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8: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校本课程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本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开发水平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具备的外部条件,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央、地方、学校的课程政策、教育投入及补贴、地域特点、本地区以及本校的经济文化状况、本校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等。内部因素是指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具备的内部条件,包括: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开发水平、学校的硬件设施及教材的编制、校长的领导能力及管理水平、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态度、学科专家的参与指导、社区和家长的配合程度等。只有充分考虑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各方面因素,才有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1.2教师教授质量
教授质量主要由教师决定。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同水平、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对校本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课堂管理水平及课堂行为、教学方略、教学手段、自我评价、教学质量意识等因素,都会对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3学生学习质量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具体实施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提高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质量,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价值追求之一。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众多,外部因素包括为学生学习校本课程而提供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场所等。内部因素包括学生的前学习成绩水平,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识程度、学习动机、学习方略、兴趣爱好等。
1.4教学管理质量
教学管理质量也是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管理质量受教学管理的设备条件、教学管理的环境、管理人员的素质(如学历、教育科学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经验、管理实践经验、能力、创新意识等)、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方略、教学评价指标等因素的影响。
2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
2.1提供民主开放、良好的开发环境
校本课程开发应以本校培养目标与教育宗旨为出发点,着力满足学生需求、培养学生个性、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体现办学特色,并且积极配合国家与地区课程的开展,使三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这就要求学校建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使教师与学生乐于承担责任,积极进取,勇于追求成功。
2.2联合校内校外力量,共同开发
我国目前正处于课程改革的起步阶段,除了依靠学校这一最关键力量,还应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作用,组织校内校外各方力量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联合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是校本课程的领导与决策核心,但并非意味着学校要包揽课程决策与编制的全部工作,校本课程要更多地体现独立自主、灵活多样的特征,同时也需要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区团体、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相互借鉴与交流,机械制造企业的本质来看,其无法脱离生产而存在,生产就是企业生命和企业主体。因此,机械制造企业改进生产技艺务必加强各部件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通过产品设计的标准进行工艺改进。其次,尽量调整和优化生产流程,在原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做到优化生产,缩短流程。例如,有条件的机械制造企业可以引进一些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积极运用自动化数控设备。
2.4优化材料费用
机械制造企业中材料是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生产成本中比重很大的一个部分。因此,优化材料费用对于企业成本降低来说不失是一条相当重要的途径。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材料价格的上涨,机械制造企业在材料采购中务必做到多方信息的掌控。机械制造企业采购部门在采购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材料费用的优化:
(1)选择采购之时应当多方调查、货比三家,尽量选择价廉物美且供货方信誉较高的商家。
(2)建立健全采购部门的监管制度,尽量做好每一批材料采购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化,确保材料的采购没有漏洞和“吃拿卡要”现象。
(3)构建材料采购、储存、会计审核等业务的规范,确保采购的艺体系能够按章办事。管理部门做好材料的损耗核准,最大程度避免材料的无故浪费。
2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五个教学情境教学项目均来自于校企合作单位的真实工作项目(每个学期的项目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使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同时,引导学生参与企业市场调研实践,以加深对市场调研理论的理解及实际工作中的灵活运用的感悟。在市场调查的微观设计上,尽量做到以学习激励和亲验教学为基本点,以学习团队组织的自主学习参与实战市场调研为主线,构建由学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教学的教学理念、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的开放教学系统。具体每个学习任务的教学实施,严格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组织教学。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咨询,此步骤要求企业兼职教师根据工作项目要求设计有关市场调查具体工作任务,理论教师向学生提出课程要求和要达到的目标,此目标不仅包括知识目标,还包括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态度目标(职业素养),引导学生获取完成具体学习工作任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第二步,计划,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自行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在理论教师和往届优秀学生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案,此方案要涉及市场调查各个典型工作(调查计划、调查方法选择、资料整理分析、调查报告撰写等);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比较各种方案;企业兼职教师、理论教师、往届优秀学生共同对各个学习小组进行指导、交流和修正。第三步,决策,学生和教师共同确定最终的项目工作计划方案。第四步,实施,明确小组学生的分工及合作,按照项目工作计划方案所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实施学习(工作)任务,形成学习(工作)任务成果。第五步,检查,教师检查学生对各个阶段的学习(工作)任务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同时检查每个学生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所涉及到的技能和方法是否熟练;并对各个阶段的学习(工作)成果进行初步鉴定。第六部,评价,教师(理论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往届优秀学生)和学生共同对实施学习(工作)任务的过程、结果,以及工作作风等情感因素进行评价,通过过程+结果模式的全方位评价,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学习(工作)质量。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我国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将其作为实施美术课程总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广泛普及,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已不仅仅指课堂教学,还可以延伸至课外、校外,甚至国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这已是世界各国学者的共识。
一、美术课程的资源
美术课程的资源无比丰富,而美术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突破点都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颁的《美术课程标准》中导向性内容标准的制定,就是要给学生的美术学习和教师的美术教学留下巨大的创造空间。因此,在实施高师美术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对旧模式的突破,仅仅使用原有的课程资源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灵活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
1.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a.图书馆资料资源。b.展示美术作品的场所。许多艺术院校或综合大学的美术院系,都充分利用专门的美术展厅,利用教室的过厅、门厅、画室的墙面等,来扩大美术作品展示的场所,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以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审美修养的不断提升。WWW.133229.COmc.美术教学设施与设备。
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校内课程资源,尽量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是美术课程建设、美术教学管理方面,应给予足够重视的事情,对美术教学的有效实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从最广义的校角度来看,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经验到的一切都是课程。而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很广泛,主要包括:a.公共文化设施(如:美术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地、市、县级文化馆、少年宫等);b.当地文物资源以及自然环境资源;c.艺术家工作室和民间艺人手工作坊。
二、地方特色与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利用
一所学校的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所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人口素质,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积极开发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对于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对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对于提供给学生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处四川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蜀山皇后”四姑娘山,还有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都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除了大自然赐予的自然景观外,还有着绚丽多彩、历史悠久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遗产。藏民族在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羌民族在岷江流域依山而居与大山共存的农耕文化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涵盖了包括建筑、服饰、风俗、宗教等各个方面,丰富着华夏文明的文化艺术宝库。
阿坝师专美术系,自1987年招收第一届美术专业班,已近二十年。在长期的美术教学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藏羌民族图案、装饰、建筑”,作为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而列为本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
美术课程被延伸到了藏寨羌乡,藏羌文化渗透到了素描基础、色彩基础、设计基础等课程,生活以其丰厚的积淀,丰盈艺术创造的源泉。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以骨干教师为学术带头人的造型艺术工作室、设计艺术工作室,将学生不断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引向艺术创作,形成了教师以美术创作,科研带动美术教学的理念及教学方法的变革,学生以美术创作激发学习与创造的热情,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风气。近十年来,师生的美术创作成果丰硕,教师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各类大展、省级美展并获奖,学生创作的作品也在四川高校美展、四川美协主办的专业美展中参展获奖。
所以说,校本课程是文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教育民主化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着重追求以知识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内在发展”,而非片面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应用为标志的“外在发展”。因为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和批判力与知识的创造力密不可分,特别是在知识网络化的今天,培养每个个体具有上述能力有助于他们保持理智、清醒和自主的生活。其次,在社会或国家方面,现代教育应该着重于树立和传播以“本土知识”或“地方性知识”为基础的“本土发展”或“内在发展”的理念。
校本课程建设,对于学校办出特色,满足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地区的需要,向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以便使他们能获得最满意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我们恰当地理解美术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而“教育与生活”意味着:
1.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领域。
3.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是与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的,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教育观照学生的生活,意味着教育关注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的存在,并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4.“教育与生活”这一命题本身标示出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然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以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溺爱的家庭环境助长了“独生子女症”的非健康状态。在我们的“藏羌图案装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把课堂延伸到了藏寨羌乡,藏羌民族在恶劣的自然环境、贫穷的生存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热情、纯朴,感动着我们这些来自城里、来自内地的学生们。这种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藏羌民族在建筑、服饰方面独特的创造,同时还让学生们在与藏羌民族同吃同住、一同唱歌、喝酒、跳锅庄的过程中,学会了生活与创造,这不正是当代教育想要努力追求的目标吗?
四、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将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引入课堂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自己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育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所以确立新的教学观,明确教师的职责。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出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为了有效贯彻这样的教学目的,达到有效激发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通常在大一色彩基础课中,增加“羌族图案”课程,并将课堂放置于羌山村寨,学生们带着收集、整理羌族民间图案的任务,在羌寨一边写生,一边拍照,一边收集羌族绣片、围裙、头帕上的各种图案,为期一周。返校后完成一组“羌族图案”变形作业,写一份相关的考查报告,再加上自己的速写、照片,打印成册,并在美术展厅、走廊艺术窗里作汇报展览。在大二开设“藏羌建筑”课堂,也是先由主讲教师简略介绍藏羌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给出任务,回来交考查报告,完成“藏式风格”或“羌式风格”的建筑手绘图(有条件有能力的也可结合电脑软件设计课,作电脑立体效果图),并作汇报展览。
通过这些有益的教学实践,我们充分地认识到,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强调学生主动探究的体验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责任要明确,要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生,变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开放性课堂氛围的营造者。
总之,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改变教学观念,创办特色学校。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领导管理层必须思考的问题。但要将这些思考变成行动,必须依靠一大批特色创办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学术功底、高超的教学艺术水平和不断追求创新的骨干教师。总而言之,教师是关键,学生是根本,是否能培养出有特色的学生,将成为衡量学校是否有特色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8、10、11期,2003年第5期。
[2]《中国美术教育》,2003、2004年
2000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结合,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校本课程就是一种学校拥有课程权力,主要由学校校长和教师在具体的学校进行课程开发的一种课程形态。简单地说,校本课程就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它是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而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应该说,学校拥有一定的课程自;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
目前的现状是,与之相配套的试验教材缺乏,编制成书的试验教材中有些章节内容与学校的教学实际脱节,在我区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欠缺,很多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均是由其它科目的教师代兼。当务之急,急需结合所选用的试验教材开发出符合本校发展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根据近年下乡调研的情况,谈谈自己就如何搞好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人有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诲无边,我们即找不到两个相似的学生,也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法,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学生,研究他们的个性差异、兴趣及认知差异,在继承的基础上探究,实施因材施教,层次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例如:小学《漂亮的小花伞》一节中,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我们就要充分抓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的特点,教师除常规组织教学外,更多的要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通过说一说、比一比,将知识融入到活动中,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不同,水平也高低不一、个性更是多样化,教师必须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给每个学生以重要感和成就感。
二、以学校的实际为依托点
信息技术是一门特殊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条件(软件、硬件资源)下才能生存和发展,言下,就是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设计开发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必需立足于学校的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最大限度的整合、开发、运用资源环境,同时学校领导也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营造良性环境,把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三、逐步形成健全的教材体系
现行的教材内容和知识点的编排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师如何“教”而开展,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实践操作练习的设计还是以理论知识的巩固为目的,教、学、练三者脱节。因此在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小学生也应当纳入其中,成为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平等的师生对话,形成师生互动,建立起一个开放的健全的教材建设体系。
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一些基本的原则:
首先,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这样才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体验意义。
其次,打破标准化的思维模式,为学生的自由探究创造空间。教科书应倡导学生的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际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要提供答案,那也只能是一种参考。
最后,教科书要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知、情、意、行整体性推进的,那么教科书也要把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融合在一起,不能流于单纯的知识灌输。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迟早是会纳入中考和高考,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要突出素质教育的方向性,充分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灵活化、多样化、拓展学习空间;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应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封闭体系,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建构新的教材体系。
四、创造浓厚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浓厚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是开发和完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去认真的思考、探究……。近年,据我下乡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区的中小学至今尚无一家成立专门的信息技术教研组,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经常深入其他学科的课堂,却很少参加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无外乎这样的说法,自己不懂信息技术,听了也提不出什么意见,因此,基本上都采取回避的态度来对待信息技术学科的教研活动,造成教研气氛不浓厚。许多信息技术教师现学现卖,根本不从事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仍然沿用计算机课的原始教法,而绝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都兼有学校的教务、打字、档案等辅助工作,往往顾此失彼,轻重难分,无暇从事教学教研工作,造成一种混沌状态,“教而不研则盲,研而不教则空“,所以,我认为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新纲要,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实践,努力走进新课改的行列。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新时期,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吃透“新纲要”,“众人划浆开大船,团队的威力不可估量”,我们要充分发挥集体优势,集体讨论,集体备课,大家一起共同研究,开发校本课程,以全新的“教学设计”替代原先的传统教案。
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方法陈旧、单调或者不合实际,严重制约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在于适当教法方法的运用,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校的实际、教师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文档的修辞》一节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喜欢闯关的心理特点,设计文字关、字体关、颜色关等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闯过各道关卡,就达到了学习本节的教学目的。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大胆交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实现师生互动,大家共同探究,讨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实施“因材施教”的保障,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氛围,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漂亮的不花伞》一节中,教师应充分在生活中寻找体裁,在学科中寻找融合点,让每一步水到渠成,这样的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想法使得学生学会如何不断学习新事物,特别是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方法,例如学习从信息系统中寻求帮助的方法比学会某一软件的某一操作细节,要重要得多,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再一有问题就找老师,而是先找信息系统帮助,同样重要的例子还有,需要设法使得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懂得不要怕犯错误,而是要从错误中学习,并且能够解决问题,即掌握自我评价与自我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成为“会学”。讲授法、谈话法、自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联系法、专题研究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仔细推揣,认真选择。
五、采用操作评价与作品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机制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靠一张试卷完成理论知识的评价,靠一个具体的操作完成技能的考核,这样的考试形式并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甚至容易让学生“临时抱拂脚”,靠突出记忆和高强度操作练习的方法,完成“过关式”考核,对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学习工具的掌握很不扎实,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提高。对任何事物的评价决不仅仅是给出事物的价值,更重要的应是促进事物的提高和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也是如此,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不仅仅是判断一下学生的信息素养,更重要的是检查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最终达到全面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因此,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对学生可以起到检查的作用,巩固的作用和发展的作用,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很难找到一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合适的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借鉴课改实验区的成功体验,我非常认同将操作评价和作品评价两种模式相结合,操作评价通过局域网进行无纸化考试,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要求编入题库,随机出卷,激励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作品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全面衡量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小学生的作品评价,我认为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完成作品上,一幅画,一份小报,几张幻灯片都应成为评价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的依据,教师所看重的不再是学生得分高低,而在于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努力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全面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形成教师对教学的良好反馈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一定的客观情境中,结合相关学习材料和外在帮助,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环境设计,包含情境、协助、会话和意义建构等要素。项目学习常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研究活动。不同学生在资料搜集与分析、假设提出与验证、问题界定与解决、成果设计与评价等各环节都存在分工、协助的双重关系。此外,教师也向学生提供了包括资源获取与利用、问题发现与解决等各方面的具体指导。项目小组作为学习的群体,为学生开展各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协商与辩论、对其交流思维和智慧生成等提供了机会。由此,学生得以实现对学习成果的共享,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完成对知识意义的群体性建构。除知识目标外,项目学习还强调其他“学术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综合素质”等的提升。上述目标的有机结合,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对事物所处的情境、事物的性质、规律和相互间联系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图式,完成意义的建构。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由彼此独立且多元共存的八种智能类型共同构成的,包括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音乐节奏、身体运动、人际交往、自我控制和自然观察能力等。传统智能理论及其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往往过于偏重评价学生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各种智能间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只有领域的不同、作用的不同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视其智能倾向或文化偏好的差异,建立不同的智能组合,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充分发展。项目学习作为一种“基于项目驱动的小组合作实践型课堂教学形态”,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真实情境、丰富的目标任务,有利于学生尽早发现和认识自己的优势智能,激励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进行较为深入的个性化学习与研究;有利于学生调动和连接多种智能,运用更丰富、深入的思维与技能,多方面了解、探究并最终解决问题。
3.丰富教学模式
丰富教学模式理论将学习活动分为三种类型:一般性活动、集体培训活动、个体或小组研究实际问题的活动。其中,个体或小组研究实际问题的活动是最高层次的活动,常以项目学习的形式开展。传统教学多属于集体培训活动,即就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原理与方法等开展学习。学生往往难以主动地参与信息的加工、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而只是对现成内容的套用或简单知识的机械迁移。项目学习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强调学生个体与情境之间的互动关联,强调对真实问题的认识与解析。情境及项目的真实性、复杂性和变化发展性,衍生出丰富的挑战性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时刻参与并保持互动,调用不同的智能组合,从而真正有效地提升自己在面对真实问题时所需的专业素养。
二、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生成性原则
传统“目标模式”主导的课程建设造成的弊端已日益显现,如教学目标本身的不完整性、过于偏重对行为结果的评价、教师与学生成为被动的目标执行者等等,这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注意并重视。项目学习指导下的校本课程建设,师生不再机械地受制于统一的课程标准,也并不在既定的课程计划内亦步亦趋。项目课题的提出,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课程实践;使学习的测评开放又多元,注重问题的解决,同样强调问题的提出与分析;使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的编制与实施,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和主要建设者。
2.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尤其是基于真实问题研究的项目学习校本课程,无论其属于科学、人文艺术或宗教中的哪一类别,都必须要充分反映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与时俱进,这便是“教学内容现代化”改革,体现了校本课程的文化属性。除此以外,校本课程还具有人本属性。项目学习指导下的地理校本课程建设,应注重联系学生的个人生活经历,并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及国家的重大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其发展成为具备现代社会地理核心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
3.民主性原则
我国基础教育自实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以来,课程管理的集权性已大为减弱。民主性增强后,地方与学校获得了一部分分权。但在长期集权带来的固化思维影响下,大多数学校的规章制度仍然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教师和学生个体的利益诉求往往得不到体现。项目学习指导下的校本课程管理,包括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都应突出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此类校本课程,一般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课题,并视具体情况的发展设计和组织相应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享有充分的课程管理权。
4.多元化原则
项目学习指导下的地理校本课程建设,多为基于地理的跨学科开放性项目课题研究。除地理学科的专业素养要求外,此类校本课程建设还强调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知识、能力和态度,如创新思维与深入探究、独立思考与文化反省、团队合作与处理冲突、多元包容与尊重关怀、阅读理解与沟通表达、学会学习与审美能力等。它们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共同发展要求,是学生作为社会化个体的核心素养。不仅评价的向度是多维的,评价的主体和方式也应是多元、多样的。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课程评价的改进、激励、发展等功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发展。
三、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设置
1.课程目标:以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为根本
为培养具有“卓越思维、宏观视野、积极人格、济世情怀”等人格品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天一中学地理组提出了“以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为根本”这一地理校本课程建设的总目标。立足于现代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文明生活与生产方式等方面对国民提出的素养要求,天一中学地理组充分利用学校四百余亩的校园环境,发掘名师与青年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了丰富的以项目学习为指导的校本课程。学生在各种校本课程的项目学习中,探索和发现周围世界,进行充分的思想碰撞与思维交流,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完善人格,成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项目驱动开发的课程,如“无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以真实问题为出发点,直指无锡城区堪比香港闹市的严重光污染,对光污染的成因、分布、监测与城市照明系统改进展开了调查、分析与总结。一个个着眼现实、指向未知的项目课题,既弘扬了科学和人文精神,又强化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课程系统:以跨学科的研究型课程为主体
跨学科的研究型课程(个体或小组研究实际问题的活动)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继续寻找新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提升自我作为社会化个体的核心素养,如创新思维与深入探究、团队合作与处理冲突等。天一中学地理组开设的各类校本课程中,科普型(一般性活动)与基础型(集体培训活动)课程仅占少数,主体则是研究型课程,如“无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无锡城市路灯光溢出分析”、“无锡城市夜空光度监测网络”、“太阳活动与地球环境响应研究”、“空间天气暨电离层突变监测”、“微引力透镜与宇宙发现”、“月球陨石坑研究”、“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太湖水质监测”、“中草药种植及研究”等。其中,“无锡城市夜空光度监测网络”、“空间天气暨电离层突变监测”分别是“无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太阳活动与地球环境响应研究”两个项目学习的后续课题,将分别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香港大学、斯坦福大学、国际空间天气计划等单位合作开展。
3.课程实施:以教师特长及学生兴趣为主导
天一中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丰富教学模式”理论的实践探索,形成了教师自主申报、教务处统筹审核、学生自由选择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将教师的特长、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兴趣、智能倾向相匹配,促进了师生间紧密联系的学习共同体关系。地理组的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校园生态建设、中草药种植、生活地理发掘、矿物矿石研究、天文项目研究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基于地理的跨学科校本课程,不仅带动了一批教师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多元型教师转变,而且促进了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超越学科中心的名师工作室组建。一大批学生在强烈的兴趣导向和文化倾向驱使下,开展了“月球陨石坑研究”、“小行星搜寻”、“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等地理校本课程的项目学习,不仅发现了自己的学科兴趣、夯实了学科基础,而且激发了自己的学术潜能、获得了学术荣誉,更重要的是,他们成功实现了那些影响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的意义建构。
4.课程评价:以学生的真实行为表现为基础
项目学习指导下的地理校本课程既然不以知识目标为测评的全部,就必定不会仅将考试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部分。为将学生的真实行为表现作为评价的主体,天一中学地理组在《项目学习评价表》、《学生活动记录表》的基础上,制作了更为细化、更具操作性的《学生校本课过程性评价单》。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包括:(1)活动时间、地点和内容;(2)在组内的角色及团队合作中的表现;(3)提问、答题的次数及水平;(4)语言、图画、体态动作等媒介在表达时的运用;(5)材料运用和动手实践的程度;(6)课后的反思;(7)提交的成果得分等。《中学生学天文》系列课程每年评选的优秀学员(如年度优秀社员、社会责任奖、优秀科普学者奖、优秀科技学者奖等),即是在“过程性评价单”丰富的写实性记录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评与互评、小组间的他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来综合评定。除评选优秀学员外,地理校本课程还为有需要的学生出具学习证明及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的升学申请、自主招生等提供材料。
1.现行的中考没有把校本课程作为考试内容,得不到学校的真正重视
中考制度就象一根指挥棒,中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现在初中毕业生考省一级重点中学竞争十分激烈,考上重点中学则意味着考上重点大学的希望很大。在这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社会对一所学校的评价标准是把升学率作为重中之重。对于一所初级中学来说,生源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升学率高,本施教区的学生不会流失,特别是优质生源不会流失,又可吸引施教区以外的优质生源到学校就读,为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样学校既有充足而优质的生源,又有富裕的办学经费,顺利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中考不考的内容,学校只能放置在一边。
2.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抵触情绪
许多学生家长认为:中考都不考校本课程,你学校要我孩子学习校本课程不是浪费时间吗?你学校只要把中考要考的内容教好了,我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就行了。面对学生家长的不合作态度和压力,学校只能全力以赴抓好应考内容的教学。
3.学生没有时间学
我对学生做过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作业太多,课程内容难度大。新课程改革后,有的课程难度加深了,例如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把原来的历史、地理、政治三科合在一起,知识点分散,容量大,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材难度大,学生对教材理解上所花费时间多,再加上作业多,学生也没有时间学。
4.教师没有精力
新课改后,课程种类多,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由于对新课程不熟悉,教师备课花费的时间长。有的教师既要教国家课程,又要教地方课程。还要教校本课程,而且经常变换不同版本的教材,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评职评先、奖金的发放,都与本人的中考成绩挂钩,教国师只能集中精力抓好学生的成绩。
针对目前许多初级中学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开而不发”的现象,我们应该立足实际,研究解决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第一、加大中考制度改革的力度,把校本课程作为中考内容的一个部分
目前,中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所以困难重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升学考试制度瓶颈的制约。校本课程是不同于传统国家课程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其评价、考核手段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而目前国家的升学考试制度并没有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的实施而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考试分数仍然是升高中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从而忽视其他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目前许多地区对校本课程评价只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内容,由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评价实施方案,学校具体操作。这种评价实际操作上随意性大,对校本课程开发起不到推动作用。因此,只有把校本课程作为中考的一个考试内容,各个学校才会重视起来,校本课程开发才会走上正轨。
第二、争取早日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
二、立足于学生特点,建设“真真好少年”校本课程
“真真”是学校“好少年”的形象标识,是一个文明、健康、进取的美丽天使,是学校的一个育人目标,是全体学生成长的追求目标,“真真好少年”是我校一个着力建设的德育品牌。针对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如小学生的好奇喜胜、好动喜赛、好孩子定向等特点,我校立足于学生特点,贴近学生实际,大力建设“真真”校本德育课程。一是构建“真真小当家”校本课程。我校依据小学生好奇喜胜的心理特点,依托少先队组织,大力开展以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三自”德育模式为特色的活动,大力构建“真真小当家”校本德育课程,并作为一项深化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常规内容,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课程在培育“真真好少年”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二是构建“真真英雄会”校本课程。针对学生好动喜赛的特点,我校构建“真真英雄会”校本德育课程,设置了25个学生喜闻乐见的个性竞赛项目,通过“真真英雄会”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好学上进的动力,营造了校园你追我赶的喜人氛围。三是构建“真真在飞翔”校本课程。针对学生“好孩子定向”的心理特点,我校结合雏鹰小队活动,设置了“真真好少年”的学习、科技、健体、文艺、友爱五个大大的奖章,构建“真真在飞翔”校本德育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三、立足于社区人文,建设乡土校本课程
我校所处位置优越,周边德育资源丰富,依托这些活动便利、触手可及的优质社区人文资源,我校大力进行德育课程改革,构建了乡土校本德育课程。一是依托香山景区,建设香山文化校本课程。我校紧紧围绕香山景区,大力开展香山文化的传承弘扬教育。开展春、秋游香山活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香山的美丽,倾听香山的美丽传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适时开展香山美丽传说的故事比赛、香山手抄报、中队板报、摄影等比赛活动,掀起校园香山文化学习、了解、传承的热潮,极大地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二是依托香山陵,建设红色教育校本课程。我校依托香山陵这个红色圣地,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每年都会举行清明祭扫革命烈士活动,深情缅怀革命先烈,接受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净化。同时开展了追寻香山陵革命烈士足迹的活动,让学生收集家乡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开展征文、演讲等比赛,让学生受到红色教育。学校还编写《香山陵革命烈士故事集》的红色教材,让红色教育深入学生心灵,内化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激情。三是依托长江村,建设新农村校本课程。我校紧密运用长江村这一乡土教材,建设校本德育课程。组织学生赴长江村,参观村史馆,激发学生对党的敬爱之情;走进长江村的工业区、社区老年活动室等地,深入了解长江村的社情民意,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爱之情;学校组织的小记者进行参观采访,并用他们拍的照片举办图片展览,让学生观看,展望美好的未来。丰富的校本德育课程,为真真好少年的良好习惯培养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走出了一条校本德育课程的新路,取得了育人新成效。今后我们将不懈探索,开拓创新,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丰富的校本课程中。
随着我国经济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2012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承担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新建本科院校以产业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基于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急需的有责任感的实践能力强的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高级工程型人才。学校要与企业深度合作,结合地方特色与学校的师资、科研、实验等条件,细化人才培养专业方向,建立分层的多目标的人才培养多元目标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提高人才产出质量。
1.2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能力构成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从横向规模发展转向纵向深度应用发展,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徐明等人依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发展等方面将网络工程专业人才专业能力归纳为“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网络工程规划、设计,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以及网络安全保障”等能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依据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着重培养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工程基础能力(认知能力、软硬件基础设计能力),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信息管理与处理等专业核心能力,专业专长能力与创新、创业的能力。
1.3课程体系模块化模型
依据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潮流、产业的发展需求、学校与地方的特点以及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网络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熟练技术基础,善于构思、设计、构思和运行网络产品或系统的能力,能够适应网络行业发展的网络工程师。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应用为目标、能力为核心,形成以培养网络工程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网络工程课程模块。每一个模块由若干课程群(子模块)组成完成特定能力的培养,形成“主干课程->课程群->课程模块->课程体系”的结构。每一个子模块由若干相关的课程组成,完成特定的主题,以培养学生特定的能力。课程群中各种课程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统一设计课程目标,将内容整合,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前两年学生在校学习基础课程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价值判断能力、身心调适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数理基础、专业认知与专业基础能力等;第三年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教学过程,有针对性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专业方向相关内容的学习;最后一年,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项目开发、毕业设计等。通过“产、学、研”深度联动,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企业全程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使“教、学、需”一致。以项目为驱动,通过“做中学”,将“知识、能力、探索兴趣、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社会急需的有责任感的实践能力强的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高级工程型人才。
1.4基于CDIO的工程能力培养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前沿工程大学自2000年起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而创立的工程教育模式。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它以任务驱动,构建以项目为主导的知识、能力和创新培养一体化的教学体系。CDIO通过“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工程实践训练,强化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通过“做中学”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基于CDIO的“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层的项目训练,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与能力的培养,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以及创新应用的能力。主要体现在:1)通过专业认知与“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分层递进的能力培养,避免了重复技能的训练;3)通过综合课程设计与项目实践,提升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并且培养学生合作协商的能力;4)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提升学生创新、创业与终生学习的能力。通过CDIO的“做中学”最终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1.5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依托
校内外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企业,整合校内实验资源,构建“两大平台、四个模块”的分层实践教学体系。两大平台即校内教学实训平台与校外工程实训平台,四个模块即工程基础能力实训、专业核心能力实训、专业专长能力实训、创新创业能力实训,构成逐层递进的实践教学。
二、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一)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的确定必须满足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实际需求。从根本上来讲,应用型本科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或理论应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应用性,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实用、实际、实效、综合。因此,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着眼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有较强的适应性、应变性和竞争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理论学习、模拟训练、实践探索逐步实现,这是一个实践、自我反思和再实践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完善的专业知识与理论是基础,教师的循循善诱是前提,学生的亲身实践是关键。
(二)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是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理论,从课程特性、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结合铁路消防管理自身的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1.课程的特性。在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同的课程具有差异性,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如果要塑造学生的应用能力,就应构建相应的符合课程内在规律的教学模式。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依据其理论丰富、专业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模式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不强,不符合公安机关的要求;实践性强,而理论欠缺,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2.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铁路消防管理的内在规律以及铁路公安机关对消防监督管理人才的需求。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和要求。铁路公安机关对铁路交通运输系统的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审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技术性。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教学目标为,通过学习理论、指导实践、训练思维、培养能力,使得学习本课程的学生掌握铁路消防安全的一般规律、原则和方法,具备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出色完成铁路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3.教学设计。铁路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建筑消防审核(铁路消防机构承担)、消防监督检查、火灾应急处置、火灾事故调查和消防宣传教育等方面。作为治安学专业的学员,他们在进入公安机关后大多在一般治安管理岗位任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监督检查、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宣传教育等。随着岗位的转变他们会进一步接触更为复杂的消防监督工作。不同的工作内容对理论需求的广度、深度及专业技术技能的要求也有不同。因此,课程教学设计采用模块化和系统化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又要突出实践性。
(1)模块化根据课程特点,铁路消防管理课程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每个模块根据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设计,体现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2)系统化系统、完整、应用性强是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一个特点。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必须能够体现这一点。这也是由铁路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决定的。完成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需要理论基础。如燃烧学理论解释了燃烧发生、发展、熄灭的规律,是消防管理工作的依据。燃烧条件决定了防火、灭火措施。火灾发生、发展规律直接影响建(构)筑的防火设计、电气设计、消防设施器材的配置。各类消防技术规范、标准又是建筑消防审核、监督检查的依据。课程教学虽然采用了模块化的框架,但各个模块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实践教学中,对实际建筑消防设计的分析和消防设施设备操作是为了使学员加深对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的理解,同时也是为学员明确了消防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标准。消防监督检查实训分为建筑、电气、消防设施设备检查和法律程序等多个环节,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训。不同场所如列车、站、场、段的灭火、疏散、逃生则是由该场所火灾规律、防火设计决定的。因此在理论教学中还应强调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4.实现条件。教学设计的实现还需要各种条件来满足。首先,在总课时确定的情况下既要进行理论教学又要有充分的实践,必须合理分配时间,实践学时占总学时应不低于25%。理论教学时间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掌握全部理论知识的需求,需要课堂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构建“学习包”的形式,形成文字教材、电子教材、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料相配套的系列教学用书和教学软件,以适应多样化的教学需要。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在“学习包”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除对现有实验、实训室(场)改造、完善外,还要新建消防设施设备实训室。铁路环境复杂、多样,无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必须在校内建立模拟实景。因此还需要设计制作与铁路实际环境相同的虚拟真实模型系统(VRML),以弥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铁路针对性不足的缺点。
5.教学评价。考核方式与内容对学员学习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效果。应用型本科以“应用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学生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三个方面的考核。在学生学业成绩构成中,应用能力的考核必须占有较高的比例。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框架,且每个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相应地,教学评价就不能单纯用期末试卷考试而应多元化。教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应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评价,如试卷测验、论文评价、实践评价、口头问答等,最终给出综合评定。
三、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方面,根据培养铁路公安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实战能力、规范执法的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依据。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努力程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特点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具体到铁路消防管理课程可采取以下做法。
(一)实践任务选定在实训中选择的对象、环境应该是在实际消防监督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并具有一定典型性,而且规模不宜过大、过于复杂。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目标,使不同实训小组的任务有自己的独特性。
(二)实践过程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在课前提出相应实践任务,然后在课堂上讲授相关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训任务需求搜集必要的资料信息。这种任务导向能够明显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和自学的积极性。实训任务的完成并不集中在上课的几个课时之内,而是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关注和指导,以便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避免学生因为困难而失去积极性。
(三)实践结果实训结果除制作实训报告外,可要求学生制作成PPT在课堂演示,然后进行讨论以及教师点评。这种方式能既够给学生压力也能够增加认真对待实训的动力。学生通过老师的点评能更清楚自己的不足,进一步理解消防监督管理实际工作的要求。
二、职业证书为抓手真才实学促学风
我院作为铜陵市电工技能鉴定机构,每年都多次与铜陵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铜陵市人力资源考试院共同对我院学生报名参加的电工类职业资格开展鉴定工作。我院每年还组织信息类、通信类学生参加华为TD-SCDMA通信工程师考核。现在我院学生都踊跃报名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核,已形成一股人人考证之风。职业鉴定考核的开展不但使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更是使得学生在获得一定工程实践锻炼的同时,培养了勤奋好学、不断攀登的学风。
三、校企合作为媒介以生为本促学风
我院始终秉承“赤诚相见、真诚相待”的原则和怀揣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真心与许多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先后与省内外企业联合创办了“蓝盾班”“、华为班”“、安徽电信工程班”等合作班。我院还邀请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许继集团、安徽蓝盾光电子公司、合肥求精电子和安徽六国化工等企业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来,通过这样的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新模式,让我们的大学生未出校门,就真正深入到企业中去,从而实现了“学院与企业零距离、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在这一系列的校企合作中,既增强了我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是培养了理论联系岗位、注重实际应用的学风。
四、评奖评优为动力示范带头促学风
我院10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名学生一直以来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我们充分发挥他的示范带头作用,以他为核心成立了学习兴趣小组,该团队目前已经自主研发出一套功能齐全的单片机开发设备,这是我院一直以来高度注重发挥评奖评优同学的示范带头作用所取得的又一成果。我院同时还高度重视每次学风优良班的评选工作,首先是在全学院所有班级中充分宣传,再通过学院的党政联席会议对申请的班级内进行好中选优、优中选精,最后,将评选上的班级的经验做法向全院班级推广。通过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示范作用,在全院形成班班争先进、人人学模范的学风。
五、学业警示为手段惩治结合促学风
我院每学期期初,都会要求所有辅导员对上学期各班级考试成绩进行详细的汇总、分析,对成绩出现较大滑坡的同学立即了解情况、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对已经出现三门以上挂科现象的同学(注:《铜陵学院学生管理手册》规定一名学生在校期间累计达到四门课挂科,不发放学位证书),立即发放学业警示通知单,并及时与出现成绩滑坡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结合每名同学的具体情况,与家长共同制定挽救办法,同时在班级里还发动成绩优秀的学生一对一帮助学业困难的学生,这样既帮助了学业暂时出现困难的学生,更是培养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学风。
六、院班两级点名互管理督促提学风
我学院现在形成学院层级和班级层级两级的上课点名机制,我们学院要求,每个班级上每堂课时(不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都安排有专门的同学点名,并要求每名任课教师在点名册上签名确认,这是班级层级的点名。我们学院还有学院层级的抽查点名机制,由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牵头带领班级辅导员老师,对班级上课点名的属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核实,对于点名不属实的班级,我们不但要追究点名同学的责任,还要对任课教师提出批评。通过这种两级的点名机制,使我学院学生的逃课率、迟到率大大降低,对学习有懒惰想法的同学形成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民办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师资薄弱,一方面,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部分高校专业教师都是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土地资源、经济管理等转行而来,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非教师队伍转过来的。另一方面工程管理专业老师年轻化现象十分突出,且职称与学历偏低,多数教师是从学校走向学校,实践经验不足。
1.2实践不足
我国民办高校培养工程管理人才实践不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校内课程设计或实习中教师随意压缩实践时间或集中课程突击完成,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和质量控制,缺乏对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重视和指导,使实践学习环节多数流于形式,学生很难从中学到真正有用和实际的东西。另一方面,校外实习实践难度大,成本高。由于实践教学经费不足和企业不愿接收实习学生等问题,许多实习已经失去其原本的实际意义,只是走马观花,甚至放任自流,完全达不到实习的目的,只注重于最终的实习报告,学生最终收获不大。目前,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突出。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精深,轻综合,缺乏有行业经验的师资,人才与行业需求不匹配,难以适应工程建筑行业对工程师的要求。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在培养工程管理人才时应注意改革,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2改革措施
2.1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以实施执业资质认证制度为导向
实施执业资质认证制度需要有一定专业基础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将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要求有选择地引入课程设置中,使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使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达到参加执业资格考试的理论水平。工程管理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以实施执业资格制度的需要为导向,避免专业教育与人才需求之间缺乏连贯衔接的问题,做到教育资源的高度整合和高效利用、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相互统一。最终以执业资质认证制度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来推动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
2.2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双师型”师资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所谓“双师型”师资是指既要具有教师资格,能够从事教学工作,又具有某一专业技能或实践能力的复合知识型师资。一方面,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社会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实践性学习的指导和教学,并对成功的工程管理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加深理解,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年轻教师的学历水平和职称结构,并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培训机会,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年轻教师的工作实践能力。此外,可以鼓励年轻教师争取横向科研课题,以此来提高其为企业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毕业实习的机会,广泛的接触工程,提高工程意识。
2.3建设特色实验室
各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特色实验室来展现专业竞争力和特色,而实验室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资源和条件。依托本校相关的强势专业,建设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实验室,并配备相应的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利用现代信息资源,积极开展计算机模拟与仿真教学。此外,以特色实验室为依托,各民办本科院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在竞赛中不断成长。
2.4重视实践,校企合作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民办本科院校应与项目管理公司、建设公司或工程咨询公司等合作,这些公司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要单位,学生可以参与其承揽的相应生产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可以依托企业先进的实验环境、设备和技术等各种产学研平台,利用企业的创新氛围和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和工程师做好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设置。在学校和社会这两种教育环境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将得到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