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采购师论文

采购师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0 15:07: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采购师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采购师论文

篇1

2《采购实务》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目标

项目化教学作为近年来职业教育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是按照企业、行业调研分析,围绕相应工作岗位技能的需要确定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采购实务》项目化课程设计是以采购业务为载体,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总体设计要求,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实践的主线,通过任务驱动构建的课程项目体系。

3《采购实务》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施

3.1明确课程地位和培养目标

采购是物流生产企业的核心环节,《采购实务》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目标是为生产企业、商贸连锁及经营企业的采购部门培养熟练掌握采购流程的人才,树立现代采购与供应管理理念,掌握采购议价策略与谈判技巧,获得供应商信息调研、采购比价、采购执行、货物检验、订单制作等各项技能,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2课程改革思路

《采购实务》课程在课程设计中,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邀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一起对采购岗位进行职业分析,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制定课程标准,重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训导,强化学生的安全、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精心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形成采购管理与组织的认知、采购前准备、采购过程组织与实施、采购后管理四个具有职业性特点的教学项目,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的运作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采购流程,树立现代采购与供应管理理念,掌握采购议价策略与谈判技巧,获得供应商信息调研、采购比价、采购执行、货物检验、订单制作等各工作环节的岗位技能,从而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获得较好的岗位能力提升。

3.3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采购实务》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引入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紧紧与采购工作过程相联系,以采购流程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让学生掌握真实采购工作过程和方法,以达到相应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种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可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而且可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3.1课程内容的选取。

在实施课程项目化改革的过程中,《采购实务》课程团队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标准出发,将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出采购管理与组织的认知、采购前准备、采购过程组织与实施、采购后管理4个项目10个工作任务。

3.3.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1)项目驱动教学方法。

在《采购实务》教学组织中,根据四个教学项目的特点,按照课程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每个任务为引导,若干个学生组成小组,相互配合完成相应任务和最终项目。如在组织采购谈判计划与实施任务中,由教师布置谈判条件和谈判目标,由小组同学共同运用一定的谈判技巧和专业知识来实现相应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协调、沟通、领导和组织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2)情境教学法。

根据采购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院物流实训室的采购软件,让每组给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岗位,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如采购计划的制定及实施,通过情境教学完成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素养也得到了锻炼。

(3)现场教学法。

课程创新了教学模式,利用已有校内实训条件,把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结合起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如在讲授采购计划的编制时,如果教师仅单纯地介绍计划的编制方法,则学生无法动手操作,此时若借助采购实训软件,对采购计划的编制方法进行演示,让学生形成较好的直观印象,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计划的编制,学生便能深刻体会并熟练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

3.3.3教学考核与评价。

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改变了原有的单一评价体系,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课程的学业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项目考核成绩和平时表现综合而成。期末成绩内容以知识够用为度,强调专业技能,主要侧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项目成绩从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考核,考核方式为实训考核和平时表现相结合,每一个项目结束后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形成每个项目的成绩,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定出每一项目的权重,所有项目完成后,得到过程考核成绩;平时表现侧重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用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和训练。

篇2

【摘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财政资金等方面,,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乡镇由于未实行政府采购,办公费、接待费开支浪费严重,对本来就紧缺的乡镇财政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解决乡镇财政困难问题,必须尽快在乡镇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关键词】政府采购;工作;乡镇;现状;问题;对策

国家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以来,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国家资金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有人认为,这种制度只适用于县级以上单位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作为乡镇,特别是向我县这样经济落后、财力紧张的乡镇,根本不需要推行,作为长期工作于乡镇的一名财会人员,通过在工作实际中的观察、了解,我认为乡镇更需要推行,而且急需推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

乡镇近年来实行收入上缴后,日子极其难过,大部分乡镇不同程度都有外债。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从基层自己这一方面出发,首要是节约资金,加强管理。因为在帐务处理中,我们发现,很多公务费支出其实并不需那么多资金,完全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资金浪费。

原因之一,在于乡镇大部分物资购置采用记账方式。由于不支付现金,因此卖家说多少钱就多少钱,只要东西能买到,形成商家是爷爷,乡镇单位是孙子的畸形购销关系。我们可以算一笔帐:一支普通的中性笔,市场价格为1元/支,而我们在当地买,价格为2元/支一2.5元/支不等,就算为2元/支,一个乡镇所有单位(小乡镇)每年用笔一项支出为700元(350×2),其中350元就为浪费资金,资金使用率之低,令人不敢相信。这还只是一只普通的笔,再加上必须的一些办公用品购置,我们每年要浪费多少资金?以招待费为例,每年审计帐务,总是会有招待费超标这一项违规支出,实际上超在哪里?一盒普通香烟,市面零售价为5元/盒,但到了乡镇采购时,最低为6元/盒,超市价20%,全年招待费共为0.6万元,公务费总支出为8万元,则超出支出4400元;若按市价正常计算,我们又超标准多少呢?

原因之二,在于各单位、各部门各自单独采购,零星购买。管理混乱,没有统一的采购规定,谁用谁买,买了东西之后到底用在哪里,也没有人管,因此,很多支出都是不需要的重复支出,比如办公用品,今天甲买了稿纸,明天乙买了笔。但到了用时,甲没有笔,又去买几支笔;乙没有稿纸,又去拿了几份稿纸。其实只要有统一的管理,甲乙二人都只需—支笔、一份稿纸而已,而不必每人每次买几支笔,几份稿纸,造成资金极大浪费。零星购买,对于质量就很难保证,今天买这种牌子,明天又是另一种,哪一种质量好,也没有人去注意。在帐务处理中,我们发现很多类似现象,但谁也不可能去看看笔用了几支,纸用了多少,只能就帐处理,加大了公务费支出。

最后一个原因,在于由于没有统一采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造成资金浪费,导致腐败滋生,乡镇公务费支出最多的是办公用品支出,但是由于是零星购置,造成标准不一,价格相差甚大。就一个公文包,甲领导买了20元钱一个,乙见了,想着,你买20块钱的,我就买50块钱的,不久甲就觉得心里不平衡,凭什么你的包比我的好?于是又去买了个100元钱的。如此攀比,难免滋生腐败现象,大量浪费国家财力,对于乡镇财政无疑于雪上加霜。

通过以上现象,我认为要解决乡镇吃饭难问题,必须首先解决以上问题,尽快在我县推行乡镇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一方面缓解财政吃出现状,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乡镇统一管理,理顺乡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成立专门机构,由乡镇集中采购或由县级组织统一采购,各乡镇各单位只需将采购计划上报,由采购机构制定出详细规定,大规模统一采购,公开采购,统一管理,可一次性解决零星采购中存在的因价格、质量等造成的资金浪费问题,我们可以货比三家、四家,挑出价低、质好的予以采购,而不必拿钱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篇3

要想加快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还是要从提升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利用率着手。招标的采购模式能很大程度的减少事业单位在中间过程的财政支出。政府采购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实施,也符合国家对于经济宏观控制,全面管理的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拉动社会需求,事业单位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就能保证单位合理应对资金流通,产品交换的各个经济环节。并且,政府的采购活动也能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前,政府采购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国营单位,这就限制了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如今政府的采购对象面向全社会,所有的企业和公司都有参与竞标的资格。

这种公开透明的采购方式可以使采购过程更加规范,也调动了市场经济的积极性。促进了政府采购对象货源质量的提升,使采购对象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政府采购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也满足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对于事业单位的要求。事业单位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可以使货物和服务的来源更加公正,有效的避免管理人员情况的发生。公开招标的方式使事业单位的采购过程在法律制度的控制之下。事业单位的采购工作要以采购预算为标准,进行有目的的采购。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发展民族本土产业的需要,有益于我国在进出口贸易活动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政府采购也符合改革开放政策“走出去”的要求,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

二、当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我国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主要是指采购方和供应方信息不吻合。信息不对称反映出事业单位在采购环节未能实现公开透明的现象。信息不对称会使得事业单位的采购成本增加,对于采购产品的质量也有着消极的影响,并容易滋生等违法现象。

(二)政府采购制度不完善,采购预算与计划不明确,监督力度不够

很多事业单位在执行政府采购的过程中,没有按照采购部门制定的方案,经常出现超出采购预算的情况。政府采购活动监督工作的执行力也达不到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要求。政府采购制度的不完善和采购计划不合理都直接导致政府采购活动效率低下。政府的采购活动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转,采购活动没要按照原预算的标准,采购管理工作不到位,都会使采购成本在无形中增加,不利于事业单位采购活动的开展,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也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当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明确需要

要想达到事业单位进行政府采购的目的需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事业单位和供应商的沟通,多渠道的获得供应商的信息,全面的了解供应商的市场背景,这样在与供应商进行价格洽谈的时候才能占据主导地位,对采购工作实现有效控制。采购工作前期的预算编制工作的进行,可以规划谈判价格变化的范围,有益于采购工作的实施。其次,要通过加强信息的核对,减少采购工作相关人员工作懈怠和情况的发生。在事业单位内部,要进行权利的合理分配,加强职责控制,避免出现某一部门权利过大的状况导致事业单位的采购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权利的合理分配可以提高事业单位采购管理的效率,减少各部门之间相互勾结,进行违法经济交易的恶性事件发生。事业单位要有效的利用政府的财政补给,配合国家对于事业单位市场经济的控制,努力改善事业单位的采购制度,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避免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出现,推进事业单位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数据支持

政府采购的顺利进行,需要准确完整的信息数据支持。事业单位的采购部门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拓展信息来源渠道,丰富信息查阅的方式,让相关从业人员依靠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在部门之间的流通共享。这对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和网络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事业单位采购部门对于供应商的选取也要经过全面系统的考察。要基于供应商的市场背景,资源产生方式创建合作关系。采购部门和供应商的沟通也很重要。财务部门要针对供应商的实际情况完善信息共享平台的相关资料,在招标过程中,为采购部门提供信息支持,在洽谈过程中,维护采购环节的顺利开展。要想使采购部门顺利完成采购工作,找到最适合事业单位的产品,与供应商形成合作关系,就要避免信息不对称事件的发生。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采购流程的规定,不能私自决定采购内容和采购对象。

(三)健全机制

事业单位要不断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将采购计划的完整性可执行性提高,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对采购预算和采购管理过程加以控制。另外,事业单位也可以加大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管理和采购的水平,培养具有专门招投标知识,并对市场行情、商品有详细了解的政府采购人员。只有从采购制度、采购预算和采购监督三方面着手,加大事业单位对于采购活动的控制,才能真正有效的减少采购环节出现错误,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篇4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1.改正传统文科“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江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全面规划了学生4年的学习和实践。专业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操作,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课内、课外的活动之中,本科4年的课内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统筹安排,形成一个整体的教学计划。江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开设了11门学科平台课,10门专业核心课。这两大类必修课包括:中国文学史课程、外国文学史课程、中外电影史课程、影视理论课程、戏剧理论、戏剧作品分析课程、剧本创作课程等,这些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为学生以后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专业选修课则多达21门,多为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增强动手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而设。包括视频、音频编辑与合成类、广告创意类、多媒体技术类、影视拍摄类、影视批评类等。这些课程有的是专业课的扩大与延伸,有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但更多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的社会应用作准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出选择,如喜欢拍摄的可以选择影视拍摄与制作类课程,喜欢创作的可以选择剧本创作类。

总之,围绕一个兴趣点,有大量的课程可供选择,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培养,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在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常规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之外,针对戏剧影视专业的特点,我们还专门设置了影像素材采集、创作实践等环节,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实践机会,这些课程由于多样、实用,满足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学院还认真调整了课程设置,特别是不断灵活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增加专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江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开办以来,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两次大的修订:2006年5月,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经全体教师研讨后,第一次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2011年8月,有了多届毕业生的经验之后,经过认真调研与论证,又对课程设置进行了第二次大的修订。通过这两次教学计划的修订,在专业课中减少了“史类”“理论类”课程,增加了实践性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修改了一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对专业选修课,根据社会需求做了较大调整,取掉了一些不适宜的选修课,增加了一些适用、实用的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2.整合师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目前,在综合类大学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一般被纳入文学学科,其中也有一些院校将其纳入艺术学科,但由于此专业的特殊性,综合性大学在开办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时都面临一个师资力量难题,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影视拍摄与制作”“数字视音频编辑与合成”“表演”“导演”类课程缺乏专业教师,学生对某个方向感兴趣,但由于没有师资,课程无法开展。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充分考虑到江南大学各学科的分布情况,统筹学校的师资力量,如影视拍摄类课程我们得到了教育技术系老师的大力相助,数字视音频编辑类课程可以请数字媒体学院老师给予支持,表演类课程得到艺术学科老师的相助。教育合力的形成有力保障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3.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江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应有实践教学的意识,每一个教学阶段,教师对学生都有实践的具体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每一学习阶段都有实践的机会。教师要研究教学方法,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启发性,开展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动手,要求学生多读书、多看影视片,在借鉴的基础上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各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才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统筹安排课内外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实现戏剧影视文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重要途径,江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要通过以下方式确保实践活动的实施。(1)通过定期举办的剧本创作比赛、征文比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定期举办DV大赛、心理剧大赛、戏剧小品大赛、剧风行动等培养学生创作、表导演能力。(2)寒暑假,学生可以自行选择题材拍摄短片或自行选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老师指导下选出学生的优秀作品,拍成影像资料。(3)在第四学期、第六学期,专门设置影像素材采集课、创作实践课,各为期3周,旨在锻炼学生的拍摄能力和剧本创作能力。(4)文科学生必须了解社会、学习社会、深入生活,这既是学生成材的需要,也是戏影专业学习的需要。我们与政府机关、电视台、报社、网络媒体、动漫公司、广告公司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在第七学期,学院会安排一次为期12周的专业实习,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全面体验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并要求学生人人撰写、提交实习报告。(5)毕业前,统一安排实习。学生可以选择去学院安排的实习基地实习,也可以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结束,学生上交实习成果,包括实习报告、实习作品等,合格者给予学分。实践证明,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不仅必要,也是可行的。江南大学戏影专业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结合近几年成果看培养实效

篇5

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特点分析

为了更好的优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知识体系,我们首先要更好地了解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知道现行的社会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有哪些,从而我们才能优化教师队伍,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文章从智联招聘、英才网、中国人才网等招聘网站把所有和财务管理岗位有关的招聘信息进行分类,比如财务经理、投资分析员、融资专员、财务分析师等,选取招聘信息300条,对招聘中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归纳分析,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横向来看,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哪一具体岗位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据调查,ACCA认为专业的财务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包括:(1)财务信息处理与分析;(2)企业分析与评价;(3)税务管理;(4)审计;(5)资产管理;(6)内部评估与咨询;(7)企业增长与发展管理;(8)管理信息系统;(9)管理能力。而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中至多只涉及前5项技能的部分要求,并没有全部考虑到所有这些重要技能的要求。纵向来看财务总监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特别是领导能力远高于其他职位,此外,融资专员对表达能力有较为突出的要求,财务分析员对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相比其他职位有较高要求。对表1的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现行社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财务管理人员仅具备专业知识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社会在迅速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对学生的要求高也意味着对教师的知识构成不断提出新要求。因此本科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如下:1.扎实的基本业务能力:目前企业认为财务人员最重要技能依次是:(1)为管理者收集财务信息;(2)编制财务报表;(3)处理财务信息;(4)投资决策分析能力;(5)融资能力;(6)预决策能力;(7)内控设计与实施能力;(8)业绩评价与管理能力;(9)财务分析与税务筹划能力等。2.协调沟通能力:包括组织能力,与各部门协调沟通能力,与工商税务部门沟通能力等。3.应变能力:各种环境下的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4.外语沟通能力:外语听、说、读、写的能力。5.计算机能力:一般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计电算化及ERP系统操作能力、SPSS统计分析的应用能力以及运用Excel进行财务建模的能力等。6.创造能力及财务拓展能力:不拘泥于现行财务制度和体系,预测未来财务发展趋势,创造性地提出合理的财务预决策方法的能力。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务知识构成优化

根据前面对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知识构成现状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特点(包括专业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教师专业知识必须在原来只注重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基础上进行完善,扩展为五项知识模块,包括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和专业实践课模块。

(一)知识构成一: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课指毛概、邓论、英语、高数、计算机等,一般由学校的基础部、人文学院教师胜任,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来说,我们要求学生审度国际国内形势,将财务与管理相结合,每个老师也必须不断完善公共基础知识,特别是外语和计算机。

(二)知识构成二:专业基础知识要使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兼具宏观的视野、中观的意识、微观的能力,教师必须涵盖经济学、金融学与商学、管理学、会计学等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基础知识。

(三)知识构成三:专业知识现代财务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多元性和立体化的知识结构。据此财务管理教学团队在师资配备上,应突破校院行政隶属,实施教师资源内外整合。团队成员中,除与财务管理课程直接相关的师资外,为强化学生的财务理论与方法基础,以及学习和掌握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财务理论与方法,尽量吸收会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方面的师资。另外教师要及时了解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对财会人士的专业知识结构要求。在条件成熟时,建议采用ACCA课程大纲作为教学内容的参考。因为ACCA是全球最具规模的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ACCA会员资格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其课程安排知识面广,并随经济的需要而及时更新,完全值得我们借鉴和应用,不能仅仅就教材论教材。

篇6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differencesofvolatileoilextractedfromDalbergiaodoriferaT.Chenindifferentplacesonthemarket.MethodsThedalbergiaeodoriferaeoilextractedbysteamdistillationwasstudiedbyphysicalandchemicalidentificationofcomponentsandTLC.ResultsThereweresomedifferencesintheoilextractionrateandthe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ConclusionItisimportanttoguaranteethequalityofdalbergiaeodoriferaeoilbyfixingtheproductionarea.

【Keywords】DalbergiaodoriferaT.Chen;dalbergiaeodoriferaeoil;qualitystudy

降香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odorifefaT.Chen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降香油为降香的挥发油成分,是冠心丹参胶囊中主要原料之一,目前尚无法定的质量标准。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从不同产地降香药材中得到的降香油质量,为优质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SartoriusBP-211D电子天平,阿贝折光仪。

1.2试药降香对照药材(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20952-200506);橙花叔醇对照品(Sigma公司,批号11914KR);降香药材(市购)。

2挥发油的提取

2.1提取方法降香药材为干燥心材,其挥发油难于提取,有文献报道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提取降香挥发油。认为药材粉碎粒度、提取时间是影响其提取的主要因素,笔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研究,确定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为:药材粗粉,加入8倍量水,浸泡约12h,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提取时间约10h,油水分离器收集挥发油,即得。

2.2提取得率比较照上述提取方法,取采购不同十个产地降香分别提取挥发油,其挥发油得率结果见表1。

3质量研究对比

3.1性状不同产地降香药材提取得到降香油性状有一定差异,某些产地提取降香油为乳白色,不澄清,且收集时油水分离不明显,分析原因可能含有少量水分。将性状为乳白色的降香油,加适量无水硫酸钠处理,处理后颜色为淡黄色。不同产地降香药材提取的降香油性状见表2。由上述结果研究可知,海南、广东两地的降香油含量较高。

3.2密度用移液枪精密量取降香油1ml,置恒重的称量瓶中,精密称定重量,计算其密度,性状为乳白色的降香油经无水硫酸钠处理后测定。不同产地降香药材提取的降香油密度初步测定结果见表2。

3.3折光率用阿贝折光仪分别测定不同产地降香油折光率,性状为乳白色的降香油经无水硫酸钠处理后测定,测定温度为25℃。

不同产地降香药材提取的降香油测定结果见表2。表1不同产地降香药材中降香油得率表2不同产地降香提取的降香油比较

3.4薄层鉴别

3.4.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降香油适量,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本品1mg的溶液,即得。

3.4.2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降香对照药材0.5g,加甲醇5ml,浸渍10min,时时振摇,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4.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橙花叔醇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橙花叔醇0.5mg的溶液,即得。

3.4.4薄层鉴别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8: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薄层鉴别结果见图1。

4研究结果

不同产地购得降香药材其降香油的含量差异较大,以广东、海南产地降香含量较高。

不同产地购得降香药材提取的降香油性状有一定差异,其相对密度和折光率也有一定的差别。

不同产地购得降香药材提取的降香油薄层斑点数目基本一致,但相同浓度下,斑点强弱有差异。

5讨论

降香药材中的挥发油较难提取,上文中的方法并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各药材中降香油的真实含量。

笔者也试图采取高效液相的方法测定降香油中橙花叔醇的含量,但因橙花叔醇为顺反异构体,其单一对照品难以获取,因此没有进一步研究。

鉴于不同产地降香药材提取的降香油质量差异,笔者在实际生产中,提取降香油作为原料,应固定降香药材的产地。

【参考文献】

1周吴萍,甄汉深.冠心丹参片中降香挥发油鉴别和成分分析.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18(2):89-91.

篇7

关键词:政府采购;绩效管理;指标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框架体系日趋完善,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05年全国政府采购统计信息,2005年全国实际采购规模达到292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1%,节约资金380.2亿元。2005年政府采购规模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6%。实施政府采购改革7年来,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年平均增长77.9%。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的逐渐扩大,政府采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政府采购范围有限、规模较小。从发达国家看,一般国家政府采购的市场规模通常相当于其年度GDP的10%~15%。而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占年度GDP的份额仍显过少,采购项目单一,结构比例不合理。我国目前政府采购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财政专项拨款的办公设备购置、车辆购置及少数工程及房屋修缮,而对货物工程及劳务等项目,仍未完全实行规范的政府采购,这使得政府采购节约财政资金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二是政府采购程序不完善,效率不高。我国的政府采购程序十分繁琐复杂,导致整个政府采购的效率低下。一方面是采购资金的申请、拨付环节不够顺畅。虽然有的地方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但在资金申请环节的时间周期长,同样影响了采购项目的执行周期。另一方面是对政府采购程序的认识不全面。大多数人认为,政府采购就是开标和评标的过程,而一个完整的政府采购过程包括项目的预算和计划的制定,采购项目的实施方案,信息公告,供应商资格审查,专家的选择,评审委员会的确定,评标标准的制定,开标、评标、定标,中标通知书,签订合同,履行合同,验收以及资金支付等一整套过程,每一个环节在操作时都要力求严谨、规范。三是规章制度体系不完善。各地在政府采购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规范和随意性,特别是管理体制还不顺,操作上也是各行其是。这样既影响政府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又不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也容易滋生腐败行为。有违实施政府采购的初衷,最终影响政府采购的质量和信誉。四是政府采购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五是政府采购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1我国政府采购部门绩效评价目标与指标设立

1.1客户角度

在绩效指标体系中,将客户角度的绩效目标放在指标体系的首位。体现了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客户为导向的。只有及时回应客户需求、提高采购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加强与客户合作和沟通才是政府采购的绩效内容的集中体现。同时,衡量客户角度各个目标的绩效指标也是指标体系的核心。

(1)客户满意度指标主要衡量采购当事人(包括采购人和供应商等)对政府采购的满意程度。客户满意度可以分三个指标进行考察:一是客户对及时反应的满意度;二是客户对质量的满意度;三是政府采购的投诉率(包括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2)有效服务指标主要衡量客户对采购服务的有效性的满意程度,主要考察客户对政府采购中心的响应速度、合作和沟通的满意度。

1.2财务角度

把财务角度指标放在第二位,这主要从我国政府采购的初衷是节约财政支出考虑的。政府采购资金节约率、政府采购规模效率和政府采购成本费用率等指标,是衡量采购部门绩效水平最基本的指标,它要求采购部门提高服务质量,改进业务流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来驱动采购成本的最小化,改变以往政府机构提供服务不计成本的弊端。

(1)政府采购资金节约率指标主要是用于衡量政府采购的节支情况,是指政府采购的资金节约额(政府采购预算金额与实际采购金额之差)与政府采购预算金额的比率,它是评价政府采购绩效的最基本的指标。资金节约率可以从三个层次上进行考察,①某个具体采购项目的资金节约率,用于考察某次采购的节支情况;②某类采购对象的节约率,用于考察不同采购对象的节支情况;③当年全部政府采购的节约率,用于考察政府采购的年度节支效果以及政府采购对财政管理和经济总量的影响。一般来说,政府采购资金节约率越高,表明政府采购的节支效果越明显。但较高的节约率并不是政府采购的惟一目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高节约率并不完全意味着政府采购的高效。

(2)政府采购规模效率指标主要是用于衡量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益。政府采购规模是实现经济效率的基础,有规模才能发挥效益,才能节约更多的采购资金。政府采购规模效率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政府采购整体规模效率,二是政府采购批量规模效率。三是政府采购规模年均增长率。政府采购整体规模效率是指全部政府采购金额占财政支出或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这一比重越高,说明政府采购对财政与经济的影响越大,从而带动财政管理以及经济效率的提高。

(3)政府采购成本费用率主要用于衡量政府采购中心的成本费用情况,即要求政府采购中心以最小的采购成本费用完成尽可能多的采购量。

1.3管理过程角度

政府采购政策的制定是否科学、是否适用、是否能促进经济增长、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和机制设计得是否科学、是否能够有效运作、政府采购周期是否合理等指标,是为了加强对采购过程的控制,确保政府采购的程序合法性与合理性,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提高政府采购的办事效率。

(1)政策效率主要用于评价政府采购政策的制定是否科学、是否适用、是否能促进经济增长。政府采购的战略使命不仅是为了节约财政支出,而且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是政府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管理效率是用于衡量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和机制设计得是否科学、是否能够有效运作。政府采购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法律监督、政府采购方式、招投标管理以及投诉质疑管理等多个方面,政府采购管理效率是综合管理的结果。管理制度健全与否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政府采购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

(3)政府采购周期指标主要衡量政府采购的及时性。政府采购周期是指从上报需求计划,政府采购中心接受委托。财政部门进行需求核对及下达任务单,媒体政府采购需求信息到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为止的时间。以公开招标采购方式为例,一个完整的政府采购周期通常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媒体收到信息并刊登所需的时期;采购信息公告期;投标人编制投标书的期间;中标公示期;采购中心运作、审批、流转等所耗费的时间;合同履行期间;合同履行完毕后付款期间。

1.4学习、成长角度

设置了人均采购额指标、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和员工对专业、文化、价值和授权的满意度等指标,体现了政府管理的人本主义精神。只有促使组织文化、人事管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才能使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更清楚自己的使命。并专注于完成主要绩效目标。

(1)人均采购额指标是政府采购人员每个采购人员所分担的采购额的大小。人均采购额越大,说明效率越高,相反,人均采购额越小,说明效率越低。人员效率主要受政府采购人员素质的影响,一般地,如果采购人员素质较高、办事效率较高,那么,就能用较少的经费完成较高的人均采购额。

(2)员工满意度指标主要衡量员工对工作环境和对专业、文化、价值和授权的满意程度。

(3)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指标主要考察组织的信息化水平、对新信息的反映速度、利用新信息的有效性以及工作方式的创新周期等。

2我国政府采购部门绩效评价标准制定

我国政府采购部门绩效指标可以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大类。评价标准一般分“优、良、中、低、差”五个档次。

定性指标有:客户对及时反应的满意度、客户对质量的满意度、客户对政府采购中心的响应速度、合作和沟通的满意度、管理效率、员工满意度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等。

定量指标有;政府采购的投诉率、政府采购资金节约率、政府采购规模效率(政府采购整体规模效率、政府采购批量规模效率、政府采购规模年均增长率)、政府采购成本费用率、政府采购政策效率、政府采购周期、人均采购额等。

2.1定性指标的评价标准

定性指标中涉及“满意度”的指标,一般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公众评判的方式确定评价标准。如为:90~10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80分为“中”,60~70分为“低”,0~60分为“差”。对其中的管理效率、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等指标一般根据制度要求、专家经验或横向比较的方法确定其评价标准。

篇8

1.1传统采购计划的弊端

在传统的采购计划管理中,采购的发起通常是由生产部门提出物资的需求给供应部门,供应部门在查看实际物资库存的情况后,向不确定的多个不同供应商发出采购的需求信息。在和供应商经过多轮协商后,不同的供应商会给出不同的报价,而供应部门通常为了降低成本,都是会选择报价最低的供应商,接着由供应商提供需要的物资,加入库存。这样的采购管理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供应商在一次合作完成后,下次有可能不再合作,转而跟其他的供应商合作。另外,供应部门为了保证供应充足,往往会大批量地采购,而忽略了物资的价格随时间的变动和生产第一线的情况,导致企业库存压力和物资成本偏高,占用过多的资源。而且,整个采购过程的物资质量控制和交货日期控制都不是在事前进行,而是事后来进行监管。这样长久下去,必然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竞争力降低。

1.2改进后的采购计划优势

以及改进方法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改进物资采购计划能大大地减少上述出现的种种问题。改进的采购计划管理是一种更加先进,更加符合实际生产需求的采购模式,它是基于企业生产的实时情况来进行采购活动,“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数量以及合适的质量来供应物资”是它的管理理念。奉行这样的采购计划管理理念,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库存压力和不必要的物资浪费。通过实践可以发现,改进的采购计划管理实施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起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都努力保证供应链的顺畅,以实现双方的共赢。具体来说,改进的采购计划管理就是将企业的“仓库”转移到上家,也就是将企业自身的库存转移到供应商,以实现降低库存压力,缩短物资交货时间。而对于供应商来说,要适应这种变化,保证供应,就也要采取这种改进的采购计划管理,并且为了减少自身库存压力,同样要将“仓库”转移到上家。每一家供应商都保证准时供应,减少单位运送量,但是增加运送次数,保证物资能及时满足下家企业的生产需要,如此循环,就形成了一条关系非常紧密的供应链,每个企业的库存压力和物资成本都在减少,以实现良性循环,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经济效益。

2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优化供应商的管理

2.1科学合理地选择供应商,构建伙伴关系

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已经了解到一个合适的供应商在采购供应链管理模式中的位置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到底该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供应商呢?本文认为,一方面要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认定。资质的认定主要包括供应商的营业执照、最新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以及有效的生产许可证,对于特殊物品,还需要有特殊物品流通许可证,必要时需到供应商的生产厂房进行实地考察,确保其所供应的原材料符合要求。另一方面,要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评估的指标应该多样化,主要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供应的稳定性,产品的质量、价格,企业本身的软硬实力等。根据上述两方面来选择供应商只是建立采购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和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成熟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活动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地和客户、供应商结合成为一体,这就要求企业和供应商之间要减少竞争,增加合作的机会。这种紧密的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武器,企业在紧密合作发展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远远超过了企业独立发展或者是简单重组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这种就是现代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新来源——企业之间的“伙伴关系”。

2.2优化供应商的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

供应商的选择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对于建立采购供应链管理模式来说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能为企业带来许多好处,相反的,若选择不恰当,则会影响企业的生产,降低效率,而且还损失了合作机会成本,大大地降低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在传统的供应商管理中,企业通常会和若干家供应商有合作关系,一来是为了保证供应的稳定,二来是压低供应商的价格,将物资成本降低。这样做虽然短期内有利可图,但长期来看就容易导致供应商之间的恶性竞争,通过打价格战,把价格压得很低,但也降低了供应产品的质量,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优化了供应商的管理,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更加趋向于“少而精”,减少供应商的数量,从中选择有实力的供应商,并通过价值链的整合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战略利益同盟。在这种利益同盟的保障下,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趋向稳定,供应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价格趋于合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能得到提升。

3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运输和仓储

无论采取何种采购管理模式,都免不了货物从供应商到使用企业的运输过程,所以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运输也是不可避免的。另外,由于供应商和使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客观不可避免的不确定因素,以及采购运输过程中也存在客观不确定因素,要降低这些不确定因素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就需要企业有一定的物资库存。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是通过引入第三方物流和实行最低库存管理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

3.1第三方物流的引入

在西方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中,有提到关于企业内部分工的由来,他认为生产的分工合作能提高生产效率,每个人都专注于干自己的分内事情,熟练程度就能提高,整体的效率也就能提高,但每个人都从头做到尾包揽所有流程,对每个流程的熟练度就会降低,就会降低整体的生产效率。同样道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物流就应该交给更加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自己则专注于生产工作,通过加强与物流企业的沟通合作,保持紧密联系,同样可以达到控制物理的时间和质量的效果。这样企业就能从烦琐的物流中脱离出来,更加专注于生产,减少物流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2实行最低库存管理

实行最低库存管理是为了配合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其中的最低库存不仅是原材料等物资的库存,也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和成品库存,使所有的物资和产品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最后到配送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均衡周转状态,最大程度地减少库存压力。这样就能大大地降低市场快速变化带来的产品更新换代的风险,保证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能满足市场的最新需求,减少成品的堆积,减低库存的管理费用,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做到准时收款,及时付款。要实现最低库存管理,除了企业内部要完善各方面的管理机制,提高生产效率,更要依赖于整个供应链管理中其他的合作伙伴,包括供应商和物流企业的紧密配合,企业之间的信任度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时,也需要有一套能及时反映出市场需求的体制,做到及时调整生产,而且在生产系统上也要有足够的灵活性来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一旦企业具备了这些条件并且与其他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利用同盟,将会改变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效率,大幅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4信息化采购管理

4.1信息技术在采购管理中的应用

供应链管理是整合了供应链上众多的企业,以达到供应链的最优化为目的,这就需要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和供应商有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和信息共享平台,来保证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紧密联系。现代的信息技术凭借其快速发展的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就可以做到这点。在硬件上,最新的信息技术能通过多种硬件存储技术来存储海量的企业信息数据,有极强的芯片来提高强大信息运算能力,以及有可靠的快速光纤作为传输通道;在软件上,有发达的互联网来为企业提供各种最新的信息,有多种多媒体技术来满足企业对多种信息载体的需求,比如各种视频文件、动画文件、文档演示等,便于企业和供应商的沟通联系,还有功能非常齐全的各种应用系统,如ERP、EDI、CAD、ISDN等,协助企业快速处理庞大而繁杂的数据信息。

4.2ERP信息平台

ERP信息平台是信息技术在采购供应链管理模式中应用比较广泛、效果也比较好的一套信息系统,为众多的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它最初是在美国由嘉特纳公司提出设计构思,在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中,如今应用在供应链管理中,为企业的物资采购和管理,及生产计划带来了较大的帮助,也对提升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有很大的作用。ERP贯穿于整个企业,从一线生产管理人员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都能从中获取到生产管理需要的详细信息,提高了企业的库存周转率,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保证了交货的准时率,同时,在采购计划管理方面,也大大缩短了采购的提前时间,实现精简人员,降低了生产的用人成本。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也引入了这套系统,在中等规模企业中也在逐步普及,相信不久的将来,信息化的采购供应链管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和接受。

篇9

1.1装备采购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不健全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标志着我国正式实施国家知识产权[4]。近年来,为做好国防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工作,结合装备建设管理工作实际,部队成立相关领导机构,颁布实施了一些相关办法和工作指南,为装备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但是,一方面,这些办法和规定还没有落实在装备采购机构日常工作中,不能较好地指导整个装备全寿命建设过程中的装备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这些法规制度的内容还不够健全。如装备知识产权的客体内容有几大类,但仅有《国防专利条例》对国防专利进行了规定,其他类别的知识产权则无法规进行界定,而且已颁布的有关国防科研生产和武器装备科研管理的法规中,没有把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列入其中,影响了装备采购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1.2重成果、轻专利现象突出重成果、轻专利现象在军地之间普遍存在。就军工系统而言,在军工企业装备研制、生产项目完成后,单位领导和个人首先想到的是申请成果鉴定,申报国防科技进步奖,而不是首先申请专利。每年申报国防科技进步奖的项目上千项,授奖科技成果五六百项,而申请的专利项目只有几十项。因此,保护装备研制生产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首先要唤起重视装备知识产权的意识。

1.3装备采购合同约定不清、执行不严虽然装备采购合同对知识产权有所规定,但可操作性较差。由于军方对新研制装备提出明确的维修技术资料需求比较困难,签订合同时对知识产权的约定很粗糙,致使设计、研制阶段应该形成、产生哪些技术文件不明确。装备承研承制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忽视装备采购合同的约定,在项目验收、定型时不完全交付或隐瞒技术资料,只提供一般性、总结性的资料,不提供维修方案、预防性维修大纲、装备故障及危害性分析、修理工艺、维修测试、修后调试标准、数据等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保障资料,导致武器装备在转厂生产、型号换代升级及维修保障时大量技术问题难以有效解决。且由于军方缺少装备采购合同中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向承研承制部门交涉有关装备维修技术资料时,所谓的“知识产权”反而成了一只“拦路虎”,成了解决装备技术保障资料难以逾越的一条“鸿沟”。

1.4知识产权的经济效益无法保障装备全寿命过程中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实施机制不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过分强调国家所有,同时缺乏必要的管理。一方面,由于军方享有装备成果实施单位的指定权,军工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可以无偿使用技术成果,研制单位即使申请了国防专利,其权益仍有可能得不到保护,严重影响了研制单位将科技成果专利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军方在项目招标过程中对投标方技术方案进行评审时,没有明确的专利倾斜考虑,国防专利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润的运作,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军方都未得到认同,导致国防科技资源严重浪费,知识产权的经济效益无法保障。

2完善装备采购知识产权管理的对策

2.1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装备采购全过程将装备知识产权管理动态地纳入装备建设全过程,在规划、计划、项目立项与评审阶段就要考虑知识产权因素,应当以创造自主知识产权作为重要目标。在项目实施中,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知识产权信息提高项目的创新起点,优化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对项目产生的研究成果及时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依法取得相关知识产权,并予以有效管理和充分使用。制定装备购置合同时,综合考虑装备全寿命期知识产权的全部要求,将国防知识产权纳入采购合同内容,包括装备采购合同文本应详细约定装备采购甲乙双方知识产权归属及义务、技术资料的交付和许可、确认的知识产权限制、可能的争端及解决途径、装备承制单位知识产权发明报告义务等内容。在生产、使用、保障等阶段,要充分协调各方的知识产权权益,加快成果的转化,尽快形成战斗力,同时,保证军方可以得到详尽的技术资料,作为装备使用维修保障的基础。

2.2确立采购项目知识产权产出目标通过设置知识产权产出目标,可以有效激励承研承制单位技术创新,推动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根据装备采购项目和任务分析涉及的技术行业、技术领域,分析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市场现状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创新主体;对所涉及技术领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梳理,按照技术构成、产品类别或者工艺方法进行划分或制定项目技术图谱。通过分析本领域中的技术缺项、存在问题、专利空白和相关衍生技术等情况,研究装备采购项目相关专利屏障的突破口,预计通过承担研制任务能够取得的技术突破,可能产生的自主创新技术,对申请项目产生新的专利情况进行预期判定,并进行知识产权风险分析和评估以及风险应对策略。确立装备预研合同和装备研制合同应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的知识产权方向行业、类型、期限、数量和名称等指标要求,并严格按照装备采购项目里程碑节点考核评价。

2.3细化装备采购合同知识产权约定针对当前装备采购合同中知识产权条款欠缺、内容不具体、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在装备科研、购置和维修等类型合同中科学设计采购合同知识产权条款设置内容,约定装备承制单位对装备科研、购置中产生的智力成果及时取得知识产权的保护;约定知识产权目标、归属与分享、报告义务、许可、转让、纠纷处理、保护等[5];详细约定装备采购甲乙双方知识产权归属及义务、装备承制单位知识产权发明报告义务、技术资料的交付和许可、军用软件著作权交付和许可、可能的争端及解决途径等,从而明确装备采购合同甲乙双方知识产权权利义务,为装备采购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提供参考。

2.4加强装备采购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装备条例》《装备预研条例》《装备科研条例》《装备采购条例》《装备维修工作条例》等法规对装备知识产权只是作了原则性规定,知识产权管理还没有较好地融入装备采购相关法规中。因此,必须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军用计算机软件登记制度、国防专利报告制度、国防专利权益分配制度、技术资料保管交付制度、知识产权许可及使用费管理制度、装备采购合同知识产权管理条例等装备建设领域知识产权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装备采购立法与知识产权管理的融合度,完善装备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统筹考虑知识产权与装备建设的关系,充实装备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内容,更好地在装备采购全过程建立公平、公正的法律保障体系。

2.5强化装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装备领域知识产权问题的特殊性,要求站在国家和国防安全的高度认识装备知识产权问题,宣传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高装备建设相关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国防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紧迫性,真正使装备知识产权观念深入人心。装备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宣传的重点对象是装备采购管理部门、军工企业、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和领导干部。通过各种方式使相关人员掌握装备知识产权知识和法律法规,了解国际、国内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和保护情况。在此基础上,逐步注意培养合同管理和合同履行监督人员对招投标、合同签订、合同执行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策略运用意识,使之学会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为本部门、本行业的科研成果服务,要让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渗透到装备全寿命过程的各个环节,推动装备建设中知识产权工作的健康发展。

2.6培养装备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才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懂法律,又要懂技术,还要懂管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装备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队伍还不稳定、流动性大、人才结构不合理。在装备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培养方面还需要制定措施,加大力度培养一支具有高水平、高层次研究能力的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才队伍。

篇10

我国政府采购的市场主要是依赖于全国各地方政府部门、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的购买需求为主的。但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受到财政基础薄弱的问题困扰,能够形成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并不大。首先,在实施政府采购制度时,主要是出于节约地方财政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并从根本上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支出进行规范化管理;其次,事业单位由于大部分资金来源与国家财政拨款,资金有限,因此,用与政府采购方面的资金是十分有限的,也就严重制约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中的规模。对于参与政府采购的供应商来说,面对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中提出的质优价低的产品要求,在交易利润不高的情况下很难吸引到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与资质的供应商。这就造成了在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过程中供应商与采购机关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得政府采购的市场规模效应不大,经济效益差。

(二)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机构的设置还不规范

我国关于在政府采购中是否设立机构的问题并没没有做出统一的说明、规定。正是缺乏统一的规定造成了政府采购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模式。目前,我国还尚未在全国大面积、大范围的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机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机构设置与职能在划分上还处于混乱状态。例如:机构设置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部门机构的职能设置存在着越位、重叠现象严重,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机构没有得到上一级单位在业务上的正确指导与约束。

(三)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程序还不完整

在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中,制度与程序是相辅相承、相互作用的两个主要环节。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的法律建设还尚不完善,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时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招投标环节中,而对于采购的事前信息的、对事中供应商建立资质审核制度、对事后的信息反馈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不足。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政府的采购信息只是通过中国财经报、当地日报等进行,而这些报纸在全国的发行量较少,一般来说到供应商手中已经时过境迁了。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采购信息的就做的比较好,新加坡政府专门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立了招标信息服务网站,方便了采购与供应双方快速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采购项目、报价、日程、合同的授予等信息。

(四)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行为还有待规范

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行为中通常采取非常规的方式进行政府采购。例如: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化整为零,将达到政府采购目录金额起点的采购项目通过财务变通的手续,诸如分开发票、分次购进的方式将采购的总金额化整为零,转变成不符合采购目录金额的起点项目。再例如,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将符合政府采购目录条件的采购项目的名称通过改变发票项目内容的方法,将项目的名称改变为不符合采购目录中规定条件的项目。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采购过程中使用私设的小金库中的资金暗自进行采购,领导干部贪污受贿行为严重,更有甚者,通过人情关系疏通上级管理部门默许行政事业单位单位进行自行采购。很多单位不顾实际需求存在随意采购的现象。

(五)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资金方面还存在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资金预算缺乏约束力,资金预算粗糙,采购计划不够严肃。例如:某县标准计量局为了迎接来自省、市法定计量的技术考核,突然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急需购买一些配套的标准设备将近3万元,再例如:某县的进修学校为了建立计算机培训基地而急需添置一批计算机设备等。很显然,这些现象都是由于采购计划不规范、不全面、不规范、缺乏约束力造成的。另外,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采购人员基本都是财政人员,这些人员只是对财政、财务的相关管理只是比较熟悉,对政府采购过程中涉及到的商品鉴定、商品采购技巧、相关的法律知识等比较欠缺。

二、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有效对策

(一)明确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制度首先应当明确的是采购的一般性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公开原则、公平原则、竞争原则、效率原则、制约性原则等。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必须保证采购信息的公开、在履行市场准则时,通过公开招标使所有参与竞争的投标人享受机会均等的待遇,防止一些厂商垄断市场,降低政府的开支成本,进一步提高政府购买产品的质量。

(二)转变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与观念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与管理层而言,必须提高大局观念,认识到政府采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上下级服从、统一管理来完成。因此,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管理层必须针对在采购过程中利益分配中出现的阻力,加强管理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大政府采购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识大体、顾全大局,将认识与思想统一到阳光单位的高度,将政府采购作为本单位的重要工作。

(三)制定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科学的、合理的方式与规模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最适宜的模式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集中为主、分散为辅。所谓集中采购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大宗支出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并将政府采购的强制性原则充分体现出来;所谓分散采购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小型资金支出项目的管理,并充分将采购单位的自主性、特殊性进行体现。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站在实际的基础上,为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制定出科学的采购限额标准基数,并将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进行有机的结合。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一般采取的是公开招标、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邀请招标等方式进行的,随着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采购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采购方式。

篇11

【关键词】宁波;人才资源;现状;分析研究

人才和城市的发展是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一个城市发展决定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主要是决定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决定于人才结构的优化,从这个角度看,笔者认为人才是决定我们当前宁波城市发展的核心关键的因素。为此,有必要对宁波人才资源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1宁波人才资源的现状

宁波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964亿元,发展速度惊人。这样的发展速度,既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浙东宁波历来是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纵观历史,浙东宁波养育人才之众,涉足领域之广,取得成果之富,产生影响之大是宁波的特色和亮点之一。但20世纪的宁波本土,人才资源却非常匮乏,许多人才都从宁波走向了上海及各大城市,这种人才不断外流的状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30年,宁波的人才资源有了很大的改变。

1.1人才总量:以2005年为例,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达48万人,其中党政机关3.2万人,事业单位13.5万人,国有企业3.9万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27.4万人,每万人人才资源数为871人。到2007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达56.2万人,专业技术人才39万人,每万人才专利授权量由2001年的66件提高到2006年的113件,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一位,2005、2006年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人才科技贡献率达50.3%。

1.2人才结构:根据2005年数据资料分析,从学历结构看,本科以上学历10.7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28万多人,分别占人才资源总量的24.3%和63.6。45岁以下的人才26.5万多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80.3%,已成为我市专业技术队伍的生力军。从职称比例看,高级职称1.5万人,中级职称9.8万人,初级职称21.7万人,高中初职称比例为1∶6.5∶14.5,初级职称比例逐年下降,高、中级职称比例逐年上升,高中初职称比例为有较大改善。现为甬服务的两院院士12人,博士(博士后)860余人,硕士7400余人,高级职称19000余人,人才竞争力名列全国第13位。

1.3人才环境:宁波市在人才环境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了国家级CAD重点示范城市、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级海外留学人员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兴贸重点城市、国家级生产力示范中心、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同时,人才使用效能也进一步提高,我市每亿元GDP所使用人才数由2001年的248人下降到2006年的189人,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宁波百万元GDP所使用人才数仅次于苏州、上海,人才效能居于第三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宁波百万元GDP所使用人才数最少,人才效能居首位。

此外,宁波还是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佳会展城市和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目前,全市六县、区均已进入了中国经济百强县。

2宁波人才资源状况分析研究

2.1人才资源的特点分析:经分析,宁波人才资源特点有:一是人才资源数量快速增长。在2001年,我市人才总量只有32.5万人,而到2007年人才总量就有56.2万人,每万名人口中人才拥有量有了大幅度的攀升。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上万名人才来我市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合作、新产品开发等活动,我市人才资源的集聚力日益增强。二是人才整体质量显著提高。通过引进和培养,我市现有高级职称人才已达19000余人,比1998年底增长了1倍多;硕士、博士高学历人才从2001年的1950人,提高到2006年的8260人,硕士、博士高学历人才明显增加;高级职称人才从2001年的9100人,提高到2006年的19000人。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在人才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从2001年0.6%、2.8%,提高到2006年1.54%、3.55%。三是人才队伍结构趋向合理。从年龄结构看,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有20多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80%以上,已成为我市专业技术队伍的主力军;从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人才占11%,第二产业占32%,第三产业为57%。人才分布正在逐年趋向合理。四是人才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率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市狠抓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积极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营造了良好的用才环境,使得经济和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也使宁波进入了全国先进城市行列。

2.2人才资源存在问题分析: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宁波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人才储备的后续力量不足。与深圳、杭州相比,宁波人才总量明显低,人才后备力量不足,影响着宁波的发展。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影响更大。截至2005年底,全市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约占技术工人总量的7.5%,这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二是人才结构失衡问题明显。目前全市高、中、初级职称比例为1∶6.5∶14.5,这与国际上较合理的职称比例1∶3∶6相差较大。三是宁波人才竞争综合实力依然较低。宁波的人才竞争力不仅较多地落后于上海、深圳等人才强市,也落后于杭州等城市。体现在宁波高校总体实力不强,国家级科研院所少,重点实验室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综合竞争力不强。四是创新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全市科技投入经费比例仍然偏低,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有限,企业总体的科技含量不高,创新创业的承载力不强,且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五是人才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政策优势不明显,引进人才的易地安家补贴费、科研项目启动资金等都相对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整合和完善。

面对存在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宁波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宁波的人才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相比,与上海、深圳先进城市相比,人才工作特别是在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因此,必须着力构建区域性的人才高地,亟待形成与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城市相适应的人才资源优势。并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措施,制订实施优秀人才集聚战略,努力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力争把国内外优秀人才最大限度地集聚到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