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22: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育实习工作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使实习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培养从事基础教育的独立工作能力。
3.引导实习学生认真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探索教育规律,总结一些基础改革的初步-经验。
二、领导小组成员:
三、工作要求:
1、教务处:安排实习班级及实习指导老师,指导实习指导老师工作,落实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展示。
2、总务处: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负责落实实习学生食宿事宜。
3、指导教师:负责向实习生介绍学生和班级情况;指导实习生备课和班主任工作并解答疑难问题;审批实习生的教案和计划,听实习生试讲、上课和主持评议会,检查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评定实习成绩和写出评语。
4、实习生:实习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守实习学校的教育教学规章制度,遵守学校劳动纪律,尊敬班主任、指导老师,做到“手勤、腿勤、口勤”,积极主动向班主任、指导老师学习各项教学技能与方法,初步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职业技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实习班级:
实习生共20人,分成五组,每组四人。
班级
班主任
任课老师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音乐
体育
美术
五、时间安排:
实习分见习、实习、总结三个阶段。
六、具体工作
3、见习安排:负责人:王芳芳
(1)10月16日参加学校数学主题研讨活动;地点:大会堂
(2)10月30日向实习生课堂开放;地点:大会堂
(3)其余时间实习生进实习班级见习。负责人:
4、专题介绍
日期
节次
内容
主讲人
地点
月日
1
学校教科工作介绍
会议室
2
学校德育工作介绍
3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介绍
(1)实习生做好个人实结。
(2)实习小组召开总结交流会,并对实习生作出小组鉴定。鉴定意见填入《实结》后,集中送交班主任、专业课指导老师。
(3)及时归还向实习学校所借用的物品,做好与班主任、指导老师的交接等善后工作。
(4)举行告别会。
(5)各组推荐一名实习生上实习汇报课。
二、主要任务
1、了解学生语文整体成绩、语文素养,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语文教学计划。
2、 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3、结合自身,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教育工作。
三、日常教学
1、听课、备课、写详案,并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2、批改学生作业、读书笔记、作文及随堂听写、小测试,并及时仔细评讲。
3、检查学生课堂笔记,并抽背,针对掌握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4、找学生了解语文学习情况,结合课外读书活动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并激励其写读后感。
四、具体安排
第一周
1、向原语文老师黄老师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和语文教学实习工作。
2、结合班主任实习工作尽快认识学生。
3、听课并仔细做好听课记录,创造性模仿学习。
第二周
1、提前备好讲授篇目教案并请黄老师指导,及时作出修缮。
2、请学校领导听课,讲授第五课《伤仲永》。
3、结合指导老师对上课效果的点评,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四周
1、提前备好第二单元课文的教案,讲授第二单元所有课文。
2、根据老师点评指导、学生反馈,及时总结授课效果。
3、结合班主任工作,陆续找学生聊天,了解学习情况和对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看法评价。
4、结合主题班会,学习第二单元综合性练习。
第五周
1、自我总结整个单元上完后的教学经验教训,听各个年级不同语文老师的课,集思广益,化为己用。
2、准备第十五课《孙权劝学》教案。
第六周
1、讲授《孙权劝学》,语文组各听课老师给与评价。
2.学校不设定参加考试教师的年龄,对自己不参加考试的教师将来产生的后果自己负责。
3.对已经取得国家或省级计算机过关证件的教师,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实用技术考核。
4、计算机教师也应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二、培训目的
1.使广大教师能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实用基本操作知识与技能。
2.使广大教师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教育教学信息处理。
3.使广大教师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服务。
三、培训的内容与要求
1.基本操作部分①文件及文件夹的建立、命名、保存、②文件及文件夹的删除、移动、重命名。③文件内容的复制、剪切、修改和删除、④查找。
2.了解Word的最基本操作,会建立新文档,并能在硬盘和U盘上存储、打开。文字处理部分①文字输入(速度、准确率)、②排版、③本学科试卷排版打印。
3.表格的制作部分①绘制表格(规整表格、不规整表格)、②设计表格、③教案设计。
4.会使用CAI软件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的制作。
5.网络知识部分:
(1)怎样申请电子信箱及收发邮件
(2)创建自己的博客,并在博客上上传电子教案,参加与校内外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
四、培训方式:
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
五、考核的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和形式
1.考试的内容为计算机实用操作技术,不考理论知识和死记硬背的内容。具体考核的内容及要求细则,由学校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统一制定。
2004年,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了《职业院校技能紧缺人才培训指导方案》,该方案提出,要贯彻“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遵循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应该是高职课程模式的特色所在。当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实践观这一理念,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想,被认为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基石。“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认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是一体化整合的教学模式,横向综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结构。以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为例,基于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融出纳、材料、工资、费用、利润等知识及技能教学于一体,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面向生产制造业、商品流通业、服务业等多行业的岗位需求,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将相关的实践课程,通过科学地“捆绑”组合,实现学生在同一教学时段内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财务报表的全过程的核算任务。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实施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
目前,职业教育要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成为多面手;不仅要熟练完成本职工作,还要了解相关领域的工作;不仅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目前教育所要培育的人才,不再是掌握固定知识和单一技能的操作者和实施者,而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对计划的设计、实施、评估和反馈等系统职业能力和职业特长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社会公民。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应是实施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即以能力为导向或称之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职业能力是个体从事一门或若干门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也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所必备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它是科学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具体包括:有关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等,可划分为专业能力(个体职业工作中的核心能力)、方法能力(个体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社会能力(既是个体基本生存能力,也是个体基本发展能力)三个部分。
2.“工作过程知识”是职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以传授学科系统知识为已任,使人们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不正确看法,以为科学理论都是万物不变的永恒真理,忽略了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和精神价值。实际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技术进步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是技术的可能性与社会需求(即客观和主观)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广义上的技术,还应包括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由于不同的工业文化所导致的实现手段、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等与从业人员有关的内容。所以,技术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相关人员职业活动关系密切的技术,即职业性技术(如工作过程知识);另一类是与人的职业活动方式没有关系或关系较小的非职业性技术(如传统的工程技术)。
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职业人员的智能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不再是系统的科学知识,而是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着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和“主观”性质的知识。这些“职业性”知识,很难归入到某一经典学科,而从传统的学科系统化理论中也不可能简化或推导出这些知识。这些知识就是“工作过程知识”。“工作过程知识”是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区别于学科系统化的知识),且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
“工作过程知识”是职业性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性技术为已任。但是,传统的职业教育常常忽视了对学生掌握“工作过程知识”这一要求,这是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一大弊端。
3.职业性技术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点内容
由于职业性技术与工程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名称,因此,人们常错把工程技术知识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内容。事实上,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职业性技术与工程技术有着不同的含义。一般情况下,工程技术反映的是科学家技术决定论指导下的科学职业实践,而职业性技术一般来源于“能工巧匠”的知识和技能,更加注意技术和工作活动的关系,是以实践为导向的“工作过程知识”的综合,是解决实际职业问题的“灵丹妙药”。因此,只有职业性技术,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点内容。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实施条件
1.“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实施的硬件条件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课程设计必须建立在符合职业情境的工作分析基础之上。这就意味着在教学环节,也必须有与学生未来岗位工作职业环境相吻合的硬件条件。“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与普通的课堂教学不同,涉及到师生角色的转换和学生实践参与度的提高,它对实践教学场地、教学工具、设备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创造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从专业技能、需求分析到现场管理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不仅需要教学设备及环境(如专业实训基地或院校会计模拟实训室),而且要求教学设备达到兼具综合性和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为专业教学提供较为真实的职业环境,使专业课实践教学贴近企业经营的实际,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供必要的保证。
2.“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师资要求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将工作过程与课堂学习联系起来,是一种调动学生所有感官参与的“体验式”学习,即用脑、心、手、眼共同参与到学习的情境之中,培养学生解决现场工作问题的能力及协作、沟通等能力。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从个体学习扩展到团队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实施过程是师生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过程,是以“沟通、理解、体验和感悟”为理念的实践教学过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践行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但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而且包括社会能力及人格培养等目标。由于国家高职录取政策等原因,现阶段进入高职学习的大部分学生与进入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潜力,获得自信,收获成功?这要求专业教师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情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善于捕捉、挖掘湮没于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的“火种”,及时传递一种信息和力量,在学习过程中多给学生创造“思考、表现的机会和创新”的机会,并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成果展示,培养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及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中,教师从主要讲授者的角色淡出,扮演着学习情境的设计、组织、引导、监督及挖掘学生潜能的工程师的角色。总之,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教学目的来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四、“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方法
课程的考核评估具有评价、反馈和导向功能,科学的考核评价是指导教法、学法和能否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检验标准之一。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基于这一认识,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和考核评价中,要努力寻求职业工作要求与学生发展的多元最佳结合点。
为了使更多的教师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我利用学校微机室,每周定期给本校教师辅导,从最基本的操作入手学起,到制作简单的课件,从集体辅导到个别辅导,从学做课件到计算机考试辅导,通过辅导,使学校大部分老师会操作计算机了。
20xx年,在上级部门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远程教育工程在我市全面展开,我校建起了模式二现代远程教育室。为了远程教育设备、资源尽快服务于教学,设备一到位,我就积极地投身于设备的安装、调试,认真地学习相关技术知识,积极参加相关技术培训,很快我便熟悉了业务,使设备投入了教学使用中。当时,我不辞劳苦,加班加点,一方面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定时接收、下载教学资源,并对其进行筛选、归类、存储、刻盘。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我多次参加了县市级“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与应用”骨干教师培训。二OO五年十月,又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培训。经过培训,我在对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指导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二OO五年学校又接入了宽带,为了使教师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天网地网优秀的教育资源,我耐心细致地指导本校教师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除举办校本培训,从技能上辅导外,还重点对年轻教师从“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运用上进行辅导。指导他们如何上网查找需要的课程资源,如何将远程教育资源整合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如何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实现班班通。通过指导他们制作课件、上公开课、示范课来带动全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20xx至20xx年度,我校年轻教师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化课堂教学”运用中成长很快,成绩突出。20xx年,谭波老师的《识字4》在南郑县赛教中获二等奖;20xx年张娥老师在南郑县赛教中获教学能手。20xx年,谭波老师的《鲜花和星星》在开发区赛教中获三等奖。张娥老师在开发区语文赛教中获一等奖。12月,张娥老师上的《我的战友》一课又在汉中市精品课展示中获二等奖。同年我校英语教师侯燕也在开发区上了英语示范课。20xx年4月她又参加了市级英语赛教。20xx年我指导语文教师张娥制作的课件《十里长街送总理》获得了县级一等奖,《枫桥夜泊》获得了二等奖。我本人制作的自然课件《探索月球的秘密》也获得一等奖。
二OO六年秋季,为了迎接汉中市小学生作文竞赛,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与语文老师赵润莲对五、六年级20多名参赛学生进行了作文辅导,组织他们听了全国特级教师舞琼老师的《小学生全方位作文辅导》讲座。在这次竞赛中有6名学生获市级二等奖,2名学生获三等奖。
课题主持人:胡新岭
课题实施人:石海峰
实验班班主任:鲁金民
实验教师:
鲁金民、王艳说、庄雪艳、沈鸿雁、王相连、张倩倩、
葛振玲、车丽
材料组:
刘青国、石立功、高海威、王志华
二、研究措施: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科研能力。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教师到科研先进单位学习、交流研究经验。
3、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对研究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
4、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三、本学期的主要研究目标:
1、完成学校社会环境状况的调查与分析。(高海威负责)
2、完成学校、家庭与社会学习环境的调查与分析。(鲁金民负责)
3、完成《给学生家长的十条建议》的信息反馈的统计与分析。(石海峰负责)
4、 研究如何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出一本《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论文集》。
5、开展课题组成员集体备课活动,学习、交流、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的方法与技巧,使用专用备课,形成模式和特色。
6、开展个案研究。选择部分优生和学困生作为采访对象,搞好个案写作。
7、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学策略研究:
(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行为策略研究.
(2)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行为策略研究.
(3) 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环境的积极创建策略研究
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技能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目前,很多院校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中囿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学时以普通话训练为基础,以朗读、复述、讲故事等一般口语训练为重点,偏重口语运用技巧和理论方法的传授,轻视实践训练内容的设计和设置。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安排了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的内容,但与当前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结合不够紧密,缺乏仿真的职业情景的模拟训练,学生无法根据实际语言交际情境,恰当、得体、规范地进行口语表达。
作为全国最早组建的三所幼儿师专之一的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直“坚持教学与市场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为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化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2012年开始,在系领导的带领下,课程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座谈讨论,深入各公、私幼儿园,从学生就业发展的角度,研究现有课程,不断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2012年6月,课程组成员参加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名家系列讲坛(第七期)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讲座”,会上认真倾听了姜大源教授题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哲学思考》的讲座。讲座中,姜大源教授在研究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特别是在研究“学习领域”课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这给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改革思路。课程组结合当下幼儿园的教学实际,将教学重点转向职业口语能力的培养,按照幼儿园岗位工作流程,以项目任务为载体设置教学内容,改革评价方法,使学生适应岗位职业要求,建构全新的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模式。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探究
(一)《幼儿教师口语》学习领域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描述的学习内容和基本学时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1]首先,通过与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沟通以及到幼儿园实地调研,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对《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其次,对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将幼儿教师在岗位上的口语表达过程划分为七个步骤,即晨间接待、就餐活动、教育教学活动、户外活动、午睡活动、游戏活动、离园活动,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幼儿教师工作过程,之后按照这个工作过程的顺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利用项目任务,将《幼儿教师口语》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三个学习情境:小班幼儿教师口语沟通与表达、中班幼儿教师口语沟通与表达、大班幼儿教师口语沟通与表达。这三个学习情境的选择以各年龄阶段幼儿作为载体,每个学习情境按照完整的工作步骤进行。这三个学习情境虽然过程、步骤、方法重复,但内容不重复。通过内容学习和情境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沟通与表达能力,而且还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职业能力培养之中。
(二)学习情境的教学实施
在学习情境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到任务的相互联系和任务的难易程度后,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工作步骤实施教学。如在小班的“晨间接待口语”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幼儿园晨间接待的具体任务,如幼儿入园时,教师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主动热情地迎接幼儿及家长;教师用亲切、温柔、真诚的语言安抚新入园孩子的情绪;教师与各种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掌握规范的迎送语等等。学生通过分析幼儿的年龄、心理及语言特点,制订接待方案和言语技巧,并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制订计划,学生按照计划进行模拟演练、小组讨论,完成学习情境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担当组织者、管理者、咨询帮助者的角色。
(三)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转变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设置,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时以行动导向为指导,选择“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解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多媒体组合教学法”等等。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打破传统的“秧田式”的座位安排方法,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座位安排法,如马蹄形、圆桌式、围坐式、V字式等形式,这样便于学生交流,有利于课上教学活动的多样化,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四)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思路,教学中打破传统的评价方法,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过程性考核包括课前练讲、案例分析、模拟演练以及实训活动中的朗读、讲故事、演讲等活动的完成情况,终结性考核则要求学生根据出示的内容设置教学环节,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口语。
三、教学反思
(一)积极进行特色教材的编写。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都需要通过教材的编写来实现。从目前高职高专教材来看,有些教材偏重于理论讲授;有些教材内容陈旧、语言呆板;有些教材虽注重实用、讲练结合,但书中案例不够典型,演练题不够丰富,不能适应学前教育的新发展。为此,作为高校教师应积极编写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教材,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尽可能贴近生活,贴近幼儿园的教学实际,形成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
(二)加强执教教师的能力提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吐字归音的发声技巧、语气语调的运用规律、不同教学环节的教学口语表达要求等,还应该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发展特点,能够按照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设计具体的项目任务。
(三)加强园校合作。专任教师往往因校内授课多,无暇下园。显然,这不利于教师及学校的长远发展。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因此,作为高职高专学校应为教师搭建平台,紧密与幼儿园联系,安排教师到幼儿园调研、听课、挂职锻炼,及时把握幼儿园的新动态、新问题,及时修正和调整校内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基金项目: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HYZC2014-8]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115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高职实践教学培养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目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依据实践教学的理论,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通过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高职化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还可以有效提升高职学校的教学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进而,实现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1 高职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社会急需的技术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通过高职实践教学,可以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
高职实践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以的“实践观”,实践是人的本质和基本存在方式,为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能动地作用于外部世界,在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逐步得以确立。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进步和自我发展。我们不能只以主体表象来认识世界,需要通过行动和实践来把握事物的本质。人的主观性通过实践可以体现出来,因此,实践教学可以使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教育本身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在实践教育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理论认为,人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得以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从知识观的角度出发,知识具有构建性、社会性以及情境性,因此,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将知识的这些特性糅合在一起,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这些特性,通过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真正掌握实践能力和本领。
2 分析我国高职化学实践课教学中的问题
新背景下,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进一步深入,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在化学实践课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难题和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一些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方法仍然不能使实践课教学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组织的实践活动并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心理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薄弱,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计划也没有达到期望值,化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化学实践教育缺乏创新元素和创新手段,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束缚,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等等,这些都是目前高职化学实践课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也是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提出相关策略来推进化学实践课教学工作的开展。
3 增强高职化学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3.1 师生互换角色,以学生为主体
在化学实践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将创新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师生进行角色转换,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和课下的“主持人”、“主导者”,教师扮演引导和辅助的角色。教师通过不同的引入法将学生的思路带领到正题上,然后让学生主动思考和研究,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将课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将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2 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发展空间
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民主与平等、严肃而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也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便有利于化学实践课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付出一些耐心和爱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主动质疑,提出疑问,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实现综合实践课教学的目标,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耐心、诚恳地解答学生的疑问和问题,不能打击学生的质疑积极性和自信心,积极与学生共同讨论。
3.3 教师精准引导,组织多样化的化学实践活动
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讨论,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思维成果,挖掘学生的智慧,组织探究活动和学习活动,可以更好地实现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目的。
在综合实践课中,教师对学生每个阶段的活动情况都要全面把握,因此,要求教师以辅导者的身份,全程参与实践活动,在掌握全局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指导策略,依据学生的基础、性格以及兴趣爱好,开展多形式的活动。例如,合作交流学习,或者分组探究,这类学习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造空间,学生在探讨和商量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思考、自主探索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寓教于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4 结语
在高职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采用创新手段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同时,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积极借鉴外国先进的实践教学经验,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状况和教育目标,不断完善我国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实现社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实训课程教学的研究意义
现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常规实训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给出实训名称、实训目的和实训步骤,讲解实训的原理,演示实训过程。学生看清楚后,记在笔记本上。学生只要按老师所讲的、所做的步骤自己动手就能完成实训内容。这种情况相当于是教师“手把手”教会了学生。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综合实训教学,是对多门功课的综合应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突出如何完成工作任务,按工作任务的需要来制定方案,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实训按照工作过程来强化知识,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多门课程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意味着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的总量没有变化,而是这类知识在实训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应用于高职课程中,并以“室内外设计案例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实施为例进行说明。以室内效果图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中心,介绍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思路,通过对本门课程进行整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并以整套室内设计效果图为载体,进行情境教学单元实施步骤展示,形成具有岗位职业特色的课程教学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实践能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改革在高职教学中的推广运用有所推动。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室内设计案例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通过企业调研和课程分析,明确课程定位;接着根据课程定位和现场需求,确定主要就业岗位,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然后进行学习情境设计,确定课程标准及任务要求,并针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情境教学单元设计。
(一)课程定位
室内设计案例综合实训课程是一门限选集中实践课程,课程以实用案例为主线,基于实际应用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其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整个室内设计的流程,并且使用3dsmax制作效果图的能力。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应达到的具体职业能力目标是全面地了解室内设计的流程;巩固学习制作效果图的方法;熟练掌握3DS MAX和VRAY各种工具的应用;掌握对材料、造价及工艺进行分析。
(二)典型任务分析
本实训课程的设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实训教学的根本目标。根据目前人才市场对室内装修设计人才的需求设计实训项目,使学生了解整个室内设计的流程,掌握对材料、造价及工艺进行分析以及3dsmax效果图制作的能力,为学生发展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三)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
“室内设计案例综合实训”这门课程对应的岗位行动领域可以根据施工的流程作业,划分为三大类模块,即:现场测量确定方案、施工图和效果图设计和材料工艺及预算报价。接着我们根据已知的行动领域对应的转化为三类学习领域,即:现场测量确定方案、施工图和效果图设计和材料工艺及预算报价。
(四)学习情境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室内设计案例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学习情境的设计使学生能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是以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的。本研究以室内设计中所涉及的具体施工对象为载体,将“室内设计案例综合实训”课程分解为“客厅设计”“卧室设计”“厨房设计”和“卫生间设计”四个学习情境模块。
(五)评价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了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课程成绩形成方式最终课程成绩为五级制,由各项目评价分值的平均分构成。具体来说,我们以客厅设计项目为例:考核学生合作进行实地测量的能力,这部分占本项目成绩的10%;考核学生构建设计方案并采用CAD表达的能力,这部分占本项目成绩的15%;考核学生实现设计方案的能力,这部分占本项目成绩的60%;考核学生文字表述能力,这部分占本项目成绩的15%。其他项目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37-02
药事管理学是生化制药技术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是根据药事管理学科体系的知识点和顺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虽然符合学科体系下知识认知的规律,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缺乏学习兴趣,所学内容与工作岗位脱节。笔者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引入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相关概念
课程教学设计中主要涉及两个概念,即“工作过程”和“学习情境”。
工作过程指的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时刻处于运动状态”是指在不同职业和同一职业的不同时段的工作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而“结构相对固定”是指思维的工作过程是固定的,即资讯一决策一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评价。工作过程是技能、知识和态度整合的载体,强调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学会工作和学习,学会与人共处。高职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强调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高职教育的需要设计工作过程,实现职业目标和教育目标的融合。
学习情境是工作过程的主题学习单元,是同一范畴的3个以上课程单元。以职业资格为基准选择课程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各学习情境之间呈现出平行、递进和包容的关系,通过比较学习逐渐熟能生巧,掌握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工作过程,获得完整的思维过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药事管理学作为药学类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等环节管理和监督的能力,并能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指导药学实践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些能力目标,教师可对药事管理学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具体设计思路如下:第一步,进行药事管理人才社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确定药事管理的主要职业工作岗位。第二步,根据药事管理的主要职业工作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第三步,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即课程体系构建。第四步,根据职业特征及完整思维细化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第五步,根据分解出的学习任务实施课程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了9个学习情境(见表1),既遵循了从入门到熟练,从单一到综合,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又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学习规律。按照比较学习的原则,对药品、人员、生产、经营等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学生在同一个范畴的9个工作过程构成的课程单元——学习情境的学习中,通过重复步骤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方法,又在不同药事管理内容的比较中,提升自己的药事管理和监督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实践
(一)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与传统的教学不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依据典型工作过程,分为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6个步骤,以小组(3~5人)为单位进行。以下以情境4“特殊药品的管理”为例分析具体的教学过程。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严谨求实的良好职业素养。
其次,实施教学。与传统的教学不同,学生参与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知识要点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教师是工作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第一,资讯。教师通过典型案例提出工作任务。观看盐酸曲马多在批发市场和药店可随意购买的视频,提出工作任务,即特殊药品的管理。第二,决策。分小组查阅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第三,计划。小组讨论,确定药事管理的具体内容、环节,分析典型案例。第四,实施。各小组按照讨论结果,分别从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相关企业(批发店、药店),药品使用单位(医院),新闻媒体等不同角色按照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对特殊药品盐酸曲马多进行管理。各小组派学生代表分别上台汇报各自的管理依据、办法。第五,检查。教师组织学生就本次任务的实施情况及结果提出问题和建议,最后教师给出结论,总结知识点。第六,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对问题的分析、总结归纳,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二)教学方法
各学习情境的教学中均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师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不同学习情境中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原理,而且提高了项目计划、实施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课程考核
一、《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的概述
《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在市场营销专业中是一门核心的专业课程,其以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为基础,在与企业专家和专业人士进行的座谈研讨中,分析和探讨市场调查的全过程,并对其工作的典型任务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经由课程小组和校内的专家教授对《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的学习情境进行确定。在此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使用调查方法以及整理和编写调查资料与报告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市场调研和解决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现代企业提供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营销人才。
二、对《市场调查与分析》教学进行改革的原因
(一)对《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将营销看作是卖东西,这是非常片面的认识。以营销的基本职能为出发点,其主要包括两种涵义:第一种是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另一种是企业向消费者提品,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此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以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但是,以往的课堂教学仅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无法实现以上目的,尤其是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方面。
(二)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不相匹配
采用以学生为主、工学结合的项目化教学模式,需要运用内容能够与其相匹配的教材作为参考,否则会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影响,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三)教学模式不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的学生,都经过高中或是中专阶段的学习,具备粗浅的团结协作观念、营销知识以及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然而他们对这些方面的掌握还不是很成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但是却有着很高的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四)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
《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是一项重视实践能力的课程,其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过去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动的接受学习,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对学生未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三、基于工作过程《市场调查与分析》项目化教学的实践内容
(一)设置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需要改变传统的学科观念,以工学结合、重视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为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与课程相配套的选择。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促进课程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提高。对于教材内容,则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对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教材进行编写,适当的增加真实或是模拟职业活动流程的教学内容,重视应用,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操作方法与技能的提高。
(二)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教师结合实际工作过程对调查内容与目标进行确定,然后将课程内容设置成3个学习情境,再将学生划分到这3个学习情境中并细化分设若干小组,每组人数在4-6人左右,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任务调查,在课程情境和任务驱动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任务目标。课程结束后,再对调查任务的管理过程和结果进行归纳,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和评价。
2.在真实的企业中进行实地调查。《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上述教学中将学生带到企业中进行实地的调查任务教学,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实的进行调查工作、体会工作任务,并在同时了解和掌握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方法与手段,增加本课程的学习印象。
3.采用多媒体技术、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在《市场调查与分析》课堂教学中,很多理论知识的讲授是非常枯燥且难以理解的,以视频、图片等多形式为主的多媒体技术,以及真实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对上述课程教学方法的评价
在上述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习情境的实施、实地工作的调查以及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与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自评、互评等多形式的教学评价。同时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解答和处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对此教学实践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