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6: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cdio工程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有些采用“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存在同名,主题内容不同,各科交叉重复的现象。目前针对制药工程专业的教材有刘落宪主编的《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王志祥主编的《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袁其朋主编的《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姚日升主编的《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这些具有“药”味,但刘落宪主编的《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的重点是中药制药,对于制药工程专业缺乏通用性,王志祥主编的《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在化工单元操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制药化工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姚日升主编的《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以《化工原理》为基础,内容涵盖“三药合一”的知识点,涉及到制药工程类课程化工原理,药物制剂,化学制药工艺学,药厂车间设施规划及药事管理和GMP规范。王志祥主编的《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以化工原理为基础,但袁其朋主编的《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介绍的是制药工程的原理与制药设备。内容涉及制药工业的各个环节,包括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和天然药、制药分离、制剂工程、药品包装、药品质量控制等。同为《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内容却大相径庭,出现在短学时《化工原理》后又开设王志祥主编以化工单元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的现象。教学实践还发现《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的一些章节内容如制剂、质量控制等都与制药工程专业其他课程有重复现象。
1.2整体设置教学内容,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
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cdio工程教育注重整个专业的系统改革。CDIO的标准3:集成化课程设置,强调突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围绕专业目标进行系统设计,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关联的课程共同支持专业目标,使学生掌握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用于解决综合的问题。不同性质高校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侧重点不同,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人才为目标时相同的。所以制药工程原理不能独立,需要教师之间的协作,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整体考虑设置本专业课程及课程内容、课时。对于制药工程不同专业方向(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的侧重点不同,但基本包括制药反应工程、制药分离工程和制剂工程技术,在理论教学中采取宽口径的方式,通过项目实践来体现侧重点的不同。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包括制药反应(发酵、提取工程)、制药分离、制剂三部分,制药分离包含制药过程涉及的典型单元操作,贯穿其中的流体流动、传质、传热是固体制剂单元操作如粉碎、混合、制粒、压片等的理论基础。负责不同课程的教师应相互协作,探讨,整体考虑各部分的内容,明晰知识之间的衔接与延伸,避免内容重复,在缺乏合适的教材情况下宜结合教材《化工原理》、《制药分离工程》、《制药化工原理》和《药物制剂及设备》等合理安排内容及课时。
2知识与能力的关联
CDIO工程教育标准1强调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结合。CDIO工程教育要求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个人自身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知识必须与工程项目挂钩,制药工程原理的基本理论必须和实际制药过程结合起来。知识与能力的关联要求项目具有实践性,考核方式多样性。
2.1项目的选择
传统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精馏和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设计题目相似程度高,缺乏创新性。制药工程原理作为二级项目,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为依据,适合制药工程专业特点。项目来源可以是企业合作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参加的创新、竞赛项目,如制药工程设计大赛,创新创业等。学生主动提出或参与的项目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实现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的方式学习工程。项目采取嵌套法,大项目包含小项目,二级项目和三级项目具有延续性。有助于实现让学生以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大小项目体现不同要求,包括关键设备的设计,其他设备的选型。
2.2以提高能力为目标的评价
CDIO强调的不是内容而是能力,CDIO能力本位的教学观贯穿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如何确保能力评价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这四个层面的能力不是相互独立的。工程基础知识重在应用,体现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每个过程,工程系统能力作为一种工程素养贯穿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整个过程,个人能力和人际团队能力体现在个人和团队的表达和表现,包括完成项目的材料(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和产品等)呈现和口头、肢体表达。合理而有效的评价方式应是综合的、多样性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应该贯穿项目的全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答辩。具体考核中包含的环节有阶段性的汇报,小组间互评,改进后专家审核,申请答辩。答辩环节包含团队展示,整体展示和负责项目中不同内容部分的个人展示,指导老师提问,旁观的学生提问,项目组学生向答辩专家提出自己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问题。一个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实现提高能力的目标,而不是任务式的完成项目。
3师生关联,环境关联,加强教师的CDIO能力
改变项目组织形式,重视团队建设,一般的课程设计按学号分组,或学生自由组合,一个好的团队要使团队中每个成员发挥个性特长,使团队最优化。改变原来课程设计一成不变教师出题的套路,有利于教学相长,增强教师CDIO能力。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工程经验缺乏的问题,因此参与企业项目,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指导有利于提高师生的工程素养。宣传CDIO工程教育模式,使作为主体的学生了解CDIO教育理念,通过明确学生学习目标营造学习环境。同时提供教学实践环境,即方便实施项目的教师和学生们查阅资料,讨论,制作等的场所和方便使用设备的的机制。
2.课程设置
2.1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紧紧围绕“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以CDIO模式为基本框架和背景环境,以突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勇气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建立符合国际工程师认证的课程体系。
(2)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3)以生为本,尊重、鼓励、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原则。推进分类、分层教学,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4)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原则。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统筹规划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2.2课程平台建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原则,共设置了人文社科课程平台、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素质教育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创业教育等7个课程平台。
(1)人文社科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修养。
(2)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和相关的工程基础知识。
(3)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化工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
(4)专业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的设计方法、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能力。
(5)素质教育课程平台。该平台是为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加学习的灵活性与主动性,实现文理交叉与渗透设置的课程平台。
(6)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7)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参加各种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2.3教学方法改革
CDIO工程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依据CDIO理念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依然只是规划,改革最终必须落实到每门课程、每节课堂、每个活动上,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目前我们以“化工设计”这门课程作为试点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目的是测试改革想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索和积累经验。“化工设计”是化工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课程综合运用已学过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讨论化工工艺过程开发、设备的设计以及化工厂的整体设计。改革前,“化工设计”课程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CDIO改革后,我们实行的是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根据“化工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及课程大纲要求,在教学内容中安排了三级项目,三级项目下设置若干个子项目,学生按6-8人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选一个子项目,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工设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一项包括构思、设计、实施和改进全过程的团队项目。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学生以团队内合作、团队间协作加竞争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仅起指导作用。本课程经过CDIO教学改革后,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化工设计基本理论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Key words: practice;teaching;system;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009-02
0引言
实践教学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的工程教育的环境条件,既不具备美国工业界对进入工业企业的毕业生进行必要训练的工程师岗位培训系统,又不像德国应用科学大学那样能向在校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和实习的足够的训练。工程教育中实践教学薄弱,工程类毕业生与欧美相比,缺少工程实际经验以及团队精神,不能很好地适应工程实际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新建工科院系要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在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和工程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1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业合作首席主持人查建中提出,我国工科教育改革有三个战略选择:一是“做中学”,二是产学合作,三是国际化。“做中学(Learning-by-doing)”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著名的教育理论原则。杜威认为“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他明确提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在杜威看来,“从做中学”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也就是知与行的结合。杜威理论在中国的转化成果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做中学”的“生活教育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虽然他们的理论是就普通教育而言的,但在高等教育中也同样适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 2004年合作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我国汕头大学就是其成员之一。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的英文缩写。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表达。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做中学”的典范。我们要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际,进一步研究探讨,构建“做中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整体框架的构建
长江师范学院确定的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根据这一要求,学院在教学工作“336工程、131战略和分四步走行动方案”中专门设立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建设工程”,构建了“两个结合,三个层次,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两个结合”是指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三个层次”是指通识教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和综合教育实践三个层次;“四年不断线”是指从大一开始到大四,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的实践。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验(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等多种形式。各专业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等资源,认真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并在时间和经费上给予保障,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3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在实践教学上要贯彻工程文化教育理念,坚持“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人文协调”的原则,改革传统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教学不足、忽视能力培养以及“狭窄于技术”教育的弊端。首先,在课时安排上,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目前,我院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理工类专业40-50周,人文社科类专业20-30周,以充足的时间保证实践教学;其次,在课程体系上,构建“学科交叉融合、专业纵向优化、课程模块组合”的课程结构;第三,在教学内容上,跟踪经济和科技发展及时充实新技术新工艺内容,特别是重视工程背景教育,在专业课中增加相关工程背景的内容以及灌输“大工程”、“系统工程”的观念;第四,教学方式上,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目标要求,注重从传授事实性知识向获得“怎么做”的过程性知识转变,减少验证性、演示性、比较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在教学大纲中适当增加学生自主选题的实验与训练项目以及创新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同时,加强各个工程中心的综合性训练,营造工程环境和氛围,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建立多种实践教学操作模式
为更好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2006年我院以校内重大课题项目的形式在四个系进行实践教学改革试点,每个项目资助10万元;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结果。四个系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了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如机械工程专业的多层次系列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地说,就是针对某一专业技术基础进行基本动手能力训练、针对某一专业技术方向进行专项技能训练、针对专业结构进行工程应用能力的全面训练、针对某一专业领域进行工程综合能力训练,通过这种多层次系列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
5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手段
为了发挥实践教学模式的效力,教师在运用教学模式时必须对各种教学条件进行优化组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我院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多样性和灵活性,变“灌输式”为“参与式”,从 “依赖学习”走向“自主创造性学习”;在教学手段上大力运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把实践教学延伸到课堂,用声、像、图、动画等模拟、仿真的现代教育技术把工程现场搬到课堂上来,使得复杂的工艺技术变得有形可视,使综合的工程过程能够完整清晰。把教师科研项目、实际工程生产任务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起来,真题真做,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建立“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模式创造条件。
6建立多元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应该与理论课的考核评价有明显区别。实践性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在评价的内容方面应尽可能多地覆盖多种相关能力要素,包括理论知识、技能、经验、表达、协作、创新和责任感等;在评价的形式方面,以口头与书面回答、技能测试、毕业实践、实习报告等为主要形式。评价的结果不单纯由学校和专业教师作最后定论,还应综合考虑企业及指导师傅以及同班级、同项目组的同学的评价。
我们可以建立立体考评制度:考试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方面。考试的方式方法也要灵活多样,可采用以平时成绩、期中、期末卷面考试与平时实习、项目完成情况等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模式,着重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贡献,特别突出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课程实务能力的考核。此外还要参考其他方面,如社会实践(包括参与社区活动、项目实施、义工经历),个人成长(通过课程的学习,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情况);多角度考评者(任课老师、实习督导、学生自己的评价)。
一个院校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可能只有一种,每种模式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教学目标,因此,其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必须根据不同的模式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体系。我院机械工程学院根据实际情况整合实习内容,制定考核标准,实习内容清楚,考核指标明确,便于组织实施,有利于调动和督促学生参加实习。
参考文献:
[1]李先富.试论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化[J].池州师专学报,2006,(8):96-99.
[2]李伯聪.努力向工程哲学领域开拓[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7):36-39.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1)012000303
作者简介:湖北工业大学教研基金项目(2011010)
作者简介:陈艳林(1970-),女,湖北孝感人,硕士,湖北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王新年(1969-),男,湖北孝感人,博士,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
0引言
2010年6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走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进入“卓越计划”第一批试点有61所高校,其中湖北工业大学在2011年4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卓越计划”领导小组以及专家指导组,明确了“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通过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方案,同事遴选了一批湖北高校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优势专业、品牌专业与特色专业作为相关“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方案中还明确指出学校将对各试点专业在招生、经费、场地及学业各方面给予全面支持,并分为5个阶段来实施“卓越计划”。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本校的优势专业,已进入学校“卓越计划”试点范围,通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基础良好,实践强,同时在实验建设以及对外实践单位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专业实践导师队伍搭配合理,为卓越计划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需要从教学环节及实践环节进行修正,首先,教学大纲要体现出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CDIO教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整体项目驱动模式以一个项目在课程群中进行教学,如材料工艺与设备、热工基础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充分体现出CDIO思想;其次,在实践环节中必须与实际课题挂钩而不是简单的实验师模拟或者所谓的课程设计;最后,关键是要与企业结合,构建一个实践教学团队,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有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从事一线的工作经验,提出在学生学习主要课程的同时,从大二开始,利用学生的空余时间并行采用公司级管理体制下的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项目经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新知识,学习做人的社会知识,利用项目驱动,像“滚雪球”一样,将4年来的知识学习形成一个整体。
目前,整体项目驱动模式(也称项目BUS培养模式)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率先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该模式进一步进行拓展应用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
1整体项目驱动模式的急迫性和先进性
1.1实施整体项目驱动培养模式具有急迫性
从大环境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走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的需要。但是从小环境看,工科专业的学生有部分同学不适应社会、动手能力差,被用人单位否定,同时培训周期比较长,让用人单位感觉到高校培养的学生还不如职业学校的学生,导致对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的不信赖感,进一步导致了社会上弥漫的“读书无用论”现象,有损高校形象。
一些工科院校的部分专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例如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就被亮起了红灯,就业率不高。培养出“学生”产品难以卖出去,很多高校内心都很着急,这就是因为传统的高校教学体制导致的,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相脱离、专业体系人为被割裂,因此,亟需进行教学改革,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教法。
整体项目驱动培养模式由此被笔者所提出来,并在实际教学中开始运用。
1.2实施整体项目驱动培养模式具有先进性
目前传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都采用了项目教学的方式,一种是基于课程内容进行的课程设计,第二种是工厂实习的方式,第三种就是毕业论文设计,这三种模式,都是理论上的一种学习模式,而不是真正的实践项目教学模式。整体项目驱动模式是以实践为目的的项目实训,且贯穿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具有先进性,其特点是:
(1)时间跨度长。横穿整个大学阶段,从大二开始到大四结束,时间跨度达到三年。由于大一时间基础课程多,所以,从大二开始逐步进入项目阶段,学生可以从实践到理论,然后从理论到实践,在长达三年的项目实践中,有效地成为一名卓越的工程师,具备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①项目具有真实性:项目来源于社会、科研课题,因此项目具有真实性;②完善的管理制度:有专人进行管理,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培训制度、考勤制度、数据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等;③有固定的场地:类似于公司、工厂,有固定的场地,作为学生“上班”的地方。当学生没有课的时候,可以来“公司”上班;④薪酬制:因为项目都来源于社会、科研课题,学生是承接方,根据课题的大小和做出的贡献,给予学生一定的费用。
通过整体项目驱动培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其实践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2)加快适应社会的人才,毕业后就能成为企业的实用或骨干人才;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弥补了人才培养制度的不足,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制度更加完善。
(3)弥补学生社会经验的缺陷。学生上课并不能学习到如何做人,只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课堂说教,学生没有切实的亲身体会,但是在项目管理制度中,做人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4)利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项目过程中,会感觉知识不够用,或者对以前的知识理解肤浅,通过项目制度,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从而学习更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5)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发现薄弱环节,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整合院校资源,让学生能充分消化吸收已有知识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项目实施过程
2.1教学大纲的改革
传统的课程体系设计在遵循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根据基础层、核心层、应用层和实习层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习、毕业设计等四个模块,3+1的教学体系就是将实习、毕业设计模块用实训项目代替,分别体现大学四年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这是一种典型的层次型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该层次教学体系的特点一是重基础、重理论;二是先理论后实践,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抹杀了工程专业的特征;三是实践时间太短,而且因为考研、找工作等因素影响,学生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大多数学生流于形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其特殊性,既有理论性,更具有实践性,工程性;工程实践能力是考核本专业的重要指标,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结合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建设遵循整体项目模式所倡导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了重新规划并制定新的课程体系,整个模块分为公共通识课程、课程设计与工厂实习、项目BUS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传统的实训、毕业设计模块可以取消。
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公共通识课程是每所高校必修的知识,项目BUS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支撑模块,项目BUS在专业基础课开始之前就可以进行,也就是首先进行项目实践,并贯穿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图1传统层次型教学体系结构图2新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教学体系结构
2.2教学教法
确定了新的教学大纲后,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①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实际项目工作经验;②要求教师在任课中充分将理论内容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实践经验来理解理论内容;③要求教师在实验课上将学生的项目和实验内容结合起来,在笔者的实践教学中,每个学生选定了不同的项目,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项目实验内容进行批改,该工作量往往十分巨大;④要求教师有规范项目流程和规范项目文档格式的意识,让学生得到正规的项目实践训练。
3机制保障
整体项目模式下的教学体系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对任课教师也是一种挑战(有项目实践经验,能将理论和项目结合起来),对学生也存在一种压力(时间和项目内容学习方面),如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机制上的保障。
(1)经费保障。学院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给予了专业建设经费,引导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的培训和学习。
(2)教师培训和顶岗制度。本专业教师每年可以进行一次培训和顶岗,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与技术发展和与社会需求同步。必须结合工业、技术发展的实际,改进教学内容、项目流程和项目操作技术与方法 。
(3)给予纳入项目BUS的教师一定工作量倾斜。对于《项目辅导》课程、纳入项目BUS的课程实验要给予工作量的倾斜。
(4)建立整体项目教学评价体系。整体项目模式既有其自身内存的规律性,又有很高的参与自主性和丰富的内涵,不能简单用实践的完成性代表项目的目的性。因此,对于整体项目教学的各要素,应根据其完成的实践过程和达到教学目标的实际程度,进行分类系统评价。
4存在的问题
(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目前,项目开展过程中,部分学生有抵触的情绪,比如占用了他们的课余时间以及暑期打工时间,这需要引导和激励措施,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提出:“成功是逼出来的”,“年轻无极限”,并多次召开动员会议。
(2)如何调动学院的师资力量。专门靠项目研究者一人之力,目前是难以胜任的。
(3)项目实践场地问题。项目驱动必须得到公司有效的管理,并且和社会对接,就需要专门的场地要求。
(4)项目来源问题。如何让有项目的教师拿出自己项目,公司如何接纳学生,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整体项目驱动模式是促进学生加强“滚雪球”式学习的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做出了具体的职业规划生涯,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基础。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 2011.2
[2]顾佩华,陆小华.基于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EB/OL].省略/jxyj_10154/20100706/t20100706_493393.shtml,2010.
[3]BOB HUGHES,MIKE COTTERELL.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Fourth Edition)[M].The McGrawHill Co.,Inc,2006.
[4]王新年.整体项目驱动模式下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3).
[5]张莹.浅谈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模式[J].江苏高教,2008(1).
[6]迪•芬克,李康.大学课程设计自学指南:如何设计课程以促进意义深远的学习(续)[J].复旦教育论坛,2008(2).
Study of the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3)2007-2008学年,主讲“计算机系统概论(双语教学)”,建设健全数字化课程网络平台,上传全部教学资源,完成课程讨论、布置与批改作业、测试、消息公布,充分实现课下教与学的互动,该课程数字化课程网络平台连接如下:/SCR2006/C1108/Asp/Root/ Index.asp 。
(4) 被评为福建师范大学首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讲的“计算机系统概论(双语教学)”课程,参加2008年4月福建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荣获一等奖。
(5)2008年1月在国家级学术期刊《计算机教育》发表教改论文“软件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6)2007年被评为2006-2007学年软件学院先进工作者;2008年3月获软件学院“迎评促建”课堂教学优秀奖。
依托软件学院“3+1”办学培养模式,双语教学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2001级7名毕业生在英国ULSTER大学获得本科学士学位后,5名学生在英国各著名高校获得硕士学位,其中2名学生继续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2003级24位留英学生中,15人被英国著名高校(布里斯托大学、爱丁堡大学、华威大学、约克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录取为硕士生。2004级8名学生正在ULSTER大学攻读学士学位。这些学生得益于软件学院针对软件工程专业进行双语教学模式的开展和研究,他们在软件学院3年的学习得到ULSTER大学的充分肯定,从中体现双语教学切实引进国外优秀教材内容之精华,使得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紧跟国际步伐。
4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软件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应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英语仅是一个载体,实质应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创新技能[3]。当前对双语教学的认识、教师和学生的外语水平、教材的选择以及资金投入等都是双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障碍。
4.1教师的教授过程
教师的英语水平是否过硬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鉴于此,软件学院不断制定双语教学教师培养机制,加大鼓励双语教学力度,提供提高教师英语水平的机会,全方位建设双语教学模式,努力向全英文教学过渡。通过扩大全英文教学的课程范围,不仅实现将中国学生送出去,还要将外国学生引进来,平等互惠的国际化办学是努力的方向。
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课程,教师应学会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做到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析透。课堂上不仅实时地安排好应传授的知识点,而且还要管理好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每节课的不同时间段以各种形式创造出思维的兴奋点,抓住学生的思考“脉搏”,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将每节课作为最好的礼物奉献给学生”,这就是双语教学改革的初衷。
4.2学生的学习过程
双语教学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同时学生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环节。作者所承担的双语教学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刚刚步入大学校门是大一新生,他们还没有从中学老师手把手地教与学模式转变到大学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学习环境中来,就接受双语教学,初期可能不太适应。同时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会出现抵触情绪,更加重了双语教学的负担。
针对出现的问题,在课程开始的前几周适当放慢进度,降低课堂英语教学比例,多使用课堂日常英语,与学生充分互动,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使之尽快适应双语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原版教材,在复习已学知识点的同时提前预习,将专业关键词和相关阅读材料预先印发给学生,根据个体差异可以适当参考中文翻译版教材。待绝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以后,即可加快教学进度,转入正轨。对学生的抵触情绪要坚持统一标准、无一例外的原则。但是使用英语授课的程度要依据学生接受能力而定,不应完全拘泥于英语、汉语所占比重的形式,营造既轻松愉悦又紧张向上的课堂氛围。同时充分运用数字化课程网络平台,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给予全面回答和解决,鼓励学生在课程平台论坛中使用英文交流,网上提交作业、练习、考试等全部采用英文,课下也能充分实现教与学。
为提供学生更多的出国学习机会,在双语教学的基础上,软件学院为学生开设不间断的IELTS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也为双语教学的成果提供了保障。
4.3教学团队建设
为顺应软件学院国际化办学与国际合作的思路,双语教学模式研究项目要充分发挥教学团队集体智慧,建设科学型、国际型的数字化课程网络平台,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在建设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教学研究以及资源建设的过程也就是教学团队成长的过程,教学团队的逐步成熟标志着数字化课程建设与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的成熟。因此双语教学团队建设对双语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起决定性作用。
在具体实施的措施上,可以考虑定期参加培训以及相关教学研讨会议,汲取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经验,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同行专家交流探讨,学习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优点,对于引进的国外优秀原版教材仔细推敲,探索适合院情、校情、国情的教学改革方法。
5结束语
基于数字化课程网络平台的软件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施证明,双语教学在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任务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学生的反馈说明双语教学对于后续专业教育奠定坚实基础,教师的教学经验证明双语教学对于专业知识更新以及提高教学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双语教学如何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何过渡到全英文教学,向国际合作方提供英文课程以实现双向交流,使得国际办学不仅走出去还要请进来,仍然是双语教学模式研究项目中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丁雪梅,李英梅,伦立军. 软件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
[2] 刘玉斌. 加强双语教学研究,提高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质量[J]. 教育论坛,2006,(16).
[3] 丁学钧,温秀梅,刘建臣. 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系统模式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7).
Research of Bilingual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Digital Course Platform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Specialty
DING Xue-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