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吃水不忘挖井人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反思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0 15:07: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吃水不忘挖井人反思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篇1

关键词 精心选择;创设情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即是死教育。”的确是这样,生活的本身就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课堂,一旦我们教师能把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通融,学生就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无限兴趣和重要价值,就会触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生活资源为跳板,合理创设生活情境,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极为重要。

一、精心选择生活素材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表面上看起来,文本和学生的生活并无多大联系;教学时,学生始终无法进入文本情境。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巧妙设计突破口,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和反思自己的现实生活,通过比较、对比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对文本、对生活、对自己有更加深切的思考,对生活、对生命有自己的体验。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讲述了在沙洲坝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现在即便是农村孩子,喝的也大多是自来水,水井已不多见。而且我们这水源多,孩子们没有缺水用的经验。而叙述挖井过程的第二自然段又十分简单。“村子里没有井,喝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在教学中如果把这句话一带而过,学生感觉不到乡亲们喝水的不易,当然更无法体会挖的这口井对沙洲坝百姓的意义。因为激发学生情感是教学的重点。可此时,如果直接谈缺水、谈水井的重要肯定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收效甚微,那么如何让学生感觉到当时人们喝水的困难呢?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我们做哪些事要用到水吗?

生:洗澡、洗脸、洗脚

生:烧饭、洗衣服……

生:我还知道,我们家在造房子,把粉调成块的时侯(师提示:搅拌水泥的时侯)也要用到水。

师:看来,我们的生活还真离不开水。那你们用的水都是从哪来的啊?

生:我们家用的水是自来水管里的。

师:水管通过你家里吗?

生:恩,我们家楼上楼下都有水龙头的。

师:有同学和他家一样,是用家里的自来水的吗?你们家用水真方便。

生:我奶奶家不光用自来水。我奶奶家附近有条小河。我奶奶经常会到那提水。

师:(追问)那条河离你们家远吗?

生:恩,有点远,要走几分钟路的。

师:大概有多远?你能用我们的校园来指指吗?

生:大概从教室走到学校的校门。

师:啊,提着满满的一桶水走上这么长的路,应该很累,路还是有点远。同学们,你们知道沙洲坝的人们用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呢?

指名读句子

师:这个很远究竟有多远?你们猜猜。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一千米、一万米……这个问题对于这些对距离还没有多少概念的孩子来说,此时成了一个可以让他们脱离拘束的课堂,发挥天马行空般想象的契机。但老师的目的并不在于此。]

师:老师为了找到答案,特地去网上查了查。想知道正确答案的同学可得坐坐正,竖起小耳朵,听好!最近的水井离沙洲坝有2、3里路,等于要绕着咱们的操场走上二三十圈呢!

[原本还在兴奋猜测的孩子们,听到答案,个个都惊讶极了。平时他们在体育课上,老师让他们跑三圈,他们就一个个累得直咕喃,知道沙洲坝的人们为了喝上水竟得挑着水走上这么长的路。有些孩子的脸上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神情。]

师:没有水,别说是烧饭,连种地也十分困难。当时,在瑞金还流传着这么一句民谣:有女莫嫁沙洲坝,无食无水洗水帕。

师:现在,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

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和文本内容缺乏直接联系,在设计时就从理解水的重要和我们用水的方便入手,在对比中突显当时沙洲坝乡亲喝水的困难,此时文本内容和情感就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整合起来,真正触及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精心选择跳板的材质,方能使语文学习回归生活的本真,就能引发学生真切的内心体验,获得与文本、与生活深层的心灵对话。

二、合理创设生活情境

(一)导入时,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比较差,在课堂中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如果能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情境,学生必将更易融入课堂。如在教学《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一课时,教学伊始,我就利用多媒体显示“夏天小姐姐”的形象,她可爱而清新的模样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们注意,“小朋友们,你们好!”会说话的小姐姐成了一位有灵性的、能与小朋友交流的对象,“快和她打个招呼吧!”这样可爱的小姐姐,谁不愿意和她说说话呢?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教师运用动态画面创设了一个鲜活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迅速对感知的事物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上课,而是成了一次有趣的活动。而在愉悦的活动中,文本内容也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

(二)拓展时,激扬心声

篇2

一、讲堂教授教化:讲模式,重互助。

在课堂教授教化中,我们教研组全体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授教化理念,积极运用小组互助教授教化策略,认真实施学校提倡的模块化教授教化模式,圆满完成本学期学校组织的老教师示范课、新教师达标课、新互助策略研讨课等各类教授教化活动。如刘媛媛老师的新教师过关课----《青山处处埋忠骨》、优秀青年教师何莎莎老师的《My Family》、骨干教师李明老师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研组长焦昊驰老师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些示范课都为我们学科德育打开了新的思路——全方位育人,全学科育人。张鹏校长的领导干部示范课《不做小马虎》、何卫阳校长的领导干部示范课《应对自然灾害》,两节道法示范课为我们所有道法教师树立了榜样,也激励我们全组教师立足课堂专心教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集体教研:讲规范,求实效。

集体教研能有效凝凑集体智慧,集思广益,显著进步教导教授教化后果,使教授教化效益的最大化。本期我们道德与法治中心教研组立足校本教研的需要,由教研组长焦昊驰老师为我们道法组的全体教师做了一次主题为《道法课教学设计的撰写及认识道法课课文构成要素》的微型报告,在焦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全体道法课教师学习了道法课教学设计的撰写,细致的学习了教学设计各要素的内容,及我们在撰写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焦老师还带领大家回归到教材中去,细致的研读教材,准确的把握教材各构成要素的具体功能,对我们一线的道法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我们教研组集体教研讲规范,求实效,对我组教师专业程度和教授教化质量起到了提高作用。

三、特色运动:形式多,重后果。

1.弘扬主旋律,传承赤色基因看影运动。

2.开展“学法律讲法律”系列运动。

3.六一儿童节期间学唱红歌活动。

四、积极介入培训学习:热情高,重反思。

除了参加校本培训外,我组教师还积极参加市、区各种教研运动,学习之后,认真撰写总结,消化反思,付诸教授教化。

五、认真实施“青蓝工程”:传帮带,共发展。

为匆匆进新加入我组的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老教师以身示范,不辞费力的指导。新教师刘园园备课仔细、认真,在学校组织的备课反省中受到表扬。

篇3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有“羔羊尚知跪乳,乌鸦懂得反哺”的名句,有着“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和吃水不忘打井人”的处世信条。而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这种感恩意识却在个别青少年中严重错位,一味索取不知回报的现状令人担忧:在我校学生的一次调查中,只有27.5%的学生会记得父母的生日,25%的学生偶尔记得父母的生日,47.5%的学生不记得父母的生日。在父母忙得时候 ,只有31%的父母会主动帮忙做家务。28%的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把学校的换洗衣服拿回家让父母代劳。家长的过分呵护使学生迷失了自我,在享受别人给予自己快乐时,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感恩意识淡漠。

实施感恩教育,提升学生们的思想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学校感恩教育中应着重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家校协同、社会实践几点抓起。在活动中,教师要率先垂范,创设情景,亲身体验,参与到学生的感恩教育活动之中。

课堂教学是实施感恩教育的主渠道,作为心理学老师,可以挖掘教材里蕴含的感恩思想,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内容回顾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感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一、以心理教学素材激发学生感恩意识

1、感受父母之恩: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疼爱子女方式各有千秋,随着青春期发展,学生对父母的唠叨和干涉心有芥蒂,常常觉得父母不了解自己,过分专制。“孝亲之人,求学必勤,临阵必勇,居官必廉”,一个对父母没有孝敬之心,对兄妹不关心的人,怎么能够希望他会感恩并帮助别人。因此,引导学生对父母心存感恩,践行感恩就尤为重要。

通过心理课《珍视亲情学会感恩》中“心灵驿站”课堂环节中的“亲子问卷,算算亲情账”引导学生思考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的辛勤培育和无私奉献。通过视频《感动上万人的20张图片》、《一位父亲的告白书》、《天亮了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刻体验父母无私伟大的爱,触动心灵,扣人心弦,激发对父母的感恩情怀。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我的感恩卡”,表达自己的父母等亲人的感恩之情。

2、感激师长之恩:

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底蕴较差,对老师的尊敬程度不是很高,甚至部分学生对老师反感。在心理课《尊敬师长和谐校园》一课中,以一首深情的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导入课堂,伴随深情的歌声,屏幕上出现了老师灯下伏案沉思、呕心沥血教学的镜头。当熟悉的镜头掠过学生们的眼前时,往日的一幕幕很快涌上了心头,更加体会老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的辛勤劳动,从而让学生理解和尊重老师,陶冶学生尊师重教的情操,激起对人生路上的引路人的无限感激。

3、感谢社会之恩

当今社会,收各种价值观取向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也是多元化,部分学生对社会的存在感不强,甚至对社会的多个方面有着反面的批判。社会的关爱,同学、亲友的帮助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以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学生,志愿者等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伸出援助之手,送上温暖与关怀。大爱无疆,有许许多多的身边的人,正在用一颗无私真诚的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二、课堂教学中,多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

在《感恩父母》一课中,以《天亮了》歌曲背后的故事以音频形式让学生在课堂导入中强烈震撼自己的心灵,唤起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在课堂环节中,让学生在小组学习和特唐分享中,讲述成长故事,体验自己和他人的经历,感悟成长中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和关怀,强化感恩之情。

在心理课堂的教学导入,可以通过音频、小故事、案例引导学生反思生活细节,触动感恩之心;在课堂主体中,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在参与课堂中去体验、感悟,培养感恩情怀;在课堂总结中,挖掘学生课堂中体现出来的闪光点、感恩举动,给与鼓励,使学生升华感恩之心,强化感恩举动,也让其他同学深受影响;在作业布置中,多设置生活感悟类的作业,使学生能从生活中体验到成长路上,是生活的千千万万促进自己的不断成长,需要珍惜,感恩!比如让学生为父母做一次饭,洗一次衣服,做一件让父母感动的事情,节约父母的血汗钱等践行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把对父母的爱转化成动力,以勤奋学习,奋发成才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三、发挥教师自身榜样示范作用,熏陶感恩情怀:

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尚未确立,教师的言行举止不仅会使学生油然而生敬意,而且会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心理渲染。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立教、以身作则,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参与课堂活动中,可以分享身边的感恩故事和感恩行为,很好的起到榜样示范作用。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于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比如,在课间,学生对老师说:“老师,今天您穿的衣服很好看!”作为老师的我们,不能没有任何表示,我们可以回以一个微笑,并回答:“谢谢,你刚理的发型也好看,你上课表达的观点很新颖,你最近课堂表现很不错!”等等,来表达对学生称赞的感谢。教师以身示范,积极参与和正确引导,一定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学校感恩教育活动中,教师率先垂范,结合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家校协同等各种形式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其效果事半功倍。

四、“一石激起千层浪”――体验感恩

体验是孩子懂得感恩的基石,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一个刻骨铭心的记忆。因此,在心理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在回忆中享受成长等方式。让学生以情感体验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恩,通过情感体验,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在不知不觉中滋生感恩之心。“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当人们进入某一种特定的情景时,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与之相伴随的情感。因此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模拟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让他们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必然会触动学生的心弦,产生心灵的共鸣,点燃学生“感恩”的火花,达到理想的“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渗透效果。

五、践行感恩情怀

知恩图报,不是将感恩深藏心底,也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付诸行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感恩教育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回家给父母端一杯水,帮助父母打扫一次房间,为同学做一件好事,从为家庭和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做起,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体现自己的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某种程度也是回报社会、回报家庭的感恩举措。在心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感恩节,引导学生手工制作感恩卡,亲手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师长同学。在学雷锋活动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在心理活动中,引导学生对他人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在心理课堂教学中,以丰富的教学素材、课堂的潜移默化、教师的言传身教、生动有趣的课堂模式等引导学生拥有一颗感恩之心,践行感恩情怀。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让我们在教给学生技能的同时,也教会他们唱这样一首歌,让他们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

【参考文献】

篇4

但现实中,很多学校制定计划容易,但实际开展却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制度无制约、学校热教师冷、海阔天空闲聊等实效差的现象在很多学校还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既在于学校缺乏特色办学思路的规划,无法制定目的明确、内容切合教师发展的校本研训行动计划。别人怎么做,我就学着做;上级有什么要求,我就按要求做;缺乏主动和积极的探索。也在于教师满足于自身能力分析,迷失在发展前景判断之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做出头鸟的思维方式极大阻碍了教师的积极进取和主动发展。

为打破当前校本研训的上头热、基层冷,学校思变、教师裹足等局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摸清教师所思所想,既不搞一刀切,也不放任自流;既要督促落实,也要因势利导,创造条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校本研训的跨越式发展。

一、骨干先行,群体跟进

回顾近几年中学教研处在指导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进行的各种尝试和探索,我们发现作为校本研训的主体,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和意愿是确保校本研训顺利开展、高效实施的关键所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提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从这个理论上分析,个人的自主意愿在个人的发展方面将起着决定性的诱导作用。只有当教师发现自己需要发展,需要提升的时候,才会主动地走上自我发展之路,才会满腔热情地投身其中。但就我县中学教师的心理而言,个人的意愿既有外显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内敛,是潜藏或是淡漠。尤其是为数众多的已经过了专业发展“黄金期”的教师,他们的发展意识更显得淡漠,也因此更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唤醒”,去激发。这需要一个过程。研训平台的搭建,研训活动的开展就是这样一个“唤醒”教师,激发需要,促使其走上专业发展的过程。

作为每一所学校的教学中坚,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仅获得学校的认可,在教师群体中也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而且骨干教师更容易理解学校发展思路的内涵和要求,更容易认识到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更愿意寻求自身的发展进步。而相对薄弱的教师则显得迟钝,不容易“唤醒”,如果此时刻意,抑或强制地驱使他们发展,急功近利的做法可能欲速不达。

骨干教师因为其自身的能力水平也能保证他们的“先行先试”容易取得理想效果,获得丰厚的成长回报。在我县开展的高级研修、考察访学、校级交流等互动性强、质量高的研训活动中,骨干教师获益匪浅,不仅教育教学视野得以开阔,也促进了他们教学质量的提升。骨干教师的所见所闻和显而易见的成长收获对于习惯于“观望”的薄弱教师更是一通“耳边鼓”,足以带动大多数原先“死守一亩三分地”的教师自觉投身到学习交流中,在观摩对比和思考分析中得以进一步的唤醒,也由此带动校内研训活动的蓬勃发展。

二、专家引领,校际互动

校本研训注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教师的研究意识,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推进新课程纵深化和可持续发展。但以校为本的校本研训绝不是单纯的校内活动。校本研训的视野是非常广泛的,校内合作、校际互动、区域联动等“请进来,走出去”模式都是校本研究的有机

组合。

当前,进修校中学教研处和培训处密切配合,以各种方式和途径聘请专家名师讲学示教。如聘请包括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福建师大教授、省学科带头人、福州教育学院专家、福州市特级教师等专家学者前来指导;聘请包括省学科带头人、市学科带头人、福州名师工作室成员等省市名师前来示教指导。这些研训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进了教师的反思和借鉴。在县进修校引导和启示下,基层学校也积极采取类似的“请进来,走出去”措施和行动,开展校际互动和区域联动的教学交流。他们利用地域优势积极聘请省市专家名师莅临指导讲座、上优质展示课,并与学校教师联合教研;选派骨干教师赴省外名校观摩学习;与市区名校结对子开展交流学习等。眼界开阔、获益良多的教师也都积极将所学所思所得回馈到自身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专家学者不仅带来他们多年的潜心研究的丰硕成果和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带来了研究的感悟和具体案例。优秀教师的所思所为令人动容,一线普通教师的身份也更容易引起教师的共鸣,带给教师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启迪,甚至“一语点醒梦中人”。而校际间的互动、区域间的联动所展示的外校独特教学风格和模式,不仅有助于开阔教师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同时展示的还有与教师所在学校一般无异的条件和设备却截然不同的教学质量。相同的设备,不同的教学方法、相近的条件,相去甚远的思维和行为,这更容易引发教师的思考,触动教师原本对学校条件的“不满”,从而有助于打破教师固有的思维方式,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实际,改进教学,促进自身发展。

三、集体研讨,个人反思

在许多人眼里,研是研,训是训,研和训似乎格格不入。实际上,校本研训就是以学校为基地的师资培训,就是通过学校教师间的互帮互学,在共研共享中实现共进;在教学、教研、科研的相互融合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水平提升。日常的教学研讨配合上适当教法学法理论的支撑,无论对阐述者还是聆听者都是一种提升自我的培训;常态化下的集体备课实现的由“初案”到“共案”,最后到“个案”的过程,这难道不是一次交流学习,思考借鉴和改进提升的培训吗?

因此,必须还校本研训以本质——以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研训,应该坚守也必须坚持的主阵地还在于学校。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途径,校本研训的起点和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学校,在于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等基础教学组织。离开了基础教学组织,校本研训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基础教学组织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集体研讨,个人反思的“共享共进”合作理念的落实和达成。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教师对付“教书”实在绰绰有余,这也导致了许多教师满足于“自己能行”的现状。要打破教师这种思维禁锢,就必须让教师看到他人优秀教学方法方式的效益和效果,才能在真实的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逐渐地在平等、互补的交流中敞开心扉,接纳他人的想法和措施手段。因此,必须坚持和创新常态化的教研集备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效应,通过教师群体间的精诚合作和同伴互助,以实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目的,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以目前物理学科的“一课再议再上”教研集备模式为例。执教教师在独立(或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分时段接连在不同的平行班上同一节课,同组教师观摩听课做好课堂观察,课后针对观察的结果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与执教教师共同研究、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式,优化细节处理,以期目标达成的最有效化。执教教师根据新的教学方案及时内化,再次上课。组内教师将第二次上课效果与第一次进行比较,分析研讨,发现其中的进步,找出尚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性。如果必要,还可以第三次上课。或者由多位教师分时段接连上同一节课,每个教师上课后,大家共同分析、讨论、比较,提出改进意见,寻找目标达成的最佳方式,最后达成共识,形成共案。这样,经过实证性跟踪和多轮研讨,实践——反思——实践,螺旋上升,有助于问题探究的深入,突出了反馈的及时,行动的跟进。“一课再议再上”教研模式,还在于让每一个教研组成员自觉自然地开放自我,既勇于肯定和别人的优点,也正视自己的不足,提出自己的困惑,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既吸纳他人优秀的做法和资源,也要乐于贡献自己的拥有的材料。这种互相尊重、开放合作的氛围中,对于教研组的全体成员都有着莫大的助益。

四、聚焦专业,记录成长

教师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成长之路在于对专业的聚焦。正如孟子所言:“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下棋如此,教师成长亦是如此。只有专心致志,潜心为学,才能在琐碎的工作中理清思路,找到前进的方向。当然,教师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过程,教师的个体差异性极大,要走的路也就必然不同。以什么样的心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做什么如何做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最能促进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要回答这样极具个性化的问题,需要学校层面的分析引导,更需要教师个人的清晰认识。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就不仅仅是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还必须帮助教师有目的地审视和分析自身走过的路,经历的事,从中探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这个方面,建立教师个人的,以档案的形式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教师成长之路上的点点滴滴,帮助教师分析整理探寻适合自身发展之路的“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将大有所为。为保证档案内容真实且具有诊断反馈和分析评价功能,除了必要的基本信息外,记录袋的内容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专业发展现状自我分析。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目前很多教师对自身的发展现状不满,但往往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无法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无法弄清问题的根源。因此,有必要引导教师学会自我反思,客观真实地审视个人的当前状态,发现个人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影响和制约个人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

2.当年个人发展的自我规划。这是发展的基石。计划错误打败仗,没有计划打乱战,计划得当才能打胜战。要引导教师对“我要成为什么样的老师”、“要解决哪些问题,能做什么,要做什么”、“我要怎样做,什么时候做”、“安排多少时间完成”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准个人发展的立足点,明确目标领域,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和时间任务路线图。需要注意的是,初期的规划设定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观望懈怠,一年的时间可以让教师心中有个非常明确的时间截点,这对任务驱动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学校不能以学校发展规划替代教师个人的发展规划,也不应强制要求教师个人发展绝对服从于学校发展,而应切实做好教师发展规划与学校发展的互动与统一。只有教师理解并认同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内在联系,主动联系学校的发展需求来思考自身的成长,才能凝聚教师,促进教师个人专业素质成长,最终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行动足迹,收获和不足的自我剖析。这是发展的保证和效益显现。不积跬步,何以成千里?学校要帮助和引领教师克服互相攀比,彼此观望的从众心理,以积极的心态,稳健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地根据既定的行动路线图扎实行动。于此同时,学校和教师个人也要分别做好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在每学年末由教务处统一进行汇总整理装档,以张榜公示的方式进行督促。要做好“回头看”反思引导,让教师对自己一年来的学习工作和发展情况进行纵向分析比较,也对自己收获的进步及留下的足迹与身边的同事及同行进行横向对比。在对比他人和评价自我中,引导教师理性客观真实地分析自己的工作,坦然呈现现实,敢于暴露自己存在的弱点,勇于寻求他人帮助。从而实现在真实中对比,在甄别中借鉴,在反思中改进,在实效中发展。

4.成绩和展望。这是发展巨大的助推力。荣誉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种激励,个人价值获得积极评价和肯定是教师专业发展巨大而持久的助推力。而对未来的积极展望(包括学校层面和个人)的“向前看”更是教师筹划未来的自我的动力和源泉。

五、心怀感恩,融洽氛围

篇5

1.前言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就有“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等关于感恩的古训和典故。西方很多国家有“感恩节”,流传着诸多的感恩美谈。感恩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精神美德。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国家对高职院校用于助学的财政拨款逐年增加,社会上也有不少爱心人士、民间机构和企业对在校学生或进行慈善捐赠,或设立各项奖助学金,学校更是加大力度,认真落实和完善“奖、勤、助、贷、补、减、免”等针对贫困生的一系列帮扶政策。很多贫困生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并能怀抱感恩的心努力工作,积极地回报国家、社会和家庭。但一部分贫困生却表现出自私、冷漠和无情,如:看不起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的父母,抱怨他们没有能力给自己创造优越的条件,不懂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之恩;不珍惜国家、社会、学校、他人的无私帮助,把这些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不拿白不拿,拿了也是白拿,更有甚者编造种种名目来骗取更多的资助以供自己挥霍等,这部分学生不知恩、不识恩、不懂得感恩、不知如何报恩,这就是“感恩的缺失”。

2.高职学生感恩缺失原因

2.1家庭教育的缺憾。

天底下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最无私的,很多贫困家庭的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不求任何回报,他们不愿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艰辛和家庭的压力,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结果助长了孩子的自私自利,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孩子的感恩意识,使他们习惯索取,不懂回报。一些父母为了生计日夜操劳,有的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读书,一心赚钱为孩子,认为只要小孩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忽视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尤其是感恩意识的培养。另外,一些贫困家庭父母由于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自身素质不高,在某些方面没能给孩子树立好的学习榜样。

2.2学校教育的欠缺。

随着高校的扩招,贫困生的比例不断加大,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只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贫困生的认定及其帮困体系的建立和运作上,而无暇顾及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资助与感恩教育不同步,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因而,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部分根源于学校德育的疲软。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在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惟一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微不足道,普遍的情形是感恩教育在中学、大学校园中被忽略甚至被遗忘了,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中学、高校教育教学范围,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极为不利。

2.3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经济社会的大潮下,随着媒体力量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腐蚀着学生的思想,虚拟世界的沉迷造成对现实人情的冷漠,这样导致一些贫困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淡漠、感恩意识缺失、人际关系日益“陌生化”等。

2.4贫困生心理的缺陷。

大部分贫困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成为经济、精神上的“双困生”。随着社会财富的快速膨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加上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不公现象,使一些贫困生把各类资助认为是他们应得的,是社会对他们的“补偿“。目前,我国的慈善事业和社会救助体制还不够健全,一些贫困生在获得帮助的同时,自己的隐私被公开,甚者一些人被用“书面契约”形式来表达感恩,这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愿感恩。还有一些贫困生怀有一种自卑的逆反心理,不愿感恩。

3.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目标及措施

“感恩”与“感恩教育”有所不同,感恩是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或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①我认为,对高职贫困生实施感恩教育,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通过感恩教育,让受教育者能知恩、识恩、懂得感恩及如何去报恩。其具体措施有:

3.1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等古训佳句,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保存、延续,对我们今天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形成和内化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传统美德教育,大学生不但自觉感恩报恩,而且唾弃现实生活中那些“知恩不报”或“恩将仇报”的行为,这无形中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恩要素,它对社会关系的调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教化功能。同志曾说过,高等学校是优秀民族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因而,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兼顾世界上先进的、进步的文化成分,梳理出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精髓,促进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理性回归是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切实之举。

3.2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由于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在同一所校园读书的学生生活状况有时差异很大,贫困学生长期物质生活匮乏,容易产生自卑、敏感、麻木、冷漠、封闭等种种不良心理。对于种种帮助他们可能会觉得是迫于无奈,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冷漠式的接受”。因此,高校首先要建立完善专业的高校心理健康维护机制,加强贫困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针对个别情况要对其进行心理引导以及做好心理咨询。其次,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学间不互相攀比,提倡勤俭节约,同学间要相互关心,老师要学会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引导,让他们学会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资助者,学会感恩,用精神上的富足、心理上的健康弥补物质上的缺失,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3.3加强大学生德育体系建设及创新,教会学生识恩、知恩。

感恩意识是一个人素质、思想品质的体现,让学生学会感恩是德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高职院校应该把感恩教育置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中,让感恩教育与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以适度的感恩意识、正确的感恩方式、正当的施助心态等为主要内容的感恩观,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良好的感恩心态的行成,不断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世界、人生有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如果一个人不能识恩、知恩,那就不可能感恩。感恩的前提是识恩、知恩,所以,感恩教育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应该唤醒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体会国家、社会对他们的关爱,父母的艰辛无私,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社会和他人的帮助,让他们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知恩图报。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知恩图报,但不必因为他人施恩于自己而时时处处思索报恩,把报恩变成个人的终生负累,这样容易导致知恩图报的畸形化,扭曲感恩的意义。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解不能帮助自己的人,体谅他人的难处,不能因求助不得而记恨于心。

3.4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促进学生感恩品质的内化。

学生所接触的环境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社会大环境感恩氛围的营造需要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努力才能实现,但是只要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师生付出足够的努力就可以在校园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感恩环境。首先,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高校辅导员应将感恩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辅导员、专业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常怀感恩之心、仁爱之心,自身充满人文关怀,为困难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备感关爱与温暖,从而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学会主动关爱他人。其次,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喧宾夺主,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感悟―感恩,努力探索从学习到辨识、感悟、践行、建构的感恩培养模式,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的感恩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最后,高校感恩教育应该坚持长期化,感恩教育目标是个体终身品质的养成,不能只重短期效果,而需要长期引导、感化,促进教育对象的内省和自律。

开展大型团体感恩宣讲与设计新颖、形式多样的感恩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近年来,邹越教授以“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为主题的演讲,感染了大江南北成千上万名大、中、小学学子,使他们记住了做人要爱自己的国家,感恩老师,孝顺父母,真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学校应该寻找机会开展这样的演讲活动,加强师生及家长的情感互动,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学校教育者还要善于利用国家、社会、个人等关爱与帮助贫困学生的活动,通过精心设计、周密部署,有创意地对贫困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感恩教育活动,其形式可以有: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图片征集展览、系列影像作品展、感恩征文,以及对身边有困难的人开展帮助活动、救灾捐募活动,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班会,组织毕业时为母校留下什么的讨论,等等,这样更能触动众多贫困学生心中的情感之弦,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感恩,学会感恩。但感恩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绝不能走向理论说教或形式作秀,更不能追求所谓的“书面考试”过关,在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我们要做到感恩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让感恩教育过程中的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反思诸环节成为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感恩教育的成效才能是恒久而深刻的。

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使学生养成相应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到孤儿院和养老院献爱心、参与暑假社会实践及专业实习服务城乡等活动,把感恩意识转化成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只有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学校可以以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为契机,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最后要说明的是,感恩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家庭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我们要把感恩作为全社会所推崇的美德与善行,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营造识恩、感恩、报恩、施恩的良好社会风气。

注释:

①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