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21: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一上册语文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本人在近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地尝试用新的更好的方法来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名著的学习中,在多次的尝试中,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我把它归结为立体化的名著阅读教学。即让学生通过各种语文活动全方位的感受名著阅读给我们带来的知识与快乐。所谓“语文活动学习是相对于言语静听式接受学习而言的,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操作性、情感性、实践性,它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体验和主动参与……提高语文素养” 。而且“语文活动学习强调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和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1]以下就是本人在各种语文活动实践中展开名著阅读教学的方法总结。
活动一:读
阅读是前提,也是基础。我会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每学期课本后面的附录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去读。
名著的阅读是硬性要求人手一本的,所以我会在初一新生一入学后的家长会上,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之后每学期的期初就布置学生本学期的名著阅读计划,让学生事先买到相应的书,之后开始阅读。
时间的安排上,篇幅长的可以利用暑假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比如《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篇幅短的,就在正常教学的同时布置学生读,比如人教版语文初一上册课程就安排了冰心的《繁星・春水》和《伊索寓言》两本名著阅读。我就在期初布置学生阅读,阅读时间分成半期考之前和半期考之后。
其次,在阅读基础上的诵读,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诵读也是常用的阅读方法,诵读是学生对优美句段进行放声的有感情地朗读。对于好的作品,我们可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滋养心灵。清代古文家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也说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活动二:讲
我们知道,故事教学法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方面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把它运用在名著阅读教学上也同样奏效。课标要求必读的名著大都有很强的故事性,让学生开口讲故事可以一举两得,既让准备故事的同学对故事有了充分的熟悉,又让听的同学从中受益。
《伊索寓言》这部经典作品,既通俗好懂,趣味性强,又包含深刻的哲理。初一上学期半期考之后,我开始布置学生阅读,然后每节课前请两位学生上台讲《伊索寓言》的故事。规定讲故事的时间在3―5分钟,这么做是希望每位上台讲故事的同学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把故事讲生动。而听的同学必须认真,因为听完之后要会概括故事情节,并加以点评。如果讲故事的同学声音不够大或者故事情节过于简单,全班同学有权让他下次再讲。这样,无论是讲者还是听者,都将从中得到收益。记得一位男生前后共讲了三遍,语音一次比一次好,故事内容也是一次讲的比一次具体生动,而且,最后一次还是自己主动要求上台讲。
整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在无形中促进了学生对名著的深入阅读。
活动三:写
写包括直接摘抄和写阅读感受两种。
近年中考对名著的考查趋势是越来越细化,题型由原来的单一选择题开始过渡到填空和简答等多种形式。如何应对学生熟悉故事却无法答题的问题。不妨让他们多动动笔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名著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包括人物名字,人物的主要事件或情节是有必要让学生通过摘抄等方式加以熟悉并记忆的。
在阅读《繁星・春水》时,学生按照作品的三个主题――母爱、童心、自然,对这部作品归类摘抄,摘抄的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诗歌,然后背诵下来。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他们会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语段。保尔・柯察金的这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几乎人人会背。
除了摘抄,写阅读感受更值得提倡。“阅读过程实际就是阅读者带着自己的某些观念,体验不断尝试靠近,接受作者、文本的过程。因此,个体在进行阅读时,常常出现‘有感而发’‘触景生情’等情形。在读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得到一些感悟。”[2]
《伊索寓言》这部书,以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每个人从中都可以得到智慧的启迪。所以我在周记本中布置学生写下对它的阅读感受。
初一(1)班的钟睿同学在寓言《鹅和鹤》的读后感中颇有感触的写道:“生活中,我们总不断地为自己增加负担;背上沉甸甸的担子,认为带着它总会有用,可往往到最后才会发现这‘生活之担’几乎纹丝未动,而一开始就轻装上路的人们却更早地成了功。是的,对于大人们而言,生活负担、经济压力……是的,我们总带着思想的包袱上路。也许我们应在道路上,总该停下来想一想,卸掉不必的包袱轻装上路。你会发现脚步更轻快,成功离你越来越近。”而有些寓言,不同的学生从中可以得到的收获是不一样的。
相反,学生在阅读《朝花夕拾》时,很多学生就在阅读中读出了很多困惑,这些也是他们最宝贵的阅读感受,所以,教师则应该在收集之后加以解答,会让学生的阅读更为深入。
活动四:演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无形的文字化为生动的表演内容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也就是通过学生扮演作品人物的角色,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如果能让学生穿越时空,站到作品人物的位置上来看人物的所言所行,品人物形象的所思所感,应当更能找到作品的艺术本身。”要相信学生,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是无限的。
比如《童年》这部作品,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必读篇目。但是,一方面它反映的是苏联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阿廖沙成长的家庭环境是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的。所以要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作品的主旨,显然有难度。为了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我在期初就布置同学们对这本名著进行改编表演。
全班同学被分成了12个小组。每个组长是就是本组的负责人,也就是导演,要负责作品片段的选择(选取《童年》中某一个或几个片段)、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道具的制作,台词的改编等等。要求他们用一周的时间确定表演的题目、节选内容和小组同学的角色分配,之后上报语文科代表。我还硬性提出三个要求:1.节选的名著内容应基本遵循原著,不做大的修改。2.每个同学都要参加,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客串其他小组的表演。3.活动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到时要邀请多位家长代表参加,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学生顿时热情高涨。他们自己讨论选择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及要演的人物、对小说中的情节加以联想和想象,还加入了人物的对话语言、精心设计表演的道具等。这个过程就是对文本的再次解读。接着同学们利用短短两周的课余时间进行了简单的排练。
最后在班会课上进行汇报演出,很多家长更是热心参与。整个活动有条不紊。有两位同学主持串场,十二个小组的组长担任评委,负责给每个小组打分。并有同学进行登分、统分。家长们纷纷带来照相机、摄像机,会场气氛紧张而热烈。同学们使出“十八般武艺”,有的把舅舅们为夺家产的歇斯底里的辱骂表演得淋漓尽致,有的把小茨冈因忍辱负重,劳累过度,最终悲惨地屈死在十字架下,表演得感人至深,还有的同学表演慈爱的外祖母是又唱又跳……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个过程同学们既感受到积极参与所带来的愉悦,又享受到名著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思考。表演活动之后,很多同学在周记里对这次的活动给予了很高评价,都觉得对《童年》一书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这的确值得老师庆幸。
活动五:考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质疑和解疑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自己感到困惑的、怀疑的乃至否定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这些问题。”质疑点可以算是阅读的最高层面。
课标必读名著大多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学生的阅读容易浅尝辄止。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呢?
我们知道,考试是学习的一面镜子。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名著的学习和掌握,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用知识竞赛的形式来总结一本名著的学习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比如《昆虫记》这本名著是人教版初一下的一本必读篇目。它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又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情趣。我一边布置同学们阅读,一边要求他们进行片段摘抄,并写阅读感受。两个月后,开始布置针对本书的知识竞赛的任务。首先是征集竞赛的题目,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收集十二道有关《昆虫记》考试题目,并要按类别区分,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各占一定的比例。同学们所找的题目可以参照近年的中考题目,也可以自己编写,但都必须附上答案。一周后所征集的题目由科代表进行收集、汇总,把相同或类似的加以归类整理。接着,整个年段的班级所收集的题目由年段的备课老师进行审核、评议和裁定。原则上尽可能尊重、保留学生的原创,删改偏难怪题,补充遗漏的、重要的题目。为了尊重同学们的劳动成果和激发他们的参与的积极性,我们会在每道题目的后面都附上收集者的名字。最后,年段班级统一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竞赛,对于成绩优异的给予精神的鼓励。
这个过程是烦琐的,但收获也是显著的。因为无论是学生自己查找竞赛题目及答案,还是学生结合手头资料及原著进行复习,都应该是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也必将引导学生对名著本身的深入阅读。
综上所述,这就是本人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努力尝试的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方法总结――立体化名著阅读教学。既让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又让他们在各项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入阅读。它消除了以往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抵触情绪,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了他们对文本的阅读能力。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领学生热爱阅读,热爱读名著,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疑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一、创设内部情景,营造具象情感氛围
从教材、练习等课堂内部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具象的情感氛围,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使之主动参与“听、说、读、写”等语言练习活动的突破口,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课堂的第一步。
1.新课导入要巧妙设计意境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单元都会有设定一个主题,例如初一上册第二单元的“金色年华”和第三单元的“民俗风情”,在学习前将主题呈现给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调动学生好奇心的作用,“什么样的年华是金色的?”、“异地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等等问题会在学生心理荡起涟漪,使之想从新课文的学习中寻找答案,此时就要在导入新课的时候紧紧抓住学生这种求知心理,否则一旦学生求知欲不能得到满足,则会因失望产生厌学情绪,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巧妙设计意境导入新课。
以苏教版初二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为例,在新课导入时,可以节选同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电影《羊脂球》的片段播放给学生,将普鲁士统治下的法国以具象的画面展现给学生,使之能够更加形象地感受普鲁士统治下法国人民的悲愤和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又如,在导入《美丽的西双版纳》新课时,可以利用PPT向学生展示西双版纳风景的图片,也可以播放展示西双版纳风俗民情的宣传记录片,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充分想象课文描绘的风景,再配以班得瑞《世外桃源》、《寂静山林》等轻音乐,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文字所编织的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角色扮演
开展师生互动活动,是课堂情境教学应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式,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境表演使之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蕴含的知识、情感和思想,通过合作探究使之掌握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晏子使楚》的教学为例,在初读、精读两堂课的教学后增加一节情景活动课,课前为学生布置情景扮演的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对课文中每个角色的对话加以练习,体会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在情景活动课时,教师先将精读课对文中主要人物楚王、晏子的语言特点和性格得出的结论作以总结,然后将学生分为三至四个“导演组”和一个评委组,展开角色扮演比赛:首先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通过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特点为角色表演做准备,而后节选文中的小故事让各组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同学在角色扮演后回答“除了晏子的语言之外,还可以从什么地方展现晏子善辩的口才和过人的智慧”,进而引导各“导演组”的同学从角色表演中总结出文中晏子动作神态所流露出的智慧,例如“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严肃地回答”、“面不改色”等等。最后,由评委组分别对各“导演组”的表演进行评分,加上老师根据各组回答问题的评分,评选出冠军,累积三次冠军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表演和合作答题充分训练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使之更为深入地理解了课文描述的历史环境和人物特点,有助于学生以主人公为榜样发展智力、培养情感以及塑造高尚的人格。
二、活用外部环境,拓展学生活动空间
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在不断跟进时代的脚步,在原来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其中探究式的阅读教学是目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上最新式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不但能够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中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也是有相当大的作用。由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以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为此,新的教育理念就由西方国家里不断地向中国引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口号已经变成基础教育中一个改革的突破点。因为语文的阅读属于语文这一科目的重点,所以探究性的阅读方式也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受到注重。
一、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问题
所谓的阅读就是阅读者从书面文字上所得到信息的一个过程。学生在此过程里就应该加强学习,并且要掌握好阅读的技巧与方法,也能够让自己的思维得到全面的发展。大多数的初中生在本阶段都是处于一个相对较朦胧的时期,身体和心理也有着快速的变化,在对事物的认知上也会出现一些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引,试图通过运用一些有趣、生动的故事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授课程的活动中应该就文章的内容提出一些简单而有价值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寻找出更加合适的答案。此外,还可以为学生安排游戏比赛的方式,因为阅读是没有规定的标准答案,所以学生能够各抒己见,纷纷抢答,只要是合理正确的教师都应该予以一定的奖赏鼓励。例如在学习初一上册《山的那边》一文时,要求学生先自己朗读课文,指引学生去发现更多的问题,并把问题带进文章的学习中。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看注释便知道答案,可是一些较有难度的问题就需要同学们互相探究总结。如文中“海”和“山”真的就是现实中的“海”与“山”吗?还是有着另外更深层次的含义?该问题一出便引起了学生们激烈的探讨,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互相研究得出正确的答案。同样在学习《第一次真好》的文章中,教师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学们有了上次的经验就会联想到“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越多就越能提高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带着探究性的问题加上教师的引导就可以基本上完成对文章的感悟与理解,在此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在教学上教师应该是要更多的启发学生,指引学生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为学生解答,必须教会学生自主探究的阅读或者是学习,让学生懂得寻找合适自己获取阅读技能与知识的方法。
二、运用联系的方式进行探究性阅读
语文阅读不仅讲究的是探究性,也相当讲究阅读的联系性。探究的意思就是指在阅读时应该带着已有的经验进入到文章的阅读,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创造性,把学生带领到身临其境的情景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上也可以延伸到学习同一时期且有相同情况的其他诗词、美文等,运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学习到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这样还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阅读能力,开拓知识面,也保证了阅读的质量和达到了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根本宗旨。
三、探究性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区别
语文的探究性阅读跟普通的阅读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1)加强合作的关系。首先应该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经过谈论来寻找出最佳阅读的方式。其次就是要改善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学生应该学会与老师进行共同的探索以至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2)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体验与对话的过程,如果希望学生形成对阅读的美感就要让学生在自我认识的阶段理解阅读的内涵,同时还要不断地超越自我。(3)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引导者,促使学生自主、自由地探究阅读。
四、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探究阅读
在一般的语文阅读课堂讲解中,当教师出现自导自演的情形时,学生一般都会出现毫无精神的听课状态。此时若教师急于教训学生,必将会导致课堂气氛的僵硬,学生也会变得紧张,甚至希望课堂快点结束的情况,教师就无心教学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灵活应变,在有条不紊的同时,语气和语速也应该有所变换。
2015年的暑假,作为即将进入大二的学生,我没有选择走进企业,熟悉企业的运作机制,也没用选择去山区支教,而是选择了在家乡做一名家教。
实践地点:
实践日期:2015年7月15日—2015年8月15日
实践目的:第一,勤工俭学;第二,丰富假期生活;第三,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实践经历及收获
正文:
一直特别相信一句话: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迈入大学校门的第一个暑假,由于家境的原因,我没有奢望过自己可以有一个轻松的假期!另外,我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即使家里可以负担我的学费我想我还是会选择假期打工的,而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选择支教!这样一方面可以检验我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有一份相当份额的收入,可谓一举两得!所以我选择在这个暑期中进行了一次家教实践活动。
我的假期生活在炎炎夏日拉开帷幕,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才更坚定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又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教学生涯,现在的我对于"老师"这个称谓不再陌生,当别人称呼我"老师"时,没有了昔日的逃避与羞涩„„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虽然我的暑期实习只是沾上了"教师"的丁点边,可我分明感到这两个字给我带来的豪迈感。然而当告别了教学职务时,原先最熟悉的称谓,瞬间只留下陌生的晕印,一圈又一圈„„
我是七月中旬才到家,那时好多孩子都已经去补课了。后来在亲友的推荐下招到四个学生,都是村里的孩子,三个小升初的学生和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其中两个男生,两个女生。由于招的学生不是在同一个年级,所以我就折中了一下。数学方面:教授初一上册数学,同时穿插讲六年级的奥数,因为那个六年级的学生数学基础挺好的。英语方面:我就使用了新概念英语一教材。语文方面:只是讲了些文言文常识和习作,有时间讲一下。就这样,整个家教补习活动在炎热的7月20日开始了。我每天不断激励自己,身为老师,要细心,耐心,要教有所获,他们要学有所成。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每天的自我总结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月的家教生涯,使我懂得了老师的责任和学生的需求,我总结出来了四点:
一、在讲课方面,我需要分清楚什么是重点,不是重点的可以一带而过,针对重点拿分的项目要详细讲解,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以后的考试中,成绩有所提高。如此,才是补课之功效有所发挥了。
二、在讲的过程中,我应该尽量耐心点,慢慢的给学生讲,毕竟他们还小,有些我认为很简单的,对他们并非如此,切记不能烦躁,不能讲了一遍没听懂就凶学生,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这在我第一次上课的过程中,有犯这种毛病,所以后来我改了很多,尽量让自己耐心。
三、在习题布置与讲解上,我要尽量备课,一定要挑些有针对性的题目给学生做,不能做了很多题,但是很多都不是重点,那样会浪费更多时间。另外学生甚础比较薄弱,必须先强化基础才能够去提高层次。
四、最后就是要和学生处好关系,要让他们把我当朋友,而不是老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沟通。
难以避免的是在教学过程也遇到过困难,其中让我受挫最大的应该是他们的不懂装懂。明明讲过的内容,过了两天,检验复习的时候,我把那几道习题拿出来,让他们去做。结果,他们几乎是全军覆没。我有一种前功尽弃的感觉,这是我家教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事后,我不断地反思:是自己的原因,还是他们的原因?不管怎样,有一点很清楚:那几道习题,他们根本没听懂。答案在于他们的懒惰思想使他们遇到稍难的题目就会放弃,不懂也懒于发问,因为他们懒得钻研。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才第一次深深体会到了做老师的难处,也第一次扪心自问我适合做老师么?会做一个好老师么?
时间过的非常快,一个月的教学很快结束了,当我真正了解学生特点,开始和他们建立起感情时,却结束了。虽然非常短暂,但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特别是认真负责,也尝到了当老师的酸甜苦辣,感受到学生的聪明可爱。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同时充分体会到“责任”在师生中的关键作用,只有你对学生付出真爱,承担责任,你才能取得学生对你的尊重和信任。
经过这一次家教实习,我真的是长了不少的见识,增长了很多社会经验,在实践中我也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我早晚都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染缸去。我积极的倡议当代大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锻炼中寻找自我价值。
实习是一件很具意义的事情,在实习中能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尽管有时候会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根本用不上,但是,具备了知识也就等于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然而步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够以做一名实习教师的经历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教学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学好。
经过了一个月的相处,虽然我不敢以老师自居,但真的希望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同样我也学到了一些作为一名老师所拥有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将是我在踏入社会后需永远铭记的。
耐心,宽容,关心,责任,友善。我想,这应该是我今年盛夏收获的最丰硕的果实……
痴想() 隐秘() 喧téng() 盘虬卧龙()
训诫( ) 耸立() 迂回() 仙露qióng()浆
lín峋() 卑微( ) 宽shù( ) 伶仃( )
zhù立( ) 瞬间() chuò泣() 鹤lì( )云端
2.原文填空。(5分)
(1)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 又怎样 的心啊!”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 。
(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 ,故时有物外之趣。
3. 解释文言字词:(4分)
(1)项为之强( )(2)以丛草为林( )
(3)兴正浓( ) (4)方出神( )
4.写出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3分)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
(2)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
(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
5.对文章作者及主旨,叙述错误的是:()(2分)
A.《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作者是英国作家莫顿•亨特。
C. 《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宗璞。
D.《童趣》回忆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三白。本文选自《浮生六记》。
6.选出标点有误的一项:( )(2分)
A.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B.“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在嚷嚷。
C.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D.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7.下列文言句子的停顿(“•”表示很短暂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能/张目•对日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使/之冲烟/而飞鸣D.作/青云•白鹤/观
8. 写出我国四大名著:《 》《 》《 》《 》。(2分)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共14分)
9.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3分)
①夏蚊成雷, 。
② , ,盖一癞虾蟆
10,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 徐( )喷以烟。
② 果如鹤唳( )云端。
③ 神游其中,怡然( )自得。
④ 物外( )之趣
11,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
①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②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12,《童趣》一文的作者,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他做这件事感受到 “物外之趣”。从这一事例中,你感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3分)
(二)阅读下面选自课外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共12分)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矾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尸“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屋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3:这里所选几段文字,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件? (2分)
14.你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2分)
15,请写出文中表现阿曼达父子心心相连的一句话。(2分)
16,文章结尾段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中对父子二人的描写,说他们各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2分)
17.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的提示,想像地震刚刚发生、教室刚刚塌陷时阿曼达的处境,写他的所见、所想和所做。篇幅不超过一百字。(4分)
答案12. 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应该富有观察力和想像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13.阿曼达的父亲在地震后怀着坚定的信念成功地抢救出儿子。(此题亦可从阿曼达的角度总结。)
14.划线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渲染时间延续过程又长又慢,突出强调父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停地行动,顽强地救出儿子。
深刻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挚爱之情。(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能答出一个方面即可,不必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