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9: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证书管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也是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进行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
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它有以下基本特点:
1、全面性、广泛性
1.1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含义。
(1)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当代高新技术产业化实践表明;一方面,市场机制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国际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家整体形象设计等方面能发挥并且正在发挥出巨大的能动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要普遍和纵深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除了必须塑造企业行为主体外,还必须有政府相应功能的支撑与服务。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所以能对当代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变革性作用的必要条件。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所以能长期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牢固的垄断地位,与这些国家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中对政府功能的作用尚有不少异议的话,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领域,它们几乎都作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一个重要职能来实施。这表明,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模式方面,发达国家的政府职能与传统产业管理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分离,正在发生重要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还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这是发达国家政府长期以来不懈地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重要启示。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例,其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已占整个制造业增加值的25%,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1996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的《为了国家的利益发展技术》报告中强调,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左右。由高技术产品的开发而形成的带有高技术含量的服务业的出口额已占商品出口额的40%。1996年5月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确定,由欧盟部长理事会支持召开的“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产业的竞争力——政府的作用”研讨会,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新经济发展模式中政府功能及其政策问题。显然,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竞争力,是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所在。
发达国家新经济实践表明,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经济功能转型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一般而言,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功能的实现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政府本身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的直接参与行为,如把财政资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去。二是政府通过建立一系列优惠政策体系去推动、引导、促进、调整和规范全社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新活动的持续、有序化发展。三是通过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公共基础设施来提高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供给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功能的形成和作用也相对复杂。这表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并不像传统产业那样简单明了。
(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含义。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反映政府政策、法规、规划与计划等促进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扶持和规范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竞争实力。它是指一定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功能在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竞争力。
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问题提出的重要背景。
从理论渊源上分析,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竞争力存在和作用的基础。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竞争优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的主要实施方式,因此,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就成为决定一国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
从政府经济学的观点分析,政府经济功能的发挥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方式,是加快一国工业化和现代化速度不可替代的力量。而政府功能的产生和发挥,除了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还必须辅之以产业政策。即从强化政府产业管理竞争力的角度,增强政府经济功能对国民经济作用的效果,尽量减少“政府功能失灵”。
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发展中国家必须把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作为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不仅使政府经济功能的强化成为必然,而且使政府经济功能的重点有了战略性调整的必要。为此,必须把政府经济功能集中在工业化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上,进而形成一套能促进政府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政府政策体系。
从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分析,一国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以下五种不同因素的组合:变革素、变革过程、环境、企业自信心、工业序位结构等。由此形成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竞争力,一方面是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是环境优化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环境优化竞争力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环境优化竞争力又与政府经济功能作用形成和效果密切相关。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实践分析,要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的效果,必须以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为关键。
从理论上分析,一国或一地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一国或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能力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效果之间的乘积。即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能力×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效果。
1.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特点分析。
(1)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强化和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的主要内容。
(2)决定和影响一国或一地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因素。这是影响一国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因素。一方面,只有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国家政府才有对其实施产业管理的必要和可能;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使其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提高,从而奠定了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必要性、主动性、积极性。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能力因素。它主要包括:政府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投入力度指标、政府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财政投入力度、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高新技术产业政府管理机构设置和功能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市场行为主体利益矛盾的政府规范力度等。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效果因素。其衡量指标主要包括: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幅度指标;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地位的形成和扩散程度指标;三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指标;四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发展指标;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财政收入贡献率指标;六是高新技术企业就业贡献率指标;七是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八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指标等。
(3)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制于一定经济体制的影响,但经济体制变量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只能限制在一定限度内。其主要原因如下:
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已由过去的单纯企业化、个体化和小额化向目前的政府化、社会化和巨额化方向发展,尤其是政府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规模与实力已成为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知识经济国际竞争的核心因素。这是在不同经济体制下政府投入功能都能得到充实的体现。
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知识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技术重大创新和技术、知识在资源配置与利用中的功能成为主要决定力量。由于技术、知识与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相关性极小,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一般与经济体制因素关系并不特别密切。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及其知识经济发展中,经济体制变量对其影响主要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方针、政策、措施、手段等体现出来,因此,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也成为经济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经济体制对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政府行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何重新认识政府在国家经济职能中的作用,如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政府功能的“最大化”和“最满意化”。
(4)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提高一国产业素质的重要条件。首先,政府通过相对超前和富有战略性的优惠政策体系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扶持,客观上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度和规模;其次,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主要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高度考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因此,对推动和加快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高级化调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再次,政府通过必要的、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财政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投入等手段,能促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进而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最后,政府通过制定一定的产业保护和产业开放政策等手段,可提高产业发展素质。
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目标和主要条件
2.1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目标体系:促进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扶持和规范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刺激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改善和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效供给;建立和健全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的市场结构与市场体系;建立和强化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和知识产权形式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建立和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企业家才能供给和研究与开发人才供给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2.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条件。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既是一个多重目标体系,更是一个客观过程。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建设必须具有条件体系的支撑与服务。具体地,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条件有:
(1)国家规划和战略支撑条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和战略成为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需求条件,也是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充分条件。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和实力条件。这主要要求高新技术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对财政贡献率提高等条件。
(3)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的条件。在市场结构改善、提供市场信息和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发挥政府经济功能的主体作用。从发展趋势看,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必须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市场失灵”的可能方面。
(4)需求引导和刺激条件。引导和刺激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和创造相关需求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的主要支撑条件,又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形成和强化的基础和核心。
(5)高新技术企业有序竞争条件。调和企业行为主体和居民户行为主体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的利害冲突和利益矛盾,提高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法规监管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宏观调控能力。
(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整体能力条件。强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整体能力建设,实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充分条件。
这是从根本上确保一国国家经济安全的终极手段。
2.3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功能的一种超越。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既是一个社会日益增长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供给能力的持续增长过程的方式,也是经济管理体制、新兴产业管理方式和体制的不断调整、转换和创新过程。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种新型生产力的载体,由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作用,由于产业增长的国际因素影响,由于政府功能、作用的局限性,因此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功能转换和创新的必然过程。
(1)提高政府产业管理竞争力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创新的主要内容。
(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是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功能形成和作用模式进行重大的转换和创新。
(3)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必须把刺激和放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作为关键。这既有助于缩短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起步阶段周期,又能极大地加快重要高新技术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化和战略产业化发展进程。为此,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必须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的引导和改善,进而使一定时期的产业供给结构和产业结构得以顺利调整。即在产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通过某种、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的创造和刺激,去调整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价格,促进厂商调整生产方向,促进生产要素的重组,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通过创造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去引导社会总需求的变动方向,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的功能,使高新技术产业化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4)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指导方针是,既要能消除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市场失灵”障碍,又要能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进而提高社会整体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
(5)建立和健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促进政府产业政策的完善,并强化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功能。这可通过形成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为重点的产业政策,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超前调节,提高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国家或一地区能在某一或某些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国际竞争优势。这是发展中国家构造国际竞争的后发优势的关键。实践表明,这既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功能转换和创新的关键,也是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核心。
(6)形成有效的政府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市场管理的新模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环境的建设;二是市场竞争主体的塑造;三是政府与企业产权关系;四是政府对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宏观管理模式;五是对高新技术市场垄断的管制和规范能力等。
(7)要创造全面提高社会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的动力机制。必须强调,长期以来,在政府经济政策目标中,需求政策占据了绝对地位,而供给政策则被大大弱化了。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由于其资源构成和各种资源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地位和权重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创业人才资源和新型企业家人才资源等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决定因素。而这些新型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供不应求的。而且,在发达国家,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相对超前,因此,普遍存在着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不足问题,并且这些新型要素供不应求程度会更明显。因此,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就成为发达国家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一是借助优惠政策条件体系来有效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风险;二是通过提高政府高新技术基础设施供给规模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的多元化机制。这都要求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要以控减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为基点。众所周知,高风险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高风险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风险控制就成为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重要目标。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风险控制方式主要有:一是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税收减免政策支持;二是政府财政直接投入战略性关键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提高一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安全性;三是政府提供科技创业孵化条件体系,降低科技创业人才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本和风险;四是提供政府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供给能力,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型人才资源的供给水平;五是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来分散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
必须指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风险控制能力与一国政府财政收支能力直接相关,与该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其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与该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状况相关,也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关。因此,在新技术产业化的起步阶段,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来提高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控制能力。这既能增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政策导向功能,也能大大降低企业市场行为主体风险度,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机制的形成。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行为的不到位,由于受其国民经济发展阶段所限,其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度创新供给能力上与发达国家的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丝毫不比其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供给能力上的差距小。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政府在提供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度创新条件方面的认识不到位,它在这方面的供给职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此,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新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差距,发展中国家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度创新供给条件和行为建设的重要性,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最佳的发展环境。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起飞阶段或成熟阶段,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控制的手段也要进行全面调整和创新,不能再单纯依赖于优惠政策条件,而要通过建立制度创新的比较优势,来提高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控制效率。
因此,强化政府制度创新供给能力,也是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制度创新供给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基本功能。与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品种相比,制度创新供给的主要承担者是政府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国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行为绩效的高低和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高低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其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的制度创新条件。21世纪美国经济优越的竞争优势,与其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有巨大密切相关。一方面,而对新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背景,作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的美国也在及时调整其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如科技移民政策和降低国防R&D经费支出的政策等。国防R&D经费支出在美国科技投入中所占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就呈现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63%下降到目前的50%左右;另一方面,为了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美国政府积极为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有利的制度创新条件。如2000年联邦政府放宽对人类胚胎细胞研究的限制。美国是一个宗教保守势力较强的国家,政府经费一直被禁止用于有关人类胚胎细胞的研究。2000年,克林顿在其总统任期最后一年中终于取消了这项禁令。由于联邦政府经费在医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占有最大份额,大大推动美国在胚胎细胞方面的研究进程。为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美国加强了相关法律环境的规范建设。2000年6月30日,克林顿总统签署了《全球和国内商务之电子签名法》,确认了电子签名在签订合同、使用和存储文件时的法律有效性,规范了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这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非常有利条件,如该法案承认了电子商务网站中大量存在的格式合同的有效性。为了规范信息产业的发展,2000年5月,美国和欧盟达成了“信息安全港”的协议,使隐私权问题正式进入美国科技制度创新范围。由于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使厂商获得了强大的消费者私人资料收集能力,直接威胁到消费者个人隐私和利益,因此有必要对厂商进行相应约束。虽然美国企业界一直不愿加强隐私权保护,但美国政府还是力排众议,对隐私权保护提供立法保障。这得到了HP等著名公司的积极支持。
(8)改善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干预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使政府协调行为成为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各国政府加快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预期和责任都非常强烈;另一方面,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不能脱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家政府必须在新型国际分工中获得有利竞争地位,在技术、信息、管理、新产品和服务等配置竞争中处于主动。这要求政府必须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实施适当干预。这要求国家政府产业政策的设计和操作的开放化要以培植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竞争与合作机制优势为关键,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来提高有限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提高科技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能力。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产业全球化竞争能力是与其高新技术产业成长能力密切对应的。因此为了提高一国在产业全球化中的竞争能力,必须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前提。为此,发达国家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干预功能不断强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定和实施国家级中、长期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计划,提高有限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这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争先恐后地制定跨世纪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中有突出的表现;二是强化国家财政能力对研究与开发的扶持,引导社会科技投入规模和结构,提高社会科技投入供给水平;三是加大政府对知识和技术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体系;四是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财政政策,创造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效需求,带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五是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迅速长大;六是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提高对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
虽然我国各级政府有干预经济的传统,但这种传统模式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促进行为相差甚远。①我国政府传统的干预功能过多侧重于行政功能,与市场经济要求正好相反;②我国政府传统的干预功能最突出地表现在组建国有企业,进入国民经济诸多行业。而在新技术产业化中,政府能直接参与的行业是非常有限的,这使得我国政府传统的经济干预功能难以实施;③我国政府传统的干预功能往往导致很多的投资失误,导致重复建设。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如果国家干预导致了投资失误,可能会从根本上扩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周期,加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本,进而加大我国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国际差距。这比传统经济下我国政府干预失灵的危险要远大得多;④我国政府传统的干功能没有与相应的制度创新有机结合。发达国家政府干预高新技术产业化,不仅有行政手段,还有与之相辅相成的法律手段。客观上,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起步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需要的制度创新条件难以有效供给,此时借助行政手段的干预功能能弥补制度创新不足和滞后的缺陷。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入到成长阶段后,单凭行政手段所能实现的制度创新功能就十分有限,同时过多的行政手段可能导致新的制度瓶颈。因此,这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承担全部制度创新功能。从我国情况分析,政府在干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功能还十分有限。实际上,现行公司法、投资法和税法对高新技术创业的限制还很多。
收稿日期:2002-03-26
【参考文献】
[1]科斯·罗纳德.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斯蒂格里茨.政府经济学[M].春秋出版社,1988.
[3]杨俊一.制度变迁与管理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市政工程在施工前进行大量调查分析,在资料准备与数据分析层面满足工程施工的条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个市政工程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再到最终交付使用,会在各个阶段做出一系列系统、科学的规划,不同阶段的重点存在差异。因此,在市政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内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项目的推进而逐步转变,只有在最终交付使用阶段达到前期规划设计的功能性要求,才可创造出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施工前进行科学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稳定,但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要想使工程目标符合预期,须较为透彻分析不同的施工阶段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既减少安全隐患和质量缺陷,又在使用功能上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1.2政策性原则。当前市政工程施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基础建设过程中,每项工作开展均须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完成。若出现了偏差,或者在执行上出现了违背,将会直接导致市政工程的管理形成隐患,对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功能上都将产生巨大的、无法弥补的损失。
2各阶段技术管理问题
2.1缺乏健全管理。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整体缺乏健全管理,导致很多技优势未较好地发挥,各项任务落实偏差较大。目前管理工作表面化现象严重,一些工程为通过验收,使用不良技术手段,造成很多质量缺陷。2.2技术选择相对落后。很多市政工程在技术的选择上未达到合理、科学状态,而是应用成本较低、落后的技术。市政工程的建设形态和建设效率表面较高,但自身质量根本就达不到预期的要求,一旦开展运行,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对市政工程本身造成严重的破坏,瞬间坍塌的现象在以往也有所出现,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对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的技术管理而言,技术落后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如部分市政道路、桥梁的运行过程中,本身功能可以抵抗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但是由于技术上的落后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直接导致项目运营阶段在各种外界因素影响下造成坍塌、损毁等现象。2.3缺乏健全制度。缺乏健全制度,主要是表现在如下方面。(1)市政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在制度遵循上直接选择固有的制度,或针对成功工程的模式进行全面套用。该模式执行后,易造成与现实工作的冲突。(2)制订制度时,未考虑到一些突发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城市基建力度不断加大,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严重,自然危害都会对市政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
3技术管理对策
3.1施工准备阶段。市政工程在落实的过程中,明确相关原则与问题后,各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须采取针对性的手段进行执行和改善。现阶段发展中,在速度与效益上均应不断提升技术管理;倘若长久保持在传统的层面上,将会造成很大的滞留问题,易引发其他变故的出现。为在各个阶段的技术管理上得到预期成果,建议在施工准备阶段,加强一切可以执行的技术管理措施,打造坚实的基础。3.1.1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在市政施工阶段,深入分析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和问题,从而不断加强、完善、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能够促进工程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保证工程管理的所有内容可有效地在各施工环节得以落实;充分合理地执行技术管理职责,从而保证施工现场的所有技术活动可顺利开展等。3.1.2制订完善的技术交底制度。创建并落实完善的技术交底制度,可以充分满足施工技术及工艺的各项标准,帮助相关技术人员更加了解施工的基本特征与任务等。从而保证诸多分部分项工程能够规范化、合理性的实施。而技术交底重点涵盖的内容有安全措施交底,施工材料、图纸及工艺交底等。3.1.3制订完善的施工日记制度。此项制度能够系统、全面的记录总过程中施工现场以及施工活动状况等,其中重点含有施工活动与队伍、气候及日期等。此制度能科学有效地评定工程,并实现工程完工的最后验收。而且还要对施工状况给予准确与完整的记录。3.2施工过程阶段。市政工程各阶段技术管理落实进程中,应从客观实际出发,保证在整体的施工过程中,将技术管理工作开展全面的把控,减少各种问题的重复发生。在进行实际施工时,科学合理管理施工组织、流程及现场技术操作的工作即为施工技术管理,此管理质量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总体质量。为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应从根本上控制施工图纸质量,从而保证在施工阶段避免出现设计变更的现象。应深入、全面、系统综合工程项目的所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选取最佳的施工方案。在落实方案时,要不断地完善施工方法与技术,合理控制成本,从而保证工程建设充分符合项目预期的基本要求。3.3控制技术经济成本。(1)在技术的选择过程中,应该以性价比为主,将适合市政工程的技术进行综合的考量。当下的很多市政项目的工程量均较大,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较多。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需将技术联合应用,选定主导技术的同时,还应该在其他的辅助技术上投入较多的努力,进而将技术方案进行优化处理。(2)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了特殊情况,或因某些因素造成突发事故,则须在技术应用上重新设定,将技术问题降到最低,减少对工程本身的威胁。如果该阶段的技术不影响下一阶段工作,则后续施工技术无需变动;若该阶段工作恶劣影响较为突出,则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后续的施工技术作出变更处理,观察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减少损失。3.4施工竣工阶段技术管理。市政工程在现阶段的发展中,仅在前期阶段和中期阶段开展技术管理并不足,还应该在竣工阶段更好地开展,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保证最终的收尾工作可更好地开展。在市政工程的竣工阶段,技术操作原则及技术操作规范必须要更加严格地执行,不能在该方面出现任何的损失和不足;应用相关技术体系时应针对中期、前期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观察是否在技术操作上存在较多的问题,是否需要进行改善;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还须详细记录,将相关数据信息记录充足,便于进行核对和检验。3.5技术评价。市政工程在竣工验收投入运营后,为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果,需要及时的开展技术评价工作。如选择市政工程的重点部分、关键工序,对实施的技术进行总结分析,检验技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是否与理论上相符合,且还可改进优化。技术评价是市政工程技术管理后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后续项目的开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借鉴作用,故对此项工作应有足够的重视。
作者:彭纪宝 单位:济南舜尧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童鑫刚.深度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7):210,256.
[2]程佳雯.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研究[J].门窗,2013(12):69.
[3]宗志忠.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9):228–229.
[4]杨良春.浅析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13):58.
关键词:直埋蒸汽管道、保温结构、内固定支架、微量变形
一、直埋蒸汽管道技术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直埋蒸汽管道市场需求愈来愈大,而且有迅猛发展之势。这种局面的出现,订由以下原因促成:
A、我国推广"集中供热"、"热电联产"、"三联代"等节能、环保政策的需要;
B、现代文明城镇建设的加速和对节能、环保的高要求;
C、国家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供热范围由严寒的"三北"地区(即华北、东北、西北)向广阔的冬寒夏热的"过渡地区"扩展的需求。
1.1、研究、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为适应直埋蒸汽管道迅速发展的市场需求,近几年来我国广大科技人员、生产厂家在直埋蒸汽管道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取得了长足进步。保温结构型式和选用材料之多样化,工程实践规模之大,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和我们相比。笔者曾多次和德国布鲁格、意大利索克萨姆以及美国等多家公司交流,他们一般最大管径Φ500mm,用量也不大,而目前我国山东济南、河北石家庄、陕西西安、辽宁大连、河南、江浙等地区所采用的直埋蒸汽管道已超过Φ500mm,有的已达900mm。保温结构形式有内滑动、外滑动,选取用的耐高温保温材料有微孔硅酸钙、玻璃棉管壳、热压珍珠岩、硅珠保温材料、复合硅酸盐等。保温结构型式、选用保温材料种类很多。因此在直埋蒸汽管道开发和应用领域,我国并不比发达国家落后。
1.2、一方面肯定研究、开发方面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蒸汽管道直埋敷设技术在研究、设计、生产、材料、检测等方面,尚存在着理论、技术、管理等方面诸多问题,距这项技术的完善还有很大距离。笔者通过对南、北方一些工程事故调研发现,由于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开发,设计计算不准确,产品粗制滥造,施工马虎从事,运行违规操作等,造成部分蒸汽管道直埋不久便出现"跑、冒、漏、伤","带病运行"问题,遗患于后,危及安全生产。在此种情况下,应冷静、客观地对以往的实践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研究、总结,继而加强科研力度,以促进蒸汽管道直埋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二、对直埋蒸汽管道几个关键技术的思考与探讨
蒸汽管道直埋技术是一项涉及热力学、材料力学、岩土力学、流体力学以及有机材料、无机材料、防腐、电化学等多学科的系统工程,而且投入生产是动态运行,所以蒸汽管道直埋敷设与热水管道直埋敷设相比较,技术复杂的多。据有关专家总结,蒸汽管道直埋敷设通常有三大系统,十三个结点处理,每一项处理不当,就会立即或即将造成工程事故,隐患性很大。篇幅所限,不能展开讨论,下面仅对几个关键技术提几点参考意见,以期"抛砖引玉"。
2.1关于保温结构计算
2.1.1蒸汽管道直埋敷设与架空、地沟敷设传热状态不同,架空敷设是向无限空间传热,地沟敷设是热介质通过保温材料、流动空气层、沟壁等以不同传热状态向周围土壤传热,而直埋敷设,简化讲热介质是向周围土壤按一维稳定传热,土壤可视为保温结构一部分。以目前国内常用的内滑动式复合结构蒸汽管道为例,计算过程中首先应划定三个界面温度(见图1)。
无机保温材料与有机保温材料接触处可视为第一界面,外保护层与土壤接触处视为第二界面,地表与空气接触面视为第三界面。计算时应先控制三个界面温度,第一界面温度控制在有机材料耐温能力以下;第二界面温度应控制保护层的防腐、防水及机械性能不遭受大幅度衰减或破坏;第三界面温度则控制不会因界面温度升高而使得管道周围土壤热阻值提高,从而造成第一、二界面温度升高破坏保温结构。所以在保温结构计算过程中,应校核当地极高、构低环境温度的影响,必要时应适当调整保温结构各层保温材料的厚度,以确保保温结构安全。同时,计算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按架空管道保温结构或按<通则>中公式进行计算,而应结合节能50%,管网输送效率提高到大于90%的要求("直埋蒸汽管道保温结构研究与计算",《区域供热》2001年第1期)。
2.1.2保温计算中,对土壤、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选取不能草率,这两个系数的选取正确与否,往往影响保温效果和管道运行安全性。
土壤的导热系数在0.5~2.5w/m·k之间,跨度很大,其大小与土壤种类、含水量大小、化学成分、埋设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工程设计时应坚持实测当地土壤导热系数或求助当地地质部门提供资料,认真确定土壤导热系数值。如果只根据"无资料可查时取1.5w/m·k"确定土壤导热系数不是科学的,因为不能确切反映管道所处的土壤实际情况,造成计算结果误差很大。例如南方高水位地区和西部干燥地区的土壤导热系数数值相差成倍,那么保温结构计算结果也会差异很大,如果草率计算,会造成管道表面温度过高或过低,破坏管道保护层或不经济。所以,应使用当地实测土壤导热系数值来计算。石家庄供热指挥部等单位坚持实测导热系数的做法是科学态度。
对各种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不能简单以厂家提供的单体数值为准,而应搞清楚该数值是在何种温度,何种条件,哪一级检测部门测定的,有否导热系数方程式。然后尽量参照行业标准确定的导热方程式来选取、确定导热系数。例如微孔硅酸钙,笔者见过几个厂家标出的导热系数都不同,这时应凭据标准GB/T10699-1998<硅酸钙绝热制品>相关条文选取,送样检测后确定导热系数。
2.2保温结构型式选择应因地制宜
由于蒸汽管道介质温度高,保温结构不可能做成像直埋热水管道那样"三位一体",需要做成"脱开式",即工作钢管与保温层或外护层脱开。
2.2.1国外基本是要用钢外护层
德国、美国采用外滑动式,即绑缚着保温材料的工作钢管在钢外护层内滑动。只有意大利萨克索姆公司是采用工作钢管在保温层内滑动,即内滑动式(但他们没有设内滑动层)。实事求是讲,国外对于蒸汽直埋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及实验并不深入,只是由于他们国家的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等优越,制造工艺精细,外防腐技术指标高,施工要求严格,所以价格也很高。
2.2.2我国对于蒸汽管道直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摸索前进的,在摸索保温结构形式过程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外护层:
第一阶段:采用"塑套钢"型式,即外护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工程实践发现,聚乙烯耐温能力太差,当局部热流外泄,很容易造成外护层蠕变、鼓胀破坏,聚乙燃做外护层不适用于蒸汽管道,目前已成为共识。
第二阶段:采用玻璃钢做为外护层,而温能力大大强于聚乙烯,加工工艺由于是采用缠挠式,与采用聚乙烯管做保护层需要空管比较,可以克服偏心,质量有保证。但由于对玻璃钢制造工艺机理了解不透,采用了简陋方式,同时,玻璃钢外护层标准发时还没有颁布,制造的玻璃钢外护层质量低下,运输、安装过程中再违规操作,出现局部开裂破坏,动摇了采用玻璃外护层的信心。
第三阶段:依照国外采用钢外护层,即钢地沟型式。由于国情所限,完全依照国外,使用单位经济难以承受,制造企业只能简易从事,但它的"优势"是前二年、三年不易发现问题,于制造商保一个运行循环有利,所以近期这种形式较为"走火"。不过建立开发、使用单位应冷静考虑遗患未来问题,如防腐、电化学、检修等问题。关于此问题还要详细探讨。
保温层:
第一阶段:主要采用岩棉、复合硅酸盐毡与聚氨酯泡沫复合。工程事故教训说明上述两种材料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遇潮板结变形,二是支撑力不够,特别较大管径保温管,很容易被子埋土压扁破坏,现在已基本不再用。
第二阶段:采用微孔硅酸钙瓦与聚氨酯泡沫复合。由于硅酸钙瓦之间有缝隙,当管道运行后容易裂缝,造成局部热流外泄,破坏有机保温层和保护层,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未能保证热流不外泄问题。
第三阶段:多极化,"百花争艳",硅酸钙、高密度玻璃棉管壳、硅珠复合材料等,现在正在通过实践检验。
2.2.3通过上面叙述,说明蒸汽管道结构型式在摸索过程中,广大供热科技人员和开发商,确实注入了大量心血,但是,究竟哪一种结构型式最为优呢?笔者认为,目前还不是肯定哪一种结构型工业最优的时候。应当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继续深入研究、实践、总结。现在标准所正组织部分科技人员编写。文件中蒸汽管道技术条件,只提出要求,并没肯定结构型式。这很好,给今后深入研究、开发留有空间,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水文、地质条件差异很大,不能简单地像国外一些国家采且种模式,笔者通过近二年对南方、沿海、西部等地区调研认为,我国发展蒸汽管道直埋敷设技术,在考虑我国经济条件情况下,就因地制宜。例如南方主要矛盾是防水问题,沿海地区不仅有防水问题,更关键是防止氯、硫氧化物腐蚀问题,而西部地区空出土壤热阻问题。
沿海地区采用钢套钢型式,外护层防腐解决困难,而采用按"标准"制造的玻璃钢外护层既能防水更能防腐,而城市主要街道地区敷设的管道和由电厂通过野外向城区输送蒸汽的管道又不宜同等对待。前者要求严格些,后者则可简易些。西部地区干旱,地下不位低,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土壤阻值等问题,因些,保温层采用廉价的材料,例如硅珠复合材料(硅珠与粉煤灰复合)。而外护层也不一定采用价高的钢外护层,所以,不同地区当选用蒸汽保温结构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质、经济以及介质温度高低、管径大小等,全面、认真地进行经济、技术比较,论证后确定方案,不能盲目草率仿照其它地区。
2.3对"外滑动钢套钢"结构型式的探讨
目前,国内采用的"外滑动钢套钢"结构型式(钢地沟)基本上是仿照国外直埋蒸汽管道型式,供热行业为了实现"跨路式发展",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但应该认真学习、吸收、消化后再"为我所用",而不能简单地根据国外产品商业广告说明书,"看图识字"、"照猫画虎"。笔者通过与国外公司交流和国内采用外滑动式钢套钢直埋蒸汽管道工程调研发现,下列几个问题共同探讨。
2.3.1外套钢管的防腐问题:国外对外套钢管防腐极为重视,要求严格,他们对钢套管内外侧防腐都有措施。欧洲如德国,套钢管外侧是采用涂刷防腐材料后缠HDPE,耐电击空强度要求达到20000V以上(UBLUC公司21000V),内侧面则要用抽成真空(设真空泵房保持),衰减腐蚀条件;美国则是在套钢管外侧面喷涂20~30mm厚聚氨脂绝缘层后再喷涂2mm左右玻璃纤维树脂(玻璃钢),类似我国采有玻璃钢做外护层的热水预制保温管,内侧面是采用抽真空或喷涂刷陶瓷防腐材料,外侧防腐层电击空强度也要求达到20000V以上。国内目前钢套管外侧面只采用涂刷富锌、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据测试耐电击空能力只有5000V左右,钢套管内侧面防腐一般就不考虑了,而套钢管内侧面由于处于高湿热条件下,又有空气,会加速套钢管内侧面的腐蚀速度。国内目前有个别厂家已经注意到上述问题。对套钢管外侧面已开始采用类似美国的方法,但套钢管内侧面尚未加强套钢管防腐措施。因此,目前国内对套钢管的防腐,特别是在高水位地区,能否保证套钢管达到标准界定的蒸汽管道寿命大于20年,尚需我们拿出有利的科学依据。应提醒:埋入下的气蒸汽管道三年五载不出问题,并不等于20年没问题!因此,建议国内同行应进一步加强研究,拿出既适合国情,又保证外套钢管寿命的科研成果。
2.3.2钢套管椭圆化变形带来的麻烦和解决方法,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常规壁厚的钢管当直径超700mm,会因椭圆效应产生椭圆变形,使得力学计算复杂化。当介质温度超过300℃,一般DN>400mm的工作管,钢套管直径就有可能超过700mm,钢套管椭圆变形就会产生。埋地钢套管椭圆化变形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A、钢套管上面作用的垂直荷载,包括随埋深增加而加大的土壤荷载和随埋深增大而减小的车辆等活荷载;B、钢管的截面参数,在相同的垂直荷载作用下,钢管半径越大,随圆化变形越大,管壁越厚,椭圆化变形越小。
钢套管椭圆化变形,如超过一定限值,会造成局部失稳破坏,即使没有达到失稳破坏程度,如果预留缝隙与计算变形不符,滑动支架变形、卡腿、断腿必定会发生,造成管道系统破坏。
为了控制因椭圆化变形造成管道破坏,在进行外滑动钢套结构型式设计、生产时,应按有关规范,认真计算,将随圆化变形率控制在3%以内,同时,滑动支架与钢管内壁间隙应与之适应。关于计算方法及公式,将另文介绍。
2.3.3国外对保温材料如何长期包缚在工作钢管上,是有着严格技术措施的,他们采用特殊的防腐蚀钢材带包缚保温材料,间距也有具体要求。如果简单地用细铅丝或塑料带包缚保温材料。在高湿热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铅丝锈断,塑料带老化,造成保温材料脱落,保温结构破坏。
2.3.4内工作钢管保温层外表面与钢套管内壁的间距尺寸并不随意,而是将这个空间作为辐射传热的保温层,空间不能产生流动气流。国外是抽真空达到防止产生气流,国内由于条件所限,采用抽真空措施,暂时还难以实现。但预留的空气层厚度不能随意,一般不大于20mm,以防止空气对流产生,提高隔热效果。
2.3.5某些节点处理也存在不安全性和检修难。如将波纹补偿器安装在外钢套管内,一旦破坏,如何确定位置、如何检修均尚没有明确、成熟的方法,其它像国内固定支架、疏水装置等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还有其它诸多因素不一一列举。通过以上几点只是想说明在引进国外技术时,应该真正"吃透"后,再"为我所用"。同时,目前对"钢套钢"结构型式,尚不应简单肯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实验,拿出经济、技术符合我国国情,又不会造成遗患于后的钢套钢结构型式方案。
2.4关于内固定支架
由于蒸汽管道热伸长量大,为了保证管道有效地实现热胀冷缩,需要设置固定支架。(见图二)如果还是按外固定设置方法,由于蒸汽管道温度高,补偿段短,固定墩设置多,尺寸大,这样一是增大工程量,二是造成施工难度。为解决这项技术难点,通过对国内外充分调研、交流,我校于1995年立题研究,题目是:《蒸汽管道内固定支架试验方法研究》,并上了一名研究生专题研究了三年。在研究过程中普得到蔡启林教授、姚约翰总工、杨明学研究员等专家热诚指导,课题完成了,但为什么至今没有向社会发表,原因是有些问题尚需要深入探讨,鉴于目前已有单位使用,为了安全,现将两个技术问题予以简要说明,供参考。
1.外环2.高强隔热材料3.内环4.外套管5.工作钢管6.焊缝7.保温材料
2.4.1计算理论依据: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内固定支架是采用薄壁小圆环理论进行计算,这种计算方法的边界条件要求内外钢环必须紧密结合,受力均匀,但施工过程中很难达到要求,如果采取沿管道周边分几片组成不连续圆环,更不可能达到边界条件要求。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可以满足计算边界要求的施工技术措施,否则运行后会产生不安全因素。
2.4.2为了防止冷桥作用,热流外泄,内固定支架的内外环采用石棉橡胶垫隔热。采用石棉橡胶垫,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
A石棉橡胶热老化问题,一般蒸汽管道寿命介定大于20年,石棉橡胶垫肯定达不到(由于橡胶原因),一旦石棉橡胶老化粉化,不仅隔热目的达不到,而且造成结构破坏,影响管道安全运行。
B根据石棉橡胶垫导热系数计算,每10mm只能隔热26℃左右,如果介质温度高,又要控制外套钢管的表面温度,则石棉橡胶垫需要很厚,难以实现。
为此,我校正研究采用新型隔热材料取代橡胶垫。
2.5固定墩微量变形与力衰减
即使采用了固定支架方法,一个管网总是有的地方还要采用外固定支架,例如操心弯处、出土墙等。由于蒸汽管道产生的热应力高,特别是大管径管道产生的推力数以百吨计,如果按固定墩没有微量位移进行结构计算。大管径固定墩的尺寸会非常大,甚至无法实施。土壤不是刚性体,埋在土内的固定墩,在推力作用下,事实上是会产生微量变形的,如果主观不承认这个客观事实,不是科学态度。建议采用允许固定墩微量位移的方法设计固定墩,以达到推力大幅度衰减的目的,这一观点已逐步被国内外接受。我校也已经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工程实践研究表明:允许固定墩微量位移(一般控制在30mm内),可以将固定墩承受的推力衰减50~70%。我们不仅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实验,而且在内蒙伊敏河煤电集团、河南永城煤电集团等大管径管道工程进行了实践,取得了预期成果,前不久某市大管径管道工程,计算固定墩承受的推力600多吨,按一般结构确定的固定墩尺寸之大,在城市根本无法实施,经过建议采用微量位称法,推力衰减到200多吨。(详细计算参阅《区域供热》2000年第6期拙文)。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直埋蒸汽管道设计、开发中几个主要关键技术的思考与探讨。说明直埋蒸汽管道技术比较复杂,有诸多问题尚水解决,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因此,生产和科技、院校应协同全作,继续加强科研力度,共同促进直埋蒸汽管道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穆树方:"对开发蒸汽管道直埋技术的几点意见",《全国供热情报网文》1997;
2穆树方:"蒸汽管道直埋技术应加强科技力度:,《区域供热》1998(4)"
3白成生:"内固定支架计算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1999;
4娄馥红:"固定墩微量位移与力衰减关系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1994
5王松涛:"直埋蒸汽管道保温结构型式及计算方法研究"《研究生论文课题》2000;
《血证论》为清末唐容川所著。唐容海(1862~1918年),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在他年少时期,因父骤患吐血,而遍请名医,均治无效,他又遍查医书,均无精详之述,其父终故。由此激发他立志学医并钻研血证,研习经典,触类旁通,并结合自己临证所得而著成《血证论》一书。其书自序言:“精微奥义,一一发明,或伸古人所欲言,或补前人所未备,务求理足方效,不为影响之谈”。唐氏治学严谨,从实效验证出发,并师古而不泥古,在书中对血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多有创见,许多观点充实和发展了中医理论,兹就其主要学术观点作一概述。
水、气、血、火关系
前人对气血关系及气火关系、血水关系均多有论及,如“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血行,气滞血瘀”、“气有余便是火”、“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津血同源”、“伤津则耗血”、“血少则津枯”等等,但对水与气之间,血与火之间则少有所及。唐容川在这方面填补了不足,重点阐述了“水即化气”、“火即化血”的观点。他认为:“盖人身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脐下者,肾与膀胱,水所归宿之地也。此水不自化为气,又赖鼻间吸入天阳,从肺管引心火下入脐之下蒸其水,使化为气。”“五脏六腑息以相吹,止此一气而已。”天阳蒸化肾水而化为气,气之所生则为鼓动五脏六腑的生理机能之动力,并且各脏腑之间的联系也都依靠气来维系。气随太阳经脉布护于外,是为卫气,气上交于肺而司呼吸,故气与水本属一家。然气生于水又能蒸化水,水随气而化,则外达肌表气化为汗,下走膀胱气化为溲,上输于肺气化生津,如雾露之溉而濡泽周身。气之与水生理相依则必病理相及,若水病停滞则影响到气化,津液不生,无以输布,五脏失荣;若气病不能外达肌表则无作汗;气病不能升降,则水停聚饮为癃、为肿、为泻,不一而足。故临床“治气即为治水,治水即是治气”。以人参补气立能生津,小柴胡汤和胃气亦能通津液,清燥救肺汤生津液以补肺气,猪苓汤利水而助气化,都气丸补水以益肾气等实例来示以后人气水同治的大法,“此治水之邪,即以治气,与滋水之阴,即以补气者,并行而不悖也。”
关于火和血的关系,唐容川认为,火和血都是赤色,中焦运化,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变化而赤是为血。心主火而生血,故血为火所化,火性上炎而血性下注,火得血而不炎,血得火而不凝,并能“内藏于肝,寄居血海,由冲、任、带三脉行达周身,以温肢体”。如血虚则肝失所藏,心失所养,血不涵木,则木旺而动火,心火旺而伤血。此是血病即是火病之实也。以大补其血则制其火,此也“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思想具体体现。唐氏同时也指出:血虽由火生,但“补血而不清火,则火终亢而不能生血,故滋血必用清火诸药。”他例举四物用白芍,归脾汤用枣仁,天王补心汤中用二冬均含有清火之意,以白芍阴柔以制芎、归之辛,枣仁甘润生津以防参、术、当归之温燥,二冬更增肾水以济心阴故也。而六黄汤、四生丸更是以泻火热而达补血之效,借以说明火化太过不能生血,补血要清火。同时唐氏也例举炙甘草汤用桂枝宣心阳,人参养荣汤用肉桂补心火,说明补血剂中,不但要注意清热,也要适当加以甘温补火之品,以火化不及、阴血不生之故也。
唐氏虽然着重阐述了水与气,火与血的关系。但并不否定气血水火之间的整体关系及相互生发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他指出:“夫水、火、气、血固是对子,然亦互相维系,故水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气为阳,气盛即为火盛,血为阴,血虚即是水虚。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人必深明此理,而后治血理气,调阴和阳,可以左右逢源。”
注重脾胃而发乎脾阴
唐氏无论在对气血水火的论述中,还是在对血证的治疗中,都强调了脾胃的重要作用。虽然唐氏认为“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注于肺”,但他也明确指出:“人之初始,以先天生后天,人之既育,以后天生先天,故水火两脏全赖于脾。”脾胃是生化气血等物质基础之来源,是运化精微、维系气血水火的后天之本,也是中焦运化上下,具有斡旋作用的重要之脏。“期间运上下者脾也”,“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故治血者,必治脾为主。”“气虽生于肾中,然食气入胃,脾经化水,下输于肾,肾之阳气,乃从水中蒸腾而上……故治气者必治脾为主。”唐氏列举炙甘草汤补血,参芪运血统血,皆有调理脾胃而发挥其功用;而大黄下血,地黄滋补阴血,也是通过泻地道,润脾土来调理脾胃达到治血之效。余如六君子汤、真武汤、十枣汤等在治气治水同时都以调理脾胃为基础。而针对血从上逆而出的血证,唐氏认为是与冲脉之气逆上而血随之上逆有关,故治血上逆,必以平其冲脉冲逆之气为其要,而冲脉隶属阳明,治阳明即治冲也,所以治吐血应“急调其胃,使气顺吐止,则血不致奔脱矣”。“胃气下泄,则心火有所消导,而胃中之热气亦不上壅,斯气顺而血不逆矣。”在注重脾胃的基础上,同时唐氏还补东垣之未备,提出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唐氏在实践中体会,脾不制水,宜燥湿健脾,而脾不升津则宜滋脾升津,脾阴充足则可转输津液,运化水谷,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特别指出:“脾阳虚不能统血,脾阴虚又不能滋生血脉。”“补脾阳法,前人已备言之,独于补脾阴,古少发明者,予特标出,俾知一阴一阳,未可偏废。”
首创治血“四法”
唐容川以治吐血为例,创造性地总结出治血的四大法则: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者乃通治血证之大纲”,为后世医家治疗出血性疾病提供了指导性的理论依据。
1.止血为第一要法唐氏认为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气由水化,血由火化,血以养火,血濡周身,留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故失血时应以止血为第一要法。而止血“非徒止其溢入胃中之血,使不吐出而已也。独动于经脉之中而尚未溢出者,若令溢出则不可复返矣。惟急止之,使犹可复还经脉,仍循故道复返而为冲和之血。”对于止血,以审证辨之,止法各异,顺降逆气,而血随气降而止;釜底抽薪,泻火祛实,血无以被扰而止;水虚火盛动血,则补肾水而清虚火,血自守而止;亦有阳不摄阴者,阴血返溢,以温阳益气以固血而止者。种种数法,均为止血之要。惟正在出血之证,不可轻用活血化瘀之法,唐氏指出:“不知血初吐时,尚未停蓄,何处有瘀?若先逐瘀,必将经脉中已动之血尽被消逐,则血愈枯而病愈甚,安能免于虚损乎。惟第用止血,庶血复其道,不至奔脱尔,故以止血为第一法。”
2.消瘀为第二法唐氏已经认识到,离经之血为瘀血,瘀血踞位于经隧则可导致再次出血,所以他继止血之后又指出:“经隧之中既有瘀血踞位,则新血不能安行无恙,终必妄走而吐溢矣。……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而新血不生,则旧血亦不能自去。”而且唐氏对瘀血日久不消,继发其他病理变化,也明确告之:“或壅而成热,或变而为痨,或结瘕,或刺痛,日变变证,未可预料,必亟为消除,以免后来诸患,故以消瘀为第二法”。
3.宁血为第三法止血消瘀之后,尚有再动血之忧,须针对引发出血的病因而予以调治,而血动不安的根源,唐氏认为关键在于气,气之冲逆,血随而上逆外溢,故宁血必以调气、顺气、宁气、清气,总使冲气安和,血海安宁,血能安生而不妄行脉外,故宁血首要宁气。
4.补虚为治血收功之法血既离经,不为人体所用,耗损于外,阴血无有不虚者,若不能及时补其所失,阴血不足,阳无所依附,日久则阳也随之消弱,故视虚而补之。唐氏认为,肺为华盖之脏,外主皮毛而内主制节,肺虚则津枯失润,制节失司则气失肃降,常易引动阴血亦上行逆乱,故血止尤要先补肺、润肺,使其气得肃降,下利膀胱,导传大肠,肺得宣发,则如雾露之溉而诸窍润降,五脏受益。另有脾之统血,肝司藏血,肾以摄精,诸脏若虚,则血无所统,无所藏,失常道而多外溢出血。所以宁血之后,视其虚而补之,实为治血收功之法。然唐氏也告之,血证虽为虚证之属,宜滋补,但要考虑留瘀邪实之患,干血瘀滞犹须峻药去之,恐瘀之不去,新血不生,骤用补法,正反不受,故虚之未成,不可早补,留邪为患,而虚证成或有夹实者,攻补兼施,并而行之,以补虚不留邪为要。
唐氏体会:“血证中当补脾者十之三四,当补肾者,十之五六。补阳者十之二三,补阴者十之八九。”另外,若见气脱者,则补气以摄血;若下元虚损,水冷火泛动血者,则宜温下清上,引火归元,以甘寒滋阴制阳而护其血。
血证治法宜忌
《血证论》中,唐氏在对血证的治疗,除开创性地提出“四法”外,还进一步提出血证的治法宜忌。他认为:“汗、吐、攻、和为治杂病四大法,而失血之证,则有宜与不宜。”
1.禁汗津血同源,仲景对衄家严禁发汗,告之“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不得眠”,过汗伤津,衄家血虚阴伤,发汗复劫其阴津,津伤血更虚,阴液竭则坏证迭起,故唐氏认为出血既伤阴血又伤水津,故忌发汗更伤其阴,更况“发汗则气发泄,吐血之人气最难敛,发泄不已,血随气溢,而不可遏抑”,故虽有表证,上宜和散,不得径用麻、桂、羌、独,果系因外感失血者,乃可从外散,然亦须敛散两施,毋令过汗亡阴。
2.禁吐唐氏认为出血之证之所以出血,是因气机逆乱,血随气乱,上逆为吐血、咳血、衄血。下迫则为便血、尿血。所以唐氏明言:“至于吐法,尤为严禁,失血之人,气既上逆,若见痰涎而复吐之,是助其逆势,必气上不止矣。……知血证忌吐,则知降气止吐,便是治血法。”气下则血下,降肺气,顺胃气,纳肾气,以使气不上奔,而血不上溢。血家最忌是动气,不但病时要禁吐法,即出血已愈后,另有杂证,也不可轻用吐法,往往因吐而引发血证。故吐法为血证之大忌。
知识共享、进行知识服务的有效途径图书馆知识资源整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知识获取与交流的全新平台。新世纪以来,与知识有关的社会变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知识经济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知识和科学技术来聚集社会财富,附加在产品上的个人知识增加了产品的价值,同时也全面提升了具有现代知识资源的人的价值,用户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吸收新的知识并将之运用到学习、工作中。
(2)知识需求的高涨。知识产业的兴起对员工的自身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大众对自身知识权益的需求也推进了构建知识战略体系的大潮。
(3)知识技术的保障。以知识单元及其链接为研发对象,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为支撑平台,与知识相关的各项技术手段正在社会各个方面迅猛发展,为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整合的现实意义
高校图书馆通过知识资源整合,可以将各种层次的知识资源进行类聚和重组,整合成一个全新的有机整体,使零散、单一的知识资源经过整合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异构性,还可以对图书馆员的日常业务活动提供良好资源保障,为读者的学习、工作、科研提供全新的知识服务,使高校图书馆实现明晰化、实用化和制度化的知识共享,促进知识创新。
(1)消除异构知识资源之间沟通的障碍,使读者获得高质量、可信赖的资源,拥有统一的读者检索和浏览界面,提高了资源检索效率和使用率。
(2)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增值,引导知识共享与创新,保持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通过系统内知识资源的整合、系统内拥有知识的人的整合以及拥有知识的人与系统资源的整合,实现系统内知识的无缝连接,形成组织知识资源,并通过相应的知识共享机制,实现知识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3)通过信息订制与信息推送功能,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知识需求。了解读者对书刊、电子资源的需求以及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定期进行读者调查征求其对图书馆的需求意见与建议。
(4)有利于图书馆业务各方面的数字统计(访问量、使用率、下载数量等),实时指导图书馆各环节(文献保障、参考咨询)的运作。辅助建设高校教学参考系统,建设基于学科馆员制度的专家库,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图书馆知识门户中心研究提供支持。
(5)以知识交流活动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可以极大地提高知识获取效率,增强高校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最终实现知识服务功能,对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的策略
1.分析图书馆知识资源的构成和需求
进行知识资源整合之前,首先需要详细分析图书馆所拥有的知识资源以及以后需要补充的知识资源,包括全馆的通用知识资源、各业务部门的通用知识资源以及读者、馆员、专家的特殊知识资源,还包括这些知识资源的类型及其存储方式等,以此清晰地划分整个知识库的内容结构,进而合理地设计数据结构,完善知识库的结构规划。通过分析馆内知识资源构成与需求,还可以明确高校图书馆的部门及岗位职责,系统规划业务流程中各个部门的参与和协作,促进馆员绩效评价工作的进展。
2.知识分类标准的规划与设计
在分析图书馆知识资源构成和需求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划分这些知识资源的专业类别,进行专业知识以及知识要素类别的细化分类。可以以通用的资源分类标准为基础,根据学校的学科设置以及馆藏特色资源分布来规划和设计图书馆知识分类体系。在知识分类体系规划过程中,需要对馆藏体系中的隐性知识进行有效识别,选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显性化。隐性知识显性化是图书馆实施(隐性)资源整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整合馆藏知识资源必不可少的步骤。
3.规划、开发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
通过分析馆藏知识资源的构成和需求以及细化的知识分类体系,在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时需要强调其通用性与个性化。为了实现系统的通用性,需要提供大众化的软件功能,而不必特定部门和业务岗位都要提供专门系统功能,通过系统定制等管理设置功能来实现细化软件的差异性。系统的个性化就要求设计系统时需首先分析所有使用者的通用需求以及个性化需求,使读者可以对知识管理系统以及知识库进行“个性化定制”,最终满足各部门和业务岗位的工作、学习需求。系统应该具有安全、易用、灵活、开放、友好的特点,以保证读者对知识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馆内知识共享与创新。
4.设立知识主管,进行知识库的查询与维护
为了保证知识管理系统的日常运作以及知识资源整合工作的有效实施,图书馆需要设立知识主管,其主要职能包括:收集图书馆的通用知识资源以及环境资源,了解本馆的信息、知识需求;促进图书馆建立信任合作、经验互享、支持学习以及支持创新的工作环境,并对馆藏知识资源进行整理以及分类储存;保证知识库设施的正常运行;协助解决特定部门和人员的个性化知识需求,并根据读者反馈和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系统的内容与功能;推动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
5.运作知识交流平台,推动学习型组织文化建设
知识交流平台是进一步开发图书馆知识资源价值的有力工具,通过平台读者可以获得更具指导意义的知识资源,也是图书馆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的重要手段。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图书馆可以积极创建协作学习型组织,努力分享读者、馆员的专业技能和研究成果,通过发表学术论文、举办讲座等多种方式来鼓励馆员继续学习;馆员可以通过在线论坛以及个人博客空间发表自己工作、学习经验和心得,并通过平台进行交流、探讨;通过在线留言系统,实时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将之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以便于大家实时查询、长期利用。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目标行政管理
大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合理地组织人、财、物、时间、信息等,有计划地指挥、协调、监督和实施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各项活动的总称。而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规范、程序和方法,对大学生日常行政事务所进行的一种管理。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事务,十分具体而又非常琐碎,但它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做好了,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否则将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可以这样说,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而又具体的工作,分析其现状、特点和作用,确立新的管理观念,是实现大学生管理目标的一个基础,因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一、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现状
基于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起着优化育人环境,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等重要作用,各高校都设立了管理学生的机构,建立了管理学生的队伍,制订了管理学生的制度。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对稳定教学秩序、生活秩序,对培养人才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作为整体管理中的一个部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并有待于探讨。
(一)与其它管理工作配合不够。在大学生系统管理中,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性能都是好的,其整体性能也会是好;“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不顾整体目的实现,仅仅只力争自身的最佳效益,却不一定能保证系统整体的效益”。①目前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与其它管理一样,尚存各自为政倾向,这是由于各个管理层次的目的、职能和权限的不同以及管理对象的特点、方法和措施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要重视与其他管理的横向联系与协调,重视与德育、智育和体育的管理配合、渗透,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益,同时也起到提高整体管理效益的作用。
(二)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紧。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合理的规章制度制约引导学生的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多地由教育者将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探化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行和习惯”。②从理论上说,管理能促进教育,教育能保证管理,管理必须与教育相结合。因此,应克服只讲管理不讲教育,或者只重教育不重管理的倾向。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存在着脱节现象。我们知道,作为管理对象的大学生,是有思想、有理智的人,他们的行为虽受制于规章制度,但主体行为还是由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直接控制的。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只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合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管理效率不商。由于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没有统一固定的被所有管理者接受的模式,也由于这种管理还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因此缺乏理论的指导,靠经骏管理者居多。若是这种状况不改变,要想提高管理效益是有难度的。
(四)管理学生的制度不够完善。在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中,逐步确立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有着不容忽视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制度管理上来说,有三个环节:一是管理制度的制订;二是管理制度的实施;三是管理制度的补充修改。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对有些不完善、不成熟的管理制度,没有及时加以修正补充,这影响管理效率。
另外,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方面管得过细,而某些方面缺乏严格要求,有时视学生为被管理对象,有时管理的民主度放得过宽等现象,所有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实际,需要对常规行政管理进行再认识,慎重积极地进行常规行政管理理论新建构的探讨,以便进一步发挥“管理育人”的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特点
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统一性。它是指常规管理政策、法规、制度的统一。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其他行为管理的法规,是全国高校都要贯彻执行的。这种政策的统一性,对管理好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关键。学校其他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都不能与此相背,否则,学生管理就会乱套,管理工作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杂乱无章。
(二)强制性。它是指对学生具有非常严肃的约束力。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而更多的是靠采取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学校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不象思想教育工作那样具有灵活性和弹性。思想教育往往表现为通过知识传授、人格感染以及启发、诱导、说理等方式,影响教育者成长和发展。而常规管理总是同规章制度、法制纪律相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法制条文和纪律措施以约束、控制等方式影响被管理者成长和发展。它一般有“法”的约束功能,不允许违反,否则就会受到纪律处分。如《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就是针对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而制订的,只要触及到就要受到纪律处分,以此来促进他们改正错误,做遵纪守法的学生。
(三)程序性。它是依据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流程,完成常规行政管理任务。这种管理任务往往是基本不变的。如从学生人学至毕业,整个过程可分为人学阶段:招生、新生报到、注册等;学习阶段: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奖学金与助学金评比、三好学生等奖励和学生处分等;毕业阶段:毕业鉴定、颁发毕业证明、调配、派遣等。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但这都是常规性的任务,具有周期性流程的特点。
(四)动态性。它是指常规行政管理要适应学生的变化和发展。每所学校的学生数虽处于相对稳定,但亦有变化,每届学生或多或少有些差异;往往同一届学生人学时与毕业时相比,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和兴趣爱好都会出现新的变化。更何况,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具有能动性,“在管理对象运动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注意调节,适应各种变化,以达到整体的、长远的目标,这就是动态原理的实质。”③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搜集信息,随时进行一些调节,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要在动态中实现管理目标。
三、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作用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和已有的实践经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基本作用主要有:
(一)约束作用。大学生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应该做而没有做或不应该做而做了就要受到处罚。制度为大学生提供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许多规定具有“法”的作用,如学籍管理办法、考场规则等.都是不允许违反的。正是这种管理的约束力,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学习秩序的正常化。
(二)教育和激励作用。学校的一切措施包括行政管理制度,都是基于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一基点制订的。约束学生的某些行为规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说常规行政管理政策和制度,既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起着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教育激励作用,在执行奖励条例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评估作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通过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而进行的。”④学校评价学生,是根据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的培养要求,制定出一套对学生的奖惩办法和条例,依据这些办法和条例,衡量学生的表现,确定奖惩。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在思想、学习、行为、品德及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有关情况或资料进行收集、登记和整理综合,从而作出合乎学生本来面貌的客观评价。
(四)反馈作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管理制度的一种检验过程。常规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组织协调和所订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管理过程是否得体,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否科学,管理的效率是否高,管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通过反馈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四、树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观念
观念虽然是客观的反映,但它同时又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要突破常规行政管理中的某些框框,首先得从观念转变人手,只有常规行政管理观念的更新,才会有常规行政管理行为的转变。
(一)树立创新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人、市场经济的冲击,各种文化的冲突和整合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变化,原有的一些程式化的常规行政管理已变得不再完全适用,因此也不能再套用和照搬原有的管理方式。应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大胆地进行创新,从常规行政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上进行新的摸索,走前人和别人没有走过的管理之路,逐步形成新的管理理论。
(二)树立信息观念。当今的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大学生正处在接受知识、获取信息的最佳年龄段,他们思想活跃,接受信息快,容易与时展的脉搏产生共振。因此,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想随时把握他们的发展趋势,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就必须建立起信息观念。比如,学生中横向联系的社团组织,由少数发展到多数,由单学科发展到多学科,由学校发展到社会,向着纵横交叉的网络化组织发展。如果管理者还是墨守成规,闭目塞听,不树立起信息观念,要想对此进行管理,是很难的。
(三)树立服务观念。常规行政管理者必须正确对待大学生在教育和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不仅是教育、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所以管理者在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的同时,也要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括等方面全面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因为“要搞好人的管理,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从人的心理规律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征出发”,⑤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正是考虑及满足学生某些心理需要的表现,在常规行政管理中取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使学生能自觉纠正某些片面的认识和过激行为,真正起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四)树立整体观念。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从横的结构关系看,有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断面,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纵的层次关系看,从校、系到班级,有行政管理部门又有学生各级组织,他们之间既有上下的关联性,又有各自的独立性;从常规行政管理活动看,既有管理的连续性,又有其阶段性,同时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还有一个整体协调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有全局观点,有一个系统的运筹规划。坚持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相结合,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坚持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会发挥其管理的整体作用,克服与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彼此脱节的状况。
总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有其相对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它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着思想政治工作等不可取代的特殊影响力。目前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原先那套学生管理办法不可能完全适用,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联系实际,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以提高大学生管理的实际效率与水平。
注:
①顾翔主编:《大学生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70页。
公司税后利润究竟应该分配给股东还是留在公司内部?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把股利分配给股东?应该分配多少股利给股东?股利分配的金额和方式对公司价值和股东财富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一致的回答,因而,公司股利政策的问题也成为公司财务领域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一、国外研究
西方国家对于上市公司股币政策的研究历史较长,最先是和证券估价分析联系在一起,还没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对股利政策的真正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两位财务学家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发表了《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估价》一文,股利政策一时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此后,很多财务学家对此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并形成了传统股利政策理论与现代股利政策理论。前者主要侧重于研究股利政策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方面,形成了股利无关论与税差理论;而后者侧重于研究股利引起股票价格变动的原因,形成了追随者效应理论、股利信号传递理论和成本理论。
(一)传统的股利政策理论
传统股利政策理论认为,投资者更喜欢现金股利,而不大喜欢将利润留存给公司。这是因为:对投资者来说,现金股利是“抓在手中的鸟”,是实在的,而公司留利则是“躲在林中的鸟”,随时都可能飞走。既然现在的留利并不一定转化为未来的股利,那么在投资者看来,公司分配的股利越多,公司的市场价值也就越大。1956年哈佛大学约翰·林纳(John.1inther)首次提出了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理论模型,拉开了股利政策研究的序幕。
1.“一鸟在手”理论。“~鸟在手”理论主要的代表者是戈登。1962年戈登(Grordon.M.J)和夏普(EliShapiro)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戈登模型。该理论基于投资者偏爱即期收入和即期股利能消除不确定性的特点,认为股票价格变动较大,在投资者眼里股利收益要比留存收益再投资带来的资本利得更为可靠,由于投资者一般为风险厌恶型,宁可现在收到较少的股利,也不愿承担较大的风险等到将来收到更多的股利,故投资者一般偏好现金股利而非资本利得。在这种思想下,该理论认为股利政策与股东财富息息相关,股利支付的提高将会增加股东财富。
2.股利无关论。最著名的MM股利无关论是由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在1961年提出的,因为两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均为M而简称为MM理论。Modigliani和Miller认为,在一个信息对称的完善资本市场里,在公司投资决策既定的条件下,公司的价值和公司的财务决策是无关的,因此,是否分配现金股利对股东的财富和公司价值没有影响,股利政策与股价无关,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会影响股票的市价。
3.税收效应理论。法勒(Farrar)和塞尔文(Sel—wyn,L)通过研究认为,在不存在税收因素的条件下,公司选择何种股利支付方式并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如果现金红利和资本利得可以不同税赋,如现金股利税赋高于资本利得的税赋,那么,在公司及投资者看来,支付现金股利就不再是最优的股利分配政策。由此可见,存在税赋差别的前提下,公司选择不同的股利支付方式,不仅会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也会使公司(及个人投资者)的税收负担出现差异,即使在税率相同的情况下,资本利得只有在实现之时才缴纳资本增值税,相对于现金股利课税而言,仍然具有延迟纳税的好处。
(二)现代股利政策
现代股利政策认为,在完善资本市场环境中,股利政策并不重要,每个股东都能无成本地选择公司的股利政策,以适应自己偏好,所以股利不影响公司价值。但是,在现实经济中,由于资本市场存在不对称税负、不对称信息和交易成本三种缺陷,公司的股利政策将对公司的价值产生影响,这时股利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1.追随者效应理论。追随者效应理论是税差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股东的税收等级不同,导致他们对待股利水平的态度不同。有的税收等级高,而有的税收等级低。公司应据此调整股利政策,使其符合股东的愿望达到均衡。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将吸引一类追随者,由处于低边际税率等级的投资者持有;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将吸引另一类追随者,由处于高边际税率等级的投资者持有。
2.信号传递理论。股利具有信息内涵的思想萌芽于Lintner,由MM最早提出。Bhattacharya(1979)建立了第一个股利的信号传递模型。该学派从放松理论的投资者和管理当局拥有相同的信息假定出发,认为当局与企业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管理当局占有更多的有关企业前景方面的内部信息。
3.成本理论。Jensen和Meckling(1976)的成本学说为整个公司的委托——问题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和分析基础。Jensen和Meckling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委托人)聘用另一人(即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其中包括把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人。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由此他们将成本定位为委托人发生的监督支出、人发生的约束性支出和委托人承担的剩余损失。
4.股利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成长机会理论。信息不对称是指公司管理者与投资者在有关公司信息方面存在时间及数量上的不一致性。股利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公司的管理者比外部投资者占有更多的内部信息,且在时间上也比外部投资者早得多。交易成本理论认为,虽然股东可以创造自制股利或将其所获股利用于再投资,但是在交易中会发生交易成本(如经纪人佣金等)。成长机会理论指的是当公司进入成就期后,通常从某一时刻起开始支付股利,并逐步提高所付股利占净利润的比例。经验证据表明,公司股利政策的模式一般保持不变,当股利政策改变时,股票平均价格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公司一般保持稳定的股利政策。
二、国内研究
我国的股利政策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建立了资本市场,90年代中后期逐步开始股利探索。翻译借鉴西方成熟而完备的股利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的股利研究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一大特色。目前理论和实证研究对股权结构和股利政策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对股权结构主要探讨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并已有多项实证结果。对于股利政策的研究偏向于对股利分配政策的多项因素的综合分析,较少从股权结构方面展开进行分析。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两者均较少涉及股权结构和配政策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对于经营业绩的研究是针对一个过程的结果,属于事后控制的范畴,而股利政策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选择不利于公司发展的分配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到公司业绩;另一方面,公司业绩反过来又会成为发放股利的一个制约因素,兼具事中和事后控制的作用,可以帮助投资者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1999年,吕长江和王克敏采用因子分析法在对可能影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38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8个与现金股利有统计显著性的因子,进一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因子与股利支付水平之间的关系显示,国有股和法人股控股比例越大,内部人控制度越强,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越低;国有股及法人股比例越低,公司越倾向于将利润留存于未来发展,易采用股票股利代替现金股利的支付政策。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资源/典藏管理/管理政策
【正文】
图书馆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是一个新的复杂问题。笔者检索了国内三大数据库,发现专门讨论图书馆数字资源典藏管理的文章很少,这说明,目前图情部门对数字资源典藏管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就国内现状来看,有些大型馆对数字资源典藏管理还是比较重视的,都有一定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虽然不一定科学,但至少体现出重视管理的思想。就国外现状来看,世界各国在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一些国家通过立法予以保证,进行应用性部署,积累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充分了解国外进展,学习别国经验,开展国际合作,对于推动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典藏管理的规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基于分析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典藏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国外数字资源典藏管理相关立法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典藏管理的对策。
1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典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典藏摄取过程中的典藏权问题
“摄取”是指对数字资源进行典藏管理时,从资源拥有者那里获得或接收要典藏的数字资源过程。从知识产权管理的角度,典藏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图书馆是否获得对数字资源进行收集、复制、存储和传播的权力,即所谓对数字资源的典藏权。典藏权不仅涉及直接的内容数据,还涉及两类相关数据:(1)与内容数据的典藏和使用相关的“元数据”;(2)支撑典藏系统运行的软件及硬件、资源组织体系、利用与链接环境等有效利用内容数据“复原”技术的数据服务。数字资源典藏权与其生产方式、获取途径和资源体系制度安排相关。典藏资源的摄取方式:(1)自建数字资源,包括对馆藏文献数字化和创建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资源。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第8款规定,对有版权的馆藏资源应合法地数字化,合法取得典藏权。但仍存在对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权和对外服务权受限问题。(2)外采数字资源,指图书馆通过采购获得数字资源的使用权,但它只具有网络使用权。这涉及三个问题:永久使用权;采购合同范式;协同合作典藏。(3)呈缴数字资源,指依据国家法律形式规定数字资源生产者向国家指定图书馆免费呈缴的数字资源,即包括电子出版物,也包括职务作品版权拥有者向单位呈缴的电子版作品。对这类数字资源的典藏权,其核心问题是呈缴制度是否包括数字版本。(4)网络公开资源,指在网络上可公开使用的数字资源。这包括:在版权保护期限外的作品及按照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公共资源;开放资源,指在网络上经版权拥有者允许使用的资源,但“允许使用”在使用方式上和使用目的上存在限制[1]。
1.2数字资源组织中的规范控制问题
所谓数字资源组织,是指对摄取的数字资源进行分析、选择、标引和处理,为数字资源提供有序化的结构,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数字资源在有序化的基础上必须有足够存储空间和简单快速的存储算法,从而有利于对数字资源的快速存取。根据关联性、结构性和功能性的方法原则,在对数字资源的组织中,需要揭示数字资源的关联、层次和功能的组织,即如何反映数字资源对象间的结构和语义的内在关系,来保持数字资源对象学科的完整性,同时对数字资源进行多维整合,体现资源整合的结构性和层次性。这需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才能使数字资源得到优化组合,取得最好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为方便用户获取有效资源,进行资源共享,在数字资源组织时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需要利用数据管理模块对它们整理并编制长期保存元数据,将数字资源和元数据存入长期存储系统,并根据需要维护被存储数据的持久可用性,以便使典藏资源库中组织起来的分布式海量资源在各数据库之间自由流动。规范控制是数字资源组织的关键。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对数字资源规范控制制定标准。现用的规范控制如:传统的文献资源规范控制采用CNMARC或UNMARC标准。MARC标准是针对纸质文献而设计的,而大量数字文献的出现,过于精细的基于RICH格式MARC标准已无法适应。DC元数据只是一种标引方式,如处理不好标引资源的存储,其功能将弱化。对如何处理针对文献种类提供特定的目次信息、期刊文献跳页、文集的页号、按文章标引等问题,远不能适应对数字资源标引需要。XML目前被广泛用于对数字资源的组织,同时作为元数据数字资源载体,在数据交换领域被广泛应用,有优异的跨平台、跨语言等特性。通过XML可将数字对象、目次信息及其标引对象有机组织在一起,方便用户与系统之间交换数据[2]。因此全面支持XML是数字资源典藏建设与应用软件之间实现无缝整合必须解决的问题。
1.3数字资源典藏管理存储问题
随着馆藏资源建设中产生的数字对象越来越多,海量数据的生成和积累意味着馆藏知识财富的增加。但也意味着这些宝贵的馆藏记录和文档面临因技术过时和载体变质而引起损失的危险。JeffRothenberg指出,“‘21专家组’的研究给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结论:目前根本无法对数字信息存储的效果做出任何保证[3]”存储问题在档案馆和图书馆表现得尤其突出,其突出问题表现在:数字对象被永久存储于物理媒体并不等于具有持久的可用性。数字图书馆联盟指出了数字对象的存储和永久性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存储涉及一个对象的技术寿命和质量,持久性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含了存储,但也指对象是否仍然在将来以任何形式存在。持久性暗含了对对象维护的概念,同时也意味着对其可访问性的持续保持[4],否则会缩短数字图书馆的平均寿命[5],降低被存储资源的可访问性。存储策略、存储框架、政策、法律等相关问题是数字资源存储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4数字资源典藏管理的权限控制机制问题
目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图书馆没有专门的典藏部门,典藏工作只是作为采编工作的一部分,即使是设立了专门典藏部门的图书馆,其典藏部门的管理工作也多是有责无权。从知识产权管理的角度,如果典藏权不明确,那么馆藏资源的调拨、分配、清点等各项工作的监督,以及协调馆藏建设与用户工作部门在馆藏资源利用上的关系等将无法进行,况且在网络环境下,典藏工作的内涵增加了,其职能也必将得到延伸,典藏管理权限的不明确将成为新时期典藏工作职能发挥的一大障碍。从以上分析已经看出,在对数字资源摄取、组织、标引、存储过程中必须获得授权才可得到典藏的权利。但数字资源涉及的权限关系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针对具体问题分析具体的权利归属。
2国外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政策简介
美国法定典藏以1976年版权法和theCodeofFederalRegulation为标准。版权法中407节和408节规定,在本土出版的作品一律要求典藏并符合强制典藏要求的伴随可自愿登记。美国在线作品的自愿典藏是通过电子登记与典藏递送系统CORDS完成,很多类型的电子作品可以通过它注册电子版权和进行典藏。1989年,计算机程序机器、可识别的出版“数据”,成为强制典藏的对象。但对于网络出版物美国版权法中规定“出版”与传播联系在一起,在网络上创建复本被认为是出版过程或展示的自然组成部分,而不是“出版”。存取方面的限制和在线资料的复制被定义“有限出版”,依据版权法被认为“未出版”而不强制典藏。
荷兰出版作品版权典藏法案对原版权法案进行修订,同时将网上的电子作品也包括在规定典藏范围,但是规定只限于表态作品,对于数据库,则由版权典藏机构来完成典藏。荷兰皇家图书馆(RLD)通过国家书目可以了解所有出版作品的信息,根据修正案,所有符合RLD典藏标准的网络出版物都必须被典藏。
1992年2月澳大利亚版权法评审委员会做出一项决议,建议将“图书馆资料”的概念范畴予以扩大,将电子资料包括在强制典藏范围内,但典藏的资料在存取受限的基础上可拟利用。同年国家图书馆又向联邦政府提请对版权法案典藏立法中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正。1995年国家图书馆向版权法评审委员会提出对电子出版物典藏做出规定。1996年澳大利亚创建PandoraProject,开发选择、搜索、存档网络出版物的程序,并公布一项网络出版物选择标准指南,只收录具有国家象征的电子出版物[6]。2000年澳大利亚政府实施数字议程法案,对1968年版权法案的修正考虑了互联网这样的新事物,但没有对法定典藏进行修正。
加拿大于1995年通过修订各种物理格式出版的电子出版物而颁布国家图书馆法案和国家图书馆图书典藏制度,但不包括网络出版物。国家图书馆EPPP系统通过开放存取、远程控制和在线咨询3种方式完成接受、分类和典藏网络出版物。目前网络电子出版物典藏和保存是自愿的,但存取受制于出版商[7]。
德国的自愿典藏从1998年7月开始,其选择典藏的是商业出版物、在线学位论文、期刊和大学出版物,免费存取的资料采用自动传播方式,直接由出版商传播的是成本、正式出版物、与出版物同时提交的还有出版的格式,提交的电子格式是国家图书馆基于长期存取目标规定的提交格式。
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法案2003(TheNationalLibraryofZealandAct2003)要求图书馆收集、保存新西兰电子文档,并提供访问服务。为了正确执行该法案,新西兰国家图书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研究建立长期保存数字资料的仓储条件等。
3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政策及内容
3.1数字资源典藏管理的内容及其定位
传统典藏是文献加工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典藏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文献布局是否合理。数字化及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使传统馆藏建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馆藏资源的概念被重新定义为“现实资源+虚拟资源[8]”,而且馆藏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信息化、动态化的特征。从理论上讲数字资源典藏管理就是一种馆藏数字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它包括了馆藏数字资源组织和馆藏数字资源管理两个方面。简单地说,馆藏数字资源组织就是将摄取的数字资源按照一定要求,进行合理布局、排列、保护和清点的过程;馆藏数字资源管理则是对馆藏数字资源组织的控制、调节活动,它是按照一定目标,通过馆藏资源利用效果、统计、评价等信息反馈,有效地控制馆藏资源运行的方向、速度、范围和密度,从而使馆藏系统和用户系统有序结合运转,并处于均衡饱和的最佳状态。因此,数字资源典藏管理工作定位于既是记载、验收、统计、存储、保护馆藏数字资源的技术性工作,同时又有复审、分配、清点、核查、处理馆藏数字资源的行政职能。
3.2数字资源组织中的规范控制政策
数字资源组织政策,就是按照一定科学规则和方法,来对数字资源的特征进行描述和序化的过程,以方便用户对馆藏资源的检索和利用为目的。数字资源馆藏由“现实资源馆藏+虚拟资源馆藏”复合组成,因此数字资源馆藏政策也据此复合而成:(1)现实资源组织方法包括:按照学科内容的组织法、数据库组织法和数字资源整合工具法。(2)虚拟资源组织方法较为复杂,从数字资源组织的类型看,有一次虚拟资源组织和二次虚拟资源组织两大类。一次虚拟资源组织法包括WWW信息组织、FTP信息的组织等;二次虚拟资源组织法有导航网站、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等。但图书馆目前常用的组织方法主要为:学科导航、联机编目法、数据组织法。Calis联机编目系统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组织的成功范例[9]。XML被广泛应用于对数字资源进行组织,通过XML可将数字资源、目次信息及其标引信息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据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里,元数据和内容标准将继续朝着以XML框架及与之相关的技术环境发展。这些发展将使得图书馆应用技术更少专门化和领域特定性(DomainSpecific)。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MARC等已经在向适应XML的方向发展,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MARCXMLSchema等[10]。数字资源组织的方式有多种,各馆数字资源数量种类和服务对象不同,组织方式也要因馆而异,也就是各馆要制定具有自己个性化特色的数字资源组织政策。
元数据可以理解为“关于数据的数据或描述其它数据的数据”。元数据具有对数字对象的描述、定位、搜索、评估和选择的功能。元数据与数字对象的关系就如同书目数据与图书的关系一样,能比较完整地反映出数字对象的全貌。为了便于用户有效获取数字资源,进行资源共享,图书馆在对数字资源典藏入库时,有必要对数字资源进行标准化标引。对此,国际上制定了对数字资源的标引方法,即DC元数据。DC元数据集是元数据格式发展中比较熟悉和成功的一种,已成为对数字资源标引事实上的标准。DC元数据标准的创建,是通过对数字资源的提供者对资源属性的描述并对其内容进行缺省的标引方法,进一步保证了数字资源建设的标准化。在提供标准化标引方法的同时,数字资源库与应用软件系统也可以提供图书馆创建自己的标引方法,即系统提供标引模版,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的性质设计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同时,DC元数据资源描述方案又称为网上资源的编目。由于DC元数据已被结构化,并支持字段查询,为从根本上解决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的编目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11]。
3.3数字资源典藏保护和存取政策
作为对数字资源管理政策的一部分,典藏保护和存取是有长期计划的。任何政策的制定必须解决对典藏资源的安全性跟踪并保证经过一段时间后资源的可存取性。这包括两个含义:一是保护政策也称安全管理政策:在制定安全管理政策时,应考虑数字资源的保护与纸质文献保护的区别。在制定对数字资源安全管理政策时,各馆应考虑本馆各因素的重要性和不可预见的灾难事故,也要考虑典藏员素质的因素。科学的安全管理政策应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防护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对不同的因素,依据其重要性的不同分类分级分别采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12]。二是存取政策,这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历史遗留典藏资源如何存取和激活;(2)当前典藏资源怎样快速存取;(3)未来典藏资源如何存取及控制。这三个问题涉及潜在复杂的法律问题,在对这样的数字资源进行存取时应持慎重的态度。因此,存取政策的制定应包括:连续存取数字资源的特定策略,移植策略的不断发展及标准。数字资源存取需要在法定许可范围内进行规范操作。
3.4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权限控制政策
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权限控制政策不同于对纸质文献的典藏规则,对数字资源典藏控制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许可授权、法律障碍及解决、技术解决方案等问题。当前最紧迫的是如何解决这几个问题:(1)如何确定数字资源的存储等级,由谁管理;(2)哪些数字对象可以被移植至永久存储;(3)数字对象如何合法对外传输;(4)呈缴数字版本典藏操作与权利如何界定;(5)如何对被典藏资源进行灾难防范与安全管理;(6)如何确定数字对象的生命周期;(7)多馆协同合作典藏系统的对外服务权限。妥善解决数字资源典藏的管理权限问题,是建立可信赖的数字资源典藏机制的基础,否则图书馆难以获得资源商和版权拥有者的积极合作,也难以形成可靠的协同合作典藏关系。就图书馆现状看,作为数字资源保存和服务机构,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法中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的相关规定,通过与版权所有者或拥有者签订典藏许可协议等方式保证图书馆的典藏权利,同时建立可靠的用户管理机制[13],加强对图书馆馆员和用户的法制观念,并积极解决或协助解决可能出现的侵权行为,从而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管理机制和合作氛围。4结束语
在制定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政策时,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信息产业界、图书情报界和软件开发商参与讨论制定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各种元数据、多媒体资源能相互包容的标准,数字资源协同管理机制建立的关键在于能否发挥政策、法规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形成合理的具有互惠互利经济结算机制的数字资源利用共同体,以实现在统一的协议下,充分地满足各方对数字资源共享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宛玲,张晓林.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
[2]陈文翠.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情报科学,2004(1)
[3]RothenbergJ.AvoidingTechnologicalQuicksand:FindingaViableTechnicalFoundationforDigitalPreservation.ToCouncilonLibraries,1998
[4]WatersD.TheDigitalLibraryFederation:ProgramAgenda.AprogramoftheCouncilonLibraryandInformationResources,1998(6)
[5]KahleB.PreservingtheInternet.SciencificAmerican,1997,276(3)
[6]NationalLibraryofAustralia.OnlineAustralianPublications:SelectionGuidelinesforArchivingandPreservationbytheNationalLibraryofAustralia.[2005-05-25]..au/selectionguidelines.html
[7]ElizabethMartinManagementofNetworkedElectronicPublication:ATableofStatusinVariousCountries.[2005-10-28].collectionscanada.ca/obj/r7/f2/r7-100-e..pdf
[8]顾扬.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典藏工作探讨.情报探索,2004(12)
[9]索传军.论数字馆藏管理政策.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5)
[10]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要获得生存发展,关键是保持自己持续的竞争能力。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相继投资信息技术。而同样的信息技术却给企业带来不一样的投资效果,倍受重视的信息技术是否是企业竞争力资源,对之该抱以怎样的态度等讨论显得十分必要。
一、企业竞争力
竞争强调资源的有限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普遍存在。企业依靠市场资源和市场需求存在。为在多变的环境中求得竞争制胜企业必须获得和保持持续性竞争力。
1.企业竞争力理论学派。按形成机理不同分为三个理论派别:(1)市场结构理论学派,认为产业吸引力是企业赢利的主要因素,市场进入障碍决定企业是否具有持久竞争优势,该重点依据产业结构而非企业内部因素来选择进入市场的战略。(2)资源基础理论学派,侧重从企业资源及其差异性出发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认为只有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易模仿性和非替代性的资源才能作为企业竞争力资源。(3)企业能力理论学派,侧重于企业的内部因素研究,认为单独的资源不具有意义,资源间的动态联系、强调资源整合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2.企业竞争力资源的特征。笔者认为企业竞争力资源该具备以下特征(1)经济性。预计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若付出成本高于预期收入,甚至从可行性上看成本无限大则是不经济。(2)独特性,具有区别与其他资源的特点,且具有进入壁垒不易被取代。(3)积累性,要求企业竞争力资源具有时间、知识、能力积累性。(4)动态性,强调确认不是一蹴而就,影响确认因素很多,要有与环境相动态适应的特制。(5)整和协调性,与其他资源相联系的,而非孤岛,它应该在与其他的资源的协调整和中发挥作用。
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是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搜集技术是后续活动的前提,它使信息搜集更简洁、人性、低成本,结果更全、准,信息格式更多样化。信息传输技术缩短了信息的空间距离,满足了移动通讯、大宽带等需求。信息存储技术是指与信息存储相关的一系列技术,它缩短了信息的时间距离。质、量和速是其追求的技术目标。信息处理技术基于上述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在准确、高效、智能等方面有要求。有最灵活的实践应用。
一定量信息的存在是信息技术各方面存在的前提。否则信息技术的存在也是无米之炊、形同虚设。
三、企业竞争力和信息技术的关系
1.信息技术的积极效应。大量信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同时也对信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了企业获取有用信息的成本;企业内外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信息系统性的整和、协调能力要求也日渐提高。企业急需拓展信息能力而信息技术可极大的提高企业的信息能力。国际数据中心2004年研究报告显示,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70%,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到10到15倍以上。福特利用网络技术,使票据审核从2周缩短到2小时,相关人员缩减到30%。管理咨询中也兴起了IT咨询,把信息技术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应用方面,认为信息技术可提高企业竞争力。
2.信息技术不是企业竞争力资源。随着对信息技术期望值和投资效益差距的呈现及经济学家发现信息技术和企业竞争力之间无相关性或者负相关性,实践和理论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美国学术界提出了生产率悖论(ProductivityParadoxofInformationTechnology),该概念描述了信息技术投资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预期与实际作用之间不一致的现象。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特点注定了它不能成为企业竞争力资源:它广泛渗入到各行各业,其飞速跨越式发展的特点不具有积累性;其获得成本越来越低,应用很容易被效仿,故难具独特性;其投入具有高风险,不能100%保证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其也不具有确定经济性。
3.正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虽不可被神化,但其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不可磨灭。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位既可以避免高风险的盲目的IT投资,也可以避免IT投资是成本转移效应、随机效应等错误判断。所以,首先该认识到信息技术不可视为企业竞争力资源;其次,是广义的信息资源而不是信息技术才促成企业竞争力。信息技术只是方法和手段,它依附于信息资源存在。
综上,企业可参考从以下几点来定位信息技术,正确定位和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1.明确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正确判断企业竞争力资源。信息技术只是针对信息的一个方法、手段,它以存在需要处理的一定量信息为存在前提。信息资源而不是信息技术是企业的竞争力资源,不可盲目技术制胜论。
2.注重企业信息能力的培养。同样的信息技术却给不同的企业带来不同的投资结果,差异在于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同。
3.IT外包。既然信息技术不是企业竞争力资源,则不存在独特性的问题。可对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再造等非企业核心能力的业务进行外包。
4.加强信息整和协调的观念。企业引入信息技术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明确引入某资源的目的,引入信息技术所追求的是它能达到的信息效果、价值。
5.管理制度。若将信息技术看做硬件环境,那么还需要管理制度这一软件的配合。若仅依靠员工主动性难以收到满意效果。
二、完善开发区体制机制的建议
(一)调整用地思路,争取用地扩容’突破土地瓶领
一是集约利用土地。调整用地指标,将单个项目的建筑密度提高10%;调整用地方式,能建多层厂房的不建单层,分期建设的项目规定项目建设期限,逾期依法强制收回土地;调整用地门槛,对人园项目设置投资、技术和环保门槛,重点引进投资密度大、占地面积小、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二是盘活存量土地。充分利用闲置用地,实行“空地”招商;对已投产企业,按照园区新的投资政策,要求其追加投资或引进新的投资项目,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行“无地”增资或“零地”招商,把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创新土地报批方式。认真梳理建设项目,会同有关部门向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用地计划,通过多种途径申报各级各类产业基地,借牌“生地”扩容,接纳人园项目。建议省政府和国土资源厅对位于县级市的国家级开发区单独供地,这样会极大加快开发区发展。四是抓紧扩区申报。建议省发改委、商务厅、科技厅深人各地调研摸底,调查审核各地园区建设发展的实际和扩区的必要性,省、市政府及各级业务部门要给国家级开发区以指导和支持,抓紧开展扩区申报试点工作。建议把招远开发区作为山东省国家级开发区土地扩容、扩区申报的试点园区。
(二)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
建议设立对国家级开发区主干道路国债贷款和基本建设贷款贴息,适当增加经济落后地区的开发区贷款数额,帮助其完成区内主干道路建设,降低园区贷款成本。建议省内各大金融机构在国家级开发区融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多渠道解决园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紧张的问题,缓解资金压力。建议将国家级开发区作为省市发展的重点区域,积极取得银行信用支持,减少贷款手续,提高贷款到位速度,加大信用贷款数额,节约贷款成本。建议成立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扶持专项基金,在金融和资金配套上向国家级开发区倾斜,在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发展创新等方面给予扶持。
(三)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破解招商难题
在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要给国家级开发区“正名”,赋予相应法律地位,理顺管理关系和管理体制,强化对开发区建设开发的管理,实现资源统一调度、政策统一落实、企业统一管理、项目统筹运作,解决传统体制不顺造成的诸多麻烦。在招商引资方面,创新招商措施与机制,强化领导和组织机制,广开招商渠道,把专业招商和全民招商、产业招商和功能配套招商、工业招商和农业产业化招商有机统一起来。要注重“项目立企、项目兴区”,鼓励企业策划项目、开发项目、包装项目,完善和充实项目储备,用项目去吸引资金。要注重吸引投资的环境建设,为投资者创造投资成本最省、运行成本最低、市场机会最多、投资环境最优、效益回报最好的投资发展条件。建议全省多搭建平台,实现园区招商引资信息共享,经验交流渠道通畅,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开发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