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素质论文

素质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0 15:05: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素质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素质论文

篇1

通知

各系:

“综合素质论文”写作是我院近年来每届毕业生必须撰写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每一位毕业生通过综合全面地对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进行认真地梳理、回顾和反思,感悟人生,品评得失,正视自我,谋划未来。大学是人生的驿站,大学学习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人生一笔可圈可点的宝贵财富。近几年我院已把“综合素质论文”写作分数计入成绩册,并纳入毕业生考评系统。

一、时间安排

(一)辅导写作阶段 :2012年2月25日~3月06日

(二)撰写阶段:2012年3月07日~3月24日

(三)评比表彰阶段 :2010年3月27日~4月09日

二、撰写要求:

(一)内容写作要求

1.内容分为两部分:(具体要求见附录一)

(1)第一部分:对大学三年生活思想的回顾、梳理反思(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上)

(2)第二部分:职业生涯规划(字数要求在2000字以上)

2.具体写作要求:

(1)根据系别专业特点分解成不同的版块及内容。

(2)打破统一格式,要求写出自己独特的大学生活感悟。

(3)要求学生在版式的设计,封面的制作等方面彰显个性,凸显特色。

(4)在统一的写作时间,要求定时定量的完成写作。

(5)“三真”: 努力做到情真、语真、事真。

(6)“三度”:分析要有深度、梳理要有宽度、表达要有温度。

(二)写作格式要求

1.务必用横格稿纸手写,不须打印;

2.综合素质论文的总标题自拟,不能直接用“综合素质论文”代替标题,标题要新颖、凝炼、大气;

3.内容的每一部分都要有大标题和小标题,各类标题要力求准确、新颖、简练、传神;

4.封面设计要有创意,要包括论文总题目及系别、班级、学号、姓名等项内容;

5.字迹工整,页面明晰整洁,装订时从左侧装订;

6.扉页上写上内容提要(300字以上)及关键词(3个到4个)。

三、评比表彰要求

(一)首先各系组织各班按照A、B、C三级进行评比,原则上三级所占比例A级为20% 、B级为70%、C级为10%,然后把各班成绩上报系部,各系部把成绩报学生处存档,成绩单要求用A4纸打印,辅导员及系部主任签字;

(二)各班在A级论文中推荐两篇到系里,然后以系为单位把推荐的A级优秀论文原稿及电子版上报学生处;

(三)学生处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张榜公布,进行表彰,并把部分优秀论文汇编成册交图书馆珍藏;

(四)综合素质论文成绩为C级的学生,必须进行重写和再评比,若再评比仍为C级,计入分数册,成绩以不及格论处,毕业办理手续时按学院有关规定执行。

附录一:

综合素质论文内容梗概

一大学的内涵与韵味

大学的内涵

大学的内涵主要包括它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生活空间指的是它为师生院工提供了多大的活动天地,如文化生活、活动内容、社会实践等,有的同学之所以感到大学生活的苍白,就是因为他人为地把各种生活中的内容缩减了,不参与各种活动,对各种活动淡漠处之,不投入,或者人为地把丰富的生活空间缩小为一人空间和二人空间,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地总结大学几年你到到底参加了哪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你投入的精力和心血有多少,你珍藏了哪些?哪些活动对你触动最大?或者请你认真地分析一下你为何不热心于这些团体活动的内在原因是什么?精神空间指的是你在大学几年你读书的情况,你思考的状况,你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休系及价值体系,教材你通读了几本?你在大学思考中的困惑与痛苦是什么?你的迷茫有哪些?希望大家对这些进行认真地反思,没有反思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生活,在反思中我们才能清醒地审视自己的精神空间的大小。大学的内涵就是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的阔大,大学的失败就是这两个空间的缩小,空间的大小与你对大学内涵的解读与认识有关,许多同学糊里糊涂地度完了大学,到了毕业还没有地对大学形成清晰的认识,没有对大学进行认真规划和设计,你可能会在抱怨外部环境中时光轻抛,反求诸身,努力地投入到火热的大学生活中去,主动自觉地去开拓自己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

大学的韵味

大学的魅力就在于大学的韵味。什么是大学的韵味?个性风采、学习情况、交友之道、师生关系、情感经历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的韵味,我们每位同学应该认真地品味咀嚼大学的韵味。一所大学,它对于莘莘学子和教职工的吸引力社会公众的吸引力也是与这种韵味有关系。大学时光,耐人咀嚼,就在于它有可咀嚼的东西,有可品味的芳香,如陈年老酒,历久弥醇,历久弥香,大学几年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它一头儿连着美好的中小学时代,另一头儿又连接着七彩斑斓的社会,大学时光是人精神发育最快的时期,许多俊杰隽才都是在职大学崭露头角,大学是人生蓓蕾绽放的季节,理应是人生最芳香馥郁的季节,是人生最有韵味的一段宝贵时光,假如你错过了花开的季节,那么你的大学就缺乏韵味,就会零落成泥,韵味就是一种芳香的气息,大学拒斥早熟,大学里不应该排斥青涩,大学时处处都流淌着生命的青葱气息,这里没有市侩气,没有庸俗气,一切都是花的馨香,一切都是生长的声音,所以韵味最值得我们去酿造和酝酿。

二 大学的设计与反思

大学是最需要自己设计的一段时光,大家每个人可能设计的方案都不一样,但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上大学的动机。你可能怀揣着七彩的梦幻,你也可能带着忧伤走进大学,那么你上大学的动机是什么,大学对你的吸引力是什么?二是对大学三年的规划,你的规划包括学习规划与生活规划等等,你肯定有很多设想,这些设想现在实现了多少,它与现实有哪些反差?给你带来了哪些反思?三是大学几年你的失误有哪些?你的成功有哪些?你沾染了哪些不好的习惯,大学生活改变,提升了你哪些?大学生活又给你带来了哪些幸福或辛酸的回忆?所以只有通过这种剥皮抽筋椎心泣血的梳理与归纳,你才能把这段大学时光充分地历史化、思想化,系统化,不要认为这种反思是可有可无的,没有反思的生活是平面零散的生活。四是对几个关系的反思。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社会关系、院系与自己的关系,亲情伦理关系,你都应该对之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与总结,这方面可以看出自己的社交能力、团队意识,你的能力系统如何?包括你的学习能力、心理承受力、分析思考能力、工作执行能力等等,在大学几年你是否得到提高?你是否则已经建立了起来?大学是增值的,你的各个方面是否增值了?在对大学的反思中,我们才能从立体交叉的角度来看大学时光,你肯定有许多感慨和反思,你要大胆地解剖自己,自己把自己当成审视的客体,认清自

我 ,把握自我,超越升华自我。

三 大学的理性审视

这里我给大家提出以下几个思考的层面

大学观

什么是大学?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认为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大学观?当我们对学院抱怨挑剔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调整平和的心态?大学是一种氛围,大学育人就是一种氛围育人,大学氛围需要我们共同地营造,生活中的缺憾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大学就是让每个人在这里得到自由地生长,大学不可能满足每位同学的渴求,但却能让学生自由地成长,大学是固根铸魂的地方,那么大学的灵魂就是一种内在自足的精神与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象。 人才观

我经常跟很多同学讲,不要高估自己,不要认为自己是人才,我们离人才标准相距甚远,目前我们的大学教育已经缩减为简单的生活教育,生存已成为我们的第一要务,那么作为一名准人才,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社会,你在大学里获得了什么样的生存本领?你靠什么将来在社会打出一片新天地?一招鲜,吃遍开,你凭哪一招来走遍天下却不怕,大学给了生存的自信了吗?你能正确评价自我吗?

心理观

在这个浮躁焦躁的朝代,我们当代大学的心理可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的喧嚣已使很多大学生浮气躁,大学是让人安静的地方,大学不能浮躁,大学几年,有的学生整天是坐卧不安,学习不进去,急头怪脑,学习浮光掠影,如蜻蜓点水,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站着望着那山高,社会实践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在这个读图时代(有人称为浅阅读时代),我们的心理已经发生的很大的变化,大学的心理问题很多也很复杂,我发现很多是过早地患上了社会病,学习做人做事都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价值判断迷失,还一部分学生心智不成熟,封闭保守,盲目自大或者是情感放纵,羞耻感降低,这些心理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的质量,大学时光,我不主张过早参加多种变相打工得不偿失的社会实践,我不主张过早地涉及情感,我不主张整天以种种理由逃课,大学就应该心静如水,心宽似海,养清蓄锐,去磨炼自己宠辱不惊,处世不乱的良好心态,心态没有调整好,你就会碰壁,你就会一事无成,你将来就要走很多不该走的弯路,大学是一个人修身净心的地方,大学不是走向社会之前练摊儿的地方,大学也不是随随便便上完拿了毕业证便大功告成的地方,大学是扩展视野,锻打人心态的地方。

大学是生命中最温暖的小站,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里的炉火和油灯,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泥土和泥土中的你的那浅浅深深的脚印。

附录二:写作框架

一、封面

■题目 :(自拟)

■系别: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时间(都写成:“二零一二年xx月xx日”)

二:扉页

■内容摘要:(不少于200字)

■关键词:(不少于4个)

四:目录

第一章:大学的内涵与韵味(举例)

第一节:(题目自拟)

第二节:(题目自拟)

第三节:(题目自拟)

??

第二章:大学的设计与反思(举例)

第一节:(题目自拟)

第二节:(题目自拟)

第三节:(题目自拟)

??

第三章:大学的理性审视(举例)

第一节:(题目自拟)

第二节:(题目自拟)

第三节:(题目自拟)

??

篇2

由于特殊的招生体制,宗教院校的生源素质与普通高校学生不同。虽然有一部分是高中或中专毕业,但多数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贫乏,知识结构单一。语文基础薄弱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宗教实践和社会实践,这使其在理解掌握宗教教义精髓、教导信教群众进行宗教生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有些学生对宗教经典的理解肤浅,对宗教教义的分析不深,完全靠机械背诵,无法深入领悟其中之真谛、准确阐述其中正确的蕴意,无法把握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内容,自然谈不上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二)语文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宗教院校主要开设宗教、文化和政治三大类课程,其比例为7:2:1,这样的课程设置客观上产生了“重信仰、轻文化”的导向,让大部分学生觉得文化课程不重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宗教学识的培养和宗教戒律的修持上,使得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文化课程教学很难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许多学生在学期间,努力学习宗教知识,但那些与宗教知识密不可分的传统文化、宗教政策法规、科学、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常识知之甚少。如果仅凭掌握的一些宗教知识,就去从事宗教教务活动,就必然影响其对宗教知识的理解,并使其对宗教活动的实践和发展受到限制,自身素质难以提升,宗教学识也难有造诣,业务能力难以精深,更谈不上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语言文字能力偏低

宗教教职人员承担着教育感化信教群众的责任。教育感化人的手段是通过宣讲宗教教义和开展宗教活动来实现的。对传道人来说,较强的文字能力和语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会表达,犹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现实中,有的学生文字能力偏弱,写的讲章错字连篇、文理不通、词不达意;有的学生语言贫乏,讲道思路狭窄,内容呆板、单调、枯燥,语言不生动,甚至迷信色彩过浓;有的在讲道时将宗教语言和政治语言掺杂在一起,生搬硬套,照本宣科,与现实生活完全脱节。讲道“没有吸引力”,信徒“不愿听道”,难以满足广大信教群众日益提升的方面的需求,导致私设、私建聚会点的现象增多。这给各种异端邪说以可乘之机。

(四)优秀传统文化缺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和谐思想、道德观念、爱国精神,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牢固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历来为宗教界人士所崇尚。由于多样文化的冲击以及宗教院校课程体系的限制,部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当匮乏,对其价值的内涵认识模糊,认同感淡化。传统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对传统美德的不以为然,也影响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认同和践行。特别是受一些别有用心的中外敌对势力极力推销所谓的民主、平等、自由以及“普世价值”论的影响,有的学生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有所抬头;有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淡化,爱国主义意识淡薄,被认为是过时的;有的对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冷漠无兴趣,而对西方的介入却狂热追捧,甚至崇尚西方某些思潮和行为方式。这给境外宗教势力介入提供了可乘之机。语文基础薄弱、语文意识淡薄、语言文字能力偏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宗教院校学生政治素养和宗教造诣的提高,削弱了宗教人才自身应有的威信和形象,限制了宗教“正能量”的发挥。

二、宗教院校学生大学语文教育需求

一名合格的宗教人才,不仅要在宗教活动场所主持宗教仪式、开展宗教活动、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的阐释,还要承担教务管理、宗教学术研究、开展对外友好交往,乃至参政议政等工作。承担这些工作和任务,不但需要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宗教学识、很好的管理协调能力,还要扎实的文化功底。而宗教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又普遍偏低,因此,要把大学语文教学作为宗教院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

(一)立足语文知识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国民素质和信教群众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宗教教职人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科学素质、增强文化素养、提升思想境界。大学语文立足文化知识的培养,大学语文教材中作品涉及的时间,上至先秦文学,下至中国现代文学,上下跨越5000年;作品涉及的范围,上至天文地理、星际宇宙,下至凡人小事、心灵轨道,古今中外,上下纵横,几乎无所不包;作品涉及的题材,诗、词、赋曲、小说、散文样样齐全[1]。可以说,大学语文集文学、思想、历史、艺术于一体。学学语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思想发展史,通过文学作品形象勾勒中国历史;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人生,开阔视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宗教院校学生专业学习固然重要,但大学语文教育是基础当中的基础,不容忽视。宗教经典浩繁,宗教教义精深,宗教教规严密,要想对教义作出符合时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必须具备深厚的语文功底。试想一个语文功底很差的人如何来理解宗教经典?又如何对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因此,宗教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要立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和我国宗教发展进步的新要求,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学生[2],使他们开阔眼界和胸怀,提升精神境界,成为一名基础知识扎实、文化素养深厚、精神视野开拓的新型宗教教职人员,才能对教义作出符合时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才能对当前的社会发展用宗教的语言向信徒传经布道,才能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推进宗教思想建设的重任,在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进

(二)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大学语文教学传授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宗教教职人员属于宗教领域的启蒙人、引领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言行品德,对信教群众有着潜移默化的、不可替代的表率作用和重要影响。宗教院校学生由于人生经历的局限,缺少深入社会生活的机会,缺乏对人性的深刻体察与理解。较之其他学科,大学语文具有更广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深的生活实感。文学即人学。名家名作中蕴含着不同内容、不同表达方式的人文精神与高尚品德,对宗教教职人员都是极好的营养,值得学习、体味。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义担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知行合一”、“君子慎独”、“三省吾身”的修身之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凛然正气“,仁义礼智信”的基本价值,“百善孝为先”“、孝悌忠顺”、“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等等[3]。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点拨学生,通过对名家名作的具体分析,让学生有感悟,受熏陶;对人生感悟的短篇、小说、诗歌,教师应更多地侧重于对作品人文的阐释,引领学生探讨文中蕴含的真善美或假丑恶,挖掘文章的艺术美和思想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摈弃,从而培养宗教院校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在审美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引导宗教院校学生正确处理信仰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发扬我国宗教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牢固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宗教院校学生成为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美学品位、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和责任感的人。

篇3

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职业品质

职业思想道德品质是每个职业的基本要求。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敬业、爱业、具有责任感,具有诚信意识,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职业道德需求从某种角度讲,对个人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诸如积极的人生态度、开拓创新精神、沉着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许多职业已向就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就业指导要结合校内外的大量实例来启发学生对职业品质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人文基本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应具有科学精神,还应具有人文精神。高校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智能、体能方面的教育,还应积极培育和传播人文精神,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职责。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教育首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人文教育的多学科发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可通过开设公共选修人文课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环境与教师人格魅力影响等多种形式,提高大学毕业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

3.加强职业技能素质教育,提高职业综合素质

篇4

外事翻译工作根据其具体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外事笔译和外事口译。

外事笔译。外事笔译主要是指外事部门起草的国际合作意向书、协议书;与国外友好单位往来的书信;聘请合同(针对外籍专家),对外宣传等等的翻译。外事口译。外事口译是指外事工作人员为领导接见外宾时的会谈、演讲、接受媒体采访、合作谈判、参观、访问、游览、娱乐、购物及日常生活等的口头翻译。

(二)外事翻译的特点

1.具备翻译的普遍特点。外事翻译同其它类别的翻译一样具备翻译所共有的特点,即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是不同民族间相互交往、相互了解的桥梁,在标准上基本遵循严复先生所提出的“信、达、雅”准则。

2.具有外事翻译的行业特点,主要体现在:

(1)译文的严谨性。严谨的作风是外交、外事和涉外工作者的第一作风,语言在涉外工作中的第一要求就是必须严密、准确。因不严谨而犯的错误很多都与语言的错误有关,这说明了语言必须准确的重要性。于1949年11月8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曾说过:“外交工作是比其他工作困难的。做群众工作犯了错误,群众还可以原谅,外交工作则不同,被人家抓住弱点,便要被打回来。”这里所说的“弱点”当然包括了语言的错误和不当。同理,在外事翻译中更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如错误或曲解了原语的意思,也会被别人“打回来”。这就要求外事翻译工作者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保证准确无误。外事翻译常常会涉及到国际间的合作、合作协议的拟定与签署、聘用合同的制定与签署以及涉外规章制度的制定与翻译等,这些都涉及到我国的信誉及根本利益,外事翻译人员只有时刻遵循严谨的工作准则,才能为国家建好通向世界的桥梁,为国家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2)政治的警觉性。外事交往对象主要是国际机构、国际商业集团组织、其它国际政治实体,我们必须清醒地认清国际形势,看到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长期以来的和平演变、人权攻击以及领土分化等行为,因此,外事翻译不同于其它普通翻译,要有足够的政治敏感性和警觉性,不给国外任何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从国家大局来讲,外事翻译代表着国家的对外形象,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翻译的特定的要求,正如总理曾说过“外交人员是不穿军装的”。外事翻译者翻译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着符合国家和政策的原则,在翻译时反应国家的立场、政策和态度,不能具有丝毫的随意性。比如只能说“中国大陆”,即ChineseMainland(China’sMainlandorthemainlandofChina)而不能说MainlandChinese,因为后者会让人认为既然有一个“大陆中国”,就可能有一个“岛屿中国”,那就是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了。那么“中国台湾”怎么翻译呢?这个词的翻译必须体现“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概念,防止出现任何可能引出“两个中国”、“”或“”的含义。因此,我们一般把它翻译成“Taiwan,China”。再比如“”这个词怎么翻译,应该翻译成“TaiwanQuestion”。因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最终将与祖国统一,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解决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人干涉。再比如我们今天奉行“开放政策”。当“开放政策”最早译成英文时,有外国专家建议翻译成“Open-doorpolicy”,为中国专家所否决。因为Open-doorpolicy为“门户开放政策”,这是19世纪帝国主义提出的来的侵华政策。我们怎么能套用他们的说法,把“开放政策”和“门户开放政策”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政策相提并论和互相混淆呢?所以“开放政策”今天我们译成“OpenPolicy”,或更完整地翻译成“Policyofopeningtotheoutsideworld”。

(3)礼仪性、政策性与纪律性的统一。我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大国,作为国家对外的一个窗口,外事翻译要体现我们的文明与礼仪,同时还要注意到与我们的政策与纪律的协调一致。外事是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加快产业国际化进程,根本工作是为了维护国家的长远利益,因此,我们必须以实现对外政策,一切涉外语言当然必须符合政策,具有政策性,这是很自然的。时刻牢记“外事无小事”,涉外语言也都必须遵守纪律,做到“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纪律性也一样是外事语言的一个严格要求。在对外交往中,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忘乎所以”,“敞开心扉”,不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永远应当记住“内外有别”,记住涉外语言的高度政策性和纪律性。

二、外事翻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坚定的政治立场

作为外事翻译人员,最根本的素养就是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警觉性。“外事无小事”,从上面所论述的外事的特点不难看出,外事翻译人员的良好政治素养关系着外事工作的根本利益,是外事工作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在此还值得一提的是外事译员属涉外人员,可以说是处于对外开放、国际交流的最前沿,其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还应牢记外事纪律,应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己任。外事译员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优秀的道德品质

无论是哪种外事翻译(笔译或是口语)都是一种细致又艰苦的工作,是一种默默无闻很难看出成绩的工作。具体说来,翻译是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活动,它绝非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历史条件、等差异,表示同一事物的语言符号会对不同民族引起不同的联想。这就要求译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在翻译过程中不能掺杂个人观点,更不能主观臆造,必须忠实于原意。译员还必须在主动承认中外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跨文化差异的特征,了解外国专家的心理动态,了解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提高素质和知识结构,主动向他们讲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风俗习惯,在工作中达成谅解与默契,主动解决矛盾,,相互尊重。因此,外事译员需要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三)过硬的专业技能

外事译员除了具备上述的政治过硬、道德品质过硬之外,还应该做到专业技能过硬,要做行业的专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过硬的语言技能。外事翻译同其他翻译一样,需要译员具有良好的语言技能,这语言语言技能包括母语素养和从事某种语言翻译的外语素养。翻译是一种双语活动,以语言的对比为基础的。要提高翻译能力,译员必须同时具备两种语言的较高素养,即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较高的文字水平,而且还要掌握母语与外语在语法结构、词汇意义、修辞方法、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同异及处理差异的技巧。在这一双语活动中,任何一种语言素养的欠缺都将严重影响翻译水平和译文质量,达不到从容架起沟通语言和文字理解之桥梁的目的。因此,译员要想驾轻就熟,先决条件是具备过硬的语言技能。

2.过硬的翻译理论技能。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工具,翻译工作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转换过程,它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外事译员只有打好宽厚扎实的翻译理论基础,掌握高超的翻译技巧,才能在外事翻译工作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关于这方面的具体问题,本文将在下面详细探讨。

3.良好的心理素质。外事翻译活动形式多样,富于变化,极具挑战性。外事活动的多样性体现在形式的灵活多变上,比如:领导接见外宾、国际合作事务商谈、演讲致辞、新闻采访,涉外事务处理等等;活动所涉及的领域很广,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等。复杂多变的形式加上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翻译过程中难免会有很多不可预见的问题出现,就算再高水平的译者也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和困惑,这就要求外事翻译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处变不惊,反应敏锐。

三、外事翻译人员应掌握的技巧

(一)遵循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外事翻译自然要遵循较为公认的翻译标准,即由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郭沫若非常推崇“信、达、雅”标准,他说:“不信就是乱译、错译,不达就是死译、硬译,不雅就是走到极端的不成话”。在遵循翻译标准的前提下,外事翻译工作者要力求追随我国历代翻译家在探索翻译审美和翻译活动的一般规律时所创造的“和谐”之美的原则,即达到“文”与“质”、“信”与“美”、“言”与“意”、“神”与“形”、“化”与“讹”等对立统一中求得翻译的和谐之美。

(二)直译、意译、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等方法的灵活应用

1.直译法,就是在保留原文基本形式、形象、民族、地域特色的前提下,用另一种语言表现出原文的信息。

例:TheyPlaycrackersintheairplane——crackhighwithwisetemptation。他们是在飞机上放鞭炮——响(想)得高。

2.意译法是指解释翻译,就是指注意保持原意,但着重抛开原话,重新组合以求达到意义上的等值。有些习语直译别人看不出原意,那么,意译解释则更能体现原意。

例A:齐人捉金Amanmaybeblindedbythelustofgoldandturnedintoathief.如果按字面意思译成:AmanfromKingdomQitookawaysomegold。读者就冤枉了齐人,就不会原谅齐人。

例B:Arollingstonegathersnomoss.生命在于运动,就像户枢不蠹。如果按字表之意译成:滚石不生苔藓。没有多少读者能真正懂得其中的意义。

3.直译和意译合而为一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例:外甥打灯笼——照舅(旧)。Anephewholdshislantern,seeinghisuncle,farniliarfaceinsteadofanewfigure.这种二合一译法有形神兼备的优点,但是避免不了有些罗嗦、超长,而且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作为外事翻译工作人员,除了上述较为基本的翻译技巧外,还应该掌握并灵活运用翻译的增词与减词的译法、嫁接式译法、长句的顺译与倒译法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外事翻译是我国敞向世界的一扇窗户,而窗口工作的好坏,国家形象塑造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事翻译工作。作为外事翻译的工作人员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鲜明的政治立场,爱岗敬业、钻研业务,为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喻云根,新编翻译教程[M].洛阳:中国人民外国语学院,1987.

[4]赵总宽.辩证逻辑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5]任小平.外交口译的灵活性[J].中国翻译,2000(5).

[6]孙致礼.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7]文军,杨梅.外事口译标准初探[J].外语学刊,2003(2).

[8]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9]范东生.文化的不同层次与翻译标准[J].外国语,2000(3).

篇5

从目前各高校动画专业普遍采用的课程体系来看,本科和高职课程建设趋同化严重,除第一学年开设公共课和美术基础课外,第二至第三学年都是开展动画相关软件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课程建设只是简单地把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设为一般公共课和选修课,有些高校甚至直接取消了学生的人文学科教育。现行的高校动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偏向应用性与工具性,忽视历史、文学、哲学、心理学等人文性与普适性的教育。这样,培养的学生在进行内容需要较高文化内涵、主题需要丰富文化创意的创作时,常常力不从心。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获得过于功利化,对于学习效果相对隐性的人文综合素质提升却重视不够。以黄淮学院动画学院的动画专业为例,在学生入学之初,学院就安排了16学时的专业学前教育和4场动画基础讲座,并让学生到基础、前期、中期和后期工作室参观,以使他们更为直观地了解整个动画的制作流程和需要准备的学习工具。但有些学生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趣,总觉得多学会软件中的几个命令更为实惠。这表明部分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习较淡漠,忽视对自我人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人文知识匮乏,道德观念模糊,审美情趣低俗,哲学思维缺失,人文精神淡薄。

人文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个体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加强动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转变其学习观念,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画艺术创作非常有意义。因此,加强专业课以外的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完善自身修养,对高校动画专业学生向复合型动画人才方向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动画产业要求所需的人才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全面和个人品质良好,其中知识结构、个人品质以及专业能力中的团队协作精神、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与人文素养分不开。有些动画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创造力匮乏,创作动画作品时缺乏前期的调研和素材的整理,借鉴别人的东西过多,自学能力较差,对工作和未来也没有明确的定位等问题,就是因为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有所欠缺。因此,提升高校动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有助于其专业技能的发挥,而且有利于其职场能力发展。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参与是息息相关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动漫产业和技术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化,企业对动画专业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动画专业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有利于其辨明动画职业发展方向,对职业道路有效规划。

篇6

[题目]馋猴推车

[要求]

一、通过声、像、演等手段激活右脑,引发学生作文兴趣,唤起大脑有序形象。

二、能把表演的内容记叙清楚,做到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三、通过观察、思考、想像,在形象中感染,达到写文与做人合一,提高品德素养的效果。

[教具]

配乐故事《馋猴推车》磁带(或儿童音乐磁带)、“馋猴推车”活动小图片和放大活动彩色图片(8幅)、毛驴和猴子头饰、儿童带斗小推车等。

[教学过程]

一、听配乐故事,初入情绪。

1.导入: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播放一段故事,听后要请小朋友回答:故事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听完这个故事,老师还要请听得最认真最仔细的小朋友上台来表演这个故事呢!

2.播放配乐录音故事(亦可一边轻放儿童音乐,一边由授课教师娓娓道来):

一个秋天的中午,小毛驴去山上采栗子。他采了满满一车栗子往回拉。山边一个小猴子闻到栗子的香味,舔着舌头说:“栗子,好香!”这时,小猴子看见了毛驴拉着一车栗子走过来,心里想:我去帮小毛驴推车,一直推到他家,小毛驴一定会给我吃很多栗子的。于是,小猴子就去帮小毛驴推车。小毛驴见小猴子这样热心帮助人,连声说:“谢谢!谢谢!”他们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一直向前走着,走着。可是小猴子太馋了,他一边帮着推车,一边偷吃栗子,光挑大的吃,吃一半,丢一半。走了好大一会儿,小毛驴拉着车,已经走到自己家门口。小毛驴拿出一条毛巾擦擦汗,回头看看自己采来的栗子,忽然发现车上装的栗子少了一大半。小毛驴想:这一定是贪吃的小猴子干的。于是大声喊:“猴子!猴子!你在哪里?”小猴子早就躲起来了。小毛驴觉得自己上了当,气得直翻白眼。路边的小红花向他眨眨眼,好像在说:“谁让你答应馋猴推车呀!”

3.听后反馈思考题,并在黑板上板书故事题目:馋猴推车。

二、观察表演,进入具体情境。

1.挂出用彩色笔画的有山间小路和小毛驴住房的两块布景。请两位同学戴上头饰,“毛驴”拉上装满栗子的小车,“猴子”在后面推,按故事内容表演。做到有动作、有语言、有表情神态。

2.表演前板书要求:“仔细观察留脑图,一幕一幕记清楚,图、声、意、感交替出,先后排序最重要。”

3.表演结束,一切实物情景成为过去。小朋友脑子里一定留下了一幅幅“馋猴推车”的行为印象图景,还留下了他们说话的声音,留下了他们当时当地的想法和感觉。请一两位同学上台按故事先后顺序,说说自己脑子里留下的脑图、脑声、脑意、脑感。(脑图指观察到的动作和场景在大脑形成的图像;脑声指听到的声响和话语,形成的声像;脑意指意会到人家在想什么;脑感指对人家感觉行为的理解印象。)

三、图、脑对照,物我合一。

1.给每位小朋友发8张“馋猴推车”小图片(无序号)。要求每人按照自己观察表演后形成的有序“脑图”,在课桌上给系列小图片排序。

2.请一位小朋友做代表上讲台将8张(无序号)“馋猴推车”放大彩色图,在黑板上排序。师生共议,说明图序正误,并说出理由。

3.各人校对桌子上小图片排序正误,并标上序号。然后看图片(或不看图)轻声地把故事自述(或同桌互说)一遍,做到我口说我“脑”,“脑图”符合观察到的实际情景。

四、启发再想像,下笔写作文。

1.指着有序彩图提问:图与图之间,按照内容发展和顺序,是不是可以补上一些图?(如第2与第3幅图之间,可否补上“毛驴”和“猴子”对话的情景图?又如第8幅图之后,可否补上猴妈妈猴爸爸责备小猴子贪吃、不诚实的情景图?)

2.接着随机提问:小朋友,看了表演后,你们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小猴子这种错误会改正吗?

3.拿掉图片,请小朋友按照自己有序形成的“脑图”、“脑声”、“脑意”、“脑感”把这个故事内容写下来,还可以加进各人想像的内容。

最后提示动笔口诀:“头不抬,眼不斜,想不断,写不完。”

附:课堂作文实例

[采用以上设计,笔者曾在一个二年级小班上过一堂情境作文实验课。下面是一个七岁半的小朋友写的作文实录。当时,让随堂听课的家长们检阅篇篇学生习作,都惊异不已。

执教的我看到这篇习作,亦顿发“三个没想到”的感慨:一是没想到一个二年级(上学期)的小朋友能当堂写出五六百字的记叙文;二是没想到小朋友能用上“改过自新”(虽然用法上欠妥)、“悄悄溜走”、“于是”、“夸奖”等词语;三是没想到小朋友想像力如此丰富,续写了这么多合理的内容,反映了儿童向往“有错就改,纯真做人”的美好愿望。]

篇7

1.正确的语音传递能力:即发音准确、吐字清楚、声音适度及使用合适的语调、语速、语气,增强话语表现力和感染力。

2.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运用正确、简洁、委婉、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

3.巧妙的内容组织能力:即紧扣话题讲述见闻,当众即兴简短发言,条理清楚地安排内容,根据不同场合、气氛、对象组织内容、调整内容。

4.恰当的体态表现能力:即通过表情、手势、体态变化等增强话语表达效果。

二、遵循口才训练的基本原则

1.民主性原则:

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善于倾听学生意见,放手让学生讨论、争论、辩论。学生说错了,绝不讽刺挖苦;学生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甚至顶撞,绝不强制压服,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个个跃跃欲试、人人各抒己见的口才训练氛围。

2.层次性原则:

口才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按年段分解训练目标,组织训练活动,形成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口才训练序列。如:从说好一段话到叙述事情、讲述见闻再到出口成章;从说准到说顺、说细再到说完整。既要适当降低坡度,夯实各阶段口语基础,确保目标到位。又要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通过及时调控,使层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渐入佳境。

3.科学性原则:

口才训练不仅要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还要教给学生说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引用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等表达技巧,旁征博引,使论证逻辑严密、充分有力。

4.全面性原则:

口才训练以语文课听说读的能力为基础,又要立足于听说读综合能力的提高。要使它获得最佳效果,结出丰硕果实,须注意四个结合:(1)语言与思维训练、内容与形式训练互相结合,互相渗透;(2)听说读写训练互相结合,互相促进;(3)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互相结合;(4)因材施教与全面提高互相结合,力求形成全方位、多触角、多形式的训练体系。

5.示范性原则:

教师应加强语言修养,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语言功夫,讲究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锤炼,使自己的语言清晰流畅、形象生动、妙语连珠、扣人心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发挥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三、创设口才训练的特定情境

1.实物演示情境

(1)看物说话:即看实物说话、看模型说话、看图片说话、看场景说话及观察大自然说话。(2)操作说话:即借助手工制作、生产劳动、实践活动说话。(3)实验说话:即通过直观演示、科学实验、文体游戏等活动训练说话。

2.音像表演情境

(1)声像配音:听一段音乐,展开想象编讲故事;看一段录像,根据画面配旁白,按照口形配对话。(2)影视评说:看百片、读百书,举办口头影评、书评或观后感、读后感交流活动。(3)话剧表演:这里主要指课本剧表演(小学语文课本剧已汇编成册出版发行)。

3.角色模拟情境

(1)生活舞台: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实际角色,如接待客人、探望他人、求助别人、购买物品,在适当场合说出最适当的话。(2)道德法庭:创设法庭场景,按程序对品德不良行为进行审判,评其美丑,论其善恶。(3)商品洽谈会:模拟交涉、谈判、广告,采用迂回婉转的语言,介绍商品性能、用途、使用方法,为确保自己的合法利益据理力争。(4)记者招待会:开展调查、考察、采访,明确采访目的,设计采访问题,召开“记者招待会”,以记者身份口头报道采访结果。(5)新闻会:布置学生收看新闻,安排时间让学生简明扼要地汇报国内外大事。

4.信息交流情境

(1)天南地北: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组织学生自发聊天,如:“街谈巷议”、“说三道四”、“海阔天空”等,让学生畅所欲言,侃侃而谈。(2)异想天开:结合科幻影视、读物,进行科幻内容讨论,发挥创造想象力,培养口语能力。(3)开心一刻:广泛收集小品、相声、笑话、歇后语等幽默语言与故事,让学生汇报、表演、运用。(4)热门话题:围绕衣食住行等学生最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5)每日演讲:开展每月故事会和每学期“读书报告会”。

篇8

哲学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主体的,能动的。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活动同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时指出,“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正是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决定了人具有不同于动物的特有性质----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道德素质,指的是个体的人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依据其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所选择的道德原则,自主、自觉与自愿地作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素质或能力。

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就是依据社会需要确立目标,以人的主体性本质特征为基础,在德育过程中充分发掘并发展人的主体潜能,使之形成主体性道德素质。

2.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自主经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主体不论是哪种所有制的经营单位,都有独立的产权、经济利益和经营意志,同时要对其经营结果承担风险和责任,即成为真正自主经营的实体。市场经济也要求人人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没有主体意识的成员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变革和竞争的现实。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们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也必然要求人们能自主地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同时,市场经济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从而使人们生活在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市场经济培养的主体性,既可以使一些道德主体提高道德境界,也可使一些道德主体为所欲为。例如:当带有禁欲色彩的东西受到冲击时,可能产生重视金钱并用诚实劳动去获取它的效应,也可能产生金钱至上和拜物教意识;当唯上唯书、消极保守、盲目服从的观念受到冲击时,可能产生离经叛道,我行我素,绝对自由等观念。在这里教育的作用十分重要。我们培养的学生最终要独立地面对社会上各种实际道德问题,一个缺乏自主性道德素质的人很难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中把握住自己,因此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适应时代的要求,符合时展的需要。

3.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适应青少年发展特点。

人的主体性在青少年时期得到充分发展。在这个时期,生理上的成熟使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他们渴望独立,对一切都不愿顺从,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随着身心发展,他们思维品质也有了相应的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他们不愿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思想、态度和建议,经常要做一番审查,甚至有时持过分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他们开始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思维和主张,已能够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想。青少年主体性的发展为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又将使青少年主体性潜能得到发展。

二、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主体参与模式

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应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同样是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种教育的基本思路是以现在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素质为培养目标,围绕发展学生主体性潜能组织德育活动,最终使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素质。依据这个思路形成的德育模式可以称为“主体参与模式”。

1.主体参与模式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扬弃。

国际教育理论界曾经提出了一些道德教育的模式,这些模式各有其优缺点。

①“美德装”模式。一般是由成人先从社会的道德价值体系中途出重要的道德规范,由成人教给学生,通过一次次循环加深,最终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这种模式重视道德内容的传授与灌输,但把学生置于被动性地接受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②“道德价值澄清”模式。这种模式认为,现代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里,其价值观念陷入了混乱境地,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帮助他们澄清价值观念的混乱,使其获得明晰的价值观念。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强调道德价值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道德价值的判断和评价能力的训练,其不足之处是否认有普遍的道德内容的传授。

③“认知发展”模式。柯尔伯格指出:“这种方法之所以是认知的,是由于它认识到,道德教育尤如理智教育一样,是以刺激儿童就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从事积极的思维为基础的。它之所以是发展的,是因为它认识到,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各个阶段的发展。”这种模式是把重点放在促进道德思维能力上,忽视道德内容的传授。

主体参与模式不仅注重德育形式,而且也注重德育内容,认为内容依附于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社会里,强调一元化的价值观和共同的道德准则。借鉴“美德装”模式,“道德价值澄清”和“认知发展”模式的优点,在教育过程中,既要传授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又可以把其它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摆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最终通过主体内化达到自主道德认识素质的提高。

2.重视道德实践是主体参与模式的基本特征。

主体性道德素质不仅包括自主道德的认识素质,还包括自觉道德践行素质与自我道德调控素质。主体性道德素质是“知”与“行”的统一,它不仅要求受教育者把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内化,还要求把内化的道德观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这种从“内化”到“外化”的转变靠的是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道德意识的外化,是个人施之于他人和社会、社会施之于个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且具有价值意义的活动总和。早在古希腊时期,伦理学就被公认为实践的科学;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不仅强调道德必须以信仰为前提,而且强调道德必须化为人的行为和践履义务的活动;近代的康德、黑格尔等也认为道德具有实践性。不能付诸实践的观念,是不能称为道德观念的。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也有相当多的思想家把道德的本质看作道德实践,如宋明时期的陆象山、王阳明等都认为“行”是道德的最基本的内容和最本质的特征。道德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是个体发挥主体能动性的重要形式,因此主体参与模式把道德实践作为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课堂学习主要完成自主道德认识素质的培养,而自觉道德践行素质与自我道德调控素质的培养主要靠课堂学习之外的道德实践活动中进行,道德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军训、各种无偿的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更主要的、大量的、经常的道德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包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中,自觉地将正确的道德认识实实在在在地付诸行动,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个体还在实践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矫正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自我完善。

综上所述,主体参与模式从内容上强调统一的道德标准和一元化的价值观,从形式上强调发掘发展人的主体潜能,并认为主体参与的主要形式是课堂学习和道德实践,课堂学习和道德实践在培养人的主体性道德素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有助于个体实现“内化”与“外化”这一道德品质形成的完整过程。

三、主体性道德素质培养的关键在教师

篇9

在现代消费观念中,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牛排”,也购买炸牛排的“吱吱”声。所以在现代商场中,服务这种无形的因素可能比有形的因素更重要,可能影响顾客的忠诚度与长期的满意度。在“终端为王”的年代,零售商场的营业员的作用,类似足球场上的前锋,其“临门一脚”决定着自己团队的所有前期努力是否有效,决定着团队最终是否“得分”。

一、零售服务过程中顾客的“感知性”

“存在决定意识”。要想让人接受某一事物,前提是必须让人对该事物有好的“感知”。商品的功能是满足人们某种需求,“有用性”是其存在并具有竞争力的前提;但有用的商品要顺利售出,就必须让其潜在顾客“有感知”。商品虽有用却无知无觉,或虽有用有知却感觉冷漠,或虽有用却感觉不好,都不可能使顾客产生购买欲望,导致商品价值难以顺利实现。当顾客消费经验还不成熟,当商品的可选择性超强,当人们仍然担心遭遇购买风险,当人们仍然对“眼见为实”的现场购物观念抱有偏爱时,商品能否顺利售出主要决定于顾客进入商场后的购物过程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来自于三个方面:顾客对商场服务规范的信任,对营业员服务态度的认可,以及对营业员所体现的商业服务形象的评价。本文着重探讨的购物现场服务,集中探讨营业员的服务行为对顾客“知觉”的影响。

1.营业员是零售服务的主要承担者

美国学者AlanDutka对服务一词的含义界定,支持了营业员是零售服务的最主要承担者这种观点。他认为,服务包括以下内容:为顾客提供真诚、有礼貌的服务;以适合顾客的角色或方式为顾客提供服务,成功实现角色转换;掌握服务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并以诚恳的态度为顾客服务,以保证这种服务具有可靠性;提供顾客期望得到的服务,增加顾客最终得到的价值;具备优秀的沟通技能并及时给予顾客回应,实现营业员与顾客的良好互动;竭尽全力为顾客提供所能做到的最好的服务。为了让营业员能够主动为顾客提供服务,承担主要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他主张零售商店应给予服务人员一定的权限以确保在一定时间内解决顾客的各类问题。

美国安利以直销员为商业主体的模式的成就令人刮目。我们不否认从报酬激励制度上看,安利的业务员是从追求自己的业务绩效出发而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的。但因绝大部分顾客受到了充分的尊重,简单方便地学到了商品知识,享受到了近乎完美的售前售中服务,产生购买行为顺理成章。业务员随叫随到解决疑难的售后服务,及其商品不错的“有用性”,虽然价格昂贵,替代品众多,也心知肚明业务员的利益动力,但不少顾客对其仍是偏爱有加,成为安利产品的忠实顾客,尽管他们并不想加入安利的业务员队伍,获得通过这一渠道销售能得到的利益。观念上人们可以把安利的营销看作是一种传销模式,但如果不去探究这一问题的是与非,我们可以看出业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顾客的购买行为。顾客并不都是从商品的性价比,或者从假定的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决定是否购买安利产品的。

2.营业员服务态度可以提升其服务形象

有人说,中国移动在前厅的优势是其营业员风姿绰约,颇具亲和力。这实际上是称赞中国移动服务大厅的营业员外表挑选得好,对顾客有吸引力。刺激顾客感觉的营业员形象“存在”,包括顾客感观能感觉到的长相(高、矮、胖、廋、美、丑、黑、白等)、形体语言(肢体动作、脸部表情等)、语言态度(语音、语速、语调等)、业务熟练程度和敬业精神。除长相为先天因素外,其他诸因素均可后天改造。先天长相会影响顾客的购买情绪,但不是决定因素。一个甜美的微笑给人心的温暖远胜过面无表情的冷美女。从上述“感觉”例子中我们发现,有很多顾客进入商场的开始时根本没有购买动机,只是随意看看。但在现场与营业员交互的过程中,最终接受营业员建议而作出购买的行为,或者本原想购买的是一种商品,因为营业员的建议而购买别的商品,这种现象还非常普遍。女性顾客受营业员态度、专业素质影响程度高。男性顾客更乐意接受美女的销售,但若该美女营业员具有亲和的服务态度和内行的商品知识,成交率一定会提高很多。

3.营业员的服务行为的规范

商店营业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是诚信、公平。不诚信使人望而却步,不公平更使人无法接受,而产生更激烈的冲突,正如我们平时的体会,受到不公平的评价,会引起冒死的抗争。但在商场里,诚信和公平经常是隐性的,不易被顾客感觉到,甚至不诚信不公平的内容还会包裹在“情义”、“服务”的华丽包装中被顾客接受。欺骗最终会露馅,但由此产生的代价是:顾客被欺骗了感情、损失了金钱;商店失去了顾客信任,丢失了市场。若不诚信,不公平行为成为提高销售业绩常态,对于全社会来说,是诚信被放逐,公平被践踏,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文化倒退。

另外,在商场里经常会产生的一种不诚信、不公平的现象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也会通过营业员的行为反映出来。在大量竞争性商品存在的时代,商品广告的“星球大战”最终要靠落地上柜才能得到效果。这就为营业员提供了可以有效影响顾客行为的机会。一些希望通过不当竞争占有市场的企业,会通过一定的利益驱动,使营业员在向顾客介绍产品时,卖力推销自己的产品,拦截顾客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以营业员这个终端环节,实施不正当竞争的手段。营业员的行为就背离了正常的商业规范,成为不正当竞争的工具。但是这种行为最终导致顾客对商场不诚信、不公平行为的反感,最终伤害的也是不正当竞争者。

二、扭曲终端营业员行为的商业动机

我们认为,扭曲终端营业员行为的原因,不都是经营者的主观故意因素,也存在一些经营者对经营认识的误区。

1.不适当的成本领先策略安排

零售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其成本中劳动成本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许多零售商在成本领先的策略安排下,往往从见效最快的人工成本入手。当前我国劳动市场上大量的低文化素质劳动者的存在也支持这种成本策略。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低文化素质的营业员学习能力差,企业对其的培训也只停留在商品上架、盘点、核价、开票等保证企业经营安全的基础问题方面。营业员对所负责销售的产品缺乏必要的知识,难以在销售过程中正确地为顾客提供服务。还由于这些低价劳工绝大部分来自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农村,基本不了解城市人的生活习性、和有效沟通的文化,不具备对顾客指导的专业能力;其次,对应企业低成本策略,低素质人员报酬也低。又因营业员的工作入门门槛低,导致其被替代的几率也很高,营业员缺乏就业安全感,必然产生员工难以忠于职守,服务粗糙的短期行为。2.不当的激励

不少零售企业(包括生产企业的专卖店)为激励营业员多销售商品,对营业员的激励手段主要为两种:一是给定一个较低的固定工资标准,再视营业员每个月的销售业绩给予奖金提成;另外一种是给定一个最低限价,在企业希望的一个较高的指导性售价范围内允许营业员在此区间灵活处理,也即营业员在不突破最低限价条件下具有自由定价权,售价高出最低限价的部分作为营业员的提成。这种激励政策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将商店变成了议价市场或信托商店,可以讨价还价。甚至有些个体商店的营业员在营业中会采取强行销售,虚假宣传商品等手段,裸地追求营业额。

3.营业员自身对优质服务的误读

长期以来,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一直被商家奉为最重要的服务因素。不少营业员极力地贯彻这一要求,但贯彻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零售商场既是购物场所,也是休闲去处。而有些营业员并没有理解这一点,没搞清所有来店顾客都只是潜在顾客。许多营业员在潜在顾客离柜台尚远时,一句“请问你要买什么?”结果是顾客即刻避而远之。即使带着购物目的而来的顾客,是否在走过相应的柜台的第一时间便产生购买也是不确定的。不审时度势的热情会打扰顾客的自在,将其推离柜台和商店,也损失了可能的销售机会。

三、零售商店的营业员管理——提升顾客“好感觉”

1.重视营业员资源

营业员的服务在顾客可感知因素中起着“临门一脚”的关键作用,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质量起着赢得顾客和失去顾客的阀门作用。这一环节任何企业都输不起。成本领先竞争战略的实质是在保证质量不低于竞争对手前提下,所有工作最有效率而产生的最优“性价比”。有经验高素质的营业员可以以一当十,提高成交效率,提升顾客可感受到的优良服务品质。人力成本控制不是由低素质劳动力和低工资的来实现的。

2.正确认识营业员行不当行为的后果

在零售过程中,要使顾客在接受服务中产生好的感受,就要很好研究营业员的行为规范、服务态度和服务形象。营业员的规范行为使顾客产生信任感,营业员的服务态度会影响顾客沟通的意愿与感情,而营业员自身的形象会影响顾客购物的感受。这三者不能或缺,若缺了任一方面均会在顾客心中产生不良感觉而影响成交。如下表所示:

3.获得顾客“好感觉”的营业员行为培养

(1)零售健全服务规范和其他规章制度,特别是严防有关厂商贿赂方面的规章制度;

篇10

我们深深感到认真学习党和政府关于九年义务教育方针政策是贯彻执行九年义务教育教学的思想保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是多么有战略眼光的决策。教育者应当有要求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感,让学生胸有大志,这不是空话、套话,而是教师们的切身感受。

义务教育正是为实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一宏伟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国策,它的性质是公民素质教育。为实现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以下称义务大纲)”是面向大多数学校和大多数学生的。化学义务大纲一开始就指出:“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指导思想,切实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如上所述,我们体会到:学好政策,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使用好新教材的前提和关键。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义务教育不是只为培养少数尖子学生服务,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注意培养“两才”(学习人才、普通劳动者型的建设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偏爱优等生、忽视中差生的弊端。

我们的目标既然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围绕新教材所进行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自然就是在努力完成提高国民素质这一艰巨而宏伟任务。立足点正确了,思想基础建立了,具体的落实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认真学纲,深入领会大纲,使新教材的实施得到保证

新大纲制定得十分切合实际,内容具体而翔实,便于教师实施。每个初三化学老师对新大纲的学习不是读一遍就可以完成任务的,不仅要通读、细读,更要结合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去学,才能把握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对于新旧大纲中有所改动的地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常常是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要认真领会,要充分理解义务大纲对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是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最终要求,教师若按照大纲,结合教学过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用螺旋上升式的教学思想,制定每章每节的目标,并达到各项目标,最终完成义务教育任务并不难。这里要强调一点,学纲,研究大纲是每个教师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任务,不学纲、不钻研大纲是不可能用好新教材、把握好教学的尺度的。新大纲对每部分知识点都点明了教学要求,这就是对这个知识点的考试和评估要求,也就是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将必然成为今后编写教材的依据、教学的依据、考试的依据和教学评价的依据,从这点上讲,不重视大纲的学习是万万不行的。

在这里我们一再强调对大纲的学习,正是由于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的老师对此不甚重视而大声疾呼的。

我们也感到在学纲、钻研教材的同时,作为教师一定要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绪言部分,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初步概括地告诉学生化学学的是什么,其作用如何,应当怎样学,介绍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最基本的概念,教师一方面要领学生跨进化学的门槛,另一方面要为以后的学习铺路、搭架子,其结构是从学生常见的物质世界引入门,进而说明物质世界的宏观存在,物质的多样性及物质世界永恒的变化,新教材中常用提出问题、启发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这给教师和学生中搭起了一座座互相沟通的桥梁。绪言部分的实验比统编教材多,现象更明显,更具有直观性、代表性,教材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实验一步引出了物质性质、物质变化等概念后又进一步归纳出有关物质组成等多方面的结论。这一编排非常符合初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这部分对概念、对知识的论述,大多是宏观的,给学生留有余地,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将对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一步步完善、深化,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急于求成,而要一步一个台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最终达到教学要求,这方面我们的老师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如提前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化学用语,联系实际让学生尽快掌握化学用语等。

二、研究大纲,钻研教材,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在使用新教材,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大纲为纲,结合学生实际,以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来定教学进度。

由于各校生源不尽相同,学生的原有基础不同,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教法,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掌握好教学进度,最终达到大纲对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要求,这是从大的方面进行因材施教,具体到每个学生也还有因材施教的问题,这在后面还要论及。

2.把思想素质教育贯穿在初中化学教学始终,重视对学生进行志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这方面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般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1)注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国情、省情、市情,大讲化学事业在解放后突飞猛进的发展。甘肃有着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和发达的冶炼工业,兰州是一座现代化的化学工业城市,自然有不少可讲的实例、可参观的场所,教师在讲课中常联系,合成橡胶、化肥、炼铝冶铁等工业生产实际,内容更生动、形象,学生们也爱听并容易接受。

(2)注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环保问题自然要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尤其在兰州这样一座发达的化工城市,有着结合实际进行环境意识教学的良好基础,能较好地让学生把社会环境、社会需求、社会实践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同时,让学生不妨算算国家的人均资源帐,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有点危机感还是有好处的,他们长大承担国家建设重任时会更加爱惜资源,爱护环境。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要注意从化学学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去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寻找思想政治教育与化学知识教育的结合点,使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知识之中,切忌为思想政治教育而教育,使二者成为两张皮。

3.正确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能力包括诸多方面,对初中生来说,主要有:学习、掌握、理解、分析、归纳、综合、演绎大纲所要求的初中化学知识的思维能力(这里也包括了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能用所学化学知识理解和处理有关涉及化学信息的问题的能力)。

还应注重培养初三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尤其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人人动手做实验,个个动脑想办法去完成实验。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与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老师及时给予正确引导,这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1.素质教育的观念尚未牢固地树立起来,部分老教师留恋旧教材,还是觉得统编教材更系统,讲得更透彻一些,使用了多年的统编教材更顺手一些,时不时的、自觉不自觉地又按统编教材的系统上课。

2.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牵制,担心考试试卷会出现自己没有讲到的已删减了的内容或选学内容,因此,该舍的不敢舍,该略的不敢略,把大量的时间挤到总复习中去,影响了对主体教材的讲授,也不敢大胆创新使用新教材,课时自然感到紧张。

3.部分实验还是没有做到人人动手,个个动脑,对“练习”、“初步学会”的层次把握不准。

四、建议

1.进一步深入学纲(对附录也应重视),切实领会大纲精神。因义务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没有按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和顺序编排,而是按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等四大块编排的,因此,建议教师在备课时,在教材和教案中相应章节的位置注明大纲的要求层次,并由此而定教学目标。

2.对照大纲,充分领会编写者对全书、各章、各节的编写意图,掌握初三化学的知识结构,教学中方能高屋建瓴。

3.继续改善设备,强化实验,强化对实验过程的指导,真正做到人人动手,个个动脑,即使学生做错实验或做得不成功,也要让学生实事求是地写出报告,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改进的办法,最好再重做一次,鼓励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篇11

二、坚持全面发展,提高办学质量

应试教育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教育内容的片面性。由于以选拔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又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手段,加上现行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教育内容区分为考试科目和非考试科目,于是考试内容的教学被强化和扭曲。一方面,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另一方面,不仅德、体、美、劳等方面被严重削弱,而且智育中的非考试科目的教学也流于过场,考试能力以外的书写、动手、口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被严重忽视,造成了学生素质的诸多缺陷,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推行素质教育,实现同志在今年3月28日国家教委召开的交通大学负责人座谈会上提出的“两个转变”,即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要全面的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坚定不移地贯彻“两全”方针。改革是迫切的,也是艰巨的,必须积极稳步推进。

在当前转轨的启动年,要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做到开课标准化。

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是经过教育专家充分酝酿研究制订的,是经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也是具有科学依据的。各校都必须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取消什么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2.狠抓课堂教学,做到教学规范化。

课堂教学应该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进行改革的同时,必须牢牢抓住教学常规不放松。备课做到“三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抓住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把握“两法”(教法、学法);克服“三脖(教态病情绪并语言病);提倡学、思、乐、摈弃“三重”“三不重”(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思、重管不重趣)。搞好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出路。

3.坚持活动课的开展,做到活动课正常化。

汩罗人有一句口号:向手指头要素质。这就是说搞素质教育其基本做法就是使学生多动手。活动课程是现行课程计划中的一类课程,与学科类课程是并列的关系。它是由学校正常设置的,教师有计划地采取正常教学手段进行指导的、有一定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它不能混同于“课外活动”和“课外兴趣小组”。因此,学校一是要坚持开设、开展活动课;二是要求配置专职或兼职的指导教师;三是教师要采取与学科教学相同要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的;四是对学生而言,既要求必须投入活动中去,又可以有所选择,做到有的活动必须参加,有时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活动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使学生个性、天赋得到发挥。坚持活动课程的开设和开展就是把握了素质教育契机,打开了素质教育的窗口。

4.重视音、体、美、劳课教学,做到教学内容全面化。

音、体、美、劳课是学科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在应试教育盛行时期得不到重视,列入“副课”,属于非考试科目,教学时间往往被挤占,教师的教学也往往流于形式。这种教学内容的片面狭隘性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推行素质教育就必然地要扭转这种不正常的思想和做法,大力提高音、体、美、劳课的教学效果。要搞好这些学科的教学,一是要端正思想认识,摈弃主、副课观念,将音、体、美、劳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使教学内容全面化。二是要具备和培训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教师,而且要将这些教师同原所谓主课教师同等对待,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三是要有正常的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学目的、教学检测措施。四是学校要保证提供相应的场地、器材。五是在管理上要制订一定的考核办法,将这些学科的教学列入目标管理。大力提高音、体、美、劳课的教学质量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