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3: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民族体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政治经济类功能:通过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可以促进人们参加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促进特色体育产业的开拓。在许多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中同时进行着技能交流与贸易活动。例如,傣族的“泼水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有许多外族的商人、旅客参与,为该地区的贸易、旅游业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土壤,在此过程中也加强了民族交往交流,促进了民族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
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优化
2.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的优化是通过系统结构的涨落有序来体现的
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整体优化,尽可能发挥该系统的最大功能,取得最佳效果。系统优化的实现,是通过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来实现的。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效的建立国内各地的传播环境,政府主导与民间开发不能有效结合等多种原因,致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不能发挥整体功能。
2.1.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要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就必须保障传播途径的通畅性必须保证大众反馈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该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效果。在现有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中,如武术的传播,包括学校、电视等都只重视动作本身的华丽,忽视了文化本身,这样就破坏了武术传播与传承的整体性,致使武术文化缺失,必然导致其稳定性被破坏。
2.1.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协同关系
2.1.2.1研究目的与大众的需求之间的协同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中受传播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若是研究的内容不能满足大众的好奇心与需求度,便会相对会抑制这一系统的有序发展,便会否定该系统的稳定性。若是所研究的内容超出大众所现有水平,则循序渐进的向人们灌输这一文化。从现阶段的研究来看,这一文化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众的接受效果,阻碍了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此方面发展较好的是潍坊风筝,在该活动中人们充分认识到了风筝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健身与娱乐功能,唤醒了人们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这些就反应出了研究目的与大众需求完美协同的效果。
2.1.2.2政府、研究者、大众三者心理层次的协同这里指三者精神层面的高度一致性。在传播与研究过程中,政府与研究者只有抓住了大众的心理、了解了大众的现有精神层次,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与制定相应的措施。三者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循环关系,这样可以更好地挖掘该文化所拥有的多方面内容,更利于其传播与传承。
2.1.2.3政府、研究者、传播媒介与大众之间的协同政府与研究者向大众输出该文化信息或大众向二者反馈信息都需要一定的传播媒介,例如措施、电视,电影、物质设备等。但是并不是哪一项传播媒介都对该系统有效,应依据大众需求、文化传播需求、研究目的、传播目的等选择相应的传播媒介。以传统武术文化节目为例,有影响的是“武林大会”、“武林风”。这两个节目都是技击武术打斗的“真人秀”类型,完全撇开了传统武术文化“形意相合”的“精、气、神”内核,缺少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的针对性传播。如“武林大会”中就没有充分体现北少林的刚猛强健、朴实简练。
2.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有序结构的形式
2.2.1创设良好的环境保障促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有序结构的形成统观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的现状,其外界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尤其在学校教育中,各教育都比较重视体育动作的传播,而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则只字不提,即使在文化课上讲解,但由于考试重心在动作方面,文化自然也被学生所忽视,这样就间接地阻断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这一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
(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组织的开发,建立健全各级负责机构和组织,例如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调研部、整合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组织,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公司等等。
(2)建立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交流站,使研究者更好的开拓眼界,丰富自己的方法、视域等,构建起政府与研究者的良好桥梁。在学校中应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使其能达到政府与大众的要求。
(3)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中,缺少传播手段与途径,在现阶段应有效利用电视、电影、娱乐节目,如云南白药广告可以彝族的“打磨秋”体育文化进行创意,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网站设计、网上交流站的开发等。
(4)加强民众的主动传播意识,唤醒大众的文化自觉,增加民众反馈渠道,致使政府、研究者与大众文化主体之间可以有效循环。
2.2.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承系统各要素的质的提高
(1)研究者研究者应该热爱自己所研究的内容,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不能固守己见。现在研究者的情况为研究力量比较零散,单兵作战,研究方法较比较单一,视域狭窄,专业性较差,在今后的培养中,应针对这些问题作出相应的培育措施,如:定期举行学术交流会、读书报告会等。
(2)大众大众应具备一定的文化自觉性,具有积极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愿望、动机和兴趣,并具备一定的好奇心,一定的运动经验、能力和运动技能储备,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具有稳定的群众基础,促进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3)研究目的研究目的要明确、清晰以及具体,以传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为最终的目的,在研究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订相对区间和时期的目的。
(4)传播内容传播内容要宽泛,不能仅局限于身体活动,应当全面地进行传输,在以身体活动为重心的情况下,适当地进行文化引导,发挥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整体功能。
二、踩高跷在学校体育教学上的运用
踩高跷捕鱼,是京族在漫长的500多年当中,通过京族人民的辛勤劳动、生产与实践,逐步形成现在扑鱼的一种技能,他通过自己技能与力量和铺助工具完成扑鱼的一种手段,发展到今天。现在由于大型的先进的扑鱼工具的普及,踩高跷扑鱼现在只当做一种娱乐活动。其实最初只是一种生存手段,现在已成为一种在大型节日作为比赛娱乐欣赏的活动。例如:每年农历的六月初九的“哈节”京族人就在哈亭前载歌载舞,进行各种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踩高跷就是其中一种,还有顶杠、抢花炮等。人们在参与这些传统的体育活动时,不仅发展了体能,增进了健康,而且精神上得到满足,娱乐上增进情感,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在教研教育作用方面有,
1、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因为有竞争性,人生同样有竞争性,而且体育运动的最终胜负,不仅包括体力方面的竞争,同时也包含了智力方面的竞争。这些既需要学生靠积极的思维、敏捷的判断力,又能在关键时刻迅速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而踩高跷捕鱼,本身就产生于生产、生活当中,但在体育课堂活动中比在水中更难把握尺度,很容易摔伤,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和危险性,教师在传授技能也要承担很多的风险,就像侗族、苗族的抢花炮、上刀山下火海、瑶族的爬花杆等,都具有生存能力教育的作用;
2、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具有差异性的,心理素质较差对学习和生活都是相对不利的。踩高跷作为娱乐活动,也有其的竞争性,利用其不断产生的胜负结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取得胜利,并感受胜利带来的自信和失败带来的遗憾,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终改善学生的心态,达到改善其心理素质的作用。现在我们学校把踩高跷捕鱼融入到中、小学的体育课教学中,一方面既可以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既增强了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又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在整个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踩高跷传统体育运动给予学生们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精神饱满,体魄强壮,情绪愉快,这是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结果。随着京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进和普及,他们包含的挑战性、娱乐性、传统性的特点更具有吸引力;
3、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配合完成一套完整的动作技巧,因此踩高跷技巧动作主要还是通过身体活动来表现的。这些可以发展学生的力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心肺能力,增强学生肺活量以及其他运动器官的功能,最终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三、建立传承人梯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一、民族节日文化概述
节日文化是以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为主要表象,以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为深层底蕴,以特定时间、特定区域为时空布局,以特定主题为活动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1]。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很多节日已经成为各民族共同交流的平台,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土家族的女儿会等,这些民族节日的主题和内容也是各不相同,有祭祀神灵和祖先的节日、有歌舞戏曲搭台的社交节日、有欢庆丰收的节日等,各民族的节日由于其异质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族人的关注与参与。如今的民族节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基础上,原来宣传迷信封建色彩的一些活动内容已经被淘汰,如今的节日文化不仅在于娱乐大众更重要的是弘扬本民族文化。
二、 民族节日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渊源
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本质的在于它有其独特的文化,即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不仅在本民族内部世代相传,更是吸引其它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基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节日文化到底是谁成全了谁,这恐怕很难界定,因为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民族节日一直贯穿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更是本民族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两者的渊源很难述说清楚,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民族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是在一个相互影响过程中不断向前迈进的,如在白族的三月街中我们可以看到赛马、绕三灵等民族传统体育、在彝族的火把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彝族跳乐、在土家族的舍巴节中我们可以看到摆手舞、抢红灯等民族传统体育,所以民族节日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分不开的,两者是一个交融的过程。
而在新的时期民族节日文化成为展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窗口,不仅是娱乐人的方式,更发展成为物质交流、文化传播、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恩施土家族女儿会的起源与发展
相传,土家“女儿会”源于明朝末年,清雍正13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女儿会”被禁止。后,“女儿会”又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恩施州年年都要举办展示民族风情的盛大女儿会,使其成为了恩施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令山外人心动目眩的艺术奇葩。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全州性的民族节日。土家族的女儿会被誉为“东方情人节”,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传统的女儿会这天,姑娘们把用背篓背来的土产山货摆在街道两旁,自己则稳稳当当地坐在倒放的背篓上,等待意中人来买东西。小伙子则在肩上斜挎一只背篓,形如漫不经心的游子,在姑娘面前搭讪,双方话语融洽,机缘相投时,就到街外的丛林中去赶“女儿会”,通过女问男答的对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终身[2]。通过喜庆繁华而又朴素典雅的“女儿会”,能让人感受远古巴人真、善、美的脉搏与灵魂,看到土家人追求幸福、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恩施土家族的女儿会发展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过程中实现了由乡村――城市――风景区――城市这样一个空间转换的过程,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土家女儿会,从内容来看,女儿会己由单纯的以物资交流为媒寻找意中人发展到文艺表演、体育竞技、旅游观光、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多功能集会。
四、土家女儿会与土家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源
六十年代,土家族的女儿会主要以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为主要项目,到了农历7月12这天,各乡村以及边区乡村组织的唢呐队、花锣鼓队、摆手舞队、板凳龙队依次上场献艺,还有老艺人演出的被窝戏、猴把戏,有几十号人演出的傩戏,真是应有尽有,异彩纷呈[2]。而后的一段时期,由于政治的不稳定使得土家族的女儿会也慢慢凋零,一直到以后,民族政策的实施以来,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力度加大,鄂西在改名为恩施以后,土家女儿会也慢慢开始了复苏。1979年,红土乡开始恢复“”中断的石灰窑女儿会,四县边区农民组织文娱体育代表队,开展传统比赛活动。主要文艺活动是吹锣鼓、傩戏和自编自演节目,体育比赛加入了扳手劲、抵下巴劲、举杠铃、踢毽子,集体项目有拔河、篮球比赛[2]。从以上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历史中的女儿会中,摆手舞、板凳龙这些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也一直伴随着女儿会的发展来发展。如今为了保护土家女儿会这一文化遗产,在恩施州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女儿会已经正式注册商标,成为继恩施大峡谷、恩施玉露之后的又一恩施土家新名片。
五、新时期下恩施土家女儿会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共同繁荣之路
2010年农历七月十二,又一届的恩施土家女儿会拉开了序幕,吸引了州内外15000人来参与相亲,还有武汉、重庆旅游团组成的相亲团,规模是历届最大。在早上的开幕式表演中,具有浓郁特色的土家文化被拉上舞台,有原生态唱法撒叶尔荷,恩施曲艺竹琴,大型舞蹈欢乐女儿会,还有土家族极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摆手舞,让本地人感受着欢快浓烈的节日气氛,让外地人大饱眼福,过足了一把东方情人节的瘾。在这次女儿会上还举办了少数民族工艺展,和土家文化论坛,内容多样,把土家族的优秀文化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一)倾力打造女儿会名片
在2010年恩施女儿会开幕式上,市长秦斌说到:恩施三张名片之一女儿会的打造有效的提高了恩施知名度,促进了恩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只有做好女儿会的宣传工作,把外地游客吸引到女儿会,我们的少数民族体育展演等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才有广泛的受众,才有向外推介的窗口。现在恩施每年农历7月12的女儿会已经初具规模,但在宣传力度上还应该加大,活动内容上应该继续丰富,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借女儿会契机来观光旅游、考察、洽谈贸易,为恩施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商贸发展打开一条新出路。同时体育旅游是一个新的朝阳产业,民族传统体育凭借它的趣味性、参与性、娱乐性强等特点越来越被更多的现代人所接受。民族体育多彩的民族特色,神奇的文化魅力,将会吸引国内外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参观,推进民族文化的向外传播,推动民族体育旅游业的迅速发展[3]。在女儿会的宣传工作中民族体育即是为女儿会提供新的看点,而女儿会即为民族体育提高展示的平台,二者共同发展
(二)加大民族传统体育的展演
目前恩施土家族地区开展推广较好的民族传统体育有摆手舞、高脚马、肉莲响、绵竹球等,而在女儿会上有所展示的就只有摆手舞一项,虽然早在六十年代女儿会就与土家民族传统体育联姻,但是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并不多,主要以舞蹈文化居多,然而土家族的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应该有其相对独立的展示平台。如在2009年的春晚上,来自湖北民族学院的20名男生在土家粗狂、灵动的音乐声中将高脚马进行了完美的演绎,而高脚马也同样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体育会上湖北代表团的囊金项目,而这些选手也多出自恩施。从这些成绩来看恩施值得展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远远不止摆手舞这一项,只是摆手舞是被外界所知最多的土家族体育,但是在全年的女儿会上我们也只是看到了简单的舞台式的表演,在土家人的传统生活中摆手舞不是用来表演的,是要亲身参与的一种生活方式,为了更好的传承摆手舞,我们不应该让她停留在远远的舞台上,而应该真切的让人们参与进来。
所以在女儿会上特设一个民族体育展演和参与平台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吸引让人们的眼球,特别是外地人,增加女儿会的看点和趣味性,更是对民族体育的弘扬和推广途径之一。
(三)与学院联手加大民族体育人才培养
在历届的女儿会上我们看到的民族传统体育的表演多是有恩施文工团和恩施民族歌舞团的演员们进行表演的,趋向舞蹈化,而体育方面的人才参与进来的寥寥无几,但是恩施土家族的民族体育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能力承担得起展演和传承民族体育的重担,应该让更多的体育人才参与进来,特别是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历来就是一个尚武的民族,摆手舞这些具有健身休闲的民族体育如果只是一味的舞蹈化未免会失去原来的面貌,摆手舞也多是由古代巴人的巴渝舞所演变而来,是一种战舞,尚武精神的缺失必会带来民族体育文化的缺失。让更多的体育人才参与进来的优势就是相对于舞蹈演员来说可以更好的展现这种尚武的精神。
国家体育总局在《2001-2010年体育改革发展和发展纲要》中提出:“要率先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力时机,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体育。”并规定“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承办赛事、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现在湖北民族学院有设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但是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还是和其他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一样,一味的从事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而往民族相关单位方向发展的学生少之又少,这就给我们恩施在举行这样的民族节日时,由于民族体育专业相关人员的缺失必定带来在节日活动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不够,就会出现偏舞轻体得现象。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土家学子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向民族工作方向的其它事业单位发展,不仅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更是进一步的为本民族体育文化传播服务,真正实现我们作为一个土家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优化
2.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的优化是通过系统结构的涨落有序体现的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整体优化,尽可能发挥该系统的最大功能,取得最佳效果。系统优化的实现,是通过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来实现的。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效的建立国内各地的传播环境,政府主导与民间开发不能有效结合等多种原因,致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不能发挥整体功能。
2.1.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要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就必须保障传播途径的通畅性必须保证大众反馈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该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效果。在现有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中,如武术的传播,包括学校、电视等都只重视动作本身的华丽,忽视了文化本身,这样就破坏了武术传播与传承的整体性,致使武术文化缺失,必然导致其稳定性被破坏。
2.1.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协同关系
2.1.2.1研究目的与大众的需求之间的协同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中受传播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若是研究的内容不能满足大众的好奇心与需求度,便会相对会抑制这一系统的有序发展,便会否定该系统的稳定性。若是所研究的内容超出大众的现有水平,则循序渐进地向人们灌输这一文化。从现阶段的研究来看,这一文化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众的接受效果,阻碍了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此方面发展较好的是潍坊风筝,在该活动中人们充分认识到了风筝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健身与娱乐功能,唤醒了人们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这些就反应出了研究目的与大众需求完美协同的效果。
2.1.2.2政府、研究者、大众三者心理层次的协同这里指三者精神层面的高度一致性。在传播与研究过程中,政府与研究者只有抓住了大众的心理、了解了大众的现有精神层次,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与制定相应的措施。三者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循环关系,这样可以更好地挖掘该文化所拥有的多方面内容,更利于其传播与传承。
2.1.2.3政府、研究者、传播媒介与大众之间的协同政府与研究者向大众输出该文化信息或大众向二者反馈信息都需要一定的传播媒介,例如措施、电视,电影、物质设备等。但是并不是哪一项传播媒介都对该系统有效,应依据大众需求、文化传播需求、研究目的、传播目的等选择相应的传播媒介。以传统武术文化节目为例,有影响的是“武林大会”、“武林风”。这两个节目都是技击武术打斗的“真人秀”类型,完全撇开了传统武术文化“形意相合”的“精、气、神”内核,缺少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的针对性传播。如“武林大会”中就没有充分体现北少林的刚猛强健、朴实简练。
2.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有序结构的形式
在民族文化与文化关系基础上,民族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民族发展的关键,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提高民族素质和构建民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主要作用具体表现如下:第一,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教育发展主题之一,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一种文化象征,是人类发展和壮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育在整个文化发展中不仅对文化传递和文化构成起着主体作用,还是促使人类将物质财富转化为精神财富的关键,因此在文化教育中培养和造就学生与文化发展相关的创造力,进而促进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同时通过民族理论文化教育使青年不断提高民族意识,增添其民族自豪感,对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第二,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为各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汇聚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培养人们道德、智慧和文艺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在对这些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同时还要保护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对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整理和研究,推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理论教育还是开启青年学生心智的重要手段,加强民族文化理论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爱国精神、人文素养、民族精神等,民族文化理论教育正符合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它可以将学生代入民族文化发展艺术空间中,以此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奠定基础.第三,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关键动力,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和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但是发展民族文化是要建立在和谐民族社会关系基础上,只有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才能使政治环境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不同文化,诸如艺术、歌舞、医药、饮食、信仰等,这些民族传统文化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很多民族经济的发展大多是依靠这些传统历史文化,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是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关键.
2民族理论教学中民族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2.1民族文化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发展趋势,这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眼界,拉近了学生与全球文明的距离,为提高学生世界认知能力提供了重要基础,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正由多元化文化发展演变而来的,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存在一定影响,同时由于学生思想意志比较怕薄弱,容易受其他国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淡化、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退化,青年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漠视,将导致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缺乏自强自律意识,而青年学生作为我们国家发展的未来,解决他们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尤为重要,如果不解决学生这些问题,任之发展最终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存造成利影响,国家民族凝聚力会越来越薄弱,未来我国国民综合素质也会越来越差,这将严重阻碍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2.2少数民族出现断代现象
我国少数民族发展历史久远,但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我国偏远地区,同时少数民族人口较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部分年青一代少数民族居民开始离开原居地,涌入城市,这就使该部分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少,加之远在异乡的少数民族青年已经开始与其他民族通婚,久而久之,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无法继承和发扬出去,同时不断的通婚使原留有本少数民族血统的传统少数民族居民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断代现象,断代少数民族文化无法追寻其根源,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开展[2].其次,由于部分少数民族坚持原有固守的文化传统观念,一些陈旧的民族传统阻碍了民族的发展,与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不适应,这种单纯固执的保留原始民族传统文化,使民族文化的发展观念扭曲,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创新、同时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通常这部分民族将自己孤立起来,不能接受本民族以外的文化,使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实际生活环境脱节,出现封闭、传统、落后现象,这将加重该民族文化断代现象.
2.3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中变异
纵观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历史都经历了不断的创新,也是不断地融入新的文化形式的历程,因此民族文化在与现代文化结合中变异是我国民族文化能够不断发展和得以保留的关键,是我国民族文化不断适应历史变迁的重要基础,正常的民族文化变异是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的,而在民族理论教学中,一些非正常的民族文化变异将会逐渐淡化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特点,一些民族文化盲目结合外来文化,将外来文化取代本民族的文化,这意味着我国民族文化被一点点吞噬掉,并没有达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过程中,汲取现代文化精华发展民族文化的目的,而是使民族文化变得越来越不完整,使民族文化失去了本民族历史成长痕迹,失去了本民族特色,由此可见这种外来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严重影响了民族理论教育和发展,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存在较大阻力.
3民族理论教学中强化民族文化教育的策略
3.1增强民族文化意识
增强民族文化意识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关键,只有使年轻学生认同民族发展历史,树立正确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文化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增强民族意识,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普及民族文化知识,将我国有特色、有趣的民族文化发展历程普及给学生,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初步了解,同时教师还要从历史方面向学生普及,我国56个民族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为我国统一作出的贡献,使学生具有民族团结意识,使学生对民族的发展和民族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增强学生民族文化意识[3].此外,在教育方式上增强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需要家庭教育中也要注重对学生加强民族文化启蒙教育,社会要加大媒体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诸多方面的启发,引起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和关注,提高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意识.最关键的民族文化教育还是在学校,学校教师要营造民族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民族文化氛围下,加深对民族文化的好感,以此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3.2尊重多样化文化教育
增强民族文化教育,并不是要单纯的学习和发扬某个少数民族文化,而是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汲取我国各个民族文化精华,尊重多样化文化教育,以此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发展,这主要是指不仅要体现各个民族的特色,还要将这些民族文化都围绕着中华民族文化进行统一,达到我国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我国民族文化教育中尊重多样化文化教育的观念,近年来受到不少外国留学者的追崇,一些国外留学者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特征选择到我国进修中国民族文化,将56个民族融入到一起,将多元化民族文化统一共同发展正是增强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的关键.此外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也正说明了我国以人为本,尊重少数民族发展的民主政治,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观[4].
3.3改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
改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是强化民族文化教育的关键,教育环境主要包括教师队伍、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等,我国教育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是促进我国整体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应营造教育环境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提高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在高教育水平教师指导下,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5].此外教育部门要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对民族文化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安排,民族文化教育内容要涉及民族发展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特色等方面,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全面了解,以此增强学生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只有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了正确认识,才能促进学生将我国民族文化知识不断发扬光大,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民族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向学生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使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有进一步了解和正确认识,以此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不断的学习和了解民族文化发展历程,培养学生民族精神,以此解决民族理论教学中民族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发扬和继承奠定有利基础,同时也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作者:高云峰 单位:赤峰学院
参考文献:
〔1〕熊锡元,王希恩.民族理论书简———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特色的讨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13(04):104-105.
〔2〕张谋.二十年,中国民族理论之路蜿蜒而辉煌———1998年冬季首都民族理论研讨会综述[J].民族团结,2015,10(01):190-191.
民族体育作为特殊的体育形式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展现着地域文化风情。民族体育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然而,要想保护好民族体育文化,推动民族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就必须加强民族体育教育,将民族体育纳入体育科目教育教学体系,鼓励学生学习民族体育,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民族体育的技巧和精髓,从而推动民族体育教育教学的开展。
一、民族体育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民族体育”是少数民族体育的简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分布在祖国辽阔疆域的各个地域,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历史、自然环境等,个别地区少数民族甚至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与社会实践中,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运行形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民族体育。由此可见,民族体育主要来自民间,具有显著的民间文化特征与民俗文化性质,不同地域的民族有着自身独特的体育运行形式,可能是民族歌舞,也可能是体育比赛、独特的运动项目等。例如,蒙古族的摔跤、射箭、赛马等,朝鲜族的秋千、踏板等,以及有效融合了中华民族多种体育形式的武术、太极拳等。总的来看,我国的民族体育类型丰富多彩,体育运动形式也独具特色,个别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成为民俗节日中必备的庆祝方式。民族体育是民族文化的体现,也应该为我国国民体育教育提供素材,我国需要重视民族体育,将其纳入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当作一门科目融入课堂体系,从而弘扬民族文化,锻炼国民强健的身体素质。
二、广西技工学校民族体育教育现状
为了真实地掌握广西技工学校民族体育教育的开展现状,笔者主要选择了广西地区的8所技工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为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广西交通技师学院、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广西商贸高级技工学校、广西机电技师学院、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桂林技师学院、广西玉林技师学院。问卷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发放教师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第二次发放学生问卷250份,回收有效文件250份。第一次调查问卷主要是关于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调查,第二次问卷则主要是关于学生对民族体育了解情况、民族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课中开展情况的调查。经过对问卷的总结与梳理,得出广西技工学校民族体育教学现状。(一)民族体育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健全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是支持体育活动开展的最基础条件,本次调查显示,8所技工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依然有待健全与完善,例如,第一次调查中仅有40%的教师认为学校的运动场地能满足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只有50%的教师认为学校所提供的运动器材能够基本满足体育教学。由此可以初步判断,目前广西技工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条件依然有待改进,部分基础设施依然欠缺,无法有效满足多种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开设,不能达到民族体育活动的需要。(二)体育项目无法满足师生需求。广西多数技工学校的体育项目未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民族体育项目的开设与开发,同师生强烈的体育项目多元化诉求构成反差。例如,第一次问卷调查中有70%的教师对民族体育有所了解,而且有56.7%的教师认为开展民族体育项目能够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体质,这显示出教师对开设民族体育项目的需求和愿望。然而,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中民族体育只占53.3%,其中传统竞技项目占据100%比重。第二次调查问卷中有将近52.4%的学生不了解民族体育,但有66%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民族体育项目,有32%的学生认为体育课上课内容同初中相似,单调、不新鲜。两次调查问卷表明:民族体育在广西技工学校的普及程度有限,师生有着强烈的民族体育教育诉求。然而,由于有限的基础设施资源以及课程项目结构不合理等,影响了民族体育教育的开设,现有的民族体育教育无法满足师生的需要。(三)设施与资金欠缺成为民族体育发展的瓶颈。民族体育教育之所以无法开展,是因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最主要的硬件因素是体育基础设施资源的匮乏,因为学生问卷中有23.6%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少,体育教学资源质量差,同时,有32.4%的学生认为场地器材匮乏是影响体育课质量的最严重因素。与此同时,缺少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也成为影响学校民族体育项目开设的一大因素,因为有80%的学生认为学校和上级部门政策与资金支持的短缺成为影响民族体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二)学生入学分数较低,文化基础整体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收的学生大多数是我国边疆地区、或内地山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在知识方面普遍存在“底子薄、基础差”的问题。三本院校的预科本科生和专科生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在相应的层次分别比三本线低80分,比二专线低60分。另外,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与其他公办本科院校的预科新生相比,他们还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如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态度较差,容易妄自菲薄,自暴自弃;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生活习惯不健康,如酗酒、吸烟、沉湎于网络游戏等。
(三)培养模式不够完善,离“预“”补”的课程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一些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模式基本上采用高中阶段的教育模式,缺少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目的是为本校培养合格的大一新生。只要学生没有严重的违纪问题,一般都能升入其所在学校的二级学院。近年来,通过多种渠道得来的反馈信息表明,有相当一部分预科学生在升科以后,还是很难适应他们的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学习起来比较吃劲,这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在进入预科学习阶段前的一些不良学习、生活习惯往往重新表现出来,厌学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教师结构不合理,待遇偏低,影响了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太合理,后继乏人。这严重制约了其民族预科教育的纵深发展。而且,三本院校的预科教育教师往往未能享受一些特殊的政策,待遇普遍较低,也很少有进修和获得课题研究、教材编写的机会。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他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也导致民族预科教育的青年教师的流失,不利于稳定教师队伍,不利于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五)教学方法陈旧,沿袭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较少做到因材施教目前,预科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传统的灌输方式。注重知识的传授,轻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共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研究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过程,使一些学生处于被动听、消极学的学习状态之中。
(六)课程设置单一,不利于学生的身心长远发展,也缺乏对学生的科学、严格、系统的考评制度。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存在“低分入学,低分升科”的现象上述种种现象已经成为了三本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有一套适合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才能为民族预科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培养模
式和管理机制是解决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少数民族预科部自2005年下半年成立以来,就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努力探索适合三本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科学而有效的培养途径。我校经过近六年的预科民族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为本校各二级学院培养合格的本、专科的大一新生。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民族预科教育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我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自2005年秋季,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就开办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并专门成立了预科教育管理机构,虽然学校根据教学实际几经调整办学思路,但是始终保留预科部,现预科部与管理学院合并,有预科学生400多人。预科教育招生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招收新疆、内蒙、云南、贵州等边远农村、高寒地区、山区、牧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也可适量招收了散杂居各边远省区城镇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分数线在同批线下降60-80分。少数民族预科学制为一年,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本校学习一年后,通过结业考试,就可以顺利的升入我校的各个二级院系。通过近六年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我院为各二级学院输送了数以千计的少数民族预科结业的大一新生,这成为了那些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而无法上大学的少数民族地区考生通往大学的“金色桥梁”,大大的缓解这些地区的升学压力,同时丰富了我院的办学层次,扩大了我院的办学规模,也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二)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成为解决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鉴于当前三本院校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一致认为,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要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就应该要推进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建立预彭立平: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科课程结构体系,建立和健全符合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的模式,才能为独立学院各二级学院培养合格的大一新生,以满足三本院校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据此,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少数民族预科部做了如下有益的探索。
1.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依章依法办学俗话说,办学要取得卓有成效,制度要先行。自2005年秋季办学以来,预科部根据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颁布的有关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如编印了《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预科部规章制度与岗位职责汇编》和《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预科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扎实而严谨的建章立制,有效地推进了少数民族预科部管理工作朝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学院的校风和学风的建设。
2.分层组织教学,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构成应能促进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面向全体学生,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能结合社会需求和个体自身的状况,对学生的成长做出最佳的选择,力争为每一位学生找到最佳成长的模式。在这一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首先,我们根据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新生入学后,就按升科志愿分类来编排文理班级。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分别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计划、课程目标、培养方案和考试要求,以便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其次,在优化课程结构方面,我们首先强化语数外三门主干课程,同时按照文理分科的教学实际需要,开设了应用文写作、物理、计算机、民族理论、思想政治等课程。采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并坚持兼顾专业学习的原则,对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让课程教学进一步趋于合理化、科学化。
3.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既不是高中教育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完全的大学教育,它应体现在“补”、“预”相结合的特点。“补”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预”是指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特点和素质,培养其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意识、能力、方法和方式,养成健康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校预科部在2005年秋季成立以来,就组建了语文、数学、外语三个教研室,在各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合理制定各学科的教学计划,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他们顺利升入本、专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精神、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我们根据不同学科采用相应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得知识、愉悦身心的场所,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
4.加强预科教育管理的改革力度第一,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转变学生学习、生活等行为方式。首先,我们根据预科教育的“预”“补”的培养目标,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让他们能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坚持“严教风、抓班风、促学风、细管理”的管理办法,努力营造出“人人讲责任、人人讲效率、人人重学习、人人抓质量”的良好学习氛围。每周周一到周五,组织学生进行晚、早自习,要求各科任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习课的辅导。其次,我们在抓出勤这环节上,除任课老师在课前必须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外,还专门组织学生会干部对学生上课的到课率进行统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再次,我们还成立了园区宿舍自律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学生各个寝室纪律的管理,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宿舍的安全进行检查,定期组织学生做好消防、防盗等安全保卫工作,定期评出文明寝室。通过以上措施,绝大多数的预科生能实现在学习上由被动到主动、在生活上由他理到自理、在纪律上由他律到自律态度上的改变。第二,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要完成预科教育的教学目标,关键在教师。因此,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教师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为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我们鼓励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解放思想。严格了教师教案编写的管理工作,使教师教案的编写规范化、科学化。我们制定了一套有针对性的、规范的而又不失灵活的备课案模板和供学生使用的导学案模板,并认真研究制定基层课堂教学评价表,定时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和评比。其次,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设立预科部教学督导组。教学督导组坚持以集体听课和个别听课相结合的方式,每次听课后及时召开评议会,与科任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得与失,并在每学期发放学生评教表格,组织学生评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地保证教学效益的的最大化。
5.拓宽育人渠道,实施特色教育,发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特色加强开辟第二课堂活动形式的创新之路,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是我们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校预科部自2005年下半年成立以来,就已成功地举办了六届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少数民族书法展,开展了红色革命歌曲合唱大赛,各种主题的演讲赛。预科部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突出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了他们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6.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测评机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立足点,确立发展性评价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方面,我们将评价主体纳入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其主体包括学校领导、教师、辅导员、家长和学生,还扩大了评价的内容,增加了评价的灵活性、实用性和透明度。引入了“宽进严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升科标准严格把关,以增强学生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另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奖惩措施,促使学生自觉养成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激励他们自觉养成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在21世纪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主要强调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实现自我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包括三部分:授课内容、教师和学生。这三部分相互作用,推动教学的完成。教师通过研究教学内容,借助一些再现与传递的手段,如:设置任务、组织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学习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了学习情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2)理论基础
体验式英语教学直接来源于体验式学习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指的是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研究,利用自己的经验来进行观察判断,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或经验。Kolb把学习解释为“经验转换以及经验的获得和转换结合中产生知识的过程”。该过程由四个环节组成,即具体经历、思维观察、抽象概念和主动实践。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另一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主要分支。建构主义强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加以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意义构建。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各环节都突出学生“体验”的地位,教师尽可能运用多种体验教学方式,把抽象的知识转换成事实,让学生去体验事实、体验过程,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感情与思想的萌生,感受到引人入胜的探索过程。
2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现状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这一层次的学习介于高三年级与大学一年级之间,主要是通过对文化知识的查漏补缺,使少数民族学生成为合格的大学入学者。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相比之下,内蒙古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相对落后,民族预科的英语教学更是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文化教育水平偏低,而且对大学民族预科的英语教学研究不足。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大学民族预科的英语教学,对大学民族预科的英语教学了解很深,下文详细谈谈目前的大学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目前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记笔记”。在整个课堂上,教师是知识信息的主动传授者,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也难以调动每个学生的潜能。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习者的交际缺失症。
(2)学生学习现状
我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办公条件差,而且这些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水平普遍偏低。加上蒙古族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视不够,因为英语在他们高考中只按照较小的比例计入总分。所以,大部分蒙古族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基础较差,大学民族预科学生更是如此。另外,少数蒙古族学生在考入预科后,存在一种自卑心理,这些不良心理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使他们失去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3体验式英语教学在民族预科的实施途径
针对上述大学民族预科的英语教学现状,基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在民族预科中开展体验式英语教学。
(1)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语言体验情境
贴近的语言体验情境不但有利于学生建立原有经验与新知识间的联系,而且易于激发学生去感知、体会的兴趣。教师首先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的话题和语言交际形式,以便让学生产生共鸣。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语言材料,例如,网络资源、报纸杂志、广告标语等。也可以引入学生自己观察到的语言情境。这些语言材料应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确保能够吸引大多数学生,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互动活动
在课堂教学上,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运用恰当的课堂互动活动,如模拟讨论、角色表演、游戏等,使学生们体验到语言使用的过程。恰当的课堂互动是预科学生们有效体验的基础。课堂活动应具有如下特征:
1)互动性和真实性。互动是交际的核心,互动可以在学生间、教师间,或是机器和学生之间进行。另外,语言必须体现真实性。只有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学生才会有真实的体验。
2)自主性和合作性。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小组活动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常用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但有助于不同水平学生的自主体验,而且也有利于创造互动合作的气氛。
3)多样性和连续性。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该多样化,要将读写活动与听说活动、基础活动与拓展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并且综合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多样性的活动应保持连续性,不能只求形式热闹,忽视教学目标的承接。
(3)以网络多媒体作为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平台
多媒体网络是有效体验的重要手段。多媒体网络系统能实现学生与计算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种交流。通过运用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聊天工具、数据库等媒介,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更好地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拓展课堂体验的时空,并为师生收集到更多的素材和学习资源,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英语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预科学生有效体验的重要途径,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及自主性等特点,它使单一的课堂英语学习过程,变成第二课堂里的一种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体验过程。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举办英语角、英语晚会或进行英语演讲、歌曲竞赛等。第二课堂的活动要依赖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们的要求。
二、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对于乌江流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也正是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突破口,更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实现使信息交流不再受到拘束,必然能够实现民族文化的发扬和区域经济的崛起。通常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多以旅游为核心,旅游也是促进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的渠道,而在湘西苗族、瑶族,云南傣族和内蒙古的蒙古族实践中能够发现,体育文化也是游客主要参与的活动之一,因此由体育文化作为宣传的突破口,辅以饮食、景点等方式,将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问题上提出了体育文化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措施,将乌江流域贫瘠的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再结合市场经济的自主选择性,合理的拓宽渠道,推动经济效益提升,也在体育文化受到认可的过程中,避免因现代化浪潮而导致体育文化无法达成可持续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也是和谐社会的要求,具体来看体育文化与和谐之间的关系:
(一)增强民众身体素质,提升劳动生产力
体育最基础的作用就是增强民众的身体素质。近年来我国一直倡导全民体育健身,提升民众体育认识,树立健康的终身体育观念,目的在于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准,以此达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现展来看,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量十分重要,在农业领域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并不普及的状况下,农业仍然需要人力和畜力的帮助,特别是在贫瘠的乌江流域,劳动力的素质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因此,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力,缺乏体育增强民众体质,更无法推动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在酉阳土家族自治县政府的倡导下,民众在广场上一同练习摆手舞,该舞蹈以土家族传统特色结合现代广场舞的易学习特点,使该舞蹈在表演和参与上都能够得到认可,目前仅酉阳县的参与人数已占总人口的68%,每日傍晚时分,数千人集聚广场,统一的舞蹈动作形成了靓丽的风景线,随着摆手舞的红火,周边县镇民众也开始分纷纷效仿,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已然成为了全面健身运动。另外,彭水县的苗族民众,也根据本民族特色,在当地艺术工作者的帮助下,创造了适合苗族文化的广场舞形式,名为“踩花山”,也在周边地区得到了热捧。随着此类舞蹈模式的推广,在农村也开始纷纷学习,平时忙于耕种的农民,终于得到了娱乐而又能够锻炼身体的休闲生活方式。在农民完成一天的耕种工作之后,以舞蹈的形式放松身心,在娱乐的同时有效地增强体质,从根源上提升了区域农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由此也可以发现,体育文化在农业方面对市场经济有着直接的提升作用,而随着民族体育文化的推广,所造成的影响力将不仅是区域范围。
(二)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精神面貌
乌江所处地区多为农村,农业生产是主要的经济来源,而农业有季节之分,农忙季节民众终日忙碌在田地之中,而一旦进入农闲时期,农民则无所事事,在外出打工并不流行的时候,一入农闲社会治安便会急剧下降,赌博、斗殴、酗酒等问题的发生对构建文明社会有着强烈的抵触。在苗族“踩花山”舞蹈流行于农村之时,有效地减少了上述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体育能够增进参与者的友谊,提升团队配合能力,社会稳定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另外,部分农村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因地制宜开展了很多运动比赛,如竹铃球、龙舟比赛等,对于乌江流域的农村居民的精神面貌提升产生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各类活动的丰富,民众认识到了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意义,农村社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三)促进经济的提升
农业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命脉,农业户籍人口占总人口69.08%的,其直接决定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因此,提升我国经济实力,首要应是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经济的提升,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有效促进农村民众体育生活的普及率,增强民众身体素质和团结协作能力,以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二是促进经济循环,提升农村活动价值,吸引资金融入;三是开展旅游经济,促进生态、民俗旅游发展,增强民众的经济收入。旅游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2013年我国旅游人数高达3.2亿,消费总额多达2万亿元,而近年来人们对名胜古迹开始出现审美疲劳,大量的旅游爱好者更加倾向于体验各民族风尚,如湘西的凤凰古城等地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对于乌江流域的少数民族而言,其文化传承更具民族风味,历史传承的保留之完整,是已经有所开发的景区无法比拟的,旅游者也能够更好体会到土家族、苗族、瑶族的特有传统文化。对于乌江流域的少数民族而言,长期的封闭是造成其发展落后的重要因素,也是保留传统文化的客观原因,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众多民族的独特传承优势,终于在信息化的大浪潮中被游客熟知,进而通过旅游极大地提升了经济发展。随着民俗旅游的盛行,也促进了周边产业的新生,如餐饮、住宿、娱乐,调节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并帮助农民增添了收入。
三、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关系的启示
在乌江流域以民族体育文化大力发展旅游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快了现代化的脚步,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乌江少数民族必须要坚持有效的经济发展,同时降低其他文化对本民族的干扰,唯有如此民族的体育文化才能长久的传承。
(一)正确应对体育全球化冲击
全球化的发展可能造成势单力薄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覆灭,但在人类世界的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抵挡全球化的进程,而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现代体育对传统体育的侵袭,现代体育的竞技性和趣味性对传统体育都有一定程度的冲击。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每个民族都需要发展,其实发展与传统并不相悖,应在发展中注意两个方面,以能够在吸收其他文化的同时保留自身的精华,[6]分别是:一是挖掘和整理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的精华与经济相结合,合理地利用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时代下,只有在其中高速发展,才不会被淘汰,以市场替代传统经济是实现文化长久传承的关键;二是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校园内的教育,通过课本和课堂中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以校园内的宣传栏、体育活动、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顺从自然发展的规律,不能够因需要保存而盲目的保存,否则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真正合理的发展应是健康的、和谐的,尊重自然的发展才能够得以长久。而在发展中,应用新理念,不能盲目西化,西方国家对其他民族文化有着强烈的侵入性,而全盘西化的行为,也无疑在间接地否认传统文化,并不可取;而过于顺其自然,遵从自然规律,实际上也是传统文化所遵从形式,与循规蹈矩无异,因此应将中国的传统与西方理性精神相融合。在发展和保护的道路上,并没有优劣之间的对比,找到适合的方式,才是实现两者的关键。
(三)挖掘和整理传统体育项目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大多是默会知识,并没有以现代化的方式传承,特别是乌江流域已不再封闭,极有可能在发展中出现断层,因此将体育项目挖掘和整理,找到代替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将传统的方式适当的改变,不仅能够将民族体育文化得到保存,同时也有益于文化的传播。
(四)利用旅游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旅游不仅能够带动经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也有着促进意义。通过旅游的方式,能够让民族体育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如藏族的锅庄舞、蒙古族的摔跤等,已然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在开发少数民族风俗旅游时,应鼓励游客参与其中,在本民族的民众带领下,一起舞蹈、运动,使游客亲身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并将体育文化带回到自己生活的区域中。
(一)引入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
一堂课的讲述首先是由教师的备课开始。对于老师来说,备课已经成为了一件老生常谈的事了,把握本单元的任务目标,深入研究阅读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但结合课外知识这方面却经常被很多人忽略或者马虎带过。适当引入课外知识对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讲到杜牧的《赤壁》时,除了要预备讲述简要的三国历史外,还需把杜牧年代以前的“盛唐印象”一一道来。“那时候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大显与世,文化发达对法交流颇为频繁,号称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令人向往的国家。”对盛唐的讴歌并不是无用的,当学生们沉浸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的同时,“中唐”大背景的带入显得特别有必要了,杜牧在中唐坎坷的仕途也是非常有必要讲述的。这样“”与“低谷”相结合,赞美讴歌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更加贴近了课文教学的核心。
社戏是人们在敬拜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在介绍鲁迅《社戏》时,教师可以从详细介绍社戏入手,结合当地民俗民风,把课文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做一个自信有趣的演说家
对于很多老师来说,尤其是新老师,演说能力的缺乏或者是演说无趣是影响教师在课堂“完美授课”的两大拦路虎。在课堂上教师扮演着“主持人”的作用,如何“hold住”你的舞台,带动台下的观众,成为教师所要练习的“必杀技”。在完整的备课后,教师可以在一个小房间或者空旷的地方练习演说,随着熟练度的提升可以和亲人朋友一起练习,相信在亲人朋友的鼓励下,你的自信度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提高了自己演说的自信度后,是该想想怎样使自己的演说风格变得更有趣了。在过去有一种职业叫说书(又叫评书),他们在演说的时候除了语气音调的变化外,常常会伴随着简单的音乐做辅助。我想我们的教师可以从古代评书家那里找到经验,在授课时除了语气音调随情节的变化外,有时也可以选用适当的多媒体音乐视频来辅助自己的演说,二者合一,能更加引人入胜!
二、双管齐下,做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在教学中传承民族文化
理论贯穿于实践,在语文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也是相互联系和推动的。实践,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具有指导性。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夯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双管齐下,民族文化的烙印将更加深刻。
(一)理论铸造思想
理论是思想的指导者,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多而杂,老师教授知识滔滔不绝,却不一定能转化成思想原料灌输给众多的学生。此时位置反转,学生成了思想争夺战的主力军。检测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度,教会学生主宰自己的思维,是我们语文教学后期的重要任务。
作文可以体现一个学生的思想,教师可以通过做一些相关命题的作文检测来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状态,并在之后的教学中有机会对其采取适当的措施。从沈从文的《端午日》单元发起对学生对“端午节”由来、发展、意义的讨论;从中秋咏月诗三首单元激起学生对“中秋节”传统风俗的热情。
(二)实践激起民族文化的热情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环境都为现代科学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科学进步极大改变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体育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湖北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在科学化方面步子缓慢。而在21世纪,随着高科技领域出现的更大突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的生活、对健康需求的方式、娱乐方式已渐渐多样化。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研究要在开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发展和深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加强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建立科学的长效保护和长远发展机制。
1.2规范化
对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而言,湖北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非常重要。我国历来对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工作十分重视,2003年启动了包括中华民俗体育文化在内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设立了中国民俗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近年更是连续了一系列的重要文件。我国政府把“政府主导”放在工作原则的首位,是符合国情的英明举措。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是土家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结民族感情的纽带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重视和倡导、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必要的经济扶持外,政府可以在“正名”、引导、组织三个方面,为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1.3大众化
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来自于民间,属于大众,对它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也离不开大众自觉保护的意识。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是前提,专家的指导是科学行事的保证,民众的文化自觉是基础,要得到长远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最终还要依靠广大民众的力量。因此,在全社会开展宣传和普及教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广泛发展社会教育,发挥出版、传媒、协会组织和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作用,向全社会进行宣传、展示等普及、推广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工作。民俗体育正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具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个性需要又具有大众化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补充。土家族民俗体育应随着现代人生存方式的转变,逐步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1.4现代化
土家族的传统文化造就了特有的民俗体育,也促成了独特的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当代民俗体育的发展,应在继承中创新,在保护中开发。土家族民俗体育实现现代化,不仅是适应当今文化潮流的需要,也是发展湖北民俗体育特色文化的需要。现代化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土家族民俗体育的内化,即在土家族这个特定的民族、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下进行文化构建重组,使自身向更高水平发展;二是与其他文化产生接触、碰撞,在不改变本质的前提下,吸收外来的文化营养,通过内在融合使土家族传统文化得以重构,达到现代化,使其更有价值。
1.5竞技化
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竞技化,并不是指完全西化。土家族民俗体育竞技化,是由传统的、单一的体育文化向多元化、现代化转型。民俗体育竞技化,有利于促进民俗体育的发展,激发大众参与激情,提高民俗体育项目技术。土家族民俗体育项目竞技化,也要在遵从民俗特性的基础上,加入竞技元素,使土家族民俗体育项目具有可比性,为其向国际化迈进,促进湖北民俗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样,民俗体育文化就由传统走向组织化、规范化和竞技化的现展道路。
2湖北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标准化发展策略
2.1加强理论研究,重视科学发展
当前发展民俗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对民俗体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剔除其不科学、具有迷信色彩的成份,弘扬其健康向上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和养生、娱乐与健身的科学合理方法;并赋予其新时代竞争与奋进的精神内涵,积极向学校体育及大众健身娱乐推广,将其作为体育生活方式推广的重要形式,使其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走向完善发展的道路,最终成为现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及现代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只有进一步加强土家族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以培养社会群众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目的,以适应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思想为主要内容,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作指导,运用社会学、经济学、运动医学等多种方法和多种角度加深对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健全民俗体育发展理论的内容体系,优化民俗体育的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使民俗体育的发展走科学化的道路,才能符合社会的需要,促进民俗体育的大力发展。
2.2加大政府主导力度,提供法制保障
政府作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资源开发的主体,政府的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就可能被边缘化,民俗体育的一些优秀文化元素就不可能持续为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服务。首先,政府在制定和完善民俗体育文化法制保护和发展机制;成立专门的普查、挖整、科研工作小组,组织专门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创新运用研究;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让社会了解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提高认知度,扩大社会参与力量等方面加大主导力度。湖北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可以配合,借鉴已出台的相关条例与办法,积极、努力完善法制机制,以保证和充分发挥他们在抢救、保护、创新、运用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加快相关配套法制建设的进程。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只有用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用法律武器来保护,才能保证其不受强势文化的冲击。第三,政府应改变管理思想,完善管理体制。湖北省政府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尊重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发展规律,依法管理,引导其发展,规范其运作,使其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3提高娱乐审美价值,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土家族民俗体育项目向外推广传播并能被其它地域、种族的人们所接受,必须具有很强的娱乐审美性或现代性的吸引力。土家族民俗体育活动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其表演性、娱乐性项目居多,活动大都适于业余时间进行,且运动者和观赏者都能通过项目运动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撷取运动的审美体验,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土家族民俗体育在本质上正适应了现代人建构身体和谐、追求人性回归的本质需要。它依托自然地理环境,在构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过程中构筑着自我的信仰存在,正是和谐精神的体现。并且它将这种和谐精神统一于大众参与、情境投入等形式之中,所创生出来的运动形式负载了娱乐身心、健康体魄、发展个性、完善生活等价值。满足大众需要,适合每天健身,适应现代生活方式以及向产业化发展,应当成为其改造的基本思路。因此,应做到保持文化差异性与形式多样性,以满足大众需要;加强参与性,简化组织形式以适合每天健身;活动日常化以适应现代生活方式来促进土家族民俗体育向大众化发展。
2.4在继承中创新,促进现代化发展
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不是静止和僵死的东西,其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是不同时代的文化积淀物,其中不仅有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因素、文化世界观、习俗和宗教的痕迹,而且它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变异与传承、流动和变化。所以,加强土家族民俗体育传承的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是现代湖北民俗体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在传承中,活态传承是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活态传承的主体是人,因此,对传承人的培养是关系到民俗体育文化能否持续发展下去的主要因素。扶持、资助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人,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给予较为优厚的待遇,改善生活条件,会促使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有创新才有发展,因此,在继承土家族民俗体育精华部分的同时,注意去其糟粕,吸收多元有利因素,使土家族体育文化更进一步向现代化发展。
2.5与现代体育接轨,竞技和传统并重
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内涵之一就是对一些项目进行改造、整合,使其成为竞技化的体育运动项目,实现组织化、规范化发展。许多土家族民俗体育项目不乏竞技因素,竞体力、斗智力、比技巧、赛技艺是其常见的竞技形式。在体育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将其中具有鲜明竞技特征的项目进行改造与推广,借鉴现代竞技体育的组织制度和以奋发与竞争为核心的精神价值,使其实现功能的根本转变与现代体育接轨,走向国际体育竞技舞台。理性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民族项目如果失去了自主性,失去了本位,盲目追求与世界体育的“接轨”,最终的结果只会是成为别人的附庸,被其他文化征服。因此,土家族民俗体育竞技化要有自我的意识,要有世界的眼光,立足民俗体育体育文化特色,坚定自我,结合竞技化发展趋势,采取批判态度,用科学方法来发展。它的形成又反过来作用于民俗体育文化系统,无疑现代民俗体育文化是一种开放文化,在社会、政治、经济转型期,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地创造出既符合市场规律又符合国内实际的新方法和程序,创造出有活力,又有生命力的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发展中华民俗体育是一项关系到尊重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伟大事业。土家族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民俗体育的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趋势上,应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大众化、现代化、产业化、竞技化方向发展。在发展策略上,应该加强理论研究,重视科学发展;加大政府主导力度,提供法制保障;提高娱乐审美价值,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在继承中创新,促进现代化发展;打造特色品牌,创造经济价值;与现代体育接轨,竞技和传统并重。只有这样,土家族民俗体育才能真正得到传承和发展,才能实现伟大复兴,才能促进人类体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