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听力实训总结

听力实训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0 15:05: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听力实训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听力实训总结

篇1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教育定位既注重学生的语言及商务知识的理论学习,又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应用能力,每学期都安排学生不少于一个月的实训教学,但当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所有在校生深入企业实践的需求。因此,低年级的学生大多被安排为校内实训。笔者就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低年级学生校内实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今后的教学进行探讨。

一、当前现状

1.课程设置

日常所开设的专业课有:日语精读、日语泛读、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日语写作及商务日语函电等课程。日语专业的学生毫无日语语言基础,入校后从最初的发音学起。第一学期所学内容甚少,根本无法进行实训,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进入第二学期,就开设实训课程,在保留原有课程日语精读、听力、口语的基础上,在不同学期再相应加入日本概况、日文打字、日语影视欣赏、商务礼仪及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从课程设置上来看,这样能让学生在学语言的同时,较全面地接触日本、了解日本,并深入学习日本文化。

2.考核力度不够

实训期间,学生学习放松。实训教学安排在每学期考试前最后一个月,理应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在最后一个月进行运用。通过实训来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同时也提高自身实践应用能力。按照常理来说,通过实训来锻炼学生,学生本应该紧张而又兴奋,但事实并非如此。进入实训期间,课程往往要作一调整,经调查,90%的学生在实训期

间学习松懈,纪律涣散,究其原因在于考核力度不够。

二、教学探讨

1.强化语言能力

语言包括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要想真正把握一门外语,这五大能力缺一不可,要锻炼学生日语实际运用的综合能力,就必须从这五大能力入手。

听力在五大技能中最重要,可以说是最难掌握的一项基本语言技能。日常的听力课,往往锻炼学生听主要内容,通过回答问题,对所听内容进行总结,要求学生听懂即可。但实训期间,不能仅要求学生听懂,还要进一步要求学生对所听内容进行模仿。日语因其暧昧性,更需用心体会,通过模仿其语境语调,把握日本人的内心。

说是在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口语交际中密切相关、形成截然不同的行为过程。听力课已经初步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但真正的“说”的能力是口语课堂上所必须强调和锻炼的。口语课多由外教担任任课教师。课堂上教师通常设置各种场景,让学生分组训练,教师加以指导。但是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大多是中文式的,比较生硬。外教虽然可以适当加以纠正,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多读、多记教材上的会话及练习。提高说的能力,除了听力课、口语课以外,实训期间所开设的影视欣赏课也可以锻炼学生“说”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总结所欣赏的影片,表达出自己的感想体会;其次,要求学生记住一些经典台词;最后,教师可让学生分组演练某一个片段,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语言的趣味性,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信,敢于开口,乐于开口。

“读”在五大技能中位于中间位置,可以说占据主导地位,它制约着“听、说、写、译”四大技能的进步与提高。要提高语言综合能力,就必须强化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智力活动,是不断假设、想象、推理、证实的认知过程,要想提高阅读水平,除了课本学习以外,学生必须在课外有意识地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掌握阅读技能。高职院校可创建日语图书资料室,提供大量的日语杂志、报刊,让学生自由阅读,从而既可以扩大词汇量,又可以拓宽知识面,还可以就阅读过的文章写出自己的感想。

“写”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要用日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体会。从简单的记叙文、日记、感想、说明文、议论文,再扩展到各类商务信函。高职院校可聘请企业人员进行指导学生商务信函的写作,或将其公司无需保密的信函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同时,加强校企合作,选派优秀学生到公司进行实践。

“译”是在“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基础上的提升,语言的应用最难莫过于此。“译”要求学生不仅有熟练的语言功底,更有两个国家丰厚的文化基础,能进行语言转换。在低年级阶段可进行简单的翻译练习,让学生注意中日语言的遣词造句及其语言、心理、文化差异,逐步增加难度。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翻译,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辨别词句的正误,形成各小组的翻译文,最后,教师加以讲解指导。

2.加强考核管理

教师应加强课堂管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考核作业,凡被评为实训成绩不合格者就一定要补考或补做,成绩若仍不合格,应随下一届学生重新实训。问题严重者,将影响其毕业。

总之,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相辅相成,校内实训应该紧紧围绕这五大技能进行实训教学,同时加大考核力度,让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艳.论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建设与改革[J].科技咨询导报,2007,(15).

[2]周杰.高职日语课堂教学之现状.[J].科技创新,2007.7,(14).

[3]卢珍菊,邱.对完善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2).

篇2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的五项基本技能,其中听力为技能之首。传统的九年义务英语教学没有单独开设听力课程,只是将听力练习穿插在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学生进入职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习以后,无法完全集中精神上听力课,也无法跟上英语听力的步伐,最终放弃作为英语能力交流中最重要的听力这一技能。那么,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中职学生的听力能力?作为一名职校的商务英语老师,在设计课程中,笔者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了一些尝试。

一、中职学生英语听力现状及能力分析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一年级商务英语专业班中,听力水平较好的学生仅占20%左右,较差的占有30%左右,其余的同学基础都比较一般。而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已经学习了2个学期的听力,基础比较扎实,情况较好。在教学当中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发音不准确,辩音能力弱,

(二)词汇量不足,无法理解材料;

(三)自制力较差,长时间听材料做练习枯燥无味;

(四)心理焦虑,没有耐心从而造成听力疲惫等。

二、理实一体化在听力中的运用

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听力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一共要开设6个学期。以就业为导向,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年级的基础课程、二年级的专业课程、三年级的就业课程,难度循序渐进。如何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不断提升英语听力能力,再把这项技能运用到工作中去,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一)抓好“双基”教学,促进听力能力的提高。

首先,在中职一年级的教学中,结合口语课堂,重新学习音标,纠正学生发音。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学生自身语音、语调的好坏,直接影响听力效果。如果自身的语音和语调是正确流畅的,那么在听力作业的过程中比较容易跟上听力材料的节奏。同时,适时地帮助学生区别语音的变化,如英音和美音的不同,又如单词的弱读、重读、连读。

其次,重视词汇基础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单词的“音、形、义、性”,从词根教学中,引导学生联想它的family list,从而掌握更多的词汇。例如,analyze(分析,分解),其衍生词analyzer(分析者)、analyzing(分析,分解)、analysis(分析,分解),它们的词义都很接近,只是词性不同,只要掌握了词根analyze,也能猜出它的family list。

再次,重视专业词汇的理解。听懂“行话”,才不会闹笑话。例如,当材料中出现 close the order 时,不懂行话的学生可能会理解为关闭订单、成交失败,但正确的意思是决定成交。只有弄清楚专业词汇,才能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获取正确信息。

(二)训练日常化,内容多样化。

1.训练应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时间,穿插安排听力训练的内容并及时讲评。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或者整合教材,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符合教学要求的听力材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适当补充课外听力材料。

2.丰富课堂内容,一节课中可适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当学生感觉比较枯燥时,适当穿插英语歌曲、英语诗歌的听力练习,或者观看较经典地道的欧美电影视频。在二年级下半学期及三年级的教学中,可适当穿插“视听说”训练,运用多媒体辅助,补充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音资料,如无字幕的英文片,让学生感受录像中英美人士地道的语音、语调,创造声像并茂、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例如,当讲到《visiting the factory》时,可以选取根据罗尔德达尔的经典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查理带领小朋友观赏巧克力工厂的选段,既能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也能让学生在观赏影片的同时掌握介绍工厂的语句,并将其加以运用。

3.适时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获取信息习惯。比如:培养数字的敏感性,听一段材料,把其中涉及到的数字速记下来,比比看谁记的对。同时,采取精听与泛听相结合。泛听材料,让学生概括总结材料的内容;精听文章细节,训练学生进行片段听写。通过听―说、听―写、听―做等不同练习形式,以求从多个方面开发学生的听力能力。

(三)加强实训。

实训教学能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听力作为一门技能,与英语中的其他技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平日的教学中,除了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外,还要结合口语,才能将听力运用到在日常生活。例如,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角,提供一个话题,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又如,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立商务模拟实训室或实训基地,模拟公司日常外贸运作,包括接待客户、报盘、下订单等内容,让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听力、口语、写作等英语技能,把学到的知识理论应用到其中,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四)克服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提高英语听力方面必须重视的关键点就是:心理素质的提高。将心理素质调试到适合于做听力练习的状态,需要不断地训练。

1.克服自卑或自暴自弃的心理。通过有效的听力训练,一步一个脚印地使学生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能力,逐步建立和恢复“我能够将英语学好”的信心和决心。

2.克服急躁盲动的心理。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帮助学生戒急戒躁,慢慢将心理状态和节奏调整到适当位置。

3.克服骄傲自满的心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听力成绩肯定会有所提高。这样,有部分同学就会滋长自满的情绪,认为听力不过如此。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长期不听英语了,偶尔听一次,很简单的内容有时也会反应不过来。说明要保持和提高英语听力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有任何骄傲和放松的思想。因此,要及时地向学生讲清其中的道理,适当地增加训练的难度。

三、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需要日积月累。在听力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听力的兴趣,创造性地进行更符合学生实际的听力训练,同时不断发掘更多适合学生听力训练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听力理解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篇3

《护理英语》是英语与护理专业知识的结合,该课程开设在三年制学制的第二学期的上半学期,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语词汇和相关的护理知识,这样在学习护理英语时更容易理解相关的内容。本课程总课时34学时;其中知识内容20学时,实践10学时,考核采取笔试考试2学时,口试考试2学时。教材每个单元设听、说、读、写及学习提高这五个部分。修完该课程后,要求学生掌握1000~1500个专业词汇以及由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具备按照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语言难度较高的专业性文章,掌握中心大意,理解有关的事实和细节,能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生词不超过总词的3%的材料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词。听力训练方面针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不太复杂,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50-170词的篇幅较长的听力材料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能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了解讲话者的观点和意图。说的能力,能够使用英语进行采集病史,交班,交流,做到发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书面表达方面能针对课文难度相仿的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所给提纲熟练书写表图和图示类应用文;能够书写护理专业论文英语摘要,书写内容应完整,条理清楚;译的能力,能借助词典把与课文难度相仿的专业英语短文译成汉语,对译文理解正确,表达达意,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应忠实原意,无重大语言错误。

“医学英语”英文称为Medical English,隶属于专业英语的一种,而专门用途英语以前又被称作“特殊用途英语”,即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1999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称其为Subject-Related English。其实不管是Medical English 或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还是Subject-Related English,其核心还是English。即便是中文名称“医学英语”,要点还在英语,“医学”是用来修饰“英语”的。从事医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主要提高他们在医学专业领域里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进而能用英语进行口语与笔译的专业交流。由此可知,医学英语教学不是以传授医学知识为根本目的。如果只是用英语作为媒介来传授有关医学知识,那它就不应称作“医学英语”,而应称为“ 英语医学”( English Medicine),即用英语来讲授有关的医学专业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课程获得相关医学信息和医学知识。如今在医科院校兴起的双语教学亦属此列,实际上是医科院校的一种双语教学,因此它属于医学科目,而不是英语科目。总之,医学英语是英语能力和水平的加深和延伸,用英语语言来表达医学专业的知识,是一种更为高级的英语。

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过渡式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保持式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浸润式双语教学(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过渡式双语教学:这种模式是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实际应用于某一学科时,也可以先由部分章节使用英语讲解过渡到全部内容用英语讲解。保持式双语教学:这种模式是采用中文、英文专业教材,课堂板书采用英文,但教师上课采用汉语讲解,一些课堂用语和简单专业词汇用英语表达。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稍差的院校。浸润式双语教学:指只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也就是采用英文原版专业教材,教师课堂讲解、课堂板书、学生的作业、考试均采用全英文方式,这种讲授模式是双语教学最高目标,对教师英文口语表达要求较高,适用于学生英语非常好的学校。目前只有少数医学院校的外语班采用这种模式。但在我校考虑到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接受、理解、转化知识的能力,在10学时的实训课中采用保持式双语教学是较科学和合理的。

篇4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到了关键时期。无论生源背景如何不同,无论教学环境怎样,如果不抓住学生这条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需求和兴趣,点燃并利用学习热情,是很难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既要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又要进行教学改革以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和职业特色,英语教学处于两难尴尬境地现象尤为明显。

那么如何彰显高职特色,服从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除了培养方向要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如引入行业英语内容,使英语教学融入职业培养之中),还要加强课堂内外的实训环节,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

一、课堂外的活动形式点燃学习者的学习驱动力

富有成效的语言学习是“浸入式”。仅靠课堂内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多层次、多渠道的第二课堂活动尤为必要。英语角、英语朗诵、演讲比赛、英语征文比赛、唱英语歌、演英语剧、外教讲座、英文电影等等,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作用在于营造语言学习的氛围、点燃学习热情、培养兴趣、享受快乐、体验成功。第二课堂活动可以用选修课的形式,让社团活动的形式固定下来,因为它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成效。可是,如果不重视这一点,而把高职英语教育局限在仅有的180学时之内,无异于“缘木求鱼”、“本末倒置”。

二、课堂内的组织方式造就学习者的职场竞争力

2.1职场素养比职业能力更重要

来自职场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一手漂亮的英文硬笔书法、快捷熟练的英文键盘输入、规范得体的商务信函表达、准确流畅的口语、轻松自信的体态语、抑扬顿挫的音量、礼貌雅致的开场白、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等等,尽管涉及内容不深、范围不广,但是足以赢得潜在雇主的青睐,所谓“够用为度、实用为主”正是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的英语硬笔书法”、“正确的键盘输入法训练”、“高效的速记策略”等训练手段,可以强化学习动机、端正态度、增强兴趣、提高做事品质,还能对语言的继续深造起正迁移的作用。而且任何一项技能训练到极致,都可以成为谋生手段或者赢得就业竞争优势的砝码。所以,笔者认为,以“职场素养”为方向的技能实训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任务。

2.2操作技能实训成就职场技能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会问问题、肯尝试错误、愿意听、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体验英语、有较好的学习策略。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但更有价值”。因此,英语教师在语言课堂上应当按照成功学习者的标准不断地创设语境、鼓励学习者以不同的互动形式来增强外语学习的动机,通过策略训练来间接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各种“做中学”的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动机、智力、经验、情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潜力,提高用英语“解决问题”(problemssolving)的能力。

英语课堂应该设置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每项问题与文本的学习任务相联系。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职场急需的学习素材,设置问题和设计教学任务。众所周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充盈燃料的火把。点燃火把的是基于文本的学习任务,目标指向特定的操作技能实训。通过技能实训来解决问题,比如,把“听力速记”作为一节课的实训目标,那么听力速记策略输入,涉及某一主题的听力素材速记演练就是活动任务;再如,以“Advertisement”(广告)为主题,则可以把设计相关的“Sologan”(广告词)、“logo”(徽标)、阅读“AdvertisingCampain”(促销活动)文稿作为活动任务,把“促销信函写作”作为该课堂的教学实训项目。

以“主题任务为驱动(途径),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目标),基于听、说、读、写、译综合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近年来看好的高职英语课堂组织形式。不仅因为它能够体现职业化的特点,越来越成为高职课堂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主阵地,而且它对传统教学观进行了根本的挑战。一名应聘者,如果进行了必要的公开演讲举止规范的实训,可以从他的体态语、说话的音量大小、目光方向定位、开启英文话题的方法,体察到他的自信程度、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和演讲的有效性;一名工作人员,如果进行了有效的会面技巧实训,他就具备了在英语背景下如何开启会话,怎么说得体、怎么做才符合目的语言文化习俗;一名同学,如果被告之在一张白纸上怎么布局谋篇、怎么设计眉边,他就不会顶格顶边书写作业;一名毕业生,如果被告之标准规范的调查报告写法,被告之商务便条、备忘录、会议纪要、电话记录、总结以及报告等在行文用词方面的要求,他们就不会随意盲目;一名面试者,如果正确使用口语小品词、适当表达“ideas”(内容观点),那么就不至于在职场门口失足。所以,英语课堂的组织方式改变了以往“人才质量观”,直接造就学生未来职场竞争力,这一点毫不夸张。

2.3操作技能实训的核心环节是“做中学”

正确领会操作技能实训的实质,关键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用英语中学会英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乏规范性地操作说明和指导),以达到“输入(input)——处理(proces)——输出(output)”的自然效果。教师应该始终牢记“Teachstudentstousethelanguageinsteadofteachingtheusageofthelanguage”,还要牢记操作技能实训活动要达到“四个真实性”,即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自身的真实性、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和学生情感的真实性,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真实地体验、感受和运用语言。

三、操作技能实训的课堂组织理念引发英语教育观的变革

3.1教学观的变革

以“主题任务驱动、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的组织形式,要求传统的“词汇讲解、语法分析、篇章翻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为“技能项目定位、主题任务定位、教材内容选择”的“导向型”教学模式。从实践环节上挑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交际”、“重教学轻学习”、“重结果轻过程”、“重语言轻文化”和“重书本轻实战”教育教学质量观,教师要坚持“一个中心能力、两个基本原则点”,即以“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以“体现优先发展听说能力的教学原则”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3.2教材观的变革

“填鸭式”向“导向型”模式的转变,自然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非教教材”。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观点下,教师对教材的依赖度决定着他的敬业度,进而决定影响教学效度。“一纲多本”的教材观要求我们加强操作技能实训,解决长期困扰高职学生英语基本操作技能不足的问题。

3.3人才观的变革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正确的态度动机”、“持久的兴趣热情”是点燃语言学习,提升应用能力的“引擎”。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要从兴趣与动机、情感与态度角度入手,衡量学生行为的品质和做事能力,以此来反观教学实践和实施教学评价。:

3.4评价观的变革

操作技能实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的态度、情感投入、交际策略、自我评估等“表现性评价”指标,重视“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因为职场素养和英语技能是无法用终结性的评价得分来衡量的。

目前,**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英语教研室编写的《高职高专英语操作技能实训手册》操作说明书,落实了鲜明的实训主题,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以实训项目为先导、以主题任务的目标内容为出发点,对一项技能的实训,配有评估指标和具体要求,相关的演示要领、关键步骤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识别良莠、自我检测,是操作技能考核的依据,对解决语言的“素养不足问题”意义重大。实训的主题内容很灵活,可以就地取材于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也可来源于实训的项目,如:英文硬笔书法实训、键盘打字实训、英文听力速记实训、演讲规范实训、朗读规范实训、有效会面实训、信函格式写作、调查报告实训、口语沟通实训、口译表达实训。每一单元都有4个模块:导入说明(Instruction)、图例分析(Illustration)、评估标准(Evaluation)、实战演练(Production)。应该说,这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于促进英语教改,提升就业竞争力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詹小丽.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思考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5)

3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职教论坛,2006.1:4~8

篇5

Abstract: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rganizational forms: “Mission-driven, operational Skills, Practical Project-oriented training,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As the employment competence and professionalism are particularly urgent for vocational students,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be more involved in the streng the ment of the English handwriting internship, keyboarding, Note-taking Skill, oral presentation, standard reading, effective meetings, business writing, reports, oral interpretation skills. Thereby to enhance the employability of students to promot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becomes around the corner.

Key words: operational skills; practical training; task-driven; teaching reform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到了关键时期。无论生源背景如何不同,无论教学环境怎样,如果不抓住学生这条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需求和兴趣,点燃并利用学习热情,是很难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既要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又要进行教学改革以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和职业特色,英语教学处于两难尴尬境地现象尤为明显。

那么如何彰显高职特色,服从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除了培养方向要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如引入行业英语内容,使英语教学融入职业培养之中),还要加强课堂内外的实训环节,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

1课堂外的活动形式点燃学习者的学习驱动力

富有成效的语言学习是“浸入式”。仅靠课堂内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多层次、多渠道的第二课堂活动尤为必要。英语角、英语朗诵、演讲比赛、英语征文比赛、唱英语歌、演英语剧、外教讲座、英文电影等等,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作用在于营造语言学习的氛围、点燃学习热情、培养兴趣、享受快乐、体验成功。第二课堂活动可以用选修课的形式,让社团活动的形式固定下来,因为它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成效。可是,如果不重视这一点,而把高职英语教育局限在仅有的180学时之内,无异于“缘木求鱼”、“本末倒置”。

2课堂内的组织方式造就学习者的职场竞争力

2.1职场素养比职业能力更重要

来自职场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一手漂亮的英文硬笔书法、快捷熟练的英文键盘输入、规范得体的商务信函表达、准确流畅的口语、轻松自信的体态语、抑扬顿挫的音量、礼貌雅致的开场白、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等等,尽管涉及内容不深、范围不广,但是足以赢得潜在雇主的青睐,所谓“够用为度、实用为主”正是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的英语硬笔书法”、“正确的键盘输入法训练”、“高效的速记策略”等训练手段,可以强化学习动机、端正态度、增强兴趣、提高做事品质,还能对语言的继续深造起正迁移的作用。而且任何一项技能训练到极致,都可以成为谋生手段或者赢得就业竞争优势的砝码。所以,笔者认为,以“职场素养”为方向的技能实训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任务。

2.2操作技能实训成就职场技能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会问问题、肯尝试错误、愿意听、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体验英语、有较好的学习策略。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但更有价值”。因此,英语教师在语言课堂上应当按照成功学习者的标准不断地创设语境、鼓励学习者以不同的互动形式来增强外语学习的动机,通过策略训练来间接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各种“做中学”的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动机、智力、经验、情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潜力,提高用英语“解决问题”(problems solving)的能力。

英语课堂应该设置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每项问题与文本的学习任务相联系。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职场急需的学习素材,设置问题和设计教学任务。众所周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充盈燃料的火把。点燃火把的是基于文本的学习任务,目标指向特定的操作技能实训。通过技能实训来解决问题,比如,把“听力速记”作为一节课的实训目标,那么听力速记策略输入,涉及某一主题的听力素材速记演练就是活动任务;再如,以“Advertisement”(广告)为主题,则可以把设计相关的“Sologan”(广告词)、“logo”(徽标)、 阅读“Advertising Campain”(促销活动)文稿作为活动任务,把“促销信函写作”作为该课堂的教学实训项目。

以“主题任务为驱动(途径),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目标),基于听、说、读、写、译综合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近年来看好的高职英语课堂组织形式。不仅因为它能够体现职业化的特点,越来越成为高职课堂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主阵地,而且它对传统教学观进行了根本的挑战。一名应聘者,如果进行了必要的公开演讲举止规范的实训,可以从他的体态语、说话的音量大小、目光方向定位、开启英文话题的方法,体察到他的自信程度、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和演讲的有效性;一名工作人员,如果进行了有效的会面技巧实训,他就具备了在英语背景下如何开启会话,怎么说得体、怎么做才符合目的语言文化习俗;一名同学,如果被告之在一张白纸上怎么布局谋篇、怎么设计眉边,他就不会顶格顶边书写作业;一名毕业生,如果被告之标准规范的调查报告写法,被告之商务便条、备忘录、会议纪要、电话记录、总结以及报告等在行文用词方面的要求,他们就不会随意盲目;一名面试者,如果正确使用口语小品词、适当表达“ideas”(内容观点),那么就不至于在职场门口失足。所以,英语课堂的组织方式改变了以往 “人才质量观”,直接造就学生未来职场竞争力,这一点毫不夸张。

2.3操作技能实训的核心环节是“做中学”

正确领会操作技能实训的实质,关键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用英语中学会英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乏规范性地操作说明和指导),以达到“输入(input)——处理(proces)——输出(output)”的自然效果。教师应该始终牢记“Teach students to use the language instead of teaching the usage of the language”,还要牢记操作技能实训活动要达到“四个真实性”,即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自身的真实性、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和学生情感的真实性,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真实地体验、感受和运用语言。

3操作技能实训的课堂组织理念引发英语教育观的变革

3.1教学观的变革

以“主题任务驱动、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的组织形式,要求传统的“词汇讲解、语法分析、篇章翻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为“技能项目定位、主题任务定位、教材内容选择”的“导向型”教学模式。从实践环节上挑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交际”、“重教学轻学习”、“重结果轻过程”、“重语言轻文化”和“重书本轻实战”教育教学质量观,教师要坚持“一个中心能力、两个基本原则点”,即以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以“体现优先发展听说能力的教学原则”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3.2教材观的变革

“填鸭式”向“导向型”模式的转变,自然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非教教材”。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观点下,教师对教材的依赖度决定着他的敬业度,进而决定影响教学效度。“一纲多本”的教材观要求我们加强操作技能实训,解决长期困扰高职学生英语基本操作技能不足的问题。

3.3人才观的变革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正确的态度动机”、“持久的兴趣热情”是点燃语言学习,提升应用能力的“引擎”。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要从兴趣与动机、情感与态度角度入手,衡量学生行为的品质和做事能力,以此来反观教学实践和实施教学评价。

3.4评价观的变革

操作技能实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的态度、情感投入、交际策略、自我评估等“表现性评价”指标,重视“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因为职场素养和英语技能是无法用终结性的评价得分来衡量的。

目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英语教研室编写的《高职高专英语操作技能实训手册》操作说明书,落实了鲜明的实训主题,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以实训项目为先导、以主题任务的目标内容为出发点,对一项技能的实训,配有评估指标和具体要求,相关的演示要领、关键步骤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识别良莠、自我检测,是操作技能考核的依据,对解决语言的“素养不足问题”意义重大。实训的主题内容很灵活,可以就地取材于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也可来源于实训的项目,如:英文硬笔书法实训、键盘打字实训、英文听力速记实训、演讲规范实训、朗读规范实训、有效会面实训、信函格式写作、调查报告实训、口语沟通实训、口译表达实训。每一单元都有4个模块:导入说明(Instruction)、图例分析(Illustration)、评估标准(Evaluation)、实战演练(Production)。应该说,这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于促进英语教改,提升就业竞争力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詹小丽.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思考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5)

3 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职教论坛,2006.1:4~8

4 普通高等专科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6

随着我国酒店业蓬勃发展,使得既具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又熟悉酒店管理和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具有较高酒店英语服务技能成为星级酒店对新一代酒店员工选择的重要条件甚至是首选条件,酒店英语服务技能也因此成为酒店行业对新一代酒店人员的必备要求。

笔者曾在一家西餐厅用餐,一位外宾用英语向服务员要一根吸管,几个服务员面面相觑,听不懂其意。 又有一次,一位印度人用不太标准的英语向服务员说:“Please give me a cup of tea.” 他把 “t”音发成 “d”,服务员大惑不解,不知所措。这不是个案,而是目前整个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专业严重滞后模式下的必然,这种现象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质疑。要改变这一现状,有必要按照酒店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进行课程改革。酒店英语只有真正成为职业技能课才能满足酒店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是改变专业英语教学滞后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实践教学。

酒店英语有很强的实用性,要使学生适应未来市场的要求,就必须使教学工作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可采用:课堂教学实训室实训校外实习基地实习。

(一)课堂教学

1、教材以岗位服务为模块,培养具体服务技能,如餐饮岗位模块分为:订餐、迎客、点菜、结账、投诉。客房岗位模块分为:客房预定服务、前台服务、房间服务、整理房间服务。同时还要培养英语职业能力和提高酒店职业素养,如沟通的能力、礼仪服务的应用能力、服务实操能力、处理投诉和解决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酒店产品的销售和产品销售策划能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服务和创新工作的能力、还有用英语面试的能力,这样将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与学生酒店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2、把服务流程编排在技能实训中,提高学生的基本服务技能和综合服务技能。如客人电话预订房间或餐厅座位,接听服务员一定要重复一遍预订信息以确认准确无误。

3、精心设计案例实训题目。首先是学习处理投诉的技巧和礼貌处理投诉的英语基本服务句,并进行情景操练。以后增加训练案例,可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和指导性的酒店操作案例,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防范和解决的措施。实行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见多识广,以后临阵不慌,例如:碰到英语发音不准的外宾,如果听不懂,可让他把词拼写出来。案例分析有利于启发和挖掘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4、采用任务教学法和模拟情景教学法,强调听说领先。任务教学法:教师围绕前厅服务、客房服务以及餐厅服务等项目设计出各种教学任务,学生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既能掌握与酒店英语相关的专业知识,也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听力能力。模拟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创设生动具体的餐厅场景,让学生扮演客人、服务员和观众,同时表演正确的和错误的操作方法,由观众指出其正确和错误之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正确的操作,而且能通过角色互换加强沟通和合作。在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强调听说领先。酒店英语首先是一种服务语言,他要与外国客人交流与沟通,这就需要听说领先。而听对高职学生而言又是最难的,听不懂就无法交流,再好的酒店服务技能也是没用的。教学中应讲解听的技巧,挑选有趣味的语言材料,合理利用多媒体,以听开始其他技能活动,在综合训练中努力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二)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室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迅速发展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许多学校实训条件不足,离实践教学的要求差距很大。学校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室,如把学校饭堂作为实训基地,设置中西餐饮服务实训室,要求学生在实习中把教材内容运用到实际的饭店服务当中,以检测教学效果;可将学校招待所改为实习酒店,设置前厅与客房服务实训室。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在“实战训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酒店高职教育强调“能力为本”,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体现在如何让学生参与,把学习语言的过程作为技能训练的掌握,在适当的时候把课堂搬到酒店和宾馆,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创造真实的外语环境,形成基本职业能力,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缩短了毕业生上岗适应期,这种产学合作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还解除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建立校企合作,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重点,这样才能为酒店业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服务技能熟练、素质水平高的综合型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服务型人才。

二、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活动各个环节高标准而有序地进行,应制定了严格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为今后的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依据。

(一)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主要是记录各位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取得的成绩,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

(二)实践课程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本项工作主要是做好各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记录课程教学大纲、所需仪器设备、课程实施过程总结、指导/任课教师等的变化情况。

(三)学生实训实习辅助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主要记录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项目、操作流程以及指导教师或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

(四)日常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安排好每学期实践课程的开设;抓好实践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项目单、项目卡的制作,实践操作过程的检查等);搞好材料及仪器设备的管理;做好实践教学的检查、监督和总结工作。

三、改革考试评价手段

篇7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75-01

一、体验式教学在邮轮口语教学中的优势

传统的邮轮乘务专业口语教学采用课堂灌输的教学方式,整课堂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体验式的教学改正传统教学呆板、沉闷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实际体验然后总结经验。体验式教学指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上,学生通过具体的场景、氛围亲身体验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体验式教学在邮轮乘务口语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优势为:

第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验式的教学是在特定的环境场景中进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融入课堂。体验式教学使学生亲身感受邮轮乘务的实际操作场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第二,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体验式教学把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模拟场景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三,加强学生对邮轮行业的认识。体验式教学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强对于邮轮行业建设的认知,加强对邮轮岗位实际工作流程以及工作职能的认识,帮助理解邮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二、体验式教学在邮轮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体验式教学实际就是一个体验、反思、总结的过程。学生通过相应情景亲身体验,然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教师对邮轮岗位设置教学情境

邮轮行业服务包括餐厅服务、就餐服务、客房服务等,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的岗位场景设置教学场景。根据服务场景加强学生对于课内知识的运用,为情景中客人提供服务,了解邮轮服务生的职责。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岗位职责设置电话预定场景,学生根据职责内容做好相关工作。教师在设置特定场景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饰演相关角色。整个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使用英语进行表达,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身口语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教师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指导,对学生发音等方面着重关注。邮轮口语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场景进行教学,比如,客房、点餐、伺酒等,师生通过体验式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学生口语训练

体验式教学在邮轮乘务专业口语教学的运用,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口语音调发音。口语教学首先应该从语音音调教学着手,为学生日后口语的听说教学打下基础。邮轮乘务专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说话发音带有自己的地方独特的家乡口语。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语音音调训练,加强学生对口语基本的语音、音调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训练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加强语音音调上的监督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学习兴趣。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听和说的教学。听和说的教学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交际的关键,听力的锻炼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语对话的对话内容,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更好地传达自己的对话内容。听和说的训练是口语对话中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听力资料中单词的读音、短句进行模仿训练。对话形式可以利用故事对话形式。

三、体验式教学在邮轮口语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教师应担当起引导者的职责

教师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担当起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在整个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调动学生参与体验式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学生出现的问题,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估教学。

(二)增加学校实训场地的建设

高校应该增加体验式教学在邮轮乘务专业口语教学实训场地的建设,实训场地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实训情境,从而达到更好的体验效果。实训场地建设应该与邮轮乘务专业口语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

(三)体验内容因教材而异

篇8

我国几乎所有的独立学院都开设有英语专业。但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与行业脱钩,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地方产业发展的需求,导致就业率全面下滑,招生锐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背靠行业,转型发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未来发展的唯一出路。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湖北商贸学院将普通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衔接,针对湖北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增设儿童英语教育和涉外酒店专业,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培养专业化更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儿童英语教育专业符合市场需求,招生形势良好。现已经招收了2014级、2015级、2016级三届本科生,招生计划一直在逐年增加。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就业情况直接反映本专业的教学效果和办学水平,而学生对所开设课程的认识和感受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课题组对2014级儿童英语教育专业27名学生进行了关于课程设置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方式及内容

此次调查的主要方式是网上问卷调查,对象为儿童英语教育专业2014级本科生,时间为2016年7月,网上提交问卷29份。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儿童英语教育专业和自身的定位和认识;二是对儿童英语教育专业第一、二学年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的评价。14级儿童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该专业课程的整体情况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和体会,回过头来对两年的学习经过反思,得到的反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及专业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的第一部分是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看法。十二个问题中有四个问题是多选题,其余都是单选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专业选择及学习动机方面,大部分学生(48.28%)出于对儿童英语教育事业的热爱而选择该专业;在特长方面,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音乐(48.28%)、绘画(37.93%)和手工制作(34.38%),但是依然有20.69%的学生没有任何特长;对儿童英语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程度,全班有超过70%的学生认为这是理想职业或自从开始本专业学习后逐渐热爱,其他学生则对该职业不太喜欢或持无所谓的态度。我们欣喜地发现75.86%的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注重自我发展,其次分别是人际关系(44.83%)、物质生活(41.38%)和社会地位(24.14%)。学生越来越注重把个人发展和职业兴趣结合起来,专业的功利化选择并不是主流。对专业课程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没有一个学生对课程设置不满意,但是非常满意的比例只占17.24%,这说明课程设置依然有调整和改进的空间。至于不满意课程设置的原因,27.59%的学生认为理论课与实践性课程比例不合理,24.14%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课程技能性欠缺。通过两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训,学生普遍反映在英语基础知识、儿童教育相关知识,计算机方面的课件制作能力、教学实践能力以及与儿童沟通的能力方面均有所欠缺,是今后需要努力和提高的方面。所有学生均完成了第三学期结束后的寒假社会实践,79.31%的学生反映困扰他们的问题是专业技能知识不够用,其次分别是工作压力大(48.28%)、薪水的高低问题(34.48%)和复杂的人际关系(31.03%)。所有学生均意识到教育见习、实习对未来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实践活动对今后的学习产生的效果持肯定态度。问卷还调查了学生对两年来所学各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评价。问卷调查表中,我们让学生从课程对儿童英语教育专业的重要性课时安排的妥当性,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对学习、实习产生的影响各方面打分,采取5级分制。关于课程对儿童英语教育专业的重要性,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英语语音、基础英语、英语口语、儿童发展心理学、英语听力,所占的百分比依次是:79.31%,75.86%,75.86%,72.41%,68.97%。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语言的听说能力已经得到了学生的充分重视。听说能力也是语言教师技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没有好的发音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无法胜任优秀的儿童英语教师岗位的。但是,我们在英语课堂和专业技能实训中发现,学生的听说能力依然比较薄弱。由于紧张、基础不牢或准备不充分等原因在模拟教学环节经常出现表达错误等语病现象。相应,也正是通过实习实训,学生了解到:在儿童英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能力非常重要,自己的听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学生对听说课程的开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关于专业课程课时安排的妥当性,有3.45%的学生认为英语听力、TEM-4综合练习和英语教学法基础的课时安排妥当性非常差。这部分学生认为相关课时严重不足,英语听力、TEM-4综合练习课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通过紧密相关。学生对基础英语的课时安排满意度是最高的,达到75.86%。基础英语是基础阶段最重要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课程的特点是精讲精练,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语言技能的提高和运用很大程度上依赖这门课程,因此该门课历来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本调查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英语基础依然薄弱,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进步不是非常显著。对于英美概况和英语教学法基础等全英文授课的专业课程,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关于专业课程的难易程度,10.35%的学生对英语口语课和6.9%的学生对英语语音课的难易程度评分较低。一方面学生意识到,英语口语沟通和交流十分重要,英语发音的准确也是必不可少;另一方面,我们搜集了学生对儿童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的意见,有学生明确指出,一些外教上口语和语音课学习效率很低,学习效果也比较差。英语语音和口语课一般安排给外教上,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外教可以提供给学生最地道的语言和最逼真的英语交流环境,但是不排除有外教存在教学方式不严谨,教学资质欠缺等问题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这也提醒我们,口语和语音课不应该盲目依赖外教,而应该全盘考虑,合理安排教师资源,增强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除此之外,学生对儿童英语教育概论、儿童发展心理学和英语教学法基础三门专业核心课程在难易程度上,选择5分(很难)的不到50%,选择1分(容易)的占3.45%-6.9%。综合学生意见分析,英语教学法基础是很重要的专业课程,介绍了国内外主流的教学法,理论性较强,学生普遍认为使用英文版教材和全英文授课难度较大,课堂内容不太容易吸收理解和形成体系。儿童英语教育概论和儿童发展心理学这两门课程除了理论性强之外,也和学生对儿童的感性认识息息相关。这也提示我们,理论课程的学习不能单靠书本,还要多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从实际中增强感性认识。在课程对未来学习和实习产生的影响方面,学生零差评的课程有基础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语音、TEM-4综合练习、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师技能实训。为教师技能实训打5分的达到65.52%。在意见反馈中,学生也多次提到“多实践”,“多设置一些实训课”,“实践出真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感到有所不足”等看法。我们除了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校内实训外,也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寒暑假社会实习,联系用人单位为学生创造优越的实习条件,安排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实习和撰写实习报告,总结经验体会,不断探索新的实习模式,如“校内双元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此外,学生在问卷调查中提出希望能增加一些增强教学技能的辅助课程,比如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制作、游戏设计等。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20.69%的学生没有任何兴趣特长。因此,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我们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愿望,也要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的机制、阶段和步骤,使学生在考虑了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等多种因素的教育框架的帮助下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结论

课程是专业建设的生命线,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了学生对儿童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和态度。从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来看,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需要,进一步加强英语听力和口语的教学,并适当地增加理论课时或实践环节。另外,学生比较重视英语教学法、儿童发展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在完成理论课时的学习之外,学生非常渴望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在探索“校内双元制”实训模式的同时,可以考虑增加实训课时,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在设置课程的时候,既应该从学生现状和各类课程设置现状入手,也应该依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考虑学生需求和愿望,使学生在社会需求的框架下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丽丽,仲伟秀.《学前儿童英语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呼伦贝尔学院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6).

[2]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0.

[3]王利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篇9

一、前言

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人类语言交际的两种主要方式中,听说这一途径是基本的、首位的”[1]。国际经济全球化使得最具备竞争力的人才必定是掌握英语交际能力的人。国内发达城市中大量合资、外资企业也急需掌握英语交际能力的专门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应突出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力理解能力。

二、高职教学现状及学生听力学习基础

高职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听说能力很弱。进入高职后,英语课时少,生源基础参差不齐,再加上英语等级考试的压力,无法安排系统的听力教学,教师只是稍作一些听力应试技巧方面的指导,而把提高听说能力的训练任务下达给学生,督促学生课外自学。高职院校生源受自身语言基础和学习习惯的影响,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有着许多不利的因素:①语音基础弱。多数学生来自欠发达地区,英语学习环境差,受方音影响大,发音不标准,单词辨音能力弱。②词汇量不足。尤其是对一些常用词汇及习惯用语不熟悉,对一词多义现象不了解,直接影响英语听力的发展。③缺乏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不善于总结学习方法。比如练听力时只关注单词,忽视对意群的理解,无法把握文章主旨。④知识面狭窄。缺乏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有时熟悉材料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但对其真正的涵义却理解不透,甚至曲解。⑤心理素质欠佳。因听力基础差,听时常感到被动、忧虑,学习效率低。特别是部分学生急于求成,期望值过高,不能如愿便很快放弃努力。

“听”的过程是涉及各方面语言知识、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及相关的具体信息的复杂过程。因此培养听说能力不仅仅需要时间,关键是要有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只有克服自身不利因素,坚持不懈进行大量的实训,才能有效提高听力水平。

三、培养听力理解能力的主观因素

由于学生的语言基础不同,教师不能制定统一的目标和要求,也不能有针对性地监控每个学生学习。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有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自主学习意识,而这恰是高职学生最缺乏的。高职学生应当明白任何教学,都不可能涵盖今后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真正培养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的[2]。学习者对学习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高职学生必须尽快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把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行为,在教师指导下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毕业后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听力能力的形成需经过长期系统训练。在听力过程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遇到听不懂的单词和句子时不必紧张,有个别地方没听懂,不一定影响对整个材料的理解。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减轻心理压力。随着对听力技巧的熟练掌握,即使漏听一些内容也会自然地使用一些补偿措施,如利用信号词、同义、反义词等猜出困难词义。反之,如果在听力过程中过于焦虑,则会影响听的注意力,使得用于思考和记忆的能量相对减少,语言信息储存和输出效率、效果降低,导致本来能掌握的内容也听不懂了。长期心理压力会引起兴趣下降,所以听力选材的难易度也很重要,Krashen[3]强调了最佳语言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有趣的和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材料要略高于学习者实际的语言水平,才会在理解后有一种征服感、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才能保持恒久的兴趣和热情。

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加拿大渥太华专门从事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Vandergrift教授指出:“听力理解原非一项被动的活动。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主动过程。”[4]听力训练中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是被动接受所有信息,而应主动去捕捉某些信息,丰富知识、经验,增强信息预测能力,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掌握听力策略,培养连贯记忆能力。

1.制定可行学习计划,坚持计划科学有效地实施。

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学习目标系统,不仅可以使学习活动显得有计划性和条理性,而且还可以减少学习的焦虑感和盲目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高职学生必须制定一个合理的个性化的听力学习计划。为了便于操作和检查,不仅要有长期规划,更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近期目标计划和短期目标计划,比如制定每周听力学习计划、学期计划。学习目标要切合自身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若盲目求高,目标难以实现,则会挫伤积极性,造成计划流产。定期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反思和总结,并适时调整计划,才能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逐步实现学习目标。

2.培养听觉感知能力,奠定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英语语言的听觉感知能力是指辨别英语语音音素,辨认并理解英语词义的能力,它直接关系到英语听力的基础。正确的语音是听说的基础。高职的学生大多语音基础薄弱,音标读不准、认不全,不能根据音标拼读单词,给听说交流、自主学习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听力训练首先应从学习语音练习开始。通过向老师请教、同学交流或通过网络音频、磁带、光盘自学,熟悉音标发音特点、方法和规律,通过跟读练习、录音对比掌握重音、弱读、连读、同化、失去爆破、清辅音浊化、升降调,掌握意群的停顿、英美发音差异等,主动有意识地纠正自己错误的发音习惯。由于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感情、态度和意思,甚至是相反的含义,所以要通过语调训练了解句子表达思想感情和语句之间的深刻内涵。坚持每天练习,逐步做到发音规范到位、表达自然流利,听力训练与口语训练同步提高。

3.灵活掌握听力策略,准确全面理解听力材料。

在听力训练中许多学生抱怨说:语速太快了,一个词还没反应过来,其他的词就已闪过,结果听到的内容支离破碎。这反映出他们还没有很好地掌握听力策略。Richards(2006)[5]总结了三种常见的听力过程模式:(1)自下而上模式,即听者对听力内容的理解从单词到短语再到句子,最后形成文章观点、主旨的理解;(2)自上而下模式,即理解过程中充分使用先前知识,而不是仅仅依赖单个的音或单词。这种模式的听力理解目的性较强,听者侧重注意所需信息,同时激活大脑中的相关知识;(3)交互模式,即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方式同时作用、相互依赖,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解释学习者信息处理方式的多样化。

自下而上模式较多地关注语音和词汇层面的信息,占用听者大量的工作记忆容量,听解速度趋于缓慢,不仅会漏听一些细节,而且会阻碍完成深层次的理解。自上而下的听力理解模式主要依靠世界、经验知识等来积极预测、推理文章的主旨大意,比如通过已有的关于题材、体裁方面的知识或标题、语境、关键词对材料进行预测,构建出话语的纲要图。有了预期和推断,听的过程变得主动,可以准确把握主要信息。但对文章中的具体信息重视不够,对一些简单基本信息也会漏掉。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听力理解过程实际上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听者主要目的在于获取信息,有选择地识别应着重注意的信息。因此提高听力效率,要重点培养抓住中心大意,有意识地主动关注某些信息,获取特定信息的能力。从应对听力考试的角度来看,理想的听力过程模式应该是灵活综合运用交互模式。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应尽可能激活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充分利用预测、推理能力,培养捕捉特定信息的能力,才能达到对文章充分准确的理解。

4.泛听精听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

语言学习讲究“精”与“泛”的结合。“精”讲的是质,“泛”讲的是量,只有两者有效结合才能提高英语听力训练的质量。在听力训练的初级阶段,以精听为主,不要盲目地追求大输入量,而是要听懂并学会。包括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识别英语语音中的连读、重读、弱读、同化,失去爆破、语音语调及英、美语音的差异;要求能够把听到的声音迅速地与字母对应起来,掌握常用的读音规则和常用的表达结构、句型、词组等。

泛听是通过大量的听力实践,巩固在精听训练中所掌握的听力技巧,体会一个完整语言交际过程。应选择较为真实的语言材料,比如把BBC或VOA的慢速或正常语速的节目作为泛听材料,不一定要听懂每个单词,但要听懂段落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情节,培养用英语直接理解信息的习惯。在听力训练初期,泛听训练不宜占过多时间,随着听力水平的提高,逐步扩大泛听比例。到了高级阶段要以泛听为主,精听为辅。

5.听、说、读、写有机结合,丰富认知,培养西方思维模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及人们的思维模式都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在交际中听的障碍不仅来源于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本身,而且来源于双方迥异的文化背景。具备一定文化背景知识,对所听的对话和短文材料熟悉,理解就会更深刻,甚至能弥补语言基础上的不足。若能在听力过程中不断激活头脑中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则容易预测出即将出现的后续话语和信息,因此听起来感到不难。这也是自上而下听力理解模式的基础。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习者应主动了解关注西方的文化、历史、地理、政治、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识、信息,扩大知识面。如通过查阅相关的杂志、书籍或者搜索互联网,了解西方节日的由来、风俗、象征及意义,填补文化知识空白,或浏览人类科技研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等,克服影响听力提高的知识。

对话式听力材料,信息点较容易捕捉。而大段的语篇中信息点分散,内容不易把握。了解西方人的直线型思维特点,熟悉英语先总后分组织篇章的模式对听力理解非常重要。如果听者能在听音开始时即能抓住主题句把握语篇的中心意思,则较容易跟上说话人的思路,进而对语篇的内容作出正确的推断和理解。因此在听力训练中要培养听音一开始就全神贯注投入的好习惯。和汉语语篇相比,英语行文逻辑结构比较严谨,大量使用逻辑连接词,比如表达因果、递进、示例、列举、转折、总结等关系的信号词等,给听者进行信息预测、逻辑推理提供了便利。所以学习者要熟练掌握英语中表达各类逻辑关系的连词、副词或词组、结构。在听力训练时若能养成听后复述或改写听力材料的习惯,则会大大地促进西方思维表达习惯的养成。内容复述,有机地结合了听与说、听与写两种能力的训练,能拓宽记忆、理解范围,加深对听力材料的综合理解。而且为了能够完整地复述,在听和理解的同时要做到:第一,找到并抓住主题;第二,记下重要的细节句。即做笔记的速度要与说者速度保持同步。所以听写笔记要将听到的词和句子精简到最精练的程度,学会用最少的书写来体现最完备的内容。因此有必要探索适合个人的有效记录方法。如借用简写拉丁词,如,i.e.,e.g.,etc.等;也可以发展一套供自己使用的语言符号系统,如用!表示important,用edu表示education,ss表示students。在记录对话或谈话时,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写下不同说话者的话,或以树形图记录纲要,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听力理解和记忆的效率。

五、结语

总之,听说训练是一项长期任务,高职学生不仅需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更要坚持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听力策略,这样才会快速有效地提高英语听说水平,并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和内在潜力,最终促进个人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143.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篇10

引言

经济体制转轨和外经贸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将大大提高国内商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市场对英语加商务等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全国近700所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或专业方向,而原来以学术型为主要培养模式的本科院校自200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率先设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以来,已有62所本科院校或教育部批准开设了此专业,这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探讨和研究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发现和改进问题,才能紧跟时代脉搏,在人才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1.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因此,高职课程的设置必须适应企业 (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基于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理论,以突出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对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目前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以及近年商务英语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的综合研究,客观分析问题,找出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促进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更趋合理,缓解毕业生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总目标。

2. 改革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文献资料,特别是对我系商务英语09、10年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计划进程表以及实际操作的分析归纳,结合毕业生及企业调查反馈资料,课题组总结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

1) 专业特色不明显。商务专业课仅占15%

2) 实训课收效甚微,特色难以体现。

3)专业课安排时间偏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尚来不及接触或吃透相关专业课就面临2+1模式

4)实践性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欠缺

3.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改革实践

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及课改团队反复多次进行了课程改革专题研讨,师生座谈,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并组队前往各兄弟院校学习调研,集思广益,科学定位,着手对11级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进行了“课―证―岗”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与专业教学改革的尝试。

3.1确立了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思路

确立了商务英语专业遵循“一大目标、两个重心、三大能力、四个标准、五项原则”的办学思路。即:以复合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为专业总体目标培养;以思想素质及业务素质为专业培养重心;以英语应用能力、商务业务能力和办公实践能力为专业培养主能力;以英语能力证书、商务职业技能证书、国家计算机能力证书、毕业实习为四个衡量学生总体能力与素质的标准;以“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社会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实践立体化”为专业建设的五项原则。

3.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构架起基于工作过程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依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实践性,大刀阔斧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了“课―证―岗”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框架,以期实现课程体系与岗位资格证书以及上岗即顶岗的相融通。将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结构模式改为由文化基础模块、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模块、商务专业知识与能力模块和素质与技能模块构成。具体措施如下:

3.2.1 更换教材:

1) 由原来的以生活文学内容为主的精读教材直接改选为与商务活动相关的商务英语精度教材内容,让学生有更多时间熟悉积累相关知识与词汇

2)是将原来的听力、口语普通教材直接换用商务环境下的商务听力和商务口语教材,突出商务英语特色,也有助于课程之间的相互支撑

3.2.2调整课程内容课程和教学学时:

1) 根据师资状况教学团队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处理。国际贸易实务中英语部分的内容直接剔除,专门另行开设,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了效率,与外系教师教学间的形成了良好的互补,避免了内容的重复和遗漏。

2) 剑桥商务英语由原来的周二学时调整为周四学时,并从第一学期开课,两学期学完初级、中级内容。

3.2.3据市场岗位需求新增开了以下几门课程

商务英语翻译(配套实训); 商务英语写作(配套实训); 商务英语口译(配套实训); 国际商法(专业知识课); 英美报刊选读(技能拓展课程);饭店管理实务(技能拓展课程)

3.2.4根据职场岗位标准,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了《取证实训》课,以帮助学生获得相关证书。在要求学生取得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或英语专业四级证书的基础上增加了职业能力证书的取证要求,如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证书、翻译资格证书、单证员证书或跟单员证书,并申请到了全国国际商务英语、全国职场英语考试考点。

3.3 积极争取多方努力,加大实训基地软硬件建设。2011年,投资42万元新建了一间多功能语言、技能实训室,配备了单证函电仿真系统,保证了学生实操能力模拟训练。

4.结语

改革后的商务英语专业特色鲜明,“课―证―岗”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使课程设置日趋合理,学生职业素质不断提高。依据国际贸易学会相关岗位从业要求引进的“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增强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扩大了本专业在省内兄弟院校中的影响力。“课+证+岗”三位一体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值得进行推广。但专业专任教师队伍单薄,不能满足专业的需求。在今后,应在学院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大力支持下,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与质量建设,支持教师获得更高学历,鼓励专业教师到实践岗位顶岗挂职,增强专业教师的企业经验。

篇11

关键词 :商务英语:教学资源: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26-01

相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我国从2001年开始对教学资源展开研究。针对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界存在很多争论,焦点集中在以下方面:教学资源的内涵是什么?外延又包括哪些?综观学术界的讨论,可以总结出教学资源的两种定义:一是狭义的教学资源定义:二是广义的教学资源定义。前者将教学资源仅仅限定在教材上;后者则将外延扩大化,不仅包括教材,还包括其他能促使课程目标完成的因素。笔者认为,能促进课程目标完成的所有资源都是教学资源。根据商务英语课程特点及教学实际,可对教学资源做如下分类:印刷型资源、电子型资源、实物型资源。

一、研究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商务活动愈加频繁,社会对具有较强商务英语运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商务英语在我国属于相对年轻的专业,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4000多所院校开设这一专业,从整体情况来看尚未成熟。因此,培养实用型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已成为各大高职院校密切关注的问题。商务英语属于专用英语范畴。在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真正发展是在近20年,虽已迅速成为当今的热门专业之一,但其专业体系的建设和教学都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教学资源、专业不成熟。而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普及,只有对商务英语教育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创新,才能与国际接轨,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二、内容构建

1.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在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下,整合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和重点课程的课堂教学资料、课程标准、课程总体设计、单元设计、课文视频、课文听力、课文教案、单元PPT课件、词汇资料等,便于学生自学。目前,高职大学商务英语主要课程为国际贸易实务、英语听力、英语语音、英语语法、商务英语写作、综合英语、商务礼仪、经济法概论、商务基础、应用文写作。其中,英语听力、英语语音、英语语法、商务英语写作、综合英语这些课程注重英语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