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中家访总结

高中家访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0 15:03: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家访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家访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162-01

习惯养成是高中德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我校实践经验来看,高中阶段最适合培养学生的智慧型习惯,如思维习惯等。我校确立了以下六个习惯作为我校养成教育的重点内容:积极主动的习惯、合作双赢的习惯、与人交往的习惯、敢于承担的习惯、长期阅读的习惯、要事第一的习惯。这些习惯不是一个个孤立个体,而是彼此影响、相互渗透的,培养学生不能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需要家校共育。我校经过长期探索,在家校共育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 构建家校德育共同体

1.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分两个层次:一是年级组家长委员会,由各班家长代表组成,每班一人;二是学校家长委员会,由从年级组挑选出的12人组成。家长委员会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共育目标、活动计划及权利义务,行使对学校教育的监督权、听证权,也承担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的义务,帮助学校与家长在教育问题上实现无缝对接。

2.成立家长学校

学校成立家长学校,有专职教育,并聘任了家长学校专家顾问。每学期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培训课程。全校性的培训课程分别有:高中生的七种习惯、高中生应具备四种能力、倾听是一种态度、良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高中生的人生职业规划等。另外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和联系,了解各种家庭背景下的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基础,如单亲家庭子女、“富二代”子女、外来务工子女等,对各类家长分类培训,增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搭建家校交流平台

1.定期召开家长会

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主要是家长与班级科任老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方面,班主任根据学校、级组提出的要求,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向家长进一步宣传我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探讨教育的措施和解决的途径,以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2.走进家庭,实现全员家访

以社区为单位,一学年度实现全员上门家访,家访前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与家庭状况,做到家访有疑惑、有目标、有策略;家访后做好分析总结。通过家访,一方面向社区和家庭宣传重视教育的理念,加强家校的沟通;另一方面,通过家访,老师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行为特征产生的原因,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更多的支持。

3.利用“校讯通平台”实现无时空对话

我校90%以上学生家长都开通了校讯通。每周学校、班级科任老师都会针对学生的在校情况,向家长发送信息进行交流;也会针对现阶段的教育重点向家长发送一些对家教有指导意义的短信。

学校多角度、全方位地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在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共同体,教育的问题不再是学校或家庭的问题,而是大家共同的问题。德育共同体的形成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和前提。

三 开展家校共育实践活动

1.邀请家长参加教育活动,促进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教育者,也是孩子成长的陪同者。成长不仅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家长的事情。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既要走进孩子的成长历程中,陪同孩子成长,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促进自己的成长。唯有此,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才能做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一方面,学校邀请家长回校参加各类活动。每年一度的教育教学开放日、亲子主题活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高考欢送会、重大节日等,我们都会邀请一些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老师一起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学校会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观看名家讲座、专题教育片,实现共同进步,如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和《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等,都是极好的教育素材。

2.家校携手,在主题活动中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校将高中生的六大行为习惯的养成目标渗透到了一个又一个的主题活动中,这些主题活动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只有师生参与的,又有家长、老师、社区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在一个又一个主题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学生的经历与体验促使他们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08-01

高中教育就是要为国家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即道德素质、智力、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健康发展的人。农村的高中学生由于离家远、交通不便,学习任务重等原因,往往选择住校。因此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主导作用。高中学生虽然年龄上接近成年人,思维活跃,精力充沛,但考虑问题还是缺乏成熟,受社会影响较大,可塑性很强,所以家庭教育必不可少。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二者配合,才能形成一致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形成家庭、学校教育合力。家校合力的有效途径就是要沟通,这里的沟通包括学校主动与家长联系或家长主动找学校联系。

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在孩子进入高中住校后选择远离家乡打工。他们认为,孩子大了,又住校,学校能教育好。同时,离婚率越来越高,单亲家庭增多,学生与爷爷奶奶生活的较多,这些学生缺少父母关心,易形成不健全的人格,想问题偏激。我认为促进农村家校沟通,使学生家长认识到自身教育力量的存在,在沟通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沟通范围要分层

一个学校的高中生情况很复杂,首先,学生来源复杂,一所学校学生从不同区域选,学生生活条件、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有很大的差异,给管理教育带来了复杂性。其次,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差别很大。多数农村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常年外出打工赚钱,有时电话联系都有困难。有的家长积极参与,但教育方式方法有问题,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为了提高沟通的效率,需要学校做好分层教育准备。比如,可以从教育学生范围上分层:第一种是面向全体学生这种大范围的,学校统一的“通知、教育方针、教育方法”等可以通过家校通、家长会等来沟通。第二种是小范围的,具体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教育,班主任就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统一沟通和个别沟通相结合,与家长及时达成教育共识,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沟通方式要灵活

由于家长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在家乡工作,教师要灵活对待,与家长及时有效沟通。

第一种情况:家长没有出门打工的,教师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家访。家访可以让教师很好地与家长沟通,迅速地了解学生。在家访时,做到以下几点,可以与家长达成共识。(1)多夸奖学生。与家长交谈,首先将孩子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使家长主动缩短与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然后教师指出孩子的缺点,家长此时也会敞开心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2)教师把握主动权。要想提高家访效率,家访前,要做好准备,对于想了解的情况列出清单,家访时才能把握谈话的主动权,控制谈话话题,达成共识。(3)提高家长素质。家长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渴望平等的交流,有的家长和孩子交流还采取命令式的方式,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高中学生,导致孩子很反感,甚至有厌学的情绪。我遇到过一个高一学生,一开始成绩还可以,后来成绩直线下降,经过家访,发现妈妈的教育存在严重问题,在她妈妈眼里,孩子成绩最棒,进入高中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她学习变得吃力,做家长的就以为孩子玩了,回家就不停地批评,导致孩子厌学。我做了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她认识到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有个转变过渡期,成绩暂时下滑很正常,此时孩子更需要家长的鼓励和教师在学习方法上的引导。通过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学生恢复了自信,成绩渐渐有了提高,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第二种情况:父母外出工作的,教师可以采用电话、微信、QQ等通信手段沟通。由于不是当面交流,受谈话时间、谈话环境的限制,多数是孩子出现问题才沟通的,教师更要注意尊重家长。有的教师在气头上,埋怨家长没有尽到责任,教师感受不到家长表情的变化,等埋怨完了,那边可能直接挂机或暴跳如雷,沟通无法进行下去。另外,留守少年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亲情教育,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校用电脑单独跟父母视频对话,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比得上教师的千言万语。对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多发表扬短信,不但可以激发家长主动联系老师、孩子的欲望,在与孩子电话交流时也增加了对孩子的赞赏、鼓励,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例如,有些父母在与孩子有限的几次通话中,除了问学习情况,就是问钱够不够花,从来不关心情感问题,问问孩子的需求,导致孩子产生反感,感情封闭,甚至害怕与父母视频交流。为此,教师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应让父母和孩子多一些情感交流。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篇3

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生活环境和家庭学习情况,针对学生情况,做好思想工作。

本学期进行了42次家访,最远的到芷村镇。通过家访了解大部分学生在家生活条件较好,无形中导致了学生学习竞争意识较差,学习主动性差,这是学生成绩没有质的突破的原因之一。学生在家中很少做家务事,这种潜在的懒惰意识,影响了在学校卫生、劳动方面不够积极;由于家长工作较忙,在家中监督子女学习的力度不够。有的家长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这是家长认识上的误区之一。家访让老师了解学生出现的很多问题,有利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倍受家长的欢迎。

根据工作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及时举行相关的主题班会,共举行了六次主题班会:《由习惯谈起》、《班级以我为荣》、《中美撞机事件所想到的》、《懒》、《我看家访》、《校规与我们》。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的方面,不断修正自己,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达到预期的效果。

组织召开了十二次班委会,鼓励和调动班委管理班级工作,培养了他们的社会工作能力。

举行了两次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学生。

进行《中学生守则》教育,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

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加强班集体建设。通过集体活动(如卫生和劳动)创建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加强法制观念和安全教育,安全方面特别是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规教育。

加强团支部建设(被评为文明团支部)和心理保健指导工作,进一步提高文明礼貌行为的水准。

关心住校生的学习生活,及时解决他们存在的生活问题。

2、重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正确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掌握高中各学科内在联系,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施,以适应今后的高中阶段学习任务。

〈1〉针对上学期反映学习问题,及时开展学习方法指导,同时请本年级和高年级的好学生谈学习体会《谈谈高中阶段初始年级的学习的特点及方法》。这种方法对中等的学生帮助很大,在学习上进步飞速。

〈2〉召开家长座谈会,研究如何帮助子女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家长和教师共同抓好学习。

〈3〉寻求各科老师的配合,任教老师作好各科各阶段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各阶段存在学习困难得到任教师的帮助。

〈4〉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同时与这部分学生一起分析,探索适应他们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订出切实可行措施,树立学习信心。

〈5〉每一次考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和学习心理咨询活动。

〈6〉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21世纪的有用人才。

3、存在问题和不足

〈1〉学风、班风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特别是班风和自己的计划有很大的差距。

〈2〉卫生工作是我们班存在的老问题,卫生评分只能处在学校的中等水平。

〈3〉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学习方法,个别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在这方面的引导工作差。

〈4〉部分学生集体主义观点淡薄,特别是在卫生劳动中表现较差,个别学生随意不参加卫生劳动时,处理力度不强。

篇4

一、人难见

以前家访我最深的感受是学生的门难找,现在信息发达了,手机让联系不再困难。可是人难见又成了新的问题。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普通高中,我班共60位学生,其中有51位来自于农村,并且有42位家长长年在外打,仅春节才回家团聚,可见实地家访的难度有多大,真是人难见!

二、“礼”难却

古人言“礼多人不怪”,而现在办事也多是“研究研究”,再加上有偿家教、乱收费等负面事例的报道,仿佛连教育也真非是一方净土了。因此在家访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尴尬的事。

三、时难得

老师生活、工作,还要抽时间家访,本身时间就比较紧张,再加上与家长上班时间的错位,就更加难上加难了,所以时间难以得到保障。

四、面难覆

实地家访,要走进学生家中。象我们这样的学校,我们这样的班情在黄冈绝不是少数,因此要全面实施实地家访似乎不太可行,所以面难覆。

有道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切实落实省教育厅的工作精神,更好地开展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家访是必须的!因此我认为在变换家访形式的同时,关键在于注入真情,不能让家访工作流于形式。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在家访活动中注入真情。

家访前,准备工作是保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家访活动中老师不仅是导演,更是主角,因此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与学生逐一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收入、家长的工作情况和性格等方面,选择合适的家访形式。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访目的。家访前要明确该生的家访目的,准备好家访内容。甚至针对他们的家庭情况,提前准备好开场白。

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家访都要安排好学生在场。三方交流促使他体会到老师和家长对他的关心、评价和期望,体会到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

不论哪种形式,我认为老师只有用心、用情地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打开家访的“心门”。

家访前,家访形式是关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一样的家访形式,我认为:

电话家访,比较适合在外打工的父母。我班有个学生叫张坤,他的父亲在他十岁时,在一次劳动事故中就不幸去世了。为了供他读书,母亲长年在外打工。按理说,这个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平时我也多关心和鼓励他。可是在学习上他始终缺少动力,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并且经常迟到。一天我终于和他母亲联系上了(他母亲经常换号,并且从不主动与老师联系),按照约定的时间我把他也叫到了办公室,经过了一次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电话家访。我们先从他的父亲说起,接着他的母亲也谈到了自己在外的艰辛,以及千辛万苦供他读书的原因,最后说到家庭对他的期望。说到动情处时,我多次陪着他们母子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不善言辞的妈妈在我的引导下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事后张坤同学对我说,他爸爸的去世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母亲外出打工,平时也很少与他交流,更让他觉得孤单,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初中以前,他还小,没想过将来怎么样,现在到了高中,本来是打算混一天算一天的,实在混不下去的时候就出去打工,还可以和妈妈在一起。直到现在他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天真,将来要想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现在只有好好读书,有了本领才能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才能保护自己和妈妈,也不辜负老师对他的付出和期望。自从那次以后,张坤同学不仅没有迟到,而且学习劲头十足,我还经常表扬他,他的这个变化也影响了班级的不少同学。

学生的性格表现在学校,可是根源在家庭。通过这次成功的电话家访,我更坚信不论什么家访形式,只要注入真情,都一定会起到实效。尤其是实地家访比较困难的今天,我们既不能因为客观原因而丢掉传统的教育“法宝”,也不能让它流于形式。

学校家访,比较适合家境优越的在家的学生家长。把家境优越的家长请到学校来,不仅可以避免一些俗礼,而且到了学校后,他们心里才没有了优越感,与老师交流起来也更认真投入,更便于家长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配合老师的工作。我班有个学生叫张歌,他家境好,父母对他几近溺爱。学校虽然规定不能带手机进校园,可是他父母总是以与他联系方便为由让他私带手机。第一次上门家访时, 我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可是一个月后,他又把手机带到了学校。这次我没有家访,而是把他的家长请到了学校,我不仅再次说明私带手机违犯了校规,而且还拿出他的作业告诉家长,最近他又由于玩手机,严重影响了学习,作业情况也很不理想,同时还列举了其他学校由于手机而促成的群殴事件。这次他家长终于认识到了玩手机的危害性,表示再也不让孩子带手机到学校了,以后一定配合老师的工作。

显然,这次学校家访的效果比实地家访的效果要好。为什么呢?因为实地家访的时候,由于他父母都是做生意的,所以家访经常被打扰,而且学生回到家里以后被父母溺爱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感让他难以静心。因此不同的学生变换家访形式还是有必要的,可见用情的同时,技巧也很关键。

实地家访,比较适合问题学生、学困生和父母在家且家境比较困难的学生。我相信问题学生和学困生因实地家访而转化的例子比较多,在这我就不再赘述了。而对于父母在家并且家境比较困难的学生,我建议还是实地家访比较好,因为这样更容易发挥情的作用。我班有位学生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学习成绩也不错,可就是性格太内向,不爱与人交流。每次他家长到学校来看他时,他也不多说一句话。在学校,为此我找他谈过多次,但是收效甚微。9月28日,我和他来到了他的家里,和他父母一起分析了他家境困难的原因,并且父母说他们尝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在外打工工资不高,又照顾不了家,所以在他读高中时,他们干脆在家务农,鼓励他读书,用知识去改变家庭的命运。其实贫困不是他的错,相反勤奋和乐观才是改变贫困面貌的最佳途径,这也是他的责任啊!他现在不仅要克服自卑,而且还要重拾自信,这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在父母、老师的共同开导下,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的笑脸。难道你能说这不是真情浇出的幸福花吗?

网络家访,网络家访包括QQ家访、邮件家访或博客论坛等多种形式。因为它比较适合工作中经常接触电脑的家长,所以我们要视情况而定。一旦条件具备的话,真情沟通往往也事半功倍。

家访时,预约时间是技巧。有充足的时间是家访的前提条件,所以一定要选择家长方便的时候,并且尽量避开吃饭或休息等特殊时间。如果家长只有下班时有空的话,至少也要为自己和他人留点吃饭的时间。这样为他人着想本身也是一种用情,只有当家长感觉到你是在为他考虑时,他才会更用心地与你配合,达到更好的家访效果。相反仓促的家访,更多的只能是流于形式。

家访时,衣着言谈是桥梁。家访重在沟通,得体的衣着和大方的言谈举止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正所谓为人师表,我们更要注意自身的素质和形象,所以我们可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举止得体,谈吐大方。见面时主动的问候,交流时的表情、眼神都无不体现了我们教师的亲合力。刚开始我们可以拉拉家常,然后过渡到学生。说话时一定要注意我们的语气,我们的微笑,要用心、用情努力地营造轻松、和谐、融洽的交流氛围。

注意说话技巧,以正面鼓励学生为主。家访时,我们要提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否则就很难达到家访的目的。但是在提出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方法,最好是在肯定学生的某个优点后再引出他某些不足的方面,最后明确提出,如果他能改正这个缺点的话就会更优秀等。这样既让人容易接受,又起到了正面引导的作用。注意听众的感受应该也是用情的一种表现。千万不能形成僵持或各执一辞的局面,不仅不利于沟通,而且有损于教师的形象。

把握时机,巧妙、明确地提出家访目的。这个环节在家访快结束时落实会比较好,因为有了前面的感情交流和铺垫,现在总结、明确地提出家访目的,家长不仅容易接受,而且会理解、配合,以便达成共识,将家访落到实效。所以把握时机,巧妙、明确地提出家访目的很有必要。

篇5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

今年秋季开学之际,水果湖一小、二小、水果湖一中、二中、水果湖高中联合对社会公开承诺:提高教学水平,深入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一个教师也不例外;密切家校联系,广泛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一个学生家庭也不漏。9月23日下午,也就是本周五下午,五所中小学全体教师、水果湖辖区单位代表、省教育厅、省教科院、武汉市、武昌区基础教育负责人和新闻媒体的记者在洪山礼堂隆重集会,举行湖北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动员宣誓大会。

6月15日,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6月28日,省政府召开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部署会。时至今日,有些教师对这项工作认识不到位,行动缓慢。有人认为“比教学”就是推荐少数教师或青年教师上一堂评比课,“访万家”只是班主任的事情。其实,“比教学、访万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全员参与的问题。教师全员参与比教学、走访所有学生家庭,学校领导走访所有教师家庭是“比教学、访万家”的基本要求。

“比教学”不只是上一堂评比课,而是比备课、比讲课、比说课、比观课、比议课、比反思,比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同一学科纵向比,不同学科横向比;个人比技能,小组比合作。“比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优胜劣汰,奖优罚劣,而是相互观摩,合作探究,共同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篇6

发现问题的过程与基本的事实依据

通过近几年,本校物理教师对本校高一至高三学生学习物理情况的了解,以及学生家长反应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不浓、物理成绩上不去等问题,物理学困问题日渐突出。物理学困生人数不减反增,学困现象提前出现(以往高三出现的物理学困问题,近几年,高一、高二就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学困问题突出,但帮困活动收效不明显。因此,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物理难学”,物理学困问题困扰着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新教材改革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的培养,强调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物理更是一门实验科学,注重观察与实验以及逻辑思维的培养,另外涉及知识点多、灵活、技巧性强和应用广泛。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动手实验获得知识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物理的成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通过此课题研究,分析学困问题原因,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开展切实可行的帮困活动。

1、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学困生情况展开调查,进一步了解本校学生物理学习现状;对学困生情况分类统计,分析学困原因;针对不同的学困原因研究探讨相应的帮困办法;通过调查、研究、实验和总结经验,初步形成改变物理学困现状和帮困活动的有效办法与建议;将帮困办法推广应用,高速有效地解决高中生物理学困问题。

2、研究的基本内容

1)、了解学困生的个人情况。

2)、了解学困生的分布情况以及和学困生家长交流沟通。

3)、对有关文献的研究学习。

4)、分析学困生的学困原因。

5)、听取学困生任课教师意见。

6)、帮困办法研究和实验、总结。

7)、提出改变学困现状的办法及建议。

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高中各年级中大部分学困生、学优生学习物理情况的进一步了解;和部分学困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听取部分学困生的任课教师对学困生情况的反应以及意见和建议,全面分析原因,探索出帮困活动的有效办法。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法。

4、研究的进度计划

研究初期:

1)、对学困生的个人情况展开调查。

2)、对学困生的分布情况展开调查。

3)、有关文献的研究学习。

4)、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和学困生家长联系,全面了解学困生情况。

5)、征求学困生任课教师意见。

6)、通过排查、调查将学困生个人、家庭和分布情况列表统计。

研究中期:

7)、学困生的学困原因及阶段性分析。

8)、帮困办法研究和实验、总结。

9)、改变学困现状的办法及建议交流、实践。

10)、在教学和帮困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总结、交流、改进。

研究后期

11)、将合理有效地帮困方法全面推广和落实。

12)、汇总各阶段的调查、分析、研究、交流、实验的有关记录。

13)、撰写有关内容的论文或总结调查报告。

5、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利条件

首先,我们有较好的学生资源;我校是阜康市唯一一所高中学校,学生人数多,学生学习物理的情况不同,学困问题较突出且多样,学困生分布范围较广,为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优势资源,同时更显现了开展此课题的必要性,也为我们全面、深入研究提供了条件。

其次,我们有课题研究的基础,同时,对本课题研究也有一定的准备;我校物理教师致力于物理教育事业,在怎样上好物理课,开拓学生物理思维、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等方面不断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实施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研究》,是在我校2002年开展的“探究式教学研究”课题的基础上,依据中国中学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03―2006教育科研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创新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的子课题研究工作,此课题顺利结题并获阜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填补了阜康市教育科研的空白。我校物理教师每周开展教研活动,交流经验、心得;探讨关于物理教学、学生学习物理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此课题参与的物理教师更是有着课题研究精神和研究热情。

第三,我校领导对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和课题研究工作高度重视,并能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以支持;我们物理组以前的课题研究,正是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才顺利结题并获阜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此项课题研究过程中,除我物理组全体教师外,学校还投入信息技术组教师4人,摄影摄像人员1人,打印文印人员1人,投入资金15000元之多。目前,学校领导依然鼓励和支持我们搞课题研究,学校每学期给每个教研组都有一个小课题研究任务,我们的小课题研究就是按学校的要求开展的。

6、预期研究成果与得到解决的问题

预期研究成果:通过调查问卷、谈话、教育引导等方式,对高中各年级中大部分学困生、学优生学习物理情况的进一步详细、全面了解;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与大部分学困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以及听取部分学困生的任课教师对学困生情况的反应以及意见和建议,全面分析、总结、归纳出造成物理学困问题的主要原因。

通过研读相关文献;教师交流探讨,探索出新课改后,帮困活动的有效办法以及具体实施细则。

总结实施帮困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完善帮困活动。

篇7

星期六上午我预约来到张伟家,恰巧,张伟父母都在家,看到我到他家,非常高兴,忙把我让进客厅。当时,张伟可能在打游戏,从房间出来后,向我问好并倒一杯水给我。简单寒暄之后,我首先向他父母谈了张伟刚开学的表现,但并没有说他上课不认真听讲和不做作业等缺点,而是告诉其父母,张伟现在是高三学生,比高二有进步,但还不够刻苦。希望家长能够与学校配合,共同督促张伟,力争提高学习成绩,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后来,我又介绍了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及建筑专业的有关情况(不少学生家长不太了解),张伟的父母非常感谢我到他进行家访,也充满信心,表示一定与张伟多沟通,而不是简单的说教,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家访之后,任课教师反映,张伟上学基本不迟到,课堂也能举手发言,到期中考试时,成绩有明显进步。经过双方配合,在对口单招中,张伟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后来,他在给我的信中说:“老师,多亏你当时没有另眼看我,如果还像以前老师那样强制我、命令我、嘲讽我,我也不会考上大学。真心的谢谢您,老师!”

通过这次家访,使我明白,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家校合作的基础是教师,这是家校之间能否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在家访中,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家访的目的是通过和家长充分沟通,共同帮助学生进步。

家访不是“告状”,“告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满,使家长厌烦,产生逆反心理。家访时应当先肯定学生在校取得了哪些进步,然后再指出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家访的气氛会比较融洽,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学生也会消除担忧心理,愿意改正缺点,增强进步的信心。

2.必须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在每次家访前,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考虑好要与家长谈哪些问题,需要家长做怎样的配合,对所面对的家庭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去。在家访时,还应该注意态度要诚恳、亲切,言语要得当,让家长对教师有一种最基本的信任感。因为家访的目的就是要与家长建立和谐的关系,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支持,这样才有利于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有利于教育效果的提升。

3.谈话要尊重家长。

在与家长的交往的过程中,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家长。教师通常比家长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切忌以懂得教育而自居,不愿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交往中应仔细寻找家长意见中的合理成分,不能以教训的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的时候,仍不应该忘记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否则,家长有可能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学生,极易形成学生与班主任的对立。当教师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应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做到以礼待人,以理服人。

4.沟通要注意策略。

班主任在工作中难免要与单亲家庭、继父(母)家庭、隔代家庭的学生家长交往。由于家庭组成的特殊性,给家访也带来特殊性。单亲家庭的家长往往不愿在大众场合露面,教师应主动家访,鼓励家长振作精神,把更多的注意转移到孩子的未来和前途上。对于继父(母)家庭,班主任应采取积极态度,通过具体措施,使家长感到非亲生子女的教育是自己的责任,引导家长参与教育。对隔代家庭的家访,班主任要同老年人打交道,批评学生要注意策略,否则会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以致家长觉得孩子可怜而更加溺爱学生,以此作为对教师批评的补偿。

5.家访应注意反馈、总结。

篇8

2019年,我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以市、县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明确责任、创新思路、细化措施,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概述如下:

一、明确责任:落实层级管理,建立倒查制度。

每年四月初,学校都要组织召开学生资助工作筹备会,六位校级领导都要参会,会议强调学生资助工作政治性强,必须规范操作,落实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学校制定了《荣县一中学生资助方案》,成立了贫困生资助领导小组,实行层级管理,校长高奇星为第一责任人,六位校级分别负责一个年级,如果工作出现纰漏,将进行责任倒查。资助工作有专人(政教处工作员宁鹏)负责,确保资助工作正确有序的开展。

二、创新思路:营造工作氛围,落实结对帮扶,提供交流平台,强化考核奖励,后续思想教育。

1. 营造工作氛围。学生资助工作会后,学校都将分发资助工作宣传单(学生每人一份),在教学区粘贴宣传海报,还会通过标语、LED显示屏、黑板报、展板等多渠道、多途径宣传国家资助政策,营造工作氛围。

2.落实结对帮扶。

对初、高中建档立卡生,学校班主任、行政领导和党员均以“一对一”方式结对帮扶,帮扶教师利用周末实地家访,了解家庭情况,宣传资助政策,收集家长建议,家、校、生三方全面深入交流沟通,家访现场拍照,上传学校政教处存档。

3.提供交流平台。

以年级为单位,凡在年度资助工作专项考核中获得年级第一名的班级(全校共六个),将在学校组织的学生资助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发言,为其它班级提供借鉴,同时领取学校颁发的“年度资助工作先进班集体”证书。

4.强化考核奖励。

按照《荣县一中学生资助工作方案》,学校根据班级完成任务的时间、质量,在班级月度考核、学期考核、年度绩效考核中均要进行资助工作考核评分,考核关乎班主任切身利益,且力度较大,单是生源地助学贷款一项,做得最好的班级可领奖金2000元以上。

5.后续思想教育。资助育人是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也是资助战线今后工作的重点和落脚点。对受助学生,我校抓好“三育”:

一是励志教育。充分挖掘受助学生典型,用实例激励受助学生直面困难,积极进取、刻苦学习、立志成才。18届学生王烙铭,中考成绩较差,因家庭困难,六次受到资助,六次参加资助学生大会,不断受到熏陶激励,高考被211中国药科大学录取。

二是诚信教育。重点针对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进行“一对一”诚信教育,不断强化受助学生诚信意识,最大限度减少违约行为。18年,我校生源地助学贷款906人,全部报到入学;以往贷款学生,家庭经济相对宽裕的已陆续还贷。

三是感恩教育。结合奖助学金评审与发放工作,教育受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拥有社会责任感,时刻不忘回报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受助学生余沁雨在资助总结会上发言:有了资助金,减了父母忧,增了学习劲,我如愿以偿考上211川农大。 “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后,我要再接再厉,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三、细化措施: 开设直免通道,明细工作流程。

1.开设直免通道。

按照教育局文件要求,每期开学前,学校通过班主任在班级群先作政策宣传,报名缴费时直免学费,避免先收费、后打卡退还现象,四类学生(建档立卡,低保,特困,伤残)必须享受免学费政策。对于一年级新生,学校在录取通知书上以显目字迹说明,“四类学生”不用带学费,来校报道注册时,带上相关证明材料,在特设窗口缴费。

2.明细工作流程。

第一步:组织例会、明确要求。

学校每年均要召开学生资助工作会,由伍大方副校长主持,全体校级领导临会,全校班主任参加。会上宣传资助政策,明确工作要求,下发班级名额,班主任签订《资助承诺书》,承诺公平、公正、公开地完成班上的资助工作(承诺书一学年签一次)。

第二步:监管到位、评选公正。

班主任组织,班级公选组建资助评审小组(由班主任、部分科任教师和学生民主选举5人以上的学生代表组成),利用班会课,全校统一进行资助评选工作。校长、书记通过教室摄像头,在学校监控室全程监控,各年级分管领导在教学楼全程巡查指导,确保学生代表的产生和评选结果公平公正。按照政策要求,建档立卡学生必须享受第一档1250元,其余“三类学生”填写《国家助学金申请表》(申请表一学年写一次),由资助评审小组讨论确定受助档次。

第三步:公示足时、审核严格。

评选结果出炉,各班将受助名单粘贴在本班教室显目位置,公示期不低于一周。粘贴后,班主任拍照传班主任群,政教处收集存档。对各班公示情况,各年级分管领导巡查督促。公示期满后,班主任完成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电子文档填写并上传班主任群,政教员收集整理,同时,根据资助小组社会调查情况,政教处安排专人对各班评选名单进行严格审核,再汇总信息上传教育局审核,审核通过后,学校把所有资助名单粘贴公示在高中楼“公示栏”处七天,接受全校师生监督,政教处拍照存档。

第四步:信息完善、结果圆满。

教育局资助中心将上卡不成功的学生名单返回学校,由学校专人清理核实,完善信息后再上传资助中心,最终全部上卡成功!

第五步:收集资料、整理归档。

学校政教处将学生资助材料收集整理归档备查。

篇9

一、本学期结束时间安排

(一)期末教学目标检测时间安排

1月22日至23日,小学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1月22日至24日,初中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1月23日至25日,高一、高二模块结业测试;

1月28日至29日,高三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1月15日至19日,省普高会考;

1月16日至17日,市职高会考。

(二)评卷及学期结束工作安排

1月24日,小学评卷;

1月25日,初中评卷;

1月26日,高一、高二评卷;

1月30日,高三评卷;

1月26日至27日,学生品德评定、家访、学期工作总结等;

1月24日,幼儿离园;

1月28日,学生离校;

1月29日(农历十二月廿二日),教师离校,寒假开始。

二、下学期开学时间安排

2月16日(农历正月初十),全县春季开学和教育行风建设工作会议;

2月17日,教师集中,学校部署新学期开学工作;

2月18日至19日,学生报名注册缴费、开学典礼、始业教育;

2月20日(周三),正式上课。

三、假前假中相关工作

(一)完成期末各项任务。各学校要根据规范化管理工作检查组提出的反馈意见,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和措施;要做好期末教学目标检测工作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严禁按检测成绩进行排名和公开名次,要做好各类文书档案归档工作,做好学期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目标管理考核)工作;要认真做好总结,学校总结要向全体教职工公开;制订出下学期计划,筹备好下学期开学的有关工作,以保证下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开学后即进入正常运行轨道。

(二)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各学区、学校要安排一定时间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以人为本的意识和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意识和思想道德修养。

(三)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各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饮食卫生等教育,尤其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能力、防火防灾意识;要对学生强化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抓好禁赌、禁毒、反、反封建迷信教育,防止低级趣味书刊、不良营业网吧、游戏机室等对学生的侵害,提高学生对不良风气的抵抗能力;要确保师生能过一个安全、文明、愉快、健康的假期。

(四)开展学生家访活动。各学校要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特别要把特困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学生作为家访的重点,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校外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建议和呼声,沟通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五)学校安全防范工作。各地各校要切实做好交通、防火、防盗和安全大检查,严格按照《关于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排查整治的紧急通知》(苍教【2007】91号),对学校现存危房、消防通道、校舍设施、锅炉房等部位进行排查和整改工作。要做好实验室、电教室、图书馆、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等校产的安全防范工作;要安排好假期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切实做好校产管理与保护工作;要加强假期的消防安全巡查,落实防范措施,确保本单位假期的消防安全。

篇10

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对学生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考辅导工作的质量,而高考辅导工作的质量则取决于高考辅导内容中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一个优秀的高中老师总是善于总结历年高考的一些规律性东西和变化性东西,能较为有效地把握高考考卷的重难点,并将高考命题规律有效地运用在教学活动中。高中老师历年高考后的总结对于深化高考复习、提高高考复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一、总结内容

高考后的总结工作是一件相对繁琐的工作,总结内容包含很多方面,从复习的方向、策略、方法、内容等到复习效果的评判。复习的确定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要根据高考的考试重难点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总结的内容应包括:

1.复习的策略方向

复习策略的方向就是对复习方向定位。高中老师在确定复习策略的方向时,必须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所明确规定的基本要求以及基本内容,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只有确定好正确的复习策略方向,才能整体把握复习工作。

2.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就是一个复纲。为了让每一个阶段的复习工作都科学有效,必须要设计一个整体而科学的复习计划。一个良好的复习计划是高考复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3.复习方法

高考的复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为使有限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上取得双重效应,老师和学生都要采用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为此,老师要加强引导工作,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学习方法,总结出最有效的复习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调整复习计划。

4.学生情况的掌握

在高考的复习过程中,老师必须完全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以方便自己的复习教学工作。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勉励学生更为勤勉地参与到学习和复习中,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难题的能力。

5.高考前对学生的思想指导

竞争激烈的高考磨炼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智力情况,还考验着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考的成败,因此,高中老师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培养心理素质,并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放在与传授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落实。

二、复习方法

1.自查法

高考复习过程是一个要求严谨的过程,老师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复习的进展,还要时时回头自我检查,看自己的复习方法、复习策略、复习计划是否有不足的地方,是否足够科学合理,复习效果是否较好等。

2.议论法

同学科的老师应该更多地进行交流和探讨,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其他的老师,通过交流与分享讨论出自己的复习方法的利与弊,在工作中做到扬长避短,并借鉴同行的优秀方法进行复习。这样,通过运用讨论法,老师之间互相评议,取长补短,达成共识。

3.调查法

为了便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老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调查法,通过与学生进行私底下的谈话,或以家访的形式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以获取学生的真实信息,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状态,以便于进行适当的指导。

4.借鉴法

高中老师应该多借鉴权威人士的方法,进行自己的高考复习指导工作。不少期刊杂志上会发表一些权威人士对于高考的见解以及高考复习指导的方法,通过阅读这方面的资料,全面了解专家对高考考试的客观而精准的评价,并将这些运用到自己的复习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

高考复习工作看似有些复杂和艰难,其实是有章可循的。高考前,老师作为高考复习的引导者,其复习工作和总结工作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高考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高考复习辅导工作的质量。为提高老师的复习教学质量,高中老师应该格外注意高考复习的方法和策略,注重在总结的基础上使用正确的复习方法。

篇11

职业学校中,学生来源较复杂,学生几乎都是初中升不了普高而来报考职业高中的,个别学生连中考的成绩也没有。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很差,大多数是“学困生”,在习惯养成问题上表现较差,厌学、混学、逃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阻碍了职业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管理的实施,造成学生管理的“高难度”。而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过程中却越来越看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形成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安排好寝室床位

新学期伊始,新班主任要及时拿到该班级的花名册,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如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初中毕业学校、中考成绩等。在学生报到的时候再次把学生的名字与面孔相对应,以便日后尽快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在新生报到的时候还可准备好家庭信息登记表和自己的联系电话号码,内容可以设置学生毕业的初中学校、以前的班主任、父母亲的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等。要注意的是,有的学生只写单亲的,从中可以得出这个学生是单亲家庭,如此可以对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做个全面的“体检”,这也是为以后的学生电子档案做的准备工作。班主任的电话号码是家长与学生主动联系的渠道。

在了解家庭住址和毕业初中学校的基础上再安排寝室。并注意,把原先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分开安排,可为今后更好的管理班级带来方便。

二、抓住军训与专业思想教育机会,提高自身能力

学生报到后,首先进行的是军训和专业思想教育。班主任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体质及意志力。在这个过程中,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也会崭露头角,这为选择合适的人担任班干部提供了有效依据。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参与到军训中,与同学们同甘共苦,培养与学生的感情,更好地促进交流。有条件的班主任可以用相机拍下学生在军训中吃苦耐劳的图片,捕捉学生精彩的画面,在军训结束之后与同学们分享。另外,这些照片也可以在以后的家长会上给家长们欣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专业思想教育中,班主任也可以借此学习专业知识,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融洽,了解专业的特点。

三、确定班级的联络员和班干部

班级的联络员设置,其实是为班干部选举做好准备。在班干部未确定之前,确定一个学生作为联络员,可以让他成为班主任与班级之间的桥梁,使班主任及时了解班级的情况。

刚开学的时候,不宜急于确定班干部。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说明在什么时间段进行班干部选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举办一些活动(可以安排在军训结束的时候,也可以在其他合适的时机中进行)。在活动中可以观察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配合自荐和他人推荐等形式,更好地来选择班干部。

四、班级常规制度的建立

1.常规制度建立是班集体建设的重点

班主任应把建立常规制度的过程作为最初班集体建设的重点。其中重要的是,从建立制度开始到以后的其他班级活动,班主任都应以最大程度地吸引集体成员参与为原则。以慈溪市锦堂高级职业中学为例,可以参照学校7S管理制度来制定班级7S制度、班级公约,班主任布置任务或通知的时候让学生学会记录,建立督促全体学生课堂勤做笔记的习惯等制度。

2.在制度建立中做好常规性工作

在制度建立中还有常规性的工作,如一周总结与计划、半月班干部会议、班干部值日制度记录等。在班干部会议中要有班干部的发言内容和会议记录。另外,一天中班级所发生的事情等都必须记录。有些事情需要放权给班干部,学生能独立处理的事情就让学生自己来处理,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自制能力,最终形成自我管理局面。

五、学会家访

家访即家庭访问,是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心灵的桥梁,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通过家访可以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全面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找到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确保学生稳定、健康、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的统一战线。

1.注意仪表形象

家访时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创设与家长和谐交谈的气氛,消除家长的戒备心理。家访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家访时老师应注重仪表形象,力求语言朴实诚恳,举止大方。

2.态度端正,目的明确

家访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家长告状,或是把责任推给家长,而是为了和家长真诚地交换意见,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取得家长的协助,统一步调,共同把学生教育好。因此,要态度端正,做好访前准备。

3.谈话讲究艺术

教师在家访中要态度诚恳,分寸得当,首先取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并通过家访使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更为密切。教师在对差生进行家访时,不是只讲缺点和短处,而是首先向家长汇报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顺便指出其缺点,同时分析学生能够克服缺点的有利因素,使家长和学生都感到满意。教师在介绍学生的情况后,还可向家长建议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帮助家长出主意,共同教育好子女。

4.家访要有耐心

教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即使意见不一致,也应当互相包容。在与家长交谈时,说话要善于抓住家长的心理特点。一般地说,家长都想从教师那里了解到孩子的优点、长处,特别是后进生的家长,他们非常想从教师那里了解到孩子最近的进步。因此,班主任在家访时,也要“扬长避短”,尽量多谈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并把孩子的进步归功于家长教育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