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6 07:41: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信息技术下纪检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所谓数字技术,指的是和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一种现代化科学技术,数字技术的呈现需要某种设备作为载体,利用这些设备将各种对象信息,例如图、文、声、像等进行转化,进而成为一种可以被计算机识别的二进制数字,然后计算机会对这些二进制数字进行计算、加工、储存、传输和还原,这便是数字技术的含义和存在过程,因为这种技术的存在需要借助计算机对相关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所以也称作计算机数字技术或数码技术。数字化技术的特点主要有5个,这种技术通常都以二进制来体现,所以但凡研究对象具备两个稳定的状态都可以用数字技术来体现,再加上这种技术加工和处理的信息都是二值信息,所以抗干扰能力超强,还可以通过增加二进制数的方法来提高技术精准度;另外数字信号更方便长期的保存,尤其适合大容量的信息存储;保密性能强,通过加密处理可以防止重要信息被盗;通用性较强,可以使用标准化的逻辑部件来构成多样化的数字系统。
2数字技术影响下的建筑设计理念的转变
2.1建筑设计以数字技术为手段的转变过程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于建筑行业尤其是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计算机设备来辅助建筑设计,这一阶段应用最广泛的是计算机绘图工具,尤其是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开始以来计算机绘图工具来进行项目设计,建筑各项信息都是以数据为表现形式,同时通过可视化的效果来借助建筑设计,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以CAD为代表的绘图工具将建筑领域从二维设计空间提升到三维设计空间。图1是以二维技术展示的建筑设计效果图,从两幅效果图可以直观的看出,三维CAD设计图相较二维CAD来说,立体感更强,更能体现建筑的细节设计。第二阶段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信息模型的构建和分析方面,充分的利用计算机信息存储以及数据处理能力,借助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有效的存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数据信息,对建筑数字信息进行集成化管理,通过对建筑数据信息的处理更好地实现合理的建筑设计和管理,同时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可靠地决策信息支持,主要的设计工具有Catia和Revit。第三阶段上升到了基于算法规则的参数化设计自动生成阶段,这一阶段的建筑设计数字技术综合了非线性理论、拓扑理论以及混沌理论等新的技术理论,建筑设计有了颠覆性的发展,建筑设计开始打破传统的空间体系,出现了更多非线性的复杂设计理念,建筑设计成为了数字参数自动生成逻辑计算的结果,新的设计理念以Rhino以及Grosshopper平台为生成工具,借助相应的模型构建软件,利用某种脚本语言在编程器上编制脚本实现对建筑信息的关联设计和逻辑生成。
2.2建筑设计投标理念
建筑投标设计是建筑行业至关重要的环节,投标的成败也是评价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的重要标准,现阶段建筑新兴市场工程项目主要是使用CADD(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技术来进行设计,以此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合理化规划设计,同时还可以综合性的体现和分析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道路设计、区域分布状况等,在数字化技术精密化布局的基础上,合理的估算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最终得出相对精确的建筑项目指标,为项目投标提供可靠地数据支持。
2.3建筑造型设计理念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开始注重居住环境的造型设计,并且建筑理念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过程中,人们对于其设计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必须考虑整体创新理念的应用,充分的发挥建筑设计创造力,在这种趋势下,传统的手工图纸势必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需求,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智能性的发挥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设计人员构造多维的建筑空间、整体造型,同时还可以辅助设计人员进行建筑色彩调节和质感效果提升,充分的将文化环境设计融合到建筑项目设计中,图3是巴塞罗那飞碟旋转餐厅。这个飞碟旋转餐厅的设计就是利用CAAD技术来实现的,以UFO造型为设计理念在有限的区域创造多维空间,而且从灯光色彩设计和整个巴塞罗那的夜景完美融合,体现出了城市的特点。
2.4VR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VR(虚拟现实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数字技术,综合了模拟、交互、时间空间融合等,虚拟技术和建筑设计的融合,可以让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真实的通过听觉、视觉以及触觉来感知建筑设计,从而全方位的对建筑项目进行设计分析,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建筑工程设计周期,而且可以更加具象的体现建筑设计所表达的所有信息,总的来说VR技术和建筑设计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可以改变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设计图纸,更加形象的将建筑设计的图形展示在设计人员眼前;②设计人员在设计交流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提升自身水平。
2.5建筑设计问题模拟优化
很多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都或多或少和设计阶段有关系,建筑设计阶段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工程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注意事项,利用数字技术,尤其是BIM三维模型技术可以更为直观的将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模拟,更好的实现对建筑外观和功能的合理设计,并且通过三维建筑空间模拟可以对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样化分析化解,环节建筑设计和设计实施两方面的沟通矛盾,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BIM等数字技术对工程每一个细节进行合理性模拟,更好的实现对建筑施工以及设计发展的预见性,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基于充分关注,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工程事故和建筑质量问题。
3结论
总的来说,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对于时下发展速度最快的建筑行业来说,数字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领域的渗透和发展势必会更好的推动建筑行业的持续进步,我们不能否认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运用领域的出色成绩,数字技术的应用相比传统的建筑设计方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技术变革,建筑行业要加快技术创新,尤其是建筑设计领域,要不断的尝试新的技术应用,以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骆滨 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建筑设计院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BIM———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10):12.
[2]陈杰.有关数字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探讨[J].四川水泥,2015(08):113.
从当前的教育发展情况来看,美术教育仍然受到忽视,除艺术生外,很多学生认为美术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其实美术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动手创造能力,进而升华为对美学的独特感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重点是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思想的良好平台,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让他们正确认识美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推广,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将其与美术教育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帮助更多的学生领悟美术教育的意义,从中受益终身。
一、从理论角度研究中学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中学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结合点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即一种主张将学习与知识相结合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强调主动学习,对于教学设计有着重要影响。在之前的计算机教学中忽略了教学设计这一个环节,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教学理论上,伴随着对教育的研究,学者提出了教学设计这个概念,进而建构主义应时而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推进了人们对教学的进一步认识,建构主义很自然地将中学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
二、从实际情况着手研究中学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将教材的内容再现情景,通过将文字转化为场景、图画模型等内容,让学生从理论知识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营造一个可见的氛围,进而引导学生去触摸、感悟真实的场景,从而升华为自己的情感,可以说是激发创作灵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主动去挖掘美术这门课程的真正魅力。
2.有效利用网络
网络已经得到了普及,网络上信息量大、资源丰富,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有限时间内讲不完的,所以网络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比如,学生之间可以交流一下学习经验与学习感悟,帮助大家更好地取长补短,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习情况,以便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健康有效地成长,进而取得优异成绩。
3.利用工具主动探究
在教学中,计算机始终是一个辅助工具,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很多学校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美术教育也不例外,通过做PPT课件,将教学内容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一方面降低了书本的枯燥程度,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增进学生的理解,提升学习效率。不管使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始终将学生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让他们能在学习中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个世界。
三、如何将中学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很好地结合
1.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注重强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靠自己和团队协作去研究课题,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挖掘其中的知识内涵,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主动创新与实践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尤其是计算机的普及,借助计算机,帮助学生搜集丰富的学习资源,让他们能够得到全面的认识,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够在之前认知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2.协作式学习
根据哲学理论,我们可以发现整体的作用之大,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团队的作用,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每个人在小组中得到不同的分工,尽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之间可以借助计算机展开进一步的合作式的学习,一方面网络储存的资源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学生借助于网络,使得交流变得更加
方便。
一直以来,计算机受到各行各业的追捧,教育行业更应该紧随其步伐,将信息技术和教育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美学是一门反映社会现实的学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其进行了拓展,可以借用信息技术呈现出图片、声音、动画等内容,拉近学生与现实的距离,从而降低美学的学习难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小学生喜动不喜静,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物体的移动、闪烁、变化色彩、配音解说等手段,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数点的移动”时,我针对学生喜爱小动物的特点,把关于小数点移动引起大小变化的知识“移植”在山羊开饭店的故事中展开。课件一播放,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教师进而提问:为什么山羊的饭店从无人问津到门庭若市呢?是谁在变化?它又是如何变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可以利用课件的动态演示功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变换”时,教师出示由一个基本图形运动后形成的美丽图案,动态演示的同时再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学生不时发出 “哇,真美呀”的赞叹。学生自然对此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想在课堂中寻找答案。
二、自主学习的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我先利用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动态表象,接着对学生讲:“今天这节课大家当小老师,用自己学过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屏幕出示自学提示:三角形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转化成的新图形的各部分与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底、高之间各有什么联系?学生知道自己今天要当“小老师”,既激动又谨慎,积极和身边的同学交流讨论,边思考边动手操作,很快探索出多种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
在“科技创新,应用服务”的大背景下,广播电视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逐步应用,广播电视技术已经由传统的模式转入了多元发展的时代,并在日益完善的发展中实现了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下是笔者依据多年的工作积累简单的谈几点看法。
1 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广播电视技术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信息化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一个衡量标准,同时也是“应用服务”的一个主题,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广播电视技术工程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电视广播为了顺应媒体之间的竞争,适应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广电行业发展,进行技术创新是非常必要的,一来可以满足观众对广播电视的更多的信息需求,二来能够积极改善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与媒体信息发展的相互矛盾;其次,“伴随着广播电视的全面数字化,传统的电视媒体将在技术、功能上逐步与信息、通信领域的其它手段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全新的、庞大的数字电视产业。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数字电视的维护、技术创新都与信息化技术相互关联,而这种关联则深层次拉动广播电视技术的内涵发展;再有,广播电视以其独特的,能同时传播声音和图象信息的优势,较之其它传播媒介,更加逼真深入地再现生活,反映社会现状。欣赏精彩的电视节目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技术的融入,不仅能够使电视节目更加精彩,而且能够实现通信领域与广播电视领域的对接,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传播实现电视广播更加完善的覆盖,从而为提升广播电视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还有,广播电视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必须围绕整合、联动、集团化运作的方向发展,及时分析目前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广电发展现状和趋势、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研究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与途径。通过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全面推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2 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广播电视技术革新的现状及分析
广播电视技术从诞生以来,经历了机械电视、模拟电视直到现在的数字电视,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广播电视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研与标准的结合更加紧密,在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同时,我国广播电视依托国内的科研力量,在技术上实行大胆创新,在广播电视技术的各个领域制定了多个自主创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些标准的产生不仅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具体实践,同时也标志着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广播电视发展的现状。
2.1 广播电视技术革新的定位
信息化、集团化、产业化的刺激,催生了广播电视技术的创新,在整体的工程技术标准中,广播电视技术的技术标准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其定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线电视网络产业进入历史性战略转型和产业升级期,地面数字电视整体进展缓慢,卫星数字电视从“村村通”迈向“户户通”,CMMB网络基本完成全国深度覆盖,IPTV已经成为重要的新媒体平台,数字视听已经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大视频时代来临。”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广播电视技术的定位本身就是围绕信息化技术条件来进行创新发展的,再加之,有线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无论是哪种,其实最关键的技术核心就是信号的传播。当前,为大家所熟悉的电视广播传输方式基本上有:微波技术、光纤传播和卫星通信技术。恰恰是由于传播方式不同,因此对传播的技术要求也不相同,在信息化的技术背景下,传输更加快捷,技术恒定,看干扰能力强,而且能与当下的互联网技术实现融通才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2.2 广播电视技术革新的实践
经过多年的发展,广播电视迎来了一次大的飞跃,即以数字技术为主体的技术革命,其最大特点就是以数字形式进行广播,随着有线电视、互联网技术和通信网的三网合并,给广播电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现代广播电视中,数字电视传输方式主要是无限数字传输和卫星传输,也就是说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经过机械电视、模拟电视和电子电视的发展,技术水平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而信息化技术则是数字电视的核心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在应用需求上要实现移动便携的功能,还要实现传输快捷,那么满足这个技术标准的条件则是需要完善的数字及广播和接收设备,精湛的技术水平。地面广播(DTTB)系统所提供的蜂窝单频网功能,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功能利用,而且完善还可以宽带服务商、电视运营商以及无线接入的设施商的技术水平提升,促使广播电视传输更加人性化,更加市场化,同时也适应技术标准化的要求。
2.3 广播电视技术革新的内涵
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电视广播传输标准也可称之为数字电视广播(DBA:DigitalTV Broadsting and Application)。比较早的时候也称DBA—OFDM。DBM采用了PN序列填充的时域同步正频分复用多载波浪调制技术,这种独特的先进技术有机地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传输结合起来,在频域传送有效载荷,实现扩频技术与技术信号的同步,成功规避了国外技术的专利,获得了较好的传输性能。目前从全球来看,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要先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而S/T-DMB、DVB-H、MediaFLO等几种移动数字电视标准中,基于S/T-DMB、DVB-H标准的网络建设及节目试播又超前于MediaFLO,特别是T-DMB在韩国以及在今后中国的发展,成为当前业界关注的最大亮点。韩国2005年5月最先实现S-DMB商用,又在2005年12月推出了T-DMB标准的手机电视。而美国、日本的MediaFLO、ISDB-T标准主要以在本地应用为主。欧洲采用DVB-H的 手机电视于2006年5月才开始正式商用。但从全球看,DVB-H的发展更有后劲。综上述,可以看出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技术创新是将三网合并溶于一体的,其内涵的精髓则在于完全的技术创新。
2.4 广播电视技术的现状分析
广播电视的技术创新问题不仅是业界关心的主要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文化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健身,因此,建立完善的广播电视网络,提高广播电视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数字电视代表了广播电视技术创新的较高水平,“数字电视以其传输质量好、容量大、以及可双向传送等特点得到迅速发展,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数字电视不但具有广播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交互功能。从交互技术入手,具体论述了数字电视交互传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字电视界面的特征,认为交互传输技术为数字电视人机交互界面提供了技术基础。为设计友好、高效、人性化的数字电视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就当前现状来看,广播电视的技术革新现状就是要实现科学管理,运用技术创新的手段进行维护和管理,更快更好地传播电视广播信号,更加科学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三网合并后的技术力量提升,更加有效地发挥技术功能。
3 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广播电视技术革新的创新性思考
笔者认为: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广播电视技术革新的创新要切实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技术手段提升功能为主旨,以“应用服务”为创新动力源,以科学的管理和完善的标准为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战略体系为核心。
3.1 构建标准体系,推进技术创新
俗话说,行业发展,标准先行。可见,标准化的作业是广播电视技术创新的核心能力,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至今,有线电视的信道传输、信源编码、数字演播室、卫星传输和生硬广播等领域的基础标颁布之后,在我国电视广播的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规范了技术管理、技术竞争和技术提升。在信息化技术的条件下,我们还应当充分研究国内外的标准和技术执行方案,并在广播电视的技术标准方面实现科技创新为先导,推进技术水平的提升,不仅3要完善技术管理的程序,而且要填充管理内容,要实现国内标准与国际技术与国内技术紧密结合的办法,依托国内的技术力量,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地面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领域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而且要通过标准的制定来规范行业的技术管理。
3.2 产学研结合,创新技术格局
在这方面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做到广播电视技术的产业化建设,以技术联盟为基础,实现广播电视技术在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技术提升空间建设,真正做到技术的运用于广泛的技术探索,以技术产业带动运用能力,以能力战略的实现提升技术水平,以大力实施标砖推广和建设来拓宽服务领域;其次,要积极地与高校,科研单位进行深入合作,在广播电视技术的革新上要以技术能力牵引市场发展,要以行业的标准来规范科研技术的运用,要以技术能力的提升来完善行业技术战略的形成,以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来促进技术战略的实现;还有就是要加大科研力度,不仅要发挥技术优势和能力优势,还要制定比较明确的技术战略目标,及时保证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广播电视安全传输。
3.3 创新工作思路,实现技术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背景下,高清晰、大屏幕是数字电视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革新正沿着这个轨道健康发展。我们在建设、健全广播电视技术标准化体系,加快完善业务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制定的前提下,要运用信息化技术,在已有的数字电视配套标准上,根据实际情况,加快技术创新的推进力度,规范推广发展,并且要以科学发展,统筹管理、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去完善技术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曹玉东. 数字电视技术的优越性. 华章,2010(13):45-46.
[2] 李建刚. 广播数字化现在进行时.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1):56-57.
[3] 苏广财. 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发展浅析. 广播电视信息,2010(4):33-36.
[4] 李鞍. 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发展简析. 西部广播电视,2003(9):34-35.
(二)数据库(Dabble)技术数据库是具有一定结构、经正式定义并集中控制的相关数据集合,是现代数据处理系统的基础。把数据存储、管理和利用的技术称为数据库技术,通过Intemet和Inlanet在大范围内供广大用户使用数据库就是Web数据库。使用者在网上通过标准的CGI口访问数据库,可实现动态地收集数据库中实时变化的交易数据。在会计信息披露时,数据库技术与网络的完美结合,使企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执行有关标准规则下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按企业属性提供会计信息,适应广大信息需求者的需要。
(三)射频识别(P,FID)技术RDID技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阅读器和射频卡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在国外,射频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在会计上应用将极大地便利业务数据的自动采集-从而间接地提高会计信息采集的效率。
(四)网格(GRID)技术网格技术是继Intemet及web之后的第三次互联网浪潮,它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其根本目标是突破地球空间信息资源在网络传输、共享过程中受到的种种限制,使人们能以更方便、更自由的方式综合地使用各种资源,解决实际问题。GRID技术的发展可能导致信息系统的使用和建立与运营管理相分离,为构建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提供技术支持。
(五)网络服务(Web Service)技术它是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的技术,通过标准的Web协议提供服务,目的是保证不同平台的应用服务可以互操作,它使用基于可扩展的标记语言(XML)的消息处理作为基本的数据通讯方式,消除使用不同组件模型、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的系统之间存在的差异。使用web Service技术能够较容易地实现各基层单位与政府机构、各企事业等相关方的异构信息系统的集成,将显著提高会计信息共享的广度和深度。
(六)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XBRL是由可扩展的标记语言(XML)定义的一种新语言,是XML在财务报告信息交换中的一种应用,是一种开放式的、不局限于特定操作平台的、在互联阿上披露企业财务报告的国际标准和技术。它在提高会计数据的自我描述能力、规范会计数据输出的内容和格式、简化会计数据的自动转换处理和分析利用等方面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为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提供可能。
二、信息技术发展催化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
(一)信息技术发展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环境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会计信息披露环境产生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会计信息披露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企业外部环境。由于信息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产品或服务的更新换代周期将进一步缩短,企业面临随时被市场淘汰的可能;通过网络的连接,信息时代的资本市场己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各种复杂的金融业务和创新金融工具不断涌向,企业的融资和投资环境进一步复杂化,风险进一步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带来了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人们能以较低的成本就能及时收集到所需的信息。经济机会不仅从发现到被利用的时间缩短,而且一个企业如拥有竞争优势,可能引发大批竞争者的涌入而立即丧失。在这种情况下,获取良好经济机会的竞争将空前激烈。
二是企业内部环境。信息技术条件下,内部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需求变化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所处的宏观、微观经济环境与工业时代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使企业在决策时所面临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还要求企业能够实时捕捉影响决策的各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随时修正已做出的各种决策。同时,信息经济时代高度发达的信息处理技术为满足企业复杂、全面、实时的信息生产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企业内部会计数据的技术处理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纸化交易、电子数据传递、电子签名确认在网络技术下轻而易举实现。电子数据以磁性介质为存储媒体,容量大、存取方便、复制迅速,传递快捷,信息可共享,可打破企业内部组织信息传递的时间与空间限制。
三是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及处理能力的变化。一方面要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高度相关的信息对网络时代企业的准确决策相当重要,信息披露方式直接影响了信息以何种方式输出,传统的信息披露模式只能按会计规范要求编制统一的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关性较差。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个性化生产会计信息使得会计信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以尽量提高其管理、决策的准确度和速度。另一方面要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性。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是正确决策的基础,是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决策者对信息的要求,从而要求企业信息系统在注重信息相关性的同时,也应该对信息的准确、可靠性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信息技术发展使多层次套计信息披露成为可能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实现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现实基础。
一是信息技术对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技术支持。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数据处理能力的大幅提高,磁盘与光盘成为财务报告的新载体,财务报告的传输也相应的转变为电子方式。数据载体和传输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的诸多分类环节,利用同一基础数据可以实现信息的多维重组,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迭代、数据库技术的不断深化、网络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适用于会计信息披露的高级计算机语言不断开发出来,无不预示着越来越多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新构思可以摆脱技术的束缚,成为现实。重要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应用于会计信息-披露,将使得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成为现实。
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具有可行性。信息技术上的进步,解放了原来对变革传统财务报告模式需求的技术方面的束缚,同时也为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施行的经济可行性打下基础。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与其他任何商品一
样,也存在着成本――效益问题。只有信息产生的效益大于信息的成本,信息的生产才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另外,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施行还可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促进市场的有效运作来增进社会效益。
三、基于XBRL的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构建
(一)XBRL简介及其应用XBRL互联网企业财务报告编值、、数据交换和财务报表及所含信息分析的一种标准方法。1998年4月由美国注册会计师霍夫曼(Itoffman)最早提出开发XBRL语言的理念,并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赞助下于1999年7月成立XBRL工作组将拟创建的以XML为基础的财务报表框架标准命名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是以XNL为基础,而XML是一种自我描述的、可扩展的、标准化的交换数据方法,允许财务信息在所有的软件形式以及技术包括互联网之间自动转换和可靠地提取。XBRL作为XiVIL的一种成功改进标识语言,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定义,有利于促进企业财务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我国证监会于2002年在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对xBRI标准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从2003年上市公司年报开始进行推广和应用基于XBRL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报送系统。深交所于2005年1月正式推出改版后的基于XBRL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制作系统”。2007年12月3日,XBRL国际组织宣布XBRL China一中国地区组织正式成立。2008年10月我国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名义加入XBRL国际组织,成为其临时国家地区成员。2010年5月6日XBRL国际组织宣布批准XBRL中国地区组织成为正式地区组织成员。财政部于2009年11月就“中国XBRL分类标准架构规范”、“中国XBR盼类标准基础技术规范”、“财会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标准”等3个规范标准征求意见,2010年1月就“XBRL年度财务报告披露模板(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财政部与XBRL界先行者目前正在开发中国国家级XBR盼类标准,该套标准也于2010年10月颁布,2011年1月正式实施。
(二)XBRL工作原理XBRI在商业财务报告上扩展应用的原理是为分散的数据设定自定义的标签,使结构化的财务信息和非结构化的财务信息在不同的应用软件平台和技术条件下实现交换,实现对财务报告数据进行及时、准确、高教和经济的存储、处理、重置和交流。这些标签一经分配,用户便可按需要只提取所需数据。XBRL突破了个别企业财务软件和信息系统的限制,在系统间进行自动数据交换并摘录财务fc,g,通过电-y-~-段使企业财务报告遵循该企业所适用的会计准则,实现不同会计制度间自动转换,规范会计主体应当披露的信息。
另外,XBRL可以解决目前网络上获取的财务信息无法直接分析比较的困难,降低企业准备与财务报告的成本,提高投资者或分析者使用财务信息的效率,使各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具相关性和可比性。XBRL五可通过提高信息的搜索效率来降低信息交换的成本对提供和使用会计数据的所有人提供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服务以及可靠而准确的会计信息。XBRL使财务呈报链条上的利益相关-者都能够充分享受到电子信息标准带来的利益,方便了各类信息生产者按其企业规模、组织和法律形式提供与其相适应的财务报告,满足了个性化需求。
(三)基于BRL的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构建基于XBRL的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是在XBRL和其他信息技术支持下,以会计事项为核心,建立基于BRL的数据库并对其要求进行处理,最终按不同规模、不同组织形式或行业的企业提供财务报告,满足不同信息生产者和使用者的需要。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是多元化、多层次会计理论的发展。建立一整套科学的会计规范体系,是实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前必须做好的事。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按企业的资产总额、年营业收入净额和年平均职工人数这三个标准,将企业划分为小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三类,对小企业实行某些会计信息的豁免,允许其提供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不必提供现金流量表:对于大企业则需提供内容详尽的一整套财务报告;中等企业则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上述两种报告中做出选择或提供详尽程度介于两者之间的财务报告,即基于多元化、多层次会计理论建立的有差异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二是XBR工教据库的建立。建立一个原始数据库,记录经济业务原貌,能为生成各种会计信息提供必需的“原材料”。会计事件旦发生,经确认后即存人相应的服务器并通过财务信息系统记账、检测后送到这个数据库中,由于应用了XBRL的技术,可以将企业各种不同格式和来源的信息,按照制定好的分类标准,转化为统一格式的信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的需要生成不同的信息。同时,该数据库是多维数据仓库,具有独立性、集约性、共享性和多维性,能够配韶合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体系,为会计信息的多维计量提供依据。存储在数据库的会计基本数据元素要根据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处理规范进行处理,最终形成面向用户的信息,使用部门可通过该数据库,根据使用者需要不同层次或不同内容的电子财务报告。
三是服务中心的建立。原始数据库强调的是提供一种细化使用者会计信息需求的途径。建立―个需求主导的个性化会计信息呈报多层次披露系统的主要思想就是,先具备一个记录经济业务原貌的原始数据库,再提供一个使用者反映其信息需求的渠道,并以此建立针对某个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特定会计生产规则,这样就可以进行个性化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提供。
商业银行作为一个报表汇总单位,也与一般的工商企业有所不同。首先,商业银行是一个经营货币资金的企业,在统一法人体制下拥有众多的分支机构,横向之间也可能存在多个并表单位,大量的资金在体内不断地循环和运动,商业银行会计不仅要实现内部资金运动,而且要反映内部资金往来的来龙去脉,以便于上下级行之间的层层资金清算和往来账目的核对。其次,作为一个报表汇总单位,商业银行要真实地向外部有关各方披露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因此,对于总行与分行,分行与分支行之间以及横向并表单位之间的资金往来及由此而产生的收支项目都要轧差反映,以避免虚增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第三,由于商业银行总行既是一个主体,又是一个会计主体,而各分行都是在统一法人主体下的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上必然会有所差别,商业银行会计核算要能够体现这种差别。
如总行需要集中汇缴所得税等,而分支行却没有这些业务。同时,相同业务在不同层次会计主体反映的也不相同,如上下级行之间的存放资金,对于总行来说,它的轧差余额主要是在途资金。因此,根据重要性原则一般在资产负债表“其他资产”或“其他负债”项目中列示。而作为分行,其系统内存放款项的轧差余额则主要是存放上级行的资金,不仅数额较大,而且属生息资产,因此,如果也放在资产负债表“其他资产”或“其他负债”项目中列示就不合适。商业银行这种多层次会计主体的特点,决定了其与一般工商企业在会计核算上有很大的不同。虽然会计主体并不等于法律主体,但是,绝大多数的会计制度和会计书籍都是按照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一致的思路去撰写的,而对于商业银行这种分层次会计主体的情况却很少涉及。因此,商业银行在确定具体的会计核算原则和方法时往往缺乏各种的支持和实务的指导,需要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摸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一种异乎寻常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内商业银行是信息技术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随着商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家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是第一生产力”在商业银行中的重要意义,纷纷依托最新的信息技术,酝酿和在建新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系统的更新换代,重新整合业务和产品,进一步优化前台分工和劳动组合,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以迎接不断加剧的竞争需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商业银行中最好的体现就是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为商业银行提供一个更好的业务管理平台,拓展空间。但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因为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再造,必然要涉及到体制、管理、产品、服务乃至人员素质和人员观念的再造。人们经常会困惑于信息技术与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二者之间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技术是根据人的思维开发和设计的,技术的应用会带来管理、体制的创新和人的思维的变化,反过来又将会进一步推动技术的进步。二者之间完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技术的应用必然带来管理和业务的飞跃,管理的深化和业务的发展又必然对技术的应用提出新要求。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审视传统上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定位和特点,并按照新的观念去构造新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首先需要重新思考商业银行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商业银行会计既是会计,又是业务,实质上是会计业务,其主要原因在于: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其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而会计核算的对象也是资金运动,经营对象和核算对象的重叠很容易导致商业银行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错位。实际上,虽然柜台人员参与了传统意义上的账务处理,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分录(实践中主要通过加盖会计科目章完成的)等。但从柜台人员所扮演的角色来看,其主要职责还是经办业务,而不是核算,其面向的是客户(如存款人、借款人等),而不是用户(如管理层、监管当局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柜台人员虽然参与了账务处理,但这种账务处理是在开办业务时的一个衍生物,并不是其主要职责。如柜台人员在受理客户提交的票据时,主要是为了办理资金转账,而不是记账,对凭证要素所进行的各项审查也主要为了保证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而不仅仅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因此,将柜台人员定性为会计人员未免有些牵强,不仅直接加大了会计管理的业务色彩,而且也与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相违背。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少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将账务处理镶嵌在系统中,如编制会计分录、登记会计账簿等。在目前一些商业银行推行的新一代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已经大大改变了几年前模拟手工的状况,计算机的智能化应用水平已经很高,如实现了交易驱动(transactionimpulse),柜台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只要按照系统提示画面和用户守则要求在计算机中录入必要的原始信息,系统就会自动将有关账务数据过渡到相应的会计科目上,并生成账簿。账务处理工作都是由系统自动完成的。柜台人员并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每笔业务所对应的账务处理方法。所有这些定义都是在系统开发时由后台人员统一定义并固化在系统中。在这种情况下,账务处理由系统自动完成,柜台人员只是一个操作员,已经很难说他们从事的是会计工作,更不用说是会计人员了。因此,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商业银行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需要重新进行定位,应把业务和核算严格区分开来,并按不同的方式归口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降低会计部门的业务色彩。会计工作应主要定位于确认、计量和报告上,其主要职责是提供信息,并决定生成这些信息所应遵循的会计政策。
主体的定位也值得斟酌。会计主体假设主要是界定报表编制范围。由于商业银行拥有众多的分支机构,为了考核下级行经营成果或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需要确定相应的纵向管理体制,并按管理体制的要求,确定相应的会计主体。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主体与具体的分支机构相对称,会计主体不能超越管理主体,并伴随着管理和考核体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会计主体可以延伸到最基层的营业机构,也可以收缩到一级分行甚至总行,这完全取决于管理的需要,因此,商业银行的会计主体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相对会计主体或管理主体。但是随着商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需要运用盈利会计、作业成本管理等来提高成本控制和决策水平。盈利会计不仅需要按机构进行考核,而且需要考核到产品、部门,以至客户和人。因此,单纯以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主体为基础决定信息的编报范围已经无法适应这种管理的趋势,不能满足新的管理要求,需要重新确定商业银行的信息编报范围,即不仅要反映机构的情况,而且要反映部门、产品、客户或人员的情况。既然会计主体是相对的,从属于管理和考核的要求,如果还称之为会计主体,不仅与会计主体的特有含义相违背,而且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看,很难通过完整的账务体系来实现管理上的信息要求,一系列的应用方法必然会缺乏支撑。因此,在商业银行统一法人体制下,将会计主体的概念扩充到责任中心的概念可能会更好一些。责任中心可以根据管理的要求任意确定,可以是一个机构,也可以是一个部门或产品,甚至是一个具体的客户或人员。当然,责任中心并不排斥会计主体,只不过责任中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广,有助于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提供更加充分和相关的信息而已。
传统国有商业银行会计的含义,实际上已经不十分准确,这主要是因为会计核算由传统的手工和模拟手工逐渐过渡到智能核算,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一个的认识也需要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修订,否则只能成为空洞的教条,走形而上学的路子。前后两种观点的变化看似简单和平常,实际上却孕育着对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不同认识,在实践中必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2. 用壮秧剂育壮苗 夏西瓜的播种期没有秋西瓜严格,5月中旬至6月初均可播种,苗龄15天左右,播种前一个月,每亩大田要备好250千克营养土,每100千克干营养土加入0.25千克壮秧剂,以培育壮苗。浸种8小时后催芽,出芽后播在装好营养土的塑料营养钵(规格:7厘米×7厘米)中,遮阳保温,两天后即可出苗。
3. 增氮盖膜保墒 夏西瓜生育期短,应提早整地施肥作畦,畦宽1米,畦沟宽30厘米。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因夏季高温干旱,氮肥损失较大,应适当增加氮素肥用量,亩施厩肥2500千克以上,菜籽饼50千克,45%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尿素10千克。应将肥料撒施于畦中间(地膜盖多宽,肥料撒多宽),翻耕耙平后覆盖地膜。
4. 遮阳防晒降温 移栽前打1次送嫁药,栽苗前按亩栽600~700株计算好株距,每条地膜上栽两行,在地膜上(离地膜边20厘米)打孔栽苗,栽后在地膜上盖0.3厘米厚的稻草,并用两米长的竹片做拱棚,覆盖遮阳率为55%的遮阳网防晒降温。
一、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会计教学模式
(一)会计演示教学模式
会计演示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师投影屏幕上呈现会计教学内容,教师负责演示和解说,这种教学模式融合了图形和图像以及声音等,可以刺激学生各方面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障教学效果。例如讲解有关会计凭证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影像方式向学生放映真实的凭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会计凭证,再利用会计教学软件向学生演示整个凭证的填制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熟悉会计凭证的填写顺序,在后续动手操作过程中也会更加便利。
(二)情景式教学模式
情景式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创设实际情境相似的情景,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操作技术水平,引导学生思考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保障教学活动开展效果,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缓解学习过程中的疲劳。情景式教学模式的保障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会计教学情景,可以将多种感官调动起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会计知识。例如在学习有关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不同角色演示业务处理过程,帮助学生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最后模拟真实的企业案例,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角色完成演练任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支持会计学科的情景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解决很多会计问题。例如企业需要定期轮岗会计人员,但是因为教学时间的影响,学生只能扮演一个角色完成会计核算工作,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节省教学实践,在多媒体教室,学生可以扮演各类角色,例如企业会计主管和出纳人员等,可以依次操作财务处理和会计报表编制以及会计报表合并等工作,帮助学生感受到整个会计核算的过程,使学生可以更加接近会计职业岗位。
(三)竞赛式教学模式
竞赛式教学模式是利用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开展会计实践竞赛式教学模式。例如可以模拟某企业会计资料,要求学生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并且要编制财务报告,因为操作时间比较长,操作过程也比较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竞赛会教学模式,将4个人分为一个小组,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完成相关操作,并且落实定期轮岗,最后教师负责评价和总结竞赛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对于专业课产生兴趣。
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会计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结合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
在信息化教学当中,教师应该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信息化教学,发挥优势互补作用。错账更改是传统教学手段的难点,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错账更改的过程,实现知识的形象化。一些内容需要利用传统教学方式,例如货币资金时间价值等,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上简单的图表画,一边写一边带领学生分析,保证师生互动效果。
(二)不能过分依赖现代信息技术
0前言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飞速发展,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智慧的学习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1]。智慧教育理念在教育界不断推进的同时,新技术环境也迅速地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在新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智慧教育如何开展,新形式的智慧课堂应如何构建[2]。
1智慧课堂的概述
“智慧教育”一词起源于2008年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Planet)”的概念。对于智慧课堂的界定,国内外的文献中尚没有统一的论述,智慧课堂由智慧教育衍生而来。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提出智慧教育,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的学习时空环境,旨在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3]。国内关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研究主要依托融合于课堂的自主的、泛在的和个性化的智慧学习方式进行[4]。
2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1智慧课堂的技术特征
智慧课堂可以应用资源共享、学习情境采集、实时内容推送、智能学习分析、移动通信互联、合作交流、即时反馈等技术进行教学,形成开放、高效的信息化学习模式,智慧学习满足了多层次教育的需求。
2.2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
智慧课堂为“教”与“学”的融合和统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基于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增进师生互动和协作交流,使“教”与“学”相互渗透、融合一体,因而对智慧课堂的实用教学流程结构设计,应把“教”与“学”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整体来考虑[5]。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阶段(课前、课堂、课后)结合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情采集、实时内容推送、探究学习、智能学习分析、课后作业、信息化辅导、反馈测评等教学步骤构成智慧课堂完整的教学过程。
2.3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
2.3.1课前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放送预习内容、教学微视频、教学课件。学生也可以利用此平台进行交流,问题讨论。
2.3.2课堂
课堂上,教师根据学情采集,导入新课,讲解学生课前自学时的疑问,进行探究学习。课上主要为互动式教学,智能学情分析,布置课后作业。
2.3.3课后
课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信息化辅导,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利用网络资源采用网络试卷问答、在线提问、作业视频等方式反馈测评。
3智慧课堂实践教学的讨论
3.1技术支持
智慧课堂实现的前提是学校构建的信息技术平台。目前,高校都配备微机室,大多数学生有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这就为实现智慧课堂提供前提。2017年锦州医科大学将实现全校区覆盖无线网络,在技术层面上满足智慧课堂的实施。智慧课堂模式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3.2学习个性化,跟踪智能化
智慧课堂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特点,结合自己时间,自由安排学习,让学习真正个性化。由于移动通信设备的可携带性,使随时学习成为可能,跟踪学习也更智能化,更真实的挖掘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
3.3反馈即时性
智慧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学习评价,课前预习与反馈、课堂探究学习与反馈、课后作业测评与反馈,反馈信息贯穿着整个学习过程,即时性反馈形成科学教学评价体系。
3.4互动交流立体化
智慧课堂模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在各种网络平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全时空的实现互通。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消除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畏惧感,创造了平等、融洽的教学环境。
3.5学习资源推送的智能化、便捷化
智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媒体资源,如微视频、教学课件、电子图片、语言教学、学习材料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智能化的学习资源,便捷的推送方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个性学习、快乐学习。
4结语
随着数字终端的兴起和网络应用的日趋成熟,智慧课堂的设计与应用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6],其核心在于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变革和改进课堂教学“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7]。智慧课堂作为新型学习环境,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能够满足“数字土著”能力倾向、学习风格等方面的要求,在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方面具有应用价值[6]。此次,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校教学中,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能力培养,增加了师生、生生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庞敬文,张宇航,王梦雪,等.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5):65-71.
[2]庞敬文,王梦雪,唐烨伟,等.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9):63-70.
[3]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等.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34.
[4]卞金金,徐福荫.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64-68.
[5]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
发展农村经济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农村金融服务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脱节的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信息技术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性
由于农村大多处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农村金融具有交易频次低、设立网点成本高的特点。金融机构大多不愿在农村拓展金融服务,这就导致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出现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有的乡镇,甚至不存在金融服务,这导致农户无法获得基础性金融服务,如储蓄、贷款等,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同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十分不利。创新现行金融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广大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情况是一项重要工作。
信息通信技术是当前先进技术的典型代表,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问题,必须发展信息通信技术。这主要是因为通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打破传统金融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当前信息通讯技术已经成为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边界的推动力量和关键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其在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上的重要性愈发彰显,其不但促进了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并且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二、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一)健全农村支付体系,提供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
由于农村金融交易频次低,在健全农村支付体系方面应加强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的推广应用,以满足农村支付结算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由于农村网点设立成本高,较为分散,应加快集中式数据中心的工程建设,将农村金融业务进行集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集约化。金融机构要在传统综合业务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加强研发,建立电子银行体系,如网上银行、移动银行、自助银行等。要积极应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高度重视移动银行服务。
(二)完善农村金融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普及的基础上产生的,其通过现代网络,可以实现地理位置不同的单位或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而且还支持移动办公、远程办公。由于农村金融网点遍布城乡,地域分布较为广泛,迫切需要进行移动办公和协同办公其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分散性的问题。完善农村金融办公自动化建设能够把金融机构的各个部门通过互联网联在以期,这样就能够全力提高金融机构各部门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服务能力。
(三)落实“314”,强化银行卡联网工作的进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相关工作的精神指示,以“联网通用,联合发展”为关键性目标而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在当今信息技术条件下,农村金融服务必须进行科学、高效、有序的创新,以此为主要目标深入落实“314”精神,争取在年末完成关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一系列工作,这项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系统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此项工作的规划和部署顺利完成规定数量范围内的相关联网合作工作,而不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要积极推进联网工作的实施,注重交易成功功率和金融网络服务质量的运行;积极推进国务院关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跨行服务工作,使得农村各个不同银行之间的跨行业务更为快速、便捷,实现农村不同银行间的银行卡通用;此外,还要在农村金融领域和范围内普及“银联”标识,使得农村金融行业的经营者、使用者都能够认识并加以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迅速有效的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
为了达到理想的金融服务目标,银行卡卡收集环境必须予以进一步改善,以此来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不断进步。另外,要增强与相关税务机关的合作,顺利实现“银税共享POS系统”的管理、建设,更要主动积极地向有关部门提出科学合理的税收建议,运用以上途径来实现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离不开银行ic卡试点工作的实施和推动,要深入研究相关工作的贯彻实施。我们必须明白在当今时代的条件下,ic业务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包含其中的业务范畴有密钥管理、相关技术标准以及业务规范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早在几年前我国就已开展相关工作的运作和实施,人们在日常经济生活中需要利用ic卡和电子钱包等来满足正常的需求,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也极为需要抓紧时间实施该项工作,积极推广此项工作,落实示范性工作。
三、结语
在互联网化大趋势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关键就是扩大金融服务的供给边界,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紧迫性,切实采取措施,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以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12-03
[作者简介]詹慧芳(1974―),女,江西南昌人,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外语教学法;莫小泉(1980―),男,广西北海人,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科学管理。
一、引言
2012年我国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1],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2],所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必然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全面深度融合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先了解原有课堂教学要素,再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加入课堂教学后课堂教学要素的变化,只有这样,才可能控制教学结构的变化,优化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基本要素的内容、特征和要素关系
课堂教学离不开六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这六个基本要素的内容具有各自的特征:1.教师和学生作为人员要素,具备各自的素质、情感和态度、知识和经验、认知方式、教或学的方法、生活环境,因而表现出各自的生理、情感和文化特征。2.教学内容作为师生间传递的信息要素,包括学科知识和人类经验,也包括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能力,而传统教学内容往往只有唯一的载体形式――教材,固定的教材使得教学内容所展示的知识呈固定封闭状态,教学目标也只是实现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3.教学手段通常是口头语言、黑板、粉笔、实物、挂图等,非常有限,因而也限制了教学方法。4.时间和空间属于环境要素,时间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固定安排的上课时间,即某课程每周安排在什么时间上课,另一方面是课时,1次课通常为1~4个课时不等,1课时有40分钟、45分钟、50分钟之别;空间环境局限于教室,讲台、黑板、清一色横竖排列的桌椅,教师凭借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进行讲解,课堂氛围完全依赖教师口头语言的魅力、师生课堂上的互动或教室实体环境的布置(画、板报等)。
课堂教学要素按一定方式组合形成了教学结构,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传统课堂中,首先,作为人员要素的教师具有对其他教学要素内容的选择权,而学生自由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权利未能实现。教师为了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形成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的结构。课堂大部分时间里教师借助口头语言、板书、教具讲解教材上的知识,补充课外内容或个人经验,学生以听、记笔记等形式接受知识,教师关注的是自己是否把教学内容讲完了、讲清楚了,而很少关注每个学生是否实现了有意义的学习,虽然教师会用提问或其他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但课堂中教师仍占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结构很难实现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其次,时空要素有限组合,即固定时间的固定教室,这种组合关系限制了教学的其他要素,例如师生的活动被限制在教室中;教学内容根据课时确定,不宜过多或过少;教学手段必须是在教室环境下可利用的设备。
三、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基本要素内容及其特征的变化
(一)教师和学生的变化
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要素,仍是教学系统中的两大主体,但已经成为深受技术影响的主体。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他们教和学的观念、生活和学习环境、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随着信息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他们获取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和新生活方式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素质、道德品质、学识、技能提高,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知识结构和经验进一步丰富。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快速增长,作为人类宝贵经验财富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学科知识不断增加,知识更新步伐加快。以往的教学内容仅限纸质教材这一种资源,信息技术却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这些网络资源在经过选择和整理后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可以更丰富、更全面、更系统、更前沿。资源获取渠道多样化、纸质资源数字化丰富了教学内容,各类人群提供的知识和经验、专家的讲解和分析借助网络得以即时共享,教学内容也得以即时更新。此外,负载教学内容的资源形式也不仅限于书面文字和图画,还有数字化的图文、音频和视频,视频有动画、仿真模拟、现实场景等,使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和新颖性。
(三)教学手段的变化
教学手段的极大丰富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后教学要素最直接、最显著的变化。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教材、粉笔、黑板、挂图等而言,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媒体工具:录像机、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网络、手机等,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设备、激光笔等,还有存储数字化资源的U盘、光盘、移动硬盘等。教学内容的载体形式也表现为丰富的电子教材、教学课件、视频或音频教学材料、各类学习软件等,教学手段呈现多样化,要素内容不断增加,为探索教学方法提供了可利用的手段。
(四)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一般认为教学的时空环境是影响教学过程外在因素的慢变量,是一种变化较小、相对稳定的外部条件因素。[3]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时间变化较小,但教学空间内媒体设备的增加使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多媒体设备、网络技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提高,课堂学习氛围得以改善。以往,如果错过了某一次内容的课堂教学,就只能请教师重讲才能再现课堂教学的魅力,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复制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在互联网的条件下,教学时间成为可有可无的要素,教学空间已不取决于实体教室,而取决于互联网。教学突破实体教室的限制,对固定时间和固定场所的依赖程度减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学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日益普遍。
四、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要素关系的变化
与传统条件下相同的是,师生作为人员要素,对其他四个物的要素在使用时间、使用量或使用方式上进行选择,同时,各要素之间也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信息条件下,由于要素内容和特征发生了变化,要素间的关系必然发生变化,这些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呈动态发展,较为复杂。从要素性质看,要素关系分为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三类,其变化情况分析如下。
(一)物与物关系的变化
物与物的关系是指四个物的要素――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之间的关系。物与物关系最突出的变化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教学手段丰富,媒体设备多样化,进而引起了其他三个要素的变化:教学内容不仅极大地丰富,而且更新加快,呈现方式变得有趣;教学时空的限制减小,任何能够登录互联网的人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快速获取更新、更系统、更全面、更广博的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一般是先确定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手段,在传统条件下教学手段受时空限制较大,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手段的功能强大到可以决定教学内容,甚至影响教学时空,例如:借助互联网这一手段可以进行任何内容的教学,其方法是采用网络教学,其时空环境只受互联网的限制,尤其是当教学内容为最新的学科知识时,教学内容只有借助网络这一手段才能获取,因为其他手段相对滞后。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虽然还是纸质教材,但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的载体更为多样化,反之,对教学内容的高质量要求也使得教学手段不断推陈出新。此外,课堂教学时间可以与任何空间无限组合,借助互联网等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能呈现。
(二)人与物关系的变化
人与物的关系即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间、教学空间的关系。无论在传统条件还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物的要素都由人的要素――教师和学生进行选择。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手段增加,教学手段的增加拓宽了师生对其他四要素的选择,由于信息获取便捷,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教师可以不再依赖封闭的教材,而选择优质的教学内容和最新的知识,选择自由度变大;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更可能利用更多新的媒体设备,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选择与以往不同的时空条件,实现虚拟课堂教学、实体课堂和虚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
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对教学的认识不再只是通过教师告知而获得。借助网络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可能与教师同步,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媒体设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环境。由于学生的选择范围和能力范围扩大,学生与其他四要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参与教学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教学内容的丰富、技术手段提供的良好的交互性都可能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物能否尽其用还有赖于人员要素,因此,人在这些要素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但物的要素的使用也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一方面,在师生所选择的时空条件下形成的学习氛围会受师生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影响,例如:选择的教学内容比较有趣,媒体手段运用恰当,这时学习氛围好,教学整体效果好。另一方面,学习氛围也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情绪和积极性,甚至影响教学手段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由此,物与人的要素会相互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需要师生在教学中很好地控制和利用。
(三)人与人关系的变化
人与人的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对教学对象的分析,在教学前先行确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师生活动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变化。[4]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受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认识到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主动的学习者、建构的学习者,教师认识到自己可以不再承担知识灌输者的角色,而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空环境的选择权有意识地“下放”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信息技术使用上和信息面前,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不再只有教材和教师的讲解,教师可以不再是学生求助的唯一对象,课内或课外,教师都不再是学习的唯一促进者,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随时寻求专家或其他个人的帮助,任何一个学生也可以把自己了解的知识告诉别人。教师在学生面前已经不再拥有绝对权威,教师在教学中不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不是以谁为主体的问题,而是在什么教学活动中以谁为主体的问题。教师和学生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某一学科知识系统上和人生阅历上,师生关系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的关系,更是民主平等、双向互动的人际关系。
此外,由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和技术的支持,课堂教学可以不再只是针对中等群体,学科知识在课前就能获取,这使得课堂教学面向每个学生成为可能。教学反馈和评价变得非常重要,这对教师作为导学者和评价者的要求更高。
五、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虽然改变了教学要素内容和特征,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系统结构却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教学效果也没有得到显著提升,这是因为系统借助它的自调功能维持了自身的稳定,而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总是停留在要素自成的内部系统的变化上或师生对物的要素选择这一层次的结构变化上,并未触及教学系统顶层的师生结构的改变。因此,当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地位变化、各种要素关系变化如果不能实现系统良性发展时,就必须进行人为干预,实现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了解传统教学要素、教学结构以及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要素和要素关系的变化,有助于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技术的应用最终还在于人的掌握,因此,师生教与学的理念和对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师生如何更好地运用技术重组结构、实现结构最优化是现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2012-03-13)[201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