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7: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在依靠政府、民间组织和市场三方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具体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还需要从农村文化产业的产业基础、文化品味、投融资体系、人才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1.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提高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是为发展生产、保证生活供应和保护生态环境而创造共同条件、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的总称。从行业划分来看,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施、邮电通信设施、能源供给设施、水利设施、生态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等。因此,它既是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经济和社会运行和发展最基本的保障。比如,企业生产需要能源和水作为必需的投入品,也离不开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设施提供的服务。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首先需要农村公路、通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从而为文化产业走进农村、驻扎农村、建设农村做好基本的保障工作和准备措施。
2.加大科学技术投入,提升文化产品总体品味加大科技投入,首先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通过发展信息科技,提高农村通讯设备、供水、供电等基础建设,为文化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文化产品的总体品位与科技含量。“就我国文化产品而言,内容的民族化和国际化是双向互动的,只有保持二者的张力,用现代意识来处理传统文化资源,才能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农村文化产品要既能够彰显自身民族文化内涵,又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的水平,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农村许多尚未开发、以原生态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源,要使它们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成具有民族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就必须要依靠高科技。
2.农村教育社会环境的“去农化”城镇化是一个“向城”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农村的“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出,农村理应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城镇化”与“农村个性化”的关系。从“城镇化”层面而言,农村教育自身发展和其功能都需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国家和政府在农村教育内容、师资、经费等方面确保“城乡一体化”,并且使向城镇转移的人口与本地城镇人口在住房、医疗、就业、社保等方面“同城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些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入学、就业、社会福利方面没有得到平等的制度保障,造成“一城两个世界”或所谓的城市“贫民窟”现象。从“农村个性化”层面而言,农业、农村、农民将长期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存在,这就得考虑农村现代化发展如何平衡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居住环境、农民素质的现代化与农村文化个性的保存问题。而对这些问题,当下农村教育表现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向城化”和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经济化”,整个农村教育发展包裹在“以城盖农”的社会环境中,其价值明显倾向于以城市文化为导向。
二、误区所带来的危机
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误区可以看出,农村教育与城镇化发展过程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二者的实践运行并不能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因为这当中存在着不少“本末倒置”的发展所潜藏的危机。
1.农村教育“发展”中的“败退”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教育似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到乡镇中小学就学,学生不再为学费、生活费而担忧,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断优化。然而,这些只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可视化形象”,并不能代表农村教育质的改观,农村教育质量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等来衡量的。而这些方面,农村教育表现出的是只有“发展”而无“改革进步”,较为凸显的是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频发、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紧张、农村社会成员对教育的信心和热情降低。此外,相对隐蔽却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陷入工具化泥淖中而不能自拔,整体的办学倾向于“升学考试”而没有“以人为本”,大部分农村学生成为“升学考试”的陪衬品。总之,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发展”中“败退”的危机。这种危机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不断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和人的精神品性的提升。
2.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虚无”农村经济增长并非等同于农村经济“量”的增长,农村经济“量”的增长是“数字化”的,“量”的增长背后的动力结构可能是非均衡的,也就是说,贡献农村经济总量的可能仅仅是由某一或部分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然而全体农村成员很难共同分享到经济总量增长所带来的益处。此外,还存在着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依靠什么样的生产力的问题。如果农村经济增长主要是建立在通过劳务输出、低效益的农业劳作的基础上,那就使得经济增长没有质量的保证。所以,农村教育经济价值在于把经济的增长转移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然而现实中的农村教育也常常简化了农村教育的内涵,把农村教育的功利性当成了其全部,而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培养,把人变成一种单向度思维的“功利人”和单向度技能的“工具人”。这样的农村教育受众自然无法保障后续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活力,使得农村经济虽有增长却显得后劲不足。
3.农村文化“繁荣”中的“颓废”城镇化发展中文化的“繁荣”指的是来自于城市的主流文化在农村中的“生长”,各种现代的歌舞节目不断被农村社会成员所“翻版”,农村文化展现出“歌舞升平”的景象,城市的各种“广场舞或T台秀”之风吹遍农村大地。然而,我们不得不追问的是农村自身的文化个性在什么地方?基于农村土壤生长起来的文化事项及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如何继承?这是不得不思考的。如果农村文化丧失了自我个性也就意味着农村的消亡,未来不断拓展的城镇化只会是一个有形的“城中村”。因此,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必须承担起保存和发扬农村文化个性的重任,让农村社会成员自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为传统文化背后凝聚着人们的价值心理和思维,传统文化的消退乃至消失将导致农村社会成员价值精神的无所依托,特别是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很难达成“城乡一体化”,相反会使乡村文明退出历史舞台。假使如此,农村文化或以农村文化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只能在梦里寻求。
三、误区的消解策略
城镇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时展趋势,要使其良性而非畸形化地发展,其中重要的方面是农村教育须要摆脱发展中的“倒错”误区,回归真正的教育之道。
1.回归“以人为本”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极其丰富的概念。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人的发展包括了以物欲满足为目的之物质生命、以人性善的彰显为导向的精神生命和以美的自觉为宗旨的艺术生命的统一,如果把作为手段的教学技术当成教育目的,把经济、物质的追求当成生命的终极价值,教育就不再具有“育人性”。因此,农村教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确立起“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培养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统一的健全的农村社会成员主体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其内涵在于即使农村社会成员具有适应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谋生技能,同时又能够具备反思生活、生命的自觉意识,以及与时俱进的维持终身学习的动力,如此,农村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2.确立“主体需求”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农村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不能追求大一统的“实体化”目标,而应表现为对“个性化”的丰富追求,要基于不同农村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主体需求”而设计农村教育实践服务体系,这种实践服务体系具有“多元一体”功能,以人的发展为基础积极促进农村城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和谐发展。当然,这里所说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主要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村社会成员而言的。比如农村教育应该在类型上涵盖所有的农村社会成员,包括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生教育、分流的青少年职业教育、从事生产的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并且每一类型教育实施过程中在凸显其主要目的的同时,需要尽可能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农村教育内容和方法必须是“专业+通识+实践”的统一,而不能仅仅关注于一个方面。只有如此,农村教育才能成为全体农村人的教育,才能将教育变成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或存在方式,而非变成“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农村学校教育独尊的局面。总之,只有农村教育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有利于人们解决生产、生活和生命中的矛盾,人们自然会重视教育、热爱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农村城镇化主要是指通过县城及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农村)实现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从乡村景观向城镇景观转化的过程。同时,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也表现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向现代化进行的转变。在此进程中,农业非农化、工业化、现代化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已有的经验和实践表明,乡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工业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乡镇工业发达,基础设施较好,以工业小区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农民通过“离土不离乡”的途径实现城镇化,例如苏南、浙北地区;(2)集市贸易促进型,这类小城镇的发展特点是以市兴城,属于传统商品的集散地、集市贸易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改善,拓展市贸范围,增大城市密度,进而发展成为以市场交通为主的区域性小商城,如浙江义乌等;(3)旅游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一般都是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而形成小城镇,如黄山的西递、宏村等;(4)交通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一般处于交通枢纽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可利用流动人员较多,运输成本低下等条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5)城郊型,这类小城镇地处大中城市近郊,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借助大中城市,发展服务型行业或大中城市扩散的工业,进而发展成为卫星城。(6)工矿服务促进型,这类小城镇或农村大多处在大中型工矿企业附近,通过建立为工矿企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成为为工矿企业服务型的小城镇,如淮南、淮北地区的矿区等。
安徽省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业对部分地区的城镇化促进产生了极强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实施的旅游黄金周更是一剂效果明显的催化剂。本文依此剖析旅游促进型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旅游业促进旅游区城镇化的主要途径
旅游业发展至一定水平则需要城镇化水平的再提高以使自身再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带来了外部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得自身的传统文化在外来的冲击下被异化或成为强势文化保存下来。旅游业不仅把外部的事物引了进来而且也让自己的眼光看的更远,时刻让自己明确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的完善自己,同时不断地提高城镇化水平,以适应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来看,旅游业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主要表现为:
1.旅游业改善了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使城镇化整体的综合水平得以提高。例如在皖南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中,为提高各古村落之间的可达性、各旅游景点的串联性,解决随旅游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问题,提升旅游层次,政府和相关组织(如开发商等)在旅游区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旅游业的兴起为古村落的居民带来了便捷的交通和顺畅的通讯等。旅游业通过大大改善古村落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城镇化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游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提高了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据相关统计显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皖南西递村民的人均收入由1978年120元已经增加到1999年的4600元。旅游业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村民提高了经济收入。同时,旅游业的“出、住、行、游、购、娱”等的发展也带来了其它行业的繁荣,促进了整个风景区的经济发展。
3.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在开发初期,村民在旅游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较低下,不能很好胜任这一工作,所以开发商和政府在开发前期将对村民进行培训以提高村民的素质进而适应旅游的需要。在笔者对皖南宅坦村的调查中,有89.2%的村民表示自己愿意进行培训以满足旅游的需要。古村落被发展旅游业,这些村民认识到自己的“破房子”原来是块宝,也认真对“破房子”进行了保护。从这可以看出,旅游业使得村民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并且也使村民的价值观念朝着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4.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村落村民的从业结构由原来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向农商结合的模式发生转化。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皖南的“西递、宏村和南屏村民务农比例由原来的41.8%、57.8%和57.1%分别变为36.3%、56.7%和54.1%,其中西递变化最大”;“西递、宏村和南屏村民经商的比例分别由原来的7.7%、14.4%和6.3%上升为23.1%、20%和10.4%,西递的上升幅度最大。”因此,旅游业会使村民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5.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多种文化的冲击,使农民的视野得到开阔。旅游业的发展会使古村落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在当地村民与游客的长期接触中所产生的。村民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则会不断探索与适应游客的文化,使村民的视野得到开阔,同时村民们的认识水平也上升至新的水平,为城镇化的发展在思想上打下基础。
三、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机制
旅游业的发展会为城镇化的发展带来动力,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为旅游区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在二者的关系处理上要明确一些问题。
开发商、政府与社区居民三方的关系。例如皖南的故村落较多,黄山市徽州区的部分乡镇是在外开发商的投资下进行的古村落开发以发展旅游业的,这在村民中引起了不满的情绪。村民们大多抱怨“自己的油水干嘛分给别人”等等。政府在这方面的解释则是“为了便于管理和解决资金问题,实现‘别人发财,我们发展’的目标才采取了这种模式”。在对古村落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古村落的社区居民和当地政府是影响旅游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古村落其自身,对社区居民而言是他们赖以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他们提高经济收入的聚宝盆,对当地政府而言则不仅是他们行政的下属单元也是他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古村落未进行开发之前,当地处于长期的经济发展滞后情势中,因此古村落的开发对社区居民和当地政府来说无疑是他们致富脱贫的希望,两者在追求古村落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这一点是一致的。社区居民想通过旅游开发为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而政府则想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古村落开发过程中,开发商、政府和社区居民之间经常产生矛盾,行动很难一致:一方面地方政府将古村落租赁给开发商进行开发或组成乡镇企业进行旅游开发,开发商一般很少考虑居民的利益,加之乡镇企业管理体制的落后,使得古村落居民产生很大的不满;另一方面,社区居民自身从事旅游这一行业的素质和技能低下,很难参与古村落的开发规划设计,因此古村落的开发规划一般很难反映出社区居民的需要,从而减少了居民的从业机会,并且造成居民对古村落保护和规划的淡泊。这样,一些居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惜破坏原有的古建筑物私建旅舍和酒店或自己制造旅游纪念品以欺骗旅客。此时,若政府单方面采取强制措施,则会造成居民与政府的紧张对立,进而使得开发商很难与居民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抑或甚至造成古村落旅游环境被污染直至恶化,以致经济秩序混乱失控。
若要处理好三方关系,在古村落
旅游开发中此三方应建立起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首先,不管政府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旅游开发,都应在前期对村民进行旅游技能的培训和再教育以提高个人素质,为将来居民从事旅游行业打下基础;其次,政府和开发商应广泛收取居民的意见并把其纳入旅游规划中去,这样才能激发村民的参与;最后,政府和开发商要就确实提供多少岗位给居民达成协议,以真正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使村民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旅游,支持旅游和爱护古村落的环境,从而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确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惠生,王效端.论加速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途径与对策[J].管理教育学刊,1996,(4).
[2]李凡,金忠民.旅游对皖南古村落影响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宏村和南屏为例[J].人文地理,2002,(5).
[3]张超.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原则与对策[J].学海,2002,(5).
[4]钟卫,郭洞.看古村落的保护[J].小城镇建设,2000,(7).
1.1模型介绍
1.1.1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传统的经济计量方法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来建立描述变量的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的模型,通过对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回归分析,以估计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避免了经济学先验理论的羁绊。VAR(p)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1.1.2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是包含协整约束的VAR模型,常应用于具有协整关系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建模。如果上述VAR(p)模型中yt所含有的k个序列为一阶单整序列且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不包含外生变量xt的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数学表达式为。其中的ecmt-1=%Tyt-1是误差修正项,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T是协整向量。系数矩阵&反映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Γi是系数矩阵,所有作为解释变量的差分项的系数反映各变量的短期波动对作为被解释变量的短期变化的影响。
1.2变量选择
1.2.1城镇化率(UR)本文采用人口城镇化率(UR),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来衡量农村城镇化水平,该比重越大,说明农村城镇化水平越高。
1.2.2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占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NXF)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使用NXF作为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评价标准,比例越高,支持力度越大。NXF=农村信用社贷款年底余额/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2.3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指标(NXD)本文采用农村信用社每年年底的存贷款余额之和占GDP的比重(NXD),作为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指标。NXD=(农村信用社存款年底余额+农村信用社贷款年底余额)/GDP于是,可以知道本文中yt列向量就是向量[UR,NXF,NXD]T,后文就是以此向量建立VAR和VEC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的。
1.3数据说明文章收集了我国1981-2011年之间的年度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所有样本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和历年的《中国金融年鉴》。尤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农村信用社近年来的改革,为了切实反映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状况,数据将改革后部分省区的农村商业银行数据纳入其中。
2实证检验与分析
根据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实证分析需要,本文利用Eviews软件,对UR、NXF和NXD三个变量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基于VEC模型的方差分解分析。
2.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UR、NXF、NXD序列是时间序列数据,在建立模型进行相关检验分析之前,首先要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以防虚假回归等问题。本文选用ADF(Aug-mentedDickey-Fuller)检验来进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由表1可知,原序列UR、NXF、NXD的ADF值均大于5%临界值,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UR、NXF、NXD都是非平稳序列。D(UR)、D(NXF)、D(NXD)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小于临界值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过程,即时间序列UR、NXF和NXD都是一阶单整的。
2.2协整检验本文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UR、NXF、NXD协整关系。判断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状况三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是在VAR模型中完成的,通过LR、FPE、AIC、SC和HQ准则选择VAR模型最优滞后阶数为2,即建立VAR(2)模型。在VAR(2)模型下对三者之间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表2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UR、NXF、NXD之间存在且仅存在着一组协整关系。可以认为城镇化率、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和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2.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说明了UR、NXF、NXD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互依赖关系,但不能确定三者之间因果关系如何。为此,本文基于VAR(2)模型检验城镇化率(UR)、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NXF)和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NXD)之间是否有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结果如表3。由表3在5%显著性水平下: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NXF)、农村信用社发展状况(NXD)明显不能Granger引起城镇化率(UR);UR、NXD也外生于NXF;而UR、NXF能够Granger引起NXD,即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Granger原因。
2.4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的估计经过Johansen协整检验表明UR、NXF、NXD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于是可以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VEC模型估计结果为。可以看出,NXF与NXD的短期波动每增加1%,城镇化率将分别增加0.0016%、0.0186%。UR与NXD的短期波动对NXF短期变化影响分别为负和正。UR与NXF短期波动对NXD短期变化影响为负。从ecmt-1可以得出城镇化率、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是:UR=-0.4966NXF+1.6784NXD+0.1197。分析协整方程,从协整系数可以看出,长期内城镇化率与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与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并且由于正向作用系数为1.6784大于反向作用系数-0.4966,金融支持和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在长期内的等量提高总体上能带来城镇化率的提高。
农村城镇化,是指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参照城市先进的经济技术社会标准,在我国广大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它具体包括农业人口逐渐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多数居民要转到统一规划布局的小城镇之中。农村城镇化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载体,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导向、拉动作用是农村所不可比的,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城镇化建设,现代化社会亦把城镇化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鉴于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各地政府就逐步加大了当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力度,使得过去一度发展停滞的小城镇建设日趋活跃,到目前为止,全国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不可否认。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人们更注重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伴随着城镇化建设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以惊人的速度摆到了国人的面前。不少小城镇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存在,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日益加重,影响了农村城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对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不予以足够重视,就会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背离,为此必须在借鉴世界各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索解决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新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本文将主要从环境保护角度来探讨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优化的对策方法。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加强环保意识
人是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是城镇生态环境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人的行为对城镇功能的好坏起着支配作用。当今许多城镇问题都是由于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的,因此必须从普及和提高意识着手。目前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人类作用的加强,存在着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性的思想,片面地按照人类需求来改造环境,与自然对抗,违背自然规律,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历史的经验向我们警示,不能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人和自然之间应当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村城镇化建设应该体现生物圈和技术圈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二、制定城镇环境建设规划,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
城镇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如果只注重经济功能,忽视城市的环境功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实践中人们对城镇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局限于眼前利益的行为,是造成城镇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根源,因此必须掌握城镇环境和生态的特点及规律,搞好近期和长远城镇环境建设规划,特别应做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防治城镇水源污染。严禁在城镇市区建设污染水源的工程项目。改变城镇能源结构,合理利用能源,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对城镇生活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尽可能使其资源化加以利用。只有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实践城镇环境的优化。
三、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财力保障机制,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小城镇是以上缴财政收入为主,自身不是一级独立财政,无法把必要的正当的环境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和计划中实施。加上小城镇自身财力不足,除了各项财政支出外,难于支持一般的环境保护工程的资金需要,所以,小城镇应当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搞好综合平衡,加强对环境项目的财政倾斜和信贷投资,创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小城镇,用足用好按规定筹集的环保费用,根据“污染者负责、开发者保护”的原则解决环境优化问题。政府着力加强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障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正常运行。四、强化政府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在协调农村城镇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环境保护提到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中来,各级政府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把握城镇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落实环境质量领导负责制,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具体措施是:(1)提高环境保护司法的能力,改变目前环境保护制度在农村执行率低下的局面;(2)改排污浓度限定为总量限定,以实现从浓度控制到总量控制的转变,以及生产末端治理到生产过程治理的转变;(3)提高排污收费的标准,促进企业治理污染;(4)形成可再生资源利用补偿费,促进企业节约利用资源,并利用资源补偿费扶持可再生资源的培育;(5)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统计和检测体系,为农村环境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6)在科研资源配置上向研究、开发和推行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应用技术上倾斜;(7)从税收、信贷等方面对环保企业的发展给予有力的扶持。
五、协调农村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关系,实现城镇环境优化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三个:一是产量目标,二是收入目标,三是环境目标。农村城镇化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城镇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所以维持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推进的一个重要目标。
然而上述三个目标是对立统一关系,实现产量目标和收入目标就有可能损害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农村城镇化推进也有可能对农村环境造成损伤。但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任何目标之间的冲突应该依照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以处理。比如实现产量目标和收入目标对环境目标不利时,则前两个目标应服从于环境目标。当然服从环境目标并不绝对意味着缩减生产和减少收入,服从于环境目标的实质在于通过调整生产技术模式,发展生态技术,使其增加生产和收入,推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性融合在一起。
六、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
循环经济是“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反馈方式的经济增长过程,能够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和减量排放,有利于农村城镇的环境保护。一是大力推行环境无害化技术,比如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在环境无害化技术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二是调整乡镇企业生产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按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围绕主导产业,聚集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共生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高效型、生产环保型的生态工业园区。这种模式要求改变传统的区域工业布局,围绕主导产业的生产企业,配置一些能利用该企业排放物的其他企业,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企业共生组合。三是加快城镇垃圾处理产业化,加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垃圾收集、分类、运输和加工的专业化协作、企业化经营。农业为工业可提供原料,工业企业产生的废物经过加工处理返回到农业,从而形成工农业相互促进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参考文献:
[1]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推动示范小城镇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三区联动”发展,是天津农村城镇化战略的重点内容,是解决农民安居问题和发展小城镇支撑产业的主要途径。“三区”建设项目,涵盖住宅、路网、电网、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化、应急减灾等多个系统,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潜在融资需求巨大,将给银行业机构信贷、投行等业务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根据近期天津农村城镇化发展规划,要分批建成54个示范小城镇、31个示范工业园区、100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60万亩高水平设施农业基地。以示范小城镇为例,会涉及683个村、100余万农民,估算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完成投资1500亿元,目前已基本建成22个示范小城镇,45万农民迁入新居。未来几年,天津第四、第五批32个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仍需投资1500多亿元,扣除项目资本金,尚需从金融机构融资近1000亿元,规划建设的示范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等基建项目也有巨额融资需求。目前,天津仍有270多万本地农民、200余万外地农民工未纳入城镇化规划。根据天津城镇化的实践经验,向城镇转移一位农村人口需投入28万元~30万元,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成本应摊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因此,从长远看,天津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融资需求。
(二)产业转型升级金融服务需求旺盛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现代产业的支撑。随着天津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已降到1%左右,二、三产业迅速发展,中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产业升级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非常旺盛。以示范工业园区为例,31个园区累计签约项目2046个,入驻企业达到6500多家,总投资605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9亿元,后期仍需投入资金超过4300亿元。未来几年,各工业园区将引进更多企业,拟吸纳一百多万人就业、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以上,金融服务需求更大。而且,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将成为天津的重点产业,商业、物流、餐饮、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蕴含巨大商机。此外,天津市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0家)、农民合作社(4000多家)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90%以上的农户已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亟需银行业提供高质量的配套金融服务。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产生的金融需求,将为银行业机构拓展信贷、债券发行、财政资金托管、小微企业服务等业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农民市民化蕴藏丰富的金融资源
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市民化。天津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保护农民利益和解决民生问题,从而带动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以华明镇为例,农民原有宅基地和房屋估价为5万元左右,通过宅基地换房,三口之家可在示范小城镇置换90平方米左右、价值50万元以上的商品房,家庭财产收入大幅增加;同时,被安置的农民还享有集体企业股金、商铺租金、养老金和薪金等“四金”保障,收入水平远远超过城市居民平均水平3。2011年以来,天津开展了两批“三改一化”试点工作(涉及141个村、40余万农民),即村改居、农改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股份制企业和农民市民化,着力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真正实现医疗、养老、贫困救助等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型农民、新市民不仅在社会保障、投资理财、自主创业等方面需求众多,而且在购置生产和生活用品、旅游、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性支出将大幅提高,将为银行业机构开展社保资金托管、养老金、企业年金、创业贷款、消费金融等业务提供良好机遇。
二、天津农村城镇化贷款投放满意度分析:基于AHP方法
根据天津城镇化建设特点、农村产业发展情况和数据可得性实际,本文将农村城镇化贷款满意度分析的对象确定为两大典型类别4:(1)示范小城镇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三区”基建项目;(2)园区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设施农业项目等城镇化配套产业经济主体。
(一)农村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
“三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天津银行业贷款投放的重点领域。其中,示范小城镇和工业园区贷款增长迅猛。2012年末,银行业机构向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投放的贷款余额为485亿元,同比增长48%,比2007年末增长31倍,支持小城镇项目29个;示范工业园区贷款余额为113亿元,同比增长36%,比2010年增长94%,支持项目28个(见图2)。两类贷款快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示范小城镇、示范工业园区均由政府融资平台运作,过去几年房地产市场火爆,宅基地换房后节省的土地(多处于近郊区县)出让收益较高,能实现项目资金预算平衡,信用风险相对较低。但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主要依靠园区经营主体(多数为民营企业)内源融资。2012年末,银行业机构向此类项目投放的贷款余额为27亿元,同比增长10%,远低于示范小城镇和工业园区贷款增速。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园区所占土地多数属于农村集体土地,办理抵押融资仍存在介入障碍和政策风险,例如大部分农村集体土地仍未完成确权,而我国《担保法》明确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二)农村城镇化配套产业经济主体贷款
近年来,各银行业机构大力支持示范工业园区内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设施农业项目等小城镇配套产业经济主体,天津城镇化发展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2012年,银行业机构向上述三类主体投放的贷款余额为253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工业园区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贷款增长很快,增速分别为79%和37%,但设施农业受制于农村土地抵押难等因素,融资满足率很低,贷款增速较慢。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城镇化贷款满意度分析
层次分析法是将多个因素作为一个系统,进而将其分解为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的系统方法。本文根据各银行城镇化贷款的投放情况,加上相关主体对贷款投放数量和质量的满意程度的评分来设计评价体系。通过构建贷款满意度因素判断矩阵,分析当前银行业贷款投放与城镇化融资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相关经济主体对贷款满意度的评价体系包括四个指标:(1)对贷款质量的满意指数;(2)对贷款数量的满意指数;(3)对贷款品种的满意指数;(4)对银行贷款创新能力的满意指数。据此构建贷款满意度因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后对所有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模型中A/B分值越高,说明经济主体对该项贷款情况的满意度越高,反之则满意度越低;计算出的权重值为归一化后满意度评分值,分数越高,说明经济主体整体满意度也越高。为了使分析更加直观,设定标准分数T的满分为10分:贷款质量满意度得分为T*10=2.886;贷款数量满意度得分为T*10=4.356;贷款品种满意度得分为T*10=1.61;贷款创新能力满意度得分为T*10=1.148。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经济主体对贷款数量的满意度最高,说明当前银行业对天津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较大。但是,各银行还需要在贷款产品、贷款服务方面加强创新,尤其要增加更适合农业园区、设施农业等薄弱环节的贷款品种,提高对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园区、企业的贷款质量。
三、天津农村城镇化基建项目风险分析:基于信贷决策模型
天津农村城镇化在给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和外部政策环境也给银行业带来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作为天津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主要项目——示范小城镇、示范工业园区的基建项目融资需求巨大,投资周期较长,盈利能力较弱,现金流入“前低后高”,而且主要由区县政府融资平台承担,还款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和未来土地出让收益,客观上使银行业在服务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风险。
(一)天津农村城镇化主要基建项目的运作模式
天津示范小城镇和示范工业园区均有各区县政府组建投融资建设公司统筹运作,具体职能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建设项目实行统一管理,负责项目规划区内土地整理,包括办理前期手续、工程招标;二是负责项目投融资,以建设项目土地出让金政府收益及其他资产收益作为贷款偿还来源;三是负责依法将土地出让金政府收益用于平衡项目建设资金。
(二)城镇化基建项目贷款决策模型的构建
本文拟构建一个银行支持农村城镇化基建项目的贷款决策模型,具体分析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成本。假设1: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提前赎回等因素,贷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假设2:银行投放贷款可获得的预期收入为E,贷款本金为B,合同利率为i,还款期数为n,投资总期数N,实际利率为R。假设3:区县政府融资平台是天津农村城镇化项目的运作实体,但对借入的资金没有处置权,贷款资金的使用和偿还均由政府统筹安排,贷款能否如期归还主要取决于地方财政实力和未来土地出让收入的高低。在项目法人实际缺位、地方债务逐步压缩、融资平台监管政策收紧、未来土地出让收益可能走低等情况下,潜藏着较大的信用风险。因此,假设贷款违约概率为P,贷款违约损失率为L;假设4:某个城镇化建设项目可能存在多个投融资主体(实际也存在),银行需要承担协调不同经济主体的组织成本C1;假设5:城镇化建设项目由政府主导,银行可能承受各类附加的行政干预和市场阻力,产生一定的阻滞成本C2;假设6:城镇化项目投融资主体是追求利润的,需要一定的排他收益来保障稳定的预期收益,银行需要承担一定的排他成本C3。
(三)城镇化基建项目贷款决策模型简析
从以上公式可见,银行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项目面临各类风险和成本,只有保证E>O,银行才有贷款投放动力。因此,如何有效分摊和缓释城镇化基建项目的融资风险和各类成本,明晰地方政府、借款人与用款人之间的“借、用、还”和“权、责、利”关系,有效规避地方政府和投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减少项目运作的协调成本和阻滞成本,保证资金的优化分配和高效使用,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和回流机制,是解决农村城镇化基建项目融资困境的关键。
四、支持天津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融资需求巨大,服务需求多样,涉及业务众多,需要政府部门、银行业机构、金融监管部门等共同努力,在严守风险底线的基础上,综合发挥各类金融业态的力量,积极稳妥地推进。
(一)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
建议政府部门利用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杠杆,以部分机动财力做引导,面向社会募集组建“城镇化建设基金”、“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等,撬动民间社会资本支持城镇化建设。综合运用银行贷款、理财、信托计划、融资租赁、中期票据、私募债券、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拓宽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城镇化建设和市政设施管理营运,缓解政府负债压力大、融资平台受限多和资金运用效率低等问题。
(二)规范项目运作,严密防范城镇化贷款的信用风险
地方政府应在地方债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运作城镇化建设项目。要根据区域国家政策和城镇化发展需要,明确产权独立的城镇化项目建设和承贷主体,合理界定政府与项目建设和承贷主体的风险分配、责任归属和共同目标。应特别重视加强对项目建设和承贷主体的运营授权管理,明确资金使用和监控责任,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确保项目规范、高效运作。银行业机构应加强客户和项目准入管理,所支持的城镇化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土地规划、环评要求、土地平衡和资金平衡测算条件,严格落实项目资本金、担保增信和资金监管等条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银行业机构要与地方政府、项目单位加强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和投资情况,防止项目超预算,确保项目工程顺利推进;严格按照项目施工进度划拨资金,采用受托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督促地方政府与项目单位处理好与相关利益主体(如周边农户)的关系,降低协调和阻滞成本。
(三)加强金融创新,提高城镇化配套金融服务能力
银行业机构应优先支持天津环城四区经济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综合收益较好、潜在风险较低的城镇化建设项目。重点发展财政金融、金融IC卡、养老金、电子银行等无风险业务,满足城镇化带来的财税资金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电子支付结算等金融需求。积极发展投资银行、住房金融、消费金融等风险较低业务,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转型农民和新市民投资理财、买房置业、日常消费等提供便捷的服务。择优支持相关产业融资业务,例如运作相对规范、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微企业,等等。
(四)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和长期产业支撑,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薄弱环节。推动“三农”发展,要以提升农村经济组织的自身实力为根本,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形成金融、产业、财税、投资等优惠政策合力支持的良好局面。完善政策性的涉农贷款融资担保体系,鼓励银担深化合作,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健全涉农贷款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打通制约农村资产抵押融资的“确权颁证、价值评估、抵押登记和流转处置”等四大瓶颈,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信用环境,推动金融机构与“三农”经济共生共荣发展。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但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注意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和子孙后代的大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渊源,在开发利用和保护上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致使环境污染的趋势出现由城市向乡镇蔓延,再向农村扩展的势头,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息息相关。如何科学地处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是正确合理地处理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
1农业生态环境的特征
我国的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是一种产业环境,直接主体是农业类产业的生存发展。从农业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广延性、区域性、复杂性,同时又有半自然、半人为调控的特征。
农业由于分布面积广,光、热、水、气等外界环境因素又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条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改变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从而影响着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系统。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自身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上盲目过量施用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也会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加上病害、虫害、气候等自然灾害,使得农业环境问题更加复杂。
2农村环境的状况
目前,农村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以山西运城市为例,该市是全省粮、棉、果基地,小麦、棉花、果品等诸多农产品的商品率均占全省的80%以上,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利用率已达80%以上,耕垦指数为43.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生态平衡与生物种群的稳定,化肥农药施用极不平衡,农药残留量增多,农药中毒人数逐年增加,还造成土壤板结,作物贪青晚熟,淋溶下渗流失,造成水质污染。超标污水的灌溉,大气降落物的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堆存,污染事故的增多,使土地和作物污染增多。恶劣的环境使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害,农业环境污染纠纷事件逐年上升。
改革开放给乡镇企业带来了蓬勃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但乡镇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农村工业中从事汞制品、砷制品、铝制品、联苯胺等产业,以及噪声和振动污染的行业,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直接危害职工健康。比如运城,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经济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已由单一农业大区发展为门类较全,农工并举的组合区域。环境污染特征是以二氧化硫污染为主,烟尘和二次扬尘为副的大气污染,以有机物质和氮素为主要污染物质的水质污染,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的固体废物污染,且污染趋势趋于加重,并由城市向乡村蔓延扩展的势头,从而影响农业生态环境。
3农村城镇化中的环境问题
3.1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耕地化肥施用量约每公顷375kg,而发达国家化肥施用水平约每公顷200kg。氮素化肥过量施用,会流失进入水体。研究证明,婴儿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或变性红血素症以及成人消化道内由于形成亚硝胺而致癌的现象,都与饮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关系。磷肥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过量地施用磷肥,使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进入“食物链”。
3.2工业“三废”排放的影响
近些年来,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企业增加较多。但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从而造成工业“三废”排放居高不下,呈增长趋势,使得周边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全国每天排放的污水量超过1亿t,其中80%以上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使河流、湖泊、水库遭受污染,许多水库也开始进入富营养化状态,城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最为严重,给城市供水带来严重危害。
3.3城镇乡村基础设施滞后
这方面突出体现在城市气化率低、热化率低、绿化率低、烟尘控制区发展水平较低,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力度、治理资金投入较低。目前,山西农村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煤炭,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同时由于集中供暖建设滞后,居民取暖、做饭及餐饮业的耗煤多为直接燃烧,低空排放,大量的由煤炭消耗产生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直接影响着环境质量状况。
3.4农村生态环境脆弱
目前我国农村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合理,农业面源污染有增无减。伴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70%未经处理直接向外排放。农作物秸秆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近30%的秸秆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现象突出等。
3.5大量农田被占用和毁坏
如今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所剩无几,而现有耕地却被大量侵占,其中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是惊人的。除直接占用耕地外,农村工业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而减少的粮食超过了100亿kg,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其中因为农村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47%以上。
4农村城镇化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4.1持续发展必须兼顾环境目标
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是农村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农村城镇化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城镇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2强化农村环保法律手段
我国农村环境管理法制化建设已取得可喜进步,颁布实施了一批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但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城镇化后的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从总体上看,尚未建立起适应小城镇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由于绝大多数小城镇环境保护机构不健全,监督执法工作不到位,难以将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因此,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还必须强化,真正确立法律手段在管理
农村环境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4.3创新环保思路,科学制定规划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加强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创新思路,科学制定规划。把新能源技术、农村节能技术、垃圾无害化利用技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技术、无害化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污水处理利用技术、生态保护等技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4.3.1创新思路,切实做到管理到位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们在还处于相对贫困的情况下,环境保护意识十分淡薄。面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加强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环境保护知识,掌握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及法规。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广泛宣讲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各乡镇要组建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配备专职环保工作人员,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县、乡、村三级环保管理网络,以确保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和工作人员落实到位。农村环境保护具有分散、面广、量小的特点,必须加强管理,积极服务于农村环境保护。农民建房选址定点、畜禽圈舍的布局、农药及化肥的使用等都是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不容忽视的问题,以更好地控制农村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3.2制订规划,切实做到投入到位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农村环境保护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要有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通过这些规划,有步骤地实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有计划地安排资金的投入。在争取国家投入的基础上,发动广大群众,增强自主意识,加大自身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加快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步伐。
4.4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形成环保工作合力
农村环保是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任务量大的一项系统工程。应纳入地方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并将目标转化到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和干部政绩考核。抓好环境规划、执法监督,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形成环保工作的合力,同时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
4.4.1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统一模式、统一标准、不搞“一刀切”。努力探索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适应农村特点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制度。
4.4.2科技领先,切实做到技术到位
农村环境污染因素复杂,污染源分散不集中,治理难度大,对治理技术的要求较高。因此,必须坚持科技领先的原则,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先进治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运城推广的农村沼气利用技术具有很好的环境效果。大力发展沼气、风能、太阳能、秸秆气化生物质能等新型清洁能源。
4.4.3协调配合,切实做到参与到位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和配合,积极参与,才能有更大的整体性的收效。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发挥各自的职能和职责,做到力度到位、措施到位,真正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任。
4.5结合乡村建设实际,开展环保综合整治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由以乡镇工业污染为主转变为乡镇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等污染并重的态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做到与环保责任状相结合,与乡村建设规划相结合,与绿色创建相结合,与改变种植结构相结合,与提高村民环境意识相结合。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倡导绿色生活、绿色生产,树立全新的环保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4.5.1与村庄建设规划相结合
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清洁水源、清洁田源、清洁家园和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等内容纳入规划之中,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充分反应地方特色,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4.5.2与绿色创建相结合
创建环境优美的乡镇、生态村、绿色村镇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4.5.3与改变种植结构相结合
积极发展有机农业,这不仅能解决农村面源污染,提高农民收入和人民健康水平,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举措。
4.5.4与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相结合
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是农民本身,要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农民从“要我建”转变到“我要建”,主动为建设美好家园尽职尽力。使其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同时进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大乡村工业污染防治力度;要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线,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结合点上做活文章,发展生态安全农业;解决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5结束语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通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解决农民的出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否则就会出现农村环境污染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的局面,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是不相吻合的。所以,只要我们重视和积极应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加大力度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我们是能够让广大农村真正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的。
参考文献
1刘耀彬等.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3)
2王惠彦等.对沈阳近郊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07(03)
3杨文举、孙海宁.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生态经济,2002(3)
4任太增、李敏.中国粗放型城市化道路原因探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6(3)
5石庆武.生产力布局与环境保护[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01)
6蒋国平.资源节约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6(8)
7喻金富.如何将环境问题消化在我省城市化进程中
农村城镇化,是在一定的集聚区域中,以小城镇和乡镇企业为依托,农村就业方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型过渡,居住场所从传统的农村地域,向新型城镇地域迁移的过程。城镇化的标志是:在充分保证社会对农业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逐渐缩减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例;同时,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有相应政策的扶持,以助其比重稳步上涨。农村城镇化的理想效果,是双向互动的。既是包涵着农村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向城镇方向流动、集聚,也意味着城镇中先进的生产技术、信息和人才,向农村方向的渗透和扩散。
(二)农民和土地间的关系问题是核心
在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必然会涉及到土地征用方面的问题。毋庸讳言,现下的土地征用制度,确实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国家性质,规定了土地的部分权利属于农民,而真正掌控土地这一最大资源要素的是我们的国家。当然,平等的占有土地资源要素,是土地利用合理化的必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有效保证了农民能够拥有自己的一份土地。土地的使用从高度集中到高度私有,有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问题。在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警惕一些农民由于资金、农机设备等要素的缺乏,将手中的土地出售。避免在城镇进程中,出现像拉美国家的“贫民窟”现象。
(三)城镇产业的发展
工业化是对供给环节的保障,而城镇化则保证了需求,二者的有效互动,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必须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低耗、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中国的广大中小城镇,在承接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的同时,必须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创新发展,开创且善于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具体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确实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反之,农民增收为乡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带动了周边小城镇企业的繁荣和发展。
(四)注重小城镇发展和城镇化的质量提升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在观念和行动上的与时俱进。首先,在认识上需要意识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绝不单纯是城镇面积扩大、城镇人口增加。取而代之的是,要以切实改善民生为目的,注重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从农村向城镇的变化,更实际的是人居环境、就业方式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现代化”,让居民离土不离乡,找到城镇化带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二、县域经济发展定位
正所谓见微知著,我们通过对一个县市的范围内各项指标的了解和掌握,就能够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各项指标有一个基本了解。可以说,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所谓县域经济,是指一种以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为范围,统筹经济、社会的各种资源,形成的具备开放性、多元化特色经济。一般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县城为中心,以小城镇为联系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乡镇企业,力图实现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的发展。
三、促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是大小城镇,它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础动力;另一方面讲,城镇化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腾飞的启动设备。当前,我国的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环节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就其具体表现来看,问题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城镇规划的布局存在不合理之处,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时时发生;二是城镇企业生产规模小,且分布不集中,导致工业所起到的支撑、带动作用不明显;三是在城镇化进程中,相关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困难重重。针对上述问题,实现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对症下药,科学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科学规划城镇发展
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是城镇化之路顺达、成功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第一,需要加强培养组织部门成员的科学规划意识,决策中要持有慎重、严肃、负责的态度,注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争取以高明的规划设计为带动,走好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性第一步。第二,正确的规划,需要进行多方面衡量,充分考虑到人口规模、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影响要素,严格遵循市场运作规律,科学、有效提高城镇有特色、有优势、看长远的竞争力。第三,城镇化建设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要注重规划的适度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一方面应该与时俱进,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需要注重人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关注居民的幸福生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实现共进。最后,对于规划的制定,要广纳贤言,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并慎重决断。制定好的规划,既要严格执行,又要在施行过程中进行科学慎重的反思与调整。
(二)改革完善相关体制制度
目前来看,要促进国家县域经济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制度和政策环境的优化是刻不容缓的。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依据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把社会保障覆盖面尽快扩展到全体居民,这对于解决广大农村人进城务工时,各项权利得到有力保障。二是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实现现行的户籍制度由身份证管理制度替代,是户籍改革制度的亮点之一。这一改革,将取消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旧式管理模式。户籍制度改革的创新,是具有历史性重大意义的。它降低了农民进城的门槛,在劳动就业、福利补贴、子女就学等各个方面都享有与本地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更加公平。三是施行有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承包地管理制度。依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例如,允许进镇的农民保留其农村承包地的使用权,或允许其将土地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帮助农民提高财产性收入。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政府外地企业、人才引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就地取材,培育和扶持当地市场前景较好、低投入高产出、技术含量高的大潜力企业。突出对主要企业和著名品牌的栽培,创新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产业的区域化布局持续优化,加快县域经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1.1.1按照地理区位因素分类
(一)资源型县域经济。
资源型县域经济是指县域经济的发展依托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例如丰富的矿产、森林等进行规模型的发展相关产业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有效持续发展。该种发展模式典型分布于我国山西省以煤炭资源为基础而发展的县域经济。
(二)区位优势性县域经济。
区位优势型县域经济是指县域经济的发展依靠地理区位,临近大型甚至特大型城市。在这类城市进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积极的承托相关产业,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化现象,最终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此类发展模式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三)区域人文优势型县域经济。
区域人文优势性县域经济是指县域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历史沉淀的基础上,丰富的人文资源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经商的历代传统形成民营经济的发展。此类发展模式最为著名的是温州、宁波一带的民营经济。
1.1.2按发展程度因素分类
(一)发达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发达国家县域经济是指存在于发达国家的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的县域经济也曾面临拖累整体国家经济的不利局面,通过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改变农林牧副渔的生产率,同时及坚持市场选择、政府主导以及政策法规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了城乡差距,使发达国家的县域经济趋于稳定。
(二)发展中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中国家县域经济是指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发展的一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经济发展分布不均(例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县域经济明显好于中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偏向于资源型经济,同时对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不高和再开发力度不足,导致严重的资源破坏以及环境问题的出现。
1.2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
(一)劳动力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据最新的人口普查表明,现如今中国城乡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相比较之前的人口普查数据,出现了城镇人口比例上升,农村人口比例下降。而在农村人口中更多的是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劳动力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现如今劳动力广泛积聚于大型城市,县域经济出现劳动力相对短缺的现象,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三大产业比例协调的矛盾。
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如何正确的协调三大产业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会决定此类县域经济的发展结果。同时,县域经济的不同分类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三大产业的比例不同。所以如何正确的协调三大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
二、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关系
2.1农村城镇化的概念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农村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重新分配的结果,导致的是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镇集聚,是一种渐向的人口流动过程。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较明显的表现为:①人口由农村转移至城镇;②非农产业的集聚化现象日渐突出;③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地区内传统农业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下,生产效率提高,农业大生产化时代到来。
2.2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如何完成资源的再整合以及农村城镇的建设问题都是艰巨的难题。与此同时,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对于整体经济以及局部经济又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全局的意义。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整体经济状况低于全国总体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又面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面对种种农村经济的问题,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对于经济全局的作用尤为突出。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一步,在发达国家历史经验上,通过“市场机制、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等多种方式实现的城乡一体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小现有的城乡差距,同时对于经济的整体长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当中,因地制宜的选择重点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利用市场的决定作用,去发挥潜在资源的内在价值,从而实现农村城镇化。
(二)农村城镇化建设对微型经济体的意义。
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广大的农村居民,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化的生活方式逐渐进入了农村,同时经济水平的提高,生产要素的再组合改变了以往的农村居民的经济生活状态。农村居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将传统农业特色产品进行整合,实现了大生产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有些农村居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利用农村劳动力、地租廉价的优势,进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2.3农村城镇化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2.3.1农村城镇化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的涌入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在带来这些城市繁荣的同时,也给这些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城市管理以及交通等诸多问题。久而久之,随着这些特大型城市的成长,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问题,这些剩余劳动力不得不再次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然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在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的发挥下,县域经济亟需大量的劳动力承接由这些特大型城市转移来的相关产业,此时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加速的同时,给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3.2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县域经济产业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涵盖面包括城镇和农村两个主要的方面。在城镇这一块,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城镇面积的扩张,大量的占用农业用地,建设工业园,发展工业,这样的建设确实可以保证经济的发展,但也面临着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农村城镇化建设对于县域经济产业的协调有着巨大的作用。广大的农村地区一直都是依托传统的农业维持基本生计,农业城镇化的建设,市场机制的进驻,可以为传统农业的大生产提供可能,通过各种资源的重新整合,因地制宜的发展相关传统农业,带动经济要素的发展,实现县域经济产业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江西省余干县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
3.1重点产业建设现状
江西省余干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物产丰富,毗邻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是传统的“鱼米之乡”,在传统农业当中,渔业和水稻种植业的比重占据明显优势。所以在农村城镇化建设当中,渔业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对于余干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经过近几年余干县渔业和水稻种植业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同时在发展中又面临着相应的问题。传统农业的突破: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渔业的发展在政府引导下的改变技术的基础上,顺应市场机制,积极向大型城市供应淡水鱼,取得了较大的收获。渔业在“科技入户”的指引下进行“数字养殖”,从鱼的品种、水质的监控、投放鱼苗的时间的选择都进行精确化。乌鱼的池塘养殖面积达到8470亩,黄鳝网箱养殖达到6310箱。同时,乌鱼的死亡率为2.9%,较先前年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水稻种植业方面,余干县也在推进科技种植,运用地理GIS技术对土壤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政府加以引导,推动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的问题:作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一环,渔业和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同样存在发展难题。首先,在科技入户上面临技术交流困难的难题,由于网络在农村的覆盖面不足,相关技术的传递上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次之,农村现有人口中,比较易于接收新技术的青壮年由于外出务工,在技术传达度上不甚理想;最后,对于传统农业的相关经费存在短缺现象,致使渔业和水稻种植业者生产积极性不高。
3.2余干县县域经济新兴产业布局现状
余干县在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发展的同时,对城镇布局进行了规划,在黄金埠镇建立了工业园区,工业园的建设是基于黄金埠发电厂建设发展的工业园区,现如今,已成为涵盖医药、电力、建材、机械、食品、纺织、服装开发等行业的综合园区。综合相关因素不难发现,黄金埠工业园区的建设有以下几点优势:交通便利,运输便利:紧邻济广高速,并有江西省第一条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与之相连,距离南昌昌北机场和景德镇机场仅一小时车程,距离江西省道路交通枢纽城市鹰潭仅30分钟车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抓住大型城市的转型契机,积极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大型城市纷纷发展高科技密集型产业,纷纷向内地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时机。利用自身劳动力廉价的优势,集中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积极承接服装、电子装配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这些举措有利于解决劳动力就业难题的同时,对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兴产业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余干县政府在努力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通过“寄宿制学校工程”建设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实施“均衡教育工程”保证农村优质教育、实施“教育阳光工程”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上述工程在很大意义上有利于解决人口素质问题,同时,为了保证相关产业的技术专业难题,余干县加大推进“职业教育”,县政府投资500万元,兴建了6000㎡的县职教中心,有力的解决了相关产业的一线工人缺乏的难题。
3.3余干县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所在
城镇化布局呈现混乱局面,造成较严重的房屋浪费问题。余干县在农村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设当中,采取的是以工业园的发展为中心,临近县城布局新兴产业,带动城镇化进程,而远离县城的农村地区依托自身资源,促使传统农业市场化转型,推向市场。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临近县城布局新兴产业出现了城北、城西、城东各种工业园兴起,但又未能长效发展的尴尬局面,废旧厂房出现搁置现象,同时工业园附近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长此以往,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经济资源的再开发不足,三大产业平衡度依旧不足。在余干县的农村城镇化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设当中主要着力于解决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问题,对于第三产业这种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产业的布局出现了明显的漏洞。余干县在城镇化建设初期强调要建设成为“省会城市南昌的后花园”,在完善了相关的基础设施之后,没有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第三产业,致使现如今三大产业的发展不平衡日趋明显。
四、县域经济农村城镇化建设经验
4.1农村城镇化建设经验分析
4.1.1江西省婺源县农村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江西省婺源县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兼带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县域经济类型。从历史资料来看,婺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山区县,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发潜在经济发展因素——旅游经济,使县域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2012年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5%(现价),财政总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外贸出口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城镇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城镇调查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及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而作为婺源县支柱产业的的旅游业更是达到全年接待旅客41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000万元,综合收入10亿元的成绩。
4.1.2安徽省怀宁县农村城镇布局发展县域经济。
安徽省怀宁县自1998年县城搬迁以来,进行了怀宁县开发区的建设。到2014年上半年,怀宁县实现财政一般预算9.8亿,其中税收收入6.94亿,增长15.8%,规模工业增长值46亿元,增长13.5%,全社会规定投资61.9亿元,增长20%。现如今,怀宁县开发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开发区的建设上进行分期建设,一期规划建设综合园区,二期规划建设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等专业园区,三期规划建设新型建材、新兴能源等专业园区。在开发区的建设上严格按照“全面建成、企业驻满、拉开框架”的步骤进行,同时交通网络、学校、广场等基础设施完善,逐渐形成农村城镇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的典范。
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而城镇化则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传统特征的农村政治文化也必将随着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而实现转型。这种转型,意味着农村“依附型”政治文化将逐渐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现代的、民主的、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一、我国农村政治文化的传统性分析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本质上属于农耕文化,它萌芽于夏商周时期,定型于秦汉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历史的全过程,甚至在今天依然发挥着它的影响力,特别是在象征着传统农业社会的农村地区,这种政治文化依然根深蒂固。
(一)王权主义
在中国传统社会,王权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它控制和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王权的至高无上性和不受制约的性质,使得社会严格按照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进行排序,社会资源的分配也是按照等级地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来进行的。在传统农业社会,地位卑微的农民在社会资源分配中自然处于最不利的处境,他们不得不接受来自于上层阶级的统治和剥削,同时也不自觉地形成了对政治权力的崇拜意识和依附观念。在传统政治结构下,这种权力崇拜和权力依附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的利益,从而成为千百年以来根植于中国农民内心深处的坚固的政治意识。近现代以来,中国先后进行了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政治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权利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中国正在朝着民主法治社会的目标迈进。但是,由于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权力崇拜和权力依附思想依然在我国农村社会普遍存在,影响和制约了农村民主政治文化的成长。
(二)宗法观念
宗法观念起源于家长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庭管理模式,同样适用于家族、乡里、郡县以至于国家。在这种模式中,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身上,并且通过血缘或其它古老的形式得以传承,而其他人必须接受和认同家长的权威。家长制的这种等级意识和人治传统,就造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观念。宗法观念以儒家经典为依据,主张三纲五常,主张用传统的伦理道德来统治整个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长幼有序、贵贱有等,尊卑有别的思想,实际上绘制了一幅礼治的经纬图。宗法观念在以家族为基本构成单位的传统社会是有重要意义的,它是统治阶级进行社会治理的有效工具,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今天的农村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和发扬,对维护社会风气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而言,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家族式集权管理的模式却是不适应当前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要求的,因为它忽视甚至抹杀了农民个体的权利和自主意识;同时过分强调血缘关系也会导致农村政治生活中徇私舞弊和裙带腐败的产生,甚至会造就一些横行乡里的“村霸”行为。这些现象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农村民主政治的成长,还直接危害了农村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因此,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宗法观念”,必须秉持“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平均主义
在生产力低下的中国传统社会,平均主义是贫苦百姓最美好的政治理想,也是统治者巩固其王权的政治策略。所谓“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统治者对社会期望的基本认识。因此,无论从百姓角度看,还是从统治者角度看,平均主义都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突出表现。这反映了人对于社会公平和公正的最基本期望。然而,对平均主义过分追求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锅饭”现象和对个人利益的否定,这在今天注重生产效率的时代背景下是行不通的,也不符合保护公民个人权利的基本政治原则。因此,必须将“平均主义”的政治文化逐渐塑造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
二、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政治文化的影响
(一)城镇化对农村政治文化的积极影响
农村地区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最坚固的阵地,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仅要求建立民主的制度,而且要求逐渐消除传统政治文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塑造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特征的政治文化。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接受了现代城市文化的熏陶,其根深蒂固的传统政治观念逐渐发生转变,政治认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政治行为也显得更加理性。这些劳动力在返乡之后,会对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发挥一定促进作用,加之农村自身现代化水平也有了一定提升,因此,现代政治观念引入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促成了当前我国农村政治文化正在逐步实现现代转型。概括来说,城镇化进程主要在以下方面对农村政治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增进了农村公民的权利意识。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王权主义”思想留给中国农民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和权力依附意识,即在无条件服从权力的同时忽视了自己的利益诉求,并形成了对个人权力的盲目崇拜。这种观念不仅不利于公民权利的维护,而且会助长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不正之风。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在参与城市生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诸如拖欠工资等许多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在他们团结起来维护切身利益的过程中,实际上正是其公民权利意识不断成长的过程。而公民权利意识的成长,是现代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之一。
2.培养了农村公民的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建设法制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我国农民由于受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加之长期以来农村法制教育水平低下等原因,造成了农民的法治观念淡薄,缺乏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和经济往来加速,观念和思想的交流融合也进一步加深。已经在城市地区成长起来的法治观念也逐渐影响到了农村公民的思想意识,促使他们逐渐树立起了尊重法律和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观念,也使得农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变得更加理性和克制,这对于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风气的维护是非常有利的。
3.激发了农村公民的创新精神和注重效率的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而不再是传统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农村公民在城镇化进程中深度参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培养和锻炼了他们开拓进取、坚忍不拔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同时也获得了在社会生活中注重效率的基本认识。这一观念的形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快节奏,也更加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并在政治生活中认同他人的才能。
(二)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
城镇化进程为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带来了契机,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首先,城镇化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至城市地区,给农村地区的政治文化建设带来了主体缺失的根本性影响。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大量涌现,使农村地区丧失了政治文化建设的最活跃的生力军,同时也造成了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其次,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城乡交流的日益频繁,城市中流行于一小部分人的腐朽堕落的思想也随之影响到了部分农村人口,特别是在城市打工的年轻人,从而对农村政治文化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些消极影响都是今后应当着重注意预防和消除的,但总体来说,城镇化给农村政治文化带来的更多是积极和正面的影响,我们应当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三、农村政治文化现代转型的路径思考
我国农村政治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目标,是将传统的依附型政治文化转变为现代的、民主的、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在城镇化进城中,要实现这一转型,必须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路径:
(一)完善农村政治参与机制,营造民主政治氛围
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农村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平台,长期以来承担着农村社会自我管理的功能。但由于在许多农村地区,政治参与的制度和实践经常脱节,导致村民自治制度并未能普遍促成农村公民民主习惯的养成。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真正将村民自治制度下的政治参与落到实处,形成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管理的民主政治氛围,从而促进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的形成。
(二)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农村公民的政治认知水平
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教育是当前我国农村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农村公民政治认知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而政治认知水平的提高,是现代公民文化形成的基础。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民的政治法律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人员和资金投入,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农村教育现代化,为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打造良好的基础。
(三)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合理“扬弃”,使其融入现代政治文明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虽然整体上是一种“依附型”政治文化,与现代民主政治原则不相符,但在某些具体内容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如对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重视等。因此,在农村政治文化建设中,应当注重现代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的适当结合,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法治的农村政治文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城镇化(urbanization)从根本上说,就是有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到与其相适应的职业,稳定地在城市居住并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占全国劳动人口7120%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将走一条与西方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就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基本特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城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提高了人口素质,改善了生活质量。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小城镇在城镇化大战略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小城镇发展水平仍然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小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小城镇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发展的重要窗口。发达的二、三产业应该是城镇赖以生存的基础。目前,虽然我国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镇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乡镇企业到处布点,使积聚经济和人气的功能减弱。由于城镇城市功能残缺,企业进城的成本较高,往往是非农企业不愿进城,城镇因缺乏支撑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使城镇发展受到限制。
第二、小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建设就会无章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也将给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很多建制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在管理体制方面,城镇的发展基本上被纳入农村发展的范畴,是实现农村城镇的主要途径,但是缺乏统一完善的布局和规划,有些地区在城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规划脱离实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有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缺乏超前规划,城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城镇迟迟未形成规模。一些新建制镇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规划不到位导致畸形发展,重点不明显,特色模糊。
第三、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在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同时,由于“重建设,轻保护”,不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管理严重滞后,随意排放和倾倒废气烟尘、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各类垃圾,导致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重。据载,在东部沿海的辽宁、山东半岛、浙江、福建和珠江三角洲5个经济开发区,除厦门漳州等地区水质较好外,其它地区水源受污染河段竟达60%-90%。
第四、小城镇地方特色丧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传统特色在逐渐淡化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些地方不重视千百年来形成的各自独特的景观和风貌特色,盲目建设。山地城镇模仿平原城市,平原追求水乡风格,与山比高低、与水比深浅,喧宾夺主,抢人视线,导致景观风貌破坏。如滇西北中甸建塘镇,其东城区建筑群的扩展不仅损坏了原有的城镇南北主线结构,而且五花八门的建筑式样也掩盖了藏文化的内涵。突出地域民族特色是规划的本质要求。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形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现有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要延伸到小城镇,而且一定要涵盖新进人城镇的居民。逐步打破长期限制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约束。同时,要积极探索对新落户的城镇居民进行工作技能培训的措施,提高他们对城镇生活的适应能力。要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必须改革现行的行政体制,使镇一级政府能够统一组织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工作,克服县(区)与镇条块分割的弊端,使镇政府成为一级比较健全的政府。镇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实现由以农村管理为主逐步向城镇、乡村管理并重的转变。镇政府要更多地履行其市场建设、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职能。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镇化新体制。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要抓好城镇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平街。其次要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要将基础设施企业化,要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改革户籍制度。同时也要合理调节城镇产业结构和人口容量。提高城镇的消费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乘着十六大的东风,我们的城镇化道路会走得更好。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进城务工经商是农村城镇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要正确认识农民工问题。善待农民工。对进城农民工要“减负、服务、留退路(不要急于收回承包地)”,以降低农民城镇化的成本,减少社会稳定的风险。 转贴于
二)、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小城镇建设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依托。资金紧缺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完备,是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重要因素。要积极稳步地发展小城镇,必须解决资金问题。而要解决小城镇发展中的资金障碍不可单纯依靠政府投资,而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建立新型的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从制度上为城镇的发展提供资金,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也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成后项目的管理权和收益权同时交给投资方,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回报。
三)推动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城镇要依托特色产业,形成生产要素聚集,增强带动周边地区的能力。传统的农业已不适应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必须有步骤地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最重要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要认真选准启动项目,精心培育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必须努力创造条件,把有条件的企业吸引到小城镇周围,使之适当集中,连片发展。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一方面要求人口集中居住,从而带来城市化效应,另一方面会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排挤出来。这部分从农业中游离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必然要在农业以外的行业去寻求新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