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调查

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调查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0 15:06: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调查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调查

篇1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习领域之一,它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标要求,又各有侧重。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课题研究类活动;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等设计类活动。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学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依托社区开展的公益性义务服务。

社区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提高沟通能力,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志愿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形成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精神和情操。

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义务工作、志愿服务活动等公益活动;参加法规宣传、环保知识宣传、科普宣传等宣传教育活动;参加社区特殊人群扶贫帮困、敬老助残等帮扶活动。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经历与体验。

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实践操作等基本能力;学会交流、分享,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活动,班(团队)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校内活动;参观各类教育基地,开展各种专项调查,进行社区环境考察等考察活动;军训,学工,学农,学商,勤工俭学等体验活动。

二、认真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要积极组织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严格按照规定开足学时,开好课程。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传统以及当地课程资源情况,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进行整合与规划,开发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时要求。研究性学习共270学时,每周3学时。学生在三年期间至少完成3个专题研究。学校可采用弹性学时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与某学科教学或专题教育结合进行。学校根据学生的研究过程、研究记录、研究成果等情况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予以认定。

2.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有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研究学习相结合等三种组织形式。一般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小组成员应有三人以上。

3.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体验阶段和总结表达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准备阶段。本阶段在师生共同参与下,一般可以通过讲座、网站、板报、访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动员,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启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如何收集相关信息,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等。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等。

(2)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①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②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开展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并用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记录实践过程。③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学生个人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在交流、研讨中,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3)总结表达阶段。学生要对自己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和获取的其他相关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除通过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形式呈现外,也可采用召开辩论会、答辩会、研讨会,以及出展板、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呈现。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应通过口头宣讲等方式在全班展示。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既可由学校、年级、教学班统一安排,也可根据学校要求由学生自主安排。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种组织形式,主要通过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进行。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实施、交流反思三个阶段。在活动准备阶段要分析学校或家庭所在地的资源及需求,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安全知识培训、社会生活常识教育、活动记录方法培训等。活动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开展活动、记录活动事项、总结活动经验等。交流反思阶段主要包括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活动心得、进行活动评价等。

三、做好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

(一)学分认定原则

学分认定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特征,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中应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学时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要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学分认定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在对学生参加活动情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每完成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项目)、每参加一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都应将有关情况及时记入《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见附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完成的研究性活动进行评价。学校要对学生三年中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合格的,才能获得规定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程序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教〔2010〕128号)的有关要求执行。

(三)学分认定条件

学生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内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达到规定学时要求,完成至少3个专题(项目)研究,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15学分。学生热心参与社区服务,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在10个工作日以上,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2学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必须达到1周,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6学分。三年内,凡符合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条件的,总计可获得23学分。

四、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的领导,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提供政策、师资、经费、设备设施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学校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普通高中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整体规划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结构,协调并督促所属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配足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校要立足实际,整合现有教师资源,逐步建设一支由专任教师与兼职指导教师组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要研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办法及标准。大力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确有特长教师的作用,鼓励他们向专职教师发展。充分利用目前高、中等教育教师队伍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吸纳社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员帮助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新晨

(三)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各地要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争取社会支持等多种方式,开发和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职业学校、大专院校、企业、社区、农村、部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条件。学校要深入广泛地开展宣传活动,主动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

篇2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一般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

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a、编组、选题;

b、聘指导教师;

c制定活动方案;

d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f、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g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例附后)

三、注意事项:

1、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2、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4、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在我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暑假“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一般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

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a、编组、选题;

b、聘指导教师;

c制定活动方案;

d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f、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g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例附后)

三、注意事项:

1、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2、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4、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

2、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3、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3)市区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市区交通安全问题研究

5)市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6)市区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7)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8)小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

9)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

11)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我市中小学零用钱数量的调查

3、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7月4日

下发《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布置暑假社会实践工作。

7月5日——7月9日

篇3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和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统分政策的取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大专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因没有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而待业在家,提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化,正是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就业以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探索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区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体现了一定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社区的影响

1、有利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在“十七”大报告中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除了依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社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必须大力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有利于社区物质文明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做的好,社区成员的思想觉悟高,有利于社区的物质文明的建设。如有利于维护社区的基础设施。因此,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社区物质文明建设以及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有利于社区的和谐稳定

目前,在社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还存在着如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抵制歪风邪气和不良思潮等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善,解决不及时,就会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危害,不利于社区的和谐稳定。据报道,上海由于社会矛盾解决得比较好,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故的“”、“政府无用论”在社区建设搞得好的地方根本没有市场。可见,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社区的和谐稳定。

(二)社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完善的社区设施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社区服务设施状况良好,人心容易团结,可利用社区的有利因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反之,设施状况差,则人心容易涣散,无法实现教育的目标。

2、良好的社区文化传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

我国的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可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社区的文化传统除了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如江浙社区文化具有“包容、务实”的特点。这种文化对社区成员的思想道德品德形成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3、完善的社区规章制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社区规章制度对社区成员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成员要在某一社区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就必须遵守这个社区的道德规范,否则就会受到集体舆论的谴责。当社区规章制度的要求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这种约束力可以强化教育的效果;而对于那些落后的规章制度这种与树立却阻碍了个体思想的进步。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进社区的必要性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1、缺乏吸引力。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时效性,只是教育效果不明显,使学生对思想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和厌倦情绪。

2、理论教育脱离社会实践。在学校教育中,思想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并未结合起来,相对独立,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出现了教学与思想教育工作相互隔离的现象。

3、教育效果不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包括导向、激励、评价、凝聚、调节和转换等诸多功能。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一元化”的课堂教育模式,难以使学生从内心真正接受理论,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化的必要性

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包括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把学校教育的实践活动纳入社区环境之中,充分利用社区这个“第二课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使得实践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更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使大学生能真正体验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区化可以使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理论应用于社区社会生活实践,并通过以社区为平台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实现理论的升华。

3、促进大学与社区的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化可以促使大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促进大学与社区的和谐发展。一方面,大学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开展各种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社区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为社区成员的思想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大学与社区的沟通合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区化,需要大学与社区之间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和沟通机制。

首先,学校与社区双方应就大学生进入社区的具体事项达成一致。其次,各级学生团体是开展社区实践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团体与社区各部门之间也应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此,学校与社区之间应当建立快速、准确的信息沟通机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社区化的过程中,学校与社区之间建立的信息沟通机制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能够保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信息沟通机制也有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学校领导可以通过相关信息,掌握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二)加强对社区居民的精神引导

1、进行隐性教育

2、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大学生的社区实践活动的目的又两个;一方面促使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社会调查;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为社区提供相关的服务,并在其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

1、设立社会实践小组

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是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按照调查时间和集中程度可分为假期调查和平是课外调查。暑期“三下乡”活动是个大学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传统方式,而平时课外调查也是一种社会调查的方式,并在各大学中逐步开展。

社会调查工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专题调查、一般调查、集体调查、个调查等。在当代大学,学习模式应当集自主性、专业性、实践性、学术性与创新性于一体。因此,学生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正是一种发挥学生专业性、实践性、学术性与创新性优势的有效途径。

篇4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2-0108-03

随着社会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推进和不断深化,社会学本科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强调社会学专业学以致用、关注社会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好教材这本有字之书,也要学好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参与社区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 社会学实践教学与社区服务

根据社会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综合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较熟练地应用社会研究方法,能在党政机关和传媒机构、教育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社会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实用复合型人才。而专业实践或社会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教师必须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教学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各种类型的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活动,收集分析相关资料和信息、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等。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可以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将概念化、条理化、抽象化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1]。这种教学方法同课堂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强调学生必须融入到社会现实生活中,从周围环境取材,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生成知识,也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自主性学习和参与活动的能力,更强调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实践服务活动中的体验和想法。每次实践教学活动一般都会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每个主题活动都会由学生自己事先策划,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社区服务是社会学实践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式。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在社区范围内实施的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的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它主要面向社区中的弱势群体成员及其家庭,也包括面向全体居民的公益活动,一般为无偿或低偿提供”[2]。社区服务具有福利性、互和地域性等特点,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整合,还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社区服务能提高社会学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服务于社会和社区居民。由于社区服务的特征,社区服务的课程实践教学会比其他实践教学活动有更多的优越性,它更着眼于学生融入到基层社会中,这种培养强调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指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和人文关怀情感的形成。这对于改变以往学校注重“坐而论道”、技能培养,忽视德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方法有积极的意义。

2 社区服务方案的设计

小海豚伙伴营是厦门市吕岭社区开展的特色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旨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帮助解决社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促进社区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小海豚伙伴营活动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越来越多的实践经验表明,社区居民参与其中的情形,将是新型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居民在新型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所能发挥的能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诉求表达和内容设计;(2)评价反馈和口碑监督;(3)成为社区服务的积极提供者”[3]。吕岭社区是华侨大学社会学实践教学的共建基地,该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在参与厦门市吕岭社区小海豚伙伴营活动前,从专业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社区知识和方法,把吕岭社区快乐小海豚伙伴营活动看作一种社区文化服务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社区服务方案。

设计社区服务方案应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强调微观考察和宏观分析相结合。在着手设计社区服务方案前,对社区进行了全面的深入调查,以此了解社区服务的现状、问题或需求、资源等情况,确定社区服务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策略。具体服务活动的设计应由小到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同时在设计具体措施与步骤的时候,要切合实际,体现科学性,具有可操作性。经过前期调查发现,高校本科生参与小海豚伙伴营活动数量较少,同时社区又有强烈的大学生参与需求。小海豚伙伴营活动是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的社区服务,开展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包括知识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以巩固学校的教育成果或补充学校的教育内容。从社区服务的需求分析视角看,首先界定社区问题和需求,其次分析造成问题或需求的原因和问题或需求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解决问题或需求的策略。下面以一个儿童游戏活动的方案设计为例,分步骤设计社区服务方案。

1)问题界定与需求评估:表明社区服务活动推行前的状况或背景因素,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问题状况与严重程度(后果)。所谓社区问题是指阻碍社区大多数居民生活并给社区居民带来不便的事与物。从问题衍生的需求,说明需求的内涵、数量、迫切性以及何种“需求”需要通过转化服务来满足。伙伴营中的小营员以独生子居多,若处理不善,容易造成孩子自我为中心、孤独、不善于交流合作等情况。此次社区服务活动轻松有趣,旨在促进孩子的友谊、团队合作力发展等。

2)目标与目的:描述活动所要达成的理想境界,也是社区服务主要关心的议题,希望对某一特定人群所带来的最终影响,同时说明在特定时间内预期达到的明确、具体可测量的结果。在寻宝过程中寓教于乐,让孩子学会团结协作,明白任何东西的获得都需要自己的努力才可以成功的道理。

3)服务设计:确定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参加人数次数等。拟定活动时间为每周六下午2:30,地点为吕岭社区居委会附近,预估参加人数为15人。经费预算总计70元:水杯30元、笔记本15元、水性笔10元、气球5元、其它杂物10元。奖项设置:一等奖队员每人一个水杯,二等奖队员每人一个笔记本,三等奖队员每人一支笔。活动主题:挑战之旅,我就是寻宝人。活动口号:我的宝,我来寻。

4)服务方案成效评估: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检讨工作的得失,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短期效果和长远影响考虑检验服务方案的成效。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应经常检讨考评,减少误差,以便及时发现误差并进行纠正。成效评估的目的除了可避免执行的偏差外,也可作为进一步制定新计划的借鉴。工作得失的检讨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是否实现、方法是否得当,如考察此次活动服务对象所接受和完成的服务量,服务有多少受益者,受益的情况。

3 社区服务方案的应用

社区服务方案的应用就是社区服务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过程。根据已制定的“寻宝活动”社区服务方案,华侨大学社会学的本科学生在教师的带队指导下进入社区,在社会学实践教学中开展这一项小海豚伙伴营的社区文化服务活动。此次活动采用团队管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团队管理是运用成员专长、鼓励成员参与及相互合作以推动组织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合作式管理或者是参与式管理”[4]。经过与家长和儿童的充分沟通,在现场成功招募一些社区儿童参与者后,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流程如下。

第一站――出发点多功能厅。召集儿童,介绍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然后抽签决定活动的顺序。

第二站――社区楼下。气球运输机,规则为:起点处甲同学吹完气球后将气球打结,另外两名同学背靠背,并且手必须挽在一起组成“运输机”,待甲系好气球后将气球放在他俩之中,即两个同学背靠背运输气球,路程大概十米。两名同学在前进过程中若有气球被夹破或者中途掉落需暂停在原地,工作人员示意起点处的甲同学吹气球,系好之后迅速跑到“运输机”处,将气球放好之后,“运输机”前进,到终点后,游戏结束。

第三站――残疾人中心。说节日,规则为:说出5个中国传统节日,任意节日均可。

第四站――老年人活动中心。正话反说,规则为:事先准备好一些词语,说一个词语,要参加游戏的人反着说一遍,比如,“新年好”,游戏者要立刻说出“好年新”,连续顺利说出6个即可过关。

第五站――社区旁边的花园。T台秀,规则为:参与者头上顶两本书,然后绕花园走一圈,期间手不能扶书,不能让书掉下来,掉了就从起点重新开始,到达终点后,游戏结束。

第六站――图书馆。图书漂流,规则为:放信物在书中并从中告诉他们“宝贝”放在什么地方,需在图书馆中找到指定书本。

第七站――寻找路人。求寄语,规则为:每队需在街道上找一个人,告诉他们在做这个寻宝活动,然后争取拿到这个人手写给该团队的一句话。然后该队带着这个手写的寄语回到终点站报道。

终点站――多功能厅。

在每一个站点都有学生作为社区服务工作者为社区的儿童提供帮助和引导,也作为游戏活动的裁判。以下为寻宝活动的总规则:(1)三人组成一队,以自由组合为主,但是每个团队中要男女混合。(2)每队在出发点出发时开始计时,到达终点站报道计时结束,到达终点站报道时必须是该队的全体队员都到,并且以最后一位报道的队员为准计时。按照用时长短给予奖励,奖励前三名。

成效评估:活动结束后,师生召开小座谈会,总结活动成效。在本次服务活动中,社会学学生的表现得到高度赞扬和肯定,社区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合作、友谊和快乐,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家长们认为学生思路活跃、灵活,组织能力很好,活动十分成功。但师生们自认为组织还不够充分,前期宣传力度不够,计划执行中还有些不严密,服务质量还有上升空间。服务结束后,学生们还进行了认真总结,撰写社区文化服务活动实践报告。

通过实践性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积累社会经验。社区服务方案的设计和应用的实践教学法有利于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单一途径和渠道,有利于扩宽学生的视野,密切学生与社区生活的联系。同时该实践教学法的应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即针对学生策划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总结

实践教学法是经过实践证明的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扭转学生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和形成良好的实践品质,也有利于促进师生的互动。“社会学教学特质强调开放性、交互性、灵活性,个体之间的交互功能,包括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合作,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一个双边的脑力劳动过程,力求互动,才可能提高教学效率,获取最佳教学效益”[5]。实践教学法与社区服务相结合,提倡社区服务方案的设计与应用,不仅改善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且有利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它对促进学生塑造独立和健全的人格,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生活,提高实践和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正文.运用实践教学法,提高社会学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探索,2007,(2):40-41.

[2]于显洋.社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54.

篇5

一学年即将过去,在今年里志愿者组织了很多活动,证明了“志愿者”的价值,而我在这一年的志愿者活动中主要是担任“居委会助理”这就应说是我第一次和校园以外,真正社会上的人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自然有很多感受。

居委会助理,即是帮忙附近一个社区居委会以及里面的工作人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打些文件,递些东西,传些话等,尤其重要的是如何与来居委会的居民们打交道,因为他们问的一些问题是我目前所不明白,或无法回答的,透过几次“碰壁”后,我明白了作为一个社区工作者的职责,虽是助理但也能马虎行事,对于一些事情还是了解一些为好。

社区是基层,看似简单,但却又复杂。社区居委会的成员不仅仅要处理好社区间各邻里的关系,使其和睦相处,同时,她们又务必做好其他调节工作,使得社区内存在的各种企事业单位能够和谐发展。透过一段时间与居委会的人的相处、交往,发现人际潜力在社会中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善长人际,开始很多时候我处在那些不明白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的境界,好怕自己犯什么错,加上对她们工作开始的不了解,有点不知所措,渐渐的,明白了她们工作的性质、对象,也了解到她们工作的繁琐、细致,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认真,更需要坚持和友善,觉得她们的工作是很“神圣”的。

此刻,结束了居委会助理的工作,心里总结一下,当好一个助理要得是耐心与职责心,当好一名志愿者更需要热情与信心,很多时候在应对一些突发状况时,作为一名高中志愿者,给别人展示的不仅仅仅是志愿者的身份,还有高中生的风采,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工作中出现了不足,在此,反省自己,也以此激励自己,期望自己在今后的道路上能坚持所追求的,及时自省,勉励自己。

作为高二的学生,学习任务和各方面事情(家教、各项活动等),能安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但这短短的时间也让我感受颇深。感到了爱。居委会的阿姨们每次去那都让我自由的坐那,或看报纸,或没事的话让我带书去看。那里的居民也很关心我们,听到我说我是志愿者居委会助理时,他们满意的笑了。感受到了居委会工作的繁重和居民爷爷奶奶的热情。她们忙户口、生育、水电、退休、贫困、考试、孩子等等,几乎什么都管,而居民们也都参加很多活动,似乎永久年轻。他们都为和谐社区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也是小小的一员。一要有活动,我们都会参与进去,这是很荣幸的。我们能够做很多事。在社区里,我们能够把居委助理的本职工作做好(帮忙打扫卫生、整理文件等),还能够主动与那里的孤寡老人聊天,把我们的爱心传到那里。感受还有很多,但没办法细说出来。今年我的居委会助理工作活动就要结束了,但是我明白还会有一大批的志愿者,他们会继续为大家服务。而我呢,这可为大家做贡献的心是永久不会抹灭的,遇到我该做的,需要我做的,我都会尽力去做好。虽然这届志愿者结束了,但我要做更多得志愿活动,尽我所能。

高一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二)

我在2月迎来了寒假,当然,也是我迎来了的第一次经历社区服务。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炎热,烈日当头,我毅然踏上了社区服务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区服务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区服务,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为说不完的话题。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来到了椰林小区,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巾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而,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业学小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组织后,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学好学校业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表现自己。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学校,只有学习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丁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

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对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

回想这次社区服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很多社会经验, 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的接受。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区服务,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高一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三)

调查目的:

目前,对大多数在校学生来说,挣钱是外出打工的主要目的。而有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提高自身潜力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调查资料:

本次调查透过对高中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对象:

在校高中生,而高中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高中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高中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取了在读高中生30名,分别分为高一10名,高二10名,高三10名。

调查方法:

透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份。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数据显示,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打工的活动。从调查中发现,许多高中生都认为兼职是高中生的第二个“课堂”,透过兼职能够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

调查结果分析:

高中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高中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潜力和动手操作潜力的重要途径。

篇6

二、活动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二)具体目标

1、研究性学习: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劳动与技术教育: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篇7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33-02

随着城市现代化社区的建设与发展,青年群体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的全面发展不可能只在学校里进行,广阔的社会大环境才是他们发挥才能的重要平台。可以说,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在社区中进行志愿服务是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渠道。

一、社区服务是大学生全面成长的内在需求

众所周知,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更是整个社会化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社区就是一个小城市,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在校大学生能够通过社区这个窗口,了解到国情、民情,从而增长见识锻炼才能。所以,社区服务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满足了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内在需求。今天的大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停留在课堂教学这一层面上,他们渴望把所学与现实结合起来,把自身成长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社区服务恰恰在这点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多的侧重在形式和效应上,而社区服务更多偏重于具体事情的处理上,更加注重可操作性。由于社区工作中的许多工作都与大学生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他们首先在主观上乐于参与这项工作。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塑造了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了大学生的爱心。应该说,社区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同时走进社区的大学生志愿者也以他们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思考方式,为社区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更给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带来了崭新的风貌。在积极参与街道和居委会建设、管理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大学生独立处理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与人交往的协作能力。通过服务他人,不仅使自己的身心得到了净化,更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真正体会到了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快乐。

可以肯定的是,社区服务使大学生自身受到的锻炼程度是以往任何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都无法替代的。

二、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有益探索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人们教育思想的转变,学校的根本任务不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高层次的理论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相关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让他们走出去,推动他们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按照社会的现实要求和发展趋向,全面培养自己,使自己的思想、知识能力乃至心理、行为选择方式能主动适应社会的要求。作为高校学院的团总支,给大学生提供从事社会工作必要的机会和条件是一项责无旁贷的义务。在这方面,我们要积极引导、激发学生们的潜能,使他们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迈进社会,实际地参与百姓生活。让大学生投入各项社区工作有多种形式:一种是学生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来熟悉所在社区的情况,进而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另一种还可以通过协助居委会日常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更深层次地了解社区居民现实需求,可以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现在各高校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很大比重,这部分学生往往理论知识掌握相对较多,而吃苦精神、动手服务的社会能力却相对较弱。社区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不仅可以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理解人,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想象和施展才华的空间。在学校,学生处于教育客体的位置,处理问题是被动的;而在社区,学生更多扮演的是独立个体,没有人会教他(或她)去做什么,完全需要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鉴别力处理问题,比如照顾孤寡老人、办板报宣传、维修家电等,这些服务内容既具体又没有现成答案,很多大学生可能从来都没遇到过,这就需要大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精心组织和策划,从平凡小事中锻炼自己,提高个人处理问题的技能,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去。实践证明,凡是经常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区的同学经过锻炼个人应对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都相对比较成熟,能比较客观、深刻地分析和理解社会,能把理论与实践实现较好的结合,既注重对书本知识的把握,同时又能够地置身于社会实践之中,因此,在他们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时候,较少有盲目性和冲动性,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比较成熟,有较大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社区服务活动是团总支工作的重要内容

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曾语重心长地向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其中重点谈到,青年人“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这番话全面地涵盖了社会实践对青年成长成材的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充分意识到了社区服务对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性。但是,许多问题和不足也在活动中暴露出来。由于没有固定的定点联系社区,我们的工作往往存在盲目性和临时性,虽然每次活动收效不错,但只是过眼烟云,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活动机制。基于这一因素,参加的同学也被局限在小范围内,对大部分的同学影响并不明显,没有起到广泛发动学生参与的作用。鉴于过去存在此类的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寻求有益的社区服务机制,既保证志愿服务的效果行之有效、不走过场,同时又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使更多的大学生从中受益。本着这一目标,我们在工作中积极尝试一些先进的社区服务形式。

篇8

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二)、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及具体过程

(一)、组织形式

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或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也可以青年志愿者小分队活动组织。

(三)、注意事项

1、就近就便。

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团队规模 要适中,不开展跨区的活动。同一社区、同一乡村的高中生应在当地团组织的统一指导下开展上述活动和其它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在生活中提炼。

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兴趣中选择。

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

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参观活动

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二)、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绿色环保宣传

2、保护母亲河、水质污染情况调查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

5、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6、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7、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调查

8、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中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

1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中学生零用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

(三)、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 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

篇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101-03

口头表达能力就是运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实现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在信息社会下,社会对人才素质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理解的能力。对中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期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它不仅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去训练,也需要在生活中去培养,更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锻炼。

一 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是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形成良好品格的过程。在启发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应注意设计好教学环节。如根据课程内容课前设置问题,选择现实中常见的、学生关心的、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先行思考,做好准备,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回答问题做好心理准备,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应鼓励他们大胆地各抒己见,回答正确的给予表扬,回答不全面的也要给予鼓励,并引导其思考后再补充完善。

二是采用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是教学的一种方式,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向学生提供问题和资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与创造。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强化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如采取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方法,建立学习小组,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智慧共享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矫正。

三是采用探究式教学。所谓探究式教学,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开展交流与合作等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式教学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组织、引导、倾听、点评为辅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符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问题进行探究,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探究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发表个人见解,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形成探究成果,在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二 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开展自评与互评

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既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新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让自评和互评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发意识。自评可以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如课前让学生自评准备情况,下课前说一说自己整节课的学习情况,一周结束回顾评价自己一周的表现,学期结束谈一谈自己的成长与收获、不足与改进等。互评可以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锻炼学生清晰表达自己思想观念和见解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取长补短、增进沟通、建立友谊。同时,在互评中也能让学生体验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道理,也可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养成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的习惯,真正实现在自评、互评中快乐成长。

2.组织班会活动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学生参与的议事活动。它既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和展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的一种重要方式。班会是一个说出心里话的场所,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迷茫与困惑的事说出来,同学们出谋划策集体讨论,班主任善诱指导,凝聚智慧,形成共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理自治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加深师生、生生之间的彼此了解,从而达到凝心聚力的目的。学生在主题班会中是“主角”,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能力都能得到极大提高。

3.举行说故事比赛

“说故事比赛”是如今很多中心小学经常开展的“读书系列活动”之一。说故事比赛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升普通话水平,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激发对阅读经典文学的兴趣,分享阅读成果,提升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讲故事活动,我们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好一个故事,题材不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长短不一、难易不同的故事,可以先在家里说给父母听、说给亲朋友邻听,然后再说给同学和老师听。通过说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培养学生的自信,也能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 架起学生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的学生多数都是与父母和他人沟通良好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言辞的学生多数是与父母和他人沟通不畅的学生。中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有自己的思想,然而多数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并不了解,因而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隔阂。让父母与孩子相互了解,帮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班主任应发挥好纽带作用,架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让他们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在关爱中吐露心声、感受亲情。

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不能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要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对自己孩子的看法,找出学生与家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既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也要成为学生家长的朋友,进而帮助双方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排除双方的沟通障碍,促使学生与家长顺利沟通,和谐共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听听父母的想法、需求、担忧,了解父母的压力、兴趣爱好、脾气秉性和对自己的期望等。教育学生见到父母要主动问好,每天找一点时间与父母主动谈谈自己高兴的事或不顺心的事,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在节日或父母生日时送上祝福的话语,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果犯了错,不要逃避,要向父母主动道歉,争得他们的原谅等。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与家长的语言交流、思想沟通,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 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载体,是学校克服课堂教学单一的缺陷,使教学得到不断更新并具有活力的重要途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一方面,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既实现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自我充实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沟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因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也成为学生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另一方面,学生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如没有与人良好交流的口才、没有实践经验等。学生也能意识到如果自己不主动改变,今后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仅靠在校汲取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这也将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精心策划、主动参与。如参观走访企事业单位、社区服务机构,进行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和社会劳动等,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锤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时间安排上,双休日可以做一些就近走访与服务,做一些用时较短、简单而又容易完成的社区服务项目;寒暑假开展一些连续性的、系统性的调查走访和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报告等。

总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地探索、创新,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灵活地安排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与师生、家人、街坊邻里及其他社会成员沟通交流的广阔平台,激发他们表达沟通、展示自我、与人合作的兴趣和愿望,在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习领域之一,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的内容。省教育厅2008年颁布的《山东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意见(试行)》中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分别在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学期开设。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校更有效的实施,我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和思考: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的意识而设置的。其目标有: 

        1.培养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

        包括:关心、参与和进取。关心,主要是使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能自觉地给予注意;参与,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每一个环节的参加者;进取,是关心和参与的延伸。 

        2.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

        包括: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领导和被领导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理解所学习的知识

        指经亲身体验、亲自尝试而来的经验总结,是淡化了学科界限的综合知识。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内容

        1.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等三种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是其主要组织形式。各研究小组一般由3-6名学生组成,并聘请具有一定专长的本校教师或校外人士为指导教师。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内容包括:(1)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如学军、学农、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2)学校传统活动,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升旗仪式、成人仪式、读书节、辩论赛、主题教育活动等等。(3)学校社团活动。(4)外出参观、考察、调查、访问或学生干部培训、生存训练、各种夏令营、冬令营等。(5)家庭活动,如孝敬父母、外出旅游等。

       3.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学生参加城市、街道、社区、学校内部等志愿性的义工服务。内容包括:(1)社区科技文化活动,如敬老爱幼服务、社区科普活动宣传、法制宣传、社区文体活动。(2)社区环境建设活动,如社区环境卫生、社区绿地领养工作、城市交通秩序维护活动等。(3)志愿者活动,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参加助残帮困活动、拥军拥属活动、各类义卖活动,捐钱物给灾区或难民及身边的不幸者,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植树节活动。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取得的成果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经过研究和摸索,我逐渐形成了开题课、方法指导课、结题课、展示课等几种成功的课型,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教师在进步,学生也提高了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为学生在大学以后的发展潜力做好了衔接。整个课程的开设实施得到了学校的肯定,校领导尽一切可能满足了新课程上马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为激励学生用心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我校的天柱文学社,将学生质量较高的研究报告结集出版,目前已出版了3期,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用心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课题研究、项目活动设计的质量越来越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回顾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我对其进行探索和思考,只能说是一个开始,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这门课程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与新世纪教育四个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相一致的不争事实,使我看到了我们学校和谐教育环境下教育改革的希望,为我们的学生感到高兴。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意见》,2008。

篇11

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A、编组、选题;

B、聘指导教师;

C制定活动方案;

D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F、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G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例附后)

二、指导思想和意义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三、注意事项:

1、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2、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4、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

2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2、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3)市区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市区交通安全问题研究

5)市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6)市区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7)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8)小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

9)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

11)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我市中小学零用钱数量的调查

3、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年7月4日

下发《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布置暑假社会实践工作。

**年7月5日——7月9日

学生6—10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每班至少4组),推选出组长自主选题,自己聘请1—2名指导教师(学校教师或家长),初步制定《小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年7月10日—8月23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年9月5日前各班向行政办提交下列社会实践总结材料:<BR>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2、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每班4份,其中必须有一份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资料。

4、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年9月初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具体时间待定)

1、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会、板报、专刊、网页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