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书法字体

书法字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7 15:21: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书法字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书法字体

篇1

二、原因分析及思考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第一,楷体的字体设计没有经过书法化,在设计时,很少考虑书法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认为这种字体更多应用的是一种正文,在书写的个性化方面存在缺位。第二,设计一种经典的汉字字体,需要大量查阅古代字帖,工作量巨大,对技术人员的要求素质较高,经济成本也就不低,因此,很多设计字体的公司在这个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第三,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对文字的辨识度要求比较高,需要快速阅读,完成相应内容的了解,这也为文字设计风格化的消失成就了客观条件。毛笔书写的时候,速度相对较慢,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其设计的风格很多也是现在数字印刷技术不能临摹的,因此在设计字体的时候出现了简化。第四,对于古代字体中那些相应比较古朴粗狂的字体(例如魏碑等)。虽然这些字体没有什么风格变幻,但是这种字体有着一定的韵味,现在设计字体的时候,就很少考虑字体的韵味,使得现代的汉字缺少灵魂。具体来说,首先就说字体的用墨粗细的方面,书法中对文字用墨粗细是很有讲究的,这与其个人书写风格有关,但是印刷中的用墨在技术上不能与书法相比,一旦引入相应的用墨粗细,可能最基本的文字清晰度就很难保证了。因此基于现代印刷技术,文字设计需要平衡技术与风格的统一协调。其次,这种问题解决,说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就是对我国的书法进行相应的梳理,归类,总结出不同的风格和类型,对设计字体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对汉字书法的认识。这将有利于避免现代字体风格的消失。

篇2

书法是汉字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包装设计当中进行书法因素的科学设计,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包装的设计质量,因此,很多包装设计团队都已经加强了对字体创意设计活动的关注。

一、创新书法字体的意义

书法技术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书法作品应用于包装设计当中,不仅可以使包装设计的美感得到线条和点面的合理搭配,也能使包装的设计样式具备更强的艺术价值。此外,书法艺术虽然简单的由单一的色彩和线条组成,却能够形成同其它类型艺术作品相同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感染力[1]。另外,书法技术不仅具备较强的美感,也能很好的对书法书写者的主观情感进行良好的表达,使书法艺术作品能够具备更强的生命力。包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参与设计人员的心理感受重视度较高,因此,书法艺术这种具备很强艺术感召力的艺术形式能够很好的进行字体艺术价值的提高,使包装能够的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比较高的重视。虽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是书法不具备太高的使用性能,但书法作品强大的魅力依然能够对很多的人形成感染。此外,书法艺术相比于其它形式的艺术拥有较高水平的影响力,如果商品包装的书法字体设计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则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商品购买者的关注和认同,因此,书法艺术在提升商品竞争力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2]。另外,书法作品还具备较强的个性色彩,试想,如果雕牌洗衣粉或劲酒的书法只采用简单的楷体字,则很难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因此,在当前很多商品出现同质化竞争模式的情况下,使用书法对商品进行艺术性设计,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字体创意法的具体实施

(一)通过字体设计体现商品特质的创意

首先,书法字体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商品的具体性质进行研究处理,既要保证书法字体本身的美观性,又要注意对商品的特色进行展现,使所有的字体设计都能在书法艺术的展现之下凸显商品的具体特点[3]。另外,要对使用的书法字体进行基础性范围的设定,一般情况下,商品的包装所使用的书法字体往往为行书或草书。此外,商品的包装需要针对消费者的视觉需求进行书法整体形象的设计,作为商品外包装的美学点缀,书法字体需要以较为粗狂的线条作为字体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模式,使书法能够在应用的过程中具备更强的灵动性特征,并保证对商品的包装提供较为活跃的商业气氛。另外,在研究商品特质的过程中,可以将商品的具体年限作为一项重要考虑内容,如果商品的年代较为久远,则需要运用较为古朴的书法风韵进行外包装的处理,使商品包装能够呈现出更加贴近商品特征的文化意蕴。例如,在进行月饼外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要使用具备传统因素的书法风格进行包装设计,使包装能够同商品具备相同的文化意蕴。如果进行饮用水外包装的设计,则需要将书法风格设置得更加清新灵动,使书法作品能够运用艺术表现力进行商品商业价值的彰显,以便书法的字体可以更好的进行商品市场价值的体现。商品包装的书法字体还需要结合商品的应用特征进行处理,如果食品包装需要进行辛辣食物的包装,则可以将书法字体转变为比较粗重的形态,使书法作品中更多的豪放性文化特色能够得到有效的体现。

(二)通过书法字体设计体现消费者性格特征的创意

商品包装的设计最主要的商业动机就是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因此,根据消费者的个性需求进行书法字体的设计,能够有效增强商品的售卖灵活性[4]。首先,在针对儿童年龄段的商品包装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对童趣因素的关注,使用较为新颖的书法设计形式进行传统书法的包装,不能简单的照搬古典书法的形态和特征,使儿童商品的外包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儿童的关注。另外,在进行老年人商品外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要将风格豁达的字体作为书法字体的首选,使商品能够更好的获得老年人的喜爱。在进行隶书字体选择的过程中,要对传统的隶书字体实施现代化设计,避免隶书字体呈现出较为庄重的氛围,而是要利用隶书字体圆润、清秀的特征,对祥和温馨的气氛进行塑造,使书法字体的各类优势能够共同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三)通过体设计体现商品品名内涵的创意

商品的名称是提升商品销售额度,打造商品品牌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商品的品名研究入手,对书法字体进行调整,使书法字体的设计能够将商品品名作为核心因素[5]。此外,要从商品的包装分析入手,对全部的商品品名进行处理,以便商品可以通过品名获得内涵意蕴的有效处理,以便商品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好的得到消费者的喜爱。可以使用自然因素进行商品内涵的设计,如果使用较为凶猛的动物作为外包装,则需要配以相应苍劲的书法字体。如果使用较为安详的字体作为商品包装的设计因素,则需要使用细线条的字体作为基础性设计因素,使商品的品名能够有效的展现商品特色。

(四)字体设计的变体创新方法

书法字体的设计要结合字体的创新需求进行处理,并保证书法作品能够呈现出更高水平的个性特征,另外,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分析入手,对现有的书法作品进行必要的改良,保证书法作品可以在创新的过程中有效的结合多种字体的美学特征进行处理,使商品可以的创新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要大胆使用新型计算机技术对字体进行处理,使传统书法艺术可以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带动下实现有效的创新。

三、结语

对书法字体实施科学的设计,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包装设计的质量,并且使包装的设计能够具备更高水平的亲和力,从字体设计的意义入手进行字体创意法具体实施方式的研究,对提升包装的书法设计质量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侯婧.书法字体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5(03):129-131.

[2]谷李炜.包装设计中书法应用之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

篇3

一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书法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书法中线条旋律的美、形体的美、意境的美已被许多现代设计家所采用,赋予了现代设计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对当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法艺术可以借鉴字体设计的编排形式,字体设计可以汲取书法的文化意蕴,营造出文化亲和力。字体设计和中国书法艺术都是对汉字的外形进行变化的艺术,两者都根植于中国汉字的土壤里,在字形字义上,两者可以相互参照借鉴。从而各自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1.2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本文在研究中国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关联性的基础上,讨论了书法艺术和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要建立中国字体设计风格和提升书法艺术水平,需要两者相互借鉴和运用,从而在各自的创作中,能够相辅相成,得到新的灵感与启示。字体设计作为新时代的文字编排形式,需要发掘本民族文化来增加深度;书法艺术运用于字体设计,可以使我们的文明得到传承,并在新的领域里进一步发展壮大。如今,中国的字体设计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形式和内容也日趋多样化。我国的书法艺术,悠久而璀璨,应该被广泛地应用到日常生活里,而字体设计与我国书法艺术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加紧密地进行联系,达到共同发展之目的。汉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汉字的象形表意特征,使其具备了无限的创意空间,是中国书法艺术和字体设计的母体。书法艺术以汉字作为书写对象,象征着华夏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精神气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任何高科技操作手段都无法取而代之。[1]而字体设计是指按视觉设计规律,对汉字或字母进行艺术性编排的活动,蕴含着丰富的表达形式和文字含义。

1.3文献综述

1.3.1书法艺术研究现状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阅读,可以将书法艺术的研究分为三类:一是对书法史的研究,如文化艺术出版社的《中国书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国书法简史》、云南出版社的《中国书法史演义》等;二是对书法的具体表现方式的研究,主要研究书法的实践形式,如岭南美术出版社的《傅山行草册》、中国书法出版社的《书法势》等;三是研究书法理论,主要讨论书法的相关文化和美学理论,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外书法名家讲演录》等,从理论上对书法进行讨论。总体而言,书法艺术的研究成果正在一步步变得丰富,书法知识的获取比以往要容易而且有一定权威性。

1.3.2字体设计研究现状

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作为视觉传达内容之一的字体设计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文字体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标志、包装、海报、装帧、广告、新媒体设计中。中文字体设计的意象性使得它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设计形式。目前字体设计的书籍着重讲述了中文字体设计的形式和表现技法,如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图书版面的文字设计》、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汉字创意设计》等。这些书籍大多以图例来讲解技法,对字体设计的文化、美学理论鲜有描述。

二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的关联性

2.1书法艺术的概述

2.1.1书法艺术的概念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以笔力、体势和章法为表现手段,来创造意境、抒发性情。“书法篆刻作为一门纯艺术,其审美价值表现在它十分强调主体精神,主张抒情、比兴,将有个性的审美意趣融入作品形式,重视以情、意、境、趣为内容,抽象文字的线条与结构为其表现形态。”[2]就像是一种生命的律动,从书法艺术作品里,我们能分出“骨感”美、“筋线”美、“力道”美、“韵味”美和“气势”美,每个观赏者都能从中找到不同的意趣。中国书法艺术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艺术史中有重要地位。

2.1.2书法的基本要素

笔法:中国书法艺术的笔法,是书法中各种笔画规律性的方法。赵子昂说的“用笔千古不易”,是指用笔的法则千古不易,是对笔法重要性的强调。书法艺术中,笔法占第一位,先有笔法,才有章法和墨法。要使字的点画线富于变化而又有力量,就需要讲究执笔、运腕和用笔。结体:结体就是间架结构,和“位置”、“布局”同义。结体是书法术语,指汉字等方块字书写的间架结构,具体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合理的书法结体,才有空间上的虚实相生之效果。章法:书法章法是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时,处理好字与字、行与行、正文与落款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使作品整体艺术效果强烈且能让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达到相互呼应照顾的效果。结体指的是细节局部的位置比例,而章法指的是整体“留白”的比例。章法决定意境之美。墨法:“墨分五彩”,即“渴”、“润”、“浓”、“淡”、“白”。作为艺术的书法,它的各种色彩不能杂乱无章,而应是非常有秩序的。这里也有些共同的美学原则,如重点原则、渐变原则、均衡原则等。书法墨色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背景底色的分割组合,“计白当黑”,就是这方面的内容。二是点画结构的墨色组合,从作品的整体效果来看,不但要注意点画墨色的平面结构,还要注意点画墨色的分层效果,从而增强书法表现的深度。

2.2字体设计的含义

字体设计意为对文字按视觉设计规律加以整体的安排,是对文字大小、结构等所进行的视觉美化。使字体具有更强的视觉吸引,同时又传达更深层次的文字内涵。字体设计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息息相关,是实用功能与艺术结合的最早产物之一。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经开始注意字体的大小、疏密、位置变化,文字书写者已经具有了艺术美的设计意识,注重字体设计的实用功能。字体设计在于传达文字意义,它要求文字易于识别并适合于表述主题,同时要有设计个性和视觉美感。

2.3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的关联性

2.3.1共同的文化土壤

书法艺术和字体设计都是对汉字的字形进行创造,同属中国文字的传承载体。在中国文字的发展中,不同时期的字体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和内在的形式美感,为书法艺术和字体设计提供了创作母体。书法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容,而字体设计的创作需要承循传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符合民族审美取向,同时探寻新的设计技术,不拘定式推出新意。两者都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并由此具备共同的审美特质和创作形式。

2.3.2字体设计的发展为书法艺术开辟道路

字体变化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审美观念造成影响。书法艺术的形成首先离不开字体设计提供的资源,汉字经过字体设计流程后,具备了新的书写方式,以及新的排版布局模式,字体设计犹如一个潮流引领者,为书法创作提供新鲜的书写样式和排版技巧。书法艺术可以算是对字体设计的书写。越是有艺术性的字体设计,越能够作为书法艺术的创作来源。

2.3.3书法的发展给字体设计提供营养支持

字体设计离不开书法艺术的指引,书法艺术的字形,无论长短粗细、曲直方圆都是字体设计的灵感来源。中国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书法线条的具象性、生动性、变化性为字体设计提供创作灵感。字体设计要有创意,就要借用书法的表现手段,包括借用书法的笔、墨、章法技巧,从而使字体设计变得醒目、提神、会意、传感。险峻起伏、平淡朴实、浑厚老练、明快生动、直挺硬朗等线条风格特征,为字体设计对笔点线条的处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方式。一本好的书法艺术书帖或者碑文,就是字体设计丰富无尽的灵感源泉。

2.3.4相似的结字审美规则

书法艺术从古到今,它的书写载体从兽骨铜铁到宣纸笔札、从砖瓦石碑到门坊牌匾,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字间规格、字形组合、行句呼应等关系,诸如结字要重心平稳、疏密相间、浓淡相宜等,先辈们用心营造的布局章法体现出书法艺术的鸿大繁茂以及书家的细心精致。从怀素的《自叙帖》,张芝的《冠军帖》,黄庭坚的《松风阁诗》等古代书法到如今赵朴初的《临江仙》,启功的《草书千字文》等,以及其他书家的笔记手稿、题跋信笺,这些作品中的文字,是对汉字结体的深度思考之后书写的。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点、线、面”是最根本的视觉形态元素,是一切造型的基础。[3]字体设计也讲究灵动和谐、顾盼生姿,肌理变化,追求着准确、醒目、时尚、大气的装饰效果和审美取向,设计者们不仅仅要让观众认识字,更要引导观众去观看阅读字;不仅要让观众理解文字含义,更要让观众欣赏字体艺术,最终达到最佳信息传播的效果。字体设计者只有积极地学习书法家的书写技艺才能更好地设计出观众喜爱的有字体内涵的作品。

2.3.5一致的情感与美学追求

书法创作的前提要求是要有娴熟的笔墨技艺,凝神细思,才能在书写过程中去表达书写者情感体验,展示书写者的精神状态,以及学识素养。总的来讲,书法作品首先要作者有扎实的书写功底,再则要作者布局谋篇的美感,更要作者的精气神,书法艺术品就是作者内心心志素质、内心情感、价值取向的展现。书法作品有不同的格局,能从中看到不同的修养、气度和精神状态。字体设计相比书法艺术的纯粹性、精神性,更有工艺性、技术性、规定性,也就是对字形的创新,采用打散排列、重构组合、借用吸收等后现代的设计方式,使字体便于观赏接收。字体设计具有商业性质,更新换代很快,这也是它的弊端所在,使字体设计不利于流传。通过对书法艺术作品内容和呈现方式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一现象。字体设计的艺术感染、主题内涵、品味气势可以从书法作品中习得,在字体设计中同样展示着作者的气度格局与精神修养。所以,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在情感与美学上亦有共通之处,两者表现手法可以相习,表现内容可以共融。利用人的视觉感知对字体设计所进行的指导,是基于文字的涵义及其情感的基础上的,在看似严谨或随意的设计中,总有一条线索牵引着设计的进行。[4]

2.3.6对个性与民族文化的关注

书法艺术,注重个性和民族文化的表达。当代字体设计的发展,也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感受和本民族文化,从而找到文化归宿,找到文化定位,获得民族认同与群体归宿感。书法艺术和字体设计本质上都是人的意识作用于物质,是人的情感的表达,一件好的作品,必然倾注了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性格。作者个性的回归、性情的宣泄表达,化为线条、结体、色彩、章法布局等美学要素,形成了书法和字体设计作品。设计一边追随工业化脚步,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一边又回归传统,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价值依托。书法作品本身具有文化性,字体设计从书法作品获取创作灵感,一是可以获得丰富设计资源和设计技巧,二是使字体设计具备文化蕴意有深度。字体设计的成功,需要积极运用新观念新技术,使作品传播便捷,引人注目,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这是短期上的成功。包括字体设计在内的任何一项设计,如果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需要根植于自身的文化土壤,从自己的民族文化里得到养分。每个国家的设计都有自己的文化烙印,中国书法艺术本身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字体设计和书法艺术的关联性越大,两者越能长足发展。

三小结

综上所述,中国书法艺术和字体设计有很强的联系。在过去,书法艺术本身可以当作是对字体的艺术创作,正是因为书法家追求书写的简易流畅,文字的才逐步简化。文字从篆到行草,书写工具从甲骨到纸张,汉字字体在书家笔下变幻万千。在今天,字体设计依托于新媒体技术,和书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不再相同,但是他们的字形字义相通,由此可以互相参照,作为各自发展灵感。两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交融创新,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书法中丰富的字体造型及书写形式,是字体设计源源不竭的灵感来源。字体设计展现着书法的字形,也为书法探索出新的变化趋势和写作方式,融入书法艺术后的字体设计,能增添作品的文化厚重度和形体创作灵感,使其有实用性的同时变得更有艺术性。

参考文献

[1]万应均.《大学书法》[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05

[2]莫小不.《大学书法》[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08

篇4

在现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字体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这门课程掌握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将来专业课程的学习。遗憾的是,在当今大多数设计院系的字体设计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仅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美术字的基本结构和在此基础上的各种装饰性字体设计,缺少对汉字结构和风格特征更深层次的探索。笔者认为,书法艺术所蕴含的审美特征,是字体设计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解和研究书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蕴含的时代特征,让学生感知到我国不同时代书法艺术所具备的审美特征,才能对现代字体设计(特别是汉字字体设计)的审美特征有所把握,才能设计出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审美取向的字体。

一、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之间的关系

文字是人类彼此交流的视觉语言,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中国的文字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书法艺术也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字体设计也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从概念上看,书法艺术是以线条的组合和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字体设计则是通过对字体结构和文字意义的理解,进行解构和再设计,使学生掌握文字的书写规律及韵律美感,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设计和书写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今后的专业设计中。直观地理解,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书法艺术更加注重书者的主观感受,字体设计则是注重外在形式美的同时,强调其实用功能。

在中国文字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都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而各种内在美的艺术形式,都能为现代设计所用。当我们用一种“敬鬼神,畏天命”的态度开始书写甲骨文时,书法之美便已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之中,刀刻所产生的挺劲朴拙的图形化文字,殷商巫术礼仪文化的时代风貌充分地得以展现。当文字发展到金文时期时,人们已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作为艺术品,强化对形式美的追求,从不自觉的行为,逐渐变成自觉的行为。秦灭六国后,以李斯为代表的一些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以秦文字为标准的基础上,整理出书写更加简单的小篆,成为官方文书通用的字体。小篆线条挺劲圆润,且富有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将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以上三种字体古朴典雅,都有很强的装饰和图形化色彩,但在识别性上都很弱,在现代设计中,很难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使用。但很强的图形化特征,却可以作为其他文字的有益补充,去表现那类历史沉厚的设计课题。

隶书产生于秦代,大量使用于汉代,因为小篆结构的繁琐,笔画减少、化圆为方、书写速度加快的隶书便应运而生。隶书古朴厚重且便于识别,在现代设计中非常适宜于传统题材的表现。楷书始于西汉,魏晋盛行,盛于唐代;行书兴于东汉,是最为实用的字体;草书得名于草稿,从章草开始,唐展到一个高峰时期,至此不再有新书体出现。楷书、行书的定性化字形呈长方形,为现代美术字(印刷字)之基础,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在现代设计中被广泛使用。草书线条优美、灵动顺畅,有很强的韵律感,虽然识别性不强,但在现代设计中仍可以作为图形化语言使用。

综上所述,传统书法艺术和现代字体设计有很强的血缘关系,可以说过去的时代,当某种书体为官方所认可时,便成为该时代时尚的、实用的字体,书法家也自然就成了该时代的字体设计师了。

二、如何将书法艺术融入到现代字体设计教学中

在字体设计教学中,如何将书法艺术所蕴含的美感融入其中,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也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1.理论讲解。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文字即中国书法的发展史,认识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审美取向。随着学生认知及思维的拓宽,教师便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来强化这种概念。如:教师可以在介绍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取向及发展规律的同时,对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进行一些字体特征的分析,引导学生去认识时代审美风尚和实用要求的制约对书体形式的催生作用,从而能够启发和明晰对字体设计原质及方法的认知。

2.原型解析。教师尽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有设计风格特点的书法(特别是传统书法)作品进行临摹练习,目的在于通过具体感性地对字体结构及点画特征进行摹习,激发灵感,去发现、探索具有个性特征的、新的字体形式。由于其目的不是去写好、掌握某一名帖,因此对于字帖的选择,临习的方法与时间的安排,都应当与传统的临摹有所区别。如:字帖不一定强求名帖,只要是风格特征明显,具有个性,甚至是字体发展过程中的不成熟形态。由于其自身具有形式的倾向性和可生发性,反而可以成为我们观察、研究的资源;另外,一些非主流的书家,其独特的字体形态相对于传统审美,或许伤于乖张,但倒不失为字体设计中具有启发性的素材;再者,周期要短,原因在于我们不追求技巧上的熟练,而重点在于对其形态特征的解析;临习的手段与方法上,形似并非首要的追求,可更多地强调感受,强化对形态特征的夸张,主动把握内在组合及符号化局部点画的规律。而且,更进一步的是对于审美特征的把握、梳理,当然,从审美特征角度的运化、升华,需要更深层的文化审美的底蕴,但这正是从传统艺术角度进行探索的原动力与目的所在,自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案例分析。教师需要收集一些以书法艺术为基础的字体设计典型案例,做专题讲解,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切入:第一,直接借鉴传统书法形态而进行的单纯的字体设计案例;第二,以书法的形态特色、审美风格为基础而展开的设计应用,如:以传统书法为元素的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经典的例子包括: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系列视觉设计,靳埭强的设计作品等;第三,可以尝试从日本的字体设计中汲取营养。日本也是一个东方国家,日本文字又是从汉字中分离而来,其文字设计就是在鲜明的现代风格基础上,融入了个性独具的东方文化元素,在审美取向上,是东西方结合的很好范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示。在专题分析的基础上,再可以安排学生各选择几组自己感兴趣的字或词,结合书法艺术和现代元素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设计。

4.综合实践。有了以上的基础后,教师便可以结合某些主题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如: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适合用传统元素去表现的实践性课题,结合主题,让学生去完成字体设计部分。

经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书法艺术在字体设计中的实用性、艺术性及时代性上,都会产生一定的认知,丰富字体设计的内涵,在今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也自然会做到融会贯通。

结语

通过历代书体的风格剖析,不难看出不同时代的社会状况和审美取向对字体风格的影响,这也和当代文字设计的要求相吻合,所以对书法艺术风格的研究,也是研究字体设计风格规律的必要手段。一方面汲取传统书法中民族审美的营养,一方面体会时代风格的变迁,必然能够设计出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审美取向的优秀字体设计作品。因此,在字体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去了解我国文字发展的历史,了解传统书法的审美特色与风格演变,对于学生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萧元.中国书法五千年[M].东方出版社,2006.

篇5

文字是人类彼此交流的视觉语言,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中国的文字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书法艺术也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字体设计也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从概念上看,书法艺术是以线条的组合和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字体设计则是通过对字体结构和文字意义的理解,进行解构和再设计,使学生掌握文字的书写规律及韵律美感,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设计和书写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今后的专业设计中。直观地理解,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书法艺术更加注重书者的主观感受,字体设计则是注重外在形式美的同时,强调其实用功能。

在中国文字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都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而各种内在美的艺术形式,都能为现代设计所用。当我们用一种“敬鬼神,畏天命”的态度开始书写甲骨文时,书法之美便已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之中,刀刻所产生的挺劲朴拙的图形化文字,殷商巫术礼仪文化的时代风貌充分地得以展现。当文字发展到金文时期时,人们已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作为艺术品,强化对形式美的追求,从不自觉的行为,逐渐变成自觉的行为。秦灭六国后,以李斯为代表的一些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以秦文字为标准的基础上,整理出书写更加简单的小篆,成为官方文书通用的字体。小篆线条挺劲圆润,且富有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将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以上三种字体古朴典雅,都有很强的装饰和图形化色彩,但在识别性上都很弱,在现代设计中,很难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使用。但很强的图形化特征,却可以作为其他文字的有益补充,去表现那类历史沉厚的设计课题。

隶书产生于秦代,大量使用于汉代,因为小篆结构的繁琐,笔画减少、化圆为方、书写速度加快的隶书便应运而生。隶书古朴厚重且便于识别,在现代设计中非常适宜于传统题材的表现。楷书始于西汉,魏晋盛行,盛于唐代;行书兴于东汉,是最为实用的字体;草书得名于草稿,从章草开始,唐展到一个高峰时期,至此不再有新书体出现。楷书、行书的定性化字形呈长方形,为现代美术字(印刷字)之基础,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在现代设计中被广泛使用。草书线条优美、灵动顺畅,有很强的韵律感,虽然识别性不强,但在现代设计中仍可以作为图形化语言使用。

综上所述,传统书法艺术和现代字体设计有很强的血缘关系,可以说过去的时代,当某种书体为官方所认可时,便成为该时代时尚的、实用的字体,书法家也自然就成了该时代的字体设计师了。

二、如何将书法艺术融入到现代字体设计教学中

在字体设计教学中,如何将书法艺术所蕴含的美感融入其中,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也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1.理论讲解。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文字即中国书法的发展史,认识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审美取向。随着学生认知及思维的拓宽,教师便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来强化这种概念。如:教师可以在介绍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取向及发展规律的同时,对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进行一些字体特征的分析,引导学生去认识时代审美风尚和实用要求的制约对书体形式的催生作用,从而能够启发和明晰对字体设计原质及方法的认知。

2.原型解析。教师尽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有设计风格特点的书法(特别是传统书法)作品进行临摹练习,目的在于通过具体感性地对字体结构及点画特征进行摹习,激发灵感,去发现、探索具有个性特征的、新的字体形式。由于其目的不是去写好、掌握某一名帖,因此对于字帖的选择,临习的方法与时间的安排,都应当与传统的临摹有所区别。如:字帖不一定强求名帖,只要是风格特征明显,具有个性,甚至是字体发展过程中的不成熟形态。由于其自身具有形式的倾向性和可生发性,反而可以成为我们观察、研究的资源;另外,一些非主流的书家,其独特的字体形态相对于传统审美,或许伤于乖张,但倒不失为字体设计中具有启发性的素材;再者,周期要短,原因在于我们不追求技巧上的熟练,而重点在于对其形态特征的解析;临习的手段与方法上,形似并非首要的追求,可更多地强调感受,强化对形态特征的夸张,主动把握内在组合及符号化局部点画的规律。而且,更进一步的是对于审美特征的把握、梳理,当然,从审美特征角度的运化、升华,需要更深层的文化审美的底蕴,但这正是从传统艺术角度进行探索的原动力与目的所在,自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案例分析。教师需要收集一些以书法艺术为基础的字体设计典型案例,做专题讲解,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切入:第一,直接借鉴传统书法形态而进行的单纯的字体设计案例;第二,以书法的形态特色、审美风格为基础而展开的设计应用,如:以传统书法为元素的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经典的例子包括: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系列视觉设计,靳埭强的设计作品等;第三,可以尝试从日本的字体设计中汲取营养。日本也是一个东方国家,日本文字又是从汉字中分离而来,其文字设计就是在鲜明的现代风格基础上,融入了个性独具的东方文化元素,在审美取向上,是东西方结合的很好范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示。在专题分析的基础上,再可以安排学生各选择几组自己感兴趣的字或词,结合书法艺术和现代元素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设计。

4.综合实践。有了以上的基础后,教师便可以结合某些主题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如: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适合用传统元素去表现的实践性课题,结合主题,让学生去完成字体设计部分。

篇6

我们一般将书法艺术所要表达的汉字外形以及结构统称为“形”。书法艺术在通常情况下更多关注的是形与形之间的相互呼应或者穿插的关系,所以在借鉴书法的“形”的时候我们要遵循它的结构。对于线条,我们要讲究它的美学,有方有圆、有曲有直、有肥有瘦、有黑有白。在对称的结构章法中也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审美空间。书法的章法结构具体指的是笔画位置、疏密得当、变换交错以及是否相互衔接呼应。书法艺术的笔墨美以及结构美表达出汉字的生命力,一般来说,不同的表达方式能够显示出不同的意境,从而彰显不同的文化精神。我们可以在笔墨上做出适当的调整,有淡有浓、有方有圆、有直有弯、有枯有润。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主体图案为“心”字,但是又很像英文字母“V”,有着胜利的意思。标志的整体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又很像一根迎风飘舞的彩带,体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书法的“心”字线条流畅而又富有感情,在变化中统一,整个标志饱含汉字的魅力,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标志设计中对书法字体美学“意境”的延伸

书法艺术不单单是供我们阅读识别的文字,它更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在书法的背后蕴藏着人类的思想情感、信仰和希望。在书写汉字的时候注入情感便会使字体有血有肉,更能够传达出意境。通常,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可以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价值观。对于一个蕴含着意境的标志来说,它也能够清楚地彰显设计者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思想。如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它是用中国书法的笔墨描绘一轮圆月,月亮上有脚印,月亮的起笔之处有点睛的作用,使标志主体线条似一条腾飞的巨龙,象征着中国的航天事业不断上升,有着巨龙升天的气势。标志采用写意的手法,用简单的几笔勾画出令人遐想的画面,也表达出人们对于探月的向往。

三、标志设计中对书法字体美学“气势”的传承

“气势”指的是世间万物显示出的力量。简单来说,书法可以看做人心的外化,很多书法家通常借助书法表达人和世间万物的沟通、交流和活力,从而传达出情感。在书法艺术中,“气势”能够很好地表达书法艺术的精神,也能够体现出创作者的心境。只有当我们理解了书法艺术中的气韵以后,再反过来整理标志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融会贯通以后才能找到现代和传统的契合点,创造出具有传统韵味的现代化作品。北京申奥标志就很好地采用了书法的“气势”。标志是由红、蓝、绿、黄、黑五色线条勾勒,犹如一个打太极的姿势,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线条饱含无限的力量,线条的弧度勾显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彰显了书法的灵魂。

篇7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01-01

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没有书籍,而人们第一眼接触到的便是书籍的封面,随之吸引我们的便是书名。当然这些信息的传达可以通过诸多要素,如色彩、图形、图案等来表现,但与此相比文字更具有说服力和表达力。由此可见,文字在书籍封面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读者的年龄、性别、爱好以及审美的多元化,行业化,以及文化的多样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楷书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我们要使用一种字体,首先要了解该字体的基本特征,这是设计者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楷书的特征是重心平稳、横斜竖直、左右对称、地载天覆、写好主笔、对准重心依字生形、依字取势、点画呼应、参差变化。那么就其这些特点,我们如何将它用到具体的书籍封面设计之中呢?第一,销售群体复杂的书籍封面字体书籍可以选择楷书来进行设计。如科技类书籍、期刊类书籍、综合型的杂志等。这些书籍的销售群体较多层次各一,而且审美层次也较为广泛,这样可以避免审美不一带来的影响。第二,销售群体年龄偏少的读者书籍封面字体书籍可以选择楷书来进行设计。如动画书籍、卡通读物、童话故事等。这些书籍能体现字体的可读性。当然还要根据书籍的内容以及该书的销售群体来选择不同的楷体,如魏楷、唐楷,这样既然体现书籍的工整之美,又能适应消费市场得需求。

二、行、草书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行书有别于楷书的一个特点,就是书写速度的加快,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加强了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联系。所以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书写较为自由,抒情达意,形式多样,使书法真正成为表现个性的工具行书富有伸缩性,也即是弹性。就其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用行书或行草来设计,将它用到。第一,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文人典雅书籍封面可以选择行书来进行设计。如文艺类书籍、个人专著等,因为文艺类书籍装帧设计内容比较广泛,主要体现在书籍的随意性、浪漫性和人文性以及个性化。第二,审美性较强的书籍可以选择行书来进行设计。如个人画册、各类艺术展览作品集等,这样可以运用行草书的夸张表现手法,使书籍设计更具有感染力。这不正符合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吗?

三、隶书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隶书发展了现在将近两千年的历史,它是书体中使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书体,这是隶书的特征因素决定的,一是容易识别也就是可读性强,也就是说只要你认识某一个字的楷书你就基本能认识这个字的隶书。正因为这一点,现在的电脑时代,隶书还是被广泛地使用。可是草书、篆书大众识别不高,所以基本渐渐脱离了电脑时代。二是隶书规范和天真的美。规范和天真是隶书本身具有的特性,这样就不受到读者群与书籍内容的制约,所以使用的面也就比较广泛,即可以用于内容很严肃的书籍装帧设计如史学书籍、古代文学书籍,也可以用于活泼、天真、富有趣味的书籍装帧设计之中,如少儿书籍,期刊等,当然还要根据不同书籍的内容和形式来选择不同流派的隶书进行设计。

四、篆书在书籍封面中的运用

篆书在当今大众读者来说是一种识别性不高的书体。换句话说就是要有一定的书法基础的人才能认识,所以自然就远离了书籍装帧中的字体设计,但绝对不能说是在书籍装帧中消失了。也正因为篆书识别要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篆书的字体的使用往往与书法专业书籍结合在一起。

五、结论

篇8

中图分类号:J201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进步,视觉传达设计的疆界被不断拓展,作为主要视觉要素的图像和文字的表现手段也日新月异。20世纪80年代,我国研制成功汉字激光排版系统,完全解决了汉字处理的计算机化,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80年代后期,计算机排版首先在各大报社印刷厂使用,90年代在各大书刊印刷厂使用。到20世纪末,计算机排版已在全国普及,这是中国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也是汉字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标志。印刷汉字字体的设计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计算机字体库空前丰富,由楷、宋、仿宋、黑体一统天下的印刷字体时代彻底终结。与此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极大地拓展了二维设计空间的视觉边界,字体选择多样化、表现个性化、媒介数码化改变了普通出版物和其他数字媒体的图文面貌。

一、印刷字体中的名家书体

选用当代名家书体用于印刷字体,在宋、元、明、清各代都有例证,这种字体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计算机排版字体中,较早出现的是方正舒体、方正康体、方正启体等。这些近当代书法家的字体引入印刷字体,有利于丰富版面的艺术效果。随时间推移,一些专业的专业的字体字形设计开发机构开始挖掘富有个性的书法字体,在方正公司的字体样本上,我们可以看到黄彰任的黄草体、冯金城体,曾正国楷体,张灏硬笔书法体,敬伟硬笔行楷体、吕建德行楷体,书体的原创作者可能在书法艺术影响力方面不及历代名家,甚至从创作者身份来看,算是跨界合作了。比如,2007年4月,方正公司了影视明星徐静蕾的手写体。政治人物字体也已经开发出来,并开始在网络媒体上大量应用。若不是版权归属问题的羁绊,以及字体盗版导致字体开发者无法获得预期收益等问题的限制,我们能够看到的新计算机字体恐怕需要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了。如今专业的中文字体字形设计开发机构已达18家之多。但令人尴尬的是,使用者在计算机书法字体的应用方面却应十分谨慎,本人在版式设计教学中,关于字体,首先告诉学生的不是该用什么字体,而是谨慎使用什么字体。而最需谨慎使用的字体就是一些书法字体,这些字体对使用环境和氛围要求较高,一般以文本为主的期刊和报纸的正文部分不使用书法字体,这主要是基于易读性的考虑,同时,现代版式设计的审美倾向于网格化的视觉效果,规整的经典宋体、黑体及其变体强化了“方块字”的特征,正好契合版式的整体效果的需要。

二、书法字体的美感缺失

对书法字体的使用应持谨慎态度,除因为书法字体使用环境的制约之外,笔者更多关注的是字体本身美感的缺失,下面以现今使用较广、影响力较大的书法字体为例,谈谈书法字体在由书法作品向计算机字体转化过程中书法美感的缺失。

1.笔墨肌理感和整体气韵的缺失

“具有四性,即多偏旁性、多笔画性、多间距性(字与字的间距)、多符号性的‘第一形式’的汉字,仅仅是升华为‘第二形式’的书法的物质材料,它们要实现艺术的升华,还要靠书法家的审美再造和心灵渗透,而这种再造和渗透,又离不开中国书法的独特工具——笔。”①毛笔这一原始的书写工具,看似简单,却是中国书法发展的一大契机。用兽毛毛束成的笔柔软而富有弹性,笔毫具有毛细作用,可以摄住墨汁,不使它任意旁溢。“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东汉蔡邕早就指出毛笔写出能刚能柔的字,是使书法艺术具有莫大魅力的重要因素。

笔与墨的结合所创造出来的变化多端的肌理效果,是难以精确量化的,区别于用规矩绘制出的标准化图形。而计算机书法字体则是将书法字体标准化,通过辅助设计软件,将手写书法字体以图形导入其中,并对文字原稿进行修改和“润色”,字形风格统一,笔划形态标准化。这就使得同一种字体用在不同环境和媒介中是同一个面孔,毫无“意外”的只有大小和色彩的区别。笔墨纸三者造就的飞白,笔划的肥瘦、粗细、方圆、疾涩、藏露、浓淡、枯湿变化被减弱或者消失。

对用于一般印刷媒体对字体的使用而言,要求做到印刷字体字与字之间具有书法作品的气韵生动显然要求太高了,但是不意味着对单个文字的设计制作到应用可以轻松随意,因为一种书法字体从设计到制作、修改到完善直到应用的周期和“铅与火”的时代相比大大缩减了。计算机技术提高了新字体开发的效率,但往往是以牺牲字体的美学价值为代价的。基于这种考虑,我们也应该谨慎对待新字体的创造和使用。

2.对书法原作者字体特点的夸张与扭曲

书法大家自有大家的风格特点,启功书法结体严谨精确,笔画清朗刚健,布势轻重有别,风神俊秀且雅俗共赏,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方正公司开发的启功字体比较自然地再现了启功的书法特点,但在字形上不像原作般修长高挑,笔划的粗细对比被有意减弱,强调均衡多于变化。(图1)

篇9

③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篇10

此外,在运用传统书法的时候可以把艺术设计当成一种文化标志表达出来。古时候,很多书法家都有嗜酒喜好。“颠张狂素”就是一个不错的典故,酒在这个故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因此,对于酒的设计来说,借助传统书法来进行设计也是很常见的方式。例如,“中国劲酒”的“劲”在设计的时候,显得很刚硬、精神,“劲”写得非常有张力,给人一种精神振发的感觉。将传统书法艺术融合在数字媒体艺术当中,设计师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一定要对传统书法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不仅要达到外形美的目的,同时也要注重意识形态。比如,北京奥运会当中的“京”,它的设计特点是运用了中国的艺术“即”的特点,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京”突显出了一个很独特的形象,按照设计师的想法来看,它属于篆书字体。设计师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对篆字进行了调整,从而设计出一个有活力、灵气的艺术字,不仅有中国传统艺术的风格,而且寓意也是非常深刻的。这也可以看出设计师在运用传统艺术的时候是有独到见解的,同时也有其深入的理解与领悟。如果这样的情况运用在中国社会当中,可能是象征性意义,不过对于全球来说,它能够突显出北京的地位,也可以说是中国的象征。不过,全部运用传统书法并且不进行调整和修饰的话,是无法顺应时代需求的,想要让传统艺术更有独特性与时代性,一定要将它与现代数字艺术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起到彰显个性的效果,这也是对设计师的一个较高标准的要求。第一,设计师要熟悉中国传统书法,了解文化寓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运用在数字媒体艺术当中。第二,对于传统书法来说,它的字体特征需要与作品特征相一致,要先对传统书法进行一个调整和修饰,从而凸显传统文字的艺术价值,并赋予一定的新颖特性,这样创作品才能够起到独特、震撼的效果。比如《提笔忘字》的海报设计,它的设计理念是为了凸显中国汉字的地位,我们以传统书法为代表来进行设计,也能够象征中国的传统艺术。明白这一个寓意之后,以传统书法为核心来进行设计,对于这个海报创作来说是非常协调的。

二、书法艺术融入现代数字媒体中的启示

设计创作是一个很有独特价值的文化艺术,它带来的影响力是非常强大的。对于数字媒体艺术来说,与传统书法相融合是一个策略,也是一个方法,利用传统书法的独特性优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同时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结合起来,从而丰富作品的文化寓意,更重要的是凸显作品的灵活性,这也是把传统书法与艺术创作结合在一起的主要意图。想要设计出有民族艺术风格的现代作品,一定要尊重继承、借鉴传统书法艺术的优势。对于传统书法来说,它在创作过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由此可见,书法艺术对于数字媒体艺术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运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目的,切不可随大流,要真正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实质,只有在熟悉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好地运用,才能够把传统艺术的特征凸显出来,不可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下进行运用,这不仅会丢失创作的文化精髓,而且也会丢失历史文化积淀,剩下的只是一个没有内容的外壳。因此怎样把中国传统艺术更好地发扬光大,同时要延续它的文化底蕴,对于设计师来说是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唯有不断地研究与摸索,才能够设计出更好的文化艺术作品。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大势所趋。有针对性地借助传统文化进行创作,能够起到现代与传统艺术融会贯通的作用。探究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相似之处,就可以设计出有本土特色、时代气息的作品,即便在国际地位上也能够凸显产品优势[5]。对于一些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与设计家来说,他们非常看重传统文化艺术,在他们眼中,会对延续传统文化有一种使命感,他们重视传统,能够更好地将其与西方艺术进行融合,从而彰显出传统艺术的时代气息,最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个性和共性相兼容的新型的创作模式。一些国外艺术家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也得以完美的运用,得到的收获是非常丰富的。

对于中国的传统艺术来说,笔墨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师在创作的时候有责任将这种传统艺术延续下去,借助艺术的优势把它们设计成一个有震撼力的作品。全球在不断发展,计算机运用越来越普遍,电脑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手指在键盘上敲打,人类也真正从体力劳作中脱离出来。对于中国文字来说,传统书法是一个重要的形式,利用一样的工具也可以体现出不同的点线类型,而且也可以体现出墨色上的不同,一些文人喜欢在书房中收藏书画,它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也可以彰显我们的生活品位,对于这些书画来说,它不仅典雅、潇洒,而且新奇雄厚,不仅能够体现出阅览者的文化功底,也能够反映出主人的文化修养。电脑字体的设计与传统书法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不过电脑字体有些生硬,机械化比较明显,没有灵气与活力;人类能够推动计算机的产生,但是计算机不可以产生人类,一台电脑的运作思维与人类的思维非常相似,但是无法达到或超越人类的思维。人类在运用文字的时候,不要忘记传统书法的重要性。现代传统书法不受重视,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断篇,延续传统艺术是走向艺术殿堂的途径,没有延续,就等于没有沉淀,那么艺术文化就要从零打基础。因此,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传统文化,更希望那些设计师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它,做到真正推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篇11

变体美术字是在基本美术字(黑体、宋体)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其富有装饰性,能表达强烈的意念,使人精神上得到享受,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电视中新奇的广告画面,奇特的产品包装,各类电子刊物、报章杂志……都有新颖独特的变体美术字,使人们过目难忘。另外,变体美术字对学生来说尤如玩文字游戏,其刻意求新、求变,学生们可以借助“变化”来抒感。作为文字存在的各种基本字体,经过漫长的文化传播与积淀,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模式,而这种模式又是那么日臻完美,那么系统“老套”,以至近乎成为千年不变的经典,令后人无法越雷池一步。但是,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巨变,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也随之变得丰富多彩,文字表达的外延也在不断拓宽。文字作为设计的主要手段也在发展,并逐步超越了书写概念的层面,展示空间得到大大拓展。因此,本人认为书法艺术所蕴含的审美特征,是字体设计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解和研究书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蕴含的时代特征,让学生感知到我国不同时代书法艺术所具备的审美特征,才能对现代字体设计(特别是汉字字体设计)的审美特征有所把握,才能设计出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审美取向的字体。

一、变体美术字设计的审美原则及作用

(一)审美原则

1、思想性。要求“文体相符”,即要从内容出发来对文字进行加工,使之生动、概括,突出表现出其精神含义,以增强宣传效果。美术字多种多样,但因内容部同而情调不同,所以要求字体和形式以及色彩也不一样。有的需要严肃庄重(党代会、人代会、追悼会等),有的需要结实有力(政治运动、动员大会、大型活动等),有的需要活泼秀丽(幼儿园、娱乐场所等)......。

2、可读性。美术字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否全部都是美的还不一定。如果不该夸张的夸张,不该装饰的装饰,或者歪曲字形,或者出现错别字,甚至主观造字使人不认识,那就失去了美化的意义和文字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过分的变化字形结构,随意删减和改变字形笔画。

3、艺术性。要求“美观舒服”。美术字与其他艺术作品一样,要有艺术特色,吸引读者和观众。这就要求我们,不仅每个字要美观醒目,而且整幅、整篇的文字,都要整齐划一,均匀稳定,达到整体美观协调的效果。

(二)变体美术字的作用

1、变体美术字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宣传工具之一。比如,政治标语,经济广告等。

2、变体美术字的艺术感染力起着美化人民生活的作用。比如,人们在生活中,根据精神需要书写的中堂、对联、大门上的福、寿、喜字等,都给人以精神享受。书写变体美术字应该运用的工具古字或作画,讲究“文房四宝”。也就是文人墨客写字、写文章或作画所必备的工具---笔、墨、纸、砚。写变体美术字也离不开这几类工具,只是名字和质地的不同而已。

笔---也就是书写用的笔。现代一般常用的有钢笔、铅笔、圆珠笔、毛笔、排笔、粉笔、水彩笔等等,还有的自己制作适合自己用的书写笔,比如用一块海绵绑到一块木板上可以当作排笔用,特别是写黑体字特别出效果。

墨---也就是书写用的颜料。现代一般用墨汁、广告色、水彩水粉颜料、油漆颜料、油画颜料等等。

纸---也就是书写用的对象。现代一般用宣纸、板纸、色纸等,还有的在即时贴、木板、有机玻璃板或墙壁上书写。

砚---全称叫砚台。是用来磨墨块和润笔、蘸墨用的石块,是一种颜料工具。现在一般练习书法,也经常用到。但由于使用颜料的不同,颜料存放的工具也很多。如,色彩盒、色彩板,有的直接用大瓷碗、小水桶。

由于书写的对象不同,书写变体美术字的工具也要随之变化。比如,有的需要打地子,有的不需要。有的需要打草,有的不需要。如果打草就必须根据书写的质地,准备好尺子、橡皮、黑板擦或湿布一类的工具。初学者,一般要先打草,甚至反复修改,满意后再上色。待练习熟练后,可直接书写。

二、书法艺术与变体美术字之间的内在关系

变体字设计是文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和书法有着不解之缘。中国悠久的历史、丰厚而独特的书法艺术,为变体字设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具体的广告、包装、书籍、展示设计等来考虑书法的适用性,运用得当能创造别致新颖的视觉效果。从概念上看,书法艺术是以线条的组合和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变体美术字则是通过对字体结构和文字意义的理解,进行解构和再设计,使学生掌握文字的书写规律及韵律美感,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设计和书写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今后的专业设计中。直观地理解,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书法艺术更加注重书者的主观感受,变体美术字设计则是注重外在形式美的同时,强调其实用功能。

在中国文字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都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而各种内在美的艺术形式,都能为现代设计所用。当我们用一种“敬鬼神,畏天命”的态度开始书写甲骨文时,书法之美便已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之中,刀刻所产生的挺劲朴拙的图形化文字,殷商巫术礼仪文化的时代风貌充分地得以展现。当文字发展到金文时期时,人们已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作为艺术品,强化对形式美的追求,从不自觉的行为,逐渐变成自觉的行为。秦灭六国后,以李斯为代表的一些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以秦文字为标准的基础上,整理出书写更加简单的小篆,成为官方文书通用的字体。小篆线条挺劲圆润,且富有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将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以上三种字体古朴典雅,都有很强的装饰和图形化色彩,但在识别性上都很弱,在现代设计中,很难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使用。但很强的图形化特征,却可以作为其他文字的有益补充,去表现那类历史沉厚的设计课题。

隶书产生于秦代,大量使用于汉代,因为小篆结构的繁琐,笔画减少、化圆为方、书写速度加快的隶书便应运而生。隶书古朴厚重且便于识别,在现代设计中非常适宜于传统题材的表现。楷书始于西汉,魏晋盛行,盛于唐代;行书兴于东汉,是最为实用的字体;草书得名于草稿,从章草开始,唐展到一个高峰时期,至此不再有新书体出现。楷书、行书的定性化字形呈长方形,为现代美术字(印刷字)之基础,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在现代设计中被广泛使用。草书线条优美、灵动顺畅,有很强的韵律感,虽然识别性不强,但在现代设计中仍可以作为图形化语言使用。

综上所述,传统书法艺术和变体字设计有很强的血缘关系,可以说过去的时代,当某种书体为官方所认可时,便成为该时代时尚的、实用的字体,书法家也自然就成了该时代的字体设计师了。

三、将书法艺术融入到变体字教学中的方法

在字体设计教学中,如何将书法艺术所蕴含的美感融入其中,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本人在课堂教学中也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1、理论讲解。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文字即中国书法的发展史,认识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审美取向。随着学生认知及思维的拓宽,教师便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来强化这种概念。例:北师版五年级下册《爆炸的信息》一课,在上设计广告词这一教学环节时,我就要求学生利用大家熟悉的广告语的结构特点,创编广告用语,并使用变体字来设计。首先介绍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取向及发展规律的同时,对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进行一些字体特征的分析,引导学生去认识时代审美风尚和实用要求的制约对书体形式的催生作用,从而能够启发和明晰对字体设计原质及方法的认知。

2、原型解析。教师尽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有设计风格特点的书法(特别是传统书法)作品进行临摹练习,目的在于通过具体感性地对字体结构及点画特征进行摹习,激发灵感,去发现、探索具有个性特征的、新的字体形式。由于其目的不是去写好、掌握某一名帖,因此对于字帖的选择,临习的方法与时间的安排,都应当与传统的临摹有所区别。如:字帖不一定强求名帖,只要是风格特征明显,具有个性,甚至是字体发展过程中的不成熟形态。由于其自身具有形式的倾向性和可生发性,反而可以成为我们观察、研究的资源;另外,一些非主流的书法家,其独特的字体形态相对于传统审美,或许伤于乖张,但倒不失为字体设计中具有启发性的素材;再者,周期要短,原因在于我们不追求技巧上的熟练,而重点在于对其形态特征的解析;临习的手段与方法上,形似并非首要的追求,可更多地强调感受,强化对形态特征的夸张,主动把握内在组合及符号化局部点画的规律。而且,更进一步的是对于审美特征的把握、梳理,当然,从审美特征角度的运化、升华,需要更深层的文化审美的底蕴,但这正是从传统艺术角度进行探索的原动力与目的所在,自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案例分析。教师需要收集一些以书法艺术为基础的字体设计典型案例,做专题讲解,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切入:第一,直接借鉴传统书法形态而进行的单纯的字体设计案例;第二,以书法的形态特色、审美风格为基础而展开的设计应用,如:以传统书法为元素的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经典的例子包括: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系列视觉设计,靳埭强的设计作品等;第三,可以尝试从日本的字体设计中汲取营养。日本也是一个东方国家,日本文字又是从汉字中分离而来,其文字设计就是在鲜明的现代风格基础上,融入了个性独具的东方文化元素,在审美取向上,是东西方结合的很好范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示。在专题分析的基础上,再可以安排学生各选择几组自己感兴趣的字或词,结合书法艺术和现代元素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设计。

4、综合实践。有了以上的基础后,教师便可以结合某些主题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如: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适合用传统元素去表现的实践性课题,结合主题,让学生去完成字体设计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