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6: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畜牧调查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012年6月起,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正式启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全面推进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使学校培养的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能满足畜牧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需要,使课程对接工作岗位,使课程改革融入职业标准。2012年7~2012年10月,笔者对广东6所开设畜牧兽医专业的中职学校近几年的招生、毕业生就业情况和20多家省内养殖企业、饲料生产企业以及相关行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访谈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需求调研的指导思想
(一)构建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2010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实施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以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契机,全面推进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推进教材建设,使课程对接工作岗位,使课程改革融入职业标准。
(二)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畜牧行业企业对畜牧兽医专业中职技术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学校培养的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能胜任畜牧行业企业岗位工作,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需求调研的方法
1.调查的时间:2012年7月~2012年10月。
2.调查的范围和对象:考虑到我省有畜牧兽医专业的中职学校、学校生源结构的特征以及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本次调查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粤西、粤东和珠三角,调查的主要对象是选取广东6所开设畜牧兽医专业的中职学校、18家大中小型养殖企业(场)、5家饲料和兽药生产企业、5家宠物店、12个茂名市(县区)畜牧局和基层兽医站,调查对象包括单位、部门的负责人,企业行业的专家、技术骨干和毕业生。
3.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内容包括广东省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供需情况、广东省畜牧业发展情况、毕业生就业渠道和待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4.调查方法:访谈和访问式问卷调查。
三、广东省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需求调研的结果与分析
(一)广东省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供不应求,行业人才需求缺口大。
1.广东开设畜牧兽医专业的中职学校逐年萎缩,招生大“冷”。经对广东省开设畜牧兽医专业的中职学校进行调查,得知广东省开设有畜牧兽医专业的中职学校逐年萎缩,到目前为止,只有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肇庆市农业学校、惠州农业学校、梅州农业学校、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等不足10所。根据调查统计,近三年,全省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每年招生不足4000人,每年因学生退学和转专业等造成的学生流失率超过10%,畜牧兽医专业中职毕业生每年不足3000人,远远满足不了广东省畜牧业发展的需要。2009年起,由于国家对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学费和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个别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招生有所“回暖”。
2.广东畜牧业发展迅猛,行业人才需求缺口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东省畜牧业发展迅猛,成绩斐然。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广东实施产业转移升级战略,畜牧业向粤东粤西转移,畜牧业现代化取得辉煌成就。据来自广东召开全省畜牧兽医工作会议数据显示:2011年广东省畜牧业总产值约114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6%,全省肉类产量434.2万吨,禽蛋产量34.8万吨,奶类产量 14.5万吨,肉蛋奶综合生产效益为近年来最高,主要畜禽产品的产量规模、质量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实现工业饲料产量2095万吨,同比增长11.4%,占全国1/8,稳居全国第一。全省有107家畜禽场被认定为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场,6家养猪场被认定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存栏500头以上的猪场1万多家,年出栏约2200万头,占全省的60%。《广东省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把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畜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比重稳步增长当作“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我省畜牧业将真正进入提质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人民收入水平及生活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宠物养殖量日益增加,广东省从事宠物养殖、宠物疾病诊疗、宠物美容保健等企业有500多家,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群。
·专业建设·广东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发展畜牧业,需要大批专业基础理论扎实、技术水平高、操作能力强的畜牧兽医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畜牧业每年需新增技术人员10000人以上,其中,养殖企业需新增畜牧兽医专业人员4000多人,饲料、兽药和畜产品生产和推销人员需新增加2000多人,动物防疫、检疫检验员需新增3000多人,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人才需新增1000多人。而广东每年农牧院校畜牧兽医相关专业毕业生不足5000人,需求缺口大。根据《广东省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我省每年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达5000人以上,其中,畜牧兽医中职人才缺口超3000人。广东每年必须从邻省如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引进大批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以弥补本省畜牧兽医中职人才缺口。
此外,广东省各市、县、镇三级现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2万多人,其中系统掌握养殖和疾病防治技术的操作技能型人才仅占30%左右,学历职称偏低,大专以上的比例不足10%,且年龄结构不合理,40岁以下的在编人员比例不足20%,有近1.5万人需接受培训。
(二)畜牧兽医专业中职毕业生就业渠道广,待遇好。
1.畜牧兽医专业中职毕业生就业渠道广。根据对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肇庆市农业学校、惠州农业学校等6所学校近几年畜牧兽医专业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就业率均达100%,对口就业率超过90%,毕业生供不应求。在学校实施“2+1”学制以来,有的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未到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抢购一空,如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2010年、2011年、2012年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分别为141人、273人、564人,三年级第一学期就已全部“就业”,就业主要方向如下:(1)面向养殖企业:有35%左右的毕业生就业面向养殖企业,主要是到我省规模化猪场、禽场和牛场,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畜禽饲养和疾病防治工作。(2)面向基层兽医站、肉联厂:有15%的毕业生从事畜禽和畜产品的防疫、检验检疫工作。(3)面向饲料生产企业、兽药营销企业(店):有约12%的毕业生从事饲料、兽药的销售和推销工作。(4)面向宠物店和动物诊所:有8%左右的毕业生从事宠物养护和动物疾病诊治工作。(5)自主创业:有30%左右该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开办养殖场、饲料店、兽药店、宠物店。
2.待遇好。经对近三年畜牧兽医专业中职毕业生工资收入进行调查统计,2010年、2011年、2012年顶岗实习学生月工资分别在1500元、1700元、1800元以上,毕业后工资再提升,并加绩效提成奖,月收入均在2300元以上。
(三)畜牧兽医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与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差距。
对广东省内的高州市杨氏农业有限公司、高州市顺达种猪场、高州三和有限公司、广东温氏集团、广三保畜牧有限公司等养殖企业和中粮饲料(茂名)有限公司、茂名昌达饲料厂有限公司等饲料生产企业的在岗中职毕业生进行调查,了解到近几年畜牧兽医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未能很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岗位工作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畜牧兽医中职生虽然在学校经过两年系统的专业学习,但由于学习时间并不长,这些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不够理想,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材更新缓慢,滞后于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教学内容陈旧,泛而不实,教学与生产脱节,使得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少能在生产上得到应用。
2.岗位能力不强。畜牧兽医中职毕业生普遍存在工作能力不强,实际动手能力欠缺,专业操作能力不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等问题,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这与学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不无关系;有的毕业生缺乏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合作并和谐相处;毕业生适应能力差、遇到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差。
3.职业素养有待提高。有的毕业生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如在养殖场工作的毕业生未能很好地遵守卫生防疫制度,没能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有的毕业生缺乏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对待自己岗位的工作不够认真负责,欠缺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如有的毕业生到养殖场工作,因为适应不了单调乏味的生活,到单位后工作不到1个月便跳槽,有的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遇到挫折便放弃本行。
四、用人单位对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经对行业和企业进行调查,普遍认为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应具备如下综合素质要求:
1.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所调查的企业普遍认为,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是生产第一线的中高级技能型劳动者,从事的职业专业性强,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
2.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畜牧兽医专业中职毕业生从事的是畜禽饲养和疾病防治工作、饲料和兽药的销售和推销工作、宠物养护和动物疾病诊治工作、畜禽和畜产品的防疫和检验检疫工作,这就要求畜牧兽医专业中职毕业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熟练的技能操作,善于运用专业知识做好畜禽疾病防治工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畜禽饲养与疾病防治工作中、在营销工作中要善于与他人交往、沟通与协作。
3.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畜牧场大多是建在偏僻的郊区或山村野岭,从事畜牧业,整天面对的是有生命的畜禽,它们有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当发生烈性传染病时,可能出现大批的死亡,造成大面积的亏损,有时为了诊断疾病,需要进行剖检等,这就要求畜牧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敢于承受挫折的勇气。
4.要有健康强壮的身体素质。从事畜牧业,常常要做搬运、清粪、猪只转群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畜产品是人们的食品,要求畜牧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健康强壮的身体素质。
5.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畜牧业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仅与动物本身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而且,畜禽产品是人们的食品,与人的生命活动也息息相关,这就要求畜牧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培养信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品德和精益求精的技艺追求精神,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五、建议
1.广东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行业需求缺口大,远远无法满足广东省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尤其是畜牧兽医专业的政策扶持,以吸引更多学生报读畜牧兽医专业,解决我省畜牧兽医中职人才短缺问题,促进我省畜牧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2007年,全镇农区牲畜出栏头数为14.86万头只,年底,牲畜存栏头数为15.7万头只,农区人均畜牧业收入约3645元,占总收入的39。
(二)牧区畜牧业现状:城川北部区10个嘎查(原珠和地区)以牧业为主,为以草定畜、划区轮牧的季节性休牧区。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的农牧户为1219户3934人,其中:蒙古族2759人。草牧场总面积178.97万亩,飞播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实施面积为14.45万亩。水浇地6.4万亩,人均水浇地16亩。核定载畜量为6.03万头只,2007年出栏牲畜12.85万头只,年底牲畜存栏11.12万头只。在执行禁休牧政策以来,牧区畜牧业发展由于受路、电、讯以及市场等各种因素影响,呈现出一个突出特点,即:品种杂、规模小,驾驭市场能力差、很难形成稳固的生产经营格局。通过调查,牧民均赞同限时放牧,但是,前提条件是草场要好。对限时放牧的好处都很清楚,但是,采纳应用的不多。大部分牧户以羊为主,兼有几头至二三十头不等的牛,农业收入大多是为养而种的支出部分,只有及少数还有1万元左右的盈余。在哈拉色日、阿日勒、巴音什边、巴音什里和城川嘎查牛产业相对发达;阿日勒、呼和、科泊尔、柴达木4个嘎查以鄂尔多斯细毛养为主;珠拉图、乌定什边、巴音什边、巴音什里、哈拉色日、克珠日6个嘎查以三元杂交羊为主,其中:珠拉图有70户,占总户数的60,户均创收1.5万元;乌定什边有52户,占总户数的50左右,上中等户均创收1.6万元,普通户近万元;巴音什里有112户,占总户数的90,占总收入的90以上;哈拉色日有104户,占总户数80,占户子80的收入;克珠日有29户,占总户数30(土种60、细毛10),占户子40的收入;巴音什边有87户,占总户数90,户均创收1万元。
1、西部区三元杂(一胎多羔、一年两茬或两年三茬)典型户:
******
2、草场较大,载畜量相对较多的户子,大部分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由于很难掌握市场行情,一般不愿意育肥出栏,主要依靠自然放养,只储备三个月休牧期间的草料,如克珠日嘎查特古斯德力格尔家,4口人,有草场5000多亩,水地40亩,土种羊、细毛羊和山羊以及牛都养,一年一茬羔,40亩水地的收入全部开支,仅畜牧业一项收入,属数量效益型,人均收入1万多元,但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差,遇到去年冬天的雪,今年休牧期间的草料就不足了。一小部分综合条件较好的户子,自然放养与快速出栏兼顾,饲养经验丰富,数量与质量并重,如巴音什里嘎查张海兵家,6口人,有草场7003亩(可利用草场2503亩),水地160多亩,其中:苜蓿45亩,玉米40多亩,麻黄30多亩,农机具和舍饲养殖配套齐全,饲草料储备充足,农牧业发展极具现代化水平,虽然没有通电,用于农业的柴油费用支出较大,但是,收入来源多,羊、牛、猪、奶制品、玉米及其他各项收入加起来,人均收入高达2万多元。
3、草场较小,载畜量相对较少的户子,迫于生活压力,思变意识较强,肯吃苦,饲草料储备也充足,在保留基础母畜的前提下,通过快速出栏羔羊创收,以经营三元杂交羊为主,辅之以1-2头奶牛,畜牧业现代化程度较高,属质量效益性,人均收入也能达到1万元以上,如克珠日嘎查张柱林,4口人,有草场2400亩(承包邻居300多亩,沙地近1000亩),水地40亩,舍饲与放养结合,有羊110只,牛8头,奶牛2头。20只三元杂交母羊快速出栏羔羊80来只,收入2万多元;50只土种羊接羔40来只,收入1万多元;40只(10只母羊)山羊年收入1万多元;牛和奶制品1万元。40亩地的收入足够生产开支,人均收入近1.5万元,草场随小可收入却很高。还有一部分草场较小的户子将草场转包后外出打工,如巴音什边嘎查黄牧仁和伊布格达来将草场转包给邻居苏亮旭和冯其劳,这样既转移了剩余劳动力,又方便了规模经营。
以上提到的典型户劳力均为2人。
4、细毛羊与三元杂交收入对比(以巴音什边户子为例)
朝勒孟养细毛羊80只,种玉米30亩。年接羔60只,平均卖200元,出售羔子收入1.2万元,出售羊毛8000多元,产玉米2.8万斤(按0.7斤/元计算可收入近2万元),玉米全部用来喂养。畜牧业年纯收入2万元。
冯小其劳养三元杂交羊33只,种玉米30亩。通过自治配方增加科技含量,玉米及草用于养羊的同时,还可以养6-7头猪,年接羔近白只,出栏生猪12头。羊年创收3万多,猪可创收1万多。年畜牧业纯收入达4万多。
通过以上两户的对比,养适量的三元杂交羊收入比养细毛羊收入多出1倍,而草原的压力也减少了很多。
综上所述,建议我镇畜牧业的发展除细毛羊和适宜养牛的个别地区之外,主推一胎多羔、一年两茬或两年三茬的羔羊快速育肥出栏养殖模式,限制数量效益型畜牧业,走生态效益型的发展之路。
二、制约牧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产业化水平低。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基础条件较差。从调查的情况得知,很多农牧户对小尾寒羊及三元杂交羊非常感兴趣,快速育肥出栏致富的愿望也非常迫切,但苦于不通电,饲草料储备投入较大,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不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只能作罢.
(三)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的现象还很普遍。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牲畜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运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还很少。粗放经营、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规模小都影响了牧户的经济效益。
三、加快牧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牧民的综合素质。一是镇政府和旗直对口的业务部门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牧业嘎查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牧民科技水平。二是充分发挥旗职业中学、三段地劳动力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等作用,积极参与“阳光工程”培训,让牧民学会1-2门畜牧养殖技术。三是适时邀请专家分析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灌输知识,开阔视野,增强信心,鼓励发展畜牧业。四是加大舍饲养殖和饲草料的科学配方与推广应用,转变传统养畜的思想观念。
(二)抓好畜牧业基地建设,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迈进。一要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上下功夫。做到推广实用技术与科技服务同步,提高改良繁育水平。二要在技术调新、规模调大、示范作用调强上下功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提高利用率,通过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地带动农户。三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调优、效益调高上下功夫。在抓好牛羊发展的同时,利用宽敞的草原适度培育和发展禽、兔及其它特种养殖,获取较高利润。四要通过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促进农田草牧场向种养殖大户集中,形成户均拥有5000亩以上草牧场和100亩以上水浇地的基本发展规模。五要加快推广大中型节水喷灌、农牧业机械和规模化经营所必须的农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设备,确保农牧业生产高效率稳步提升,农牧业收入稳步提高。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6-0080-04
近年来,在鄂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不断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力培植畜牧业市场经营主体,有力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生猪出栏120万头,家禽出笼1 559万只,肉类总产12.02万t,禽蛋产量5.36万t,畜牧业产值达到34.28亿元,在农业中的比重达到24.7%,畜牧业成为我市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畜牧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社会反响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鄂州市必须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路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生态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 建设生态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生态畜牧业是按照生物链的原理,以种养结合为特征,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是一个与种植业、林果业、水产业协调发展的畜牧业生产形态。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发展的水平、质量和效益,对国民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作用不容低估。
1.1 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源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作为农业生产主要的有机肥源,畜禽粪尿既可以及时返田,又可以制成高档有机肥,为土壤改造和农业增产增收发挥巨大作用。可以说,没有畜牧业,就没有有机农业。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十分严重,农作物对病害的抵抗力减弱,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的有机肥使用不足。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把鄂州市农业定位为生态农业,提出在梁子湖500km2生态农业示范区内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这既给我市畜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我市生态畜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2 为农民群众提供致富渠道
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鄂州市农业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民的增收难度加大,而发展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选择。2012年,鄂州市农民人均增收达493.12元,其中,畜牧业占183.89元,占农业增收的37.29%,在农业四大支柱产业排名第二。从增幅来看,2012年,我市农业增收的增幅为11.24 %,其中,畜牧业增幅占16.20%,在农业产业中居首位。畜牧业连带水产业、种植业、林果业,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牧业增收创造条件,也为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平台。
1.3 为社区建设提业支撑
根据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鄂州市畜牧兽医局支持湖北大丰牧业有限公司建立东港生态牧业示范园,示范园内建设2万头的生猪养殖场、200 000m2蔬菜大棚和一个500m3的沼气罐,不仅可以向东港社区进行集中供气(沼气),而且可以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实践证明,没有可靠的产业支撑,农村新社区建设很难完成。在农村新社区周边不远处发展种养结合型的畜牧业,既可以防止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内部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又可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渠道,实现“养殖进小区、生活进社区”的目的。
1.4 为社会稳定提供物资保证
“猪粮安天下。”畜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丰富城乡居民生活、稳定市场物价方面起重要作用。2011年我国物价的膨胀就是起因于生猪价格波动。一旦畜牧业生产出现下滑,将会引起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对国民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近年来,国家出台了母猪补贴、母猪保险、菜篮子工程、标准化改扩建等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维护畜牧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起重要作用。当前,鄂州市畜牧业基础脆弱,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发展生态畜牧业任重道远,仍然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2 建设生态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作为新型畜牧业生产形式,生态畜牧业建设要有适宜的条件。笔者认为,鄂州市建设生态畜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2.1 资源优势
鄂州市是城乡结合型城市,全市耕地面积达4.2万hm2、山林20万hm2、水面4.3万hm2,净化缓冲畜禽粪便污染的能力很强。从土地方面看,全市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蔬菜、果树为主,复种指数大,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据测算,全市耕地、林地每年需要有机肥200万t,是目前全市畜禽粪便产量的4倍。从水面资源看,全市拥有梁子湖、花马湖、五四湖、四海湖等多个面积在66.7hm2以上的湖泊,高标准的精养鱼池面积就达1.3万hm2,按照“猪―沼―渔”配套模式,全市水面可消化畜禽粪便达100万t,相当于解决300万头生猪的排污问题,是目前我市生猪养殖量的3倍。只要我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完全可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2.2 科技优势
鄂州市已同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华中农业大学是国家一流的农业院校,该校动科动医学院的动物遗传育种、动物传染病等专业是我国的优势专业,有熊远著、陈焕春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学科带头人,国家动物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就设在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带领的技术团队具有强大的技术服务实力,可为我市生态畜牧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市已建立了健全的动物防疫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网络,拥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73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76多人,涌现了一批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型人才,可以承接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任务。
2.3 区位优势
鄂州市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近郊,信息畅通,交通发达,北可与东北、华北饲料基地联姻,南可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城市互动,战略空间很大。特别是鄂州市被列于武汉“8+1”城市经济圈后,随着武汉两型社会示范区的建设,将获得湖北省委、省政府更大的政策支持,武汉市的信息、技术、资金、项目将与鄂州市共享。各种力量的汇集与重组,可以从更广的层面、更大范围调动、激活我市现有畜牧生产力资源,促进我市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壮大。
2.4 产业优势
①种源丰富。我市拥有湖北省原种猪场、大丰猪场等一批高规格的种猪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可以向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供种,获得高端利润,而且可以对我市生猪杂交改良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持,加速畜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进程。
②随着市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一批高效立体种养模式在一些地方得到推广和应用,涌现了一批畜牧科技示范户。杨叶白沙、燕矶映山、葛店秋千等地推行“猪―沼―菜(果)”模式,面积达667hm2,蒲团周、瓜圻、泽林建新等地的“鸭―渔”混养模式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惠,发展势头很好。
③沼气池建设日益普及。近年来,鄂州市政府把沼气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十大工程之一,加大了资金投入,在广大农村大面积推广沼气池建设,为畜禽养殖场(户)排污系统的改造与建设创造了条件。
3 建设生态畜牧业的基本思路
3.1 发展思路
以“两型”社会建设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环境监管为抓手,根据“生态、优质、高效、安全”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方式,积极调整畜牧业增长方式,更新发展理念,加快对传统畜牧业的改造与升级,着力培植生态畜牧业市场经营主体,优化产业布局,规范生产行为,争创绿色名牌,实现环境条件明显改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综合效益明显提升、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畜牧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应型转变,推动鄂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3.2 工作目标
(1)生产发展目标。到2020年,力争出栏生猪160万头,年均增长4.91%;出笼家禽4000万只,年均增长17.28%;肉牛出栏4万头,年均增长12.71%;肉羊出栏6万只,年均增长14.92%;肉类总产达到19.82万t,年均增长11.41%;禽蛋产量达到12.3万t,年均增长11.93%;畜牧业产值达68亿元,年均增长11.81%;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1.9%,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
(2)环境控制目标。到2020年,我市畜牧业养殖环境有根本改观,实现畜禽分区养殖,禁养区内禁止畜禽养殖,限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搬迁率达50%,全市所有的畜禽养殖场种养配套率达100%、粪污达标排放率达100%、中小型畜禽养殖场沼气配套率达100%、大型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率达100%、畜禽粪便资源化率达98.5%。
(3)科技创新目标。到2020年,建立较高层次的科技支撑体系,推广种养配套面积2万km2,全面实行执业兽医从业制度和技术培训制度,基本实现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使我市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95%以上,畜禽养殖场畜(禽)舍标准化率达90%以上、现代化养殖设备配套率达100%、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畜禽饲养员的培训率达100%、高效立体养殖模式的配套率达100%、畜牧兽医科技贡献率达58%以上。
(4)安全生产目标。到2020年,确保禽流感等六种重大动物疫病的常年动态免疫密度达到95%以上,免疫有效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确保畜禽产地检疫率达到95%以上,屠宰、运输检疫率和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率、各类违章违法案件的结案率达到100%;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3 产业布局
全面实施“一主两辅”发展战略(即重点发展生猪,加快发展家禽和牛羊养殖),开展“三项活动” (即“三退三进三创”活动: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超市,创优美环境、创优良品牌、创优质产品),实现“四个结合”(畜牧业发展同社区建设相结合、与环境整治相结合、与林业开发相结合、与龙头企业引进相结合),打造“五大板块”(樊湖沿线及燕杨沿线10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板块,沼山100万只高产蛋鸡生态养殖板块、滨湖地区1 000万只水禽生态养殖板块、汀祖等丘陵乡镇1 000万只地方鸡生态养殖板块、沿江10万头只牛羊生态养殖板块),实现“六大目标”(引进一个年产值过百亿元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一个生态牧业示范区、培植一批标准化养殖基地、创建一个国内知名品牌、打造一个强有力的技术团队、形成一套产业联动机制)。
(1)生猪。建立以106国道和樊李路沿线的90个村为主体的100万头优质三元猪生态养殖示范板块。建设高标准的华中农业大学种猪场等5个种猪场,使全市年产祖代种猪3万头,父母代种猪7万头;在杨叶、燕矶、新庙、段店、葛店沿106国道的40个村建立“猪―沼―菜(果)”养殖示范片,发展生猪养殖小区5个、万头猪场8个、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大户200个,配套建设沼气池3.5万m3,改良菜地(果园)3 333hm2,年出栏优质三元猪40万头;在蒲团、杜山、长农、东沟、沼山、太和沿樊李路周边的50个村建立“猪―沼―渔”养殖示范片,发展生猪养殖小区6个、万头猪场10个、500头以上专业养猪大户300个、配套建设沼气池5.5万m3,套养水面3 333hm2,优质三元猪出栏量达到60万头;改造1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使其达到年屠宰加工200万头生猪的生产能力,形成供种、养殖、屠宰、加工、冷藏、销售一条龙。
(2)家禽。①建立“四湖地区”1 000万只以上规模的优质水禽生态养殖板块。在梁子湖、花马湖、五四湖、四海湖、三山湖沿岸的40个村培植200户肉鸭养殖大户,发展肉鸭800万只,配套养殖水面30万亩;在杜山、东沟、庙岭等水产养殖大镇培植蛋鸭养殖大户500户,养殖蛋鸭300万只,配套水面达3 333hm2。②建立1 000万只生态土鸡养殖板块。在汀祖、沙窝、碧石、涂镇等丘陵乡镇,发展土鸡养殖专业大户200户,配套山林1.3万hm2,养殖土鸡1 000万只,年产绿色土鸡蛋3万t。③建立沼山地区100万只高产蛋鸡生态养殖板块。在沼山镇及周边的太和、东沟的部分村组发展高产蛋鸡养殖大户50户,配套建设万吨级的有机肥厂1个,配套耕地2 000hm2,养殖高产蛋鸡100万只。④在蒲团农业加工园,引进3 000万只禽类屠宰加工厂1个,带动全市家禽养殖业的发展。
(3)牛羊。重点开发长江沿岸和江新洲等优质优质林地3333km2, 根据“林―草―畜”养殖模式,在树林之间种植优质牧草,引进发达国家肉牛养殖理念,按照“分区轮收、分群饲养、集中补料、短期育肥”的方式进行牛羊养殖,建立牛羊人工授精站一个,逐步改良牛羊品种,增加机械投入,提高优质牛羊的出栏率,达到年出栏优质肉牛4万头、肉羊6万只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6亿元。
4 主要措施
4.1 依托项目建设,强化环境治理
①制定畜禽粪污治理实施方案。根据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详细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宜养殖区,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相应的督办措施。对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户,要坚决予以取缔;对限养养殖场户,要及时进行整改,对整改不达标的,要限期关闭。②加强传统养殖企业的改造。设立养殖污染治理资金专项,将菜篮子资金、改扩建资金进行捆绑,集中加强排污未达标企业的污染治理和技术改造,到达环境治理和养殖效率的同步提高的目的。③稳步推进环境执法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开展养殖企业的投资审批,定期进行养殖环境的检查评估,指导、督促养殖企业进行排污改造。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使鄂州市畜禽养殖环境状况有较大的改观。
4.2 推行种养配套,优化发展模式
①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建设长港沿线生态牧业示范区和樊寺线家庭牧场精品展示区。重点加大华中农业大学种猪场、大丰牧业东港种猪场等畜禽养殖场的投入力度,建立多个不同规格、不同层次的环境治理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现场会、专题会的形式,将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的作法及时推广。②加快推进环梁子湖生态牧业示范区建设。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按照种养配套的原则,在环梁子湖周边乡镇建设标准化的家庭牧场,既要防止水土污染,又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③加强污染治理配套工程建设。重点加强沼气工程、有机肥厂、大型污水处理工程的投入,利用最新技术、最先进的设备将粪污进行综合处理,变废为宝,及时、科学返田。
4.3 开展四级联创,普及现代科技
①开展三创活动。按照农业部“四级联创”(创建部级、省级、市级、区级示范场)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标准化示范场、优秀家庭牧场、规范化畜禽养殖合作社创建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我市畜牧业标准化、科学化水平。②健全推广体系。积极培植业务带头人,加强区级畜牧兽医人才配备,完善人才使用机制,逐步打造一支精干、务实、廉洁、高效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③加强技术培训。积极开展畜牧兽医学历教育,大力实施岗位培训工程,加强对基础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饲养员的技术培训,加快新模式、新工艺、新品种的推广和普及,为生态畜牧业提供技术支撑。
4.4 狠抓加工增殖,培植精品名牌
【关键词】 酗酒;屈光不正;弱视;斜视
长期大量无节制饮酒被称为酗酒[人类血中乙醇的清除率为100~200 mg/(h·kg)][1]。酗酒对酗酒者本人的危害已为大家所公认,如引起肝硬化、神经炎等。但酗酒对后代视功能的危害尚未见到明确的研究报告。我们于1995~2005年对酗酒者引起后代屈光不正、斜视、弱视等疾病的发病率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眼科门诊自1995年12月~2005年12月部分就诊儿童及部分住院患儿。年龄3~12周岁共769例,其中男408例,女361例。所有儿童由眼科门诊医师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凡视力≤0.8者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配镜后矫正视力<0.8,眼球、屈光间质和眼底无器质性病变者,确诊为弱视。用角膜映光法,遮盖法检查眼位,并同时检查眼球运动,确定诊断为斜视。
1.2 方法 对患儿父母同时调查,父母双方酗酒者为8例,父亲酗酒者为236例,母亲酗酒者1例。而父母均否认酗酒者为524例。
2 结果
2.1 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酗酒者(包括单方酗酒者)的后代屈光不正、弱视、斜视的发病率约为8.8%,而否认酗酒史夫妇的后代的屈光不正、斜视、弱视的发病率只有3.3%。因此酗酒者的后代屈光不正、弱视、斜视的发病率比正常夫妇后代的发病率高2.67倍。见表1。表1 父母酗酒与患儿发病情况比较
2.2 调查数据 (1)调查总人数769例;(2)父母有酗酒史者患儿总人数245例;(3)父母否认酗酒史者患儿总人数524例;(4)父母有酗酒史者患儿占总人数的比例为31.86%;(5)父母否认酗酒史患儿占总人数的比例为68.14%;(6)斜、弱视患儿占正常儿童的比例为:斜视的发病率为4.119%。弱视发病率为3.157%[2];(7)酗酒人群占正常人群的比例为:普通人群中酒精中毒发生率男性为14.2%,女性0.7%[3];(8)酗酒者后代斜、弱视发病率为:8.8%;(9)否认酗酒者后代斜、弱视发病率为:3.3%;(10)酗酒者后病率比否认酗酒者后病率高2.67倍;(11)统计学计算χ2=45.6,P
3 讨论
儿童屈光不正及斜、弱视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本调查只针对由于父母酗酒导致后代屈光不正及斜、弱视的发病率进行调查,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和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夫妇饮酒可对后代造成损害,对生育的影响在孕前就已开始。长期大量饮酒可使生殖细胞的生成发育发生障碍,从而使受精卵不健全。怀孕后再酗酒致血液中酒精浓度增高,酒精可以自由地通过胎盘屏障直接作用于胎儿,除可引起流产和死胎外,还可引起多种形式的损害。1973年美国的Smith(斯密思)及其同事提出“胎儿酒精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胎儿和出生后发育迟缓,肢体畸形,心脏畸形。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智力迟钝,异常面容(小眼、眼距间短、鼻梁低矮、眼内眦多皱折等)。有关资料报道,妇女怀孕后每日摄入乙醇量超过60 ml,就有20%的新生儿患酒精中毒综合征。而单独报道酗酒致后代屈光不正、弱视、斜视的病历不多。酒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中尚含有某些其他有害成分,如甲醇、铅、氰化物、杂醇油等,甲醇的国标含量在0.2 mg/dl以下,但由于长期大量饮酒致使体内甲醇含量蓄积,而又因甲醇与神经系统亲和力较强,12对脑神经中有7对与眼的运动和光觉功能有关,所以首先引起视觉系统的病变和损害。
转贴于
在酒精性肝病中,肝星状细胞为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的主要来源。肌纤维母细胞来自肝星状细胞,在酒精性肝病中合成和分泌一系列胶原和非胶原基质蛋白。酒精性肝病时,由Kupffer细胞和肝星状细胞分泌的一种成纤维细胞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抑制细胞增殖[4]。Gressner等证实,肌纤维母细胞有条件的中介提示可能导致眼肌发育不良[5]。
4 小结
本调查结果显示,父母酗酒者的后代屈光不正及斜、弱视的发病率比否认酗酒史父母后代的发病率高2.67倍。说明父母酗酒可导致后代屈光不正、弱视和斜视的发生。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还需在全国以及世界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以使本调查结论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另需建立大量的动物实验模型,更深入的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以揭示其机理,并探讨出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爱儒.生物化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2.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167-01
“林业持续发展项目”是继“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之后又一个大型林业建设项目。与世行贷款项目相比,该项目内容丰富,既有人工林营造,又有天然林管理和保护地区管理内容。项目从1998年12月开始准备,前后经过3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顺利通过了立项、可行性研究、预评估、评估和项目谈判等过程。截至目前,我国政府以及欧盟、全球环境基金和世界银行均已批准了项目的设计方案,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在我国政府日益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注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先后实行了对部分地区天然林禁伐,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NEPP)和森林分类经营制度[1]。国家林业局在成功实施世行贷款“一、二、三”期项目后不失时机地提出利用世行贷款实施“林业持续发展项目”(SFDP),项目得到世界银行和欧盟基金会认可,经双方协商SFDP包括3个部分:一是天然林管理(NFM)部分(欧盟赠款);二是保护地区管理(PAM)部分(全球环境基金会赞助);三是人工林营造(PE)部分(世界银行贷款)。NFM集中在天保工程的3个重点省四川、湖南和海南;PAM包括这3个重点省以及与之相邻的甘肃、贵州、湖北和云南;PE包括3个重点省和河北、辽宁、安徽、山东等省。经过省林业厅项目办积极工作,世行官员对安徽省考察十分满意,并给予高度的评价,泾县自1999年起就积极申报该项目,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2000年6月省林业厅同意泾县作为安徽省20个项目县(市)之一。
泾县自2003年实施“林业持续发展项目”营造林项目,经过5年努力,现基本完成总体规划设计项目建设任务。为全面了解项目林质量和项目实施效果,并为项目竣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以便对项目林后期管理进行分类指导,根据省林业厅项目办“林丰办〔2008〕27号”文件精神,泾县对所有世行贷款四期项目林进行质量摸底调查,现报告如下。
1 项目实施情况
截至2007年,泾县共计完成林业持续发展项目营造林8 263.96 hm2,其中:人工新造林3 207.03 hm2,竹林垦复1 917.43 hm2,人工林抚育间伐3 139.5 hm2,新建项目中心苗圃1座。完成投资总额2 850万元。
2 摸底调查的依据
此次项目林摸底调查的依据和标准是省林业外资办下发的《安徽省世行贷款“林业持续发展项目”项目林质量摸底调查操作指南》及《安徽省造林技术规程》。
3 摸底调查结果
经各项目乡镇林业站和国有林场进行的实地摸底调查,摸底调查结果按类别为:一类林7171.86 hm2,占86.78%,二类林881.5 hm2,占10.67%,三类林210.6 hm2,占2.55%。
按林种分为:①用材林5 747.44 hm2,其中一类林4 823.74 hm2,占83.9%,二类林747.2 hm2,占13%,三类林176.5 hm2,占3.1%;②竹林2 424.42 hm2,其中一类林2 274.92 hm2,占93.8%,二类林134.3 hm2,占5.6%,三类林15.2 hm2,占0.6%;③经济林92.1 hm2,其中一类林73.2 hm2,占79.5%,三类林18.9 hm2,占20.5%。
按年度分为:①2003年共计营造1 422.16 hm2,其中一类林1 310.26 hm2,占92.1%,二类林72.5 hm2,占5.1%,三类林39.4 hm2,占2.8%;②2004年共计营造1 581.3 hm2,其中一类林1 368.8 hm2,占86.6%,二类林167.4 hm2,占10.6%,三类林45.1 hm2,占2.8%;③2005年共计营造2276.6 hm2,其中一类林2 000.4 hm2,占87.9%,二类林250.1 hm2,占11%,三类林26.1 hm2,占1.1%;④2006年共计营造2 153.9 hm2,其中一类林1 730.3 hm2,占80.3%,二类林325.8 hm2,占15.2%,三类林97.8 hm2,占4.5%;⑤2007年共计营造830 hm2,其中一类林762.1 hm2,占91.8%,二类林65.7 hm2,占7.9%,三类林2.2 hm2,占0.3%。
4 一、二、三类林分类
一类林主要是项目单位管护措施合理、工作负责,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高。二、三类林主要由于雪灾、火灾损失,以及抚育管护措施不及时等原因造成,同时也有部分小班存在造林树种选择不当等因素[2];另外,由于基本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造成一些项目林小班成为二、三类林。
5 后续管理措施
对一类林要加强管护,稳固扩大一类林分面积。对二、三类林,因雪灾损失林分要尽快完成雪压新造林地的补植补造,及时完成竹林雪压竹清理,适时进行林地垦复抚育,及时完成抚育间伐小班雪灾林木的清理,严防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对因森林火灾形成二、三类林要及时补植补造,适时抚育;对因征占用林地形成二、三类林要尽快择地重造。同时,要加强县、乡各级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加强项目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林政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巩固林业持续发展项目林成果,尽快使项目林发挥预期功能和效益[3]。
6 参考文献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杨陵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6704
国内刊号:61-1085/S
邮发代号:52-5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529-5130
国内刊号:32-1192/S
邮发代号:28-42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5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主管单位: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甘肃省兰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9726
国内刊号:62-1134/Q
邮发代号:54-5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作者:李汉林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是一本数据翔实、有论有据、经得起推敲,从宏观微观维度充分展示我国2012年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状况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建立在“2012社会态度与社会发展调查”基础之上,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组织各地调查员完成抽样和入户访谈。目的是通过观察人们的主观感受和社会态度,深入分析和描述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影响因素及变动趋势。全书共包括7个专题研究报告:《中国基本公共服务调查报告(2012)》、《中国公众参与调查报告(2012)》、《中国社会景气研究报告(2012)》、《中国社会包容与社会保护状况研究报告(2012)》、《中国政府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2)》、《中国社会管理绩效评估报告(2012)》以及《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报告(2012)》。
大气治理联防联控两年虚置
推荐度指数
201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到目前为止,联防联控的机制仍在研究中。按照目前的环境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只对所辖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出于地区经济利益考虑,当地政府习惯将污染严重的工业区或者工业项目设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界处,以周边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代价,这加剧了大气污染向不同行政区域扩散的趋势。
网民发起“光盘行动”
推荐度指数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愿意吗?” 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的公益活动得到越来越多的网友认可。许多演艺界的知名人士、官方认证的餐饮行业也都加入进来。一时间,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吃干净的餐具和打包带走的剩菜剩饭成为风尚。网友“快乐的神奇豆豆”了自己在餐馆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我要做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光盘族’,大家看看我吃得干净吗?”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烂尾”
推荐度指数
“铁定”于2012年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再次难产。从2012年初定的6月推迟至12月,而现在人们又把希望寄托至2013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垄断利益集团的阻挠被公认是推迟的主因。“2013年两会,这个方案必须出台,再推出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而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却不乐观,“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只是总的指导方案,我们不要对此抱太大的希望,不要指望它来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还需要具体的细则跟进,否则就不具有可操作性。”
江西种粮大户140万重奖农户
推荐度指数
近日,一则“江西种粮大户给农民发放百万年终奖”的新闻在网上引爆。这位种粮大户经营着高达1.5万亩流转而来的农地。然而,1.5万亩农地规模是如何实现的?他和农民散户们又是怎样打交道的?农民散户们又怎么考虑他们的土地?发放百万年终奖背后集约经营的真实效果如何?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前往江西调查。第一种粮大户“要地”的过程漫长而艰辛,前后4000多万的资金投入,以及与农民和竞争对手的拿地“拉锯战”。而集约种田的商业模式,也仍需时间检验。
一、疫情的报告、确认
(一)疫情的报告
1、凡在XX镇辖区内发现动物重大疫病或疑似感染动物重大疫病疫情时,必须立即向镇防控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报告,指挥部必须在2小时内向区重大疫病防控指挥部报告。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不明原因猝死畜禽、有传染病症状的应及时向镇畜牧站报告。畜牧站在接到或了解情况后,应立即派兽医2人以上赶赴现场调查核实。对怀疑是动物重大疫病的,应2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区农业农村局或区动物疫控中心。
3、任何瞒报、漏报、迟报、谎报和阻碍他人报告疫情的行为,都要依法严肃处理。
(二)疫情的确认
1、动物重大疫病例确认
对疑似或确认动物重大疫病病例实行专报管理,凡辖区内报告的疑似,临床诊断病例,须经治疗小组会诊后报告。
2、动物重大疫病疫情确认
镇畜牧兽医站在接到疫情报告后要立即派出2名兽医或检疫员赶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符合动物重大疫病临床诊断指标的,诊断为临床疑似动物重大疫病的要立即通知区农业农村局、区动物疫控中心到现场诊断。对现场诊断怀疑为动物重大疫病疫情的,镇畜牧兽医站应及时采集病料送区动物疫控中心进行确诊。
二、应急指挥系统和部分分工
(一)应急指挥系统
1、镇成立动物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由镇党委副书记、提名镇长李吉渊任指挥长,由分管领导张知春、镇党政办主任谭江华、镇派出所苟永林、镇财政所刘楠、镇畜牧站罗堂林,各村(居)民委员会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领导和组织协调全镇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畜牧站办公室。
2、镇成立动物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处理预备队,由镇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指挥部成员及相关单位职工、村书记、主任组成,具体职责是:当发生动物重大疫病疫情时,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畜牧站、村级疫情报告员、防疫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做好疫情调查,组织开展紧急预防接种,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等具体防治工作。当发生疑似或确诊动物重大疫病病例时,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畜牧兽医站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做好疫情调查诊断,处理具体防治工作。
(二)部门分工
动物重大疫病应急工作由镇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
1、村(居)委会负责疑似动物重大疫病疫情调查,疫情调查报告,组织搞好动物重大疫病疫区动物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突发事件的协调处理。
2、镇畜牧兽医站:负责制定动物重大疫病处理方案,疫情监测、检测、预测、预报、疫源追踪,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扑杀的技术指导,组织实施检疫、消毒、无害化处理和紧急免疫接种。
3、镇财政所:负责安排落实防治经费。
4、镇派出所:协助做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加强疫区社会治安管理和保卫工作。
5、镇文广站:负责正确舆论导向。
三、预防措施
(一)动物重大疫病预防措施
1、加强餐馆、饭店、食堂、农村宴席等公共餐饮的肉食品原料和卫生监督管理,严防病、死动物肉进入餐桌。
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向群众宣传病(死)动物的危害性,告知群众不要宰杀、加工、销售、食用病(死)动物。一旦发现病(死)动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动物重大疫病预防措施
1、免疫、消毒、药物预防:当受到外部疫情威胁时,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接种。同时定期消毒,规模养殖场和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饮水、饲料添加抗生素药物预防工作。
2、检疫: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运输检疫,严格执行引种检疫申报制度。
3、监测:实行疫情零报告制度,对种畜禽场,畜禽交易市场和高风险区域的动物,实施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
四、疫情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一)疑似或确认动物重大动物疫病控制措施
1、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个案调查,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
2、对病例家庭及其畜圈、禽舍等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3、按要求对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检测。
(二)动物重大疫病疫情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一旦发现疫情,要按照“四早”的原则及时有效处理,彻底消毒,严格隔离,强制免疫,坚决防止疫情扩散,并按照疫点、疫区、受威胁区不同性质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五、保障措施
1、物资保障:组织专门的防疫和治疗队伍,建立健全紧急物资储备,包括药品、防护用品、器械及动物重大疫病疫苗、消毒设备等为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2、资金保障:防控动物重大疫病应急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对扑杀畜禽给予一定补偿。
我县有农业人口47.3万人(按户籍划分),占全县总人口77.6%,其中,农村劳动力27.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45.4%。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
--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3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875元,比1994年增长1799元,增长63.6%;比2002年增长168元,增长6.2%。在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种植业收入852元,占29.6%;养殖业收入464元,占21.1%;工资性纯收入为1040元,占36.2%;其他收入519元,占18.1%。截止2003年底,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4.4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52.1%,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年生活总消费人均2050元。近两年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用于食品的消费减少10.8个百分点,衣着、居住、家用设备用品等其余各项消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农民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不少农民在场镇购房和自建砖混楼房,90%的农户用上了机井水或自来水,电视机在农村已基本普及,闭路网络不断延伸,农民正向小康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