培养”课程模块纳入培养方案。学校出台了《大学生创新教育行动计划》、《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素质提升工程》等文件,制定了《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实施方案》、《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细则》等规范。

二是建立评估和激励机制。学校把创业教育教学成果写进了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二级学院目标责任书中增加创业教育内容,在考核中加大对创业教育的关注度;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本科教学考核体系,对二级学院组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等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设立优秀学生创新创业奖,对创新创业优秀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

三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和知识储备,学校积极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在全校性选修课中设置创业教育通识、技能和实训课程86门;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同时,加强创业教育教材建设,积极编写创业教育教材。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营造浓厚氛围

学校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营造浓厚氛围,丰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内涵,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一是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节。学校推进科研进入课堂,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全校实验室24小时向本科生开放。在全国率先设立创业实践学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创业依托、实践和模拟基地近千个;开设模拟银行、海关、税务和工商等创业模拟实训;鼓励有能力和条件的学生结合专业创办科技型公司或工作室。

二是实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导师制。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学校导师制,指导学生进行合理选题、实施科学的研究方法、加强科技写作;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指导学生创业团队建立企业、优化企业运营、分析并排除企业风险等。

三是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大会,学校专场创新论坛、创业论坛和实践论坛,以及全校所有二级教学单位组织的学院专场论坛,并制作展板在教学区长期展示,同时开通网络项目展示和“网络人气奖”投票,编撰《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论文集》,集中反映学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成果;开展创新教育思想大讨论、创业教育论坛和举办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进行创新创业探索,培育典型,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全校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四、强化训练计划项目过程指导和管理

学校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建立了约谈机制,加强项目训练过程指导,细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管理,扎实推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

一是做好项目培育,规范项目选拔。学校加强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培育,已初步形成学生从“直观感受”到“实践调研”再到“项目申报”的闭合回路。对新生实施“苗圃行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例如每年10―11月,学校组织新生参观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寒假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从点滴做起”实践调研,已有4万多名学生参加;常年组织举办创新创业沙龙、专家讲座、培训等活动;对实施创新创业项目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指导服务。鼓励有创业教育培训和实训经历的学生参与创业类项目,已实现公司化运作的项目优先。

二是建立定期检查约谈制度,实施全方位项目验收。学校对每个项目定期进行检查,对非主观原因在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中实施不到位的项目团队进行约谈,了解项目实施的具体困难,请专家为项目进行指导,引导项目顺利实施。例如,2012年项目中期检查时有8个项目建议约谈、1个项目不合格终止资助;2013年项目中期检查时有16个项目建议约谈。

学校组织专家对结题报告进行审查,要求项目全体学生参加项目结题答辩。例如,2014年共有35个二级教学单位举办了41场学院专场创新创业论坛,学校组织了6场创新创业论坛,有605个项目、超过6500人参与学院专场和学校专场的答辩、展示和交流。

三是严格经费管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行“滚动式”管理方式,制作项目台账,规范经费划拨流程和报账手续。学校为各二级学院刻制并下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专用印章。

五、创新工作思路 建设多级训练平台

近年来,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多级创新创业训练平台,面向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免费开放。

一是建设创新实验训练平台,包括校级创新训练平台、院级创新训练平台、学科创新训练平台、校企联合创新训练平台。重点建设了物理、化学、机械、电子信息和生物5个校级创新训练基地。

二是建设创业模拟训练平台,包括加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示范基地”和“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创业模拟实训室――模拟银行、模拟海关、模拟税务和模拟工商,为学生创业训练项目提供商业环境支撑。

三是建设创业实践训练平台。学校加强中国大学生创业网站建设,积极构建网上创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网上创业素质测评系统和远程网络交流系统。学校加大了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力度,为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提供孵化平台,开展项目孵化、企业诊断等服务,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目前,学校有72家学生公司入驻创业园。

六、训练计划成效显著

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覆盖面大,受益学生多,社会赞誉良好。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220-01

在每个高等院校中,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学校领导联系学生的中心枢纽。实践部是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围绕相关的文件精神,以服务为宗旨的组织机构。同时在增强学生关心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促进学校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实践部工作的内容

实践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以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为宗旨,积极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雷锋精神等新时代精神,开展包括“三下乡、科技和教育扶贫、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概括总结就是:1.组织同学参与各种自强自立的实践活动,负责学生会联系校外社会实践的工作。2.联系中央最新文件、时代话题、社会热点等开展服务活动。3.经常与社区保持联系,学习和借鉴他人经验,将活动制度化。4.负责组织全校学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评比优秀的社会实践论文和实践先进个人,及时表彰。5.组织和监督各项活动,保证服务质量,并做好记录,总结存档。

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实践部中的大量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二、实践部工作的特点

(一)实践部工作的普遍性。纵观中国所有的高等院校团总支学生会可以看出,许多学生认为实践部的工作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可以加以运用,“供与求”相互关系致使实践部永远是一个常青部门,它就普遍存在于大学中,滋润着大学生的课外生活。

(二)实践部工作的必要性。高速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实践部的许多宣传活动不需要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但是,通过数字媒体得到的信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了解呢?实践部通过活动可以进一步宣传中央新文件、社会道德等新生代精神。在活动中,主要是服务群众,并且在活动中大学生得到了应有的锻炼,这正好与创办应用型大学相衔接,这就是它的必要性。

(三)实践部工作的高效性。现代社会,时时刻刻不能疏忽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在学校中,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怎么做人。恰恰实践部的工作就是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1998年百年一遇的洪水暴发时,无数的大学生自发地组队参加抗洪救灾志愿者活动。汶川大地震时,大地无情,人间有爱――志愿者穿梭在地震灾区参与救援、灾后重建、捐款等爱心传递活动。正是由于长期实践部开展的志愿者活动让大学生接触到志愿者工作的光荣,它高效地组织了零散的力量,把所得力量集结成一股绳。

(四)实践部工作在高等院校的重要性。实践部的工作大多数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社会实践服务于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使广大青年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三、实践部工作与能力的培养关系

(一)对大学生组织和协调能力的培养。实践部策划活动是学院及社团负责人组织宣传动员、征集实践方案以及了解同学们的实践意愿和方向选定优秀的方案、对志愿者进行相关辅导和培训团队、确定实践内容、地点、外发联系函等。在这些步骤中,作为活动主办应该要自己有个活动的安排计划,安排中就要有很好的协调能力。要时刻注意领导的档期、活动的价值、活动的合理性等,做好领导和志愿者队员的桥梁作用。这对大学生踏入社会后在自己工作时有着预防针的作用。

(二)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团委领导的指示,对于同一个主题为什么不同的活动方式导致最后活动成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要策划者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要考虑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开展,这就要策划者的创新能力。虽然你在一个活动中做得不理想,但这对于你以后是一个起点,让你时刻有着一颗创新的热忱,尤其对于大学生以后创业有着指导作用。

(三)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部工作中有大量的运用自己专业知识来服务群众的思想。比如:义务维修、义务支教等,活动策划者以理论加实践的方式来开展活动不仅仅让大学生得到了应有的锻炼,也为别人带去了方便。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我们要开拓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合理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践来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此中,大学生进行工程综合学习与锻炼,培养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院校的办学定位,实践能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促使高等院校实践部工作对于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篇6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特长,在课余时间进行的有组织地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理论宣传的教育活动。高校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成为高校实践育人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有待改进。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1.社会实践使大学生了解社会,树立理想抱负。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渠道,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深入到社会基层,观察社会现象,记录社会现实,展开社会调查研究,帮助大学生清晰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在体悟社会现实的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鼓励大学生承担起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的发展服务。2.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将认识和实践相统一。大学生接受的教育以课堂学习为主,是间接地,对理论知识系统化的学习,这对于大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和扩展有重要意义,而社会实践让大学生置身于社会中,通过更加感性的视角在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并将实际情况与所学理论知识相对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检验和深化抽象的理论,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获得知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全面发展。3.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和个人品质的基石。通过实践改善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的状况,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甚至挫折,帮助大学生健全身心承受能力,对90后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具有显著作用。4.社会实践能引导大学生端正自身位置,树立正确就业观。目前每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现实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就业观不端正也是原因之一。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通过亲眼所见、亲身体悟,更加深刻的了解社会现实,从而端正自己的位置,放低自己的身段,在投身于社会实际的实践中寻找职业方向。5.社会实践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补充作用。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在深入社会、深入继承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人民生活富足安定的丰硕成果,发自内心的更加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促使思想觉悟提高,从而进一步树立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年力量的责任意识。6.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国家和全社会倡导实践创新具有推动作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使大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得以开阔,创新创造能力得以提升,整个社会在大学生这一充满新鲜活力的群体的带动下,创新意识也得以激发,促进整个社会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加快国家和社会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主体对社会实践存在认知局限,缺乏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20多年以来,社会各个群体对社会实践的认知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和局限。总体上看,社会实践主体对于实践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大学生是社会实践最直接的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认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实践的效果,但是受到升学、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往往重视学业多余重视参与社会实践,即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很多学生也是以有助于升学、就业为目的,背离了社会实践的本质;一些认为学生的主业是学习,而社会实践在学习之外,会浪费学习的时间,没有认识到实践也是育人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没有从家长的角度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充足支持;许多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模糊,没有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的实质,有的只是安排学生参观景区、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形式上开展了很多活动,实质变成了带学生旅游,一些高校确实安排学生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缺乏规划,社会实践没有持续性和连贯性,也没有固定的实践基地作为支撑。2.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持久性差、结合专业层次较浅。部分学生是被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局限于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实践流于形式。更有甚者,为了评定奖学金,根本没有参与社会实践,而是找关系开证明,敷衍拼凑一份实践报告。有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只是挂个名,开展活动前不积极参与到团队准备活动中,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只是走个过场,活动的参与度很低,活动结束后不做总结反思,没有对实践活动的持续性规划,导致实践活动成为“形象工程”,不能达到开展社会实践本身的目的,没有对社会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更达不到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效果。同时,社会实践在一些高校是与教学工作相分离的,往往是教学单位组织教学,团委等非教学单位组织社会实践,实践和专业教学结合度不高。3.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缺少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许多高校还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和成体系的组织机构,不能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实现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策划准备、组织实施、总结反馈等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影响了社会实践的效果。有的学生为了获得资金扶持、达到升学评奖等目的虚报项目,不开展实践活动,只在项目截止时间上交一份报告或论文,而高校对项目的准备、开展等情况不进行相应的监督,助长了这种现象。实践后期整理和实践成果运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有的学生参加完实践活动,不开展分析研究,也不总结归纳活动成果,没有达到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高校回收上来的实践报告大部分直接归入档案资料,没有对实践成果进行进一步开发,也导致了一些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成果的浪费。大多数高校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在考核实践项目成果时,多是凭借成果申报表及撰写的社会实践论文,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4.社会实践缺少环境氛围,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和认可。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需要得到全社会协调联动的系统性工程。但是多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实践活动开展得群众对实践活动没有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开展社会实践地区的群众往往希望给他们带来具体的实惠,更关注能解决他们实际问题的行动,如资金支持、人员支持,而对于我们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则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冷漠,这种现象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社会实践基地能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稳定的机会保障,部分高校仍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或者频繁更换,或者通过学生自己凭借关系寻找实践单位。而且,已有的实践基地相对不集中,不方便高校进行监督和管理,不利于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三、对策

1.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加强关注和引导。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高校应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论述,全面地认识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高校要引导学生重视社会实践在自身成长成才中的巨大作用,把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中,通过增加社会实践在成绩考核中的参考比重、将社会实践作为毕业考核标准等方式,引起学生的重视。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社会实践意义的再认识。高校要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改变学生的固有观念,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打破以学生骨干参与为主的“精英实践”,逐步形成“大众实践”模式,满足广大学生的实践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引导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入开展有专业特色和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项目,使得大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他们身心成长、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此外,高校应该全面整合社会资源,以高校为主导,建立校企联合的社会实践协调与组织机构,通过宣传引导,使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使大学生获得等多的实践平台,使企业和实践基地扩大社会影响、吸引高素质人才。3.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组织和管理体系。一是建立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把社会实践真正纳入到教育教学中来,能充分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规定不同的社会实践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丰富的活动,严格学时、学分等成绩考核标准。二是规范组织环节,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在实践前,严格审查实践团队的立项材料,剔除不合格项目团队,指出存在问题的立项团队,并敦促其及时完善材料;在实践过程中,高校要实时掌握实践团队在实践地的情况,监督各团队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的完成社会实践项目;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要督促各团队做好总结、写好实践报告,做好实践成果的转化工作;三是完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教师和专业教师端正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加强自身理论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4.发挥高校优势创新社会实践形式。一是要发挥高校的理论优势和科研优势。高校专家汇集,科研氛围浓郁,开展社会实践要利用好这一特点,敢于对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大胆创新,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的发生规律,依托专家名师向学生开设社会实践方面的讲座、课程,不断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路。二是要发挥好青年学生的优势,关注学生的实践需要,在思想、生活和学业上关心学生,保护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学校应借助“实践指导中心”对学生的优秀实践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同时,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丰富社会实践的参与面,提升社会实践的活力。三是运用好新媒体手段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引导和教育。对于社会实践这一参与度要求很高的活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新媒体环境能给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开展和成果转化带来了便利。高校应利用好新媒体社会实践资源,利用实践网站、微信平台等资源生动、形象、容易接受的优势,对学生的社会实践项目进行指导和交流。

参考文献:

[1]于贵书,韩晓雨.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和现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1):5-6.

[2]刘韧,易厚,贺宗彦.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问题与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85-87.

[3]柯佳敏.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新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1):116-118.

[4]邵朋来.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6):62-64.

篇7

(二)构建完善的支撑平台1.提高导师的创新能力,建设具备创新思维的导师队伍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和管理队伍,是发挥本科生导师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的重要保障。首先,学院优化教师配置,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提供重要的人员保障。学院目前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且均具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的博士学位。学院还聘请了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国际水文学会主席、英国自然保护联合委员会主席等国外专家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在学院举办的自然大讲堂上做讲座,将最新的科技前沿知识、关键技术带进课堂,共同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其次,学院建立了导师培训和交流机制。鼓励导师参加学校、学院举办的培训,加强导师之间的交流,让各位导师吸取经验,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院为推进教学与科研,积极鼓励导师深入企业、科研单位和重大工程实践一线,了解和掌握最新科研动态、科研成果和学术前沿知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第三,学院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了“野生动物管理学”“保护经济学”“自然保护区规划”“湿地学”等7门课程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学院鼓励教师在这些专业核心课程上推进研究性教学,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科学研究的教学模式,结合科研训练系列项目,使学生真正达到参与、合作、探究、实践的目的。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建本科生科研训练平台首先,学院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项目,主要包括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暑期社会实践等,由导师对项目申请、资金的配套、检查与验收直接负责,让学生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从方法、能力到个性特长等方面强调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学院建立“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学院自筹资金达10余万元,鼓励本科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选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几年来,该基金先后资助本科生科研项目10多项。这些项目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留院读研。第三,学院还建立了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学生通过科研训练发表科研论文、申报专利,并将此作为对学生进行奖励的参考依据之一,导师也将因此在年终考核和职务晋升中获得加分。3.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重要渠道,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提高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比重。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认知类实习—专业基础类实习—专业综合类实习—创新研究类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系列实践环节,这一系列实践环节贯穿学生的4年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学院已经初步建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湿地生态过程等3个实验室,学院还利用导师人脉资源、野外工作基地资源等优势,在内蒙古达赉湖、福建武夷山、山东黄河三角洲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用于学生实验实习,加强实践教学与科研的结合,让学生尽早接触科研项目和实验室的工作,提高学生的科研和独立工作的能力。4.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提供国际平台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成立了包括国家有关部委、部分地方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或机构及有关专家在内的学院董事会。利用这一平台,学院同国外大学、联合国相关机构、国际非政府环保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联合培养、培训以及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例如,有学生曾在导师的指导下到美国、德国、荷兰参加国际会议、夏令营等活动,另有学生受邀参加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这些经验不仅拓宽了这些学生本人及其同学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还增强了学院同国外各大高校、机构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三)加强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国内部分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完善的制度保障[2-5]。因此,要保障本科生导师制高效运行,发挥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需要构建完善的配套制度。1.成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学院成立了由院长、党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以及各教研室主任组成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导师制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学院本科生导师的日常管理、协调、调整和考核工作,委派辅导员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并协助导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2.规范本科生导师的选派方法学院明确规定,本科生导师一般由各教研室提名,并报主管教学副院长审批,由本科生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选派。在新生入学前两周,领导小组及学院团总支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给学生指派导师,每位导师按着3~6名学生的标准配备。原则上本科生导师一聘4年,每年可以依据工作需要和学生专业兴趣进行微调。3.明确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学院明确本科生导师具有“五导”职责,即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和成才向导,全方位对本科生进行指导,端正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及时疏通学生心理和生活困扰,引导学生顺利走向社会。4.规范本科生导师考核办法学院明确了本科生导师的考核办法,主要包括:①考核频率。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由学院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负责。②考核内容及考核结构。考核内容主要根据导师上交的《自然保护区学院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情况反馈表》《导师工作总结》,学生上交的《自然保护区学院“导师制”学生培养学期情况表》从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态度、是否按时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指导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被指导学生的学业情况和学生对导师的评价等方面综合评价导师履行职责的情况。考核结构则包括导师自评(30%)、学生评议(50%)和学院评价(20%)。③奖励与惩罚措施。考核结果分为优秀(≥85分)、合格(60(含)~85分)及不合格(<60分)3个等次,并计入教师年度考核档案。考核不合格者,将取消其导师资格,建议取消当年职务职称晋升资格。考核优秀者将由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评定为“自然保护区学院优秀本科生导师”,颁发证书和500元奖金,并将在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进修提高、先进评选等方面优先考虑。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成效

(一)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明显提升从2006年以来,全院本科生均有机会参与科研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学院共获批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1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北京市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13项,并已完成5篇本科毕业论文、12篇调查论文,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期刊论文5篇,4篇被《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论文集》收录。学生科研兴趣项目组1成员曾获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国际学生保护科学大会“4分钟快速演讲”奖,是大会唯一获奖的本科生,也是唯一获奖的中国学生。学生科研兴趣项目组成员还荣获“2010年北京中国青年鸟类学家研讨会”优秀报告奖1项。此外,学院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还申请并获批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共14个,其中市级项目5个、校级重点项目5个、校级项目4个,获得优秀暑期实践论文共10篇,受益人数达69人。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172-03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是高等教育中环境、生物、医药、食品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刻剖析了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反映出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学生主动性不高、知识点掌握不扎实等。针对这些问题,对几种现代教学理论进行梳理并指导教学,从端正学生观念和加强实践两方面入手,提出高校专业基础课程未来改革的主要着力点,并在其指导下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理论密切联系实践,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教学现状

针对专业课程,只有清楚地认识现在教学实践所反映出的问题,才能与现实对比发现差距,从而寻求改进方法。本文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如下。

1.知识点庞杂。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机理较为烦琐,若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知识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短期内接受大量知识,很容易造成所学知识的片段性和短暂性,学后就忘。很多学生上课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目的仅为期末考试成绩能够合格。针对这种情况,要根据学科的本质和核心,对庞杂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使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克服短暂性和片段化记忆,夯实基础,做好知识储备。

2.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据了解,多数学生希望在讲授基础上增强互动、实例讲解、实践操作及应用等相关内容。而事实上,课程内容涵盖较多,由于课时紧张,课堂上多充斥着大篇幅的理论讲授,经常会存在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给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

3.评价体系单一。以往考核体系较为单一,有的过分看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或者到课率和平时作业的综合考虑。但这种常见的做法使某些同学蒙混过关,没能真正学到东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反映希望能够开阔眼界、了解前沿,而不希望花很大精力去应付考试而取得高分。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从侧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不能仅是书本知识与结论地单项灌输,而应适当包含启发性、探索性的内容,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引导、最新社会问题和科研动态的传递。

二、结合现代教学理论改进教学

为针对性改善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教学的本质,在理论层面进行梳理,根据教学实践论、构建论、交往论反思和指导教学活动。

1.教学内容层次化。如何定义学科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1],每一门学科中都存在着某些广泛和强有力的适应性观念,这些观念形成学科的深层结构。如果教学仅停留在知识点的掌握上,了解如何根据知识点做题,那么学生就只获得了学科的表层结构,而现在大多数教学就是这种情况。只有把握了深层结构,才有助于学生的深刻记忆,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并对相关未知事物做出预测。

教师要依据学科的基本理念、方法、原理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建构学科内容,使教学内容层次鲜明,有效地组织教学。例如,基本知识点介绍完后,应以反应机理为主线对各种官能团的化学性质进行梳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发展驾驭知识体系的能力,促使学生进一步去分析、思考和创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所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这正是教学构建论所主张的观点,教学构建论十分重视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以及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2]。另外,针对课时少和内容多的矛盾,课堂教学应根据内容的多少、难易程度以及实用性来统筹安排,课时安排要注重内容要有所侧重,不能搞平均化。

2.结合现实、结合科研、加强实践。有机化学是专业基础课程,要为后续一些专业课的学习做知识铺垫。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注重基本知识点的讲解,仅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参与,那么这种常规的教学方法就违背了教学实践论的初衷。教学实践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从知识是学生生成的这个角度来看,教学过程就是学生通过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客观世界、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3]。教学实践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通过运用创设情境、讲解示范、启发诱导、评价反馈等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锻炼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对专业基础课的认识,要从思想上重视该课程;另外,除基础理论知识外,教学内容应充分关注实践技能,与现实生活、工作知识建立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联系生活实际。开课初,教师应简要介绍有机化学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入门。有机化学本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课程,在授课时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可以逐渐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而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同学们重视有机化学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联系。(2)结合科研。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要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科学在发展,课堂教学如若不能随时更新,就会滞后,会脱离现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正常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外,要将最新科研进展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了解到一些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避免因为教材内容陈旧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使自己处于科学发展的前沿。不同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科研进展并加以融合,这对教师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科研意识和水平,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查阅大量文献,适时向学生讲解自己或其他老师的科研方向和进展,做到讲课内容紧跟前沿。(3)吸引同学参与实践。为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储备人才,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关部门和学校采取了各N措施保证了对科技的投入,如开展学生竞赛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新苗计划”等,或者与企业之间建立实习平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组成小组参与,体验从选题与课题设计整个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并应亲自参与实验,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可以获得最直接的经验,并在实验与讨论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和思维方式。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科知识的获取,包括对最新科研进展的掌握。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使科研融入教学,以科研促教学。

3.加强教学交往实践,构建合理评价体系。近年来,随着教学交往研究的深入,教学交往论日益受到重视,认为教学交往论对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选择、师生关系的重建、课程评价的改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5]。研究者关于教学交往论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论述,有研究者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交往论强调教学活动的双边性和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也有研究者认为,教学交往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知识、经验、语言、符号、信息等为中介而进行的一种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6]。以往课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接触交流,大多是单一的、有限的,缺乏实质性。而交往应是多向性的教学交往、合作性教学交往以及竞争性的教学交往[7]。交往与教学密不可分,课程改革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以重视,交往的途径应趋向多元化。

在教学交往论的指导下调整目前的考核和评价方法,增设了除到课率和作业以外的其他考核项。

(1)考虑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对新闻、报刊中相关知识已有接触,并有所了解,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收集相关新闻,与知识点联系,并以作业形式上交。这种方式学生有兴趣也有能力主动思考,从而加深学习印象。(2)课堂中抛出中等难度的知识点,让同学们4―5人一组,课堂上小组讨论,讨论结果计分。(3)增设小组专题报告的环节。小组课后寻找资料素材、研究探讨,结果在课上汇报,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集体讨论,并要求小组最终以撰写报告形式上交。而报告应对写作格式有要求,还应要求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问题提出新看法,或者对他人的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指出其优缺点,不能只是赘述他人的研究成果。最终评价要综合考虑课上发言和报告的情况,这样在团队相互协作的基础上,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写作、综述能力。开设小组专题报告这一举措,是“教学交往实践”的最佳形式。

这些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性,避免学生应付了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述、综述能力。在构建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的同时,也可以促使课堂内外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热情,使教学双方相互启发,彼此促进。

三、结语

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下社会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型的要求,因此教学研究与改革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剖析了教学活动中反映出的教学资源固定老套、学生缺乏主动性、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在认真分析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出发,提出以吸取教学实践论、教学构建论和教学交往论等多元理论的精华来指导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向纵深推进。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启发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宗旨。提出了更新发展教学内容和构建基础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与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联系,研究前沿融入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参与课题选题与设计整个过程;构建多层次考核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以推进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发展。运用以“学”为中心、“引导”为手段的教学方式,实现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实用性、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38.

[2]王超,曾特殊,常欣,等.适合专业选修课的现代教学理论和方法探究[J].学理论,2015,(11):202-204.

[3]范寅虎.教学认识论与教学实践论――关于教学本质的两种不同观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2):62-64.

[4]李泽林.教学“实践论”研究现状与反思――教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之四[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5(1)96-101.

[5]王宏军,王丽琴.“教学交往”研究之我见[J].基础教育,2009,6(9):49-53.

[6]李泽林.教学“交往论”研究现状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5(6):61-64.

[7]李椒t.社会学视野下的有效教学交往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8-19.

The Method Explored to Promote Teaching Reform of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 at College

ZHANG Su-ling,CHEN Ting-ting

篇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P.88)不断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推进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数字化的时代变革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文化上,西方国家四处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竭力策动“”,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散布各种版本的“中国”,利用涉藏、涉疆、涉台和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对我国进行抹黑渲染,千方百计腐蚀青年一代,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在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思政课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和多发期。市场经济发展中不规范行为引发的负面影响、各种社会思潮的暗潮涌动、非健康文化在网络上的泛滥、新媒体时代信息的聚集和裂变等等,都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产生不利影响。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正确诠释时代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新时期思政课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随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引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也应看到,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本本主义”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各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充分;课程的考核评价环节还不够科学,多元化、多样化的考核机制还未形成;相对于理论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存在“大帮哄”的形式化倾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高校应积极引入现代的、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思政课的本质特征,增强学生探索真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过程中,要突出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把课程教学关注的目光从教师与学生的联系移向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联系上,由双向交流变成多边交流,从双边互动变成多边互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目标指向

在一定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是理论教育。理论是真理体系、方法论体系,也是价值观体系,这决定了的理论教育必然是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价值教育的三维统一。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只能用真理的、科学的和逻辑的力量去影响或征服受教育者,使得他们自觉地接受相关的正确价值观”。[2](P.5)无论是知识教育还是价值教育,简单的真理灌输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的,也是无法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的。特别是在当代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身处开放环境中的大学生面临的情况总是千变万化。“既定的结论遇到了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就会失去其现实作用。”[3](P.34)如果学生只知道了既定的结论,而没有掌握立场、观点和方法,没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难免产生对真理的怀疑,从而表现出认知与践行的错裂二重性,真理也就失去了其指导行动的本质意义。

探究型互动式教学理念来源于20世纪初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探究式教学理论,更是以认识论和实践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借鉴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结合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的。思政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主导,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中的思想碰撞,共同完成对现象和问题的解析,共同完成对真理的探索,从而得出科学结论,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进而完成科学理论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与固化,形成科学的理论思维,提升其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它追求的逻辑起点是对现实现象中隐含问题的体察和提出,它追求的内在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对真理的共同探寻,它追求的外在表现方式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的相互交流和探讨思辨,它追求的教学目的是学生对科学理论的认同把握和能力提升,它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思政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现象解析、问题提出、思维思辨、真理探寻、实践检验,共同探索真理,从而真正信服真理,用科学真理指导实践,以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的框架路径

构建思政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要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为手段,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一)树立科学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

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要把握理论教育规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增强双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互动意识、能力培育意识,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实现“灌输式”、“注入式”等刚性教育模式向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转变,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内容的转化

思政课教师要以国家材为根本,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要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现实热点、难点和大学生关注的问题,整合优化成基于问题式的鲜活的教学内容,形成适宜进行探索研究的问题式案例教学专题,以提供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思辨探究,共同探求科学真理。在整合优化内容上要坚持理论自信,敢于面对社会现实,不回避主要矛盾,从而在讲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用发展了的回答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三)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

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使用研究式、启发式、案例式、专题式、参与式、互动式、讨论式、体验式等多样式并存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要引导学生自发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通过学生的自身思考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要创造如研读经典、撰写论文、师生对话研讨等具有问题探索性质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要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运用网络技术进一步延伸教学课堂。

(四)建立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要建立以思政课教学科研部门为主,教务处、宣传部、学生处、团委、产学合作办公室、教学质量评估中心等部门分工合作的实践教学组织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按国家要求设立实践教学学分、学时。要建立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划拨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思政课教学部门要设计具有明确教学目的指向的、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加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五)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

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实施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提交成果与现实表现相结合、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样式的考核评价方式。多采用面试口试、现场答辩、师生研讨、论文撰写、操作演示、小组汇报、现实表现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将知识灌输的过程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建立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系统

高校要建立思政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立体式、多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统筹设计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到理论教育与日常教育实践衔接融合,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为补充,做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相结合,挖掘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深入研究理论教育和传播的特点、规律及其特殊性,深刻把握大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用科学理念指导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要提高驾驭理论及相关学科领域知识的能力,打牢理论功底。要提高对当代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观察、提取、分析、研判能力。要提高与学生交流、思辨的能力,要深刻了解学生的期待与困惑,能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碰撞。要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用道德的力量去感化学生的心灵,用高尚的风范为学生树立标尺,真正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

参考文献:

篇10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中图分类号: Q94-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1.038

农业院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现代农业教育,是有着明确岗位群或工作领域的专业教育。现代农业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复杂性,因此,要求从事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才应有较宽的知识面、良好的人文素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必由之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一所新升本的本科院校,正处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阶段,笔者结合该校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些思考。

1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目前开设该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掌握优质、高效现代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作物病虫害诊断与预防学、种子繁育与经营管理等植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理论与技能;培养能够运用现代化农业科技知识指导农业科技生产、农产品开发、农业生态园建设与管理、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和生产经营等应用型高级新品种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农资公司、涉农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作物生产、品种选育、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及农业科技开发及推广等工作,能独立创办或经营管理小、中型农资公司、种业、庄家医院等经济实体。

2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见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实践教学才能完成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应用型院校培养的应是技术性、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应侧重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要与技能及技术有机融合,这就要寻找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结合点与平衡点,突破传统教学角度,实现“教、学、做”全方位的融合。实践教学是搭起终身学习的桥梁,学生进入企业,要不断更新技能。只有在大学期间学会学习、注重实践,通过亲身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才能妥善化解矛盾,解决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包括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包括与专业技术能力相关的应用能力,如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实现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全方位结合,以期使被培养者成为融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3 植物科W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3.1重新修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新提出来的一个教育发展理念,应该在原有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修订过程中要征求省内外相关企业及相关专家的意见,经专业教师反复讨论和修改,最后由学校组织评审通过,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应用型、实践性,确定专业主干课程,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

3.2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不仅要有完善的体制保证,先进的仪器设备等硬件供应,还要有过硬的“软件”支持,年龄大的教师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但精力和体力欠缺;年轻教师理论知识全面,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指导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老教师传授宝贵经验,帮助新教师快速掌握基本技能;利用假期去实践基地下场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内实训基地;鼓励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以项目开发促进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聘请知名专家,定期进行教师的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等一系列措施。

3.3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保障校内实践教学完成的基本条件是实验室和校内实践基地,实验室在保证实验仪器设备完善的前提下,推行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硬件保障。校内实训基地也要分成不同的功能区:一是实践教学区,主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践行区,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操作;二是科研区,积极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其大胆规划设计提供平台,同时为大学生创新项目、毕业设计等提供保障;三是产业区,为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思路的学生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指导、经验传承,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3.4重视校外实践教学

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因为再丰富的校内实践内容也涵盖不了全部的社会需求,再多种多样的校内实践模式也包括不了社会生产的全部,再高端的技术水平也不一定适合企业的大规模生产要求,因此,必须选择不同企业经营实体,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模式。

3.5建立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是由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构成,并具有客观性、导向性、目的性、整体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项目和考核内容必须符合企业岗位的要求,考核可以理论加技能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方法根据课程性质、目的、要求不同,可通过笔试、口试、操作、实践论文、项目实践、分组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并对考核内容应企业、行业需求而不断更新,以满足岗位技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11

一、数学文化和教育概览

“数学文化”,狭义的解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解释,则是除这些以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数学文化教育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改变数学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现状、提高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这些教育目标的实现,数学文化教育在其中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数学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数学哲学、数学史的研究之中。最早系统提出数学文化观的是美国学者R•怀尔德,在他的著作《数学概念的进化》和《作为文化系统的数学》中从文化生成的理论、发展理论等方面提出数学文化系统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将数学文化研究推向的当属哥廷根学派著名的数学家M•克莱因,在其传世之作《西方文化中的数学》自序中写道“:在西方文明中,数学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数学在工程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最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宝贵的、无可比拟的人类成就,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以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克莱因的另一巨著《古今数学思想》被誉称是“就数学史而论,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书中着重论述数学思想的古往今来,努力说明数学的意义是什么,各门数学之间以及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尤其是和力学、物理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克莱因的继承人,同属哥廷根学派的德国数学家R•柯朗与哈佛大学的著名拓扑数学家H•罗宾合著的数学名著《什么是数学》是探寻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完美之作,爱因斯坦评论说:“本书是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及方法的透彻清晰的阐述。”十九世纪后半叶和二十世纪初,西方数学文化的研究和教育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国内较早从事数学文化理论研究的是著名数学哲学家、教育家郑毓信教授,在数学•哲学•文化•教育系列丛书中的第一部著作《数学教育哲学》中就已经开始用其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数学教育的哲学基础,提升了数学教育的理论地位。另一力作《数学文化学》从数学的文化观念、数学文化史的研究和数学的文化价值这样三个方面构建起了数学文化学的初步理论框架。郑毓信教授在他的《数学文化学》中指出,西方数学并不是人类历史上唯一可能的数学形式,中国古代数学与古希腊数学很不相同,数学文化的研究也必须有中西数学文化的差异与比较性研究的内容。最近几年,关于数学文化的研究专著也越来越多,比如游安军、黄秦安、齐民友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给数学文化以新的解读和发展。笔者也曾对我国现阶段高校数学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现状和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给出了粗浅的分析。

进入21世纪,数学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渐渐地渗透到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特别是2003年10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数学史、数学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着手把数学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推向全国,随后国内一些大学陆续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在本科生数学文化教育中开展较早的应该是南开大学的顾沛老师的课题组,并且得到了听课学生的广泛认可,数学文化课程已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课程组后来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是公选课,受师资和办学条件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在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渗透文化思想还有许多工作可做。

二、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实施文化教育的措施

囿于当前大多数理工科高校的数学公共基础课课时普遍不足的现状,完全将数学文化教育的重任纳入课堂教学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符合数学教育规律的。所以,在数学公共基础课开课之前有必要根据各校的实际课时数,合理安排好课内和课外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期达到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渗透文化思想的目标。

(一)课内数学文化素质教育措施课堂教学是大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如何通过数学文化观下的课堂教学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是摆在高校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

1.增加数学科普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秀的数学科普知识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特别是数学史和数学应用方面的知识,挖掘数学理论的实际应用背景,精心挑选内容健康、形式多样、贴近授课内容的科普素材(比如数学名家、数学典故、数学名题、数学方法、数学观点、数学思想等),恰到好处地插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进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引入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现阶段工科院校的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很难对接,学生在学习物理、几何或经济学时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囿于课时限制被教学计划删除。因此,可采取与专业教师交流或合作的方式加深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认识,根据学生专业性质,合理调整授课内容,将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遇到的需要用数学知识解答的问题,作为案例直接引入课堂教学,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联系更加紧密。#p#分页标题#e#

3.增加数学实验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学生开设数学实验课,以学生的亲身参与为主,基于某些具体的数学问题以计算机为工具,让学生通过数学软件或自编的程序进行自由的探索,从中发现、总结出可能存在的规律,然后加以论证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由于受到师资和实验中心机房的限制,数学实验课只能从部分专业试点,实验的内容和学时需要根据学生专业性质合理规划。

4.课堂教学施行问题解决型和小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研究能力。突破纯应试教育的数学教学思维模式,变传统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授课方式为“实际问题———数学化问题———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问题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也就是将教材中相关的若干内容加以组合、整合为一个个有明确探究目标的小专题。比如在刚开始学习高等数学时,让学生研究“高等数学在本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在学习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时,让学生探究“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在日常生活的经济问题中的应用”;在学习曲线的参数方程时,让学生探究“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应用”等,并由学生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法。

(二)课外数学文化素质教育措施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客观上减少了师生之间的直接接触机会,只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很难完成大学数学教学的所有目标的,通过数学文化观下的课外辅助教学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课时不足、师生接触不多等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