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育市场营销方案

教育市场营销方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0 15:06: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育市场营销方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育市场营销方案

篇1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压力繁重,使得众多在校大学生有着“毕业即失业”的困惑。 纵观全球的就业形势,其实就业难,只是个伪命题。

一.教学过程中对“营销”一词的片面理解。

到底什么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简称“营销”。市场营销学,它是研究经济社会的整个交易过程,是交易的所属范畴都是营销学所研究的,这里所说的是“市场营销学”而非“市场营销”。“营销学”研究完了整个的交易过程,那么应用这个研究成果为自己或企业牟利就是“市场营销”了。整个交易过程是很复杂的,这也衍生出来营销中的研发、市场调研、策略、细分等问题,所有这个过程是一个整体,要做好营销必须要把涉及的所有环节都做好,这样才是完整、完美的“营销”。

二、营销专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对大学生实践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定会进入相关企业作市场调查,而随着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必然以追求效益为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势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管理,特别是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安全隐患,这就导致企业很难接受学生的社会实践,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正常开展。

2、实践教学基地、设备等不够齐全。

教学基地建设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重要条件,高校拥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在保证教学质量上提高实践效率,有利于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与实践,并可以合理突出应用到现实工作中。

3、实践中缺乏科学性。

首先,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时,严重脱离社会需要,缺乏专业指导,具体的实践内容得不到及时解决。学生自身又不擅长发现问题、捕捉信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取不出其关键部分,从而又导致相关问题和信息得不到及时反馈。

其次,学生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做出的相关成绩,得出的一些相关调查成果,写出的社会实践报告,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评价。许多的院校只是给予学生现时性的评价,对此学生们无法获取满意的成绩,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积极性。

4、大学生对实践的认识不足。

社会实践原本就是大学生必须完成学业任务的一部分,而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更是需要加强对市场的了解,获取有效信息为毕业后的工作铺平道路。然而,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时,尤其是学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做市场调查时,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调查的内容是什么,外界的诱惑早让其忘乎所以。本就是心浮气躁,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把搞市场调研看成凑热闹,把社会实践当旅游,把走市场当成逛街购物。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为了应付实践成果的检查,随便到网上抄几篇、凑几句,应付了事,结果一无所获,最终害的是自己。

(三),提高大学生实践质量的相关对策。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了解与分析,可以看出,为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得到顺利进行,并对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给予正确指引,以期收到预期效果,必须加强指导,进行规范操作。

1、社会给予关注,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实践基地。

(1),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够提高其综合素质,成为社会上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最终获益者是需要人才资源的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因此我们的社会和各种企事业单位不要鼠目寸光,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应给予重视和大力支持。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对于企事业单位也具有一定的宣传作用,因此希望有关的政府部门能出台相关政策,同时学校也应积极、主动地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方便。

(2),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基本保证,可以增强实践环节的针对性,解决课堂上教学的疑难点,突出重点,以适应社会环境对专业人才的需要。高校加强与企业之间建立战略联盟,可以为企业输送人才,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2、强化大学生实践意识与方法。

通过了理论考试并不能说明一切,所以只有学与用结合,发挥学习的最大效用。我们应针对就业制度的改革,适应市场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引导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学营销专业的学生的社会实践更是必要,在体验营销实践活动过程中,理解营销理论,使理论与实践正确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向实践性人才发展,教育大学生必须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及其重要性。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指导与评价。

首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在事前确定好主题与基地、预算活动经费、编制活动计划、实施活动方案、评估总结、评写实践成果报告、进行统一的规划和部署,这样的社会实践才会更规范,更有意义和价值。

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成果给予规范的考评,做到奖惩分明和实事求是原则。在进行评价之前,还应结合实践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情况及活动成果一并评价,也可以到实践点抽样调查,做到严格公正。

最后,学校还应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氛围,力求社会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学校也应呼吁社会给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一定的实际性支持和帮助。建立好科学的运作机制,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精神鼓励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与学校密切配合,避免弄虚作假现象,以多种方式共同鼓励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提高其综合素质,以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四、结束语。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营销活动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纽带,它具有极大的自主性、创造性、艺术性和实践性,作为营销专业学生,要想将来在社会洪流中流出自己的一条河,必须端正自己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此外,我们的教师也应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求适应学生的实用性学习需求。最后,更需要社会、国家、高校给予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支持。最终通过多方努力共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专业型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引言

随着市场营销在企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市场营销在经济专业教学计划专业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场营销课程的目标是训练学生营销管理项目能力,它重点培养学生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待营销项目,了解营销项目开发的全过程,掌握营销项目开发的基本方法、过程以及相关的工具,能够熟练运用市场营销的方法进行项目各个阶段的开发工作。那么,对该课程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营销项目管理能力,因此各高校对其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的研究逐步深入。本文根据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现状,结合该课程实际特点、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案例驱动和项目驱动对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1.课程教学现状

市场营销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非常广泛,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市场营销课堂上虽然引用了多媒体教学,但讲授内容任然侧重理论,一味的讲解抽象的概念、原理,就像纸上谈兵,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并且受环境限制,缺乏实际营销项目的锻炼,学生往往认为市场营销课程缺乏实用性,学习积极性不强,缺乏学习兴趣;高校生源来自于全国各地,不同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使得学生对营销方面的了解和认知能力相差甚远,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学习能力有很大差别;学生动手能力差,课堂教学时间大部分放在基本概念和原理上,案例设计陈旧,大量学生毕业后只知道几个基本概念、原理,并没有真正掌握市场营销的精髓,更不具备软件项目实际开发中所需要的各种综合能力,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2.基于案例驱动和项目驱动的市场营销教学方法的提出

针对上述问题,在市场营销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充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要对以往的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进行更新和改革。

教学案例和模拟项目的选取与设计是基于案例驱动和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它们将决定教学改革仅仅是形式,还是真实有效的,为了使教学案例和模拟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和项目的选取和设计要注意几个方面:

1. 案例和项目应该具有真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和连续性,要与课程教学大纲紧密结合,能覆盖学生应该掌握的全部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认识,同时要注意学生的认知能力、现有文化知识、兴趣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便于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

2.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利用学生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以学生的本能为出发点,选取一些生动、形象、实际的案例和项目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由于案例是对单一的知识点、技能的实践,而项目是整体知识体系的对应,所以案例和项目在类型、规模、知识点的覆盖度上要一致,但不是重复,而是项目的难度和复杂度,相对于案例要进一步升华,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的能力。

3.教学方法的组织实施

这种基于案例驱动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的主要思想是运用大量的典型的具体案例对课本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讲解,每个单元章节最后结合实际项目模拟。那么具体的教学过程我们设置为四个阶段。

1. 精心备课、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教师首先要在深入分析和研究教材各章节单元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查询、收集开发项目的资料,选取素材;再根据单一知识点或技术要求,将案例融入到相应知识教学中,并根据各个知识点,在案例中提出问题、以问题驱动教学,达到教学目标。在课程设计时要以项目开发形式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也就是与营销的生命周期一致,将教学划分为五个单元顺序组织教学:需求捕获、分析与设计、实现、测试、运行维护,以覆盖和贯穿整个知识体系。

2. 结合案例讲解阶段

此阶段通过教师提出案例,学生自主分析、讨论,提出案例中出现问题,再由教师根据讲授内容,针对各个知识点,结合案例,分析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在讲授过程中引发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案例和理论的合理结合,控制好讲授节奏,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发散思维能力。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则可以引用多个相关案例进行反复引导、讨论、讲解,让学生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掌握市场营销课程的精髓。

3. 项目模拟实践阶段

该阶段主要放置在每个章节单元结束复习时,主要以课堂讨论,课下具体实践方式进行。学生根据学期初选定的项目题目,根据本章节单元内容对应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模拟。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做,进行分析、思考、讨论,课下再根据讨论结果查阅资料,整理,并按市场营销标准书写文档。与教学同步的模拟使学生及时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主动地去学习,解决问题,并在实际的模拟过程中,极大的扩充了知识面,全面提高了今后进行市场营销具备的各项综合能力。

4. 考核、评价阶段

该阶段,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不再在局限于期末的笔试,应贯穿到整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中,可以在项目模拟的各个阶段中,综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收集材料的多样性、完整性,项目各个阶段的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让学生改变以往的“为考而学”的想法。

4.总结

现代教育的模式注重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自主探索作为教学的主体,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案例驱动和项目驱动教学法则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的,不仅要“授之以鱼”,更强调“授之以渔”,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丰富的案例讲解和项目模拟,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方式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自行设计,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开发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在解决方案的实现上体现了学生的开发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基于案例驱动和项目驱动的市场营销教学方法作为一种能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文生,邓春健,吕燚,案例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1)

[2]国凤菊.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 中国成人教育 2011年(18)

[3]黄文娟.《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年(8)

篇3

1.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理念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是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一直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实施的困难较多,难度较大等原因,导致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多安排理论课教学时数,多讲纯理论知识,少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时数,即使安排了,也仅安排类似参观之类的象征性活动,或是让学生通过市场调研撰写策划方案,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务操作,更不会从事具体的营销实践活动,基本上难以达到让学生既懂理论又会实际操作的效果,致使课程学习达不到教学目的。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种技能型实用人才,只有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甚至把教室就设在实训场地,实行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使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才能有利于使学生迅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

1.2缺乏与市场营销学科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手段

市场营销是离市场和社会最近的学科之一,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时代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市场营销的相关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的实战型应用人才,然而在市场营销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手段相对比较缺乏,很多学校在实践教学对时下市场上的市场模拟软件情有独钟,然而影响市场营销的不定性因素很多,其职业能力是很难靠软件的模拟来实现的。

1.3缺乏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部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受传统影响较大,课程教学重知识,轻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市场营销职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创新能力高低。很多营销手段在别人运用的时候效果明显,而当自己照搬照抄的时候其效果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学习别人成功的营销手段的同时,没有创新,市场营销的原理是一致的,但具体的方法手段则必须具有创新。

2.改革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1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正确熟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属性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明确指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首先,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种类别;其次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层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属性基础上,市场营销课程教师必须注重市场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

2.2探索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注重学生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离不开实践,市场营销本身就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学科,更需要实践教学为支撑。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注重学生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生参与市场营销活动一线工作的实践,首先使学生把握市场营销的工作方式与方法,为学生储备今后胜任职业工作的核心本领;其次,通过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使他们在给定工作任务后,能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第三,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从而积极应对变化的未来世界。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构建师生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相对独立地学习,教师从昔日的给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治理者,由于主要的教学目标变成了为学生开发今后工作中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是一个演讲者,而必须是操作示范者、建议者、指导者、考评员。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目标,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指导,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不断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从单纯的终极性学校教育扩展到将工作与学习有机联系的终身教育,使传统的职业教育发展为突破时空界限的“技术和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把素质教育、尤其是职业能力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市场营销教学应根据职业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使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并行,以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本位,重视职业技能,重视社会实践,让每个学生都有亲自参与营销实践的机会。

2.3不断实践创新教学,指导创新学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重要的意义。市场营销实战在具体的策略运用上更多的体现了创新,在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营销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教师应当不断实践创新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提高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具体设想

3.1模拟实践方法

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一周甚至两周的集中实践教学时间,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真正地把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操作当中。

3.1.1第一阶段:制定方案

把学生分成几个实践小组,“学校”是各个小组要开发的市场,各小组利用所学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制定出一套具体的营销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3.1.1.1对“学校”这一市场进行调研;

3.1.1.2进行市场营销宏观与微观环境分析;

3.1.1.3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

3.1.1.4制定STP营销战略。对“学校”这一市场进行细分,选择出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

3.1.1.5制定4PS策略。选择适合的产品,制定适当的价格,进入“学校”这一市场,并通过选择适当的销售地点,制定相应的促销手段,为各小组赚取利润。

3.1.2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方案制定出来了以后,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实务操作阶段。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货、销货。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为小组赚取利润。

3.1.3第三阶段:实践总结

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学生通过对小组营销方案的实施,既可以把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还可以总结出营销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营销方案进行修正与补充。

3.2需注意的问题

3.2.1经费

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市场营销的实务操作过程,小组进行采购产品、选择渠道、促销手段的选择时,需要一定的费用。可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个小组提供所需经费。

当然要考虑在实践过程当中的风险,在提供经费的同时,给各小组一定的压力,要求每个小组在课程实践结束后交回一定百分比的经费。如果小组的营销方案效果明显,那么该组除了把额定经费上交外,还可以有一定的“余额”。这样既能降低学院教学成本,又能刺激学生们的积极性。

3.2.2相关政策规定

每个小组要在“学校”这个市场上进行课程实践,就必须要得到学校的一些政策支持,允许学生们在学校进行经营活动。[]

参考文献

[1]郭英红.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设想与建议[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07(26)

[2]李叔龙,张军.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07(7)

篇4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企业有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形势较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营销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问题,与学生、家长、社会的期望值还有一段距离。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的高职教育逐步从求数量和规模发展转变到求质量和内涵发展,而求质量和内涵的发展只有通过课程改革才能实现。课程承载了专业培养目标的任务。课程改革与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落脚点,构建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的起点。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因此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的研究,对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三对接”的《营销策划》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编写的课程标准要切实体现与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三对接”。注重职业素质是国际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要以职业素质本位为导向,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色,与行业对接,融入职业要求,融入素质教育理念。知识与技能的对接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线索,并兼顾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来重新序化知识体系、设计技能训练项目;职业素养与态度的对接则要在知识与技能培养过程中贯穿以真实职业岗位为背景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采取团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精神和解决综合性专业技术问题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在处理各种矛盾冲突中不断形成适应岗位要求的个性。

基于此,《营销策划》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营销策划岗位工作内容为指导构建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营销策划方案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助理营销师职业标准对该课程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要求。项目设计以某一企业具体策划方案的撰写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课程使用资源。合理运用好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积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闯关式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课程教学评价导向,通过空间教学群的全程、实时引导,培养学生空间学习中的自我反思性评价观念。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基于“三对接”的《营销策划》课程目标

通过实践、实训为主导的教学与操作,使高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熟悉市场营销策划的流程及各种策划方案侧重点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具体的产品上市及品牌策划、各种促销活动策划等方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技术知识目标为:

(1)正确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全面掌握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内容

(3)懂得如何进行目标市场选择,掌握目标市场策略和市场定位策略

(4)掌握促销组合的基本策略、常用方法和技巧

(5)掌握营业推广的手段和方法

(6)能准确理解策划与市场营销策划的涵义

(7)掌握市场营销策划的程序

(8)掌握营销策划书撰写的原则和技巧,弄清营销策划书撰写的内容结构

(9)掌握产品谋略与技巧

(10)知道如何制订各类促销策划方案

职业能力目标为:

(1)能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对营销活动作出比较专业的分析

(2)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

(3)能正确运用促销组合的基本策略、常用方法和技巧去占领目标市场

(4)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营业推广刺激消费需求,鼓励中间商大批进货

(5)能根据市场营销策划的特点对某个具体市场营销策划方案作出比较专业的评价

(6)能根据市场营销策划的程序对某个具体市场营销策划活动进行合理安排

(7)能正确运用营销策划书编制原则、内容结构要求撰写比较规范的营销策划书

(8)能根据新产品开发策划的要求构思某种新产品开发策划

(9)能根据老产品调整策划的要求对某种老产品进行调整策划

(10)能运用促销策划的原理进行一般的促销策划工作

职业素质目标:

(1)专业能力素质目标

①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现代经营观念

②掌握市场营销基本技能

③初步具备撰写营销策划书的能力

(2)通用能力素质目标

①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意识

②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时间观念,能够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业任务

③能够吃苦耐劳

④团队协作意识强

⑤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⑥有较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⑦有较好的开拓创新能力

⑧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三、基于“三对接”的《营销策划》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

教学组织总体采取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以企业营销策划岗位工作过程来设置教学项目。项目内容的教学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也可以采用以企业营销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营销职业能力为中心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训教学体系相结合的市场营销教学体系模块。理论教学模块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实训教学模块根据理论部分阐述的内容设计安排实训内容,为学生进行市场营销实训,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演练内容与情景。项目一、二、三的教学主要借助奥派营销模拟软件来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项目四的部分教学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法,项目五是对整个课程的综合实训,通过竞赛的形式完成。具体内容见表1所示。

四、基于“三对接”的《营销策划》课程标准实施效果

2014学年下学期,课题组将已修订的《营销策划》课程标准在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学生中进行试点。从试点情况看,效果良好,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实践、实训为主导的教学与操作,学生熟悉了市场营销策划的流程及其各种策划方案侧重点和内容,并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促销活动策划方案以及新品上市策划方案。

1.各大赛事中屡获殊荣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将技能竞赛模式引入营销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项目教学活动,有效促进了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过程的融合。以营销专业的《营销策划》课程为例,课程教学团队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技能竞赛特点制定实训方案,按竞赛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好工作任务,要求学生们按大赛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在“做中学”、“学中做”,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课堂中搭建一个学生参与的平台,以大赛为引导,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评定,对竞赛活动中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并优先选送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2014年我院营销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场营销技能竞赛获得优秀奖,2015年我院营销专业学生参加湖南省职业院校高职组营销专业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2015年我院营销专业学生参加湖南省市场营销专业职业技能抽查获得优秀。

2.师生课程教学积极性高

职业技能大赛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由于职业技能大赛完全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形成教师指导、学生为主体完成工作任务的学习方法,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技能大赛检阅了广大教师的教学成果,展示了学生们的精湛技能、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体现了学生们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拓展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素养,因此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支持。

3.校企合作成果明显

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以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紧密。依托校内实训场所,主要包括营销策划实训室、模拟推销实训室、商务洽谈实训室、电子商务工作室;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包括中信证券长沙营业部、湘潭大有期货公司、湖南步步高超市连锁集团、湘潭苏宁电器有限公司等,把教学与生产、学校与社会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五、结 语

将专业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既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又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能有效解决当前影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效果的瓶颈问题。只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才能办出高职营销专业特色,突出专业质量,确保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篇5

一、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理念缺乏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是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因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实施的困难较多,难度较大等原因,导致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多,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时数较少,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务操作,更不会从事具体的营销实践活动,难以达到让学生既懂理论又会实际操作的效果,致使课程学习达不到教学目的。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只有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甚至把教室就设在实训场地,实行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使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才能有利于使学生迅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二)与市场营销学科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手段缺乏

市场营销是离市场和社会最近的学科之一,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时代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市场营销的相关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的实战型应用人才,然而在市场营销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手段相对比较缺乏,一些学校在实践教学对时下市场上的市场模拟软件情有独钟,然而影响市场营销的不定性因素很多,其职业能力是很难靠软件的模拟来实现的。

(三)缺乏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目前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受传统影响较大,课程教学重知识,轻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市场营销职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创新能力高低。很多营销手段在别人运用的时候效果明显,而当自己照搬照抄的时候其效果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学习别人成功的营销手段的同时,没有创新,市场营销的原理是一致的,但具体的方法手段则必须具有创新。

二、改革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一)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熟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明确指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首先,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种类别;其次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层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属性基础上,市场营销课程教师必须注重市场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探索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新途径,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离不开实践,市场营销更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学科,更需要实践教学作为支撑。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注重学生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生参与市场营销活动一线工作的实践,首先使学生把握市场营销的工作方式与方法,为学生储备今后胜任职业工作的核心本领;其次,通过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使他们在给定工作任务后,能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第三,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从而积极应对变化的未来世界。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构建师生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相对独立地学习,教师从昔日的给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治理者,由于主要的教学目标变成了为学生开发今后工作中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是一个演讲者,而必须是操作示范者、建议者、指导者、考评员。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目标,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指导,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不断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三、提高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具体设想

(一)模拟实践方法

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一周甚至两周的集中实践教学时间,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真正地把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操作当中。

1.第一阶段:制定方案

把学生分成几个实践小组,“学校”是各个小组要开发的市场,各小组利用所学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制定出一套具体的营销方案。具体步骤如下:一是对“学校”这一市场进行调研;二是进行市场营销宏观与微观环境分析;三是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四是制定STP 营销战略。对“学校”这一市场进行细分,选择出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五是制定4PS策略。选择适合的产品,制定适当的价格,进入“学校”这一市场,并通过选择适当的销售地点,制定相应的促销手段,为各小组赚取利润。

2.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方案制定完毕,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实务操作阶段。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货、销货。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为小组赚取利润。

3.第三阶段:实践总结

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学生通过对小组营销方案的实施,既可以把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还可以总结出营销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营销方案进行修正与补充。

(二)需注意的问题

1.经费。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市场营销的实务操作过程,小组进行采购产品、选择渠道、促销手段的选择时,需要一定的费用。可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个小组提供所需经费。

当然要考虑在实践过程当中的风险,在提供经费的同时,给各小组一定的压力,要求每个小组在课程实践结束后交回一定百分比的经费。如果小组的营销方案效果明显,那么该组除了把额定经费上交外,还可以有一定的“余额”。这样既能降低学院教学成本,又能刺激学生们的积极性。

2.相关政策支持。 每个小组要在“学校”这个市场上进行课程实践,就必须要得到学校的一些政策支持,允许学生们在学校进行经营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宇红,赵伯庄,王磊.市场营销教学特点与方法研究[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05(35)

篇6

    (一)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理念缺乏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是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因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实施的困难较多,难度较大等原因,导致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多,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时数较少,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务操作,更不会从事具体的营销实践活动,难以达到让学生既懂理论又会实际操作的效果,致使课程学习达不到教学目的。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只有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甚至把教室就设在实训场地,实行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使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才能有利于使学生迅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二)与市场营销学科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手段缺乏

    市场营销是离市场和社会最近的学科之一,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时代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市场营销的相关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的实战型应用人才,然而在市场营销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手段相对比较缺乏,一些学校在实践教学对时下市场上的市场模拟软件情有独钟,然而影响市场营销的不定性因素很多,其职业能力是很难靠软件的模拟来实现的。

    (三)缺乏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目前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受传统影响较大,课程教学重知识,轻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市场营销职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创新能力高低。很多营销手段在别人运用的时候效果明显,而当自己照搬照抄的时候其效果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学习别人成功的营销手段的同时,没有创新,市场营销的原理是一致的,但具体的方法手段则必须具有创新。

    二、改革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一)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熟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明确指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首先,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种类别;其次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层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属性基础上,市场营销课程教师必须注重市场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探索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新途径,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离不开实践,市场营销更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学科,更需要实践教学作为支撑。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注重学生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生参与市场营销活动一线工作的实践,首先使学生把握市场营销的工作方式与方法,为学生储备今后胜任职业工作的核心本领;其次,通过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使他们在给定工作任务后,能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第三,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从而积极应对变化的未来世界。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构建师生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相对独立地学习,教师从昔日的给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治理者,由于主要的教学目标变成了为学生开发今后工作中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是一个演讲者,而必须是操作示范者、建议者、指导者、考评员。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目标,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指导,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不断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三、提高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具体设想

    (一)模拟实践方法

    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一周甚至两周的集中实践教学时间,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真正地把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操作当中。

    1.第一阶段:制定方案

    把学生分成几个实践小组,“学校”是各个小组要开发的市场,各小组利用所学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制定出一套具体的营销方案。具体步骤如下:一是对“学校”这一市场进行调研;二是进行市场营销宏观与微观环境分析;三是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四是制定STP 营销战略。对“学校”这一市场进行细分,选择出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五是制定4PS策略。选择适合的产品,制定适当的价格,进入“学校”这一市场,并通过选择适当的销售地点,制定相应的促销手段,为各小组赚取利润。

    2.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方案制定完毕,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实务操作阶段。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货、销货。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为小组赚取利润。

    3.第三阶段:实践总结

    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学生通过对小组营销方案的实施,既可以把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还可以总结出营销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营销方案进行修正与补充。

    (二)需注意的问题

    1.经费。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市场营销的实务操作过程,小组进行采购产品、选择渠道、促销手段的选择时,需要一定的费用。可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个小组提供所需经费。

    当然要考虑在实践过程当中的风险,在提供经费的同时,给各小组一定的压力,要求每个小组在课程实践结束后交回一定百分比的经费。如果小组的营销方案效果明显,那么该组除了把额定经费上交外,还可以有一定的“余额”。这样既能降低学院教学成本,又能刺激学生们的积极性。

    2.相关政策支持。 每个小组要在“学校”这个市场上进行课程实践,就必须要得到学校的一些政策支持,允许学生们在学校进行经营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宇红,赵伯庄,王磊.市场营销教学特点与方法研究[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05(35)

篇7

目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训体系,主要还是以“提升就业率”作为主要培养目标,把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传授知识、布置实训课题、考核评估等步骤,以及课堂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现行高职院校质量考核都把学生的就业率作为重中之重的指标,学校的办学、招生以及学校领导的“政绩”都与学生的就业率挂钩,这种考核机制迫使各高职院校都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了以“就业为本”。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亦是如此;二是以培养应用技能为核心。在这种“唯就业率”的办学导向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必然以市场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因此,普遍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实践教学的不系统。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普遍比较重视开展实践教学,很多学校建立起了各自的实践教学基地。但是,如何科学设计实践教学的环节,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研究得不深入、不系统。

(二)现行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形势也发生着重大变化。社会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不仅要有就业能力,更要有创业能力。尤其是在就业难的新形势下,通过主动创业缓解就业困难无疑是一个有效办法。创业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就业能力,为此,以就业为培养目标的就业型市场营销专业实训体系就很难胜任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需求,显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根据创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更新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构建和实施创业型的实践教学体系。

1、缺乏与时俱进的培养方案作为指导

培养方案是教学和课程设置的行动指南,也是质量标准和评估标准。在制定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时,紧跟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状祝和市场人才需求特点的变化应当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大多数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高职院校,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根本不符合创业教育的要求。要想培养出创业型学生,就要制定创业型教育的培养方案,然后围绕着这一培养方案架构合理的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市场营销专业创业型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当要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把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作为课程设置的基本要素,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目标。

2、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实践能力上严重欠缺。原本应更关注实践教学的高职院校近年来也日益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在课程设置时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明显不足。即使一些高职院校虽然设置了不少实践教学的内容,但还是缺少对实践体系的完整设计,一方面,其实践教学的目的不明确,实践教学尚未形成有机的系统,实践与教学两者之间存在脱节;另一方面,在师资力量配备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存在较大问题,教师本身的实践经验少,而校外实训基地往往只起到了实习场所的作用,学生一般接触不到企业的核心部门和实质性的工作岗位。

3、缺乏综合素质方面的全面培养

创业型人才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远远超过知识型或者就业型的要求。而反观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在培养方案中关于课程设置环节就存在突出问题,其教学的核心任务仍然只是传授专业知识,在课程安排上,基础课基本上都是为讲授专业课知识打基础,不落“纯知识教育”的窠臼。这显然与创业型人才目标不符,存在严重的知识和能力“短板”。

二、基于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训体系构建

(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围绕就业,以能为本”仍是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其实训体系的设置以就业为导向,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适销对路”的就业人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是一种创新性的实践也是富有风险的社会劳动。创业能力是显著区别于就业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执行能力、适应能力、领导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一个创业者,首先要具备与经营方向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这是提高创业成功率的前提;其次,他应当掌握市场研判、信息处理、捕捉商机、理财用人等涉及创业所需要的基础能力;于此同时,他还需要具备一定人际交往、商务谈判等社会能力。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他要具备创业者的领导能力,如决策能力、战略能力、管理能力等等,这是创业成功的核心,是创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可以说,对创业者的高要求,客观上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原有的专业设置、实训教学体系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创新、创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是时展的主旋律。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创业能力,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的一项紧急的任务。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一方面可减轻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可促进经济繁荣。推进素质教育转型、加强创业能力教育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要求的必然选择。

(二)高职院校在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方面优势明显

1、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上更适合开展创业教育

在专业设置上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行业企业结合紧密,以行业企业作为专业建设有依托,在教育教学中与本地企业密切合作,采取的定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模式十分有效,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非常接近市场需要,这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上更适合开展创业教育。

2、高职院校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更适合推进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现有的师资队伍,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尤其是从企事业单位聘请的兼职教师,具有行业工作经验和较为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够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更适合指导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3、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创业更具发展潜力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似乎大部分都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但绝非意味着他们智力发展水平不高、能力不强。恰恰相反,这些学生虽然不擅长机械,但思维活跃,处处显示着很强的上进心,其能力结构中非智力因素有着明显的后发性优势,其创业的发展潜力不可低估。

(三)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业型”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和路径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可概括为:一体两侧翼、四步五节点。“一体两侧翼”,即以培养创业能力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主体目标”,实训教学围绕提高学生的执行能力和领导能力“两个能力”展开。在以“三创精神”(创新、创业、创优)为时代主题和高校学生就业难的新形势下,新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训体系,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作为高职教育的“最崇高的使命”,教学着眼于创业、实训服务于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努力实现从以就业为导向以创业为主转变。同时,市场营销专业整个创业型实训教学体系的实施,都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执行能力和领导能力铺开,因为这两个能力既是创业能力的主要内容也是创业成功的必备素质。通过提高这两个能力的培训,使学生适应就业、适应创业、适应社会,从而能同时适应多层次的社会需求。

“四步五节点”,即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工作必须安排科学的训练内容,按照科学的教学流程实施。在教学流程上要经过确定实训目标———布置实训课题———现场实践———考核评估“四个步骤”:步骤一,抓好发动和宣传,通过专题推介、分组讨论等形式,营造实训教学的浓厚氛围,重在提高学生主动参加实训的自觉性;步骤二,布置实训课题,科学合理地制定实践任务,做到主题鲜明、任务明确,重在提高学生实训的针对性;步骤三,根据计划安排学生进入实训岗位,要求教师做好现场指导,重在提高学生实训的实效性;步骤四,对学生的实践过程与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与总结,便于下一步改进和提高。同时,在实训教学内容上有“五个关键节点”:

节点一,课堂教学创新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创新课程的设置,积极开设、开发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技能知识的课程,完善内容体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按照创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确定创业教育的教学文件、师资队伍、教学进度等;另一方面,要认真处理好专业知识学习、素质拓展两者的关系,围绕创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基础、多角度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节点二,短期社会实践这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包括市场调研、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专业实习、假期社会实践、社会兼职等岗位技能培养活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到实习基地或企业、市场进行专业实习,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学习岗位技能,学会适应社会。要构建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综合实训项目,依托校内外的企业实训平台,以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创业训练,体验创业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创新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节点三,毕业论文设计。侧重从知识、理论层面对学生创业能力进行一次总检阅。组织行业专家、企业家、专职指导教师等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全方面指导学生的“书面创业”,在进行毕业设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和知识储备。

篇8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27-01

随着全球化营销的市场环境以及国内企业开始对市场营销工作的广泛关注,目前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缺口已达到百万。根据百度的《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有20.9%的企业认为缺乏训练有素的营销人才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难题之一,这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普遍面临压力的形势下,尤其引人关注。为满足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深化高职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强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支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营销生力军,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1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许多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主要以本科院校的方案为依据,在此基础上设计类似的课程或是对内容进行相应的压缩等。按此方法设计出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不真正适合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缺乏足够的实习实践时间和相应的指导,增加了他们就业的难度。因此高职院校营销专业要在人才培养方面走出困境,必须具有全新的、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这些方案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前瞻性、系统性、复合性、实用性、适用性,以满足社会对各类营销人才的需求。

方案的设计首先应具有明确的、正确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符合高职教育的定位,是突出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其次,应以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因材、因需制定方案。最后,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技能性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应突出高职、营销专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精选精选、重组、整合与凝炼,而同时,要紧紧围绕如何强化学生的营销专业技能。因为高职高专教育重要的特征就是体现职业性,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和训练;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突出技能性教学,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以,在制定人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高职高专教育必须加大实践的环节的课程设置,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会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2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是每一个有市场营销专业的高职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所占比例较少,同时,在太多的高职院校中,很多营销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本身就缺乏实践经验,所以,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实践指导。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鼓励与教育学生从基层做起,这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基础。现在不少学生以大学生自居,盲目拔高自己的就业地位而鄙视基础工作,在实践教学中,对于许多基础的环节较抗拒,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其次,高职院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加强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结合。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有全真模拟创立商业街、实训公司等,这些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营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培养学生市场调查、市场开发、人际交往、市场风险承担意识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从事推销等市场营销工作的基本心理素质――自信心。而课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学院应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取得多家企业的支持,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的定点基地,为学生缩短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普遍缺乏营销实践经验,课堂上用于教学的案例只是来源于自己的理论学习,很少来源于自己的营销经历。自己没有亲自参与过营销的实际业务工作,当然也就缺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本领。因此,学院可通过聘请企业营销人员兼任实训指导教师来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可以组织营销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中进行专业对岗的挂职锻炼,学校一定要积极创造条件,要让每位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运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给企业解决一些具体的营销问题。

3理论教学的改革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是用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而在对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只有理论与社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所以,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中占有同样的比重。然而目前的情况是,理论教学往往与实践教学相割裂。

为了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更加紧密地相结合,并且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具体认识,在教学活动中逐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首先,可以在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利用合理的案例,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并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开拓学生的视野。其次,加强学术交流,特别是加强校际同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对促进学术发展,保证教学效果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最后,可利用探究、激励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院校学生和高等院校学生相比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略差,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态度的表现都不同于高校学生,因此,需要教师用各种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唯有学生具备一定的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真正成为专业的营销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而真正受企业欢迎的,会是适应社会、市场、企业需求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努力在各方面进行发展与改革,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营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思莹.浅析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M].商业文化,2010(3).

篇9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

西安外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界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上基本体现出,培养学生具备工商管理、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营销方法与技能方向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与市场营销实际业务和管理相关的工作。

从中不难发现,对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意识,于专业之外,强调过少,忽略目前市场对市场营销乃至其它专业人才需求的新目标设置诉求。

二、课程设置及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本专业学生主要开设工商管理及市场营销方面的相关主干课程,同时开设了营销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

设置的一些主干课程为:微积分(上)、(下)、线性代数、政治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 基础会计学、统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物流、企业形象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广告学、市场调研与预测、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网络营销、汽车营销模拟实验、市场营销模拟实验、网络营销模拟实验等。

从公共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再到专业课,独立实践课,专业选修、校级选修及四年不断线课程,通过梯次衔接,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献检索能力、计算机软硬件操作等基本技能,掌握一门外语(英语),达到四级水平及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4)对本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具有独特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从课程衔接的程度看,应用型和创新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凸显,厚了基础,却薄了能力培养及社会无缝衔接的能力过程培养。

三、实验和实践环节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结合现有专业定位,根据经济发展对市场营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不够,比例过小。在市场营销模拟实验课程上,配合实验软件,开展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营销环节的模拟演练不足;在网络营销模拟实验课程上,针对帮助学生掌握网上店铺、博客营销、搜索引擎等新型营销模式引入过少,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业动力;在课内实践环节上,虽然设置了一些案例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小组讨论法等多种互动教学模式,但专业案例太少,角色扮演、小组分工、课堂游戏等方式缺乏,教学方法还显单调,成效不明显;在社会实践环节上,虽然建立了多家校外实习基地,但过程即专业知识与企业情况相结合度欠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专业能力培养缺乏创新意识的蕴含和灌输。

四、师资和教材

1.师资

市场营销专业专任教师队伍中以年青教师居多,职称水平多为讲师,而高职称教师多为其他院校返聘教师,因此今后还要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的职称水平。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共有14位专职老师,其他均为兼职,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基本建设,在本科院校就应当与学科梯队建设统筹考虑。特别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不仅要考虑教师的学识,还要考虑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构建强效的“双师”队伍,同时还要注重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多种形式培养及立体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中克服“不均衡,没有合理的梯次化”影响很重要,关系到专业建设的进展及学科群的良性支撑发展乃至办学实力的增强。与学科梯队建设结合起来考虑,教学团队建设就可以有突出应用型本科发展方向的引导,就会成为本科教学基本建设的厚实基础。虽然多为硕士以上高学历,但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没有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梯次,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比如:35岁以下的10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71.4 %;36-45岁的2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4.3%;46-55岁的2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4.3%。在职称构成上,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比例过低,不到7.1%,专职教师即形成师生比过低。

2.教材

市场营销专业已经编写了两本主干课程教材:《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学教程》。教材选用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虽然基本相符,但教学内容在能力培养和突出应用型及案例素材的选取上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在任务驱动方面还有欠缺,在专业架构上缺少创新、创业成功案例的素材选取。

五、人才培养基地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市场营销专业也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内实践和社会实践。课内实践主要包括以课程报告的形式总结该门课程主要内容。社会实践环节上,通过建立一些校外实习基地,不断完善社会实践环节。目前本专业先后与陕西省小斑点汽车服务管理有限公司、陕西省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长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西安铁路局西安西站西安东站、西安瑞沣资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陕西银佳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恒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西安市达远机焊厂、西安“E都市”数据生产中心、陕西雅森体验教育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建立起校外实习基地,涉及工业、商业、事业等诸多单位。同时配备少数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多年从事一线工作的营销人员指导学生实习,为专业学生实习基本创造了条件,也基本能够满足实践教学要求,但从目前实习效果看,不够显著,究其原因,校企合作机制衔接不够,双方共同培养的默契缺乏,学生不能通过实践环节、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应有的专业水准和提高。即学生在基地的深入程度过浅。

六、教学方法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要解决一个基于现代商流信息量处理和量化分析、市场预测的问题。假如一节课就是解释了几个名词,宣读一个案例,毫无遗漏和变更地讲授了教材中的几个问题,信息量很少,按照陈旧的程式教学,这就不能突显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诉求。应用型本科教学,不仅要给学生指引获取信息的途径、处理信息的方法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要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形成能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要求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就会灵活多了。要讲获取信息的途径,你就要接触当下千变万化的商业实战环境及关注科学研究前沿发生的事情,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中得益,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考评环节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在精减课内理论学时情况下,加强各类实践环节的教学,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的学习时间,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进行角色转换。每类课程简化讲授时间和内容,可结合到诸如作业、讨论、开放实验、学科竞赛等课外要求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练习、实践,更好地自主成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转化。主动加强与社会应用的联系、衔接,把科学研究、技术应用等活动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科竞赛、开放实验、课外科技活动引进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体现出培养学生具有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进行科技创新能力乃至创业锻炼的实施意见。在教学方式上倡导研究式、项目式多元教学,其特点是问题在前,研究探索、动态思维、实践为主线。以问题为先导,以解决问题的设想和试验为途径,从实验结果一步步地推出结论,以实战衔接社会企业需求,该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人才体现了大学的自身价值、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及世界观使命。

当前市场营销专业主要是通过考试、论文来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即较为呆板的“平时作业+考勤+期末”的累积。毕业考评则仅关注学分量、相关证书的获得如CET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不仅容易使考评流于形式,不能切实测量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容易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临阵磨枪”,得不到大学知识的精髓,使过程流于形式;对各类证书的追求更使学生“拾级”而上,忽略了大学生活的真正意义,第二课堂贫乏,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得不到挖掘和拓展。这最终导致部分大学生尚不具备服务社会的基本素质就流入就业市场,既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又占用了有限的就业空间,给社会带来危机,就会体现出市场营销专业社会责任的些许旁落和定位不精确。

综上,基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下,构建的市场营销教学体系,应在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不同需求,突出培养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参考文献】

[1]郑继兵,王绍峰.从人才培养方案透视高校专业建设的困境及出路[J].江苏高教,2013, (1).

[2]何火娇,王映龙.地方性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 33(z1).

篇10

[作者简介]卢毅(1964-),女,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重庆40133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重庆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效能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1-3-066)和2011年重庆科技学院教改项目“基于实质性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营销精英人才培养路径设计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05-03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能力,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应用能力。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等固然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但都是隔靴搔痒,为什么不直接从学生入手直接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直接培养应用能力的概述

以市场营销专业的营销策划课程为例,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营销策划能力,有这几种教法:第一种,清晰讲授营销策划的完整理论架构和方式方法,教师讲得生动鲜明、深入浅出,使用了国家规划教材等,甚至请了企业专家开讲座;第二种,在讲解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撰写营销策划方案,要求选取现实企业为对象,方案做完后推荐给相关企业,如能得到该企业的回应给满分;第三种,在讲解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营销策划训练,要求学生先找企业,根据企业实际和需要为其撰写营销策划方案,该方案被企业采用(如付费)给满分。第三种就是直接培养应用能力。真题真做,让学生真实地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寻找项目,洽谈合作,分析现状,策划创意,撰写方案……都是直接训练应用能力。第二种虽然有能力训练,但更多的是从理论出发,与现实有距离。第一种,课讲得再精彩,也是教师的。而现在,中国大学普遍关注的是第一种方法,包括高等教育的许多评价指标都主要针对第一种设计;第二种方法有部分教师在使用;第三种方法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都是从教师入手,仿佛教师强学生才强,这实在是一个误区。韩愈早就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就能给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机会。

直接培养应用能力需要实质性的校企合作。现在考核校企合作的指标常常是学校签了几个校外实习基地,但这种形式性的东西并不能和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构成直接因果关系;也不是学校创造了条件,学生才能锻炼实践能力。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质是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情景、工作任务,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真实状况,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亲身体验真实的工作过程。”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寻求企业帮助,在试图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时会自觉地运用所学理论。因为有应用的压力,如果课本知识不够,还会积极去寻找更多相关知识;遇到问题向教师求教有了更多的针对性,教师也可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大多数企业对学生的求助和主动为他们分析解决问题是持宽容和支持态度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做得好些,有学生做得差些,有的收获大些,有的收获小些,也没有关系,人才培养本来就是有层次的。

二、基于应用能力直接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直接训练应用能力的有效载体是“团队项目训练法”,同时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标准、管理机制等的支撑,是一个需要打破课内外界限、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界限的系统工程。下面我们以培养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为例进行探讨。

1.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根据市场调研和教改研究结果,市场营销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各项能力(如表所示):

市场营销人才应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广告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市场调查、预测、分析知识及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法律、法规以及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规则;掌握市场开发、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电子商务等基本方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及计算机应用知识。

优秀市场营销人才应具备诚信、踏实、勤奋、正直的职业道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并且时时关注国际国内动态,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开拓精神和较高的经营管理素质,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较好的业务素养;具有较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较高品位的人文素质,逻辑思维清晰,思维活跃、开阔、积极,学习能力强,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有较强的抗压性。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一般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现代营销学等理论知识,具有竞争意识、开拓意识、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策划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适应我国经济领域建设发展和改革开放需要,面向工商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第一线工作需要,从事市场研究与开发、市场营销管理与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其中优秀部分的培养方向可定为营销策划师。营销策划师是21世纪的新兴职业,主要在工商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市场营销业务与策划工作,包括广告策划、品牌策划、产品经理、房地产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等,是市场急需的具有较高管理素质、具备市场开拓与市场运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与一般市场营销人才相比,“营销策划师”更强调思维严密,创新能力强,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与优秀的文案撰写能力、良好的策划创意表现能力,能深层次挖掘项目的文化底蕴。

在全面培养市场营销能力的基础上突出沟通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策划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学生毕业时具备从事市场营销工作需要的知识架构和相应的能力素质,能基本撰写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并能将方案加以执行。

2.培养理念与人才定位。市场营销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可归纳概括为市场分析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以及应具备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宜以此为出发点,以“能力培养与营销人格养成”为中心,秉承“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原则,将教师、教学、科研、学生视为一个整体来系统打造,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盘设计,重点抓知识到能力、理论到实践、学习到职业岗位三大节点的转换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优势,以“松散型实质性校企合作”为基础,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培养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如图1所示)。

同时强化创新思维方式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市场营销人才的策划能力、设计能力都有赖于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创新项目训练、创业训练,以及大学日常教学中的课程设置、课堂内容、教学方法、实训方式、考核方式等都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对营销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训练三大创新思维方式的角度综合考虑、系统安排。

从高校教育的角度,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可定位为: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精神的本科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

从市场的角度,“营销策划师”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市场营销管理与策划理论,具有较强市场营销业务与策划实际能力,在工商企业、咨询公司等相关行业从事营销业务及策划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3.多维互联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第一,以市场营销

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为导向,通过主课堂(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互动,建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一体化运行的多维互联化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第二,建立符合市场需求与市场营销人才成长规律的多维互联的市场营销实践教育体系。广泛采用团队项目训练法。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工”“学”并行,活学活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图2所示)。第三,建设多功能开放性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立教师企业营销策划研究机构,组建学生模拟公司;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建设多维互联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平台。

4.多维互联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贯穿教育全过程的创新人才培养整体设计”理念,围绕“能力培养与营销人格养成”,遵循“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原则,以“松散型实质性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团队项目训练法”作为知识与能力的联结点,以“多功能开放性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作为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的联结点,以“专业学生社团”作为教学与岗位的联结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盘设计,这样直接培养应用能力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即多维互联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

三、运用“团队项目训练法”,做实产学研合作教育

“团队项目训练法”是项目教学法的延伸和发展,包含了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是以团队的方式开展项目训练。严格意义的“团队项目训练”要求学生自组团队,选定项目,先做策划,并阐述设计思想和构造机理、进行评估(提案、答辩),然后实施、总结。通过完整的实践过程训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团队项目训练的内容与形式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还可以不断拓展、创新,在课内外均可使用,可前后、交叉或同步进行(如图4所示)。

所有的训练项目都需要真实的企业背景、企业资源。这里与企业合作专指以企业为主开展的项目训练,主要在课余、假期进行。如广州市迪彩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在校储干项目:经选拔组成二三十人的团队,由公司直接对学生进行基础能力和企业针对性技能的系统训练,训练方式包括理论培训、公司化模拟运作、企业提供的假期实习、企业工作体验、户外拓展等。大概要用一年半的时间,毕业时双方再双向选择。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充分地感受、认知真实的工作状态。

以“团队项目训练法”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现在校企合作教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种是形式上的,轰轰烈烈签个协议;二是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或跟班实习,或教师承担了企业的科研任务,学生在里面做点辅助工作;三是“学生走出来,企业走进去,学生自我组织管理,企业指导,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各种培训项目”“在活动的进行和组织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和主角地位”,以及高校教师以真实的企业资料作为教学内容、训练项目的实质性校企合作。

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在形式而在实质,关键是确立学生的主导地位,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基于企业工作实际的团队项目训练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水平提高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需要教师提供足够的知识与方法支撑,同时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师资队伍、考核管理制度等的匹配。

四、直接培养应用能力的教学保障机制

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朝着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培养方向发展,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及资源保障。

1.建立合理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明确恰当的教学科研关系导向。大学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教师要同时完成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在现有评价体制内,在职称评聘、岗位评定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评价环节,科研指标因其容易识别往往成为衡量教师绩效的最重要指标;而教学效果因不易评价或显效较慢,即使教师在教学中付出较多时间精力,也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肯定。造成教师在教学上的目标设计随之降低,以完成教学工作量为主要目标,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不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得不到承认,教师很难有充足和持久的积极性。

2.进一步提高学校向实践教学上的资源投入,出台相应办法鼓励教师提高实践能力。调动各方资源努力与相关行业、企业协调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建立更多实质性合作的实践实习平台,加大对课内外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等;鼓励教师增加工程实践经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实践工作,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获取一手管理经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在考核聘任方面,将教师在工程项目设计、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与理论研究和的成果同等对待。

3.改革实践教学管理、考核机制。传统机械的实践教学管理、评价、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全方位、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团队项目训练”为载体直接培养市场营销学生应用能力,需要调整、建立相应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管理、考核机制。

篇11

目前市场营销人员主要来源于两条渠道:一是来自大中专院校的营销专业毕业生,二是来自各个企业所在行业的专业人员。调查表明,企业对上述两类人员并不满意。

从目前全国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看,全国642所本科高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校191所,其课程设置绝大多数以营销理论课为主,培养的学生似乎什么都能营销,但是由于他们对所营销的商品并不熟悉,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而大大影响其市场营销的能力。所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解决“通”“专”结合的问题。

把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的地方普通高校,其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已有深厚基础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这既符合这些学校的资源现状,也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能力如何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强调人才的专业知识性特征的同时,更加要求本科毕业生具有职业技能的特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出现了人才培养层次高移的趋势。因此,地方普通高校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对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突出本科毕业生的“职业性或技术性”特征,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社会对其技能要求就更加强烈。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服务的着眼点要放到区域经济或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上。它既不同于以往的高职高专,又要有别于研究型或学术性大学。因此,其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要体现以下几点:

1.贯彻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营销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这一规定应贯穿于市场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

2.跟踪世界营销教育发展潮流。营销教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中不同程度地要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

3.突出“应用型”特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专才”教育,是一种“培养实用操作层面的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层次,是“工程师”的摇篮。其培养的人才具有专才性和即时性,即实际技能要强,工作上手要快,同时具有一定的发展后劲。

二、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课程体系是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构成、各门(类)课程间的比例以及课程如何进行组织”。它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具体体现,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集中反映,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我认为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构建“双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