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农业专业论文

农业专业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8 15:35: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业专业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业专业论文

篇1

二、营造农业专业浓厚的专业氛围

专业学习是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的根本区别,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与教师的讲授辅导。在学生、教师、学习时间等这些影响学习主要因素外,良好、浓厚的专业氛围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学生置身其中可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好的氛围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专业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专业氛围建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宿舍、实训场地等空间类的各个宣传阵地,精心设计符合农业专业宣传或展示的图片、标语、代表人物、行业信息等,让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处处体现出浓厚的农业特色。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农业专业的专业特点布置教室。比如将教室内的盆摆绿色植物换成观赏类蔬果植物;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培育绿色植物布置教室。学生在充满专业特色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农业专业。

篇2

由于受教学条件限制,有些学校没有实验场所或缺少必要的实验设备,教学中的实验内容、仪器和设备也得不到及时更新,有些学校甚至连基本的实验模型都没有。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实践性较强,但学校却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课较少,即使进行实验课也是以验证理论知识为目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1.2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

一些县级职业学校缺少专业对口的教师,为了应对日常教学,便让非对口专业教师任课,这些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较差。为了弥补教学能力的欠缺,一些教师便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虽然多媒体教学方式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但过多应用不利于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不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反而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2农业机械化教学的改进措施

2.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地变化,而传统的农业机械化专业知识较为落后,因此有必要对课程进行改革。要结合科技发展水平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合理删除教材中不再适合农业实际的相关知识,适当增加与现在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内容,同时把农业产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融入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有较好的针对性,更加符合社会实际,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2加强实践教学,实现创新发展

篇3

1.1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湖南农业大学的品种专利等科技成果被湖南省40%以上的大型涉农企业和农业专业组织使用,湖南50%以上水稻栽培品种和80%以上油菜栽培品种都由湖南农业大学育成,农业科技成果有效支撑了水稻、油菜、柑橘、生猪、水产、茶叶、葡萄等湖南省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有“金健米业”、“隆平高科”、“金浩茶油”、“坛坛香食品”、“唐人神”、“正虹饲料”、“洞庭养殖”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长期与湖南农业大学保持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有“金健大米”、“安化黑茶”、“东江鱼”、“临武鸭”等四大农产品品牌,主要由湖南农业大学提业链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撑。另外,学校有13位科研人员担任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有10位科研人员担任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他们从农业生产实践和产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示范推广与技术服务,引领了产业的持续发展。

1.3有利于农科教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加强了湖南农业大学的科技优势、人才资源与农业产业的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高校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科技人员在开展科研活动时,把科研项目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把科研选题和需要解决的产业技术难题相结合,研究的技术成果符合产业技术创新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同时,引导激励了广大师生深入农村服务“三农”,提升了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使之成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径。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2.1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不足农业高校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开展工作的出发点主要是经济社会效益,迫切需要政府的稳定支持,但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大量农业科技成果因缺乏资金支持无法实现转化应用。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和配套技术的影响较大,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与转化应用周期相对较长;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比较收益和经济回报率相对较低,受中试、产业化高风险性的影响,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往往缺乏投资兴趣;三是农业科技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技术和市场风险,风险投资的资金往往倾向于成熟技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获得风险投资的优先支持相对较难。

2.1科技评价体系不够合理在人员评价方面,对从事不同类型工作的科技人员未能实现分类评价,现有的评价办法涵盖范围不全面,往往适用于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大多不适用于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推广的人员。在项目评价方面,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成果转化等各类项目,往往采用相同的标准和方式评价,评价过程中往往重视项目结题验收的数量和形式,忽视项目的后期成果转化等效益评价,评价结果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项目的实施质量。在成果评价方面,主要根据数量、刊物影响因子及著作数量、专利授权数量等,甚至把发表SCI、EI论文作为衡量科技人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的首要标准,没有面向农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造成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激励不足。

2.3科技成果与农业产业结合不够紧密第一,优势学科、人才资源与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结合不紧密,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支撑优势产业发展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晋升职称的需要,相同条件下,科技人员更青睐于从事容易的纵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项目,而对成果转化、技术开发等短期难以产生效益的应用开发类项目兴趣不大。第二,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实践结合不紧密,科研项目偏离农业生产实践,导致直接面向产业发展的可转化的农业科研成果数量不多,特别是针对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链上的高水平成果较少。一些已有的研究成果,由于忽视在转化应用中需要集成的相应配套技术,使其在转化过程中因为技术瓶颈而无法实现。第三,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率偏低。多数高校十分重视专利的发明创造,并以此作为科技人员职称晋升和业绩考核的参数,却往往忽视专利技术的转让、实施许可和产业化,特别是没有制定相应标准科学评价专利技术在转化运用中产生的效益。科技人员在开展科研活动时,如果仅仅是从项目本身的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出发,一些研发成果虽然可以获得专利授权,却因为其技术成果与农业产业的实际需求不符,不能对接农业产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必然没有转化可能性。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1009-1013年共有467件专利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在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截至1013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量为136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工程、农业生物等学科领域,但已经转化或实施许可的专利数量不足50件,专利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益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3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对策措施

3.1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机制第一,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激励。①制定引导学校教师从事成果转化工作的政策措施,把成果转化工作业绩计入其科研工作量,纳入绩效分配体系,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②根据地方农业产业的实际需要,选派懂技术、懂市场的科技人员担任地方政府科技特派员或挂职担任科技副县长,组织开展成果转化工作;被派遣的科技人员除了全额享受学校规定的工资、津贴、福利和奖金待遇,另行安排交通食宿专项经费。第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人事制度。①学校设立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部门或机构,配备或聘请专职人员负责成果转化工作,建好高校科技成果信息库和企业科技成果需求信息库。②制定完善人员聘任和考核管理办法,遴选一批转化推广经验丰富、实践技术能力强的基层技术骨干和农技专家,聘为兼职教授或副教授,并根据其成果转化工作实绩给予相应待遇。③以农业产业链为基础,每一个产业从校内学术带头人中遴选配置1名岗位科学家,岗位科学家从相关学院选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强、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组建专家团队。第三,布局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和专业人才,布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科技成果的转化。①围绕省内主导和优势产业发展,选择区域内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作为建设载体,每一个产业相应组建一支包括产业专家、涉农部门管理专家等在内的专家团队,进行成果转化对接。②针对省内不同区域的特色产业发展,围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加工增值等产业发展目标,选择区域内相关企业、合作组织等作为建设载体,每一个产业派遣一个科技特派员团队对接建设,开展全产业链技术的集成创新,以及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篇4

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推行“2+1+1”的新型培养模式,前两年用来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第三年学习专业技能,最后一年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实训。同时,地方院校可以针对当地的农业主导产品来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比如承德可以围绕食用菌业和蔬菜业等培养出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

1.2加强思想教育

学生如果对自己的专业没有兴趣,那么自然也不会有动力学习,所以学校要致力于学生的专业思想方面的建设。但是,很长时间里农学专业都没能完全解决专业思想问题,究其原因是专业思想教育方面形式过于单一,用时没有实质性的材料来证明。所以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仅仅依靠各种讲话是不够的,可以请一些从农学专业毕业后在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的专家,或者实业家来学校开讲座,将自己的创业经历等分享给学生们。并且可以组织学生去那些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的农业企业等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看到农学专业的前景所在,从而立志于农业努力学习。

1.3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就是重理论而轻实践,不管是课程设置还是资金投入方面都不重视实践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通常基础理论掌握较好,但是欠缺动手能力,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甚至不如中专生。所以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加强实践性教学,一方面对于实验室和其他实践基地多投入资金和精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另一方面规范实践能力的考核,严格执行实践教学考核制度,那些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要补考或者重修。

1.4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专业型人才

在大三的课程结束后,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特长以及发展潜力来对其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专业培养,比如专业成绩优异的可以考研继续深造,擅长行政管理的就多为其开设管理方面的选修课,擅长经营贸易的就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等,不同类型学生都可以配备相关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这样才可以培养出优点更加明显的高素质人才。

1.5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对于高校的专业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如今竞争激烈,所以更应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可以成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督查小组,对教师课程设置进行听课和监督,以起到监督作用,帮助学校建设精品课程;其次是教师之间多进行互相听课,以便取长补短、交流经验;最后是可以安排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在教学交流中总结教学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篇5

(二)社会效果逐步显现,破解了制约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瓶颈”问题首先,通过土地流转,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办而不能办的事情,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故县镇冯家塬村连片流转土地109.7hm2发展烟叶生产,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建设高标准育苗工厂,极大地降低了农民的劳动生产强度,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其次,通过土地流转,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苏村乡东里村民刘项臻流转土地后,返包合作社建成的16个大棚,2014年收入达25万元,同时家里还能腾出1个人外出打工。最后,通过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灵宝市通过租赁形式流转尹庄镇尹庄村、东车村10hm2土地,建成了集农业科技培训、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与示范、科技研发、基地带动于一体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其两大功能区、十大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受小农思想束缚,多数群众对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灵宝市大多数农民的恋土情结依然很重,认为只要有土地在手,生活就有了保证,所以宁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撂荒弃耕,也不愿土地长期流转。另外,由于近年来土地征用频繁等原因,一些农民等待土地征用补偿而不愿流转土地,另一些农民对土地流转价格的期望值在不断提高,加大了土地流转的难度。

(二)缺乏必要的服务引导,土地流转的组织化程度依然较低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缺乏应有的认识,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普遍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情,与乡镇、村组关系不大,不愿参与管理。加之土地问题涉及千家万户,耕种情况又不尽相同,连片流转往往因为一户原因造成工作被动。因此,乡镇政府和村组对土地流转的支持、引导和服务工作普遍偏少。

(三)土地流转的服务管理机制不健全,流转行为有待规范在管理层面上,普遍没有建立专门的土地流转管理工作机构,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以及规范的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土地流转灵宝市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灵宝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改丽工作还存在着程序不完善、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在服务层面上,还没有形成市场化运作的土地流转机制,缺乏土地流转价格评估和纠纷调解机制,缺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四)土地流转缺乏政策扶持在促进土地流转方面没有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具体表现在:推进土地流转、加快规模经营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农业企业融资难、贷款难还普遍存在;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村社保体系不健全,失地农民生活缺乏后续保障。

三、措施及对策

(一)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中央关于推进土地流转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能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能变、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不能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不能变。通过宣传发动,让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了解土地流转的大势,协调配合,积极支持、投身土地流转工作。

(二)健全服务体系,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农业部门牵头负责,建立全市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土地流转服务及监督管理工作。乡镇设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做好信息收集、矛盾调解等工作。同时,市里设立土地流转法律服务咨询中心,负责土地承包及流转纠纷的调解和仲裁,利用政府网站,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和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篇6

2重视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力

通过打造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和深松、深翻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标准,作业质量及耕、种、收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不断增加农机补贴规模的基础上,鼓励发展节油、节水、节肥、节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节约型农业机械,大力推广玉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高效植保、保护性耕作等环保型机械化技术;从政府公共投入的角度,大力加强与农业机械化相匹配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机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创新人员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体系;在市场层面,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的引导,扶持农机经营服务的中介组织,开创农机维修、作业、运输等服务市场,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3科技和创业培训,提高生产和就业能力

一是用技术培训提高素质。通过科技大集、科技培训、广播电视、报纸,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农民生产的科技水平;二是就业培训增强能力。通过“阳光工程”、“春风行动”等项目,整合农广校、职业培训中心、农机校、广播电视大学、就业培训机构等各方面资源,对农民开展多形式、经常性的职业教育。

4打造品牌带动,提升影响扩大市场

利用农产品品质的优势和量的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为了提高效益、提升影响、扩大市场,重点从三个层面推动。一是企业层面,推动做大优势龙头企业,增强企业的品牌整合能力;二是行业层面,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管理和组织协调,实现农超对接,降低流通成本;三是政府层面,加大对优势品牌和具有一定潜力品牌的扶持力度,优化品牌建设环境,有序推进同类农产品的品牌整合,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篇7

以《复种》一节为例,不少教师都是这样进入新课教学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作物布局的相关知识,今天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专题,对复种进行研究……”如此导入的目的在于要简单明了、直奔主题。然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后续内容复种、轮种、连种等知识恰恰是以前面耕种制度、作物布局作为基础的,没有对已学知识的衔接性进行复习,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新知识时显得思维缓慢、问题重重,根本不可能真正理解新知识。由此可见,简单明了的直接导入法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选择,否则就可能让学生辛辛苦苦一节课却收获无几。

(二)教学内容设计脱离学生实际,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

我曾听一位教师的公开课,内容是《棉花田间管理》,教师在讲述“化促化控,以促为主”时忽视了学生《土壤与肥料》课程教学的滞后,使得学生对为何要保持氮肥和磷肥的足量这个问题,听得似懂非懂。我觉得该教师其他环节的设计还是不错的,整个教学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在设计“化促化控,以促为主”这一部分内容时,没有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致使学生无法与之产生共鸣。其实,教师只需要将氮肥和磷肥对于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稍加阐述就可使教学更加完美。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制约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不少教师仍然坚持“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仍然一味地灌、不停地讲,根本不注意学生的反映与变化,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可想而知了。比如,有些教师认为《农村社会基础》内容是固定的,没必要展开,只要教师划出条条框框,学生像小学生背古诗一般地背下来即可。于是整节课除了教师自问自答地说,就是学生摇头晃脑地背,根本见不到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结果学生是这节课的内容记住了,上节课的内容却又忘记了。如果我们改变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视频,再结合案例深入分析和讲解,学生则能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四)教材内容或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水平

从教学实际来看,所谓的中职农学专业理论课的教材,实际上就是大学农学专业教材的“精编本”,其中的一些内容或教学目标脱离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存在严重的拔高现象。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1.教材内容的选择有待进一步完善。

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的中职农学类专业大多不开设中职化学课程和中职生物课程,中职学生又多是初中的待进生,理化成绩较差,但是中职农学专业教材的内容选择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如《土壤与肥料》整套教材根本就没有对初中化学教材的复习和提高,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迷惑不断。对于学习积极的学生还好一些,他们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通过百度或图书馆弥补化学和生物知识的不足。对于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则不然,他们懒得学习,听不懂正好有借口不听课了。

2.教学目标过度拔高。

有一次我听一位教师讲授遗传育种的相关知识,教师大篇幅地讲解“基因表达学说”,结果由于学生欠缺遗传学的知识而使学生毫无所获。

(五)教学评价机制滞后

受当前社会大环境影响,中职农学专业仍然是以升学为主,一切评价指标都最终指向了对口本科的升学人数,所谓的过程性评价只是走过场。这种评价模式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严重违背了中职教育的根本原则,所造就的只是些高分低能、姓“普”不姓“职”的学生。

二、中职农学专业教学的对策

(一)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当前的时代已经非同以往,我国的用工荒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工业上,涉农产业同样需要大量谙熟现代高新技术的专门人才。中职学校农学专业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因材施教,技能至上,力避唯分是论的错误做法。因此,想做好中职农学专业教学,就必须首先要通过各种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让教师在勇于实践和不断付出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践,尽可能多地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工作导向教学法等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法。

(二)丰富教材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具个性化

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个性化、专门化人才是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材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中职农学专业的教材多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参考各版本教材编写而成,各课程之间难以做到有效衔接。我认为,教材的编写应该考虑到学生农学专业素养的成长过程,不同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该做到有序衔接,最好能做到不同课程同步教学,以使学生的专业成长过程更加完美。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各专业课程教师应该共同参加,对所有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做以归纳,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教学进度,然后再依据教学进度编写教材或教案。另外,针对中职学生化学基础差的情况,在必要时可将学习时需要用到的化学知识以“附录”“爱心小贴士”的形式出现在课本或教室的知识专栏当中。

篇8

从另一方面观察,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人类所使用的重要能源如煤和石油的存量已相继稀少,将使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由于农业是可以使资源再生的产业,其重要性重新受到人们的注意与定位。国际经济专家已经预测,随着21世纪尖端科技带来大改革,目前落后的农业将成为最先进的产业。21世纪的农业,我们将可以看到生物极限不断的被突破、生物技术产品的不断增加、产值巨额成长,许多农业科学家与基因工程师将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企业家也将涉足农业经营,使农业在本世纪为人类带来更大的财富与福祉,成为产业明星。

二、国际化与农业的转型

在实现农业成为产业明星之前,我们要先认识经济国际化与贸易自由化的世界趋势。经贸自由化后,“小农”势必面对“大农”的竞争。一般而言,在土地稀有的条件下小农国家往往以牺牲资本报酬率来提升土地生产力,而大农国家则以牺牲土地生产力来提升资本报酬率。在市场导向的国际竞争上,资本报酬率高的比较占优势,而土地生产力高的则居劣势。如此,在国际竞争下,小农同家将以劣势与外国的优势竞争,在传统的农业经营上,如不有效地转型以提升竞争力,将被淘汰出局。

在WTO规范全球化的情势下,我们的农业发展面临小农经营缺乏规模经济效率、技术效率无从发挥、商品化农产品价格长期偏低、以及国内外市场动态变化农业决策难以精准掌握等问题。

知识型农业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经营管理的运用。科技的研发与运用是产业进步的原动力,目前已经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正在使用与研发中,预计将在21世纪大量被采用。例如以遥测技术监测农业灾害,以计算机控制自动化耕耘机的操作及施肥,利用生物科技开发具经济价值的新品种,制造生物性农药和疫苗等。目前部分先进国家已相继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从事相关技术的研发,我们必须注意此趋势的发展,随时学习和运用这些科技,才不会输在新世纪的起跑点上。在经营管理方面,农民要利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要随时观察发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主动提供高质量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此外,小农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已不容易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要让所有产销团队积极参与农业策略联盟,发挥团体的力量,以全球化的市场考虑,强化我们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也是环保的世纪,传统以生产为主的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祖先把它交给我们,我们还要将它保留给子孙后代。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机物质可以改良土壤的结构。农业具有良好改善环境质量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也有抑制温室效应的作用。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滥用农业科技和某些不当的农业经营方式也会使环境遭到破坏,对此应该加以避免。未来新一代的农民,在追求产业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人文的修养,珍惜环境、关怀自然,使产业发展与环境维护能兼筹并顾、相辅相成,使农业转型为具备科技与现代化经营理念、并兼顾生态安全的综合性先进产业。三、农业施政目标与对策

小农国家在加入WTO以及全球竞争情势下,要有以小博大的智慧,改进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技术,才能和资源丰富的大农国家竞争取胜。基于此认知,今后我们的农业施政目标应将过去以“提升生产力”为核心的农业政策,转变为以“提升竞争力”为主轴的政策方针,并将传统以“增产”为目的的农业数量经济发展策略,转型为以“增值”为目标的农业知识经济发展。因此,要积极发展农业生物科技与优质食品技术等高科技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通过农业策略联盟,将小农转型为大农,发挥经济规模效率;同时配合现代生活注重休闲的趋势,推动发展休闲农渔业。兹将因应加入WTO全球竞争情势、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各项对策简述如下:

1.发展生物科技,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因应全球竞争趋势,加速传统农业向知识、技术及资本密集农业转型,须加强生物科技等重点高科技研发,强化产业合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及技术附加值,落实农业科技产业化及商品化,促进涉农企业发展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农业竞争力。

2.推动农业策略联盟,发挥规模效率,提升农业竞争力。在WTO规范的开放式经济体制下,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将影响国内农产品的生产与供需,小农经营难与大农制国家竞争。为纾缓加入WTO对农业的冲击,需积极加强推动农业策略联盟,将小农组合成大农,发挥规模经济效率与技术效率,并整合农业现有的优势资源与核心技术,通过同业与异业联盟,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以建构农业安全防护网形成经济软提防,协助解决农产品产销失衡,稳定农产品价格。

3.发展休闲农渔业,活络农渔村经济,提高农民所得。在国际竞争冲击下,传统农业必须调适转型。休闲农业为非贸易财,可以扩大农业生产范围且不会受到进口品的冲击。因此,农业部门应掌握周休二日的契机,利用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产业文化、农渔村景观以及山林中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型为农业休闲及观光旅游事业,在产业发展与生态安全兼顾之下,创造农渔民转业或兼业机会,增加农民所得。

4.加强环境安全,维护自然环境。台湾地区由于地质结构脆弱,且台风豪雨及地震频繁,加以过去对自然资源的不当开发利用,容易引发洪患、土石流等灾害,亟需加强治山防灾及生态保育以改善环境质量,农业是具有生产面、生活面及生态面的“三生”产业,必须兼顾产业发展与资源保育,以确立永续经营的目标。

篇9

在农业政策转型时期的推动之下,农业财政投入问题呈现出较为不足的趋势,而且财政投向结构也较不合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比较明显、深入。具体表现为:

(一)农业财政投入总量存在着不足

根据财政支出和财政农业净支出等发展情况来分析,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量比较少,而且农业财政投入与财政农业支出的差距过于悬殊,进而使农业财政投入的资金比较匮乏。与此同时,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资金与农业财政投入的资金也出现了一定的差距和分歧,一部分农业财政资金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和配置,非常不利于农业政策转型的发展趋势。

(二)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结构存在着偏差

我国财政部门在对农业进行资金投入时,大多数都比较倾向于非生产部门,使生产部门遭到了一定程度地重创,造成我国农业生产缺少强有力的后备力量。由于缺少对农业生产性支出的投入,主要表现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于雨旱天气不能有效地进行治理;土壤质量不断恶化,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等[1]。一系列的农业生产问题都使财政农业结构的不合理性较为突出。

(三)财政支农资金的挪用现象比较严重

通过一定的调查和了解,在国家财政对于农业资金的投入中,一部分的农业投入没有得以完整地到位,部分资金被应用在与农业无关的其他地方。一些地方不是很重视支农问题,既而地方政府在财政紧张的状况下,使支农资金没有完整地到位。

(四)资金投入机制较不完善,缺乏一定的重点性

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在财政内部是多方面投放形式,各个部门、机构都具有一定的资金投放权,“一职多权”的现象比较严重。缺少完整统一的集中力量和整体目标,资金得不到最大程度地优化利用,使资金投入机制无法正常地运转。

二、转型时期我国农业财政有效投入问题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调整农业投入的结构

现行的农业政策主要通过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优化产业化经营模式,旨在不断促进城镇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基于此,财政部门要予以全方位、多角度、多领域扶持,特别是对于土地项目治理和产业经营化项目等。将资金更多地应用在提升生态综合治理和水利建设等方面。与此同时,农村财政收入要符合财政体制改革的建设目标,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侧重于农业基础教育和科技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民补贴体制。

(二)增加财政收入,拓宽农业投入途径

在保证国民经济有效运行同时,要尽可能地将应收的税都及时收上来,从而增加财政支农的资金投入量。同时,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进行资金的节约使用,要对行政事业机构及内部人员予以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财政收支状况,促进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同时,要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予以一定的强化控制,严格控制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开展必要的监督检查活动。对于违法人员要加以严厉的惩处,避免资金浪费严重现象的发生,实现财政资金合理高效利用的发展目标。

(三)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工作,确保支农资金的到位

要做好年初农业预算编制,在具体的编制过程中,要使年初预算与农业投入进行深度的结合,使支农资金能够落到实处。财政部门要始终从年初预算开始着手,促进预算各项工作正常实施;要清晰准确地认识到全年农业支出进度目标,使支农资金的支出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中,以免在年终期间突然出现大批支出现象的发生。

此外,为了确保支农资金的真正到位,可以制定并完善的财政支农专款专户核拨机制,简化资金流转环节,避免资金滞留现象的发生和延续,进而不断增强资金的到达率。因此,可以将资金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直接拨付到资金的使用单位,单位支出直接到财政部门或农口事业单位进行核销[2]。

(四)要?ε┮挡普?投入予以高度的重视

篇10

(一)“烟草公司+农户”模式

该模式是烟草公司出资建设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成立专门的经营机构负责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管理,直接与农户对接,与示范园区内的烟农签订烟叶等农作物购销合同,通过订单组织农民生产,打造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实行该模式的代表是山东诸城辛兴镇,辛兴镇乡镇政府与烟草部门一起选择成方连片的宜烟土地进行规划,召开村民大会表决同意,与农民签订不少于10年的土地租赁合同并依法进行公证,然后把这些土地以原价转租给搞烟叶农场的农场经理。烟草公司把企业的财产、车辆和烟田捆绑在一起投保,向保险公司招标,为烟叶农场和种植大户投保。烟草公司投资建立600头存栏量的大型奶牛场,配套建设沼气厂,沼渣、沼液用做烟田有机肥。烟草公司还与有关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用废弃的烟秆,经过压块或气化等处理,制成了可替代煤炭的烤烟能源。该模式中,烟草公司作为园区的顶层设计者和运行主体,可以完全按照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要求,协调和衔接循环链条上各个相关产业,掌控产业循环中的物质数量和质量,进行循环农业源头控制,如管理饲料、肥料、农药、兽药等,利用工业化的理念、经验和方法加强示范园区烟田设施、育苗工厂、密集烤房、养殖场、沼气站、秸秆压块厂的经营管理,提高设施的完好率、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确保产品优质、绿色、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及其经济效益。该模式的弊端,一是烟草公司超业务范围进行多角化经营,无形之中会加大生产和市场风险;二是通过购销合同连接农户,利益联结方式较为松散,农户无法分享因循环农业链条延长而带来的农产品增值,很容易导致农户被边缘化,挫伤广大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加大双方违约风险,而且无法保障上下游产业原料和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致使烟草循环农业的生产成本难以控制,产品销售受限,整个循环农业受阻。

(二)“有限责任公司+农户”模式

该模式是注册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经营园区内的工场。烟草公司、当地政府和农户按照各自的出资比例享有公司股份,烟草公司的各项投资为法人股,当地政府的各项投资为国家股,农户的投资为个人股。公司招聘职业经理人,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保证企业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分明、科学管理。云南红河州弥勒县新哨镇生态循环经济园区是推行企业化模式的代表,通过成立农业科技公司,对经济园区进行全面管理,按照自主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生猪养殖场、清洁能源烟叶烘烤工场、有机肥加工场“三场合一”,生猪养殖场对外承包经营,科技公司负责组织沼气供应、烟叶烘烤和有机肥加工。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职业经理人的参与,将大大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园区效益最大化。烟草公司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最大股东,通过董事会对公司行使经营决策权,能够把握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发展方向。农户一方面可借个人股参与公司分红,另一方面可通过成为产业工人或作业再承包,再获得一份工资性收入。该模式的弊端在于,参与和受益的农户十分有限,广大烟农被排斥在外,他们仍然通过购销合同与公司发生联系,公司与广大烟农仅仅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第一种模式同样的风险和缺陷,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向高层次和大规模发展仍然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制度基础。

(三)“合作社+农户”模式

该模式是在园区注册成立烟草循环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园区的经营。由烟草公司和当地政府对示范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项目进行先期投资,项目和工程完工后,烟草公司投资形成的资产和政府投资形成的村集体资产通过契约形式委托合作社管理。入社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入社后按照合作社制定的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统一规划和方案,进行烟叶种植。烟叶按与烟草公司的协议出售给烟草公司,烟田按照协议施用有机肥场用沼渣生产的生态有机肥。烟草循环农业专业合作社依照合作社章程,组建理事会、监事会,聘请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员,经营管理当地政府投资形成的集体资产、烟草公司托管的资产、农户土地承包权入股的资产,按照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要求组织整个示范园区的产供销,为入社的烟农提供优质服务。云南腾冲县鸦乌山烟草基地单元循环经济以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成立红云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有序推进土地适度流转,促进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为社员提供专业化服务;充分利用烟草投入可经营性资产,开展育苗大棚、烤房群等资产在闲置期间的综合利用。合作社下设养殖合作社,负责管理万头养猪场和特种养殖生态园。万头养猪场由社员入股筹集养殖资金,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经营管理。特种养殖生态园承包给红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合作社的介入将农户与企业联系在一起,农户最大限度地分享了园区的收益,调动了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积极性。该模式的弊端在于,合作社缺乏园区经营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也缺少园区运营的流动资金,如果没有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园区难以正常运行。

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运行模式的创新

(一)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模式创新的思路

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发展目标是提升烟叶品质、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农民收入。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是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建设的增长极,以其聚集扩散效应带动整个烟区的发展。现有的“烟草公司+农户”模式和“有限责任公司+农户”模式,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在带动农户方面有所欠缺;“合作社+农户”模式是带动农民增收的最好模式,但限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能力,园区的运营能力存疑。目前建设的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一般包括烟田(烟叶与其他作物轮作)、育苗大棚、养殖场、沼气厂、有机肥厂、风电厂、太阳能发电厂、烤房。园区的循环链条较短,加工型企业不多,育苗大棚、养殖场和烤房都只是出售基本农产品,不能凸显经济效益,无法发挥增长极效应。园区的技术支撑尚显不足,虽然园区均同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技术援助协议,但后者多是在园区前期的设计和建设方面提供支持,园区运行后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不足,技术不能进一步转化。政府与烟草公司的支持主要在园区硬件建设上,建设完工后往往疏于管理,这导致许多园区运营不畅。从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发展的方向看,烟草循环农业园区应围绕烟草行业拉长循环链条,园区的规模应适度扩大,以凸显其聚集扩散效应;科研机构应深度介入,加强其技术支撑。基于此种构想,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的运行模式也应做相应的创新。

(二)“五位一体”的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运行模式

篇11

(一)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目前,山东省共有县级单位140个,除去市辖区,共有91个县(市),包括31个县级市和60个县,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65.5%,占全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的4.4%。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12506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9.67%。2006年末全省县域总人口6616.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1.27%,占全国县域单位人口总数9.62亿的约6.89%。2006年末单位从业人员4864187人,占全省单位从业人员的52.47%;年末乡村从业人员30179498人,占全省乡村从业人员的79.89%。

在平均规模上,山东县域经济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山东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中人口、GDP、地方财政收人、人均GDP四项指标,分别在全国排第5、第4、第5和第6位;在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数量上,山东与浙江省以25个并列全国第一位。2006年,全国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内收入超过5亿元的县共有204个。其中山东34个,占全国的16.7%,仅次于浙江的36个。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的县共有118个,山东18个,占全国的15.25%,列全国第三;其中已有14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不仅如此,据2007年山东省统计公报,省内30个欠发达县亦进一步激发内部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总体来说,山东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总体水平在全国位于前列。但单项竞争力水平和单个县的竞争力不突出,与浙江、江苏相比,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差别明显。从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基本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农民人均纯收人)可以看出,山东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个均匀的自东向西递减的状况。2005年,县域经济最发达的威海和最不发达的菏泽相比,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农民人均纯收人三项基本指标上,威海分别是菏泽的9.2倍、9.7倍和1.97倍。

(二)山东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主要成效和具体做法

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2006年底,全省总人口9309万人,农业人口6055万人,占总人口的65%,其中农村劳动力3854.2万人。多年来,山东省政府一直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统筹城乡发展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33%。到2007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有1907.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49.5%。2006年农户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41.5%,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在非农产业劳动力中,到乡(镇)外打工的人数占34.2%,其中,省内占75.8%,省外占24.2%。

山东省农村劳动力70%以上在县域范围内,可以说县域经济和小城镇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是依托了山东省县域经济迅速崛起和小城镇的迅速发展。主要做法有:

一是实施“双30”工程,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构筑主阵地。“双30”工程,即“突出抓好30个经济强县和30个欠发达县,促强扶弱带中间,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这是山东省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大战略举措。2004年,“30强”和“30弱”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分别累计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36.7万人和93.5万人,比“双30”工程实施前分别增长了15.2%和19.5%。

二是实施“两集中”工程,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重要载体。“两集中”工程即“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这是山东省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该工程的实施,特别是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实现了全省城镇化发展的新突破,山东省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38.3%提高到2005年的45%,共转移了农村劳动力600多万人。

三是实施“龙头带动”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基础、和平台。“龙头带动”工程,即“培植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推进农业产业进程”。这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最直接的渠道。目前,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8716个,其中销售收入过100万元的龙头企业有6822个,过亿元的有684个。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共吸纳149万人就业,推动基地农户979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8%。

四是针对各地劳动力资源需求的实际,大力实施“西输东接”工程。通过东部城市开展企业用工需求状况调查,岗位空缺信息;西部地区开展基层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实现东部用工企业与西部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点对点”的定向劳务输出,减少了农民外出就业的盲目性,提高了劳务输出的成功率。仅2006年开展“为半岛制造业送技工”行动,山东西部地区就向东部企业输送劳动力达32万多人。

此外,为提高农民技能,山东西部地区还以百家特色劳务培训基地为中心,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突出特色培训,并发放培训补贴,开展了“订单式”、“定向式”和“储备式”培训。2006年,山东省劳动保障部门共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7万多人,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业务技能和就业质量。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现阶段农民转移就业的有效途径

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2006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2亿左右,就业压力较大。就山东省来讲,按照2010年城市化水平50%计算,农村户籍人口将由2006年末的6054万下降到45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大体为1500万人。而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情况看,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大降低,而县域是农业产业向城市延伸和城市产业向农村延伸的结合点,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独特优势。可以说,县城及城镇在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具有的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发展县域经济,重在发展中小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投资规模小,投资方向和投资形式多样灵活,适合民间资金少、资金分散的特点,容易创办。因此,政府如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可以引导更多的农民开店建厂,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可以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到乡镇工作。

乡镇企业的发展,势必促进城乡服务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水、电、气的供应,需要通讯、燃料、卫生、金融等方面的服务。这些需求将促进更多的资本投资于服务业,从而促进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村人员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使更多的农村富余人员转人非农劳动。

从过去情况看,1984—2007年期间,山东省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长率为6.5%,年均增量为47万人。其中1990—2007年间山东省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长率为3.4%,年均净增量为34万人。而1995年以来,随着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接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趋于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但仍然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二)农村劳动力向县市及城镇转移付出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发展县域经济,解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其就业成本也是较低的。第一,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户口在农村,一般外出务工都是短期劳动,务工人员对用工单位除工资要求以外,一般没有太多的如住房、交通等特殊福利要求,这就降低了用人单位的人力使用成本,这些企业更愿意雇佣农民工工作;第二,劳动力本地就业,无需外出务工证、计划生育证、暂住证等费用开支和办证手续,无需支付昂贵的中介费用,政府也无需为安置务工人员花更多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也减少了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降低了大、中城市吸纳这部分劳动力所进行的包括城市设施等在内的各种支出;第三,农村富余人员就近就业,亦工亦农,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进退自如,减少了来回路费,照顾了家庭,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就业成本。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县市及城镇转移,每年的春运民工流的巨大压力也会得到一定缓解。

2007年山东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向省会城市的占3.3%(35万人);转向地级市的占8%(85万人);转移到县城的占17.8%(187万人);转移建制镇的比重为26.7%(280万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在逐步体现。

(三)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素质水平也决定了他们更加适合转移到县域经济的产业中发展

县域经济的产业特点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为了错开与城市工业的竞争,也为了发挥县域经济的区位优势,县域经济的产业选择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是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制造业、加工业,发展县乡服务业、特色旅游业,发展现代种植业、养殖业。这些行业一般对劳务人员的技术含量要求相对较低,对体力劳动能力要求相对要高,其提供的岗位正适合农村富余人员工作。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可提供更多适合农民就业的岗位,可以吸纳没有更多非农技能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三、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管理非常必要。

(一)进一步推进县域综合改革,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确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思路。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和就业双增长的新路子。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过于集中的权力下放,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凡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不需要国家和省里预算内投资的、不借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项目其审批权都应该下放到县一级;凡是能一步到位将审批改为备案的,应该一律取消审批;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规划权、外贸进口权也应该下放至县一级;对于少数根据法律法规确实不能下放的审批事项,应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限时审批。除了省市两级向县一级简政放权外,县一级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重点,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扩大农业的自主消化能力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据有关方面统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是农业大省和劳动力大省,有着极大的劳动力优势和地域、气候优势。所以,在农业内部,要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优势,如水果、蔬菜、花卉、畜产、特产、中药材生产等,同时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

一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可以让农民实现专业化生产,使之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可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可以更多地解决就业;同时,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加工、购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如果把粗放农业转变为半粗放农业或者是精品农业,就可以消化许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是要认真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山东省农村内部的第三产业还很薄弱,而第三产业是最能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方。不仅要抓农村传统三产的发展,如农村的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还要充分发挥当地优势,推广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对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至关重要的。城市本身的集聚效应就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主要依靠“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就地吸纳模式,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实施这样一个新的战略,关键是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小城镇接近于农村,乡镇企业大多集中在小城镇,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与土地的关系维持一段时间,既可以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为了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连片集中发展,建立大批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

二本

是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在现阶段,大中城市及小城镇之间在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仍存在着悬殊的差距,城市的积聚效应仍然是很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小城镇,使其中一部分升级为小城市;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发展大中城市。今后,城镇化政策的核心要由控制城市规模为主转移到发挥城市积聚效益和形成合理的城市层级结构上来。

(四)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培育壮大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大都有显著的特色经济支撑。如:寿光、苍山的“菜园子”;招远的“黄金”;东阿的“阿胶”;栖霞、五莲的“果品”;沾化、无棣的“冬枣”;诸城的“贸工农”一体化等等。这些特色经济有的是传统品牌、资源优势,有的是产业创新、规模化优势,特色经济及其链条式产业链带动效应,使山东省县域经济呈现五彩缤纷的发展格局。这些特色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更多劳动就业机会。

在确立县域经济特色时,应结合本地历史文化、本地特产、资源条件,综合考虑县域交通运输、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科技水平等因素,做好特色经济规划,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竞争优势,以此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

(五)加强教育培训,多渠道、多层次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