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中必修地理知识点

高中必修地理知识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8 15:36: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必修地理知识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必修地理知识点

篇1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质运动知识1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表形态特征:以ХХ地形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多种地形条件下)。

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如地势西高东低等);

地势起伏状况。

3.特殊区域特征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

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4.沿海地区考虑海岸线:非洲海岸线平直;

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地貌成因分析: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

1.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冲积扇:河流上游地区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扇形堆积体。

3.流石滩(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风化作用);

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

4.乌尤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因海水干涸而成):早期,该地为海洋,受板块挤压作用,安第斯山脉隆起,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泊;

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蒸发后形成盐沼。

5.刚果河入海口处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刚果河入海口处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

刚果河流域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如果河流流经湖泊或湿地,泥沙大量沉积,河流含沙量小);刚果河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能力强。

6.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答题模板: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②石灰岩经地壳抬升成陆地,③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

④重力坍塌成天坑。

7.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宝石(变质岩)富集于冲积层的过程:含有宝石的变质岩,随着地壳运动隆起上升并出露于地表;

后经外力风化和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而富集于冲积层(沉积岩)中。

8.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9.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10.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11.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

判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的方法:

(1)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

(2)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时候会有沉积物或外力指向的为沉积岩)。

(3)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质运动知识2岩层新老关系判断方法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板块运动与地貌

①板块张裂: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形成大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中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大洋中脊,如大西洋中脊。

②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如马里亚纳海沟、日本岛弧、安第斯山脉。

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质运动知识3六大板块知识点

一、把六大板块与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位置、范围、轮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1、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

2、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

3、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

4、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

5、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6、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7、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8、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9、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

南北方向长。

10、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①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比它们所对应的大陆范围大,面积广。②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范围小。

③印度洋板块,名不符实,不是海洋板块而是陆地板块,地跨亚洲、大洋洲的部分陆地,特殊。

二、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

出题时,如果沿某条经纬线在六大板块构造图上做剖面图,往往选择经过的板块名称多、复杂的经线或纬线,依照这个原则,可以选取0°、60°E、120°E、120°W经线;

0°(赤道)、南北回归线、60°N纬线等。

1、0°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60°E经线自北向南穿越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3、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4、120°W经线自北向南穿过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60°E经线穿过的板块最多,最复杂。

篇2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1(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2)产生时差,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时间上东早西晚。

(3)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2.判断晨昏线的三大技法

(1)利用自转方向判断:顺自转方向将要进入白天的为晨线,将要进入黑夜的为昏线。

(2)利用地方时判断: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点所在为晨线,为18时的点所在为昏线。

(3)利用昼夜半球位置判断:昼半球西侧为晨线,东侧为昏线;夜半球则相反。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速度:近日点(1月初)附近公转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慢。

2.正午太阳高度

(1)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两大技巧:

①“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方向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②“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反之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3.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

(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分日、秋分日),南、北极点除外,全球各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2)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且太阳直射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

(3)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北;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南。

4.昼夜长短

(2)纬度分布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3)计算方法:

①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方法:昼长=昼弧度数/15°,同理求夜长。

②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计算。

方法:昼长=2×(12-日出时间)或昼长=2×(日落时间-12)。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21.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

2.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

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

经度度数小于20°,为东半球,

经度度数大于160°,为西半球;

经度度数在20°至160°之间,为相应半球。

3.纬线长度:L=L赤道×COSθ(θ为当地纬度)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度大约为4万千米,

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度数相同,纬线长度相同;

纬度度数不同,纬线长度不同。

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经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COSθ(θ为当地纬度)。

4.同纬度飞行,先向高纬飞,后向低纬飞。

(即:北半球先向北飞,南半球先向南飞)。

位于晨昏线上的两点之间,沿晨昏线的劣弧飞行最短。

位于经线圈上的两点,沿经线过极点飞行。

赤道上两点一般按赤道的劣弧飞行。若两点相差180°,则有无数种飞行方法。

5.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即: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6.地球自转线速度:V=V赤道×COSθ(θ为当地纬度)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度数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度数不同,线速度不同。

7.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点地球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地球自转角速度:W=15°/h=1°/4分钟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速度大约为0.25°/天

当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时,1太阳日>1恒星日;当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时,1太阳日

8.地球公转速度:

近日点(1月初)最大,远日点(7月初)最小

自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自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近日点(1月初)V、W最大

远日点(7月初)V、W最小

由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公转速度V、W变小

由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V、W变大

9.春秋分日,太阳光线与黄赤两平面交线相平行;

两至日时,太阳光线与黄赤两平面交线相垂直。

10.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

温带的范围变小。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

11.晨昏线: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

晨昏线与始终太阳直射光线向垂直;

晨昏线与经线圈相重合时,该日为春秋分日;

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切点为12时或24时。

12.纬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大,地转偏向力越大。

13.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大部分地区从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大部分地区从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全球大部分地区从正东方向日出,正西方向日落。

日出或日落方向位于与东西方向偏南(北)成θ°的夹角,表明太阳直射点位于θ°S(N)。

14.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长;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南昼越长;

3.21~6.2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极昼范围逐渐变大,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也逐渐变大;

6月22日,北半球各点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各点昼最短夜最长;

6.22~9.23,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而且极昼范围逐渐变小,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也逐渐变小;

9.23~12.22,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白昼越短,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逐渐变大,南极附近出现极昼,极昼范围也逐渐变大;

12月22日,北半球各点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各点昼最长夜最短;

12.22~次年3.21,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白昼越短,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逐渐变小,南极附近出现极昼,极昼范围也逐渐变小;

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点昼夜等长。

日出时间+日落时刻=24小时

昼长=24-2×日出时间;夜长=2×日出时间

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

南半球某地的昼长=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

南半球某地的夜长=北半球同纬度的昼长;

全球各点全年昼长(夜长)时间都相等。

15.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θ(θ为两地之间的纬度差,即太阳直射点与所求某地)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

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递减;太阳高度>0为白天;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相同的各地与太阳直射点的距离相等;

太阳直射h°N时,(90°-h°)N内出现极昼,其正午太阳高度为2h;(90°-h°)S内出现极夜,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全天相等为h°。

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为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为赤道及其以南地区。

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为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为赤道及其以北地区。

16.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正午时刻太阳位于当地正南天空;

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正午时刻太阳位于当地正北天空。

17.正午的判定:

太阳高度为全天最大时;

地方时为12时;

日影为一天中最短时;

把昼半球对称等分的经线地方时为正午。

18.0时的判定:

把夜半球对称等分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

自西向东,由旧一天进入到新一天的经线为新一天的0时。

19.一般年份,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否则不是闰年;

逢百年时,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否则不是闰年。

20.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比例尺:比例尺=;

大小:由于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其大小必须根据整个分式判断,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缩放:新图比例尺变为原图的n倍,新比例尺=原比例尺×n;图幅面积=原图面积×n2。

表示内容:图幅相同,表示实地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

三种表示方法:直线式;文字式;数字式。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31.方向: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

距离北极点近,则在北;距离北极点远,则在南;

A地位于B地东(西)大于180°,则方向相反。

即实际A地位于B地的西(东)方。

在无经纬网而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定方向;

甲图剖面图

在既无经纬网又无指向标的地图上,一般判图原则是: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同。

(同线等值)

中心高,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中心低,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所有等高线都是闭合的。

等高线可以重合但不能相交。

陡崖处有n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为d,则陡崖高度:(n-1)d

四周高,中心低的等高线表示谷地或盆地;

四周低,中心高的等高线表示山顶。

4.时区中央经线=15°×n(n为时区数)

时区的范围=15°×n±7.5°

5.自西向东,每跨越1个时区,时间增加1小时;

自东向西,每跨越1个时区,时间减少1小时。

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不变,日期减少1天;自东向西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不变,日期增加1天。

自西向东,日期增加1天,为新一天的0时线;

自西向东,日期减少1天,为180°经线(日界限)。

6.热水器和地面之间的夹角=θ(θ为两地之间的纬度差,即太阳直射点与所求某地)

7.自东向西航行,船员所经历的一天大于1太阳日;

自西向东航行,船员所经历的一天小于1太阳日。

每小时向西飞行n经度,则所感觉1天时间=360/(15-n)小时;每小时向东飞行n经度,则所感觉的一天时间=360/(15+n)小时。(n

8.经线相同,地方时相同;

纬线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长、夜长相等;自转速度相同。

9.从某地出发到达另一地,无论是否经历日界限:到达时间=出发时间+途中时间±时区差(东+西-)

篇3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①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②时间上:夏多冬少,年际变化大;③空间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较少

2.南水北调的原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供需矛盾突出

3.长江作为水源区的地理条件

(1)我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广,水量大,是我国丰水区

(2)流量稳定:①年径流量较稳定 ②季节分配较均衡

(3)贯穿东西:①流经三大经济地带 ②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③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1.东线工程(路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水,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优点:水量大,可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小;前期投资少,工期短;

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 北高南低 ,需 抽水 北送,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2.中线工程(路线: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再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

优点:可自流供水;

缺点:需挖河道,工程量大。

3.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等西北地区)

优点: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可自流供水;

缺点: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1)社会效益:①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②缓解争水的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大大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3)生态效益:①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②改善北方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控制地面沉降;③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调水区为例):

(1)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期,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

(2)还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3)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4)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渍化

(5)由于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附1:西气东输

路线:一线:轮南—上海。二线:霍尔果斯到广州、上海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②促进经济发展。

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附2: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影响因素:重要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3.对区域发展的影响:a.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b.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c.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如导致产业移入区环境污染加剧d.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珠江三角洲”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模式也属于产业转移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2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30°N)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

1.自然环境:①地貌类型齐全,千姿百态(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②大多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和湿润;

③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流域面积广,干支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

2.自然资源:①水资源居全国首位(全流域);②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中游);③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上游);④旅游资源丰富(全流域)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条件)

3.城市与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而且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4.交通:宜宾以下河流都可以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

5.经济发展:上游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中游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下游以上海为中心经济区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上游地区

(1)优势:地势悬殊,致使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开发重点:水能资源(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三峡主要任务为:防洪

(3)存在问题:①自然灾害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②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引发水土流失。主要问题为水土流失。

(4)治理重点: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5)措施: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③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

2.中游地区

(1)优势:①平原面积广,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作物基地;②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丰富,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以发展商品农业和制造业为重点。

(2)问题:洪水

①自然原因:中游多曲流和湖泊,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且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

②人为原因:A.过度砍伐林木,陡坡开荒,植被减少;B.围湖造田,调蓄洪峰能力降低

(3)整治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4)措施:①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琥珀;②搞好分洪工程,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

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水林 ④修建水利工程(如:三峡水库),洪水季节蓄水

3.下游地区

(1)优势:①发展农业条件优越:平原地形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

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形成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发展农村经济和综合性工业基地为重点。

(2)问题: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

(3)整治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4)措施:①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治理污染,美化环境,营造绿色空间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3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一、自然环境(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东部。

2.东北地区气候条件:(1)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

(2)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南北温差大

南部为暖温带可种植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等;中部属中温带可种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亚麻等;北部属寒温带以春小麦、大豆、马铃薯为主。

3.土地资源丰富:(1)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

(2)宜农荒地多

(3)土壤肥沃,有黑土、黑钙土分布,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生产力高

小结: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①土地资源丰富,平原广阔,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 ②土地肥沃:黑土和黑钙土广布,利于农业发展 ③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④气候温和湿润⑤山地多可以发展多种经营 ⑥草场资源:草场面积广,利于发展畜牧业 ⑦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多淡水湖,利于渔业发展 ⑧林地面积广,既保护生态又可发展林业。

2.社会经济条件:①人口少,人均耕地多

②农业机械化程度高;③农场经营,便于管理 ④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为现代化农业奠定基础

二、农业生产与布局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结构比较完整,耕作业占主导地位。

(2)地位:①全国重要的商品粮 ②全国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③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大林区

2.农业布局:A: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B:具体表现:①东北地区农业自东向西的变化体现的地域性是: 以林为主的林农交错地

带,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和牧业地带;②东北地区农业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的地域性是:海洋渔业地带、农耕地带和农林牧地带

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黑土的开发

A.存在问题:①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②荒地开垦后植被破坏,表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使农作物单产和品质逐年下降

B.①改良耕作制度,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②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尤其是秸秆还田;③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减少水土流失

2.林业的发展:

A.存在问题:①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②森林火灾③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现象比较严重

B.措施:①坚持以营林为主,发展以落叶松和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

②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以促进珍稀树种的更新,特别是红松的更新

③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生态环境恶化

3.湿地的保护

A.存在问题:①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②湿地面积逐年减少 ③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B.措施:①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②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4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1.发展条件

(1)地理区位条件: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2)自然条件优越:①地形:面积广大,平原广阔 ②气候: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③水源:河流交错纵横

(3)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①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②历史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早,历史经济基础好

③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地带,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活力的地区。 ④主要的侨乡分布地区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3、工业体系: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

4、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商品农业基地。

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二、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城市化发展

2.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a:问题:生态环境的形势严峻;

措施: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b:问题:人地矛盾加剧;

措施: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问题:重复建设突出;

措施:加强城镇和区域的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5第一节 认识区域

1.含义:指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例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②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③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类型:①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如:自然区、农业区、方言区等

②功能区: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基地、浦东新区等

4.特征:①整体性: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但区域内部 “求大同,存小异”。

③开放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日本英国的区域差异:

1.自然环境比较

(1)相似形:岛国、面积、北温带,温暖湿润

(2)差异性

2.经济发展方面

(1)相似形:工业发达,均发挥岛国优势

(2)差异性

3.我国的区域差异

篇4

[中图分类号]K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089-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是该版教材中较为重要的一课。一方面,它上承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另一方面,它下接本单元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两极世界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局面;第三,从人类历史的进程来看,本课涉及的核心事件“冷战”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

彭树智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为国家教委规划组织编写,属“八五”国家级重点书,系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6卷本《世界史》的第1卷。本书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历史行程,其史学价值之高早已被业内公认。

笔者在参见《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关于冷战史的论述以后,反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的内容,发现该课存在一些史实性的瑕疵,故不妨冒昧提出,请教专家。其问题如下:

一、对丘吉尔富尔顿演说部分内容的描述缺陷

教材第118页对丘吉尔富尔顿演说有着这样的描述:“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笔者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该表述不够全面。彭树智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对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是这样描述的:“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那么丘吉尔富尔顿演说中所谓的“铁幕”究竟是从哪里到哪里呢?笔者在查阅了英文版的丘吉尔富尔顿演说中关于“铁幕”是这样描述的:“From Stettin in the Balticto Trieste in the Adriatic an iron curtain has descended acrossthe Continent.”Trieste即的里雅斯特,Stettin即斯德丁,后改名为什切青。丘吉尔发表富尔顿演说时,斯德丁并未改名。所以教材中的表述是正确的,如果为防止出现歧义,可在斯德丁后面加上今什切青。

二、对《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节选内容引用出现问题

教材第120页“学思之窗”关于《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有这样的描述:“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第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笔者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该表述不正确。如彭树智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对《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部分内容是这样描述的:“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因此笔者建议教材应将“第一缔约国”改为“每一缔约国”,这才更符合历史实情。

另外, “学思之窗”的两则材料均未标明具体出处。笔者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证实教材中引用的《北大西洋公约》内容是《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教材中引用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内容是《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第四条》。因此笔者从教材严谨的角度出发,建议“学思之窗”中的所引材料应该具体分别标明《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第四条》。

三、对柏林墙的描述缺陷

教材第120页“历史纵横”关于“柏林墙”有这样的描述:“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为防止公民自由外流和西方势力入侵,沿西柏林四周筑起了一条由水泥墙、钢丝网和望塔组成的封锁线,这条封锁线被称为‘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彭树智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对“柏林墙”的描述是这样的:“1961年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并从15日起沿着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一道‘柏林墙’。”笔者认为教材只是单方面地将民主德国政府作为“柏林墙”的筑建者,而决然不提苏联在其中的角色,显然不妥当;另一方面,教材表述“柏林墙是被人沿着西柏林四周筑起的”也有违事实,史实是“沿着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的”。故笔者建议教材将对“柏林墙”的描述改为“1961年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并从15日起沿着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一道‘柏林墙’。”更为恰当。

四、余论

教材第120页“历史纵横”中柏林墙的图片,笔者认为这幅图片没有很好地反映出柏林墙守卫森严的感觉和冷战期间柏林墙基本的严密构造,比如,岗楼,壕沟等明显的标志建筑。因此笔者建议教材编写者更换成一幅冷战期间柏林墙的原貌图片。

篇5

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

物质

世界。

2.天体

(1)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最基本的天体是

恒星

星云。

宇宙物质

组成(举例)

特点

恒星

炽热气体

质量

庞大,自身能发出光和热

星云

气体和尘埃

云雾状,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行星

金星、地球等

绕恒星公转,质量小,不发光

卫星

月球

绕行星公转,本身不发光

流星体

尘粒、固体块

与大气摩擦生热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现象

彗星

冰物质

绕太阳呈周期性运行,体积大,密度很小,具有

云雾

状的外表;背向太阳的一面有一条扫帚状的彗尾

(2)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

特别提醒: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3.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之间相互

吸引

、相互

绕转

,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及层次结构

天体系统

组成

特别说明

地月系

地球和月球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太阳系

太阳、地球及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银河系

太阳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

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3万光年

河外星系

银河系之外与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

数以亿计

总星系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

(4)层次结构示意图

4.

行星(地球的普通性)

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1)

结构特征:与太阳系其它行星有许多相似之处(体积、质量、密度、组成物质等都不特别)

(2)

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5.

地球的特殊性

(1)地球是目前能探测到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

(2)存在生命的条件:

条件

原因

影响

外部条件

安全的

宇宙环境

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太阳系中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

稳定的

太阳光照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自身条件

适宜的

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当

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

适合生物

呼吸的

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原始大气的演化

有液态

的水

内部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形成海洋

6.

月相

口诀:上上上西西

下下下东东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对地球的影响

(1)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反应。

(2)对地球影响:a

.直接为地表提供光和热资源

b.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c.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太阳能的利用、煤和石油资源)

2.

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

厚度增大,亮度减小

温度增大,密度减小

大气层

日冕

光球

(1)概念:太阳_________时常发生变化,有时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耀斑

11

(2)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_______层、B色球层和C_______层。

(3)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C层上为太阳黑子、B层上为_____,其周期平均约为_____年。

(4)太阳活动现象: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

(5)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日冕物质抛射

(6)影响:a.导致电离层的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b.产生“磁暴”现象,导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甚至使信鸽迷路

c.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d.对天气、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诱发地震、水旱灾害)

(7)影响太阳辐射分布因素:纬度(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地形(由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天气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1.地球的历史:约有

46亿

年。

2.认识途径:研究

地层

是最主要途径。

3.地层(1)含义:具有

时间顺序

的层状岩石。

(2)沉积地层特点:a.具有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

b.常含有化石:沉积物中含有生物遗体或遗迹。

(3)分布规律:分布规律:①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

相同

或者

相似

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

低级

、越

简单

生物的化石。

(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4.地质年代表

(1)含义: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

宙、代、纪

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表

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

(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

5.41

亿年,包含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约占地球历史的90%。

(2)演化特点

①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

有氧环境。

②生物演化:冥古宙(只有有机质,无生命);太古宙(出现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元古宙(蓝细菌大爆发,出现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③地质矿产:重要的金属矿产

成矿

时期。

2.古生代

(1)时间:距今

5.41

亿年—

2.52

亿年,可分为早古生代(包括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和晚古生代(包括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地壳

运动剧烈

,形成

联合古陆。

②生物演化:

生物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动物

海洋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植物

陆上低等植物

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

③地质矿产:晚古生代是重要的

成煤

期。

3.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

(1)时间: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分为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

板块

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震波

(1)含义:地震的能量以

波动

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2)类型和特点:

类型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共同特点

纵波(P波)

体、液体和

体中均能传播

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不同;

横波(S波)

只能在

体中传播

(3)应用:获得地球内部

物质

结构状况

的主要依据。

2.地球的内部圈层

(1)一个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

(2)两个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3)三个主要圈层:

地壳

、地幔和

地核。

位置范围

地震波传播特点

特点

地壳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

体外壳

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较

稳定

;到了莫霍面,传播速度突然

增加

地壳厚度变化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

;海拔越低,地壳越

薄。

地幔

地球内部介于

地壳

地核

之间的圈层,在

莫霍界面

以下到

古登堡界面

以上

能传播

横波

①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

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

增加

;②分为上地幔和

下地幔,上地幔上部的

软流

层,是

岩浆

主要发源地

地核

地球的

核心

部分,即

古登堡界面所包围的球体

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波

①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

镍。

②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

液态

熔融

状态

3.

岩石圈:

地壳

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都由

岩石

组成,合称岩石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组成:大气圈、

圈和生物圈,对应要素是大气、

水体

生物。

4.

大气圈

(1)组成:包裹地球的

气体

层,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2)密度变化特点:

①近地面的大气密度

大。

②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密度迅速

减少

③在2000—3000千米高空,与

星际

空间情况很接近,视为大气圈的

上界。

(3)出现各种天气现象(风、云、雨、雪等)

5.

水圈(地表和近地表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1)组成: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2)按照存在位置和状态,分为海洋水(主体)、

陆地

水、大气水和

生物

水。

(3)陆地水:①陆地水与人类社会关系最为密切;②分为

地表

水和地下水。

6.

生物圈(最活跃的圈层)

(1)

含义: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

的总称。

篇6

关键词: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课堂教学;方法策略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应该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地理课程相衔接,通过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该描述中可以看出,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是一个前后联系的统一整体。很多初中毕业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发现地理非常难学,尤其是必修一的学习,无论在学习方法上还是地理知识接受上都无法适应,这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

一、高一地理必须要和初中地理相衔接的原因

1.学生初中地理基础薄弱

很多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一点地理基础知识都没有,在上课的时候感到非常吃力。如在看地图的时候,学生经常说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上边是什么,下面是什么。正常的说法应该是西面是什么,东面是什么,北面是什么,南面是什么。因为地图的判读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很多高一学生不知道。对于经度和纬度很多同学不知道,在高一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讲到地方时和时区计算时,需要用到经纬度。很多学生在初中没有好好学习地理,导致了这部分知识的欠缺,从而使其进入高中后感到地理学习很难。

2.高中教材结构不合理

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任何一门学科的编排都应该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这样学生便于接受,也符合认知的规律。但目前的高一必修1地理教材,高一第一学期五章内容都是很难的自然地理,从“地球的运动”“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标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几章的学习,要涉及到很多初中地理知识,还涉及到学生的物理学、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生物学、区域地理的地图等,有的很抽象、有的规律性很强,这些内容对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和接受。

3.教学安排不科学

目前的教学都是以考试为指挥棒。初中中考地理不是必考科目,所以在初中教学中地理不受重视,有的学校初中地理课时少,经常等到考试前发一些地理资料给学生背诵即可,有的学校缺乏专业的地理教师,使用其他任课教师来上地理,导致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了解甚少。学生进入高中后,学科明显增多,地理课一般一周只有2课时,而高一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属于理科性质,理解难度大,有限的时间和薄弱的地理基础,导致高一学生的地理学习非常困难。

二、高一地理和初中地理相衔接的教学策略

1.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初中阶段所学科目少,教材内容简单,课时多,学生学起来感觉相对容易。同时,初中学生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在学习上主要以记忆为主。进入高中后,学科增多,内容增加,难度和深度增强,加上高一必修1地理偏理科性质,所以学生在理解上感到很难。进入高一后,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课本上有些知识还应延续初中的学习方法,先记忆,甚至死背。把这些知识点记住了以后再理解。如在学习必修1第三章“洋流”这一节的内容时,洋流的成因、洋流的性质、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洋流的名称可以让学生进行背诵或者默写。洋流的规律概括为“中低纬度的洋流是‘北顺南逆,西暖冬寒’、中高纬度是‘北半球逆时针,西寒东暖、南半球是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这些规律先让学生熟记,如果学生记不住可以通过画洋流模式图或者默写的方式来加强,至于洋流名称的记忆则要求学生先记住各大洋的名称以及沿岸城市的名称,洋流的名称主要以流经地区命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心中有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轮廓图,在做题目时只要把简图画出来,把规律背出来,题目自然就出来了。所以对这部分以识记为主的地理知识,教师还是要延续初中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久而久之就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地理学习自然就感到容易了。

2.教师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高中阶段课时紧张,课堂容量大,有时一节课既要讲课后习题又要讲新课,时间非常紧凑。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堂重点听讲、课后的练习以及复习,都与初中有较大区别。首先,要熟悉地理课标和教材,对整个高中地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时就会游刃有余,知道哪个阶段讲解哪些内容,讲到什么深度,要求学生掌握哪些,当然,最好对初中地理课标也要进行了解,对初中教材熟悉,这样,就可以把初中和高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知识体系,有的放矢,节省教学时间,做到事半功倍。其次,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调查。考入高中的学生,在初中阶段都是学习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有的还沉浸在考入高中的成功中,有的还在怀念初中,但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学习的好坏在于各自是否进入了学习状态。因此,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了解和调查,逐一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进行生活上的关心,使他们从初中顺利过渡到高中的学习。

3.高一教学内容与初中的衔接

高一必修1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地理,每一章都很难,无论知识点还是课堂容量都与初中不一样。有些地理知识是初中教材中有的,在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进入高中后,这些初中知识点会用到,用来理解高中知识。如果这部分初中知识没有学习好和掌握牢固,在高中地理学习中肯定就会有障碍。如在教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一章中的“时区和时差”“昼夜长短”两部分中有关计算的问题。按照正常的备课,介绍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1分钟,1个时区相差1个小时,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但在上课的时候,讲到具体计算时,发现学生对东经、西经、本初子午线、把经度换算成时区等知识都不会。这些知识都是初中地理内容,通过了解知道学生在初中地理课没有好好上,有的初中没有正式的地理教师、有的初中地理课基本不上,导致学生对经度、纬度、时区部分的知识都不知道。通过课后及时反思,调整教案,在其他班级授课时,先补充初中地理的知识,然后再教高中的内容,经过这样的补充,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再比如,在学习必修1第三章“洋流”时,有的学生对世界上的大洋名称和分布以及个大洋的轮廓特征不知道,更不知道洋流流经沿岸的地名。所以在学习洋流时,先补充初中的区域地理知识,用多媒体显示世界地形图,带领学生读出大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极大陆,了解各大洋的轮廓特征以及大洋两侧的大陆名称,记住洋流流经各地的地名。通过对初中地理知识的补充,学生的学习会感到比较轻松,理解上也比较容易。

4.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初中学生刚刚进入高中,由于初中很多学生和学校对初中地理不是很重视,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还有的学生对高中地理的认识仅停留在初中阶段的理解上,因此,在学生进入高一的学习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如在讲到“板块构造”部分知识时,比较枯燥。把初中地理上有关“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引入课堂,“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一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组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学生很快有了兴趣,然后带领学生看世界轮廓图,继续讲板块构造理论,六大板块的理解就容易了。

三、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高一是关键,而且高中地理中的三本必修课本,两本必须是在高一完成。所以,教师要调查研究学生,分析学生个体差异,把初中和高中教材知识有机衔接起来,降低学生高中地理学习的难度。在衔接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教学机会,促进学生在地理学习能力上的提升,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恰当的教学时机,把初中必要的地理知识给学生进行补习。总之,高一地理和初中地理的衔接很重要,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地理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高一阶段,教师在对初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能否做好衔接,能否正确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如果这些工作都做到位,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一定不会感到困难。

作者:陈岚婷 单位:江苏省震泽中学

参考文献:

[1]罗雅晶.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

篇7

高中的地理不再是学习各地的风景人情,而是将整个宇宙和地球环境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来客观的认识自己的生存环境,通过各个方面加强了学生对保护地球的强烈意识。但是其也存在了一定的枯燥性,加上大量的信息点需要学生去记忆,这使学生产生了厌倦心理,不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作为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师,我将数字化资源搬上了地理的课堂上,希望用现代科技来进行地理知识的传授,借此降低地理知识的枯燥性。

一、巧设视频,摆脱教材抽象束缚

高中的地理知识与初中相比较,更具深度性和广度性,并且抽象性比较强。学生在课堂听课中,难免会对很多的知识缺乏理解能力,但是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对学生的疑惑我并不能给予面面俱到的解答,导致学生将课堂上的问题带到了课下,对学生的课后复习产生了阻碍。我在备课时,将所要讲解的知识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了整合,将课本上的难点与重点知识融入进视频中。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通过视频的观看,帮助自己理解课堂所学,摆脱了抽象思维的束缚,为课后的复习带来了一定的帮助。

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全球气体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课中,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教材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的生活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虽然它与学生的生活并不遥远,但是想让学生真正的去理解去认识到本课的内容,还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抽象思维来进行配合。我在讲课前通过数字化资源的搜索,将气候变暖对人类影响的视频进行了归纳整理,使学生们通过视频的观看,来感受本节课的内容。这样做简化了课堂上知识的难度,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在大脑中迅速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对课堂学习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数字化资源的引用是当前地理教学中的一次全新的改变,它让知识不再呆板的躺在课本上,而是鲜活的跳跃在学生的思维中,加强了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图表并用,增强授课内容理解

数字化资源为高中地理课本的知识讲解带来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它削弱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而是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在高中文科教学中地理知识是必修课程之一,地理知识的学习效果直接决定了高中学生的高考成绩。因此,课本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繁多,内容略显枯燥。传统的地理课程学习中,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处于被动性,而数字化资源的引用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一课中,学生需要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灾害带来的危害进行了解,并通学习增强人类的行为活动与地球的关系的分析能力。单靠我的课堂上的讲解,学生们只能在产生肤浅的认识,只是简单的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联。当我通过将各种知识进行归纳分类后,使用数字化资源教学法,将知识融入进图片和表格中,通过程序的设计使二者交替进行放缩演示。学生们在图表中增加了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减少了传统课堂上对知识学习所用的时间。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教学的变革,先进的科技摆在我们面前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改变的载体,我们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创新才能让数字化资源的利用更合理,将枯燥的课本知识进行有效的转变,为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起到一定的帮助。

三、实景再现,环保意识直达人心

高中的地理知识整体来说是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主体,目的是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环保意识。由于课本知识中需要记忆的部分较多,加上学生日常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加,使学生只是对地理知识作为一门考试的必修课程来进行学习,头脑中对环境保护的问题并不是特别在意,学生们甚至会认为保护环境与自己毫不相干。针对这一现象,我在课堂上刻意将数字化资源中的关于保护环境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创设,通过课堂上的播放,使学生们直面现实,在心里养成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思想。

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课中,我并没有直接枯燥的讲解环境保护的知识,这样的讲解只会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看成是一种学习的信号,只是选择重点的知识点进行记忆而根本不会去形成爱护环境的思想,这与高中地理教育的宗旨相违背。我在数字化资源中将一些关于环境破坏的图片和视频进行了整理,与自己的讲课进行配合。每张真实的现场实景图,让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心灵的震撼,使其在心里自主的形成了“我要保护环境”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字化资源的产生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重要改革。作为新时代下的高中地理教师,要清醒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为学生授业解惑并不是最终目的,还要思考怎样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培养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用自己手中的粉笔为学生勾勒出美好的前程,让自己无愧于那两个字――老师。

【参考文献】

篇8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依托, 新教材的开发使用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在这次课程改革中, 首批通过国家审定的高中新课标地理教材有4 套, 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分别简称为人教版、地图版、湘教版、鲁教版,均已于2004 年秋季投入使用。江苏省作为第一教育大省,除江苏南通高中地理使用湘教版教材外,苏南地区基本使用人教版教材,苏北地区基本使用鲁教版教材,人教版和鲁教版两大版本的教材各有特点,各市区对教材的选择也有所不同,但是最终的高考是统一试卷,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注意:

一、结合教材,认真钻研地理课程标准

不论什么版本的教材,在编写时最根本的依据都是课程标准,因此,对教材的使用首先是要认真研读地理课程标准。

按照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规定,《地理1》教科书的编写以忠实体现课程标准为准绳,在梳理各项内容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行星地球(天文背景)、自然地理过程(大气、水、地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三个方面来组建教科书的知识结构;并参考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有些地方,为了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适当做了扩展,为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做知识上的铺垫。

人教版教材内容虽然关于地理课程标准部分重点突出,但是教材编写在全面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知识结构。因此,教师依然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而不认真学习地理课程标准,鲁教版教材更是如此,依据地理课程标准恰当运用教材,不仅对学生来说学有所重,更是为高中生减轻了极大地心理负担。如果教师对教材全盘照搬,超负荷的知识学习很容易让学生心中生畏,产生什么都要学,什么都学不会的想法。也就是说,不能恰当地运用教材,采用知识讲的越全越好的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其实反而会造成吃力不讨好的结果。关于教材的使用,教师不仅要认真研读地理程标准,把握住重难点,更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二、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我国,多数省市的中学地理因成绩不被计入中考总分而被长期作为“副课”,高中地理教材的掌握需要初中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然而很多学生因为初中地理知识极为薄弱,加之两大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这部分本身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很不容易,导致学生很难适应教材,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无疑增加了难度。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紧紧抓住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并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实行零起点,降低进入门槛,循序渐进,但据调查研究,使用鲁教版地理教材62.23%的学生反映对必修1地理知识接受仍存在困难,人教版则更甚,达到71.81%。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在上课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更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知识储备查缺补漏,以便更好地使用新教材。因为人教版教材知识点较鲁教版粗,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需要在新课开始前,不仅要像使用鲁教版地区的学生那样认真研读教材,最好拥有基本可以供自己随时查疑的参考书或互联网设备,这同样适用于鲁教版学生。如果学生能够利用现有的学习工具为自己答疑,不仅获取了地理知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信心。很多地方的学生和教师之所以较鲁教版而言很喜欢人教版教材,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编写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留给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留给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

总之,使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学生比使用鲁教版地理教材的学生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无论哪本教材,只要教师能够正确处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方案了。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自主探究

为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时注意改变过于注重地理知识传承以及导致学生机械学习、死记硬背地理知识的状况,转向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教材在编写时为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对有些问题不直接给出结论或分析过程,而是通过一定方式的组织和内容设计,留给教学过程处理,使得教师教学不能照本宣科;教材安排了大量的阅读材料、选学材料等,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条件,也体现了课程标准上不封顶的精神;并且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以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打破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顺序,更换教材中的事例、图片和活动题等,从而为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而灵活采取教学方法提供条件。如,人教版必修1中涉及了如下地理小实验,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做”中理解概念,感悟道理。

教材内容内容动,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环流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环流环流模型 又如,鲁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所设置的情境问题:去年6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能帮赵亮分析一下原因吗?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编写者设置情境问题的意图所在。当然,学生在学完单元知识后,就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这个问题了。

四、重视活动的效果,强调参与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部分是与老版教材相比最大的区别之一,具有时效性、新鲜性、实用性的优势,对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建立与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充分利用“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两大教材“活动”部分学生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并不是太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不仅需要教材编写工作者的努力,还需要任课教师的努力。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在传统的地理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重视学习成果,而并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活动”给予学生不同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此外,在至今评价系统仍不明了的情况下,针对鲁教版教材中的文字部分表述较为简单而在“活动”部分中有较深阐述的部分知识点和地理规律,“活动”部分的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让教师难以把握的问题,个人认为“作为教师只有加强集体备课,统一要求,集体讨论(讲哪些、讲多深、怎么讲);同时紧密结合实际,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识相关的案例”。针对人教版教材的“活动”部分更多的是对文字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更易于学生掌握知识。人教版必修1地理教材的“活动”部分对学生来说更多的一本很好的知识点参考读本,而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表现的却不是特别突出,这就需要教材的编写者更多地考虑在现代这个社会大背景下高中学校的设施条件,实践性“活动”的可操作性,教师应针对为数不多的这类“活动”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教他们如何观察、收集、整理、总结资料,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原理来思考现实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结论与讨论

篇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125-02

地理学科知识看似零散,但有自己内在的认识规律。实践教育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实践是理论的最好践行方式。实践的实质是对学生行为能力的教育,使学生的言行与思想能够相互融合和统一,从而提升地理学科的学科素养。

一、学会阅读,运用图表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图表的讲解。教师结合图表,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利于学生进行形象记忆。在图表的帮助下,学生也可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复习。教学中,教师在对一些地域、数据进行分析时,会使用图表进行辅助教学。图表优点在于将知识点一一列出,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和掌握所学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 2 第三章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内容时,涉及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知识点。教师上课前需要设计学案,在设计中需明确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掌握形成不同地理环境的差异原因、掌握地域分异的变化规律。在讲课中,教师可分别介绍“大牧场放牧业”中澳大利亚、南非的大牧场,并且利用图表对课本案例 4 中关于“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知识点进行延伸讲解。

在讲解图 1 时,教师第一步,可先展示潘帕斯草原的整体地域分布情况,然后让学生了解大草原的气温温差、地形、人口数量等信息;第二步,教师可讲解具体数值;第三步,让学生根据图示对地理环境进行比较;第四步,教师对知识进行整体梳理。教师利用这种结合图表的教学辅助方式,令学生对地理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图表可直观的展示地理状况,但教师还需在实际教学中,深入讲解知识点。

二、仪器辅助,指导观察

实验仪器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和手段。在仪器的辅助下,学生能在观察仪器的同时,联系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进行迁移思考,进而进行综合性地分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常在课堂中借助仪器,指导学生对地理现象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总结。

如在讲解“地球的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形象的讲解地转偏向力,教师可在一个不透明的小球上画一个虚拟的北极点,并且让这个点在球体中处于竖直向上的位置,再在球上滴上几滴钢笔墨水,让学生先观察墨滴产生的变化。教师可依照地球自转的方向,让小球自西向东转动,然后让学生观察钢笔水流淌的痕迹和偏转方向。学生借助实验仪器,可清晰地观察墨滴移动的痕迹,进而对地球偏转力有直观的概念。第二次,教师可以尝试反方向的转动球体,并挑选两位学生参与实验。地理学科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利于提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与动手试验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三、开展调查,整理报告

地理学科调查的内容较为宽泛。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的疑惑,开展有针对性的实地调查走访,并形成调查报告。以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 3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内容为例。在实践课上,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以“家乡是如何发展的?”为主题的调查任务,并要求学生写一份实践报告。笔者所在地生产加工水泥、纸箱纸袋、皮革制品等产品。针对当地的情况,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小组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完成一份对家乡发展的意见书。在实际走访中,有一组学生调查当地的大头菜生产情况。调查前,学生可列出需调查的项目内容,如适合大头菜生长的土壤类型特点、大头菜生长需要怎样的气温、大头菜需要什么肥料等。该项调查使学生对家乡的特色农作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提升了调查研究的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调查研究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总方向,掌握学生研究进度,并及时提出指导建议,确保学生的调查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四、融入网络,提炼信息

互联网的普及给地理课堂带来了海量信息。但面对复杂的互联网信息,应如何教导学生筛选有用信息,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新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综合提炼的方法,将知识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建构,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在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思维模式。

例如:在讲解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内容时,针对可持续发展这项国策,教师可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案例,将我国当前的发展战略与以往战略列举出来,让学生们对人口、环境、能源和资源等指标进行对比,阐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用性和必然性。在讲述环境时,教师可让学生列举我国在发展历程中曾出现的“重工业轻环境”的思想,并对比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全面改善环境”的重要理论。通过对知识c纵向与横向的对比学习,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信息的提炼能力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尤其是对刚接触这项教学方式的学生而言。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进行讲解和构建,要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锻炼,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主性。

高中地理知识点繁多,对知识点的掌握要求比较严格。如何能够更加综合、高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农村地理教育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笔者也将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陈 燕.基于实践活动的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2(5)

篇10

案例 思维方式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032

随着信息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地理在推动我国工业发展和航天科技方面也有突出的作用。因此,学好地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中生处在学习的上升阶段,是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学好高中地理有助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高中地理是一门涵盖信息广、知识逻辑性强的自然学科,不仅要求高中生具备一定的基础,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和理解推理能力。但是,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低,学习兴趣不足,语言表达能力差,做题表述不完整,逻辑推理能力弱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素质教育形势下,利用“思维导图”方式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是现代化教学领域中相对而言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即采用文字表述和图像展示结合的方式将知识框架和内容表达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针对高中地理知识复杂、内容较多的现实,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既可以从整体上对地理知识有一个认识,又可以从细节上对地理有深入的了解。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对于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几个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高中学生在地理课堂中面对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常识往往都会感到头疼,他们没有认识到地理的重要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给高中生科普地理知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对地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踏实学习。高中的教学节奏相对初中要快很多,并且有的地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高中生一提到地理就感到困惑。我在地理课上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大胆创新教学方式,采用思维导图和教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仅用简单的线条、图形和符号可以把一节地理课的地理知识,甚至一个单元的地理知识压缩成一张思维图形,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各个知识及逻辑关系,减轻高中生的学习负担,帮助他们梳理学习地理的思路。比如,讲到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时,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入教学内容,分别介绍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以及各种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等知识,逐渐画出章节整体章节思维效果图,然后将重点知识教给学生。尤其对常见的天气系统和高低气压的区别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主要原因等考点让学生掌握前后的逻辑形成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记忆。

二、在地理知识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复习课主要是针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梳理,争取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可以游刃有余。同时,地理复习还是对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过程,对于掌握不扎实的知识可以再次巩固。通过地理课的复习,地理教师要帮助高中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认知模式。在地理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更清晰直白的将地理知识的并列与逻辑关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高中生学会整理和归纳,实际做题中能够在大脑中形成思维模式,提高逻辑分析能力。地理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拿出复习的时间,因此复习课就变得更加宝贵。

由于复习的地理知识都是讲过的内容,所以地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加速高中生地理知识的累积。高中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考试时就可以迅速检索出所需的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比如复习到河流特征的时候,因为这个内容是高考的考点,所以需要重点讲解。我会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然后听取学生的回答,再进行补充。最后,我会在黑板上画出河流特征的思维导图。从思维导图上,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分为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在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后面又列出从那些方面具体来描述各特征的要素,通过这样的方式会提高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

三、在地理知识拓展中应用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高中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增加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学习地理并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而是需要动手实践操作,很多地理知识点都需要学生自己去画辅助线或者标记等。高中学生要想在地理方面有所建树,就一定要多学习地理知识,拓宽自己的思路,利用网络开发地理课程资源,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地理教师。地理知识拓展面很宽,需要高中生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在这方面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完成知识拓展。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二》中《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授课时,地理教材上的知识有限,当学生以为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就完全够用的时候,我会告诉学生地理考试中有很多发散性试题,需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拓展程度。所以,我在教学中会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分析出本章节更多需要相关知识,包括中国农业和世界各地农业的主要特点、区域差异、主要农产品、提高农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以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其中,区位因素还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我再结合高考中经常出现的分析题类型,给学生进行讲解和说明,对于高中生知识拓展非常有帮助。

四、在地理自主学习时应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模式在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

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教师构建的知识框架进行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激发高中生学习的兴趣。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地理课堂上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很多高中地理教师都会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组织课堂教学,使高中地理教学具有新时代的特征。

在我的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逻辑性差,过分依赖答案或者教师的讲解,自己不去主动的思考,使得考试的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完善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提高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我在课堂上会利用“思维导图”细化每个地理知识点,并由此建立这个知识点相关的地理知识联系图,找出并列和逻辑关系,将难点重点标出,有利于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延伸和提高。比如在一学期快结束时,将整本地理教材的知识全部画成导图,带领学生仔细的本察看和理解,让地理知识更加系统化,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掌握好考点和提高自学能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必备的地理思维能力。

利用思维导图激发高中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不仅优化了地理知识,还提升了学生的记忆水平,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会不断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上好每一节高中地理课。

参考文献:

篇11

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的衔接问题一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地理学科尤为严重。初中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与义务教育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知识抽象,要求高,难度大,大部分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欠缺成了高中地理入门的最大障碍,严重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研究这两个学段地理知识的衔接问题,做好两个学段的教学衔接成为当务之急。笔者通过对义务教育与高中(以下除特别说明外简称两个学段)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探讨和研读,谈谈自己对两个学段地理课程衔接问题的认识。

一、两个学段地理课程标准的衔接

(一)两个学段地理课程标准相融合和衔接的内容。

1.课程理念的衔接

(1)强调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

从课程理念来看不管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均强调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1]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2]虽然高中地理课程没有直接说明学习有用的地理,但其提出“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3]的理念,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也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对终身发展和学习有益的地理知识。

(2)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

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学段都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2.课程目标的衔接

从课程的目标要求来看,高中阶段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具体如下:

(1)知识与技能

两个学段均要求掌握地理基本知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当然义务教育要求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掌握地理原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2)过程与方法

高中学段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义务教育阶段要求:通过感知、积累形成概念;通过分析作出判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设想。高中学段要求:获取信息,整理、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方案,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两个学段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要求相同,均要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内容标准

义务教育的内容标准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海洋与陆地、气候、居民、地区发展差异;认识区域大洲、地区、国家)。中国地理(疆域与人口、环境与资源经济与文化、地理差异;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乡土地理。[4]

高中地理的内容标准有:必修地理1: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必修地理2: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修地理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选修地理: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5]

从两个学段的内容标准来看,高中地理课程的必修内容大部分是在义务教育学段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二)两个学段地理课程标准的脱节问题。

通过对两个学段的课程标准分析结果可以得知: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课程有着明确的分工: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高中阶段以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学习为主,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要求学生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等。虽然两个学段地理课程的学习目标在宏观尺度上都有明确要求,在基本理念、总体目标等方面基本一致,高中学段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有所递进,但在某些细节方面仍有脱节现象。

1.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缺失的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要求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地理要素采取单列与区域结合。区域的选择只规定了数量,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南、北极地区是必学区域。此外,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而这与现行高考考试大纲和高中教学所需基础要求有明显的脱节,主要缺少了下列知识点: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总论部分;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产业地理等总论部分;中国区域地理。这些是高中地理学习必备的重要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的教与学。

2.学生认知上的断层

有些知识虽然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规定要学的内容,但由于难度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等原因,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就默认学生已完全掌握这些知识,而出现知识断层现象。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七年级学生掌握经纬网与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经纬网与地图知识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学习这些知识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几何的知识基础。但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为欠缺,且未接触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无法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并形成相应的地理技能。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经纬网与地图这部分内容没有进行加强与巩固,导致学生出现认知上的脱节。

如地球的运动及地理意义。义务教育课标要求: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在义务教育阶段只需学生简单地理解有关概念、特点和昼夜现象、四季、五带等。而在高中地理课,则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知识更为抽象和深奥。

二、两个学段教材编写中的知识衔接问题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由于教材篇幅等的限制,新课程高中地理教材有少量知识缺失现象。

(一)地球和地图。

地球和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但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教材都安排了地图这一内容,因此许多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把这一内容省略。而事实上地球和地图知识比较抽象,学好这些内容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立体几何知识作为基础。然而七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其空间想象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并未学习立体几何知识,造成学生学习地球和地图知识的难度较大,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高中地理教材没有安排这一内容,使得这一重要内容被广大师生所忽略,影响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后续学习。

(二)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义务教育教材在介绍气候知识时,只要求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即可,而许多高中地理教材把这部分内容淡化了。气候是中学地理的重点内容之一,高中地理对这一内容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求学生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气候资料,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和分布等一系列问题。由于高中教材这部分内容的淡化,加大了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难度。与此类似的内容还有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河流地貌形成、农业等世界和中国地理的总论及区域地理等。

三、两个学段衔接的对策研讨

(一)研读课标,了解脱节问题。

教师在高一新学期开始前应深入研读两个学段的地理课程标准,查找两学段的脱节内容、学生知识的薄弱点,做好教学衔接的准备工作。

(二)研究教材,做好教材整合。

高中教师在备课时,注意研究学情和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情况和学生的知识储备,根据学情和实际需要,以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学理论为依据,对高中地理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做适当的补充或者调整,使得各学段的知识体系能很好地融合和衔接。如在高一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经纬网的知识,并把教材中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进行重新整合:对昼夜更替、地方时和时差、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三个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对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四季和五带三个知识点作分析。这样学生可以明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的区别与联系,通过经纬网知识的复习,更好地掌握地方时、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尤其可以降低学习相关计算问题的难度。

(三)整合资源,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

地理知识的学习途径和渠道是多元的,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根据两个学段的课程标准要求,对潜在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有机的整合,使知识形成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从而形成知识体系,并及时有效地融入平时的教学中,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学习,使地理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接近生活实际。高中地理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从网络、课外阅读材料、媒体、生活环境中学习地理知识,并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地理课程资源,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着手。如:讲城市的结构和功能时以当地的城市为例;讲产业的区位因素时以当地的产业为例,也可以义务教育阶段学到的区域地理为例,如在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时,以东南亚的水稻生产或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熟悉的例子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可不知不觉中感悟和理解地理知识。

总之,联系无处不在,要想学好高中地理,正确处理义务教育阶段、高中知识的关系是关键。从知识点来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知识是高中地理铺垫和基础,高中地理知识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从课程的基本理念来说,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树立地理科学观念,这一核心理念应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2][3][5]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