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8 15:36: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课堂讨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课堂讨论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114-01

所谓“课堂讨论”,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从而很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教学目标。既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课堂给学生,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观,又能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信息多向传递,形式多元互动,用智慧启迪智慧,集思广益,共同发展。

如今在语文课堂中,许多老师都喜欢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求知识,特别是在公开课活动中,课堂讨论很热烈,同学们你争我辩,热闹非凡……事实上这种形式化的为做课而讨论,为课改而讨论的现象存在诸多问题。①讨论内容不合理。讨论的内容许多没有含金量,没有思维的价值。学生一听即会,但为了完成老师的要求,不得不讨论。②讨论时间不合理。要么讨论时间过短,学生没有充分展开,只是蜻蜓点水;要么讨论时间过长,学生无事可以做,课堂松散,讨论时间演变成了学生的休闲时间。③讨论形式单一。只要老师一宣布讨论,学生便凑在一起叽叽喳喳个不停。讨论无组织、无纪律。小组是开小会的场所,或是小组是优秀者的一言堂,落后者永远是听众。时间长了,学生情绪厌倦,降低了讨论兴趣与参与热情。

一味的讨论,学生完全没有静心读书、独自体验感悟的机会,效果会好吗?一味的讨论,若不加以引导,势必会本末倒置。我认为课堂讨论既要体现探究、合作的理念,又要真正成为渴求知识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安排讨论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讨论”的度

1.1 讨论的问题“难易”要有度。讨论要对所提出的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其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问题的优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特别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过于容易,激不起学生的思维火花,会使讨论流于形式;问题过难则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产生畏惧心理。这就需要老师精心研究问题。悉心了解学生,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学识经验等,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后,跳一跳能摘到。如在学习《羚羊木雕》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a、礼物送出去后能不能再拿回来?b、礼物该不该送?c、贵重的物品能不能送给朋友?d、到底是“物重”还是“情重”?这几个问题,由浅入深,通过讨论,能让学生领悟文章主旨;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一课时,对于文章结尾处,父亲的朋友已经表示了惭愧,下车来拉他,可“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属于无礼?此文写的是少儿生活故事,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这样设计问题,不仅大家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而且还在无形中学习了为人处事的方法,收到了课文学习以外的效果。

1.2 讨论的“时间”要有度。在安排学生讨论时,大多是讨论时间过短,三、四个问题,学生刚刚转过身去,问题还没有展开,老师就宣布讨论结束了;有的教师还常用时间来限制:“下面大家讨论一分钟。”一分钟学生能讨论出什么呢?也有不少教师,讨论时间又过长,一节课解决不了几个问题。讨论时间的长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没有讨论深刻,学生们正在兴头上,就不要轻易用时间打断;有些问题经过讨论已经没有什么进展了,就不要再讨论了,可以换个角度试试。

2.要正确使用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法

在提倡“开放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今天,讨论法自然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高频率使用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为了课堂上的热热闹闹,就给自己的课堂教学贴上“以学生为主体”、“研究性学习”等光鲜的标签,根本不考虑讨论的质量和效果。我认为:讨论的内容要有选择性。如文学常识、汉语知识,我认为就没有过多讨论的必要,甚至不需要讨论;讨论的时间要合理。时间的长短要以实际情况而定,长了是一种浪费,会“喧宾夺主”,因为讨论只是课堂教学诸多形式中的一种。短了则起不到讨论应有的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适时进行总结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评价,使大家基本形成共识;讨论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议一议,论一论,广泛听听大家的意见,防止少数学生主宰讨论、垄断讨论的不良现象。

篇2

一、讨论小组的组建要合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篇3

某次去市里听了一节参与优质课评比的历史课,其中有个环节引人深思,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之后马上要求学生自由讨论,可是学生们并没响应,这位老师于是讲了一番“三个臭皮匠”的道理,还是没人吭声,老师几乎是乞求的语气了“你们前后左右讨论一下吧!”于是终于有一些声音了,可是当老师点学生回答时,学生们却言不成句,最后老师只好自问自答了。这是一个明显失败的课堂讨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讨论这一教学方法真正有效果呢?

一、我们应该明确我们的课堂讨论是要达到何种教学目标

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历史课程的改革,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而此后提出的三维历史教学目标中,又特别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把历史思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历史知识的类型转变为思维训练的类型;在教学的过程中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重视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避免把历史学习当成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成为历史简单的记事本。由此可见,我们的课堂讨论应该关注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关注标准答案,更不是为了课堂的活跃而让讨论流于表面形式。

二、要充分关注提出来进行课堂讨论的历史问题

进行课堂讨论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又分为两方面,即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教师提问就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结构,了解教学目标以及研究教材中重要的历史结论的表述方法时,力求符合历史教学规律及学生的思维过程,并根据高中学生的人文基础、对现实问题的敏锐程度以及他们经常关注的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在设计问题时,尽可能设计得符合学生的实际,使他们能调动起自己的兴趣、经验和创造力。

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力争做到学生对于每个问题有话可说,而且能够言之成理,一般来说,问题提出来以后,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思考,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学生提问也是一个相当关键的方面,因为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他们比较关注但是又比较疑惑的地方,而且从他们提出的问题里面,可以发现他们的思维水平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以此,可以适当调整教学的难易度与授课方式,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设计课堂讨论专题,这样把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根据经验所提的问题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讨论板块,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囊括了教学的重难点。

篇4

课堂讨论的着重点不是讨论的结果如何,而在于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充分暴露学生的想法(思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什么问题、何时让学生讨论,教师应有明确的目的,或为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或为加强知识间的沟通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讨论问题的选择应遵循小而具体、新而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等原则。

二、把握时机

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机会,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转化的关节处。所以,要搞好课堂讨论,还需善于捕捉讨论的最佳时机。常见的最佳时机有:

1.当需要突出重点时

课堂教学必须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做到重点突出,而组织课堂讨论,则是突出重点的方法之一。这样不仅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当需要扩展和深化知识时

课堂教学要“抓纲靠本”,但这绝不意味着照本宣科。课本中的有些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予以扩展和深化,以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3.当学生的认识普遍发生偏差时

学生学习中产生的认识偏差(或错误),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利用它引发讨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纠正学生的错误具有特殊作用。

4.当教师的提问出现“卡壳”时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认知结构等智力因素的制约和注意、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卡壳”的现象并不少见。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既不能一手包揽,也不能“穷追猛打”,更不能冷言相讥,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达到使“卡壳”学生茅塞顿开的目的。

5.当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

课堂教学的构思和组织,要以启迪学生思维为中心。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思维并非时刻都处于亢奋状态,而是有张有弛,高低起伏的,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可及时组织讨论,将学生的思维重新推向,以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教学节奏。

三、把握火候

组织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火候,可以概括为四度,即梯度(如设置知识台阶)、跨度(如知识块之间的联系)、深度(如要求的难易)、密度(如容量的多寡)。教师要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不断地提醒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引导他们去与新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四、形式多变

讨论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实际变化,可以是指导式讨论,就是教师结合教学目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坐在一起,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教师则不时地参与讨论,或作一些提示、释疑;也可以是自主式讨论,就是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让学生自学教材,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自由式的讨论,寻找答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应指定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记录、归纳本组学生的意见,分组讨论后,还应让各组进行交流,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此外,也可以分成两组,就某个问题进行辩论。

五、延缓评价

在讨论中,教师要尽可能延缓评价,在学生思路穷尽之时,切不可“强行”向学生推出标准答案。在找出最佳方案之前,应让“劣质”方案充分表演。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讨论的过程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反思、归纳和总结,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评价的语言应精练,要切中要害,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应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氛围宽松

篇5

当前,分组讨论成了新课程实施中的“亮点”,频繁地出现在地理课堂教学之中。但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行为的不到位和学生活动的盲目性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透视地理课程中分组讨论各环节教师行为和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有效的分组讨论策略,是教师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

一、讨论流于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

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根本不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结果出现了以下问题:①提问远离生活,例如,面对农村的孩子问“某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有哪些可行性措施?”学生当然无从谈起。②问题难度过大。③问题随意生成。课堂上教师问题一宣布,学生便匆忙行动,七嘴八舌,热闹非凡。可仔细一听,只议不思,只说不听,大多数学生各自为政,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学生干脆天南地北东扯西拉,偏离了讨论的主题。

对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课堂讨论主题,要精心安排,有所取舍。教师首先要深入专研文本,那些一目了然或难度过大以及学生没有相应知识储备的问题都不适宜讨论。所提问题的难度要稍高于学生个人的“智慧”水平,稍低于小组的“合力”水平。其次,要开放、灵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存在争议的概念、原理作为小组讨论话题,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讨论的重点和难点不深入,点水而过

有的教师为追求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把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论”,结果一堂课提出十几个问题,致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却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此外,还存在讨论无序、调控失效等问题。

对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讨论时各抒己见,做到言之有物,但必须让学生做好充足的学习准备,从而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讨论才会有真正的心灵交汇,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其次,教师还有必要适时介入学生讨论,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例如,当学生回答得不够完整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追问;当学生提出意外问题时,教师应以讨论参与者的身份加入,站在学生的中间;当学生在讨论中争执不下时,教师应站在学生的旁边,引导他们在讨论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并遵守讨论规则。

三、学生交流注重个人表现,缺乏集体智慧

学生讨论、追求的是完全的自由,表面看来,他们的主体地位是确立了,但却忽略了课堂讨论的实质。比如,有的学生滔滔不绝,讨论时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与同学发生争执。在全班层面的交流往往只是发言学生对着教师发言,多单向汇报,缺少多向交流。同时,一些胆小、性格内向、学习困难的学生,因为缺乏参与讨论的勇气,而出现了精英发言,弱势无语的现象。此外,在讨论中,学生多只注重自身的观点,而很少有代表集体智慧的统一观点。

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在交流前就应安排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要点及时记录下来,只有先有自己的想法,然后才可能相互交流,由此出现思想的碰撞、观点的整合。其次,应让能力弱的先说,能力强的同学则作总结归纳,由此打破组内的精英主导,而其他同学处于从属地位的态势,给每位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公平性。

四、讨论评价太飘渺,不切合实际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24

随着连云港六模块教学升级版的课程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已成为一种教学时尚,是广大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也不例外。这是实现“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一种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讨论的应用,能够诱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取长补短,得出结论,从而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互动式的交流研讨中实现共同发展、教学相长。

通过跟随县视导组领导听课、座谈等,笔者听了许多教师准备的高质量的课,他们都无一例外地使用了课堂讨论。笔者在感到欣喜之余,也深刻体会到讨论策略的实施仍存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进的问题。

一、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

1. 讨论议题变动性大,问题深浅把握不当

通过听课,笔者发现讨论是每位教师都会用到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中要让学生讨论五六次甚至更多。而且,有的课堂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形式主义的嫌疑很大。导致讨论就像一场接力赛,学生疲于应付,收到的效果也令人担忧。另外,教师设置的讨论问题有时太肤浅,有时玄而难懂,使学生失去了讨论的兴趣。

2. 学生投入不均衡,思考肤浅狭隘

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形: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教室里立即呈现出一片热闹的场景,貌似每个学生都在参与讨论。但是,由于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作祟,低年级学生反而比高年级学生的参与度更高,讨论更积极。而且这种看似热闹的讨论场景常常会有学生浑水摸鱼,作为旁观者的身份未经独立思考而从学生已经讨论好的问题中获取答案和信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扮演严师很难深入学生,因此对问题缺乏有效的引导。另外,在初中思品课堂上,学生习惯性的动作就是在教材上找答案,并没有融入自己的观点和创新性的意见,发挥性的诠释更是少见。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那么,要避免讨论中的冷场,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就应该改变以往单纯依赖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课堂讨论问题的策略

1. 精心设计重点,转变教学观念

在讨论前,教师应精心选择并精确表述论题。一个好的论题本身应该是明白易懂、表述清晰的,其答案也应来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需要知识的深化和组合,学生在回答时应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例如,在讲到九年级第一课时“感受社会变化”时,笔者让学生围绕身边自己观察到的人和事,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组织答案、参与讨论,这样既可以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2. 科学计划调控,增加讨论的实效性

教学的情境千变万化,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境把握课堂讨论的节奏,积极参与、适时介入、及时引导,做好讨论的组织调控工作。在讲到九年级第六课“认识依法治国”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时,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后,应给学生留有适当的进行思考的时间。在讨论过程中的某些中间环节上,教师可结合案例分析“小悦悦”事件,或适时地做简短的阶段性小结,以明确对当前面临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问题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作画龙点睛式的点评或给予激励性的、客观真实的评价。

3. 及时深化问题,保证课堂讨论成果

篇7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讨论的问题很多,但不能全都组织讨论,应抓住重点,选取有价值的东西进行讨论。

如《落花生》一课,议花生部分是重点,把这部分读懂,就能全文皆通。而议花生这部分,只要抓住“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和“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两句话,弄明“议”的原因及结果,再讨论“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如果引导学生从全文着眼,打破原来结构,将前后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讨论,就会达到理解疑难的目的。再如《挑山工》一课,可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再让他们读课文最后一段,抓住“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这句话,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我’需要它”。抓住这个重点,对理解课文便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要创设融洽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用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来启发、引导、点拨学生,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在发言中,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如“你真善于动脑筋”、“你真是与众不同啊”等;对一时语塞或说错的学生要加以鼓励,如“别急,你这么聪明,一定能想出来的”、“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很好,能换一个角度想一想吗?”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和蔼可亲。

在组织讨论时,要创设一种和谐的情境。如教《草原》一课,教者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草原的美好风光,创设一个旅游环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再讨论:“作为一名导游,你如何给游客介绍草原呢?”可采用提问的形式,游客提问,导游讲解;也可由导游提问,游客共同研讨解答;回答不理想的,导游再补充。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讨论交流,会感到愉快,他们的潜能就会得到更好发挥,个性得到更大张扬,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要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讨论问题一般都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只有经过认真自学,充分思考,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再用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自学,学生才能自主地发现、探究、创造,培养主动探究的品质。

如教《草船借箭》,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组织讨论“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句话。这句话反映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周瑜的“嫉贤妒能”。学生在初步自学后,以为周瑜认为诸葛亮神机妙算,他比不上诸葛亮。这种理解是很肤浅的。应组织学生充分自学,最终认识到诸葛亮之所以神机妙算,是因为他“知天文,识地理,知已知彼,顾全大局”,而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所以他最后发出“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的慨叹。只有在学生充分自学后,讨论才能更有效,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解决问题的症结。

四、要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评价

篇8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什么并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重要千万倍。学生的思维应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合作交流。”可见,讨论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很有效的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次进行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改革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变“讲”为“导”,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方向转化,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但仔细观察和思考当前课堂的讨论学习方式,会发现很多讨论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那么如何使讨论富有成效呢?笔者认为关键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在真正需要讨论的时候,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时机稍纵即逝,讨论时机的把握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在学习重点和难点时进行讨论

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新旧知识产生的联结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理解的关键处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正如数学家王元指出的:“不断抽象是数学的特点之一……学习数学首先要弄清知识点的关键处,否则脑子里难免是一盆糨糊。”

《可能性》教学片段:教师将课前装有各种颜色球的口袋发到每个小组,提出活动要求,并且把活动结果记录下来……师生交流活动。

师:“你们摸到红球了吗?摸到红球的小朋友站起来。”(片刻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前后小组相互交流一下(展开讨论)。师:“这个口袋到底藏有什么秘密?这么玄虚!打开口袋看看,能不能解开这个谜?”(生打开后发现袋子里装有不同颜色的球)师:“为什么有的组摸到的全是红球,有的组可能摸到红球,而有的组不可能摸到红球呢?”(再次组织学生讨论)

如上,教师不直接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而是发挥“集体”智慧,通过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议一议”,在动脑、动口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认知过程。

二、在认知不同时进行讨论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思维水平的差异、思维角度的不同、思维策略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有时会产生不同的思维结果。针对学生所呈现的不同的思维结果,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

《认识分数》教学片段――师:“这盘桃(8个)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交流时答案有1/4,2/4,2/8三种不同的情况。讨论:这盘桃平均分成了几份?这一份究竟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并从中品尝探索的艰难与成功的欢乐。

三、在揭示规律时进行讨论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这就要求学生有提炼、概括重点的能力。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全面性、周密性与概括性,为提高自学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片段――师:“请大家从黑板中任取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试一试,看刚才哪个同学的发现是否有道理?”(生验证)师:“有没有人找到一个两位数,它的各位数字和是3的倍数,但这个数却不能被3整除?”(生答没有)师:“那刚才那个同学发现的规律对两位数是适用的,对于三位数、四位数也同样适用吗?”小组讨论、研究。生1:“我们小组发现这条规律对三四位数也适用,如123和321。”生2:“我们小组发现这条规律不仅对三四位数适用,对五六位数等多位数同样适用,如12300和369369。”师带头鼓掌:“同学们真了不起,能像数学家一样去研究、去发现,那能把你们发现的规律相互说一说吗?”(生说,师出示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学会探索、分析与归纳,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四、在区别概念时进行讨论

篇9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各种能够促进人的独立自主和自由合作学习的条件。”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从教学实践来看,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被教学工作者们所采用,它的种种好处,似乎在教师们的心中已形成共识。所以,现在许多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公开课、汇报课、演示课上,执教者都有意识地设计了讨论环节。但由于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率低,优生在讨论的时候只顾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大部分中等生和差生很少有发表意见,使得讨论的效果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精心组织讨论内容

教师在选择讨论内容是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思考价值的内容可以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因此,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例如,教学“自然数和整数”时,这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另一方面要选择能展开的内容进行讨论。要使课堂讨论能顺利展开,教师要善于寻找疑点,巧设问题,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全面的认知。例如,教学计算4+1=?我在教学的时候,就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算法。有的学生说我是拨手指1、2、3、4、5数的;有的说我是从4开始,再往下数一个数(4、5);还有的学生是利用数的组成的知识得出4+1=5。我肯定学生的3种不同思考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讨论:这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些比较简便,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利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二、精心捕捉讨论机会

(一)当学生产生困惑时

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困惑时,他们往往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希望从别人的发言和交流中得到启发。所以,这时候组织讨论效果会较好。例如,教学“角的分类”时,教师出示不同的角,让学生先说说准备把它们按怎样的标准分类。有的学生说按角的个数来分;有的学生说可以按角的大小分;有的学生说可以按边的长短分。对于他们的见解,教师先不要马上否定或肯定,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按照上面三种的想法,边讨论边操作。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学生认为第一种的想法如果碰到有很多角时,这方法就行不通了。第二种想法,可以以直角为标准,看这些角中哪些角比直角大,哪些角比直角小,这种方法比较合理。第三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角的大小跟边的长度是没有关的。在讨论中,学生自己发现角的分类的正确方法,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

(二)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时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以及思维方法的不合理,在解答问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误的方法,这正暴露出他们真实的情况:学习的内容没有掌握好。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去探究、讨论,并及时予以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如学习较难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反叙应用题:红花有15朵,红花比黄花多7朵,黄花有多少朵?学生分析解答时会出现:15-7、15+7两种不同的算式。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讨论:“15-7、15+7哪个算式是对的,你们是怎么想的?”通过讨论,学生知道“红花比黄花多7朵”,就是红花多,可以把红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黄花同样多的朵数,另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7朵,从红花的15朵里去掉比黄花多的7朵,剩下的就是和黄花同样多的朵数,所以求黄花的朵数要用减法。而15+7,说明黄花的朵数多了,这和“红花比黄花多7朵”这一句话有矛盾。在讨论中错误的同学明白了错误的原因,而做对的同学的正确想法又一次得到了肯定,避免了错误的再次发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精心评价讨论效果

课堂讨论结束后,讨论效果必须及时反馈。通过各种形式把讨论结果呈现在课堂上,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教师就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才能有效地调控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时,讨论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学生知道了。但当教师出判断题“正方体是长方体”让学生判断时,学生回答:“错误。”理由是: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没有“特殊的”就错误了。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他们的特征,明确:正方体不仅具备长方体的特征,还有自己的特征,而长方体不具备正方体的所有特征,所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是由于讨论效果的及时反馈,才促进了学生对知识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课堂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并实现自我教育的好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是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改变以往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最有效的手段。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238-01

一、课堂讨论对教学的积极意义

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其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堂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总是对各种讨论兴趣盎然,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好动,乐于交往,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在讨论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满足。二是课堂讨论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自由探索性。

2、课堂讨论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的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在讨论中碰撞、反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发展,提高思维活动的有效性。从而收到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3、课堂讨论有助于实现教育的升华。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方面,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并接受别人的批评,从而在处事上更宽容和谦虚;②小组作为一个集体,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4、课堂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或漏洞在所难免,在课堂讨论中让他们自己去分析、甄别、类比、猜想、剖析、纠错、证明,从而全面、透彻的理解问题。通过对同学的意见和观点的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培养。

5、课堂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说服人家是不易的,“说”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创新过程,因而课堂讨论比教师讲授和个人探索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有效的课堂讨论应避免的几种误区

合作讨论的形式虽然很好,但是也有缺点:在表面热热闹闹的讨论下,难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参与,有同学“随波逐流”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1、只注重形式轻视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学生掌握得非常熟练,本不需要展开讨论,但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体现新课程的课堂互动理念”,而不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搬出“讨论”法宝,使得时间浪费,课堂重点偏移,导致课堂讨论的形式化和表演化,从而使课堂讨论效率降低。

2、一味地追求数量忽视质量。为追求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教师出示问题后马上组织讨论,一节课提出许多问题进行讨论,课堂容量增加了,却收效甚微。提出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学生才有参与讨论的动力、能力和积极性,讨论时才会出现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创造出新知识和观点。

3、盲目自主忽视指导。有的课堂重学生的自由,教师成了旁观者,表面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定,但很可能忽略了课堂讨论的实质。由于学生的程度不一,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水平有差异,在课堂讨论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水平加以点拨和指导。

4、讨论离题。讨论开始后,学生可能会由于讨论中的一些问题而转移讨论中心,从而使讨论偏离论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讨论中注意听取学生发言,并随时引导,而不要让讨论扯到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上。

5、讨论不制定规则。讨论前制定一些讨论规则是十分必要的,讨论如果没有规则,就会十分混乱。

6、不能及时总结。讨论结束后,如不进行总结,就会使学生对讨论的结果和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反而引起思想上的混乱。所以在每次讨论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说明讨论结果,并指出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应注意改正的错误等。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

生生互动是课堂讨论的主要特点,教师作为课堂的一个组成部分,也要参与到讨论中去,使讨论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出不同观点的碰撞,师生互动中体现情感的交流。

1、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明白学生讨论要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要抓住讨论的契机,把讨论放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放在学生易混淆处;难度要适宜,要放在学生思维的敏感区,使学生经过课堂讨论后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2、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讨论让学生进行思考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为后面的讨论节省了时间。因为没有思考问题,学生还没有思路就去讨论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讨论中你一句我一句还会干扰学生的思维。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程,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没有充裕时间的独立思考,充其量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有时还会产生“牛头不对马嘴”的观点,课堂讨论收效甚微。

3、要及时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可以到下面去问一问,有经验的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情绪来做出判断。及时的终止讨论,避免浪费时间。课堂讨论的关键是教师参与。课堂讨论不是只有学生参与、教师旁观,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随时都会有新思想和新问题生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解决,往往会阻碍课堂讨论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介入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篇11

关键词:讨论,“思维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跳一跳,能摘到”,“三会”,两极分化。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实现学生能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