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8: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市政道路工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市政工程建设,使得市政工程造价估算与控制受到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关注。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可以对市政道路项目的投资决策起到指导作用,工程造价估算是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也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工程造价估算成为工程造价管理中应首要问题。
1.相关概念
市政道路工程造价,即市政道路工程的建造价格,是指建设一项市政道路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即该工程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在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工程造价分为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建设项目造价,即从业主角度,反映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从建设筹备到竣工验收的全部固定资产费用之和(Cost)。包括建筑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等项费用,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竣工决算范围大体一致。工程造价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形成的工程价格(Price),属于价格管理的范畴,如工程或设备的中标价、合同价。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是指在投资决策阶段,依据所掌握的资料及投资估算指标、经验和方法,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投资额进行估算。
2. 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新体系
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贯穿于整个研究阶段,是评价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工具,是市政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中确定成本的主要依据。
2.1 建设前期
建设前期包括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建设前期,建立以工程定额为基础的工程投资控制体系。主要适用于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预可研、可研阶段和设计阶段中的投资预估算、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其作用为初步确定和有效控制投资。
2.2 工程交易期
工程交易期主要指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组织招标、投标、评标、定标及签订施工合同的阶段。在工程交易期,建立以工程量清单报价规范为核心的工程交易体系,主要用于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便于市场形成价格。
2.3 工程实施期
工程实施期是指施工合同签订后开始施工到完成竣工验收的阶段。在工程实施期,要建立以合同管理为重点,以验工计价为方法的造价确定体系。
3. 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以定额管理为主
定额就是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为完成任务而规定人力、物力、资金等消耗量的规定额度。就目前来讲很多发达国家已不再使用定额 管理工程造 价体系了,而我国仍然受到以标 准定额管理为主的管 理体系束缚。
工程建设的定额是指在单位产品上的人 工、材 料、资 金等消耗量的标准。这种体系表明在一定的生 产力发 展水平下,完成某工程产品与生产资料相应的数量关系。如设计及施 工图、施工、竣工预算等都按公路工程定额编制。而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现在工程预算的计价依据在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水平明显落后,全国执行同一套定额标准,不能反映公路建设企业的费用水平了。
定额水平的落后等问题让造价不准确,节、超概算问题时常发生。
4. 工程造价成分及特性选取
按照不同的费用及性质,现在建设的工程投资一般由以下费用构成:工程的建设安装费用,工具器械设备的购买费用,工程建设预备费、货款利息及固定资产投资调节税等。
工程特性是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要全面考虑所选的工程因素,否则就不能体现造价的特殊性及差异性。但是根据实践,工程的每个因素都可以影响到工程造价,若将所有因素都进行考虑,模型的建立没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所以要挑选对工程造性影响较大的工程特性进行考虑。
建安费是工程造价的基础,知道建安费就可以根据概预算编制办法,运用各种费用的取费方法,算出各种费用,进而计算出工程造价。市政道路工程建安费主要由路基、桥涵、隧道、互通路面工程等几部分建安费所占用,那么分别根据各主要组成建安费的单位工程,对决定建安费的工程特性进行分析。
路基工程有四个工程特性分别是横断面高度、宽度、类型和地基处理类型;;路面工程的工程特性有路面形式及地特征。路面形式分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地特征不同的道路遇到的情况不同。高速公路遇到的施工地形有平原区、山岭区及重丘区而普通公路分两种:平原微丘区和山岭重丘区。不同地单位公里造价差别很大。
造价的确定还有一些动态因素。由于不同时期建筑物品的价格不同,建筑材料费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甚大,所以要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地区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偏远如、新疆等地区费用标准要比我国其他地方都高很多,根据《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取费标准,就把我国分成一、二、三类不同地区确定取费标准。
综上所述的工程特性可以对市政道路工程的造价情况进行较全面的反映。
5. 结语
市政道路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依然是非常有限和匮乏的,资金短缺己成为制约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工程实施阶段是造价动态控制最集中的时期,设计阶段未考虑周全的缺陷往往在这阶段暴露出来,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设计变更,造价也随之变化。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经验,加强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估算动态管理和监督,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真实性,使建设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进―步提高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效益。
参 考 文 献 :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采用专用测量器具,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把市政道路设计图纸的位置、数据、几何形状真实的放样到实地。其测量放样的成果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及建成后的功能。测量工作贯穿市政道路工程的各个阶段,它开始于工程之初,深入于施工的各个点位,直至工程竣工。市政道路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是施工放样的测量工作。
二、前期工作
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属于线路测量范畴,所以它具有和一般建设项目测量的不同性。由于大型构造物对于几何尺寸及标高要求极为严格,这样就使得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无论是在控制测量中还是在施工放样中,都应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科学的技术方法。测量人员在测量工作开始前需要全面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及要求。按有关规定进行测量仪器、设备的常规检验和校正。
交接桩范围包括路线控制桩和水准基点。路线控制桩包括直线转点桩、交点桩、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的起讫点桩等。交接桩时要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原设桩点的有关资料,进行室内审核和现场查对。用测量仪器对重要桩、点进行施测交接,做出详细记录。交接中发现的问题,如误差超限、错误、漏项以及需补测或精测等事项,应明确处理办法及负责施测单位,然后写出“交桩纪要”,交接双方签字。
依据有关规范、图纸、验收标准、招投标文件及本单位的有关文件等,按照实施工程的内容,根据依据中的有关测量需要检查的内容而定。复核测量为了保证道路路线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确保施工中不发生任何差错,在施工前必须把设计单位提交的全部控制点(平面控制点、水准点等)进行复测。施工复测的工作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横断面等。施工复测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原有桩号的准确性,经过复测,凡是与原来的成果或点位的差异在允许范围内时,一律以原有成果为准。对经过多次复测,证明原有成果有误或点位有较大变动时,应报有关单位,经审批后,才能改动。施工前,除详细钉设中线桩外,尚须加设临时水准点及横断面,在道路两侧明显位置标出桩号。在道路工程测量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测量误差,定期进行测量仪器、设备的常规检验和校正。
三、施工测量
道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工作有测设施工控制桩、线路坡度放样、路基边桩测设等。施工测量时应先对道路中线恢复。由于中线上所设的各桩点在施工中往往被破坏,为了保证施工中线的正确性,在中线复测中应做好所有主要中线控制桩的保护工作,需要在不受施工干扰,便于引用、易于保存桩位的地方,施测施工控制桩。方法有平行线法和延长线法,以作为施工的依据。开工前对中线桩位置,应采取妥善的保留措施(固桩和护桩等),以便施工中随时检查和恢复中线,这是各种工程施工测量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线路坡度放样是根据纵断面图上个中线柱点的设计高程,在现场利用水准仪后视附近水准点,用视线高测出各桩顶高程,桩顶高程减去设计高程,就得到该桩的填、挖高度,并用油漆注于桩上。在道路施工中,多在路边两侧钉设平行中线的施工边柱,并测出各桩顶高程,用以控制中线、路拱和缘石的位置和高程。
首先,路基施工测量。路基的基本形式是路堤(挖方路基)和路堑(填方路基)路基施工前,应把路基边坡与原地面相交的坡脚点(或坡顶点)定出来,以便施工,测设路基边桩的方法有图解法和解析法。路基施工测量包括路基边桩测设和水准测量。就是在地面上将每一个横断面的路基边线用木桩标定出来,即在道路两侧边线外0.5~1.0m处,以5m、10m或15m为间距钉木边桩,并测定各桩顶高程,用于施工时的边线控制和高程控制。对全线设计遂桩坐标进行复核,审核承包人上报路基测量放样资料并对路基边桩的放样进行旁站或抽检,特别对高挖、高填路堑、路基的边桩放样必须进行监理抽检,认真熟悉设计横断面图,根据路基宽度,边沟尺寸、坡率、平台宽度及高程等设计数据准确放样,以避免因边桩放样不准确,而出现的路堑欠挖或超挖,影响路堑边坡的稳定路基边桩的准确放样,指引路基工程施工。对路基质量及中线偏位的控制,将取得较好保证。
其次,基层施工测量。在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做出试验段以便确定虚铺系数,此时应用水准仪测出试验段路基平整后和稳压后的高程,与设计高程对比,以此修正虚铺系数,直至符合设计高程要求。
再次,路面施工测量。市政道路路面一部分为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路面施工前应先对边线进行恢复,按桩号在路基上打出边线桩,测定各桩顶高程,用于施工时的边线控制和高程控制。沥青路面施工前也需先做出试验段以便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在施工时应随时测量碾压后的路面高程,根据结果修正松铺系数。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应校验模板,施工应复核路面边线及高程。路面工程要求高标准的平整度、横坡度,且要确保路面设计厚度和纵断面在进行路面施工之前,应该按照路面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将标高和路线中线、边线的坐标计算出来,确保路面的施工质量。
四、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主要测定各项工程竣工时主要点位(如道路交叉点等)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以及确定道路中线及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主要内容是中线测量、高程测量,横断面测量等。中线测量利用施放的护桩恢复道路施工前原有的控制桩,进行中线贯通测量。高程用水准仪直接测定。竣工测量完成后应将临时水准点通过水准测量移设于固定建筑物上,也可沿道路埋设混凝土水准基点,作为运营维修时掌握道路标高的依据。横断面测量的且是检查道路宽度、路拱和缘石的位置和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工程竣工后,应对工程中测量资料进行整理编订。按竣工资料要求将交接桩记录、测量复核成果表、每道工序的水准测量记录及竣工测量等测量资料整理成册。根据竣工测量资料编制竣工图(包括竣工总平面图、分类图、断面图以及必要的说明等)。市政工程竣工图是城市基本建设的重要档案,对于市政工程的规划管理、改建、扩建以及抢险、战时修复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各种地上、地下和架空的市政公用设施将随之增多,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市政工程综合系统。为了便于各方面的使用,可将各种市政工程的竣工位置资料数字化后,统一储存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数据库内,然后根据需提取有关数据,用来绘制各种竣工图。
五、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是一项关乎民生的工程。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中,测量作为一项关键性的基础工作,贯穿于整个市政道路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测量质量的控制应采取全过程控制和动态控制相结合的方法,从抓每一道工序的测量施工质量入手,保证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直至标段工程的测量质量。要全面探索和把握施工测量控制工作的内容和要点,以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市政道路工程具有施工阶段性强、工期紧、工序复杂,影响因素多以及点多面广、质量要求高,受自然和施工环境影响大等特点,这些影响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最终的工程造价,因此对工程成本控制也会带来影响,并且市政道路工程中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分析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对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具有深远意义。
一、市政道路工程成本影响因素
(一)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与成本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优劣直接影响工程成本,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可加快施工进度、并可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合理的劳动力组织可更好的发挥工人的工作效率、减少用工数量,合理的作业组织和施工顺序可实现立体交叉作业,并充分利用工作面和空间及时间等资源,实现在不增加资源的前提下缩短工期,最终实现项目投入最小产出最大,提高其经济效益。
(二)施工工期。施工工期与工程成本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互相关联、互相制约。
(1)工期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按目前我国生产基本建设规模,如果在建生产性项目的建设工期缩短一年,则国民经济可增加收益是一个可观数字,同时还可消化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2)工期与自然损耗和无形损耗的关系:设备和建筑物不论是否使用,都会因风吹、日晒、雨淋等原因产生自然损耗。此外,设备的无形损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所以,缩短建设工期可使先进的工艺设备提前进入生产,有利于发挥新产品的优势,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3)工期与固定成本的关系:缩短施工工期可以降低施工企业经常性的实际支出,从而降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总费用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构成,
(三)施工质量。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伤费用之和。因此工程质量应结合具体条件以及规范要求进行确定以减少对成本影响程度。
(四)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施工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目标之一。安全工作越好,处理安全事故的费用就越少,施工所受的干扰也就越小,不但给国家、集体和职工个人都带来重大的损失,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施工进度势必受到影响,可见安全工作与工程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施工安全制约着工程成本,工程成本依赖于施工安全,二者是统一的,在招标工程中应考虑适当的安全管理费用,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五)设计变更。业主提出的设计变更主要是指在前期业主没有协调好相关单位,或由于规划以及工程功能等考虑不到位,需进行调整等因素,该类变更不违反常规,但其一旦发生往往导致造价的增加; 设计方提出的变更主要是对图纸中存在的遗漏进行补充,该类变更也会增加工程造价; 施工方提出的变更则可能由于原来制定的材料采购不到或不方便采购或价格过高,因此建议采用其他材料进行代替,一般情况下是以提高工程质量为由用价格高的材料代替价格低的材料因此可导致造价增加。
二、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原则
(一)全面控制原则。全面控制包括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1)全员控制:施工项目成本是考核施工项目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它涉及到整个项目部的各个部门,也与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需要大家共同关心。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2)全过程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整个周期,因此,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工程施工及竣工验交)都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
(二)目标管理原则。成本控制必须以目标成本为根据,对企业的各项成本开支进行严格地限制、监督和指导,力求做到使成本发生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即以最少的成本开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同时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可将企业的成本目标层层分解,形成一个成本控制系统,使每个部门和个人明确成本控制的目标或标准,便于明确各部门及个人应承担的责任。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三)节约原则。节约就是项目施工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三、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途径
(一)成本的起步应从招投标开始着手。先算后干,是控制成本的第一步。在招投标的过程中,成本核算和效益目标是控制和编制施工预算的重点考虑因素。投标书是以综合单位体现某个单价的,具有很深的隐含性。我们提倡在编制预算前应调查研究和精心测算,摸准市场行情,结合企业劳动定额,反复计算成本,尔后确定既符合国家与行业标准又适合自己企业经营的预算。在报价之前提出自己既合理又符合招标文件的报价参加投标竞争。
(二)分割单价合理实际、有所侧重。有些业主要求中标单位在开工前,在总价不变的前提下,将中标预算的单价进行必要的修订,作为以后合同内及合同外发生项目的计量支出依据,即所谓的“单价分割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根据工程情况仔细分析研究,调整单价时应有所侧重。
(三)严格控制消耗是成本控制的关键。中标工程一般都以低价取得,在这种情况下,使项目完成后的企业效益最大化的主要途径就是严格控制成本,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执行预算定额做起。细化施工计划则是控制成本的有力措施。市政道路工程在中标后,一般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制定较为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请监理办公室审批。一旦施工组织设计被批准,施工单位通常依照这个计划进行施工。
四、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期紧、任务重,成本控制程序的可借鉴性强,平时应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教训。在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中心可以去粗取精,通过一项或多项工程的实践,使成本控制在本企业内做到有章可循。这样一定可以为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近年来,重庆抓住直辖、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库区建设的发展良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极大进步,城市建设也因此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状态。但是,在城市建设中仍存在工程造价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现象,以至于项目投资失控,资金缺口较大,对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制约影响。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造价和科学地管理造价事在必行,工程造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就是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限额范围之内,适时纠正发生的成本偏差,力求在建设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和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
2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近年来参与建设的重庆大学城市政道路项目情况,从2003年启动大学城建设项目起,截至2009年9月,已完工的市政道路项目约十余个,建设规模近30公里。经分析,已完工的市政道路项目中,部分项目存在审定金额超初设概算的情况,有个别项目超过预算近15%。通过对这类项目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造成成本目标被突破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项目建设周期安排不合理:工程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对项目建设周期的统筹安排,以及对项目建设期政策、市场等变化的预计不够,造成建设时序安排的不合理,影响工程进度,从而影响工程造价。②市场的不确定性: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造成建设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成本目标的实现。随着科技产业的发展,工程建设中的新材料、新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也造成建安成本的直接增加。③对工程环境了解不够:工程所处位置、地形地貌的不同均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项目前期阶段的实地查看、地勘资料的收集不全面都会影响项目造价。
3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通过不断总结和摸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达到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如:重庆高九路(渝中区段)道路工程,节约了原预算的11.7%;新溉路市政道路工程节余近13%。总结此类项目,主要采用了以下措施:
3.1合理安排工程周期
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科学合理地安排建设周期,可以使分解到各个单项的项目成本按时间节点进行有效控制。使工程从项目准备开始,经施工至工程移交,成本控制工作都要伴随项目的全过程。为更好地控制成本,集团对拟实施的市政工程项目按年度和进度制定了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一方面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合理安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确保工程质量,减少施工成本支出和返工费用,使工程成本始终处于有效的控制范围内。
3.2严格控制建安成本
严格控制建安成本降低工程造价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项目虽能按期保质完成,但工程成本却出现了严重超支的现象。这就需要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造价管理进行有机统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建安成本进行管控。具体措施有:
①对照目标成本确立合同价款。项目的合同价原则上都不能突破目标成本,按照施工图预算最高限价为中标合同价。在实际操作中,常采用由合同部专业工程师和社会审计单位以“背靠背”的方式编制施工图预算,经核对后形成正式成果。若施工图预算超出目标成本,则应调整设计或降低材料成本;若招投标过程中设置了最高限价的,以施工图预算作为最高限价。工程开标后,中标价即合同价,为达到对工程造价的整体控制,原则上不予随便调整。
②确定招标、合同的合理标准版本。在实际工程管理中,结合历年实施的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参照其他成功的经验,我们制定出符合法律、法规,并切合实际的招标、合同版本。在招标文件中规范工程报价、计价、结算等内容;制订施工类合同文件标准版本,规范工期、合同价款、支付方式、风险范围、材料设备供应、竣工结算办法、违约责任、合同解除等重要条款,作为合同的重要要约。通过制定以上文件,实现对工程承包商的制约,增强预见性,减少索赔,并就施工中可能产生的职责不清、延误工期等情况进行事先约定,以确保双方按约履行。
③内、外控相结合,降低施工阶段成本风险。合同价一经确立,影响目标成本的最大风险在于施工阶段。通常采取“内外控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控:外控,在施工阶段对工程变更、工程签证、新增项目、暂定总价项目、暂定材料单价、材料涨跌调差等内容按合同约定进行严格审核。内控,在项目部内部组织专业工程师对工程签证、工程变更、新增内容、暂定总价项目、竣工结算及时实施内审,交由社会审计进行复审,坚持层层把关,保证其准确性。
3.3有效控制材料、设备价格
由于材料设备费约占工程建安造价的70%,所以有效控制工程材料成本应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建立价格信息网络,及时准确了解市场上最新的材料设备价格信息,根据项目定位,适时调整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二是对于大宗材料设备的采购,采用招投标方式,若金额不足招投标的,也应尽量货比三家,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采购;项目主要材料和设备采用甲方供应或暂定单价的方式,掌握主动权;三是把握好订货时机,避免供货不及时造成的施工索赔。
4结语
道路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来说,其成本控制和责任成本核算是企业争取项目效益最大化、拓展施工领域的关键所在。企业实现项目的最大化,是体现企业和项目管理水平的集中表现。
一、工程造价管理
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一个批准的额度范围之中,并随时纠偏,以使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优化使用人力、财力和物力,最终可取得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同时,应用科学、技术原理和适当的方法,并坚持各负其责,统一目标的原则,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全方位的、全过程的,且符合客观规律与政策的所有组织活动与业务行为,这就是工程造价管理。
二、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一些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系统研究发现,造价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环境的不确定性所致。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建设材料的价格往往不具有稳定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成本目标的实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工程建设中用到了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材料,这也会直接增加工程造价。
2.项目的建设周期计划不合理。一些工程管理人员没有统筹安排项目的建设周期,再加上市场变化、项目建设期间的政策了解不够,又没有提前预测到,自然会造成建设周期的不合理安排,从而影响工程进度,进而影响工程造价。
3.对工程环境的了解不够造成成本增加。工程所处的地理地质环境、地形地貌的不问都会影响工程造价。因此,若是项目前期的地质勘察、实地查看资料收集的不全也会实成本突破预算。
三、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
控制成本的第一步就是先做预算。在招标、投标的过程中,控制和编制施工预算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就是成本核算与效益目标。投标书是以综合单位体现某个价号单价的,具有很深的隐含性,施工单位在对一个单价进行确认与认可时,需要全面考虑整个施工过程中为完成该单项工程所涵盖的全部工作与所有的间接费用等因素。所以,在编制预算时,不仅要确定较为合理的取费标准、也要认真对待和深入研究税金、利润目标和准确的工、机、料在当地的市场价。
虽然企业能否中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报价,但低价的前提是合理的,有利可图的。如果企业一味的追求中标而不顾在编制预算与报价过程中的造价控制与成本的概念,那么,就算中标。企业也不能很好的追求利益和运行项目管理。尽管在项目中标后,项目经理会采取各种各样的降低消耗、加强管理和提高生产率等提高效益的措施来减少亏损,最终也会因报价过低使经营成果不佳,项目经理也是回天乏力。因此本文建议在编制预算前应做详细的调查研究和精心测算,弄准市场行情,再结合企业劳动定额,反复计算成本。然后再确定既符合国家与行业标准,又能使自己企业经营获得经济效益的预算。在报价之前提出自己既合理又符合招标文件的报价参加投标竞争。
2.施工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
(1)加强现场管理,堵塞浪费漏洞。一、现场平面布置方面,要根据工程特点与场地的条件,以使施工最为方便做好施工前的合理安排,这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经常会由于现场布置不合理面造成人力与物力的浪费。二、要有现场安全产生管理的意识,为了减少并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应保护好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
(2)以施工预算来控制人力、物资的消耗。①在项目开工前,就需要依据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并根据施工预算来编制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预算,以此来指导与控制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假如遇到施工方法改变或工程变更的情况,应由预算员对施工的预算统一进行调整与补充,得到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其他人不能故意不执行施工预算,也不能任意修改施工预算。②必须要签发施工任务单与限额领料单,才能对施工队进行任务安排,并随后向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⑦在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执行过程中,要求施工队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实耗人工、材料、台班数量做好原始记录,作为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结算的依据。④在任务完成后,结算要依据回收的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并依据结算的内容支付薪酬(包括奖金),这样才能控制成本支出和促进队组按质按量的完成任务。为了保证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结算的正确性,应对此两单的执行情况进行认真的验收和核查,并与施工预算逐项对比。
3.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竣工决算阶段,项目部应该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工程后,快速与相关单位验收合格交付使用,之后快速进行撤场,在另一方面,项目部的相关人员(施工与材料人员)必须积极主动协助配合预算人员,将有关资料收集汇总给预算工作人员,预算人员将中标预算、联系单与材料实耗清单、设计更改进行比对分析,将合同中有的开工项目作为预算收入的关键项目,决算收入确认之后,再落实人员催收工程决算款,降低项目工程资金成本。
该阶段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最后阶段。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认真审核工程款。以政策为依据,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工程量,落实联系单签证费用,使审核后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
成本控制是一项细致又复杂的工作,应该在平时就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教训。道路工程施工任务重,工期紧,成本控制程度可借鉴性比较强,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成本控制中心可去粗取精,通过一项或多项工程的实践,应使成本控制在本企业内做到有章可循,这样,一定会给企业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政道路设计缺乏实用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也越来越多。但是,道路设计中也伴有一些问题的出现,尤其是道路设计的实用性,非常容易造成道路交通堵塞的情况。例如,在道路交叉口的设计中是经常造成交通出现堵塞的现象,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设计,导致交叉口的设计缺乏实用性,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的交通能力。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在道路设计中,缺乏对道路交叉口的车道线、红线等设计,市政道路设计有着一定的规范标准,而有很多道路设计的车道线和红线却与道路设计规范不符,尤其是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导致市政交叉口的车辆通行受到一定的限制,也会造成对其他路段甚至整个城市的交通能力的下降。另外,道路设计缺乏实用性一旦出现阻塞现象,再加上过往行人,使得市政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也大打折扣,道路设计的不合理缺乏实用性,也会导致城市道路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偏低,而且,道路不合理的设计也会产生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市政道路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
城市道路结构的设计对整个城市的交通情况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就当今城市交通道路结构的设计工作来分析,有很多城市道路结构的设计都出现不合理的问题,也是导致市政道路系统出现混乱的主要原因。城市道路结构主要体现在主干线路和一些辅路之间的交通设计,而当今有很多城市的交通大多都集中在几条主要线路上,缺乏辅路的设计,导致城市交通系统的分流系统缺乏建设,形成主干线路交通拥挤、其他道路车辆极少的现象,对城市道路资源极大的浪费,因此,必须做好对市政道路网结构设计的工作,合理性是最基本的设计原则。
(三)市政道路以及其他设施的整体格局设计缺乏合理性
道路的整体格局对整个城市的交通也同样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格局设计的不合理会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效率严重下降。整体格局设计是对整个城市的道路以及与道路有关的因素绿化、景观、环保等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就当今城市整体格局规划设计分析,有很多城市过分注重道路工程的指导,只能看到局部交通却忽略了城市整体交通的格局设计,导致道路之间的跨度缺乏科学性的设计,对整个城市的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市政道路设计要点
(一)市政道路线形设计
(1)平面线形设计原则
通常,平面线形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道路总体规划道路网布置;2)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且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3)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的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和加宽等;4)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5)平面线形设计应少占耕地,少与水系、交通、电力、通讯网交错尽量避免穿过居民区;6)路线布设应尽可能地平顺,一般采用较长的直线,较大半径的曲线,中间加入缓和曲线的线形,转向处偏角要少且线形要平顺;7)平面线形需分期进行时,应该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
(2)小偏角的设计
特指道路上偏角≤7°的情形。道路出现小偏角时,平曲线的长度看上去会比实际的短,驾驶员容易产生急转弯的错觉而急忙操作方向盘,造成行车事故,偏角愈小愈明显。实际上,小偏角是设计中平面定线最常采用的方法,因为它大多时候可以解决定线中遇到的困难。这种情形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非常普遍。要取消一个小偏角常常要费很大劲,有时还要增加一些工程量或拆迁。对于设计速度较低的道路,小偏角对行车安全影响不大,在工程艰巨路段设置小偏角还是可以的。但是对于高速公路等设计速度较高的道路设置小偏角一定要慎重。在城市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每隔若干距离会有一个交叉口,因此宜尽量利用交叉口使路线作必要的转折。如果路线在交叉口处不作较大的转折时(一般为3°~5°),可不需作专门的弯道设计,仅需在交叉口进行处理,这是避免采用小偏角的一种有效办法。
(2)最小纵坡
小于0.3%的纵坡,将造成路面排水不良,雨天行车溅水成雾,影响行车安全。同时,在路面上积水到一定厚度后,高速行车时,在车轮与路面间产生“水膜”现象,使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阻力大大降低,这时如果有情况需要刹车减速,往往会酿成行车事故。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最小排水要求,也是车辆安全行驶的需要后面应加上:因此,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小于0.3%的纵坡。
(二)市政道路照明工程设计与节能
城市道路照明的目的是为驾驶员和行人创造一个良好的视看环境,使人们安全、迅速、舒适地到达目的地;以及为了减少对人身及财产的犯罪行为发生。城市的人行道上一般是行人较多,所以城市主要道路照明不但要照亮车行道路面,而且还要适当照亮人行道,而且使半柱面照度达到标准要求,这样有利于迅速发现人或动物横穿道路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设计是节能的源头。城市照明工程设计应由专业设计人员进行,在设计时应严格遵循道路的性质、功能对照相应的照度和能耗密度标准,确定最节能的布灯间距、光源、供电路线、控制系统等等。这就要求道路照明工程师不但有良好的职业责任感,较全面的技术素质,能掌握科学的照明设计方法。设计人员在进行道路照明设计时,在保证照明的效果,达到城市道路照明的目的前提下,做到最大限度地节能和节省投资,并降低运行维护费用。
(三)市政道路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中的绿化,色彩多变,绿地形式多样,景观效果丰富,对城市景观视线以及景观空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还能对小气候进行改善。在对绿化景观进行设计时,要结合干道的具体类型,还要遵循美学特征,结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突出其特点。在对绿化植物进行配置时,还要结合不同的地点,体现出其不同的特定。对于防护型干道来说,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选择像圆柏以及夹竹桃还有珊瑚树与雪松等具有抗污染以及隔离噪音和吸尘等作用的植物。这类植物不仅能隔离噪音以及有毒有害气体,还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在对绿化进行设计时,要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主要的形式是从乔木群落逐渐过渡到小乔木群落以及灌木群落和草坪,这样能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还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绿地次干道一般来说都是蜿蜒曲折的,所以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保持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视觉效果,运用孤植树以及草坪还有花丛和灌丛等能够实现曲径通幽的良好效果。对于园林道路来说,其主路绿化代表的是园林整体绿化的风格与形象,所以,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一定要保持鲜明特点。
(四)市政道路路面排水设计
(1)车行道排水设计。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有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当车行道宽度较宽时,为了减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并迅速将水排除,通常采取双坡排水方式,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的方式收集路面水,并通过与其连接的雨水支管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排人埋设在路面下的雨水主干管内,最终排人保留水系或河流中。
(2)人行道排水设计。①为便于人行道路面水的排除,人行道横坡设置时坡度朝向车行道,降落到人行道上的雨水通过横向坡度自流排人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②当道路位于挖方段时,通常在道路两侧设置各种形式的挡土墙,道路两侧应在挡土墙上方设置截水沟.拦截将要流人人行道上的地表水。此外,还有少量地表水或地下水会从挡土墙上的泄水孔沿着挡土墙流到人行道上,然后顺人行道流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在道路两侧设置路堑挡土墙的路段,人行道上都有沿挡土墙流下的雨水痕迹f雨水携带黄土或铸铁泄水孔生锈而产生。
(3)路面结构内排水设计。路面面层有一定的孔隙,除了大部分地表水通过道路纵横坡由雨水口排走以外,还有少量地表水通过路面孔隙、裂缝等渗入到路面结构内,降低路基强度,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前排除可能渗入路基内的地表水。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工作对于城市道路建设、城市交通发展和城市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如果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工作,城市市政道路将不会实现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也不会缓解当前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最终会形成可预见的城市市政道路通行能力和通行安全问题,制约城市基础建设和城市综合发展。必须在了解城市市政道路重要价值的基础上,针对各种城市市政道路类型,有效开展设计工作,使城市市政道路真正起到有利于城市交通,美化城市环境和生态,提高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当前我国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改革和进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这直接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间接的促进了市政建设事业的步伐。全国各地都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大力扶持和推行,市政工程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及时的解决。
市政道路工程有其独有的特点,其施工的红线范围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地下设施和管道,而且施工的工期要求一般很短,加之其他一些同步建设的工程的影响,会使问题变得很复杂。
1.1市政道路工程中宏观方面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1.从市政道路工程相关技术人员方面看去,其相关专业的专业从业人员一般留在公路系统中工作的比较多,而参与到城市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奇缺,当前面临着人才奇缺与良莠不齐的现状。
2.限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的城市相对比较偏远或者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发展不热衷,一旦城市面临机遇可以迅速发展需要市政道路工程予以支撑之时,经常出现外行领导内行、领导拍脑袋决定、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奇缺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3.有的城市自身发展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人才和技术,会邀请有经验有技术的团队公司进行建设,但是在这一行中缺乏必要的市场运作机制和监督机制,而且现有的法律法规对道路建设市场的管理得不到贯彻和落实,同时出于价格的考虑,经常会出现小规模的团队甚至是个体的队伍揽活容易而正规的高技术团队无工程可做的现象,这必然将导致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下滑。
4.就包揽市政道路工程的企业自身而言,其在技术人员的层次上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而基层的施工技术管理和操作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企业出于经济考虑分批次的把工程二次包给施工队,单纯抓利润的现象必然会出现违规操作、偷工减料等不法现象出现。
1.2市政道路工程中具体施工方面的常见问题
1.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回填土的问题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回填土的过程是需要严格把控和密切注意的,无论是超厚度回填或者是倾斜碾压,都会引起其密度打不到要求的标准,如果回填土的土质及含水量不合适,都可能导致路基路面出现结构沉陷的现象,管体可能出现破裂或者被压扁的情况,这就非常容易危及路基的整体稳定。
2. 路面问题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也是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表现在现象上,就是路面的平整和顺畅,而当今很多道路因为车辆流量过大或者施工过程中不合理非常容易出现开裂和蜂窝麻面的现象,这基本上属于路面问题的通病。水泥质量的不合格、混凝土的比例错失等均容易出现以上的现象,而施工过程中收抹压光的时间上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2.通过以上现状和问题分析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管理中的相关措施
2.1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以及涉及市政道路工程的规章制度办事
依法办事,对工程涉及到的项目,坚持面向社会公平合理的招投标制度,在签订合同之时,要把双方的责任和权力明确,全面落实。在监理过程中,要现场监督,按照监理的工作程序开展,为以后的验收和结算打好基础。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如果需要对之前的设计产生必要的项目增减,应该首先及时与合同进行比对和确认核实,做好变更的记录,同时使双方最终确认,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在工程竣工之后结算时的问题。
2.2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资料管理和资金账户管理工作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资料要加强管理,合理规划,做好整个工程的资料收集工作和整理工作,尽可能的使工程项目的资料合理而完整,查找方便。对承揽工程的企业机构要查阅其管理架构是否合理,其人员资质是否符合要求,其内部的人员是否确立的责任和权力,其施工的设计图纸是否完整有效,同时,在道路工程项目的资金方面,要按照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专门账户专门管理,彼此独立,方便会计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核算。
2.3做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高标准方案以及衔接工作
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的开始之前,首先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只有拥有一个高标准的方案才能适应当今道路工程的现状要求。当今的市政道路是一个城市展现在外的形象,也是一个城市连接交通的关键,同时其不仅负责交通,而且要衔接其他的专业设计,比如给排水以及水电、通讯等方面,是一个需要统筹规划长远打算的发杂工程,因此,要做好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管理,必须要及时做好高标准的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与设计机构联系,不断优化方案,精益求精,这样才能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
2.4根据实际情况要对工程的工期进行严格要求和控制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因为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财政拨付资金,因此受政府相关政策和领导指令的影响,会出现比较随意的现象,也导致了工程的工期和进度以及整体质量不好控制。因此要事先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合理优化工程的建设,保证按照工期完工,而不是因为工程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延误工期,或者以牺牲工程质量的代价赶工期。
同时,因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多为市内甚至是市中心的项目,因此需要其他诸如水电、通讯等部门的配合和协作,施工的工期比较难以控制,因此要精确的预算出一项市政道路工程的准确建设工期,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天气、地质等多方面的因素,结合中标单位的实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比较准确的工程工期,也方便了工程其他项目的顺利开展。
2.5及时发现施工现场遇到的问题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最重要的一项因素就是工程质量,质量是重中之重,因此而工程中的需要质量问题大多是监理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跟踪现场的时候发现的,因此要经常性的跑施工工地,及时发现遇到的问题,尽量避免质量事故,避免因质量事故引起经济损失。
工程监理人员不仅要不定时的抽查项目发现项目问题,而且要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水平给工人示范正确的操作流程,一旦出现问题,要公平公正的研究解决而不是推卸责任,只有充分的做好质量工作的研究调查,做到管理上奖罚分明,才能真正的保证工程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当前市政道路工程的现状问题以及相对应措施的分析不难看出,当前市政道路工程遇到的问题必须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根据当地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好优秀的施工单位,对施工的准备和施工的过程进行合理的监督和优化管理,对项目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使施工管理的层次得到更高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瑞荣, 改善市政道路工程管理的思考[J],现代计,2005,(03)
[2] 何永雄,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初探[J],现代企业文化
随着我国道路工程的快速发展,对道路测量的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道路工程建设施工当中,测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因为它是道路施工的根本依据,直接决定了道路的现状,路幅的宽度,线形的美观,最重要的是工程测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结构和工程的成本,也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因此,测量工作在道路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1道路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及方法介绍
道路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包括:控制网的复测与检验、恢复线路中线、定测边界、建筑物的定位等。本文主要介绍控制网的复测与施工控制点的增设,以及道路特征点放样中,用偏角和弦长放样圆曲线细部点的计算公式和放样方法。
1.1控制网复测与施工控制点增设
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是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并顾及到施工需要而布设的,控制网在勘测设计和施工阶段,甚至工程运营阶段都要使用。工程施工前必须对其复测,检验控制点的点位精度,对已损坏或遗失的控制点进行恢复。控制点的数量比较少,往往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因而必须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增设一些控制点。控制网复测与控制点增设,一般同时进行,既可达到复测的目的,又节省施测时间。
1.2道路特征点放样
道路特征点包括直线的起点与终点、曲线主点、桥涵定位点、构筑物定位点等。道路与建筑物直线段的施工放样比较简单。
1.3施工控制测量
复测道路控制网是施工控制测量第一步工作程序。道路从初测到开始施工,地物!地貌变化很大,导线点标志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受到不同程度破坏,有些导线点因视线受阻无法使用,还有些导线点因地质条件不良产生位移或下沉等等。如何利用现存导线点,迅速、准确地复测导线控制网,建立施工控制网是施工测量的首要工作。
1.4路基测设
路基测设主要工作是中桩和边桩放样。为确保高等级公路施工精度,中桩和边桩放样应使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放样。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施工放样法,不仅放样速度快而且精度高。极坐标法放样要点在于计算待放样点与设站点、设站点零方向之间的极角和极值,待坐标放样点坐标值计算是极坐标法放样的关键。
2 测量质量的检查
2.1施工准备阶段测量检查
2.1.1施工测量准备阶段
(1)领会设计意图,熟悉设计文件,检查设计图纸中的各种数据尺寸是否正确,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
(2)确定质量标准,明确质量要求。根据测量的有关规范以及项目本身的要求和项目的技术设计文件。确定质量控制的标准和目标,明确具体质量要求,以此作为质量控制的依据。
(3)审查承包人的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承包人的资质、测量仪器的精度级别、数量、检查证书、施工方案等。
(4)参加由勘察设计单位主持的交接桩时,要求施工人员对平面及高程控制桩进行保护,做好点之记。必要时要做好控制桩的引桩,并应注意有条件时施工区内所设控制点与其他道路的联测复核。
2.1.2施工测量控制桩复测
平面控制桩的复测:由于城市道路工程的线型布置特点,平面控制点通常按复合导线布设,城市道路由于建筑物、构造物较密、地下管线复杂加之桥涵排水管道定位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应提高其测量精度,以免发生配套管线碰头和现象。高程控制点复测:城市道路工程高程控制一般按线路布设成复合水准路线。水准点的布设应有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两种。在路线起终点和需长期观测的重点工程附近,宜设置永久性水准点,应标志明显、牢固、使用方便。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应不低于三等,并按规定的观测计算方法进行复测。备标段内的所有水准点均要瞄测到一水准线内,每隔一个月要对全线水准点进行复测,以防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准点变化。
2.2施工阶段测量检查
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始终是检查工作的重点,测量检查是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基本上分为地下管网、路基路面及桥涵工程。对分项工程其测量检查要求各有侧重,但都要求施工单位具有完善的质保体系,并要求及时检查、批复承包人的测量放样自检报告。
2.2.1地下管网工程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按设计给定的平面位置,在现场测量出中线的起止点,平面折点及控制中心桩的引桩。施工过程中应对沟底、垫层、平基等标高进行检查,每抽查一点偏差应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之内。放样检测过程中应注意与相邻道路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标高顶接。
2.2.2路基路面工程
在地下管网施工回填结束后,应注意检查施工单位对线路中线桩的恢复。柱位间隔直线每20m设一点,曲线每10m一点,交点原则上采用坐标法放样。如有挡土墙的地方同时要求放出挡土墙的位置,道路交叉口应加密桩位。各红线交点也应依次放出。对上述桩位应做好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各测量标志是否完好。对遗失或移动者应随时补桩。为了保证施测精度,测量仪器应定期检校,水准仪的检查应保持每周一次。
平面中线在路基施工完成后,已被精确地确定下来,在后面的路面结构层施工中重点是控制好各结构层的标高、横坡厚度。应注意对施工单位所增设临时水准点精度的检测,在对结构层标高复核时应注意上下层之间的位置是否相同,即同一桩号距离中线柱的垂直距离应相等或换算到相等位置的标高,以便于推算结构层的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2.2.3桥涵工程
桥梁的施工应有可靠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作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主要是对桥梁构造物现场定位、放样、安装以及为不同的施工阶段提供构造物的设计位置服务。现场的放样工作是按构造物的施工详图进行的。故检查人员应要求施工单位桥梁测量工作遵守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即先根据测量控制点对构造物的主要轴线进行放样,然后对构造物的轮廓特征点进行细部放样。桥梁施测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需要有足够的精度和至少有一种以上检查复核方案。否则就会给整个工程带来隐患。
放样结束后,应要求施工单位对各放样点位进行护桩。护桩时应十字交叉,以便校核、并做好详细的护桩记录。在做好平曲位置控制后,以后的主要工作是对桥梁墩、台、柱的施工以及各分部结构的安装和架设测量。在进行桥梁下部工程的定位和放样时,要严格对基坑模板尺寸的检查,以保证下部构造建立在正确的位置,为桥梁上部结构的安装和架设提供必要条件,从而使桥梁建造符合工程质量检测要求。
2.3工程计量测量检查
工程计量检查是工程投资控制的基础,并且通过测量手段核实完成的实际工程量。计量支付不仅是合同金额管理的主要环节,事实上也是控制合同总目标的重要手段,放松这一环节,则一切检查努力势必将流于形式。计量测量的原则:(1)合同中规定的应予计量支付的项目;(2)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完成的项目。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对于道路的施工质量与工期要求越来越高,在市政道路施工工程中,不仅要在预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还要保证施工现场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能够保证安全施工,使施工中的危险隐患防范于未然,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满足城市化建设的根本需求。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的概述
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因素或状态。[1]辨识危险源是发现、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是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管理中最为基础的工作,不仅要识别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还要判断其性质,项目部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划分作业活动,并确定危险源。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一般危险源存在以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摊铺,土方开挖、外运和边坡支护,大型机械设备工作(如摊铺机、挖掘机、吊车),施工用电等等。本文中笔者结合亲身经历的市政道路工程,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加以探讨。
2控制及管理危险源的基本原则
2.1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险源。危险源可以说无处不在,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危险源作为必不可少的要素影响着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识别现场的危险危害因素,确定危险源。2.2对检测出的危险源进行及时的控制以及管理。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整个过程中对危险源进行及时的控制以及科学化的管理,是保证施工安全以及质量的主要方式。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内容的变化莫测,更要提前制定出预防措施,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监测,针对新出现的危险源进行必要的评估,并作出相应的控制以及管理。2.3完善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是对施工中风险的预测以及管理的主要措施,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补救措施。实际施工中,难免会有出现突发事件以及紧急情况,通过提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事态发展的有效控制,不仅仅降低了事故对现场人员安全影响,维护了现场的秩序。
3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预防、管控过程
芜湖市高新区南区南经一路道路工程,合同造价3384万元,总长约3.2KM,总面积(含人行道)约68000平方米,工程量包括沥青混凝土机动车道、透水彩砖人行道、园林绿化、雨污水管等,工期15个月。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组建了危险源管理控制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牵头D—危险源带来的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产生的后果。组织各个专业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分解各个施工工序,认真辨识出每一个工序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一一列出管控措施。结合芜湖市高新区南区南经一路的特点,小组量化考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措施(受篇幅限制以下仅以沥青摊铺作业危险源为例):项目部危险源管控小组总计列出各个工序中的225个危险源,分别对其危险程度做出判定,指导施工全过程。最终,该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获得项目业主、监理等各方面的好评。
4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管理对策
4.1建立健全危险源安全监管体制。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企业必须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的特点,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如LEC法,量化各个危险源,有重点、有目的地建立健全危险源安全监管体制,形成规范统一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使工程施工过程对于危险源的管理有法可依,并完善责任制以及监督体制,保障施工现场有序安全地进行。在危险源安全监管体制中,明确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享有的行使权以承担的责任,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实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管理的合理科学性。4.2提升危险源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以专业水准。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管理工作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掌控整个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死官”[3],掌握着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安全。因此,危险源管理工作人员不仅仅专职安全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都必须时刻保持对施工安全的警惕,必须在各项工作环节不仅要提升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水准,更要做到公平公正以及严厉,禁止一些违规操作,保证工程安全有序进行。4.3保障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为安全施工服务。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了科学合理的危险源管控方案,更重要的是必须要落到实处,不要走形式,这是减少安全隐患的重要保证。有些单位往往忽略这些措施,认为这些措施对实际施工过程中的作用不强,不落实到实处,一旦危险源触发事故,不仅延误工期,导致人员损伤,给企业以及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5结语
无论在市政道路施工前以及施工过程中,对于危险源的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使得施工安全防患于未然,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了施工的风险,影响着施工现场的质量以及企业的效益。因而,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运用有效的危险源管理控制措施并落到实处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势在必行。
作者:宋伟立 单位:福建远方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整体的施工过程中,市政的道路建设的管理质量的问题上是重中之重,这就要相应的施工者与管理者都必须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与高度的责任感,遵循施工过程中的工序问题,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提高整体的质量。
一、市政道路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问题
1、质量意识不强
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往往出现人们只重视工期却不重视施工质量,为了追求进度,一味蛮干。各技术负责人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不严格,轻技术、重进度,施工操作性不强,技术管理十分薄弱,从而导致轻质量的现象。从政府角度出发,各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认为道路工程使用量大,出现问题修修补补就行,这种想法给市政工程道路建设埋下了质量隐患,给市政工造成了负面影响。
2、人员管理的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业的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能吃苦耐劳,要求也不高,但是他们缺乏专业技术训练、专业技能培训、缺乏质量安全意识、缺乏对自身权利的保护意识,也缺乏对市政工程施工工艺的掌握。某些施工企业采取愚民政策,致使施工作业活动中经常出现野蛮施工现象,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经常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给许多农民家庭造成痛苦和损失。
3、施工管理人员意识淡薄,对工程施工质量监管不足
市政道路工程的业务多为政府主管部门,我国部分地下却存在地方领导缺乏对现代市政道路工程的研究,因为涉及政府年度工作成绩,在其进行施工管理上还存在相当多的空白的不良现象。常常会出现领导干预工程、违规操作、缺乏市场规范化管理。在建设过程中,临时成立的指挥机构人员部分来源于所属的工程承包单位,对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的了解、认识相对缺乏。由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及其相关人员水平不高,导致新的招投标方法难以实施。市政道路的施工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专业技术训练、专业技能培训、对工程施工质量监管不足,也缺乏对市政工程施工工艺的掌握,增大了市政道路施工施工管理的难度。
二、市政道路工程施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1、建立安全组织机构
市政负责人事市政工程安全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负责市政工程的安全工作,安全机构则负责监督和检察,同时对市政工程的建设执行状况进行监管,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以及安全防护的到位,并且对市政工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章的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并且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给出解决建议。
2、施工人员的管理与控制
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质量的控制必须以人为主,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当今社会是人才的社会,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充分搞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施工管理。整个工程施工中,需加强施工管理的人员培训,使整体技术力量得到充实,从而保证每个岗位都配备合格的技术人员。
3、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协调管理
对多个工序施工、具有多个专业性等是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而且各个专业与工序进行施工的时候有可以分为多个阶段展开。所以对市政道路施工进行协调管理的时候需要加强专业协调管理,必须加强各施工项目间的配合。只有这样,在安排工序的时候才能实现有效地搭接,在进行平行流水施工、交叉作业还有保护产品等方面才能做到有效与合理,从而对配合的密切进行保障,实现保证质量、缩短工期以及缩减成本的目的。
除了要加强市政道路施工中工序施工与多个专业的协调管理,还要对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进行加强。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对施工中需要协调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如果遇上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在施工之前召开专门的协调会议,进一步明确各专业队的施工顺序以及所需承担的责任。
4、加强对工地试验室的重视程度
工地试验室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施工单位要加强工地试验室重视程度,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完善试验室的房屋建设,配备齐全的试验仪器,满足市政道路建设的需要。要提高试验人员的素质,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试验要及时,数据要准确、可靠,一切应以数据说话。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以及沥青混合料级配试验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项目开工之前这些试验就都要做好,其试验结果将用于指导施工,是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5、严格要求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
只有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开工前,首先要熟悉图纸,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备好并熟悉相关施工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资料。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培训。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施工,工序的检验和试验应符合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规定,对查出的质量缺陷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及时处置,施工管理人员应记录工程施工的情况。同时,应按相关规范做好市政道路工程的养护工作。
6、预先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预防工作
对于施工预防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与审核规范施工操作技术。(1)通过制定严格的原材料与半成品质量审核制度,通过三检程序的材料才能进入施工阶段。不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与检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结合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措施,按照审核制度,对施工的原材料及半成品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控制。尤其要注重对水泥的质量检查,只有严格水泥等道路原材料的施工管理,才能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2)审核并规范施工操作技术。只有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操作技术进行审核与规范,确保施工技术符合工程的质量要求。另外,必须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审核交接无误,才可以避免道路存在质量隐患,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7、加强地下管线及排水设施位置处理
市政排水工程的大多数雨水检查井都设在行车道上,不少排水干管及其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大多数情况下,检查井宽度较小,回填夯实质量不易控制,压实度检查也很难进行。施工中如疏忽大意或监控不严,必然使检查井周边回填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检查井周边与路面衔接处出现塌落下陷,检查井变形和下沉,造成行车“跳车”现象。更严重者,造成地面坍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结束语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城市道路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其施工质量越来越重要。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应不断加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为政府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另外,道路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施工人员有直接的关系,应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而将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各种市政道路施工企业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这些企业之间的项目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样的市政道路建设施工项目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对应的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市政道路施工的市场已经处于一种供过于求的情况,市场的需求量过度饱和,因此这种情况对不同的市政道路建设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市政道路企业要想在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市政道路施工企业能够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判和完美的解决,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能够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准确的找到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能够准确分析并找到相应的研究对策。
一、市政道路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的不规范
不同建设工程的资金来源以及管理不同,所以每个工程的管理模式有差别。一般说来,国家重点项目工程的管理体制比较规范,其管理水平高。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有很大缺失,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二)原材料质量不合格
原材料是工程质量保障的基础,并且有非常关键作用。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中,原材料的使用和管理参差不齐。主要原因有很多,比如,很大工程没有对原材料进行统一采购和分配,很多采取的是承包商自行的采购方式,这样使得原材料购买渠道广而缺乏管理,不能很好的控制采购来的原材料的质量。除此之外,承包商为了更多利益,会采用价格低的材料。还有,部分施工人员因为受到设备和技术限制,不能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测,使材料受二次污染。
(三)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性是指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者在施工场所或者施工场所以外,由于不安全因素或意外因素造成的伤亡。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技术不专业,对于水、电、仪器的使用操作不规范,也存在着众多的安全隐患。
(四)市政道路施工的技术问题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对于不同的路面,所使用的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设备都完全不同。对于公路来说,最基础以及最重要的就是路基的建设。根据中国现行的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用途。对于一些经常过载的公路或者经常承受循环荷载的公路来说,路面在轮压带会出现凸凹不平的现象,严重的会出现裂缝。产生这些问题就是因为路基不够结实,没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当公路一旦存在过载,路面就会变形,甚至会产生路面翻浆的情况。
(五)重速度轻质量并忽视质量监管
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具体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和个人都只是着重于满足工期要求而轻视并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而且施工单位和开发商对质量监管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作用漠然视之,根本不在乎质量监管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能够实现的成效,即使有施工监管也仅仅只是重视施工周期的速度问题,不重视工程质量问题。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经常都只是签字盖章后的一纸空文,那都是通常为了应付相关上级部门的检查所做的一些表面功夫而已。
二、优化市政道路工程管理的对策
(一)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是优化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第一大对策。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市政道路的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是做好整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施工参与方要详细编制从施工组织结构、整体进度安排、人员使用计划,到材料采购与选择、机械设备使用等方面的计划安排。还要依据城市道路施工的特点和复杂性,优先抓好重点工作,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合理掌控,有效规避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图纸会审工作。这是提升施工整体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施工管理人员拿到图纸后。应认真细致的进行审读。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经过图纸会审之后,应使建设工程的各方都能对修改后的设计图的施工内容和技术要求有统一的正确的认识。另外,还要清楚的掌握城市道路各种管线的功能,上水、下水、煤气、供热、通信等管线埋设的位置等。在施工中按照工序,分清主次先后顺序,同有关单位搞好协调.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掌握好各种管线的位置,才能使我们的施工顺利进行。
(二)提高人员素质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应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形成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状态。加强专业培训与考核,进行必要的人员资格、技术水平认证,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选用高质量施工材料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为了切实的克服施工技术难题,应当及时调整施工工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问题的防范。为了控制路基、土方工程的施工,相关人员要多次测量路基及沟槽的中线和边线,测量合格后才能施工开挖。与此同时,在开挖过程中,要严禁挖土机械在沟槽边施工,并且要最大限度的防范路面问题的发生。此外,质检人员还应当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建立系统化的质量检验体系。
(四)完善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是对施工质量的一种保证。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工艺上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由于各种不同的工艺之间存在着差异,并且工艺在衔接上对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要严格的把握好工艺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施工工艺层出不穷,施工单位应该对这些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灵活地将它们运用到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只有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工艺进行不断的革新和完善,才会带动施工水平的提高,从而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地搞好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首先依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和本合同内容,制定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细则,从而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其次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办事,对每道工序,每个结构层次,每一关键部位进行全方位监控。坚持科学仪器检测,严格以数据说话,不凭经验办事。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在工地必须设立试验室,进行独立试验、检测,对施工单位的检测数据按核定频率进行抽检、复检,为提高效率,节省费用,有时也可派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的试验和检测过程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督。
结束语
完善市政工程建设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和审核。只有各部门共同努力、共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保证,投资目标的实现,完善市政道路施工,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1]苗峰松.浅议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9年17期.
[2]冯广成.城市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