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7: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阶段必须加大学生文学作品阅读量,使广大高中生广吸收,厚积累,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同时必须加强对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能力的指导。因此,我们把研究的突破口瞄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希图探索、寻求一套有效的指导方法。
我们认为,对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将给学生提供一个崭露头角、展示才华的平台,挥洒青春风采的一片天地,充分体现“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在合格达标的基础上支持冒尖,在规范和谐的氛围中发展个性”的办学理念。
本课题研究坚持以校为本,以高中语文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着重研究对高中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为提高普通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服务。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我们积极探寻一种适合高中生实际的操作方法与模式,在强化实践、获得经验、提高教育效果方面下功夫。
二、核心概念及界定
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为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必须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设教学情境,并给予方法指导。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强调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自主性,力求让学生在文学作品鉴赏评价中自主生成问题和探究目标,教师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主导性,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课堂探究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其着眼点就是从学生的课堂学习实际出发,以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其教学实践与经验为基础,既关注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更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课堂学习之本,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正确高效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把握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三、研究阶段及成果
第一阶段(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为课题宣传发动和初步研究阶段,研究重点是“努力学习相关资料,寻求课题理论支撑点”。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等专著,积极搜集相关资料,认真学习领会。如认真学习我校业已结题的汕尾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与调控的研究》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学习全国各地有关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成果。期间,课题负责人郑旺吉撰写了研究论文《创设情境教古诗――浅谈古诗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获汕尾市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于2011年4月发表于《师道》杂志,被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转载;蔡赞生撰写了《寻找现代诗歌教学的最佳途径》,于2011年6月发表于《汕尾教育》杂志;张远志撰写了《浅谈小说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探究》,获汕尾市2011年度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郑昌适制作了《滕王阁序》网络课件,获陆丰市2011年度中小学教学辅助课件评选一等奖;陈兆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获二等奖。
第二阶段(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为课题深入研究阶段,研究重点是“创设各种教研载体,指导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我们让每一次常态性的校本语文教研活动都成为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的专题研讨活动,每次活动均安排课题组教师作专题发言。还确定可以采取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内容,根据“教以学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思想,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相应的文学作品鉴赏评价中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研讨课。这些专题发言和研讨课,将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全校语文教师中加以验证、推广,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使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及研讨活动中及时转变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在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方面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加以方法指导。2012年8月,课题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中期验收。期间,课题负责人郑旺吉撰写的《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于2012年9月发表于《学园》杂志,《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研究课题中期阶段研究报告》,于2012年11月发表于《中学语文》杂志;郑昌适制作了《一剪梅》网络课件,获陆丰市2012年度中小学教学辅助课件评选一等奖。
第三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为课题继续深入研究、调整阶段,研究重点是“调整研究策略,提高研究效能”。我们抓住各种机会学习研讨,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针对中期验收后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调整研究策略,提高研究效能。期间,课题负责人郑旺吉利用参加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中期汇报检查交流研讨会、广东省高中语文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和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师培训研修等机会,与省内同行及专家学者交流研讨课题研究,从中汲取营养,回校后组织全校语文教师认真研讨、学习,将其学到的理念、做法应用于课题研究中,使课题研究获得了新的理论支撑和指导,取得进一步的成果。2013年4月,“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研究”课题市级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郑旺吉主讲课题成果汇报课《祥林嫂悲剧原因探究》,并向与会专家、教师汇报了课题研究情况,获得一致好评。同时,受《汕尾日报・教育周刊》之约,郑旺吉分别于2012年5月12日和6月9日在该报“教研”版“教育问与答”栏目发表《高中生如何培养探究性鉴赏力》《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白描技法》,使得课题成果在全市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在这一研究阶段中,课题组其他教师也分别在本校开设了课题成果汇报课,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将汇报课课堂实录和课例分析汇总编辑,形成“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教学资源。
第四阶段(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为课题纵深研究、总结提升阶段,研究重点是“整合研究成果,提炼理论价值”。经过三年的研究,我们通过阅读相关研究书报和上网搜索等各种途径,搜集整理了各种文学体裁阅读鉴赏评价理论与方法指导文字资料、文学作品导读文字资料、PPT课件和文学名著电子书籍、“电视文学”“百家讲坛”等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视频材料,充实了高中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教学资源。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理论探究与实际操作,课题组成员基本掌握了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指导方法,在教学实践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2013年7月,陈兆慈撰写的课题论文《高中散文自主阅读中语言鉴赏与习得》发表于《新课程学习》杂志。2013年10月29日,受华东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和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之邀,郑旺吉到上海市市北中学,为“国培计划(2013)”――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项目华东师范大学高中语文班全体学员和上海市市北中学全体语文教师开设了课题成果展示课――李密《陈情表》“陈情”技巧自主探究,受到与会专家、学者和老师们一致好评。2013年11月,郑旺吉在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名教师培养项目“走进丰顺巡回大课堂”培训活动中,在梅州市丰顺中学支教,为丰顺县各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开设了课题汇报课《定风波》语言技巧、蕴含哲理自主探究活动,取得良好效果。课题研究后期,我们整合了整个研究过程中撰写的课题报告、研究论文、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例分析等,形成课题研究成果集,进一步充实了高中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教学资源。
四、研究结论及价值
我们发现,目前在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指导方面还存在诸多误区,主要体现在许多教师将本该由学生主动质疑的探究性鉴赏评价带入教师精心设计的“环环相扣”的“试题式课堂提问”;过分强调学生的能动参与,给学生“完全的自由”,不给学生丝毫的提示、点拨和指导;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将其引向另一个极端――完全脱离了文本,为了探究而探究。为使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差异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多元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通过研究,我们对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探索、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首先,教师必须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丰富意蕴、空白艺术、多样技巧等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其次,必须善于引导质疑,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开放教学内容,提供自主探究的源泉;正确评价探究结果,注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而作为学生,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即带着问题去阅读、鉴赏;要相信自己有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自主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样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主动地培养探究性鉴赏能力。在课堂上,学生要变被动为主动,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善于自己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就自己对文章的质疑进行自我探究或合作探究;要善于从课内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引申到课外的探究;要善于发掘、利用文学作品的“空白艺术”进行探究性鉴赏。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教与学的实际,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教学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设教学情境,并给予方法指导,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充分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据此,我们认为,该课题研究是成功的。
本课题研究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从科学的理性、人文的感性角度出发,以课堂教学为第一现场展开实践研究,注重对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评价中的情绪调控和诱导,确立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项目内容及要求,探讨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教与学的切合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评价的学习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立足学情,立足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能。
我们认为,所有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2007年11月,我校申报了汕尾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与调控的研究》(负责人:郑旺吉),于2008年1月被批准立项(项目编号:D-06),课题组教师围绕该课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课题于2010年11月经评审结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该课题取得的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教研中,在汕尾市各高中学校加以推广;同时,组织我校语文科骨干教师蔡赞生、郑昌适、陈兆慈、周瑞超、张远志、吴振涛深入学习《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等专著,通过充分调研和论证,于2010年12月向广东省教育厅申报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研究》,把研究的突破口瞄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希图探索、寻求一套有效的指导方法。2011年5月,该课题经评审正式立项后,课题组于2011年7月8日在学校行政会议室举行了开题报告会。会上,课题负责人郑旺吉充分论证了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核心概念与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阶段及成果预测;与会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勤奋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一)努力学习相关理论,寻求课题研究支撑点
课题研究之初,我们积极搜集相关资料。首先是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解读《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其次,利用网络的便利,搜集资料,下发学习。如认真学习我校业已结题的汕尾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与调控的研究》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学习全国各地有关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群策群力,整理编辑了《课题理论学习资源包》,作为课题组教师培训和学习的必备资料。该资源包主要包括课题研究相关理论、名师“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课堂实录、名著导读讲座、普通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的相关论文、名家谈读书等。
(二)创设各种教研载体,指导自主、探究学习方法
为与课题研究相配合,课题申报以来,所有全校性的语文教研活动均和本课题研究整合起来,教学研讨的内容有意识地增加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的比例。让每一次常态性的语文教研活动都成为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的一次专题研讨活动,每次活动均安排课题组教师作专题发言,如课题负责人郑旺吉老师先后作了“散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古诗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情境的创设”等主题发言,蔡赞生老师作了“现代诗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等主题发言,张远志老师作了“传记文学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主题发言。这些主题发言各有见地,给老师们以很好的启迪。课题组还确定可以采取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内容,根据“教以学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思想,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相应的文学作品鉴赏评价中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研讨课,如郑旺吉的“《花非花》诗意探究”、郑昌适的“《寒风吹彻》意蕴探究”、吴振涛的“《项链》人物性格探究”、张远志的“《祝福》春节文化探究”和陈兆慈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等研讨课均体现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中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影响。
这些专题发言和研讨课,将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全校语文教师中加以验证、推广,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使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及研讨活动中及时转变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在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方面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加以方法指导。
(三)参加各种交流活动,提高研究能力水平
课题研究启动后,我们抓住各种机会学习、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2012年3月16日课题负责人郑旺吉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主持人和教研骨干研修班的培训学习,聆听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黄崴、广雅中学教务处主任何丽萍、河源市教育局教研室周清生、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黎耀威等专家的精彩报告,回校后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研读研修班资料《教研芳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2012年3月出版)。2012年6月12至21日笔者又参加了广东省高中语文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教师怎样做行动研究》、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梁文宁教授《文学鉴赏与中学语文教学》、谭海生教授《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等主题讲座,获益匪浅,回校后组织全校语文教师认真研讨、学习,将其观点、做法应用于课题研究中,使课题研究获得了新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三、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通过阅读相关研究书报和上网搜索等各种途径,搜集整理了各种文学体裁阅读鉴赏评价理论与方法指导文字资料、文学作品导读文字资料、PPT课件和文学名著电子书籍、“电视文学”“百家讲坛”等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视频材料,充实了高中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教学资源。
(二)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理论探究与实际操作,课题组成员基本掌握了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指导方法,将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逐步加以改进和推广。首先,我们认识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要求教师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学生,组织课堂,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落实自主、探究学习。
具体到散文教学和诗歌教学中,我们吸收了课题组负责人郑旺吉分别于2010年1月发表在《中国校园文学》(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9809,国内统一刊号:CN11-2644/1)上的教学论文《浅谈散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2011年4月发表在《师道(教研版)》(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2655,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1299/C4)上的教学论文《浅谈古诗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阐述的指导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开放教学内容”“正确评价探究结果”等方式来培养学生散文鉴赏评价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利用古诗的“空白艺术”“丰富意蕴”和“意象的多义性”来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古诗鉴赏评价自主、探究能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至于小说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和传记文学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我们将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推广。目前,课题组已组织精干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编》,在选编之传记文学文本中专门设计了“思考与探究”,用以检测学生对传记文学鉴赏评价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通过研究实验,课题组教师初步掌握了对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的指导方法,积极指导学生开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研究性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2012届高三年级林雪琼同学主持的“短篇小说阅读鉴赏评价研究性学习”获陆丰市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一等奖。课题组教师将研究成果撰写成研究论文,参加汕尾市2011年度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获得优良成绩,其中张远志的《浅谈小说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探究》、吴振涛的《小说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荣获二等奖;蔡赞生的《寻找现代诗歌教学的最佳途径》发表在《汕尾教育》杂志(2011年第6期)上。这些获奖、发表的论文观点务实,对文学作品鉴赏评价的教学、教研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如:蔡赞生的《寻找现代诗歌教学的最佳途径》中指出,“(现代诗歌)教学中我们通过阅读梳理出不同的理解,并借助这些问题的解析和共同探究,努力让学生去拥有个性化的解读。”同时,课题组教师积极开发、制作体现“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的教学课件,参加陆丰市2011年度中小学教学辅助课件评选获得优秀成绩,如郑昌适的“《滕王阁序》网络课件”获一等奖,陈兆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获二等奖。
四、实验的反思及今后安排
该课题研究实验,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基本达到了预定目的,对原计划中预计突破的难点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较好效果,因此,实验是成功的。同时,本实验是在没有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前提下取得较好效果的,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开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没有什么阶段性,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评价习惯应从小训练和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如何构建新的学习机制,是本实验将继续深化研究的问题。本课题将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
在前一阶段中,我们认为,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是扎实有效的,内容上按照课题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方法上力求创新,努力探索研究的新路子,因此,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许多工作还不够完善甚至没有做好。
(一)我们的研究目标是“考察普通高中语文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功能,指明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的误区,确定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的原则,探索总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对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但是还无法“确定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的原则”,尚未“总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
(二)我们原定于本学期要开发出一本适合我校高二学生使用的校本文学选修教材(阅读文本后设计“自主、探究”思考题),但由于行政规划和经费等因素而暂时不能付诸实施,只开发了一本《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编》校本选修教材。挖掘文学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整理编写文学选修教材,形成一门或几门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文学作品鉴赏评价选修课,是我们研究工作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三)我们在《课题实施方案》中确立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理论演绎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是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其它两种方法运用较少,在下阶段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更多地运用其它两种研究方法,以使研究更加有成效。
(四)“确定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的原则”“总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其中的相关性有时并不是非常明显的,所以这一工作也还需假以时日。
不过,刘勰不是简单的指出知音难遇的种种原因所在,他的论述也没有仅仅停留在“知音其难”、“文情难鉴”这些现象层面上,而是建设性的提出了一个相反的理论命题,即“知音”可遇,文情可鉴。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的论述了人们能够克服偏好,作出公正而全面批评的可行性。对此,刘勰提出了具体可行性的方法: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此处,刘勰对鉴赏者在品鉴作品时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至于如何实现这种要求,他提到两个方面:一是批评鉴赏者的修养,一是批评鉴赏者的态度。具体来说,就鉴赏者而言,首先应针对“圆照之象”,提高自己的修养,“务先博观”。所谓“圆照”,是指与偏好相反,能进行全面而合理的批评。要做到“圆照”,必先“博观”。所谓“博观”,则含有多积累、多观察、多体验的意义。鉴赏者还应摆正自身的态度,通过阅读考察大量文学作品及其情状,加以仔细的比较研究,摒除个人的爱憎好恶,评价作品不存私心,鉴赏态度上不带偏见,从而做到“平理若衡,照辞如镜”。鉴赏者的修养和态度,是做好文学批评鉴赏工作的根本条件。但要解决“文情难鉴”的现实困难,最终实现“文情可鉴”,还必须有较为具体的途径可循。接着刘勰指出鉴赏者还应从六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考察来判断其优劣。其文曰: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一观位体,注重考察作品所采取的体制问题,见于《体性》篇;二观置辞,注重考察作品如何运用辞采的问题,见于《丽辞》、《比兴》、《夸饰》等篇;三观通变,注重考察作品的因革问题,即考察此部作品与前代作品有何承继关系,又有什么独创之处,见于《通变》篇;四观奇正,注重考察作品在奇与正两种表现手法上的表现,即如何“执正以驭奇”的问题,见于《定势》篇;五观事义,注重考察作品如何“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的问题,见于《事类》篇;六观宫商,注重考察作品的声律问题,见于《声律》篇。“这六个方面中,位体、置辞、宫商都是属于形式方面的,通变、奇正、事义三者和内容有关,但又与表现手法有密切的联系。”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篇中提出判断好的诗文作品有“六义”即六条标准,首列“情深而不诡”;在《附会》篇中论述作文的四要点,首列“以情志为神明”。他在《知音》篇中论述评论作品的“六观”,主要着眼于形式与艺术表现,却没有直接提及“文”与“情”的关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刘勰轻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其实,《知音》篇所谓“将阅文情,先标六观”,就是说若要了解文情,先得从“六观”入手,但又不是止于”六观”。《知音》篇又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他要求批评鉴赏者“披文以入情”。位体、置辞等六个方面,主要是就作品的形式和艺术表现而言,也就是作品的“文”;鉴赏者就必须通过“博观”,“六观”,循着作品的文辞去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如“沿波讨源”,是“虽幽必显”的。所以说,刘勰在这方面并没有轻视作品思想内容的倾向。
二、创作者与鉴赏者的潜在交流过程———“情动辞发”、“披文入情”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两句话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文学创作过程和文学欣赏过程之间的逆反过程。刘勰强调文学鉴赏过程的实现要以情感投入为前提,这是非常独到的见解。诚然,不管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鉴赏,都是饱含情感的精神活动,而正是在这一契合点上,鉴赏者通过阅读与创作者也才有了潜在交流的可能。历史上众多的文学鉴赏实践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世说新语•豪爽》言:“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引文所载,晋朝大将军王敦与曹操一样,有着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故常常吟咏曹诗来宣泄一己之情怀。南宋文天祥读杜甫诗时,亦有同样的切身体验。其《集杜诗自序》云:“凡吾所欲言者,子美先代为言之,日玩之不置,但觉为吾诗,忘其为子美诗也。”至于刘勰将“知音”作为文学鉴赏活动的目的,强调鉴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更是精到之见,对后世影响很大。如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序》云:“吾读杜十年,索杜于杜,弗得;索杜于百氏诠释之杜,愈亦弗得。既乃摄吾之心印杜之心,吾之心闷闷然而往,杜之心活活然而来,邂逅于无何有之乡,而吾之解出焉。”意谓不能以杜解杜,也不能单从别人的诠释中领悟杜诗。揭示了鉴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然而,文学创作过程和文学欣赏过程又是相区别的。就创作者而言,应先“情动”,有了思想感情,然后“辞发”,并把它体现在一定的文辞形式中;就鉴赏者者而言,首先“披文”,接触的应是作品的文辞形式,然后“入情”,通过它来领会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即是所谓“沿波讨源”。二者的过程虽然相反,但文辞形式这个要素对于创作者和鉴赏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必须凭借优美的文辞形式来表现思想感情,从而实现打动和教育读者的目的;鉴赏者只有仔细考察文辞形式,才能较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度,最终对作品的优劣作出合理而公正的判断。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谈文学的创作问题,刘勰在《镕裁》篇就有所论及,提出了“三准”之说:“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馀于终,则撮辞以举要。”所谓“三准”,是指写作过程中的前面三个步骤,也就是先假定作者已有了一定的思想感情,然后考察如何采取恰当的文辞形式来表现它。与“三准”说不同,刘勰《知音》篇的“六观”,是从批评者的角度来谈文学鉴赏问题的。鉴赏者接触的首先是作品的文辞形式,因此必须通过文辞形式来探求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六观”之外,刘勰还指出了关于鉴赏者的鉴赏能力问题。他说:“事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弃?”刘勰认为,能否真正做到觇其文而见其心,关键不在于作品的深奥难鉴,而在于鉴赏者“识照”能力的高低。所以他又说:“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这样,刘勰便把鉴赏者主观方面的能力问题作为鉴赏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提了出来。正因为在文学作品和鉴赏者之间,鉴赏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他提出“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的问题。所谓“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是说由于鉴赏者“识照”能力不够,导致文学作品鉴赏中典雅深奥的作品遭弃,而平庸浅薄的作品却得以兜售的不良现象。在刘勰看来,这是由于鉴赏者修养、识见低下所致,因而他提倡鉴赏者自身鉴赏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提高鉴赏能力,才能正确地进行鉴赏并且获得艺术美感的享受,也只有这样,文学作品才能充分显现出它的艺术魅力。至此,刘勰的《知音》篇为我们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一个包括创作者、作品和鉴赏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者“情动辞发”是该系统的重要前提,鉴赏者“披文入情”是关键途径,“觇文辄见其心”则是鉴赏活动的最终目的。
如何对学前教育专业中幼儿文学课程定位,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在这一培养体系及其相应的课程设置中,幼儿文学课程占有怎样的地位;该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怎样的关系。幼儿文学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由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决定。首先,幼儿文学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忽视幼儿文学的幼儿教育是畸形的教育。在进行情感教育、开发幼儿智能的过程中,幼儿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净化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进行幼儿文学教育,可以避免对婴幼儿进行简单的训诫和枯燥的说教,帮助他们开启智慧之门,学会感受各种形态的美,在情绪和意志方面进行训练和提高。其次,幼儿文学教育是健全幼儿人格的素质教育。幼儿文学作品以其特有的美光照人类,以美的形象化育人心,以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人的心灵为之激荡,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参与塑造人生。它对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幼儿影响至为深远。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不能取代的。[1]59-62但是,幼儿尚未识字或者识字不多,需要借由成人的辅助和引领才能走进幼儿文学的世界。尽管家长也是幼儿文学的传播者,但这种传播是自发性、随机性、无序性的活动。只要有幼儿教育存在,幼儿文学的传授主要还是依靠幼儿教师。幼儿教师文学素质的高低、传播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幼儿文学传播的效果的大小。[1]155
作为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当对幼儿文学课程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尽管幼儿文学的主要接受者是幼儿,但是在那片“秋空霁月一样澄明”“晶球宝玉一样莹澈”的境界里,在那些自然、美和爱的永恒主题面前,成人也一样会受到感染。安徒生曾经说过:“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我也得给他们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可以说,儿童文学包括幼儿文学也会促进成人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发展。幼儿文学课程与学前教育专业其他课程之间关系极为密切。幼儿文学中包含许多教育儿童的方法,反映了幼儿的某些心理特点,学习幼儿文学能够更好地理解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学习也对学生的鉴赏、创作实践影响巨大。幼儿文学与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教师口语两门课程关系更为密切。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文学作品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幼儿文学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具备系统的有关幼儿文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其挑选、鉴赏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幼儿园文学作品教学打下基础。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开始趋向文学化,这对幼儿教师的文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实践会让学生对幼儿接受文学的特点有更清晰的认识,在作品文学魅力的展现方法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教师口语课程语言表达技巧的学习也会提高学生传递幼儿文学作品时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幼儿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拓宽专业视野,促进其人格的自我完善和人性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的理解儿童,热爱儿童,提高作为幼教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设置构想
(一)课程目标
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目标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上述定位即是本课程的宏观教学目标。要确定本课程的微观教学目标,首先要弄清楚幼儿文学素养的内涵。对部分任教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师进行访谈,访谈主要着重以下几个问题:本课程实施的目标及确立这一目标的依据;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教学中如何促成学生幼儿文学素养的养成;等等。调查发现,教师们一致认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这一目标,并认为确立这一目标是为了学生日后在幼儿园从事教育工作的需要。但在“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究竟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一问题上,答案纷纭。有的认为是对幼儿文学的兴趣态度;也有的认为是能写出不同体裁的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还有人认为了解了幼儿文学的基本原理就代表具有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因而,在“如何促成学生良好幼儿文学素养的养成”上,有重视阅读经验积累的,有重视写作能力培养的,也有重视理论知识讲授的,等等。如果教师不清楚幼儿文学素养的内涵,那么,提高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就成为一句空话。幼儿园文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幼儿文学素养的具体构成。首先,教师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尽管如今幼儿读物种类繁多,幼儿文学作品市场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但是,作品良莠不齐,幼儿园并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学阅读教材。
要从众多的作品中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合幼儿审美需求的、为幼儿所理解和喜欢的优秀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选择者具有丰富的阅读幼儿文学的经验和对幼儿文学审美特点、文体特点、接受主体的特性等知识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接下来,教师要对作品进行细细的品评。该作品好在哪?是奇特的构思、有趣的情节、动人的情感还是优美的句子、欢快的节奏、出色的想象?作品能让幼儿得到情感的陶冶、念诵的快乐、语言能力的培养还是知识的教育、想象的丰富、审美能力的提高?要想让孩子感动,自己先感动。教师对作品的态度和情感,体验作品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影响文学作品传递的质量。当然,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思考:幼儿可能会重点关注或喜欢哪部分?哪些地方可能会让他们产生疑惑?作品是适合集体欣赏、亲子共读还是自主阅读?一旦发现作品某些地方不适合幼儿欣赏或不方便进行教学,教师往往要有能力进行改编。然后,我们才能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将作品传递给幼儿。创设什么情境?用什么方式呈现?设计什么导入语、提问语、过渡语、结束语?开展哪些相关活动?等等。理想的幼儿园文学教学既要彰显其文学性,也要突出其儿童性,前者指向诗意、感性、美,后者指向快乐、有趣、游戏精神。[2]
这需要施教者具备如下素养:热爱幼儿文学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对幼儿文学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丰富的阅读幼儿文学的经验,鉴赏、表现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初步创编的能力,组织幼儿文学阅读活动的能力和技巧。[3]154-155这其中,幼儿文学作品的表现技巧主要由教师口语课程训练,而组织活动的能力和技巧主要由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课程来训练。综上所述,幼儿文学课程的微观目标就是:通过幼儿文学基本理论、各文体特点和作品的学习以及鉴赏、诵读、表演、创作、见习等实践,激发学生热爱幼儿文学的情感,提高对幼儿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丰富阅读幼儿文学的经验,培养鉴赏、表现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初步创编的能力,为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课程的内容设置主要应依据教学目标,但也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我们先来看看调查情况。我们在本校发放问卷90份,在北京幼儿师范学校、福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各发放问卷20份。四校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份。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比例高达94.5%(138人),喜欢的原因大多集中在有趣、能开拓视野、能更好地认识幼儿等方面。89.7%(131人)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应该是理论加实践课型。在回答“希望怎样学习这门课程”时,52.7%(77人)的同学都提到了希望通过实践(表演、创作、见习等)来巩固这门课程的学习。在具体的学习内容上,超过90%(132人)的学生喜欢童话和图画故事,认为它们富有幻想色彩、直观形象、贴近幼儿的心理;不喜欢的文体则不太统一。95.9%(140人)的学生认为幼儿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有意义和必要的,81.5%(119人)的学生“有兴趣”学习幼儿文学文学史,还有18.5%(27人)的学生则觉得幼儿文学文学史“没必要学”。在本课程的考查方式上,多数学生愿意选择作品进行鉴赏分析或者选择某种文体进行创作,有10%(15人)的学生愿意选择专题做小论文。调查发现,学生阅读面较窄,而且希望教师介绍某个作品的同时也能告诉他们如何在幼儿园运用这一作品组织活动。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我们将本课程的内容大致分为三大模块:理论讲授模块———主要讲授幼儿文学的本质(幼儿文学与幼儿心理的关系、幼儿文学的特点等),幼儿文学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幼儿接受文学的特点及幼儿文学传递的特点,中外幼儿文学发展简史,幼儿文学各文体的特点及相关的主要作家作品的鉴赏,幼儿文学各文体的创作要领等。课内实践模块———主要包括三部分:儿歌、幼儿诗、幼儿散文的诵读,童话故事的讲述,幼儿戏剧的表演等直观演绎部分;作品鉴赏实践操作部分;片断创作实践部分。课内实践与理论讲授同步进行,其中作品鉴赏实践操作部分是重点。课外延伸模块———这一模块主要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弥补课内实践课时不足而设置,主要包括:幼儿文学阅读及创作活动,与教师口语课程有紧密联系的幼儿文学作品读诵讲演类比赛活动及社区推广活动,与幼儿语言设计活动课程有紧密联系的幼儿园幼儿文学作品教学观摩见习活动等。
(三)课程教学
课程内容只有经过有效的组织也即具体的教学才能达成课程目标的实现。幼儿文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立足于学生实际,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做到:
1.理论讲授时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幼儿文学基本理论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它来源于幼儿文学作品和幼儿教育实际。在讲授幼儿文学的特点、功能、接受等理论时,要结合具体幼儿文学作品和幼儿教育实际,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实际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完全有能力归纳出正确的理论。而这种主动参与理论构建的过程无形间培养了学生最基本的科研能力,极有利于学生以后的长足发展。
2.作品鉴赏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好的文学作品首先给人带来的是强烈的情感冲击,文学课的教学,也应当先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之美。[4]幼儿文学作品以真善美为永恒的情感主旋律。感性的朗读表演、理性的表述、教师的示范等都是可以采用的让学生体验的方法。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情感体验,加深对艺术和生活的理解,更深刻的理解儿童、热爱儿童,情感世界更为细腻、深沉、丰富。[5]345
3.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教学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观情意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是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时候没有愉悦的心理,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课堂的听讲就成了纪律约束下无可奈何的被动接受,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消极厌弃。
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愉悦因素,有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也有学生对任课老师亲切良好的印象。实践证明,课堂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产生自信心、需要感、愉和自觉性,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教学效率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针对他们的阅读兴趣采取恰当、相应的培养方法。特别是对毫无阅读兴趣的学生而言,首要任务就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设置引读性的疑问,促进学生产生阅读动机,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
二、培养鉴赏能力
高一学生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鉴赏性阅读能力时应注意给学生打好基础。这一学年的鉴赏性阅读训练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文体特点,掌握正确地阅读、理解及分析的方法,初步形成阅读、理解、分析能力。
高二,教师要让学生的鉴赏性阅读能力得以形成。该年学学生鉴赏性阅读能力形成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鉴赏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的方法,对作品进行初步鉴赏,会写鉴赏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和课外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讲授鉴赏的原则和方法。还可以结合不同文体的课文,尤其是教材第四册中的小说、戏剧,教授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还应该引导学生扩展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约70万字),撰写一些影视短评和文学作品鉴赏短文(每周1―2篇),组织学生鉴赏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鉴赏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使学生在正确理解、分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阅读鉴赏能力。
高三是学生鉴赏性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以及创造性研读评价作品、撰写一定质量鉴赏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性阅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美学知识、文艺理论和现代思维方式的专题讲座;也可以把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的四篇文艺论文作为提升学生鉴赏性阅读能力的范文,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指导学生撰写体现其创新能力的文章。
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转化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引言
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运用,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不仅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艺术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综合艺术,影视文学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影视类课堂教学质量是值得下工夫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影视文学鉴赏课程问卷调查
2011年6月,我依托世界大学城个人教学空间在选修了《影视文学鉴赏》公共选修课的同学中发放150份问卷,回收有效答卷131份。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从影视本身来看,有80.2%的学生喜欢看电影电视。他们在业余时间观看的大多是喜剧、科幻等影视片,艺术价值较低。在看影视作品的过程中,追捧那些故事情节吸引人的影视作品。由此看来,大学生的影视文学鉴赏水平令人担忧。
从影视文学鉴赏课程来看,大部分的同学因为喜欢或者想学习影视文学的知识从而选修了该门课程,反映了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需求。有56%的学生在选修该门课程前没有看过影视文学剧本,说明大学生影视文学鉴赏基础薄弱。想让他们学有所获,任课教师必须在课堂内外进行一些积极的探索。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探索影视文学鉴赏课程教学创新途径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根据教育规律,高职院校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以及影视文学鉴赏课程的特点,改变影视文学鉴赏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以教师为中心改变为以教师为主导,把以学生为中心传授知识改变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智能化等信息技术,通过对大量优秀影视文学作品的鉴赏激发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从而主动学习,主动地利用现有信息技术手段对目前影视的热点进行评析,从“要他学”转变为“他要学”,主动、快乐地获取知识和整合知识。
2.利用信息技术有效组织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对影视文学作品的内涵做深入思考。
“看50部有质量的电影,会改变一个年轻人的世界”。影视作品的选择和定位是让任课老师头疼的问题,也是上好这一门课的关键。
(1)多选择融入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理解一部影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影视文学作品听细读和品鉴人生命题。既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又可以对受教育者的心灵产生长远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使受教育者的人格趋于完满、完善。在影视文学鉴赏课程中融入生命教育,让学生在艺术欣赏中体验成功,体验生命的尊严与高贵。
(2)关注新作品、新动态,为学生提供最新影讯。大学生喜欢追新求奇。影视文学相比其他文学类型而言非常年轻,演进过程迅速而充满活力。因此课堂教学在保证教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的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时代感。密切关注当代电影的新动向、新作品,利用网络、电视和期刊,查阅相关资料,将最新的创作动态、影视信息及时告诉学生。这样能让学生及时把握影视文学发展趋势,加强危机意识,更好地找准自己的奋斗目标,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3.依托世界大学城教学空间,拓展课程容量,丰富教学手段。
借助网络手段,充分依托“世界大学城”的教师个人教学空间,建立空间课程资源库,有效地丰富教学手段,与学生在课堂内外及时交流,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索性。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嵌入式、Flash等技术和软件,通过打碎、集成、泛在、重组,将课件、案例、大量图片、精心剪辑的视频片断用表格化教案进行整合,调用资源灵活、方便。这样,让鉴赏的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从而更便于引导学生学习。
课堂时间有限,而一些优秀的影视文学作品改编拍成的影视剧往往长达120分钟甚至更长,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整播放,教师可以将上课涉及的作品全部上传至世界大学城个人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到教师空间学习,将“教学大纲”、“授课讲义”、“电子课件”、“课程视频”、“作业题库”、“影海拾贝”等课程资源网上共享,这样既能加大课程的容量,又方便组织学生利用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专题研究学习。
建立影视文学鉴赏学习群组,实现网上答疑、讨论、提交作业和论文,参加课程考试。学生通过影视文学的欣赏和评价,培养了他们的鉴别能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影视文学鉴赏教学也从“听老师讲影视文学”真正转变为“鉴赏影视文学”。
4.运用信息化手段拓展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影视文学鉴赏中,案例教学法应用较多,课堂影视理论讲解与课外影片观摩构成主要教学环节。为了让学生接触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优秀影片,深刻理解电影所负载的文化、历史、社会及人生内涵,在影视文学鉴赏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比较研究法等。
在实际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当前的影视热点结合起来,布置一些专题,例如“第五代导演的艺术风格”、“好莱坞科幻大片”等专题,组织学生分组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对专题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形成总结报告,制作成课件,并在课堂上展示。这样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开发者,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求知欲。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中外电影做横向比较、将本土电影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透视文化的差异、传承和融合。
四、结语
面对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挑战,一线教师更应力求通过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探索,寻找一条更加切合影视文学教学实际,并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情感经验,培养其良好的审美心态和开拓性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一.本调查研究的意义
日本文学是高校日语专业本科高年级的主干课程。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制定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对以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文学史为主要课型的日本文学课教学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即“通过文学课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还要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素质和气质。另外,还应使学生初步掌握文艺批评的方法,为将来从事日本文学研究、教学或撰写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1]这充分说明了该课程在新世纪高素质日语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本文学课的教学既不能像精读课、泛读课那样一味教授单词、句子、语法,也不能仅仅让学生了解一些日本作家、作品方面的文学常识,更主要的是通过文学教育来使学生了解日本文学史的发展历程,掌握日本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及不同流派的主要特征,提高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非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修养。
目前,浙江省开设日语本科专业的高校有18所,日本文学课作为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课,应该在这些高校以不同方式被讲授。因此,选择日语本科专业较多的浙江省进行日本文学课教学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因为这不仅能够推动我省日本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对全国的日本文学教学和研究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的调查结果
本次的调查对象是浙江省内开设日本文学相关课程的全部18所本科院校,其中既有重点大学,也有普通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笔者向各大学的日本文学课教师共发出问卷18份,收回有效答卷15份,回收率达到83%,因此可以说本次的调查结果真实、有效。
笔者在《日本文学史》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12个问题,囿于篇幅,不能用图表的方式一一列出结果,只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主要内容:1、15所大学中有4所没有开设本课程,可见本课程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另外11所大学一般在三四年级安排一学期(有两所大学安排两学期),每周2课时。2、采用的教材主要有崔香兰的《新编日本文学史》(4校)、李先瑞的《日本文学简史》(1校)、高文汉的《日本古典文学史》(1校)、自编教材(3校)、日本出版的教材(2校)。3、讲授内容为从古至今(7校)、仅近现代(1校)、仅古代(3校);认为教材内容适中、能在规定时间内讲完全部内容的大学仅有3所,可见本课程知识点多且复杂。4、11所大学中有8所大学的任课教师是中国人,他们基本上都使用中日文两种语言来讲解,另外3所大学的教师是用日语授课的日本人。5、11所大学的教师基本上都使用PPT等教学手段,但是8所大学的教师不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发言,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6、从学生们的反馈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本课程难懂且不感兴趣,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学习本课程。7、关于《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的开设顺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文学史》先开(3校)、《作品选读》先开(3校)、同时开设(3校)、只开设《文学史》(2校)。从以上结果来看,本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能够讲授整部文学史的教师人数不多,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笔者在《日本文学作品选读》的调查问卷中也设计了12个问题,囿于篇幅,不能用图表的方式一一列出结果,只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主要内容:1、15所大学中有3所没有开设本课程,另外12所大学一般在三四年级安排一学期(有3所大学安排两学期,还有1所大学在第7学期每周安排6课时),每周2课时。2、采用的教材主要有王志松的《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2校)、谭晶华的《日本文学作品选读》(1校)、王吉祥的《日本文学作品选读》(1校)、笔者编著的《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鉴赏》(1校)、自编教材(7校)。3、讲授内容为从古至今(1校)、仅近现代(10校)、仅古代(1校)。4、12所大学中有8所大学的任课教师是中国人,他们基本上都使用中日文两种语言来讲授,另外4所大学的教师是用日语授课的日本人。5、12所大学的教师基本上都使用PPT等教学手段,但是有5所大学的教师不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发言,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6、从学生们的反馈来看,很多学生认为本课程较难且不感兴趣,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本课程感兴趣。7、4所大学只选用小说这一种体裁,8所大学还涉及到小说以外的体裁。从以上结果来看,本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学内容偏重于近现代的小说,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学效果不好。
三.结果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对两门课的调查结果来看,日本文学课具有历史跨度大、文化背景知识多、作家风格多样等难点,再加上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因素及教材、教法的影响,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4个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
一是师资薄弱,能够讲授从古至今整部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的教师相当少,大多偏重于较容易讲授的近现代部分。而本课程牵涉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多,教师由于教学能力和课时所限,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大量地、生动地、多渠道、全面地向学生传输信息,只能简略介绍一下作家、作品等的概况,致使学生往往感到文学课程空洞和难懂。
二是学生对本课程不感兴趣,而且有错误认识。一些学生往往片面追求日语的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考级分数,对不能立竿见影地提高分数和能力的本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由于入学前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学欣赏能力。因此学生们在阅读日本文学作品时,由于生词量大、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困难多,在阅读过程中达不到深层理解,以至于学生们学完该课程后,除了能记住一些作家姓名和作品梗概外,对作品的整体印象仍然模糊,对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由于学习兴趣不高,学生们课下自主学习动机不足,不事先进行有效的预习,仅依靠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因此难以养成和提高作品鉴赏的能力。
三是教材编选不当。近几年这方面的教材出版数量较多,但由于教学理念和文学观的不同,在教材的侧重点上有很大的不同。文学史类教材大都侧重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等的介绍,对涉及到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则介绍较为简略。作品选读类教材的侧重点更是千差万别,有些教材主要侧重了作品的选读,而对作家流派、作品鉴赏等方面的介绍较少;有的教材侧重对近现代作品的选用,而忽视对古代和当代作家作品的介绍等等。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增添了困难,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是教法单一。无论是中方教师还是日方教师,无论是文学史还是作品选读,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一言堂式教学法还是占据主流。虽然大多数教师使用了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但是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而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对日本文学课程就会逐渐失去兴趣。
四.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
以上的这4个问题不但出现在浙江省高校日语专业的日本文学教学中,而且在其他省份高校的日本文学课教学中也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也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必须从教师、学生、教材、教法角度入手,多管齐下,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
一是加强师资,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目前很多高校的日本文学课师资力量不足,而且教师知识储备和授课能力有限,或只能讲授古代部分,或只能讲授近现代部分,或只能讲授文学史的固定知识。为了改变这种师资薄弱的局面,必须做到课课互动、师师互动、校校互动,即不仅要注重日本文学课与《日本概况》、《日本文化》等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和互补性,还要和本校及外校的日本文学课教师多交流教学经验,多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教学研修班,以弥补自己的知识盲点和教学法上的不足之处。另外,《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这两门课程应该同时开设或者先开《日本文学史》,以便学生对日本文学有个整体了解,也便于教师统筹安排这两门课之间的知识点衔接问题。
二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日本文学课是日本文化与语言知识完美统一的综合型课程,而且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对于零起点的日语专业学生来说,在短短的3-4年内能够读懂文学作品,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日本文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所发挥的潜移默化的特殊作用,摆脱依赖心理,同时还要在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即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和日剧素材、以及能够课下师生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例如,在学习芥川龙之介的相关内容时,通过让学生欣赏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拍摄的电影《罗生门》(实际改编自芥川的小说《丛林中》)来探讨小说和电影在故事情节处理上的异同。网络教学平台板块多样,一般有任务、通知、学习模块、课堂讨论、作业板块等,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比如教师可以将课程相关的文字、声视频文件等上传到相关板块,学生课下做好预习、复习和补充知识的学习以及讨论等,这样既补充了因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讲解到的内容,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是编选全面而合理的教材。目前国内的日本文学类教材除了侧重点失衡外,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内容陈旧,语言僵化,资料不丰富,盲目照搬日本出版的教材,没有完整的体系。为了解决以上弊端,我们在编著《日本文学史》教材时,应该多插入相关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并且使语言难度与学生的语言能力保持一致;在编著《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教材时,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并重、鉴赏与研究并重、古代与近现代并重、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小说与其他题材并重。
四是完善教学法和掌握相关文学理论。可以将学生3-5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指定一个时期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制作成PPT文档或读书报告,并分别由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讲解;之后由其他学生就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或者自己的观点;最后由教师对学生们讨论的代表性问题加以归纳总结。这样,授课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日本文学感兴趣的内容,还可以使学生掌握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和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另外,大纲也提到“要把日本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研究,置于世界文学的范围内去讲授……同时要理解各种文艺理论和研究方法。”[2]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掌握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而“把西方文论引入日本文学选读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从各个角度分析作品,就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对话,彼此充分听取各自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加强对作品的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理论思维的乐趣。”[3]
笔者通过对浙江省15所开设日语本科专业的大学的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日本文学课教学中存在4个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提出了4个针对性的对策:加强师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编选全面而合理的教材,完善教学法和掌握相关文学理论。
注 释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6.
[2]同上
从高中学段来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过程是有阶段性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从高一至高三时间意义的阶段;二是指从审美感知力到理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审美能力本身演进的阶段。本文要探讨的阶段既不单指时间意义的阶段,也不单指审美能力本身演进的阶段,而是二者的有机融合。这绝非是将二者生拉硬扯在一起,因为已在全国展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突出了审美观照下的人文精神陶冶,把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有机整合在教材中,其注重选文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的特点,从整体安排的隐性序列上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新教材高中一年级安排的是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揣摩语言、筛选信息等阅读基本能力培养;二年级安排的是文学作品鉴赏;三年级安排的是研讨、评析。其中,不但显示出阅读能力层级的提高,而且隐含着从审美感知力到审美想象力到审美创造力的审美能力发展的阶段。在新教材中,每年级段阅读能力层级的训练和审美能力层级的培养是吻合的,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去规划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过程。
一、突出审美感知力培养的高一阶段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高一正是这样一个过渡衔接的阶段。在语文学习上,大纲要求学生把握内容,既要消化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从木见林、窥斑见豹。从教材而言,高一新教材“与高
二、高三相对有别,既注意与初中衔接,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为高二的文学鉴赏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此时,要变初中阶段较为浅显文章的学习为对内涵丰富作品的领悟,思维也由浅入深,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审美对象和更深入的审美活动,并对其感性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性认识的发生离不开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学生首先要对课文中意象的色彩、形态、声音、节奏等单个属性产生感觉。有了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基础,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感官形成这些感受,而对意象的认识有赖于在头脑中将其单个属性整合为统一体,才能整体把握意象。这种由单个到整体的变化,就是由审美感觉上升到审美知觉,我们称之为审美感知。
高一阶段,应利用新教材与初中衔接的优势及现代和古代散文为主体的教材资源,着力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上,逐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同时强调意象各特点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整体地体味意象,领悟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从而深入其中,舍形得神吸收精髓。让学生在课内学得整体感知的方法、习得整体感知的能力,并通过阅读教学反复印证和提高,不断扩大和充实,能自己感受文章的妙处。
二、突出审美能力培养的高二阶段
高中三年,高二是承前启后的阶段,既能把审美感受引向深入,又能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加强审美想象力成为高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高二是在高一基础上的提高。学生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日常性情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情感,他们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从教材方面看,以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选读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些全部都是文学作品,而且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且大都十分讲究含蓄,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契入点,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随着审美想象的丰富,学生在学习中潜在的创造思维逐渐上升到意识表层,加之审美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对作品的再创造,这就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成为水到渠成的一步。
三、突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培养的高三阶段
我们可以有系统地建设文学类课程群,它主要由具有人文性与审美性的几门不同课程承担。将传统文化经典的鉴赏作为主导课程,辅以现当代文学课程与外国文学课程,分别开设于不同学期。文学鉴赏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优秀的文化精神为精髓,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教学内容,是一门融思想性、知识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将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名著和思潮、流派介绍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对具体篇目的赏鉴和分析,提高自身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等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有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有形象生动的分析,还要有深刻的生命感悟。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课堂组织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师生共同分析、探讨,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形成热烈而有序,互动性较好的课堂氛围。传统的篇章阅读教学多依赖教学参考书,常依据教参中的“标准”讲解来规范并整合学生的思路与表述,于是,教学过程机械狭隘,得出的结论也是一成不变。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意义和韵味的敏感程度,也就是细致品味语言的能力,要求学生养成对经典文学作品反复吟诵、细心涵咏的好习惯。教师力争将经典文学作品中不朽的生命力全面而透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并合理运用文学鉴赏的原则和方法,打破思维定势,站在独特的自我体验和发展了的历史的高度,多层次、多角度地诠释经典,使学生的思维开阔而灵活,能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表达思想。通过文学鉴赏类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享受有机结合起来,在阅读欣赏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深浸润在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真正体验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挫折与进步,真正与作家和人物进行血脉相通的心灵交融,于是对自己的生存状态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更清醒的认识,继而合理规划人生并为之努力奋斗,使自己成为道德情操高尚、人格精神健全的掌握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建构多元化的文学课程考核体系,合理评价高职学生成绩。“学生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导向和教育作用,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3]传统的文学类课程考试存在着命题陈旧、形式单一、范围狭窄等弊端,如考核内容多侧重知识的记忆、积累,而忽视分析、鉴赏能力的提高;形式多以期末一次性闭卷笔试为主,而忽视整体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和态度;教师多注重及格率,多考前提示重点以帮助学生突击复习,轻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长远的发展。
文学教师应改革传统的、静态的、一次性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进行动态化全程考核,建立一套期末测试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考核机制。形成性评价体系注重增加平时考察的力度,主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多次、多形式的考核,以实现培养能力和积极参与为主要目的。首先,教师依据教学进度布置背诵经典作品,可以择取作品选中与日常教学内容关系最为密切的诗文要求学生背诵,教师抽查背诵情况并做出评定。还可以举办诗文诵读比赛,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定成绩。这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经典诗文的兴趣,提高赏析水平,增加文化底蕴。其次,教师要求学生做好课堂记录和课外阅读笔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记录文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和主要思潮、流派,关注教材中没有或言之不详的不同观点或新观点。要求学生在阅读名家的代表性作品过程中,记录下作品的相关知识和自我感悟,教师每学期至少检查两次并评定成绩。再次,教师设计文学现象中有认识价值、学术价值或与现实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组织专题讨论。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鼓励学生打破束缚、独立思考,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研究问题、组织语言等能力。最后,教师指导学生择取名著中矛盾冲突较为激烈的情节、场面组织戏剧表演。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自编自演,要求学生在研读作品、排练表演的过程中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将自己的审美体验融入角色之中。此活动旨在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定表演成绩。此外,对平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较为积极、优秀的部分学生,可在期末适当加分以资勉励。
再次,要不断提升文学教师的职业素养。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与文化视野的拓展,皆离不开文学教师积极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便对文学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文学教师应具备新型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应主动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注重素质教育,拓展专业视野,将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多方面能力融为一体,增强高职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性。为了实现高职学生毕业后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应努力培养他们独立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传统的文学类课程教学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对于作品整体的情感性和审美感悟有所忽视,教学方法也较为机械、单一,无法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文学教师努力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并以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来吸引、感染学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拥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时,无论是外在的着装仪表、待人处事、举止言谈,还是内在的人格气质、经验识见、胸襟度量,皆应有意识地予以自我培养或提升,并将这一独特的人格魅力融入日常文学教学中去,使教学带有较强的个性色彩,避免落入模式化窠臼之中。文学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还应具有坚持不懈的创新意识,以自我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使文学教学突破程式化的束缚,焕发出新的活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使文学鉴赏更为直观生动,利用网络课程来拓展教学时空,还可以指导学生创立相关课题,查找资料,撰写论文或课题报告,进而在课堂上相互教学、研讨,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一、读懂文章
读懂文章是解答问题的前提。近几年的文学作品鉴赏以议论文、散文(写物散文)居多,并且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给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障碍。但是,它却恰好能考查出考生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所以,在解答题目之前,必须先排除障碍读懂文章。
1.看结构层次
不管什么文体的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层次性。议论文,要读懂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围绕观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以及如何组织这些材料(材料与材料、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材料的特点等)加以论证的;划清局部段落结构及整体结构,知各层之大义,晓行文之思路。散文,要读懂作者的情感、情感基调;围绕情感(或物)之线作者叙写了哪些人、事、物(材料)。
在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写作手法有渲染、衬托、铺垫、象征、对比、比喻、拟人、引用等。结构上采用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前后照应等表现手法。语言上采用正话反说、俏皮幽默等技巧。阅读时,必须具备一双慧眼,识别作者所用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及语言表达技巧,关键理解各种写作手法的作用。如:渲染是为了突出某种氛围、人物心境;衬托有正衬与反衬之分,它们分别衬托什么。铺垫给下文情节产生的必然以一种暗示。象征是利用景物的特征或隐含内容来象征人的品性、节操。对比是为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比喻是为了描写得形象生动,叙述中便于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利于读者理解文章。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创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引用视引用的内容具有多项作用,引用传说故事是为了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引用诗歌除丰富文章内容外,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采用第二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关系密切,或将物拟人化,便于抒发感情。
3.看重要的词、句
作者在行文中往往运用了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词句,或在行文结构上能起到一定作用的语句,或在抒感时、描写景物时使用一些带有明显情感基调、景物特点的语句。如在词语方面,应具体注意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词语,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的词语,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有比喻、借代、反语等意义的特殊词语,根据语境含有别种意项的词语等。在语句方面,应具体注意语义比较含蓄利于发挥的句子,表现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文眼;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句子,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比较容易理解错误的语句和难以理解的比喻句;抒发某种情感、连用相同句式的语句等。它们都是出卷人拿来出题的对象,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读懂行文中重要的词句。
读懂了文章,知晓了文章的词句、大小巨细的手法及结构层次,就等于现代文阅读理解成功了一半。下一步就可以答题了,但注意审题。
二、审题
审题是做现代文阅读理解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考生平时的训练不注意审题、弄清题意,在满足于一知半解的基础上盲目答题,导致惨重失分,那么,从哪些方面审题呢?
1.看配分
一道题配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的暗示。比如某道题配给2分,若要求考生概括作答,则只要答出概括内容(概括中的词语必须紧扣原文)即可;若要求用原文来作答,则是在原文中寻找两处恰当的语句(将原句稍作压缩)作答(每答对一处给1分),这叫做对位配分法。还有一种叫错位配分法,即"答对一个不给分,答对两个给1分,答对三个给满分"的配分法,如2000年高考之《长城》的第一题阅卷配分。如是4分题,则是要求考生利用概括精练的语句从两个方面来作答,一般来说在题目的设置上,出卷人在作答处已标明了"(1)(2)"序号,如是出卷人未标明序号,4分题也暗示了考生应如何作答,只是在答题时,考生要标明序号,如此可体现一个考生的答题素质和修养,4分题配分法在许多阅读理解题目中均有涉及。如是6分题,分值重,能力性强,有两种暗示可能:一是要求考生依据原文含义,凭靠主观想像答题,只答出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可;二是要求考生着眼于全文,根据文章的潜在认知,寻找答案(稍加压缩),只答出三方面或任意三方面的内容即可,此类题目,出卷人一般都标明了序号。
从这些配分情况来看,答题除用语须高度概括外,那就是具有层次性,而这个"层次性"不是无中生有的,它往往就是文章段落或全文层次的映射。如果在阅读文章时,能很好地结合题目的配分及答题要求,就能很容易地理解文章,也能很容易地去答题。
2.选用合理的句式
利用恰当的句式作答,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文章的认知能力,同时亦能巧妙地回答问题,提高答题的准确率。所以在作答时,选用何种句式,应仔细斟酌。
答题应注意与题目相关联。所谓"相关联",就是"问"与"答"具有联系性,如何问就如何答,一可体现答案的完整性,二可激发灵感,确定选用何种句式作答,避免误答。
答题还应注意叙述对象。答题都有一定的针对性,而许多考生在答题时却往往忽视了它的针对性,疏忽了叙述的对象,导致错用句式,出现语病,不完整又不规范,甚至误答,所以在作答时,写出叙述对象有百益而无一害,但避免张冠李戴。
3.选用规范的答题角度
作答时,是从正面回答,还是从反面回答,是站在作者的角度来回答,还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来回答,都影响答题的效果。从正面答题,直白晓畅;从反面答题,含蓄隽永;以他人之言、之行答题,更显主人公之个性、品行。同时,亦可拓宽考生思维。针对这种题型,考生必须审清题意,选取最佳的答题角度进行答题。
三、寻找答案的技巧
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型的设置,都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即依据原文出题,哪怕是一些能力性极强,要求考生发挥想像答题的题型,也不可能脱离原文而单独出题。因此,在原文中一定能找到各题答案的影子。
诵读,是在看的基础上,将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但不是简单的见字出声。历代大家对诵读都有自己的见解,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诵读者在这个过程中自会发觉“对劲儿”或“不对劲儿”的问题,于是便再看、再体味、再读。正是这种自我感觉的不满足,引导着诵读者进行精益求精的反复,这就意味着诵读者在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揣摩、品味。
例如,《春》一文的第一句话“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当我们在读的时候,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这两个“盼望着”都用同样的语调读,似乎显得太平淡了。于是,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想起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感受到了人们在一个冬季的漫长等待后终于迎来春天的喜悦心情之后,也就不难处理两个“盼望着”的读法了。这样边想边读,使朗读者进入自觉品味的境界,也最有利于从遣词造句到思想感觉的融会贯通。
二、在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汉代扬雄在《答桓谭论赋书》中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诵读经典,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在诵读过程中,学生会理解作品那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语法修辞,巧妙的构思布局,感人的情景描写,抑扬顿挫的韵律等,给学生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这个过程使学生贮存了许多可资借鉴、可供取用的表现手段,在需要的时候或信手拈来或妙手偶得。正如古人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刘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以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当语言积累多了,写作、说话、朗读等的表现力必然明显提高,思维也更加缜密。随着表现力的提高,言不及义的现象会越来越少,又因为朗读是将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的活动,从而使口舌得到训练。这样,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使得“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七步为诗”不再遥不可及。
三、在诵读中提高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文学作品有着强烈的感染力量,学生在诵读优秀文学作品时,可挖掘出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层内涵,并融合进自己对作品的鉴赏和审美感受。而通过诵读所获得的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感染、思想的启发,往往比单纯的讲解来得更细致入微。
1.感受音律美
汉字的声调及声韵配置使得汉语言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音律美。在诵读中,可以感受到文字抑扬的韵律或跳动着欢快的音符,或流淌着忧伤的旋律……弥漫在诵读者心中的是如歌的情怀。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学生在诵读“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句时,心中就会流淌着《扑蝶》那轻快活跃的旋律。
2.品味意境美
在诵读中,我们对具体的意象进行形象的感受,进入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从而整体把握作品,领会它的意蕴。例如在诵读《天净沙·秋思》时,文字转化为可以感知的画面,九种景物构成一幅凄凉萧瑟的晚秋图,而画中的景是人眼中的景,人却是天涯断肠人,由此展现旅人漂泊的心境。学生对文学意境进行审美感受的过程,也是对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