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旅游文化论文

旅游文化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3 11:22: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旅游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旅游文化论文

篇1

1.“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HeavenlyHeightGrotto)通天岩风景名胜区位于赣州城西北6.8公里处,交通便捷,景区面积6平方公里,古树参天,林木繁茂。通天岩洞巅有一窍通天,故曰“通天岩”。通天岩石窟开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至今保留着唐朝至宋代的石龛359尊,宋代至民国的题刻128品。摩崖题刻中,王阳明的五言律诗“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雨林日初暮,明日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归。”对其后的题刻影响极大,唐帮佐的题刻其书法笔力沉雄刚健,气势飘逸洒脱,堪称是书江艺术的极品。通天岩的真草隶篆、帧帧书法、诗词记联、幅幅文字皆文化精藏、艺术宝库,悬崖峭壁上的摩崖造像大多是佛家弟子形象,一个个生动逼真的形象似要破壁而出。在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下,保存这样完好的石窟造像,真是个奇迹,加上通天岩是我国最南端的石窟寺,故这里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景区有观心岩、忘归岩、双虎岩、翠微岩、通天岩五大岩洞,岩曰“通天”,稻米源源流山窍,奉养真心普陀修身养性,万载不竭;崖号“忘归”,砻糠沙沙出岩缺,惩罚贪婪佛徒,传说中的“和尚心大吃砻糠”故事由此而来;“龙树王金龙双虎岩”,猛虎栩栩如生兮,神龙腾云驾雾,形态传神。通天岩景区的望江亭,合章贡二江融赣水,无限妙景眼底收。景点处处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迹丰富,波、阳孝本、王阳明、蒋经国等历史名人也曾在此留下众多遗址、题刻。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坡途经赣州时,前往通天岩探望阳孝本。当年,阳孝本、坡在寺院左侧的房前种下铁树一棵以示两人的友谊,现铁树长势繁茂年年开花,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留影。另外,他们还在大殿旁的“一滴泉”处饮茶对歌,互取其乐,述说经历,赋诗翩翩。坡推崇阳孝本超然尘世之外“道不二,德不孤。无人所有,有人所无。”,并诗赠阳孝本曰:“室空惟法喜,心定有天游,摩诘原无病,须洹不入流,苦嫌寻直枉,坐待寸田秋。虽未麒麟阁,已逃鹦鹉洲。酒醒风动竹,梦断月窥楼。众谓元德秀,自称阳道州。拨葵终相鲁,飘然不系舟”的词句,现存通天岩。

2.“中国唯一保存至今的宋代砖墙”---赣州宋城墙(GanzhouSongDynastyWall),宋古城墙位于赣州老城区沿章江和贡江的岸边,全长3664米。赣州古城设置于西汉初年,于东晋时将城址确立在章贡二水之间,构筑的是土城。北宋嘉祐年间,开始用砖石构筑城墙,经历代修葺,保留至今,成为我国唯一的宋代砖城。赣州古城墙不仅具有良好的军事防御功能,同时还具有抵御洪水侵袭的防洪功能。登临赣州古城墙,不仅能近观江景、远眺山色,一路走来,在城墙的西段可游览郁孤台、蒋经国旧居;在城墙的北段可游览八境台、八境台炮城,龟角尾公园,中国第二大的鼎;在城墙的东段可游览涌金门、建春门古浮桥、灶儿巷、文庙等文物景点。

3.“省级重点风景名胜”---赣州郁孤台(GanzhouYuguPavilion)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隅的贺兰山上,山以诗闻名,诗以楼传今。郁孤台有3层,高17米,雕梁画栋、甚为壮观,为赣州一大名胜,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很多,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问鹧鸪。”一词最为著名,传古千咏,激励了无数的爱国志士。慕名来游览郁孤台的人络绎不绝。

4.“客家文化的福地,休闲度假的天堂”---五龙客家风情园(WulongHakkaFolkCustomPark)赣州是客家的摇篮,五龙客家风情园就位于赣州东南部,与赣州客家文化城隔江相望,占地面积1380亩,绿林800亩,是一个以生态为主题、以客家为品牌、以龙文化为底蕴、集休闲游乐、旅游度假、会展科教、青少年道德培训基地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篇2

引言 

攀枝花市,四川省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被称作阳光花城,座落在四川西南角,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处。自1965年建市以来,城市建设已形成规模,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独具风味的饮食,浓郁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文化,成为独树一帜的旅游品牌,成为攀枝花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文化的翻译工作是使对外宣传资料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 也是一个城市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体现。如何让攀枝花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攀枝花, 有效开展招商引资、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针对目前攀枝花市独特旅游资源的英译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将极大地促进攀枝花的对外交流合作和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但是由于中英旅游文本中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其不同的审美、价值观及风俗习惯等中英旅游文本在提供信息方面亦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在功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英旅游文本的不同点,,旅游文本的翻译应以游客为中心,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导向,最终达到旅游文本的诱导目的。可以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直译、增译、省译、类比等,以期增强旅游文本译文的可读性,最终有效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和目的。 

一、攀枝花特色地理地貌的英译 

攀枝花地处攀西裂谷中南段,属浸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地质构造复杂,森林覆盖面积大,喀斯特地貌分布广,裂谷、温泉、溶洞、瀑布和河流比比皆是,为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对于对于攀枝花特色地理地貌的英译方面,张沉香(2007)对于术语的国际化, 提出应“适当加大音译比例”,“促进国际合作和科技发展”。 

音译不仅能够达到简洁和透明的作用,还是保存源语文化的最佳途径。尊重术语体现的文化而采用音译的翻译方法也是现代术语翻译的一个趋势。以攀枝花地理地貌“喀斯特”为例,就是采用的音译方法现已被学界多接受,然而它却曾被中国学界采用意译的方法改译为“岩溶”。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世纪初由中国学者确定的“天坑”,即西方地理学学术话语中的“特大型塌陷漏斗”所描述的地理样貌,在攀枝花也是数量众多,大小不一。2005 年起,“天坑”这一定名获得了国际喀斯特学术界的一致认可,汉语拼音 “tiankeng”开始国际通用“喀斯特”在中国和 “tiankeng”在国际学界的最终被接受,这体现了两个属于名词文化内涵的保留,以及音译在学术文化界的认同。 

攀枝花非常有名的“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主景区距泸沽湖116公里,距丽江376公里,沿省道216线(稻攀路)前行可达稻城、亚丁,景区景观由天坑地漏、岩溶景观、高山草甸和彝家风情等组成。关于“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的英译资料“Gesala Ecotourism Area as a part of the Golden Triangular Tourism Area of Daocheng, Lijiang and Panzhihua is located at the juncture of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s.”该译文首先介绍了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的地理位置位于稻城,丽江和攀枝花旅游金三角,位于川滇两省的交接处。 “ It is not only the south gate of the Great Shangri-la of China, but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unshine Ecotourism Area in west Panzhihua City.” 此句则强调了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的重要性,为中国大香格里拉的南大门, “the south gate”则运用了英语中隐喻的修辞手法  “metaphor” ,非常生动形象。 

篇3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美对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种定义。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Burnett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从沈诗中看,旅游在当时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览的意思了。从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间中有目的的活动,到异地他乡去旅行游览。远古时代,人们为了争取最佳生存空间,采取了种种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们在崇拜远方的心理的驱使下,怀着对异地的憧憬,不知不觉迈出了旅游的第一步,从此一发不可收。近现代意义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此,人类的旅游活动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旅游业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旅游,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和文化的关系

2.1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

2.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但是,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3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地学、旅游教育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和专业,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如主要体现在行、吃、住、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中的特色文化。对旅游者来说,旅行游览、食宿、服务、旅游环境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旅游活动。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市场、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因此,旅游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旅游要发展就必须与文化联系在一起。

3.湖北省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旅游文化性竞争日益激烈,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繁荣经济,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潮流。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省在人文资源的开发上面明显不足。

3.1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与开发错位。

湖北省自然风景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博大精深。但是,从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全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赋存状况存在着错位现象,一是在资源开发种类方面,各地更注重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人文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二是在资源及其开发的匹配方面,全省旅游行业与资源开发的匹配现状不理想。湖北省目前的旅游行业开发层次主要是基本层次,提高层次的开发薄弱,专业层次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

3.2旅游产品同质化、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看,全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旅游产品。由于对资源特色与开发方向把握不够,出现了较严重的旅游产品同质化和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各地的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

4.发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对策

4.1充分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湖北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内涵;要特别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整体旅游形象不够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2加强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作为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

4.3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

篇4

(一)原生态生态系统功能的丧失。正如前文所述,民间音乐的原生态生态系统是基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的,与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诸因素紧密相关的功能生态系统,其中,功能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原生态的状态下其功能极其多样,因而,就存在极其多样的子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群。但是,一旦其中的某些功能丧失,将会导致相应的子生态系统的消亡,从而导致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群的萎缩。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恰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诸因素之间的格局形式,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的许多事项不再需要依靠音乐就可以完成,因而导致民间音乐功能大量的丧失,如高速运载工具的出现,机器设备代替了人力和畜力,指挥生产、协调劳动动作和鼓舞劳动热情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就丧失其功能;现代通信设备的运用,缩短了人们时间、空间和心理距离,以歌(乐)传情、传信、传授生产生活知识的功能丧失;现代科学技术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体自身的能力,破除了诸多的迷信,众多用以主持仪式的音乐丧失其仪式功能,等等。随着这些功能逐渐丧失,与之相应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也就随之消亡。接着,随着这些子生态系统逐个消亡,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群也就渐次萎缩。

(二)原生态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异。一方面,民间音乐原生态生态系统的功能在丧失,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在消亡;事实上,另一方面,民间音乐又企图从别的地方寻找出路,生态系统又在转化其功能,这就出现了功能的变异。显然,变异产生的前提,是原生态功能的丧失,我们将变异前后生态系统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就能找出其变异之所在。第一,原来丰富的企盼(动机),诸如希望顺利完成劳动、风调雨顺、找一个称心如意的伴侣、家宅村坊平安、老人长寿、小孩顺利入睡、获得娱乐放松等,均已萎缩,有些已不复存在。如果要讲有所企盼的话,那就是趋利的商业动机——希望挣钱,原来那五花八门的企盼都萎缩为这一个希望,它所表现出来的物质外壳是对民间音乐进行包装。第二,原来的各种场所,如荒山旷野、牧场草地、田头地角、路口水边、祠堂庙宇、家堂香火、喜堂灵堂、街头巷尾等,均不复存在,萎缩成一个方寸的空间——局限于舞台之类的一个划定的表演空间。第三,活动的参与者产生了分化。原来所有在场的人员均为参与者,其中有操作者,没有表演者和观众的称谓,而现在分化出表演者和观众,其泾渭分明,参与者萎缩成操作者(即表演者)。第四,原来丰富的活动项目和音乐程序,如仪式中的哭嫁贺郎、超度亡魂、驱灾解难、祝寿等项目,大为简化,并且从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表演,萎缩成一种残缺的标本。第五,原来那众多的目的也萎缩成一个“获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相关因素的变异之大,在这些变异后的因素作用下,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必定产生变异,原来由众多企盼所生成的、要达到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众多目的之众多功能,萎缩成一个简单的“获利”功能。

(三)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的产生。由于上述民间音乐生态系统各相关因素和功能的变异,民间音乐生态系统必须产生变异,将变成为:包装(商业动机)表演空间表演者和观众表演和观赏获利从整个过程及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它们已经严重的脱离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的实际情况,不再是原生态的生态系统了,在本质上它是一个追逐利润的商业运作系统,那种原生态的功能性已经完全丧失,相反,其功利性是主要的。我们把它再进一步浓缩,就得到:包装(商业动机)表演获利这个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这一民间音乐的运作系统是一个以商业动机为驱动力的系统,因而,是一个以功利为主的生态系统,在此,我们将变异后的民间音乐生态系统称作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在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中,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那些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业已消失,它缺乏子生态系统,因而没有其生态系统群。

二、生态系统在旅游文化产业中的重建

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在其功能性丧失,生态系统群严重萎缩的情况下,走进旅游文化产业,企图依附旅游文化产业以延续自己的生命力,重建新的生态系统,就目前的现实而言,如果任意发展的话,那免不了是一个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的出现。摆在眼前的事实说明,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人为的过程,建构怎样的一个生态系统能够做到既有利于民间音乐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发展,又能利于旅游文化产业维持恒久不衰的效益,能做到二者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一)民间音乐功能变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生态系统的时候,首先应该理清一个问题,即我们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生态系统?是恢复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是帮助构建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还是来一个折中,构建既原生态又变生态的合二为一的某种系统?还是别的某一种系统?这是颇值得探究的问题。

1.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不可恢复。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是经过千百年来民间音乐的传承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它的功能性决定其系统的运作,一旦功能消失,系统即停止运作,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导致诸多民间音乐的功能消失,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的丧失是正常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我们要充分地认识这一点,必须明白的是:我们总不至于为了挽救一些原生态民间音乐的乐种,将历史倒退过去,让一部分人停留在业已过时的岁月里,不让他们享受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在这方面曾经有不少的探索者做过实验,他们模仿自然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做法,历尽千辛万苦保留或者恢复原生态的环境,建立或保护原生态的村寨,对一部分民间音乐的操作者、物品和场地,进行类似封闭式的保护,然而,这些被保护的人认为自己落后,渴望住现代化的洋房、听流行音乐和穿时装,渴望使用现代化的物品。这证明了一个事实: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在功能丧失以后不可恢复,所以,要想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是根本不可能的。

2.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危机四伏。既然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在功能丧失以后不可恢复,那么,就让它随目前的现状左右,成为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这样是否可行?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就现在的状况来看,许多项目的经济效益相当不错,呈现出一定的繁荣局面。但是,它们大多数注重的是眼前利益,没有注重对民间音乐文化价值的研究和挖掘,多有肤浅的破坏性的开发利用。事实上,大家一同追逐利润,项目雷同和重复,没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支点,会对民间音乐价值造成很大的破坏,最终,导致民间音乐更快地消亡,与此同时,相应的旅游文化产业也难以为继。可以说,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显现的是眼前的功利,而并非长远的利益。它只能在“包装(商业动机)表演获利”这个框架下运作,不可能作为民间音乐和旅游文化产业二者可持续发展之可以依赖的运作系统。它隐藏着较多的危机。

3.能否构建既原生态又变生态的合二为一的某种系统?这个合二为一的思路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其合理性在于:民间音乐要生存,就要保持其生原生功能生态系统的特点;要它在现实的情形下存活,就要保持它变异后的变生态功力生态系统的特点,使其系统同时满足二者的要求。按照理论上来讲,它是有可能的,实际当中是否可行,那当然需要事实来证明。但是,原生态功能的丧失,不可能恢复,再者,原生态和变生态二者之间的调和,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一个很艰难的转换过程,看来,这个二合一的产物降临的可能性比较小。至于别的某一种生态系统的建构,肯定是有可能的。

(二)再生态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现在我们考虑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生态系统的问题。这里先提出一个狭义的专业音乐生态系统,这是排除音乐与自然和社会等诸方面的功能,单就音乐自身而言的整个音乐活动过程所构成的一个系统。它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个方面,是由作曲者、作品、表演时空、表演者和欣赏者、表演和欣赏诸因素构成的一个小范围的生态系统。即作曲者作品表演时空表演者和欣赏者表演欣赏一般来说,专供欣赏的音乐艺术活动,即遵循这个系统进行运作。在这个运作系统中,维持系统运作的关键性因素是欣赏者的欣赏。这个运作系统与原生态音乐的原生态功能没有关系,它们主要是一种艺术的审美活动。假如我们把民间音乐拿到这个系统内进行运作,那就能够排除其受原生态功能的制约,就很容易避免随其原生态功能丧失而消亡的问题。其实,旅游文化产业中包含着颇相类似的运作环境,我们只要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的视角去审视,就能够将其转换成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相类似的形式。

在旅游文化产业项目中,其作曲者是一个隐性的因素,为民间无名艺术家;作品为民间音乐项目;表演时空中的空间由专业音乐的音乐厅、舞台转向为旅游景点的表演场所;表演者变成了民间音乐的操作者,他们的表演给游客观赏,游客是观众。其运作系统为:民间音乐项目旅游景点民间音乐操作者和游客表演欣赏在这个运作系统中游客就是欣赏者,维持系统运作的关键性因素是游客的欣赏。由此可知,旅游文化产业中的民间音乐可以参照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运作,这样,就能排除原生态功能这种致命因素的控制,会有更多活态的潜力可发挥。当然,这个运作系统还得遵循旅游产业的运作规律。旅游产业的运作规律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一般的运作原则是:投资产品打造产品消费获利目前,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就是按照这个系统运行的。这个系统强调的是产业的一面,旅游部门通过表演获取收入,是最终目的,是推动系统运作的根本动力。如果从民间音乐功能变异的角度考虑的话,实际上就是一个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那么,它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及其相类似的运作系统存在哪些相通之处呢?现在,我们将二者各因素做一对照:在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运作系统中,“产品打造”就是打造“民间音乐项目”;“产品销售”就是“表演”和“欣赏”;其中的“投资”和“获利”,在专业音乐生态系统中作为因素是存在的,但不是那么突出,不具有显性特征。

这样,二者就具有了一致性,因而,就具有转换的基础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旅游产业的运作系统,具体地说是把目前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通过转换其着重点,强调其专业音乐生态系统功用的一面,就能够转换成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相类似的形式。这种形式把旅游产业的运作系统、民间音乐的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和专业音乐生态系统三者结合为一个整体,具有综合性的功用。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它能排除原生态功能这种致命因素的控制,为民间音乐的活态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虑在旅游文化产业中建构一个什么样的民间音乐生态系统。我们要建构的关于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民间音乐文化和旅游文化产业双重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系统。它既要满足民间音乐活态保护和发展的要求,又要使旅游文化产业良性运作,我们必须把此二者结合起来。基于上述的分析,其关键主要在于,借助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的特征,建构起与之相类似的运作系统。然而,单是做到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的运作方式用于文化,要谨防肤浅地理解文化,谨防对文化价值的破坏和伤害。这在原生态民间音乐功能变异的过程中,是有很深刻的教训的。因此,必须投进科研和教育,发挥研究者和教育部门的作用,从保护文化价值的角度切入,保住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代表性的风格特征,保住其珍贵的文化价值,方能保证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双重可持续发展。综合上述诸方面的因素,我们专门为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构建一个生态系统:科研(文化价值动机)民间音乐项目旅游景点研究者、表演者和游客研究、表演和观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获利在这个运作系统中,首先以科研为开路先锋,探究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代表性的风格特征以及文化价值,这是整个系统的动因。

旅游景点是民间音乐操作的场域。参与者大概由四种人组成:一是民间音乐的研究者;二是民间音乐项目的策划主持(包括程序和音乐的改编)者;三是旅游产业中民间音乐的操作者——表演者;四是游客(观者),他们在特定的情况下有相容的关系。其活动的过程包括研究、表演和观赏三个方面的过程。最后的目的是达到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并获利。整个系统的运作过程起因是文化价值的挖掘,目的是文化交流和传承,并在此基础上获利,其核心是文化价值。从整个过程及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它虽然脱离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的实际情况,不再是原生态的生态系统了,原生态的功能性已经完全丧失,但是,它却保留了原生态民间音乐本质特色和精髓,能够按照专业音乐的生态系统进行运作,并且包含着产业运作方式,因此,它是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全新的生态系统。我们把它再进一步浓缩,就得到:科研(文化价值动机)研究、表演和观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获利在本质上,它是一个以文化价值为内核的运作系统,这个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这一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运作系统是一个以文化价值动机为驱动力的系统,是在民间音乐通过功能变异后,在融合功能性和功利性生态系统的因素,兼顾民间音乐本身的传承和旅游文化产业的良性运作的双重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生态系统,对于濒临消亡的民间音乐而言具有再生的意义,因此,可以称作民间音乐再生态文化生态系统。

篇5

(二)满族旅游文化的特点满族旅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满族民俗旅游形象可以定位为“雄风八旗,关外古韵,民俗之旅”。满族人主食以谷物为主,味道通常以甜、酸为主,面食以饽饽为主,萨琪玛是满族最有名的一种饽饽。此外还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满族包饭,用白菜叶或苏子叶包上大米、糯米或小米等,加上其他蔬菜,配鸡蛋炸酱或肉包好。满族人常吃猪肉,不吃狗肉。比较著名的菜有“大锅肉”、“白肉烫饭”、“白肉血肠”等。满族的传统服装为袍衫、马褂、靰鞡鞋。满族女子素有“一耳三钳”的习俗,即一个耳朵上扎三个耳孔。渔猎出身的满族人民酷爱各种体育项目,包括骑射、布库、猎鹰、冰嬉等。八角鼓是满族的原创曲艺,鼓身源自八旗军鼓,八角形状,以木为框,单面蒙着蟒皮,周围嵌着响铃,下端有装饰的穗儿,还有象征八旗的黄、白、红、蓝四种颜色。八角鼓的唱本以《西厢记》、《聊斋志异》、《三国演义》等名著中的典故为主。满族的传统节日有来源于汉族习俗的春节、端午节,还有满族文化固有的添仓节、绝粮日和颁金节等。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为添仓节,满族人将煮好的高粱米饭放在仓库中,上面插一只用秫秸编织的小马,象征着马驮粮食,丰衣足食。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六为绝粮日。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三为颁金节—满族的诞生之日。

二、蒙满旅游文化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作者在对蒙满旅游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由于民族文化差异及地域差异,蒙满旅游文化的英文资料有限,并且在译者的汉英翻译过程中很难实现对等的翻译,在语言、文化、交际层面难免会存在一些困难。

(一)语言维层面适应性选择转换作者在搜集整理的资料中发现语言维层面的错误主要集中在两种语言转换时出现的单词拼写错误、专有名词滥用、语法错误、格式错误、中式英语错译等方面。原文:Manchupayshighattentiontoetiquette.Theycherishingthetraditionofrespectingtheoldandlovingtheyoung.Theyworshipcows,andmagpies,maidsoftheHeavenlyGoddess.修订:Manchupayshighattentiontoetiquette.Theycherishthetraditionofrespectingtheoldandlov-ingtheyoung.Theyworshipcows,andmagpies,maidsoftheHeavenlyGoddess.此外,由于文化差异和译者理解的偏差,往往会出现一些词的误用。例如“大召庙”的翻译为“DazhaoTemple”或“DazhaoLamasery”。其中tem-ple指的是庙宇,寺院;神殿(abuildingusedfortheworshipofagodorgodsinsomereligions);lamasery指的是喇嘛庙(amonasteryoflamas)。众所周知,大召寺是闻名的喇嘛寺,所以地道的说法应为“DazhaoLamasery”。为了避免语言维层面的错误,要求译者不仅要了解蒙满文化,也要熟悉英语语言文化,了解两种不用文化的差异,适应目标语言的表达。对于具有特殊民族特色的食物、乐器最好采用音译与意译结合的方法,使受众有直观形象的印象。例如满族特色食品萨其玛的通常翻译为saqima(akindofcandiedfritter);蒙古族独特的音乐形式呼麦Hoomii(throatmusic;onepersonproducesatleasttwosimultaneoustones.)

(二)文化维层面适应性选择转换跨文化意识在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蒙满旅游文化具有各自明显的民族特色,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民族交流产生巨大的障碍。例如对于长春市皇宫博物院的翻译众说纷纭,作者认为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看,考虑到汉英文化的差异,不必将汉语的“伪”按照字面意义直译出来,比较恰当的说法为“ManchurianIm-perialPalaceMuseuminChangchun”。原文:为了方便箭术、满族人最典型的服装为长袍,在长袍外面常穿马褂。现代中国女式服装的旗袍和唐装就是由满族的长袍和马褂演变而来。译文:Duetotheconvenienceofarchery,robeisthemostrepresentativeclothingoftheManchupeople.Ontherobe,surcoatisusuallyworn.ModernChinesefemalesuitCheongsamandTangzhuangaredivertedfromManchurobeandsurcoat。原文:蒙古族旅游纪念品中的民间吉祥纹样———佛教八宝纹纪念品译文:MongolianFolkAuspiciousPatternsintheTouristSouvenirs–BuddhismBabao(EightTreas-ures)Pattern从下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文化差异较明显时,应该如何恰当地处理。第一句中将满族传统服装长袍和马褂翻译成Manchurobeandsurcoat。第二句中八宝采用音译与意译结合的方式,有利于蒙满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应不断培养和运用跨文化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形成一种认知的标准—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使人们能够准确地进行交流。首先,译者应该注重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尤其注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冲击现象。其次,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了解或体验目标语言的文化。最后,要从读者或听众的视角看问题,增强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从文化层面上实现适应性选择转换。

篇6

刘晖在《旅游民族学》中以案例的形式展现了甘肃夏河拉卜楞寺社会环境的世俗化现象,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例如拉卜楞寺晒佛节等传统宗教节日的娱乐性、程序性增强而宗教性与神秘性减弱。徐赣丽在《《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一书中描写了龙脊地区壮瑶民族文化在旅游经济开发中的经济化与商品化现状,壮瑶族好客敬酒的传统异化为一种挣取小费的方式、农家乐为主要模式的农家旅馆对经济利益的计算使得传统壮瑶房屋家庭的内部结构失去祖先崇拜的神圣性。

两者的矛盾不能仅仅从商品市场中法律法规缺失等制度层面着手而须深入到现代性的内部方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在帕森斯看来现代社会(帕氏以美国社会为现代社会的典型)是宗教、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相互分化的社会。相应的,在现代性的世界图景中,彼此分化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系统以各自的价值世界明证自身行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哈贝马斯敏锐地指出,分化出来的各个领域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价值判断的标准,用他的话来说即是有不同的“有效性宣称”。具体而言,经济行动以工具理性为行动准则并以经济目的作为行动依归,社会领域则以整合作为价值选择而文化则更强调艺术的美学与情感价值。这些具有各自有效性宣称的价值序列正如所韦伯指出的处在无可消解的冲突之中,“不同的神祠在相互争斗,毫无疑问地永远在争斗”[2]。具体到民俗旅游经济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命题中,少数民族民俗旅游开发是以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市场交换的对象,形成集群化的旅游产业链来发展当地经济,提高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从而摆脱贫困状态。经济行为本质上说必须以市场为载体,服从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最终以经济效益为行动依归。然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则是少数民族与族群、生态自然环境以及宇宙世界的长期相互关联与思考建构的产物,具有物质载体与精神内涵的双重架构,而尤以文化所体现的精神价值观最为关键,象征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统,同时也是维持本民族族群认同的标志。从社会、经济与文化领域观之,少数民族文化本质上是一整套文化与社会的实践体系与象征系统。另一方面,现代性又表现为经济中心主义的一元论价值主张。韦伯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因形式理性的法学思想、市民城市的兴起以及新教伦理特殊的宗教救赎观等原因造就了一个“除魅”的理性化世界,新教的救赎“预选”说断绝了天主教教会作为救赎确证的可能性,主张将个人世俗社会的经济成就作为救赎的确证,确立起了经济成就在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地位。新教伦理一方面促成了资本主义理性的经济行动的中心地位,同时也使得韦伯的经济行动被宗教伦理所限制避免了经济行动纯粹低级化为经济的营利欲。但是正如贝尔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逐渐摆脱了宗教禁欲对世俗经济行动的伦理监控,“经济冲动力”不断冲击“宗教冲动力”并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经济的霸权,取得了相应于社会与文化系统的独占地位,从而将文化与社会作为观照和开发的对象。而在中国的经济建设开发视野下则表现为将文化作为开发营利的对象。改革开放以来践行的单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逻辑在顶层设计上确立了经济开发与经济效益的“霸权”地位,合法化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经济开发行为。这也直接导致将少数民族的仪式节日、民族服装等文化因子作为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加以开发甚至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出现所谓的“经济搭台,文化唱戏”逆转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怪相。这种开发模式似乎类似于莫斯式的“总体性社会事实”体系。其实不然,两者之间具有本质的区别,因为莫斯的“总体性社会”背后是一个未分化的整体性的意义世界,而当前的经济实践强调的是经济世界的主导,将文化社会系统纳入到经济发展话语当中。

现代性的多元主义与经济中心主义两个面向彼此冲突,相互矛盾:一方面,现代性展现为价值多元主义,经济、社会与文化各领域之间的彼此分化、相互分野并各有相应的价值判断标准与有效性宣称;另一方面,现代性的经济中心主义则又强调经济价值的主导作用,并以经济观照社会与文化领域,不断削弱社会与文化系统价值宣称的合法性。实践中,现代性两个面向之间的矛盾甚至是冲突直接表现在民族地区的民俗旅游经济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之中:一方面,因为文化系统自身的价值判断与有效性宣称要求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重点是如何维护文化系统的本真意义,而另一方面旅游开发项目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本质上说必须以市场为载体,服从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最终以经济效益为行动依归,所以必然将导致文化世界精神内涵的逐渐丧失与文化的世俗化、经济利益化。本文所论及的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经济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就只是现代性内部矛盾的外在表现。

作者:刘涛单位: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篇7

二、基于游客视角的建筑文化

规模宏大的道教古建筑群是武当山的一大特色,也是游客的必看点之一。但许多普通游客不知从何看起,个人建议可从如下一些方面着手。一是看建筑的历史,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在宋朝也有所建设,元代进一步扩大修建规模,在明朝达到修建的鼎盛时期,明朝永乐皇帝亲自主持修建,动用数十万民工,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历时12年,建成了9宫,9观,36庵堂,72庙的大规模道教建筑群,成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加强思想统治的史证。二是看建筑的特色,武当山古建筑群建筑规模之大、规制之高、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在中国道教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上也属罕见,其总体规划严密,主次有序,选择建筑位置,注重周围环境,讲究山形水脉,聚气藏风,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三是看建筑里的文化,例如太子坡古建筑群基本上是按照真武修炼的故事来精心设计的,古代建筑大师们巧妙地利用山形地势,建起犹如波浪起伏的夹道墙,被称九曲黄河墙。四是看建筑里的代表,个人觉得武当山古建筑群里最有特色的代表建筑为金殿、南岩宫和五龙宫,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游客都能找到武当山古建筑群里的最爱。

三、基于游客视角的道教文化

作为四大道教名山之首,武当山的道教文化无疑是武当山旅游的重头戏。作为普通游客,重点可从四个方面来了解武当山的道教文化。一是武当道教人物,除了所供奉的玄天真武上帝外,还有许多知名道教人物,如尹喜、载孟、马明生、阴长生、谢允、吕洞宾、陈抟、张守清、张三丰、李素玺、徐本善等,这些人身上的故事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二是道教建筑,游客可通过武当道教建筑了解隐含在里面的道教文化。三是武当武术,武当武术自成一派,被称为“内家拳派”,它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内家功”,武当武术深受道教思想影响,提倡心性修养、武德修养,注重内涵与修身养性。四是道教音乐,武当道教音乐又称武当道乐,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及所处地域等原因,武当道乐内涵极为丰富,虽属地方道乐,但却有着宫廷音乐的庄严典雅,一方面承袭了远古巫观乐舞传统及先秦的民俗祭神音乐,另一方面又吸纳了大量地方民间音乐元素,除本地外,周边地域的音乐也对其产生着影响,如“秦音楚声”、“秦腔豫调”、“楚韵汉凋”,既有长期历史传承又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最终形成南北交融,以道为主,同时兼有佛教音乐和儒教音乐旋律的道教音乐。

四、基于游客视角的养生文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武当山的养生之道独特而又内涵丰富,如果游客在旅游的同时能够体验和感悟武当山的养生之道,那将是莫大的收获。武当山养生之道内容主要囊括了以下七个方面,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涉及中医文化、道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内容。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涉及中医文化、道教文化和武当武术等内容。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体育健身活动,尤其是武当太极拳,有“太极拳源头”之称,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制的特点,亦有发人潜能、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独特功效,还包涵丰富的人生处事哲学,是极好的健身养性之术。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武当山的养生食品涉及药、食、茶、酒等方面,其中以武当道茶最为著名。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品非医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疗法进行养生。

五、基于游客视角的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是武当山的又一看点,对于普通游客来说,新奇而刺激,欣赏时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可谓各取所需。武当武术具有鲜明的道家文化特征,是武功和养生方法的天然结合体,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武术文化底蕴,又含有精湛的科学道理。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后经历代武术家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形成中华武术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称。武当拳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具有尚意不尚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延年益寿,祛病御疾,增长智慧等多种特点和功能。太极拳强调“先以心使身”而后再以“身从心”,形意拳讲究“用意不用力,意到气到,气到力达”,八卦掌要求走转圈“化意念足”,这些都体现了道家“包藏至道”以达“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健身宗旨,符合把形体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的内养外练的运动观念。武当武术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完整,它以“宇宙整体观”、“天人合一观”为宗旨,以“厚德载物”、“道法自然”为原则,以“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为方法,形成诸多各具特色的拳功剑法,目前,武当武术已流传到海内外,并成为人们养身保健、祛病延年的体育活动。

六、基于游客视角的传说故事

听故事是许多游客最喜欢的一件事,而武当山的传说故事众多而且内容精彩,因此也成为普通游客的一大看点。武当山的主要传说故事有真武修仙的故事、铁杵磨针的故事、金童和玉女的故事、龟驮碑的故事、金殿的传说、响铃衫和木鱼的传说、父母桥的传说、梳妆台和飞升崖的传说等等。这里介绍铁杵磨针的故事,古时候的太和山(武当山)森林厚密,到处是悬崖峭壁,静乐太子在此迷路。这时有一只乌鸦飞来,在他头顶上盘旋。太子说,你要是能听懂我的话,就给我带路,我要找个好地方修炼。那乌鸦真听懂了太子的话,给太子带路。太和山林深树密,自然也是猛兽出没之地。这天,太子在一处陡崖下闭目静坐。突然觉得耳畔生风,只见一只黑虎正向他扑来。太子飞步一闪,顺势一掌,打得黑虎伏地不起。太子拔出宝剑,只见那黑虎四肢伏地,像猫一样驯服的样子,不忍心杀了它,就又回到原地闭目静坐。谁知,那只黑虎颇懂人性,为谢不杀之恩,从此太子修炼时,它就在四边巡视,每有猛兽出现,它就一声怒吼,把它们赶得远远的。太子在一个岩洞里修行,一年又一年,风餐露宿,夏天酷热难当,冬天风雪寒冽,只有乌鸦和黑虎伴着他,真是又苦又寂寞。太子有些泄气,就想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白发老婆婆,正在石头上吃力地磨着一根铁杵。太子很奇怪,上前问老婆婆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是想磨个绣花针。太子说,铁杵这么粗,绣花针那么小,磨到哪年哪月才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着说,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太子哦了一声,告别了老婆婆又朝回走。太子走着走着,心里一亮,猛然醒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自己修炼不成,那是因为功夫还不到家啊。想到这里,太子折转身,又上山修行去了。原来,磨针的老婆婆是天上女神紫气元君装扮的,特意以铁杵磨针来点化太子。后来,人们在老婆婆磨针的地方建了一座宫殿,里面还有碗口粗的大铁杵和磨针的大青石,人们把这座宫殿取名叫“磨针井”。这种栩栩如生的传说故事一定能吸引游客的兴趣。

篇8

张岱少年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明王朝大厦将倾,所以,张岱立下“补天”之志,热心于“举业”,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与当时多数文人一样,张岱虽然有着远大的理想,对于功名有着强烈的愿望,但是,对于当时的八股取士却有着矛盾的态度。科场蹭蹬以及长时间的痛苦煎熬,使张岱放弃了科举这块走入仕途的“敲门砖”,从科举和八股文中解放出来,转而倾力于史学与文艺,并且专事著述,把自己同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和旅行游历结合在一起,通过四处游历,感受市民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同时,通过四处游历广交朋友,拓宽了眼界,接触各种各样的市井人物以及奇人逸士,感受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

二、张岱游历与明末社会尚游风气

张岱一生笔耕不辍,生平“好著书”,撰写过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学术著作,因此,张岱一生的游历,许多和学术考察有关。受家庭环境熏陶,张岱少年时立下修史之志,曾以一人之力完成明史巨著《石匮书》。修史是张岱最值得骄傲的、毕生最大的使命。张岱修史重视实地考察,重视采集历史资料,要取得第一手历史资料,必须行遍天下,访问各地遗老。崇祯十五年十月,张岱为了了解李自成攻打河南南阳等地情况,亲自到金陵至淮安游历,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在《石匮书后集·盗贼列传》中。在编撰《石匮书》时,张岱苦于手头史料不足,文献不足关乎史著的质量,因此,顺治十年八月,为收集第一手史料,张岱上三衢,入广信,实地考察,访问当地遗老,搜集了大量真实史料,为撰写有关崇祯至清初时期的历史著作《石匮书后集》积累了丰富资料。张岱能以一人之力编撰出《石匮书》,也和他与周围众多“史学知己”(如黄道周、李长祥等人)相互切磋、交游往来分不开。出于著书立说需要,张岱交游各方,四处出行,广泛搜集史料,张岱将旅游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这一点,也蕴含着晚明时期文人旅游文化特色。

明代中后期,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各个阶层都比较认可的,全民参与的社会时尚,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黎民百姓,无论是贵族士大夫,还是文人墨客,上上下下皆好游成风。由于交通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影响,人们出游,都选择距离较近的景点,只有少数的文人士大夫才有能力和机会去从事长距离旅游。大部分黎民百姓以及文人墨客只会选择短距离游览附近名山胜水。张岱虽然早年家境比较殷实,但是异地远游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其游综多盘桓于江南等地。张岱第一次远游,是崇祯二年自杭州赴山东兖州为其父张耀芳祝寿。当时,张岱之父张耀芳就任山东鲁王长史,张岱自杭州,沿京杭大运河北上来到兖州。在山东期间,张岱拜访友人,游历了曲阜、泰安等地,历时两年多载,才自山东归里。此次远游,张岱留下了《孔庙桧》、《岱志》、金山夜戏》、《鲁藩烟花》等名篇佳作。张岱另一次远游,是崇祯十年七月,以探望其仲叔张联芳为由,赴江苏瓜州叙叔侄之情。张岱前往瓜州游览了金山寺和焦山,随后,又来到天平山访好友范长白。明王朝灭亡以后,张岱家道中落,四处沦落,其宗亲也是客居他乡,四处奔散,顺治十四年,张岱至杭州灵隐寺,专程看望出家的族弟具德和尚,第二年,灵隐寺大殿方丈落成,又恰逢具德和尚六十寿辰,张岱还作诗志贺。文人实现社会交往,交游结社是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

张岱出游,交游结社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张岱一生交游十分广泛“,生平所遇,常多知己”,如史学知己有黄石斋、李研斋;时艺知己有马巽青、赵驯虎;游览山水知己有刘同人、祁世培;古文知己有倪鴻宝、陈木叔;诗学知己有王白岳、张毅儒、王予庵;曲学知己有袁萚庵、祁止祥;字画知己有陈章侯、姚简叔等等;张岱志同道合的友人众多,日常出门访友或者与友人相邀一同结伴出游是张岱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乐事。如在万历四十一年三月初三,为参加王右军祠修禊活动,张岱相邀周戬伯、陆癯庵,同赴天章寺侧的兰亭旧址;崇祯十一年,张岱与祁世培、陈洪绶赴白洋观潮;随后,又与好友嵇仲举、吕吉士、姚简叔等人访问闲居南京祖堂山的阮大铖等等。在交游活动中,张岱不仅增长了学识,还结识了许多工匠、和尚、艺人等,虽名不见经传却身怀绝技的奇人才士,张岱与艺伎王月生、竹刻艺人濮仲谦、盆景艺术家范与兰、串戏明角彭天锡等人都互有往来,这些人物,对张岱雅、俗一体的文化意蕴以及奇特的文化品位都有很深的影响。张岱不仅悠游四方,结交各地奇人雅士,还喜欢与友人结“诗社”“、斗鸡社”“、蟹社”“、丝社”“、噱社”。访友、交游、结社,蕴含着明代末期士大夫旅游文化特色。

篇9

新型城镇化是伴随着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方针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我国城乡发展方向是要走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城市与乡村的统筹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实现乡镇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稳定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原则;二是四化同步、统筹城乡原则;三是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的原则;四是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的原则;五是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的原则;六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七是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原则。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主要有:一是实现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二是确保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三是促进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四是不断完善城镇化机制体制。

(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意义

第一,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城乡协调发展,要求绿色、低碳,它是城乡统筹协调的城镇化,更是生态文明贯穿全过程的城镇化,要求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方面的转变,要求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推动城镇化向集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有助于我国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新型城镇化道路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发展目标,它要求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有利于我国乡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镇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乡镇的就业,提升乡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三,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道路,走这样的道路有助于实现城市发展带动乡镇建设,随着城镇经济的繁荣,城镇功能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更加殷实,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这些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社会风险隐患,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社会的和谐。

二、文化旅游古镇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经验借鉴

在世界各国城镇发展的历史来看,我们可以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发展做一个相应的判断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典型的欧洲城镇化发展模式,通过政府部门对其进行一个控制。第二种是美国采取的自由模式,这个发展模式取决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第三种就是非洲的某些国家城镇化的方式,这种模式发展依赖于当地经济和人文发展的特色。国外在城镇化发展中的相关经验也值得我们参考,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新的公共干预政策相继推出,新型的政策是为了应对英国小城镇经济落后的问题。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中,为了进行有效地解决该问题,他们大力的扶持北部相关地方的发展,这样就可以将整体的发展提上去,而不是只是仅仅针对南部进行发展。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英国形成郊区的现象,该政府加大了绿化的建设,并且推出了一个新的城市化进程,使得一些自然的风景得到很好地保护。此外,湘西凤凰县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旅游资源丰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凤凰县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战略步骤:首先,在制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总体规划时,充分考虑到当地旅游景区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容量限度,禁止大搞“人工化”造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的力度,通过实时监测和及时反馈,尽可能的保护好湘西凤凰古城原有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让旅游陶醉其中,流连忘返。保障凤凰古镇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经济链”;其次,及时修订和完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湘西凤凰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及治理等一系列事务纳入到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争取把湘西凤凰打造成国家级生态旅游建设示范区;再次,目前湘西凤凰镇仍然处于国家级贫苦县,古镇旅游业在寻求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扶持的同时,通过组建旅游股份公司,利用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优势,推动凤凰古镇旅游业向更高一层次发展,将凤凰古镇旅游业打造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支柱型服务行业。此外,将旅游业收入中提取一部分作为旅游发展基金,加强凤凰古镇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的建设,推动古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文化古镇的全面保护与修复

(一)影响旅游文化古镇新建的原因探索

1.自身因素分析。在现代社会大力提倡工农一体化,旅游城镇相互结合,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背景下,旅游文化古镇的全新建设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速度。对旅游文化古镇重新进行建设,对整个城镇化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建立一个系统化城镇系统,为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建立一套评价旅游文化古镇建设进程的整体机制,该机制就是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从古到今,不论是什么样的建设都是以这三个目标为基础的。旅游文化古镇通过提高自身的质量,促使其有更强的生命力。我们必须在保存古镇风采的前提下进行城镇化建设。

2.宏观环境分析。进入现代化,古镇建设必须使用不同的发展模式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可以充分利用政府以及政企等方面提供的规划方案以及相关政策,提高古镇的发展能力。

(二)城镇化建设中古镇新建的总体规划

重建就是一个城市进入复活状态,其实就是从各个方面和角度使城市的相关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不论是经济程度,物质水平,社会或者是生态环境等都要做到充分的考虑。旅游文化古镇的复兴是在某种程度下的城市复活过程。旅游文化古镇要复兴,首先就是要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三)城镇化建设中旅游文化古镇新建的具体方案

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保护旅游文化古镇的文化遗产,必须要制定合理的保护制度,采取相关的措施,逐步完成保护工作。整个保护和复兴工作都要以人为本,使文化更加富有意义。使旅游文化古镇的人们不仅能感觉到悠久的古镇历史文化,同时还能生活的更加文明。

1.组织和管理一体化。在旅游文化古镇旅游业经营的过程中,当地的居民要有主人公意识,积极配合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文化保护工作中。这样游客到这些旅游文化古镇旅游时,才会体会到古镇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以及生活习惯等一些具有景观特色的部分,所以他们要时刻配合古镇的现代化发展。第一,要保证居民的公平性,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益处。第二,要适当对当地居民进行相关的旅游业知识的普及。第三,积极鼓励居民开展一些农家乐等旅游业务,表演一些民间艺术,提供具有特色的餐饮等,使居民能真正融入到旅游经营中来。

2.公共服务一体化。重新修建公共设施,发扬一些民间的艺术。诸多文化旅游古镇不论是在宗教,建筑,服饰还是习俗方面都体现出了当地的文化内涵。应该深入理解文化旅游古镇的习俗文化,了解其核心含义,进而进行有效的保护。营造传统的文化气氛,加强治理,使文化旅游古镇的旅游质量得以提高。公共空间的扩大,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可以促使旅游业更加多姿多彩,又可以有效改变环境,在游览了景观和放松了心情的同时,还能参加一些休闲项目。以前居住以及交往的地方,现在增加了一些户外的活动和体验,这样对当地文化传承和发扬都是十分有利的。

3.新旧建设一体化。文化旅游古镇的复兴是古镇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功能,促使古城带动新兴地区的发展,新兴地区为古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不论是新城还是古镇的建设都应体现出当地的文化风格,使其能继续传承下去。对古镇的重新修建要研究原本建筑的材料,风格,构造以及装饰等方面的特色,在了解了古风建筑的每个细节后,在还原时尽量使其风格特色与原来的保持一致。这样,在城镇化建设中才能既保护了古镇的原始风采,才能促进现代城镇化的发展。

4.古新功能一体化。在复兴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原本的模式发展,也要考虑到游客的不同需求,为了满足需求也可以增加一些新功能。将文化旅游古镇和新城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古新充分结合,同时也要展现出各自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必要时,对街巷等一些建筑的构造进行修改,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实现古镇带动新城经济的发展,古新结合的同时,还要满足建筑风格的统一,外观看起来不能是大相径庭的,尽量实现一体化设计格局。

5.基础设施一体化。排水设施,输电线路,消防设备以及生态节能等一些基础的设施,对于房屋的建设都是必不可少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对这些文化旅游古镇的基础设施进行重新修建时,应该要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原来的设施上进行改进和更新。但是在古镇基础设施修建的过程中,原始风格的体现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施工过程中不能改变原有的建筑风格,构造,以及装饰品味等,一切都要体现出历史的味道,在实现新功能的基础上,还要保存原来的古风古味,尽量避免现代化的气息。

6.生态环境一体化。加强古镇生态环境建设,使当地居民具备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维护这些文化旅游古镇的自然环境。保护好一些古树的同时在不影响整体协调和风格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绿地的开发,避免现代化气息过重。充分将人类,房屋和绿化相互结合起来,创建系统的生态环境,展现出原有的历史化气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建设新型的公共设施,做好绿化工作,保护水资源和土壤资源,使生态环境时刻都保持在最好的状态。

篇10

(一)旅游景点的文化特征体现不明显。

当前,无锡的旅游景点产品的开发偏重的还是自然景观,比如,浩瀚的太湖美景、秀丽的江南园林、环境优美的湿地公园,打造这些景点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却忽略了这些景点的文化内涵,而文化才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力量,没有文化特色的景点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无锡作为吴文化和工商业的发源地,应该充分反映出无锡的文化特征。

(二)文化旅游突破创新不足。

无锡的文化旅游还停留在文化景观的陈列、观光这个层面上,形式比较陈旧,激不起游客的兴趣,游客往往走马观花,快速浏览一下就一经而过。要想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开发游客可以参与和体验的产品,比如泥人博物馆,可以让游客亲手来参与泥人的制作,这样比单纯地欣赏泥人作品效果要好很多。

(三)“吴文化”品牌体现不明显。

无锡的旅游没有充分体现吴文化的特色,游客对无锡最大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太湖上,没有用吴文化来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这是因为无锡的旅游景点没有从“吴文化”的视角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只是对原有景点的修修补补,无法给游客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文化震撼。

二、无锡特色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途径

(一)历史文化街区开发

1、修就如旧,修旧创新。

修旧如旧是指按照原有的旧有的样子修缮,修完后面貌与原有设计面貌相同;修旧创新是指在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等进行改造时,不仅仅对建筑外观进行改造,更引入创意文化、经济模式等新的内涵元素,使三旧在修旧的同时,更达到创新效果。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名片和文化象征,能反映一个城市的变迁,因此我们在修建的时候,要按照“修就如旧,修旧创新”的原则,在尽量还原原貌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进行创新改造。

2、打造主题商业街。

主题商业街,即整条商业集中在一起反映一个主题,并根据这个主题所设置的衍生类商铺,每个业态均为主题的一个部分。城市街区,无论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造,还是全新的建设,都要体现个性化,凸显主题化特征。以南禅寺为例,南禅寺作为市中心商业核心片区之一,2009年以来政府已投入上亿元经费,进行环境升级改造及业态调整提升。如今,新兴特色商业街区硬件上去了,环境变美了,美食一条街上的店铺也在创新合作模式的运作下渐渐成市,但如何摆脱过去小而散的格局、重新聚人气,成为摆在管理方和经营方面前的新课题。早前的南禅寺小吃店数量少且一直处于分散格局,难成气候。但经过近年来的整合、改造,南门头上美食街如今人气已渐渐回升,由众多口味组合成的“新派小吃”也开始在年轻人中形成一定影响力。

3、开发主题旅游纪念品。

目前在无锡历史街区看到的旅游纪念品大多缺乏新意,很多旅游纪念品在其他景区随处可见,因此要开发出具有无锡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比如吴文化系列产品,以产品来加深游客对无锡的印象,以旅游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无锡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古运河景区特色旅游产品打造

京杭大运河贯穿无锡城,充满历史文化内涵,人文景观也颇具江南特色,因而应该重点进行打造。经过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打造:

1、打造无锡运河的文化内涵。

每个运河沿线城市都在打造独具特色的运河地域文化,无锡应该召集相关文化专家、学者一起出谋划策,提炼无锡运河的特色文化内涵,并体现在运河沿线旅游景点的打造上,在保护、保留运河景点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设计出新的具有无锡特色的物品,增加游客的文化认同感。

2、美化运河环境。

近年来,运河的水质由于污染、建筑等因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部分河段的水质很差,甚至臭味扑鼻;运河两岸的现代建造物也使运河的古朴面貌受到了破坏,新开发的建筑杂乱无章,缺乏文化氛围。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我市古运河,应确立不破坏沿河街坊肌理和空间轮廓的原则,重点打造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修复特色古民居和名人故居,打造中国丝业博物馆、古窑群博物馆和古运河博物馆,鼓励沿运河人家创办旅游服务业。同时在古运河段搭建“生态长廊”,开展水面“种植”实验,把美人蕉、睡莲等花草固定在水面的生态浮床上,通过植物对水中污物的吸附作用,平衡水域生态环境,净化水质,美化河道。

3、开发运河旅游系列产品。

从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来开发系列运河旅游产品。充分借助沿河景点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旅游专线,比如沿岸美食游、沿岸特色主题酒店入住、民俗风情游等活动,在游船上增加具有吴文化特色的表演项目和讲解,全面提升旅游观光的文化层次,带动无锡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博览园开发

无锡有八个博览园,分别为,中国现代农业博览园、中国工业博览园、中国阳羡茶文化博览园、中国阳山桃文化博览园、中国吴文化博览园、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中国佛教文化博览园,成为展示无锡产业特色、文化内涵、生态文明、休闲旅游的亮丽窗口。在博览园打造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文化特色。

特色是文化产品的生命,文化产品如没有特色,就失去了竞争力。无锡的八个博览园要根据各自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宣传无锡的特色文化,在每个博览园旅游项目的设计上,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无锡独有的文化资源。如吴文化博览园,就要彰显吴地文化内涵、体现生态景观效应、集聚休闲度假功能,要打造在海内外深具影响的吴文化品牌,向世人展现一幅清新雅致的吴地风情图。

2、把握创新理念。

博览园在很多城市都有,那么如何打造出无锡独具特色的博览园呢?这就需要把握创新理念,用创新理念来整合无锡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每个博览园的特色旅游产品。比如位于灵山的佛文化博览园,通过创新旅游景区的建设发展理念,于1997年以当时世界第一的灵山大佛立像迅速成为华东地区的旅游热点;2003年,以国内首创的大型音乐动态群雕“九空灌浴”,开创了全新的旅游互动模式,给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2009年,建成了堪称当代旅游奇观的传世精品——灵山梵宫,同时依托灵山梵宫开发的系列互动体验式旅游新产品也相继推出,吸引了众多游客,有力地推动了无锡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篇11

(二)物化表现形式不同历史文化是过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物化的表现,具有不可改性,依靠历史来放置的物品仅仅只体现出了其精神,且不能脱离历史实质,因此,在对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时,只能够通过第一资料进行。旅游文化却不一样,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能够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即利用历史文化中所沉淀的素材进行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人文环境创造,这一新的旅游环境能够带来观赏的价值。如绍兴市的鲁迅故里,从历史角度来看,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变迁,这一故里早已经不复当年的模样,所能够遗留下来的文物也屈指可数,现代的人们已经很难从这些残缺的事物中找寻和体会当时的社会风情了。但在这时能够利用旅游市场的优势,从旅游文化的角度进行再创造,就能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从而使游客在这里看到历史,品味文化,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文化水平。

二、旅游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内在转化关系探讨

旅游景观利用文化来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说明文化是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文化对旅游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历史文化中所沉淀的文化也开始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并作为一种旅游文化呈现。这样一来,旅游文化和历史文化又存在这一种内在的转化关系。

(一)旅游文化向历史文化转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所在,也是旅游业中最为重要的核心部分,就目前国内外旅游行的发展现状来看,旅游文化要想向历史文化进行转化,将会是一个极其漫长而又必须面对的进程。对于旅游业来说,在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已然成为旅游中的主打品牌,其早已成为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历史文化资源对旅游业能够起到潜在价值的激发,只有促进旅游文化向历史文化的转化,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要想要旅游文化向历史文化转化,其方式通常都较为简单直接。历史文化具有时间依赖性,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性文化,旅游文化却由于是历史文化基础上的创造,而缺乏一定的时间依赖性。由此可见,旅游文化是否能够成为历史文化的最主要标志也在于时间。无论是通过旅游业进行景点整合来打造的非原生态旅游文化,还是由前来参观的旅游者所制造出来的原生态旅游文化,这些旅游文化只要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保留下来,而这种文化也就逐渐具有较强的时间依赖性,从而在未来成为一种“历史文化”。除此之外,旅游文化要想转为历史文化,在时间因素的基础上,还要具有“真实性”。尽管旅游文化相对于历史文化而言,不需要具备绝对的真实与客观,并且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加以一定的创造,但其本质还是起于历史文化,是不能脱离历史事实的,这种依靠历史文化加工而来的旅游文化需要有一个衡量的“度”,防止文化的胡编乱凑及虚构,不然,这种过于脱离历史,过于虚假的旅游文化,极有可能在还未转化为历史文化的时候,就被旅游者与消费者唾弃并被历史淘汰掉了。

(二)历史文化向旅游文化转化历史文化向旅游文化进行转化的过程并不简单,具有较多的层次。这是因为历史文化在转为旅游文化时,首先就要被旅游业进行创造与加工,才能够进行。历史文化的分布广泛,其可以存在于旅游环境之中,也可以存在于个体旅游景区,只有旅游者对这些历史文化载体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够正确解读历史文化内涵,才能够在浏览和体验的过程中将历史文化转化为具有创造性的旅游文化素材,如旅游情感文化、旅游审美文化、旅游交往文化以及旅游认知文化等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只有旅游者在参观与体验过程中,对这些历史文化进行了选择与解读,历史文化才会得到创造,并逐渐转化为旅游文化存在,旅游者在历史文化向旅游文化的转化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这些原生态的旅游文化却大部分都以精神为主题,并不具有客观实体,其核心内容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需要旅游者在转化过程中反复的体验与摸索。另一方面,历史文化转为旅游文化还要通过旅游业的整合与利用。由于文化因素对旅游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大,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开始考虑和尊重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并通过对历史文化进行发掘与整合,来为更多的旅游者提供文化服务。这样一来,原本只具有研究意义的历史文化就会逐渐转化为具有观赏意义的旅游文化。这些历史文化虽然已经转化为了非原生态的旅游文化,并且给不同的旅游者带去了观赏的体验,但其文化本质却不会发生改变,其所改变的仅仅是文化的承载与呈现方式。这一类的旅游文化通常也具有一定的实质性载体,是需要通过对文化进行挖掘才能够进行解读的一种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