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理想调查报告

理想调查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23 19:49: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理想调查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理想调查报告

篇1

经过调查,明白80年代离婚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解决所存在的原因,从而加强相关的教育,促进构建和谐家庭,减轻离婚率。 调查现象:

根据统计,2019年,法院共受理婚姻纠纷案件约1895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45%,80后人群离婚案件876件,占离婚案件总数的46%。2019年共受理婚姻案件2126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39%,80后人群离婚案件1134件,占婚姻案件总数的53%。通过以上分析数据显示,80后人群离婚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

离婚率增长的原因 :

一:家庭因素

1、轻微琐事争执成为离婚的主要原因:大多数80后离婚案件当事人到法院离婚时,原因很单一,经法院查明,也多数是仅仅因为夫妻日常口角,发生了争吵,或偶尔男方女方一气之下就到法院起诉离婚。这些案件当事人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未结婚时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结婚共同生活后,因生活琐事或业余兴趣分歧,产生争执,引起离婚诉讼。

2、结婚时间较短,感情基础脆弱:根据相关资料表示,夫妻双方婚前恋爱时间较短,就办理结婚手续,举行了仪式。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年轻人经媒人介绍后相处时间较短,婚前缺乏足够了解,在没有基本了解对方的人品、经济等情况下就草率结婚,婚姻基础很不牢固,使离婚率增加。

二:社会因素

1、女人独立性比以往更强。以前女性多数为家庭妇女,如果同丈夫离婚,很难独立生活,所以多数女性选择不离婚。而现代男女职业性都越来越平等,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因此女性的经济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主动提出离婚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2、现代社会交通、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简易与方便,从而遇到适合的异性即出轨的机会来越来越多。这也是引发婚姻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前写封信可能要一周甚至半月才收到。现在随时随地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能取得联系。而且有强大的QQ、MSN之类的聊天工具,可以24小时随时方便地联系。

3、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变化,也必然影响到一个人的婚姻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深受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影响,婚姻也离真正的感情渐行渐远。感情很多时候都得向上学、工作、住房、医疗等现实大问题前面低头。而没有真正的感情的婚姻是比较脆弱,经不起多大风浪的。

三:法律发面:

1、缺少专门的家事法庭。一个年轻的法官,大学毕业不久,没有恋爱的经验,却在法庭上要给年过五旬的人去调解离婚案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是可能发生的。这说明我国婚姻家庭法庭的法官队伍建设的不足。并且可以看出我国在离婚诉讼案件对法官的主观认识要求较高。在司法实践中虽然大多数法官都是能秉公办案的,但是在一些可伸缩的案件上,仍然会导致办案不公,这正是缺失专门的家事法庭造成的恶果。

2、判决离婚不考虑女性的弱势地位。由于在中国社会男女方所承担的家庭责任多于男性,并有很大一部分专职家庭,导致女性经济地位和男性存在很大差别。而法院在离婚判决中却以男女双方地位平等的理念判决财产归属和抚养子女的问题,确忽视了女性在社会中就业的弱势地位和在家庭中的贡献牺牲。实质上是对女性保护的不公正。

解决方法:

建立合法并且完善的法律体制,依法律人,依法育人。实行相应政策,对婚姻和睦的家庭给予表扬,建立一个模范。另外,相应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表率作用,代好相应的领导。

篇2

2、农村现有劳力开发利用程度差异较大。调查表明,农村劳动力分布状况主要呈现三种趋势:一是主导产业发展好的村劳动力的开发利用明显好于主导产业发展滞后的村;二是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为普遍,特别是30岁以下人员凭借自身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几乎全部外出就业;三是中老年劳力和女劳力大多在村务农、教育子女。龚刘村在村的中老年劳力因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因素无法从事企业生产和经营,因而企业用工紧张,外聘人员就有500人之多。杜家村在种植大棚西瓜的大忙季节,雇用短工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同时,村与村之间又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如城北村村民由于大多以租赁房屋作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在城务工时断时续,闲散劳力和赋闲时间较多。贾家村男劳力外工以从事建筑业为主,女劳力除秋夏大忙季节外,多赋闲在家。

3、生产生活状况差异较大。在农业生产方面,龚刘村、杜家村目前村级生产道路硬化或沙石化程度已达到95%以上,耕地灌溉面积已达到90%以上。城北村虽然依托地处城区的优势,硬件环境较好,但因缺乏优势主导产业,农民收入呈现减缓趋势。而贾家村一直以来比较看重外出搞建筑,把发展农业种植放在了次要位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级道路硬化或沙石化程度不足10%,农民出行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农田水利设施更是年久失修,农民种地变成了靠天吃饭的现状。在人均年纯收入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另外,由于贾家村现有部分建筑大户年收入在数十万元以上,因而大多农民实际人均年纯收入远远低于2400元的水平,贫困人口较多,现已被县上列为年扶贫开发重点村。

4、思想观念与教育状况差异较大。在这四个村调研时,观念问题仍是值得重视和注意的方面。龚刘村、杜家村干部群众发展动力十足,对农村发展前景比较看好,有紧跟形势的新观念、新思路。如杜家村党支部书记在谈及该村发展计划时提出,该村明年在发展经济上要实现“三个70%”的目标,人均年纯收入继续递增200元。而贾家村干部谈到发展问题时,等待观望的思想比较严重,不讲主观愿望与努力程度、只讲客观因素与问题困难。如村级负债严重,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群众也对村上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等。同时,在农民教育方面也有明显差别。龚刘村和杜家村分别以选派企业优秀职工外出学习和组织种植户参加市县举办的高级果菜农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职工、种植户生产技能。通过统计,目前各村拥有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统计如下(不含企业用工人员):

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各村对农民教育的重视和组织开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乡土人才”的开发利用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是远远不够。

同时,目前农村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如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普遍是“网散、人散、线短”;在劳务输出方面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的输出。农民一般都是以家族、亲戚或熟人朋友之间引导、帮带为基本形式而外出务工,具有随众心理和盲目性等问题。

几点启示:

篇3

星期六,我和表姐一起去凤凰广场调查环境情况。

篇4

全市总人口106万,农村劳动力43万,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20余万,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8亩,是重庆辖区的劳务输出大县(市)之一,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达14.9万人,每年带回的经济收入总额在4亿元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民外出经商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永川要在未来7年内建设成为大城市,30%以上的农村人口必须转移到城镇,这其中,首先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措施吸纳这部分人就业。

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中,3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68%,30—40岁占27%,4岁以上占5%。农村劳动力特别中40岁以下的人将是转向城镇的主要人口,他们的转移情况、务工收入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市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去年,我市农村劳动力在永川范围内转移4万人,在重庆市区转移2万人,重庆市外转移12万人,境外转移累计人数1498人(次)。重庆市外转移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福建、厦门、上海等沿海城市和新疆、云南等边远地区,境外转移主要在新加坡、南非、阿根迁、日本北海道等十几个国家从事渔业捕捞。外出人员中,86%的人员从事第二产业,从事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各占7%。永川范围内转移的劳动力,主要在城区、集镇从事运输、建筑、餐饮、服务业,重庆市内转移的劳动力主要从事建筑、服务、经商业。

经过近年的努力,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已经呈现出了“三健全”格局。

一是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健全。目前,我市建成了高规格的综合服务大厅和交易大厅,成功与重庆市劳动力市场联网,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框架。

二是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据调查了解,我市先后建立了劳动技能培训基地26个,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储备基地3个,劳务输出基地5个。同时,对各类外出民工分别进行登记造册,促进民工有序流动。仅去年,就帮助民工追收工资96万元,清退保证金1.8万元,督促用工单位替民工参加社会保险850人,处理民工工资争议案件156件。

三是职工技能鉴定和就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健全。在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中,我市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制度和预备制度的同时,规范和发展社会力量培训机构18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增加到4家。

三、存在的问题

在对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市场调查中了解到:三大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症结”:

一是自发外出,无序流动。有关资料显示,除境外劳务输出通过劳动部门外,我市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依靠亲朋好友或自发外出。由于不规范的劳务输出,这部分民工的劳动权益往往很难得到保障,极易造成用人单位拖欠民工工资、发生劳动争议等侵权行为。

二是文化层次低。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48%为初中以上文化,30%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小学文化或文盲人员高达20%,大专文化以上仅占2%。文化偏低,使他们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往往在低层次的产业中竞争,工资收入低,生活工作条件差,劳动福利待遇得不到较好保障,处于劣势求生状况。据市农调队和劳动部门抽样调查统计,我市民工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月平均收入500—700元,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月平均收入1000元,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月平均收入1000元以上,境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月平均收入1500元左右。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的民工高达86%。这些低水平务工结构,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

三是开发难度达。我市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而外出务工,又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年性转移人数尚需巩固:进一步增加外出人数,又因为有的地方经济基础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大量富余劳动力难以转移。

三、方向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近期看是实现农民增收,远看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根本途径。有关人士认为,要实现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转移,必须“六架马车”拉动。

一是以经济增长拉动劳动力转移。坚定不移地在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中,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努力保持区域经济较快增长的势头,不断创造和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二是以结构调整带动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扩大农民进入城镇就业的主要途径。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旅游、商贸和饮食服务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商贸优势企业,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三是以政策投入驱动劳动力转移。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在城市自主创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和其它适宜农民进城就业的项目,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篇5

7%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身边的人中,不到15人里就有1人经常想到自杀――很艮显然,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反映出接受调查的这部分网民面临较大的压力和心理危机。如果单看前面提到的数据还不够说明问题的话,那么在所有调查人群中,曾实施过自杀(当然,没有成功)的比例高达3.4%。这个数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这个数据比23/10万人(关于中国的自杀率,来源不同,数据也不同。卫生部公布的《2008年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中,自杀率是3.59/10万人,但这个数据并不被普遍接受。比较公认的自杀率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费立鹏教授推算的23/10万人)高了一百多倍!

我们检查了答题网民的IP,没有重复的,也没有非常近似的,也就是说,没有恶意填答的迹象(为了保护网民隐私,我们不详细分析IP地址);我们取样的范围是阅读新浪科技频道和搜狐健康频道的网民,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网民在我们社会中是学历、收入都偏高的一群人,他们不是社会中心理状况最糟糕的那群人,所以,我们认为,尽管本次调查的数据不能代表所有中国人的心理现状,也不能完全代表近4亿中国网民的心理现状,但也足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总之,如此高的尝试自杀率显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乐观。

挫折感压垮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里有接近一半的人认为自己在过去半年里遇到了自己几乎不能承受的困难和挫折。而在所有网民里,有56.7%的人认为自己过去半年只是遇到了很小的挫折,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通过后面的问题,我们发现高危人群在感情因素和学业/事业失败两方面的问题突出,说明婚恋和生存发展压力是高危人群产生挫折感的主要原因。

这种挫折感可能导致自杀。挫折应对理论认为,挫折对个体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作用,消极作用包括逃避和轻生,还有攻击行为,如采取攻击报复社会的方式来应对自己遇到的挫折,具体表现在一些非指向性的突发事件和。如果社会里有一大群人自感挫折水平极高,那么存在较高自杀率也就不难解释了。 她(他)们为什么想自杀?

对比促使潜高危人群和高危人群产生自杀念头的原因,发现对现实的无力感、对生活失去希望和失恋/离婚最容易引发自杀念头。

值得注意的是,高危人群里选择因“补考/失业等事业危机”而产生自杀念头的为9.9%,而潜高危人群里只有1.2%,说明这很可能是压垮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对补考、留级、论文未通过的大学生和失业人群要保持特别关注。

逃避和结果痛苦是自杀的主要目的

高危人群里有59.2%的人认为自己无法解决问题而想要自杀,这是一种典型的逃避心理。高危人群里想通过自杀解脱痛苦的也有14%。这里的痛苦更多出于心理痛苦而非身体痛苦,因为在另一题目里选择“最近我遇到了严重的病痛”的只有4.7%。

出于那种“死给你看”(借此解决问题、引起他人注意的都可以算在这一类里)的目的很少。

有意思的是,潜高危人群里,认为自己只是一时冲动的比高危人群也这么看的要多得多。可能两群人的压力状态不同,我们认为高危人群的心理压力要比潜高危人群更大。

另,高危人群里有6.8%的人采取了自杀行动,准备实施而中断的人也占到6.9%――这些数据都不容乐观。

亲情是挽救生命最有效的方式

由于实施了自杀的样本量较少,我们选取那些开始准备自杀,但最终没有实施的人群进行分析。其中可见,近34%的人出于对家人的愧疚感而中止自杀准备,说明亲情是挽救生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给我们四个提示:

1)家庭永远是个体在社会中最后的港湾,如果家庭出了问题,或者家人不在身边,高危人群容易走上绝路;

2)离家游子应该经常和家里保持联系,而家里也应该有意识多跟游子联系,关心他们的近况,倾听他们的心声;

3)媒体报道自杀事件时,应多报道亲人的悲痛与惋惜;

4)在劝解身边想要自杀的人时,可以首先考虑用亲情或友情,尽量少说道理,多说亲人会多么伤心。 自查,发现潜在危机

自杀危机是潜在的

前面根据网民的自陈分析了人群中存在自杀念头的比例。但现实中往往不会有人直接告诉你,“我要自杀”;甚至有时候,对方表露出厌世、逃避、自杀的倾向,我们也没有注意。自杀如急雨,说来就来。很多人自杀前往往没有特别明显的征兆,甚至自杀者自己以前可能都没有想过会自杀。因此从情绪、社交、行为、认知四个方面共设计了20道题,从另一个方面去衡量人们面临的压力和自杀倾向,在本报告里,我们将20道题的总分称为“自杀倾向指数”,理论上我们认为得分越高,自杀倾向越严重。

我们发现,20道题的得分和网民最近经常想到自杀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36。

高危人群的平均自杀倾向指数超过50,而“乐天派”的自杀倾向指数则不到24。但从各类人群的最高得分我们看出,即使是“乐天派”中,也有得分超过50分的,有可能这部分人虽然承受较大压力,但是天性乐观。

(乐天派=从未想过自杀的人;普通人=以前想过,现在没想过自杀的人;潜高危人群=现在偶尔想到自杀的人;高危人群=经常/认真想过自杀的人。)

女性、膏少年自杀倾向更明显

近半数女性过去想到过自杀,而与之对比的是近半数男性从未想过自杀。女性中高危人群占8‰超过男性高危人群的比例5.3%,这个结果和实际自杀的性别差异方向上是一致的:中国女性自杀者多于男性自杀者。近一半青少年(15~24岁)曾想过自杀,而青少年中高危人群占6.4%。

同时35-65岁的中年人虽然曾想过自杀的不多,但高危人群比例达8.3%,而潜高危人群比例也比青少年和成年人(25~34岁)高。

高危人群素描

对比高危人群和所有网民的特征,我们可以对高危人群做出素描:

第一,他们收入偏低,绝大多数人收入在3000元以下。从自杀倾向指数看,当收入超过1500元后,随着收入的增加自杀倾向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尤其以2000元~3000元这个段下降得最快,而当收入超过5000元后,随着收入增加,自杀倾向指数并没有明显下降。这个数据符合既往研究。有研究认为,月收入3000元是幸福线,低于3000元而自感生活幸福的不多,而当收入超过3000元后,收入增加从统计上并不会显著带来幸福感增加。

篇6

公路养护不断加强。投入24万元,整治同古桥和盐井桥,通过病危桥改造、公路地质灾害治理,干线公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保畅率逐年提升。

交通发展思路清晰,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在对全乡交通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未来交通发展趋势,绘制了未来全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架构。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北大门-高速出口连接线,全长8.15公里,硬化路面宽度6.5米。新建南大门—新屏山县城13公里(村4.6公里长,硬化路面宽度5.5米现已竣工),届时将极大改善乡交通情况。

运输市场逐步规范,安全监管不断强化。通过部门联合,严厉打击“无证驾驶”“非法营运”、的违规行为,强化道路运输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不断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运输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现有客车3班至,其中一班绕行万里桥在上乐宜高速公路到,另二班途径到;现有横渡至蕨溪,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水陆交通畅通,井然有序,乡、村运输市场规范。

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交通改革逐步深化。紧密结合行业特点,通过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收到良好效果。以“六.五”普法为契机,大力提高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素质。

自身建设常抓不懈,人员落实到位。乡落实分管交通工作领导为副乡长,交管站副站长为,交管站工作员为伍永均,派出所干警。今年年初新成立组建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派出所长兼任,专职执法人员两名。

二、主要问题

(一)交通建设受到资金“瓶颈”制约。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快速增长的机动车辆与现有的公路现状不相匹配,给公路安全畅通带来巨大压力。

(二)农村公路建管机制亟待完善。现已完成安保设施()一是农村公路建管养配套资金总量严重不足,到位不及时。二是由于投入不足,致使安保设施不配套,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多。

(三)运输市场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三、几点建议

(一)充分认识做好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扎实开展各项安全稳定工作。

(二)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特点,突出安全生产重点。

(三)加大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

篇7

东港市于1993年6月18日撤县建市。位于辽东半岛东部,地处黄海与鸭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隔江隔海与朝鲜共和国相望,是一个沿海、沿江、沿边的新兴港口城市。东港市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6个乡镇,3个农场;17个社区居委会,245个村委会。人口总数65万,面积2495.78平方公里。境内有201国道一条,东起丹东市四道沟,西止与庄河市交界处,全长约88公里;省道大盘线一条,南起孤山镇与201国道交接处,北至岫岩县交界,全长约24公里;县级道路10条,全长约314公里;乡级公路53条,约540公里。

全市有机动车45000余辆。201国道是连接丹东市、大连市主要干道,平均日流量可达8000余辆。20__年至今由于沈大高速公路封路,车流量巨增,平均日流量可达10000余辆。县级公路日流量为3000余辆;乡级道路日流量达1500余辆。

二、东港市目前县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状况及存在主要问题:

1999年6月,东港市交警大队按照公安部和省厅交管局的统一要求,在国道201线东港段开展创建平安大道活动,在88公里的路段上组建了3个公路巡警中队,每个中队各配备10名民警和3台警用巡逻车辆。按201国道的里程划分了各中队职责范围,每个中队约30公里。但按区域划分,3个中队的管辖范围分别是919.44平方公里、662.91平方公里、669.32平方公里。按管辖范围计算,每位民警管辖区域范围约75平方公里。按国省道路、县乡道路里程算,全市共有道路966公里,按公路巡警中队30人毛算,平均每个人管辖32.2公里,按实际上路面每个中队8人计算(有两名民警专门处理事故),平均每人管辖40.25公里。鉴于上述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警力不足。根据实际警力和道路里程情况看,每人平均管理30-40公里路段,很难做到管理到位。

2、无牌照车辆多。尤其是两轮摩托车无牌照占有较大比例,据不完全统计,无牌照摩托车将近1万台,约占摩托总数的1/3。

3、无证驾驶机动车人随处可见。由于警力不足,管理不到位,农村不少人购买摩托车后,不能及时考取驾驶证,无证到处乱骑。

4、农用车、两轮摩托车违章载人。尤其是农村集市,农用车、两轮摩托车载人现象比较严重。

5、交通安全意识差。由于交通安全宣传没有形成社会氛围,只限于交警自身,因此,覆盖面受到局限,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不到位。

6、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农村人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任意横穿道路、骑自行车突然猛拐等。

7、交通安全设施不足。县乡道路,尤其是乡级道路无交通标志、标线。

8、公交车辆少。有不少村无公共汽车,既使有的村通公共汽车,也只限于每天一个往返。

9、乡镇无交通安全委员会,交通安全无人问津。

10、科技管理手段差,缺乏先进设备,主要靠人管。

三、县乡道路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

(一)交通违章:

在县乡道路交通管理中,违章现象较为突出的行为有:

1、无证驾驶;2、酒后驾驶;3、农用车载人;4、货车超载;5、拼装车、改型车上路;6、报废车上路;7、逆向行驶;8、超速行驶;9、不按规定超车;10、不按规定会车;11、夜间行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12、乘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

(二)交通事故特点分析:

20__年,我市县乡道路上共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51起,死亡14人,受伤30人,直接经济损失在7.4万元。交通事故主要特点是:

1、从时间分布看,12时至24时为高发时段,共发生交通事故38起,占75%,零时至12时发生交通事故13起,占25%。

2、从路段分布看,乡路事故突出,共发生30起,占59%,县道发生21起,占41%。

3、从肇事车辆分布看,两轮摩托车21起,占41%,农用车15起,占29%,大小货车10起,占19.6%,出租轿车5起,占9.8%。

4、从事故发生形态看,正面相撞、侧面相撞、尾随相撞是全年交通事故形态的主要表现,以上三种形态共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45起,死亡12人,分别占全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88.2%和85.7%。

5、以事故的性质分析,肇事后,不报案逃逸的占多数。

事故主要原因是:

1、无证驾驶无牌两轮摩托车和两轮摩托车违章载人,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两轮摩托车在农村发展较快。据统计,我市有两轮摩托车3万余台。不少农民因交通意识差,购买摩托车不上牌照,不考驾驶证就到处骑,加之不少农村不通公共汽车,两轮摩托车便承担起接送任务。在县乡道路的临时车站处,常常聚集了一些两轮摩托车搞出租。在21起两轮摩托车事故中,无证、无牌10起,占47.6%。

2、农用车违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另一个原因。由于农用车价格低廉,发展较快,一些农用车驾驶员缺乏交通安全常识,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加之车况差,导致发生交通事故比例高。

3、货车超载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原因。在10起货车事故中,因超载引发的交通事故6起,占60%。

另外,车辆超速、违章超车、违章会车、酒后驾车、不按规定让行、行人横穿车行道也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四、意见和建议

为加强县乡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我们认为:

1、增加警力。根据县乡道路情况看,我市县乡道路近900公里,应设置3个中队,每个中队设10人左右为宜,以强化县乡道路的管理能力。

2、户籍化管理。在乡镇、村设立交通管理警务室,交通民警实行驻村责任制,负责交通安全 教育、车辆管理等,并进行跟踪考核。

3、建立群防制度。实行专门力量与群众力量相结合,乡镇、村都要建立由交警参加的专门组织,抓好群众的交通安全教育。

4、在乡镇成立交通安全管理机构,使乡镇政府把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日程,把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文明村、文明户评比中,作为一票否决内容。

5、县乡道路要增加交通安全设施。

6、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增加农村公交车线路和班次,解决农民乘车难问题,杜绝农用车、两轮摩托车违章载人问题。

7、增加科技管理投入,设置电子监控设备、电子提示设备和自动监测设备和无线电通讯设备。

五、几年来道路交通管理的具体做法

1、强化公路巡警中队建设。1999年6月,组建了3个公路巡警中队,每个中队10人,3台巡逻车,组建了中队党支部,每个中队配备3名领导,修建均为二层楼的办公用房1000余平方米,建立了食堂、浴池、小洗衣房等,实行了警营化管理。

2、强化了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学校的建设。全市在201国道沿途建立交通安全村21个,交通安全学校14所,民警实行包村(校)责任制,做到了组织落实,活动时间落实,活动内容落实。20__年黄土坎中心小学被省公安厅、教育厅评为“交通安全文明学校”。

3、强化公路巡警中队值班备勤和事故处理工作。晚上和节假日、双休日,中队都有2人值班,其余警力备勤,对201国道进行24小时监管,做到了白天见警车,夜间见警灯。另外,我们在中队配备两名事故处理员,对发生在辖区内的交通事故,先期进行现场勘查。中队对一般以下事故直接进行处理,保证了快速、高效。

4、强化各种预案的演练和培训。大队制定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处置预案》、《交通事故现场处置预案》、《交通事故快速救援预案》、《治安、刑事案件先期处置预案》、《各警种联系制度》等,并每年组织1-2次对相关预案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公路巡警中队的实战能力。

5、强化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先导作用,在市电视台、电台设立专栏,以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学校、交通安全社区为平台,利用典型事故案例图板、挂图、宣传单、宣传车、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交警杯少儿书画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万人签名等形式,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文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达到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目的。

篇8

标本来源:门诊、住院、体检者。

试剂: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方法:酶联免疫法。

结果分析

对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出现的常见几种模式分析如下,以便指导临床治疗或进一步作检查。

HBV感染其指标呈现24种模式,本院主要出现以下几种模式:其中HBsAg、HBeAg、HBcAb三项同时出现阳性都6.6%,这种模式者传染性最强,病毒复制活跃。HBsAg、HBeAb、HBcAb三项同时出现阳性16.6%,这种模式具有较强传染性,病毒可能在复制,肝病可能处在恢复期或是向慢性方向转化。因为HBeAb为非保护性抗体,需进行PCR-HBV-DNA检测证明是否病毒复制。HBsAg、HBcAb二项同时出现阳性3.4%,这种模式可能为早期感染。HBsAb、HBeAb和HBsAb、HBeAb、HBcAb与HBsAb、HBcAb这三种模式出现阳性4%,可能为乙肝恢复期或亚型乙肝。HBeAb、HBcAb同时出现阳性较低1.6%,所占比例小,但值得注意,必须将血清稀释后重新进行HBsAg检测。实验中有2例稀释后HBsAg为阳性。遇到1例患者HBeAb、HBcAb阳性,经检验治疗3个月后为HBsAg、HBeAb、HBcAb阳性,继续治疗后又为HBeAb、HBcAb阳性,这一患者为典型从后带至前带的转变过程,直至恢复期的经过。现在PCR技术的广泛开展,根据以上分析凡是HBsAg、HBeAg、HBeAb、HBcAb有一项出现阳性均应作PCR-HBV-DNA检查,看是否有HBV感染。

篇9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调查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的认知水平和特征,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某市级重点中学,共231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访谈过程分两个步骤,首先采用标准式访谈,然后笔者采用自由式访谈。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依据Pirie和Kieren的数学理解模式,调查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的水平。(见图1)。

这一模式可描述理解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但Pirie和Kieren划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合,不够清晰,在某种程度上和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要求不一致。故本研究将其压缩为五个水平:表征、说明、应用、描述、猜想和证明(见表1)。

二、研究过程

(一)概念的表征水平

该水平是指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揭示平面向量事实、概念的意义,是学生对平面向量的个体性理解。

问题一: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向量所有表示方法。

高三学生可能给出三个答案:(1)几何表示:用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如AB;(2)坐标表示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向量的起点为坐标原点,终点坐标为(x,y),记=(x,y);(3)字母表示法(整体表示法),如、a等。其中平面向量用来表示与用AB来表示,主要区别在于后者具有形象性,因而也更加直观(结果见表1)。

从统计结果可知,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的表示方法还存在欠缺,很多学生直接写出:字母表示法:a,等,却没能写出有向线段的几何表示方法。

(二)概念的说明水平

说明水平是指学习者能对和平面向量有关的问题进行规范、系统的论证和说明,即能对平面向量有关的概念、公式、性质等进行准确地理解。

问题二:以下四个命题正确的是( )。

① =“在地图上把贵阳向正东方向平移3厘米”, =“在地图上把太原向正西方向平移6厘米”,则 ②把正方形ABCD按某向量平移到的轨迹所形成的几何体是平行六面体.

③已知点A=(1,2),点B=(3,5),则把向量按向量 =(-1,2)平移之后所得的新的向量为(1,4).

④向量与向量是共线向量,则A、B、C、D四点共线.

问题二主要考察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相关性质的理解水平,问题解答结果见表2。

表2表明,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性质的理解与表象呈正相关。学生对概念表象理解越深入、越丰富,对性质水平的理解就越准确。鉴于这种情况,笔者按照能够表示平面向量所用正确方法的多少分别抽取5人进行访谈。

于是笔者从回答完全正确的学生中随机选取2人,编码为T1、T2,回答不完全正确的学生中选取2人,编码为F1、F2,从回答完全正确但是仅能够用一种方法表示平面向量的学生中随机选取1人,记为F3。这5人对问题二的回答如下:

你认为“① =‘在地图上把贵阳向正东方向平移3厘米’, =‘在地图上把太原向正西方向平移6厘米’,则 不正确吗?

F1、F2:不正确;F3、T1、T2:正确。

但进一步追问理由的时候,F1、F2、F3三人不知道理或者说不清楚。T1、T2:只要把“贵阳”、“太原”理解为一个点,然后把这个点按照某个方向运动(平移)所得到的轨迹就是向量。

这表明低成绩组的F1、F2、F3对向量的表示和向量概念理解存在问题,T1、T2两人能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理解平面向量。概念理解的表象水平会影响学生对性质水平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向量呢?

5人均回答: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那你认为“②把正方形ABCD按某向量平移到的轨迹所形成的几何体是平行六面体”正确吗?

F1、F2、F3三人对此回答都非常犹豫,不能给出明确的回答。T1、T2:正确。

这似乎表明F1、F2、F3对平面向量概念的性质缺乏深刻的数学理解,仅知道向量的概念,停留在“工具性理解”阶段[1]。

(三)概念的应用水平

平面向量的应用水平是指能用平面向量进行创造性思维,提出新的想法或者熟练的技能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为了减少或避免知识基础干扰学生对于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以下回答选取能够用两种或以上方法表示平面向量的学生来进一步检测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的证明方法和描述特点水平。

问题三:设向量 如何用坐标来表示?

问题四:设向量如何用坐标来表示?

问题三、四源于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对于这两道题的回答,学生得分均分不高,而且区分度不大,这反映了学生对向量本质缺乏了解是一个普遍现象。

(四)概念的描述水平?摇

概念的描述水平是指学生能够对平面向量进行深刻的、精准的理解,能够从平面向量特有的性质特征去认识和理解问题,在该水平上,学生能够透过问题的表面看出其内在的数学结构本质。

为此,笔者要求问题六解答错误的学生再解决下面问题:

设A(3,7)、B(5,2),将按向量 =(1,2)平移,求平移后所得向量的坐标。

该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向量的几何形式进行平移的理解。统计表明,对于问题六解答错误的学生有80.4%在这道题中出现错误。

在给出了完整的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大致有如下两种类型:

错解一:=(5,2)-(3,7)=(2,-5)

将x=2,y=-5 代入平移公式x′=x+1y′=y+2 得x′=3,y′=-3,故向量=(3,-3).

错解二:

在错解一中,学生采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但平移公式揭示的是点按向量平移前后坐标的变化关系,并不适合向量平移的规律。在错解二中,直接运用向量的线性运算的加法法则。由于(a,b)在直角坐标系中具有双重意义,它既可以表示一个固定的点,也可以表示一个向量。从第二个错误解答的运算过程看,学生对(a,b)形式的二重意义理解并不充分。

(五)概念的猜想、证明水平

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厘清证明与推测的区别,区别正确的证明与大胆的猜想尝试。

问题五:若O为Δ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试判断ΔABC的形状。

问题六:在AOB中,C、E在OA边上,D、F在OB边上,且OC:OA=1:4,OD:OB=1:2,AD和BC交于M,在线段AC上取一点E,线段BD上取一点F使EF过M点,设求证。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的理解水平存在层级递减关系

由调查结果可知,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水平由最初表象正确率达96.8%到描述层次问题1的正确率87.4%,再到证明定理层面问题五正确率78.3%。这说明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存在层级递减。在同一层级理解水平上,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受问题表征形式干扰,如问题二,虽然几个题项均处在概念性质层面的水平上,但是②正确率明显低于其它题项,说明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

2.高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干扰其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

由问题三、四可知,学生对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大都用比例的形式来表达,而忽视了向量中含有零元素的情况。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干扰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这在问题二中表现尤为明显,学生对地图中“贵阳”、“太原”等不能把其抽象为具体的点,在对部分学生进一步追问中,又反映了学生套用实数运算率来解决平面向量的问题,忽视了平面向量既有“数”又有“形”的特殊性。

3.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从学生对问题五、六的回答来看,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平面向量在论域上的二维特征与向量分解的唯一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学生对平面向量分解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从而造成了问题六回答正确率仅有三分之一;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平面向量的坐标形式二重意义理解不够充分。在对问题五、六的追问中可以看出,学生利用平移公式和线性运算的加法法则来解决平面向量问题。

(二)建议

第一,强调理解性教学。理解性教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由于平面向量自身的特点,如运算律不同于实数的运算律,因而营造一个“为理解而教、为理解而学”的教学氛围,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平面向量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从而有效地完成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第二,注重合作交流。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法(笔者并非否定讲授法,而是认为平面向量学习中,合作学习效果可能更好),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合作交流。

第三,加强知识的广度来促进学生理解的深度。本研究表明,学生对平面向量的理解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层级递减的特点,正是学生在对知识理解水平上的差异而体现出其在知识学习中表现出相应的、个体的差异。结合图1,当理解超出了概念理解水平的内侧边界后,学生就有能力将内、外两侧理解水平进行有效地沟通,进而突破和超越了内侧理解水平的边界,从而直接使用现有的理解水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或者概念的多元的表征形式、以包摄性更为广泛的知识来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篇10

在当代城市文学的版图上,武汉作家群写出了“大武汉”的独特风采――池莉从1980年代的《不谈爱情》等到2000年的《生活秀》,不断记录着武汉市民的烦恼与快活、皮实与豁达。[1]且池莉小说中的武汉真实地标书写,如吉庆街、花楼街、汉正街等,使其与一般的小说虚构故事地点不同,而是虚构中有真实,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产生亲切感,同时也为这些地方增添了文化色彩。

本文针对华师、武大等各院各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池莉小说真实地标书写及其它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相关阅读情况及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以分析当前池莉小说等汉味小说在武汉的传播、接受情况,甚至可以为发展武汉的文化旅游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1.数据来源及调查方法

1.1问卷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调查目的说明、调查对象个人资料和正式的问题。

(1)本次调查目的为了了解以池莉为代表的汉味小说中真实地标书写及其它相同类型的小说对读者阅读后产生的影响;

(2)调查对象的个人资料包括籍贯、常居住地、性别、年级和专业等,这是对大学生读者群定位的重要参数,可以体现不同读者群体对池莉小说等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的不同接受情况;

(3)正式问卷:分为13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前部分针对池莉小说和汉味小说,包括是否听说过池莉这个作家和阅读过池莉小说,小说里的真实地标书写是否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游览相关地方时是否会联想到池莉小说,是否做过小说里出现的地名等文化旅游;后部分针对其他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包括地域小说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地域色彩中又以哪种因素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阅读了该类小说后会有怎样的想法、行为等以及综合来看,是否这类小说感兴趣。简答题则针对池莉小说真实地标书写或其他地域小说的地标书写对读者阅读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1.2调查区域及方法

池莉,1957年生于湖北仙桃。历任《芳草》编辑部编辑、武汉市文联主席、湖北省文联副主席。主要作品有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有了你就喊》、《看麦娘》,《来来往往》、《小姐你早》等,散文作品《怎么爱你也不够》、《给你一轮新太阳》等。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首届鲁迅文学奖等。[2]我们通过前期走访,发现普通市民对池莉小说等汉味小说和其他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阅读较大学生少,因此我们选择了武汉高校兼顾其他地区高校的各院各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作为本次的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纸质问卷与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兼顾不同地域、性别、年级、学院等,其中文学院学生为主,占比65.5%,其他院占比34.5%。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51份,有效问卷率为92.1%。

2.问卷结果与分析

2.1池莉小说真实地标书写研究

经过初步的比较,我们发现文学院和其他院读者群体对该类小说的阅读情况差异明显,因此我们主要以学院为标准对读者群体进行划分,且文学院和其他学院的读者群体兼顾了地域、年级、性别等其他因素,因此可以以学院作为划分标准。

在文学院读者群体中,有82.2%的同学知道池莉这个作家,且有10.4%的同学很了解池莉,这两类同学中有64.8%的同学阅读过池莉小说,其中12.7%读得较多,这表明文学院学生阅读池莉小说较多,超过半数的同学都阅读过池莉小说。

而其他院仅有37.2%的同学知道池莉这个作家,但这些同学中,有64.4%阅读过池莉小说。可以看到,虽然在其他院的学生读者群体中,池莉知名度不如在文学院学生读者群体中高,但是池莉小说的读者接受比例与文学院基本持平,即听说过池莉这个个作家的,一般都阅读过池莉小说。因此,总体来看,池莉小说基本受到了广大大学生读者群体的欢迎。

有关池莉小说是否会给你一种真实来到某地区的感觉,文学院和其他院读者群体分别有96.4%和72.4%的同学认为有这种感觉,且分别有58.7%和51.7%的同学认为地域色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超过了主题思想、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等传统小说因素。这表明,池莉小说的真实性地标书写特征突出,使读者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

72.8%的文学院同学和51.7%的其他院同学表示,当来到汉正街、吉庆街、花楼街和汉口江滩等一些极具老武汉风情的著名地区时,会联想到池莉小说,这表明池莉在运用这些真实地标地名进行小说创作时,也为这些地方蒙上了一层文化色彩,使其具有了别样的文化风味。

66.2%的文学院同学和64.3%的其他院同学表示,阅读了池莉小说后,愿意进一步阅读其他的“汉味小说”。池莉的“市民生活”系列小说以武汉市民为人物原型,以武汉的世俗生活为书写对象,以武汉的风俗民情为环境营造,建构起了一整套关于汉味文化的象征性符码,成为湖北“汉味小说”的典范与代表。[3]尽管“湖北评书”早就在民间散发出浓郁的“汉味”,但一直到现代化、城市化建设加速的1980年代中期,随着池莉等人充满武汉城市风味的小说蜚声文坛,“汉味小说”才成为中国都市文学的一片散发出浓郁生活气息的风景。[4]由此可见,池莉作为“汉味小说”作家的代表,对其他“汉味小说”的传播具有极大的影响。

但是,仅有10.2%的文学院同学和14.3%的其他院同学有尝试根据池莉小说中的真实地标、地名、街道等来绘制“文学地图”做“文化旅游”,即虽然小说地标书写给人印象深刻,但是少有人会真正根据小说中的地名去做“文化旅游”。

2.2其他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除了阅读以池莉为代表的“汉味小说”外,96.6%的文学院同学和86.8%的其他院同学阅读过诸如沈从文《边城》、冯骥才《泥人张》等其他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可见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被阅读的情况良好,大部分同学都有接触过类似作品。有83.7%的文学院同学和78.4%的其他院同学对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感兴趣。该类小说普及率较高。

关于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往往是哪些因素,为多选题,文学院统计结果如下,有46.7%的同学认为是地域色彩(地标地名、风俗人情、人物方言等)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29.0%的同学认为是人物形象,23.1%的同学认为是小说情节,剩余的1.2%同学认为是其他因素。可见,文学院读者群体对地域色彩的印象远比对其他因素印象深刻。

而其他院读者群体也显示了类似情况,具体结果如下:有45.6%的同学认为是地域色彩(地标地名、风俗人情、人物方言等)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32.0%的同学认为是人物形象,21.8%的同学认为是小说情节,剩余的0.6%同学认为是其他因素。

由于地域色彩包含因素较多,且个性鲜明,因此无论是文学院还是其他院读者群体对此印象都极为深刻。90.3%的文学院同学和95.9%的其他院同学表示当游览一处人文景点时,会关注该地的历史文化等。

对于阅读该类作品之后,会产生哪些想法,同样为多选题,文学院读者群体情况如下:34.1%的同学想游览小说中出现的真实地方,36.1%的想了解真实地区背后更多的文化底蕴等,只有9.5%的仅仅觉得该类小说有意思,剩下的20.3%想阅读同地域作家和其他的地域小说。

可见,阅读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产生了文本之外的影响,它已不仅仅局限于加深理解文本意蕴和阅读其他相关小说,而是愿意了解小说中出现的真实地区背后更多的文化底蕴、风俗人情等,甚至还有去游览小说里出现的真实地方的意向,比如沈从文的《边城》带来的湖南凤凰旅游热。其他院学生所受到的此类影响尤为突出,48.6%的愿意去游览这些地方,51.4%的愿去了解真实地区背后更多的文化底蕴等。因此,扩大池莉小说等汉味小说的传播和影响,对于拉动武汉的“文化旅游”也有重要意义。

对于主观题,池莉小说或其他地域小说的地标书写对于阅读的影响,我们将问卷分为文学院读过、未读过池莉小说和其他院读过、未读过池莉小说四类分别进行统计,现摘录有代表性观点的在此,文学院读过:池莉是我很喜欢的作家,她的作品我都买过,因此,到了武汉,特别想去她作品中出现的地方体味汉味文化,自己去了汉正街、吉庆街等地后,觉得更能真切地把握她的小说;对小说中的出现的地方产生更大的兴趣,增强了代入感,给人的感觉更真实更亲切;产生实地考察的欲望。其他院读过:到了小说中出现的真实地方后,有种独特的感觉,会联想到小说内容;想前往旅游。文学院未读过:需要视具体地域而定,若是熟悉的地域,则会感到亲切熟悉,若是不熟悉的地方,则会感到有些隔膜。其他院未读过:能增加阅读兴趣,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想更多的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等。当然,也有些同学认为这些地标地名仅仅是小说的一部分,不可过度关注而影响了整体阅读。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注意到了这类小说的突出特点,认为这些地标地名给自己的阅读带来了有利影响,感到更加真实。

3.结语

池莉关注普通市民的本色人生,以平民化的文学立场、仿真性的叙述方式、地域性的艺术色调凝聚成极富世俗性和亲和力的文学个性,跻身80年代末期新写实文流的前列,并一直延续了强劲的创作势头,成为当代文坛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家之一。[4]

池莉的小说拥有着广大读者群体,其小说以真实地名为背景不同于实、汪曾祺等作家虚构小说地名的创作,我们对一些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反映了池莉小说的受众情况、真实地标书写的影响,调查也延伸到其他一般的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通过对比分析,对于加大以池莉为代表的汉味小说的传播、对于武汉的文化旅游,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释:

篇11

小学生心理的发展很容易受周围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其中不同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长期以来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大多数老师都在有意无意中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学生,甚至把学生看作是容器、工具,造成了学生敢思不敢言有话不愿说的局面,师生心灵间缺乏交流和理解,学生畏惧老师,有心里话不敢或不愿向老师倾诉,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不知学生内心的喜怒哀乐,老师与学生的这种心灵阻隔既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此我针对师生关系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这一问题作了调查分析,为今后改善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开座谈会、走访等方式,分别对县四所小学的学生以不记名答卷方式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23份,回收有效卷 410份,回收率.%。并对结果加以统计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同时,我先后在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召开了4次座谈会,有近100名中学生参加,多次找班主任、任课老师座谈,还进行了家访。这些不仅提供了大量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也为分析和解释问卷调查数据奠定了基础。

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从师生关系对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师生关系对小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通过调查中可以看出,小学生对某些老师的喜爱程度决定了其对该科目的好恶程度。学生喜爱的老师与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喜爱程度密切相关,一致率达95%以上,,不喜欢的老师与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喜爱程度达80%以上。可见,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较大的影响。

2、师生关系对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我在实验小学追踪调查了一个月,随机选择了40名五年级的学生,分两组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甲组由学生喜欢的老师任教,乙组由学生不喜欢的老师任教 ,一个月后,考试成绩如下:

表二

人数

甲组

乙组

成绩

月初

月初

月末

月末

比较

提高

降低

由此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不良的师生关系将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不利因素。

3 、师生关系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问卷调查中有这样的问题:小学生在学校中最怕什么?

调查显示,46.8%的学生承认“在学校里有自己害怕的老师”,37.4%的学生“害怕老师向自己的父母谈自己的情况”,52.5%的学生在老师请他们去办公室谈话时感到“很紧张”,29.2%的学生头脑中的班主任形象“很严肃”,18.2%的学生觉得班主任“动不动就发火”,5%的学生从没单独和老师说过话。30.8%小学生最怕老师“批评或体罚”,经常有“被老师罚站罚跑”、放学后被老师罚留校“、被老师讽刺、挖苦、责骂”、不让进教室听课“、罚抄课文或作业多遍”、“被老师打”等经历的学生,累加起来占学生总数的17.1%,偶然有此经历的学生平均24.1%,女生害怕“老师批评或体罚”的显著高于男生。

你喜欢老师的微笑吗?你是否看到过老师的微笑?

100%的学生喜欢老师的微笑,只有47.5%的学生看到有些老师总是面带微笑。

在问卷中问到:“你快乐吗?你多久能真正开怀地大笑一次?” 结果是令人失望的,约60%的小学生他们的回答是“不快乐!”或“不开心”。对于第二个问题,他们的回答是“很久都没有过!”可见,我们的孩子确实活得不快乐,所以他们笑得也就比较少了。

“是什么让你们不快乐?”答案最普遍的是:压力,来源于学习、家长、老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每天面对最多的是老师,所以老师的影响最大。如果老师较多地露出笑脸,我们的心情也会随之轻松而愉悦起来,相反地,老师总是板着面孔,我们哪敢高兴,我们上课会紧张而局促,一节课下来身心疲惫。老师笑的频率实在是太低了!有学生感叹:什么样的春风才能吹开老师脸上不散的寒冬?还有的说:人们都说老师应该像红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我说老师应该像开心果,让同学开心,也让自己开心。” 。有个同学在问卷中写道:“老师整天板着脸,整天骂人,就会让同学们觉得害怕,觉得老师像老虎,见到他就想躲,在老师面前不敢威风,只是一只没有自由的小鸟。”“老师动不动就骂人,骂得我们心神不定,胆颤心惊,整天提心吊胆,使我们失去了自信心,产生了自卑感。”如此忽视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怎么会喜欢?又怎么 会不害怕呢?

在座谈中,一位四年级的10岁女孩说:“我们老师不像妈妈,背后我们都叫她‘条子’,就是警察的意思。平时老师发起脾气来非常厉害,她能一节课什么也不干就训我们。有时一个同学犯了错,我们全体同学都得挨骂。”一个小学生很爽快地告诉记者:“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出国,越快越好!听人家说,外国小学就有足球队,我们什么都没有。

在调查中发现,一个六年级的小女孩性格很孤僻,不合群,害怕与人交往,更害怕上学,害怕老师。我对她进行了追踪调查,通过家访了解到,这孩子在上小学以前,也和别的孩子一样,很渴望去上学。但上学以后没过多久,就成了班里同学歧视、欺负的对象。在放学路上经常有一群同班同学欺负她,他们有的抢书包,有的揪头发,还有的往她身上扔土,一边叫喊着:“傻子,快打傻子喽!”吓得她跺在一边悄悄地哭。家长还谈到,曾经让女儿将这一情况告诉老师。而女儿却说: “老师会理我吗?那不是我的老师,是那些“好学生”的老师,是那些受宠学生的老师。而我呢,在老师眼里不过是一个头脑迟钝的傻孩子”。从此,这孩子变得越来越不说话了

在调查问卷的“自由畅谈”栏目里,一些学生谈到:

有些老师不理解我们,有时体罚、讽刺我们,使我们非常伤心,我们很讨厌这些老师。

老师太偏心,偏向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好,违反纪律等坏事全是我们这些学习差的学生。

我有什么心事、悄悄话,从来不敢找老师,他们要么批评你,要么向家长告状。

在问卷中回答“有烦恼、心事或想说悄悄话”时,你是否找老师?只有16%的孩子选择找老师,53%的孩子宁愿独自来解决心理困境或闷在心里。

在回答“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时,学生们普遍回答青春活泼、有活力与朝气、不呆板单调、不僵化、幽默 、微笑、不打骂人、不讽刺挖苦学生等。有个学生在问卷中写到“我最喜欢青春活泼的老师——数学老师,她每次上课都带给我不同的惊奇,不同的新玩艺,总之,带给我的都是一个谜。上数学课就像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可以尽情地放松,可以让我们的神经细胞尽情地放松,大家都说,一看见那数学老师心里就舒服。而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

由此可见,小学生的烦恼、忧愁不敢向老师诉说,多数学生闷在心里,这些烦恼、忧愁的积淀,最终形成了不可排除的心理障碍。这难道与我们的老师没有一点关系吗?师生关系和谐,如知心朋友,我们的小学生还会出现上述这些不良现象吗?因此,师生关系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四、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师生关系对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特别是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学校和老师是学生所处的最主要环境,学生总是力求适应,被老师接受、喜欢和欣赏。当处于和教师良好的关系之中时,他们会感到对外部环境的胜任,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有足够的自尊和自信,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反之,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卑、消极,无疑会降低学生的知识加工能力,造成学习成绩低下。

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处于安全环境下,能够踏实地将注意力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而不良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总是提心吊胆于老师的出现,随时准备应对教师的“威胁”,注意力会分散,不能专心学习。

四 讨论与建议

建立一种新型的—— 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我们的必需,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学生也只有在这种平和、融洽的氛围中,视老师为伙伴、为知心朋友,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心声,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师也才能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点拨、指导,促使其不断健康发展。

1 、树立新理念,确立新角色。

任何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有全新的理念、良好的素质和改革的精神。我们必须不断地“加油”、“充电”,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和教学艺术,使新的教育思想渗入我们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才能相应地由凌驾于受教育之上的“灌输者”、“管束者”转变为主体发展的良师益友、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