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8 15:35:23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1

化学化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建设的关键支柱。国际大化工过程工业包括石化、精细化工、海洋化工、制药、能源、电子信息、轻工、农产品及食品产业等各种产品工程,可以说,化学化工已经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不可分。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源、环境等一系列严峻挑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不得不面对如何持久地保持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问题。因此,发展绿色化学化工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与必要支撑,前景无限宽广。

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挑战

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发表,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经典的定义:“满足当前的需要但不损及后代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即解决“代间不平等”问题。美国环保总署的国家风险管理研究室NRMRL将“可持续性”表述为:“当我们为了人类健康和环境去持久地保持或改进物质和社会条件,在不超出支持它们的生态承载能力的条件下所追求的目标。”

但是,“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等的一系列挑战。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表的《2000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若按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的资源,那么我们地球的资源会在2075年耗尽;环境的恶化导致自然灾害,近十年中导致世界6080亿美元的损失;过分对矿物燃料的使用,使气温变暖,继续变暖会导致水资源的极度缺乏,食品的减少和疾病的广为扩散。

2.绿色新政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绿色新政”是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8年12月11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对环境友好型政策的统称,主要涉及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等与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重大问题。它的提出掀起了新一轮绿色发展的浪潮。

当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大力实施“绿色新政”,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新的增长引擎、新经济发展模式和占领全球新一轮绿色工业革命制高点和全球经济的主导权抓手。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目前已形成了英、德、法引领绿色潮流,美、日、韩力推绿色新政的新格局。

二、绿色化学化工定义、原则以及发展趋势

1.绿色化学化工定义

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化学化工的绿色化已经成为必然选择。绿色化学化工作为应对21世纪可持续发展挑战的关键技术与基础,已成为21世纪世界科技研究前沿热点。

那么什么是绿色化学化工?绿色化学化工是指“为减少与消除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威胁所作的化学过程与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绿色化学化工是具有重大社会需求和明确科学内涵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人类及全球环境安全的保证,是当今国际化学与化工的前沿。

2.绿色化学化工12条原则

国际上对绿色化学化工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即:

(1)源头防止废弃物产生要比废弃物产生之后再去处理净化更为可取;

(2)设计的合成方法应使反应过程中所用物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最终产物;

(3)在任何可行的情况下,设计的合成方法都应当采用和产出那些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毒性很小甚至是无毒的物质;

(4)化学产品的设计要考虑到维持高效并减少毒性;

(5)尽可能不使用辅助物质(如溶剂、析出剂等),在不得不使用时,也尽量使用无害物质;

(6)应当认识到能量需求对环境及经济的影响并应使之降到最低,合成方法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7)只要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所用未加工材料或原料都应当是可回收而不是纯消耗的;

(8)尽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化学衍生物(如基团封闭、保护/去保护、在化学/物理过程中暂时修饰);

(9)催化剂(尽可能具有选择性)更优于符合化学计量的试剂;

(10)设计出的化学产品在完成其效用后不应持续残留于环境,而应分解为无害的降解产物;

(11)需要进一步发展分析方法,以便在危险物质形成以前进行实时在线检测与控制;

(12)合理选择化学过程中所使用的物质及其形态,避免或尽量减少发生包括泄露、爆炸及火灾等化学事故。

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研究工作时,要向多尺度集成研究(时间及空间尺度)发展;在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中,由传统流程向集约型耦合过程发展。

3.绿色化学化工竞先发展趋势

虽然受到一系列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困扰,但化学化工在目前仍是全球经济中强大的传统基础支柱产业之一。为了实现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国家政府和石化业界都高度重视推动化学化工产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绿色化工技术创新仍是世界化工业不断发展的推动力。

(1)原料绿色化,即选择无毒、无害原料以及替代性和可再生原料的利用;

(2)化学反应绿色化,目标是实现“原子经济反应”;

(3)反应介质绿色化,即采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溶剂和助剂;

(4)产品绿色化,即生产环境友好的化工产品;

(5)能源绿色化,即开发石化替代原料,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4.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关键举措

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与园区的模式是“生态工业系统”与“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研究、设计与规划化工业园区大系统中的基本流:物流、能量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以达到环境友好、资源、能源与资金最优化利用目标。

目前世界公认的成熟生态工业园区是卡伦堡(Kalunborg)生态工业园区。该园区以一个炼油厂、一个硫酸厂、一个制药厂、一个火力发电厂、一个渔场和一个石膏板厂组成了一个工业网的核心,其他成员包括农场、大棚养殖、养鱼场,通过贸易方式把其他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从而建立工业园区和代谢生态链关系,彼此交换与共建共生。Kaluindbory园区不但已达到了零排放的环保目标,物料和能量交换还为参与者提供了经济效益,其中亦包括了资金流与信息流优化的显著效益。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如美国费尔菲尔德生态工业园区(马里兰)、布朗斯维尔生态工业园区(得克萨斯),加拿大伏特萨斯喀彻温(萨斯克)、康沃尔(安大略湖)等。

三、中国绿色化学化工发展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1.中国面临资源、能源和环境严峻的挑战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1 %,但国土面积只占全世界的7.1%、耕地占7.1%、水资源占7%、石油占2.34%、煤占10.97%。我国在发展经济时资源、能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例如,我国2003年GDP增长幅度为9.1%,但原油消耗量增长幅度为12%,原煤消耗量增长幅度为13.6%,钢材消耗量增加8.6%。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如SO2排放近2000万吨/年,已为世界第一位。我国CO2排放量已超过20 亿吨/年,也是世界首位。

2.中国化学工业还面临进入WTO的竞争

绿色化学化工科学与技术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与支撑,是产品高端化的核心共性技术,绿色化学化工技术与智能化设备是推动我国制造产业高质化、高端化发展的技术保证。但被国际专利所封锁。中国必须自主发展绿色化工创新能力,开拓绿色科学与技术自主创新的体系。只有在共性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抢占国际高端技术的前沿,才能保证中国化工产业发展的技术安全。

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虽然我国化学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化工产值仅为世界人均的1/2;我国化学工业经济增长很大程度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及原材料的基础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国化学工业总能耗为美、加、墨三国之和的4.1倍,但产值相当三国之和的23.8%;万元产值水耗为美国的3.5倍,而万元产值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是美国的近百倍。我国化工产业生产成本显然缺乏竞争性。

3.要以发展绿色化学与化工为契机,建设一流生态工业园区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要以“发展绿色化学与化工创新能力建设”为目标,依托“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团队,开展有组织的创新,开拓绿色化学与化工科学与技术的自主创新体系,提升我国大化工产业至国际前沿水平。

要设计并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成循环经济示范区,这是中国应对全球资源、能源与环境危机的挑战,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四、绿色化学化工卓越人才的培养

1.培养绿色化学化工卓越人才,我们首先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培养绿色化学化工卓越人才,当务之急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该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其战略目标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工科大学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培育卓越工程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为此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对于化工类人才培养,尤其要注意紧跟国际先进工程教育发展步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速建设绿色化学化工特色专业。

2.国际工程教育研究与总体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所以国际工程教育都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研究实施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改革。

(1)世界工程教育主要有两大模式: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

美国的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方向是:通过学习专业性的工程课程,培养能为工程实践作出贡献的毕业生;培养能在工程方面继续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为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以支持不断发展的职业目标。

德国的工程教育模式十分重视工程实践教学,以培养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只分本科和博士研究生两段,本科实际学习年限较长,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的是工程师“成品”而非“毛坯”。德国的工程教育向来重视设计,以理论联系实践而著名。在这种模式下,特别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毕业生一走出校门就能从事具体工程实践活动。在德国拿到毕业文凭也就自动取得了工程师专业资格。

(2)工程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

工程教育大体上经历了3个相继的发展阶段:重视工程实践-重视工程科学-重视工程综合(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现在美德两种教育体系有趋于融合的趋势。MIT在20世纪90年代重建工程教育时候,明确提出“回归工程实践”的口号,这些理念在一流大学工程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德国大学则在适度地拓宽专业,如慕尼黑工业大学明确提出跨学科教学与科研、理论联系实际三大办学战略。但美德两种人才培养模式,近期都在内容和形式上加强了工程实践教学。注重综合与创新已是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的共识和普遍行动:大力强调为学生提供处理现实的挑战性设计问题的机会,强调小组团队工作、交流等。

美国高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视。从美国工科培养目标的11条标准可以看出,实践教学在美国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11条评估标准是一名合格的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实践能力的培养才是工程教育的关键,德国工程师教育也一贯非常重实践过程、重方法训练、重能力培养。在工程教育中,德国的工科院校普遍注重面向实际开设课程,安排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接触在今后职业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把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与方法作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能力。德国工科教育与企业联系紧密,非常注重学生企业实习的环节。德国的企业也热心参与工程师后备力量的培养,把工程人才培养视为企业的一种社会义务,主要通过三种形式与工程技术学院展开合作:一是提供实习单位,二是提供毕业论文项目,三是参与培训。近年来,德国专业学院(FH)的工程系科毕业设计与工业企业界合作的已经达到60%~70%。

(3)国际高等教育持续更新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①新生能力培养。麻省理工学院认为大学一年级是整个大学学习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应通过选修不同的核心课程为以后三年的本科学习做好准备。除了选修一门数学课程,一门生物课程,一门物理课程和一系列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外,新生还必须参加由导师组织的新生指导“研讨会”(Freshman Advising Seminars)、本科生研讨会、解决复杂问题课程以及面向新生的学习共同体(联合课项目、实验研究组、新生媒体艺术和科学项目以及交换项目)。

②高年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项目。为实现培养领袖人才的教育目标,麻省理工学院将领导能力的形成与学术、职业生涯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提供了大量的培养领导能力的机会和项目。比如助理导师(Associate Advising),高年级本科生作为助理导师,帮助新生顺利过渡到本科阶段的学习;助理导师与新生导师合作,在选课、制订研究机会活动计划、实习、暑假工作等方面为新生提供指导。又如领导能力培训项目(Leadership),该项目为学生开设为期六天的领导能力培训课程,使学生形成确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决策能力、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合作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每一个参加培训的学生必须设计一个能使学校发生积极变化的个人行动方案,并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贯彻实施。还有学生代表项目(Student Ambassadors Program),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代表项目由许多经过精心挑选的学生组成,作为代表的学生必须成为在校学生、学校、校友和未来学生之间的联系人,为学校的公共关系服务。除此以外,麻省理工学院还提供了学生管理组织、计算机小组等项目来培养学生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③扩大学生团队意识,支持学生组织和机构(Student Group and Organization)。麻省理工学院有300多个学生组织,包括音乐和戏剧表演社团、国际和语言社团、学术共同体、服务和具体兴趣小组、工商管理社团等。这些组织和社团为学生组织、策划、领导、执行等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平台。

④扩大学生视野。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了通识教育改革,开设新课程——通识教育的一个中心目标就是为学生提供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的机会。

群课程(Cluster Course)。跨学科的群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群课程用1/4的时间讨论一个主题,并从不同学科的视角来考察它。群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普通课程所不能获得的知识的机会,并具有以下特点: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增加学生非主修领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共同体意识,增进不同院系教师之间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对话。群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知识演变的结构、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人类和健康、城市文化。

复合课程(Miscellaneous Course)。为大一新生设计了复合通识教育课程。该课程规定学生一学期读一本书,每学期读的书都不一样。为了吸引跨学科的教师参与该课程,所挑选的书必须满足通识教育的通识和整合学习原则。

3.国内外大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比较

(1)专业设置

我国为了保证开设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及专业布点的控制,要求各高校的专业设置需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等法规性文件进行申请、备案、审批。

美、欧各国对专业设置没有统一的规定,各校根据自己的学科发展方向和特色设置专业,同一类型的专业其名称也可以根据各校的特色而有所不同。

(2)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

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一般公共基础课的比重较高,教学安排明显呈现出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特点。国外大学的课程设置则具有宽专业、多层次、接触专业早、注重专业基础和实践教学的特点。

我国大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边记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学的重心在于理论知识。反观美、欧各国的课堂教学则具有灵活、多样性的特点,除讲课外还常常采用专题讨论、小组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使每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变成了主动的教育者,学生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

(3)教学内容

我国的本科教学大多以书本内容为主导,内容组织上往往首先介绍概念、原理,然后再验证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讨论理论如何来指导实践。

美、欧各国的课程教学,教师一般会首先列出一系列的参考书以及相关文献,供学生阅读。教学内容的组织往往首先从实际出发,根据现实存在的例子归纳总结出抽象概念、原理,最终形成理论。

(4)实践教学

我国高校的学生实习由学校统一联系,落实相关企业,实习经费来自于学校的教学经费,同一专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进入同一个企业实习。

国外高校学生的实习由学生自己寻找企业进行联系,学校会提供相关信息和条件,学生实习期间的工资由企业支付,一般学生的实习安排在暑假的三个月时间内。这样,同一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实习经历各不相同,知识结构也各有所长,如果将高校比作企业,其“产品”——培养出的学生,则是具有个性化的。

(5)毕业论文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2

学生姓名: X X X

学 号: 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

20xx年 X月 X日

《运用废旧材料制造的灯具产品设计》开题报告

报告日期 设计(论文)起止时间 20xx/X/X 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共14周)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灯具这一产品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提供了方便,没有哪个产品能像灯具一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此的紧密联系,国内灯具的设计与发展,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在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的时期,消费者对灯具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灯具的照明功能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裕,消费者对灯具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照明功能向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层面发展。灯具除了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与文化生活。灯具的设计不光为人们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觉光照环境,而且能够运用多种材料及不同的形态实现艺术化的效果。

绿色设计是工业设计概念中的重要设计理念,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的体现一方面就是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废旧材料是指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或常用的可再生的安全又卫生的废品,诸如废旧的建筑装饰材料、废旧的塑料瓶、包装盒,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废旧材料会被当做垃圾处理掉,其实,每一种废旧材料对设计来说,都具有人们意想不到的价值。本次设计的主题就是运用废旧材料进行灯具产品的设计。本课题的研究将获得一些应用性的结论或许可以为灯具企业提供借鉴,有助于家庭和企业更有效地推出真正符合绿色设计要求的让用户满意的产品,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也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灯具成为环境中烘托气氛的有力手段。

(二) 课题在国内外的设计现状

国外灯具的设计与发展,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消费者对富有情趣、个性、文化内涵灯具的需求呈现出上升趋势,伴随着现代照明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以及对各种照明原理及使用环境的深入研究,灯具的环境表现力和独特艺术魅力得到极大丰富。灯具设计在中国内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现在市场上的灯具产品与过去比较在形态上变得更为丰富,不同风格、色彩、造型、材料的灯具大量涌现。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对灯具产品的设计较为关注。但在设计中考虑废旧材料的应用,并以此为主题的灯具产品一直处在都是市场空白状态,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展开的。

(三)课题设计的内容及拟采取的方法

设计出适合家居环境使用的灯具,进行一套完整的工业产品的设计过程,对废旧材料进行整理分类并从中选择适合进行灯具设计的材料,进行设计前的调研(方法有询问法、观察法、收集资料法、家访调查等),对调研内容进行分析总结,进行设计定位,围绕废旧材料进行灯具设计的功能、结构、形态、人机工程学、色彩、加工工艺等设计的诸多因素方面进行设计思考,提出创意设计方案,绘制草图,评估完善优化设计方案,定稿,确定尺寸,进行计算机效果图制作,制作展板和实物模型。设计作品应具有创意性和新颖性;符合现代审美趋势以及具备市场价值;符合绿色设计和环保设计要求;具有安全性和舒适性。

为了完成本次设计,将整个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设计准备和设计调研:首先了解废旧物品的涵义内容实质,掌握绿色设计的核心理论,对灯具设计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搜集,对灯具市场进行调研

2、设计定位:在调研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废旧物品材料,明确灯具的用途和使用环境,确定废旧物品灯具的设计方向

3、方案设计:从设计草图着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废旧物品材料的加工成型工艺,灯具的外观形态设计、色彩设计,确定灯具的设计主题,表现元素,绘制草图方案。

4、方案评价及深入设计:包括对方案的设计评价以及通过评价后,进行改进设计。

5、设计分析:对最终方案的结构、材质、色彩、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6、设计实现:完成废旧物品灯具设计的效果图表现及模型的制作。

7、设计完成:最终完成毕业论文,并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

(四)课题设计的计划安排

时间阶段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计 划 完 成 内 容

拟定课题 进行开题准备 撰写开题报告及相关材料 毕业设计市场调研,查阅资料 毕业设计调研总结,进行设计定位 毕业设计产品构思,草图绘制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设计方案优化,进行计算机建模、渲染 设计效果图出图,制作展板,绘制尺寸图 毕业设计模型制作(成型) 毕业设计模型制作(表面处理、喷漆)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写作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写作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整理修改 毕业设计材料整理,准备答辩

(五)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1.高丰、孙建君.中国灯具简史.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

2.孙建君、高丰.古代灯具.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Bentley Meeker, Light X Design: 20 Years of Lighting. Glitterati. English,2011

4.何人可. 工业设计史.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5.程能林.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6.王亦敏.灯饰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7.李福生、陈育明.住宅照明.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3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态园林的概念、科学内涵、生态园林主要功能及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绿地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一生态园林的概念与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1〕

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①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②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③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园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园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

二生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生态园林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方面。

调节小气候

L.J.Batten认为:小气候主要是指从地面到10余m至10Om高度空间内的气候,这一层正是人类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区域和空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深刻影响着小气候。

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故可提高空气湿度。据观测,绿地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化区高10%~20%,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

城市的带状绿地,如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

改善环境质量

吸收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气体种类很多,主要有SO2、N0x、Cl2、HF、NH3、Hg、Pb等,在一定浓度下,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对它们具有吸收和净化能力。有研究表明:当SO2通过树林时,浓度有明显降低,每公顷柳杉林每年吸收720kgSO2

WiseMedia

臭椿、夹竹桃、罗汉松、银杏、女贞、广玉兰、龙柏等都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园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工作报告。

吸滞粉尘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由于树木有强大的树冠,叶片被毛和分泌粘性的油脂使得树木具有滞尘作用。

杀菌作用由于绿地上空粉尘少,从而减少了粘附其上的细菌;另外,还由于许多植物本身能分泌一种杀菌素,而具有杀菌能力。据法国测定,在百货商店每m3空气中含菌量高达400万个,林荫道为58万个,公园内为10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林区与百货商店的空气含菌量差7万倍。

衰减噪声植物,特别是林带对防治噪声有一定的作用。据测定,4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10~15分贝,3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6~8分贝,4.4m宽的绿篱可减低噪声6分贝。树木能减低噪声,是因为声能投射到枝叶上被反射到各个方向,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能消耗而减弱。

美化景观、丰富建筑群体轮廓线

生态园林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有效猎施,使建筑锦上添花,把城市和大自然紧密联系。

三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园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园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大园林道路的探索,如北京、天津、合肥、南京、深圳等。〔2〕

遵从生态位原则,搞好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园林。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

WiseMedia

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如在上海地区的园林绿化植物中,槭树、马尾松等生长状况不良,不宜大面积种植;而水杉、池杉、落羽杉、女贞、广玉兰、棕榈等适应性好、长势优良,可以作为绿化的主要种类园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工作报告。

在绿化建设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如杭州植物园的槭树、杜鹃园就是这样配置的。槭树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可吸收群落上层。

园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篇

论文题目: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遂宁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策研究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

您的国家:成都

您的学校背景:我所在大学是四川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一所二本院校

要求字数:3000

论文用途:开题报告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否

补充要求和说明: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遂宁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述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近年来,遂宁市旅游业方兴未艾,其著名的两句旅游标语:遂宁,让心灵度假!为了您,这座城市等待了1660年!让无数游客为之向往,为之怦然心动,让无数的慕名者向往之情和疑惑之心油然而生。虽然从创办伊始,遂宁市旅游业已经超越单纯的最初的自娱自乐层面,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但同时,由于历史、文化、地理诸多因素的制约,遂宁市旅游业发展尚处与自发阶段,换而言之,遂宁市旅游业的潜力尚有待挖掘。随着旅游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义劳动力市场具有很大的借鉴、启示和指导意义。随着遂宁市旅游业逐渐兴起,如何促进遂宁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及社会公众的重要课题,但不可否认,在实践中,遂宁市旅游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园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园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如:片面追求旅游规模,而忽略旅游文化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在旅游管理中缺乏科学有效的人本管理手段等等,都已经成为制约遂宁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众所周知,旅游业的发展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经历由外延到内涵,由理念到文化,这一旅游行业不断提升的过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遂宁市旅游业摆脱现有粗放式管理模式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在现阶段推行精细管理,要将管理的重心转到执行力上,将管理者的注意力放在做事上,强调把旅游业做细、做好、做精,进而提高员工素养和工作效率,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WiseMedia

而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不仅是现代旅游业有序经营的内在保证,更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源泉动力园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工作报告。在这其中,旅游文化的品牌塑造作为一种遂宁市旅游业的核心关键,就遂宁市旅游业管理者而言,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旅游文化提炼,充分发挥旅游从业者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家积极、主动、高效地投入于旅游行业整体发展中,是未来遂宁市旅游业的的重中之重。如背景所述,遂宁市旅游业发展研究作为近期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从它的萌芽到实践到反思对这一过程和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分析,通过遂宁市旅游业发展侧重点的比较及发展的区别分析对于优化遂宁市旅游业发展研究很大的借鉴、启示和指导意义。遂宁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众多的因素相互配合,通过特性研究使遂宁市旅游业发展对策更趋合理、有序,进一步加强和加快建立符合遂宁市旅游业发展实际的对策,这是当前遂宁市旅游业管理者不可推卸的现实责任,也是当地政府面临的迫切任务,亟待解决,这也是本文的选题目的所在。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基本思路、工作重点、技术路线等)

工作进度安排:

论文提纲

参考文献:

殷桂仙.四川遂宁旅游战略管理策划[D].昆明理工大学20XX

遂宁市城市滨水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徐卉灵.遂宁市城市滨水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XX

遂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李钊,吴会蓉.遂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XX(00)

祝菁菁.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XX

耿巍娜.河北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XX

高乐华.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及其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温扬.论广西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文学界(理论版).20XX(03)

富玉英.中国湖泊型旅游景区转型升级研究[D].复旦大学20XX

周江.资源型旅游地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XX

蔡玲丽.基于需求行为分析的重庆都市休闲旅游产业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XX

园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航空机电系统的发展展开探讨,分析了航空机电系统综合技术发展历程,同时,探讨了航空机电系统综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重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航空机电技术的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航空机电系统综合技术已经成为了航空技术的重要领域,分析其发展的历程,并探讨今后的发展道路非常有必要。

机电系统综合技术发展历程

目前,美国对于航空机电系统综合技术的研究最为前列和前卫,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定了一个系统的机电综合研究方案,这个方案体现出了机电系统综合技术研究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如图1所示。

公共设备管理系统(UMS)计划

一般而言,以往的机电都是使用专用控制器,而且数量很多,这种普遍的效果造成了机电的可靠性不佳,信息没有办法大量的共享。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验证机计划(EAP)研发出了公共设备管理系统(我国称之为机电综合管理系统),这种公共设备管理系统包括了4个处理器机,这一研发打破了机电系统一直以来依赖于大量的专用控制器和电源转换模块的情况,让机电系统更加容易得到控制,系统的布局也更加科学,信息共享的空间也更加广阔。这种公共设备管理系统不仅在外型上实现了一个飞跃,减少了制造成本,减轻了重量,更为重要的是让飞行员的工作更加具有效率,这种机电综合系统已经被使用在F-22、F-35战斗机和A380、波音787客机上。

热油箱燃油热管理系统计划

飞机中的电子设备不断增加,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采用传统的冲压空气当做热沉已经没有适应当时的飞机飞行的需要,所以,飞机的热管理必须得到提升,飞机的发动机引气也必须要提高效率。20世纪80年代,美国空军开展了名为热油箱燃油热管理系统计划。在这个计划中,第一次使用了JP8+100耐高温燃油来当做热沉进行蓄热活动,这一做法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它大大降低了环控系统在引气方面的需要,还有效的提升了热管理的效果。

多电飞机(MEA)计划

一直以来,飞机的飞行可靠性都不高,于是提出了全电飞机的概念,但是,要想快速实现全电飞机,令飞机上的机电都可以采用二次电源进行供电,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多电飞机的计划,用于暂时的取代全电飞机计划。多电飞机计划主要内容是要求飞机上的机电设备和操作的能源均采用二次电能,不论是启动发电,还是电力刹车,都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多电飞机的优点是减轻了重量,操作更加简便,易于维修,成本很低。现在,该成F-22、F-35战斗机上都采用了这种形式园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园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

子系统综合技术演示验证(J/IST)计划

多电飞机方案提出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大系统、多系统懂得综合问题,也没有想到飞机的隐身和激动限制也会导致热管理效率限制。为了进一步的探索这个深刻的问题,1995年,美国空军开始实施子系统综合技术演示验证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是进行几十个演示实验和验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分析多电飞机的热管理限制情况。

综合飞行器能量技术(INVENT)计划和能量优化飞机(EOA)计划

年6月,美国空军开始宣布要开展综合飞行器能量技术计划,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能量优化飞机。在这个计划中,综合飞行器能量技术是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计划。这个计划主要研究都集中在F-35飞机中,尽量提高飞机的热管理效率,同时,大大缩减地面维护时间。这个计划分成三个阶段,分别关注近期、中期和远期的新技术,关注高超声速平台、超声速远程攻击等等技术。这个计划期待可以完全解决飞机的热管理问题。该计划开拓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设计方式,已经探索出了一个综合飞行器能量技术建模需求与实现计划框架。

机电系统综合技术发展重点

基于模型的机电综合系统顶层设计与仿真技术

基于模型的机电综合系统顶层设计与仿真技术的核心是模型设计方式,运用动态数学的模式来代替静态的数据表格,这种模式可以非常准确的各个机电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行情况

WiseMedia

该技术不仅可以构建飞机的自适应动力与热管理系统、燃油热管理系统与飞行器系统、发动机构成热模型仿真回路,高性能电作动系统、高鲁棒性电源系统与飞行器系统、发动机组成电能模型仿真回路,积极使用硬件在回路测试,进一步解决飞机的能源问题,提高管理效果园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工作报告。

机电综合管理技术

机电综合管理系统主要运行的方式是同时享用机电系统的硬件设备性能,进而有效的进行信息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又能够和飞控系统、推进控制系统、航空电子系统等系统进行融合,使得信息的融合更加的密切,这就为机电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使得系统更加易于控制和监控。飞行员操作这种系统将更加的简单易信。机电综合管理技术的主要核心理念是进行综合性控制,通过综合性控制飞机,让机电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融合,衍生出新的控制系统,包括闭式环控系统、主动重心控制系统等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航空机电系统综合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完善,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对航空机电系统综合技术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中的关键性技术,提高航空机电系统的综合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4

毕业设计是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将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与园林专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巩固、拓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过程,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化与融会贯通、技术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毕业设计的质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因而本科毕业设计质量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质量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园林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把课程学习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学生探究学习的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以任务为引领开展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任务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执行任务,并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复习、巩固、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同时培养探索精神、自主学习习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意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它将教学过程与具体的工作任务充分地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任务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组织实施教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人人参与的自己的实践活动,教学过程是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1]。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两个适用性特点:一是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知识和技能;二是适用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2]。因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学者对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比如高虹[3]在《高职应用文》、江务学等[4]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包括两个大的方向: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其中,毕业设计又分为方案设计与工程设计。对于园林工程设计方向,要求完成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外文翻译、综述撰写、工程设计。本文以其中的部分教学内容园林绿地喷灌系统工程设计为例,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任务设计

教学目标。本任务的教学目标包括如下几点:①掌握园林绿地灌溉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确定方法。②掌握固定式园林绿地喷灌系统工程设计中喷头选型及布置的工作方法。③掌握喷灌系统管网布置的技术要点。④掌握喷灌系统管径确定的工作方法。⑤掌握喷灌系统施工图的主要内容及图示方法。⑥掌握设计说明的撰写方法。⑦进一步培养应用图纸资料进行工程设计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教学内容。本任务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园林绿地灌溉制度确定的基本知识。②园林绿地常用喷头的主要类型及技术参数、适用条件。③园林绿地喷头选型、喷头布置、管网布置的基本知识。④喷灌系统管道管径确定的基本知识。⑤水泵及动力设备选型的基本知识。⑥喷灌系统施工图的主要内容及图示方法。⑦设计说明的基本结构、语言特点及撰写方法。

教师在设计本任务时,可以结合自身或学生企业实践,以企业真实的园林绿地喷灌系统工程设计作为教学任务,提供基址图、景观设计平面图、竖向设计图、植物种植设计图及相关资料。

学生通过《园林工程》的学习,对园林绿地喷灌系统工程设计有了一定的理解与认识,但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其知识基础依然薄弱、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不能适应毕业设计工作的需要。为便于引导学生尽早进入角色,顺利开展毕业设计,将该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各子任务的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园林绿地喷灌系统工程设计子任务表

2.任务展示

教师以PPT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任务所选定的园林绿地方案设计图、竖向设计图、种植设计图及相关资料;以PPT课件或视频形式介绍园林植物对园林绿地景观实现的意义,以及灌溉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激发学生对本任务的学习兴趣。

3.任务分析

引导学生阅读实训任务书及相关图纸、文字资料,了解设计区域土壤、气候、地块轮廓、植被类型、水源条件等相关信息,明确实训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基址条件、相关要求、成果形式及考核标准。

4.任务执行

本任务以2~3人为一小组,选定组长一人,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具体工作步骤包括:资料搜集与分析整理、喷头选型与布置、轮灌区划分、管网布置、水力计算、水泵选型或喷灌管网入口设计工作压力确定、图表绘制、设计说明撰写几个环节。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还要通过QQ、微信、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状态与工作进度,对工作认真、进度较快的小组,给予表扬与鼓励;对学习不积极、工作拖拉的小组,进行必要的督促、引导与教育;对学生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予以解决;对共性问题,集中讲解;根据各组学生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对任务大小、教学内容、目标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5.任掌兰

任务评价包括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及教师评价三个环节。

组内自评。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对各自的工作成果进行交流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设计成果,并准备小组汇报材料。

组间互评。教师组织全体同学,以组为单位进行工作汇报。每组选派代表,对本组工作成果进行汇报,对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总结概括,对本组总体工作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接受其他同学及教师的提问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评价。教师对各组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成果质量及汇报答辩情况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说明,以帮助各组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工作任务。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

1.有效降低了学习难度

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内容以任务形式呈现,有明确的知识点与学习目标,有效改变了学生毕业设计初期茫然不知所措的局面,并且,对于较为复杂的教学任务,进一步分解成若干子任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很快就能进入角色,开始毕业设计。

2.有效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任务目标明确,大小适宜,考查标准可操作性强,便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分工协作,边做边学,遇到问题共同讨论,协商解决,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协调能力及团队意识。

四、结语

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对毕业生资料搜集与分析能力、外文阅读与翻译能力、科研论文撰写能力、应用园林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工程设计实际问题能力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相关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分解,设计成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并结合各任务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任务展示、任务分析、任务执行及任务评价,可以有效弥补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理论基础、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及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循序渐进,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对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丽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0(3):86-88.

[2]张永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09(5):44-45.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tu;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2-0131-04

一、背景概述

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如何快速融入社会发展,把握专业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实践能力是关键。重庆大学肖明葵等[1]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中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北京交通大学文永奎等[2]在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江大学刘昌明等[3]提出“基地实训—设计院”模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见,除传统教学模式外,各个高校也在寻找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属于土建类专业,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需求量大。众多用人单位面临职位空缺却招不到合适人选的尴尬境地。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建环专业人才是一个重要而且紧迫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这样的:大一学习基础课,大二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三大四学习专业课,最后通过毕业设计环节,针对某栋建筑设计其空调、供暖、通风系统,达到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能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在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存在较大的缺失。整个知识传授过程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的,而实践中会按照工作岗位和环境的要求进行,二者有较大的区别。这也是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较难及时适应工作要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文章提出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通过模拟实际工程项目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并帮助他们初步了解行业发展形式,使之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要求。

二、课题实施方法

欧美的工科教学经验值得借鉴参考。德国大学教育中有1~2年的时间供学生到企业实习工作,因此,德国的工科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后能较快适应实际工作要求。美国大学虽然没有专门的学期供学生实习,但是美国学生从小独立性强,参加社会工作较多,社会经验较为丰富,再加上美国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较为重视,因此,美国的毕业生也与社会需求较为吻合。

中国学生独立性较差(包括经济和心理方面)、社会经验少(中学时期较少有工作和社工经历),以及对专业实际认识较为模糊。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希望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而较少单位有耐心和资金对员工进行完善的培训。目前在中国大学工科教育中,十分重视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口授时间较多,专业实践课程也仅局限传统模式,且课时较少。同时,由于专业知识内容多,而且不同的职场发展方向需要的专业知识不尽相同,仅仅通过不同课程的学习往往让学生感到头绪众多,无法从全局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

文章提出的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在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者科技创新项目时,抽象出本行业不同类型项目执行流程。学生通过模拟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同公司的职能,认识实际项目执行过程,不仅能学习和运用知识,而且通过近似于实际项目的设计过程的锻炼,提高实践能力,了解本行业不同类型公司之间的定位与职责,并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形成一定的概念,在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锻炼实践能力。

根据建环专业的特点,文章将该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中的工作项目分为三类:普通工程建设类项目、绿色与节能类项目和研究类项目。下面分析了三种不同项目的特点,并设计了各自的项目执行技术路线。

(一)普通工程建设类项目

工业与民用建筑类项目是大部分建环专业学生的主要工作内容。按照工作中的不同角色,将这个项目的实施路线制订流程(图1)。

项目中由教师扮演甲方的角色,制订项目定位与计划书。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是咨询公司、设计院、施工单位与设备公司。其中,咨询公司根据甲方的项目定位与计划,为甲方提供项目执行策略、方案设计以及施工监

服务。设计院根据咨询公司的要求,完成施工图纸与设计服务。施工单位根据甲方要求和设计院图纸,在咨询公司的监督下完成施工内容。设备公司负责提供满足实际需要的设备;或者是由能源监测公司在咨询公司、设计院的配合之下为甲方提供工程项目的能源监测方案、图纸及监测验证计划。

在项目执行时,代表咨询公司的学生的职责通过方案设计、模拟分析等手段来体现,并需要协调其他单位积极完成项目。代表设计院的学生的职责较为明确,与建环专业传统设计内容基本一致。代表施工单位的学生的工作可以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软件,通过计算机仿真施工过程来实现。代表设备公司的学生,需要对建筑设备系统作细致了解,根据设计单位的要求为该项目提供合理的设备,并为咨询方提供设备价格和概预算,以便进行方案优化选择。代表能源监测公司的学生,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项目能源监测方案,编制能源监测软件,并制订能源系统的监测—验证计划。本项目的成果是业主需求书(por)、项目设计图纸、施工组织方案及其在bim中的实现、设备及材料供应清单、能源监测软件、图纸等。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与“合作单位”的共同协作完成项目,在实践中了解本工作职位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整个工程建设中各不同公司的职能、工作内容,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项目本身可以是实际或者虚拟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或者工业建筑中暖通空调与防排烟系统的工程内容。  对工程项目设计、建设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普通工程建设类项目。

(二)绿色与节能类项目

在近几年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绿色与节能类项目增长很快。绿色建筑公司、节能评估公司以及节能改造公司近几年也吸纳了较多的建环专业毕业生。因此,文章将绿色与节能类项目作为一类主要的项目类型,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能较多地了解这类项目的特点,以及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如图2所示,项目中由教师扮演甲方的角色,制订绿色建筑项目或者节能改造项目计划书,并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是咨询公司、节能公司、施工单位与设备公司。其中,咨询公司则根据甲方的项目定位与计划,通过技术方法如软件等为甲方提供按节能公司设计的方案进行的绿色建筑项目评估、能源审计、节能改造潜力评估等服务。节能公司根据咨询公司的所制订的项目方案以及甲方的要求,完成节能改造项目实施方案与设计服务或改造工程设计服务。施工单位根据甲方要求、咨询公司的改进方案和节能公司的实施方案,在咨询公司的监督下完成施工内容。设备公司则负责为项目提供符合标准和改造要求的设备。本项目的成果有节能公司的节能方案设计说明书、绿色建筑评价报告与能源审计报告、绿色建筑材料与设备清单及其概预算、节能改造工程在bim中的实施方案。

项目本身可以是实际或者虚拟的绿色建筑评估项目。节能改造项目应选择实际的节能改造项目,以供学生在项目中进行现场调研、能源审计等工作。

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绿色与节能类项目。

(三)科研类项目

在科研类项目中,教师扮演科研主管机构的角色,制定本年度研究项目指南与计划,学生向科研主管机构递交研究项目方案,申请成功后开展研究工作。

科研类项目的成果根据内容不同,形式和协作单位可有所不同,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实际内容分别对待,此类成果一般为较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申请书、综述研究报告、科研报告或论文。

对解决工程实际中遇到的基础问题感兴趣,且有志于读研究生的学生可以选择科研类项目。

三、实践内容及成果

情景模拟实践课题的执行周期为3~6个月,实践对象为大四学生。在大四上学期选择实践内容,准备就业的学生可以在前两种项目中选择,准备读研究生的学生建议选择科研项目。

笔者按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思路,在2012年毕业设计环节中进行了尝试。在实际操作中,采用了普通工程建设类项目模式。共有三位学生参加,其中:一位学生代表咨询公司,负责能耗模拟与系统调试计划的工作;一位学生代表设计院,负责空调系统设计工作(也是传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内容);一位学生代表能源监测公司,负责建筑能源监测系统的设计及测量与验证(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m&v)计划的制定。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前期由咨询公司和设计院共同制订出几种系统方案,咨询公司对设计院的方案进行能耗模拟和改进,通过经济技术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院进行深化,出系统图、施工图等图纸和计算说明书,而咨询公司则形成建筑能耗报告,并对针对所选用的空调通风系统,按照ashrae(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标准制订调试计划(ashrae标准的调试计划较为全面,且满足国际要求)。能源监测公司则针对该建筑与系统的特点,设计建筑能源监测系统,设计能源监测系统的界面、接口以及监测程序,并选择末端监测设备,形成建筑能源监测的解决方案;同时,根据国际节能效果测量和认证规程(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protocol,ipmvp),制订该建筑的m&v计划。整个工程三个职能不同的公司合作关联图见图3所示。

该项目经过约3个月的毕业设计实践,甲乙丙三位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等信息见表1所示,通过毕业设计和论文审阅以及答辩,其中两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获得优秀,一位获得良好,毕业设计的质量获得了大部分教师的认可。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代表咨询公司、设计院和能源监测公司的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完成毕业设计,更要相互之间进行合作,才能完成该项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对行业内不同单位所担任的角色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帮助他们在工作后尽快进入角色。

四、结语

文章通过对中国学生基本情况和目前高等教育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了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方法,并论证了其可行性和实效性。以建环专业为例,对该专业的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梳理和分类,分为三种类型,并制订了每种类型项目的实施路线。

在2012年度的毕业设计环节中,笔者应用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能切实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学会了在复杂工作中了解全貌,锻炼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面对目前工程行业越来越多的大协作、大交叉,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则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运作模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肖明葵,李英民.在srtp项目总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91-93.

[2] 文永奎,卢文良,杨丽辉.基于研究型教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122-125.

[3] 刘昌明,曾磊.地方高校土建类大学生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5):49-51.

application of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practice course of built environment and facilities engineering specialty

han xing, huang chen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6

《建筑概论》开设于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开启建筑学习之路上的第一道门。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初入大学,对建筑既陌生又好奇,同时也不乏希望和遐想。相当多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会在大学里受到思维方式上强烈的冲击,他们将要身处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新世界,经历两次重要的转化:首先是由传统教育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向以视觉思考为核心的领域转化;紧接着,又要从纯视觉思考(构成、造型训练)转向对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含有功能要求的设计)。传统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全面而概括地了解建筑的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方法,熟悉民用及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及构造原理等内容。此课程中,应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与方法、发展与趋势,为之后其他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

《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理论基础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分析、案例解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规律,并在实践与设计过程中起到指导性作用。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中,应开设绿色建筑设计原理的专题,从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室内环境、建筑能耗几个方面详细地剖析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的展示与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在《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课程中亦应介入绿色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从选址的基本原则、自然环境因素、节约用地方针、乡土文化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理念。

《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技术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推导、实验数据演算与分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工程技术基本知识。而这些技术知识恰恰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物质载体与手段。如《建筑物理》的三大主干课程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均与绿色建筑设计中室内环境品质及控制技术、建筑节能设计及技术等内容密切联系。再如《建筑设备》课程中,给排水部分应融入建筑节水技术、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等知识;暖通部分应融入室内新风系统、自然通风技术、高性能空调设备的运动、能量回收等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电气部分应考虑适时适度照明、高效节能灯具、待机能耗控制等绿色环保理念。《建筑材料》课程应增设绿色建材篇章,系统介绍绿色建材的概念、绿色建材的选择与运用、建筑节材技术与方法等课程内容。而在《建筑构造》课程中,通过对最新材料、最新技术构造节点大样的剖析与讲解,可以帮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手段和操作方法。

《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课程为开始在五年级毕业班的专业理论课。作为建筑学专业毕业班的学生,他们即将告别五年的大学学习生涯,走向建筑师的职业岗位,担负起建筑设计从方案构思到施工图绘制再到各专业配合,以及与甲方、施工方各方面配合等一系列具体工作之中。在这些课程中,应通过增加建筑环境心理学、绿色建筑相关法规、绿色建筑运营与维护等知识点的章节,帮助学生完善绿色建筑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在他们今后的实践与工作中积蓄发挥作用。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7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已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不断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建筑学的高等教学环节也不断融入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很多高校都在做着有益的尝试,很多建筑教学领域不断尝试着一些改革。例如,清华大学在大二的课程中就增加了生态策略的讲座等,不断地将绿色建筑理念分阶段的融入课程之中。哈工大在大三的课程中就经常结合比赛,开展相应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的融入。以同济为代表的一些建筑院校采取更多的课程方式则是专题式的教学,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不断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融入课程教学之中。

二、社会需求方向

现代社会对绿色环保的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集约型技术的不断应用。例如水资源的利用、废弃物的综合治理、节能材料的应用等,现在出现了一种声音,将绿色环保建筑理念从以集约型技术的融合转向地方的文化融合之中,前两年,国家出台政策,提出了对地方开展适合的绿色建筑,加以奖补。

(二)高科技含量、新技术、新能源等绿色环保建筑设计不断应用。在上海,建筑科学院的一座绿色环保大厦的投入使用是中国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这个建筑融入了很多现代的新技术、高科技等。例如,楼梯的保温设计、通风设计,还有以太阳能为能源的空调、采暖设备,自然降水的回收自动化控制等技术;深圳的一家GREE宾馆的建筑也获得了一美国LEED的认证,这也是中国建筑的绿色化被世界认可。在现代中国。大家一致认为,绿色环保建筑以后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以绿色环保的建材和装备,自动化技术、集约化技术和产品等。

三、相关知识点梳理

现代很多高校不断将绿色环保的建筑思想融入教学之中,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教学资料,认为,现代绿色环保的理论主要有4个方面,即理论知识,本体、相关学科、实践手段。

(一)绿色环保理论知识。这方面的主要针对基本理论概念的讲解、绿色环保建筑的设计思想、现代人的审美观、现代社会的集约化理念,相应评价设计、环保建设的管理和相管的法律法规,有些还涉及到经济、人们心理的理论知识的涉及等。很多高校对于理论知识的要求主要是使得学生整体性的了解认识绿色环保建设的概念,以及这种建筑与社会、环境和能源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强绿色环保观念的教育,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二)绿色环保的本体知识。以建筑学自身的角度看待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主要就是;绿色环保建筑的分析,设计原则、方式方法、节能降耗的建筑设计,设计过程、质量中绿色环保的体现,另外还有相应的功能分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使用性能分析等。

(三)绿色环保的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的绿色建筑中的技术和科技含量都比较高,涉及面也很广,从结构到建材,再到装备,都有很多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以声光控开关为代表的环境控制产品,以保温材料为典型的绿色建材,另外还有绿色装备等。还有节能环保的技术、自动化技术、施工过程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知识的延展。

(四)绿色环保的实践环节。现代高校实践的手段主要有相应环保项目的设计、施工现场绿色化的实践、对现代建筑绿色环保的评价等。实践环节是将理论知识付诸于行动,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深化理论知识体系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因此,很多高校开展将实践环节由传统的设计向更为广阔的建造、运行等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转变,这样使得学生对绿色环保建筑的概念更加清晰,突出。

四、具体融合措施

在高校的建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体系、设计、技术和实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不断融入建筑专业的知识结构之中,就要从这四个环节入手。只有这样,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才能不断渗透到整个建筑专业的学生大脑之中。

(一)知识体系。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整个教学之中,首先要检查以建筑的设计为宏线,以技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为手段。整个建筑学的专业体系不能变化,因为教学过程关注的是一种稳步推进的方式,整个教学要有一种平稳改进的要求,从建筑绿色化的认知,到相应环保技术的应用,再到绿色建筑的评价实践,最后到相应知识点的延伸等。根据建筑专业学生的特点,将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之中,不断对相应的知识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外延学科不断融入其中。例如,在建筑专业的大一阶段,可以将人居环节学的课程开设起来,让学生在开始接触建筑学时就有一种绿化环保理念的思想。

(二)设计方面的课程调整。不论是设计,还是技术方面,课程调整的第一步主要就是知识点的调整。例如,在建筑设计的原理中,可以进一步融入绿色环保建筑的设计要求和原则,采用的一些主动设计技术和措施,可以进一步掌握两三个绿色建筑的使用性能、环评、能耗的分析等。对整个建筑进行全面的、整体性的评价等都是设计方面需要进一步融入的绿色环保内容。另外,安全性、可靠性等评价也是绿色环保所涉及设计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融合。具体来说,在建筑专业的大二阶段,要将绿色环保建筑的使用性能评估纳入设计措施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学会应用相应的手段对建设进行初步的绿色化、环保化分析。

(三)技术方面的课程调整。建筑学技术的教学环节需要及时更新,因为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不断升级进步,整个教学过程需要不断融入现代的理念,其中绿色环保的技术就是现代高效建筑学专业需要不断掌握的技术手段。例如,在建筑结构的选型课程中,将绿色环保建筑的优势、可持续利用等方面介绍清楚;在建筑设备课程中,节能技术、采光通风的绿色化在建筑中的应用要讲明白;在建筑防火的课程中,进一步分析自动化建筑和绿色建筑之间的联系和不同。

(四)实践方面的课程调整。现在高校建筑专业中主要的实践方式有毕业设计、实习等,具体的融入形式有在建筑认识实践环节,将一些具有代表性、不同建筑风格的建筑的环保设计融入其中,让学生实习前做好资料的储备,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古代建筑的实践测绘中,可以进一步将古代建筑的保护、文化的延续等进行实践探讨;在毕业设计实践中,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一些绿色环保方面的建筑设计,全面培养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结语

在设计相应的课程中,将绿色、生态的理念加入其中,与传统的课程结构比较,增加内容的知识体系更加富有现代的时代感,显得更加全面、具体,这也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学的内容、方式手段等都需要进一步调整,相应知识点要进行整合、教学手段要进行更新。因此,现代高校在绿色环保思想的融合方面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参考文献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65

1守住脱贫攻坚的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之背景分析

党的十深刻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形势,紧扣时展特征,顺应人民发展期待,作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贫困地区农村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最大的短板,任务艰巨的。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20年前我们的重要政治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对贵州要求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有着深刻的背景。

围绕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倒计时”冲刺阶段。考察世情和国情(结合“新常态”),我们得出:30多年我国的发展,事实上走了一条粗放型发展发展道路,未来30年,还能不能继续走下去?新常态下我们的发展,已经不能什么东西都为发展经济让路了。我们要的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是既要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注重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即必须守住两条底线。贵州和全国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小康进程大体落后、贫困问题最突出。发展的巨大差距要求通过“赶”来加快发展,就要守住发展的底线。贵州经济发展的“底线”就是,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强调质量、环境、效益的前提下,经济增速要保持在合理区间,即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同时,贵州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石漠化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严重的生态问题。全省市(州)中,毕节市石漠化面积最大,占全省的19.79%,其次是黔南州,占全省的16.43%,黔东南州石漠化面积最小,占全省的435%。安顺市石漠化发生率最高,为47.35%,其次为黔西南州39.69%,第三为六盘水市36.87%。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严重的石漠化问题,又要求贵州要守住生态的底线。

贵州是我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省份,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一个省份。毕节试验区是贵州贫困和石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市级区域,生态贫困和经济贫困双重压力大,脱贫攻坚必须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才能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出新路。

2释读坚守减贫“两条底线”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意义

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结果。地区发展也有底线。所谓底线,即最低界线。本义:事情在能力范围前的临界值。引申意义: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术语,指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谈判双方讨价还价时心里可以承受或能够认可阈值(threshold)的下限、或某项活动进行前设定的期望目标的最低目标和基本要求。我们讲的“两条底线”,就是指“发展底线”和“生态底线”。贵州、毕节属于典型的落后地区,长期以来主要矛盾是穷和慢,贫困集聚也主要是其发展不足。坚守发展的底线,以较长一个时期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加速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生态环境良好但非常脆弱,极易遭到破坏,一旦破坏就难以修复甚至无法修复。坚守生态的底线,牢固树立生态底线意识,在已有良好生态的基础上,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必须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坚守“两条底线”这是由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弱后区域”内生特性所决定的。

“两条底线”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关系:是生态经济理论的实践应用、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化、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进一步拓展。蕴含着生态文明的底线思维。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命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包括区域内、区域之间的协调发与协调发展,又要做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在区域之间的优化配置与协调发展。同样,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要从区域内部加以审视,努力谋求诸要素之间的协调与和谐;又要从区域之间加以审视,努力谋求区域之间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中的协调与和谐。图1可以简要说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各种均衡态。

受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及生态初始禀赋差异影响,有的地区处在左上角的“低增长,低污染”状态,如某些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区域的经济增长模式;有的地区处在右下角的“高增长,高污染”状态,如东部重化工业地区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产出”模式;有的地区处于左下角的“低增长、高污染”状态,如西部某些特定地区陷入“增长泥沼”的经济低增长、生态高退化的“生态贫困型”模式。无论是第I、Ⅱ还是Ⅲ区域,均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目标均衡。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其最终的发展目标均是右上角的目标均衡区域Ⅳ,即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但是在短期内,从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非目标均衡状态向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目标均衡状态转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路径选择,以第I区域为例,其最优选择是直接跳跃至第Ⅳ区域,但问题是:其自身是否具备直接跳跃的条件?如果有,如何选择跳跃的路径与方式?如果没有,其他间接路径是否可行?如果选择IⅡⅣ的路径,即是“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模式;如果选择IⅢⅣ的路径,即是“先改善环境、后发展经济”模式。每种路径要求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各有差异,同时在路径迁移过程中甚至可能出现倒退或者偏移,譬如IⅢ之后应该水平向区域Ⅳ移动,但经济优先战略可能导致ⅢⅡ的路径偏移。标均衡区域Ⅳ,即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从发展和环境质量看,要做到促进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匹配,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必须与生态系统的演化及其功能相适应、相协调。

“两条底线”要求:在片区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中,区域经济子系统不能突破区域生态系统的约束;区域经济子系统也不能侵占其他区域的生态系统。两个层面共同的特征在于:都是以生态文明为出发点,以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为归宿。对理解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动态演化的路径,路径选择的基本要素、动力与机理,如何设计路径跳跃机制,以及如何防止路径偏移或倒退等问题提出了更高的研究要求。要求落后地区走包容性绿色发展道路,促进后发赶超,其实践意义在于,借助这一思想武器,对当前的落后地区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战略及思路,并在生态产业政策、生态消费政策、生态资源政策、生态环境政策、生态科技政策、生态制度政策等方面提供可操作的建议,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通过精准扶贫到村到户等益贫机制,将贫困人群纳入增长框架,逐步推进绿色发展与扶贫的融合,探索、走出一条绿色减贫的新路子。精准包容性、正向绿色性是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脱贫攻坚的中的要求、体现。

3从坚守“两条底线”视角分析总结毕节试验区绿色减贫探索取得的主要成就

绿色减贫的本质就是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来进行减贫。西南岩溶地区是我国贫困与环境退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石漠化问题日益严峻,大片地区无水、无土,以致失去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地处这一区域腹地的毕节试验区,是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集“老”、“少”、“边”、“穷”为一体。作为全国唯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其诞生、命名、主题本身已正蕴含着坚守“两条底线”。在中央统战部、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国家和省有关部门、东部地区等帮扶下,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针对生态恶化和贫困落后相辅相成的问题,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基本解决温饱的跨越”,绿色减贫探索取得阶段性成就。

一是物质成果方面,由生态贫困逐步向生态保护成就突出、生态扶贫效果明显的绿色减贫转型。生态保护上,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修复工程,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同时,林业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88-2015年,全市森林面积从601.8万亩增加到1935.03万亩、增长32.1%;森林覆盖率从14.9%增长到48.04%、增长32.2%;森林蓄积量从872万立方米增加到2600万立方米、增长29.8%;水土流失面积从16830平方公里减少到11670.3平方公里;累计治理石漠化面积910.18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接近50.45%,水土流失面积率由1990年的62.7%降低到2010年的43.46%,年均减少0.96%。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减幅居全省减幅之首。通过开展“山水园林宜居城”创建活动,城市绿化覆盖率从2007年的9%上升到35%。2015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林业产业带动农民人均涉林收入190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7032元的27%。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和政策性森林保险每年补助资金达13277万元,惠及240余万农户。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120万亩、产值达32.73亿元,林下养殖、种植给群众带来的实惠正日益凸显。生态扶贫效果上,随着全市林木资源总量的不断增长和林业经济的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已成为促进农村开发扶贫的一项重要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得保护、产业得发展、林农得实惠的绿色发展之路。2015年,林业经济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达1903元,占全年人均纯收入的27%。

二是理论经验成果方面,阶段性探索了岩溶山区绿色发展经验。探索了“山顶种植松杉柏带帽子、山腰种植经济林木系带子、山下抓结构调整铺毯子、富余劳动力务工挣票子、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盖房子”的“新五子登科”建设立体生态经验;先建后补、代种代管、承包造林、企业带动、建设移交“五种模式”推进毕节绿化经验;采取高位推动、政策撬动、龙头带动、基地推动、品牌拉动“五轮驱动”发展林下经济经验;开绿色之源、开产业之源、开机制之源、开模式之源、开科技之源“五开治石”石漠化防控经验;等等.在实践中探索出的这些经验,大大激发了林农、专业合作组织(大户)、企业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克服了长期以来造林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的造林难题,加快了林农变股民、森林资源变资产、林产变资本的“三资”转换进程,补齐了造林资金短缺和林业产业发展缓慢两块短板。

生态脆弱区,面临着生态贫困和经济贫困双重压力,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坚守“两条底线”,发展生态经济,就是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再生产,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局面。毕节试验区开展以人口、经济、资源与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融经济开发于生态建设中,以生态建设推动经济开发,对绿色减贫在岩溶贫困山区探索进行了超下具有借鉴意义。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9

一、绿色营销的发展现状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强调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一种新型营销理念。它要求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三者的统一。绿色营销是现代市场营销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对传统营销观念的补充与修正。绿色营销目的是实现企业营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也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

绿色营销源于20世纪中后期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危机。当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日趋严重,由此而导致的一系列副作用如气候灾害、温室效应等也日益凸显,给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各国政府和企业都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强了对国民环保意识的教育。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14000系列环保认证标准的颁布,以及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都充分体现了人类对自身未来危机的正视与重视。此外,随着世界各国教育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剧增,绿色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为了迎合社会发展潮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国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将此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原则;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央更进一步明确,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些都对绿色营销在我国的普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国绿色营销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绿色营销人才需求及培养现状分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开始快速恢复和发展,成为带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之一,市场营销人才需求剧增,全国各高等院校的市场营销类毕业生,往往没到毕业就被企业预订一空,供不应求。最近几年全国部分省市人才市场提供的供求信息显示,市场营销专业连续蝉联岗位需求排行榜首位。福建省2011年人才市场行情分析报告表明,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前十名职业依次是:市场营销(19.4%)、计算机(9.3%)、技工/普工(5.7%)、营销管理(5.5%)、商店/零售服务类(4.3%)、工业/工厂类(4.3%)、酒店/宾馆/餐饮旅游类(3.6%)、房地产/物业类(3.3%)、财务/审计类(3.1%)、客户服务类(3%);在需求学历层次分布上,要求“中专以下学历”的占20.39%,要求“大专学历”的占41.06%,要求“本科学历”的占7.62%,要求“研究生学历”的占0.17%。另外,市场营销岗位的薪酬也比较理想。八方人才网的2011年度薪酬报告显示,近几年营销类人员工资增加幅度很快,普通销售岗位平均月工资达到4000元以上,吸引力明显高于很多行业。

在此基础上,由于政府调控政策的加大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更使得社会各行各业对绿色营销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但是,真正精通绿色营销理论、掌握绿色营销规律,而且具备丰富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营销人才少之又少。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培养的营销专业的学生,在绿色营销理念方面都有很大欠缺,很难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采取有效的绿色营销方法,卓有成效地完成本职工作。这也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而要求我们必须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绿色市场营销人才,达到提高就业率,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目的。为此,应该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绿色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绿色营销人才。

三、高职院校绿色营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绿色营销人才培养在高职院校中还未受重视

近几年来,尽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上对绿色营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还没有一所高职院校设置专门的绿色营销专业。有少数院校是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加入了若干涉及到绿色营销理论的课程,或者是一些有远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但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绿色营销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对绿色营销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没有考虑将其纳入到专业设置体系中。很多人对绿色营销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该开设哪些课程,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等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培养一大批动手能力强、敢闯敢干的专业技能人才,对于我国企业发展绿色营销,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一方面普遍偏重基础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的行业实践知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弱,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环保和绿色营销理念的塑造和培养也明显不够重视,许多学生都对此缺乏正确的认知。因此,我们应从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反思高职类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不足,为绿色营销专业的设置找准方向,积极培养绿色营销人才。

2.教学理论脱离实践,未形成中国特色的绿色营销理论体系

绿色营销理论在国外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我们在借鉴国外绿色营销人才培养经验时,应该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灵活机变、活学活用,形成自己的特色。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营销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从事或深入绿色营销实践的经历,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使得我国绿色营销人才的培养缺乏后劲和推动力。事实上,营销专业教师亲身参与企业的绿色营销活动,以了解企业开展绿色营销活动的情况,使其教学研究与企业营销实践联系起来,不仅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更使理论研究具有中国特色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对企业绿色营销活动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在实践应用上缺乏对西方绿色营销理论的充分理解与吸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来看,目前我国关于绿色营销方面的论著层次不齐、良莠混杂,真正能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具有思想性和鲜明特色的著作寥寥无几,更缺乏在绿色营销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高深造诣的大家。绿色营销理论的严重滞后,影响了我国绿色营销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理论创新。因此,我国市场营销教学应加强对中国本土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经验的研究分析和对国外绿色营销理论的吸收消化,形成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3.绿色营销课程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安排不合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选拔人才的观念已经逐渐转变。根据一份调查显示,企业招聘员工时注重的内容依次为:是否适合企业文化、个人品行、能力和学历。这反映出我国人才市场在逐步走向成熟。但在我国高职教育体制中,依然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尤其是在绿色营销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最新的绿色营销实用技能信息并没有及时反馈到学校教学体系和过程中,学科课程的调整和内容更新更滞后于市场对绿色营销人才的需求。当前在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容安排较少。

(2)实习内容较为分散。各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安排三种类型的实习:一是课堂实践,二是教学实习,三是毕业实习,从内容安排来看,各类型实习之间交叉重叠现象较为严重,实习目标不能有效达成。

(3)实习缺乏针对性。很多实习不能深入,多是走马观花,学生难有切实的体会和感悟。

(4)学校实习经费投入不足。绿色营销实践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而较低的实习经费投入无法满足实习需要,往往导致教师实习内容“缩水”或教学计划 “流产”,不仅影响了实习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使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实践指导,严重影响了老师与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5)实习单位落实困难。金融危机后,许多企业发展不景气,加上接收成本较高等因素,往往对学生实习退避三舍,致使实习单位落实困难进一步加大。

四、高职院校绿色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1.设置绿色营销专业,制定绿色营销人才培养目标

传统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因此必须结合市场需求和绿色营销理念,改革传统的营销专业,设立绿色营销专业。绿色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和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一致,符合各种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展绿色营销活动的要求,能够较好地服务于地区和行业经济建设。一般来说,要求学生必须熟悉绿色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绿色营销管理技术,具备开展绿色营销活动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2.做好绿色营销专业师资力量培养工作

当前各高职院校普遍缺乏既掌握绿色营销理论同时又具有绿色营销实践的教师。最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展,学生数量快速增加,教师教学任务重,压力大,疲于备课、授课,没有精力从事相应的理论研究,更没有时间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也是如此。鉴于此,高职院校应该转变市场营销专业的办学思路,抓好从“量”到“质”的转变,积极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营销实践,把绿色营销的理论、技术和企业实践相结合起来。

3.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绿色营销理念

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要来设置专业课程。按照绿色营销的要求,要增加环境保护、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和内容;在教材编写上,要贴近绿色经济,绿色技术,注意结合我国国情,要多借鉴国外成熟的教材,有条件的话多开展国际交流,使教材的编写更具发散性、开放性和前瞻性。在课堂理论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绿色营销理念的灌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正确的行为源于正确的理念,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让绿色营销理念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

4.有针对性地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和绿色营销企业的良性互动

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要求,高职教育要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根据这一精神,高职院校可以和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在开展绿色营销方面具有一定成效的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实现彼此资源互享。具体来说,可以请企业经验丰富、有一定绿色营销理论水平的人员来校搞讲座,可以安排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也可以组织学生去这些企业进行教学实习或者顶岗实习,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开展绿色营销活动的情况,把握绿色营销活动开展的要求,强化学生的绿色营销意识,掌握绿色营销的实践技能。

5.改革绿色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在高职院校绿色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要考虑根据社会需求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减少理论教学,强化学生绿色营销技能的锻炼。一是在教学中,要多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和图片展示法等,让学生了解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重要性,让学生去主动思考如何实现绿色营销;二是要多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实习,组织学生深入营销实践中去。比如,安排学生进行销售练习,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顶岗实习,利用寒暑假时间帮助学生联系合作单位打短工等,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锻炼中不断强化“绿色”意识,更好地消化绿色营销理论,掌握绿色营销技能。

参考文献:

[1]中国海峡人才网:省略/zpgg/2011hqfx/2012/3/12

[2]罗双燕,?张先梅,万娟.营造特色校园文化,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6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10

一、专题研究类

1. 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

2. 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

3. 定价技巧的应用

4. 浅析直接营销在企业销售中的应用

5. 论公关促销策略

6. 定价策略和降价决策分析

7. 企业绿色营销问题的探析

8. 分销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高新技术企业营销渠道设计与创新探讨

10. 试论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与优化

11. 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及营销对策

12. 国际营销中产品的包装、促销与传播

13. 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原因及其对策

14. “定制营销”理念的前瞻及潜力刍议

15.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16. 分销网络的有效管理与创新

17. 论渠道价值链增值管理对策

18. 跨文化交际中的跨国公司营销策略

19. 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20.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21. 浅议利用营销中的非价格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2. 市场定位战略的应用

23. 市场渗透策略的应用

24. 销售人员销售目标值确定的依据

25. 谈谈与推销对象的交往技巧

26. 销售工作中的渠道组合策略

27. 产品寿命周期与渠道组合策略

28. 如何合理控制销售费用

29. 关于连锁经营运行模式的思考

30.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产品营销策略探讨

31. 市场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

32. 试论网络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33. 从汽车销售谈制与集团经营

34. 企业文化在产品销售中的推动作用

35. 服务营销新模型

36. 论“名牌”的特征及产生条件

37. 我国银行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8. “4P”、“4C”、“4S”三位一体的结合与应用

39. 快速消费品的营销渠道管理

40. 营销组织设计和再造问题

41. 商品房市场营销策划问题

42. 高新技术产品营销问题探讨

43. CRM在汽车营销企业中的开发与应用

44. 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的特征分析

45. 论生态型企业营销体系的建立与改造

46. 高科技企业的网络营销

47. 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48. 国内连锁经营模式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9. 医疗服务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50. 网络营销时代旅游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51. 网络营销中的广告策略探究

52. 浅析服务企业个性化服务营销策略

53. 家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策略研究

54. 我国房地产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5. 网络购物中影响消费者信任的因素研究

56. 体验营销在某行业的运用

57.论服务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58.跨文化营销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59.营销渠道变革的新趋势研究

60.高科技产品的营销战略研究

61.整合营销及其应用分析

62.企业危机公关研究

63.谈判中的沟通技巧

64.论营销城市

65.企业内部公共关系研究

二、企业、产品研究类

1. 某企业(产品)的市场调研

2. 某公司CI设计方案

3. 某企业广告案例分析

4. 某企业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实施方案

5. 某企业销售激励机制的设计

6. 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收集 lw61.com)

7. 某公司营销队伍的组织与设计

8. 某公司企划案例研究

9. 某企业促销方式评价

10. 某企业服务质量控制方案与评价

11. 某产品企划案

12. 某公司或产品广告效果评价

13. 某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14.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5. 某产品分渠道研究

16.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7.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8. 某企业新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19. 对某产品的市场预测

20. 某产品市场调查表的设计及分析

21. 某新产品投放市场的营销策略组合

22. 某产品寿命周期分析及营销策略的选择

23. 某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与企业营销绩效关系研究

24. 某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25. 浅析某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问题以及对策

26. 如家经济型连锁酒店的营销策略分析

27. 宝洁洗发水多品牌实施的效度分析

28. 诺基亚新产品开发程序的效度分析

29. 宜家公司对我国家具零售业的影响与对策

30. 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发展战略的探讨

31. 沃尔玛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2. 蒙牛公司企业文化营销探析

33. 海尔集团员工与顾客满意度探析

34. 李宁公司品牌营销研究

35. 中国某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

市场营销论文题目

市场营销专业2010届部分毕业论文题目(市场营销类) 1,中小企业产业市场营销障碍与对策

2,供应链系统中关于提高服务质量的探讨

3,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

4,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5,呼伦贝尔市旅游营销问题和发展策略

6,呼伦贝尔市保险业市场营销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7,呼伦贝尔市旅游业营销策略与分析

8,营销创新——我国企业的营销创新研究

9,浅析电子商务产品的定价方法与策略

10,从银行业务拓展看银行营销

11,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营销整合的策划性研究

13,我国网络游戏营销策略分析——以《 》为例 14,关于呼伦贝尔市宽带市场的调查报告

15,小论电子商务对市场销售的影响

16,论营销职能是企业的基本职能

17, 谈企业目标市场选择与产品开发

18,某产品寿命周期分析及营销策略的选择 19,营销策略中广告的运用

20,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

21,论消费心理预测

22,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

23,营销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分析

24,营销活动中的定价技巧

25,激励因素在销售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6,我国不同职业和收入群体的消费心理现状研究 27,市场细分原理与企业目标市场选择

28,某新产品投放市场的营销策略组合

29,我国服装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30,快速消费品行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31,我国连锁企业商品配送问题研究

32,连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33,企业对经销商的选择和管理

34,我国物流现代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5,浅析当前工商企业营销渠道的矛盾冲突 36,水平渠道冲突与管控

37,垂直渠道冲突管控

38,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研究

39, 结合行业谈企业营销战略选择

40,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定位研究

41,企业定位与企业品牌建设的关系研究

42,企业定位中差异性特征的选择

43, 中小企业市场目标市场选择

44, 中小企业的差异性塑造

45,中小企业产品组合策略选择

46,产品组合策略与价格策略协同问题研究 47,终端主导市场条件下企业渠道变化

48,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 49,企业包装策略研究

50,差异化营销策略分析

51,产品分销中窜货问题研究

52, 论新产品开发策略

53,论渠道创新策略

54,论酒类产品的渠道策略

55, 食品企业品牌提升研究

56,中小型企业应该如何设计渠道结构 57, 啤酒企业的渠道策略研究

58,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59,论供应链战略联盟管理

60,市场预测手段研究

公共关系论文参考题目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关问题 2,乡镇企业的公共关系问题研究

3,试论公关策划的几个问题

4,试论广告策划

5,创新思维在公关中的应用

6,经济全球化与公关观念创新

7,产品推销中的公关策略

8,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形象策略

9,良好的购物环境在促销中的意义

10,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的公关问题

12,市场经济与公共关系的关系

13,试分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4,组织变革的理论分析

15,试论现代管理的系统观

16,试论现代管理的人本原理

17,政府公关形象的塑造

18,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19,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20,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对策

21,组织形象构成要素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论文:

1,国际企业如何避免水土不服

2,国际企业市场进入模式及其选择研究 3,跨国经营中的文化营销

4,论我国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构建

5,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营销渠道的变革趋势与策略

6,国际营销的两个流派: 标准化观点对适应性观点 7,国际营销: 标准化与差异化的融合

8,国际营销渠道中的渠道行为

9,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营销战略新发展 10,国际营销渠道新特点与跨国经营

11,试论我国企业在国际营销中的品牌策略

12,中国企业国际营销进展: 阶段特征与战略转变 13,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际营销战略

14,试论跨国战略联盟与提高企业国际营销效率 15,全球本地化: 国际营销之谜

16,绿色贸易壁垒与国际绿色营销研究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1,品牌形象的消费行为学研究

2,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3,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

4,关于绿色消费行为的思考

5,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 6,解读女性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范式

7,区域差异的消费行为研究

8,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9,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特点 10,消费体验理论评述

11,个人消费行为模型分析

12,方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评析 13,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14,中年女性消费行为特点与营销策略

15,广告信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作用

16,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化解 17,农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18,大学生通信业务消费行为分析

19,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 原因和对策 20,对从众消费行为的分析与思考

21,转型时期中国消费行为研究

22,网上消费者消费行为研究

服务营销论文题目:

1,论服务与服务营销

2,服务营销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

3,服务营销创造顾客忠诚

4,超市服务营销战略探析

5,关系营销: 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

6,透视服务营销的分析框架

7,服务营销: 21 世纪企业营销立足之道 8,服务营销打造顾客满意

9,现代企业中的服务营销

10,服务质量分析及评价研究

11,服务营销的定价策略研究

12,论服务营销的有形化策略

13,服务营销创造顾客忠诚

14,服务利润链与内部营销

15,客户关系管理在医院服务营销中的应用 16,服务营销的基础探析

17,知识经济与服务营销

18,顾客满意战略与服务营销

19,企业服务营销的初步探讨

20,服务质量差异模型及应用

21,服务营销与企业经营战

22,城市超市顾客消费行为模式研究

2017市场营销毕业论文题目提纲格式架构相关文章:

1.2016市场营销论文题目参考

2.2016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11

该建筑住宅(图1-1)位于杭州某一依山别墅,享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完备的市政配套和浓郁的人文环境。设计上与以往的北美、欧洲风格别墅不同。轮廓简单,像一个白色的方盒子。水平条窗平阔舒展,外墙光洁,无任何装饰,玻璃幕墙为主,采光好。别墅虽然外                       

图1-1  原始建筑效果图            形简约,但内部空间复杂,如同一个内部精巧镂空的几何体,又好像一架复杂的机器。

极简主义提倡简洁就是奢适。简洁明快的线条,科学严谨的设计,将空间从繁冗中释放出来,使居者在同等面积拥有最宽广的享受,折射出别墅建筑的发展方向。合理设置内部结构(图1-2),兼顾朝向、通透和对室内外景观的吸纳。但是,现代别墅的发展更趋向于扎根地域性融入于现代设计中,人性化探索,对空间精细考究,使住宅建筑为未来生态型居住环境提供保障。

 

图1-2原始平面图

1.2设计背景

目前中国的环境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七个。第一个问题是臭氧层的破坏。第二个问题是温室效应,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一氧化碳等决定地球保温性的气体增多,而使温度增高。第三问题是森林遭到破坏。第四个问题是水污染。第五个问题是废弃物污染。第六个问题是沙漠化。第七个问题是资源利用和人口增长。主要是发达国家经济繁荣造成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费和废弃,超越地球自然净化率,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导致有限土地酷使,超越自然恢复力极限。

如此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人类还能够保证生存持续发展吗?正是在这种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开始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并设计了城市发展的方向,而对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入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未来的住房是应具“生态、绿色、健康、安全、科学、节能”等理念融合其中,人们将是住上环保、安全舒适性的、有品质的现代型房子,在居住上能真正的享受物质与文化双重富有的生活。以这个大方向出发去构思未来适合人类生活的空间载体。

二、设计理念依据: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主要阐述地域性与现代设计的如何兼容及在现代建筑住宅设计中如何体现景观语言来辅助表现建筑的内涵。

2.1尊重地域文化,致力民生建筑

设计师何镜堂曾在《设计家》中提到,地域性包括气候、地形、地貌环境和地域文化,将这三者结合起来,从中寻找答案,任何建筑不管在哪里,哪怕是文物区旁边,也都要体现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决定着建筑的主流风格,就是说一定要把地域文化与时代之间的关系统一起来,地域性是基础,通过文化表达提高建筑品味,而时代性就是建筑的发展方向,每拿到一个项目,首先从地域性分析,找出不同点,也就是它形成特点的东西,从这些特点里找到创新点,这些创新点结合文化的角度去提升,然后用现代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这是最根本的。

从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保持有地域特色鲜明的建筑艺术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在设计中我们结合杭州的地域文化特色,创造新的建筑发展趋势。

2.2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挖掘

除了建筑的外观和物质的东西上,最重要的还是对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延续和继承。我们传统的一些东西现在已经都淡化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创造我们居所环境的时候,忽略了本土文化宝贵的地方。我们对日常各种生活素材的收集,各种文化素养的吸收,各种风土人情的感受,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倾注于自己的设计中。空间的大小、色彩的协调与对比、线条的流畅;材料的选择与变化,都蕴含和表达着设计的情感和创造力。

2.3注重景观的塑造,体现现代感

绿化是环境艺术中非常重要的设计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物的日益增加,人与自然环境的分离也日趋严重。人们渴望能在室内空间中欣赏到自然的景象,享受到绿色植物带来的清新气息与大自然的美。尤其是在现代景观中,自然风尚越来越受瞩目,体现在景观上表现为自然色系的应用,比如绿色的植物将空间净化的更加纯净、花卉植物是画龙点睛之笔,柔和的原木色的铺装体现自然本色,玻璃材质使色彩层次更加丰富,整体营造出一幅和谐、舒适、轻快的风景画。

三、设计要点:

本次毕业设计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下,围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要求,重塑正确的居住消费理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从历史、文化、地域中找回失落的特色,强调生态环境,努力创建一个尊重地域文化,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的生态居住环境。

3.1完善住宅功能,发挥地域特性

在毕业设计课题前期调查中,我们分析总结出在人均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利用少量的资源创造尽大量化的空间,包括空间的体验,对于我们居住空间的享用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本次毕业设计建筑外立面改造中,我们充分提高空间利用率,对屋顶未使用的面积进行改造,增设屋顶绿地(图3-1),增加人与自然的互动,更好的满足人类的居住空间功能的使用,把地域性的传统建筑文化很好的融入到现代设计中,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小中见大的空间形态。

           

图3-1 屋顶绿地

杭州典型的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在设计改造时,我们把原有的平屋顶改建成坡屋顶(图3-2),使雨水能够轻而易举地自由排落,更能是整个建筑更具动感。

图3-2  坡屋顶

3.2建筑色彩与地域性

杭州有着“人间天堂”的美称,我们在设计时,时刻都想把最能表现杭州的美体现在设计上,比如在建筑色彩的处理上,我们尽可能的创新同时注重色彩的同一,保持某种舒缓的节奏变化,同时与户外空间的其他实体形成对比,创造出积淀了数千年文化韵味的所谓“第二自然”、力图在强化当代人的审美力与视觉感受力的同时,保持地域文化与当代世界之间的一种张力。在表现设计选用的图案,也是以印象西湖、三潭印月为主题设计的外立面(图3-3),作为对本土文化最好诠释。

图3-3 “三潭映月”主题外立面设计

3.3景观设计体现地域性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们除了对建筑外立面的改造之外,也营造景观效果,结合国内外的景观设计,利用植物装饰,丰富平面效果。在设计时,把植物作为隔离带,区分过道与景观带,明确功能分区。造人工水景,赋予建筑人文气息(图3-4)。

 

图3-4 景观总效果图

植物配置是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没有它景观仿佛是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即使设计的布局再合理,景致再唯美,也不能给人心灵上的触动。结合地区与气候的特点,还要考虑到地区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选择植物时注重植物季节变化的特性,突出植物季节的主题会为整个景观增加亮点,使人过目不忘。例如,选用一些能体现杭州地域特色的树种(图3-5)。

图3-5景观植物配置:

隔离带:雀舌黄杨、红花继木、杜鹃、小叶女贞 、南天竹、栀子

行道树:香樟、海桐  

观赏树木:银杏、紫薇、红枫、鸡爪槭、石榴、桂花

四、设计总结:

时至今日,为期几个月的毕业设计终于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做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颇有心得,其中有苦也有甜,不过乐趣尽在其中呀!

毕业设计对于我们毕业生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但做好它也是不简单的,其中所用到知识很广泛,尤其是学艺术的。艺术设计不是纯技术,也不是纯艺术,是科学、艺术、文化和经济的高度融合,是多种科学高度交叉的综合学科。

  毕业设计是对我们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班同学设计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毕业设计不是“作秀”,亦不是“走过场”,用正确的设计理论指导设计实践,以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控制设计过程,重视设计方法的应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协调、组织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而且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

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在本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明白了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终于做完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我主要负责设计建模及设计效果的表现,在设计过程中,建模对于我来说,是一道难题,平时的课程接触较多的也都是一些cad图。对于建模效果表现,平常也都只是手绘,很少用到软件建模表现。为了能更好的表出现设计效果,我在图书馆查找大量资料,还经常上网看一些国内外最新建筑,有好的创意都记录下来,根据自己的设计以备后用。再设计过程中,一些建筑的草图表现,主要运用sketchup软件,以前很少接触这个软件,经过几个星期的慢慢揣摩,并且实际的操作运用,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大致的建筑效果也慢慢的展现出来了,心里多了份成就感,对下一步深入的设计有了更大的信心。主要效果图的表现时,运用3D软件,对建筑渲染,并且不时的调整建筑整体效果。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虚心向老师及同学请教问题,对于设计的要点,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真让我们受益匪浅,这也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这次的毕业设计,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团队中的成员合作重要性,要善于团队合作,因为单一的个人力量其实很微小,通过合作不仅可以弥补设计上的遗漏点,还可以促使我有更强的责任心去做好这次的毕业设计,因为这不仅仅是代表我个人。有时,也因为各自对设计的出发点不同,有许多的矛盾,想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不停地磨合彼此的设计观点,我们热爱设计,我们喜欢创新,明白设计必须做到求新、求异、求变,设计的过程就是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在完善这一过程是痛苦的,但是痛苦中蕴含着乐趣。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将会变得和蔼可亲。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