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6: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设计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 要:IDEO作为全球十大创意公司之一,应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考,为全世界的领导企业以及政府、教育、健康等社会部门,驱动创新和成长。它的「设计思考所拥有的三大准则的考验、三大探索的过程以及成功的三要素是未来设计师所必须面对以及思考的。
关键词:IDEO;设计思考;创新;商业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118-02
一、IDEO
作为全球十大创意公司之一的IDEO,成立于1991年,是由一群斯坦福大学毕业生所创立的。1991年由大卫凯利设计公司(David Kelley Design)与ID Two设计公司以及Matrix产品设计公司共同组成。多年来,IDEO强调设计创新,以站在人的立场上来制造产品。其客户遍布在全世界,且多有一些知名厂商:如BMW汽车,NIKE,3M,飞利浦等等。IDEO以其精确的设计水准,在商场上奔走30余年,成功设计并开发了诸多已成为行业标准的创新产品,其中包括苹果电脑的第一个鼠标器――滑鼠;以及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GRID电脑;掌上型电脑(开创了掌上电脑的先河,引领了新的市场);宝丽来的Zyliss厨房用具以及欧乐B的软柄儿童牙刷等等。
1991年,IDEO即连续14年获得了《商业周刊》的产品设计大奖。19次荣获Red Dot设计概念奖以及超过15次的IF Hanover设计大奖。2001年,其创始人David Kelley和IDEO因在产品设计方面的突出成绩,荣获纽约国立设计博物馆授予的国家设计奖。2005和2006年IDEO连续被波士顿咨询协会评为全世界最富创新精神的20家公司之一,其中前十名最富创新精神的公司里有一半是IDEO的合作商。如今,拥有500设计精英的IDEO,以设计帮助客户提供品牌体验,是全球领先的商业创新咨询机构。他们帮助远见卓识的商业领导者探讨核心问题,开创价值新领地。同时,他们设计有意义的产品,锻造品牌策略,开发数字体验。身为世界顶尖创意公司的掌门人,Tim Brown是《财星》百大企业不可或缺的顾问。他服务的客户遍及各产业,包括苹果电脑、微软、百事、梅约诊所和Steelcase家具等。也是协助贫困民众的聪明人基金会董事成员。布朗是工业设计出身,曾经多次获得设计大奖。他的作品曾在纽约现代博物馆、东京AXIS艺廊、伦敦设计博物馆展出。他于2008年,在《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中讲到:“像设计师一样思考,不只能改变开发产品、服务与流程的做法,甚至能改变构思策略的方式。他应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考为全世界的领导企业以及政府、教育等部门,驱动创新和成长。他一贯认为,比起打造外形酷炫的小玩意,设计更应该跳出设计师受限的小圈子,以解决问题为准则,走进市井小民的生活,他呼吁设计师们必须将视野转移到区域性、合作性与参与性的「设计思考之上。
二、IDEO的「设计思考
1.「设计思考的三大准则。“科技是设计思考之本,讲求「感性科技;人性是设计思考之始,注重「人性设计;文化是设计思考之源,追求「文化创意。因此,现代的设计师必须融合「感性设计与「人性设计的设计思考,营造一个具有「文化创意的人性化的组织与生活环境[1,2]。诚如Tim Brown所讲,「设计思考是以人为本的过程。「设计思考的三大准则是可行性(feasibility)、延续性(viability)与需求性(desirability)。“可行性,在可预见的未来,有可能实现功能;延续性,有可能成为可持续商业模式中的一部分;需求性,对人们来说是有意义的。”即技术的可行性、商业的延续性以及人的需求性。设计师创造了世界所需要的东西,通常是他们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本质上就是通过满足人们的需求来获得真正的创意空间。技术在这里应当如何呈现,可以创造怎样的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在商业的延续性。不同的创新手段在这个空间体现不同,传统的研发技术,就是通过这种科技手段来实现的。首先创造发明了新技术,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利用这些技术来谋利。许多传统的商业咨询和商业创新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如今,该如何创新,设计师首先应该在商业的延续性以及技术的可行性基础之上着重考虑用户的需求即以人为中心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就是不容忽视的地方是这个图中相交的地方。如果说用户的需求性与商业的延续性以及科技的可行性这三个条件下产生创新的话,那么用户的需求与商业的延续性相交产生什么?商业的延续性与科技的可行性相交会产生什么?用户的需求与科技的可行性相交会产生什么?这两两相重叠时所体现出来的创新,恰恰是设计师需要完成的部分。
例如技术与人重叠的部分代表着功能创新(Functional innovation),是技术与人类的协调发展。这里的功能可以理解为产品功能。产品功能有着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之分。物质功能通常指技术、实用与环境功能。其中,技术功能一般强调的是性能、可靠性与安全性;实用功能强调的是其操作性与宜人性以及效能;环境功能中强调人工自然与生存方式。精神功能通常指审美、象征和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中强调造型美与技术美;象征那功能中强调集团、地位、意义与个人象征;教育功能中强调陶冶情操与影响思想。这些都是功能创新所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也是工业设计团队真正需要实现的。工业设计作为一种赋予技术使用价值和吸引力的工艺,其本质也在于协调技术和人类。
在商业和人类重叠的这一部分中,包含营销创新(Marketing innovation)、品牌创新(Brand innovation)、以及一些其他的设计方式。这是广告人需要做的,我们称之为情感创新(Emotional innovation)。在商业与人类的交集中,尤为凸显的就是情感化创新,体现在设计中可以归纳为形态的情感化设计创新、风格的情感化设计创新以及特质的情感化设计创新。Norman在他的著作《情感化设计》中指出,情感化设计需要在三中水平上寻找平衡:本能水平的设计――外形;行为水平的设计――使用的乐趣和效率;反思水平的设计――自我形象、个人满意、记忆。还有商业和技术重叠的部分,这里产生的是工艺创新(Process innovation)。更进一步说,这跟设计师们以往做的那些事情不一样,而且会越来越重要。最中间的重叠部分就是「设计思考,也可以说是一种体验式创新。“从日用品到商品,到服务,再到体验,与体验世界方式的根本转变吻合,从主要考虑功能,转变为主要考虑产品与服务所带来的情感体验。[2]”此外,还有一些手段(Tools)、工艺(processes)、人(roles)和环境(Environment)因素的支持。台湾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的李仁芳教授曾指出:“「设计思考远远超乎我们以往所认知的美学与风格课题。它其实更代表一种对实验的开放精神,对说故事的热爱,对异质性成员编组合作的需求,以及用手思考,强调原型实作的直觉――它是用简洁纯熟的技巧去建造、制作和沟通复杂构想的整套体系的做事方法。真正的设计思考家,不只是「做设计,他们更是「活在设计里。[1]”
2.「设计思考的三大探索过程。「设计思考的三大探索过程分别是:发想(Inspiration)、构思(Ideation)、执行(Implementation)。「设计思考的发想本质是生活化的,指的是刺激你寻找解决方案的机会与需求。发想也可以说是灵感,然而灵感的获得并非易事。我们很难从抽象中获取灵感,除非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对新事物的详细观察,使我们产生敏锐的洞察力。「设计思考的构思过程是专业化的,指的是想法的催生、发展和验证。「设计思考的执行成果则是普遍化的,指的是从研究室通往市场的步骤。布朗用很生动的话语来解释了这个过程:“首先是如何获得启发,也就是你的想法和创意从哪里来,为此你需要走出办公室,直接观察用户和世界,提出问题并获得洞察;然后是如何产生想法和创意,为此你需要用到头脑风暴、搭建模型等方法来表达和引导想法;最后是如何执行创意,为此你需要进行制作和开发,讲出一个好故事,为推向市场作准备。[3]”
3.「设计思考的三要素。除此之外,洞见(insight)、观察(observation)与同理心(empathy)是设计思考成功的三要素,在设计思考过程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洞见(insight)指的是未来的设计师将扮演科技的诠释者。即需要分析人和产品的关系,并进而推展到分析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观察(observation)是人性的引领者,即看人们不做的,听人们不说的。有时,为了达到目的,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生活、思考以及对极端人群进行深入观察。同理心(empathy)是感性的创造者与品位的营造者。强调设身处地、感同深受。通过人性设计,营造一个人性化的组织与环境。
三、小 结
IDEO作为世界顶级的商业创新咨询公司,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考运用于设计创新之中。同时,在工作中不只局限于某一产品的外形美观或者功能的合理性,还帮助企业在技术的可行性、商业的延续性以及人的需求性之中寻找到平衡。由这个脉络重新思考,设计的时代意义,不只是让人迷恋的风格,审美,而是给予人心振奋的生活改变。
参考文献:
1 (英)提姆・布朗(Tim Brown)著.吴莉君译.设计思考改造世界[M].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
2 (英)提姆・布朗(Tim Brown)著.侯婷译.设计改变一切[M].万卷出版公司,2011.
3 黄晨岚.IDEO蒂姆・布朗:设计以人为本[J/OL].环球企业家, 2011-10-10.
而复合材料的船壳则有不同的特性。复材结构本身可以采取减振设计,以减少外加的隔音材厚度,增加船内使用空间。
减振设计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防止振动的能量传递到居住空间,而这些振动源包括有主机、发电机、空调系统或是波浪击船壳等等,
减少噪音源并不是目前减振设计的重要方向,重要的是让居住空间里的人感觉不到这些振动和噪音。就像是故意设计让乘客完全处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之中。现在的隔音设计可以在空调的舱间里噪音值达到40分贝以下,而且做到重量轻、体积小。
舭线(Chine)的设计,这个位置在高速航行时会引起紊流及空蚀气泡击船壳,造成高频(hiqh-frequency)噪音。会让人感到相当不悦。
而另一种会产生低频噪音的则是波浪冲击在船底板及船侧板上所产生的,这种振动就不只在高速航行时才会发生。要减少这个噪音的传递,可以在船底及船侧交接位置加上芯材及纤维补强,使两面的接台更加平顺,宽度至少6寸,让Chine的刚性变大。而底板与侧板所造成低频嗓音的传递。可以用加强材将平板的间距缩小来减少,原则上至少要再加上适当重量的梁结构才行。
冲模的设计前提就是,在满足模具性能的前提下,尽量使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材料消耗少、制作成本低,既要保证寿命,又要考虑经济性。在此要求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符合市场和厂家的产品。以下简单介绍下冲模设计的步骤:
一、冲压工艺性的分析
对需要工艺性分析的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和对冲裁工艺性的适应性。先审查产品制件是否是否合乎工艺性和冲压的经济性,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冲裁件容易冲刺,以便简化模具,保证模具质量,提高模具寿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当前冲压工艺迅速发展的今天,根据实际的需要和可能,综合各项冲压技术,合理地选择方法,正确地进行工艺与设计,能够做到满足技术要求,同时也满足冲压工艺要求。
二、确定模具的工艺方案
(1)在分析工艺的基础上,确定冲压件的总体工艺方案,然后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它是制定冲压工艺的核心。在确定方案时,要确定工件的基本工序性质、工序数目以及工序的顺序,再将其排列组合成各种方案,最后进行综合性的分析。(2)各方案比较,确定最佳的工艺方案。其要遵守三个原则:保证冲压件的质量、经济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三、确定工序的模具结构形式
方案确定之后,之后就要确定模具的具体结构,主要包括:毛坯的定位方式,卸料、压料与出件的方式,上下模的导向及其模架、主要零部件的定位于固定方式及其他特殊设计等。其中最常用的定位装置如图1所示:
四、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1)计算毛坯展开尺寸。(2)确定排样方案和计算材料利用率。根据相关手册,确定搭边值、板料规格和材料方式,整条板料的材料利用率公式: =nA1/(LB)?00%。(3)计算各工序的冲压力与压力中心的确定。
五、凹模与凸模的设计
根据加工零件的种类,先确定凹模或者凸模的材料,热处理方式以及尺寸大小,根据已算出的数据,求得另一个模芯的尺寸,确定材料以及热处理方式。
六、选择冲压设备
冲压设备可以根据生产零件的大小、批量和形状来分类,不同种类设备还有不同规格。合理地选择适合的设备。其中常用的开式曲柄压力机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七、填写工艺卡片
八、绘制模具装配图及非标准件的零件图
传统的模具设计是二维平面绘图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者的经验,设计和制造都是属于黑匣子工作,是一个费时、费力的串行工程。而计算机科学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设计者克服传统方法无法避免的困难,由二维设计转变为三维参数化设计,通过利用软件的模拟功能进行成型模拟,在设计阶段就可以发现设计是否合理,设计与制造是并行工程,节省工时、缩短周期、降低成本。因此,企业要求模具设计人员除了具有模具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经验外,还必须将CAD/CAE/CAM技术应用于模具设计中,才能符合企业的发展,才能使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现代模具设计方法》正是为了适应社会对模具设计人才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前沿性课程,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新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和了解模具设计的前沿技术,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由于开设时间比较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正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培养适应21世纪的具有创新思维模具技术人才,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需要进行不的完善和整合。
一、现代模具设计方法课程的定位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随着CAD/CAE/CAM/CAPP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模具行业中的日益广泛的应用,给模具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目前在我国模具工业生产的第一线,反映出缺少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而导致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先进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应用不普及,模具产品的商品化率、标准化率不高等现象。这是因为模具工业现今已成为制造业中产品需求量增加最快和科技含量增长最快的行业。不论是各类模具的设计,还是各种模具制造,都是高精度设备的操作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集合,都大量需要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国外先进制造技术发达的国家早在70年代就可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模具的设计,发展至今,许多国家都推出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模具设计软件,如美国PTC公司的Pro/E,EDS公司的UG-Ⅱ,SOLIDWORKS公司的SOLIDWORKS软件,以色列的CIMATORON软件等,这些软件在各自国家的汽车、飞机行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国现代模具制造起步较晚,仅仅是在90年代,才有部分院校和大型企业进行相关的研究,并陆续推出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软件,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的CAXA软件,华中科技大学的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注塑模HSC311软件等。特别是近几年随着CAD/CAE/CAM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企业引进了国外的一些模具设计软件、模具模拟软件,因此今后的模具设计和制造必然走三维化、无图纸化的道路。
因此21世纪模具专业毕业生除必须具备政治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一些专业特色:1.具备宽口径的知识能力结构。模具设计人员除了要掌握模具结构的工艺设计外,还必须具备模具结构的制造、模具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的成型工艺特性等知识。2.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应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不仅能将整个设计思维体现在图纸上面,还能将其具体化、实物化;不仅能设计模具,还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3.具有现代制造技术的应用能力。传统的设计制造思维方法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熟练应用各种专业软件和数控加工手段,才能真正掌握现代模具设计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模具设计大师。
现代模具设计方法课程的定位是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工程实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通过现代模具设计方法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并能初步掌握现代模具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使学生适应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需要,满足我国的工程实用型人才紧缺,促进我国高新模具人才培养的目的。
二、现代模具设计方法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
由于现代模具设计方法课程是一门新型的前沿性课程,还没有一本很好的教材作为依托,因此任课教师对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的确定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现代模具设计方法的核心技术,而不仅仅是学会某种CAD/CAM软件,完善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是迫在眉睫的。完善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是以就业导向的课程定位为原则,根据目前世界模具制造业发展趋势而展开的。具体设计思路为:
1.塑料模具三维设计软件、模拟软件、制造软件的设计原理。在“以塑代钢”思想的指导下,注塑产品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塑料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掌握塑料模具三维设计软件、模拟软件、制造软件的设计原理作为理论教学内容的重点。
2.钣金模具三维设计软件、模拟软件、制造软件的设计原理。
3.三维模具设计软件、模拟软件、制造软件的核心开发技术。模具CAD/CAE/CAM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与模具CAD/CAE/CAM相关的核心技术有参数化技术、建模技术、装配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元分析技术等。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理论教学内容的介绍,让学生掌握在进行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从产品到模具再到产品的全过程通过CAD/CAE/CAM实现的道理。
通过对理论教学内容的完善,让同学们在进行上机实践的同时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做到融会贯通,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适应企业的模具设计新技术。
三、现代模具设计方法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
现代模具设计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自己不上机实践,该门课程的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本门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为:
1.基于校内仿真模拟平台的现代模具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的确定。由于目前各大中型企业所用的模具设计软件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各种模具设计软件的企业使用率而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软件进行实践教学。在校内机房的计算机上安装这些软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进行上机训练。老师通过给定一个产品二维图,让学生进行产品设计模具设计模具成型模拟模具仿真加工等内容,通过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每一个模块的功能及操作原理。
2.基于项目教学的实践内容的确定。为了充分地让学生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结束的后期,设计一个项目式的实践教学内容。即老师布置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产品,如手机、鼠标、U盘等,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产品的功能,然后根据产品的功能,学生自己制定实验任务,实验目的,完成产品从零件结构设计、模具设计、模拟分析、模具仿真加工、模具结构优化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这种系统的设计,深入地将模具设计的理论知识、CAD/CAE/CAM技术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工程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基于毕业设计的现代模具设计的教学内容的确定。由于课堂教学课时及上机课时有限,学生可能还不能很好的掌握现代模具设计的方法,因此对于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就考虑到延续到毕业设计中来,通过毕业设计这个环节来巩固和熟练运用现代模具设计方法,从而掌握现代模具设计的核心技术,为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现代模具设计方法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整合优化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现代模具设计方法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密切联系的。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前提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知识再现。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和体现本课程的特色,培养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工程实用型人才。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整合优化的思路。本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整合优化的思路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现代模具设计的实践中去,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性。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体系的建立。①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融合。通过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在实践教学中充分融合理论知识,在理论教学中始终贯穿模具设计的实践,使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而且具有较好的动手能力和结合企业实际的设计思维。
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为主体,大部分学生仅仅是带着耳朵听,属于填鸭式的教学,往往教学效果较差。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通过改善实验设备、实验装置,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③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水平。现代模具设计方法课程是一门新型的前沿课程,而且其知识体系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不发展的,因此对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师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的知识不更新。为了使该门课程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及适应现代模具发展的需要,必须提供老师各种各样的培训以及深入企业观察的机会。
目前世界各国的抗震设计规范大多数都以保障生命安全为基本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水准,据此制定了各种设计规范和条例。依此设计思想设计的各种建筑物在地震中虽然基本保证了生命安全,却不能在大地震,甚至在中等大小的地震中有效的控制地震损失。特别是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变成了人口高度密集、财富高度集中的地区,一般的地震和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的震害引起工程界对现有抗震设计思想和方法上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刻的反思,进一步探讨更完善的结构抗震设计思想和方法已成为迫切的需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地震工程和结构工程专家经过深刻总结后,主张改进当前基于承载力的设计方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P.Moehlelll提出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日本建设省建筑研究院根据建筑物的性能要求,提出了一个有关抗震和结构要求的框架,内容包括建议方案,性能目标,检验性能水准等:我国学者已认识到这一思潮的影响,并在各自研究领域加以引用和研究,如王亚勇、钱镓茹、方鄂华、吕西林分别发表了有关剪力墙、框架构件的变形容许值的研究成果,程耿东采用可靠度的表达形式,将结构构件层次的可靠度应用水平过渡到考虑不同功能要求的结构体系,王光远把这一理论引入到结构优化设计领域,提出基于功能的抗震优化设计概念。
我国现行的结构抗震设计,主要是以承载力为基础的设计,即用线弹性方法计算结构在小震作用下的内力、位移;用组合的内力验算构件截面,使结构具有一定的承载力;位移限值主要是使用阶段的要求,也是为了保护非结构构件;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是通过构造措施获得的。结构的计算分析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弹性方法和弹塑性方法。当前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和研究中广泛地采用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等。这些方法没有考虑结构屈服之后的内力重分布。实际上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往往处于非线性工作状态,弹性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不能精确地反映强震作用下结构的工作特性,让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处在弹性工作状态下工作将造成材料的巨大浪费,是不经济的。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设计方法经过了两个文献的转变:(1)静力分析方法到动力分析方法的转变:(2)从线性分析方法到非线性分析方法的转变。其中动力分析方法就经过了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到时程分析法、从线性分析到非线性分析、从确定性分析到非确定性分析的三个大的转变。作为一种简化实用近似方法,目前的推覆分析方法(Push—overAnalysis)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它属于弹塑性静力分析,是进行结构在侧向力单调加载下的弹塑性分析。具体做法是在结构分析模型上施加按某种方式(研究中常用的有倒三角形、抛物线和均匀分布等侧向力分布方式)模拟地震水平惯性力作用的侧向力并逐步单调加大,使结构从弹性阶段开始,经历开裂、屈服直至达到预定的破坏状态甚至倒塌。这样可了解结构的内力、变形特性和能量耗散及其相互关系,塑性铰出现的顺序和位置,薄弱环节及可能的破坏机制。这种方法弥补了传统静力线性分析方法如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法等的不足并克服了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过程中,计算工作量大的问题,仅用于近似评估结构抵御地震的能力。但是,传统的推覆分析方法基本上只适用于第一振型影响为主的多层规则结构,对于高层建筑或不规则的建筑,高阶振型的影响不容忽视,并且对于非对称结构,还必须考虑正、反侧反推覆的不同所带来的影响。此外推覆分析方法无法得知结构在特定强度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和破坏情况,这限制了它在抗震性能设计中的使用。
地震动能量是刻画地震强弱的综合指标,它综合体现了地面最大加速度和地震持时两个反映地面运动特性的重要因素。结构地震反应的能量分析方法是一种能较好地反映结构在地震地面运动作用下的非线性性质及地震动三要素(幅值、频谱特性和持时)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方法。地震时,结构处于能量场中,地面与结构之间有连续的能量输入、转化与耗散。研究这种能量的输入与耗散,以估计结构的抗震能力,是结构抗震能量分析方法所关心的问题。结构在地震(反复交变荷载)作用下,每经过一个循环,加载时先是结构吸收或存储能量,卸载时释放能量,但两者不相等。两者之差为结构或构件在一个循环中的“耗散能量”(耗能),亦即一个滞回环内所含的面积。能量等于力与变形的乘积。一个结构(构件)所耗散的地震能量多,不仅因为它承担了较大的地震作用,还因为它产生了较大的变形。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耗能构件是用它自身某种程度破坏所作的牺牲,来维持整个结构的安全。所以,每次大的地震作用之后,人们看到那些没有其它途径耗散所吸收的地震作用的能量的结构,只有通过结构自身的破坏来释放所有的多余能量。因此,结构的抗震设计应当注意保证结构刚度、强度和变形能力的协调与统一,如结构的延性设计就是在传统的单一强度概念条件下进行的弹性抗震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结构和构件的塑性变形能力,在设防烈度下允许结构出现可能修复的损坏,当地震作用超过设防烈度时,利用结构的弹塑性变形来存储和消耗巨大的地震能量,保证结构裂而不倒。
能量法在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中发现较快,但由于地震本身的复杂性能量与结构反应之间的关系仍需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最小化成本:花费最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服务,是每个系统规划都想尽力达成的目标。以小博大,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也应该落实这个目标。
最大竞争优势:物流系统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同行的竞争压力,现在由于业务的调整发展,很多企业都出现了同质化的竞争,如何在与同行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也是需要考虑物流系统规划的因素。
有人说过:“一位优秀的设计艺术家,需要有敏锐的美感及丰富的创意,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思维。”平面广告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平面设计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过多地交给学生设计技能,使学生有较强的操作能力,但涉及到具体的广告设计时,模仿成分过多,形式味重,创造意味不强。广告设计思维包括以下几种:横向思维、求异思维、想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
一、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能使我们摆脱旧有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有助于我们寻找尽可能多的不同的解题途径和思路。它可作为纵向思维的对立方式。纵向思维是要把同一口井继续挖深,横向思维则是要试试其它位置。从美术创作的角度看,如不同工具材料的运用,不同构图方法的表现,不同题材、内容的选择等形式都是要运用横向思维来创作。
二、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也是相对于常规思维来说的,其思维活动的要诀在于不受任何框架、模式的约束,从而突破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禁锢,从新的角度认识问题,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现实难题或创造更好、更美的东西。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众多创造性思维成果诞生的重要运思策略。我们从美术创作的角度看,如可以画花的生长或凋谢过程,可以把正视、俯视、仰视等结合起来在同一作品中,可以把一幅作品剪贴、随意粘贴、想象成另外的作品等形式都是要运用求异思维来创作。
三、想象思维
想象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想象思维是人体大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思维活动。想象思维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的具体化,是人脑借助表象进行加工操作的最主要形式,是人类进行创新及其活动的重要的思维形式。想象思维有再造想象思维和创造想象思维之分。再造想象思维是指主体在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再现客观事物的表象;创造想象思维则不仅再现现成事物,而且创造出全新的形象。我们从美术创作的角度看,如可以创作飞翔的人,可以创作把地球放在手上,也可以创作动植物组合成新的生物等形式都是要运用想象思维来创作。
四、发散思维
突破常规是创造型思维的本质所在,这一点在发散思维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标志。”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
五、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相对于逻辑思维来说的,它是指人们不经过逐步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猜测或突然顿悟的思维形式。直觉思维着眼于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性把握,它与逻辑思维强调对研究对象的局部性分析是很不同的。直觉思维能力强的人常常会从一些偶然事件中突然领悟问题的实质。
在广告设计方法中,感性诉求广告具有极大的魅力和说服力,但它毕竞基于人类的感情,人的感情是最复杂而又最易变的,要想真正使感性诉求广告达到预期的目的,它还是必须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进行的。 包含着以下的几个原则:
1.现实基础的原则
消费者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施加影响的消极主体,而是一个具有一定的要求、信念、定势和意向,有着判断是非标准的积极客体,他们对广告的内容完全是根据自己要求的价值标准加以摄取或排斥的。所以,说实话、抒真情是广告的生命,是赢得受众的本质力量,也是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2.谐趣幽默的原则
幽默广告之所以受人们的喜爱,根源在于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与审美价值,它运用“理性的倒错”等特殊手法,通过对美肯定和对丑的嘲异两种不同质的情感复合,创造出一种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境地,促使接受者直觉地领悟到它所表达的真实概念和态度,从而产生一种会心微笑的特殊审美效果,感性诉求广告正是通过幽默的情趣谈化了广告的直接功利性,使消费者在欢笑中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接受某种商业和文化信息,从而减少了人们对广告所持的逆反心理,增强了广告的感染力。
3.理性浪漫的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创作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具有创作的冲动,在广告中表现激情,只有在这种情感状态下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感性诉求广告创作中,情感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感性诉求广告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它的目的是促进消费,它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如果说自由艺术创作的情感可以是隐晦的、深奥的,别人不理解也可以的话,感性诉求广告则不能这样,它必须注重效应,因此它要求较为直观和外露,使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够理解。因此在进行感性诉求广告的创作时,我们鼓励宣泄激情,但这种激性的宣泄又必须在一定的理智控制之下进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性浪漫”,只有这样它才能把主体内在的浓烈的情感作为对象纳入一定的视觉形式之中,使之对象化和物态化,成为有意义的形式。
4.艺术表现的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今天,它的表现形式更应该向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今日的消费者不再是纯粹的追求物质满足,他们不仅要求广告能告之他们信息,而且要求有艺术性和娱乐性,满足其心理上的审美需要,所以,没有强撼的艺术感染力的广告是很难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的。
在感性诉求广告中可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很多,除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谐趣幽默外,还有对比、抒情、夸张、比喻和联想等,应在不同的场合下运用不同的创意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广告铺天盖地的当今社会里,感性诉求广告已经成为悦取消费者的一把利剑,特别是在中国这么一个“情为上”的国度里,这种情况更加显得重要。所以在广告设计中要遵循合理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广告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让中国的广告走在世界的前沿。
检 索:.cn
玩具是人们开展游戏活动的道具,对恢复提高体能、提高认知能力、慰籍心理及精神有着重要作用。玩具承载了人们的休闲行为,体现了人们的休闲方式,因此深受休闲文化的影响。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造就了玩具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古代的劳动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出了大量至今仍令世界为之叫绝、为之着迷的玩具,如九连环、七巧板、华容道、鲁班锁、围棋等。然而时至今天,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文化继承与发展出现了断层,有很多优秀的、传统的玩具远离了人们生活和视线。形成对比的是大量承载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洋玩具充斥了中国市场,对人们尤其是儿童进行着不着痕迹的思想同化。因此,当前我国的玩具设计迫切需要继承与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剖析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心理,研究如何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并以物质的形式加以实现,从而对玩具产品、休闲行为形成良好的引导,让中国玩具重新焕发生机,重立世界之林。
一、玩具的起源与发展
(一)玩具源于生存训练的本能
生存训练是一种动物的本能,以生存训练为动因的游戏活动,普遍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界当中。动物的游戏活动和儿童的游戏活动有些相似,比如小猫喜欢抓毛线团是进行捕鼠技能的训练,小男孩喜欢玩打枪、打仗的游戏,是训练战斗能力的游戏。人类具有制造工具的智慧,玩具也就相伴着产生。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陶球、石球等就是最早的玩具。这些陶球、石球是用来狩猎的工具,同时也是儿童进行生存技能训练的道具,因此出现在儿童的墓葬中。至于其他的以车、船、马、工具等为题材的玩具都是生存本能驱动下所产生的。
(二)玩具源于民俗及信仰活动
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后来的民俗信仰则产生了以精神慰籍为目的的玩具。很多的民间玩具都诞生于此,并在不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和传统。在中国河南出土的距今约七千年的陶塑人偶,在埃及出土的距今约5000多年的粘土、木材、兽骨和象牙等材料制成的玩偶,最初都只是用来祭祀或避邪,虽然还不是玩具,却已成为很多民间玩具发展的源头。由原始社会的图腾祭祀及巫蛊,到农耕社会的冠、婚、寿、丧及节令庆祝等活动,产生了大量不同材料、不同题材和不同用途的器具和物品,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慰籍和寄托。如,非常著名的老北京传统玩具“兔儿爷”由最初的祭拜用神像演变成儿童的玩具;深受人们喜爱的山西布老虎,大都是由长辈为新出生的晚辈制作,成为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也寄托了长辈们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良好愿望,既是玩具,也具有实用价值。
(三)现代玩具的发展
传统的民间玩具依赖于手工艺人的技艺和修养,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深刻的民俗、文化烙印,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由于科学技术及生产工艺的变革,大量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扩充了玩具所涉及的领域,玩具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明确。如机动、电动、搪胶等类型的玩具大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网络及虚拟技术的应用又对以往的玩具形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网络及电子玩具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隐藏在产品背后的二进制数字,玩具物质形体本身的功能越来越弱,逐渐变为一个符号和象征。玩具发展到今天,其社会地位与传统相比也有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观念中的“”已经发展成一个比较成熟的产业市场。
二、玩具的开发设计
(一)形式上的推陈出新
1.传统图案的再生
传统的民间玩具造型语言具有很强的符号特征,深受人们追求吉祥文化的影响。吉祥图案通常借用比喻、谐音、象征等手法,对花鸟鱼虫、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题材进行描绘,赋予其吉祥、祈福、辟邪等寓意,寄托人们的情思。比如,用鸳鸯来比喻夫妻、情侣之间的深情缱绻;借用蝙蝠的读音,寓意对“福”的追求;用桃子、松鹤等象征长寿;用瓶子等器物象征平安等。如在天津地区中老年女性在新年时喜爱戴头花,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年龄和愿望选择合适的图案:寿桃图案代表长寿,铜钱图案代表富贵,葫芦图案的代表对子孙的良好祝愿,喜鹊图案代表了吉祥喜庆。在中国的风筝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吉祥图案,如蝴蝶闹春、百鸟朝凤、多福多寿等。这些图案代表了祖先们的智慧和善良的情怀,也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和心理,因而得以在民间流传至今,为人们所喜爱。
虽然时代一直在变化着,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不变的。因此,在今天我们可以借用新的素材、用新的表现形式依然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传统图案进行简化、变形或重组,用现代语素进行传统的演绎。
2.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以往无法实现的造型和结构在当前社会都能很容易实现,造型的空间也得到很大的扩展。例如,传统的陀螺由陶土、石头、木材、竹子及砖瓦等材料制作成钟形。而今天,塑料、金属、合成材料、光电技术的应用,使陀螺所展现的功能和效果越来越丰富,有金属陀螺、手捻陀螺、夜光陀螺、创意陀螺等,种类不胜枚举。电子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很多新类型的玩具也大量出现,带来了玩法上的推陈出新,如视频玩具车,可以利用wifi技术通过手机遥控玩具车做各种动作或记录视频。
3.造型语言的现代化处理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倾向和喜好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如同“环肥燕瘦”,各代表了一个时代。因此,在玩具的造型语言上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预期。比如北京“兔儿爷”曾经是儿童的玩具,如今也成为了老年人回味老北京、追忆童年的爱物,成为时下年轻人了解传统民俗的媒介。制作兔儿爷的名家在发挥传统风格的同时,关注年轻人的喜好特点,对兔儿爷的造型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改变了传统兔儿爷的单一凝重表情,增强了喜庆的气氛,并充分借鉴了当代的造型元素和手法,创作了卡通版、娃娃版的新式兔儿爷,赢得了年轻人的关注与喜爱。
(二)题材拓展符合时代潮流
玩具的题材是吸引人们兴趣的重要因素。对玩具题材进行拓展一是要符合时代特点,二是要符合目标受众的需求特点。
1.传统题材的更新
不同的时代背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有所不同,对于玩具题材的喜好也会有所变化。以清代的棋类玩具升官图为例,其玩法是在棋盘上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好不同级别的官职,用路线相连接,由最低职位开始,游戏者掷色子决定行棋步数,以先到终点者为胜。后来又出现了玩法基本原理相同,但题材不同的各种升官图,如“十二生肖升官图”、“二十四孝升官图”、“日用杂品升官图”等。到了当前,人们根据升官图的玩法又进行了革新,出现了“飞行棋”。这种由唐代开始流传至今的棋类玩具不断得到创新与改进,至今仍受大众欢迎,不能不说是题材与时俱进的结果。
玩具题材的选择还要符合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对玩具的关注和喜好有很大的区别。以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玩偶为例,玩偶在近十年变得异常火爆,是因为玩偶市场定位非常明确,相应题材充分满足了当前人们的心理需求。喜欢传统文化与技艺的人,对制作精细的泥人、面人等情有独钟,这些传统题材元素依然有着不少拥护的人群。喜欢潮流的人们时下对公仔有着异乎寻常的狂热,公仔一词来源于香港,是指人形的玩偶,其有别于传统玩偶之处在于独特的性格和形象的表现,公仔以T恤、波鞋、混搭为主题,更能抓住潮人们的眼球。如今,出自技艺精湛的艺术家之手的公仔已经脱离了人们传统观念中的,成为了一个个的艺术品。
2.主题的开发符合当代趣味
在玩具的开发设计中,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开发,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发策略才能保证产品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主题开发要从中国的文化海洋中汲取灵感和素材,才能让民众有亲切感、认同感,从而达到传扬传统文化的目的。中国的节令、生肖、神话、传说等都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以此为题材可以开发出许多富有传统意味又符合当代人趣味的玩具。例如,橙果公司根据中国的神话故事开发了许多系列的Q版玩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国外企业为了成功抢占中国市场,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广告策划,以期从情感上进行同化。如麦当劳针对中国的春节,推出了kitty系列玩具,整套设计充分把握了人们欢度春节时追求喜庆、吉祥的心理,同时融入了时尚的元素,成为一种文化借鉴的典范。
一、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因袭
维克多・马格林(VictorMargolin)在其《设计史在美国(1977-2000)》中写道:“艺术史对设计史学家有很大的帮助……当艺术史学家开始考虑设计时,他们往往按照尼古拉斯・佩夫斯纳制定的那些得到现代艺术博物馆所推崇的现代主义规则。”马格林的这番话实际上包含着几个意思:其一,艺术史的确对设计史有很大的影响;其二,这种影响直接表现在艺术史家对设计的关注,艺术史家对设计的关注自然会提供出一个“艺术史式”的设计史研究模式。其三,这种模式其实已经体现在开设计史研究先河的佩夫斯纳身上。
佩夫斯纳的设计史研究,的确深受艺术史研究的影响。
首先,这种影响表现在对设计师个人的生平与成就的重视上。他在((现代运动的先驱:从威廉・莫里斯到沃尔特・格罗佩斯》中把莫里斯指认为“现代运动(ModernMovement)之父”,并认为“我们应该把下列成就归功于他,即一个普通人的住屋再度成为建筑师设计思想的有价值的对象,一把椅子或一个花瓶再度成为艺术家驰骋想象力的用武之地。”这种口吻,在瓦萨里的《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画家和雕塑家生平》(Le Vite de' piu ecceilentiarchitetti, pittori, et scultoriitaliani, da Cimabue insino a'nostri Tempi)中不难找到,显然,佩夫斯纳的设计史研究仍然是将瓦萨里所开创的艺术史传记模式的一个延伸。佩夫斯纳本人1924年从莱比锡大学获得艺术史博士,这一出身显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佩夫斯纳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建筑与装饰艺术,但他想以“设计”(1949年再版时将书名改为Pioneers of ModernDesign From William Morris toWalter Gropius)概念替换19世纪末还在使用的“大艺术”和“小艺术”概念,所以将研究内容扩展到“1890年的绘画艺术”(书中第三章),与瓦萨里相比,研究内容上的重叠(建筑、绘画),也使得研究方法上的因袭极为自然。换言之,佩夫斯纳把瓦萨里的艺术家换成了设计师,瓦萨里是记载乔托、马萨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这些艺术精英们的生平、艺术成就,而他是对莫里斯、范・德・维尔德、麦金托什、赖特、卢斯、贝伦斯、格罗佩斯等现代设计先驱们的“为世公认的业绩进行详细的论述”。
其次,这种影响表现在对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传统艺术史的研究,由于极为注重重要艺术家的个人成就,也就自然会选取其重要的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在近代艺术体系以美术馆、博物馆为依托的情形下,美术馆、博物馆内的作品自然成为主要研究对象。正如马格林所指出的,佩夫斯纳的研究对象同样也是如此。他所选取的设计作品,都是设计先驱们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也都是博物馆要加以收藏的经典作品。
如果说佩夫斯纳的设计史研究方法是直接因袭古老的艺术史研究传记模式,即所谓的“精英方法”的影响,那么,吉迪恩(SigfriedGiedion,1888-1968)则受到了一种较新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形式分析法的影响。
吉迪恩以其《机械化指挥:对无名史的贡献》(MechanizationTakes Command: A Contributionto Anonymous History,
1948)声名远著。其研究方法与佩夫斯纳正好相反,佩夫斯纳重视有名望的设计先驱及其作品,而吉迪恩却重视无名 者,而强调“无名的技术史”与“个体的创造史”同等重要。他在书中所研究的个案,如芝加哥屠宰场的传送带、弹簧锁、柯尔特左轮手枪等等,显然都在强调这一点。在设计师与作品的选择上,吉迪恩都开辟了一个与佩夫斯纳不同的研究模式。其实,吉迪恩的“无名的技术史”研究,直接师承于其授业恩师沃尔夫林所倡导的风格分析与“无名的艺术史”。沃尔夫林在其名著((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Princilales of ArtHistory)中,提出了诸如线描与图绘、平面与纵深、封闭性与开放性、多样性与同一性、清晰性与模糊性等五对概念,倡导对艺术作品进行形式分析,强调艺术形式的独立品质。这种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正与传统传记模式相区别。所以,实际上,吉迪恩与佩夫斯纳设计史研究方法的区别,是艺术史研究方法转变的一个延伸。
不过,虽然吉迪恩设计史研究的方法来自于老师沃尔夫林的艺术史研究方法,但设计作品与艺术作品的差别,使吉迪恩不能够完全依照老师的形式分析法对独立的作品进行分析,而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艺术作品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史家可以分析单独一件作品,但设计作品往往是成批生产的一系列产品,因此,设计史家必须要对设计作品进行分类。吉迪恩因此走向了类型学,除了上文所列的屠宰场、弹簧锁、左轮手枪以外,还研究拖拉机、家具、浴室等等。正如夏洛特(Charlotte)与蒂姆・本顿(Tim Benton)所认为的,“建筑类型与风格之间往往会相互关联。”吉迪恩的类型学研究是从风格分析之中过渡而来。吉迪恩清楚地认识到:“一种时刻关注相互关系的、适应我们时代的问题处理方式,这就是类型学方法。风格史的主题是水平方向的,类型史则是垂直方向的(水平线等同于历时,垂直线等同于同步?)。如果要将事情放置在历史空间中审视,两者都是必须的。”显然,吉迪恩在直承沃尔夫林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做出了自己的修补。其后,佩夫斯纳在其《建筑类型的历史》History of BuildingTypes,1976)中也引入了类型学研究,研究了包括政府办公室、国家纪念碑、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医院、酒店、车站、商店和工厂等在内的20种类型的建筑。
在对类型学方法的运用上,吉迪恩与佩夫斯纳相同,但因为各自对不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因袭,在具体的分析方法上仍然有着明显的分别。吉迪恩遵循沃尔夫林的方法,即使留心设计者,但并不关心其生平,而佩夫斯纳仍然重视著名的设计师及其著名的作品,但同是类型学研究,在对设计作品的分析上,他们都重点分析设计作品的社会功能。类型学的功能分析,其实又跟艺术史研究的图像学方法有着一定的关联。
潘诺夫斯基等人在艺术史研究领域所倡导的图像学研究,重视的是艺术作品的内容分析,如神话、历史、文学等。对于设计作品而言,一方面既可以视为图像,直接用图像学的方法来探寻其特定的含义,或者追寻其艺术史,设计史的传统,如某一装饰纹样的象征意义等;另一方面,设计作品的内容,就是功能,在这个意义上,类型学对功能的分析,其实就是图像学的一个变体。
二、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补充与突破
吉迪恩以类型学方法代替老师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方法,表明设计史与艺术史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在方法上不可能完全一致。设计史自身的特点需要对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做出一定的调整,甚或突破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方法。
作为设计史研究的先驱,桑佩尔以“艺术材料主义”(artisticmaterialism)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强调建筑、工艺美术的风格与环境、技术、材料、功能等因素之间的紧密关联。桑佩尔学习建筑多年,他对建筑受环境、技术、材料与功能的影响这一事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加之在思想上受达尔文的影响,自然十分强调外在的物质因素对设计发展的影响。他对建筑史的研究,是以实际行动在反对温克尔曼将建筑排除在艺术史之外的观念,并且在事实上将建筑史从艺术史研究领域中独立出来。他重视诸如陶制品、纺织品、金属制品、挂毯等工艺美术产品,将其与建筑相并列,从而提高了“小艺术”的地位,使其进入历史的视野。所以,桑佩尔对设计史研究的开拓,可以说是其建筑史研究的一个延伸,正因为沿用的是建筑史的研究方法,所以对功能、技术、材料、环境等外在因素极为重视,因此与艺术史的研究方法相区别。
桑佩尔的研究方法,虽然有其机械的一面,但却能够提醒研究者注意设计与技术、材料的关联,从而去挖掘设计史与科技史的关联。保罗・克拉克(PaulClark)与朱利安-弗里曼(Julian Freeman)所写的《设计:速成读本》(Design:A Crash Course)一书,就是将设计与科技相结合的一个极好的研究成果。而亨利・佩卓斯基(Henry Petroski)的《器具的进化》(The Evolution of Useful Things)则很难辨认是设计史还是科技史。
另一位设计史的先驱李格尔对设计史研究的开拓,表现于对装饰图案的重视。李格尔在奥地利艺术与工业博物馆工作,多年的博物馆工作使他对各种装饰图案十分熟悉。在《风格问题:装饰艺术的历史》(Stifragen,GrundlegungenZu einer Geschichte derOrnamentik,1893)一书中,李格尔对埃及莲花纹样、棕榈叶纹样、希腊良苕纹样以及阿拉伯纹样做了细致的研究。由于19世纪设计的中心是装饰,所以,李格尔的图案研究开辟了设计史研究的一种独特模式。李格尔反对以往艺术史所认为的艺术发展的循环理论,认为所有阶段的艺术都具有同等的价值。由此,他进而认为装饰艺术的历史从未间断,而是围绕几个母题在不断地变化与持续。真正的推动因素是来自于艺术内部的“艺术意志”(kunstwollen),而不是桑佩尔所说的环境、技术、材料等外在因素,装饰艺术的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跟外在因素关系不大。李格尔对桑佩尔的批评使设计史的研究方法进一步走向丰富,并提醒研究者关注设计史自身的内部规律。由于李格尔并无大艺术与小艺术相分的概念,所以,其研究方法应该说是艺术史与设计史共同的研究方法。
李格尔在其另一部设计史著作(《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Lafe Roman Art Industry)中所强调的以“知觉方式”观察艺术史(设计史)的“观者”理论,与后世兴起的接受美学走到了一起,共同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对接受者的关注。艺术史的研究,一直缺乏对类似“每一件艺术作品的收藏史”的研究,或者说缺乏对接受者的足够重视。而由于每一件设计作品都不得不直接面对接 受者,只有获得接受者的认可才算成功,换言之,接受者的需求与接受对设计而言至关重要,所以,设计史的研究无法回避接受者这个维度,因而也无法回避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而且,相比而言,设计史明显比艺术史更为倚重对社会文化的研究。
福蒂的《欲望的对象:1750以来的设计与社会》(Objects of Desire:Design and Society since 1750)就是这方面研究的典范之作。福蒂明确指出:“设计史就是社会史。”他批评英国的研究者将设计仅仅与眼睛相关联,而隔断与社会意识和钱袋的关联,把设计局限于艺术活动,使之显得无足轻重,也使之沦落为文化的附属品,从而严重低估了设计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工业财富的创造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设计与艺术的差别,关键在于艺术品通常成于一人之手,因此,艺术家往往拥有极大的自,以至于可以自由表达创造与想象,但设计物与此不同,在资本社会里,不管设计在其中起何种作用,产品得以生产的首要目的都在于产生利润,而系列产品往往由一群设计师共同完成。正如上文所提及的亨利・佩卓斯基对无名的改进者的尊重,福蒂既批评将设计的变化归因于艺术家或设计师个人的个性与生涯,也反对将人工制品视为动物和植物,从而把设计的变化归因于某种向完美形式进化的观念。福蒂一再强调设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为设计的历史变化不是决定于其内在的基因结构,而在于其制作者、工业家以及他们与接受设计产品的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显然,福蒂的社会史研究方法,既不同于吉迪恩与佩夫斯纳、也不同于桑佩尔与李格尔,更与艺术史所采用的社会史研究有着近似根本性的区别。
艺术史其实也重视与社会的关系研究,诸如瓦尔堡(AbyWarburg,1866-1929)、贡布里希(E.H.Gombrich,1909-2001)、巴克森德尔(Michael Baxandall,1933--2008)及哈斯克尔(FrancisHaskell,1928-2000)等人所开展的艺术赞助的研究,就将艺术品的收藏与接受问题纳入了研究的视野;诸如豪泽尔(Arnold Hauser)、威特金(Robert Witkin)等人用的方法对艺术史的研究,将艺术纳入到广阔的社会文化领域,但艺术与社会的关联,或者止于与赞助人――非平民阶层,或者止于福蒂所批评的“社会情境”(socialcontext)或“社会背景”(socialbackground),而设计与社会的关联,则显然与此不同。如果说艺术与社会精英脱不开联系,而设计则在本质上是平民化的。作为“现代设计之父”的莫里斯曾说:“如果不是人人都能欣赏的艺术,那艺术跟我们有何相干?”在现代设计的开端之时,就已经期许设计的平民化而去其精英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福蒂的社会史研究才不同于艺术史的社会史研究,他认为所谓的“社会情境”或“社会背景”是一种极为“草率的”(cursory)参照,应用到设计史研究领域,则是特别“糟糕的“(deplorable)。
但如何开展社会史研究呢?福蒂极有信心地认为可以借鉴结构主义的理论。他推崇罗兰・巴特的(《神话))(Mythologies,1957),认为设计具有实现神话并将其变为持久的、坚实的、可触摸的形式的能力,比如通过广告、新闻、电视等手段将神话植入人们的意识之中,并以现代化的设备,使办公工作变得有趣、舒适、兴奋。这样的研究方法,显然使设计史真正与社会史融为一体。不过,可以想见,这样的研究方法,难度极大,福蒂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对设计广泛的影响与复杂的性质不能做简单的历史处理。同时,他还发现,设计产品的数量无限,要展开历史的研究,除了要极为慎重以外,还不得不追踪产品类型,像吉迪恩、佩夫斯纳一样,直接面对设计类型。他最终也走入了类型学研究。
当然,福蒂是带着社会史的眼光来进行类型学研究。当他在研究中指出设计产品数量无限,并强调设计产品往往不是成于一人之手之时,他的类型学研究其实预示着另外一种设计史集体写作的研究方法。的确,设计的类型太过广泛,一人之力有限,集体研究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康威的《设计史:学生手册》(Design History:AStudyent’s Handbook)正是这种研究方法的代表。
亨利・佩卓斯基的(《器具的进化》显然受到了福蒂的影响。当然,他所采用的研究方式,也明显受到了吉迪恩“无名的技术史”的影响。他所选择的一些器具类型,如回形针、拉链等,都是在接受与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改进的,有的发明者与改进者留下了姓名,但更多的产品“是由不知名的人士完成的”,“是成千上万个无名专业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绝不是一个设计者或工程师独立完成的”。这正是设计与艺术最大的差别。福蒂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在追问器具为何得以持续进化的过程中,福蒂的影响再次表现出来。佩卓斯基从功用的角度看产品的流传,将器具的进化放在设计者、工业家、使用者等与之相关的社会群体之中时,经济、政治、流行、环保、需求与欲望等各种因素都成为推手,正是福蒂社会史研究的一个典型的延伸。
关于最好的设计
什么才是最好的设计?设计方式分成两个主要方面,这两个主要方面就的外部属性和内部属性。外部属性包括功能、外观、生产流程和费用,包括所有一系列的内容。内部属性在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重要,一定意义上看到反馈。外部属性是可触摸的,而内部属性是不可触摸的,但内部属性十分重要。外部属性和内部属性之间的不同点在于,外部属性是客观的,而内部属性是主观的,可以采取某种方式,对产品进行评估,会得到一个结果,即外部属性,但内部属性则是不可以预测的。外部属性的主要设计方面是关于一些理性的方面,而内部属性是包括一些感性的方面。
对于清楚与模糊之间的关系,举例来说,如果想做一个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比较轻的物品,首先的做法就是减少材料的使用,或者使用更为轻便的一些材料,但是到底要怎么样做呢?这是基础。下面一个区别就是分析功能的区别,外部属性是在整个过程当中运用分析的方法,而内部属性是用中等的方法。对于外部属性来说是一步步变化的,而内部属性是在一天之间发生一种大的变化,会产生今非昔比的情况。外部属性是有关于物品的使用价值的,而内部属性是所有这种特质,比如说我想要拥有一种物品,这完全是内部属性所影响的。
创新是今天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他们会告诉人们什么是创造,怎样将奇思妙想付诸实践。通常情况下,客户要设计师设计产品,但有时却没明确地告诉设计师他们想要的是什么。因此设计师要有敏锐的市场目标,设计师必须要明确所想要的产品,必须知道这是一个整体策略。其次要做到充分沟通,比如某种特性的产品,究竟这种特性是什么意义,可能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之后要做到专注,如果不知道确切的想要什么的话,就会迷失,所以设计师要清楚地知道想要的是什么,要有明确的决定:明确的决定非常重要,它使设计师不完全跟随自己自由的想法,这是值得的。对于整个项目的控制也很重要,要做到省时省力省钱。最后就是设计质量,人们都知道,设计师不喜欢一种系统的工作,应该使整个过程变得简单,而不是设计很复杂的东西。
关于EDM(Effective Design Method)
EDM首先是创新力,很多人认为创新和按照有程序的方法工作是背道而驰的,其实恰恰相反。如果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工作,展开自己的头脑思维的话,则机会更多。保留设计的原始功能,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做出正确的决定,并且使整个过程更加有效。专注问题和专注内容,可能是设计师与工程师不同的地方。工程师可能会问到问题是什么,然后再着手寻找答案;而设计师不同,他们需要寻找其他的,设计师必须在开始规划一个草案之前就明确这一点。还有就是使用语言、文字和视觉文件,这会帮助设计师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式,帮助设计师正确定义想要什么。例如,一个工作流程,首先要理解,然后才能进行创新、创造和评价,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客户直接到设计师这里,告诉设计师他们期望直接就从创新这一部分开始做,当然设计师应该知道不可能直接跳到创新这步,在之前必须经过理解和评价这两个步骤。设计师通过一个系统的工作方式,寻找更多的机会,找到更新的一些解决方案。使用明智的知觉,用脑子思考,但是这一点并不是仅仅用脑子去思考,而是在深入研究之后用脑去思考的一种模式。对于专注,就是让设计师专注于某一点,而不是随随便便的行动,控制也是同样重要的。
整个的设计过程分为三个部分,信息、产出和评价。有很多客户首先开始谈项目,第一提到了产品,其实是不对的,在提到产品之前设计师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需要进一步探讨。第一个步骤是产品的特点,在这方面讨论的是这个公司,而不是他的产品。第二是设计方向,在这一点中还没涉及到产品,涉及到的只是一些利益的相关方,包括终端用户、生产商和一些维护者等等,参与者一起讨论整个产品的价值,一直到终端的使用情况。第三个方面是产品的方向,这一方面有独特特点――只有在这点才可以谈到为创新创造机会。在信息这一步骤之后开始了创新过程,比如说开始设计,当然这是基于已有一个目标的前提下,对于设计师来说,他们设计的不仅仅是他们所喜欢和想要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了解的信息,根据这些指导方案来进行设计。
案例 一简易饮水机(EASY―Mineral WaterDispenser)
这是世界上第一款节约型饮水机 一个以节约用水和防漏相结合的水龙头概念。产品规格为27×35×16厘米,重量1.7公斤。设计通过杠杆原理的自然法则,使水位排放流程更加物理性。它的容量在3至5加仑,重量轻以及现代感以无限的混合搭配的可能性,随心可选的多种颜色的机身,使它变得完美。根据使用者所有居住空间大小,饮水机可以被随意安置在适当的位置和区 域,可放置在卧室、工作室的休息区,包括区域空间有限的可用性,放置在桌面、墙角甚至厨房的橱柜中。
案例二 LIVE―U电视发射机(LlVE―U TVTransmitter)
这是一款先锋型便携式移动影像一电视发射器。它使专业媒体的现场直播和广播成为可能,取代了卫星广播货车。产品规格为28×37×7.5厘米,重5.5公斤。此款设计的主打产品包括手提高清晰画质的创新传播。小装置像一个便于携带的盒子,使高品质视频媒体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广播,它取代了价值高达30000多美元一天卫星租赁车。
案例三 MODU手机定制外壳(MODU MobilePhone Jackets)
这款设计又被称为modu 夹克,用聚碳酸酯注射成型,材料为ABS以及高弹体。它利用USB闪存驱动器研发的技术,运用先进的手机用户自定义外观和功能的手机,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变化。每个定制外壳都是最优秀、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其目标用户都使用相同的技术。一个用户可以拥有多个手机外壳,用功能化和设计充分地适合每个人在工作中以及娱乐活动中的个人角色,其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案例四 TicTac磁铁夹(TicTac2 MagnetClip)
这是一种独特的纸装夹、控股磁铁,在金属表面(如门、冰箱、或其他的金属类平面)均可使用。这一设计是为任何人所做,包括上班族以及家庭主妇。产品规格为65×29×7毫米,重15克。采用聚碳酸酯塑料注射成型和磁铁为基本材料。该磁铁夹比起其他类似的磁铁夹有一些独到之处:它可以仅仅只用一只手操作。夹子的磁铁由于产品中部的凸起作用,使得两端的磁铁成为了一种特别坚固的磁铁(是一般磁铁磁力的5倍)。由于物理作用与弯矩,尽管产品本身是塑料和磁铁合二为一,但将两个TicTac磁铁夹结合起来,则会产生一个磁性更加强大的纸夹,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理想的产品。TicTac2磁铁曾获得2004年IDSA设计大奖。DESIGN vs.Yariv Sade
Yariv Sade:人们都喜爱好设计,并且热爱好的产品。一个成功的设计是一个综合的设计解决方案,考虑到产品的内部属性,包括用户体验和外部属性,即功能性。成功的设计会考虑到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制造商、供应商、销售方、维修工人等等),考虑到人机工学,包括身体上的、认知程度上的和情感上的,它会带给制造商和终端用户在情感和环境中的愉悦。
Yariv Sade:这其中包含两方面,第一方面是调研,每一个设计项目我们都需要进行前期调研,为了得到质量更好的产品,满足使用者需求,你必须清楚地明白用户在寻求什么样的商品。要知道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你不可能去直接询问你的未来用户群到底想要什么。一个全球性的汽车制造商曾经说过,人们其实不知道自己需要的产品是什么样子,只是知道现有产品哪里不好,问题是什么。制造商能做是,考虑怎样的产品才能让用户满意,因此我们能做的只有调研。
说到调研,我们有一套很特别的方法:第一,根据产品的不同,我们会在商店、家中或是汽车里对产品的使用者,也就是产品的终端消费者进行调研。观察、用笔记录、甚至录影,然后得到足够多的信息,去发现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年轻人、左撇子和右撇子的区别。之后,我们会根据这些资料,列表分析,头脑风暴。第二,与潜在用户做访问,举例来说,玩具的潜在用户包括花钱买玩具的父母、玩儿这些玩具的小孩们,不同潜在用户群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必须对不同用户群进行调研访问:爸妈们、孩子们,甚至零售商店的店员们,因为他们知道各种商品的销售情况,之后我们会将调查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整合。第三,我们买来同行业相似的产品,检测、拆解、分析结构,了解用户如何操作,了解人们在使用这一产品中的用户体验。最终,我们讲这些信息总结,写出产品概要,即设计指导方针。
设计师使产品具有增值的额外价值,就如同我的EDM理论,一步一步理论,这一理论帮助我们提出问题,有信心尝试各种方式方法。这就如同你去超级市场买东西一样,如果你没拿上清单,可能你会忘记买一些东西,你写清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不落下任何一件你所需要的商品。
DESIGN我们发现,目前用户体验设计也是贵公司的业务项目之一,用户体验在整个项目开发会起到怎样作用,即其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Yariv Sade:关于用户体验设计,我们没有专门的设计项目,它的重要性取决于我们所设计的产品和项目。
第一,从人机工学或者使用角度来说,如果使用一部手机,我们要知道它的操作方式,但人们其实不喜欢阅读菜单,只想寻找使用起来方便的手机。第二是情感方面的,对于一件产品来说,最大的肯定莫过于人们对于它的喜爱。如同现今的iphone,人们会因为手持一部iphone而感到自豪或者骄傲,原因之一是由于iphone的市场和品牌效应,其二是它的外形优美、功能优越。第三是情感表达的需求,也就是使用Apple的产品会象征着富有、快乐或者归属感等等诸如此类的。用户体验是关于产品如何让使用者感觉更好而设置的,其中包括产品的外形,使用的舒适感,CMF,品牌设计、产品的广告包装等等。或许十年前,市场上产品的竞争是在技术与执行,性能与能力上。技术很重要,但仅有好技术不行的,用户体验也很重要。
DESIGN:请介绍一下你们通常做用户体验设计研究的步骤和方法(以一个为例,说说周期、过程等)?
Yariv Sade:一般来说,这取决于产品和客户。一些客户或许会说我们对于市场还不熟悉,比如,苹果在四五年前还没有手机,只生产电脑,ipod播放器。如果客户需要我们设计一款新产品,那这种设计研究将会是非常深入的,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设计,从无到有。但是如果诺基亚找到我们,让我们在上百种样式的手机的基础上设计一款手机,其实他们已掌握了产品的大部分信息。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欧洲的公司可以销售他们的产品长达20、30年,但他们从不向使用者询问他们的使用体验,即用户体验。他们知道很多精确的数据,有多少消费者想买这一产品,价格定位是多少。我们的调研是基于这一基础上,但并不是数字化的、经济的,而是对于产品的外观、形状、感觉以及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大多数客户并不知需要提出这些问题,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曾经有一个欧洲的客户,是饮水机厂商,他们要我们设计一款新型饮水机,我们给了他们几个报价,并且说明第一阶段是调研,我们需要花钱完成这项工作,他们却说,我不明白为什么你需要把钱用在这上面?我说因为这样才能写出产品设计纲要,如果你知道怎样写的话,传给我,那么我就可以设 计出新产品。他说,我不知道怎么写,你去写。我说好,那我需要做完以上调研,才能完成这一设计纲要。两天后,我将调研需要的大概50个问题都传送过去给他,这其中包括在欧洲,男士和女士在使用产品上是否有所不同?左撇子和右撇子使用时的区别?使用者会不会根据产品的高度而改变他们的操作模式?他说好吧,你去调研。总的来说,关于用户体验调研的时间根据产品、用户和使用者的不同而不同,大概需要三周至六周之间。调研集中在目标用户群中,但对于不同地区,比如对于欧洲和亚洲的使用者和用户群,调研会根据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欧洲的用户和亚洲的用户也许在身高上有差别,在脚的大小上有差别,但这些都是身体上的区别,差别不会很大;但对于心理上的需求,由于文化和认知的不同,则完全不同的。比如,中国的家电设计和欧洲的家电设计很不同。很多花的样式,很多装饰,在欧洲的家电不会看到如此的装饰。
对于用户体验研究的人群,在我们进行调研之前,会进行调研准备。调研是关于质量的调研,我们不会访问上干名用户,我们会将地域标记出来,也许使用同一件产品,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会访问十个人,五男五女。对于不同产品我们会对不同用户群进行调研,也就是不同产品会有不同的目标用户群,包括儿童组、青年组、成年组、老年组,高个、矮个,或者左撇子、右撇子等等。如果产品对于男女使用的区别不是很明显,那么设计将不会以用户体验的这些数据作为考量;如果不同的话,我们会将产品的设计分别进行,将为男性和女性设计的区分开来。
Yariv Sade:用户体验研究的人群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而定,设计依据公司的商业决策而定。到底是将产品投向欧洲还是亚洲市场,这不是设计师所能决定的,但我们会和商业决策者一起讨论,一件产品是否适合销往一个国家或区域。一个设计的决定,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商业决策、一部分是产品本身的设计,而在这其中是策略设计,也叫设计策略。策略设计即包括商业决策也包括产品设计,所有一切的品牌和市场也都包合在内。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体量增大、建筑复杂性提高,传统的凭经验、直觉的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建筑发展的需要。现代设计方法要求建立在明确的目标及秩序基础之上,设计计划将奠定系统化设计方法的基础,同时为多学科合作和使用者参与提供机会和方法,真正满足人们对建筑物质、心里的需要。
一、建筑设计的概念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 。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广义的建筑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设计工作常涉及建筑学、结构学以及给水、排水,供暖、空气调节、电气、煤气、消防、防火、自动化控制管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工程估算,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各种科学技术人员的密切协作。
二、建筑设计的构成要素及原则
(一)建筑设计的构成要素
1.建筑功能是人们建造房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指所建建筑的用途和使用要求。
2.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它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设备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各项技术保障。
3.建筑艺术形象也是人们建造房屋的主要目的之一,它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型、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建筑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以及光影变化等综合因素所创造的综合艺术效果。
4.经济合理。建筑构造设计处处都应考虑经济合理,在选用材料上应就地取材,注意节约钢材、水泥、木材三大材料,并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造价。
(二)建筑设计原则
1.整体性设计原则:整体性设计原则是把要设计的建筑作为由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来全面研究整体的功能、构成及其发展规律,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
2.综合性设计原则:对任一系统的研究,必须从它的要素、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地考察。在综合的过程中把分析有机地给合起来。从综合出发,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再回到综合。每一层次分析的结果都要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去与整体进行比较,按照比较的差异从新进行分析、修改、整合,使部分与整体达到高度的统一。
3.联系性设计原则:联系性设计原则要求要考虑到相互联系的诸多方面,不仅要考察研究对象这个系统本身的各个方面,还要考察系统的环境。环境是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发生、维持和发展的,与环境中其他系统有着种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包括:环境给系统提供的资源和压力、系统给环境提供的功能和污染。因此,系统与环境是互塑共生的。
4.动态性设计原则:动态原则就是要探索系统的内外联系及系统发展变化的方向、趋势、活动的速度和方式,还要探索系统发展的动力、应用和规律。对于建筑设计来讲尤其要立足现在,兼顾未来,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
5.有序性设计原则: 高层系统是由低层系统组成的,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具有构成性关系,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存在相干性关系。因此,系统都是有序、分层次的,是层层相包的结构关系。而且层次越低,结合度越强;反之层次越高,结合度越弱。结合度递减,层次结构更加稳定,由此可见,使用房间对功能区、单体对群体、基地对环境都具有构成性关系,其结合度应递减方能促进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如果一个功能区过于依赖于它的上层系统,一旦上层系统中某个环节遭到破坏势必会影响到它的使用功能,甚至会瘫痪。因此,正确地确定各部分的关系,有效地进行功能分区,合理地组织各种流线和空间序列,是建筑设计中应认真对待的重要环节。
6.结构性设计原则:结构是要素在关系作用下的结合方式,是性能的载体,普遍地存在于事物之中。结构决定性能,性能表现可以反作用于结构。要素是结构的赖以结合者,要素运动的稳定与否、发展方向将影响结构的稳定与否和方向。关系是将要素连接起来的作用,是构成系统的纽带,关系质和量决定结构性能的稳定性。因此,必须了解它的结构。
7.最优化设计原则: 系统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差异整合的过程。差异的事物能够整合在一起,它们之间必定有同一性,相互需要、相互支持、优势互补,这是整合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差异的整合使建筑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激发出正的整体效应,促进“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三、建筑设计的程序与组织
建筑设计的程序包括: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首先应重新熟悉设计任务书、踏勘现场,进一步收集在设计中会有用的资料。切实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情况和当地的一些有关的地方性法规。
初步设计阶段的图纸和设计文件,要求建筑专业的图纸标明建筑的定位轴线和轴线尺寸、总尺寸、建筑标高、总高度以及与技术工种有关的一些定位尺寸,在设计说明中则应标明主要的建筑用料和构造做法;结构专业的图纸需要提供房屋结构的布置方案图和初步计算说明以及结构构件的断面基本尺寸;各设备专业也应提供相应的设备图纸、设备估算数量及说明书。
在完成了初步设计的设计文件后,设计单位应当经由建设单位向有关的监督和管理部门提交全部初步设计的设计文件,等候审批。
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初步设计的文件进行细化处理,达到可以按图施工的深度,并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要求。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图纸和设计文件,应提供所有构配件的详细定位尺寸及必要的型号、数量等资料,还应绘制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建筑细部详图。其它各专业则亦应提交相关的详细的设计文件及其设计依据,并且协同调整各专业的设计以达到完全一致。
在施工图文件完成后,设计单位应当将其经由建设单位报送有关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等内容的。
四、设计思维的创造性与个性化
建筑的个性,不仅来自于其形式,而且要在满足其使用功能需要的基础上,符合使用的个性和审美要求,通过把人的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客观化,创造一个具有文化意味的人性化的空间,使建筑以及和建筑相关的一切都带有人格的力量。个性化设计内涵其实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人性关怀的一个表现。
参考文献
[1]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出版社,1996.
[2]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天津科技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