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7: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舞蹈教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
知识目标:学会这个幼儿舞蹈
2.
技能目标:手位的准确性训练
3.
感情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幼儿舞蹈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的训练内容以幼儿舞蹈为主,为二年级上学期的见习做准备。
三、教材分析:
幼儿师范教科书《舞蹈》中的幼儿舞蹈部分
四、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的表现力
五、教学准备:
音乐,练功服
教学活动:
1.
开始部分:整队,点名,师生问好
2.
检查出勤率
3.
检查仪容仪表
4.
简述本节课和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中间部分:
一、热身:
1.
原地纵跳100个
2.
趴青蛙
3.
跪脚背
4.
压膝盖
二、腿的练习:
1.
压腿:前、旁、后
2.
踢腿:(1)原地踢腿:前
(2)行进踢腿:旁
(3)把上踢腿:后
3.
搬腿:两人一组
4.
下叉:竖、横
5.
踩胯:两人一组
三、腰的练习:
1.
肩:开肩,甩肩
2.
小腰:每人五个
四、复习:
1.《吹泡泡》
2.《月儿》
3.《玩娃娃》
4.《娃娃》
五、新课《我不上你的当》
1.舞蹈表现内容
由儿歌小兔子乖乖,演变而来,说的是兔妈妈不在家,大灰狼来装成收电费的来骗小兔子开门,吃掉它们小白兔们尽管很害怕,但也很聪明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没有上当
3.
表现手法
小白兔天真可爱活泼,大灰狼凶狠
4.
舞蹈风格
嘻哈欢快的
学习舞蹈的第一部分
歌词,他们都夸我是一个聪明的小孩儿再好吃的东西,我也不理不睬,如果家里没人,只有我一个人在陌生人来敲门,我怎么也不开
注:这一段是表现小兔子天真活泼的一面,做动作时要注意表现力
六、二年级内容
二年级上课内容还是学习如何创编幼儿舞蹈
七、就业指导
这个幼儿舞蹈适合大班的小孩儿跳,做动作时,不要单纯的做动作要注意表现里
2、初步认识和了解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
3、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
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师:同学们,周末就快到了,听说现在“云南大剧院”正在上演精彩的民族舞蹈展演,咱们云南可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也是民族文化孕育的摇篮,想必大家对这场表演很感兴趣吧,刚好现在老师找到了几张观看的门票,心动不如行动,就让我们赶快出发,一起去看看这场别开生面的云南民族舞蹈演出吧!(板书课题:云南民族舞蹈展演)。
(二)教师引路、学生展示
1、复习旧知
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云南大剧院门口(课件出示图片)。哇,来看表演的人还真多,你看这里有个小小的通知:请各位拿到门票的参观者先通过一个小小的挑战才能顺利观看比赛。咱们快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共同参与挑战吧!如何分组
A师:先来看看挑战规则(出示课件)哦,原来是“你能写多少”。要求小组内的同学配合在一分钟之内把你们所知道的云南少数民族的名称写在桌上的题板上。一分钟后我们根据各组所写的名字个数摆上奖品。准备好了吗?记时开始!
B记时一分钟写民族名称。
C交流。
师:你们这个小组写出了哪几个?把题板拿起来,大声地念给大家听听!
D小结:咱们的家乡云南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就有25个,(课件示)而且这些好客大方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舞蹈资源,舞姿优美,风格多样,是云南各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
2、教师引路
A师:既然闯过了第一关就让我们来好好欣赏一下精彩的民族舞蹈表演吧!(出示视频)红河哈尼族烟盒舞一个小段
正如我们看到的,各民族独特的舞蹈文化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镶嵌成中华民族五彩缤纷的艺术宝库。课前我也对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舞蹈常识做了了解,同学们想看看吗?下面就以刚才欣赏到的哈尼族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一下我收集到的讯息吧!注意听我是怎么介绍的,一会儿你也学着我的方法来试试。
3、教师小结
了解一个民族的舞蹈文化应当从它与众不同之处入手,这样能帮你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到该民族舞蹈文化的方方面面。所以同学们可以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的民族舞蹈知识和自己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并做个整理、归纳,选出一个了解的最为全面的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向大家介绍一下,为了说的更完整、更具体,你可以模仿老师介绍的方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做调整,咱们一会儿每组派一个代表从一个民族舞蹈的姿势、流传地、有关传说、舞蹈分类、特点等方面来展示交流的成果。(课件提示要求)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并整理归纳
4、学生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先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汇报一下,小组代表可以带上课前准备的材料一边展示一边介绍,说的不完整的地方其他组员也可以帮他补充一下。
学生分组汇报增加趣味性、减少时间
教师提问点拨
(三)、游戏闯关、积累运用
大家课前准备得真充分,对云南的几个特点鲜明的少数民族舞蹈做了详尽的了解与介绍,那下边的闯关小游戏一定难不倒你了,就让我们一起来大显身手吧!
1、“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A“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请大家仔细观看大屏幕中的图片,然后猜猜他(她)属于哪个民族?他们所展示的是什么舞蹈?(课件出示要求)
请各小组进行抢答比赛,回答正确的可获得一个民族展示品,如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可由其他组员纠正、补充,如还是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可由其他组补充、纠正。来快睁开你的大眼睛仔细看看大屏幕。
B课件出示图片展现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舞蹈深入介绍的度
C小结。
师:大家真是太厉害了,对云南民族舞蹈文化了解的全面、细致!让我们乘胜追击,进入下一个闯关小游戏!
2、真真假假
A师:第二关“真真假假”。大家可要听仔细喽!这是一道抢答题,每听完一个题目,小组成员可相互讨论判断是真还是假,如果是假的,那真的又是怎样的呢?然后派一人起来抢答。在最短时间内站起来并回答正确的一组也可获得一个民族饰品。赶快竖起你的耳朵仔细听题吧!
B学生抢答。
3、欣赏了这些姿态优美、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结:是呀,云南不愧被誉为“歌舞之乡”,它是“歌的海洋”、“舞的世界”。步入云南,你如步入深邃而悠远的历史文化长廊;步入云南,实际上就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艺术殿堂。在云南各民族琳琅满目的艺术门类中,云南民族舞蹈艺术,丰富多彩,质朴绚丽,蔚为壮观,早已闻名于世。(板书:丰富多彩、质朴绚丽、蔚为壮观)难怪我们都沉醉了,陶醉在这歌的世界,陶醉在这舞的海洋,这个大舞台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怪不得你们都舍不得走了呢!
(四)总结升华、交流鉴赏
师:看得出大家今天对云南民族舞蹈一定还有些意犹未尽,那么下课后大家就去搜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文化知识,并加以整理,制作一份精美的《云南民族小报》,课后咱们还可以相互借鉴,一起交流这些有趣的知识。
一、板书设计
云南民族舞蹈展演
1.1.1分析基础教材。在教师备课中,教材的分析工作十分重要,是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与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意义重大。教师在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过程中,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也在不断加强加深,更利于教学质量和实施导学案效果的提高。
1.1.2分析学情。分析学生自身学习方法、兴趣及成绩等方面的特点,包括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的设计与理念产。
1.1.3分析教学目标。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曾提出,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将他的理论结合到我国实际的教学上来,新课程目标将分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的教学目标,它展现了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充分理解这种三维教学目标对做好导学案十分必要。
1.1.4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指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是一门学科中的核心知识,难点则是指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技能,教学难点与重点不一定是重叠的,也不全是各自独立的,而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难点也不尽相同,在通常状况下,教师会着力于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这里要注意重点的分散,让学生易于接受,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突破重点,对于教学难点,要认真分析学生之间的落差距离,搭建一个合适的平台。
1.2整体高中物理教材的准备。首先要知道高中物理教材的特点在于注重基础性,它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衔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让学生学习到物理学基础知识技能与科学的探究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策略
2.1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应重点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快速的引导学生进入有计划的、目标明确的学习状态中,同时还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来调动起学生们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能力。
2.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组织、引导与督促的作用,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充分理解并掌握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及问题,实现少教多学的目的,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激起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
2.3强化学生思考的引导。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学生已掌握与未掌握的知识,由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学生经过自己思考、讨论与交流过后仍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进行认真详细的讲解,同时要掌握好所讲问题的难易程度适中。学生经过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一起讨论、分析、交流并设计出一些相对应的问题,一步步引导着学生自己来进行分析与思考,最后寻得解决的措施,不但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扎实,在这一过程中,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已具备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但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学生(包括部分优秀生)往往没有阅读教材的习惯,许多学生对教材阅读仅停留在对字面的理解,往往忽略其丰富内涵,因而做为物理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在编制学案时,应重视隐含信息的挖掘,精心设计,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相互联系与区别,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能力,在编写学案时,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问题设计为突破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着眼点,使他们在阅读中读出快乐、读出能力,如苏科版8年级物理下册《8.4摩擦力》这节课,如何让学生感受和识别“静摩擦力”呢?我们可以在导学思考题中设置这样一组问题:(1)课本插图8-22,虽然对物体施加了拉力,但物体没有拉动,说明什么?(2)静摩擦力定义中的关键词是什么?(3)如果课本插图8-22人不拉物体,物体受摩擦力情况又是怎样?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认识到静摩擦力的外在表现特征是“将要运动”即“想动而未动”。
这样引导下来,由浅入深,步步为营,既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加深对课本的细读和精读,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的知识,不但可以使学得的知识终生难忘,还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 “学案导学”要导学生对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好奇是人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应该充分利用物理教材中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课堂的演示实验等观察内容,中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浓厚兴趣,慢慢地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到对实验的观察上来培养他们自觉地有目的、持久、细心地观察,分析观察法(即结合物理现象分析其原因,并变化条件继续观察其结果)利用率较高,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在演示实验前交代清楚明确演示实验的目的,以及对出示的仪器应当有所交待,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打算怎样进行,以及学生应注意观察什么,以便使学生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应该充分利用物理教材中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课堂的演示实验等观察内容,草率从事是年轻教师在演示教学中常犯的毛病,当学生还没有思想准备时,演示已经结束,因而达不到演示目的,例如:苏科版8年级物理下册《10.3力与运动的关系》中,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向下运动,分别进入水平面不同的接触表面,进行对比,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有什么影响,实验前要指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清楚:要比较什么,怎么比较,又如:苏科版9年级物理上册《12.3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中,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实验前要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认识,课本图12-32实验中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观察什么?比较什么?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良好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新课程教材中,课本很多问题是借助于插图呈现,目的就是要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通过同伴交流、师生互动等途径,来改变学习方法。
3 “学案导学”要导学生自悟与自疑,培养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具有自悟与自疑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为什么”或“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但目前,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被动学习的局面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学生还普遍习惯于围绕着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来学习,因此,学案导学中要围绕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去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成为“教师式”的学生,教师成为“学生式”的教师,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去发现、去研究,宽松和谐的问题环境能保持学生继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信心和热情,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例如:苏科版教材中呈现电流概念时,引入了水流,教学中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时,就有学生提出“是不是靠近电源流出电流的一侧电流大,流回电源一侧的电流小?”“为什么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时,灯的亮度不相同?”等问题,又如杠杆学案设计中,我设计了图示让学生自我寻找动力、阻力方向与支点的位置关系,最后得出:两力在支点两侧,两力方向相同;两力在支点同侧两力方向相反,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上,通过物理课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疑和自悟是十分有意义的。
自悟与自疑是一种非常高的能力,是需要学生能够跳出山外来看山,在学生运用学案的初级阶段,教师要注重自悟与自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自悟与自疑。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情景学习理论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法①。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②。这种学习方法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核心就是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体现在若干个任务当中,使学生通过对任务解决的过程,掌握理解新的知识点,并且学会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首先应该通过对教学或工作目标的任务分解(化成若干个中小任务)和情境的创设,师生互动开展学习。在设计项目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任务的设计要体现“学生为主体”。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兴趣热点等特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任务设计紧扣教学目标。设计的任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的目标和本专业的职业要求,要构建在学生已学的知识与技能上,又涵盖将要学习的新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3)任务的设计要难度适中。如果任务的难度过高,大部分学生无法完成,那么既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任务的难度过低,则会影响成绩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实施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要求把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经过思考和讨论,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常见教学步骤可以分为:完成任务——任务评价——明确任务——设置任务如在进行《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一章的教学时,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设置任务。这是教师备课时的重点工作。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班级学生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任务设置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二阶段:明确任务。教师讲解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完成任务的思路。在上本章课程之间,同学们已经接触了不少交通事故案例,对于分析交通事故的成因和探讨如何解决交通安全问题非常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的自己的想法,只是有些想法过于简单,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研究。教师在完成理论讲解后,要指点学生进一步地明确任务,形成以下教学过程:
1.(任务一)我们身边的事故多发点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道路是按照国家规范设计的还会出现事故多发点?
2.(任务二)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因素到底有哪些?这些因素可能会造成什么类型的交通事故?涉及的知识点:道路的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道路交叉口等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二、导学案教学法需要大量教学实践,“临时抱佛脚”
很难体现出好的效果大约两年前,笔者作为评委参加了一次教学比赛。那次参加比赛的很多选手采用了导学案。但我发现这些教师实际上没能真正利用这些导学案,很多教师采用导学案只是在追求形式。说直白一点,就是这些教师平时授课根本没有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所以这次他们即使设计了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方式,但因为他们对导学案教学法陌生,导致他们使用的这些导学案只能相当于课堂练习题。导学案教学法绝不是仅仅在课堂上使用教师编制的思考与练习题那么简单。走进如今的多媒体课堂,不管是思考还是练习环节,教学课件完全能胜任,如果没有其他教学意图,仅仅设计思考与练习环节的导学案确实实用价值不高。笔者认为导学案应该是引领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独立发表见解,再通过课堂讨论或教师总结形成正确结论的一个平台。和教学课件相比,其重在引领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所以如果教师平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是为了追求形式而采用导学案式教学,大多只能是画蛇添足,根本起不到导学案应该起到的作用。
三、导学案应该涉及预习、授课、课后巩固等多个环节
大约一年前,笔者开始关注教育资源网站中的导学案。这时我才发现采用导学案式教学的学校已经越来越多,有的学校的导学案质量不错,各校的导学案内容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很多优秀的导学案涵盖了学生课前的预习、课中的深化理解、课后的巩固提高。这个结构和很多教辅用书相同,但不同的是其和教师教学意图的高度融合是教辅用书无法相提并论的。一份好的导学案应该贯穿教学过程,绝不是一张课堂练习卷。导学案应该是引领学生学习的框架;导学案应该和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导学案应该是教师授课的有力补充与延伸。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是导学案的课堂教学部分,也应涵盖新知识点导入与设疑、学生探究与总结、课堂巩固与体验等环节。
导学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剧本”,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活动方案,是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真理的载体。导学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直接决定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但笔者在实践和观察中发现一些导学案存在学习目标简化弱化、学习内容有骨架无血肉、容量过大加重负担、要求统一忽略学生差异、重知识传授轻学法指导、以“案”代“本”脱离教材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导学乏力。笔者针对导学案导学乏力的现状提出矫正措施,以期与同行交流共勉。
1.学习目标简化、弱化
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只是抄袭教案和课标中的知识目标,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变成了一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认为空洞被简化了,思维训练等能力目标浅化为知识传授,对知识的生成、联系、运用认为多余给省略了。例如,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中只有知识目标,没有“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的情感目标。
导学案要充分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结合学情确定恰当合理的学习目标,从而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必不可少,要注重思维过程和推理过程的学习和体验,如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假说―演绎”的思维推理能力。要最大限度地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和习惯。
2.学习内容有骨架无血肉
导学案只有知识和试题的罗列,没有补充与学习相关的铺垫的材料,缺少知识间的逻辑联系,缺乏有效的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趣味性不强,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些试题抄录或改编一些老旧题,缺少变化,没有新奇感。
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导学案的设计是这个定位的诠释。导学案要为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设置合适的阶梯,创设必要的情境,加强生物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增添生物学科的趣味性,选取试题要新颖,学习活动方式要多样,等等。如在教学“基因的分离定律”时引导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孟德尔选择豌豆做实验材料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从而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又加深印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导学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还是学生自编自演的“课本剧”。
3.容量过大加重学业负担
导学案不给学生充足的预习、练习时间,题量偏多偏难,一堂课做不完,课后没时间做,导学案成为生物教师逼迫学生做题的工具,徒增学生负担,导学案成了压在学生头上的又一坐大山。
如何让学生轻松用好导学案?首先导学案要“减肥”,问题和练习要精选,习题不宜过难,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生物必修班的内容不留课后练习。每课时导学案内容以16K正反一张纸为宜,力争堂堂清,不留尾巴。其次导学案要提前发放,每周的学习计划要让学生明了,从而充分利用课余及早晚自习时间安排预习。
4.要求统一忽略学生差异
导学案设计普通班与重点班一样,成绩优劣一样,不同认知程度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统一“齐步走”,练习没有区分度,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如同样是“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在不同的班级就要做不同要求,普通班学生要加强直观教学,重点班学生要多辨析。
导学案的设计要立足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能较轻松地完成来分配时间,这就要求导学案要根据不同班型不同学生在内容上、环节上、数量上有一个区分,要让优秀生“吃饱”,后进生“吃了”,要对整体课程计划、教学进度、学生掌握程度把握准确,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生物教学成绩。生物选修班的优秀生,课内“吃不饱”的,应适当的课外拓展、探究,如让他们利用校本课程,发展特长;或开出书目,引导发展。
5.重知识传授轻学法指导
导学案只有知识不见学法,只有大量的试题无有效的方法指导,知识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堂堂讲学案,节节做试题,学生活动单一,没有及时有效的学法指导,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生物的兴趣。
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中,与“学什么”相对应的应该有“怎么学”的指导。如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课中知识点繁多,学生没有头绪,这时导学案要给予学法指导:教材内容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的顺序构建框架体系,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展开讨论,削枝强干,重点突出,内容简洁流畅,便于学生根据孟德尔的探索进行思考和从实验中领悟科学的方法。导学案设计要着眼于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将培养能力落到实处。
6.以“案”代“本”脱离教材
有的导学案以“案”代“本”脱离教材,有的补充了大量的课外内容而将教材束之高阁。导学案只是学习教材的“扶手”,是为用教材服务的,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课本。
参考文献: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的目标,集中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二、组织领导
大队成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XXX大队长任组长,大队其他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中队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X副大队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督导检查。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公路营运车辆的安全管理。“五一”节前,各(科)室中队要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突出客运企业、客运车辆、客车驾驶人这三个重点,加强对公路营运客运安全管理。督促辖区客运企业对9座以上大中型客运车辆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技术检查,特别是对车辆的制动、方向、轮胎等部位要严格检查,检查结果要由企业负责人和有关业主签字,做到事故隐患早发现、早排除,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坚决不允许从事客运。(责任单位:各(科)室中队)
2、严格大、中型客运车辆驾驶人的资格审查。对交通违法记满12分或发生重大以上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客车驾驶人,在按规定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前,一律不得驾驶车辆,坚决把事故隐患消除在上路之前。(责任单位:车管科)
3、认真排查整治危险路段。各(科)室中队要切实吸取“4.11”交通事故深刻教训,对辖区道路临崖、傍水、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路面损坏以及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标志、标线不全危及交通安全的路段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排查情况要在29日前书面报送秩序科,秩序科要立即书面报告市政府,同时提请有关部门尽快整改到位。确实一时难以整改的,应提请政府采取临时应急措施,设立明显的提示或警告标牌,增加人力维护和监管,责任单位安排警力,严加防范,确保安全。(责任单位:各(科)室中队)
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是保障轨道交通远程指挥调度、灾难救援、安全运营的至关重要的通信子系统,对提高轨道交通运输的效率和运营安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发展和业务需求不断增多,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线通信技术不断更新,多种无线通信制式在轨道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无线通信业务类型
按用途类别:可分为车地无线传输业务和非车地无线传输业务;其中车地无线传输业务指的是关乎在线运行的列车与地面之间实时的信息交互业务。按需求类别:可分为专用业务需求和非专用业务需求;其中专用业务需求指的是轨道交通内部系统及内部工作人员之间所开展的无线业务。按安全类别:可分为生产安全信息网业务和非生产安全信息网业务;其中生产安全信息网业务指的是关乎列车安全运营的业务。按无线传输方向类别:可分为单向业务和双向业务;其中单向业务指的是该业务是只单向传递(从终端至基站或从基站至终端)。
2无线通信业务简介
(1)信号系统业务。该业务指根据列车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运行的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对列车运行速度及制动方式等状态进行监督、控制和调整的业务信息。(2)PIS紧急信息文本。该业务指地面PIS服务器通过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传送给车载PIS终端的紧急文本信息,实现在火灾、阻塞及恐怖袭击等非正常情况下,通过PIS系统提供动态紧急疏散提示。(3)列车运行状态监测业务信息。该业务指列车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将传感器采集到的列车关键参数通过车地无线传输系统传送到地面监测中心,同时中心反馈确认信息至列车。(4)列车车载视频监控业务。该业务指将列车驾驶室、客室的视频监控图像通过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传输到地面控制中心,进行集中监控。(5)PIS视频业务。该业务指由地面将视频或图像信息通过车地无线系统采用广播或者组播传输到客室内播放。(6)专用无线集群调度业务。该业务是指线路运营、应急和维护等需要的各种语音和数据呼叫通信和管理业务。(7)车辆段/停车场的数字平面调车业务。平面调车是在车辆基地平面牵出线上进行的调车作业,平面调车任务的完成是通过调车长及调车员等作业人员之间的通信来实现,通信内容包括语音通话和调车操作作业指令传送。(8)公安及消防无线通信业务。轨道交通公安及消防无线通信系统是是地面公安(消防)无线通信网络通信能力的重要补充,是地面公安、消防无线通信系统在轨道交通指定范围内的延伸。(9)车辆智能化信息。车辆智能化信息的车地无线传输是指将车载所有的MVB数据全部传输到地面,它主要由列车:硬线IO数据,各系统的状态数据(车辆信息、牵引数据、辅助数据、车门系统、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火警系统、车载PIS系统等)及三级故障信息等组成。(10)乘客WiFi上网业务。该业务指安装了WiFi上网系统的列车,乘客可实现在列车上连接WiFi信号进行无线上网。(11)400MHz数字对讲业务。400MHz数字对讲系统由专用数字集群系统(PDT、DMR等)的常规专用信道组成,在各车站/场段设置固定电台,运营、保安、保洁等人员分别采用各自的信道进行无线集群通信。(12)民用通信引入业务。民用通信引入系统是将地面移动信号引入到轨道交通工程的地下空间,用于满足运营商公共无线信号在城市轨道交通内的延伸和覆盖,为乘客、工作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公用移动通信的服务。(13)地面城市无线政务网业务。城市无线政务网引入到轨道交通工程的地下空间,实现全市数字集群地上、地下一张网,从而为全市相关部门提供在一个地上、地下统一的指挥调度通信网络。
3无线通信业务归纳总结
实验学案的一般组成应包括学习目标、实验过程、学习检测三部分。
学习目标要明确,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落实。这一部分还包含有学习重点、难点,主要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即学习准备。
实验过程可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一一制定计划一一实施计划一一得出结论一一表达和交流”这种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来设计。
学习检测是为巩固所学知识以达到学习目标进行的练习。选题要力求典型,有梯度,力争全部学生均能完成基础题,优秀学生能完成拓展题。使各类学生均可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要激发学生这种内在的动力,需要一份让学生感兴趣的学案。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学案的设计应在上述基础上有所创新: 1、加入情境内容 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解一些知识点时,结合当时热播的电视剧中的人物,创造出浓厚的情境氛围,学生很快就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想了解当中的原因,也就有了做实验的兴趣。 2、结合生活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 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重要手段,其设计是学案设计的关键环节。问题的设置不仅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还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循循善诱,层层深入。如上课对一些知识分析时,我先让学生思考,继而提问,联系生活,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一步一步完成实验。
二、教师的引导是“学案导学”的关键
导学的目的,就是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引导出学生潜藏的且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联系和能力。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来说,导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少教,“不教”,让学生针对问题多思考,多交流。导学是让学生能在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交流,主动应用的学习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自我”得到充分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的五个阶段中,教师的引导是关键。 1、示案导学阶段 教师把学案发给学生以后,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阅读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并激发学生的思考。 2、引导讨论阶段 在学生确定研究的问题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问题,然后巡班指导,并在这个时候进行个别的辅导,提醒学生做好学案的记录。
学生的分组要提前做出干预,确保组员的层次性,提高分组讨论的效率。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尝试解答学案中提出的主要问题。 3、集思广益阶段学科教育
如果小组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集思广益,在全班的讨论中提出这些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每一小组把未解决的问题由代表提出来,这个时候老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通过“互问互答”的环节。让已经解决此问题的小组做一次“老师”,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教师适当补充点拨,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巡堂时的准备,快速确定要讲的内容,抓住问题要点,层层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互问互答”环节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既加强了小组间的合理竞争,又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归纳巩固阶段 教师根据课堂学生实验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通过梳理概括,总结在学案上,使知识系统化。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以创新为本的价值理念,注重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5、迁移应用阶段 教师要善于在总结阶段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引导学生通过习题训练迁移获得新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这个阶段是学生是否理解实验目的的检验,更是一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时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要创设民主的氛围,倡导自由讨论。
(2)在“互问互答”环节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在一位学生发言后,允许其他学生的补充,或者请另一位学生来判断前一位学生讲得对不对,为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可以要求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要说明理由。
(3)教师要充分备课且对课堂有较强的驾驭能力。自由讨论的课堂不同的意见较多,对教师的调控能力及知识修养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处理“放”与“收”、互问与互答、主题与个性化问题等几方面的关系,既要使学生各抒已见,又不能干扰课堂正常进行,更不能偏离主题,要做到课堂秩序活而不乱,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实行学案教学的意义
1、实行学案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提高课堂利用率,减少学生分神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读、写,还要记、思、答,多种感官齐参与。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一、实施“学案导学”教学策略的原则
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学案的编写。在编写学案的时候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目标性原则。即学案的编写要严格地根据课标的要求来进行,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整体性原则。即学案的编写必须考虑到学生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学习和课后的复习,以利于他们的预习、学习和复习为原则;
第三、层次性原则。即学案的编写一定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要让学生能自主地进行学习,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要用这种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探究。同时要兼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二、“学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学案导学”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考试的要求,编制出指导学生每一课时助学方案,称之为“学案”,通常要提前一周印制完成,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讨论交流,并在“学案”上作相关的学习记录。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先学习掌握;剩余部分在课堂教学讨论中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案的编制思路及整体框架:
【课标要求】指明新课程标准对此部分内容的要求,明确教学及学习目标;
【导学求思】自然导入新课:或通过复习旧知识、承上启下进入新知结构;或利用有意义的问题导出新课;或采用类比、推广等手段自然进入新知结构。总之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书中淘金】学生看完书后,对基本知识、方法进行填空;或者是对相关公式、性质、定理的适当推导;此处是学生自主探究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或其根源的重要栏目,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探究过程与问答。不能只是一些生硬的知识的填空。
【双基训练】设计3-5个紧扣课本的基本题目让学生解答,检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范例剖析】设计3-5个典型例题进行分析、讲解与点评(基本题目可不给出解答过程,留空白,先让学生分析、解答。每个题后都要有“归纳点评”)
【思悟小结】对基本知识、思想方法、规律进行总结,对教法、学法及易错、易混点进行反思;
【双基测评】设计一组层次得当的题目测试学生,了解学生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找出问题,不断完善。
【能力培养】设计2-3个综合题供有余力的学生(主要是尖子生)进行训练,提高综合能力。
三、“学案”的形成过程
(一)在集体备课时(单独分配任务、大体研讨内容)[第一次集体备课]
(二)第一次个性化备课:
主备人在平时认真备课,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然后交给备课组长、学科负责人检查。
(三)第二次集体备课和第二次个性化备课:
在集体备课活动时,集体讨论并修改完善通案和个案。
(四)第三次个性化备课:
上课应用前,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通案和个案,在上课后进行课后反馈的书写。
(五)装订上交:
每周五按上课次序装订,由备课组长上交到教导处。
(六)检查评比:
由备课组长检查通案的数量、个案的质量,并写好检查记录和总结。
(七)整理归档:
形成个人管理档案袋(将个人备课归入个人档案袋)和教务管理档案袋(将集体备课记录、通案备课检查、评比记录等归入教导处管理档案袋)
四、“学案”的使用要求
由于“学案”的编制还不是很完善,并且课堂态势也不断变化,因此在使用中要因材施教,合理运用,灵活对待。
(一)自主探究。依据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在学生预习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合作交流。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基础内容,但“学案”中问题不一定全部解决,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针对“学案”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交流,确保课堂教学效率。
(三)巩固练习。“学案”中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应注意多做案例、多设疑,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知识。评讲时教师围绕学生疑难点、重点、关键点提问、追问、反问。
五、“学案”实施效果
(一)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具体内容。
(二)能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三)能更好地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