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建筑材料检测论文

建筑材料检测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0 15:05: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建筑材料检测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建筑材料检测论文

篇1

1.2环境温度与湿度。建筑材料的性能受有很多因素影响,例如湿度以及温度,为了使试验结果才具有可比性,在标准中对于材料测试时的环境条件以及养护等问题都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必须严格的遵守这些相关的规定。

1.3数据处理。在进行试验检测时,对于不同的材料,要对其试验的结果数据进行取舍,为了避免试件在试验结果上存在较大的离散性,并导致试验结果与标准存在严重的差异性,我们就要在试验中要特别注意,试验结果的数据时常会出现高于或低于预期的结果,而同一组试件中数据也有相差悬殊的情况出现,每种材料的取舍方法都有明确的标准,因此绝对不能只将数据的结果进行简单的相加来计算。必须要认真的对待并且查明真实的原因,及时做到重复实验,这样才会避免同一试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出。

2目前在建筑材料检测中所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我国建筑材料检测的情况来看,受到竞争压力的影响,一部分的企业和个人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往往在材料检测过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之检测工作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从而导致了材料检测结果失真,检测合格的产品,实际上根本没有达到施工标准和设计要求,下面就具体分析以下存在于材料检测中的诸多问题。

2.1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建筑公司涌现出来,在众多的公司中,有些公司实力雄厚,有些公司在经济实力以及人力资源方面就会相对较差,也就是说我国建筑行业中企业实力良莠不齐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也导致了建筑材料问题丛生。一部分企业在材料质量重要性方面认识不够透彻,检测工作是浮于表面;有一部分公司目光短浅,为了谋取眼前利益,以次充好;还有一部分企业甚至对于质量检测不闻不问,毫不在意。这大大增加了工程隐患,影响工作质量。

2.2对于我国目前来说,建筑工地在需要建筑材料的时候,将收取到的材料根据批次取样然后送检,这种做法大大的延长了建筑材料的堆放时间,而且企业对于材料的验收也是十分的不方便。检测现场和施工现场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场地,而且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的取样一般都是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而检测单位的人员只在检测场地对样品进行检测,而且只对送来的样品的检测结果负责,这就导致了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实际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3因为我国目前有很多的建筑公司都是股份制公司或者是私人进行承包的。为了能够得到更大的利润同行之间的竞争更是“不择手段”,因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了市场的“乱、假、缺、低”等现象。

3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对其具体的控制措施进行研究分析:

3.1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控制。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前,就必须要经过全面的检测核对,工作人员要将设计图纸、文件以及各种合同进行全面整理、分析和了解,从而为检测工作提供依据。然后就是需要进一步了解材料的规格、强度以及等级品种等,选购材料时,就能够充分的保证材料的价格和质量以及供货的及时性,能够有效的选择优秀的供货厂家,这样既能提高工程的质量,又能很好的控制工程的造价成本,对于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控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2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材料在进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非常关键,对于每一种进场的材料,检测人员都应该从品种、规格、强度、型号等全方面入手,要将这些数据信息与施工设计要求一一对比、核实,从而判断两者是否完全一致。只要是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不管是原材料、部件、还是半成品,都需要产看生产编号、规格以及质量合格证书等,同时还应该具备质量保证材料,合格证上要标明日期、公章以及批次等,发现标识标注不清的材料要进行重抽检或者要求厂家退货。

篇2

2对建筑材料检测取样的数量以及方法的应用

在建筑过程中,对建筑材料检测,经常采用的方式是取样检测,这种方法对工程和材料整体质量有一定影响。但当工程量较大时,就不能对建筑材料逐一进行检查,既耽误工期又损耗人力物力,所以只能利用取样检测方式,采用合适的方法,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或正确的检测部位,使用得当的方法,会使误差降到最低点,如果方法不得当,也会造成取样测量较大的误差出现。因此,在对建筑材料检测取样时,要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如:(1)取材时要注意放置的环境,保证取样要规范,对于膏体、水性物质、乳液等材料,应将样品适当搅拌,装入洁净、干燥、密封的容器内;(2)根据各种材料总量不同,合理取材。这样可以控制整体材料质量问题,分批取材,取材数量要完全按照标准进行;(3)样品取回后的摆放问题。要依据标准摆放,不能随意放置,做好标记,并由专门人员对样品进行管理。

3确定检测项目

建筑施工的过程,也是对建筑材料检测的一个过程,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建筑材料的种类也日渐繁多,要根据施工项目确定建筑材料,这就需要确定好检测项目之后再对材料进行多次检测,反复试验。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检测:(1)项目确定后要全方位检测。一些企事业单位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主要依靠对材料抽检,缺乏对材料检测的全面性,对于这种情况,必须对材料检测实施综合性检测,包括第三方检测和施工单位自检,要体现出检测的全面性、规范性;(2)根据项目的用途、性能等多项因素,同时需要保证建筑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再确定项目施工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3)了解材料的特性,需达到建筑工程项目要求,在建筑施工阶段所使用的材料,要具有较强的保温、耐压等性质,同时还要考虑其物理特性,根据材料的导热系数以及燃烧性能等对热工性能进行分级检测。3.4检测场所的环境控制材料检测对环境的要求很严格,不同的材料要有不同的环境,根据国家检测场所环境条件要求标准规定:(1)不同温度、湿度下,检测出来的数据会有差异;(2)检测数据要求一致实验室资质符合国家要求;(3)检测人员身心健康适应检测工作;(4)检测场所要有相应监控设备,以便记录当时检测所处环境条件。3.5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建筑材料检测准确率,,离不开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当前,有些新兴的建筑材料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大量精准仪器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测量,以此来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精准度,引进先进仪器的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检测人员要了解和掌握该机器的各项性能,对该仪器进行有效操作,提高检测效率(;2)引进设备时要考察该设备生产商家的资质条件,如果设备在功能上超出应用范围局限,就要对其进行检定或者校准,方可使用;(3)定期的检查维护检测仪器,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篇3

2.关于材料检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基本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品的性能及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这一来是生产的企业要保证质量,二来也需要合格的实验室为社会和建筑材料的使用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可靠可信的检测数据。近年许多报道都显示了实验室的数据很难让社会信服和承认,这就说明了建材检测实验室只有保证出具的数据准确可靠才会具有竞争力。作者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认为如果将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实验室中,对影响检测数据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将检测工作的全过程和设计的其它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把影响检测质量的技术和人员等因素加以有效控制,解决检测当中的问题。

3.关于建筑材料检测的取样及试样处理

3.1取样的一般规定所选的试样必须是有代表性以保证所得到试验结果的代表性。因为在实际过程中,不可能将全部材料都进行试验,但是又需要坚持建筑材料的性能,所以一般是从材料的总体中抽取若干个体,组成样本进行试验。目前工程界通常使用的抽样方法有以下几种:简单随机抽样、周期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体抽样以及多级抽样。具体的介绍可以参阅相关资料,作者在这里提醒的是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试验中,一般前两种抽样方式使用的较多。而在大规模的研究试验中可以采用后三种抽样方式,根据作者的工程实际经验也可以先用后三种方式,最后综合采用随机抽样,得出的样本进行检测试验。

3.2检测试样的处理很多人用相同的试样根据相同的试验步骤却得到不同的试验结果,这主要是在做试验时没有重视试样的处理。有关资料显示,为了满足试验设备或者试样方法的要求,多数试样在取样后,都要进行试样处理。比如说大的试样需要制作成小规格的试块;而含水量较大的试样是根据相关要求是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为了保证试样的水分在规定的范围内;有些颗粒状的试样可能需要加工成粉末状;还有一些墙体材料需要在实验室中砌成试验墙体等等。如果实验员在注意这些试验问题时,就可以做出较为有效的试验。

篇4

Abstract: Building materials are used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materials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project, and it is the foundation and guarantee of quality control of the whole project. How to use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esting and strict control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tec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measures to control.

Key words: building materials; detection; present situation;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5

1建筑常用材料性质以及检测

一个建筑工程要想达到合格的建筑要求和目的,首先要对其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保证,选择合格优质的材料然后通过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目前来讲,在建筑项目中通常采取的材料,其基本的性质主要有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工艺性质。所谓力学性质主要是包括材料的抗压、抗弯、抗拉伸以及抗剪切等的强度;物理性质则主要是材料的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吸收率、导热性能以及孔隙率等方面。通过保证建筑材料使用的质量可靠性来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对这些材料比如钢材、沙石、水泥以及沥青等进行检测。

首先要对材料的检测项目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材料是否合格做出准确而科学的判断。建筑材料的检测项目主要有:(1)钢筋焊接:抗拉的实验;(2)钢筋原材料:进行拉力实验、缩性实验以及冷弯实验;(3)水泥:需要检测其5大指标主要有细度、终凝时间、初凝时间、强度以及安定性;(4)碎石:检测压碎值、针片状含量、含泥量以及级配等指标;(5)沥青:需要检测其三大指标软化点、延度和针入度。

在了解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项目之外,便是要进行试样的采取。在试样的选取时必须要使选择的试样具有代表性,通常是在一批材料里随机的对不同部位的样品进行抽取实验。取样的位置和方法也要注重合理性,必须要符合取样要求,不能随意取样。

同时,试样数量也是影响取样检测结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数量太少由此而来的误差也会相对较大,有时可能会得到相反结果。所以,试样在取样量、取样方法以及取样部位等都需要满足要求。

材料在检测时会存在一定误差,比如实验方法不正确、实验的温度和湿度等不合格,以及一些人为原因。通常人为原因是导致误差的主要原因,操作人员不按照正常要求进行实验,这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差错。比如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钢筋出现了缩颈便停止而不是将钢筋完全拉断,这就是一种操作错误,在此基础上得到的伸长率是不准确的,得到的伸长率由于没有拉断钢筋而低于实际值。所以必须要掌握好正确的实验方法,避免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错误。

在完成取样以及检测实验之后,便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由于各种原因,在同一组试样的检测结果数据有时分散性会比较大,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具有足够的准确性,所以需要对一些材料的实验结构进行处理。在进行水泥强度测试时,如果一个试样的强度超过了平均值的1.1倍,那么就需要对该数据进行删除,而将别的实验数据作为结果进行处理。同时,一些检测项目因为有固定的检测方法,所以不仅仅是实验数据的简单叠加,需要进行相应的科学处理,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因此,数据的处理也是质量检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2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包括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这些材料种类繁多并且性能各不相同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目前我国建筑项目大多是以分包的形式进行,建筑单位中标之后会将整个工程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分包给别的公司,这就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较难的问题,并且一些公司在施工时没有充分认识到施工材料质量的重要性,在使用材料时只对数量进行验收但忽略了质量的检测,就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存在材料供应没有计划性、没有标识牌、堆放不够规范,并且管理措施也跟不上,使得水泥、钢筋等材料变质等问题发生,受到其影响。在材料检测时不及时、不严格,用不合格的材料当做合格的材料来使用。钢筋等施工材料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采购,材料半成品构件也没有及时进行检测就安装,这些都存在严重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3建筑工程常用的材料性质和检测项目

建筑工程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密实度、吸收率、抗冻性、导热性等)、力学性质(如抗压、抗拉、抗弯、抗剪等强度)和工艺性质。修建市政工程首先要把好材料关,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就能确保市政工程质量。对建筑工程建设常用的钢材、水泥、砂、碎石、回填土、沥青等,首先要知道材料必检的项目,才能对材料合格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以下列出几种常用材料的必检项目: 1)钢筋原材料:拉力试验、冷弯试验、缩性试验; 2)钢筋焊接(搭接焊):抗拉试验; 3)水泥(常规五大指标):细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强度; 4)砂:级配、含泥量、细度模数; 5)碎石:压碎值、含泥量、针片状含量、级配。

4 建筑工程常用材料检测频率

1)钢筋原材料检测:应以同厂别、同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时,按一验收批检测,钢筋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各项试验,如有一项不符合钢筋的技术要求,则应取双倍试件(样)进行复检,再有一项不合格,该验收钢筋则判为不合格。不合格的钢筋不得再使用,并要有处理报告,以防止其混入其他批量中。

2)袋装水泥检测:应以同一水泥厂、同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场日期的水泥,200t为一验收批,不足200t时,亦按一验收批检测。

3)散装水泥检测:应以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且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以一次进厂(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总量不得超过500t.同时,还要注意水泥的有效期(一般为3个月,硅酸盐水泥为1个月),过期必须做复检,连续施工的工程相邻两次水泥试验的时间不应超过其有效期。

4)砂、碎石或卵石检测: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每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时,按一验收批检测。

5)石油沥青检测:以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标号,20t为一验收批,不足20t时也要按一验收批检测

5做好材料检测与控制的措施

(1)要加强管理的规范化,保证试样具有真实的代表性。首先要对选样员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对抽样数量和取样方式进行规范化培训,从而避免因为取样不足而造成检测结果的片面性和取样方式的不合理而出现的结果误差。经过严格的上岗培训,对选样员进行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其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其次是要严格的执行取样的见证制度,施工地点进行取样时需要有见证人,送样时也需要附加检测委托单,并由检测中心的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抽样检查,防止工地送样造假,将不合格品按照合格品应用于工程中。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得取样的真实性得到保障。

(2)进行必要的强制性检测。为了进一步保障安全,治理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严禁使用伪劣材料,需要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要求以及规范的要求进行项目的严格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项目进行强制性的检测:比如主体结构、钢筋数量、竣工后房屋内的空气质量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钢筋抽样检测、瓷砖性能检测以及铝合金门窗的三性的检测等等,通过这些强制性检测项目的开展,进一步做好质量控制。

(3)建立岗位工作制和资料管理制度。要建立严格的岗位工作制度以及科学的资料管理制度,从检测开始到检测报告的形成,这一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所有的检测都需要包含送样单位的主要施工人员填写的详细委托单。试样送至检测中心,要有检测中心的人员进行试样数量以及规格的检测,确认无误后再根据项目分送的需要安排人员进行检测,测试人员要不定期的进行轮岗,收样人员和检测人员要相互监督。

(4)检测设备的管理。要做好检测设备的管理,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能够正常运行,获得准确的数据。在日常工作中,先要建立起完整的设备目录,检测中心以及施工现场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应该是处于一种有效的控制状态,方便调配、更新以及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每台设备和仪器都要建立独有的登陆卡,登陆明确其性能和状态,并根据要求要定期进行报送,给检定部门进行检定和校准,保证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对于新购置的仪器和设备,要进行合格检定,确定合格之后方可使用,并且要对检定结果进行表明。如果有材料的标准发生了变更,那么需要及时检查设备以确定是否需要根据材料的变更而对设备进行升级或改进,以确保设备的使用性。其次,便是做好仪器和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进行每月定期检查和检测,使得设备能够正常、良好的运行,确保检测工作的开展以及检测结果的正确。

篇5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量越来越大,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筑市场的繁荣发展使得大量建筑企业进入建筑领域,但施工企业的水平不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唯一因素。可以说,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和建筑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在这个背景下,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便逐渐引起行业内的关注,并将其作为有效加强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因此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繁荣,我国建筑整体水平也在处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之中。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它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所用的材料总称,分为建筑主体施工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两大类。不管是建筑主体施工材料还是装饰装修材料,它们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着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而且更直接决定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1、是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手段

对于工程质量管理来说,虽然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着手控制,但是最基础的便是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控制和管理。可以说,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检测,即使在采购部门中出现了以次充好等不合规的现象,也可以通过检测避免这种次等材料流入施工过程中,避免因施工材料的不合格而导致的工程质量的不合格。因此,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是在材料进入施工环节之前增加了一道防线,是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手段。

2、是现实情况的要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水平仍然是参差不齐,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仍然有一些不法单位和个人使用劣质建材,使得“豆腐渣”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时有发生,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造成了损失。因此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各有关企业和部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建筑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1、检测指标、标准不统一

就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有能力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主要是质量检验站、专业检测公司以及一些高校里的检测机构,这些机构很多都是分布在产品的质检部门、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之中。上述这些检测机构可以说相对较为零散和彼此之间独立,如此一来便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不足之处:缺少应有的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各类检测机构各自独立,互不从属,难以形成相应的信息和资料共享的相关机制。这些弊端的存在便会导致建筑材料检测标准不统一,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材料供应市场。另外,由于市场上建筑材料品种相对较多,所以存在检测指标不统一的问题,例如对于一些大于 C35 标号的混凝土,没有进行强度指标测试,如果这种不合格产品一经投入使用,将会对建筑整体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危害。

2、取样不具备代表性

仪器装备相对较为落后、检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是材料检测行业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阻碍了整个材料检测行业的快发展。如果数据采集系统不能进行有效地更新,便会使得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公正性无法得到保证,进而使得检测工作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另外,在读数、分析结果等方面非常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一般来说,取样点的布置和取样数量的设定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影响检测结果是否真实可信的重要因素,因此取样不具备代表性是目前检测工作存在的一大问题。

3、环境条件和数据处理不合理

一般来说,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对材料的抗拉强度、刚度等性能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对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各种环境条件对于建筑材料样本检测的影响。比如检测环境温度过高,便很容易导致建筑材料的强度普遍偏高,进而造成不合格的产品在充当检测样本时也会变成合格的状态。另外,数据处理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混乱。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不同原因而被归结为一组的数据具有相当大的离散性,随意的取舍便会使得数据出现不真实的情况,从而使检测结果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还有一些检测单位没有利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对结果计算,比如直接取均值,没有充分考察各个数据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回归分析法的原理。

三、加强建筑材料检测精确性的措施

1、开放检测市场,引入竞争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加强建筑材料检测的精确性可以先从开放检测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开始。合理的市场竞争可以促使检测机构进行自身变革,更好地提高检测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可以将各级质检站下设的检测机构单独出来,实现政企分开,成立独立运作、自负盈亏的企业,并将其推向市场。第二,在开放检测市场的同时,应该将相应的市场准入机制进行提高和规范,促进地区间的检测机构的合作、兼并和联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但要促使检测企业进行良性竞争,减少并规避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增强检测机构的综合竞争力。最后,对检测企业加强监管,严格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相关文件要求,加大对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

2、进一步规范检测指标并统一检测标准

规范各项材料的检测指标,制定出相对有效的检测标准,从而使得建筑材料的检测有章可循,进而对检测市场进行逐步规范,这是加强材料检测性的重要一环。比如在检测水泥的质量时,水泥细度、水泥强度以及水泥凝结时间等是必须要检测的指标,任意指标的不合格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材料的使用性能。另外,加强对建筑材料检测机构检测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切实消除任何行政力量和其他外界力量的干预。要按照指定好的检测指标和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并加大其推广力度。

3、规范取样操作

可以说仪器设备的检测水平和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是保证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精确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以通过规范检测监督管理制度、实行严格执业资格证制度、增大检测设备及资金的投入等多种手段来规范检测工作,尽最大可能减少个人主观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使建筑材料检测结果更加客观。另外由于采集样本和制作样本都具有相当强的技术性,这就客观上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专业能力以及掌握科学的检测方法,在取样之前针对特定的材料制定不同的取样和制样方案。例如在进行水泥质量进行检测时,同一批检测产品的生产时间、编号、厂家以及标号要确保相同,总量不能超过200吨,样本总量不能低于12千克,抽样点数量不少于20 个,且随机布置抽样点,力争最大程度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4、控制环境条件,规范数据处理

正如前文所说,温度和湿度对很多材料的性能检测都有非常大的的影响,为了能够得到相对准确的材料性能,必须严格遵守材料养护和测试环境条件的规定(包括湿度条件、排风设施条件、养护条件、温度条件等)。环境条件的稳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材料检测的准确性,有效减小系统误差,使检测结果更具代表性和真实性。此外,数据的处理也是影响材料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材料有各自数据的处理特征和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对于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引起格外的注意。但是目前我国的材料检测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仍由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现有的各检测机构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出自身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症下药,努力解决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我国检测综合水平的综合提高。

篇6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进入了飞跃式发展时期,国家一度加强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从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材料规格,生产标准甚至是价格都有了一定的规定,在短暂的一段时期内,促进了整个建筑资料市场的规范化,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到世界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市场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化,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各大建筑企业为了增强本企业的竞争力,使用各种方法降低成本,此刻,便开始出现了建筑材料的假冒伪劣,由于价格低廉,虽然明知道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但依然有许多追求暴利的企业不断使用各种劣质材料,使得建筑资料市场变得更加混乱,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已经存在着巨大的材料安全隐患,各大部门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从建筑材料的本身和管理方面,进行质量检测,并采取各种手段保证质量的可靠性,有力的促进了整个建筑材料市场的规范,但依旧需要诸多改进。

二,我国的建筑材料检测及其管理控制现状

1. 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偏低。

对建筑材料实施质量检测和控制,不仅仅需要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更需要对相关的检测设备进行正确熟练的操作,减少操作失误,严格客观的记录检测数据,这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专业学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很多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相关建筑材料质量标准认识不清,缺乏一定的工程业务能力,不仅仅在对质量检测设备上操作不熟练,更因为一些人为因素失去了在质量质量检测工作中的责任心和最基本的工作道德,因而,对整个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产生了及其消极的影响,这也是我国建筑材料很多检测标准难以贯彻落实,使得建筑材料检测不规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产品种类繁多,生产质量标准难以规范明确。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已经具有很大的规模,各种品牌的建筑材料,各种类型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由于建筑材料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对整个建筑材料市场的管理比较松垮,同时,由于种类太多,品牌混乱,造成了即使是同样的建筑材料,但在生产中对质量的核定标准也不尽相同,各个建筑材料生产厂家,供应厂家,都有着自己本企业的质量标准,造成了整个市场统一的规范难以贯彻实施,形同虚设,质量检测实施困难。

3. 我国各地的质量检测方法标准各异。

实施科学严谨的监测方法,统一的检测设备,这是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标准,但我国目前的建筑材料检测市场上,每个区域,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质量检测工作程序,有着各自的质量评判标准,而且,每个地方研究使用的质量检测的设备机械和相应的质量检测方法,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虽然国家有统一的标准规定,但更多时候,执行的确实各地各区域,小范围的质量检测标准。标准的不统一,对整个质量检测的规范化管理带来了消极影响。

4. 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者缺乏质量判别能力。

国内很多建筑材料的使用者对自己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好坏缺乏一定的专业判别能力,千万种建筑材料日益更新,变化多端,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缺乏很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更多的时候是听取材料供应商或者生产商的引导,很容易被误导,当被误导且建筑材料出现了质量问题后,却选择忍气吞声,维权意识较差,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建筑材料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5.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落后。

虽然我国在建筑材料市场上采取了很多质量管理措施,但从整体而言,对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程度很低,质量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传统而简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虽然有一定程度的采用,但很多区域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机构依然是人工操作,手工填写表格,工序缺乏严密性,且繁琐,失误较大,甚至是人为的修改数据,使得各种数据统计资料缺乏一定的客观性。

6. 建筑材料的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不科学。

目前,各种工程建筑的施工单位是建筑材料最大的消费主体,但很多建筑企业在材料采购的标准不够严格,从材料购买,缺乏一定的专业辨别能力。同时,在各种建筑材料进入施工区后,对不同的材料缺乏统一的分类和统一的分区堆放,造成很多材料之间互相侵蚀,材料生锈变质情况严重,严重的造成了建筑材料质量的变化,使得原本合格的材料失去了质量保障。

三.我国实施建材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1.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

建筑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高品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减少施工的中的失误,更可以延长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可以正常发挥出正常功能,有助于保证和维护使用者的合法权利。

2.这是促进我国建材市场规范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发展尚不够成熟,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建筑材料市场上,比如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措施难以得到落实,市场竞争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促进我国整个经济市场的规范化合理化,必须从各个小市场开始促进规范化,建筑材料市场是我国重要的市场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对建材的管理监测,有助于保证整个建材市场的质量,有助于贯彻落实各种质量法规,有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规范化。

四,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案和措施

1.严格材料进入标准。

材料进场前应检查其规格、型号、产地、外观、性能指标、数量等参数是否与采购合同要求及样品一致。若不一致,应要求退回。而对于一些重要材料,还应该委派专人到现场进行监督,如商用混凝土就必须在生产现场检查水泥、砂石质量、配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等。就以建筑材料中钢筋的检测标准和为例,如图可知:

钢筋进入施工单位之前,要对其规格,型号等一系列基本的质量标准作出抽样检测并做好记录,通过图一图二可以分析可以得出,钢筋如果受到冷却发生弯曲,则需要核对相关的参数,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2.做好质量的抽样检测,客观记录。

材料进场后应该按照检测规范进行见证抽样送检。见证抽样送检应严格遵守《建设工程质量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取样必须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督下进行,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对其真实性负责,检测报告中应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

3.采用正确的方法保管建筑材料。

进场的建筑材料应按照平面布局堆放并设立标识,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由于大部分建筑材料在受潮之后都会变质,所以还要做好防水工作,防止水泥受潮、钢筋锈蚀等。在材料保存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取用时应先检测再使用。如水泥一般存放时间不超过3个月,若存放超过3个月需要取用时必须经过反复检测合格之后才能使用。

五,结束语

质量是一个工程建筑的生命和灵魂,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管理,鼓励研发新的质量检测技术和设备,严格执行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规范化操作,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程建筑材料基本常识,更要本着公正,严格的原则,科学客观做好各种检测数据的记录保存,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工作的道德水平,严格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并采取合适措施,促进整个质量检测市场的规范化,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春融 浅谈建材质量检测及控制措施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19期

[2]杜善伟 韩业强 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8期

[3]郎广 浅谈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 [期刊论文] 《技术与市场》 -2012年4期

[4]江陆 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及控制 [期刊论文]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 -2011年1期

[5]刘国强 于桂华 浅谈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7期

篇7

一.我国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建筑行业的水平也有所提高。在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监控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各方面的制度正在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材料质量控制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质量控制的措施还有待完善,控制的成效还不够明显。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由建筑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控制疏忽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在建筑原材料的监管和控制工作上,存在很多问题。

(一)缺乏在施工工程中对于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许多的建筑工程对原材料的质量的控制和监管工作都集中在施工工作开始之前,也就是采购的环节,施工团队在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之后,通过质量对比检验,决定采购哪个供应商的原材料。但是,在施工工作开始之后,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就没有再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对于之后采购的建筑材料也没有进行质量检测,对于质量的监管缺乏全面性和持续性,这就容易导致供应商在后期的供货中提供质量不过关的建筑材料,造成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二)国家的监管力度不够

虽然国家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环节严格把关,但是,还是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国家对于这一工作的监管不够全面,执行的力度也有待加强,对于一些没有遵守质量标准的违法行为也没有进行严厉的制裁,这就导致的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管和控制工作困难重重,一些抱着侥幸心理的人继续逍遥法外,为国家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三)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工作的管理人员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监管和控制的过程中,相关的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很容易利用其职权谋取私利,特别是收取投标商家的贿赂,从而使质量不达标的商家成功中标。这样一来,质量控制工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质量监管部门就形同虚设,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也给 建筑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提高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成效的建议

(一)对原材料实施全面的、系统的监控

原材料的质量得以保障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要特别注意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首先在采购的环节,要严格审查,保证原材料质量安全合格;其次,对于建筑材料的入库保管环节也不容忽视;此外,对于原材料的领用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管,确保每一项工作准确无误,对原材料实施全面而系统的控制,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二)建立健全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方面,对于建筑公司来说,建立完善的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制度,能够为建筑工程的安全保驾护航,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时刻都在掌控之中,避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国家建立相关的控制制度,能够为这一工作的进行提供法律保障,提高质量监管和控制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有效减少不法行为,同时,对于没有严格执行监管和控制任务、的人员,法律会予以制裁,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承担法律责任。在这两方面的制度保障之下,建筑材料的控制成效会大幅提高。

(三)建立统一的检测标准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导致建筑工程材料质量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地制定的合格标准不统一,一些在本地区达标的建筑材料在其他地区却属于不合格产品,这种双重标准甚至多重标准的现象为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国家要根据各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制定各地的统一的质量标准,同时,也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监管,使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有据可依,更加顺畅的进行,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搞好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工作的意义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保证,也是关乎人民生活的大事。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特别是建筑工程的安全事故频发,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和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必须要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握,严格控制,特别是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原材料实施全面的、系统的监控,对于原材料的采购、入库保管以及领用等各个环节严格监管,保证准确无误,这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和重要前提;其次,要建立健全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制度,国家也要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严厉制裁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法行为,这是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制度保障;再次,还要建立统一的检测标准,使检测和控制工作顺利进行。此外,还要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工作质量等等,总之要着力加强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为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引言

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仅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且对人民的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建筑材料的质量就必须从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开始,谨防因为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所导致的工程项目的质量事故的发生。

1 影响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

造成建设工程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一些企业为了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或者防止材料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就以较低的价格大量的购进一些建筑材料,造成大量建筑材料的挤压,或者将不同的建筑材料混堆、不进行标记识别。另外,对工程材料的管理不到位,造成水泥、钢筋等工程材料长期处于日晒雨淋的条件下,从而对建筑材料造成腐蚀,严重的影响其性能,大大的缩短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二是在一些企业的管理中,因为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工作人员会产生一定的不负责的情况。不能及时的检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性能,甚至直接漏检。例如将劣质的材料当作合格的材料进行使用,这些都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因为施工过程中存在对建筑材料及时的检测、控制,从而不能有效的发挥建筑材料的性能。例如钢筋焊接工艺水平较低时,就会对钢筋原材料的力学性能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四是一些混凝土普通砖等建筑材料的半成品构件在没有检测的情况下就直接使用,这样造成质量安全隐患。

2 常用建设工程材料的检测

2.1 水泥、砂石的检测

水泥、砂石以及外加剂等是最基本的建筑工程材料,同时也是建筑工程建设中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以前对这些基本材料的检测仅仅局限在对产品的强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常规性技术指标。目前对其的检测除了基本的检测以外,还检测水泥、砂石的放射性。(1)水泥的进场验收。在水泥进场时,需要进行的验收项目主要包括出厂日期、品种等,同时对安定性、强度以及一些技术指标进行验收,质量要达到国家相应规范标准。如果水泥的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对质量产生怀疑就需要对其进行复验,使用的情况按照复验的标准进行。(2)砂石的取样方法。在料堆抽样时,需要首先将料堆的表面铲除。然后,取样时要保证取样部位的均匀,需要从料堆的不同部位均匀的取8份样组成一组样品。对砂石送检时,要检验砂浆配比,其报告同水泥、砂石的报告同时出示。在第一次使用配合比砌筑砂浆时,要留置一组标样。配合比的验证依据是相对湿度为90%,温度为20+/-30℃。另外,还需要根据砂浆配比对搅拌的砂浆的水泥用量、砂的粒径、搅拌时间等进行检验。

2.2 钢筋的检测

(1)钢筋的进场验收。在钢筋进场之前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规范标准对钢筋抽样的力学性能等进行检测,质量必须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具体的验收方法是要严格检测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进场检验报告以及产品的合格证。钢筋在进场检验时,需要对所有规格的钢筋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测。同时对于有抗震设计要求的结构,还需要对其纵向受力钢筋进行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检测,检测的结果都需要符合相关的规定。(2)取样方法。对于热轧钢筋在取样组成批次时要按照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在每批的重量不大于60吨时为一检验批次,实行现场见证取样。试样要分为冷弯试件两根、拉伸试件两根,在切去试样时要将每根钢筋的端头截去500mm后再取试件。实验室小规模的检测时,要至少保证弯曲试件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对于冷拉钢筋应该进行分批验收,同一等级、同一直径重量不大于20吨为一个检验批次。

3 提高建设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措施

3.1 取样检测

取样检测的准确性是保证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前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对建筑工程材料所选取的样品进行质量检测才能够生成相应的检测报告,而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取决于所取样品的规范性,因此,在样品取样时要保证取样的科学性、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检测人员准确的检测材料的性能。另一方面代表性取样是质量检测的关键,取样部位的偏差以及取样方法的偏差都会对检测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差,从而影响工程材料整体的质量。因此,在工程的取样过程中一般采用代表性取样的方式,从取样方法以及数量等方面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代表性取样一般是从同一批材料中的不同部位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但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会存在取样数量达不到标准以及取样没有代表性、取样方面不合规定等现象。所以在代表性取样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保证抽取的样品严格达到相应的要求。

3.2 加荷速度检测

加荷速度及荷载对检测材料的强度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一般是在常温下进行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检测材料的强度比材料本身的强度值要高。同时,不同的工程材料在抗压测试时,因为加荷速度等的影响,检测的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例如,检测混凝土时由于加荷速度过快使得材料裂纹的扩展速度慢于荷载的速度。因此,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材料的标准来进行加荷速度的选取,尽量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取最小值。

3.3 试件尺寸及精度检测

建筑工程材料所使用的试件都必须在标准的尺寸之内,并且形状也要达到标准的要求,只有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才能够将试件看作标准试件。例如,混凝土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是边长为150mm的正方体。

3.4 误差检测

建筑工程材料在检测过程中存在误差是无法避免的情况,这是由设备仪器、材料的均质性、检测人员的熟练程度以及环境条件等多方面所决定的。为尽可能的降低在检测过程中造成的误差,检测人员在对工程材料进行检测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以及规程来检测。一般而言,主要存在两个主要的检测误差:一是平行检测误差,即使用同一个仪器对同一种材料进行分段检测时造成的误差;二是同组试件误差,这主要是由检测人员的熟练程度造成的。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过程中要尽量的减少误差。

结论

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在很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抓好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检测。为降低检测的误差,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操作人员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同时,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赵巍. 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探析[J]. 科技资讯.2009(9)

[2] 周鹏.浅谈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期刊论文]-技术与市场 2011(6)

[3] 王燕萍.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措施田[J].科技咨询报,2007(7)

篇9

Abstract: with the wall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new green energy-saving wall materials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has been wide application, a new type of energy saving wall material as the material of body of our country wall development tren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uilding wall material for building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energy saving,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present widely used in several kinds of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ll material, can provide new wall materi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reference.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saving; wall material;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在建筑材料应用领域坚持节能减排,推广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是国家对于建筑应用技术的新要求,因此节能环保的绿色新型节能墙材,已经成为现阶段新型墙材的主要发展趋势。新型墙材不仅可以降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成本,而且由于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节能建筑墙体材料对于建筑工程的意义

(1)节能建筑墙体材料作为节能建筑的材料基础,也是保证建筑节能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若在建筑工程领域推广使用各种节能建材,不仅可以大幅度的可提高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效果,而且可以有效的降低采暖空调所带来的能源消耗,进而通过利用建筑节能墙体材料可以改善建筑居民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

(2)节能建筑墙体材料是实现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随着国家对于建筑工程领域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墙体材料遵循环保节能原则,已经成为墙体材料的发展趋势。研发推广各种高品质的节能建材,也是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对于实现建筑工程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3)节能建筑墙体材料是改善建筑功能的基本手段。由于建筑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新型建筑材料指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新工艺技术以便于实现墙体材料节能、节土以及环保的要求,这也是利用建筑墙体材料改善建筑功能的基本手段。

2新型节能建筑墙体材料概述

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发展应用必须符合环境保护以及节约能源基本要求,而且能够适应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有利于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尽可能的利用建筑废弃材料加工制作,生产加工制作工艺简单,有利于墙体材料的安装施工。现阶段,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加气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作为一种轻型的新型的墙体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隔热能力与保温能力,对于实现建筑墙体材料的节能环保十分有利。加气混凝土主要是通过料浆与发气剂发生化学发应,在蒸压或者蒸养的条件下制备而成的多孔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加气混凝土的孔隙率较大,可以达到70-85%,密度较小,因而不仅可以实现建筑墙体材料的节能环保,同时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建筑物的自重,减小工程施工成本。由于加气混凝土内部含有较多的孔隙,因而具有相对较强的保温隔热性能,通常情况下导热系数在0.11-0.18W/MK左右,保温隔热效果非常好。此外,加气混凝土还具有防火抗渗、耐久环保以及经济便捷的特点,作为墙体材料的应用性能较好。

2.2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主要使用陶粒作为粗集料,并利用陶砂以及水泥等材料,经过搅拌成型以及自然养护制作而成的空心砌块。由于陶粒混凝土制作加工工艺简单,因而采用陶粒混凝土作为墙体材料,能够实现建筑材料的节约利用,而且用于墙体粉刷不会出现空鼓的现象,也不易出现墙面开裂的现象。陶粒混凝土的容重小,只有混凝土容重的1/3-1/5,因此陶粒混凝土的自重相对较小,能够大幅度的减小建筑物的自重。更重要的是陶粒混凝土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根据试验检测研究,陶粒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只有混凝土的1/2,因此实现较薄的墙体即可实现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其具体热工性能指标如下表所示: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热工性能指标

此外,陶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与抗渗性能较好,而且由于加工生产流程相对简单,还具有便于施工的特点。

2.3钢丝网架夹芯墙板

钢丝网架夹芯墙板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是GBF钢丝网架夹芯墙板, GBF夹芯板主要是利用钢丝网架,并利用加气混凝土或者是岩棉作为板芯,进而形成钢丝网架芯板,在建筑墙体施工过程中通过在GBF钢丝网架夹芯墙板的两侧利用防裂水泥砂浆进行处理,进而作为建筑构件形成墙体。GBF钢丝网架夹芯墙板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以及较高的强度,由于GBF钢丝网架夹芯墙板具有憎水性,因而防渗性能较好。而且受到材料特性的影响,GBF钢丝网架夹芯墙板保温隔热,非常利于建筑墙体内部的管线布设。

2.4石膏空心墙板

石膏空心墙板主要是以以建筑石膏作为生产原料,同时添加纤维、珍珠岩、水泥、河沙、粉煤灰、炉渣等添加材料并加水搅拌浇筑而成的轻质建筑石膏制品。由于石膏特性的影响石膏空心墙板具有节能环保、强度高、自重轻以及耐火隔热、加工方便简单的特点,属于新型的节能环保材料。根据相关的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石膏空心墙板的导热系数在0.20~0.28 W/m.K之间,由于具有较小的导热系数,因而石膏空心墙板的传热速度较低,作为建筑墙体材料能够达到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而且由于建筑石膏的初终凝时间在6~30左右,相比混凝土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凝结硬化特性,生产加工速度快,建筑施工成本可以得到大幅度的降低。

2.5复合自保温砌块

复合自保温砌块作为一种新型的墙体材料,主要是利用高性能混凝土制作而成的空心砌块为壳体,进而在混凝土孔腔内采取泡沫塑料或者是混凝土等保温材料,进而利用特殊的加工工艺将砌块壳体与保温材料注塑形成的保温砌块。由于自保温砌块主要由普通混凝土空心壳体作为框架,通过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无机泡沫混凝土充当墙体材料,或者是利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发挥减轻自重以及隔热功能,最终形成具有良好热工性能的砌块整体。由于复合自保温砌块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施工工艺技术成熟以及施工成本较低的优点,因此作为新型的建筑墙体材料具有较好的前景。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墙体材料的技术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温隔热以及节能环保作为建筑墙体材料新的技术要求,已经成为建筑墙体材料应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因此,应该结合建筑工程墙体施工方面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墙体材料的各项性能,加快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推动建筑墙体材料研发应用技术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陈滨.陈星.丁颖慧.陈会娟 冬季特朗贝墙内置卷帘对墙体热性能的影响 [期刊论文] -太阳能学报2006(6)

篇10

中图分类号:TU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1-0042-01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优化,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内部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合理应用建筑节能材料,并进行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要想达到建筑物的质量控制的目的就需要节能材料达到相应标准质量。在达到建筑物材料的质量要求前提下进行能源的节约利用,使用节能材料,并变废为宝,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建筑业领域推广新型建筑节能材料,遵循我国资源利用的原则,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走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道路。

1.新型节能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1.1墙体节能材料

墙体受其功能的制约,在建筑过程中往往对其质量要求是最为苛刻的,既要保证建筑物的稳固性,又要具有防水防火的质量要求。目前,在墙面的节能材料中,多选用混凝土多钻孔砖,这种材料使得建筑物的内墙为混凝土空心砖砌块而成。这种材料的选择一方面能严格的控制热量的传导,有效的缓解房间漏音现象,并能有效减少温度的流失,其材料带来的建筑物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砖块。

1.2玻璃门窗、幕墙节能材料

玻璃门窗、幕墙的使用时符合目前流行元素的建筑物材料,其不仅能起到环境美化的作用,更能给生活带来舒适感。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内使用的节能玻璃材料主要有:真空玻璃、中空玻璃、节能镀膜玻璃等。由于玻璃属于易碎物品,用于建筑领域也自然会要求其极高的稳固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建筑幕墙一度成为世界关注的亮点,这种玻璃幕墙在制作上体现了其制作公司的技术水平,从此,把这些新型的节能玻璃推上了建筑行业的使用领域。

1.3功能性节能材料

在建筑行业内,某些材料的使用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功能,比如保温管材、板材等都属于功能性的建筑材料。目前,对功能性建筑材料的需求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环保意识的深化,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其具备装饰性、功能性和节能型的特点。现在用于建筑行业的节能型功能材料主要有:建筑节能涂料、节能木地板等。这些材料的使用不仅大幅度的提高了我国建筑物的节能指标更增加了建筑物的内涵使其满足人们的全方位需要。

2.工程项目上新型节能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

在建筑行业中,对节能材料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人们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所以,它应当具备稳固性的条件,在建筑物中,一个小小的材料出现问题,都可能带来致命的严重后果,因此稳固性是新型建筑物材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目前,伴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开展,新型建筑物材料的实施要求确保建筑节能的效率和质量,已然成为我国建筑业实现节能目标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对建筑材料是否达标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在热源或冷源部位直接检测其采暖耗煤量或耗电量,然后再由这些指标转换算出建筑物的耗热量或耗冷量指标,通常成这种方法为热(冷)源法。

(2)在建筑物的典型部位随意抽取作为检测对象,直接进行耗热量指标或耗冷量指标的检测,然后通过这些指标再折算出相应的采暖耗煤量指标和耗电量指标,通常称这种方法为建筑热工法。

对建筑物的质量控制不仅要考虑其材料的质量问题,更要合理的控制建筑物本身的质量,新型节能材料的节能性不是肆意进行的,它要求满足其所应具备的质量,达到其使用价值,只有质量合格的节能产品才能算是具有真正的节能性。比如说在某建筑工程项目中,墙体的建筑就使用了新型节能材料,从而在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基础上,达到节能、环保、安全、耐用的目的。该工程的墙体结构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一:建筑工程墙体结构

在图一中,工程的墙体分为了基层墙体、保温层、抗裂防护层以及饰面层四层结构,新型节能材料主要使用区域为保温层、抗裂防护层以及饰面层,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墙体的施工质量。

3.结束语

建筑行业领域内,建筑师的理念是影响着整个建筑行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建筑的设计方案、建筑内容和建筑材料的使用,都与建筑师的主观意志息息相关,因此在行业发展内部,为加强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在工程上的应用和质量控制,对建筑师的观念进行合理的转变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满足相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加强新型僵住节能材料在建筑领域的使用,从而到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闫振滨,穆东,张艳辉等.严寒地区复合夹心保温墙体施工中薄弱环节的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2008,39(1):66-67..

篇11

中图分类号:TS951.7+3文献标识码:A

“理实一体化”是现阶段高等教育中,最长惯用的教学模式。专业人才的培养战略和教学大纲目标的深度控制,在项目的不断实施过程中,应用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的变革。《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中,通过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拓宽课程教学思路,我校本着教育以培养应用性专业性人才为目标的宗旨,在《建筑材料与检测》授课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融合,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最常倡导的方针。简言之,就是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除了强调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换页素养和理论技能外,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课业进行之中,渗透实践动手操作课程,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这种循环模式的使用,除了适应学生自身的发展外,还更多的激发了学生兴趣,启发他们朝着探寻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不前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教师手把手教学,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分小组讨论学习。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细节予以批评指正。实践过后,予以必要的实践考核体制,对相关事项进行绩效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是先进的,符合相关的规制,学生能在教学中获得成长和收益。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学特色

建筑材料是土建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建筑专业开设《建筑材料与检测》,是为了能在相对完善的理论课程中,使学生充分掌握建筑材料额性能、特色,以便于在参加工作以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工程、建设。教师授课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理论技能而开设的,而是在教学中渗透了教育学生成才的心力。

授课的过程,改革传统授课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结合,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实践活动的进步。在组织实施教学中,其课程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理论性特点。设计的材料种类多样,性能不一。骨料、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矿粉等基本定义,导热性能、表观密度、提价要求、吸水率、防火性能、耐压力等板材要求,内外墙的养护,减少建筑材料的辐射等凡此种种,都显示其课程开展中,对理论知识和性能的把握度以及由此渗透的材料质地和性能要求。

在教学中,对于理论方面的教学内涵,要有对学生实施相对恒定的教学方式和内涵,同时辅助的实践设计教学,才能不断地修正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疏漏,对教学的整体设计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

《建筑材料与检测》设计课程,课程从基础开始,除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之外,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中,让学生在了解建筑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建筑材料的关系。教师通过对建筑材料实物进行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实物论证外,还有进行必要的考试验收,对于一些需要提高能力者,理论和实践能力都要同步加强。

三、《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学中应用理实一体化模式

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素质教育真正从教育思想走向教育实践的较好尝试。发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以工产化教学模式和平台,分小组实施实践演练课程。其前提是让学生明白建筑材料的基础结构和性能,实践课程引入最初,各项活动和教学项目的开展,专业素养是实施一系列活动的必要前提。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引入课程教学重点案例和自关键教学中实施重点讲解。在现场教学中,组织敬爱呕血和实施效果检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施组织项目教学,通过建模实现教学方式和引导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实际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通过小组讨论,课程组织指导示范,情景模式再现,将学生日常的学习融汇入具体的方案实施和课程教学环境之中,最终实现教学设计和任务的顺利完工。

《建筑材料与检测》设计课程的课程教学效果,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学环节的传统方式转变,在不断地的创造中,培养学生自主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教师的撞死我约束和管制力,是形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在直观想象的教学环节和课程进程中,除了必要的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外,明显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收尾阶段,对于材料的合格选定判定标准和具体实施方略,都要在现有的具体环节和实施中,主要发挥教师指导的实际作用,对于实践课程的判定和活动环节的具体实施方略都要通过学生的具体反馈去实施。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点

在理论课和实践可并重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对于科室的安排和实际爱你教学的具体实施方略,都需要教师的全程指导和学生的互动参与。理实一体化敬爱呕血中,重点和难点的把握,简要环节和关键环节的具体取舍以及重点和关键点的突出,是实现其课程整体性的必然选择。教师是整个活动中最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对于课程任务的驱动和掌控,必须坚持适度原则,及时的修正课程偏差并教育引申学生形成自主的人物路线,对于保障课程实施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理实一体教学中,同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同,由于实践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会激发学生自主的形成相关的习性去积极开展实践课程。相反的,教师如果不加以仔细引导,就会出现重实践轻理论知识的现象。实践课程项目实施中,都是在小组协同工作下完成的,由于负责项目和分工的不同,管理教学就会遭遇现实面的影响,对于学生自身而言,教学一体化的方针实施过程中,遭遇现实面影响较大,直接影响课程效果。

在《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以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主要手段。对于教师,采用规范的绩效评价考核体制,确保理论与实践课程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运行。除了需要教师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外,加强校企联合,充实实践可内涵,构建学校“双师型”队伍。学生通过初步的学习,获得基本的、初步的、准确的理论技能,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抛弃对基本知识的能力和要求。

课程管理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组织指导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朝着有利于学生正常有序发展的环节前进。在互动变动的课程中,不同分工的学生要实施不同的敬爱偶是指导侧重点点,对于材料的性能课程和认识项目课程进程中,小组讨论的结果。必须实施相应的总结报告,师生共同对教学环节的各项措施实施防护,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性。

教师的指导和因材施教吗,都是要以学生个体而异的,每个学生的资质不同,必须实施不同的教学方针和策略。实施学生民主管理和互帮互助合作小组,共同之低昂小组工作计划。坚持学习第一,竞争第二方针,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考试。在考试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将实践内容作为《建筑材料与检测》考试内容的重点。在进行此类模式的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二者的比重,在适度的考试内容中,辅助的设计化策略方针,更能使这种教育模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该课程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操作中,效率、速度、质量方面得到综合提升,教学的综合内涵,也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得到验证。

五、总结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于《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中,理论和实践都需要占据一定的比例。一体化向协调的方针和动能,是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综合能力提高的必然途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质就是借助一定的手段,通过教师的传授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从不知道到慢慢熟悉,从生疏到熟练到形成技能技巧。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而言,实施课程中,实践性技能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重要的关键点,但同时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开展全部课程教学活动的奠基。

只有做到了二者相互结合渗透,才能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杨玉泉.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初探[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