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8 15:36: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自主学习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自主学习

篇1

在课堂中的自主探究,并不同于课前预习,它更重于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在其中。应该起到一种引领的作用。

新教材中,很多课都按问题情境—学生活动—建立数学—运用数学等环节设计,这样设计无疑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究的空间。因为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理解和掌握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探 究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时机,教师要精心设计。

如:学习华师版九下《圆的对称性》,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一个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有几条?画有一条弦的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有几条?连续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折叠,去讨论。从活动过程中发现圆的轴对称性并由圆的轴对称性得到的圆的一系列性质。

又如,我们在学习华师版八下《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图像性质,你认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什么性质?

问题2: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与一次函数有和不同?

问题3:你能否结合反比例函数图像说明你得到的性质?

这样的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并类比一次函数图像性质去探究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他们积极地探讨,也与他人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出现一些错误的见解,大家通过讨论去伪存真,达成共识。从图像的增减性、对称性,连续性探究了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

在这样一种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并经过自主的思维活动而发现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因此印象也特别深刻。同时还获得了研究函数图像问题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方法。象这类新授课,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行探究、去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又有利于树立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数学思想。

2. 让学生在课本阅读中自主探究

在现行的初中数学教学教材,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考、实践和探索。例题、习题也精挑细选,一些结论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思想精髓,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生长点。因此,让学生学会对课本的仔细的阅读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当然,数学阅读和文学阅读不尽相同,有其特殊性,由于数学语言及内容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学生阅读数学会感到枯燥,难以持久,所以,很多学生对阅读数学不感兴趣,或不读过程直奔结果,这就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不利,所以教师要起到一个指导、引导的作用,如通过设置情景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当然,在设置情景时,方法也是多样的,可以设置生活情景,也可以是历史情景、游戏情景等。

篇2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点课程,也是初步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的基本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简单谈谈新时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

策略。

一、创设合适教学情境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数学课堂学习的基础,而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使其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收获知识与技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充满趣味性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内容为小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将其带入学习的情境与氛围中。由于小学生对童话故事充满了极强的好奇心,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故事为学生创设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情境中,从而做到寓教于乐。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加法”这一节内容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蓝皮鼠和大脸猫去参加一个有奖抢答的活动,奖品是席梦思床垫,他们都很想要。比赛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两人一组。比赛的题目主要就是数学题的计算,然后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几道数学题,让学生也跟着蓝皮鼠与大脸猫一起思考解题。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创建新型数学课堂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并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建新型数学课堂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鼓励与表扬是他们前进的无限动力。因此,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时时地鼓励学生。小数部分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就要耐心细致地给学生讲解,比如学生因为写错了小数点而导致计算错误,那么教师就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像是讲一个趣味性的小故事或是将小数点比喻成蝌蚪等,通过这些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性,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掉粗心的毛病。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新颖有效的教学形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由于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难以引起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基础。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项目之一,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例如,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节内容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游戏来组织抽奖活动,学生可以设计实物奖励或者节目表演等,也可以选择某些惩罚方式来进行游戏,由于游戏的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个学生的选择也都具有随机性,在期待与等待结果中学生能够逐渐体会到数学的奥妙,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神奇,从而使他们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与信心,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生活融入数学教学

数学与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小学数学,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教学内容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的运算可以让小学生独自去买自己所需的用品;认识钟表的学习可以让小学生看懂时钟,懂得珍惜时间;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可以让小学生理解不同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以教材的内容为基础,设计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例如,我在教学了“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节内容后,就让学生亲自设计生活中某些物品的包装图案,有的学生设计墨水盒,有的学生设计牛奶盒,还有的学生设计出了教材的封面,他们不仅将立体图形完美地展示了出来,还充分发挥想象,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包装图案,使得学生的作品充满了趣味性。在这个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立体图形的几个面有了清楚而深刻的认识,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快乐学习、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采取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愉悦而浓厚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进而促使小学生得到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篇3

Independent Inquiry and Autonomic Learning

TANG Xiaoting

(Shaxi No.1 Middle School, Taicang, Jiangsu 215421)

AbstractAdvocated "independent inquiry" in modern physics teaching, and asked for students to learn to "autonomous lear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through independent inquiry in Physics teaching to let students learn "autonomic learning", those are create situation and guide students autonomic study.

Key wordsindependent inquiry; autonomic learning; connection

在现代教学中所谓“自主学习”,是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使学习的科学素质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而在物理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 “探究”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是科学家常用的一种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自主探究是指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观察现象,掌握物理规律,获取知识,应用相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可以看出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都是物理教学的中心和重点所在。“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探究”在物理教学中处处存在,那么我们如何通过物理教学中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当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从两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1 在“自主探究”教学中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物理“自主探究”教学的第一步是“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这一步需要创设情景,根据情景提出相关的物理问题。真实的情景其实就是学生的生活体验,最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源动力。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物理情景,学生在进入物理探究学习之前,对这些情景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为物理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在“自主探究”情景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把握这个有利条件,巧妙的利用生活经验有意识地设计情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物理现象中发现从未思考过的物理问题,带着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更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帮助学生创造条件自主地学,自觉地学,让学生潜能和创造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例如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可设计这样一个情景:走在清澈的小溪边,可以看到各色的小石子在溪底,当伸手去拿时,却发现拿到的小石子并不是想拿的那一块;渔民在叉鱼的时候也会出现此类的问题。原因何在?这样的情景,在生活中经常发生,学生也有此类的经验,却可能没有考虑过其中的原因。教师的情景使学生产生了一个“为什么”的好奇心,触发了他试图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对物理探究有了兴趣,“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引导了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简单直观,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设计一些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独立地进行探究,最终能够独立的应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物理问题。

试验结果:学生对于“抓溪底的石子”、“ 渔民叉鱼”没有一点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看到是学生“呆呆”的目光,学生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没有达到我所设想的目的,也就没能通过“自主探究”教学中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改进措施:“创设情景”的想法是对的,就是学生对“语言情景”没有“生活经验”的支撑,改进措施非常简单,把“语言情景”变为“实际情景”。准备一个大的玻璃鱼缸、石子、能悬浮在水中的玩具小鱼和钢针,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抓溪底的石子”和“ 渔民叉鱼”,有利体验也就对创设的情景明白了。

改进效果:2010年1月笔者上了一堂市级公开课,用改进后的“创设情景”引入“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课,在学生体验生活情景时非常成功,当学生伸手去抓水中的石子时,却发现抓到的小石子并不是想抓的那一块;用钢针叉水中的小鱼时,发现瞄准了却怎么也叉不到鱼,并且有学生不服气连试几次。这样的“创设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探究欲”,而且通过“自主探究”中的“创设情景”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后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2 在“自主探究”教学中及时指导和引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物理教学中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并不是完全由学生盲目的观察现象、思考、讨论、交流。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教师的科学指导和引导下,才能通过创造性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能实现自主能力发展,才更有意义、更有实效。教师的科学指导和引导是自主探究前提条件和主导。

在物理教学中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不只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和发展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获得正确的结论,必须在自主探究活动过程中着力指导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时的注意点、方法和技能。

例如,有的“自主探究”中呈现问题情境后,可以不要求学生马上提出问题,而是先引导(简化难度或指导学生看懂情景中的现象),然后根据现象能提出什么有价值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有什么猜想,并指导学生提出为什么你有这个猜想。

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进行猜想时,如果教师引导不够,学生的猜想往往会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不仅猜想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可能与速度大小有关,可能与摩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还猜想到了可能与质量大小有关,可能与材料有关,可能与密度有关,可能与形状有关等等……这样学生的猜想放得太开,不容易猜到关键的点子上,如果所有的猜想都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实际上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也不可能做到,这时可以借助于简单的演示实验进行引导,比如,让学生体验一下推重一些的箱子和轻一些的箱子,或者让学生体验怎样抓牢泥鳅,然后进行猜想,学生的猜想有了明确的指向性,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助于“自主探究”的顺利完成。

例如,有的“自主探究”过程中,要求教师对某些基本仪器的使用进行指导,每种仪器都是“自主探究”的工具。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仪器说明书同时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可以顺利进行“自主探究”同时又能使学生顺利的“自主学习”,也就学会了“自主学习”。

如何让“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相辅相成,如何让他们为现代教学服务,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研究,需要发挥我们的智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篇4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活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率。

一、精心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疑导入是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疑问情境,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教师提出问题:“方程3x2-x-4=0的一个根为x1=-1,不解方程你能求出方程的另一根x2吗?”学生感到问题很棘手困难,带着渴求的心理去探索其中的奥妙,由韦达定理,得出:因为c/a=-4/3,所以x2=-4/3÷(-1)=4/3。学生经过验算,认为答案是正确时,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不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进取状态,这样的数学问题情境,能起到较好地引疑、激疑作用。

二、践行自主学习,打造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是以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课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正方形,先用火柴棒摆1个正方形,连着摆2个、3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鼓励学生实际操作。诱发学生想象摆50个、10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的思考。学生积极寻找答案,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盎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打造高效课堂。

总之,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理念,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现今,我们适逢美术课程改革时期,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以提高自己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目标,积极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学生一种高质量的学习,学生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目标,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情感的投入和内在动力的支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简而言之,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不仅将学生视作教育的对象,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因此每一位教师应了解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需求和愿望,并在此基础上与学生的心灵进行沟通,且发自内心的爱护学生。

首先,教师应将“主人”的地位归还给学生,并在学习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主体人格。

第二,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并在美术学习活动中,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的文化互动,实现自身的发展。

第三,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要承认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人是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当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我们的美术教师应作为主导,起向导、顾问的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美术活动中健康的成长。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要满足学生在学习内容、

时间、地点和形式上的自由选择。首先,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自主学习则不然,它强调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而获得的。其次,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取决于学生的需要。再次,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习惯不同,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以求得最佳效果。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应变能力。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理解与寻求,因此,学生就能够在自我指导中,获得具有独立和自制力的学习。

当然指导者的角色在逐渐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成为学生的总导演(幕后导演)或参与者(与学生交朋友),教师角色已不再是那种“一言堂”的“传道者”了。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方向,它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课程这个载体以及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迅速提高了学生全面的能力和素养。1

中小学的美术课,尤其是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如书法、绘画、雕塑、篆刻等,都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情感、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安排恰当的学习活动与材料;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内容所具备的个人意义。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居于主体地位,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与引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案例:

某小学教师认为所谓美术自主教育,就是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清醒自觉地掌握自己的发展过程,通过积极主动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等实践活动,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美术自主发展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状态,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把握美术自主发展思想的实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美术自主发展的核心是“自主”,“自主”是与“他主”相对的。美术教学的

目的是促进发展,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人,教师是导师。导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当好主

人,而不是代替学生当主人。

(2)学生主体的自主作用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始终。经历了“为什么”――“学什么”――“应学到什么程度”――“应该怎样学”――“学得怎么样”――“怎样学的”――“怎样学会更好”的过程。

(3)学生的美术自主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自主美术实践活动实现的。其美术活动具体表现为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等教学环节。离开了这些具体环节,自主发展就没有了凭借。教师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动机形成美术需要,产生内驱力,使学生越学越愿学;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积累、提炼、升华认识,形成美术自主意识能力与良好习惯,使学生越学越会学;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锻炼悟性,培养反思功力和监控调整的能力,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富有灵性和独创精神。

(4)美术自主发展离不开教师积极的主导。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必将要成主讲而不是真正的主导。

(5)评价美术自主发展的效果,既要看学生的学,也要看教师的导。学的方面,要看学得是否积极主动(学习态度)、清醒自觉(心理状态) 、科学高效(方法、成效)。其中,科学高效一是科学得法,不是乱自主;二是效率高收益大,不是盲目尝试、低效探索。导的方面,要看导得是否及时、得力、得法。

(6)美术自主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其中既包括美术学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习惯,也包括美术之外的种种因素,如不迷信、不盲从、自主自立,自己掌握自己发展命运的意识、能力和习惯等。这种意识、能力与习惯的最高体现,便是独立思考判断、自主规划选择、敢于创新又善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和独创精神。

篇6

一、选择培养兴趣

人本主义代表罗杰斯认为,对学习者感兴趣和自认为重要的内容能唤起学习者自我主动地学习;当学习者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或看出它与自己的目的有关时,学习的时间可以缩短三分之二到五分之四。在选择性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依据目标,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选择范围,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方法、练习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享受着学习带来的乐趣。如教学十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进行计算,有的学生摆小棒,数手指,口算、拿圆片等方法,让他们自由发挥,自主学习。孩子们在这样有选择的学习中学到知识,领悟方法,找到学习乐趣。他们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大大增强了。

二、选择激发灵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这种愿望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为了满足学生这种探索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创设一些层次不同、阶梯性开放题,尽量不要求、束缚学生的解题方法,不去干扰学生的思维。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确定学习目标,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学习。教学实践表明:合适的教学情境、融洽的情感氛围、宽松的学习环境,有目的地选择,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而活跃的状态,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提高、想象更加丰富,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责任感和愉悦感,激活思维灵感,开发智力潜能。

三、选择形成个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和独立的思维方式,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智力差异,让每个学生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这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体现。不受约束地尽情释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扬自己所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鲜明的个性得以张扬和旺盛的生命力充分地显示。长期的有效选择学习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特个性、完善魅力人格。

四、选择促使交往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交流,意味着参与合作,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选择性的增加,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学过程社会观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活动系统,还是一个社会活动系统。在这个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的社会交往结构,存在着一定的人际关系的网络……它们作为教学过程社会情景,给学生以各种影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最愿意交流的伙伴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学生之间的心理场更融合,氛围更和谐,交流更顺畅,学到的知识更稳固。

五、选择促进发展

选择是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的催化剂和必要途径,它能让学生产生认同感和向往感,树立信心,提高兴趣,从而更投入地参与到学习中。但是,“授之以渔”是为人师者的重任,教学中注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特长的基础上,授之以渔,则事半功倍。选择,一方面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他们学习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学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选择适应和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从而真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概括和决断的能力等),得到充分地训练和发展,它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习训练的多元化和综合化,是学习高效益的体现。能有效地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与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知识,使之不断地为知识的同化和吸收创造条件,这对促进有效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篇7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也才能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这一目的的达成,离不开情境的创设,如教学《可能性》一课,老师为了创设情境,课前准备了一个装有红色乒乓球的纸盒,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现在摸一摸,会出现下列哪一种情况:(1)一定是红色;(2)可能是红色;(3)不可能是红色。这无疑会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兴趣被激发,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充满生机,孩子创新的火花也会迸发,数学的魅力得以体现。

二、鼓励学生开动机器,帮助孩子实践求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多看、多思、多动、多说,能自主去发掘、探索身边的数学,以达到自立目标、自觉学习的境界。

1、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动口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课堂中让每个同学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思维的激活和发展。如教学《可能性》一课,可以让学生试着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各说一句话,这种开放的形式将会有热烈的探讨声和天真的欢笑声在教室里传出……,课堂上没有了压抑与沉默,学生不再成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呈现在眼前的是学生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求知的前景,而且所教知识会得到拓展、学生思维会得到激活。

2、提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动脑

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思考的动机,让孩子有“静思”的机会,使他们的思维活动真正起到实效,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如运用多媒体展示装有黄、白两色球的透明袋子一个,让学生用在《可能性》中所学的知识去推测摸球的结果,这就需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多思。“我可能摸出黄球,也可能摸出白球。”“我不可能摸出红球。”……瞧,经过思考,他们表达的多好,而对知识的掌握我们还需要再三“灌输”吗!

3、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动手

实践操作活动本身具有直观性和可能性,往往可以使人在“动”中恍然大悟,在“动”中产生联想。如《可能性》一课,若只靠老师的“讲座”,学生能分清“可能”、“不可能”吗?而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动中思、思中想,“可能”、“不可能”将会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当中:“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我不可能用左手写字”……

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便会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以达到自觉学习的新境界。

篇8

所谓自主学习法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其具体要求是要改变过去传统式的“满堂灌”,老师以往总是居高临下,而学生整日在忙碌着记笔记和听老师所讲内容,而自主学习则要求老师在课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了解要上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会去学习、去分析和总结,与此同时,老师在引领过程中要给学生作好提纲挈领式讲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去分析问题,提出疑问,并与同学们一起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把握课堂,激发兴趣,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新时代的学生,他们更多渴望来自老师的鼓励、赞扬,教学中,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老师要多花心思,绝不能照书宣读,而要充分挖掘教材,将英语文化知识的内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他们才会乐于其中,而不是苦海无边。另外,在实际教学中,还应创设一个和谐的大课堂,老师要一视同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相信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差生,而不能总是怨声急气,哪怕学生有一点小问题,也要有一份包容之心,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能充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创造性思维,以展示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引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展自主学习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让学生每一点滴都要老师进行讲解,为何又不去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学习,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敢于大胆尝试,敢于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与此同时,要求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因为在教学中,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可能去分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篇9

英语是一门语言科目,在日常生活主要是起着交流的作用,特别是世界逐渐一体化的今天,英语这门学科的作用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如果仅是从考试的角度去督促学生认真地学习英语,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要让学生明确学好英语对他们的将来发展有非同寻常的帮助,俗话说:“只会说家乡话,难以走出家门!只会说中国话,无法面对世界!”可见英语在使用方面的重要。随着中国逐渐走进国际,使用英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日常的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用得到英语。当你碰到一老外问路时,一句简单的英语也不会说,你面部的表情又该如何呢?当你在大商场买回一大堆有英语说明书的电器时,你又该如何呢?英语的使用范围如此广泛,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信息近 80% 是由英语承载,许多技术性和科学性文献资料都是采用英文书写,所以,只有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了学英语的重要性,明白英语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在学习英语的过程才能自主地学习英语。

二、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

在我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师与生是不可能平等的,有的只有上与下、高与低、教与学的关系。“能给孩子好心、不给孩子好脸”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了。现在的学生不是以前“循规蹈矩”式的学生,他们深受信息化的影响,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非常强,但辨别正确与否的能力又不具备,好的、坏的一股脑儿全收进大脑里,所以造成有些叛逆的性格特征。这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作为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跟着形势的发展而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和学生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能再把自己当作课堂上的“老大”,而应该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和学生交朋友。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要从 “教”改为“导”,学生的“学”才是课堂上的主题,所以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不应过多地去干预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而只能正确地起着“引导”的作用、“解惑”的作用,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观念的转变。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自发的、自然的、民主的、互动的,教师如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的乐趣,那么,学生则对教师的尊重、信任自然而然会显露出来,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学生们才会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师生关系才会融洽。所以说,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是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基础,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保障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更不是“昙花一现”的瞬间过程,如果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其结果应该不会很理想。多数学生在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时,往往责怪自己不够聪明。在当班主任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学生,叫他们读书是一百个不愿意,可是叫他们学其它的东西或参加其他的活动时,其学习接纳新事物的速度让你刮目相看。所以说,只有不学习的孩子,没有笨的孩子;只有不会学习的孩子,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某个时间段的学习成绩,而是能否学会如何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授课之前应尽可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或简单的预习提纲、鼓励学生从书中或网络上寻找更多相关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这样就能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怎样做.并且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完成预习任务。成功预习以后,学生在课堂上学起来才会轻松、自信、积极主动。有了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才能切实保障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组际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途径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学会“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具备“国际合作精神”的品格。加强组际的交流活动,有利于实现这一目的。小组间交流、协商和合作都是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在学习时,学生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他们是处在一个大集体中的,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发挥这个大集体的作用,把这个大集体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初中学生和英语学科的特点,我校每班学生有五、六十人组成,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四四四”小组合作方式。第一个“四”指的是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班,有四个小班长进行全面管理;第二个“四” 指的是每个小班由四个小组组成;而第三个“四”指的是每个小组由四个成员组成,其中成绩优异者一名,成绩中等者两名,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同学一名。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班主任老师借鉴分层教学的理论,把班级中的学生分为A、B、C、 D四个层次,再考虑到座次、性格相容性、组织能力等因素把全班分成15-16个小组。小组的组成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兼顾到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考虑到英语、数学学科的特点,在分组时有意识侧重这两科之间的平衡,力求组与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小组成员每学期根据情况调整一至两次,还推选了一名小组长,来具体组织和实施小组学习,并以此来形成“四四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这样,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略版或截面,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这种势均力敌、棋逢对手的程度也最能发掘出人的潜能。

当然,提倡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的淡化,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尽量交给学生的同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发言,并观察各小组的表现,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指导。通过实践发现组际合作有以下几个优点:给了学生们自主发挥的空间,从而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团结互助的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更能从自己的认知水平出发,在讨论、倾听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不足及需努力的方向。在提高个人的能力的同时,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篇10

一、思来源——提升动机

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就不能让他们处于被动地位,只按照老师的意图去思考、接受知识.需要学生自己思考,自觉收集信息,做好预习工作,在老师讲课前就对将学知识有所了解.这样学生有较大的自,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发现、学习,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老师要充分研究教材,列些预习提纲辅助思考.提纲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反映本节课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深层含义.

例如:函数的单调性.(自学阅读)

问题:1.函数单调性定义中有哪些关键词?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尝试说出对单调性的理解.尝试说出单调区间与函数定义域的区别与联系.

3.尝试举例说明一个单调递增/减函数及其单调区间,能否对已学过的具体函数作单调性的判断?

4.尝试思考:学过不单调的函数吗?能否举例说明?

5.你能否看懂例题?若不理解,能否指出不理解的内容在哪,并作记号?若理解,你能否模仿例题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并尝试小结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6.你能否尝试小结: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以及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预习渗透分层次教学思想,学困生要求基本看懂预习内容,尝试完成简单练习,带着疑问听课;中等生要求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尝试完成练习;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独立完成习题.通过学生的自主预习,逐个完成对重难点的突破,提升学习动机.

二、思引入——激发兴趣

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具体事例、直观实物、多媒体演示手段等精心构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

例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引入.

话说八戒随师父取经后,回到高老庄,开了家公司,当了CEO,投资一项目缺经费,急忙赶到花果山问猴哥借钱.悟空想了想,弄了一份合同,说:“没问题,咱俩谁跟谁啊,借你五百万.第一个月还1元,第二个月还2元,下个月要还的是上个月的两倍,还两年就行,意思意思.你看成么?”如果你是八戒,你会签字吗?

通过有意思的故事吸引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计算,带入新课内容.

在上课伊始,适合的导入为课堂注入新鲜气氛,告别枯燥呆板,学生更想自主探究、阐明观点,有利于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思过程——主动参与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学习,创设条件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提问和回答时,教师从旁加以指导,穿插提议、示错、安排,及时给出正确评价.

例如: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问题:底面积、高分别相等的柱体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那么如何求柱体的体积?它们的体积是多少?

数学实验:取一摞书放在桌上,将它们堆放成长方体,再用手推一下改变一下形状——平行六面体,这时高度,每页纸的面积,你能获得怎样的结论?介绍祖暅原理.通过做倒沙实验得到球的体积公式.

课堂中学生亲自动手、思考,为理解探索结果而讨论,印象深刻,感受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师生沟通合作,形成和谐气氛.老师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具体明确、难度适中,通过画图、规范书写等直观印象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尽快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

四、思应用——培养能力

学习知识点后关键还在于如何应用,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总结,激发学生潜能.课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要启发学生各抒己见,再因势利导点评.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分析对错,给出不同解法.本题有综合法、分析法、比较法、三角换元法、数形结合法、向量法、复数法等多种解法,共同探讨,一题多解,拓展思维.

在共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深度的把握,讨论不要太过偏离方向.点评要以表扬为主,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增强他们的自信.解题过程融入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长期思索,必将收益显著.

五、思结果——乐于探究

作业布置也对数学教学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布置作业,体现自主探究的思想,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例如:向量的应用:

作业布置:

1.在教师提供的练习中自选作业,有最低数量限制.

篇11

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想学、会学、能学,即——

建立在宝宝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

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

建立在宝宝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宝宝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实现自主发展的能力。

宝宝学习的天赋

刚出生的婴儿就已经尝试着张开眼睛到处张望,3个月的婴儿会把玩具放进嘴巴“探索”一番,4个月的婴儿会故意扔掉玩具,看看父母有什么反应……一个宝宝初来乍到这个纷繁的世界,必须依靠学习的天赋来生存、适应和发展。

u天赋1:动作

抬头——翻身——坐起——爬行——站立——行走——跑步——跳跃——投掷——抛接等等,这些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大肌肉动作的发展历程,使宝宝从只能躺在床上看天花板,到能自由地走到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探索,学习范围和能力不断提高。

而手部小肌肉的动作发展,意义更为重大。很多心理学家把宝宝的思维称之为手的思维,这是因为宝宝用手把弄物体时,蕴含着对物体的分析与综合性的操作,比如放进去是组合、倒出来是分离,小木块要放进大盒子里等,这些都是思维的开端。

u天赋2:感觉

孩子一出生,便开始用感觉来认识和了解这个陌生的世界了。4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在光谱上辨认各种颜色了;并且对爸爸妈妈的“儿语”很感兴趣,会认真地倾听;他还会把所能触及到的东西拿来看,同时放进嘴里咬。

视觉、听觉、触觉的迅速发展,从单一感觉开始,到多种感觉联合行动,宝宝的学习能力逐步增强。

宝宝学习的特性

既然宝宝天生爱学习、会学习,可为什么我们看不出来呢?这是因为,宝宝的学习自有他不同于成人的特性。

u特性1:自主性

宝宝天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在他的眼里,学习是无目的的,是有无限可能性的,是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探索和控制的。

蒙台梭利相信,没有一个人是由别人教育出来的,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一个人一生都应该持续不断地学习,因为他具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及热爱。蒙台梭利常用海绵来比喻宝宝的头脑,她说,宝宝具有“吸收的心智”,会从环境中吸收信息。对一个宝宝来说,运用全身所有的感官去研究周围的环境而获得的信息,是一种自然而且愉快的学习活动。宝宝以吸收方式来学习的能力大约会持续到7岁。因此,蒙台梭利认为,宝宝学习阅读、写字、计算的方式,就和他学习走路、说话一样,是一种自然的方式,成人应该容许宝宝在他自己感兴趣及预备好的时刻来学习。

u特性2:游戏性

宝宝是通过自由游戏而学会学习的,他在游戏中认识外部环境,并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以适合他已建立的认知水平。

研究表明,每天保证宝宝有30分钟的游戏时间,而且是和父母在一起玩的亲子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宝宝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而且对他建立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态度、自信的心态也有明显的作用。

在游戏中,宝宝可以安全地检验自己的新行为模式,练习新学会的运动技能、社会性、智力、情绪的行为方式等。游戏给宝宝提供了实验场、角色机会,他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方向,从中逐渐发展他对任务的看法和解决方法。

u特性3:天然性

有一些被大人视为平淡无奇的动作,对年幼的宝宝来说,却是很特别的活动,如洗碗、择菜、擦鞋等。这些活动之所以吸引宝宝,是因为它们让宝宝有机会模仿成人,而模仿是儿童早期一个很强烈的渴望。

别小看了这些活动。把水装进水杯里,然后倒入盆中,可以帮助宝宝增进协调性;聚精会神地擦桌子,可以逐渐增强注意力;井然有序地按照程序穿衣服,也可以学到对细节的关注;在要开始另一个活动之前,先结束上一个工作,并将玩具、用品收拾整齐,会学到良好的学习习惯。

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活动,来满足宝宝从事有意义活动的需求。这并不困难,我们忙不完的家务活,就是很多的练习;我们使用的很熟悉的那些日常用品,刷子、碗筷、水杯等等,就是最好的教具。

这些活动看起来很简单、很普通,但每个活动都可以增进宝宝的协调性,帮助他胜任以后比较复杂难懂的知识性学习——如果缺少注意力,就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而通过这些活动的操作,能够帮助宝宝增加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他将来的学习铺路。在做事的同时,宝宝会逐渐摸索出,做每一件事都有规律性可循,能够发现和找到学习规律,学习就不再是一件难事。可见,这些最平常、最自然的活动就是宝宝早期的学习活动。

保护好宝宝最初的学习兴趣

对于宝宝来说,学习本是件快乐的事,作为父母,没必要把所谓的学习搞得煞有其事,“来,宝宝,我们念古诗吧!”“妈妈教你这个字是什么。”这样的话最好少说,别让宝宝把学习当成任务。没有什么人喜欢背负那么多任务,宝宝也一样。学习是宝宝天生的能力,让他自然地快乐地学习吧。

u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

我们所说的学习环境,是能发动宝宝自主学习的整体环境。它包括,在家里单独给宝宝开辟出一块空间,这个空间里应该有适龄、适性而又安全的物品、玩具,形成丰富的可供探索和学习的环境;自由的家庭氛围,宝宝有能力主动地去利用环境,自主选择,无论有多少玩具摆在面前,他通常主动选择的都是最符合自身发展的那些;积极的精神氛围,宝宝需要鼓励,需要在父母——他最信任的人这里找到信心和勇气,继续下一次的探索和学习。

u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所有的宝宝都有问不完的为什么,父母不但要鼓励他多提问,还要引领宝宝的思维,让他感觉这个世界有无数的问题等着他去破解答案,并且习惯于思考和提问,而一旦找到答案,宝宝更能获得成就感,更有探究未知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