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7: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多元化与网络应用的普及,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高等职业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发展高职院校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的只是规模的扩大,表面的发展,忽略了高职院校实质性内涵的建设,导致高职院校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我国对高职院校的教育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改革,然而,众所周知,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出发点。教育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程的应变能力。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正处于转变模式、建立特色、与时俱进的关键阶段,只有彻底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学生成长要求,满足社会的需求。
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过程,并分析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在教学中实施的效果。
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历程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特点,中国特色的课程开发初露端倪。就课程体系而言,本文认为主要经历了四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见图1)。
(一)“理论模块 + 实践模块”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三段式”课程体系即:在一定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向某一专业方向纵深发展,通常分为三段,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这种课程体系模式一直是高校的主流,然而,自1980年高等职业教育从普通高校单独列出以来以后,为了使课程体系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在“三段式”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第一次的改革,这次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时间和内容,实训课程可以单独设置[1]。为了能对这一阶段改革前后进行对比,本文用图示予以说明(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改革后将实践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其改革的趋势是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理论和实践课程完全并列开来,有明显的分界,并没有将职业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统一起来,而仅仅将实践课程作为理论课程的一个补充或延伸,其整体导向实际上还是理论为主。故此,相对“纯理论课程体系”来说,本文将之命名为“理论课程体系”。
(二)“宽基础 + 活模块”课程模式
在此之前,高职教育实施的“理论模块 + 实践模块”课程模式只是将实践课程作为理论课程的一个补充或延伸,并没将实践课程与职业岗位进行有效的结合,对学生的工作岗位能力的提升没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宽基础 + 活模块”课程模式是按照学习理论进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其课程教育目标定位非常明确,即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以及全面发展,这个阶段课程开发的要求就是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此阶段,综合职业能力分解为关键能力和从业能力,其中,“关键能力”的培养是通过集合一群相关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来实施的,体现一种专业知识面宽的局势,为今后职业发展奠定知识与技能基础,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并不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我们称这部分为“宽基础”部分;“从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学习模块,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块,这主要体现教学中的“活”——“教学模块设置的活,学习模块选修的活”,然后针对相应确定的某个岗位进行训练,为就业做技能方面的准备。
(三)“项目课程”模式
项目课程开发模式与基于学科知识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开发模式有着本质区别。项目课程模式是基于工作任务分析、行动导向的一种教学新范式,是为了行动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此阶段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通过工作任务分析来确定课程门类,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匹配;同时通过职业能力来确定课程的内容,因为知识的掌握应服务于能力的建构,所以应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来组织课程内容;进而应该按照工作过程来设计并确定课程的顺序。整个过程我们图示如下(见图3)。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工作过程是此阶段课程内容重组的参照系,是课程开发的导向,整个过程主要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学生全程参与职业活动为序展开。在教学中表现为,感知和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的相关知识要求,然后再开始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自始至终与职业实践相联系,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项目课程的开发更加凸显了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能更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立马上手操作;但这种课程模式存在不足就是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以往的教学理念影响,教师团队的观念更新等还无法适应教学要求,有时难以找到和开发出完全满足专业要求的项目,将所有的课程都改为项目课程还难以实现,同时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充足的教学场地、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大量资金投入等。
(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
“项目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分析,从而构建相应课程体系,可以说是从工作过程分析到课程体系构建单向过程,而并没能很好的并有效的施行工作过程及课程的双向研究,这就使得“项目课程”存在难以找到和开发出完全满足专业要求的项目这样问题,为此,课程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到目前为止,“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得到重视,该模式体现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间的双向研究,如图4所示。
高职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有三层含义:一是将课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通过分析、综合,把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并使各个部分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重新设计课程——课程自身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二是按照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的顺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课程建设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三是对学生从入学到走上岗位的整个在校期间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2]。
总结本文所述四个变革历程,可以得出:高职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职业岗位的联系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单向研究到双向研究的过程。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要组建课程开发团队,按照综合情境的分析-行动领域的导出-学习领域的确定-学习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六步法)的路径推进,将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学习领域(课程)中。
(一)综合情境的分析
本文所指的综合情境分析是通过调查研究对职业岗位分析、企业综合分析及社会分析的综合分析。而如今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都能做到先对专业所涉及到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然后再对专业的课程进行开发;然而却缺少从更广的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以求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本文就认为不仅要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还应该从企业层面及社会层面予以综合分析。企业层面的综合分析包括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岗位职员需求、企业职业能力要求及企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社会层面的综合分析包括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到国家层面的分析,分析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相关政策、行业发展需求、劳动力市场等方面。通过实时的综合分析,开发的课程体系实时更新以适应时代需求。企业综合分析与社会的综合分析最终还是要反馈到岗位的分析,企业综合分析与社会的综合分析所起的作用就是保证岗位分析的适时性,我们可以表示如图5所示。
(二)行动领域的导出
通过问卷、访谈、研讨等形式的调研,与企业专家、技术人员、资深教师、课程专家共同分析职业工作过程,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并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描述,从而选择典型的行动领域作为未来课程开发的重点。
(三)学习领域的确定
学习领域是经过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它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明线,以知识掌握为暗线,最终编制出功能类似于课程教学大纲的课程方案[4]。学习领域以培养相关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强调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和独立评估计划的工作能力。
(四)学习情境的设计
在进入实际教学环节前应对相应学习领域进行教学实施方案设计,即学习情境设计。实际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存在很大的区别,故此,如何在教学中模拟实际工作中的真实要素就成为学习情境设计的核心。前文提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双向过程,即“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相互促进与反馈的过程,即不仅要从实际工作问题或情境出发,利用真实而有效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或规范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教学环节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差异,缩短“学”与“用”之间的差距。同时,学习情境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学校教学条件、教师执教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等因素,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完成设计。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
每个学习情境的实施都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工作步骤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六个步骤的实施,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互动、体现了学生“学”与“评”的结合、促使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整体提升等。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效果
通常的课程开发过程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过程对比如图6所示。
从图6我们可以得出,课程的开发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不仅强调理论(应知)与实践(应会)的结合,而且强调工作任务中的任务关联,从而使构建的课程体系体现知识的关联与扩展,这些知识的关联与扩展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及构建学生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可以看到课程体系的完善可以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企业的岗位设置,引导企业进行岗位调整,从而重新知道课程体系的开发,体现教学与工作双向互动循环促进的过程。
迄今为止,国内高职院校通常较成熟的课程开发方法从注重理论的提升发展到不仅注重理论的提升而且还注重相关技能的提升。而工作过程化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是基于学生行动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在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这种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是技能、理论与价值观的加和,如图7所示,总体趋势还注重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设正处于转变模式、建立特色的关键阶段,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观,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课程的真正含义,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木特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开发和建设学习领域课程,才能建立起属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己的课程类型和教育类型。
参考文献
[1] 张建国,赵惠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趋向[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6):1-6.
[2] 李学锋.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0-15.
一级校长、部主任、教研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三级备课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四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2、西部农村中学校际协作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教研活动实施。至少开2次以上的研讨活动,以初三复习研讨为重点。
3、规范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要求,着力从6个方面来规范:
①每两周每位教师要求上校本研讨课一次。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听、评课。在学校规定的校本教研活动时间里研讨课、听评课同时进行。(至少2节课时间)
②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要提前通知教导处,并通知学校校级领导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开一次上交检查一次,每次上交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资料要求规范,填写要完整。研讨课的老师在上课前经集体备课研究后,用专用备课纸备好课。
③教研组、备课组认真梳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避免研究问题的随意性,研究活动必须有针对性,研究必须有连续性,最终将问题上升为课题。校本教研活动围绕问题来展开,集体备课围绕问题备课,授课者带着问题上课,听课者带着问题听课,围绕问题评课。
⑤校本教研活动过程步骤:
1、带着问题备课、围绕问题上课、围绕问题听课
2上课者反思
3教研组成员评课
4授课者对大家提出的建议反思
5教研组总结,下次活动安排。
听课之后要评课。评课要防止只唱赞歌,不提意见和建议的倾向。可坚持(123)原则,即每位听课教师(即评课教师)对上课教师所上的那节公开课进行评议,“肯定一条最值得借鉴的优点,找出两条突出性问题,提出三条操作性建议”,以帮助上课教师改进其存在的问题。教研组评课望参照评价量表进行。建议从教学思想、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等方面来认真评课。交流要有深度。
⑥教学帮扶活动是教研组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指导教师的帮扶活动最终要体现在帮上,所以每月至少2次的听被指导教师的课。
4、做好《开展城市、农村等不同区域以校为本教研活动运行机制、模式与行为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工作。
5、召开校级课题的阶段总结工作会议,对课题实施情况作出监督。
6、陈家桥中学电子资料库建议筹备工作
电子资料库建设是提高备课组备课水平,教研组研讨水平的重要资源保障。为了作好陈家桥中学电子资料库建设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想法:
1、注意从网上搜集各地的中考题(要可修改)、单元练习题、自命题、月考题,半期、期末考试题。特别是中考题按类型分类整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244-02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主要渠道之一,在促进我国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年限较短,往往只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在实质内涵建设方面没有紧跟到位,出现以“学科本位”为主线构建的课程体系与职业需求联系不紧密、教学理论与施工实践脱节等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脱轨。本文结合所上课程《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以道路工程施工的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与实践导向,基于道路工程施工过程对课程的目标、内容、学习情境、教学方法及效果评价进行全面的创新与改革,并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探索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与实践。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过程
对《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是指按照工作顺序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排序、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方法的选取,通过对课程的工作化设计与实践以期真实模拟与再现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每个工序与工种。将学习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迁移能力融汇贯穿于学习情境设计中,使学生能够亲历结构完整的道路施工的工作过程,获得实际操作技能,缩短课程教学培养的能力与工地实际要求及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1.综合情境分析。由于社会在飞速地发展,行业的发展、职业岗位需求势必也会产生变化,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方法对岗位、企业、行业、社会进行综合分析,从更广阔的层面上对课程《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保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课程体系的开发应具有前瞻性,并实时更新以适应行业乃至社会发展的需求,确保课程体系的时代合理性,加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及行业走势之间的联系。
2.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基于施工顺序的整合序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根据施工顺序把课程分为三篇(施工放样、路基施工、路面施工)16个单元,每个单元根据具体的材料及工序不同而细分为若干工作任务。
3.基于典型工作的学习情境设计。由于每个具体工作程序的实际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最大化地模拟或再现实际工作中的要素缩短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成了关键。利用真实的问题、案例或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要求学生按实际操作过程来解决问题,对完成效果参考施工规范进行综合评价。将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情境任务,并将职业能力要求融入情境任务中。每项任务均按照“资讯—策划—决策—实施—检验—评价”六步教学法组织教学,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即经历了一次相应的工作过程。
4.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单元设计成单项任务,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思”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具体教学任务,灵活使用“教、学、做、思”合一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引导式教学、现场教学、直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氛围、学习任务与工作过程一致。
5.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多因素的评价。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考试与测验。学校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技能的熟练程度和职业素养方面展开,而企业则主要是从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角度进行评价,如何在完成学校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达到企业的考评标准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探索。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高职教育课程开发与工作过程相联系,那么其教学评价必然离不开工作方面的因素。从工作方面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从招生企业和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两方面着手。走访企业,搜集企业对参加工作的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评价和对课程结构的认可程度;对参加工作的学生进行定期回馈信息的调研,调查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岗位乃至行业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无变迁及变迁方向。通过对企业和学生的调研,利用搜集加工后的信息对课程体系进行实时更新,使课程体系的构建动态化、岗位化、行业化。
三、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加快双师队伍的建设。课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必然在“理论知识”和“实体工作”方面对教师提出要求,既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对理论知识能够深刻地把握,又要求教师具有实际工作经验或到企业生产一线定岗实践,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具有较高的实践教学能力。
2.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推广“校中企,企中校”,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改革,充分发挥“校中企”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工地流动学校”,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共有合作模式。建立“校外顶岗实训管理指导小组”,对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顶岗实训进行管理和指导。
3.教材的动态化。教材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动态的。教师应针对综合情景分析,能根据社会或道路行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对教材进行增删、修改与整合,使学生及时了解道路行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
参考文献:
[1]燕晓红,刘芳,张建新,陈庆丰,等.“工程力学”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中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27).
[2]李学锋.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0-15.
[3]张燕,王建华,葛秀萍.工作过程导向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设计[J].职教通讯,2011,(6).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关于小学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重构的课例。
2、通过研究,探寻一些小学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教学内容的策略。
3、利用每周全校数学教师集中教研活动时间,观看"小学教学内容选
择与重构"优质录相课。通过研究,提升教师深入解读教材的能力,评课赏课的能力,转化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
发挥课题组成员在感性、理性上、教学上先行一步的优势,学科带头人起辐射作用,积极带头进行评课,帮助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尽快适应时代新的素质教育模式。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细心学习兄弟单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去外地听课学习的课题组成员要作好上传下达的工作,把听到、看到的当前最新教改动态信息,同时结合自己的体会认识进行广泛宣传,请专家讲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加大课堂数学改革的力度。
5.开展各年段集体备课活动,课题组成员在年段、教学上起示范、带头作用。
二、 研究途径:
1.广泛收集资料,利用各种参观访问等机会进行分析研究,撰写资料总述,提出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2.走进课堂,广泛听课,搜集教学案例;分析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找出改正措施;征求教师意见,搞好落实衔接。
3.理论学习与培训。遵循认知规律,把握学生特征。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汲取先进理念。
4.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仔细的研究,包括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
三、主要做法:
(一)紧紧围绕这个项目(主题)深入开展活动,大胆尝试,潜心探究,积极开拓,做实、做深、做新、做响这个项目(主题)。
1.加强理论学习,了解相关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学习,弄清概念,明确研究方向。对于研究的教学内容选择与重构两个核心概念,大家要在学习、反思、交流给予较为妥帖的界定。
3.查阅资料,明晰任务,寻求理论支撑。我们的研究必须从理论上寻求支撑,在进行大量的阅读与资料查询后正确选择理论与方法作为我们研究的理论支撑和我们进行后续研究的依据、原则与方法。
(二)注意五个结合——体现工作、学习、培训、研究一体化
学习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自主学习与专家引领相结合;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自我反思与不断提升相结合。
(三)加强常规活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扩大工作室影响
1.分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点,同伴互助,各个击破,分享交流。
2.坚持每学期一次语数的课题沙龙活动,从典型案例入手。
3.参与式研讨:围绕主题,现场研讨,轮流主持,大家归纳、聚焦、提炼和扩展、延伸、迁移。
4.在常态课中解决小学教学内容选择与重构策略研究,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语数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将成员达成一致认识的问题在现场活动中进行实践,相互观摩,学习评价。强调六个课堂实践环节:确定研讨主题―――成员研讨学习―――教学设计研讨―――教学实践和观察―――总结反思―――教学再设计。
四、具体工作安排: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与管理小组。
2、设计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
4、举行课题研究开题论证会。
5、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商讨、布置下一阶段课题研究实施工作。
6、查阅、学习、整理有关小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的文献资料,组织课题实施材料。
7、课题组在本校举行语文、数学专题研讨暨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8、课题组在本校举行课题沙龙活动。
9、课题组在本校举行语、数学科研究集体备课活动。
一、课程开发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强调理论与技能并重,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即是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设计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知识以及工作方法与经验,这一课程模式符合高职学生的思维特点及认知规律,在当今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理念,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设计,基于工作过程开发构建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学习领域课程。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中,通过对辽宁省食品产业的调研,根据其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的需求,明确了为食品行业培养食品检验员、品质控制员、食品安全管理员及营养师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通过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和学习情境设计,形成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学习领域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专项能力的重要载体。
二、课程开发方案
1.根据职业需求设计课程目标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核心课程。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食品检验工作岗位群之一,是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核心内容。本课程以食品微生物检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使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胜任食品检验员工作岗位的相关工作任务,如实验室使用维护与管理、微生物样品的采集、食品中微生物指标的检验、生产环境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出具检验报告等,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树立质量与安全意识。课程目标描述如下:
(1)知识目标。掌握食品微生物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食品样品采集和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掌握微生物检验一般程序;掌握食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计数和致病菌的国标检验方法。
(2)能力目标。能根据相关要求,正确采集和处理食品样品;能使用国标方法,对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菌、致病菌进行检测;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食品标准判定结果,并能规范书写检验报告;能正确使用微生物检测中所涉及的各种仪器设备;能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微生物检验室,并能对微生物检验室的建设提出正确设计方案;在食品检验过程中,能与其他组员进行良好沟通,并能根据实际检测情况进行方法变通,解决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增强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确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客观公正的工作作风,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开发课程内容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以典型的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开发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将理论知识渗透到工作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学习到必需的理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学编排上打破传统的课程章节,以建构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以实际工作岗位任务为线索,按照从行动到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设计的循序渐进的课程结构。根据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岗位从新手到能手的成长过程,以典型的食品检验工作任务为载体,从微生物的认识,到微生物基本操作技能,再到食品中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和生产环境微生物检测,最后微生物实验室的设计与管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合理整合,根据高职学生的思维特点、智能水平以及认知规律合理安排课程结构。
3.根据工作程序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教师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的用来学习的“情形”和环境,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学习情境根据食品企业微生物化验室常规工作及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程序,遵循从入门到熟练,从单一到综合、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同时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学习规律,设计了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的观察、食品中微生物指标的检测、食品生产环境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实验室设计与管理等5个学习情境和15个任务单元。各个学习情境既相互独立,又存在平行、递进和包容的关系,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既掌握了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又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
4.根据行动导向设计教学环节
行动导向教学旨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下达工作任务,学生则根据工作任务,通过独立查询资料、分析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过程、评估工作结果等一系列行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完全是在模拟企业实验室的校内实训场所进行,使学生能够在与企业环境相似的条件下学习和实训,同时,与学校的食堂及其他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接受真实的检验任务,如食堂餐盘、环境的监测、食品原料及产品(如糕点)的检测等,学生有真实的工作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企业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以检验任务书的形式布置检验标准、仪器设备、检验程序、结果报告等工作任务,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开展教学;学生则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资料、分析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检验工作,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锻炼,理论知识得到运用。任务完成后,师生通过共同分析、总结任务,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完成检验任务的检查和评估。
5.以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学习评价
在进行学习评价时,我们将职业能力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既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评价学生的工作态度与经验,这样就做到了既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评价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权重为60%,终结性评价权重为40%,评价方案见表2所示。形成性评价包括工作态度、合作精神、职业素养、工作方法、工作质量等内容,终结性评价包括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这样的评价方式突出了学习过程的考核,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把学习当做乐事。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改革,以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检验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根据认知规律,设计学习情境,对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了有效的革新。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加深了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岗位、职业标准及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获得了岗位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6.
[2]赵志群.对学习领域课程的认识[J].职教论坛,2008,(4):1.
[3]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傅伟,袁强,王庭俊.学习领域课程《化工用泵检修与维护》开发与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25-28
在学习了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中国职业教育的前辈进行了多种改革与尝试,并在模块化课程、项目化课程等领域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但这些成果都还在摸索与尝试阶段,不成熟、不系统。姜大源教授提出来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无疑促使中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向前进了一大步。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概述
所谓工作过程,指的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类似于德国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但又有所区别,它是植根于中国职业教育的土壤成长起来的一棵极具生命力的小树,它选择工作过程作为参照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旨在培养人的综合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级工)课程开发过程
(一)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筛选。淮海技师学院位于宿迁市经济开发区,对本市及本市周边地区跟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头脑风暴等方式,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相关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级工)的典型工作任务有:机电一体化设备与系统的简单设计、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机电一体化设备维护与修理,机电设备与产品制图,工厂供配电,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建筑机电使用与管理,ISO质量管理,机电设备营销等。
(二)行动领域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即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由于典型工作任务是筛选的结果,还是零散的,这就需要对典型工作任务实施进一步归纳,以形成源于典型工作任务又高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工作领域,称为行动领域,这是课程体系开发的平台。机电一体化专业行动领域:普通机电一体化设备行动领域,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设备行动领域,特殊设备行动领域。
(三)学习领域转换―――课程体系构建。即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作为一种教育,课程设计不能只考虑企业的需求,因为企业的目标是功利性的,功利本身并没有错,这是企业发展必需的。但是,教育还必须关注人的一生发展,所以,课程必须融入教育因素。这意味着课程既要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又要遵循认知学习规律。职业成长规律指的是从入门到熟练,从单一到综合,从新手到专家。使行动领域实施“教育学”的转换,形成所谓的学习领域体系。在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的行动领域实施“教育学”的转换,形成10个学习领域:
一是文化基础学习领域,二是职业素养学习领域,三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功能分析学习领域,四是电子部件制作与检修学习领域,五是机械部件加工作与设计学习领域,六是电机控制部件制作与检修学习领域,七是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与检修学习领域,八是自动控制系统功能关系分析学习领域,九是常用控制系统制作与检修学习领域,十是自动生产线运行与维护学习领域载。
(四)学习情境创设―――学习单元设计。即根据职业特征及完整思维细化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创设,一要关注职业工作过程的特征,工作过程的6要素:工作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它们是变化的;二要关注相对固定的思维过程,即个体思维过程的完整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每个学习领域都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具体如下:
1.文化基础学习领域由6个学习情境组成:(1)思想政治。(2)职业实务写作。(3)数学。(4)英语。(5)计算机。(6)体育。
2.职业素养学习领域由10个学习情境组成:(1)职业生涯规划训练。(2)书写能力训练。(3)心理训练。(4)礼仪训练。(5)团队合作训练。(6)理财能力训练。(7)口才训练。(8)“6S”管理训练。(9)就业指导训练。(10)模拟员工训练。
3.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功能分析学习领域由3个学习情境组成:(1)解构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2)解构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部件。(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技术应用与管理。
4.电子部件制作与检修学习领域由10个学习情境组成:(1)万用表的制作、调试与检修。(2)稳压电源的制作、调试与检修。(3)稳压电源的制作、调试与检修。(4)智力竞赛抢答器的制作、调试与检修。(5)脉宽调制器的制作、调试与检修。(6)通用控制器的制作、调试与检修。(7)数字钟的制作、调试与检修。(8)电灯亮度调节器的制作、调试与检修。(9)声光控制延时电路的制作、调试与检修。(10)数显可调恒温控制器的制作、调试。
5.机械部件加工作与设计学习领域由7个学习情境组成:(1)识读组合三视图。(2)绘制组合轴测图。(3)识读零件图。(4)识读部件装配图。(5)测绘零部件图。(6)用普通机床加工部件。(7)用数控机床加工零部件。
6.电机控制部件制作与检修学习领域由12个学习情境组成:(1)交流电机应用与检修。(2)制作交流电机正反转控制器。(3)制作交流电机降压启动控制器。(4)制作交流电机制动控制器。(5)制作交流电机调速控制器。(6)制作交流电机顺序控制器。(7)制作交流电机位置控制器。(8)制作直流电机启动、正反转控制器。(9)制作直流电机的调速控制器。10.制作直流电机的制动控制器。(11)自动调速控制系统的运行和调试。(12)交流变频调速器的操作与调试。
7.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与检修学习领域由10个学习情境组成:(1)M1432外圆磨床安装与运行。(2)X62万能工作台卧式铣床安装与运行。(3)T68卧式镗床安装与运行。(4)M1432外圆磨床调试与检修。(5)X62万能工作台卧式铣床调试与检修。(6)T68卧式镗床调试与检修。(7)气压、液压系统电气控制安装与运行。(8)气压、液压系统电气控制故障检修。(9)复杂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10)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一般检修。
现代职业教育认为,有效学习是指学生在真实工作情景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满足就业需要,还要培养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奠定持久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性文件。课程体系方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最核心内容,是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工学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被大众所认识。在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中,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科学的、符合工学结合要求和我国国情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模式。
本文围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对其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进行了研究和实践,较好地完成了课程体系的构建任务,对其他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以市场需要和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前提是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为此,我们制定了行业企业问卷调查表、毕业生跟踪调查表等,面向三峡区域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回收整理34份企业调查表和大量毕业生调查表,提炼出了专业人才岗位、职业能力和知识需求情况,形成了全面而准确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报告,为后续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及实践专家研讨会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和重要依据。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不受行业限制,可以从事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使用、运行管理、技术改造和维护修理,数控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修理等工作。三峡区域有许多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机电设备,特别是宜化集团、安琪集团、稻花香酒业、娃哈哈饮料厂、三峡烟厂、红旗电缆厂等大型企业,每年都需要大量中间层次的工作人员。另外外地需求量也很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还可以输送到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为我院机电专业群的龙头专业,2007年成功申报湖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随着2008年我院成功申报省示范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机电一体化专业也被确定按示范专业的目标进行建设。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和三峡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国家对高职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主要面向三峡区域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于机电行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同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确定的职业岗位群是:
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调试;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管理和检测维护;机械零件加工;机电产品的质量检测及售后服务;车间班组等基层部门的管理。
二、以职业生涯成长为背景寻找典型工作任务
每一种职业都对应着一些典型的工作任务。人的职业成长不是简单的从不知道到知道的知识学习和积累,而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即经历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发展阶段。
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在职业的某一行动领域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能够促进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发展,同时完成该任务的方式方法和结果多数是开放性的,可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典型工作任务是从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岗位工作任务中分析提炼出来的,它体现了一组难易程度相当、工作要素相近的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共同特征,而不针对具体的企业和个人。因此,寻找典型工作任务首先要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人手。
岗位工作分析是对某一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各种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分析的岗位既包括毕业生可直接上岗/就业的岗位,也包括经过5一10年的自主发展后能够适应的岗位。工作分析包括岗位工作内容分析和对岗位部门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
我们制订了《企业实践专家个人职业历程调查表》,对宜昌周边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实践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回收上来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整理出一系列工作任务,比如:机械装配、电气仪表安装、数控机床操作、电气设备维护、自动线设备检修等等。
在上述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挑选出部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召开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例如: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以及技术科等基层部门负责人。这些专家目前都从事着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工作任务,有着l 0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有着中职或高职教育背景,且都服务于大中型企业、承担整体化和综合性的工作任务。
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的作用就是通过与企业实践专家的深度交流,借鉴他们丰富的职业经历,寻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按照不同的阶段、重要的经历和变化对各自的职业成长过程进行了描述,列举了各阶段实际从事过、有代表性特别是有挑战性、能够提高工作能力的工作任务实例。将这些任务进行归类整理,我们寻找出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6个典型工作任务。
人的职业成长必须经历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发展阶段,为此必须依据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排序,为后期设计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系列学习任务奠定基础。我们将6个典型工作任务依序排列为:室内综合布线、六角螺帽(钳工)制作、机械零件加工、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机电设备维修、自动线运行调试和维护修理。
三、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要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学习,必须找到能渗透学习内容的载体,让学生不但借此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最终获得综合职业能力。这些重要的载体就是典型工作任务。
常用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模式有项目课程、任务驱动课程以及学习领域课程等。“学习领域”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的、用于学习的理论
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是从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包括“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及工作要求等)。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学习领域课程又需要按照“教育性”要求进行修正,所以并不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简单再现。但它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且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景中学习“如何工作”。
项目课程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课程也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强调对工作过程的规划,分析思考及反馈等,也可以反映典型工作任务。
学习领域与项目课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项目课程的随意性较大。学习领域的内容更庞大,经常以教学项目的形式出现,但有时也有一些工作过程不完整的学习情景。
我们依据找出的6个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出6个项目课程和3个学习领域课程。6个项目课程包括:室内综合布线、六角螺帽(钳工)制作、电机及电气控制、机械零件加工、机械零件数控加工、PLC应用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包括: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维修以及自动线设备的运行调试和维护修理。
项目课程或学习领域课程符合主体性教育思想,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开发成项目课程或学习领域课程,特别是一些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在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实践中,这两类课程可能长期并存。
由此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通识、专业基础、专业实践、专业拓展和公共选修五大模块组成。其中,通识模块主要有:形势与政策、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等,专业基础模块有:高等数学、机械识图与CAD绘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机及电气控制(项目课程)、PLC应用技术(项目课程);专业实践模块主要由学习领域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和余下的项目课程、顶岗实习等组成;专业拓展模块是根据不同的专业岗位方向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将来的岗位迁移需要和再学习能力需要;公共选修课程是为了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四、结束语
人的职业能力发展不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它需要具体的学习环境。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过程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研究必须将职业资格研究、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课程设计与教学分析等结合在一起。
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实践,是一项新颖而又艰巨的工作,对高职院校的师资和实践环境都是巨大的挑战,后面还有大量的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和课程标准等工作需要继续完成。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总结、改进,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工作任务分析 会计电算化 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旋律,课程改革是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着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使中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这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根据市场和企业需要设置专业,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则是当前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一项迫切任务和核心工作。
我国目前的会计行业已经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会计核算手段由手工操作逐步转变为会计电算化,已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会计的职能在不断拓展等。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形成,经济成分趋于多元化,新的经济现象层出不穷,如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我国,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开始进行跨国融资和投资、企业资产重组、资产置换、股权转换等。
我校会计专业多年来沿用学科式的课程模式,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相互脱节,教学方式呆板。在这种课程模式下,难以激发出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从调查会计岗位对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改革的意见中可知,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远远达不到企业岗位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传统的课程体系、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要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原有的课程模式,按工作岗位设置课程,以企业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来确定学习项目,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概述
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小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教理念,以教育科研为手段,促进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市场结合,搭建以职业教育研究所、教务处、专业系、合作企业、会计行业协会、教学技能研究会参与的六维科研工作体系。
基于工作任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过程与成果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转变教学观念
现代职教思想的建立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我系教师先后聆听国内知名职教专家赵志群、徐国庆等讲座,用面对面的方式与专家交流,请他们为我们的解答疑难,打开思路。组织教学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走出学校,学习先进思想和先进经验。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学习职业活动导向课程理论、项目课程设计技术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精髓,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营造人人参与的改革氛围。
(二)着力改革,科学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1.市场调研,从职业的源头开发课程。我们走访了珠三角100多家企业,对40多位企业专家进行访谈等社会调研。摸清了现代用人单位的岗位分布和用人要求,为课程改革收集第一手资料。
2.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项目化课程构建提供依据。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先后组织了行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课程开发顾问开展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会,通过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岗位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行为三条主线,细化了工作行为应用的知识和技能、难易程度和使用频率的高低,合理定位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为构建会计电算化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和制定课程标准奠定了基础。
3.分析课程结构,把职业的工作体系转换为学习体系。按照课程结构分析技术要求,我们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最终目的,设计课程结构,确定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习领域、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理顺了相互间关系。
4.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在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制定会计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形成指导教学工作的系列化文件。
5.开发职业活动导向型财会系列教材。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活动导向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项目体系编写职业活动导向型系列化教材。
(三)改革教学模式
建立“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采用“五结合”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同步结合---突出直观性;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体现连贯性;手工模拟实训与电算化模拟实训相结合---增强适应性;专业学习与企业考察相结合---加强教学的职业性;课堂学习与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强化能力),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四)改革教学方法
大胆创新教法,积极推行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法。如:采用“现场教学法”,将课堂搬到企业、搬到银行、搬到税务局,提高教学直观性;“一体化教学”,让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综合发展等。
(五)改革教学手段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校园网和互联网、金蝶K/3 ERP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精品课程网站)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进一步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和网页课件、Flash实操示范、视频、教学过程录像、电子教案、问题在线解答、在线题库等。在教学过程采用了上述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充分调动了学生眼、耳、手、脑,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六)推行“一专多能”的考证体系
“学历、职称、技能、经验”是学生就业的四块“敲门砖”,我们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计划实施“一专多能”考证体系,推行多证书制度,职业资格(从业资格)证书与职称证书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助理会计师职称)考试,提高就业竞争优势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践证明这种学生动手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七)建立职业导向型考核评价体系
我们根据企业会计岗位用人的需要,围绕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来设计学习领域(课程)和学习项目,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教学评价逐步实现“九化”,即评价标准职业化、评价核心能力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形式项目化(岗位化)、评价安排全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成绩认定科学化、评价反馈导向化。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效果与评价
(一)企业专家对课程的评价
2008年12月至2010年8月,为考察专业改革是否符合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求,课题组向企业发出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座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进行评审,企业专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如广州勤建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宋文武女士说:《会计电算化专业》专业教学培养方案,贯彻了“实际、实用、实践、实效”原则,体现了职业教育科学先进的人才观和教学观。广州市安正达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卢道宏先生评价:职业活动导向型财会系列教材,围绕了现行会计工作岗位任职人员所需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行构思和编写等,说明会计电算化专业改革的最终目标达到了企业对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教师、学生的满意度提高
教师普遍反映改革后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专业开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的反馈意见,满意度达95%。
(三)提高了专业教师队伍的素质
教学改革,强化了实践教学,理论为技能服务,特别是项目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培养与锻炼教师理论与实践一肩挑的一体化能力,他们既懂传统操作又会利现代的教学设备开展教学工作。另方面,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高了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快速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和个体的业务素质,造就了一批教育科研的骨干队伍。
(四)课程改革的最终效果实现了就业顺畅、生源火暴
通过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特别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应用素质和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根据跟踪资料统计,06-08级会计电算化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率91%,平均薪资每月1800元以上。就业顺畅,带来了生源火暴,在校生人数逐年直线攀升
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改革等研究成果,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必将对今后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评价改革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愿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围辐射、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莜玮.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国家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文件精神,高职教育应该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专业技能的形成为目标,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也必须树立基于职业岗位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观念,采用适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而项目化教学就是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紧密联系职业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依据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将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设计成专业技能训练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1 课程性质与任务
1.1 课程性质
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是水利工程及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该课程以工程力学基础、工程制图、建筑材料与检测等课程为前导课程,其后续课程为水闸设计与施工、重力坝设计与施工、顶岗实习等。
1.2 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进行常用水工混凝土结构构件(梁、板、柱等)的结构设计,识读与绘制结构施工图。主要依据力学基本原理和大量的试验基础建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一定的构造规定加以规范和完善,该课程实践性较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与概预算、水工建筑物的维护与管理、水利行业相关职业证书的获取等专业活动中,具备必备的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配筋计算原理、能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并能很好地按图施工。
2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
2.1 设计理念
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设计,打破原有的传统授课章节概念,根据水利工程特点和“必须、够用”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要求确定知识、技能、态度目标。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的项目化设计,首先,邀请本专业领域的企业和行业专家,对相关企业的一线工作岗位人员的有关工作和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全面的调研,再确定课程内容和工作项目;其次,对所确定的工作项目进行分解和细化,以获得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同时确定完成工作任务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最后,再与专家们一起讨论所设置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是否满足了实际工程需要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同时对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进行评判和鉴定,检验学生掌握的各项能力是否达到工程实际要求。
2.2 项目化工作过程设计
按照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结合专家意见,对课程进行归纳和整合,有针对性地组织并实施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设计。本课程通过大量的实践调研,选取工程实际中的结构构件梁、板、柱等为载体,将课程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进行整合,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按认知规律和能力渐进的成长规律分成若干个基本工作过程的任务。见表1。
将该学习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对应地提出具体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以项目1为例,该项目分为4个学习任务,要求达到6个知识目标、4个能力目标和5个素质目标,具体如表2。
3 课程教学的实施
在课堂组织教学上,按照教学方案的设计,采取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以工作过程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分项目完成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各项目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现场实际工程录像、图片等资源,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基本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组织与实施,下面以学习项目1中的任务1中预备知识(表3)为例。
4 考核评价
项目化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考核评价,其特点是将能力、素质、知识的考核融入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本课程的考核标准参照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二级建造师),有利于有效培养学生的应职能力,推进“双证书”制,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既能激励学生、促进教学的改革发展,又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课程考核成绩组成见表4,表5;其中过程性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结果性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过程性评价以项目为单元来进行。每个项目成绩都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考核依据是提交的成果、作业、平时表现等。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内涵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此种模式以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前提,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把握相关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素养和技能水平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有助于专业知识、能力的对接及工学的结合。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高职商务口译课程改革策略
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实现课程与工作一体化,将实训室作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各个项目(商务场景)的场所,保证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的一致性;采用工学结合,项目推动的方式主导教学过程,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商务接待、企业介绍、商务洽谈等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分解,到一体化实训中的工作面试、商务礼仪展示等项目实训,再到专业顶岗实习,实现教学向工作岗位的逐步迁移。
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商务情景现场口译的职业特点及要求,按照准备、实施、检查、总结、评价这一教学过程,对完成实际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序化,并以此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具有教学内容的职业针对性。另外,遵循职业教育的认知规律,由简到繁,由易至难,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教学项目,实施任务型项目类导向,做到教学做合一。
我国高职院校同国外先进高职院校在课程实践教学方面的差距较大,我们必须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任课教师必须要有新思维、新理念,摒弃封闭、落后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水平的实践教学新思维和新方法,才能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并提升至新高度之中。本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的措施:
(一)以新教材为载体,选择合适的辅助教材,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积极探索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及课外专业活动,组织英语口语、演讲、口译、写作戏剧等竞赛,并积极进行讨论式、提问式、渗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及考核方法的改革。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动手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二)利用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利用幻灯片、投影仪、录像等基本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每次上课准备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建立多元化的立体教学环境。
(三)进一步加强商务口译师资队伍的完善和建设,鼓励教师学习相关的商务口译知识,更多地到企业进行实践,并考取相关的口译及翻译职业资格证书。现阶段的商务口译及翻译教学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承担,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兼职实践教学,为学生传达更丰富多样的口译及翻译知识和技能。
(四)结合学院网站的进一步课程和专业建设,让学生利用网络课程和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网站,根据自己的课外时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学习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搭建专业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如在线答疑、网上练习、在线测试、论坛交流等。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高职商务口译课程改革的应用价值
(一)以高职教育政策为导向,结合高职教育目标,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高职院校制订商务英语现场口译及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盲目照搬本科院校,要熟知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使学生掌握商务接待、商务谈判、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商务口译及翻译技巧,能承担产品展示、企业介绍等商务活动的一般英汉口译及翻译工作。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要与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标相一致。
(二)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并进行市场调研,结合市场需求选取具有专业性与时代性的教材
主教材选用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徐小贞主编的高职高专行业英语系列教材《商务现场口译》,辅助教材是《商务口译教程》《商务英语口译教程》等高职高专适用教材。面向行业,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案例真实,可操作性强,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内容与时俱进,顺应时展变化,时代气息浓厚。
(三)课堂活动从“教师为主体”到“学生为中心”转变
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所做的一切都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激发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内课外活动的强烈愿望、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转化为学生内在需要和要求,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获取有活力的知识。以中国饮食文化口译为例,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口译教学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口译要点,举一些相应的例子,在很大程度上不贴近学生各自生活中所接触的中国饮食。于是,当学生们真正接触到自己生活中的相关饮食翻译活动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课堂的适当讲解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搜集各自家乡的特色食物、自己喜爱的食物等的图片和英文表达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加紧密地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另一个方面,他们的好奇心和热情也在很大程度上被调动起来,实现快乐学习的过程。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会为课堂效果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四)教学内容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其关键能力发展
部分学生在学习《商务现场口译》这门课时,希望能较为熟练地在常见商务活动中运用商务口译技能,但学习过程中仅靠机械地背诵、记忆和积累词汇,而忽视了百科知识的积累,连生活中常见的菜式翻译都是极大的挑战,因此要学好这门课,必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综合能力的发展。一方面学校可在低年级阶段开设专题阅读、跨文化交际或者视听课程,如《英美报刊选读》《商务视听说》《西方文化入门》等;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课下定期去图书馆借阅老师推荐或网络畅销的课外书。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企业社会实践
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成果的一个前提是,教师具备扎实的商务和其他学科知识,扎实的口译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口译经验。高职院校的一部分教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历,但是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教学内容与真实工作过程严重脱节,而另一类教师从企业中来,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在教学方法上却存在诸多问题。针对目前高职院的师资队伍情况,加强口译教师在职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势在必行。首先加强教师的理论素养,多派教师参加口译研修班,以开拓视野,交流经验。同时要增强实战经验,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走出校门,下企业调研或进行企业实践。社会实践可以把企业最前沿知识及技能需求带到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带来更丰富和实用的知识,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市场要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如果只是在学校闭关学习,学到的便是脱离市场的知识,或是滞后的信息,这都违背了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自身不懈的努力和学校各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纪淑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J].职教论坛,2010(02).
[2]蒋阳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08).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知识面广,包括车、铣、刨、磨及数控等先进的机械制造工艺方法,教学目的是培养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这门课实践性较强,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性不高。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且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不断呈现,这些都将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冲击。因此,针对中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的教学现状,笔者所在的机械教研组近年来致力研究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改革,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运用“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模式。这对解决该课程的教学问题,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模块化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而言,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即学生的做。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方法论和教学法,“教、学、做”三者以做为中心,做即实践,是学、教的基础,怎样做便怎样学,便怎样教。借鉴“教学做合一”理念指导模块化教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发展和迁移。笔者根据所在学校近年来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专业课程中实施“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以下经验和教训。
一、中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改革
1.实施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模块化课程改革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模块化课程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性为特征,教研组成员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重组,使教材模块化。首先根据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6个主模块:毛坯加工的基本工艺、机械加工、特种加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装配、认识先进的制造技术,再细分成若干子模块。各子模块由若干个课题组成,课题以工作任务形式呈现,其中包括理论知识链接和实践模块。而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不断呈现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内容,作为知识拓展模块安排在每个课题的后面。其中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实践模块中的工作任务与相应工种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要求相互融通,且参照工厂一线较普遍的加工案例,以便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各种机械加工工艺。课程中的每个模块教学相对独立,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工种)和不同的教学层次进行教学,例如“车削”模块中有基础模块和综合技能模块,从而适应了不同专业的教学。
2.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施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在机械专业实验班级中,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各模块的学习可以先实施理论后进行实践模块,或者先实践后理论。实验教师主要以现场教学为主,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主要起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广泛运用“做中学、做中教”,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实现学生动脑和动手的紧密结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构建有效的评价体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依据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笔者学校在实施模块化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通过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经验,发现和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模块化课程的编写时,在每篇课题后面附注多元化评价表。另外,在学期结束后用多元化评价体系衡量学生的成绩,如笔试、现场操作、作品评价等。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评出学生的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实施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的相关因素
1.配套性的教学设备
“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多以现场化教学为主,需要建立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因此学校设置了铸造、车工及电焊工及其他相应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清楚划分理论教室和实训区域。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还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便于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果一些实训设备配置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建立一些模拟的,例如铸造,用蜡油代替温度较高的熔融金属,这样既使安全型提高,也能满足学生的技能操作。
2.模块化课程体系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教师的活动
模块化教学多以分组学习为主,我们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异质分组,可以取长补短,保证学习的有效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具体包括各小组实施工作任务的方案设计、任务分工、资源分配等。学生是教学活动组织管理的主体,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相互交流、相互监督。教师承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不断引导学生完成具体的工作和任务,协调各小组之间、各成员之间的合作,主导着课堂的整体计划及实施,发挥主导性作用。
3.“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为了满足“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教师必须具备更完整的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使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任教的专业理论课教师要不断进行专业实践的锻炼学习,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以自身的实践角度来提升教师对机械制造工艺专业理论的认识。教师要多参加具体岗位技能培训,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学校还可积极聘请机械制造行业企业的一线工程师来指导实践技能型课程的教学,从而进一步完善“双师结构”。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改革,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模块化课程中的任务为载体,以实践操作为手段。我们让学生在具体工作任务中 “做中学”“学中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地改善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教学现状,使得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均得以提高。以上是笔者通过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实践改革中提出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希望能得到同仁们的指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