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6: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讲重作剖析材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初中生物; 兴趣;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302-01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有了兴趣,当我们对待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故有俗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生物学也是一样。尤其是初中生,初中生有爱玩的特点,在玩耍中,学生能获得乐趣,如果记忆生物学知识也能让他们感觉到快乐,那么学生就不会感觉枯燥乏味,反而会主动参与学习。因此,教师要想办法使生物学知识变得有乐趣。
1 采用启发式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还课堂于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满堂灌式的教学,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座位上默默无言地记,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甚至产生厌倦情绪,在这种不良状况下自然学习效率会很低下。生物课教师应改变这种"讲――记"单向思维交流的模式,而创设纵横交错的交流网络,让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叠加,从而加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受控度的同时,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教师的讲解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剖析难点,把学生的注意力真正集中的20分钟左右的时间应用到突破重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
2 培养主动参与意识,保持兴趣
苏嚯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景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任何课最终目的都是在于达到不许要教。”长久以来,学生一直处于一个“被教”的地位,从某中意义上而言他们一直是在“被动学习”,厌旧之情的产生已是必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课堂的主人,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去思考、探索,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很强的学科,应该说生物大多数只是实在实验探究中学到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是一个能力、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例如在学习种子萌发的实验的探究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通过看课本做探究实验,告诉学生探究实验的注意事项,学生做的实验想法更丰富。我把后来他们做的实验结果作比较,要他们互相讨论,介绍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让学生在“博览”中欣赏’作品’,品味成功的快乐。在参与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陶冶性情,解放心灵,感受到生物学不是一个神秘的难以接近的家伙,利用主动参与,体验成功的的过程,使学生和生物的距离拉近了,使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想学习生物,爱学习生物,这就促使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形成。学生从开始对各种生物知识一无所知。到认识生物,从而去了解生物,完成生物学的学习,主动参与课堂实践。
3 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在课堂上不能光注意教师的讲授过程,也要做好信息反馈,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自己所接触到的知识。美国瑟斯顿博士所列"智力七因素"中,对智力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因素就是记忆力。生物课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以提高记忆效果,从而使学生消除因遗忘而带来的困绕,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科学的记忆方法主要有形象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概括记忆法等。
4 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积极化
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教师讲了学生就会了"的想法是错误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方式必然是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根本谈不上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在应用启发式教学理念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重视提高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卷入程度。如果让部分学生坐冷板凳,没有使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这种教学也便流于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的思维紧随教师的思维。教师应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去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述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便要求教师多采用肯定的鼓励性的语言,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用否定的批评的语言。有时学生提出的见解很幼稚,说明学生的认识水平还不高,但教师应予以积极地引导或纠正而非粗暴地斥责。如果教师因学生的想法太过离谱而责备学生,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了。
【关键词】初中生物; 兴趣; 教学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有了兴趣,当我们对待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故有俗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生物学也是一样。尤其是初中生,初中生有爱玩的特点,在玩耍中,学生能获得乐趣,如果记忆生物学知识也能让他们感觉到快乐,那么学生就不会感觉枯燥乏味,反而会主动参与学习。因此,教师要想办法使生物学知识变得有乐趣。
1. 采用启发式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还课堂于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满堂灌式的教学,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座位上默默无言地记,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甚至产生厌倦情绪,在这种不良状况下自然学习效率会很低下。生物课教师应改变这种“讲记”单向思维交流的模式,而创设纵横交错的交流网络,让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叠加,从而加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受控度的同时,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教师的讲解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剖析难点,把学生的注意力真正集中的20分钟左右的时间应用到突破重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
2. 培养主动参与意识,保持兴趣 苏嚯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景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任何课最终目的都是在于达到不许要教。”长久以来,学生一直处于一个“被教”的地位,从某中意义上而言他们一直是在“被动学习”,厌旧之情的产生已是必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课堂的主人,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去思考、探索,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很强的学科,应该说生物大多数只是实在实验探究中学到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是一个能力、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例如在学习种子萌发的实验的探究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通过看课本做探究实验,告诉学生探究实验的注意事项,学生做的实验想法更丰富。我把后来他们做的实验结果作比较,要他们互相讨论,介绍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让学生在“博览”中欣赏'作品',品味成功的快乐。在参与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陶冶性情,解放心灵,感受到生物学不是一个神秘的难以接近的家伙,利用主动参与,体验成功的的过程,使学生和生物的距离拉近了,使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想学习生物,爱学习生物,这就促使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形成。学生从开始对各种生物知识一无所知。到认识生物,从而去了解生物,完成生物学的学习,主动参与课堂实践。
3. 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在课堂上不能光注意教师的讲授过程,也要做好信息反馈,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自己所接触到的知识。美国瑟斯顿博士所列“智力七因素”中,对智力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因素就是记忆力。生物课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以提高记忆效果,从而使学生消除因遗忘而带来的困绕,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科学的记忆方法主要有形象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概括记忆法等。
第二步:研读领悟针对目标要求,布置学生课前广泛阅读与这次训练文体题型同类的文章。其目的有三:一是感知“写什么”,二是丰富积累,三是培养语感。同时指定(印发)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二至三篇,要求学生仔细研读领悟,初步了解这类文体的写作特点,注意揣摩其写作思路和结构模式。这一步骤比较重要,它为下一步探讨这类文章的写法,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作了铺垫,是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阅读的材料则还可供学生在实际写作时模仿与借鉴。
第三步:探讨写法在上述研读领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对这类文章的写法(主要是构思和章法)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比较异同,寻找共性,探求规律,从而逐步形成共识。关于文章的写法问题,古人说“文无定法”,可大体则有。中学生训练的四类文体(记叙、议论、说明、实用)中,应用文有一定的格式自不待言,其他体裁的文章又何尝不是如此?比如,就议论文而言,总的来说通常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论述,亦即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这就形成了“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模式。具体到某一题型又有相对的定式,如对一般事理的阐发可采用“引话题亮观点”“正面说反面议”“驳异议明是非”“提办法做总结”(古人称之为“起、承、转、合”)的思路展开,而对一些消极现象的评论则以采用“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道实质”的构思方法为佳,如此等等。
一般地说,对文章写法的探讨,我们固然应注意审题立意、选材剪裁、语言表达等方面,但更应着眼于文章思路和结构的分析揣摩上,因为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中学生写作的困惑主要有两点: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解决这两个问题,前者易,后者难。而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模式,有助于学生摆脱不知“怎么写”的迷惘,从而合理地谋篇布局,严谨地构思行文。因此,在写作教学指导的过程中,我们不可忽视“写法探讨”这一环节。抓住这一作前指导的环节,很大程度上能解决该“怎么写”的问题,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第四步:训练操作这一步骤的实施,大体分这几步进行:首先出示文题,接着进行审题指导。审题指导的侧重点可因题型、文体的差别而异,对记叙性的命题作文主要指导学生如何抓“题眼”,如何把握“旨趣”;而对供料型议论文,审题指导的内容应着重如下几个方面:(1)弄清着眼点,抓住材料的“神”;(2)把握侧重点,确定最佳议论角度;(3)选准联系点,力求和生活贴近,等等。然后指导学生编拟提纲,最后师生同作。平时的训练,通常是学生习作,教师“旁观”;其实,学生习作,教师亦下水垂范,我以为这个办法很好。师生共同参与,对学生来说,可激发兴趣,增强“竞争”意识;就教师而言,“下水”尝试,不仅与学生沟通了感情,而且能品尝到训练的甘苦,真切地体会到这次写作的困惑之所在,以便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有利于加强习作指导的针对性。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平常我们自己不“下水”实践,只知纸上谈兵,叫学生写作是缺乏说服力的。当然,教师“下水”垂范,既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也还需要有点勇气。这个道理不言而喻。
第五步:交流评议习作初稿拟成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便结合各自的写作实际,在课上或课后作双向交流,分别谈本次写作的心得体会,尤其是主要困惑,及时而准确地反馈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信息。然后在全班筛选、推举出合乎这次写作要求、最能体现这次训练目的和意图的优秀习作(包括教师的“下水文”在内)与具有典型性失误的习作各一组(每一组二至三篇即可),引导学生集体议论,对比剖析,品评优劣。对优秀习作进行赏析,并揭示其成功的底蕴;对另一类习作则分析其典型失误之所在。这里姑且不论以上这一做法有多大好处,只是说它的确一改了过去那种在习作讲评课上通常仅由教师评议讲析的习惯做法,“交流”乃属创新之举,而“评议”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一做法还多少带点“教学民主”的味儿,与传统的做法相比,总算是进步了。
第六步:指点迷津经过上述交流评议,随后重点小结归纳出本次写作训练中出现的典型失误,并进而给学生指点诊治的方法。这样做,其目的在于诫人以谬,让学生引以为鉴,同时“治病于已然”。这一步至关重要,它侧重于解决“不该怎么写”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对症下药,纠正偏差,从而走出写作的误区。
第七步:修改重作要求学生重温此次习作训练的目标要求、基本写法、易犯毛病……在进一步明确该与不该“怎么写”的基础上,然后对照自己的习作当堂进行自改,或者互改。对一般习作应作大幅度的修改,乃至重作,以便升格提高;优秀习作则进一步加工润色,以精益求精、锦上添花。笔者则有目的有规律(便于轮番循环,且好、中、差兼顾)地重点抽改(面批)几篇。同时,对学生的批改适当作巡回指导并及时检查、验收,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2004年《江苏教育》第十二期A版以《朴素的教育奇迹》为题做了长篇纪实性报道;
《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2日在头版头条以《减负增效靠的是“讲学稿”》为题介绍了东庐中学的教学改革;2007年10月17日,《中国教师报》以《探问东庐中学讲“学稿”》为题对东庐经验作了深度挖掘和报道;2007年《中小学管理》杂志第十二期以《他把农村教育捧在手上》为题作了报道。
东庐中学的改革。实现了‘六无’:
一是无辍学,学区内学生100%进入学校;
二是无外流现象,彻底改变了以往好学生外流到城区学校上学的状况;
三是无快慢班,学校严格执行平行分班;
四是无不开课程:
五是无加班加点,不赶进度,不违规补课:
六是不买教辅书,不用练习册。
而在这“六无”状态下,东庐中学的教学质量几年来一直位居县、市前列。
“探索出了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教改新路”
2007年10月17日,《中国教师报》以《探问东庐中学讲“学稿”》为题对东庐经验作了深度挖掘和报道。报道的开头是: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在现实中这就是真理。”东庐中学校长陈康金此言一出,令在场的记者一愣。
“家长和学生要分数,我们就给他们嘛。关键是怎么给,给什么样的分数。我们要科学合理地给学生分数,给学生’不缩水’的分数。”陈康金坚定地说。
当然,8年前的东庐中学还不敢这么“语出惊人”。那时候的她,是师资、生源和硬件都很差的薄弱农村校,先要思考“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而不是“分数怎么给”。但现在,她不仅逃脱了“险被撤并”的命运,还解决了“分数怎么给”这个全国性的教育难题。更实现了无加班加点、无违规补课、无教辅用书等“六无”,破格通过了省级示范初中验收,获得了南京市“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素质教育创新奖”等诸多荣誉。
东庐中学靠的是什么?如今很多人都知道,这所“著名的非著名”学校能有今天的成绩,要归功于一项听起来似乎有些“土”的发明:“讲学稿”就是在1999年一份承载“教学合一”理念的“讲学稿”改变了东庐中学。
“讲学稿”是什么,何以能有如此“神通”?带着疑问,我们请来了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校长陈庚金。
东庐“讲学稿”的内涵界定
《中国教师报》的评论:
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一个实践智慧的标本
“讲学稿”无疑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实践智慧的创造,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本土化”的标本。正如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所说:“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奥妙所在。”
东庐中学“讲学稿”的成功经验再次向我们表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师资等各方面条件很差的情况下,找到了一条科学有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东庐中学的教学质量能在短时间内有大面积提高,并不是所有教师突然提高了水平,关键是学生动了起来,教师的教学能量得到了充分释放。
“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充分整合后的校本课程,是“教学合一”的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产物。
东庐“讲学稿”的设计要求
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
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
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民主性:师生可共同参与;实践性:让学生在做中学。
“讲学稿”总体要求
首先是“讲学稿”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四,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第五,“讲学稿”要区别于教案和讲义,不能把 “讲学稿”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第六,大体上说“讲学稿”的编写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 “讲学稿”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东庐“讲学稿”的研制过程
暑假备寒课:寒暑假老师各人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二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主备教师备课:教研组长会同备课组长开学初确定主备教师和审核人。
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
备课组备课: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
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讲学稿”再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在上课前教师必须抽批部分“讲学稿”(多少视情况而定),了解学情,再次进行备课,即课前备课。
课后备课:第二天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便成了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则在“讲学稿”相关栏目或卒白孙填写学习心得等。
“讲学稿”的使用流程
学生使用“讲学稿”的要求:
(1)拿到讲学稿后根据其内容认真进行课本的预习。所有的同学必须要解决讲学稿中基础题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课堂学习时要适当作些方法、规律等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在讲学稿的空白处要写上学后记。
(3)要求学生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教师使用讲学稿的要求
(1)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
(2)用“讲学稿”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放手让
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
(3)用“讲学稿”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四精四必”(四精指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指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以“精”保证“必”,用必促使“精”。
(4)用“讲学稿”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必须提高三个能力: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提高教学中的“导演”能力。
(5)用“讲学稿”教学需要处理好“三个结合”,把握好“三个要”。
以精提高教学效率,以必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主要负担在作业上,关键是作业量的控制,教师要能真正做到四精四必,也就解决了有效教学的问题。
精选:精选教学方法、内容、习题、例题、提出的问题,落实在集体备课上;
精讲:学生可自学的不讲、让学生自己理解的问题可不讲、不要满堂灌,落实在启发解惑上;
精练:减少板演,课上多练、集体训练、人人动脑、人人动手,落实在以练助讲的课堂教学上:
精批:通过精批发现出学生共性的错误,及时弥补教学中不足之处,落实在全批全改,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讲评辅导上。
“四必”是对精批的高效落实。以“精”来提高质量,以“必”来调控负担,贵在“精”字,重在“必”字,功在课外,利在课内。
备课中的“厨师”能力:
在备课中,教师应是厨师,把“讲学稿”烹制成一顿色香味俱佳的大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选例题习题,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
教学时的“导演”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减少课堂语言密度,少讲、少问、少板书,增加知识与思维密度,精讲教学重点;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
课堂上的“公关”能力:
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
第一,教师要注重调控自己的教学思路,使教服从于学的需要。
教师思考问题的角度与学生常常是不一致的,处理好符合学生思路的问题解决,是增强教学功效的重要手段。
(1)当学生的思维与教师不一致时,教师要服从学生,首先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
(2)当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不一致时,教案要服从课堂,要调整教学设计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3)进度要服从效果,当学生进行讨论研究时,不要为赶进度而打断学生的思维。
第二,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
喜欢别人的欣赏,这是人类的共性,对于初长成人、急于表现自我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更渴望得到人们特别是老师的关注、欣赏。因此,注意在课内外充分注视学生的爱好、学生的追求、学生的需要,及时肯定、赞扬他们的闪光点,不仅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热爱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让我们经常记住柯维的一句话:“当众表扬,私下批评”。
第三,教师要勇于修正自我。
学生在理解、回答或解决问题中,常常会有许多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方法,教师要勇于承认学生更优的选择,剖析自己的不足之处,特别是教师自身出现错误时更应如此,以此展现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同时也给学生展示一种观念:“教师和教科书不应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创造的意识。为了需要,我们甚至可以设置犯错的陷井自己跳下去。通过这些工作,让学生感到是在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氛围里学习,唤起学生的“向师心理”,喜欢老师,从而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必信其道”。
处理好“三个结合”:
一是紧扣教材与课外拓展相结合;
二是紧扣“讲学稿”与课堂有机生成相结合;
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
把握好“三个要”:
要具有针对性,更要注重导学性、探究性、发散性:
要坚持实用性,更要追求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
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现实成绩,更要关注其态度、方法和能力,着力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
讲学稿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流程
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体系
一、实现了三大转变
其一,实现了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教师(“讲学稿”)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讲学稿”)走向教师的转变。学生认真的预习与教师的精心备课、学生积极的提问与教师的及时辅导珠联璧合,从而整合、优化了传统的教学过程,更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其二促使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由原本陷入题海战转为按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去学习。其特点是:深刻预习、活泼研习、精当补习。
其三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促使了教师教学方式与行为的变化。教师由原本围绕着“本本”转转为围着学生转,以学定教,促使教师提高“三个能力”,树立“三个观念”,实现“三个转变”。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深刻预习:深:解决基础知识,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和猜想;刻:学生的预习是尝试体验的过程。
预习、自学、自测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疑难,但学生的自我探究却具有了预制、预警、蓄势的功能,一旦课堂讨论涉及相关问题便能迅速引起共鸣,激起学生最大的兴趣参与讨论,讨论中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活泼研习:活:学生思维的活跃,各抒己见,标新立异;教师教法的多样,抓住契机,因生制宜。泼:“蛮不讲理”一做小动作、插嘴、交头结耳、做小老师。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诱导式:新授课;开放式:单元复习课、综合实践课;技能式:理科课程的教学;探究式:语文学科;讨论式:政治、地理等学科。尝试式:数理化学科。情境式:英语学科。
课堂教学做到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激感的课堂,生动活泼、活而不乱的课堂,开放多变的课堂,自主创新的课堂。
精当补习:精:平时不留课外作业,不加班加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订资料。当:不分好差班,取消竞赛分班,平等对待学生,利用学
生的差异进行教学;用“周周清”来增强学生周一至周五学习的动力;坚持教考一致(学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考前只抓补缺和考法指导,让学生考出信心。
(1)备课中的“厨师”能力,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教学中的“导演”能力;
(2)一切为了学生(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行为观);
(3)变“教案”为“学案”,变“教本”为“文本”,变“教学”为“学教”;
①“先教后学,以教为主。先讲后练,以讲为主”改变为“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
②“为学而教”:教师的教贴近学生的学,“以学定教”:因学定教,创作讲学稿;因学施教,创作教学”。
③变“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应试教育为“学什么教什么,教什么考什么,教了要考,考了要学”的素质教育策略。
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育教学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弥补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提高了课堂效益和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
(1)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2)“讲学稿”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行的形成。
(3)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的三位一体”。
(4)减少了学生的无效劳动和减轻了由过重作业带来的身心负担。
(5)“讲学稿”促进了有益的接受学习,体现了认知学习理论的优势,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
①学生能自我掌握学习目标;
②学生能自我掌握学习进程;
③学生能自我进行学习调节;
④学生能自我得出结论;
⑤学生能自我目标检测。
学生在讲学稿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想分析研究获得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自我学习能力,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的能力。
1 “讲学稿”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行的形成
一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较为顺利地获得知识与技能。
二是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按“讲学稿”的要求预习是一种主动的达标,要达标就应迎难而上,力求达标,决不轻易放弃。经过努力,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标,中等生、学困生就逐步树立了自信,就能体会到个人劳动换来的进步与收获才是最好的回报。
三是学习过程与方法得到了优化。学生在“讲学稿”的导引下进行的学习活动,大都是在静态中完成的,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以及训练、检测大多是独立进行的,学生的思维活动是连续的,较为深刻的。这种以静态为主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有利于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的三位一体”。
用“讲学稿”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使用“讲学稿”时坚持三大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讲学稿”把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和家庭教育融为一体。学生不会请家教,“讲学稿”就是最好的家教。
学校对各类学习辅导用书说“不”,对双休日和寒暑假补课说“不”,家庭的经济负担大为减轻;对具有歧视性的快慢班说“不”,学困生受到充分尊重;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都说:“孩子放在东庐中学读书,放心!”。
减少了学生的无效劳动和减轻了由过重作业带来的身心负担。
2 “讲学稿”给了孩子们一个学习的好理由
其实学习是没有理由的,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命状态。婴儿的呀呀学语、蹒跚学步就是一种原始生命赋予的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然而,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这一品质恰恰不是与时俱进的,相反,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原始的学习积极性是呈下降趋势的。这就需要给孩子们一个学习的理由。
3 愉快是最好的学习理由
“讲学稿”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它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愉快,结果中享受成功,在学校生活中充满信心和希望。
“讲学稿”促进了有益的接受学习,体现了认知学习理论的优势,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改变了教与学的效果。
就像当你购买了一件新的手机,你需要掌握使用它的方法,你会怎样进行学习,学习中你最需要什么?一般情况下,你总是怀着浓厚的兴趣,小心地打开包装,进行仔细地观察,细微地抚摸。你会拿出说明书进行认真阅读,但没有一个人是通过说明书的学习,掌握具体操作方法后,再去操作练习,往往是只阅读了一小部分内容后,就急切地插上电源,在说明书的指导下进行逐步操作,直到能进行完整的、熟练地操作为止。当在阅读与操作中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最需要的是求得别人的指点,否则会放弃学习,处于等待之中或冒险行事。操作熟练后,很愿意表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去帮助指导别人。这是我们大家共有的一种生活经验,也是一种相对最佳的学习方法。生活实践中的学习是通过协调的互动,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以“讲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就类似于这样的“互动”。
又像一部影视作品,无论评得多好,与亲自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而只看作品不读影评,有时会感到没头没脑。最佳的效果应是看了介绍后看作品再读影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活动就如同看一部影视作品,“讲学稿”是这部影视作品的海报,学生做“讲学稿”是在亲自看这部影视作品,课堂教学则是对这部影视作品的赏析。
三、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育教学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改变了教师的工作状态,引领教师走上了研究之路。
优秀的“讲学稿”来自认真的备课,这样的备课周期比较长,过程完备,环环相扣,虽然看起来过细甚至繁琐,但它是务实的、有效的,是能操作的、可达成的
我们取消了备课笔记及其检查制度,向教师提出丢掉“应检”的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让备课的过程,成为研究的过程、落实新理念的过程。因此,这种备课,摒弃了传统的备课模式,抛弃的是形式主义,追求的是实际效果,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为教师“自培”及自我发展提供了空间与时间,促进了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的研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作用,缩短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周期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了教师的竞争合作意识。
打破了以“权”为本,权力至上的模式,建立了以备课组为中心的两级教学管理机制。更多地关注学生、注重过程、尊重多元、注意反思,初步形成了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
一是管理关口前移,变中途督查、终端考核为重事前的指导、服务,抓住了教学的源头;
二是管理对象下移,更多地围绕学生做文章,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水电站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基础工程施工改造显得十分重要。基础工程是相对于地面工程而言的,其所处的水平位置相对较低且存在于地表面的基础结构中,包括桩基础、沉井及地下连续墙、基坑围护、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抗震地基基础的处理。结合现有的施工条件,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是定位放线复核(包括轴线,方向)桩机就位打桩测桩基槽开挖锯桩浇筑混凝土垫层轴线引设承台模板及梁底板安装钢筋制安承台模板及基础梁侧板安装基础模板、钢筋验收浇筑基础混凝土养护基础砖砌筑回填土。
一、水电站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水电站工程是服务于能源物资调配的重点项目,搞好水电站施工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基于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广东省开始增加水利项目的总投资额度,为施工单位现场作业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鉴于基础工程施工存在的相关问题,需要对基础设施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案进行管理,保证了项目建造活动的持续开展。
1、桩基础
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如图1,施工人员要控制桩结构的组合方法,确保桩基构造处于稳定状态。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例如,水电站打桩时要保证桩身与地面保持垂直角度,下桩过程中要控制进给量、进给速度,桩身牢固后才能执行下一步工序。
图1桩基础结构图示
2、沉井基础
是以沉井法施工的地下结构物和深基础的一种型式,适用于大型水电站设施的改造建设,能起到很好的加固处理效果。作业人员要控制沉井基础的操作工艺,对各道工序严格把关以强化基础结构。先在地表制作成一个井筒状的结构物(沉井),然后在井壁的围护下通过从井内不断挖土,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逐渐下沉,达到预定设计标高后,再进行封底,构筑内部结构。
3、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厂房和市政工程,包括建筑物的地下室、地下变电站、地下铁道车站、盾构工作井、顶管工作井、引水或排水隧道防渗墙、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下水库、大型污水泵站等。连续墙支护施工的关键在于墙体钢筋笼的控制,如图2,施工人员要布置好水工建筑物基层的混凝土结构,维持混凝土凝聚力以抵抗外在病害的发生。
图2地下连续墙钢筋笼
4、基坑围护
软土地基是水电站基础工程最为常见的问题,其不仅与工程所处地质环境相关,也与基础工程支护施工存在着密切联系。为了避免基坑病害的发生,应拟定基坑围护工艺作为支撑结构。具体操作:在软粘土地基中开挖深度为5~7m左右的基坑,应用深层搅拌法形成的水泥土桩挡墙,可以较充分利用水泥土的强度,并可利用水泥土防渗性能,同时作为防渗帷幕。
5、地基处理
正常地基条件下,水电站基础结构有一定的承载介质,遇到大荷载地基会引起明显的病害问题。水电站地基处理常采用灌浆法,对现场地基进一步加固支护。借助于压力,通过钻孔或其他设施将浆液压送到地基孔隙或缝隙中,改善地基强度或防渗性能的工程措施。例如,固结灌浆是通过面状布孔灌浆,以改善基岩的力学性能,减少基础的变形和不均匀沉降。
二、水电站基础水下施工案例分析
1、水电站施工概况
该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电枢纽,装机容量456MW,保证出力195.23MW,多年平均发电量24.01亿kW.h。基础处理工程贯穿了整个电站的项目施工过程,主要施工内容有一期土石围堰防渗、固结、帷幕灌浆;泄水闸、厂房基础、船闸基础固结、帷幕灌浆、堵漏灌浆;二期上下游土石围堰的防渗堵漏灌浆、主体基础固结、帷幕灌浆。由于电站位于喀什特地形,岩溶、裂隙发育的地区,施工过程中多次因地质原因,遇到大溶洞、大漏水,严重地影响了施工工期和已建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特别是经受两次洪水影响后,二期上下游围堰漏水严重,Ⅳ标主体工程未完工作量非常大,为了确保工期,不断地优化施工方案、压缩施工工期,施工中面对种种困难,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工程能按时、可靠、安全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2、主要管理措施
2.1技术方案编制、实施
水电站基础处理工程施工项目多,除了固结、帷幕、接缝、高喷、静压、溶洞堵漏等灌浆外,还有预应力锚索、锚筋桩、倒垂孔、测压孔、双金属标孔等,施工内容繁多。有时候是几个工作面,多种施工内容同时施工,对项目技术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所以在每一个新项目开始施工前,就认真做好施工计划和心理准备。
在施工前认真研究、分析、核对施工图纸,如有可能则应到现场查看施工工作面,考虑施工场地布置和施工顺序,做到心中有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加以解决。根据施工进度要求,与业主、监理、土建施工方等有关方进行沟通,明确施工要求和目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施工技术水平,综合考虑项目的人员、设备材料,编写实际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单。并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上报给监理等有关单位批准。
2.2质量管理、控制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施工人员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和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有关标准。面对复杂多样的基础处理施工,针对工程的特点,在管理人员的配置、控制流程、控制方法等方面,结合不同的施工技术,不同的施工内容,制定详细的检查措施,使质量控制具体到人,具体到流程环节,具体到标准手段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控制到位。
2.3安全管理
安全就是效益,除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有关部门的安全法律、法规外,主要是根据项目施工内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几点:在开工前,认真分析施工作业场地、施工项目的危险源,告知全体施工人员,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由于我们的工作与土建施工大多为交叉作业,互相干扰大,所以要做好安全防护,搞好安全通道,做到没有防护、不安全不施工。结合生产、技术会议,召开安全会,在会上,每个员工都可以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就施工中存在的、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有效地封闭。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班组长是安全的直接监督、管理者,在工作中的每时每刻都要高度重视,认真起到安全监督检查作用,同时自身要起到安全施工表率作用,做到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
2.4设备、材料的配置使用
在项目施工管理中,除了人工费外,设备、材料费所占的比例也是相当大的,因此,正确、合理地利用好设备、材料,不但可以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还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接到施工任务后,要根据施工工期计算每天的施工强度,考虑投入设备的数量、型号,如果项目部现有设备、材料,则要把整个项目施工从新考虑、从新调整,通过对设备、材料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合理使用。减少设备、材料的盲目投入,避免投入与产出的严重不相符。
结束语
水电站项目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国家积极投资建设和改造项目之一。而基础工程是水利水电项目的核心部分,施工单位在现场作业期间要强化基础工程管理,通过施工工艺改造及优化等方式,着重解决现场施工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从某种程度上说,复习计划是考试现在与来来想要达到目标间的连接。备课组在制定计划时,需要应对的变化:复习方法、复习安排、复习指导方式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精心做好物理复习进度与课时安排,切实明确备课组内备课分工,并重点要解决复习教学中难点问题的工作策略。同时备课组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能够做到的,这些事情,何时做,怎么安排。不同层次学生的复习指导要考虑细致,比如“优生”和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临界生”的定位要科学合理,端正学习态度,不能钻牛角尖。一轮复习中“尖子生”对自己的不能过于盲目,过于乐观,迷失自我。中等生对自我定位不能过于消极,丧失信心,过于盲从。而基础薄弱的学生更不能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放任自己,上课不听,作业不交,课上睡觉。制定计划时,还需要考虑和应对一些变化。因为2010年的全省实施规范办学的意见后,各中学不再进行节假日的补课,与去年比,复习时间上要至少少了半个月时间,因此学生的复习方法、复习安排也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向主动复习,超前复习,科学复习要质量、要效果。另外,制定复习计划时,还要精心、系统地安排好各类测试与专题训练计划,具体包括:新课结束检测(什么时候结束,何时开始复习);章节单元测试(计划要细到周课时安排);一模校内模拟(什么时间进行);二模校内模拟;实验专题复习;考前综合训练;考前学生指导(哪些人,哪天开始,如何与学校的考前安排衔接)
2. 认清2009年省中考物理试卷的命题主要趋向
通过分析2009年江苏省中考物理试卷,明确命题的思路和试题特点,有助于中考一轮复习计划的研制。通过对中考物理试卷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2009年省物理中考命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和趋势:
趋向1:注重基础,紧扣课标教材。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首位。“双基”的考查不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设计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些情境通过图形形式出现,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比如2009年省中考物理试卷第30题以“防冻液”为背景,要求学生在新情境下能根据题中信息,联系平时所学的物理知识,从多角度进行答题。
趋向2:联系生活,强调知识应用。试题注意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知识的应用。比如:2009年省中考物理试卷第26题以电烤箱为背景,要求学生理解铭牌的含义并识别电烤箱的“高温挡电路”和“低温挡电路”。这些试题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趋向3:重视实验,突出过程方法。试卷强调对各项实验技能的考查,力求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常规实验器材;通过恰当的操作、细致的观察、科学的测量得到准确的数据,并通过现象对比、图表描述等方式推理、分析出物理规律。同时,试卷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了灵活、贴切的全面考查。比如:2009年省中考物理试卷第14题考查学生是否会正确使用天平;第27题要求学生探究扬声器中环形磁体的磁极分布情况;
趋向4:关注能力,体现开放创新。比如:2009年省中考物理试卷第30题以“防冻液”为背景,考查学生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本题共有5个小问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正确分析实验数据的特点、会根据实验数据正确画出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图线,并从中正确查找找出相关数据。
3. 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树立科学的复习指导思想
一轮复习过程中,学校要加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着眼实效性。教师应切实树立“备课是投资,在备课上多花一分钟,可以节约所有学生一分钟”的意识。校本教研中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学生学习复习课前的学情诊断,把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合理的“度”,特别要强化复习课的课堂达标意识,教师要有意识的加强中考复习教学环节的诊断,着眼实效,着力改进。二是要着重加强对练习布置、批改与学习辅导的研究与指导,提高作业的功效。三是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复习材料的精选与指导,增加课堂练习的思维含量,防止过度应试化和简单化的倾向。四是要引导与帮助年轻教师更多的能精选练习,及时批改作业,注重作业的反馈和改善教学行为的功能。五是特别要重视探索对学有困难或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辅导的有效方式。
从提高复习实效的角度看,首先,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复习观念,明确新形势下复习课的指导思想,切实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教师要向有效复习,有效训练,有效辅导要质量;学生要向主动复习,超前复习,科学复习要质量。其次,复习计划中应注意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上课与总复习的关系(新课中能否加深教学复习,减少复习的轮次);二是系统复习与综合复习的关系(复习时间紧,能否有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综合试卷训练);三是教师正常复习与学生主动超前复习的关系(通过学习超前复习,减少概念复习的时间,凡是学生能自己复习弄懂的,教师不再重复复习,清醒地认识要:学生复习课,关键不是在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通过训练是否掌握了多少。如果学生通过训练正确率高,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无需花费时间重复讲。);四是群体复习与个别复习的关系(班级的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学困生的辅导)。
4. 遵循复习的教学原则,实施科学训练
复习教学可以巩固知识,温故知新,可以将零散的、片段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结构化,同时能够纠正和弥补学生认识上的一些错误与缺陷,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因此复习课教学应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坚持科学训练,保证复习训练的科学性、针对性与有效性。即:
原则一:突出重点,狠抓关键。中考复习要打破原有教材章节界限,按知识内在联系,重新组织教材,有利于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但是复习内容多、范围广,不能平均用力,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澄清疑点,弥补弱点。即突出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关键性问题,还要着重对模糊的认识、糊涂的概念进行澄清,获得正确认识。从不同角度抓住教材线索和内在联系,把学过的知识和方法科学组织,澄清疑问之处,揭示共性、个性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时弥补薄弱点。比如:电功率中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理解与把握是学生存在的难点,但也是教学的重点。
原则二:把准问题,摸准学情。能够针对性剖析、讨论学生存在的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围绕制约学生认知发展的关键问题,或非智力因素上的薄弱点,针对性的排除疑难,澄清认识上的错误,弥补知识上缺陷。
原则三:突出方法,发展能力。中考复习,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物理问题,运用知识分析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通过复习教学,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学生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能力的能力。
原则四:科学训练,及时巩固。复习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练习或习题不仅是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科学训练的有效载体。练习包括:课堂练习、作业练习、实验操作练习、单元练习及综合练习等,要明确各自功能。科学训练的着眼点,主要是要把我训练的及时性、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规范性、反复性、适度性等。因此,复习的训练也要遵循一定练习的原则,即: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可采取题组形式训练。适量适度,速度效度――保证训练的科学、有效。梯度广度,举一反三――适应学生最近发展区。立足能力,突出方法。――着眼学生的能力发展。另外,在科学训练时,可以依据过度学习理论,进行适度训练。
5. 加强复习方法的优化,抓牢三个重要环节
科学的复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教师要指导孩子学会处理好“用心复习与用力复习”的关系,复习讲究方法,学会智慧的复习,不是靠拼体力和耗时间来提高复习效果。首先,学生要注意处理好教师正常复习与学生主动超前复习的关系。通过学生适度的超前复习,减少概念复习的时间。凡是学生自己能复习弄懂的,可不再重复复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复习课关键不是在听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自己分析和检查自己通过训练是否掌握了多少。如果学生通过训练正确率高,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无需花费时间重复复习或重复进行课外的习题训练。其次,处理处理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有效预习,主要以“问题导学”的形式,落实预习环节,使复习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每章节复习开始前,学生自己主动预习,整理和归纳力学的基础知识,目的是巩固基本概念。二是有效听课,学会选择性的记笔记。复习课中要学会听复习课,注意把握每一节复习课的重点和核心,能做到记好笔记听好课。而笔记操作可以简化,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选择性的记载关键知识和疑难知识,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三是有效测试,注意做好复习反馈检查,力争做到“课课清、段段清、月月清”。每次考试的丢分和失误的试题要及时订正,应当把平时反复易错的习题有目的通过复印、剪贴的方式汇总,专门誊写在专用的错题本上,归纳总结失误的原因。通过反复的、阶段循环式的针对性训练来提高复习效果,使学生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6. 要细心梳理基础知识与概念,明确中考考查的能力要求
中考一轮复习非常强调基础知识的自主梳理和归纳。由于一轮复习不是单纯的第一遍复习,也不是基础知识的单纯记忆,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坚持依纲扣本,加强基础知识薄弱部分的梳理,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实现锦上添花。只有基础知识理解透彻,才能记得牢。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概念、规律)要以教材为本,知识梳理的一般的方法有概念图、网络图、表格、插图、笔记、口诀等。比如:光的反射定律可编为:“三线同面,法线居中,哪来哪去,角度不变”;电路识别可编为:“简单电路四元件,源器线加电键,逐个顺次是串联,电路分叉属并联”。要挖掘教材,注意细节;要重视教材中插图、表格和图表的研究。比如:基本概念的复习,要重视教材内容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以及其中蕴藏的学科规律。对一些易混淆的概念,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否则更易发生混乱,比如“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相互作用力与相互平衡力”等。
其次,要理清考点,明确考点的考查要求。教师以“中考指导书”为纲,按一定的单元顺序,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应用、基本公式的运用三大环节;注意把握考点本身的基本含义及主要内容,注意不同考点的重组和内在联系,要求学生做到“基本概念熟悉在心,具体内容理解记忆”,不断温故知新。
7. 要着重理科实验复的细节复习与针对性训练
中考物理历来将实验技能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考查作为重点。各地中考理科试卷中的实验题及与实验相关的题目已占全卷的30%左右。在“一轮”复习中,要加强典型的实用性实验训练。这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体验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还能提高复习应考的兴趣。一轮复习中要切实掌握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物理实验题的关键。要重视每一个课本实验。学生要认真弄懂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试验方法和步骤,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处理试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重点做好以下实验环节的复习。比如:比如重视小实验、小制作蕴含的物理原理,强化实验方案的基本设计,关注实验操作的基本细节,留意实验现象的细节特征,提高实验探究结论推理能力,注意实验图像数据分析与处理,强化实验故障的分析与排除,重视基本仪器的使用与操作。
8. 要着眼自身诊断,认真查漏补缺,狠抓薄弱学科
学生要认真、客观地对以往的过程性考试卷进行分析。看看以往考试哪些类型的试题失了分,弄清失分原因。比如,是基本知识没掌握好,思维能力跟不上,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审题不仔细,或者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好。要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因为距离中考的时间有限,要坚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针对性的加强“瘸腿科目”的补缺。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分析看看哪科没考好,冷静分析丢分原因,判断该科是不是弱科。在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抓紧一轮复习时间,多补薄弱学科的基础知识,避免中考时“瘸腿科目”拉分。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针对弱项科目找一些基础班补习基础知识。另外,根据作业或复习中的练习暴露的问题查漏补缺,若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千万不要钻“牛角尖”或置之不理,可以请教一下老师或同学!
9. 处理好教材与资料的关系,提高复习资料的辅
近年来,中考命题总体上仍遵循“保持稳定,重视基础,贴近生活”的命题方向。中考物理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概念、规律)要抓纲务本,以教材为本。因为考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根本,资料是复习的补充,所以抓纲就是要正确认识考纲对复习的指导作用;务本就是要充分利用教材,拓宽知识内容,延伸课后习题。挖掘教材,注意细节。目前,市场上的中考复习资料很多,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没有经过精心选择的复习资料,不但不能提高复习效率,反而会降低效率,甚至是出现负增长。在资料选择上,要有针对性,严格筛选,决不能滥用。中考复习一般一门学科配置1~2本综合性中考复习用书就足够了,建议以“中考指导说明”为基础,再辅以其他精选的材料(如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做到择其“精”者而用之,坚持举一反三,“以一当十”,即听懂一题会解一类题,切实提高资料的使用效果。现在阶段,学生都有一种过分依赖资料的习惯性心理,容易把课本丢掉,要注意对这种不良现象,决不能舍本逐末。
地理教学工作总结1七月降临,阳光学校的阳光格外的灼热,多么希望小雨如期而至啊!我的教学工作已经由“忙碌”转变为“轻闲”,比往年延迟一周的中考终于结束了。本学期我主要承担八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大力支持,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下面对我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教学工作方面
今年是地理学科加入中考大军的第二个年头,去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中考成绩很不理想,在全旗三所中学里垫底,让我心里有很大的压力,因此本学年地理教学工作有所改变,初二上学期把所有课程讲完,本学期以复习为主。在复习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教学复习计划欠妥
初二的学生6月29日进行地理科目中考,复习任务非常紧张,打破了常规教学顺序。由于复习时间较少,期间学校的很多活动打乱了复习计划,导致第三轮复习时间偏少,综合型题目训练不足。
2.脱离课本,基础不扎实
与去年的那届学生相比,缺书现象并没有很大改观,初二2班、初二3班有1/3的学生课本丢失,临到考试也没有借到书,针对这种情况,课堂上没有以课本为主,而是以复习资料为主,效果很不理想,学生大多时间是凭感觉做题,手里没有书,不会的题目就直接“拿来”不加以思想和分析,当时是会做了,也记住了,过后又都忘了。
3.教学准备不充分
学校要求初二年级使用导学案,而为了中考,教学容量较大,导学案并不太适用,在资料和导学案同时使用的情情况下,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刚开始阶段运用导学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但是,由于是复习,有些学生对内容掌握的较好,而有些学生则几乎和没学过一样,讨论起来比较费劲,不能同步进行,使教学进程受阻,有好学生吃不饱,中等学生吃不好,差学生吃不到的困惑。同时,每周课时比较多,在选材料、选题方面不够仔细、认真,没有做到精选。最后,由于初二年级多媒体不能用,在利用课件展示地图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地理学科是离不开图的,而学生手里没有书,只靠教师手绘难度较大,时间上也不太允许。
4.培优补差工作不到位
地理加入中考对我们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既要培养“苗子”,又要抓平均成绩。而班级理学生层次高低不齐,给教学带来困难。为了能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成绩,本人几次制定潜能生辅导方案,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都不幸“流产”,一方面是占用学生活动时间,学生不情愿,把老师的辅导看成一种惩罚一样,积极性不高,迟到、缺课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学校今年教室紧张,只能在初二4个班轮流进行辅导,而有些班主任不配合,以占用学生打扫教室卫生为由,把我们的辅导地点一改再改,最后放在会议室,结果三天两头的会议致使辅导活动不得不停止。在优等生辅导方面的主要措施就是“吃小灶”除了课堂上同学们共同要完成的任务外,额外再发给他们一些难度较大的资料和试题,加以拔高,并且只要学生做了的,老师都给予批改,效果还不错,就是有些同学不太主动学习,可能是其它科目任务也很重,时间上不太允许。
二、业务学习方面
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型教师是我一直的梦想和追求,因此工作之余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是少不了的。本学期除了参加学校每周五的教研培训外,更加注重本人创建的“一线地理教师交流群”的组织和交流活动,由于我校地理教师少,不得不想办法与全国各地学校的地理老师进行专业交流。同时为了在今年的鄂尔多斯市初中教师业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本人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课程标准》等,通过学习,对教学管理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本人继续阅读我校订购的《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期刊,从中获取地理教学的经验和方法。
本学期还参加了鄂尔多斯市教育学会地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仪式,并在康巴什新区一中和鄂尔多斯市一中参与了听评课活动。
三、努力的方向
1.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2.研究中考,把握中考动向,抓住重点、难点。
3.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听同教研组老师的课,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取长补短,
同进步。
5.继续教学方法研究,取长补短,形成本人的教学特点。
6.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7.加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地理教学工作总结2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圆满地完成了教育地理学科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业务。
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地理科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中掌握地理事物事物发展发生和变化规律。
三、致力于地理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经常当面批改,个别辅导。
3。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自然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地理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地理思想、地理方法,从而达到学习地理、应用地理的最终目的。
1、多教一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
地理思想是在地理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地理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地理中的智慧和灵魂。所以,领悟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地理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地理方法,思考问题的地理思想。学生在学习了地理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地理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地理知识探索有效途径。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2、多一些过程探究,少一些知识陈列。
地理知识起源于生活,是从实际应用中逐渐抽象、概括、演示、推理而形成的系统的、严密的学科体系,地理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思路,就要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地理知识生长的基础,对知识的生成,讲授多一些过程性探究,通过学生主动性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定义,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讲难题时,我常常会让学生上讲台上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用学生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大家去理解,去判断谁是对的,谁的方法最简单。我发现有很多的同学乐与表达并与大家辩论。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地理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使地理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地理方面的发展。
3、多一些以生为本,少一些教师中心。
高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学习素材,更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的教师中心式的讲授,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和教学的困境。地理学习中结合知识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放置于问题之中,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地理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思维品质,对地理学习有推进作用。以生为本,破除教师中心,要始终成为地理课堂实施教学的首要策略。
我认为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地理,乐于学习地理,才是重要的。
地理教学工作总结3本学期我担任高一级8、9、10三个班的地理课。由于是在下学期接手这三个班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重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展现学生个性风采。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在初中没有系统的学习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高一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文科目,在会考之后,多数选学理科的学生极不重视地理学习。选学文科的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高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高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与初中比较,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结合安顺市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一方面,充分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另一方面,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
地理教学工作总结4光阴飞逝,转眼间,又一个学期了,回顾__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自己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现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二、提高学生素质,力抓课后辅导工作。
现在的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首先是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激发学生对中国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认识、理解。故此,还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出成绩。
在自己总结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在我带的地理课上,将“人地关系”作为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注重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从而改进了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认真组织开展复习、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侧重于教会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工业及其联系纽带——交通输业等方面。在掌握好地理知识的同时,将地理知识与通信、邮电、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如: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尽管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现代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学工作中课堂语言尚存在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地理教学工作总结5本学年我担任八年级的地理课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教导处计划、学科组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积极完成了本学年的教学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轻视地理学习,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配套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玉树“地震”,火山,嫦娥探月,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尽力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
四 今后的工作思路
1.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2.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类号]G350
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信息资源公共获取问题日益引人关注。根据英国种族平等委员会CRE(Commission for RacialEquality)网站上的文件《确保信息与服务公共获取》的解释,信息公共获取是指不论种族或身份,公众都能无歧视地、直接或间接地平等获取信息。美国政府出版局(GPO)指出:政府信息永久性公共获取是指社会公众可以长期地、免费获取有关信息资源。陈传夫教授认为,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就是信息能便捷地、免费或通过合理付费方式被一般公众无障碍获取。笔者认为,信息资源公共获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某一社会共同体的不特定成员免费或低成本、无歧视、无障碍获取有关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公共获取,既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也关系着公民权利的实现:国际谈判桌上的成败、战争的胜负、经济贸易的发展、企业商机的把握、消费者权益的实现、科技文化的交流、公共事件的紧急应对、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发展自我等,都离不开及时获取准确信息。信息资源公共获取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行动,其中最明显的行动莫过于通过立法和政策制定来推动信息的公共获取:最近半个世纪是世界各国《信息自由法》颁布的高峰期;世纪之交不少国家政府亦纷纷颁布有关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法规;资本市场的成长推动证券信息披露制度日臻完善……
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保密文化传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十分浓厚的国家,虽然宪法赋予人民知情权和监督国家机关的权利(《宪法》第二条十分鲜明地规定了人民的原则,第二十七条以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的表述肯定了人民的监督权),国家层面的政府信息公开法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已于2008年5月1日正式生效,然而现实生活中信息公共获取因认识方面的原因而受阻的事例比比皆是:信息公共获取过程中“谁有权获取”“向谁获取”“从哪儿获取”“谁有义务提供”“向谁提供”“在哪儿提供”等方面的问题困扰着诸多民众。本文主要以政府信息、证券信息、产品与服务信息三类对社会生活中影响重大的信息资源为例,对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主体与客体进行一一辨析。旨在通过对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分析,以明晰“谁有权获取信息”、“谁有义务提供信息”;试图通过对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客体的剖析,以达到解决诸如“权利主体可以获取哪些信息”、“义务主体应该提供哪些信息”、“哪些信息不能被公共获取”等方面的问题。
2 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主体
从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动作的起始和完成来看,信息公开需要提供者和接收者,信息申请需要请求者和回应者,从各国立法来看,信息接收者和申请者是权利主体,信息提供者和申请回应者是义务主体,所以,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主体有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两种。
2.1 权利主体
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权利主体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某一社会共同体的不特定成员,具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从已制定的与信息公共获取有关法律的国家的立法来看,其信息申请主体的表述往往是“任何人”,“任何人”的外延在解释学上有不同的理解,依国民的理论,“任何人”只包括本国国民,而依人民的理论,“任何人”除表示本国国民之外,还包括在其国内定居的外国人。瑞典、芬兰、美国、丹麦、挪威、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奥地利、日本和比利时等国的法律都采纳了后一种理解,信息申请主体均包括本国国民和境内外国人。
对于信息获取权利,北欧各国在宪法性文件中有明文规定。宪法权利主体区别于普通权利主体主要在于:宪法权利主体是“彻底的、纯粹的、普遍的、抽象的人,是指一切人,是指摒弃了阶级、种族、肤色、语言、宗教、财产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国籍等各方面的差别,仅具有生理特征的人”。瑞典是最早把信息获取权利作为宪法权利加以规定的国家。瑞典宪法由4部宪法性法律组成,即《政府》、《王位继承法》、《出版自由法》和《表达自由法》。《政府》第一条第一款第二项将信息自由定义为“获取和接受信息或者以其他方式了解他人观点的自由”。作为瑞典宪法性法律的《出版自由法》对信息自由有着非常详细的规定,第一至第三条在对出版自由涵义进行界定时明确了“为实现出版自由权利,人人都有收集关于任何问题的知识和信息的权利。”
从目前各国法律规定来看,政府信息公共获取的权利主体往往表述为“任何人”、“人人”(但不同的国家的具体规定存在一些差别);证券信息披露的权利主体一般指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产品和服务信息公共获取的权利主体常常意指消费者和社会公众。
2.1.1 政府信息公开的权利主体根据美国的信息自由法,虽然“任何人”均可以提出信息申请,包括美国公民、非美国公民、私人企业、协会、教育机构、地方、州和外国政府、其他非政府组织(包括公共利益环保组织,甚至外国组织)。“任何人”也可以通过律师或者其他人提出信息申请。但根据法律,联邦政府不属于“任何人”之一,因此不能提出申请,但州与州政府机关可以提出申请。惟一的例外是逃犯,他们不能提出申请,也得不到法院的保护。
日本《信息公开法》第三条规定:“任何人都可以依据本法的规定,向行政机关的首长……请求公开该行政机关拥有的行政文件”。在日本行政改革委员会提出的《信息公开法纲要案的思路》中指出:“国民构成行使公开请求权主体中心。但其并不是将主体仅仅限定在国民的范围中,在排除外国人方面没有积极的意义”。由此看来,日本政府信息公共获取的权利主体不仅包括日本国民,也不排除在日本境内的外国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条、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中国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权利主体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用的是“个人和组织的知情权”,这里“个人”就比其他规定中的“公民”范围更广,意味着在广州的外国人也享有规章中规定的权利。
2.1.2 证券信息披露的权利主体证券信息披露的权利主体是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因为根据规定,现实投资者或是潜在投资者均可依法要求有关披露主体提供必须披露的信息材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信息公开的条款中,多处明确要求“公告”“向社会公众公开”“供社会公众查阅”等。
2.1.3 产品与服务信息公开的权利主体 产品与服务信息公共获取的权利主体是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用户),这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等有关情况。”
《福建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第七条规定“消费者享有以下权利:(一)了解商品、服务的真实情况……”
2.2 义务主体
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义务主体是指依据法律的规定必须公开信息或为处理公众信息申请的机构或组织,一般指政府机关、公共部门和企业组织等。
2.2.1 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义务主体在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中,义务主体是指主动或者依申请将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的其他事项予以公开的国家行政机关及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义务主体主要负有三种义务:①主动公开有关信息;②落实公众的信息申请;③对属于例外不予公开的信息负有举证责任。
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义务主体分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的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义务主体是指主动或者依申请将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的其他事项予以公开的国家行政机关及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广义的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义务主体除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附属和受其委托行使职权的机关外,还有一些掌握着一定的公共信息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他们对与其利益相关的外部社会成员也应公开其掌握的信息,如校务、医务、社区公共事务等。所以,广义而言,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义务主体,除国家机关外,还应包括这些社会权力组织、公共团体和国有企业。
2.2.2 证券信息公共获取的义务主体证券信息公共获取的义务主体主要有:上市公司、发行人、签订上市协议的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狭义义务主体,而广义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义务主体还包括证券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部分证券经营机构和证券中介机构以及特定情况下的投资者。
美国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规定了发行公司持续信息披露内容,根据这部法律,信息披露的义务主体是发行公司。根据我国公司法、证券法①、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的规定,负有法定信息披露义务的主体不限于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公司、企业和发售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的基金管理公司等都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
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都必须依法公开其制定的有关证券市场运行规章和对证券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世界各国或地区证券市场的有关法规均规定,证券交易所必须依法披露市场交易信息。
证券经营机构和证券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指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上市保荐人、公司财务顾问、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专业证券信息处理商等。其中,证券公司、上市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事务所本身一般没有信息披露的义务,但在其有关的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业务活动中,如保荐人进行的信息审核、注册会计师负责的财务审计、证券公司从事的证券承销等,负有极为重要的责任,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资产评估部门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保荐人发表的保荐声明等材料也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广义上上述机构也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义务主体。而公司财务顾问、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和专业信息处理商没有依法披露信息的义务,因此不属于信息披露义务主体的范畴。
投资者作为信息披露的义务主体,仅限于有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特定情况下的投资者,一般是指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管理层股东、控股股东及其联系人以及上市公司的外部收购人等。世界各国(或地区)的证券法一般均规定,当投资者持有某一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量的股份时,须于这一事实发生后的一定时期内向公众公开有关信息②。
2.2.3 产品与服务信息公共获取的义务主体近年来随着产品质量问题的增多,有关产品质量信息的法律条文也多了起来,从现有法律条文来看,产品质量信息的义务主体既有政府机关,也有生产企业、组织、销售单位或者个人。
①2005年10月27日修订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五条规定了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证券发行申请经核准后的信息披露内容;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九条则规定了签订上市协泌的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申请经证券交易所审核同意后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申请经证券交易所审核同意后的信息披露内容。第三节“持续信息公开”第六十三条至第七十二条都是发行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有关信息披露规定的条款。根据这些条款,发行人、签订上市协议的公司、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都是我国证券信息披露的义务主体。
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06年1月1日实行)第八十六条、《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国证监会令第11号2002)第十五条至第十八条,投资者持有、控制或预计持有、控制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5%;持有、控制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5%以上的信息披露义务人,持股变动或预计持股变动达到或超过5%的,均应当提交持股变动报告书。自报告义务发生之日起至做出公告后相应工作日内,信息披露义务人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1999年12月30日颁发实施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第十四条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要把涉及人体健康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产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产品,作为监督抽查的重点,公布监督抽查产品目录,及时组织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的跟踪监督抽查。要适当增加抽查频次,并公布抽查结果。”第十五条规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要及时向社会公告”;第十六条规定:“列为免检产品的目录由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确定,定期向社会公告,并使用免检标志”。显然,这里负责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政府机关――国家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的义务主体。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和省级的主要新闻媒体,特别是电视台,要以专栏、专题的形式,定期公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对制假售假的单位和个人,以及监督抽查不合格的涉及人体健康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产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和责任人,要坚决予以曝光,形成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氛围”,由此看来,新闻媒体也可以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的义务主体。
2006年4月颁布11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农产品生产企
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的农产品,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包装物或者标识上应当按照规定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等内容;使用添加剂的,还应当按照规定标明添加剂的名称”。这里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都是农产品质量信息的义务主体。
综上所述,目前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义务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①政府是核心的义务主体,大部分信息掌握在政府手里,只能由政府来提供;②通过有效的、激励性的制度安排来鼓励其他社会主体(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参与信息供给,通过集体购买的方式满足公众的需求;③通过法律法规强制企业、社会经济组织、交易单位或个人提供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如产品质量信息的提供。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受绵延两千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将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义务主体和权利主体倒置的观念在国民中还比较普遍,譬如政府官员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于把信息公开当作政府机关行使职权的层面上;而有些老百姓也不把获取信息当作自己应有的权利实现,而是政府的恩赐。譬如SARS事件是典型的义务主体不作为事件,由于把政府公布有关信息的义务或责任理解为权力,政府不主动公布,媒体也不许擅自披露,权利主体获取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项的权利被剥夺。近年来的三鹿奶粉、苏丹红、毒大米等食品安全事件中义务主体不当地影响正常的媒体报道(不指明具体品牌,只在报道中指出“某牛奶…”),堵截受害者的投诉表达,收买正常的行政监督(生产企业与地方政府攻守同盟),使得权利主体――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受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与不良的社会影响。
同时也看到,《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杭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成都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武汉市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等规章都使用了“公开义务人”和“公开权利人”这样的概念。“公开义务人”是指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其他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公开权利人”就是享有获取政府信息权利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这样的称谓,使政府作为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和民众作为知情权的权利主体这样的法律关系更为明确。
3 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客体
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资源,信息资源仅指具有使用价值或者潜在使用价值的信息。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资源是在一定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美国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则认为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由此看来,资源必定是有用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客体应该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与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客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划分。从载体形式上可以分为文字、声像、缩微、数字等类型。从加工层次上可以分为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等类型。从生成机制上可以分为政务信息、公益性信息、商业性信息等类型。从媒介机构上可以分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类型。
3.1 从知识产权制度规定的角度
3.1.1 公有领域信息 进入公有领域的信息即为社会公共财富的一部分,提供对信息自由的公共获取。知识产权制度确立的公有领域主要有:公共信息、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社会公知技术与信息、过了保护期限的版权作品。公共信息主要包括政府信息、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有关时事新闻,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播发的评论员文章、社论等;公众信息,如气象信息、灾情预报以及有关的公式、原则等。知识产权法对信息的财产权利的保护都规定了一定的保护期限,在保护期限以内的信息,如作品、发明等,受到法律的保护,超过了这一期限,其财产权利就消失了,该信息进入了公有领域,成为自由公共获取的对象,在尊重作者精神权利的前提下,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该作品。
3.1.2 知识产权制度豁免公众使用的信息 在确认法律授予知识产权人某些专有权的同时,为防止权利的滥用和信息垄断的形成,知识产权制度对权利人行使其专有权利一般都给予了某些限制,确立了公众对版权信息的豁免使用,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公共获取的范围。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有:①合理使用,即规定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他人的作品和发明,可以不经著作权人或专利权人的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或专利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②法定许可,即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知识产权法规定在承认专有权的前提下,不经知识产权人许可使用受保护的作品,但使用时应尊重知识产权人的精神权利,并向权利人支付一定的报酬;③强制许可,是指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防止知识产权人滥用权利,在使用申请人与知识产权所有者谈判破裂的情况下,由使用申请人向国家有关机构申请,由国家发放强制许可证的一种使用形式。
3.1.3 开放存取信息 对文献的开放存取(open ac―cess)是指使用者通过公共Intemet网可以免费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和检索作品,或者实现对作品全文的链接、为作品建立索引和将作品作为数据传递给相应软件,或者进行任何其他出于合法目的的使用。上述的各种使用都不受经济、法律和技术的任何限制,除非是网络本身造成的物理障碍,唯一的限制就是要求保证作者拥有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同时在使用作者作品时注明相应的引用信息。从使用角度讲,开放存取就是允许他人免费地使用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但这种出版模式与现行的版权法并不冲突。现行版权法赋予作者拥有限制作品传播的权利,同时也赋予作者自由传播作品的权利。开放存取信息由于其获取的便捷(在线、免费、免授权)、主体的无限制(一般公众均可获取)而成为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一种新客体。
3.2 从信息资源生成机制的角度
3.2.1 政府信息公开的客体政府信息公开是公众信息获取权的主要实现方式,政府信息资源是信息获取权的重要客体。
政府信息资源指政府部门为履行职能而采集、加工、使用的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既包括政府在业务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资源;也包括政府从外部采购的信息资源。在中国,政务信息资源除政府信息资源以外,还包括党委、人大、政协等在履行相应职能中采集、加工、使用的信息资源。政府机关掌握的为履行职责而产生、收集、整理、储存、利用和传播的信息,涵盖行政程序、会议活动及文件资料等方面。具体而言,信息获取权的客体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与规范性文件、政府机构职能、人员配置、办公程序、执法依据等信息。
从行政过程看,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客体包括决策前信息、决策过程、决策内容及其执行和反馈的信息。从形式看,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客体不仅包括文字、图表、音像、计算机文件等资料信息,也包括公开举行的会议活动。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例外――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
3.2.2 证券信息披露的客体证券信息披露的客体以发行公司披露的信息为主体,主要包括发行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和重大事项等。
发行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主要包括的信息有:公司业务的描述、生产情况及产品国内外销售、风险因素、公司财产状况、公司的经营管理及财务状况、公司发起人及管理人员介绍以及他们持股情况、关联交易情况、所发行证券的情况,发行价格、发行计划、募集资金用途等信息。
发行公司的定期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等,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季度报告以及临时报告。重大事项报告内容包括: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重要资产的购买或出售、公司破产、公司在更换独立审计师和有董事辞职时,规定期限内需提交有关报告。我国法律规定,所有上市公司必须及时准确地披露年度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和重大事项公告。
发行人购回自身股票的信息、预测性信息、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自我交易行为、发行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业务经验和声誉、发行人及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诉讼事项及已经判处的行为。
此外,证券信息披露的客体还包括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都必须依法公开其制定的有关证券市场运行规章、对证券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和其他证券交易信息;特殊投资者取得证券的登记及公开方面的信息;证券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资产评估部门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保荐人发表的保荐声明等。
3.2.3 产品与服务信息公开客体
第一类是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服务提供者依法应提供的信息,这是产品与服务信息公开的主要客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这些产品与服务的真实信息就是产品与服务信息公开的客体。
第二类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国家监管机关和新闻媒体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也是产品与服务信息公开的客体。
第三类是消费警示信息,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的消费领域存在的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人身、财产、精神伤害的危机信息、隐患信息以及防范信息也是产品与服务信息公开的客体。
4 结语
笔者认为,信息被接收获取的程度和各个环节都密切相关,犹如从水源(信源)流出的水,无论是水源地,还是流动渠道中的上游、中游、下游(信息流动过程中的信道),还是接收地的吸水性或蓄水池的容量(信息主体的信息素养),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水的流失和溢出(信息传递中断或被拒斥)。因此可以说,信源能否发出足够量的信息、信道能否顺畅地传递信息,信宿是否有意识并有能力接受信息,这都是信息资源能否被公共获取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在整个信息流动的过程中主体的意识(权利主体的权利意识和义务主体的责任意识)和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至关重要。
本文对于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主客体的分析仅限于现行法律(基于法定权利进行分析),事实上公众的信息获取权要从应然权利到法定权利,再从法定权利到现实权利,在中国这样一个保密文化传统十分浓郁的国度,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而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权利主体的权利意识和义务主体的责任意识的加强以及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主体能更清晰地认识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客体的类型和范畴,无疑会推进公众的信息获取权从应然权利、法定权利变成现实权利。
参考文献:
[1]Commission for Racial Equality,Ensuring public access to informa-
tion and services,[2007―04―12],.
[2]GPO,Permanent public access,[2007―04―28],.
[3]陈传夫,姚维保,我国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差距、障碍与政府策略建议,图书馆论坛,2004(6):54―57.
[4]肖冬梅,信息资源公共获取释义及其制度溯源,图书与情报,2008(3)・73―78.
[5]刘伟红,论知情权的宪法保障,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22―123,
[6]周汉华,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