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管理类专业论文

经济管理类专业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8 15:38: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管理类专业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济管理类专业论文

篇1

1.全面性与真实性

传统的教学案例普遍存在不真实、不生动、背景材料少、案例过时片面等不足之处。而基于实习基地的教学案例是在学生充分了解、直观感受下形成的,具有全面、直观、真实等优点。学生可参观实习基地,跟进案例全过程,自主学习。

2.实践性与实验性

高校借助企业先进的理念、设备、技术,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完成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转化,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是一种通过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任务,企业人员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项目、教学案例等,实现互利多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因此,基于实习基地的教学案例开发和建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相对于传统的案例教学,基于实习基地的案例教学对教学效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挑战,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亦是一个实验性的过程。

3.动态性和系统性

基于实习基地的案例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若干阶段和环节。各阶段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整合。实习基地企业的各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对同一问题的应对方式有所不同。与传统教学案例相比较,伴随实习基地企业的发展,教学案例面临着动态更新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基于实习基地的教学案例的某一个阶段的输出成为下一个阶段的输入,环环相扣,校企合作的过程就是这些阶段或环节的系统的嵌套体系。基于实习基地的教学案例可以制作成系列化,彼此相关联,以此反映实习基地企业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全貌,如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化思维和逻辑思维。

4.互动性强与收益性高

案例教学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因此必须与实习基地企业建立密切的互动性的的伙伴关系。无论从实习基地企业教学案例资料的收集、讨论、撰写、授权使用等,还是课堂或企业现场上教学案例研讨和分享,都需要实习基地企业人员的支持以及师生的亲身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实习基地企业也可能从参与教学案例研讨和分享,获得相应的收益(如厘清认识,促进思考和行动)。

二、基于实习基地的案例教学实施步骤

基于实习基地的案例教学主要包括如下4个实施步骤:

1.建立实习基地

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各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强化教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部分高校建立了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的机制,与企业共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利用企业的技术与设备完成实践教学。这种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赢,企业获得了紧缺人才和先进的理论指导,学校实现了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和社会需求的特色人才培养。

2.撰写教学案例

在实习基地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合作撰写教学案例。撰写教学案例要注意几点:1.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案例。案例撰写要针对经管类学生现有的能力、知识结构和专业要求进行设计,使学生在得到乐趣和肯定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素养。2.教学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它可能反映实习基地企业的典型和关键事件、成功经验、优秀的管理实践。3.教学案例要及时更新。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过程,经管类专业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案例应跟上时代要求,根据实习基地的发展及时更新,反映当前实际。

3.实施教学

有条件的情况下,学生先期参观和了解案例企业。基于实习基地的教学案例的使用,最好的办法是高校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互配合,企业兼职教师或主要当事人分享案例,引导案例讨论,高校教师参与讨论。假如企业兼职教师或当事人无法到场,可采用录音、视频资料丰富和充实案例,增加其直观的感受。

4.总结改进

为了保证基于实习基地的案例教学的效果良好,在实施教学之后,还应进行后期的总结,对教学成果有利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继续发扬,有悖于教学目的的内容与形式就需要改进,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案例资料的充实和更新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基于实习基地的案例教学的实施存在如下3个主要问题:

1.缺乏明确的法律约束和操作规范,专业集群效应很难体现出来

当前的校企合作案例教学还处于一种自发、散漫的初级阶段,大多数都是依靠个人关系来联系企业,没有形成一种长期、稳定、成熟的机制。当前,我国虽有相关文件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地位,但并没有专门的法规来进行约束,也没有对其具体操作提出指导性办法。校企合作案例教学是许多经管类专业课程中都会用到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但现实中,许多高校和实习基地企业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专业群案例资源共享体系,目前的情况通常仍是一个院系、专业与实习基地企业对接。

2.缺乏有效的案例教学组织与运作体系

完整的案例教学需要一个有效的案例教学体系,包括案例教学的主导者、主体以及组织运作。首先,从案例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来看,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经历和案例教学组织能力。然而,现实中大部分教师仍缺乏真正的企业管理经历,因此案例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其次,从案例教学的主体来看,高校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较难形成师生的互动。再次,从案例的组织运作来看,完整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学习、研究案例,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终提出方案或建议。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整的案例教学过程很难完成:1.完整的案例教学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使得教师缺乏足够的激励;2.完整的案例教学需要花费较长的教学时间,而正常的教学时间难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3.案例资料要真实全面,但现实中企业会因为某些原因隐藏部分资料。4.企业兼职教师和当事人因为工作任务和业务很难安排时间参与案例教学,时间经常冲突,难以配合案例教学。

3.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缺乏

高校通过组织、实施实习基地有效运行的实践研究,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实习基地建设、案例教学、聘请企业兼职教师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与作为实习基地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保证双方有效合作亦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对实践教学经费的拨出不足以维持基地建设项目的开展,教师撰写案例、带学生参观、企业兼职教师来访等,均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

篇2

关键词:经济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

1.重要性

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2.培养目标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企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基层管理人才的需要,并为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

3.培养方向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应明确定位在技术实施型教育的类型,并办出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在办学过程别注重管理技术知识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毕业生就业后能在具体的岗位上迅速开展工作。

二、职业环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影响

我院高职教育的改革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不系统、不深入。以前我院对高职高专教育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多,但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少。与工科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显得非常薄弱,特别是没有与工商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因而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其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1.专业设置相对滞后于企业需求

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竞争环境的变化、产品需求的变化、企业体制的改革、管理理念的更新、企业的大规模改造、管理技术的提升等导致企业对管理人才需求也日趋不稳定。比如,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概念的导入与实施,使企业增加了对具备相应现代管理技术的人才的需要。

⑵稳定的专业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计划、从业教师、教学环境、教学理念、教师知识体系等适应不了企业的要求,出现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的断裂。

2.职业环境对学生就业的行业特征的影响

篇3

一、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传统的实践教学目标强调的是对已有知识的教学和验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而应用型人才的实验教学目标,则应该是对学生动手能力、信息采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许多院校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实验。国内高校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一般主要是依托计算机,围绕课程知识传授,进行理解性的课程知识点的实验,以此建立的实验室,在功能上主要以满足单一课程的实验教学为主,没有很好地实现课程与课程之间、跨专业及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相融合的实验。实验内容较为落后,如一些验证性实验项目的内容比较陈旧,许多实验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这样的教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使实验成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在实验教学方法上,基本是借鉴传统理工科实验的教学方法(教师理论知识传授教师实验示教学生实验),使得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因而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2、实训。实训教学在职业技术类院校开设的比较成熟,但在普通综合高校,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重视,实训教学概念模糊,定位不清,导致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专业教师之间意见不一;教学状态与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3、实习。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是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一直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主要场所――企业,因为市场竞争的严峻,或出于保护商业秘密的需要,不能或不愿给经济与管理类学生提供适合的、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加之学生出于就业竞争的压力,往往选择在拟就业单位实习,导致学校实习集中安排越来越困难,学生的实习较以前分散,学校管理较难,因此实习走过场的现象比较严重,实习环节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的作用越来越弱。

4、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一方面,目前,高校毕业论文多以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为主,由于受到就业的压力,毕业生忙于找工作、考公务员和考研,在一定程度上对毕业论文这一实践环节重视不够,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存在抄袭现象,毕业论文的教学功能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毕业论文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一般都比较重视毕业论文而忽略毕业设计,实际上毕业设计对经管类专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毕业设计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系统性的训练和提高。因此,经管类专业要改变只重视毕业论文不重视毕业设计的观念。

5、专业社会实践。专业社会实践是大部分财经类专业都普遍忽视的一个环节,许多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得到体现,没有进行有计划的、和一般社会实践相区别的专业性的社会实践。即便安排了专业社会实践的学校,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教学内容偏少、空洞、缩水和甚至放羊的现象,有的甚至无法落实,这样的社会实践实际上是减少了实践教学的时间。

6、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方法和实验手段比较落后,一些教师的实验教学改革意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编制实验教学辅助软件的能力还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能够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课程还相对较少。

二、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础与现状分析

(一)商学院实践教学已具备的基础和优势

1、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探索,从建院之初,商学院经管专业就已经开始进行课程实验教学,发展较快,成果突出。进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在实验教学方面,已经完成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2、在实训方面的探索,随着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来在学校内被忽视的实训教学环节,已开始受到重视, 为开展实训教学,探索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学校组织了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兄弟院校进行调研,在校内开展研讨, 逐渐明晰了实训的内涵,并通过精品课程(实训)项目建设促进了实训课程的建设。

3、在实习教学方面的探索,开展了以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模拟实习的改革,近年来将实习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探索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实地实习结合的毕业实习新模式上,已取得一定成果。重视在专业实验室中创造模拟社会、经济活动的条件,使学生针对社会、经济模拟现象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外实习方面,商学院已与宝供物流公司就学生实习事项达成合作意向;在2011年3月,又选送09级物流、商管专业的部分学生赴浙江润迅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实习。

4、在实践教学文件的规范性管理方面,加强了对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教学计划、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实践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等是规范实践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商学院陆续对这些文件进行了重新规范和修订。这些文件反映了我院广大实践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对于实践教学的探索,凝结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智慧,目前这些文件在指导和规范实践教学方面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方面,商学院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管理与质量提高,从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写作、评阅、答辩、格式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规范,还对应届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入选论文进行评选和编辑工作,多篇优秀论文被选编到《安徽新华学院学报》,调动了毕业生写作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使我院毕业论文工作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二)商学院实践教学的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1、应用型的实践教学理念还要进一步总结,商学院正在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还需要总结和提炼,要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2、实践教学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专业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研究尚显不够,对于实践教学的有关问题,存在认识模糊、定位不准、意见不一等现象,影响实践教学的全面实施。

3、实践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学校的实践教学管理理念和手段跟不上实践教学的教学需求,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队伍、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保障均滞后于实践教学的现实发展。因此,有待进一步完善我院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

4、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待进一步科学完整地固化。由于实践教学的随意性较大,我院正在逐步加大力度规范实践教学环节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

5、实验教学评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院初步对毕业论文建立了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答辩检查等一系列质量监控环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对于实验、实习教学质量还缺乏有效的监控制度和手段。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实践教学的效果,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及投资效益均得不到及时的评估和反映。

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

1、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

(1)实验教学课程的优化与开发。使学生通过优质实验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外显”,提高综合素质。具体做法是,以知识为导向,进行课程实验(理论课中的实验内容)的优化和开发,以能力为导向,进行实验课程(独立开设实验课)的优化和开发,按照单项性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学科综合性实验、跨学科综合性实验、模拟实习的实验层次进行实验课程(或课程实验)的建设。

(2)“精品”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实验项目是实验课程的基本单元,建设高质量的实验课程,首先必须有高质量的实验项目,我院正在加大精品实验项目的建设力度,在精品实验项目规模建设的基础上,力争建设一批精品实验课程。

(3)实验教材的建设。实验教材是实验课程的载体,应加大实验教材的建设力度,以有效固化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成果,以形成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实验教学改革成果。

2、实习课程体系的设计

实习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要研究和明确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的教学目的和特点,同时加大课程实习的开发力度。深化总结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的毕业实习模式的改革,积累校内模拟实习的数据资料形成有新华学院专业特点的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毕业实习的培养方案。

3、研究能力课程培养体系的设计

课程设计、学术论文、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虽然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但三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目的性与阶段性的区别。目前,我院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在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方面比较薄弱,需积极倡导,加强研究和实践,鼓励各专业开设课程设计,鼓励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使课程设计、学术论文、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方面发挥不同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美]戴维・罗伊斯,苏瑞提・S.多培尔,伊丽莎白・L.罗姆菲.社会工作实习指导[M].屈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诠释与对应[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与创新性”人才,必须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与实验环节,使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的要求,成为制约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设计思想,站在一定战略高度来考虑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军事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开始进行计算房的建设,这就是经济管理实验室的雏型,经历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面向21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是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理论与实务并重、具有全局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而难以培养出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计算机模拟技术方式被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通过参加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可以把同一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把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综合起来,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的系统理解与认知,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真正搭建起一个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平台。

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发现,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突出存在三大问题。第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第二,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第三,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长期以来,为解决上述问题,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只局限于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等。然而,案例教学大多蜕变为课堂讲授中的实证举例,这些“打补丁”式的改革并未获得理想的效果。

2、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经济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经济管理学科系统自然地融入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因此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正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结果,是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现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科学,只需要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本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较之于理工科实验室而言,完全是“只投人、不产出”的实验室。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于能够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理工科实验室,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也不愿意合理增加编制。由于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实验室的建设长期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必要作用。

2、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验室利用率较低

一方面是实验室建设的资金不足,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又面临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院内实验室普遍是按照专业来设置实验室,一般分属不同的系,有的甚至挂靠在教研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也不例外。由于实验室之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跨系使用,因此不少实验室不得不重复设立一些设施与项目。“小而全”的重复建设,不但浪费了实验室资源,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而且难以使实验室发挥规模效益。

3、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与实验教材

传统教学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大多以验证课程理论为主,因而把实验教学作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实验课内容只是重复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孤立的实验项目。基于这些观念的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难以像理工科实验教学那样,事先编写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以及与专业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实验教材,往往使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计划相脱节,实验环节流于形式。学生普遍反映实验环节收获不大,也没有兴趣,因而实验课程成为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课程。

4、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长期滞后

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方法的滞后性,使实验教学在教学上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实验室教师与专职教师相比薪酬较低,职称晋升也相对较难。因此,实验室队伍处于“专业人员少、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接受培训机会少、工作热情低”的状态,实验室人才队伍长期滞后。有的实验人员实质上只是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的开展也缺乏全面认识,既不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思路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实验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先导,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改革才有内涵与支撑。

1、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应该按大学科分类单独设置实验课,才能改变实验课的从属地位。今后,随着专业的不断拓宽在教学计划中应按专业分类,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这在客观上就为实验课的单独设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应符合相关学科群的发展,课程的设置、实验项目的选择及内容的覆盖面都应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分析现有的管理类实验课教学体系和实验设置,对实验项目、内容和深度,以及侧重点加以区别,把实验教学活动分为经济类和管理类两大类型。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应整合设置为一门课程,以便相关理论验证及相关原理演示的融会贯通,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则分设会计实验(手工和电算化)、审计实验、统计实验、财务实验、经营实验、商务实验、证券实验等,以便每个实验课题具有相对独立的实验内容。同时,各个实验课程都应有独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突出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的项目,通过仿真模拟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综合设计。

2、进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

在原有教学形式上,实验教学一般是验证性实验较多,而设计性实验较少。实验课按照大学科独立设课后,整个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进行分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主要则是以演示验证性、模拟操作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的方法步骤,熟悉常规实验设备的使用,在教师指导下较熟练地独立完成各项实验,并能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完成实验报告。第二层次主要以设计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主要阶段。实验的方案、步骤和所需的仪器设备的选择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自己选择调配实验所需的仪器、软件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综合设计和操作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第三层次,逐步开设综合性选修实验课。这一层次,要求学生设置一些难度较大或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自己设计开发的实验项目,利用实验室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由于这类实验一般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竞赛和等级考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第四层次,探索开放性实验课程的设置。这一层次,则主要是为那些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并能够辅助专业教师以完成其相应的科研课题。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教学科研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性标志。

3、实验队伍建设要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

实验教师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必须配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力求建成一支技术精干、基础扎实、素质过硬、乐于奉献的实验技术队伍。

4、建立适应教学和科研发展需要的多种功能并存的实验室体系

教学型和科研型的实验特点及要求虽有相同的地方,但还是存在着差别,而且教学与科研自身对实验的要求也有差别。因此,实验室就要根据教学与科研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而有不同的功能形式。所以,必须根据专业的需要,以大学科分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建立相应的大规模实验中心或覆盖面宽、综合性强的多功能实验室,确保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需要。经济管理类教学和科研必须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以成为广大经济管理类教师和研究者的共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从而也提高到一个十分迫切、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对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正确定位,重点从实验室场地保证、计算机网络等“硬”环境和应用软件、实验师资力量和实验教材等“软”环境两个方面如手,最终实现有机结合,培养出合格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恩山: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5).

篇5

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与创新性”人才,必须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与实验环节,使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的要求,成为制约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设计思想,站在一定战略高度来考虑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军事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开始进行计算房的建设,这就是经济管理实验室的雏型,经历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面向21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是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理论与实务并重、具有全局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而难以培养出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计算机模拟技术方式被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通过参加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可以把同一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把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综合起来,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的系统理解与认知,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真正搭建起一个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平台。

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发现,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突出存在三大问题。第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第二,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第三,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长期以来,为解决上述问题,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只局限于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等。然而,案例教学大多蜕变为课堂讲授中的实证举例,这些“打补丁”式的改革并未获得理想的效果。

2、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经济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经济管理学科系统自然地融入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因此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正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结果,是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现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科学,只需要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本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较之于理工科实验室而言,完全是“只投人、不产出”的实验室。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于能够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理工科实验室,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也不愿意合理增加编制。由于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实验室的建设长期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必要作用。

2、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验室利用率较低

一方面是实验室建设的资金不足,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又面临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院内实验室普遍是按照专业来设置实验室,一般分属不同的系,有的甚至挂靠在教研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也不例外。由于实验室之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跨系使用,因此不少实验室不得不重复设立一些设施与项目。“小而全”的重复建设,不但浪费了实验室资源,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而且难以使实验室发挥规模效益。

3、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与实验教材

传统教学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大多以验证课程理论为主,因而把实验教学作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实验课内容只是重复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孤立的实验项目。基于这些观念的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难以像理工科实验教学那样,事先编写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以及与专业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实验教材,往往使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计划相脱节,实验环节流于形式。学生普遍反映实验环节收获不大,也没有兴趣,因而实验课程成为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课程。

4、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长期滞后

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方法的滞后性,使实验教学在教学上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实验室教师与专职教师相比薪酬较低,职称晋升也相对较难。因此,实验室队伍处于“专业人员少、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接受培训机会少、工作热情低”的状态,实验室人才队伍长期滞后。有的实验人员实质上只是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的开展也缺乏全面认识,既不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思路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实验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先导,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改革才有内涵与支撑。

1、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应该按大学科分类单独设置实验课,才能改变实验课的从属地位。今后,随着专业的不断拓宽在教学计划中应按专业分类,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这在客观上就为实验课的单独设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应符合相关学科群的发展,课程的设置、实验项目的选择及内容的覆盖面都应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分析现有的管理类实验课教学体系和实验设置,对实验项目、内容和深度,以及侧重点加以区别,把实验教学活动分为经济类和管理类两大类型。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应整合设置为一门课程,以便相关理论验证及相关原理演示的融会贯通,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则分设会计实验(手工和电算化)、审计实验、统计实验、财务实验、经营实验、商务实验、证券实验等,以便每个实验课题具有相对独立的实验内容。同时,各个实验课程都应有独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突出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的项目,通过仿真模拟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综合设计。

2、进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

在原有教学形式上,实验教学一般是验证性实验较多,而设计性实验较少。实验课按照大学科独立设课后,整个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进行分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主要则是以演示验证性、模拟操作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的方法步骤,熟悉常规实验设备的使用,在教师指导下较熟练地独立完成各项实验,并能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完成实验报告。第二层次主要以设计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主要阶段。实验的方案、步骤和所需的仪器设备的选择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自己选择调配实验所需的仪器、软件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综合设计和操作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第三层次,逐步开设综合性选修实验课。这一层次,要求学生设置一些难度较大或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自己设计开发的实验项目,利用实验室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由于这类实验一般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竞赛和等级考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第四层次,探索开放性实验课程的设置。这一层次,则主要是为那些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并能够辅助专业教师以完成其相应的科研课题。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教学科研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性标志。

3、实验队伍建设要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

实验教师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必须配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力求建成一支技术精干、基础扎实、素质过硬、乐于奉献的实验技术队伍。

4、建立适应教学和科研发展需要的多种功能并存的实验室体系

教学型和科研型的实验特点及要求虽有相同的地方,但还是存在着差别,而且教学与科研自身对实验的要求也有差别。因此,实验室就要根据教学与科研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而有不同的功能形式。所以,必须根据专业的需要,以大学科分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建立相应的大规模实验中心或覆盖面宽、综合性强的多功能实验室,确保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需要。经济管理类教学和科研必须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以成为广大经济管理类教师和研究者的共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从而也提高到一个十分迫切、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对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正确定位,重点从实验室场地保证、计算机网络等“硬”环境和应用软件、实验师资力量和实验教材等“软”环境两个方面如手,最终实现有机结合,培养出合格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恩山: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5).

篇6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企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基层管理人才的需要,并为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因其专业特色,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但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这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多流于形式,容易使得该专业培养毕业生偏离高职教育的目标。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应是以管理实施技术知识为主导框架,其他知识作为基础和辅助的教育,培养为管理实施过程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持、最终完成项目的人才;这类教育的关键在于能否使用存量知识中的理论与方法,完成管理项目的开发及实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技术实施型教育的类型,并办出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学校在办学过程别注重管理技术知识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毕业生就业后能在具体的岗位上迅速开展工作。

1.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不系统、不深入。毕业论文高职经济管理类教育的改革起步更晚,以前我国对高职高专教育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多,但对文科类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少,往往办成了本科压缩型。与工科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显得非常薄弱,特别是没有与工商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因而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其培养目标仍存在偏差。

1.1 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相对滞后于企业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竞争环境的变化、产品需求的变化、企业体制的改革、管理理念的更新、企业的大规模改造、管理技术的提升等导致企业对管理人才需求也日趋不稳定。比如,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流程再造、客户管理等概念的导入与实施,使企业增加了对具备相应现代管理技术的人才的需要。但高职教育由于市场反应慢,加之与企业的联系松散,使得其专业设置滞后于企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稳定的专业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计划、从业教师、教学环境、教学理念、教师知识体系等适应不了企业的要求,出现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的断裂。

1.2 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使专业设置的通用性与学生就业的行业特征发生偏差

除部分行业办的高职院校外,大部分学校所设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是通用专业。如电子商务、会计、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其行业特征不明显。但学生毕业后都会在一个特定的行业就业,学校与企业联系松散,不能使学生熟悉就业的行业背景,如国家的产业政策,竞争格局、需求特性、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等等,从而影响学生上岗的能力。

1.3 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教学过程的标准化与管理工作艺术性发生偏差

目前,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仍然处于标准化的阶段。具体表现在:主讲教师的单一,甚至没有专门的实训老师;每班学生人数较多;教学环节程序化、标准化;实践性教学也多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等,且由学校统一安排。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造成一个学校毕业的学哄性太多,像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而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工作,特别讲究根据不同的情境因素而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忽视个体教育的模式必将影响毕业生的工作能力。

2.校企合作是解决教学与职业环境相脱离的最佳途径

2.1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企业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有偿互享,硕士论文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是实现其教育目标的最好选择。

2.2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目前,在理论界已被普遍认同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中,可以开发出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

3.开展“订单式”教育

篇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背景转向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高等学校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组织,也必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市场经济使法制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当代社会,具有单一商学或者法学专业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讲,其必须将既懂经济、又懂管理和法学作为培养的目标。这一点不仅在我国经济实践中得到了体现,同时也是美、英等经济发达国家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方向,即将工商管理类专业与法律专业的结合作为主流,如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法商结合”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另外,根据有关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由于知识结构层次不明确以及知识面不够广等问题,被排在我国十大就业难专业中,这也严重影响了政法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为了实现政法类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又好又快发展,利用政法类院校的优势学科――“法学”的支撑作用,在政法类院校实施“法商结合”势在必行。

国内对“法商结合”的研究进展不是很多,基本上局限于一些政法院校和商学院,如湖南商学院刘梦兰(2004)首先考虑了法学专业的“法商结合”问题,提出要对法学专业学生加强商学类课程,使法学专业毕业生能够在法律实践中做到游刃有余;龚志军(2008,2009)对就业角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进行了论述,指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要法商结合;曾荇(2008)从法商结合的课程设置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尽量体现法商结合;胡艳香、陈蓉(2010)基于商科院校法学本科专业的法商结合针对商法学课程体系设计作了探讨。但是通过目前仅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对“法商结合”的本质以及如何实现“法商结合”还没有形成共同的观点,故此,本文就政法院校如何实现“法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一些探讨,为政法院校“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突显“法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教学的主要依据和计划。围绕着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这一目标,“法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法商结合”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从而到达具有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这种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宽口径、重交叉,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相结合的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应该实行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三大模块的教学方案,可以确定“三面六点”的“法商结合”专业特色建设立体框架(见图1)。

而体现在专业设置上,可以设置以下专业,如法务会计、金融市场运作与管理、国际贸易与WTO、市场营销与市场法律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律制度、经济犯罪侦查等。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管理体系基本上来自于西方国家大学,可以说,它一方面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企业管理效益、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又脱离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存在着“本土化”的要求,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可能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为此,在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应以“法商结合”为目标,以教材建设为核心,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加强新教材的建设。

而考虑到法商结合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在教材建设中主要要考虑各专业核心课程的法商结合,比如:对企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现代企业制度,就可以和公司法的内容结合起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和劳动、社会保障法结合,技术创新管理和知识产权法结合,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法律结合等等。

三、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

1、围绕“法商结合”专业建设目标和任务

第一,可以进行相关教师到企业中去兼职从事相关管理工作并实行轮岗制度,扩大专业教师的企业认知度,从而丰富其教学内容,增加本土化案例教学;第二,聘任企业家在“法商结合”专业做兼职教授,或定期邀请企业家为学生讲授经济管理方面的实践内容;第三,鼓励相关教师兼修或者进修法学方面的课程,使教师队伍首先实现法商结合。

2、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青年教师去国内外进修、企事业单位参加生产实习,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同时给每位助教确定一名教授或副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建立“一帮一”的机制,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鼓励教师参加诸如人力资源师资格、注册会计师、物流师、报关员资格等各种资格证的认证,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

3、建立企业服务中心,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发挥双师型教学团队的优势,建立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工作,从企业的设立、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管理流程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和战略的制定、营销策划、企业形象设计、企业项目论证以及税收筹划等各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服务于地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尤其是要对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涉及法和商的问题及时研究,并对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处理意见,真正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应用性人才

“法商结合”类专业的实践性极强,实践性教学是“法商结合”类专业教学的生命线,因此,实现专业实践性教学是“法商结合”类专业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方面。故此,法商结合的教学团队必须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以校内实践性教学为主、校外实践性教学为辅;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性教学为辅,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三动能力。

结合政法类院校的实际情况,政法类院校可以构建“校内实践性教学(课堂案例教学+实验室教学+第二课堂教育+论文撰写)+校外实践性教学(课程企业实习+暑期专业实践+毕业实习)”的“法商结合”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1、校内实践性教学

(1)案例教学。该方法的运用主要是以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为主。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式教学法、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来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该方法简单实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良好。

(2)实验室教学。建设“商务实验实训中心”和“法律实验实训中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功能,通过较全的实验教学用资料,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进行课内实验,使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了所学知识的实际操作技能。

(3)第二课堂教学。丰富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可以邀请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司法工作者来校举办专业前沿理论知识的讲座或经济管理、司法实践的报告会。同时,结合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举办一些诸如“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效果将会非常显著。

(4)撰写论文。主要开展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两种形式。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在训练学生获取知识、选择信息能力、锻炼和考核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非常有效。

2、校外实践性教学

(1)相关企业实习。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企业管理概论》、《物流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项目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教学,通过任课教师带队,到相关企业进行短期的企业实际感受,使学生对相关企业管理环节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感知度。

(2)暑期专业实践。这是一种利用假期让学生通过打工、调查等方式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3)毕业实习。可以采取以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的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实习基地的作用和功能。

综上所述,对政法类院校来讲,“法商结合”人才培养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政法类院校可以通过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以及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建设培养大批人才,从而发挥政法类院校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龚志军:商科院校“法商结合”特色与法律专业就业形成机制研究[J].网络财富,2008(6).

[2] 胡艳香、陈蓉:商科院校法学本科商法学课程体系的个性设计[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

篇8

经管类职业技能素质是指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发展动态,熟悉市场发展的态势,掌握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是形成个人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之一。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他们的学习能力,可以为提升学生的能力和专业教学打下成功的基础。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及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实践相结合,更好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打破了原先的封闭教学环境,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业务中去,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全面的掌握和应用,扩大了知识的范围,还可以拓展知识内容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经济与管理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应用管理研究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的知识和专业的基本理论,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怎样加强和提高经济管理本科实践教学水平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重要课题。为确定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调查组探访相关企业进行了就业方向调查。

(一)工作岗位分析

为进行有效的工作岗位分析,本文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零售企业、生产加工企业工作岗位为对象进行了调研,对200名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以及在校生,通过座谈会等方式进行了调查,最后确定了从业岗位中学生应具有的能力(见表1),针对每一种能力我们设置了实现该能力的课程。

(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操作技能、职业技能、专业综合实训、专业研究实践五个层级,五个层级层层递进,使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实训锻炼,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体系的完善和职业综合能力的锻炼方面逐步得到提升,最终成长为优秀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见图1。其中专业基础知识:通过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等课程群,充实学生的基本知识,为日后更高层次的实践打好基础。专业操作技能:根据经济管理类企业具体的业务特征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将专业课程分为营销策划、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资产评估、期货交易、外汇交易、国际结算等实践课程训练。职业技能实训:通过商务礼仪、领导科学、管理沟通类课程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级人才;通过品牌管理、销售管理、项目管理、商务谈判等课程训练学生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培养市场营销专业高级人才;通过金融沙盘演练角色模拟及手工会计演练的体验式教学,培养高级金融、财务管理类企业管理人才。专业综合实训:企业实习是真正检验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金融知识体系和实战能力的环节。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实践,特别是在相关企业的顶岗实习,全面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和信息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其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专业研究实践:这里研究实践是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一方面,鼓励学生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从企业的运营管理者的角度,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进而撰写论文。另一方面,研究实践也可以结合相关事业部及行业标杆客户研究成果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服务。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路径分析

(一)加强校企合作,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依托经济管理类学科优势与相关行业优势,为了形成人才培养与输送机制,应用相关企业合作,聘请企业中的行业专家,建设以这些行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签署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的协议,学生毕业前到企业实习,企业相关专业人员进学校兼职教课,从多个层面实现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根据企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要,制定出“订单式”培养方案,使经管类的毕业生更加符合公司的要求,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寻找相对应的合作伙伴,大力推广学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和职位,教学内容与专业水准的四个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动性。开展以“经管学院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等到经管学院兼职”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双向挂职”活动,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探索学校、行业和社会相结合的“大课堂”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依托行业办学,形成“学校+公司+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4]。探索学校、行业和社会相结合的“大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开展行业教学、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和学生参与实战型经营,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开放式的教学过程,形成“课堂即职场、实训即实务操作”的创新型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训实习基地进行生产性实训,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质,真正实现“毕业零距离上岗”。组织专业教育走进企业,参与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将企业一线的专业知识、技能直接引入课堂教学,保持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改革教学计划,强化实训课程和素质课程的比重,以保证课程内容与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的一致性。

(三)探索体现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

为了体现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及评价体系进行改革。采用理论考试、实践技能以及行业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和评价,这样不仅能反映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还可以对学生的生存能力进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即通过灵活考试方式和试题考核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综合能力。例如,《销售管理》及相似课程的营销技巧培训课程中,试图以销售业绩作为评价的关键点,《电子商务概论》等课程中,实行以行业资格证代替考核。

(四)实施“双证书制度”,实现岗位技能考核和社会职业认证标准

为了满足社会上就业所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要求,“双证书制”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还至少需要获得一项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作为毕业条件,如商务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助理营销师、市场分析师、助理电子商务师、国际商务师、单证员、报关员、会计师、风险管理师、寿险理财规划师等专业资格证书,实现岗位技能考核和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在校园内就可以让学生完成上岗前的相关职业培训,从而提高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培养出社会需求的技术开发与应用人才。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需要必备的职业素质为出发点,从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能力考核与评价体系、推行“双证书制度”四个方面设计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可操作性实施路径。可以实现专业知识课堂教育与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有效衔接,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高校教学的质量,可以更多的培养出高素质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经管类人才,也对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提供了借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恒斌.地方性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11).

[2]胥朝阳,范绍庆.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的设计.武汉科技学院学报[J],2006,(04).

[3]蔡文娟,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

篇9

关键词:

经济管理 应用型人才 存在的问题 培养模式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应用型人才能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熟练掌握生产中的各项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不仅强调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更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开展更多的教学实验、实习活动,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岗位竞争能力为教学目的。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出更多理论知识硬、专业技能强、实践技术好的高素质人才,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岗位竞争能力,不断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义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科技不断提高,由此出现了很多新型产业,如微电子信息业、房地产业、智力型服务产业等。中国与各国的交际日益频繁,对于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知识与技术的紧密联系,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现代企业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人才,同时也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理论知识稳固、实践技能强的人才,可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更易受到企业的青睐,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随着大学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学生的就业也是一大问题,往往是供大于求。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快速找到工作,或是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从而引起家庭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目前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使学生缺少实践技能,导致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而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宽学科平台,建立了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独特教学体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就目前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忽视教学实践的现象。由于经济管理类的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更不用说教学效果了。企业单位在用人时更中意具有实践经验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人,对应届毕业生存在偏见和排斥,因为他们实战经验不足,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公司要对他们进行岗位培训,增加了企业支出。此外,刚踏入社会的学生心情比较浮躁,遇事不能冷静对待,给企业留下不好的印象。

2.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岗位竞争能力为教学目的,努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但随着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不同企业对人才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市场营销专业要求学生要有经济、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拥有一定的管理、市场营销等能力,在企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可以创作经济价值。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有广大的营销市场,社会对销售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很大,但是不同的行业对销售人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要设计好市场营销专业的教育目标。而目前各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不够明确,难以满足市场和行业的需求。

3.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培养不一样,不仅注重理论知识,对实践技能是掌握也很重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同时,要不断构建完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度和参与度不够,很多课程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记的模式,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理论知识,加之缺少实践机会,很多重难点知识的教学只能停留于课本,这就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彻,自然也就影响了教学质量。课堂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导致课堂气氛低沉,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够。很多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内容空洞无趣,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四、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1.加强理论知识教学。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理论性较强,课程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对教材、学生学习水平、学习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把握程度等都要有清晰的了解。教师在课前准备是可以结合课本内容,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要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把问题作为是对新知识的垫脚石,一个问题可由多名同学进行回答,同学间交流彼此的看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传统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深化,为新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更多思路。由于每个学生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因而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管理类课程对应用人才的培养,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岗位竞争能力为教学目的,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此外,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更加开放的教学空间实现了学生最大程度地个性化学习。学生对于学习场所和学习时间的选择更加自由,学生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学习材料,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模式有利于枯燥知识的诠释,图片、视频资料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了解经济管理的各项工作。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考核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社会需求为根据,教师积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和方法,不仅对丰富教学资源,建立教学平台,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质量的主要检测手段。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试卷考核存在着局限性,限制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符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施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采取综合评定的方式,学生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率)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期末考试可采用试卷或论文来考核。

3.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会通过多种方式传授知识,但学生由于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差别,对知识的接受也存在着差异。适当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训练,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技能。一些高职院校要有校内实验室,这样不仅使学生在模拟经济运行环境中,亲自动手操作,完成教学任务,对具体的项目流程也有了清晰的了解,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及时的实践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增进班级友谊,对班级凝聚力有一定的影响。在校内组织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减少了学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实习单位而带来的麻烦。在校内进行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实施集中管理,可以及时知道学生实践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知道纠正。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增加了就业选择,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快的走向工作岗位,对于艰苦的工作环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

为了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各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场所,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做好准备。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特点,选择与专业衔接度大的企业合作,同时也要考虑企业的发展前途及信誉,保证学生利益。与经济管理有关的企业单位,也可积极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建设,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员培养成本,也为本企业今后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高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让学生深入到企业内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企业单位解决技术难题,积极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学校可以通过技能鉴定工作,为合作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让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就业合同,购买相关保险,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对专业知识丰富、教学能力强的师生给予奖励,激励其他成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要加大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包括教学设备、教学资金的投入。对于企业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减免税务,来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训基地。

五、结语

社会的不断进步,岗位职能的不断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所变化。社会更需要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丰富、综合能力过硬以及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可以为社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但目前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中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等,这些因素制约了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输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教学、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等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的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发展。

作者:刘国政 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计划财务处

参考文献:

[1]苗雨君,陈红梅,齐秀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

篇10

关键词: 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线性代数;教学改革

Key words: independent schools;economics and management;Linear Algebra;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014-01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数学类子课题(项目编号:FIB070335-B2-14)。

作者简介:陈骑兵(1978-),男,江西瑞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数学模型,评价研究。

0 引言

独立学院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独立学院的学生既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成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教学就成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独有的特色.线性代数作为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的时间还不长,经济管理类专业线性代数的教学大多过于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理论的完美和逻辑的严谨,对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强调不够,显然无法满足专业对线性代数的需要。

1 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为了充分体现独立学院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线性代数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注意数学理论与经济问题、计算机、数学建模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迫在眉睫了。

2 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初步实践

2.1 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线性代数的第一堂课,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线性代数的发展、演变及其在专业学习中所占的地位和广阔的前景,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编写合适教材,改革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的线性代数教材很多都是重点院校编写的,教材模式基本差不多,其实用性特点在教材中体现并不充分,只适合重点院校学生或者一般本科院校学生使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使用的教材比较少,特别是适合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教材更少,因此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特点,特色鲜明的线性代数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牵头组织下,包括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在内的四川省独立学院合作完成了适合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线性代数教材。教材在要求上简化了定理和性质的证明,而只在习题中让学生课后自己去验证;降低了计算的要求。

2.3 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 线性代数内容抽象、概念多、定理多、证明方法独特,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普遍感到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以文科生居多、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经管类专业学生,所以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显得很重要。教师在讲授时要尽量将启发式教学融入其中,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应合理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2.4 加强数学知识的经济应用,培养经济数学建模能力 通过经济、管理中的案例逐步培养学生的经济数学建模能力。如在课堂上给出一些与线性代数相关的经济管理方面的案例,让学生自己组队以小论文的形式一周后提交,并安排课堂时间让各队自己陈述建模过程或遇到的困难,最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建模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提高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积极性和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5 增加数学实验课,加强数学软件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科学及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软件对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进行数值计算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线性代数的教学中,应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每章内容结束之后增设线性代数实验课。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软件计算的方法,如行列式求值、矩阵的基本计算、求解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实验课的目的就是通过使用数学软件求解所学过的数学问题,来达到提高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数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2.6 实施多样化考核形式 一门学科的考核制度完善与否,不仅关系到能否全面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涉及到能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学质量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从单一的“一纸试卷定优劣”的方法改变为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可参照理论考核与应用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另外也可考核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作为高校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部分,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线性代数教学改革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改革任重道远。随着独立学院办学思想的统一,师资队伍的不断提升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独立学院经管类线性代数的教学也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11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使得知识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高校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日益突显其重要性的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教学改革工程,使高等教育的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教材建设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推进教育创新,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高校精品课建设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2007年出台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提出了“质量工程”建设的指导性原则,旨在推动本科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精品课程作为“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改革是建设工作中的重点之一。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并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信息的人机信息系统,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信息时代,没有一个大型企业不重视MIS建设的,在此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便成为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或专业选修课,以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作为区级精品课项目,我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结合专业需要及社会需求,针对经济管理类和电气信息类专业,实施了分类建设。

二、分类建设的必要性

管理信息系统以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技术相关知识为基础,结合经济、管理的基本模型、方法,讨论如何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管理,辅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由于不同专业教学方向的差异,课程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作为区级精品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认真研究不同专业的特点及学生的培养目标,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入手,应用现代化的设备,实施分类建设,使课堂教学具有整体性、互动性及开放性的特点,从而使精品课程更具活动,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研究专业需求,分类确定教学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已从经济管理类专业外延到了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对象不同,其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也极不相同。

1.经济管理类专业

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以此为目标设置了相关经济学、管理学方向的体系课程,此专业学生具备了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的业务处理流程、管理方法及模型等基础理论知识,但缺乏开发方法、开发过程、开发技术、系统管理及维护等技术知识。因此,针对经济管理类学生在制订教学大纲时突出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技术、方法及过程等教学内容。

2.电气信息类专业

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突出了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但对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知识缺乏系统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以专业选修课程的形式,完善了专业知识体系,针对此专业特点在课程建设中突出管理方法、管理模型等内容,使学生在良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上强化管理方法、管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达到扩展知识面,为其从事系统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教学目标,分类规划教学任务

管理信息系统应结合专业特点,研究教学目标,从教学大纲、教材选择、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上合理规则教学任务。

1.制订合理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本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任务而编制的重要教学文件,也是规定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教学方式、学时分配的基本纲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面向两大类多个专业开设,制订适合本专业实际需求的大纲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精品课建设过程中,以开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为基础,分类制订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和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大纲,明确了两类专业教学的侧重点,突出了专业所需相关知识、技术。

2.教材选择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选择的合理性对教师授课内容的安排及学生学习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本课程依据两类教学大纲,选择适合的教材。

目前,国内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阐述了MIS与管理、信息、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并以结构化的生命周期法为主线安排章节内容,此类教材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使用;另一类以管理方法、管理模型与理念、客户关系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分块设置章节内容,突出了经济、管理相关模型结构与理论知识,适合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使用。

3.理论教学

课程教学内容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内容的来源和选择应体现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教学内容应建立在授课对象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理论教学体系,研究理论教学方法,达到以基本概念、理论、方法为基础的同时,体现不同专业需求的偏管理或重技术的课程教学目标。

经济管理类专业,侧重计算机系统概念、框架、技术及系统过程等内容,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从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到运行维护的开发过程,掌握开发技术。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完整系统入手分析系统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运用MIS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方案的能力。

电气信息类专业,侧重知识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客户关系管理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掌握基本管理方法、系统模型等内容。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确定讨论小组,制订计划,以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入口,通过阶段性的调研、小组讨论、团队合作、教师引导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4.实践教学

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习劲头不足,学习效果不佳,本精品课建设中依据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学力度,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实践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组织中将学生按人数划分若干项目小组(一般五人一组),确定小组项目课题,明确小组人员分工(按软件开发小组的人员组织结构划分),制订项目计划,按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实施项目。将项目阶段任务分解到课内实验、课外实践中。课内实验以项目开发流程为主线安排实验内容,课外实践以小组合作形式推动项目开展。课程结束,项目结题,各小组进行项目答辩并对项目完成质量进行评定。

电气信息类专业,采用分块组织方法推进实践教学的开展。按照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相关内容安排课内实验(如用友软件的使用、ERP的使用等),通过实验熟悉此类系统的功能、特点,了解企业业务处理流程及数据流动过程,明确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及地位。课外实践,分组进行,通过调研及实地考查方式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状况等,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形成相应报告。

5.考核方式

考核过程是一种评估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同,对不同专业学生不能采用统一的考核模式,本精品课建设中采用两类考核方法,分别用于经济管理类及电气信息类专业。

经济管理类专业,采用案例分析,结合项目实践的教学方法,偏重于学生对系统开发技术的考核,采用理论笔试、项目质量评定的综合考核方式,其中理论笔试成绩50%,小组项目(根据小组成员分工进行个体考核)40%,平时10%,综合成绩百分制形式记录。

电气信息类专业,采用启发式结合讨论小组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偏重于管理方法等,考核方式侧重于学生平时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小组的阶段性讨论报告50%,期末论文40%,平时10%,综合成绩以不及、及、中、良、优等级形式记录。

五、总结

精品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目标是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较为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又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因此,本门课程的建设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为基础,采用分类建设的思想,针对不同专业需求,合理制订教学大纲、安排教学任务、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切实做到与专业所需相稳合,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分类建设的思想指导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玉柯,梅玉明.以质量为核心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育,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