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6: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信用风险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引言
信用风险(CreditRisk)是银行贷款或投资债券中发生的一种风险,也即为借款者违约的风险。在过去的数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CreditDerivatives)发展迅速。适当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信用风险。业内人士估计,信用衍生市场发展不过数年,在95年全球就有了200亿美元的交易量。
本文系统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应用。第一部分总结了如何测量信用风险,影响信用风险的各种因素及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如何利用信用衍生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第三部分对信用衍生工具产生的相应的风险的和其监管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第四部分对中国银行业应用信用衍生工具思想管理信用风险的初步设想,第五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2信用风险的测量与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信用风险对于银行、债券发行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决策的因素。若某公司违约,则银行和投资者都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现有多种方法可以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但是,现有的这些方法并不能满足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更高要求。本部分对如何测量信用风险和信用风险对投资者、发行者和银行的影响作了详细说明。并对管理信用风险的传统方法(如贷款出售、投资多样化和资产证券化等)作了总结。
2.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①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信用风险降低,因为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赢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②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事件发生与经济运行周期无关,并且与公司经营有重要的影响。例如:产品的质量诉讼。举一具体事例来说:当人们知道石棉对人类健康有影响的的事实时,所发生的产品的责任诉讼使Johns-Manville公司,一个著名的在石棉行业中处于领头羊位置的公司破产并无法偿还其债务。
国际上,测量公司信用风险指标中最为常用的是该公司的信用评级。这个指标简单并易于理解。例如,穆迪公司对企业的信用评级即被广为公认。该公司利用被评级公司的财务和历史情况分析,对公司信用进行从aaa到ccc信用等级的划分。aaa为信用等级最高,最不可能违约。ccc为信用等级最低,很可能违约。另外一个对信用风险度量的更为定量的指标是信用风险的贴水。信用风险的贴水不同于公司偿债的利率和无违约风险的债券的利率(如美国长期国债)。信用风险的贴水为债权人(或投资的金融机构)因为违约发生的可能性对放出的贷款(或对投资的债券)要求的额外补偿。对于一个需要利用发行债券筹资的公司来说,随着该公司信用风险的增加,投资者或投资的金融机构所要求的信用风险贴水也就更高。某种级别债券的风险贴水是该类债券的平均利率减去十年期长期国债利率(无风险利率)。信用评级与信用风险贴水有很强的关联。公司的信用评级越高,则投资者或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越低,所要求公司付出的信用风险贴水越低;而公司信用评级的降低,则投资者或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越高,则在高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或金融机构要求公司付出信用风险贴水越高,则公司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融资成本。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一信用级别的债券,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筹资所要求的风险贴水也不同。是依据无风险利率和该类债券平均利率的变化而确定的。
2.2信用风险的影响
信用风险对形成债务双方都有影响,主要对债券的发行者、投资者和各类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有重要作用。
2.2.1对债券发行者的影响
因为债券发行者的借款成本与信用风险直接相联系,债券发行者受信用风险影响极大。计划发行债券的公司会因为种种不可预料的风险因素而大大增加融资成本。例如,平均违约率的升高的消息会使银行增加对违约的担心,从而提高了对贷款的要求,使公司融资成本增加。即使没有什么对公司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经济萎缩也可能增加债券的发行成本。
2.2.2对债券投资者的影响
对于某种证券来说,投资者是风险承受者,随着债券信用等级的降低,则应增加相应的风险贴水,即意味着债券价值的降低。同样,共同基金持有的债券组合会受到风险贴水波动的影响。风险贴水的增加将减少基金的价值并影响到平均收益率。
2.2.3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当借款人对银行贷款违约时,商业银行是信用风险的承受者。银行因为两个原因会受到相对较高的信用风险。首先,银行的放款通常在地域上和行业上较为集中,这就限制了通过分散贷款而降低信用风险的方法的使用。其次,信用风险是贷款中的主要风险。随着无风险利率的变化,大多数商业贷款都设计成是是浮动利率的。这样,无违约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而当贷款合约签定后,信用风险贴水则是固定的。如果信用风险贴水升高,则银行就会因为贷款收益不能弥补较高的风险而受到损失。
2.3信用风险的传统管理方法
关键词:
信用;信用风险;财务管理
从金融史上已经出现过的金融危机可以知道,金融危机下,无论是曾经多么风光无限的企业,即使拥有上千亿美元的资产,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也不堪一击。这些企业最终的风险都集中在财务层面,突出表现为信用危机,从而使得企业的信用风险集中爆发。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有效利用财务杠杠,是企业从危机中存活的出路。
一、信用风险与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银行信用风险和商业信用风险两种。银行信用风险,从狭义上讲就是到期无法偿还金融机构借款的风险,商业信用风险最主要的表现为客户在债务到期后不具备还款能力。总体来看,信用风险主要跟以下因素相关:一是经济周期性。往往在经济下行阶段,企业赢利情况总体恶化,信用风险增加;二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信用风险从其表现形式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一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二是从个体信用判断整体信用紊乱的传递性;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控制的可控性;四是具有经济周期性。信用风险管理是针对信用风险进行的管理活动。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对授信和收回应收账款等交易环节进行全面监督,有效控制客户信用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信用风险管理,一般包括事前调查、事中监督和事后调整三个阶段。在事前调查阶段,一般通过企业征信和信用等级评价等手段对客户进行分类,建立客户档案信息,明确客户类型,在交易之前规避与高风险客户发生交易往来;事中监督是指企业建立客户信用的跟踪机制,防范客户因经营状况变化导致的风险异动,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还款能力;事后调整是指企业定期对客户进行再评价,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客户分类,使其与客户的风险能力相匹配。信用风险既有复杂性的特点,同时也很隐蔽,它是隐性和间接的财务风险,既不同于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会产生直观的交易损失,也不同于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困难,信用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链条的每一环节,关注的重点是交易双方的履约行为,从而表现为隐性和间接性。因此,信作者简介:张琛,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方法。用风险与传统的财务风险互为一体,难以完全区分,如不加以妥善管理,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不乏典型的例子。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和战略发展过程中应时刻高度重视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建立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目标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完备和高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但能够减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和减少由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损失,还将提升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规范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利于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健康发展。
二、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企业的财务盈余
良好的信用风险管理有助于企业获得财务盈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企业持续增长持续稳定的销售增长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信用销售的好处在于,企业通过让渡客户部分的货币时间价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客户群体。当然,信用销售本身存在一定风险,盲目的信用销售可能短期内给企业会带来一定的增长,但从长远来看,企业无法保持稳定的收入。如果企业引入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就能够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有效控制信用风险,从而使企业保持持续增长。当前,国内实体经济呈萎靡态势,需求不旺导致订单减少,企业热切希望能通过信用销售政策维持销售。客户付款能力减弱后,信用风险直线上升,大大超出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选择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借助其专业的风险评估和专业能力,可以帮助客户在保持企业持续增长的同时,得到相应的风险补偿,从容应对经济周期带来的危机。
(二)保障企业顺利回款,降低企业坏账信用销售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主流的销售方式之一。信用销售的劣势在于:一旦出现逾期或者应收账款长期挂账的情况,企业的呆坏账将直线上升。根据银监会披露的年报公开信息,我国银行业2015年的不良率接近2%。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增大,回收速度放缓,资产流动性降低,其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无疑将受到限制。而企业通过信用风险管理控制并降低呆坏账率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来实现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管理和良好催收,将呆坏账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当企业生产扩大、应收账款余额增加时,可能凭一己之力难以对大量应收账款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这时可以选择引入专业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咨询机构,通过共担风险的方式,将部分信用风险转移到第三方,进而将公司回收应收账款的概率控制在理想的区间,保障企业收支安全。
(三)带来稳定的现金流量企业通过高效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够多渠道的获取现金流,从而为企业经营和筹资服务。一方面,通过信用销售和应收账款管理,能大大提升公司业绩、扩大业务规模、获得市场和稳定增长的业务收入,带来经营性现金流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应收账款权益转让给第三方进行融资,提前获得货款资金,给公司增加筹资性现金流入。
(四)优化财务报表根据以上论述,企业优秀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够从销售、融资、风险控制等方面给自身带来效益,同时,也必将有效地改善企业财务结构,优化报表信息。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类账户的主要科目,该科目的质量高低即资产的变现能力的快慢直接影响到企业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的好坏。保证应收账款正常及时的回款,并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提前获得资金,可以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提升企业的资产质量。另外,销售收入是企业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直接体现着企业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是最主要的财务指标之一。企业保持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不但能够带来资产的积累,同时,也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扩大企业规模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如何通过财务管理规避信用风险
(一)规范会计核算,强化监督审计职能信用风险计量建立在可靠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因此,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在量化信用风险方面就体现得尤为重要。这要求企业务必重视财务信息披露和会计核算工作,重视专业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建设和培养一支专业素养强、职业道德高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内控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和再造企业财务流程,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聘请具有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年度审计,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对外公开的财务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可信性。
(二)有效利用大数据,拓宽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正在成为当下社会的趋势,这也为风险监控电子化和信息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方面,客户交易行为的日积月累形成了海量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从数据库中识别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关键信息,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信息广泛存在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媒介,整合数据信息,打破数据边界,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能够使企业对客户行为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评估,从而深度的挖掘客户,实时更新客户信息,合理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此外,为了规避企业的信用风险,企业还有多种金融工具可供选择。如专业的评估服务能使企业快速获得客户的财务及经营类信息,避免个别高风险可能性的交易;专业的追收机构有一定的催收专业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可以有效促进信用销售资金的及时回笼,防范由应收账款逾期导致的现金流断裂风险;保理等业务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防范因信用销售导致的现金短缺,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三)树立诚信观念,堵塞票据管理漏洞税务的信用风险也是信用风险的一部分。这部分信用的缺失除了与市场主体自身的法律知识匮乏和信用意识薄弱密切相关外,票据的管理手段不严,也为此种信用缺失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环境。所以,治理税务失信现象的根本,不仅需要加强税务法制的建设和宣传,还要加大依法惩处失信行为的力度,同时,加快票据的电子化管理,在全面实行财务电算化核算的基础上,实现电子网络系统的无缝连接,实现银行数据、经营数据和票据行为的实时监控和对接,完善对票据市场的全面升级管理,堵塞管理漏洞,进而服务于信用风险管理。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财务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信用风险的产生,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建立现代企业机制,完善公司治理,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制度履行进行监督,将会大大降低财务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保证信用风险计量和分析完全以透明和对称的财务信息为基础,达到有效规避信用风险的目标。信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存在和发展使得信用关系在各交易主体之间不断发展和壮大。一方面,信用能提供交易便利,带给交易各方双赢的局面,甚至是高额的回报,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信用的扩大甚至失控也会给社会带来损失,甚至导致公司破产或更大的经济金融危机,降低了帕累托效率。随着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社会对于如何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工具,相对于西方社会,我国的征信体系不完善,信用市场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和金融工具运用都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但是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取信用收益,合理管理好信用风险,使其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仍将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1]斯蒂芬A.罗斯等著,吴世农等译.《公司理财》第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09.
[2]张新民,钱爱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8.
[3]安贺新.《信用管理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06.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传统金融学的反思和修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MP和EMH的权威地位。行为金融理论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接纳之际,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范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使得我们看到了金融理论与实际的沟壑有了弥合的可能。1999年克拉克奖得主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农·史密斯(VemonSmith),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为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外将这一领域称之为behaviorfinance,国内大多数的文献和专著将其称为“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过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而传统金融学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严格依照贝叶斯法则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这种非理性也是非系统性的,会彼此抵消,从而在总体上是理性的;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套利者的套利也会淘汰这些犯错误的决策者,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达到总体理性。
2行为金融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
2.1风险偏好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于传统金融学理论下风险偏好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是会随着绝对财富等一些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借款人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借款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投资,也是众多投资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风险偏好也会发生改变。风险偏好的改变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面临的风险,最终会影响贷款方面临的信用风险。
2.2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人们在作决策时,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投资者可能对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盲目投资的产生,盲目的多元化和贪大求全。
2.3羊群行为
企业决策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涉及较多的技术环节,其决策往往由决策团体共同协商作出,主要属于群体决策,而群体决策有可能导致羊群行为(HerdBehaviors)的发生。羊群行为主要是指投资者在掌握信息不充分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而模仿他人决策的行为。在企业决策中,羊群行为的表现可能是决策团体中多数人对团体中领导者的遵从,也可能是领导者对决策团体中多数人的遵从,而且是一种盲目的遵从。决策中的羊群行为可能造成决策失误。
2.4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朗哥·莫迪格里安尼(Franeo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主要内容是:在市场完全的前提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如果证券价格准确地反映了公司未来现金收入流量的值,那么不管发行的是什么类型的证券,只要把公司发行的所有证券的市场价值加在一起,一定等于这个公司未来利润的现值。无风险套利活动也使得资本结构无关紧要,如果两个本质完全相同的公司因资本结构不同在市场上卖出的价格不一样的话,套利者就可以将更便宜的公司的证券全部买下,然后在价格相对较高的市场上卖出。因此,公司的资本结构就不再是不相干的问题。不同的现金收入流量对不同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各不相同,这些投资者对于他们感兴趣的现金收入流量愿意付出高价。特别是由于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套利仍充满风险。所以,不同的资本结构,其公司价值显然是不同的,其信用风险必然不同。
3行为金融对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金融租赁业务由于涉及交易环节较多,交易结构较为复杂,不但面临客户(承租企业)不能按时履约的信用风险,也存在供货商不能按时履约的信用风险,因此,相对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其信用风险更大。
一、目前我国企业信用风险凸显的原因
根据统计,许多国有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40%-50%之间,而且长期被拖欠部分占绝大比例。众所周知,由于信用危机而导致的应收账款拖欠的问题是当前困扰我国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据最近的一项商业信用调查显示,因商业伙伴不守信用而遭受损失的企业竟高达89.3%。而当前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流动资金紧张,经营亏损,绝对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是有其必然的内在原因。
1、宏观信用环境差
我国有漫长的小农经济的历史,企业产权制度落后,而且受儒教影响较深,观念上“重义轻利”,强调道德约束,缺乏法制观念,全民信用意识不普及,没有形成规范健全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以至于常常发生有意占用对方资金或蓄意欺诈等行为时,法律法规不能及时与合理的解决,造成许多企业肆无忌惮。
2、商业竞争
这是发生应收账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激烈的商业竞争,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依靠产品销售、价格、广告等手段以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经营理念不当,盲目利用赊销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销售业绩及账面利润,导致应收账款大量增加,质量下降;同时企业经营中业绩评价只与销售挂钩,促使销售部门重销售轻收款。
3、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薄弱
我国许多企业缺乏应有的信用管理机构和制度,即使建立了也是比较简单,不完善、不科学,造成了企业盲目地提供信用政策,从而导致企业应收账款风险。
二、台湾地区的“”业务
“”是台湾地区银行设计的集收付和融资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业务。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另一方面银行也为他自己拓宽了业务,可以做到双赢。作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其本质是把商业信用转换成银行信用。
要成为“”的会员,也有很多苛刻的条件。银行的业务员会调查你的资质,如连续三年无亏损业绩,信用额度,良好信誉,市场占有率,发展潜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只要加入了由银行审查通过的“”,你就享有银行提供的一些特别业务。比如你可以得到银行优先和优惠的贷款,如果你是供货商,你可以直接将销货发票(在银行规定的额度内)交给银行,银行即支付现款,同时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银行再与购买方去协商付款条件,按付款期限收取一定比例的借款利率。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只对他自己组织的“”中会员的买卖双方负责。会员中卖方可以直接将发票交给银行(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银行直接付钱给卖方。但银行可以和不同的买方谈妥各种付款方式,银行收取一定比例的利息,如付款期30天,60天,90天等。各家银行可以有自己组织的有特色的(比如会员的要求资质条件不同)“”,银行之间可能更有竞争性。但各家银行的“”互不相干。
三、利用“”业务,强化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1、案例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案例公司成立于2000年,实际上是台湾母公司在大陆的销售子公司,客户都是台湾企业在大陆的工厂。公司主要销售塑胶模具之配件,这类产品无法单独使用,作为塑胶模具的一个导热系统必须装配在客户的模具上才能体现出它的使用价值,所以我们必须要做产品的售后服务,如装配、配合客户试模以及后续的维修服务。因为每家公司销售的热流道系统都互不相同,即没有互换性,所以客户在日后使用过程中热流道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只能请这家供应商来解决。从2000-2005年,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采用传统的收款方式,收款条件为:合同签订后两天内需要支付货款的30%作为预付款,三周内交货时再支付60%,待装配、试模好了以后即支付尾款10%。由于热流道系统在塑胶模具行业中属于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新型专业产品,当时基本上只有10%左右的同行有一点点知晓,大多数人还从来没有听说过热流道这个名词,供应商更加屈指可数。由于这时候大家刚刚开始认识并试用热流道,使用商都是大公司,并且客户所生产的均是出口产品,产品的附加值较高,这几年公司收款率达到100%,资金周转根本不成问题。
2006年开始热流道系统被广泛应用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客户的付款方面,客户的付款条件越来越苛刻。合同签订后,客户不但不付定金,并从交货、装配、试模成功,开出发票的月结30天到90天甚至150天,也就是说从接到订单,投入生产开始至收到货款的一个周期,差不多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到客户处去讨钱,尝到了“跪着讨钱”的滋味,如果最终能够收到全部货款算是运气好的。这种收款方式的缺点就是如果客户不给你钱,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货已交给客户使用,发票也已经开出,对客户没有一点点的制约,除非等到需要维修了他才肯付款。这样不但增加了工作量,也使得公司的资金周转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之中。例如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时期,有一家东莞客户的破产,直接造成了该公司的很大损失。2006-2008年该公司不但年销售额有所下降,收款率也急剧下降至70%。这个惨痛的教训使公司深刻地认识到信用风险和信用管理的重要性。因为台湾那边有一个支付联盟,联盟的企业不敢不付。
值得反思的是,同是一家企业,在台湾讲信用而到大陆来怎么就“不讲信用”了呢?我们应该学习台湾的经验。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面临“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取客户订单,企业提供几乎苛刻的优惠条件,利润越来越薄;另一方面,客户拖欠账款,产生了大量呆账、坏账,使本已单薄的利润被更严重侵蚀。这一切,都源于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一项严重缺陷――缺乏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和信用管理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2、采用“”方式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公司如果再按原来的收款方式签订合同,则必然是销售越多,亏损越大。为此台湾母公司请教了财务专业咨询公司,专业人员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客户都是台湾公司在大陆的厂家),建议公司(台湾公司)去申请由银行牵线组成的“”。经过公司领导同意,决定加入该“”。虽然会失去一部分客户源(如果该客户不是“”会员就不做交易),销售业绩可能会减少,也会增加一点点的手续费成本,但是可以确保每笔销售都能100%收回货款,加速资金周转,增加现金流,可以大大地增加抗风险能力。实践证明,自从公司2009年1月加入“”会员以来,1-6月份没有一笔欠账,回收率达到100%。而且业绩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因为公司客户(即其他会员)都是些模具行业的大公司和品牌公司,订单业务量大,虽然市场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该公司上半年的销售额已超过2008年的60%。
四、借鉴“”的经验,加强我国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
从上面案例中的公司实施“”前后,公司应收帐款回收率的对比情况来看,“”在公司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大陆的市场环境和信用整体环境不同于台湾,除了大力推行“”以外,还需要从保证“”实施效果的各个方面做出努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营造良好的企业应收账款宏观信用环境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国家可以加强立法、执法力度,建立宏观信用监督制度。法制环境是维持一个社会信用体系的终极保障。没有这个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政府需要建立、健全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和制度,通过宏观制度的完善为企业信用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信用宣传力度,加大执法力度。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应收帐款中账龄超过一年,其中65%属于有意欺诈。因此必须从立法到执法上对违约失信行为指定国家严厉的赔偿和惩罚机制,使得失信者的失信成本大大超过其获利数额。
2、建立和完善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防范体系
从微观上要建立起企业信用体系。我国企业当前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前述信用管理问题,必须向信用管理的国际化、标准化看齐。企业信用管理不仅仅是“收账”,而是要实现信用销售的全过程管理,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具体包括:建立客户资信制度,实现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建立和完善赊销管理与授信制度,实现信用风险的事中控制,完善应收账款收款制度,实现信用风险时的控制等等。
3、完善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绩效评价制度
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的内部激励机制是很不健全的。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就是要在业绩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和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在某些企业,为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薪酬与销售收入挂钩,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导致大量的呆账、坏帐。因此我们在指定营销政策时,要将应收账款的管理纳入对销售人员考核的项目之中,即个人利益不仅和销售收入挂钩,也要和应收账款的管理联系在一起,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奖罚条例,使得应收账款处在合理、安全的范围之内。
信用管理部门要指定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企业信用管理绩效评价制度,对信用销售实施全程监控,经常性地检查与信用管理的有关部门和个人执行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必要的纠缠;定期、不定期向董事会或总经理报告信用控制开展情况,并对相关信用管理的部门和个人提出奖惩意见。企业审计委员会应根据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责任问责制度,经常对信用部门、财务部门、销售部门等等有关机构就信用风险控制业绩进行考核,对应收账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和第一责任人制。谁经受的业务坏账,无论责任人是否调离本公司,都要保留问责其责任的权利。
[2] 寇向涛.小微贷款机构难以控制小微企业信用风险[EB/OL]..
[4] 新华网.工行创新网络融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EB/OL]..
[5] 人民网. 建行“扶小助农”创新服务实体经济[EB/OL]. .
[6] 搜狐. 农业银行: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112亿元[EB/OL].http:///20140805/n403145570.shtml.
[7] 张兰.“保险+信贷”助广东小微企业摆脱困境[N].金融时报,2014-8-2.
[8] 吴玲玉,夏斌.商业银行小微业务创新面临的风险[J].银行家,2013(6).
[9] 中国金融网.潘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应关注的风险[EB/OL].http:///News/20141022/2013cfn/
112040525200.shtml.
很多企业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在信用风险管理的战略选择上犹豫不定,对风险环境的评估上拿捏不准,在具体实施中部门主义,结果往往会导致对风险的恐惧或无所谓的态度。实际上风险管理虽然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但是其管理本身的基本原则却很清楚明确。所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就能保证梳理出清晰的风险管理思路,从而真正的起到促进业务良性发展的作用。
以促进有效销售为目
“从商品到货币是实现价值的惊险一跳,”销售是企业实现价值的关键环节,企业能否生存下去,销售的好坏往往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在市场竞争的重压之下,企业销售部门往往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企业内部具有很强势的地位和话语权。
但是由于销售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经常会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处理问题,矛盾不可避免。那么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呢?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家化工行业的企业,该行业竞争激烈,各个厂家为了争夺客户纷纷降低门槛。因为竞争的压力,销售部门不断施加压力,要求降低赊销门槛,放大限额和账期,而风险管理部门则坚持不降低准人标准,双方争执不下。
首先,什么是“销售确认”。按照正常的销售逻辑,货物出库,货款到账,财务进行“销售确认”,这样一个销售循环便完成了。若企业采用信用销售,通常会给客户一定时间的账期和信用额度,那么确认“实现销售”通常要等到一个完整的信用销售循环完成,比如给客户30天账期,20万元的信用额度,那么需要在账期截止日之前客户还款才能算作“销售确认”。因此在图1中可以看出,现款现货销售的路线远比信用销售短,且环节也简单。
由此可以得出双方矛盾的焦点是采用何种销售方式的问题。如果任意降低信用准入门槛,泥沙俱下,短期内由于降低了信用准入的门槛,公司产品会大量分货出去,销售部门压力会减轻很多。但是请注意,是分货,并未实现真正的销售,与图1对照即可明白,因为是信用销售,那么此时款项并未到账,但从销售部门来看,货物已经出库,如果考核指标确定宽松的话,即可完成销售任务,但随着信用期的到来,劣质客户将会浮现,
“潮水退却了才知道谁没穿衣服,”此时才是公司面临最大问题的时候。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风险管理的作用是筛选出风险可控的客户和订单。
目前国内各类型的企业,几乎100%采用了信用销售方式,只是在具体方式上有所区别。在信用销售方式成为主流之后,风险管理的作用自然会被提升到很重要的位置。在信用销售方式下,风险管理的作用不仅仅是挖掘出潜在的风险,更应该站在销售的角度去看问题,找出风险对冲的手段和方法,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促进有效销售,剔除风险无法对冲的订单。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在于发现风险,使用风险对冲手段,促成有效销售的达成,应该说,在这一点上,销售和风险管理部门本身是没有任何矛盾的,目标一致,目的一致,只是对于风险的尺度和标准存在争议,这需要双方对于过程、手段多沟通和磨合。
重视事前控制
风险的发展过程无外乎三个阶段,事前、事中、事后,这三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各不相同(见图2)。
根据新华信的经验,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三个阶段的划分,我们调查了1000多个样本发现这样的特点,后期出问题的账款,80%左右的原因是前期工作不细致,不充分,而后期20%的疑难账款通过法务诉讼解决的成本远高于账款本身。通过这样的数据结果,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信用风险管理必须前移,将风险控制在事前和事中。
以一家从事煤炭贸易的企业为例。虽然有多年积累的相对固定的客户,后期又开发了很多新客户,但是部分销售人员疏于对于客户的跟踪和管理,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凡是没有定期跟踪,走访,定期评估的客户均出现了大问题,而这些问题基本没有响应的对冲手段,直接转移到诉讼,而诉讼耗时漫长,可能最后不了了之。
认真分析这家公司的多笔账款发现,其中大约10份详细的客户档案,包括如下内容:信息搜集,客户走访记录详细记录,风险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开会的会议记录,客户的抵押登记情况等。而且这10个客户出现逾期、欠款、诉讼的概率不超过1%,出现过最为严重的情形就是因资金周转不开逾期了一个月。反之剩下的多笔账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由此可以总结出,发生风险的账款均为事前和事中存在疏漏。
应收账款并非越低越好
有这样一个现象,虽不普遍却极具代表意义。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上级领导对于风险管理部门最重要的一项考核指标是应收账款的数量,要求应收账款的数量必须逐年递减。这给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造成极大的压力和业务困扰。面对这样的考核标准,每年快到考核的日子,业务部门停止做业务,集中力量要钱,得罪部分客户也在所不惜,即便是对于特别优质的客户,也采取先发货后开票的方式,以避开考核。虽然伴随风险管理部门将准入门槛逐渐提高,风险压力的确在减小,但是信用销售也在减少。如果降低风险是以销售减少为代价,这显然是与企业的目的背道而驰的。
应收账款是动态存在的,应收账款余额是随着销售额的增长降低而变化的,而任何产品一般均带有一定的季节特征,在不同的销售季节,出货情况不一样。以IT行业中的PC子行业为例,每年春节和暑假便是个人电脑销售的两个销售旺季。在销售旺季期间,应收账款会非常高,甚至会出现应收账款的历史峰值。
所以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不能硬性限定。首先,应收账款是动态波动的,会随着销售的波动而波动;其次,应收账款的余额高低,不是衡量账款质量的标准;第三,衡量应收账款质量的标准应该是账款质量,具体来说衡量应收账款的标准是风险可控,而不是余额高低。
信用销售应量入为出
任何一家企业实施信用销售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做这件事的基础是什么?除去产品竞争力的高低之外,更重要的是财务基础,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实力。
企业全程包括供、产、销三个部分。其中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是企业两个压力线。对于企业来说,希望应收账款周转越快越好,而应付账款越慢越好,以加快资金回笼,用较少的资金进行周转和生产。
但是这需要前提,企业能承担多大的信用风险和自己的资金压力。
当环境发生变化,下游客户出现多大违约数量时,企业就不能承受了,那么这就是企业信用风险的临界点。也就是信用风险的压力点,因此每个做信用销售的企业都应该做信用压力测试,量人为出,时刻了解企业的风险和资金压力情况。
图3是压力测试的基本流程,有几个关键词:风险因素、影响条件、损失测算、应对措施,这些构成了基本的决策过程。
从图中可以看到,风险压力测试的最终结果是预测企业能承受的最大风险是多少,以及造成这种风险的主要因素都有哪些。企业现有能够承受的正常运转资金减去能够承受的最大风险损失的值,就是企业最大风险承受资金数额,这个数额也就是企业的风险预算。压力测试对企业的好处在于,既能测算出风险预算,也能找出企业最大风险承受的临界值,对企业决策层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压力测试的程序一般是首先要甄别风险因素,找出风险因子以及这些风险因素的传播路径;第二找出影响这些因素发生变化的条件,这些条件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和规律;第三根据这些来构建模型和测算损失发生的概率,根据发生的这些概率来测算损失;第四根据影响因素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
超越风险看风险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1-0117-04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是风险经济,处于市场经济核心地位的商业银行肩负着以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来换取收益的基本使命。正如美国花旗银行前总裁沃特.瑞斯顿所言:“银行家的任务就是风险管理,简言之,这也是银行的全部业务。”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尽管银行对市场风险与操作性风险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就整体业务而言,商业银行面对的最基本最主要的风险仍然是信用风险。
本文试从全球视角,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尤其是信用风险量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进行积极的探讨。
一、发达国家先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
(一)信用风险内涵范围较广
传统观点中,信用风险指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而给经济主体经营带来的风险。这一概念是银行业务以借贷为主时期的信用风险认识。现代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指由于贷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交易对手的信用评级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现代观点诞生于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的金融创新,这一时期可以作为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观念上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
传统与现代观点的差别体现了信用风险管理在范围与深度上的发展,体现了由银行业务发展与创新带来的信用风险管理尺度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了银行信用风险识别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信用风险的相关性与分散化
传统的风险分析以个案为基础进行评估,相关性风险常被忽略。实际上贷款项目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依赖性。20世纪90年代末期,银行业开始重视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的相关性,这源自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倒闭事件。当LTCM认识到其收入与流动性风险成负相关时,为时已晚。银行业正在考虑如何将流动性风险、杠杆融资风险以及市场和信用风险的关系纳入风险度量和压力测试模型中。
活跃银行已处于“分散风险为先”的理念阶段。自1972年外汇期货产生以来,市场创新层出不穷。技术与方法的创新为银行分散风险提供了判断标准和转移手段,使得银行能够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与既定的风险限额进行风险管理。
(三)外部监管要求具体化、标准化
1988年,度量银行信用风险正式统一的方法,在巴塞尔协议中被确定下来。其后,银行开始被要求持有额外的监管资本,以应付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2004年6月26日新资本协议最终定稿,并于2006年12月正式实施。新资本协议提出:“更全面地反映风险、更敏感地反映银行头寸及其业务的风险程度”两个新目标,对信用风险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建立在银行自身内部评级体系基础上,其基本思想是:银行必须根据已经掌握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对损失进行评估,并将这种评估与资本充足率挂钩。尽管巴塞尔协议所要求的体系不尽完美,但是,其强制银行去量化风险、评估风险、对风险进行估价并监控风险的做法已经被证明是有价值的。除巴塞尔协议外,各国的其他监管要求也越来越细化。
(四)“三大风险”并重
这一点在巴塞尔协议内容的变化上得到了很好体现。1988年的协议中,还仅是对信用风险的资本管理作了要求。随着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频繁出现,以及衍生工具创新的加速,市场风险越来越受到银行重视。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引起了对操作风险的关注。新资本协议中已经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这“三大风险”及管理作了规定。
在风险量化方面,银行也开始将度量市场风险的方法移植到度量信用风险。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在两种风险度量中都得以应用,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显然正在借鉴信用风险管理的成熟经验。
(五)风险度量模型复杂性
西方银行侧重于风险的量化管理。利用数据模式来进行损失估价和风险测量,是现代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1)从指标化形式向模型化形式转化或二者结合;
(2)由定性分析为主转化为定量分析为主;
(3)从对单个资产的分析转化为从组合角度进行分析;
(4)从盯住账面价值的方法转向盯住市场的方法;
(5)描述风险的变量从离散形式转向连续形式;
(6)既考虑单个贷款人的微观特征,也考虑行业、地区以至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7)多种风险度量模式并举;
(8)运用现代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汲取相关领域精华,如对期权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的运用。当然,再精巧的模型也不能完全替代复杂的现实,银行业开始重视另一种衍生的风险,即“建模风险”。
(六)强大的IT支持
活跃银行在将全球业务集中处理的同时,将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固定在管理模块中,实时全面反映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结果,并根据评估状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其中,连续的历史数据记录与分析是形成风险管理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基础。
(七)管理体系与制度完善化
西方活跃银行已经实现从“利润导向型”管理向“风险收益匹配型”管理转变。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西方银行逐渐实行了以风险为基础的考核盈利指标RAROC-风险调整后收益,根据业务的“剩余收入”(经济利润)来评估业绩。计算RAROC不仅可以度量一项业务提供的附加价值,对业务单位进行考核,同时它可以有效避免每个业务单元管理人员的寻租行为。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基本围绕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三个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制衡的层面展开。
在风险管理模式与量化风险模型上,活跃银行基本完成了制度设计与参数确定,信用风险评估管理比较成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管理制度趋于完善。
二、信用风险度量与转移方法的发展
在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中,风险度量与转移方法的发展与银行业务(产品)的创新交织在一起,新的业务催生了新的方法,而新的风险转移方法甚至本身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新业务。影响相关方法发展的当然还有观念的变化。方法的发展不仅使得
风险量化更加精确,而且使得不同客户、不同业务、不同风险品种之间实现了相互关联,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手段。
(一)以指标为主的传统客户评级方法
在银行业务以借贷、担保为主的背景下,传统的管理观念以既有情况为主要依据,取静态指标进行评价,产生了一些评级方法。毋庸置疑,在产品和市场发展之后,这些方法得到了优化,加入了即时的、预期的信息。
一般考虑因素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行业特征;财务信息质量;关联企业与交易;资产变现性;管理水平;国别风险;特殊事件的影响;被评级交易的结构。具体可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信贷决策的“6c”法。
第二,财务指标法。具体有:z值模型;ZETA评分模型。
第三,打分卡。将客户所有相关信息分类纳入预先设计的打分卡,根据经验设定各项指标权重,计算加权后得分,按分值区分档次。
传统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第一,需要相当数量的专门信用分析人员;
第二,实施的效果不稳定;
第三,较为僵化,缺乏应变能力;
第四,参数或权重的设定大量依靠主观判断;
第五,可能导致贷款过度集中的问题,使银行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二)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分布函数、转移矩阵的方法,新的度量模型得以产生并改进。其背景是风险管理由静态向动态的观念转变,也是重视宏观经济分析、将各方面信息普遍联系的体现。
1、信用风险矩阵
是由J.P.摩根公司等1997年开发出的模型,运用VAR框架,对贷款少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该方法是基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次年评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评级转移矩阵)、违约贷款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进而得出个别贷款和贷款组合的VAR值。
2、麦肯锡模型
在信用风险矩阵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它克服了信用风险矩阵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
3、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
与作为盯市模型(MTM)的信用风险矩阵不同,它是一个违约模型(DM),它不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视为一笔贷款的VAR(信用风险)的一部分,而只看作是市场风险,它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预期和未预期损失,而不像在信用风险矩阵中度量预期到的价值和未预期到的价值变化。
此模型中,违约概率不再是离散的,而被模型化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连续变量。每一笔贷款被视作小概率违约事件,并且每笔贷款的违约概率都独立于其他贷款,这样,贷款组合违约概率的分布接近泊松分布。模型考虑违约概率的不确定性和损失大小的不确定性,并将损失的严重性和贷款的风险暴露数量划分频段,计量违约和损失大小可以得出不同频段损失的分布,对所有频段的损失加总即为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
4、KMV模型
这是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
首先,它利用Bla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款利率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
其次,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时点,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
最后根据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间的对应关系,求出预期违约率。
(三)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防范信用风险
当风险管理观念从准确评价风险向主动转移风险发展时,用来交易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出现了。在使用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信用风险的过程中,信用风险被从标的金融工具中剥离,使信用风险和该金融工具的其他特征区分开来。而信用衍生产品本身又常常被独立出来,成为银行新的交易产品。
信用衍生产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第一,分散信用风险;
第二,具有保密性;
第三,提高资本回报率(通过降低资产的风险比例)。
1、利用期权对冲信用风险
银行发放贷款时,其风险等价于出售该贷款企业资产看跌期权的风险。
这里共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银行买入该企业资产的看跌期权来对冲这一风险。
另一种更直接的对冲是违约期权及其变体。这种期权在贷款违约事件发生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期权购买者,从而对银行予以一定补偿的期权。
此外,类似于与利率相联系的期权,债券的发行者可以利用期权对平均信用风险贴水进行套期保值。
2、利用互换对冲信用风险
信用互换主要有两类:
一是总收益互换。投资者接受原先属于银行的贷款或证券的全部风险和现金流,同时支付给银行一个确定的收益。与一般本质不同的是,银行和投资者除了交换在互换期间的现金流之外,在贷款到期或者出现违约时,还要结算贷款或债券的价差。不过,总收益互换可以对冲信用风险暴露,但又使银行面临着利率风险。
二是违约互换。银行在每一互换时期向作为交易对手的某一金融机构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依据贷款是否违约,决定其是否从交易对手取得违约损失。违约损失数额等于贷款的初始面值减去违约贷款在二级市场上的现值。在这里,一项纯粹的信用互换就如同购入了一份信用保险,或者是一种多期的违约期权。
3、信用链接票据
信用链接票据的标的资产出现违约问题,购买者就要承担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发行者向票据的购买者支付一定的利率保护自己。如果违约情况未发生,则只需支付信用资产的残留价值。
银行可以以此对冲公司贷款的信用风险。同时,它还可以作为一种融资手段为发行银行带来现金收入。从某种意义说,信用链接票据是对银行资产的一种重组。但是,同其他信用衍生产品一样,贷款本身还保留在银行的账户上。
与违约互换相比较,信用联系票据减少了交易对手风险。
(四)资产组合管理与资产证券化
当银行需要从更高的层次上管理资产整体风险时,资产组合管理产生了,这也是把证券组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向整体资产扩大的结果。而主动调整整体资产风险时,资产证券化使风险转移更易实现。
资产组合管理主要通过主动调整不同类型资产的占比,规避信用风险。除针对行业、企业的风险分析进行行业、企业的授信调整外,还可以将贷款及其他风险资产直接出售或重组,也可以运用资产证券化,调整资产占比或调整资产风险权重。
资产证券化改变了银行传统的“资产出借者”的角色,使银行同时具有“资产出售者”的职能,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能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也使其具有贷款信用
风险的证券,从而有利于改善资产质量,扩大资金来源,分散信用风险,缓解资本充足压力,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常用的资产证券化形式有ABS、MBS、CDO含CLO、CBO、CMO。
三、对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一)更新观念,进入新的管理阶段
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大致分为七个阶段,即:只做优质贷款、必须对贷款分级、ROE为先、贷款定价须度量风险、像管理证券组合一样管理信贷组合、股东要求有效的风险报酬、分散风险为先。
在信用风险管理发展的七个阶段中,国内银行实际上处于第三与第四阶段,即ROE为先、贷款定价须度量风险。要努力进入“信贷组合管理、股东要求有效的风险报酬、分散风险为先”这三个阶段。
(二)改进风险度量方法
国内银行通用的方法是打分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内部评级标准。对于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仅上市银行才在着手建立。建立的最大障碍是历史数据的缺失,数据与信息的归集不能标准化、全面化。过去20年间大量的呆坏账,并没有换得信用分析的成功经验。
(三)细化贷款风险分类
信用风险管理的每个阶段,贷款风险分类的形式都有很大差别。进入第六阶段后,进行了15-20级更细致的划分,而且每一级都能最好地估算出该等级水平上贷款违约概率和亏损程度,并根据亏损量化幅度来确定不同资本金引进。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正在推行贷款的分级分类,个别领先银行仅开始进行10级分类。
(四)推进金融创新,主动分散风险
国内市场的金融工具仍然匮乏,可以进行风险转移的手段十分有限,即使是简单的贷款转让也缺乏活跃的市场。在资产组合管理上,各行开始尝试行业、期限和授信品种的组合比例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5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仍存在投资主体少、发行体缺乏积极性的障碍。
(五)尽快执行新资本协议要求
外部监管的要求对于推动银行改进管理具有最直接的压力。以监管要求为动力,提前在内部实现初级法甚至高级法的要求,是国内银行的中期目标。
(六)综合应用各种工具,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一、加强征信行业管理,尽快实现行业信息共享
目前农户征信体系建设在由人民银行牵头的基础上,需要当地政府积极配合,协调好各职能部门,尽快实现信息共享,要鼓励更多农村金融机构加入征信体系。要创新小额信贷征信产品,完善农村征信体系。要建立符合申请小额贷款的客户资料库,标准由金融机构设定,村委会初步审查,小额信贷机构进行最终审核,依据村委会提供的资料建立客户资料库,完成对农户信用信息的收集。小额信贷机构要开发出适合农户的个人信用评价模型和软件,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准则,切实辅助信贷员的决策。针对农村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农业风险大,政府应鼓励各种形式的信用担保机构进入农村市场,以补充正式征信的不足。
二、优化小额信贷评级,建立农户信用等级档案
农户信用评级现阶段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信用评定小组可借用商业银行放贷审查的“5C”原则,结合农户小额信贷特征进行量化信用评级:(1)品格(Character)。强调农户家庭成员的为人、信誉、道德、作风等,可从农户代表、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处获取信息进行相应评定。(2)能力(Capacity)。评定农户受教育程度、才能,包括种植技能、养殖技能及特殊技能等。(3)资本(Capital)。通过村委会成员等搜集农户现有及预期收入、支出情况。(4)担保品(Collateral)。可在小额信贷信用评级中核定“国家担保”情况,包括国家税收优惠,贷款贴息,协助坏账剥离等,考虑这些优惠政策的强度及落实状况。(5)经营环境(Condi-tion)。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农产品市场发展,农产品销等影响农户收入的经济环境因素。进一步完善小额贷款机构的信用数据库,研究适合中国数据的小额信贷信用评分模型。根据量化指标建立农户详细信用档案,确定不同信用等级,核定不同的贷款额度及利率,实行差别管理制度。
三、推行联保贷款制度,实施民主管理风险共担
广泛推行五户联保、强制储蓄、技术服务制度。小额信贷联保制度可通过熟人社会相互监督以消除风险。农户每5人自愿组成小组,对贷款负有连带责任。小组内部民主管理,共同承担贷款风险,以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在连带责任压力下,小组成员相互监督还款,如其中有人发生不良贷款行为,将会影响全组的贷款信誉。小组成员进行定期或日常交流,减少项目选择不当而导致的风险;几个小组组成一个农户中心,农户中心经常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并定期开会分期收款。我国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都实行强制储蓄政策,强制储蓄包括小组基金和用户储蓄两部分。若小组内有人拖欠,则可以用小组基金冲抵。强制储蓄指每次还款时贷户都要被强制存入小数额存款。实行每周还款时,这个数额大约是贷款总额的千分之一。还可实行双贷款制,即一个人只要有足够高的信用记录就可推荐给两个以上的机构贷款,信用度越高,贷款额越大,由于信用受到更多机构监督,贷款机构发放贷款的潜在风险更易被发现。
四、加强信用风险监督,建立信贷信用监测系统
建立小额信贷信用监测系统,通常应包括账目系统、信贷和储蓄监控系统、客户影响跟踪系统。(1)账目系统可从财务分析报告中获取关键金融指标,监控小额信贷机构经营状况。通常采用必要指标进行财务分析,包括小额贷款资产质量、财务状况、收益、杠杆率和资本充足度等基本指标。在衡量小额贷款资产质量时,使用贷款偿还率、贷款资产质量指标、贷款损失指标等以提供不同信息。(2)信贷与储蓄监测系统包括小额贷款跟踪状况及其他相关信息,包括借贷模式类型、计算利息和费用的方法、贷款支付的频率和组合、贷款拖欠状况、客户结构、储蓄交易等信息。定期为管理人员、投资者、小额贷款户外职员、审计人员、顾客等做出跟踪信息分析报告和灵活的分析报表,以评估小额信贷机构的需求信息、供给状况和机构运行状况。(3)客户影响跟踪系统,可根据小额信贷机构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做出客户影响跟踪系统分析报告,对小额信贷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和反馈。
五、健全农村征信法规,完善信用奖励惩罚机制
应尽快参照国外相关经验,出台有关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从法律上解除农户的顾虑,保护农户的征信权益。同时,执法机关要配合金融机构加大对失信者的惩处力度,使其失信成本大于收益。除了要加强贷款跟踪管理,督促农户主动归还到期贷款本息之外,政府还要制定明确的奖惩办法。运用利益杠杆调动金融机构及基层政府开展小额信贷的积极性,对收贷收息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予以奖励,对工作不力者给予处罚。推行信用积分贷款,即通过收集、整理涉及农户信用的有关款额度的决定性参考依据。在农户信用积分达到一定分数后,则采取降低贷款利率、列为贵宾客户等使农户得到一定的优惠。通过信用积分的激励与惩治作用影响,贷后管理与本息的收回也将因农户的主动归还而大大降低管理的工作量,并可不断提高贷款质量,增强农民信用意识最终达到防范信用风险的效果指标。
参考文献:
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之相伴随的却是,中国出口企业日益陷入海外应收账款“黑洞”。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累计至少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4年总出口额的五分之一,而且这种海外呆坏账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贸企业的很多利润被坏账所吞噬,许多外贸企业不堪重负,甚至破产倒闭,有的即使能够维持经营,在经营中也常常进退维谷,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另一种极端情况就是部分外贸企业由于惧怕坏账风险采取非常谨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称对非信用证业务一律不做,结果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在与各国经贸往来中我国外贸企业并未充分重视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在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债务拖欠和应收账款问题已成为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特征
下面笔者结合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问题的调查报告数据,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来源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以海外华人公司为主。从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质看,我国的外贸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客户带来的。笔者认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华人以及少数原籍中国大陆后来移居海外的华人具有与中国同族同种和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着各种法律、管理漏洞,外贸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他们又抓住我国部分外贸企业领导存在着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媚外的心态,使得部分海外华人进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国外贸企业货款,或诈骗屡屡得手,诈骗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国进口商。
从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5%;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占2.5%;其他性质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 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20%来自三资企业。从企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外资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对要优于中资的外贸企业。
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根据邓白氏国际(上海)信息咨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国398件国际应收账款追讨案件的统计显示,其中的200个案件是由老客户产生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透过以上表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外贸企业风险损失的原因除了企业主体信用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外,来自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部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超过5%,而发达国家企业却只有0.25%至0.5%的水平,国际
平均水平也只在1%左右。中国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一开始并不是对方存心拖欠,而是中国企业自己出现制度和管理失误。
外贸企业产权不明晰
产权不明晰使得很多国有外贸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盲目赊销;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盲目打价格战。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效益下降,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就是要在销售收入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
在我国外贸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容易造成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外贸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
信用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业务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没能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销售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甚至与客户勾结留下可乘之机。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加强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出现今我国外贸企业已不是单纯的信用管理技术、手段的缺失,还包括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协调,和相应企业文化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建立和实施。
进入21世纪,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宏观调控下经济结构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综合经营渐行渐近,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出现了新的特征。外资银行加快在境内布局,给中资银行带来明显的竞争压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付诸实施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资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加快授信管理方式创新步伐,迅速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一、创新授信管理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授信管理方式是应对经营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
当前,宏观调控下我国经济增长转入稳定期,部分前期过热行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周期性调整态势。受全球贸易增长放缓、人民币升值和贸易摩擦加剧的影响,出口增长步伐放缓。经济增长的理性回归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必然使企业面临新的经营风险,导致部分行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生波动,这意味着银行正在面临着新的信用风险。各国银行业发展历程表明,金融体系运营环境的自由化将使风险成倍放大,如果不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方式创新,银行业就可能承受更大的信用风险。国内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管制正在逐步放开,商业银行将逐渐地介入投资银行、基金、信托、租赁、保险等金融服务领域。业务的拓展将增加银行的交易对手,进而也将扩大信用风险的范围。可见,无论是基于国内经济转型的挑战还是金融管制放松的压力,或是综合经营带来的新的风险,都要求中资商业银行创新授信管理方式,努力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二)创新授信管理方式是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
近来国内商业银行纷纷提出战略转型要求,落实到具体经营上,就是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从过分依重规模扩张的粗放型经营模式,转向强调风险控制前提下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而创新授信管理方式、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则是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环节。财务重组后国内银行资产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这并不意味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有了根本好转。如果银行不从转变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从源头上遏制信贷风险,那么随着业务的发展,加之信用风险的“厚尾性”,即贷款巨额损益概率大于正态分布下损益概率,不良资产有可能会卷土重来,从而累积成银行业的新的系统性风险,给国内金融安全留下隐患。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反映在业务结构上是表内业务向表内外业务并重转变,其中表外资产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信贷产品。业务重心的转变以及业务范围的扩大,增加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范围和强度,对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部分商业银行正致力于向国际公众银行转型,这要求银行的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充分,给予股东更丰厚的长远回报。如果授信管理不力,将影响投资者的判断,也会损害中资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和价值。
(三)创新授信管理方式是满足银行业监管要求的现实需要
2004年6月公布实施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秉承了以资本为核心的监管理念,允许管理水平较高的银行采用内评法来进行风险评级,将资本充足率与信用风险的大小紧密结合起来,这将对全球范围内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国内监管部门也对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高了要求。2004年2月以来,银监会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等一系列监管办法。这些监管办法的制定实施对国内商业银行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表明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理念、监管目标、监管制度等方面正在与国际逐步接轨,走在了国内许多商业银行的前面,如果国内商业银行不尽快转变观念,加快授信管理方式改革,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就有可能落在监管政策的后面,难以满足监管政策要求,因此,中资商业银行应尽快改革现行的授信管理方式,以适应新的不断提高的监管要求。
(四)创新授信管理方式是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的迫切要求
近几年,外资银行不断加大在中国境内的业务拓展力度,贷款业务不断扩大。以上海为例,1997年以来的8年间,各家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增长了100倍,外汇贷款余额至今已超过了中资银行。随着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外资银行凭借其先进的授信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技术和工具,形成了一定的成本优势和经营优势。一方面,在提供相同授信额度时可以配置比较少的资本,使银行最宝贵的资本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节约,降低授信业务的边际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减少风险对资本的损耗,节约风险成本。通过降低经营成本和较低的产品定价,外资银行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给中资银行带来了明显的经营压力。为此,对于中资商业银行来说,要提高与外资银行同台竞争的能力,就应该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创新授信管理方式,尽快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二、国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特征
国际商业银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逐步形成的,代表了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发展的主流成果。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金融步伐的加快和国内监管方式逐渐与国际标准靠拢,国际商业银行先进的授信管理方式对中资银行的借鉴意义进一步显现。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国际商业银行的授信管理方式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以注重股东风险偏好为特征的公司治理结构
在西方商业银行现有公司治理结构下,股东和董事会对银行的风险承担最终责任,由其确定适度的风险承受水平,并注重既定政策和制度的严格执行。股东和董事会并不要求把授信业务控制在“零风险”水平,而是根据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则在两者之间寻找均衡点。汇丰和花旗银行近年来不良资产率一般控制在1%和2%之间,既严格控制了风险承受程度,也不追求绝对的无风险,体现了效益、风险、成本之间有效平衡。股东和董事会按照自己的风险偏好,对银行各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引导经营管理人员按照既定风险偏好标准,确定目标市场、授信标准、信贷政策和程序,使授信业务不至于偏离预定目标。
(二)以降低成本为导向的授信管理组织架构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成本是指在委托关系中,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有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所导致的机会成本。在总分行体制下,各分支行能够充分发挥其对当地信息占有上的比较优势,通过客户的账户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客户的资信情况,使得银行更接近市场。由于分行比总行更具信息优势,这客观上会促使分行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先动策略,以整体的利益为代价追求局部利益,放大成本。
为了降低成本,国际先进银行普遍采取垂直型的授信报告体制和组织架构。在此体制下,总行(地区总部)通过各职能部门来实现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控制,分行各职能部门直接向总行(地区总部)对应部门报告。分行行长往往只是分行某个部门的负责人,业务权限十分有限。在每个层次上,业务拓展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在分行层次上基本不存在业务扩展与风险控制的替换关系。依靠银行内部的垂直报告和监控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止分行过度地当地化,在局部利益的方向上不至于走得过远,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从国际商业银行发展趋势来看,垂直的报告和监控体制已经成为当前银行授信管理组织架构的主流趋势。
(三)科学有效的授信业务流程
按照达文波特(T.H.Davenport,1993)的观点,业务流程是一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而又相互关联的活动。银行每一项业务都应带来价值增值,授信业务流程也就成为一条价值链。西方商业银行都比较重视授信业务流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注意兼顾风险控制的任务目标和为顾客服务,以提高授信业务效率,最大化授信服务的价值增值。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往往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简化授信业务流程,以减少流程运作成本。这些银行的授信业务环节由有权审批人、尽职调查小组和信贷管理委员会等负责。有权审批人直接接触市场和客户,控制一线的风险,有权审批人在权限范围内可以直接对授信与否发表意见,对于超权限的,直接上报到有权审批人或是信贷委员会审批,而不需要层层上报,最大限度地剔除了授信管理中的无效流程,提高了业务流程效率。尽职调查小组的运作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项目疑点进行深入调查,独立提出专家意见,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保证授信业务流程的有效性。信贷管理委员会则是一个权威的专家审议机构,它不具有决策权,但对决策层的最终决策发挥重要的咨询作用,对整体授信业务流程及其实施效果起评估把关的作用。
(四)强调“以人为本”的授信授权制度
大多数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授信审批程序没有集体评审的环节,一般由专业的信贷分析员根据全行统一的分析方法和标准,对授信风险做出独立分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一般来说,只有主管某一区域的行政主管和副主管,如分行行长;主管某一行业的客户关系经理和客户经理;从总行自上而下委派的各级风险管理人员等人员才可获信贷审批的授权。其它人员无论其行政级别有多高,若其工作分工不涉及信贷审批业务,均不能获得授权。
“以人为本”的信贷授权制度,有助于明确责任,增强有权审批人员的责任心。同时,由于有权审批人专职负责授信风险分析,而不受业务指标完成与否的影响,因此能够保持相对独立性。当然强调“以人为本”的授信授权制度也存在着一些缺陷,突出地表现为个人权限过于集中将诱发道德风险,增加了银行因内部人控制而侵害股东权益的可能性。同时,由于个人的能力技术有限,独立决策过程中也存在出错的可能。此外,个人负责制对有权审批人的专业要求较高,对商业银行加强相关人才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工程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普遍倾向于更多地采用计量模型,以量化的方法进行授信风险评估。目前主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大多已进入以量化管理为特征的工程化阶段,其核心是RAROC,即“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RiskAdjustedReturnonCapital)和内部评级法。RAROC在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授信管理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除了用以满足股东风险偏好要求并确保风险偏好得以执行以外,RAROC还被普遍地运用于信贷风险管理,如果某项业务的RAROC的值低于银行内设的基准,信贷人员可以提高服务或产品定价,以较高的收益来弥补风险成本。RAROC在激励机制上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一些银行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亏损达到某一核定资本比例(比如说10%),必须暂停工作到下个月;如果一年内达到30%以上,则被勒令下岗。
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普遍重视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的建设,大多建立并运用了代表先进水平的内部风险评级模型和技术。通过计算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敞口风险等在内的一系列风险指标,实现对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从而大大提升银行在授信审批、限额管理、风险预警、金融交易定价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同时也为信贷政策的制定、经济资本配置、确定贷款损失准备是否充足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了基础。
(六)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对于分支机构众多、业务结构复杂的大型银行来说,全面、高质量的数据库和统一的信息系统是衡量和控制授信风险的基础。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大多建立了先进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功能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西方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地完成各种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包括对单笔授信风险和组合授信风险进行衡量与监测,实现授信的内部定价和资金的内部成本核算,并可以具体对每个部门或分行、每条产品线或每种产品、每个小组或每个岗位、每个客户或每笔业务的成本收益进行核算等。因此,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商业银行提高授信管理水平,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的极其重要的基础性设施。
三、中资商业银行授信管理方式创新的主要方向
长期以来,授信业务一直是中资银行最重要的业务,近年来发展依然十分迅速。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授信业务仍将在中资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中占据主要地位。为应对新的形势,中资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授信管理方式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并结合国情,加快创新授信管理方式。近年来中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正在提高,授信管理的某些方面正在逐步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但从总体来看,中资银行授信管理方式改革才刚刚起步,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未来在改进授信管理方式中还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做。
(一)确立科学先进的授信管理理念
科学先进的授信管理理念是促进授信管理方式科学合理的认知基础。为更好地应对环境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机遇和挑战,中资商业银行当务之急是摒弃原有割裂风险与收益之间关系的旧理念,建立崇尚风险与收益和谐统一、全面的授信管理新理念。一是必须确立授信管理是风险控制与价值增值内在统一的理念,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风险管理,并为之创造适当的管理环境,不断地增强信用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协调性。二是必须建立全面的授信风险管理理念。随着中资商业银行授信业务范围的扩大,授信管理也应涵盖更广泛的内容,不仅包括表内信贷资产,也要包括表外信贷资产;不仅包括预期损失也要包括非预期损失;不仅包括单笔信贷资产也包括信贷资产组合,等等。三是必须确立量化管理的理念。摒弃一味依靠经验积累和主观判断的做法,采取定量、科学、客观的风险管理新思维,自觉主动地运用各种被国际银行业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量化工具和技术。四是必须注意将先进的授信管理理念充分地体现到授信管理工作的每一环节之中,包括授信管理组织分工、信用风险管理、授信队伍建议等,使先进的理念能够切实地落到实处。
(二)平衡风险与回报,形成适合银行自身的风险取向
实现价值最大化是商业银行重要的经营目标之一,中资商业银行在面临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的同时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竞争、与自身管理能力相匹配、能够体现风险与收益对应原则的科学合理的银行风险取向。当前中资商业银行确定风险战略的首要任务是要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职责,发挥股东、董事会对风险承担的约束作用,由股东和董事会确定银行愿意承受的最大风险值(即经济资本值)。各级业务和管理人员在是否给予客户授信额度时,应根据股东和董事会确定的风险承受水平,对比授信业务经风险调整后的综合收益率,遵循“宁让利不让风险的原则”审慎做出授信决策。同时也要在既定的风险容忍度下,力争获取授信业务的最大回报,保证银行风险取向能够使股东偏好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
(三)积极推行垂直、独立和专业的授信管理体制
完善的授信管理体制是加强授信管理的关键环节。中资商业银行创新授信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结合国情以及银行自身的实际情况,参考国际商业银行主流模式,推行垂直、独立、专业的授信管理制度安排。具体来说,一是推进授信集中审批,将授信审批权限逐步上收至一级分行和总行,加强总行对授信风险的集中统一管理。二是实行授信条线管理,地区总部、分支行的授信管理部门和授信管理人员以接受上级部门和人员的垂直管理为主,以分行横向管理为辅,增强授信管理的垂直性和独立性。三是逐步改变中资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贷审会制度为主要审批制度的做法,适时引入专业审批人制度,并使两者相结合。通过对专业审批人的管理,总行可以加强授信审批的集中、专业和统一管理。
(四)加快建设现代授信管理方式所需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长期以来,中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十分落后,表现为基础数据普遍缺乏,信用风险程序化监控水平很低,等等。近年来,随着各行普遍重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迄今为止IT系统的落后仍然是制约中资商业银行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西方主流商业银行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授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当今IT技术的优势,在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效率、节约人力成本、缩短业务流程的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实现成本与效率的“双赢”。因此,中资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快信贷管理系统建设步伐,建立实时的风险鉴定、度量、分析和监控的系统和完善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为授信管理方式创新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五)推进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逐步运用RAROC模型于信用风险管理和绩效考核之中
目前中资商业银行对分支机构的业绩考核已开始放弃简单的总量水平考核,逐步引入风险拨备的理念。尽管一些银行宣称实施了经济资本考核,但在内部评级法未完成的情况下,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此,中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尚不能完全地准确地暴露出来,这样条件下的风险管理仍具有粗放的特征。中资商业银行应加快内部评级法建设并在完成基础上,尽快吸收并运用RAROC模型于信用风险管理和绩效考核。一方面,通过RAROC对各地区、行业、部门、客户等信用风险进行实时的测量和管理,一旦发现某笔贷款的RAROC低于银行预定的标准,相关人员可立即采取措施,或者提高贷款定价,或者终止这笔贷款以及时控制信用风险。另一方面,用风险调整后的、反映长期稳定的收益来衡量业绩。对于创造RAROC值大的信贷人员、分支行,可以在资源和分配上获得倾斜和支持,反之则反是,以此引导各级机构和员工自觉追求信用风险可接受情况下长期收益的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148-02
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之相伴随的却是,中国出口企业日益陷入海外应收账款“黑洞”。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累计至少超过1 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4年总出口额的1/5,而且这种海外呆坏账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贸企业的很多利润被坏账所吞噬,使得许多外贸企业不堪重负,甚至破产倒闭;有的即使能够维持经营,在经营中也常常进退维谷,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另一种极端情况就是部分外贸企业由于惧怕坏账风险采取非常谨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称对非信用证业务一律不做,结果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在与各国经贸往来中我国外贸企业并未充分重视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在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债务拖欠和应收账款问题已成为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特征
下面结合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问题的调查报告数据,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来源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以海外华人公司为主。从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质看,我国的外贸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客户带来的。笔者认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华人以及少数原籍中国大陆后来移居海外的华人具有与中国同族同种和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着各种法律、管理漏洞,外贸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他们又抓住我国部分外贸企业领导存在着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的心态,使得部分海外华人进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国外贸企业货款,或诈骗屡屡得手,诈骗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国进口商。
从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0%;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的占2.5%;其他性质的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的20%来自三资企业。从企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外资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对要优于中资的外贸企业。
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根据邓白氏国际(上海)信息咨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国398件国际应收账款追讨案件的统计显示,其中的200个案件是由老客户产生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二、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透过以上表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外贸企业风险损失的原因除了企业主体信用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外,来自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部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超过5%,而发达国家企业却只有0.25%—0.5%的水平,国际平均水平也只在1%左右。中国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一开始并不是对方存心拖欠,而是中国企业自己出现制度和管理失误。
(二)外贸企业产权不明晰
产权不明晰使得很多国有外贸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盲目赊销;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盲目打价格战。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效益下降,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就是要在销售收入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
在我国外贸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容易造成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外贸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
(四)信用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业务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没能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销售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甚至与客户勾结留下可乘之机。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五)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外贸企业面临的出口信用风险在加剧
1.随着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扩散,海外买家信用风险加大。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导致国外买方收货付款意愿陡降、买方违约风险急剧升高。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信贷紧缩也加大了这些企业拖欠货款甚至赖账的风险。同时,大量企业还将直接面对海外买家的破产危机。
2.在危机的冲击下,海外违约风险加大。一些国家的对外偿付能力、担保有效性、汇率政策的稳定性等都将受到较大影响。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伤害的不断加大,违约风险的滞后作用将不断显现。
3.危机爆发以来,国外银行的信用风险加大。曾经的国际一流银行频繁陷入困境,以往对贸易中较为安全的信用证结算方式难以为继。随着众多大型商业银行信用等级的急剧降低,信用证交易的收汇风险在不断加剧。
4.出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激烈。随着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一些企业为争夺市场可能置出口收汇风险于不顾冒险签约出口。
各种迹象都说明,全球信用风险正在金融危机下升高。
三、加强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出现今我国外贸企业已不是单纯的信用管理技术、手段的缺失,还包括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协调,和相应企业文化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建立和实施。
我国外贸企业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实施以下的对策:(1)大型外贸企业可成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专职机构来建立健全并贯彻实施科学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2)中小型外贸企业可考虑实施信用管理委托制。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做好商业资信调查
预防商业欺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减少商业欺诈的发生。这就要求外贸企业除了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外,还要认真考虑建立自己的一套有效的信息情报网络,建立信息渠道。
在国际贸易中,当事人在订立合同前,未能充分利用可得的情报并进行详尽的调查,被认为是导致商业欺诈发生的根本原因。从东方国际保理中心所办理的欺诈案件中可以看出,在有些情况下,只要了解一下未来的贸易伙伴的资信能力和履约信用、支付能力等,就完全可以防止欺诈的发生。
(二)强化合同的规范化管理
双方的责任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合同用语要严谨、准确、前后一致。要加强公章、合同的管理,杜绝乱盖公章、空白合同书到处飞的现象。也要抵住“低价、特殊优惠、回扣”的诱惑,切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做到这点,企业应培养自己的高素质的谈判代表,他们要廉洁奉公,要懂法律、经济、航运等方面的知识,有较长的工作经验。
(三)严格履行合同,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合同一经签订,要妥善保存合同原件,保留与对方往来的信函、文件等,以备后用。合同生效后,我方就应根据合同条款履行约定的义务并保留履约的所有证据。因为,只有自己严格履行了义务,才能有力地向对方主张权利;有了先行履约的证据,才有胜诉的可能。要保持合同顺畅履行,警惕对方变更合同条款的请求,更不能允许中间商的随便介入,中间环节越多,产生风险的机会也就越多。
(四)加强账款拖欠的追收
一旦发生账款拖欠要积极想办法追收,追收货款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自己追收,还是委托第三方追收。如果公司较小,在拖欠方的国家没有自己公司的办事机构,最好的办法是委托专业的公司追收,主要有三方面的好处:由于是专业公司,效率高,可以赢得宝贵的时间;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成功率较高;有利于集中主要精力开展业务。
(五)“外包”给信用管理咨询公司
中小型外贸企业,尤其是我国外贸经营权下放以后初次涉足外贸领域的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可考虑直接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外包”给信用管理咨询公司。与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相比,实行信用管理委托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具有快速性、专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
(六)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降低外贸信用风险
我国外贸企业在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在对外贸易的实践中应该学会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做法和手段,诸如信用证、出口信用保险、福费廷和国际保理等。这些在西方国家中相当成熟并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做法虽然在我国正逐渐得到应用,但有些还远远没有普及,因此,我国商务部应大力推广。
(七)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困境下的出口信用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对有关国家进口规定的了解,即企业要对出口国海关规定要做到心知肚明。根据各国海关法规定,一般货物在目的港或海关仓库存放期限为3个月,少数国家为30天或60天。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规定,退运或者转卖均需要买家出具《无异议证明》。土耳其海关规定货物滞港时间不得超过45天(除进口商要求延期之外),否则将被没收拍卖,且拍卖时该货物的进口商享有优先购买权。依据出口国海关规定进行出口操作便可有效控制收汇风险。
2.同时,还可以规避受危机影响较重的欧美市场,大力开拓受危机影响较小的中东、非洲、澳洲等市场,以保证出口的正常化。
3.此外,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信保提供的资信调查、咨询建议和风险保障等全程信用管理工具,以及合理选择结算货币等手段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身的损失,确保外贸业务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1994.
[2] 沈瑞年,继红,庞红.国际结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梁琦.国际结算与融资[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 黄昕.银行信用证风险及防范措施[J].财政金融,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