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安全护理论文

安全护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8 15:37: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安全护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安全护理论文

篇1

护理安全是骨科护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要求各医院应该要加强对护理的安全管理,切实保证护理的安全。情景模拟指的是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创设具体的护理情境,让护理人员在情境中进行护理安全训练和实践的方法,这不仅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应对能力,有助于保证护理的安全[1]。以下本文就情景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探讨。

1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情境模拟指的是创设具体的护理安全情境,让护理人员根据具体的护理情境进行安全护理的操作和训练的方法,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情境模拟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加强对护理安全知识的实践理解[2]。传统的护理安全管理中,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医院会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宣传和分析,但是这种形式只能够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知识的理论了解,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情境模拟的应用就能够让护理人员在具体的操作中明白护理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也能够明白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情境模拟的应用可以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和操作,有助于提高护理的专业技能。在情境模拟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模拟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风险问题,然后进行相应的操作来预防和补救,这个过程实际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过程,能够有效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并提高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风险应对的能力[3];最后,情境模拟能够帮助护理人员从患者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情境模拟也需要护理人员扮演患者角色,扮演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揣摩,因此能够较好把握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2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做好模拟前的说明准备工作。在具体应用情境模拟方法之前,管理人员需要事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管理人员需要先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的讲解,包括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哪些安全风险问题,以及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等[4]。然后管理人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情境模拟的说明,告诉护理人员接下来需要模拟不同骨科患者的护理情境,让护理人员能够做好心理准备和护理操作准备。为了保证情境模拟的效果,管理人员还可以对不同骨科护理中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进行应对。2.2保持情境模拟的真实性。在具体的情境模拟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保证情境模拟的真实性,这样才能够真正检验模拟操作训练的效果。换句话说,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情境模拟设计,然后让护理人员进行具体的护理操作。比如,在康复训练中,部分患者有可能出现因为没有遵从医嘱而进行高强度的康复训练,结果导致康复效果较差,患者身体恢复的速度减慢[5]。在这种模拟情境下,护理人员需要做到的是能够加强与患者的耐心交流,告诉患者需要控制的康复训练量,并且为患者分析随意加大训练量有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这样可以较好地避免出现康复训练的护理风险,并且可以锻炼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此外,选择的模拟情境还可以是日常护理的情境模拟,也可以是创伤后护理的安全管理情境,要求情境必须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给护理人员以实际的帮助。情境模拟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同的骨科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护理安全问题,因此在情境模拟训练过程中也需要根据不同骨科护理情况创设不同的护理安全情境模拟,以便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切实保障护理的安全。2.3注意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性。要保证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还必须要求能够规范护理人员的具体操作。护理操作的规范性也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不少护理安全风险问题就是由护理人员操作不够规范所引起的,因此管理人员在进行情境模拟训练时不仅要考验护理人员的应对能力、实践能力,还要注意观察护理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以此来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2.4及时对护理人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对护理人员在情境模拟训练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并且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整理护理安全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升护理人员的展业素质,为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护理人员进行训练之后,管理人员需要引导护理人员分析,此次情境模拟中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和风险有哪些?护士进行了哪些操作进行预防和弥补?这些预防和弥补的措施中哪些发挥了作用?哪些未发挥作用?为什么?还有哪些方面存在不足等。这样,护理人员就能够加强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并且能够从实践操作上进行自我提高,这对于实践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3结论

综上所述,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医院应该要重视情境模拟的实践应用,让护理人员在实践的情境中进行护理安全演练,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保证骨科护理的安全,增强医疗效果。

作者:潘建生 单位:福建省福鼎市医院 骨科

参考文献

[1]秦瑞云,张勇奇,王海霞.情景模拟对提高骨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2,18:143-144.

[2]曹素连,洪海兰,唐莹莹.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03:72-73.

篇2

2.妇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详细、耐心地想患者讲解非小细胞肺癌的一般常识,让患者彻底了解自身的病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多关心,多体贴,安慰患者,鼓励患者树立信心。

2.1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本科室为了强化护理安全管理,科室成立以护士长带头的监控小组,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譬如授课培训、讲座、考核等,对护理的法律意识进行加强。所有的安全教育可以围绕何如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以及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帮组护理人员认清护理安全中的危险因素,从意识上是护理人员自觉转变态度,将安全护理融入工作思维中,从被动教育到主动自觉执行。鼓励护理人员从细节做起、从自身做起,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使患者得到安全可靠的护理。

2.2纠正态度,建立完善的相关制度

针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明文规定,要求护理人员严格、准确、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避免随意性,使护理人员意识到护理记录是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依据,也是患者救治过程中的真实反映和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本科室为了针对这一情况建立了奖惩制度,大概做法如下:护理差错不影响每月的绩效考核,但是坚持每个月进行一次交流大会,会上对护理记录质量高的护理人员进行鼓励奖赏,对护理记录书写不过关的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和经验传授。不进行惩和批评,做到只对差错不针对个人。通过这个措施,分析了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常发生的错误,减少了安全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2.3加强重点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护理工作杂而繁琐,这就要求在工作环节中合理安排人员,护士长做好人员的配备和安排。本科室打破以往的排班模式,大胆改革,推行弹性排班,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护理工作量来动态安排人力资源。这一做法避免了护理人员在交班中遗漏,在医疗高峰、突发事件、危重患者抢救都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坚持护士长一日四查房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2.4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所以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护士掌握的专业知识越多,技术基础越扎实,出医疗事故的可能性就越低。技术水平提高了,自然而然业务水平也就提高了,就越能注意到用药的严谨性,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交代患者事后注意事项。只有良好的业务水平,在繁琐的工作中才可能游刃有余,完美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

篇3

临床心脏疾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心脏介入,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是介入成功的关键[1]。本文为探究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护理安全管理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脏介入治疗患者8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2.1)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2.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诊断标准

(1)两组均符合心脏介入治疗的标准[2];(2)征得所有患者同意。

1.3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包括手术前后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遵医嘱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等。除上述常规护理以为,观察组运用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如以下方面。

1.3.1心导室的安全管理

心脏进行介入治疗和检查的地方为心导室,心导室与普通手术室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医院领导应当根据本院心导室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度内容主要涵盖:操作规范、管理规范、医护人员职责及相关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诸多内容。依据有关规定对所有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约束力,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合理有效进行各项工作。

1.3.2成立专门的管理组

护士长应当根据科室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设立相应的心导室管理组。选出年资较长的护士担任组长,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每个小组分工应当明确,在仪器设备管理、消毒灭菌、日常运行等方面,都要将具有工作安排到每位小组成员。护士长负责监督,并定期对管理的效果进行统一评估和检查,对于管理不当的地方护士长应当督促护士及时改正。

1.3.3加强对护士有关心脏介入治疗的操作技能培训

科室护士长应当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可选择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总培训者,针对心脏介入方面的各个操作环节进行统一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相关规范制度进行,从而提高护士护理流程的规范化。

1.3.4定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

护士长定期对护士进行心脏介入知识方面的专业技能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罚规定,鼓励护士提高学习效率。能够及时发现每个护士在工作中的问题,并针对急救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解决,从而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管理质量,促进护士护理水平的增高。

1.4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2)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比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观察组低,(P<0.05),见表1。2.2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100%优于对照组80%,(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各种心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心脏介入治疗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治疗技术,为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护理尤为重要[3]。本文通过探究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护理安全管理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临床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和操作规范方面评分分别为(94.65±3.27)分、(93.42±2.28)分,对照组分别(79.53±4.05)分、(77.36±2.85)分,对照组评分比观察组患者低;对照组满意度80%明显比观察组满意度100%低。综上所述,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护理安全管理后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在改善护理质量的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戴晓鸥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

参考文献

篇4

由护理部-科室安全管理组织负责对护理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建立科学的差错报告系统,保证不良事件处置有序有效。定期讨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并将改进措施书面反馈到各科室。执行非惩罚性不良事件管理,鼓励上报身边的各种不良事件。

1.2编制危险因素名录

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包含法律法规、制度不掌握或执行不到位,医院环境设施、急救药品、物品不全或损坏未能及时维修补充可能导致的安全问题;汇总医嘱执行、药品使用、治疗护理操作过程和环节、器械物品管理,患者期望值、依从性、自理能力,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护患关系等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来自各方面不良事件的讨论、分析,然后编制护理危险因素名录,供护士学习和培训用。提醒护士时刻关注影响护理安全的风险点,并注意规避。

1.3制定安全管理规范性文书,并结合患者实际加以应用

护理规范性文书的使用可以纠正护士素质差异带来的工作偏差。如:“新技术和侵入性操作知情告知书”、“入院患者评估表”、“患者风险评估表”、“难免压疮申报表”、“压疮报告表”、“不良事件上报表”等。管理人员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文书记录的规范性,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追踪解决。

1.4加强护士培训

对护士进行法律法规、制度职责、理论知识及技能、人文、伦理、护理工作风险识别与处置等知识培训,丰富和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技能,为防范护理风险提供智力保障。

1.5建立护理人力资源库

护理人力资源库由2~5年工作经验的护士组成。自然灾害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致科室护理工作量短期急剧增加,护理部应根据患者增减动态调整护士数,使之达到床护比1∶0.4的要求。并加大后勤保障力度,除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外,做到一般事务护士不出科,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保障患者安全。

2科室管理

2.1建立健全的科内护理安全管理组织

科内建立由护士长和1~2名经验丰富年资较高的护士组成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督促护士严格执行医院相关管理制度及护理核心制度、个人职责和岗位职责。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督促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做到依法依规执业,实习生进修生专人带教,严禁无证上岗。

2.2护士分层次培训,多途径提升护士综合素质

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制度职责,危险因素启示录,急救技能、护理理论及技术规范,新进物品器械使用方法、性能、适用范围、故障识别,新到药品适应证、毒副作用,新引进技术等内容。分层次培训主要以逐级负责为主,即副主任护师负责主管护师培训,主管护师负责护师培训,依次类推,护士长定期考核。还可利用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案例分析等形式,对护理疑难问题,急、危、重症病例,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提高护士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2.3工作模式

2.3.1采用APN排班及夜间双班制

保障医嘱执行双人核对的有效落实,护士长根据护士能级与患者护理难易程度对应分配护理人员工作,有变异因素及时调整。

2.3.2护士执行床边工作制

即每位护士负责6~8个患者所需的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工作;促进护患沟通,增进护患间感情,有利于患者的依从性培养。改变功能制护理中所有的护士都负责,患者却找不到真正关心他的人。这样的工作模式更有利于护理管理者发现问题时查找责任人,改进力度得到加强,护理质量更优。

2.3.3加强重点环节和薄弱时段管理

夜班、节假日,实习生、进修生、新入科人员在岗时,有带病工作、家庭突遇变故人员在岗时,存在护理力量薄弱、人员经验缺乏、心理不稳定、体力下降等不利因素,护士长应做到心中有数,给予必要的提醒和监管。遇突发事件患者剧增时,利用科内人力资源调整上班人数,使之与工作量相适应,必要时上报护理部取得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库资源的支持。

2.3.4警钟常鸣,适时干预

常进行科内不良事件、新闻事件等的讨论分析,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在危重患者多、护理薄弱时段和进行高风险操作前(如:输血、抢救、侵入性操作),管理人员及时预警,提醒护士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指出存在的突出危险因素及应对办法。护士遭遇家庭变故及情绪剧烈变动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必要的精神或物质上的鼓励与支持,减轻其心理负担,提示其保持清醒头脑,全心投入工作。及时的预警让护士提高安全意识,适时的干预有效地规避风险从而达到护理安全。

2.4患者的管理

患者身份确认是杜绝发错药、输错液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保障。因此,强调治疗护理必须通过询问式、反问式,核对床头卡、手腕带及待接液体与前一瓶液体的患者信息,选择其中两种以上方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要求清醒患者用反问式核查,昏迷患者必须核准手腕带内容。重点患者管理,对列入重点管理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及床头标识,严格交接,防止自伤、自残、自杀、走失、伤人、脱管等的发生。生活不能自理者注意防范压疮、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栓塞、关节功能退化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同时加强护患沟通,努力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情绪激动不配合治疗护理者安排科内权威人员解释与处置,尽可能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患者及家属。对仍有纠纷倾向的患者及家属除耐心做好知情告知及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外,应注意取得患者或家属签字。必要时逐级上报,取得多方支持,多管齐下消除患者的疑虑。

2.5环境及物品管理

保持护理工作环境布局合理、固定、规范,药品物品分类放置并做好标识;容易致伤的物品、器械要妥善安放;损坏的物品及器械及时维修;科室物资按基数配置,使用后及时补充,尤其是急救物品使用后应及时补充完善;同时要加强相关科室之间的协作,做好物资配送和环境的维护工作。

篇5

1.2管理措施患者均于术前完善常规检查,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根据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将安全管理应用于常规护理中,具体措施如下:(1)改善工作环境:合理分配工作,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缓解其高度紧张的情绪。降低各种设备应用中的危害,如减少X线辐射对人体的损害,出现被器械误伤的情况应及时处理,如迅速挤出足够多的血液后用流水冲洗,再应用碘伏消毒伤口,必要时注射相应疫苗,以降低感染率。(2)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培养其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减少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的概率。(3)认真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年轻的新进护士加强培训,同时由高年资护师领导、监督,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可以安全开展。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进行护理质量评分观察应用安全管理后的护理效果。

1.4满意度评定本研究满意度调查问卷选用本院护理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相关责任护士发放,并向患者说明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在问卷填写完毕后按时收回交予护理部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统计。调查问卷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项,赋予1~4分,总分≥80分为非常满意,70~79分为满意,55~69分为基本满意,<5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之和。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差错率比较试验组患者中出现护理差错2例,护理差错率为3.6%;对照组患者出现护理差错8例,护理差错率为14.3%。两组患者护理差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1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8%;对照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7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2.5%。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者25例,满意者18例,基本满意者9例,不满意者4例,总满意度为92.9%;对照组中非常满意者8例,满意者15例,基本满意者21例,不满意者12例,总满意度为78.6%。两组患者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9,P<0.05)。

2.4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试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8.1±2.0)分,对照组为(94.8±2.3)分;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P<0.05)。

篇6

选取某院2013年收治的2300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84例,女1016例,年龄为8个月~81岁,平均年龄为(41.64±2.21)岁。

1.2方法

对某院住院病人应用病人安全管理以实施护理管理,其具体措施如下:(1)在整个医院中建立病人安全质量控制小组,质控小组组长必须是本院中高学历、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有一定责任心的人员。成员是那些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并且取得护士或护师资格证人员,并且实行护理部、科室、质控小组三级管理责任制,护士长必须是高学历有丰富工作经验并且取得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在各个病区都必须设置专门的病人安全责任护士,并且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质量控制小组和安全责任护士对住院病人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其检查效果进行评价,如发现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需要立即对其进行改进,以保障住院病人的安全。(2)在乡镇医院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十分重要。现在乡镇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相对不高,临床一线工作的大多是低学历护士,一些还没考取资格证书,专科知识贫乏。在乡镇医院工作中,病人的病情往往都很复杂,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经验不足的护理护士很难正确评估病人的病情,对于实施治疗护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提高护士的素质,培养护理人员与病人的交流沟通技巧,可以提高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增进病人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3)必须定时对在岗保洁人员进行培训。现在乡镇医院招聘的保洁人员大多数文化水平低,对病毒、细菌、感染之类的概念一窍不通。所以,我们护理科室必须认真细心地给他们讲解其中的相关知识,使他们对医疗废品分类、地面消毒等能够正确处理,对防止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4)如出现不良事件,医院需要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救治病人,最大程度降低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另外,医院应该组织专门的护理人员,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相关的经验,积极吸取教训,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5)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可提出一定的建议,例如,根据国家编制要求增加护理工作人员,改善护理人员的超负荷工作情况,并且多争取一些培训经费及培训机会,保证培训学习不成为空头口号。还可以增加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解决此类现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3观察指标

医院护理科室可制作病人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每月由护理部门或者安全责任护士向住院病人发放,对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2结果

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后,医院中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6%,住院时间为(7.4±32.1)d,发生不安全事件为2次;而应用前,护理满意度为72%,住院时间为(15.6±44.7)d,发生不安全时间为21次。对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不安全事件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应用后均优于应用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篇7

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1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患者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4~49岁,平均33岁;手术类型:行普外科手术者19例,行骨外科手术者16例,行妇产科手术者11例,行其他科手术者1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23~48岁,平均32岁;手术类型:行普外科手术者18例,行骨外科手术者18例,行妇产科手术者11例,行其他科手术者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措施

患者均于术前完善常规检查,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根据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将安全管理应用于常规护理中,具体措施如下:(1)改善工作环境:合理分配工作,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缓解其高度紧张的情绪。降低各种设备应用中的危害,如减少X线辐射对人体的损害,出现被器械误伤的情况应及时处理,如迅速挤出足够多的血液后用流水冲洗,再应用碘伏消毒伤口,必要时注射相应疫苗,以降低感染率。(2)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培养其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减少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的概率。(3)认真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年轻的新进护士加强培训,同时由高年资护师领导、监督,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可以安全开展。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进行护理质量评分观察应用安全管理后的护理效果。

1.4满意度评定

本研究满意度调查问卷选用本院护理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相关责任护士发放,并向患者说明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在问卷填写完毕后按时收回交予护理部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统计。调查问卷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项,赋予1~4分,总分≥80分为非常满意,70~79分为满意,55~69分为基本满意,<5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之和。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差错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出现护理差错2例,护理差错率为3.6%;对照组患者出现护理差错8例,护理差错率为14.3%。两组患者护理差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1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8%;对照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7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2.5%。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者25例,满意者18例,基本满意者9例,不满意者4例,总满意度为92.9%;对照组中非常满意者8例,满意者15例,基本满意者21例,不满意者12例,总满意度为78.6%。两组患者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9,P<0.05)。

2.4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8.1±2.0)分,对照组为(94.8±2.3)分;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P<0.05)。

篇8

管道标识材料的选择一定要慎重,符合实际应用中的要求,标识纸的选择一定要韧性高、防水效果好等特点,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被撕破,揭下后能继续使用,用记号笔在上面进行标注后,字迹要清晰可见,而且记号笔的选择也很重要,其写出的字迹能够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掉色,使得字迹消失或模糊不清。

1.2管道的种类

医学上,一般根据管道的作用将管道分为出路管道和入路管道两大类,出路管道有脑室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各类空腔腔器引流管等,入路管道有PICC及其他部位静脉留置针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管、经鼻饲管、胃肠营养管、吸氧管、尿管、气道湿化管、各种冲洗管道等。

1.3管道标识的颜色

管道标识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颜色要与管道相对应,色彩鲜明,对不同功能的管道进行不同的标记,这样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比较容易辨识。一般来说,中心静脉置管和外周静脉留置针管的管道标识颜色为红色;鼻饲管及胃肠营养管的管道标识颜色为绿色;持续吸氧管的管道标识颜色为白色;尿管及各种外壳引流管的管道标识颜色为黄色;气道湿化管的管道标识颜色为蓝色等。

1.4管道标识的使用要求

管道标识大多适用于护理重病患者多管道的管理;在护理中,护士长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正确的使用管道标识,加强管道安全标识的管理;管道标识要统一设计、制作,护理单元要按需领取;管道标识使用说明要落实到位,确保每个护理人员手中有一份详细的管道标识说明文件,并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好管道标识的使用方法。

2管道标识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道标识不清

有些医院在管道标志使用的时候使用白色的胶布进行区分不同的管道,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标识不清楚、重复使用、字迹模糊的问题。

2.2管道标识杂乱

当重病患者带有多种管道的时候,管道交错,管道标识采用多种不同样式的标识,十分的杂乱使得护理人员在反复牵拉确认管道的时候,容易混淆。

2.3管道标识遗失

由于管道标识在使用的时候粘度不够,护理人员贴上的管道标识滑落,造成标识的遗失,当发现后又得重新进行粘贴,耗时耗力。

2.4管道标识填写不规范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带有的管道贴标识并且要填写相关的内容,但是在填写的时候,不按照规范来填写,并且使用的记号笔颜色多种,看起来十分的费力。

2.5管道标识位置不统一

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习惯有所不同,在进行管道标识粘贴时,其粘贴的位置很随意,使得管道标识粘贴位置得不到统一,在进行管道确认的时候费时费力。

3管道标识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3.1进行统一管理

对重病患者的管道管理要使用统一、规范的管道标识。医院的护理部门要对管道标识进行统一的设计,包括其材料的选择、样式的制定、粘贴的位置、内容的标注等,各个护理单元要按需领取,同时下发管道标识使用说明文件,确保每位护理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其使用方法,正确的标注管道名称、置管人名、置管日期等。在粘贴管道标识前,要向患者的家属说明管道标识的作用,让其在日常照顾患者的时候,要注意保护,避免管道标识受到污损、破坏。管道标识的统一管理有利于护理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快速识别各种管道,尤其是带有多种管道的重病患者的管道安全护理,避免了反复牵拉确认管道的现象,既准确、迅速又安全。

3.2管道标识管理制度化

要制定完善的管道标识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护士长要监督护理人员对管道标识的使用情况,对其进行指导,对于发现的使用不规范或者管道标识存在问题等情况,要及时的进行纠正,确保管道的安全。安全护理管理部门要定期的对管道安全护理工作进行检查,采纳多方面的意见,结合实际情况们不断地完善管道标识管理制度。

3.3加强管道安全护理管理

医院的护士长要同护理人员进行交流,对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同时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查,查看患者带有的管道上的管道标识粘贴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对其护理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进行强化,提高护理能力,正确的使用管道标识,提高管道安全护理的质量。

3.4使用一次性管道标识

管道是临床上治疗患者疾病的重要工具,其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重病患者的治疗中。管道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工具,也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其类型十分的多,管道应用与护理是医护人员工作中重要的内容。在管道安全护理中使用一次性管道标识可以让护理人员更加快速的判断各种管道的名称及作用,有利于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其护理质量,同时通过及时、准确的对管道进行观察可以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

3.5规避护理风险,树立风险意识

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不安全因素,例如责任性因素,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日常制度执行;技术性因素,护理人员水平低,缺乏经验等。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要加强护理人员管道标识的有效使用,让护理人员树立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在管道护理工作中可以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化护理,从而从源头上有效的规避管道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篇9

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这一期间内因骨科疾病而被收入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年龄最小的22岁,年龄最大的82岁,平均年龄(46.3±5.4)岁,其中,男性患者92例,女性患者68例。患者骨折部位如下:上肢骨折患者22例,下肢骨折患者122例,盆骨骨折10例,腰椎骨折6例。治疗方法如下:行手术治疗的有106例,行保守治疗的54例。

2.方法

对上述160例患者的病例、病程及护理记录进行回顾,分析其在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发生的情况。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P<0.05。

二、结果

1.安全隐患发生原因

160例患者发生安全隐患问题的原因,骨科患者发生安全隐患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与患者自身因素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安全隐患问题类型

发生安全隐患问题的26例观察对象的安全问题的类型及发生率,患者常出现的安全隐患是坠床及跌倒,与其他安全问题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10

1.2研究指标:两组护理工作人员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认识程度、不安全因素意识、工作责任心和自身行为意向差异及患者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形式进行评估,问卷内容根据观察内容设5大项,每项包含4条目,共100分。

1.3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运用软件SPSS17.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工作人员手术室护理分析:干预组护理工作人员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认识程度、不安全因素意识、工作责任心、自身行为意向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篇11

1.1.1常见原因:患者局部皮肤潮湿或与金属接触,负极板粘贴不牢固、位置不恰当、负极板被浸湿、术中意外回路形成等[4]。

1.1.2防范及处理措施:(1)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心脏有无起搏器、体内有无金属植入物(如钢板、克氏针等),如有则选用双极电切,同时术中加强病情观察,如安置起搏器患者心律有异常应及时处置,必要时停止手术。(2)负极板应选择在肌肉丰满处,避开易出汗及毛发多、有疤痕部位,如大腿外侧。(3)一次性负极板应避免重复使用,同时防止消毒液、冲洗液浸湿负极板,建议避免贴臀部。(4)术中当电切或电凝不工作时,切不可盲目加大功率,应立即暂停操作,仔细检查回路的各个环节无故障方可调节。⑤术前应严格检查手控或脚控的弹簧功能,保证各环节性能良好,避免电灼伤发生。双极电切或等离子系统在工作时,电流在切割电极部产生回路,相邻器官和组织无电流通过,不产生组织损伤,对人体电生理影响小,有限热穿透。在条件允许下建议优先选择双极宫腔镜。

1.2水污染:术野敷料潮湿应视为污染[5]。术中因经镜鞘外溢的膨宫液浸湿及污染术野敷料、手术床、地面、仪器甚至术者等即造成水污染。使用电切时还易引起骶尾部电灼伤,也影响精确记录膨宫液出量,尤其是患者有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时更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本组手术患者均使用3L脑科手术巾后,术野敷料干燥,有效解决了水污染。膨宫液经排液管有效引流入容器后便于精确记录其出量,也减少了导致感染及电灼伤的隐患因素。

1.2.1常见原因:术前过多的消毒液浸湿骶尾部敷料,术中外溢的膨宫液未得到及时引流从而造成术野敷料、手术床甚至仪器等被浸湿污染。

1.2.2防范及处理措施:采用江西3L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脑科手术巾,环氧乙烷灭菌,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为普通手术贴膜,规格45cm×30cm,下部分由手术贴膜延伸制成收集袋和排水管,收集袋外侧有可供塑型的金属条。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后,在其骶尾部加铺一次性无菌巾隔离被消毒液浸湿的敷料,再由助手和洗手护士将手术贴膜粘贴于会,收集袋及排水管朝下,用剪刀在手术野剪1小孔供操作,将收集袋金属条向外弯曲以撑开袋口,最后将排水管末端置于有刻度的容器以便精确计量。

2术中安全隐患的护理措施

2.1水中毒:水中毒是大量的膨宫液经手术创面、子宫内膜、腹腔大量吸收进入体循环引起的、以稀释性低钠血症及容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宫腔镜手术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水中毒的临床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主要表现为血压上升、脉搏下降、顔面部和球结膜水肿,甚至出现肺水肿和脑水肿,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昏迷或死亡。本组2例水中毒患者发生与手术时间长、病情监测不及时、膨宫液出入量差超过阈值未及时统计并报告术者有关,术中发现后立即对症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后转ICU继续治病,病情稳定转回病房,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

2.1.1水中毒原因:常见于手术过程中因宫腔压力保持在110~130mmHg、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致大量的膨宫液经手术创面、宫腔、甚至腹腔吸收入循环引起。

2.1.2防范及处理措施:(1)巡回护士根据图像清晰度随时调控膨宫压力,坚持由低到高的原则,其压力设定低于使灌流液大量经输卵管进入腹腔所需压力或低于患者平均动脉压,适宜膨宫压力为80~100mmHg[6],从而减小了灌注压力,降低宫腔压力,减少水吸收。(2)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尿量,准确记录膨宫液灌注量、排出量及其出入量差值等,可以及早发现并避免水中毒的发生。(3)一般手术时间1~2h宫腔镜手术膨宫液用量为6000~8000ml[7]。当手术时间≥1h或膨宫液的差值(入量-出量)≥1000ml,手术复杂应及时提醒术者控制手术时间,同时动态监测血清电解质,预防性静脉滴注利尿剂,并限制液体入量[8],避免过量的液体吸收。(4)一旦监测到水中毒,首先停止手术,检测血清电解质,Na+在120~130mmol/L,静脉给予呋塞米10~20mg,同时限制液体入量。动态监测Na+,至Na+≥130mmol/L为止;若Na+<120mmol/或出现明显脑病症状者,给予3%或5%的高渗氯化钠溶液,补给量按以下公式计算:所需补钠量=(血钠正常值-检测血钠值)×52%×体质量(kg)。开始补给总量的1/3或1/2,然后根据血钠值变化决定余量的补充。切忌快速、高浓度静脉补钠,快速纠正低钠血症可引起脑桥髓鞘溶解,其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临床表现为四肢痉挛性瘫痪、假性大脑半球瘫痪、吞咽功能不全和声音变哑。

2.2空气栓塞:虽然少见,但因静脉空气栓塞发病十分突然和严重,因此空气栓塞也是宫腔镜手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亦较困难,经常导致死亡与重度伤残。巡回护士配合手术时,密切关注病情和膨宫液使用情况,严禁气体经膨宫导管进入宫腔,膨宫压设定坚持由低到高原则且不超过患者平均动脉,于摆放后再将背板摇高10°。本组手术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

2.2.1发生原因:多数是由于宫腔镜手术中灌注液中混有气泡,在膨宫加压状态下,气泡很快进入开放的静脉引起空气栓塞[9]。另外扩宫颈管时血管撕裂、宫内压力过高及头低臀高位也会导致空气栓塞的发生。

2.2.2防范及处理措施:(1)严密观察病情:若患者术中突然发生胸闷、憋气、呛咳,面色青紫,血压下降等症状,应高度怀疑发生空气栓塞;(2)一旦怀疑患者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停止手术操作,协助患者取头低脚高左侧卧位,正压给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3)如果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时进行复苏抢救,必要时转入高压氧舱;(4)宫腔镜护士须经规范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膨宫机,术中及时更换膨宫液时,严禁空气经灌注液管道进入宫腔;(5)术前晚酌情放置米索前列醇;(6)先行宫颈预处理,减少扩宫困难引起的宫颈管裂伤;(7)设定膨宫机的灌注压力在适宜膨宫压力为80~100mmHg或低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避免过高的灌注压力;(8)避免患者取单纯头低臀高位。摆放时臀部移出床缘8~10cm,采取先摇床至头低脚高20度后再将背板摇高10度。此可使腹腔脏器上移,使盆腔显露良好,有利于手术操作,同时对心、肺血流动力影响小且减少头部充血[10]。

2.3子宫穿孔:子宫穿孔是宫腔镜手术严重而且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发生子宫穿孔2例,1例是由于宫腔粘连在扩宫时困难进入宫腔时出血较多怀疑子宫穿孔;1例是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肌瘤过大切割过深怀疑子宫穿孔。护理配合时密切关注手术进程,发现穿孔后立即配合术者给予对症处理,对保守治疗者术后加强观察伤口引流情况。术后随访患者无特殊不适,恢复良好。

2.3.1常见原因:宫腔内粘连明显;病灶过大;视野不清时盲目操作等。

2.3.2防范和处理措施:(1)手术操作时,须保持视野清楚、动作轻柔。可在手术前晚放置米索前列醇减少扩宫困难,怀疑子宫穿孔时应停止宫腔操作;(2)宫底部小穿孔出血不多,可用宫缩剂和抗生素,常可保守成功;(3)穿孔大、出血多,位于峡部、侧壁,应立即开腹或腹腔镜下确定穿孔部位情况后电凝止血或缝合;(4)修复子宫穿孔时,应检查有无其他脏器损伤,并给以相应正确处理,必要时请相关外科协助手术治疗。

2.4术中出血:出血是宫腔镜手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和安全隐患。

2.4.1常见原因:电切操作时切割器移动速度过快;切割肌层过深;未充分电凝止血。

2.4.2防范及处理措施:(1)先电凝被切除组织表面大血管后再切割;(2)小动脉出血针状电极止血;(3)广泛渗血:有齿滚筒状电极止血或药物加强子宫收缩;(4)出血量多或停止操作后观察仍有持续流血,可宫腔内放置Foley导管液体压迫止血,术后保留时间根据引流液的性、量而定,一般6~18h。(5)开腹或腹腔镜下对相应出血点进行血管缝扎止血,如效果不佳最后切除子宫止血。

3术后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3.1伤:膀胱截石位是妇产科常用手术之一,具有充分暴露会阴,便于手术操作等优点,但在临床应用中极易造成损伤。膀胱截石术后易出现皮肤软组织损伤、腰部酸痛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腓总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性低血压、小腿筋膜室高压综合征等[11],即伤。对腔镜护士进行安全知识和助力型马镫性新型腿架的操作规范培训,考核合格方可操作。本组手术患者均取改良膀胱截石位,术后随访患者均无活动障碍和受压症状,无伤发生。

3.1.1伤:常与长时间的截石位易引起坐骨神经、腓总神经、髌骨损伤有关,也与手术固定不牢、下肢意外滑落有关。

3.1.2防范及处理措施:(1)膀胱截石位。麻醉前与患者沟通,于清醒状态下使其屈髋屈膝,两腿夹角<120度,询问患者无不适后固定好脚架,腘窝部衬软垫使患者腿部舒适、牢固地安置在支腿架上。(2)改良膀胱截石位。本院采用产自德国的助力型马镫性新型腿架,将腿架靴顶部滑至患者小腿中部固定,轻轻弯曲膝关节将双腿放入靴子中,确认患者脚后跟完全置于靴子脚后跟处,小腿无压迫点且于靴子中央以避免压迫腓侧神经,腘窝处悬空避免了托腿架对其直接压迫而损伤腓总神经,使小腿呈水平位或稍高位,安置后患者踝部、膝关节及对侧肩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此小腿抬高,有助于小腿血液回流和防止腓总神经受压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毕恢复平卧位时采用单腿慢放,轻拍小腿肌肉,做被动屈膝运动后,再换另一侧肢体,尤其是对高龄患者可有效防止性低血压的发生。摆时动作轻柔、平稳。输液上肢外展≤90度,防止臂丛神经麻痹发生。(3)安置后检查确定腿、腿架固定牢靠,防止肢体意外滑落造成损伤。

3.2异物遗留:在侵入性操作时将非植入性材料非计划性地遗留在人体内即异物遗留。属于事故。本组手术发生电切环断裂4例,器械护士及时发现,均完整取出。

3.2.1电切环断裂常见的原因:电切环的多次使用、切割较硬的肌瘤组织、操作不当、电切的能量使用不当。

3.2.2防范和处理措施:(1)器械护士上台后应检查器械的完整性及性能,常规紧固器械轴节的螺帽,确认导管及电凝线是否连接好,更换可能断裂的电切环;(2)在没有膨宫液的环境下提醒术者禁止使用电切环;(3)器械护士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及步骤,及时整理使用后的器械并查看其完整性,一旦发现有断裂或缺失立即告知医师并取出异物,杜绝异物遗留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