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财务人员专业技术

财务人员专业技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8 15:35: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财务人员专业技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财务人员专业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我国目前无论是生物技术的研究及产品开发人才,存在严重不足。在用人单位求贤若渴的同时,大量生物技术毕业生却不能找到合适的岗位,校园里以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应试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模式也面临挑战。生物技术是应用型学科,与日常生活及生产实践联系密切,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要在本科培养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要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各种实践平台,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日后的创业撒下种子。近年来,我们结合湖北省“战略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对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供相关同行参考。

1 明确的目标定位

江汉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技术自成立以来就以服务武汉,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为己任,并围绕“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建立和发展需求,培养符合武汉及周边地区生物技术企业要求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近年,我院生物技术专业成功申报了“湖北省战略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更明确了“创新型”,“创业型”作为我院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2 弹性的学分制教学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构建学生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前提和保障。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于2011年开始实行学分制改革,我们同步参考国家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方针,结合本学院学科发展的特点,采用弹性学分制原则,学生按要求修满学分即可申请毕业,学习年限在3~5年弹性变动。同时,对以往教学计划中的理论课程进行了优化和整合,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主动设计和选择主攻方向,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在专业课中,主干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占全部学分的26%;专业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22%,并根据学院师资队伍及科研特色,将设置的专业选修课分为生物农业技术、生物技术制品两个方向的模块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同时保证每个模块中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科目学分两倍于学分要求,每门课程选课人数超过专业人数1/3即开课。

3 过硬的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我们每年都会结合学科发展趋势和学院特色,全面修订教学大纲,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其别注意课程内容整合,明确每门课程的讲授内容和范围;同时注意相关课程之间内容的衔接,授课教师间的定期备课交流,避免出现一些学科交叉知识点的重复学习;每年要求教师修改讲授内容,努力做到当年学科新知识及前沿动态在课堂教学内容上有所体现。在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中,鼓励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探索,如“研讨式”“PBL式”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中,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很多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改变了期末考定成绩的传统方式,小组讨论,辩论赛,口试,专业综述写作,外文翻译等不同环节被引入最后成绩评定中,并占有一定比重;同时在期末考试中尝试开卷考试,注重考查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及使用参考资料,发现,分析,并解决一些专业问题,同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设计相关实验,而不是简单地考几个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被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对所学知识的把握能力也更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也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4 加强实验教学

所有实验项目进行整合和更新,制打破传统割裂式教学,起用模块式实验教学,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把教学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注重各门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实验设备的综合利用,进而推动实验室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其中基础性实验160多学时,包括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传统生物学实验。综合性实验包括2个,共140学时:一个为80学时的生物技术大实验,涵盖了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理学科目的知识,内容丰富,集众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一个为生物工程类大实验,共60学时,集合发酵工程,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物技术中下游技术,化工原理,生物制品工艺学等工科类学科知识。通过这2个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学会通过利用不同学科知识和实验的融合来完成某个具体实验任务,培养其对所学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的融会贯通能力;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第一个生物技术大实验体会类似企业和科研院校进行研发工作的过程,通过工程类实验,初步了解生产和研发部门工作的区别。研究性实验是以学院教师科研方向为依托,学生根据自己研究兴趣,选择相关实验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关实验。通过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三种不同层次和培养目的实验项目的开设,使实验教学实现既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全面培养,又尊重其个性特点发展的目标。

5 增加实践环节比重

开展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应用和进一步把握专业技能,同时,开阔视野,了解在校园里学到的知识如何运用于生产中,为将来胜任本职工作打下基础。我们整个实践部分环节占总学分的30%。实践环节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必修为集中性训练,包括以下几个实习环节:(1)野外实习,学生到野外实习基地两周,学习辨认各种植物和动物及制作标本,熟练使用植物检索表和动物图鉴,初步学会撰写调查报告;(2)科研训练,以教师科研团队为依托,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室和导师,课余时间分组进入实验室,以小组为单位申报科学研究项目,完成开题,实验及答辩。旨在开阔科研视野,提高科研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性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专业实习:分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分别进行,校内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啤酒发酵、食用菌栽培、肥肝鹅养殖、试管苗的繁育等。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劳动、顶岗实习、岗位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4)生产实习: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生物制药方向实习要求学生进入相关企业,熟悉部分生物制品的典型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参与主要工序的操作过程;生物农业方向要求学生能通过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践,熟悉动植物种苗的繁育技术、参与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都市农业生产。(5)毕业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在校外、内实习基地进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是对本科四年所学习的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综合检验。此外对于有余力的学生还设置了课外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学生通过参加开放性实验,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等方式也可以获得一定选修学分。通过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了解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在社会上该如何找切入点,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6 加强院企合作办学

鉴于毕业生就业基本选择武汉地区相关企业,学院教师科研项目也与相关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学院与多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邀请企业中的工程师和专家共同开发和承担与企业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新课程,如GMP质量管理、食品卫生检验、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种子生产等,供学生选择学习;经常邀请企业家到学院进行相关讲座和交流,从企业的角度给予学生专业导引;院企双方积极共建实习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企业科研和岗位技能训练;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学生能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及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学校和企业提供各种学习,实践机会中快速成长,将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生物技术人才,应该在自己办学背景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在本科四年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很强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还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创业热情。

本文受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生物技术专业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2011248)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韩新才.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10).

[2] 布日额.构建生物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与实践.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6(5).

篇2

③ 赵雪云,李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11.12.

篇3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球战略贸易手段,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无限的商机,而且引起了传统贸易方式的变化,对未来商业环境产生了冲击,使商品流通业面临着一场经营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的变革,目前,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各企事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借助于电子商务这一新型的运行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主要职责便是及时为社会培养并输送电子商务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但是,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开设较晚,因此其课程结构还不够完善,对于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也不够全面系统。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商贸理论和电子信息化的专业手段,运用计算机相关应用技术及网络运用技能,从事与现代商务活动相关的商务网站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网络营销及物流企业信息流管理等工作,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职业技术性应用型人才。

1面向社会需求设立订单班

根据电子商务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我学院和企业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企业的实践平台,共同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我学院与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签署校企合作办学共建“电子商务订单班”合作协议。校企实施“双主体”育人模式:学生在第一、二学年,以学校为“主体”实施教学,企业参与专业指导、职业素质拓展、专业技术拓展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工作;第三学年,以企业为“主体”实施“企业实训”教学。学校进行督导、检查并参与管理。毕业后直接入职苏宁云商、当当网、阿里巴巴、淘宝大学、慧聪网等国内知名企业。

2根据专业特点进行硬件配备

目前,网络营销以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出现与市场上,它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营销方式,以客户为中心,以网络为导向,为实现企业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企业活动。为满足这些人才需求,我们根据专业特点,进行硬件配备:提供专用教室,每人一台电脑网络教学。力求每一位学员都能熟练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主要学习的有:(1)企业网络营销业务――主要是利用网站为企业进行网络销售、网络营销策划、客户服务等工作;(2)新型网络服务商的内容服务――主要从事频道规划、信息管理、频道推广、客户管理等;(3)电子商务创业者: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创业;(4)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网页设计、站点管理等工作;(5)电子商务平台美术设计――主要从事平台颜色处理、文字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处理等工作。

3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开设行业背景课程

根据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创新培养方式。从现行的培养方式来看,学校没有定位好培养目标,导致学生什么都要学。但很多毕业生进人公司的真实环境中,往往会不知所措。因此,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开设行业背景课程,由企业从业人员授课,努力培育自己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优势方向。让学生通过企业从业人员直接了解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造就大批适应未来电子商务应用的人才,使我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中与先进国家能够并驾齐驱。通过多年的认真研究及实践,我学院和新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一套的课程体系,拥有行业内独特的教学风格,因材施教,采取“互动式教学”、“项目实操教学”、“互助式辅导”,让每一个学员顺利实现网络营销师职场转型。

4面向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企业导师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教好电子商务课程就不可能在封闭的学校环境内组织教学。我学院为改善教学环境,实行面向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企业导师的制度,深入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支持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实训基地。企业导师能够为在校学生以及面临毕业寻找工作的学生提供企业需求的信息,带领学生体验企业的实际运作,积累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针对当前电子商务严峻的就业形势,建立企业导师制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一项很好的举措。建立企业导师制不仅能够增进学校与电子商务类型企业的联系,改进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而且可以增进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当前电子商务形势与发展的认知,更好地让学生意识到把理论结合到实践的重要性,培养出“实用型电子商务人才”。

5注重实操鼓励学生开网店

我学院鼓励学生自己利用课本所学知识开设网上商店进行独立经营实践,通过实际经营,学生能不断创新。鼓励学生亲身感受商务运营的真实过程,领会所学的知识,让所学的知识真正达到融会贯通。通过不断的应用、总结,了解商务的真实内涵,积累商务经验,还可以有一点收入。在这些收入刺激下又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学习实践的良性循环。目前在淘宝、易趣等网站上都有现成的网店模版,可以免费开店,有的还配有开店的知识学习流程,通过这些流程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学院电子商务13级学生刘雨生在淘宝上开店,通过不断地努力,网店不断做大做强,实现月营业额30万元左右、月纯收入10万元以上,成为我学院的创业之星。

综上所述,通过设立订单班,企业人员授课方式,将有利于提升人才素质和日后工作岗位的实践,进一步明确了专业的定位、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培养建立企业导师制的模式,可以深入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形成专业群资源与产业群资源相互支撑、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电子商务专业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也正需要大批的有着高素质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参考文献:

篇4

基层战时财务保障工作是战时财务保障的基础环节,也是落实国家军队的战时财务保障政策法规的基础环节,也是提高军队战时经费使用效益的基础环节。作为基层战时财务保障工作执行的载体,基层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质量直接影响战时财务保障工作的执行效果。

1 现代战争对基层财务人员能力素质的要求

1.1 具有熟练的专业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基层财务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是财务人员的才干、能力和技能的综合反映。财务人员要高效完成战时财务保障工作就必须熟练掌握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相应的岗位,满足第一任职需要。这是最基本的职业能力,也是新军革条件下实现财务高效、精确化保障战时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基层财务人员是管理型的劳动者,必须适应新军革的环境,具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地将现代化管理科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战时财务保障工作的全过程,能够当好上级党委、手掌的参谋助手,能够自觉地、创造性地完成各项战时财务保障工作任务,取得较高的保障效益。

1.2 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未来的战时财务保障将更多地依靠各种辅助决策系统和智能处理系统去实施,通过“信息流”实现战时财务保障精确化。一是财务管理自动化。未来信息化战争,将充分借助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财务信息的自动化存储、分类、分析与传输;将充分借助财务决策系统,灵活运用各种辅助决策模型与方法、实现财务保障方案的自动化生成、评估与优选。二是财务管理可视化,通过自动化、卫星定位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和手段实现对财务保障的全面跟踪与查询,特别是战时财务保障将更加及时、准确,财务保障的效率与质量将大大提高。三是财务管理智能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大幅度提高财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使其具有自动反馈的功能、信息识别与积累功能、自我诊断等多种功能,从而拓宽了财务管理系统在未来精确化财务保障中的作用,如环境分析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相结合,可实现依据不同的战场环境的特点而合理的实施战时财务保障,生成保障预案。未来作战财务保障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要求基层财务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1.3 具有较强的指挥协调能力

未来联合作战财务保障难度增大,主要表现在:一是保障对象多元化;二是保障关系复杂化;三是保障环境多样化。未来战争具有作战环境和作战样式的多样性的特点,财务保障针对的战场环境也各不相同,有的在严寒高原地区展开,有的在海洋展开。财务保障的复杂性,要求基层财务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使财务保障力量及财务保障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协调一致的有序结构,才能充分发挥财务整体保障效能。一方面要具有综合协调财务保障系统与整个后勤保障系统、作战系统的能力,即在不同的作战样式和作战阶段中,能够准确判断战场敌我态势和整个后勤保障形势,并依次及时调整财务保障方案,使其始终与整个作战系统相适应,与整个后勤保障系统相协调。另一方面具有综合协调财务保障系统内部各个财务保障力量的能力。从财务保障全局的角度出发,科学配置财物资源,合理运用财务保障力量,正确选择财务保障方式,做到各个作战方向、作战部队之间财务保障力量的相互配合和支援,各种作战样式之间、不同作战阶段财务保障方案的顺利转换与紧密衔接。

2 提高基层财务人员战时财务保障能力的对策

2.1 完善基层财务人员战时财务保障能力建设的法规保障

基层财务人员战时财务保障能力是提升军队战斗力和加强军队财务建设的重要举措。必须发挥军队对基层财务人员战时财务保障能力建设的保障、控制和监督作用,我军应尽快制定出台全军性的财务人员战时财务保障能力建设的法律、法规,以明确军队单位、个人在财务人员战时财务保障能力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保障财务人员战时财务保障能力建设的经费来源,明确财务人员战时财务保障能力建设的机构,规范各类违纪的处置办法等,使财务人员战时财务保障能力建设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2.2 做好基层财务人员数量的预测和规划

针对基层财务人员数量失衡,不能满足战时财务保障的要求,要合理预测基层财务人员的供求量,必须根据一定的资料和数据,对一定时期内基层财务人员的需求、进出、流失和储备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并做出预测,以达到保证基层财务人员供给平衡的目的。首先要收集、贮存和处理基层财务人员信息(包括每年财务人力资源的流入量、流出量以及各个人员的基本信息等),以此建立财务人员数据库;通过电子计算机,建立具有高速数据处理、分析、判断的电子计算机中心;构成能够把基层财务人员信息传输给电子计算机并且把各种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现代通讯系统,并且实现军队各级相关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为各级干部部门提供输入基层财务人员的原始数据,查询和显示信息的终端设备。

2.3 改革基层财务人员培养模式

针对现代化战争对基层财务人员素质能力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培养创新性财务人才。培养创新型的财务人才首先要树立“创新教育”的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是指在加强财务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财务人才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受教育的财务人才的创造性和创造力。二是培养复合性财务人才。我军财务人员培养这方面基本模式仍未完全改变,仍是一种“专业对口”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完全“专业对口”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限制了财务人才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形势下对基层财务人员发展的需要。要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实现高效、精确化财务保障,必须培养新型的复合型财务人才,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提高复合程度,淡化财务专业界限,使之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多种任职岗位的需要。要达到这些目标,后勤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合成作战理论、联合作战理论、军兵种知识、外军知识和军事运筹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力度,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财务人员。要围绕财务学员所学专业,增加专业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内容的教学,将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充实于教材。要强化指挥,管理与财务专业技术的有机融合,努力使学员既懂指挥,又懂管理,又懂专业技术。对初级财务管理人员实行“军政后”合训,对中级财务管理人员实行“军政合训”、“指参合训”,对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实行“陆海空、军政后装合训”,使财务人员能够适应各种工作岗位的转换。三是培养信息化服务型财务人才。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实现精确、快捷的财务保障是取得战场优势的重要条件,从而精确的财务保障离不开及时准确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信息化服务型财务人才的培养。军队信息化的推广,促进军队财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拓展,后勤保障和财务管理将成为和平时期部队建设的核心内容,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部队供应管理信息系统,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部队软件开发和运用的主流,这就要求基层财务人员必须要掌握多种财务软件和多种开发语言、能够处理信息流传递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4 做好基层财务人员的在职培训教育

建立健全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为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做好基层财务人才的准备。从士兵到士官,从士官到干部,从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干部到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干部,从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干部到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干部,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到综合知识的掌握运用,形成继续教育完整的培训体系。确立各项继续教育制度,是执行继续教育法规的制度保障。要在总部下达的有关继续教育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基层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明确继续教育的目的、内容、对象,规定开展继续教育的方式和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对教学机构、手段、师资和经费的组织管理,制定继续教育的质量评估标准和考核、奖惩办法,同时要合理选择在职培训方式。在职培训是财务干部在不脱离现有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参加军事系统内部或地方组织的各种成人再教育。根据财务人员的工作性质应灵活的选择培训方式,合理选择培训内容。打破以往缺什么补什么的做法,传授一些新知识、新理论和应急操作方面的新技术,使之学之能用。要针对现代化战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定培训的重点,总之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要瞄准战争、紧贴战场,纵向深入,横向拓宽,切实提升基层财务人员战时财务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员素质已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企业经济活动逐渐趋于复杂,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环节,不应当仅仅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显示屏”,而应是企业这台计算机“主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实现企业最佳经济效益目标,保证企业进行良好的运转。企业外部环境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担任财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财务工作的重任,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其作用,这是新形势下对财务人员提出的新课题。但是,面对新的时代和经济环境的要求,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很好的适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问题。而目前大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培训工作也仅限于单一的集中授课方式,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因此,本文拟从构建一套财务人员培训体系的角度进行初步构想与设计,为企业的财务培训工作提供一些意见和参考。

一、当前企业财务人员在业务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知识结构单一

大部分财务人员还只是单一的核算型会计,知识面窄,技能单一,这种知识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务人员的专业视野和能力的拓展,难以全面而综合的开展业务,最终影响财务人员管理和监督职能的发挥。

(二)创新意识不强

部分财务人员认为财务工作就是干好本职业务,记好账、算好账、报好账,不出问题就行,不需要创新;有的认为搞创新是公司上层领导的事,与己无关,只要能提供正确的财务经济信息,不做假账就行了,在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存在墨守成规的情况。

二、专业技术培训是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一章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务人员职业后续教育已经成为诸多企业在发展中最具战略意义的事,它可以缓解知识发展速度加快、知识变更周期缩短而带来的冲击。因此,加大财务人员后续教育力度,强化会计素质教育,培养终身学习和时时学习的浓厚兴趣,已经成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

三、企业财务人员培训体系的设计思路

(一)培训目标

1.培养精通专业知识的财务人员

通过培训,使财务人员掌握了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处理复杂会计业务时能够做到得心应手,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培养具备决策支持能力的财务人员

通过培训,使财务人员由核算型向预测、经营管理型转变,成为业务过硬、知识丰富、能力全面、懂经营、会管理、善理财的现代财务工作者。

3.培养掌握一定管理知识的财务人员

通过培训,使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掌握企业生产和经营流程,能够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务工作的运行规律,从而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

(二)培训内容与形式

财务人员培训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在财务理论与实务、财经法规与制度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重点开展培训工作,切实的建立起一套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训体系,并形成常态机制。基于目前企业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一蹴而就的显著成果,可分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是强化专业基础知识,组织财务人员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财务法规和制度,达到精通财务制度的程度。第二阶段是结合财务人员的岗位工作和专业技能水平,组织分类别、分层次培训,突出专业性。第三阶段是扩展知识领域,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培训内容要延伸到经济法、税法、审计等领域。

1.坚持集中面授为主体的定期培训方式

会计专业知识是财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会计之所以是一种专业,就在于它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只有掌握好会计专业知识,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都在逐渐的完善之中,财务人员必须及时进行系统的专项学习,才能掌握制度,精通制度,成为理财专家。

2.采用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方式

基于企业财务人员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如果采用一种培训方式,针对性不强,技能强的同志觉得深度不够,而专业水平不高的同志又跟不上,因而在培训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级别、不同对象的会计人员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使教学内容更好地适应培训对象,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可以按照专业级别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培训层次:第一层次是具有中级和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人员,对于他们的培训内容应当侧重难度高、综合性较强的深层理论和实务技巧;第二层次是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以下的财务人员,对他们安排的学习难度应当比第一层次稍少,安排的学习内容以专业基础知识为主,另外还可以结合岗位的不同开展专项的业务培训。以上培训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以专题讲解或座谈交流的方式进行。

3.注重计算机驾驭能力的培养

随着当前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预示着财务工作的条件、手段、方法必将产生巨大的变革。虽然目前已经对财务人员进行了计算机的操作普及和培训,但成效并不理想,多数财务人员还只是停留在用计算机打字和进行简单运算的水平上,部分管理环节没有真正的实现电算化管理,而利用计算机进行财务分析和辅助决策的功能也比较薄弱。所以目前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强化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当然培训要有针对性的结合实际财务工作,主要应依托目前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在此基础上扩展应用性强的计算机知识,使财务人员能够切实的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

4.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每一位财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而职业道德是对财务人员最起码的要求,是财务人员除专业能力以外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遵守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其宗旨是塑造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优秀财务人员,使他们能够保持正确的职业立场,塑造会计诚信品质,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这不仅是对财务人员负责,更是对企业负责。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巩固培训成果的重要保证。目前企业财务人员的总体学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还不高,虽然说学历和专业技术级别不能完全代表工作能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专业素质,毕竟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很难在业务上有所突破。因而应当大力倡导财务人员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提高学历水平和专业水平,鼓励财务人员参与科研活动,发表学术论文。同时大力组织多种形式的业务交流活动,如论文征集以及业务竞赛等。通过以上措施,逐步的在企业财务人员中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财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财务人员整体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篇6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53-02

建筑施工企业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首先是精通所学的业务,熟悉各种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建筑施工行业的惯例及财务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其次,财务工作是一项严肃,保密性强的工作,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要有很强的纪律性,诚实可靠,大公无私,能够保守机密,坚持原则;对待不符合财务纪律的事情勇于阻止,能够在企业经营决策中起到监督的作用。最后,还需要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可以与银行、税务、客户、合作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从业务角度来看,对财务人员可以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核:账册管理是否万全;现金管理是否万全;现金的收支是否谨慎;支票的核对是否万全;各种计算是否确实;收款处理是否确实;付款处理是否谨慎;与银行的交涉如何;资金的准备如何;是否热心于资产的扩充;是否热心于费用的节省;计算是否无误;税务处理是否万全等。

一、财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在一般人眼里,财务职业是令人羡慕的职业,财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和政策水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与身体素质等方面。一般而言,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要利用自己掌握的财会知识,提出有关完善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计划,实现有效的管理,深入开展以管理支撑系统为基础的财务信息化工作,通过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保证信息收集的准确、及时、全面,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加强和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手段,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合理控制开支,不断提高投资回报,加大对资金支出的调控力度,科学合理地评估投资风险和投资回报,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为建筑施工公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能否真正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在其发展中的参谋和决策作用,虽会受到建筑施工企业所处客观环境的制约,但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合格的财务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业务能力。业务能力是指财务人员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从事本职工作的基本专业能力。要求财务人员应当准确掌握和运用财务管理理论,从较高层次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务工作的运行规律,提高财务分析能力,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同时,具备相当的资金筹措、组织管理和工作协调能力,包括资金往来操作、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及内部控制管理,掌握现代管理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2.信息技术能力。就是要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技术,因为职业判断力是财务人员学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缺乏职业判断能力的财务人员,是无法做好会计工作的,同样专业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水平也是衡量财务人员工作能力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

3.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然会产生内外部的经济关系和工作关系问题,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运用法律的和非法律的手段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

二、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人员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经济管理活动。所谓财务,是指涉及企业资金的活动,而企业的财务活动又引起了企业与各方面的一系列财务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是整个建筑施工企业活动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利益。因此,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人员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1.财务人员地位不高。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决策程序较粗糙,决策模式主要为经验决策。所需财务人员收集管理的财务资料不规范,不符合企业标准。主要原因是一般财务人员不能参与企业的财务决策,因而收集和整理的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不高。长期以来财务人员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地位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企业领导认为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影响不明显。基于此,财务人员要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要尊重上级,在工作上,要让上级对自己放心和信任;二要积极支持上级的工作并且加强与上级的沟通;三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保持自己的信心以及清醒的判断力;四是当上级的命令有失偏颇时,敢于向上级说“不”;五是在向上级说“不”的时候,必须有理有据,并且要讲求技巧。

篇7

新世纪已经来临,它将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的崭新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怎样的财务人员才能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个人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知识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人员应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前提下,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掌握广博的知识。知识型财务人员应不断学习,并掌握以下基本知识:

1、精通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2、掌握电脑知识和操作技术,这是未来会计信息化的必然要求;3、熟悉有关财政政策;4、熟悉和了解本单位生产和经营情况;5、掌握经济活动分析的能力;6、具备书写表达的能力;7、必要的外语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的获得将提高财务人员的观察、分析、判断和归纳能力。最根本的,财务人员还要具备扎实深厚的业务知识,如必须懂得国际上通行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知识,同时还应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如一般商业知识,财政、金融、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等。

二、具备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单位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会计的决策与管理功能越来越重要,财务人员必须"踏踏实实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业务,实事求是地反映单位的经济状况,坚守职业道德;同时,财务人员要想成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必须不间断地学习,关注全国乃至全世界会计领域中的新信息,积极学习掌握新知识,在核算方法、财务分析方法、决策方法上有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积极准确地向领导提供会计资料、财务分析和预测,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三、拥有信息的整理分析能力。

单位的很多业务都与会计信息紧密相连,有业务的发生就有会计信息的产生。一个健全的财务系统每天都产生出许多数据,快速地为单位管理者提供合适的、最新的、基于时间更新的信息。随着科学技术和通信技术在财务管理上的普及应用,财务分析将成为会计工作的主流,财务人员的职责也主要是搞财务分析,通过对数据的不断整理、分析,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不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而是对信息的整理分析能力及快速作出反应的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将伴随着一个学习的过程,单位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机构,整个社会生活的知识化、智能化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坚持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以适应知识时代的需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好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和自身修养,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争取单位领导理解和支持,为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创造一个宽松的外在环境。

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系统工程,主要任务是提高财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包括接受培训和自学两种形式,需要单位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财务人员应积极主动的争取单位领导理解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财务人员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持续性,从而得到单位在资金和时间上支持,为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创造宽松的外在环境。离开单位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将没从谈起。

二、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财会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从事财会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分配关系并使其相互协调的行为准则。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敬业爱岗,尽职尽责。应当忠诚党和国家的财会事业,热爱财会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干好本职工作。

2、依法办事,客观公正,应当按照财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财会事务,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版权所有

3、自尊自爱,廉洁清正。财务人员要爱惜自己的身份,珍惜自己的品格,要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持洁身自好,决不利用职权,贪污腐化。

4、精打细算,严谨务实。应有艰苦奋斗、俭朴节约、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技术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效益服务。

5、诚实守信,保守秘密。诚实守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财务人员更应具有这种美德,并在工作中自觉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有些决策资料、技术资料、经济数据的泄露将使单位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优秀的会计人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守口如瓶,保守秘密。

三、加强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

财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涉及面宽,必须具有会计理论、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业务技术上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和纯熟的操作技能。在管理财务工作时,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可采取以下办法:

1、重视在职培训。主管部门应会同当地财政部门,对现有财务人员采取分层次、分期、分批进行不脱产的短期业务培训。每次培训要认真考核;培训时间可安排在假期或每月的中旬,这样财务人员既有学习提高的机会,又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促使学习工作两不误。

2、鼓励财务人员参加学历学习和职称资格考试。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制定鼓励学习的计划,给予一定时间,大力支持财务人员通过财会专业函授学习或会计高科技教育自学考试学习,通过学习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取得财会专业学历和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财务人员应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3、进行财会继续教育。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财会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主管部门应按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教育内容与形式、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考核有关条例办理,每年拟出学习计划、内容及时间安排,采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年终要对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四、积极开展会计学术研究活动

上级主管部门应通过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会计学术研讨会和财务交叉检查,进行学术交流,总结推广财会工作经验,举办学术刊物、撰写论文,就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逐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管理技能。

篇8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财政支付方式的改变,高校财务管理的环境、工作内容、手段和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对高校财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然而,目前高校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高校财会队伍,已成为高校财务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高校财务队伍的现状

(一)法制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

目前有的高校对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重视不够,加之财务内控机制不完善,高校个别财务人员贪污、挪用公款和收受贿赂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还有些高校财会人员服务意识欠缺,态度冷漠,对教职工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耐心地做好解释说服工作,有时甚至与报账人员发生争吵,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影响了高校财务队伍的整体形象。

(二)文化程度不高,业务水平较偏低

在我国高校财务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财务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受过专业教育。虽然他们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经验,但由于他们的理论水平不高,遇到问题只能就事论事,职业判断能力差,已很难适应高校财务工作的需要。有些财务人员虽然经过正规专业学习,但由于他们只满足现状,不认真学习新知识,不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造成这些财务人员知识结构严重老化,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工作,直接导致他们工作效率不高、效果不佳的后果,影响了高校财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三)激励机制缺乏,会计队伍不稳定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财务人员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但财务人员的待遇却明显偏低。据统计,在收入分配中,大多数高校相同专业技术职称等级的财务人员的收入比教师至少少10%,而且有的高校不把财务人员的工作成果与经费利益挂钩,导致财务人员缺乏对会计业务的学习和钻研精神。部分中青年业务技术骨干,考上会计专业中、高级技术职称后感觉待遇不高而不安心工作,想离开会计队伍,导致会计队伍很不稳定。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财会队伍

(一)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服务水平

财务人员应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坚持依法办事,并及时、准确地核算和反映学校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确保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及时、有效、完整。同时,要树立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做到文明礼貌、热情办理、服务周到。对于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要耐心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积极做好政策的解释说服工作,及时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确保服务工作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二)加强人才培养,改善队伍年龄和学历结构

高校要改变只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不重视财务队伍建设的局面,把财务人员作为管理人才看待,全面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财务部门要配合人事、组织部门有计划地引进、调入一部分年轻的、高学历的财会专业人才充实财会队伍,使财务人员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同时,要积极推荐有培养前途、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财务业务骨干参加高层次的在职培训或深造,以提高学历或专业知识水平。

(三)建立财务人员激励机制,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高校应建立财务人员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可采用奖优罚劣和提高福利待遇等方式,如对评选出的优秀财务工作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考取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对综合评比差、群众意见多的财会人员,限期学习改正,仍不合格者,调离工作岗位组织下岗培训。精神激励可采用表扬、关心、信任等,力所能及地帮助会计人员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通过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促使高校财务人员爱岗敬业,提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搞好学校的财务工作。

(四)加强高校财务制度及相关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综合业务水平

高校财务工作业务面广、专业性强,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新的财务制度、财政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相关金融、财税知识的日益更新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只有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才能胜任工作。因此,高校财务人员必须努力改变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而疏远理论学习的现状,积极主动地学习高校财务制度以及其他的如金融、财税、计算机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学校管好财、理好财,保证学校财务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高桂兰.对高校会计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5).

篇9

[DOI]10.13939/ki.zgsc.2016.40.143

医院财务管理是对医院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考核等工作的总称。《医院财务制度》第五条规定: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合理编制预算,真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经济管理,实行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实施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加强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医院在实施财务管理过程中,将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着医院管理精细化要求,对于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医院财务管理中暴露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1.1 人员方面的问题

医院从事财务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整体素质不高、人才配备不足,特别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中高级职称人才稀缺,财务管理观念陈旧。形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有失偏颇,重视力度不够,如何开展财务工作不清楚。特别是个别乡镇卫生院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未经过财务专业知识系统的培训,专业职称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医院财务部门的财务工作仅仅是日常的会计核算、记账和报账等基础性会计工作,没有弄清楚财务管理工作的任务是什么,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存在的共性问题。

(2)一些医院领导对财务管理意识不强, 极为重视医疗业务管理。医院财务工作专业性极强,工作量大,因此需要高素质、专业水平高的财务专业技术人才,但大多数医院普遍注重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与储备,并不重视对财务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与引进,使得财会人员的素质、会计的理论知识和业务处理水平远远跟不上医院管理发展的需要。另外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人员配备往往不足且身兼数职,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医院,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此种情况造成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处理各种自身业务同时还疲于应对其他事务,从而导致所办理会计业务不够好,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不够精准,无法达到财务管理精细化要求。

1.2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完善,流于形式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依据,医院实行全面预算有利于防范财务危机、改进和完善财务管理。但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存在医院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理解,对预算编制不积极,认为可有可无;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执行、分析、考核等工作实施困难;预算管理效益没有得到发挥等问题。

1.3 医院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有相当一部分医院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存在许多误解,工作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缺乏了解,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态度不积极。没有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甚至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因人员缺乏,没有设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故经济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性受到威胁。

1.4 医院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等未经财务人员进行设备运营经济效益论证分析

投资决策过程中进行的可行性论证不够充分,大部分由使用设备的业务部门完成,很少有熟悉业务的专业人员和财务人员参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经济效益的分析缺乏专业性,准确度低,从而导致盲目投资,造成设备使用效率低下,收回设备投资成本相当漫长,且在设备有效使用期内收回投资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2 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加大财务专业技术人员储备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要求日渐提高。医院财务人员要想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会计法律法规、财务制度、财务理论知识等的学习。医院应加强财务人员的再教育,制定奖惩措施,鼓励财务人员在每年继续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其他方式学习与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接受新的专业知识,适应时代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医院在注重财务人员培养的同时还应引进专业技术水平高、政治思想觉悟好、业务处理能力强的中高级财务专业人才来充实医院财务队伍,从而为医院管理出谋划策,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2.2 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办法,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落实预算考核办法

医院要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发挥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建立人员、制度、信息系统等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同时制定并落实预算考核办法从而保证预算管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 制定科学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科学合理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合理规避财务风险,保证医院经营合法合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有利于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按财政部颁布《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医院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前,应对医院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内部控制基础评价工作开展,明确医院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从而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同时发现内部控制基础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建立健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另外医院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知识的普及教育,建立健全医院各项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针对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的问题,医院应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建立内部审计运行机制,配备专业能力强审计人员,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2.4 作好医院固定资产投资行为的可行性论证分析,避免盲目投资

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需对投资项目进行市场调研,并组织相应专业人员和财务人员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包括设备投入后利用率、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等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形成论据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分析报告,按程序经上级相关部门审批后实施采购。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后定期对设备的基本状况、运行成本、运行效益等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评价,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从而保证投资项目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有效地避免盲目投资带来的资源浪费等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管理涵盖单位预算、收入支出、成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方面的管理,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发挥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就得做好人员、制度、信息化等的建设工作,遵循财务管理的合法性、效率性、公益性原则,保证财务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顺利执行,从而促进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篇10

关键词 :定期轮岗制度;高校;财务

一、对高校财务人员实施定期轮岗制度的作用

(一)使高校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会计工作处理是业务操作与分析判断同时进行的过程。因此,财务业务分析判断与财务岗位业务操作的重复次数决定了财务人员对财务业务操作的熟练度。正确的分析判断,有利于财务业务操作过程的顺畅进行,提升操作人员自信心,提高其业务操作能力及操作效率,但由于对会计业务处理的全过程缺乏详细的了解,很容易被人利用。实行高校财务人员定期轮岗制度,可以使每一位高校财务人员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能够使其技能得到全面发展,减少操作失误次数,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

(二)使高校财务复核机制发挥实效

财务复核能够发现和纠正财务业务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使资料保持可靠性。它贯穿于整个高校财务业务处理的全过程,是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内容。复核机制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广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财务业务中错误的出现。但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执行人员只是将财务复核作为一道程序随便走走过场,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使得工作中产生的一些财务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通过实行定期轮岗制度,可以使复核机制重新焕发活力。因为在财务工作轮换中,工作的责任主体发生了变化,每个人职责明确,会主动进行复核;轮换工作后,接手的财务人员为保持先前工作处理的一致性,会对工作进行复核和了解,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就强化了财务复核机制。

(三)强化了高校财务监督职能

高校财务人员的相互监督能够保证财务资料的真实完整。加强高校财务人员定期轮岗制度的建立健全一方面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而且能够带动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配合得更默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从另一方面来说,对贪污、舞弊等行为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高校应当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原始记录管理制度等基本财务制度,为高校监督提供制度保障,保证制度在高校内部的贯彻执行,确保高校财务人员的监督独立性。

(四)有利于防止高校财务内部腐败现象的发生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系统本身具有严密性与保密性,但由于部分财务人员相互勾当,利益关系网中的人员互相掩护,为彼此提供捷径,使得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系统丧失了本质性。关系网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稳定的人事组织环境。实行财务人员定期轮岗制度可以有效地打击这种行为,打破利益的关系链,降低关系舞弊行为的出现,防止高校财务内部腐败现象的滋生。

二、高校财务人员实施定期轮岗制度的弊端

(一)造成财务管理工作的不连贯

高校财务岗位的设置有其特殊性,每个岗位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各不相同。因此,高校财务管理实施定期轮岗制度不应是简单、随意的,应循序渐进,保证计划的有序性。

(二)产生不满情绪及不稳定因素

高校财务人员实施定期轮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容易给财务人员带来心理压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不良情绪。对业务水平较低的财务人员来说,其本身业务水平不高,再加上轮换的新岗位带来的压力,使其容易对不熟悉的新工作产生挫败感,从而导致工作状态不佳,影响其工作效率。工作岗位因其业务的不同,工作繁忙程度也大不一样。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有的员工工作轻松,有的员工工作繁忙,大部分员工都不会选择繁忙的工作岗位。因此就会导致调往工作岗位繁忙的财务人员产生不满情绪,降低其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降低工作效率

财务人员在轮岗前必须先进行工作交接,在这过程中,势必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及工作精力,影响工作的开展;交接工作后,对新岗位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业务势必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会导致工作进展变得缓慢,降低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

三、对高校财务人员实施定期轮岗制度的建议

(一)设置科学的岗位轮换制度

为确保轮岗的有序运行,建立科学的岗位轮换制度很有必要。首次应确保部门之间职责分明,合理分工。各岗位间需互相监督,互相制约,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其次应确定好轮岗岗位的排序及间隔、岗位交接时间的长短等,制定合理、科学的交接计划,确保交接的顺畅有序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岗位轮换的时间应根据各个岗位的特殊性进行合理安排,并形成有效的制度;对专业技术要求高的岗位,应安排一定的适应期,确保交接人员对该专业技术的熟悉度,且轮岗时间应保持稳定,不应太过频繁。

(二)加强高校财务人员培训力度

高校需加大财务人员培训资金的投入,分批次按照计划选派优秀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会计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鼓励人员自学,鼓励与支持财务人员参加日常培训,并对通过会计考试并拿到专业资格证的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定期开展岗位技能比赛,提高财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确保财务人员对各个岗位的专业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岗位轮换做好准备。

(三)完善财务工作交接

保证会计工作的连贯性是防止在交接过程中出现财务混乱、资料丢失等现象发生的关键环节。轮岗人员在进行财务工作的交接时,应认真谨慎地办理好交接手续,将轮岗前未完成的工作项目详细告知接手人员,对于比较重要及机密的工作项目,应事先做好工作记录,交由接手人员处理,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对于一时难以处理的工作项目,应当说明情况,由移交人员负责书面材料的书写,并交接。

(四)明确财务人员轮岗去向

应根据高校人事部要求,对财务人员的轮岗去向有一个明确的记录。应根据财务工作岗位的性质,分层次分批次进行轮岗交接,每次轮岗人数应有一个确定的控制量,并明确轮岗年限和轮岗时间,从而保证高校财务队伍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何金龙.试论高校财务人员定期轮岗的利弊[J].商业会计,2013,(8).

篇11

关键词: 强化;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

Key words: strengthening;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financial personnel;competency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258-02

0 引言

所谓胜任能力,是指工作人员对于其所从事的某项职业的胜任情况及其能按照预定目标完成某项工作的程度,而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是指作为一名财务人员通过利用已有资料对于财务信息的供给程度和处理效果。目前,我国对财务人员胜任能力的提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但作为社会企事业单位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对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探讨和研究方面略显欠缺,为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强化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对强化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的探讨和研究也是势在必行的。

1 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现状

纵观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总体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着参差不齐、良莠并存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专业基础知识方面

专业基础知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但现实中有一部分高职院校财务人员并非财会类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财务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同时自身也不注重自学的有效途径,不加强自身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出现了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不扎实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自身的胜任能力和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的整体胜任能力。

1.2 实践操作技能方面

实践操作技能是财务人员胜任能力的集中体现,有些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账目科目不分、报表不会制作与分析、成本不能核算、凭证不会粘贴与装订、财务软件不会使用,有的甚至没有财务类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这些实践技能的欠缺对胜任能力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并影响了高职院校整体的财务水平。

1.3 职业道德素养方面

职业道德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呈现为从业者遵循职业内在要求,在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上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行为习惯。部分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制作假账、财务信息失真、作风懒散、违规违纪、道德失范等情况越来越多,严重干扰和制约了高校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

1.4 现代化科技水平方面

在当代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现代化科技水平直接影响着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高职院校财务人员中存在的计算机不会使用、财务软件不会使用、电子文件不会编辑、财务数据不会网络传输、微信不会使用等情况也影响着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

1.5 综合能力水平方面

综合能力水平是财务人员胜任能力的支撑和核心,目前高职院校财务人员除在以上几个方面存在欠缺外,在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

2 强化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的必要性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是对一名职业者的基本要求,而蕴涵在这一基本要求之中的胜任能力对高职院校财务人员来说更是尤为重要,针对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现状,对其进行强化有着现实的必要性。

一是提升财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直接表现为综合素质的高低,综合素质高则胜任能力强,反之则弱。通过强化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促使其专业基础知识更加系统牢固、专业技术水平更加扎实、职业道德素养更加优良、综合能力更加提升,必然使其自身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二是实现财务工作对团队素质和能力具体要求的重要途径。财务工作是一个团队协作的工作,团队整体优良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具体要求,高职院校财务工作亦然。通过强化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促使财务人员个人综合素|与能力得以提升,整体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必然提升,必然实现财务工作对团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具体要求。

三是保证高职院校财务工作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伴随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保证高职院校财务工作良性发展也成为必然。通过强化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财务人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得以提升,财务人员团队整体素质和能力得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自然更加顺畅,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自然更优,工作效率和实效自然更高,适应高职院校快速发展步伐的能力自然更强,从而保证高职院校财务工作良性发展。

3 强化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的途径

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是高职院校财务工作良性发展的核心支撑。针对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现状,以及强化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的必要性,通过走访、调研,我们认为通过以下的途径提高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不但是有效可行的,而且还能保障高职院校财务工作的顺利与良性开展。

3.1 强化认知,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是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要强化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同样需要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强化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工作才会有的放矢、卓见成效。

首先,要强化高职院校院校级组织及领导的认知,使其充分认识强化财务人员胜任能力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力争在组织建设、规章制定、资金保障、活动开展等方面得到应有的支持,从而营造良好的院校级氛围和环境。

其次,财务管理部门不但要充分认识强化财务人员胜任能力的必要性,卓有成效地组织和开展各项相应的活动,还要负责与院校内部其它部门的联络和沟通,尽可能地获得其它部门对强化财务人员胜任能力工作认可和支持,营造出良好的高职院校内部部门氛围和环境。

最后,要强化所有财务人员的认知教育,使所有财务人员对强化胜任能力形成统一的认知,从而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财务人员团队氛围和环境。

3.2 建立完善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的准入制度

我国《会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同样,高职院校在财务人员准入方面也要严格把关,财务人员入职不但要综合考察专业、能力的因素,也要兼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师证、经济师证、理财规划师证、经济分析师等金融类资格证书的要求,形成严格完善的财务人员准入制度,以提升和强化财务人员整体的胜任能力。

3.3 全面提升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综合能力和素质

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状况主要表现在综合能力和素质方面,其综合能力和素质高则胜任能力强,反之则弱,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得以提升,其胜任能力自然得以强化。

3.3.1 强化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力度,夯实专业基础

专业基础是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的基石,没有好的专业基础,无从谈及胜任能力,更不会有良好的工作业绩。为此,高职院校要强化财务人员胜任能力,必须强化继续教育力度,夯实专业基础。首先要利用校内外的有效资源,通过组织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继续教育活动,使财务人员普遍接受专业基础知识再教育。其次,高职院校要针对财务人员个体的差异,分门别类开展专项基础继续教育。最后,针对专业基础没有系统化的财务人员,高职院校一定要对其组织开展专业基础完整体系与系统化教育。

3.3.2 强化财务人员终身学习观念教育,提高自学效果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只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通过不断的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高职院校要强化财务人员终身学习观念教育,力争通过财务人员自身的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综合能力和素质,实现其胜任能力提升的最终目标。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自身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扎扎实实开展自学活动,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成效,能力与素质提升、胜任能力提升的目标。

3.3.3 强化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实施严格考核

职业道德素养也是影响胜任能力的一个因素。高职院校要建立完善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教育体系,不断强化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教育,使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遵德守礼、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建立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考核机制,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进行严格考核,做到奖惩有度、能上能下。

3.3.4 强化财务人员实践技能培养,提升实践操作水平

务工作是一项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实践技能和操作水平直接影响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高职院校要搭建好财务人员实践技能培养平台,利用专项培训、到企业轮训、部门内部轮岗、部门内部帮扶等途径,不断强化财务人员实践技能培养,提升财务人员实践操作水平。

3.3.5 强化与校园资源的紧密结合,全面提升胜任能力

当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是复合型的院校,校园资源极其丰富。高职院校可以组织财务人员到计算机相关专业或系部进行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财务软件培训和学习;可以组织财务人员到金融类专业或系部授课、随堂听课、指导学生实训;可以组织金融类专业或系部教师到财务管理部门指导工作、开展专项培训;可以组织法律类专业或系部专家对财务人员进行法制专项培训;可以组织政教专家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素养专项教育等等。高职院校通过以上的途径和办法,实现了财务人员综合能力和素质与校园资源的紧密结合,全面提升了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

3.3.6 完善岗位职责建设,强化岗位专项胜任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财务人员岗位主要设置为主管院校领导、处长、副处长、稽核会计、制单会计、基建会计、出纳员、学费管理专员、资产会计等岗位,各岗位之间紧密相连,但又有着严格的区别与具体职责。高职院校要完善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建设,针对不同岗位上的人员,针对同一岗位不同的人员,严格进行岗位职责专项培训、严格落实岗位职责要求,打造财务人员优异的岗位职责专项能力与素质,提升财务人员具体岗位专项胜任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