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2: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一教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学目标:
1、培养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爱护公物的习惯。
2、了解校园安全隐患,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一、导入:
师:假期结束了,老师看到每一个同学的笑脸,真高兴啊。在新的学期,你愿意做个人人喜欢的好学生吗?那应该怎样做呢?
根据学生们的发言板书:
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爱惜粮食;排队时要做到快、静、齐;注意安全
二、安全教育。
师:现在,一个学期即将开始,下面,针对目前安全方面的诸多问题,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安全注意事项,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讲,认真领会,认真落实学校有关的安全制度,真正做到有备无患,警钟常鸣,确保自身的安全。
(一) 校内安全。
1.在校内不互相追逐打闹,下课玩耍不要拥挤,要注意礼让,严禁在校园内外追逐奔跑。
2.安排好作息时间,既要学习好,又要休息好。适当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谨防意外伤害发生。
3、体育课要做好准备活动,以防拉伤身体。身体有某些方面疾病的同学一定提前报告给班主任,防止在体育课或做其他剧烈运动时发生意外。
(二)校外安全。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
(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这三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师:利用胶片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2、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大。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3、溶解度曲线。
师:用胶片展示固体溶解度曲线。
生:观察溶解度曲线,找出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及在哪个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板书: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
①定温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实质:溶解溶质质量。
2、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0.01110S(20℃)
3、固体溶解度曲线。
二、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2、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2)在60℃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3)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3、已知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该物质属()
A、易溶B、难溶C、微溶D、可溶
4、已知20℃时,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易溶B、微溶C、可溶D、易溶
三、复习小结,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2)掌握有关集合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3)能用图示法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
(4)掌握两个较简单集合的交集、并集的求法;
(5)通过对交集、并集概念的讲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使学生认识由具
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6)通过对集合符号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符号表达能力,培养严谨的学习作风,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
教学重点:交集和并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交集和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提问】
试叙述子集、补集的概念?它们各涉及几个集合?
补集涉及三个集合,补集是由一个集合及其一个子集而产生的第三个集合.由两个集合产生第三个集
合不仅有补集,在实际中还有许多其他情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另外两种.
-
回忆.
倾听.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
-
巩固旧知.为导入新课作准备.
渗透集合运算的意识.
--
二、新课
【引入】我们看下面图(用投影仪打出,软片做成左右两向遮启式,便于同学在“动态”中进行观察).
【设问】
1.第一次看到了什么?
2.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3.第三次又看到了什么?
4.阴影部分的周界线是一条封闭曲线,它的内部(阴影部分)当然表示一个新的集合,试问这个新
集合中的元素与集A、集B元素有何关系?
【介绍】这又是一种由两个集合产生第三个集合的情况,在今后学习中会经常出现,为方便起见,称集A
与集B的公共部分为集A与集B的交集.
【设问】请大家从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试叙述文集的概念.
【助学】“且”的含义是“同时”,“又”.
“所有”的含义是A与B的公共元素一个不能少.
【介绍】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记作.读做“A交B”·
【助学】符号“”形如帽子戴在头
上,产生“交”的感觉,所以开口向下.切记该符号不要与表示子集的符号“”、“”混淆.
【设问】集A与集B的交集除上面看到的用图示法表示交集外,还可以用我们学习过的哪种方法表示?如,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何表示?
【设问】与A有何关系?如何表示?与B有何关系?如何表示?
【随练】写出,的交集.
【设问】大家是如何写出的?
我们再看下面的图.
【设问】
1.第一次看到了什么?
2.第二次除看到集B和外,还看到了什么集合?
3.第三次看到了什么?如何用有关集合的符号表示?
4.第四次看到了什么?这与刚才看到的集合类似,请用有关集合的符号表示.
5.第五次同学看出上面看到的集A、集B、集、集、集,它们都可以用我们已经学习过的集合有关
符号来表示.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发现什么集合?
6.第六次看到了什么?
7.阴影部分的周界是一条封闭曲线,它的内部(阴影部分)表示一个新的集合,试问它的元素与集A
集B的元素有何关系?
【注】若同学直接观察到,第二、三、四次和第五次部分观察活动可不进行.
【介绍】这又是由两个集合产生第三个集合的情形,在今后学习中也经常出现,它给我们由集A集B并在一
起的感觉,称为集A集B的并.
【设问】请大家从元素与集合关系仿照交集概念的叙述方法试叙述并集的概念?
【助学】并集与交集的概念仅一字之差,即将“且”改为“或”.或的含义是集A中的所有元素要取,集B
中的所有元素也要取.
【介绍】集A与集B的并集记作(读作A并B).
【助学】符号“”形如“碰杯”时的杯子,产生并的感觉,所以开口向上.切记,不要与“”混淆,
更不能与“”等符号混淆.
-
观察.产生兴趣.
答:图示法表示的集A.
答:图示法表示集B.集A集B的公共部分·
答:公共部分出现阴影.
倾听.观察
思考.答:该集合中所有元素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
倾听.理解.
思考.答: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交集.
倾听.记忆.
倾听.兴趣记忆.
思考:“列举法还是描述法?”答:描述法.
思考.议论.
口答结合板书.
,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想象交集的图示,或回忆交集的概念.
(2)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
(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4)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
(5)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6)通过对四种命题的存在性和相对性的认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7)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难点:反证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四种命题
一、导入新课
【练习】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
(l)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2.什么叫互逆命题?上述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
将命题写成“若则”的形式,关键是找到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道命题.
上述命题的道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它是正方形”和“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
值得指出的是原命题和逆命题是相对的.我们也可以把逆命题当成原命题,去求它的逆命题.
3.原命题真,逆命题一定真吗?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原命题真,逆命题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原命题真,逆命题就不真,所以原命题真,逆命题不一定真.
学生活动:,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口答:(l)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2)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识,打下学习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基础.
二、新课
【设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外,是否还可以构成其它形式的命题?
【讲述】可以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同位角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否命题.
【提问】你能由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构成它的否命题吗?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用和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和分别表示和的否定.
【板书】原命题:若则;
否命题:若则.
【提问】原命题真,否命题一定真吗?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
讲论后回答:
原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它的否命题“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不真.
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真,它的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不真.
由此可以得原命题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
【提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和否命题外,还可以不可以构成别的命题?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总结】可以将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后再分别将新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命题“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逆否命题是什么?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原命题是“若则”,则逆否命题为“若则.
【提问】“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是否真?“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是否真?若原命题真,逆否命题是否也真?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这两个逆否命题都真.
原命题真,逆否命题也真.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种命题的真
假有什么关系?举例加以说明?
【总结】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逆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教师活动:
三、课堂练习
1.设原命题是“若,则”,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
教材:集合的概念
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集合的分类及性质。
过程:
一、引言:(实例)用到过的“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
如:2x-1>3x>2所有大于2的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如:几何中,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如:自然数的集合0,1,2,3,……
如:高一(5)全体同学组成的集合。
结论: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指出:“集合”如点、直线、平面一样是不定义概念。
二、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2.正整数集N*或N+
3.整数集Z
4.有理数集Q
5.实数集R
集合的三要素: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例子略)
三、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A记作a?A(或a?A)
例:见P4—5中例
四、练习P5略
五、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例:由方程x2-1=0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1}
例;所有大于0且小于10的奇数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3,5,7,9}
2.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再见P6例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或{x:x-3>2}再见P6例
六、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例题略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七、用图形表示集合P6略
八、练习P6
小结:概念、符号、分类、表示法
九、作业P7习题1.1
第二教时
教材:1、复习2、《课课练》及《教学与测试》中的有关内容
目的:复习集合的概念;巩固已经学过的内容,并加深对集合的理解。
过程:
一、复习:(结合提问)
1.集合的概念含集合三要素
2.集合的表示、符号、常用数集、列举法、描述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单元集、二元集
4.关于“属于”的概念
二、例一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平方后仍等于原数的数集
解:{x|x2=x}={0,1}
2.比2大3的数的集合
解:{x|x=2+3}={5}
3.不等式x2-x-6<0的整数解集
解:{x?Z|x2-x-6<0}={x?Z|-2<x<3}={-1,0,1,2}
4.过原点的直线的集合
解:{(x,y)|y=kx}
5.方程4x2+9y2-4x+12y+5=0的解集
解:{(x,y)|4x2+9y2-4x+12y+5=0}={(x,y)|(2x-1)2+(3y+2)2=0}={(x,y)|(1/2,-2/3)}
6.使函数y=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
解:{x|x2+x-6?0}={x|x?2且x?3,x?R}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区别和联系。
2.进一步练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向试管里滴加液体和振荡试管的操作;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步骤的能力。
3.从影响溶解度的诸因素中,对学生进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方法
边讲边实验。
三、教学用品
酒精灯、试管、试管夹、滴管、饱和硝酸钾和硝酸铵溶液(使用上一节课制得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通过实验,在一定条件下(室温、10mL水)制得了硝酸钾和硝酸铵的饱和溶液。现在请大家考虑:如何使一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具体地说: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使在一定条件下未溶解的硝酸钾和硝酸铵继续溶解?大家先进行讨论,然后,我们来设计实验的具体步骤。[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不时地参加学生间的议论]
师:现在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意见。
生甲:可以采取增加溶剂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请你具体地说明操作步骤。
生甲:向硝酸钾和硝酸铵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剩余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不溶解,再加入少量水,继续振荡试管,直到剩余的固体全部溶解为止。师:这个方法是否可行,我们可以试一试。除了增加溶剂之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生丙: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试一试。给试管里的饱和溶液加热,观察试管里剩余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溶解,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师:应该怎样操作?
生丙:用试管夹夹持盛有饱和溶液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先均匀加热,然后加热液体。观察试管里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固体溶解了,就停止加热。
师:很好。下面按大家提出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可以对两种饱和溶液中,一种加入少量的水,另一种进行加热。实验中,注意滴加液体和加热试管里的液体的操作方法。现在,先检查仪器、药品,然后开始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大约5min实验结束]
师:停止实验操作。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乙:向盛有硝酸铵饱和溶液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原来试管里剩余的固体又继续溶解了。说明增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生丁:我们是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原来试管里未溶解的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增加溶剂,也可以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使用加热的方法,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戊:给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试管加热,不久,试管里剩余的固体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加热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应该说是“加热”还是“升高温度”?
生戊:是升高温度,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师:对。加热是操作方法,升高温度是加热的结果。升高温度才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给硝酸铵饱和溶液加热,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辛:和加热硝酸钾饱和溶液的现象相同。说明升高温度也能使硝酸铵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好。大家的实验结论是一致的。实验说明,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可以使一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把加入到上面饱和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或者使较高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降低到原来的温度,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己:又会变成饱和溶液。
师:这是结论。你根据什么现象得出这个结论?
生己:试管中又会有固体物质析出。
师:对。也就是说,如果将不饱和溶液降温或减少溶剂,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可表示如下:[教师边讲边板书如下内容]
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切的含义。
实验证明,各种固体物质,例如硝酸钾、硝酸铵、食盐等,在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温度,相同质量的溶剂)下,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各种固体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的能力各不相同。如果我们要用确切的数值来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的能力,必须规定哪些条件呢?
生甲:要指出是哪种溶剂,还要规定在一定量的溶剂中。
生壬:要在一定的温度下。
师:还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生丙:还必须使溶液达到饱和。
师:大家回答得很正确。科学上就是用“溶解度”来定量地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溶解度是这样规定的:[教师边讲边板书]“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种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是哪种溶剂,通常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请同学们打开书,查阅用实验的方法测出的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学生查阅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师:大家查一下,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是多少?
生[齐]:31.6。
师:用什么单位表示?
生[齐]:用“克”表示。
师: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它表示什么意义?
生甲: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钾。师:他回答得是否准确?
生丙:应该说:在20℃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硝酸钾能溶解31.6g
师:正确。溶液的状态只能用“饱和”或“不饱和”来描述,而不能用溶解溶质的“多少”来表示。溶解度的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素,即“一定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和“溶质的克数”缺一不可。
下面,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写在胶片上的下列练习题]
(1)20℃时,10g食盐可以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2)20℃时,10g食盐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3)20℃时,20g某物质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
(4)20℃时,碳酸钙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时能溶解0.0013g。所以,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
[教师提问以上各题,学生都能指出1~3题中的错误。特别是第(3)题。学生认为,既然某物质全部溶解于100g水中,没有剩余的固体物质,溶液就不是饱和状态。所以,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不是20g]
师: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不仅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而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为了确切地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应用溶解度的概念。溶解性和溶解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溶解性是指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的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通常使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表示。溶解度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衡量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一把尺子”,定量地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最大质量。溶解性和溶解度有一定的联系。溶解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例如,通常把在室温(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的,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叫难溶物质。
年级:
课次:第1周第1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室内引导课)
1、明确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
2、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3、上好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课的目的:
1、了解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高中阶段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和未来社会对后备人才身体健康的
责任感和主动参与课堂管理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了解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2、认清身心素质与其他素质以及未来社会人才需要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
本学期重点学习的教材内容:武术、双杠、跳高、耐久跑、球类(排球、篮球)。
考核内容:武术、双杠、跳高、耐久跑、身体素质。
二、课堂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1、
体育委员负责课上的日常管理工作,课前、课后器材的送还,协助教师的工作。
2、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因病、事不能上体育课时,必须本人事先向教师请假,来不及时可事后补假。见习生必须随课见习。
3、课上必须按教师的安排内容练习,服从教师的指导。
4、不许无故迟到、早退、旷课。不许戴帽子、围巾和危险物品或其他妨碍活动的物品上课。不许随意动用已布置好的器材。不许在未经教师同意的情况,随意离开教学活动的场地区域。课上要注意安全,不许说笑打闹影响他人,而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三、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一)、导入课题
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们学到了一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进入高中体育课将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如何更好地增进体质、提高基本素质、掌握更多技能及相关知识。所以我们本次课来探讨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意义:
1、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
3、调节脑力活动的有效方法
4、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
要求:
1、养成课堂常规习惯
2、增强学习与锻炼意识
3、提高运用知识、技术的能力
内容略:见教参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1周第2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广播操
恢复性练习
教学任务:
复习、纠正跑跳操,指导学生进行体能恢复性练习。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运用跑、跳等一些练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恢复体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念。
研究课题:
何为正确的审美。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基
本
部
一、
常规教学:
1、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
3、
宣布本课内容
4、
检查人数与服装
5、
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走—立定
一、广播操:
内容:
复习、纠正跑跳操
(3-5节)
重点:
动作的规范性
基本部位的准确性
易犯错误:
基本动作部位不准
纠正方法:
强调其肌肉感觉和部位感,强化练习。
6
/
8
分
15/
17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练习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法
教法:
1、讲解基本部位动作的要求。
2、分解示范讲解。
3、教师纠正。
4、随音乐练习。
学法:
1、明确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基本部位练习。
2、认真观看教师的示范与讲解。
内容:
1、
组织纪律教育
2、
集体协作教育
3、
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
语言提示法
2、
表扬鼓励法
3、
自我约束法
分
3、在教师的指导下分节练习。
4、自我复习改进,相互指导。
5、音乐下复习。
结
束
部
分
二、恢复性练习:
内容:
1、慢跑800米
2、俯卧撑
6-8×2-3组
3、跳的练习:弓步跳、原地纵跳
8-10×2-3组
注意:
密切注意学生的身体变化,有不适者适当调整。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14/
16
分
4
/
5
分
要求:
1、练习认真、积极。
2、相互指导、相互鼓励。
3、动作力求规范、准确、优美。
组织形式:
1、慢跑集体练习。
2、跳的练习与俯卧撑分组进行。
教法:
1、讲解练习方法及要求。
2、指导学生练习。
3、每组间歇30秒放松。
学法:
1、明确练习的方法及要求。
2、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
要求:
1、练习时听从指挥。
2、认真、积极。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40%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录音机一台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2周第3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广播操
恢复性练习
教学任务:
复习、纠正跑跳操,指导学生进行体能恢复性练习。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运用跑、跳的一些练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恢复体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念。
研究课题:
何为正确的审美。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基
本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走—立定
一、广播操:
内容:
复习、纠正跑跳操(3-5节)
重点:
动作的规范性
基本部位的准确性
易犯错误:
6
/
8
分
15/
17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练习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法
教法:
1、讲解基本部位动作的要求。
2、分解示范讲解。
3、教师纠正。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部
分
基本动作部位不准
纠正方法:
强调其肌肉感觉和部位感,强化练习。
4、随音乐练习。
学法:
1、明确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基本部位练习。
2、认真观看教师的示范与讲解。
3、在教师的指导下分节练习。
4、自我复习改进,相互指导。
5、音乐下复习。
结
束
部
分
二、恢复性练习:
内容:
1、慢跑600米
2、俯卧撑
6-8×2-3组3、跳的练习:跳绳
30″×2-3组
注意:
密切注意学生的身体变化,有不适者适当调整。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14/
16
分
4
/
5
分
要求:
1、练习认真、积极。
2、相互指导、相互鼓励。
3、动作力求规范、准确、优美。
组织形式:
1、慢跑集体练习。
2、跳的练习与俯卧撑分组进行。
教法:
1、讲解练习方法及要求。
2、指导学生练习。
3、每组间歇30秒放松。
学法:
1、明确练习的方法及要求。
2、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
要求:
1、练习时听从指挥。
2、认真、积极。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40%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录音机一台
跳绳25根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2周第4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广播操
恢复性练习
教学任务:
复习、纠正活力操,指导学生进行体能恢复性练习。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运用跑、跳的一些练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恢复体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念。
研究课题:
何为正确的审美。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基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走—立定
一、广播操:
内容:
复习、纠正活力操(3-4节)
重点:
6
/
8
分
15/
17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练习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法
教法: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本
部
分
动作的规范性
基本部位的准确性
易犯错误:
基本动作部位不准
纠正方法:
强调其肌肉感觉和部位感,强化练习。
1、讲解基本部位动作的要求。
2、分解示范讲解。
3、教师纠正。
4、随音乐练习。
学法:
1、明确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基本部位练习。
2、认真观看教师的示范与讲解。
3、在教师的指导下分节练习。
4、自我复习改进,相互指导。
5、音乐下复习,分组相互观摩。
3、自我约束法
结
束
部
分
二、恢复性练习:
内容:
1、慢跑600米
2、俯卧撑
5-8×2-3组3、腹、背肌练习
30次×2-3组
4、跳垫子
10×2-3组
注意:
密切注意学生的身体变化,有不适者适当调整。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14/
16
分
4
/
5
分
要求:
1、练习认真、积极。
2、相互指导、相互鼓励。
3、动作力求规范、准确、优美。
组织形式:
1、慢跑集体练习。
2、力量练习与俯卧撑分组进行。
教法:
1、讲解练习方法及要求。
2、指导学生练习。
3、每组间歇30秒放松。
学法:
1、明确练习的方法及要求。
2、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
要求:
1、练习时听从指挥。
2、认真、积极。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40%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录音机1台
小折垫45块
教
案
年级:高一
课次:第3周第5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双杠、排球
教学任务:
学习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技术。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学习正面双手垫球。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技术学习的步骤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两路纵队绕田径场慢跑400米
队形: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2、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
3)扩胸运动
4)伸展运动
5)体侧运动
6)体转运动
7)俯背运动
8)正压腿
9)下蹲、绕环
10)活动手腕、踝关节
一、双杠:
学习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技术
4×
8拍
30/32分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4组双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基
本
部
分
结
要点:
用力后上摆、紧腰含
胸拉压杠。身体伸直远伸,
沉肩留腿展髋。猛踢腿,近杠面制动。
重点:
沉肩、留腿、展髋
踢腿、制动、上体急振。
保护与帮助:
一手扶上臂、一手托臀
二、排球:
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学习正面双手垫球
要领:
半蹲预备、正对来球、腕上10厘米击球。插、夹、提、移、蹬、跟。协调配合。
重点:
垫击球部位、人球关系、协调。
难点:
协调用力
一、放松整理
组织形式:双杠
排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讲解、示范,安排保护方法。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双杠:
1、站立、踢腿模仿练习。3—4次
2、挂臂连续摆动。3—4次
3、挂臂分腿仰卧,压杠、急振成支撑分腿坐。3—4次
4、挂臂钱摆、制动、压杠使肩离杠。
3—4次
排球:两人一球
1、徒手模仿练习。5—6次
2、两、三步移动垫球模仿练习。4—5次
3、垫固定球练习。5—6次
4、一抛一垫练习。5—6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束
部
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分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35
%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双杠8付、大垫子8块、排球25个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5周第9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双杠、排球
教学任务:
进一步学习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技术。复习正面双手垫球。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技术学习的步骤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两路纵队绕田径场慢跑400米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基
本
部
分
1、慢跑
2、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
3)扩胸运动
4)伸展运动
5)体侧运动
6)体转运动
7)俯背运动
8)正压腿
9)下蹲、绕环
10)活动手腕、踝关节
一、双杠:
学习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技术
4×
8拍
30/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4组双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结
束
部
分
重点:
沉肩、留腿、展髋
踢腿、制动、上体急振。
保护与帮助:
一手扶上臂、一手托臀
二、排球:
复习正面双手垫球
重点:
垫击球部位、人球关系、协调。
难点:
协调用力、判断球的路线。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分
组织形式:双杠
排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提示要点,安排保护方法。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双杠:
1、挂臂连续摆动。3—4次
2、支撑经屈臂前摆起成分腿坐2—4次
3、帮助下练习完整动作。4—6次
排球:两人一球
1、徒手模仿练习。3—4次
2、一抛一垫练习。5—6次
3、两人对垫练习。6—8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35
%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双杠8付、大垫子8块、排球25个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5周第10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双杠、排球
教学任务:
改进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技术,学习支撑摆动前摆下。复习正面双手垫球。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技术学习的步骤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走—立定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两路纵队绕田径场慢跑400米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基
本
部
分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双人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
3)扩胸运动
4)伸展运动
5)体侧运动
6)体转运动
7)俯背运动
8)正压腿
9)下蹲、绕环
10)活动手腕、踝关节
一、双杠:
1、改进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技术
4×
8拍
30/
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4组双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结
束
2、学习支撑摆动前摆下
要点:
摆、移、制动、推换、挺落
重点:
1、移重心,推杠换握及时。
2、制动腿、展髋、挺身跳下。
保护与帮助:
落地同侧,一手握上臂,一手托送腰背或臀部,帮助越杠落地。
二、排球:
复习正面双手垫球
重点:
垫击球部位、人球关系、协调。
难点:
协调用力、判断球的路线。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4
/
5
组织形式:双杠
排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提示要点,安排保护方法。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双杠:
1、帮助下练习完整动作。3—5次
2、减少助力,保护下独立完成,纠正错误。3—5次
3、跳起支撑前摆跳下。2—3次
4、杠端支撑摆动越杠端延长皮筋挺身跳下。3—4次
5、保护帮助下小幅摆动完成下法。
2—4次
排球:两人一球
1、徒手模仿练习。3—4次
2、一抛一垫移动练习。5—6次
3、两人对垫练习。6—8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部
分
四、宣布下课
分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35
%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双杠8付、大垫子8块、排球25个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6周第11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双杠、排球
教学任务:
巩固、提高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改进支撑摆动前摆下。学习双手上手传球,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力学在体育的运用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双人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
3)扩胸运动
4)伸展运动
5)体侧运动
6)体转运动
7)俯背运动
8)正压腿
9)下蹲、绕环
10)活动手腕、踝关节
一、双杠:
1、巩固、提高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
2、改进支撑摆动前摆下
4×
8拍
30/
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4组双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要点:
摆、移、制动、推换、挺落
重点:
1、移重心,推杠换握及时。
2、制动腿、展髋、挺身跳下。
保护与帮助:
落地同侧,一手握上臂,一手托送腰背或臀部,帮助越杠落地。
二、排球:
学习双手上手传球
要领:
微蹲准备,目视来球双手脸前,手自然张开半球形,腕稍仰,拇指一字,拇、食、中指触球,额前上方一球处击球,蹬地伸臂,指、腕弹击。
重点:
手型、击球点、协调用力
难点:
协调用力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4
/
组织形式:双杠
排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提示要点,安排保护方法。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双杠:
1、帮助下练习完整动作。3—5次
2、分组技术评比,提高熟练性、准确性和质量。2—4次
3、支撑摆动前摆下(加大幅度)。2—4次
4、帮助、提示下完成练习。3—5次
排球:两人一球
1、徒手模仿练习。3—4次
2、自传练习。5—6次
3、两人对传练习。6—8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部
分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5
分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40%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双杠8付、大垫子8块、排球25个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6周第12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双杠、排球
教学任务:
巩固、提高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巩固、提高支撑摆动前摆下。复习双手上手传球,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力学在体育的运用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10
/
12
分
4×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2、徒手操(双人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
3)扩胸运动
4)伸展运动
5)体侧运动
6)体转运动
7)俯背运动
8)正压腿
9)下蹲、绕环
10)活动手腕、踝关节
一、双杠:
1、巩固、提高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
8拍
30/
32分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4组双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2、巩固、提高支撑摆动前摆下
要点:
摆、移、制动、推换、挺落
重点:
1、移重心,推杠换握及时。
2、制动腿、展髋、挺身跳下。
保护与帮助:
落地同侧,一手握上臂,一手托送腰背或臀部,帮助越杠落地。
二、排球:
复习双手上手传球
重点:
手型、击球点、协调用力
难点:
协调用力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分
组织形式:双杠
排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提示要点,安排保护方法。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双杠:
1、支撑摆动练习。2—3次
2、保护下支撑摆动前摆下。2—4次
3、保护下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2—3次
4、模拟考核练习1—2次
排球:两人一球
1、徒手模仿练习。3—4次
2、自传练习。5—6次
3、两人对传练习。10—15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双杠8付、大垫子8块、排球25个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7周第13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双杠测试
教学任务:
检查学生双杠学习的效果及动作技术的掌握情况,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评价的方法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0
/
12
分
4×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1、慢跑
2、徒手操(双人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
3)扩胸运动
4)伸展运动
5)体侧运动
6)体转运动
7)俯背运动
8)正压腿
9)下蹲、绕环
10)活动手腕、踝关节
一、双杠:
双杠测试
8拍
30/
32分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4组双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标准:
高一年级教学大纲技术评价标准。
方法:
准备好后每人一次
二、排球:
学生自我练习或比赛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分
组织形式:双杠
排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宣布考评标准及方法。
2、组织考评。
(二)学生学法:
双杠:
1、自我练习。5´
2、准备好的学生考试。
3、考完的学生练习排球。
排球:
学生自我练习或比赛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考核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00—11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双杠8付、大垫子8块、排球25个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7周第14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
接力跑、跳高
教学任务:
初步了解下压式接力技术;建立背越式跳高技术模型,学习起跳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力、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课题:
起跳腿的落脚的原理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基
本
部
分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接力跑:
初步了解下压式接力技术
重点、难点:
传接棒的配合
二、跳高:
1、建立背越式跳高技术模型。
2、学习起跳技术。
分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点缓冲。
30/
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3、体委示范讲解认真、规范,口令洪亮
组织形式:接力跑
跳高
练习队形:
体操队形(接力跑)
×××××××××××××××××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结
束
要领:
弧线助跑加速积极、动作放松,起跳紧腰挺髋、全脚掌快速滚动落地,摆动腿和两臂前上摆、拔腰提肩、大腿抬平稍向里,起跳腿充分伸展、脚跟内转,背向横杆。
重点:
快速起跳
难点:
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4
/
5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讲解、示范。技术图谱。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接力跑:
1、明确下压式接力技术要领及重点、难点。
2、徒手模仿练习。2—3次
3、分组慢跑练习传接棒技术。400米
跳高:
1、观看录像、图片了解技术。
2、确定起跳腿。
3、原地起跳模仿练习。3—5次
4、上一、三步起跳练习。6—8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部
分
四、宣布下课
分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00—11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接力棒4个
跳高架2副
海面包4块
皮筋2根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8周第15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
接力跑、跳高
教学任务:
进一步了解下压式接力技术;学习助跑和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学习过杠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力、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课题:摆动腿的摆动动作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跑步与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基
本
部
分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接力跑:
进一步了解下压式接力技术
重点、难点:
传接棒的配合
30/
32分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组织形式:接力跑
跳高
练习队形:
体操队形
×××××××××××××××××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结
束
部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分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讲解、示范。技术图谱。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接力跑:
1、教师提示下压式接力技术要领及重点、难点。
2、徒手模仿练习。2—3次
3、分组接力。400米
跳高:
1、三、四步助跑起跳练习。3—5次
2、弧形助跑练习。2—3次
3、提会肩、背落垫练习。2—3次
4、原地背向起跳过皮筋练习。3—5次
5、上一步助跑起跳过杠练习。3—5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分
练习密度预计:
30%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接力棒4个
跳高架2副
海面包4块
皮筋2根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8周第16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跳高、武术
教学任务:
半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改进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学习丈量步点的方法;了解武术的历史及基本知识,学习武术的基本手法、步法。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力、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课题:
武术的健身作用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基
本
部
分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跑步与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1、了解武术的历史及基本知识
2、学习武术的基本手法、步法
手法:拳、掌、勾
步法:弓、马、扑、歇、虚步
腿法:蹬、弹腿
30/
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
武术为体操队形
组织形式:武术
跳高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结
束
二、跳高:
1、半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
2、改进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
3、学习丈量步点的方法
5
6
7
重、难点:
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4
/
5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提示跳高要点;教师给学生讲解武术历史、基本知识。讲解基本手法、步法。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学生了解武术历史、基本知识。
2、明确基本手法、步法及练习。3—5次
跳高:
1、四-六步助跑起跳练习。2—4次
2、四步助跑过杠练习。3—5次
3、学习丈量步点的方法。
4、四-六步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3—5次
5、教师纠正。
要求:
1、认真学习、积极练习。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3、动作认真有力。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部
分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分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跳高架2副
海面包4块
皮筋2根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9周第17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跳高、武术
教学任务:
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改进、巩固过杠技术;学习形神拳第一段,复习基本手法、步法。
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力、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课题:
武术的健身作用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基
本
部
分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1、复习基本手法、步法
2、学习形神拳第一段
起势;并步抱拳礼;左侧步冲左拳、右侧步冲右拳;开步前推双掌、翻掌抱拳;震右脚砸右拳、马步右左冲拳、震左脚砸左拳、马步左右冲拳。
30/
32分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
武术为体操队形
组织形式:武术
跳高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结
束
部
分
二、跳高:
1、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
2、改进、巩固过杠技术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分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武术。提示跳高要点。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学生在教师示范讲解下分解学习、练习。2—4次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正。
跳高:
1、四-六步助跑起跳练习。2—4次
2、四步助跑过杠练习。3—5次
3、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4—6次
要求:
1、认真学习、积极练习。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3、动作认真有力。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00—11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跳高架2副
海面包4块
皮筋2根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9周第18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终身体育)
教学任务:
1、明确什么是终身体育的定义。
2、如何理解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3、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终身体育
作为一种完整的、现代体育思想,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体育思潮。其理论依据有以下几点:
1、人体自身发展,需要体育锻炼伴随终身
体育锻炼具有增进健康、增进体质的作用,对人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都有积极影响。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人体发展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他不可能一次完成,更不能一劳永逸。
2、终生体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给人们的健康状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些文明病的产生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社会上的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体育锻炼增进、维护、改善健康状况,这就是终身体育产生和形成的基础。
二、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学校体育学生处在6—22岁年龄段,是从学龄儿童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
三、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打好基础
是打好基础的黄金时期
2、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学会自主的学习、锻炼
需要培养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以适应和协调不断变化的情况,取得预期的锻炼效果。
3、培养兴趣、爱好,养成锻炼的习惯
兴趣、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高中阶段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培养间接兴趣、爱好,逐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4、培养自我体育意识
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关键是体育意识的培养。“自我体育意识”是终身体育的核心,只有树立起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和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它要求在已经培养起来的对体育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提高对体育的理性认识;了解自我;自我体育意识要在反复实践中形成。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10周第19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跳高、武术
教学任务:
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提高动作质量;学习形神拳第二段,复习形神拳第一段,提高学生动作的力度。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力、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课题:
武术的健身作用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基
本
部
分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跑步—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1、学习形神拳第二段
2、复习形神拳第一段
提高学生动作的力度
插步双摆掌、转身弓步勾手推掌、弹踢推掌、弓步冲拳,抡臂砸拳、右、左弓步冲右、左拳,震脚右弓步双推掌、抡臂拍脚、弓步顶肘。
30/
32分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
武术为体操队形
组织形式:武术
跳高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结
束
二、跳高:
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
重点:提高动作质量、技术的稳定性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4
/
5
分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武术。提示跳高要点。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在教师示范讲解下分解学习、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正。各2—4次
跳高:
1、四-六步助跑起跳练习。2—3次
2、四步助跑过杠练习。2—4次
3、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2厘米逐步升高)6—8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部
分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00—11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跳高架2副
海面包4块
皮筋2根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10周第20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跳高测试
教学任务:
检查学生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掌握及能力水平,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
自我评价的方法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基
本
部
分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跳高:
检查学生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掌握及能力水平,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
标准:
137cm—10分
121cm—6分
每4mm为1分
方法与规则:
同田径跳高规则
30/
32分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
组织形式:跳高
武术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结
束
部
分
技评标准:
同大纲技评标准
二、武术:
考完的学生自行练习武术已学的动作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分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讲解考评的标准及方法。
2、组织学生考核。
(二)学生学法:
跳高:
1、明确考评的标准及方法。
2、2分钟的自我准备。
3、开始考核。
武术:
自行练习武术已学的动作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90—10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跳高架1副
海面包4块
皮筋1根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11周第21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武术、篮球
教学任务:
学习形神拳第三段,复习形神拳前二段。了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学习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和顽强拼搏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研究课题:武术的健身意义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10
/
集合队形:
×××××××××
×××××××××
×××××××××
××××××××××
分
基
本
部
分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1、
学习形神拳第三段
2、复习形神拳前二段
歇步冲拳、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提膝上冲拳—弓步架拳、蹬腿架拳、提膝双挑掌。
12
分
30/
32分
2/3次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武术:体操队形;篮球:分4组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篮球:
1、了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2、学习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
要点:
身体重心的移动及手拍球的部位。
重点:
手控球能力,脚步动作的质量,手脚协调配合。
组织形式:武术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仔细听看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在教师示范讲解下分解学习、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
4、较好学生展示。各2—4次
篮球:
1、了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2、学习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2人一组)各2—4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结
束
部
分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分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35
%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11周第22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武术、篮球
教学任务:
学习形神拳第四段,复习形神拳前三段。学习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复习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和顽强拼搏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研究课题:武术的健身意义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基
本
部
分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1、学习形神拳第四段
2、复习形神拳前三段
体膝穿手、仆步穿掌、仆步伦拍、弓步架栽拳。
重点:
动作到位,手眼配合,节奏清晰。
分
30/
32分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武术:体操队形;篮球:分4组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篮球:
1、学习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2、复习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
要领:
一大、二小、三高跳、四稳拨。
要点:
腾空拿球、步法正确,起跳充分、最高点出手,举球、伸臂、屈腕、拨指连贯柔和。
组织形式:武术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仔细听看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在教师示范讲解下分解学习、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正。
4、较好学生展示。各2—4次
篮球:
1、复习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2人一组)各2—4次
2、学习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3、分组练习。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结
束
部
分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分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12周第23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武术、篮球
教学任务:
复习形神拳(配音乐)。复习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和顽强拼搏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研究课题:篮球的配合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基
本
部
分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复习形神拳(配音乐)
重点:
动作到位,手眼配合,节奏清晰。
30/
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武术:体操队形;篮球:分4组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结
二、篮球:
复习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重点:
一大、二小、三高跳、四稳拨。
要点:
腾空拿球、步法正确,起跳充分、最高点出手,举球、伸臂、屈腕、拨指连贯柔和。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4
组织形式:武术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教师示范下完整练习。1—2次
2、教师口令、学生示范下完整练习。
1—2次
3、个别动作纠正及练习。
4、音乐下完整练习。2—4次
篮球:
1、复习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2、分组练习。传球上篮练习、运球上篮练习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束
部
分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
5
分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录音机1台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12周第24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武术、篮球
教学任务:
巩固形神拳动作(配音乐)。复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改进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和顽强拼搏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研究课题:篮球的配合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基
本
部
分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巩固形神拳动作(配音乐)
重点:
动作到位,手眼配合,节奏清晰。
30/
32分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武术:体操队形;篮球:分4组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结
束
二、篮球:
1、复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2、改进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重点:
一大、二小、三高跳、四稳拨。
传球的路线、方位及配合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4
/
5
分
组织形式:武术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教师示范下完整练习。1-2次
2、教师口令、学生示范下完整练习。1-2次
3、个别动作纠正及练习。
4、音乐下完整练习。2-4次
篮球:
1、分两排相互传球。8—10次
2、四角传球。1遍
3、改进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自我练习)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部
分
四、宣布下课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录音机1台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13周第25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武术测试、篮球
教学任务:
检查学生武术学习掌握水平,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自我练习篮球技术。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和顽强拼搏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研究课题:
自我评价的方法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基
本
部
分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检查学生武术学习掌握水平,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
标准:
按大纲技术考核标准
方法:
4—6人一组考核
30/
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武术:体操队形;篮球:分4组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结
二、篮球:
自我练习篮球技术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4
组织形式:武术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明确考核标准及方法。
2、自我练习。2分钟
3、分组考核。
篮球:
自我练习篮球技术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束
部
分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
5
分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录音机1台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13周第26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耐久跑、篮球
教学任务:
建立正确的耐久跑途中跑技术概念,改进途中跑技术。复习篮球四角传球技术,改进、提高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心肺功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耐久跑的健身功能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基
本
部
分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耐久跑:
1、建立正确的耐久跑途中跑技术概念
2、改进途中跑技术
重点:
途中跑技术
要领:
动作轻松、自然,步幅小,控制节奏、合理分配体力。正确的呼吸节奏。
30/
32分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耐久跑:
╳
篮球:
同上次课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篮球:
1、复习篮球四角传球技术2、改进、提高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重点:
协调配合
组织形式:篮球
耐久跑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耐久跑:
1、听、看教师的示范、讲解。
2、中速直道、弯道途中跑技术练习。
3、练习中相互观看研讨。
80-100米,各3-5次
篮球:
1、篮球四角传球技术练习。一遍
2、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练习。5—7分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结
束
部
分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分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40%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14周第27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耐久跑、篮球
教学任务:
复习跑的专门技术练习,进一步改进途中跑技术。学习三人跑动传接球技术,提高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心肺功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耐久跑的健身功能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基
本
部
分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耐久跑:
1、复习跑的专门技术练习2、进一步改进途中跑技术
专门技术:
原地高抬腿、小步跑、后蹬跑。
要点:
动作协调、充分、幅度大
30/
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耐久跑:体操队形
篮球:三人传球
╳
╳
╳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结
二、篮球:
1、学习三人跑动传接球技术
2、提高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要点:
跑动路线正确、配合默契、传球准确。
一、放松整理
4
组织形式:篮球
耐久跑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耐久跑:
1、专门练习: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蹬跑等。20米×2-3次
2、重复跑。(中上速度)400米×2-3次
篮球:
1、明确三人跑动传接球路线。
2、自愿组合练习三人跑动传接球。2—3次
3、半场练习三人跑动传接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4—6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束
部
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
5
分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40%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25个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14周第28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耐久跑、篮球
教学任务:
变速跑,提高学生的一般耐力。复习三人跑动传接球技术,分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心肺功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耐久跑的终身健身运用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基
本
部
分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耐久跑:
变速跑,提高学生的一般耐力
重点:
跑的节奏控制
30/
32分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篮球:每组半个篮球场
耐久跑:分组跑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结
束
部
分
二、篮球:
复习三人跑动传接球技术,分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
重点:
技术的合理运用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分
组织形式:篮球
耐久跑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耐久跑:
1、明确跑的要求及方法。
2、分组变速跑。
2000米(100米快、100米慢)
篮球:
1、三人跑动传接球练习。2—4次
2、分组教学比赛8—10分钟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45%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25个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15周第29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耐久跑、篮球
教学任务:
定时跑,提高一般耐力和改进途中跑技术。分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心肺功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篮球的基本战术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基
本
部
分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耐久跑:
定时跑,提高一般耐力和改进途中跑技术。
30/
32分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篮球:每组半个篮球场
耐久跑:分组跑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结
束
部
分
二、篮球球:
分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分
组织形式:耐久跑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耐久跑:
1、明确跑的要求及方法。
2、定时跑。
6-8分钟1400米-1600米
篮球:
1、球性练习。3—5分钟(自练)
2、分组教学比赛。15—17分钟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45%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15周第30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耐久跑、篮球
教学任务:
越野跑,提高一般耐力和改进途中跑技术。分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心肺功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篮球的基本战术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基
本
部
分
一、耐久跑:
越野跑,提高一般耐力和改进途中跑技术
根据场地自然情况设置障碍练习。
障碍:
跨栏架、台阶、双杠。
30/
32分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篮球:每组半个篮球场
耐久跑:分组跑,间隔1分钟
3、自我约束法
结
束
部
分
二、篮球:
分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分
组织形式:耐久跑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耐久跑:
1、明确跑的要求及方法。
2、越野跑。
8-10分钟1400米-1600米
篮球:
1、球性练习。3—5分钟(自练)
2、分组教学比赛。12—15分钟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45%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16周第31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耐久跑测试、篮球
教学任务:
检查学生耐久跑的技术掌握及能力水平,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
自我评价的方法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时间
次数
教、学
法
与
组
织
教育内容
与方法
引
导
部
分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10
/
12
分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基
本
部
分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耐久跑:
检查学生耐久跑的技术掌握及能力水平,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
标准:
10分
5ˊ17“
6分
6ˊ13“
3分
6ˊ55“
30/
32分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篮球:每组半个篮球场
耐久跑:分组考核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结
束
部
分
二、篮球:
分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分
组织形式:耐久跑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讲解考核的标准与方法。
2、组织学生考试。
(二)学生学法:
耐久跑:
1、明确考核的标准与方法。
2、自我准备2分钟。
3、分组考核。
篮球:
考试完的学生分组教学比赛。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1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8个
教
案
年级:
课次:第16周第32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体育锻炼)
教学任务:
1、明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2、怎样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发展。
教学过程:
一、高中生的生理特征与体育锻炼:
(一)身体形态的发育与体育锻炼
1、身高
已过快速增长期,身高的增加主要是下肢骨的生长。
2、体重
体重增加明显,肌肉力量增长,25岁左右达到峰值。
3、胸围
相应增长。
4、身体形态发育,进入平缓发展时期,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增长。加强高中时期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形态的生长发育,而且对一生将有重要影响。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2)注意练习的运动负荷。
(3)发展力量练习,应采用发展弹跳和支撑自身的力量练习或轻杠铃的练习。
(4)掌握多种运动技术。
(二)心肺功能的发育与体育锻炼
1、心率
2、血压
3、肺活量
4、应注意以下几点:
(1)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负荷。
(2)多采用发展有氧代谢为主的练习。
(3)注意呼吸匀称并与动作相配合。
(三)身体素质的发展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取长补短。
2、多种多样的力量练习。
3、加强有氧代谢的练习。
(四)神经系统的发育
二、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与体育锻炼:
1、心理的概念
2、高中生的心理特征
3、怎样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1)主动培养对体育的兴趣
①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与作用。
②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兴趣。
③远大的理想与明确的目标。
④力求学以致用。
(2)树立自信心
①正确归因
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③找好参照系
④循序渐进,大胆在实践中锻炼
(3)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①正视竞争现实,明确竞争意义。
②积极参与竞争
③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竞争
(4)培养坚强的意志
如何培养:
①提高认识,发展情感,加强实际锻炼
②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学习,有意识地培养意志品质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畅谈梦想,认识梦想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引导学生确立梦想。
2、通过各种形式来表现学生们的美好理想,使大家懂得树立理想的重要性。
3.联系实际,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明白为实现理想应不怕苦去努力奋斗拼搏的道理。
4、通过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实现梦想需要坚持,需要努力,需要积极探索。
主题说明:
为了更好的使同学树立理想,在最后的一段时间刻苦努力的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开展本次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班会主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班会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学生读)
同学们,梦想是人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飞翔;梦想是最温暖的光芒,即使最黑暗的时候,它也能把前方的路照亮。人们就是因为有了梦想,人类才走向文明,也正是因为有了梦想,社会才会飞速发展。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关于梦想的问题,首先请听梦想小故事。
二、梦想小故事
1.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 “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 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他们长大——哥哥36岁,弟弟32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2.茅以升立志造桥
茅以升是我国建造桥梁的专家。 茅以升小时候, 家住在南京。 离他家不远有条河, 叫秦淮河。 每年端午节, 秦淮河上都要举行龙船比赛。 到了这一天, 两岸人山人海。 河面上的龙船都披红挂绿, 船上岸上锣鼓喧天, 热闹的景象实在让人兴奋。 茅以升跟所有的小伙伴一样, 每年端午节还没到, 就盼望着看龙船比赛了。 可是有一年过端午节, 茅以升病倒了。 小伙伴们都去看龙船比赛,茅以升一个人躺在床上, 只盼望小伙伴早点儿回来, 把龙船比赛的情景说给他听。 小伙伴们直到傍晚才回来。 茅以升连忙坐起来, 说;"快给我讲讲, 今天的场面有多热闹 "小伙伴们低着头, 老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秦淮河出事了! "" 出了什么事? " 茅以升吃了一惊。 " 看热闹的人太多, 把河上的那座桥压塌了, 好多人掉进了河里 ! "听了这个不幸的消息, 茅以升非常难过。 他仿佛看到许多人纷纷落水,男的女的老的小的, 景像凄惨极了。 病好了, 他一个人跑到秦淮河边, 默默地看着断桥发呆。 他想; 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 造的大桥结结实实, 永远不会倒塌 ! 从此以后, 茅以升特别留心各式各样的桥, 平的, 拱的, 木板的, 石头的。 出门的时候, 不管碰上什么样的桥, 他都要上下打量, 仔细观察, 回到家里就把看到的桥画下来。 看书看报的时候, 遇到有关桥的资料, 他都细心收集起来。 天长日久,他积累了很多造桥的知识。 他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 经过长期的努力, 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成为一个建造桥梁的专家。
过渡:好多好多的人为了自己美好的梦想,不断努力,不停进取,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祖国的腾飞,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终于使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有了今天世人瞩目的辉煌。
三。谈谈你的梦想
师:同学们,你们有美好的理想吗?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理想到底指的是什么呢?问你问我问他?可能我们一时都难以说清楚。
师:有位名人曾经说过:梦想是正常的希望,是造物于人的自然精神,是生活的指南针,那么,大家的梦想又都是什么呢?(主持人进行现场采访)
师: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理想,尽管各不相同,但大家都想为祖国的繁荣贡献一点力量。理想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随个人的不同而不同。
四。诗朗诵《梦想的乐章》。
师:那么,什么样的梦想才是崇高的呢?请听配乐诗朗诵《理想是什么》。
师:的确,崇高的理想是一个前进的动力,墨要想变成金刚石需要依靠高压和烈火一样,理想的实现同样需要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脚踏实地的努力。
师:一个有着终生理想的人,青春不是基本,而是为理想奋斗的一段路程,为了远大的抱负,青春可以忍受贫穷,可以忍受寂寞,甚至可以忍受苦难。
师:只有在疾风暴雨中才能有豪迈的飞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弹拔出非凡的绝响。
五。演讲《走向未来》
师:但愿我们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实现自己理想。
我们知道明白生活意义的人,才能为未来而奋斗,才能为理想而奋斗。
用诗的情怀装点我们的人生,在美的色彩中让我们走向未来。下面请听演讲,《走向未来》。
师:的确,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还要为实现理想去努力奋斗。
罗凯月:为了理想的远航,默默地积蓄着奋进的力量。
李文丽:昨天的理想就是今天的希望,今天的理想就是明天的现实。
六、格言大比拼
师: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现在举行理想格言大比拼。
(全班分男女两组进行比赛,气氛非常热烈。)
师:那么,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请几位同学谈谈想法。(现场指名谈)
主持人:理想属于我们的只有一次,理想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让我们面对理想大声宣誓吧(全体同学):
我们愿用必胜的信念投入梦想!
我们愿用全部的精力倾注梦想!
我们愿用坚定的毅力战胜困难!
我们能行!我们一定行!
我们能行!我们一定行!
我们坚信理想会因奋斗而美丽!让我们放飞梦想!我们坚信成功属于我。
师:听,未来在召唤,明天会更好,我们期待着那震撼人心的美丽;我们期待着,那意想不到的辉煌!
师:同学们,为了表达我们的想法,为了达到我们的理想,我们一起来唱《明天会更好》。
七、小组诗歌朗诵:《我爱中国》
我站在中国地图前,仔细端详着,
啊!它多像一只昂首挺胸的五彩锦鸡。
它的冠子一摇,撒下无数玛瑙,那是黑龙江畔的高梁。
它的脊背一耸,飞起一条玉龙,那是万里长城在腾跃。
它的尾巴一抖,抖下无数珍珠,那是新疆的水晶葡萄。
它的肚子一挺,金灿灿,明晃晃,那是长江中下游的小麦和水稻。
它的两脚一迈,一股甜香扑鼻而来,那是海南椰林和台湾的蜜糖。
夜里,我做了一个美妙的梦,一只锦鸡落到了我床上。
它双翅一展驮着我飞向那蓝色的天堂!
八、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畅谈了梦想,知道了梦想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希望同学们为了实现梦想不断努力吧!
“中国梦—我的大学梦”高一主题班会教案二
内容设计:
一 目的: 师生交流互动,分享学习生活点滴。现在始,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寄明天,仰望星空,圆梦大学。
二 内容
1 导入 高一(18)班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够利用这节班会课的时间和大家聚聚,快乐着你们的快乐 “忧伤”着你们的“忧伤”。大家知道,我们xx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地阐发了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xx突出强调,中国梦引领新航程,中国梦饱含民族魂,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梦蕴涵的人民主体本质属性,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因此,当下勃勃生机的我们,孜孜不倦攻书不畏难的我们,未来要建设祖国完成复兴大业的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梦!是什么?我的,我们的大学梦!
2 进程
(1) 感恩的心 今天,我能坐在这里读书。。。。。。感谢父母,赐予我生命,不求回报地爱着我疼着我;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告诉我做人的道理;感谢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时候给我力量;感谢所有进入我生命中的人,因为是你们一点点装饰了我的人生。
(2) 这就是我 正确认识自己(我是谁?) 合理定位目标(到哪里去?) 科学规划路径(如何去?) (“我是谁,为了谁”“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3) 读书-大学-工作(事业)?读书-做人-修行?(读书不一定是为了事业,读书也是人生的一种修行!)
二、活动主题:
道德规范教育 遵纪守法教育
三、活动目的
1、新学期新的要求,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2、强化常规管理
3、重申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四、活动步骤
1、活动准备
(1)、部分同学准备发言材料,总结初中学习生活的得与失
(2)、新学期计划
2、活动实施
(1)、班长主持会议(开场白)
回望着身后我们共同留下的那串印记,不由得让我们的脑海中泛起一阵微波,在那倾注了我们太多欢乐,太多泪水的日子里,我们渡过了美好的初中时光。在新的学期里,我呼唤所有的班委及团员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维持班级的气氛,我坚信同学们会把最新的气象展现出来,在新的学期里,我坚信我们高一年(1)班会做的更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改变,共同完善我们的这个集体吧,力争让我班的明天,有一个更大的飞跃!
(2)、同学代表发言,总结初中学习生活的得与失,并谈谈新学期的打算
学生a:时光飞逝,转眼间初中已经过去了,在过去的三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不论是优点,还是不足,都始终伴随着我成长,有很大的进步,也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我认为优异的成绩是与老师的辛苦和我的努付出分不开的,但我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有的时候上课走神,因此听课效率不高,但在今后,我会改正这个缺点。这学期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再创佳绩。
学生b:在初中升学考试中,与我平时的成绩相比自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名次也有提升。但在不同的学科上,我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英语这一学科,我感***到有难度的地方是完型填空方面。对于句子的结构以及词性不太了解,以至于在这一大题方面丢了许多分。另外在写作方面,我总忽视时态问题,对于动词的变形不太在意,因此,失分很多。在新学期,我应该对这两方面进行大量的专项练习,来提高我的英语成绩。
学生c:时间飞逝,初三已经结束了,初三生活让我取得了十分喜人的进步。在学习方面,中考成绩是最好的见证,比过去的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在班务管理方面,我希望我们共同做到以下方面:上课不说话,按时完成作业,不与同学发生矛,不乱扔废纸,课间多议论学习,多向老师提问,多积极做值日,多主动帮老师做事。
本学期是高中的第一学期,我们要迎接高中的考验,我在本学期的计划是:保持科学的学习方法,多提问、多思考、另外应多做练习,在练习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学生d:初三的生活已经结束了,紧张的新学期即将开始。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例如上课不能够专心听讲,经常走神,等到想起来学习时,已经来不及了。回到家里,只是满足于写完作用,所以导致最终考试的失败。究其原因,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练习太少,对公式不熟悉无法灵活运用。这些缺点都是可以避免的,新学期,我们需要面对很大的压力,但我一定会尽我最大努力,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我最好的一面!
(3)、班主任总结,提出要求和希望: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
以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
[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板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过渡]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①操作方法;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③总结实验结论;④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化学反应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结论]
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如CH4(g)+2O2(g)CO2(g)+2H2O(l)
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如C(s)+H2O(g)CO(g)+H2(g)
[讨论]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
结论:现代人利用化学反应主要是①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②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或合成新物质。
[板书]二、燃料燃烧的条件和环境保护
[学生分组讨论](1)燃料充分燃烧条件?(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点?
[结论]
(1)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两点: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空气不足:①浪费资源;②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空气过量:过量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浪费能源。
增大接触面:改变燃料的状态。如固体燃料粉碎、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固体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①能引起温室效应;②会造成化石燃料蕴藏量的枯竭;③煤燃烧排放二氧化硫,导致酸雨;④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
[板书]三、现代能源结构和新能源展望
[讨论]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
结论:人类所需要能量,绝大部分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燃烧所产生的。
[讲述]现代能源结构。
1999年我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的消耗结构:
能源
煤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比例
76.2%
16.6%
2.1%
5.1%
[讲述]我国化石燃料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比。 石油储量/1×1010t
天然气储量/1×1010m3
煤炭/1×1010t
北美
5.6
8.4
262.9
西欧
3.4
6.1
99.3
日本
1.0
前苏联
8.3
42.5
241.0
中东
54
24.2
中国
2.4
0.8
99.0
[讨论]我国能源结构的缺点和新能源展望(环保、防止能源危机)。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结论]得出以下结构。
[阅读]能源与人类进步。
请学生阅读教材22——23页。
[本节课的总结和评价]——根据实际完成的情况和教学效果而定。
[尾声]《太阳能》05/34
1.使学生了解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特性。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一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物质性质及用途的关系。
教学用品,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投影片
教学过程
[提问]我们都见过晶莹璀灿的金刚石,也经常使用铅笔、碳棒,冬日里还可用木炭取暖,可你们知道它们各是由什么成份组成的?它们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讨论后,老师加以指正和说明)
[讲解]铅笔芯、碳棒的主要成份是石墨,金刚石、石墨、木炭,还有活性炭、焦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这节课主要学习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阅读]课本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
[投影板书]一、金刚石和石墨的成份、物理性质及用途
(在讲述石墨导电性时穿插导电实验)
[讲解]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用途上的差异。
1.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折射散射作用,可做装饰品。
2.利用石墨质软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剂。
3.石墨可导电,可以做电极,又耐高温可做高温电炉的电极。
4.利用石墨传热性能好,并在温度骤然升高时不易炸裂,可做石墨坩埚。
5.利用石墨耐酸碱的耐腐蚀性强,可做化工管道,耐酸槽、耐碱槽等。
[小结]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二者中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讲解]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中,还有一类单质是无定形碳,包括木炭、焦炭、活性炭及炭黑等。(交待:“炭”与“碳”的不同写法)
下面着重介绍木炭。
[演示]1.将一个装有半瓶带浅红色水的锥形瓶,配上胶塞。把两块木炭放入带红色的水中后,塞上塞子再摇动锥形瓶,注意观察带红色的水中颜色的变化。
2.把木炭放入盛满NO2气体的锥形瓶,塞好塞子,摇动片刻,观察现象。再加热锥形瓶,红棕色气体NO2又重出现,说明什么问题。
(讨论实验后,得出结论)
[小结]木炭能吸附红色和棕红色物质,说明木炭具有吸附性,能把大量气体或,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染料小微粒吸附在其表面。加热后,红棕色又出现,说明以上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投影板书]二、无定形碳(以木炭为例)
1.物理性质:灰黑色多孔物质,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大量气体和小微粒。
2.吸附作用:气体或液体里的物质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作用。
3.吸附原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4.用途:木炭可作燃料、黑火药、制铅笔和做吸附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