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路管理论文

公路管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0 15:06: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路管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路管理论文

篇1

二、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建议

1.采取管养分离的方式在公路养护管理中,采取管养分离的分式有利于形成科学有效的公路养护体系。为顺利开展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公路要加强分层养护与管理,做好公路养护管理的招标、承包及委托等工作,使之形成一系列分级养护管理的体系,这对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效率非常有利。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养护方式当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方法主要有专业养路队养护、分段承包养护及季节性养护这三种。一般由县级交通部门负责这些养护方法的管理工作,在进行养护工作之前,需要县级交通部门与养路队意见达成一致后才能由养路队进行操作。由于养护时间较长,且公路地势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养护方法应根据该路段实际情况而定,不断创新,并尽可能寻找更多、更节约的护管方法。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必须对高等级公路和低等级公路进行区分,且将基础管理与专业管理结合在一起,组织各地方交通局及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到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中,使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日趋完善。

3.提供公路养护管理人性化服务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为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应积极向当地政府部门汇报,争取筹措充足的资金来进行公路建设和危路改造,以消除安全隐患。(2)确保路面交通标志、标线的完善,并将路标志或警示桩设置在交叉路口。(3)雨天加强道路巡查,组建公路特殊情况处置分队,保证道路安全畅通。(4)加强超限超载管制,安排道路管理工作人员在道路上值班,进行蹲点堵截,发现有车辆超限超载时应阻止行驶劝其返回,以切实加强路段的整治工作。(5)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

4.加强公路管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将管养人员的养护效果与工资、福利、补助等挂钩,同时将其作为下阶段工作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坚持做到“优胜劣汰、奖惩分明”原则,由此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公路养护队伍;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为了保证公路养护资金能够用到实处,建议制定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申领审计制度,每年定期对养护专项资金进行集中审核,从而避免养护专业资金被恶意挪用现象发生。

篇2

2、网络化管理的实施及作用

2.1网络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

公路路政管理网络化是指构建一个贯穿市、县、乡、村四级的路政管理网络体系,以公路局为核心而开展的,主要负责工作目标的制定,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还积极组织路政管理文明示范乡、示范镇以及村委会等的评选互动。县级方面,主要以政府为核心领导,构建起公路路政管理网络小组,其他部门单位,如法院部门、公安部门、工商部门以及城建部门等均作为协助单位,其他相关沿公路的乡负责人,需要担负起网长的职责,其他的各个经营业户负责人则充当起网员。除此之外,各县公路局作为网络化管理的主要成员单位,还必须积极承担起具体工作的开展以及执行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负责组织网长以及网民确立任务目标责任书,以达到监督任务完成的目的;积极组织评选优秀乡、村以及户的活动;对于辖区的路政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应当积极向路政管理网络小组以及市公路进行定期的汇报,指出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并给出具体的工作建议。网长的主要责任是联合公路部门对于各个网员单位实施必要的考核以及指导。网员的主要责任在于对于辖区范围内全部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教育,积极做好辖区范围内公路路产的保护工作,严格监督在辖区范围内是否存在新增违法建筑,在公路和公路用地内是否出现了违法占用现象,观察门前卫生是否干净整洁,监督边沟排水是否通畅,同时在辖区内发生的所有的损害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都应当及时的向县公路局路政大队进行报告。

2.2网络化管理的作用。

2.2.1大幅度提高了路政事案的查处率。通过严格而全面的网络化管理,市、县、乡、村四级分工明确,采取层层管理,使得公路沿线的各个乡、村以及户均能够从思想上重视起公路路政管理工作,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身的法律意识以及爱路护路的热情也会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参与到了公路路政管理的队伍中,从而达到了公路群防群治的良好效果。大大的降低了相对人占用以及损害公路的几率,达到了保护公路的目的,同时也使得路政案件查处率得到显著提高,大幅度提升了路产损害赔补偿费的回收率。2.2.2大幅度减少了违法建筑的出现。公路两侧的违法建筑,一般来说都是由乡以及村两级许可后而建设起来的,这种方式和公路路政管理中明确规定的建筑控制区内禁止出现新增违法建筑之间产生了直接矛盾。但是在网络化管理中把这些的被管理人全部吸收到了管理人的队伍中,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自觉性,督促自身不再从事违法建设活动,并能够对于他们的违法建设互动进行积极的制止,从而起到了防止控制区内出现新增违法建筑的问题。2.2.3改善了公路陆域环境。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占用公路进行打场晒粮、摆摊设点或者从事集市贸易等问题都成为国内公路路政管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相当一部分群众还沿公路乱堆乱放,严重阻碍了交通的正常运行,采取网络化管理后,沿线的各个乡及村负责人全部参与到了管理中,承担起各自辖区内的管理任务,从而使得上述问题迎刃而解,大大改善了公路的行车环境。

篇3

(2)公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的欠缺,整体的素质比较差。现在基本上很多的公路施工单位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对于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在认识方面还不是很充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如果当安全生产和施工进度、质量以及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出相应的让步,对于公路施工当中的安全生产相关的管理人员不是很重视。现在有些公路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本身的安全素质不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对于安全生产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不是很熟悉,掌握住的相关安全生产的操作章程也比较的少,对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在很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从普通工作转变过来的,他们对于公路建设缺乏足够的实际经验,他们在上岗的时候也没有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了解的安全操作知识也不多,安全生产的保护意识也比较的薄弱,在对那些违规操作进行控制的时候自制力比较的差,在他们的实际工作当中很多习惯性的操作其实都是违规的操作。公路施工的过程中人员不是很固定,施工人员经常更换,而对于这些人也缺乏一定的约束。而且很多公路建设的项目都是在野外进行施工,离城市比较的远,这样相关的安全部门在对施工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时候就比较的困难,很多特殊工种都没有持证上岗。

(3)在公路施工建设项目中,进行非法分包、以包代管的现象非常多。在公路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分包的现象比较的普遍,一些比较主要的施工承包单位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时候基本上都只是分配几个技术和管理人员就是了,以包代管的现象在公路施工建设过程当中非常的常见。在那些对公路工程进行分管的单位当中,他们在进行人员配置的时候显得比较的缺乏,技术人员的素质也不相同,综合素质能力也不高,那么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分管的技术人员就显得更加的缺乏,分包单位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在公路建设的施工过程当中就不能够建立起比较科学和有效的安全责任制,并且很难去执行和落实。在有些公路建设的施工项目当中甚至可能出现层层的分包或者是违法的转包,这样在对公路施工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其实在公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除了上述说到的这几点问题之外,还包括了其他一些问题,主要就是相关的安全技术不统一;在使用表格、归档以及整理相关安全管理的资料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来进行,相关的资料不是很完整;在投入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经费时也不是很充足,相关的设备和仪器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实际的安全管理要求等。

2、基于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研究

(1)公路施工企业的相关领导应该要不断的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同时要对安全管理的相应机构进行不断的健全。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当安全生产和施工进行、质量以及效益产生冲突的时候,施工企业的领导应该要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同时应该要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的领导小组,对施工安全管理进行统一的领导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对施工生产的资源进行统一的分配,让施工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当中进行。

(2)对于安全管理的规范体系在建立的时候应该要坚持以人为本,并不断的进行完善。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单位应该要建立起安全生产的责任规范和标准,并在实际的施工当中进行不断地完善个改进,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该要层层的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的分解安全控制的各项指标,这样安全生产的责任才能够更好的落实。

(3)对于施工人员要加强对他们的岗位培训,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行不断的提高。要经常对施工人员进行各种各样的安全意识的培训,在实际的培训当中应该要严格,这样培训才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同时还应该要加强对那些高层次管理人员的培训,引进专业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来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负责,在实际的培训过程当中应该要有计划,对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水平进行不断的改进,让他们的综合业务水平和素质能够得到提高。在解决公路施工安全当中存在的问题时,除了上面讲到的这几点要求之外,还应该要编写制定出专项的安全施工的组织方案和设计,对于工程的分包工作,一定要制定出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避免在公路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非法分包的情况;对于安全施工的相关资料也应该要进行比较规范的管理,设定专门的账户,对款项进行监督和管理,合理的使用相关的施工款项。

篇4

在公路施工中,施工技术部分来制定该工程中相应的方针政策,主要涉及技术、安全、生产、设备、环保等方面。关于企业本身的生产、安全、设备、技术等方面的管理条例,以及在施工过程中进度情况和施工协调性问题都需要技术部分的即使解决。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核心部门,技术部分不但需要负责施工技术上的学习及交流,还要负责完善公司技术管理的工作。正因如此,施工单位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该体系应该以技术部门为核心,其他部门协调其工作。该管理体系要根据各个部门的特点分配相应的工作任务,分期分部门对其进行考核,以督促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建立专门的技术管理体系对于公路施工单位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高效地组织技术管理工作需要合理的技术管理体系为支撑基础,还需要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约束作为保证。一个好的技术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也可以作为施工完成质量的评定标准。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必须明确,这样才能有效地监督工程进行的质量,才能更好的实施管理措施。

1.2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施工准备工作的正常进行是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充分了解工程的特点、工期情况、甲方要求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然后才能编制该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进行技术审核工作。施工的准备阶段也需要单位各部门的配合,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立各级技术负责制度。主要是以总工为主,对各个人的任务由上到下进行合理分配,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任务,并要及时协调其他部门的工作。

(2)建立图纸方面的制度。将各个人的工作任务分配好之后,进入图纸审核阶段。该阶段针对施工图纸的合法完整性及技术设备、材料采购等方面进行审核,确保工程顺利竣工的情况下降低工程成本。此外,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有交叉性的,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所以在审核阶段要对有施工阶段冲突的地方重点提出并找出解决方法。最后要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规范上进行明确的规定,方便之后的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3)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和工程验收制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材料及特殊技术不明确的地方,设计方应该对施工方有一个交代即为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图纸中的所设计的技术问题进行咨询,明确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材料数量等问题。工程验收是整个工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应该制定合理的制度保证工程质量。

1.3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现场技术管理就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需要施工技术人员从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协调,严格依据施工准备阶段所编制的方案进行施工。对于工程监理部门,要及时检查施工的进度及质量情况并记录,确保按合同工期交工。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虽说要按照相应的准则进行,但也不能太刻板。施工单位管理层要经常去现场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工作上的调节,同时提出技术管理工作上的创新,围绕提高工程质量及降低施工成本来工作。

篇5

(2)人员管理不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忽视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一些施工人员没有掌握施工规范要求,在施工中存在违规违章操作现象,导致质量事故的出现。另外,没有建立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难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制约了工作人员热情的发挥,给整个公路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3)现场管理不到位。对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不重视,材料堆放存在混乱情况,对机械设备缺乏保养,影响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没有及时排除。施工工序管理不到位,工序质量没有得到保障。施工进度控制不到位,导致出现不能及时完成施工任务的情况。成本管理被忽视,对施工现场变更的审核不全面,影响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出现导致成本增加的情况。

(4)监督工作被忽视。缺乏有效的施工监督体系,监督人员缺乏,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巡查措施,施工监督管理的记录工作不到位,对存在的隐患没有及时排除,影响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公路施工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对公路施工的有效规范与约束,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施工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配备充足的管理人员,确保管理人员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建立施工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促进他们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激发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热情,使他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自己工作水平的提高。

(2)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重视高素质施工人员的引进,充实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要重视管理与培训,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好的胜任公路施工各项任务,促进施工水平的提高。在对施工人员管理的时候,积极推行奖惩激励机制,以促进他们更好的完成各项任务,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确保工作水平的提高,为公路施工做出更大的贡献。

(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做好试验检测工作,确保质量合格,确保现场材料堆放有效,做好防潮防水工作,为合理利用材料提供保障。加强施工工序管理,一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应该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通过控制每道工序进而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加强施工现场巡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养护与管理,确保处于良好的性能和工作状态。加强施工进度管理,确保施工严格遵循进度计划,按时完成施工任务,避免施工现场出现质量事故,进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4)加强成本管理与核算。施工中要加强对成本的管理与核算工作,严格以施工预算方案为指导,做好工程每部分的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整个项目工程成本核算水平,促进成本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严格控制费用的支出,对人工费、机械费等各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管理,避免费用出现超支现象,从而实现对公路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5)重视施工监督与管理。要配备相应的监督管理人员,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工作。监督人员要根据规定,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做好巡视工作,做好巡视记录,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质量隐患敦促施工单位立即改进,确保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篇6

1.保证物资供应是公路施工物资管理的首要任务。现代公路施工,要保证公路建设的正常运行,必须具有一支高素质的物资队伍和强有力的物资供应保证。保证物资供应是对物资人员的基本要求,是正常施工的前提。物资供应的整个过程包括市场调查、编制计划、询价、采购、运输、验收、保管、发放等各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如果施工物资品种规格不齐或不配套,或者施工物资不能按时到货,将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所以,现代公路施工必须保证物资及时供应。

2.保证物资质量是公路施工物资管理的重要问题。对于公路施工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保证物资质量是创建优质工程和合格工程的根本保障,更是物资人员不可掉以轻心的重要职责。工程所用的物资专业技术性强、品种多,同一品种的物资材料在价格、质量上相差很大,稍不留意就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给企业信誉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物资人员的主要责任就是要控制主要材料的质量,施工企业物资供应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所进物资质量符合要求。企业要依靠产品标准来建立产品的质量防线,施工企业要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要按采购的标准要求筛选合格供应商;采购人员对产品标准要有一定的了解,所提供的产品必须符合具体的产品标准,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予采购。对于质量管理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路施工的质量。

3.降低材料费成本是公路施工物资管理成本控制的重点。施工企业只有保证了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材料费成本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关键。工程材料费占整个工程成本的一半以上。对施工企业来说,要学会科学合理的控制物资的供料价格和使用数量,但是这要建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所以,公路施工企业对材料成本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公路施工企业物资管理职能近年来随着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体制不断的发生变化

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根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路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职能必须适应现代公路施工要求,满足公路建设需要。就必须建章立制强管理,加大公路施工物资管理的力度,加强物资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公路施工物资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1.建立健全物资管理机构。健全公路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机构对做好公路施工物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要切实重视物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企业、项目部、施工队三级物资管理机构,首要的问题是组织建设问题。要充分利用网络管理效益,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要结合其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制订策略,认真组织,严格实施。

2.完善各项物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物资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要让原来的管理制度适应整个市场环境的需要。因此,要对采购、物资计划、信息收集、收发料计量、仓库保管、业务核算、物资统计等制度进行修订并完善。让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以便使物资管理有条不紊不断地向前发展。

3.加强物资管理人员的职能。加强物资管理人员的职能对管好公路施工物资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充分发挥管理人员职能作用。建立完善系统的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求认真履行物资部门的职责,对造成经济损失或者管理不善的情况要进行处罚,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要实施奖励,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一方面,还要大力推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科学的运用物资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使用效能。对于石料沥青等的运输情况,要加大管理力度,争取降低成本,保证公路施工顺利进行。

4.强化物资管理人员培训。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施工物资的广泛运用和高投入,物资的品种、性能都在不断的发展。所以,要对物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养,找到专业的老师,举办物资管理人员培训班,使物资管理人员得队伍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成为一支懂技术,懂管理,懂业务的综合型人才。使物资管理迈入专业化的队伍,重新上一个新台阶。

三、推进物资管理现代化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对公路施工企业在物资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推进物资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提升物资管理理念,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手段和方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和深远的影响。

1.淘汰传统物资管理模式。因为公路施工的特点不同于别的行业,导致公路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比较低,大都依靠手工操作完成。对于信息的获取和传递速度都比较慢,导致企业不能及时掌握各项目的物资管理情况。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篇7

1.2里程长、非专业的养护我国农村的公路有着里程长的特点,占全国公路里程的60%以上,受我国各地不同的复杂地形影响,管理起来十分不便。我国农村公路的养护一般靠上一级的乡镇政府进行管理,缺乏专业的道路养护管理人员,只有季节性的养护,缺乏整体的养护管理工作。农村公路的管理资金一般靠企业的捐助或者政府的补贴。而缺乏资金,就会使农村公路的管理很难开展。通过对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公路存在的一些问题,管理现状不尽人意,这对于农村公路的工程建设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警示作用。

2提高农村公路的工程质量对策

2.1沥青路面质量的管理农村公路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大量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配比,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对于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要做出有针对性的选择,例如:AC-13的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防渗水功能,却缺少抗车辙的能力,AM-30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车辙与抗裂的能力,却不具备很好的防水性。施工中,一定要结合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与选择,使不同功能的混合料都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对集料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只有改善沥青混合料和集料黏力易消失,易出现松散的问题,才能使农村路面容易出现的车辙情况从根本上治理。车辙会使路面严重受损,将沥青和集料粘合性有效的提高,就可以提高路面的稳定性能。

2.2做好路面施工技术的试验农村路面施工要有施工实验室,准备齐全试验的各种相关仪器,而且要选择具有丰富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试验工程师进行公路技术的试验与检测,对路面施工中需要使用到的各种混凝土及砂浆的科学配比,尤其对特殊要求混凝土,要进行严格的试验,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进行规范化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公路施工现场的质量标准与检验要求。做好材料的配比与质量的控制,做好施工中的检验报告,进行严格的施工前试验和施工后检验工作。

2.3做好材料的控制工作农村的公路建设中,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标准,是保证农村公路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一定要做好材料的检验与控制工作,所有材料都需要试验,才能真正应用于施工当中,对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一定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而且,所有材料都要附带样品和说明,出具检验报告与证书,由监理工程方面批准,才能购入。

2.4控制好路基填筑对施工现场的土质要做好试验与检测,出具试验报告后,监理方面批准后才可以开工,要配备足够的碾压设备对路基的填筑密度进行检测,控制好填筑施工中的顺序,对各层填筑的厚度与碾压的遍数都有严格的控制。在碾压后,要根据不同的检查频率,进行密实度的检查,而检查的结果也一定要报告到监理工程方面,获得批准才可以进入下一道的工序。在施工前,基底周围树根及杂草、残渣都要进行清除,挖出临时的排水沟,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原地的碾压,经过试验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填筑的步骤。

2.5施工团队的管理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做好施工人员思想教育与施工技术的教育,才能使工程按照施工设计的意图,顺利开展。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经常进行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使施工人员进一步加强公路质量意识。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从施工人员的培训开始,这与公路的机械化施工有着直接的联系,公路的施工与养护都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只有提高专业的技术水平,才能更好的开展施工与养护工作。

2.6建立质量的管理体系农村公路在施工中,要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法人责任制,确定工程质量的终身责任制,由我国交通质量管理部门对农村公路进行质量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努力完善农村公路工程的质量鉴定与管理。

2.7进一步深化公路管理的改革,开展机械化养护我国公路已经普遍开展了公路的机械化施工与养护,而传统的施工管理体制与公路发展的现状不配合,所以,将事企分离的农村公路施工进行市场化的管理与发展,才能使公路工程质量获得更大的提高。车辆的超载对于公路路面有着严重的损坏,具有极强的危害性。所以,对于超载的治理工作要加快脚步,只有乡镇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超载车辆的监督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住超载车辆的通行,保持农村公路的质量。现代公路的发展,只有保障顺畅的通行,才能实现经济的自由流通,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缩小差距,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篇8

1.2区域管理部门。我国大部分区域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都是根据地理位置划分的,一般是以省会为圆心,呈圆形状影响到周围多个地区。还应设立好管理部门的职责,这样才能最高效的体现二次高速公路管理机构的价值。

1.3基层管理部门。基层管理机构是每个区域管理部门都要设立的路段管理所、收费站等基层管理单位。

2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内容

2.1养护管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实质就是借助多种新技术和新方法来开展工作,这样才能产生一个系统化的、科学的养护程序,还要借助经济的方式,使高速公路上的所有设备都能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使用预防性的养护方式来取代旧有的被动型养护方式,建立一套质量高、科学性强的养护管理系统。

2.2交通管理。开展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的目的是维护好高速公路的交通秩序,保证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的畅通性和安全性。进行交通管理工作时要善于应用先进的工作方式,这样可能高效的处理好突发交通问题,对交通状况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管理。

2.3路政管理。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目标是贯彻落实好国家及地区的有关法律和法规,保证高速公路系统工作的完整性,并维护好高速公路的路权,防止出现侵权行为。此外,还要维护好养护管理工作中的现场秩序,若天气情况较差还要进行交通管制,及时撤离故障车辆并进行环境监督工作。

2.4收费管理。收费工作是高速公路中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它主要是对来往的车辆收取通行费用。收费管理工作中要尽可能的使用高科技的设备,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优化工作方式。进行收费管理工作时要将工作重点放在避免漏收、错收和乱收方面。

2.5监控及通信的管理。进行高速公路的监控和通行管理工作时要使用先进的电子设备来实时的监控工作情况,以此保证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运输工作能顺利进行。这样能够为行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提高行车的效率及安全性。要想保证高速公路监控工作和通行工作的质量,必须贯彻好平时的维护管理工作。

2.6其他方面。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除了以上几方面,还包括:停车区经营、服务区、沿线广告经营、日常行政、党务、人事、办公以及财务等方面的工作。

3电子政务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对信息网络意识进行强化。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要设立一个网络平台,为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将可公开的信息都公布出来,借助先进的管理方式,使高速公路管理机构的行政工作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有关管理机构必须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并和各机构沟通好,借助技术部门的支持和邀请专家等方式,来建立一个信息化强的高速公路管理咨询部门,使道路的运行能够更加科学规范。

3.2加强技术设施建设,借鉴先进国家的先进经验。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这样才能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条件。分析现今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在发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仅靠管理者有较强的信息化技术能力是不够的,还要建设公路专用网络,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宽带、高速的政务网络系统在短时间内产生,还可以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更加顺利。还要对高速公路的通信系统及社区网络建设实施规划及指导,这不仅是数字化发展的需求,也是高速公路科技化的工作目的。

篇9

(1)乐温高速公路与温沙高速公路联网,全线共设置南昌东通信分中心1处、无人通信站15个。

(2)鹰瑞高速公路全线共设置16个通信站,其中北段11个收费站/服务区纳入抚州管理中心管理,南段5个收费站/服务区纳入赣州管理中心管理。

(3)抚吉高速公路全线共设置13个通信站,在抚州管理中心另设1套ADM设备,全线纳入抚州管理中心管理。

(4)语音系统均采用独立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建设,综合业务接入网应用V5.2接口程控电话交换机的V5.2接口相连,与相邻路段、PSTN及省中心语音系统通过数字中继和模拟中继对接。

2统一通信技术

2.1系统概述随着高速公路以IP联网监控为主的业务推动,收费系统、监控系统等也采用IP技术为基础实现各种业务接入,各种业务控制也逐渐转向IP化,用户需要数据通过TCP/IP实现全网的无缝连接,高速公路本地网络业务向全IP化演进是大势所趋。统一通信技术适时地将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为一体,充分发挥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优势,以IP电话、视频通信、即时通信和协同办公等为核心业务能力,通过多样化的终端,将语音、传真、电子邮件、移动短消息、多媒体和数据等所有信息类型合为一体,向用户提供融合语音、数据和视频的多媒体通信。高速公路统一通信技术着眼于高速公路信息化业务需求,将语音交换系统与收费对讲、隧道广播、紧急电话和路网监控系统等高速公路业务系统进行有机融合,实现跨职能部门协同作业,使得日常办公、应急、救援更及时。

2.2系统架构统一通信系统按逻辑可划分为3层,包括接入、管理和应用3个层次,具体描述如下:

(1)接入网关/终端用户:接入网关包括了落地网关,提供本地出局和本地再生功能;终端用户,包括IP话机,模拟话机、PC终端、平板终端和手机终端;

(2)呼叫管理:由IPPBX网关内置,提供用户注册、路由和呼叫控制等能力;

(3)业务应用:提供丰富的业务功能,包括即时消息、群组、状态呈现、统一消息、录音和会议等功能。

(4)软终端、IM或者状态呈现等需求,可在管理中心增加增强通信套件服务器部署;

(5)其他系统的融合和对接应提供相应服务器和组件,或者提供第三方开发API接口对接完成系统融合统一通信。

2.3系统优势

(1)先进的统一通信技术架构,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性价比和快捷部署。

(2)丰富的ICT融合业务。提供CT业务嵌套、IT业务推送、与办公系统融合等服务,解决了IT和CT系统的融合问题,让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者拥有统一、便捷的业务体验,同时便于企业优化流程,提升内外部服务水平。

(3)开放的业务开发架构。业务开发采用标准的开放架构,标准的开放接口,有利于企业信息化产业链构建,推动企业信息化良性发展。丰富的管理维护手段,支持与第三方认证系统等进行对接集成和软件开发。

2.4组网方案江西省高速公路采用“省中心—区域管理中心—基层管理单元(收费站、服务区、桥隧管理所等)”的三级管理体制,统一通信用户集中在管理中心和收费站,管理中心和收费站设置独立机房,语音网管核心设备部署在管理中心,分支网管或者接入设备部署在收费站,采用级联组网方案。

(1)灵活的设计思想。按照开放式架构设计,业务和承载分离,可以独立的升级承载或业务产品,而对整体业务体验没有影响,保证了企业业务平滑的升级和过渡。

3抚州管理中心语音系统改造建议

抚州管理中心语音系统改造建议采用基于统一通信技术的建设方案,具体方案说明如下:

(1)抚州管理中心近期设置一套10000线左右的IPPBX核心网关设备,负责本地及接入电话的注册、交换和出局。

(2)抚州管理中心同时部署200线左右的综合接入设备,负责本地模拟电话的接入。

(3)抚州管理中心部署业务管理服务器,负责最基本的业务注册和管理;部署网络管理设备,负责网络的管理和维护;部署话务台作为办公来电转接。

篇10

因此,要对施工人员在不同环境情况下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综合的分析,要消除施工人员的不良心理情绪,这就要求基层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要深入施工人员周围,观察收集施工人员情况,及时发现其心理变化动向,从而降低因施工人员的情绪问题导致的操作安全问题。

1.1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防止人员过劳因为工程施工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量大,因此就要合理、适时的安排人员的休息时间,施工人员通常采用轮班制的休息方式,在长时间工作以后要让工作人员得到充分的休息,以缓解人员身心压力,减少工作中的疲劳程度。并要是可以通过开展文体活动,以增进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发展。

1.2通过培训,减少不规范操作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可以提高人员的工作熟练度,提高对机械的掌握运用程度,增加施工人员的信心,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安全隐患。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2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2.1完善奖罚制度,提高员工积极性工程质量项目经理要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建立工程质量监理奖惩制度。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隐瞒质量、弄虚作假、擅离职守等人员行为所造成的事故进行相应的处罚;对工作积极认真,事前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人员或班组要给与表彰奖励,从而提高人员工作的认真工作的责任心。

2.2做好机械保养与维护机械的维护工作要通过相关的专业机修人员在计算机的辅助管理下给与维护,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配合、监督工作,在日常操作中要对机械认真观察,做到“一日三查”,对设备进行基本保养,谨慎操作。

3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3.1充分发挥试验室的检验控制功能实验室是工地质量管理的主要依据部门,是质量保证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在路桥建设过程中,应设立具有完善检验功能的工地实验室。并且配备进行试验所需的设备仪器和具有专业知识经验的实验人员。对工地实验室要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报告反馈制度,用试验的数据监控施工的安全。

3.2规范操作,做好验收工作施工过程中,项目监理部门要加强检验查收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定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对于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交接记录,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已完成的工序要进行自检后转交项目经历审查,质量达标后转交现场监理确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施工,按照质量验收标准规范操作。

3.3加强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在在施工过程中要工程期限要有个预期的估计,不能延期完成,要通过控制工程时间来控制工程成本。

4保证施工环境条件

4.1采光照明问题施工现场的照明设备、色彩识别标志、环境温度对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的影响十分巨大。这就要求施工方要根据不同的周围环境采用不同的照明设备和色彩标志,并且色彩标志颜色要醒目。比如用红色警告牌,绿色安全网,红白相间的栏杆等,都是能有效地预防事故的明显标志。

4.2环境温度问题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接近37.5摄氏度时,人体内部的热量就难以通过皮肤散发,人就会产生不适感,比如头昏脑涨、手脑配合失调、应变能力减缓等等。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也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因身体缺少水分而虚软无力,这样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反之,在低温环境进行施工作业,人体热量流失大,手脚容易僵冷不灵活,也易导致事故发生。

4.3现场环境问题如果施工现场器械、堆放杂乱无序,机械无防护装置,施工人员工作环境粉尘飞扬,噪声刺耳等,会使施工人员生理、心理难以承受,这样就必然引起安全事故事故。

参考文献:

[1]曹美俊.跨既有高速公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拆除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08,12.

[2]尤建忠.桥梁伸缩缝早期破坏成因分析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8.32.

[3]刘丽华.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预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10.

篇11

公路管理机构现在的职能主要是负责国省道干线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同时提供公共服务产品,这是其承载的社会功能,且主要以社会效益为主,不以营利为目的。交通运输部也将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能定位在公益性、公共服务性质上。

2.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层面看,也规定了公路管理机构为具有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责的公共部门。

根据《公路法》第八条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国道、省道的管理、监督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决定由公路管理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责;依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公路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具体负责公路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可见,从国家法律及行政法规层面上对公路管理机构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定位做了明确规定。按照《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将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公益事业单位确定为基本公共服务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前已从公共财政角度对公路及公路管理机构所具有的公益性、社会性及公共性有所论及。而且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人民政府年初业已明确规定: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所属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自治区境内国省道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对收费公路及农村牧区公路养护与管理进行行业指导。至此自治区公路管理与养护体制从国家法律制度上、从其所从事的基本社会职能定位上,以及从公共财政角度等方面得到了制度基础保障并得以确立。

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公路养护资金来源的影响

依照《公路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2009年国务院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公路养护资金改由中央财政通过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分配给地方。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逐步深化,财政部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五条也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从事公路管理、养护所需经费以及公路管理机构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能所需经费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就目前而言,公路管理机构使用和管理的公路养护资金,整体上仍属于预算外资金,仅有极少部分由财政预算安排。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公路管理机构养护经费将由预算外资金管理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彻底改变原来的资金条块分割、财政预算体系不完整等状况,进一步体现公共财政内在要求。人民政府年初也作出政策性规定: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公路管理和养护所需经费,以及公路管理机构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能所需经费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并按照公路管理权限的划分和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及时足额拨付管理单位。至此,公路管理机构的公路养护资金依法得到了保障。

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立法机构(人大)、政府对公路管理机构监管方式的变化

1.由行业监管为主转向预算监管为主

公路管理机构养护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后,单位预算一经审查批准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单位预算的执行将贯穿于整个预算年度的始终。改变了过去资金条块分割状况,过渡到以财政预算监管为主的新阶段;业务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公路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

2.公路管理机构单位预算的法制化、规范化大大加强

公路管理机构养护经费纳入预算管理之后,同级人大要对政府预算进行审查并批准;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将根据《预算法》等相关法律及行政法规,对纳入预算的公路养护资金从资金拨付、使用及管理等方面(比如是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是否足额上缴路政赔偿费收入及罚没款收入等)加强进行监管;政府审计部门将依据《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公路管理机构执行预算情况进行审计。因此,面对监管方式的重大变化,公路管理机构自身应提高依法履职的各种能力,强化执行单位预算的法制意识,改变过去公路行业支出计划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履行好立法机构、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的受托责任,提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服务产品。

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公路管理机构会计核算的影响

1.对资金管理方式及会计组织系统及核算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目前,公路管理机构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其养护经费纳入预算管理之后,将实行事业单位统一的资金管理方式,即“国家对事业单位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资金管理方式的变化会引起会计组织系统的变化。我们认为:由于单位预算一经批准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具有刚性约束,如果不改变习惯过去的养路费支出计划的相对软约束和伸缩性,将不能适应预算的法律硬约束。我们也认为未来可能这是一个政府公共财政的大趋势:公共财政资金管理方式将高度集权、高度监督管理、高度公开透明,同时强化公共部门的问责制,强化对人大、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的受托责任。所有这些要求,必将深刻影响包括公路管理机构在内的公共部门,对公路管理机构预算执行力、依法履职能力及受托责任的承担能力,是一大挑战。故公路养护经费纳入预算管理之后,使预算外资金收支全过程处于人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监督之下,有利于规范预算管理,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并将逐步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等。这些会对会计核算形式及内容产生重要影响。

2.对会计核算形式的影响

在公路管理实务中,大多数公路管理机构基层会计单位采用独立核算形式,有的采用对二级会计单位报账制,究竟采用何种核算方式,要视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后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财经规章具体要求,取决于公共财政下的预算管理要求。在现行体制下采用集中核算形式的优势是:可以统筹考虑资金运作,优先安排人员工资、社会保障费用、公路养护生产费用、自然灾害造成的公路应急处置费用等。其优势是一定程度上预防公路养护资金的挤占、挪用,劣势是不利于调动基层养护作业单位的积极性,有的会产生抵触情绪。实务中,应根据单位预算管理目标、财务收支状况及财政政策和会计制度及会计核算等要求,决定采用集中或分级核算。

3.会计核算的依据发生变化

公路管理机构现行的会计制度是原交通部印发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黄本),具有行业会计制度性质。纳入预算管理之后,开始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意味着从行业会计制度过渡到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我们认为,随着政府公共财政的加强以及公路管理机构职能的明晰,公路及公路管理机构的行业特点将慢慢淡化,其公益属性、社会属性及公共属性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是一种发展趋势。

4.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发生变化

第一,改革后,公路管理机构按法律、法规收取的路政赔偿费(原来收取的补偿费按国务院规定已取消)和罚没收入,按照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上缴国库的罚没收入款项,应通过“应缴国库款”科目核算;取得按规定应上缴财政专户的路政赔偿费款项时,应通过“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核算,而不是再按原《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其他损益”科目核算路政管理的赔偿款。第二,改革后,因执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标准有了变化。关于计提折旧方面,由于现行《公路养护会计制度》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而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只要求事业单位提取修购基金,并没有要求提取折旧,又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也规定,实行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不提取修购基金。但我们认为,公路管理机构所属的基层养护作业单位,具有养护生产性质,为了准确而全面计量、计价并进行养护成本核算,继续计提折旧是适当的。

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遇到的几个难点问题解析与探讨

1.如何理顺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最大的难点。前已述及,依照《公路法》及《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具有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责和公路保护监督管理职责。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作出政策性规定,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所属公路管理机构(即内蒙古公路局)负责自治区境内国省道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对收费公路及农村牧区公路养护与管理进行行业指导。这一规定显然将《公路法》第八条第三款的规定,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国道、省道的管理、监督职责”排除在外。这就是说:从自治区人民政府最高决策层面上首先确定了下一步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这一最根本性的制度基础框架,为其他相应改革打下了牢固基础。由之,可合理作出推断: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我区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可能的考虑是: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所属公路管理机构(即内蒙古公路局)直统管理各盟(市)公路管理机构。

2.强化了公路管理机构所承担的使用公共资源(纳税人)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公共财政的内在本质要求政府对公共资源承担受托责任,对立法机构(人大)及社会公众承担受托责任。

第一,一方面《公路法》及《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赋予了行政管理权利,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公路管理机构承担的责任也相应加大。首先同级人大要问责,问询公路管理机构法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第二,同级政府财政、审计部门要问责,问公路管理机构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财经纪律的情况。第三,上级主管部门(包括业务主管部门)要问责,问执行上级部门预算的情况。第四,社会公众要问责,问社会公众(纳税人)期望的公共服务是否得到了满足与提供。可见,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公路管理机构,随着公益性及社会属性的不断强化,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与社会责任将更重,对全面正确履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路政管理单位隶属谁更合适

实务中,常有人提及路政管理单位隶属谁的问题,社会公众对路政管理关注度也非常高。依照《公路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路政管理单位不能作为一个行政主体行使路政管理职责,只能依照《公路法》的规定隶属于公路管理机构方可行使路政管理职责。如前述,既然自治区人民政府已依法决定由内蒙古公路局负责自治区境内国省道公路的养护与管理,那么据此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内蒙古公路局也同时负责行使自治区境内国省道公路的路政管理职责。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这也自然解决了路政管理单位隶属谁更合法更合适的难题。

4.如何解决当前面临的养护生产经费不足与基层养护人员缺乏的问题

一是“养人”与“养路”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按照现行的《公路养路费使用管理规定》,养路费使用安排的比例,用于养护工程方面的费用比例,每年不低于养路费总支出的80%。实际情况如何呢?现以我区某市公路管理机构2013年公路养路费支出结构为案例分析。该市2013年人员工资占养路费总支出比例达71%左右,社会保障费支出约占养路费总支出的15%,也即用于“养人”的费用两项合计达86%左右。用于养护生产费用仅占养路费总支出的11%,余为机构管理费,约占3.35%。这种养路费支出结构的实际状况与规定的用于养路80%相比,正好是“倒二八”情形,即用于“养人”的费用占80%以上,用于养路的费用还不足20%.我们认为:“养人”与“养路”的矛盾属结构性矛盾,养了人就不能养路,过去就存在,公路养路费纳入预算管理之后也将长期存在,纳入预算并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一剂“良药”。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每年大约以7%左右的较高增长速度增长。如果以7%为最低工资增长率计算,该市也将年增约800万元人员工资费用,是相当可观的。此外,随着国家对社会发展投入的加大,社会保障支出也将逐年加大。这种情形势必导致本来就突出的“养人”与“养路”的矛盾更加突出,最终影响公路管理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和社会满意度。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早做准备,实事求是,妥善处理好“养人”与“养路”这一矛盾。二是基层一线养护人员相对不足问题突出与养护生产费用不足直接相关的是,基层养护管理站人员相对不足,劳动强度较大,即相对于数量偏大的行政管理人员(含路政管理人员)而言显得相对占比小。由于国省道基层养护管理站人员作业环境相对艰苦,尽管其待遇有所倾斜,但一线养护人员相对不足与行政管理人员相对过剩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解决之策在于继续向一线养护作业岗位倾斜薪金等待遇,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提高其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

5.基层养护作业单位从事代养公路问题

公路管理机构主要的业务活动是公路管理与养护,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实务中,为弥补经费不足,有的基层养护作业单位对外承揽代养公路等经营性业务,该业务具有营利性。因此,应将公路管理事业单位专项业务活动与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区分开来,两类活动原则上应分别核算,经营活动应当尽可能地进行独立核算,执行企业财务制度。笔者认为: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的公路养护资金应与经营性质的代养业务划清界线,不得相互挤占、挪用,不得以预算资金弥补经营性业务(代养公路业务)亏损,但允许经营性业务弥补预算经费的不足,这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