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四年级体育

小学四年级体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3 11:23: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四年级体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四年级体育

篇1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237-02

1 教学方法“多样化”

1.1游戏法

小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适当贯穿游戏来配合教学,就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练习动作的兴趣,使小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技术动作,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可进行多种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戏:报数游戏、击掌游戏、看看谁是木头人,猜拳游戏、抓手指等等,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迅速集中起来。这些小游戏的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1.2趣味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和技术动作有兴趣就会精神饱满,心情愉快的去学习和锻炼,学生注意力就能集中。例如:在练习双脚并脚跳短绳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用前脚掌跳”这一动作,教师用粉笔在地面上画上半个小脚丫,并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学生“这就是你的前脚掌,跳动时,只有这个部位碰到地面”。这样,学生才会跃跃欲试,产生浓厚兴趣,同时对跳短绳动作要领牢记不忘。又如在耐久跑教学中,可以运用“追打球”、“螺旋形跑”、“S形跑”、“喊数抱团”等游戏进行耐久跑的练习。由于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不觉得累和讨厌,从而积极参与。

1.3创新法

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作为主要教育目的之一。在课中要鼓励学生多思善问,能“玩”、会“玩”,并能创造性地“玩”,不拘一格,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如在课中让学生自编操,创编有新意的游戏等。针对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爱做游戏的特点,教学时让学生根据故事进行联想,创编游戏。学生根据“小猴子下山”、“龟兔赛跑”、“白雪公主”等故事自编了游戏。学生练习时身临其境,活灵活现,既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也极大地调动了学习和练习的兴趣。

在《纸趣》这节课中,学生利用报纸创编出了多种游戏:如做成纸炮进行甩炮练习;折成纸飞机进行掷飞机比远;把报纸卷成筒状做摸尾巴游戏;报纸放在地上做抢座位的游戏;将报纸做成剑两人对练击剑;将报纸做成魔棒,成为《哈利・波特》中的魔天扫帚;将报纸揉成纸团:有的做打雪仗的游戏、有的用它当足球进行踢足球练习、有的进行掷远比赛、有的用它进行抛接练习;有的同学两人一组把报纸放在胸前进行奔跑,比那个的报纸不落地;还有的同学用报纸做踏石过河的游戏等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1.4激励法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爱表扬的特点,从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采用的“比一比看谁红花多”的激励形式中受到启发,课中采用成功激趣法,尝试设立了“体育之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其能力相符的目标,分设了“进步星”、“创新星”、“健身星”、“安全星”等,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即“跳一跳,摘到桃”。学生就会享受到因自己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内心成功喜悦的体验积累就会逐渐动力定型为体育兴趣“体育之星”的实施给学生营造了学习竞争的氛围,满足了他们体验成功的需要,激发了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教学效益。学生为了获得星,期待着上体育课,对体育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学生整队时站得又快又齐,练习时积极主动,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动作敏捷,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当有个别学生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时,教师的一个手势、姿态、眼神就能暗示他立刻集中注意力、纠正错误,“体育之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2 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学形式要多样,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例如,分组轮换、小组合作、竞赛、展示互动、探究讨论等,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1教学主题要多角度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童话故事,针对这一点进行情景教学,课上先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童话意境中,再渗透教学内容,可以使单调的学习变得有声有色。主题还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电影,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等。

2.2教师言行要有魅力

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通过一节课,学生就能判断这位教师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而教师形象主要靠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采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挖掘其中的内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贴近学生,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魅力。也可以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进行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教《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

3 丰富教学手段以激发兴趣

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就像舞台上的道具对于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样,多种教学手段的介入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

3.1多采用小型竞赛

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甲在走廊上玩,学生乙在其背后打了一下,只见甲猛一转身,拔腿就追,直到甲、乙两人都气喘嘘嘘地趴在地上为止。此种在操场上屡见不鲜的镜头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3.2视觉的刺激

图片是最直接的视觉刺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观、新颖等特点,多变的图片不断地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刺激学生活动的欲望。我们还可以把活动场地安排画在纸上,来帮助小学生理解授课的意图。

3.3多媒体的运用

适当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些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这个课件可以是有关技能学习的,或者是体育常识方面的,也可以是体育欣赏方面的,一幅幅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优美的艺术造型、简明的文字显示加上生动的语言解说总能给学生以深深的触动。

篇2

教学管理,对于学校及教师的发展和学生成长都至关重要。年级组作为学校管理组织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活动的基本单位,其是否能够正常运作,乃至科学、高效地运行,对于维持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培养21世纪的有为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学校大多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将管大部分权限下放到年级。那么,如何实现年级教学管理的高效便成为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用心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年级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主体观念滞后,执行力度不够。办学不规范,学校虽然制定的方案和措施,但是未能有效的执行。2.教学管理出现不良倾向。例如,管理僵化,只是上传下达;缺乏过程性管理,交流互动不足;对结果的追求过于强调分数。从总体上讲,就是多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注重成绩而忽略过程。3.以科级结构管理的机制落后,教师团队无法很好地凝聚,存在不和睦的现象,忽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直接影响到年级整体教育教学合力的发挥,不利于师生共同发展。

二、如何实施年级教学管理的“四化”

为了解决年级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学校应在“扁平化”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给予年级组更大的权力和自由,把年级组作为“大部制”运转机构,实现年级的本位管理,最终达成年级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创设有效机制,由年级主任、级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科任老师构成“人人皆管理,人人都有责”的团队。团队内设立决策指挥系统、参谋咨询系统、运转执行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与学校的行政机构有效衔接,一起组成科学、高效的年级管理组织系统,共同推动年级的民主化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效能。

(一)年级教学管理需要理论支持———科学化

科学化就是对任何一件事情提升到科学的角度,明确其一般的操作方法,去除错误认识,学会探究和反思,提出自己的设计和操作,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成功或失败。为了实现年级教学管理的科学化,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外部的指导咨询。年级教学管理需要外部支持,包括学校行政部门(如教务处、教研处、德育处等)的业务指导,也包括教育专家、企业管理者、一线名师等给予咨询意见。他们往往能提出高屋建瓴、建设性、有价值的想法,年级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操作。在接受外部支持之前,年级的决策指挥机构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通过研读专业文章、外出研修、集体研讨等多种方式系统地学习年级管理的体系和方法,掌握年级教学管理的各种要素、收集疑难问题,提升思考力和理论修养。

2.目标的需求分析。承继石门实验中学的“有为教育”特色品牌,我校将学生的终身发展列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即通过文化的塑造,让学生获得愿为的动力;通过素质教育在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实践,逐步让学生具备能为的素质;在校内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开始获得可为的途径和平台,从而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围绕学校上述目标,通过对学生师生的调查,确定年级的教学管理目标,即实现学生的自学自励(学习)、自尊自信(精神)、自主自理(生活)、自健自强(身体),使学生成为“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新型人才。

3.顶层架构的设计。在自我提升、外部支持、目标分析的基础上,年级要进行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架构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年级文化的营造、过程执行的有效性。我校在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现状、班主任工作、备课组活动等调研的基础上获取各方面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经梳理后形成年级教学管理的架构,力求科学有效。

(二)年级教学管理需要有效监控———规范化

在百度百科中,“规范化”是这样定义的:“在经济、技术和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规范、规程和制度等)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应用到教育领域就是要制定各项教学管理任务的规章制度,以及在执行过程中通过有效监控保证管理的规范化。

1.制定教学管理任务的制度规范。制度是一种文化,是团队成员共同达成的行动指南,体现了团队成员间的默契程度。建立完善多项管理规章制度,如课程管理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联班会议制度、听评课制度、教师值日制度、教育教学调查制度、晚修辅导巡查制度等,体现了年级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避免了管理的随意性和拖沓性,实现了通过制度管理年级的规范。在日常的执行中,我校经过认真总结、反思和改进,不断地完善、创新制度,力争使实践与理论完美结合。

2.监控教学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学校有了规范化的制度,但若落实不到位,教学管理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年级通过决策指挥系统对备课组、班级进行监控,学校通过行政部门(教研处、德育处等)对备课组、班级进行指导性检查,备课组成员间、班主任间相互督促提醒,将教师个人的教学管理习惯转化风格。及时通过班主任例会、备课组长会议、德育会议等反馈各项教学管理任务执行情况,学期或学年结束再进行综合性评估,最终达成较好的效果。

(三)年级教学管理的理性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最早用在企业管理方面,是人类工业化发展的思想结晶。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以精益生产为特色的丰田生产方式,他们充分体现了“科学与效率”的精神。运用到教育领域,在年级教学管理的顶层架构下,进一步分解各项教学管理任务,制定、梳理和细化各项规章制度,发现教学管理任务之间的联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着眼点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成较高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的精细化要立足于教育专业理论,使用科学的量化标准,落实到每一个制度,扎实做到每一个环节,还要渗透到每一个行为。包括教学思想管理的精细化、教学过程管理的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教学评价与激励的精细化等。在课程和教材管理方面,我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开足各项课程,并结合实际情况增设阅读、口语、心理等课程,面向学生需求开设各类选修课(竞赛班),如科技创新、机器人、版画、管乐团等。以规范化为标准,以精细化为核心,以人文化为动力,构建和谐融洽、有合力和战斗力的年级管理团队,正在为实现“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质量”的教学管理目标而不懈奋斗。

作者:许之安 单位:南海区石门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参考文献:

[1]赵珊珊:《中学年级组教师团队管理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周明民:《中学年级组管理创新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篇3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安排了思考题,与实验版在中、高年级才安排思考题相比,这次修订给了学生较大的思维发展空间,也给了教师较大的教学研究空间。数学思考题是弹性教学内容,它有利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使他们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从而促进他们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有限,思考题的教学常常不能达到编者的预期目标。

苏教版二下“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练习六”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赵强家养的鸡比鸭多30只,后来又买来30只鸡和45只鸭。现在是鸡多还是鸭多,多多少只?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参的要求,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两种思路:一是抵消,二是假设。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错误率非常高,有的学生即便知道了结果,也说不出所以然。

这道思考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但仔细分析教材,这道题在这个单元教学并非没有可能。

本册教材安排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内容,但都没有安排独立的教学单元。在这一单元教学加法和减法时,安排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因为其数量关系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只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联系加减法的含义,就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二是因为结合计算教学适当安排一些实际问题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计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体会到学习计算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进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材结合基础知识的教学相机安排了一些思考题。在此之前,教材已经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思考题的经验和能力。

在深入分析教材和学生思维实际的基础上,我开展了一次教学尝试,以下为主要教学片段:

1.借助直观,形成数量关系的表象。

师:我们怎样用线段图来表示鸡和鸭原来的只数呢?

生:先画出鸡和鸭同样多的部分,再画出鸡比鸭多的部分。

师:这时鸡比鸭怎样?

生:鸡比鸭多30只。

师:那又买来30只鸡怎么用线段图来表示呢?

生:再画一小段表示鸡比鸭多30只。

师:这时鸡比鸭多多少只了?

生:60只。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原来多30只,现在又多30只,一共多了60只。

师:鸭的只数有没有变化?怎样表示呢?

生:鸭买来了45只,在鸭的后面画一小段表示鸭增加的只数。

师:这时鸡多还是鸭多?你怎么知道的?

生:鸡多,因为鸡两次多了60只,鸭只多了45只。

师:鸡比鸭多多少只?

生:15只。

师:怎么计算的?

生:60-45=15(只)。

2.分步呈现,顺应学生的思维促进理解。

首先呈现:赵强家养的鸡比鸭多30只。

师:根据这个信息,谁能说一说赵强家的鸡可能有多少只?鸭可能有多少只?

生:鸡可能有40只,鸭有10只。

其次呈现:又买来30只鸡。

师:好,现在又买来30只鸡,那么现在一共有多少只鸡?

生:一共有40+30=70(只)。

最后呈现:又买来45只鸭。

师:现在一共有多少只鸭?

生:一共有10+45=55(只)。

师:现在鸡和鸭的只数都知道了,你能知道鸡比鸭多多少只吗?

生:多70-55=15(只)。

师:同学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试一试,看最后所得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

生:是一样的,鸡比鸭多15只。

3.变换数据,在举一反三中理解数量关系。

出示第一个信息:赵强家养的鸡比鸭多30只。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三个问题:如果买来10只鸡和10只鸭,鸡比鸭多多少只?如果买来10只鸡和5只鸭,鸡比鸭多多少只呢?如果买来5只鸡和10只鸭,鸡又比鸭多多少只?

生:买来10只鸡和10只鸭,鸡就比鸭还多30只。

师:什么只数变了?什么只数没变?

生:鸡和鸭的只数变了,鸡比鸭多的只数没变,还是多30只。

师:也就是说,鸡和鸭买来的同样多,鸡就还比鸭多30只。

师:如果买来10只鸡和5只鸭,又是怎样的?

生:鸡更比鸭多了。

师:多多少只?你怎么知道的?

生:多35只。原来多30只,现在又多了5只,一共多了35只。

师:买来5只鸡和10只鸭,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生:鸡比鸭不是多30只了,而是多25只。

师:为什么呢?

生:原来多30只,后来鸭比鸡多了5只,去掉5只就只多25只了。

师:这样一多一少相互抵消,剩下的就是鸡比鸭多的只数了。

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次的教学实践使我再次认识到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学生创造性地学。立足于学,我们的教才会彰显色彩。立足于学,就要做到学生在哪里,课堂就在哪里;学生的思维在哪里,教学就从哪里起步。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因此,抽象的知识必须建立在直观的感知和理解基础之上,线段图对于理解两个量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则是最合适的方法。

篇4

一、从方法入手,掌握解题步骤

具体来说,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的步骤可以细分为以下几步:①读题,即把握题意,准确理解题目的设置的方向以及考察的内容;②说题,说提就是要厘清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以及所要求解决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将题目中的关键词进去圈注。如表示数量的“一共”、“几倍”、“平均值”等,此外也应当特别注意单位的统一。③析题。就是要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这也是正确解答数学应用题的关键所在,这一步骤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特别高。一般来说,三年级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最基本的两种思路分别是综合法以及分析法。而所谓综合法,就是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根据已知的运算知识或者运算法则,分步骤的分析问题,最后求得答案。较为常见的引导式用语有“已知……和……,可推得……?”而与综合法相反,分析法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出发,分析要得出答案需要什么样的已知条件。若所需的已知条件,题目中全部具备,则可以直接作答,否则还要先求出所需条件。这种分析法常见的引导语有:“若要求得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我们还需要什么条件呢?”“题目中给出了什么已知条件?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生通过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时,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小红叠了23个飞机,小明比小红多叠了4个,小李比小明少叠了5个,问小李叠了多少个?”若是用分析法解答上述问题,可以问:“若要求得小李叠了多少个,那么必须知道谁叠的个数?”“小明叠了多少个不知道,那求小明叠的飞机的个数该怎么列式?”通过以上分析后得出:要想知道小李叠了多少个分级就必须先知道小明叠了多少个,而要求得小明叠了多少个,就必须知道小红叠的飞机的个数,小红的个数题干中已经给出,便可开始解答。④答题。根据上述分析列出算式,最后算出答案,若有单位一定要注意写明单位。⑤思题。即分析题目的解答思路以及考察的知识点,若该题做错,那么一定要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所在。

二、从经验入手,丰富生活体验

现在教材中的一些应用题,越来越与实际生活相符,大部分都能在生活当中找到原型。如,苏教的三年级教材的上册,就经常会考察购物问题,若学生没有单独购物过,就对“总价=单价×数量”的关系式很难理解。在学习“千克和克”这一章时,若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就不能够准确理解“净含量”的含义。在解答一些关于乘坐出租车的应用题中,若学生没有乘坐过出租车,就对这种问题比较难以下手。如,苏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实验教科书补充习题的第33页第三题:“根据表格,求得甲乙两队下半场各得了多少分?”有很多三年级的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很难理解,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篮球的计分规则不够了解。为有效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题意的理解能力,应当且必要引导学生们多观察周边世界,发现身边的数学,让他们了解应用题实际上并不难。我们应当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以提高学生们的数学素质。

三、从情境入手,增强解题兴趣

作为三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应用题与其他题型相比,其解题步骤更繁琐,许多同学因此对其兴趣不大。但是,如果能够巧妙的丰富应用题的情景,使应用题更生活化,那么学生会不会就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呢?那么解答应用题还会被学生当作是一种负担吗?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反而可能会因此让学生乐于解答应用题。但是,如何为应用题创设情景呢?

(1)情境应当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例如一道应用题本来是这样问“36元可以买多少块标价为3元的蛋糕?”若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过生日,带你们到蛋糕店买蛋糕,我一共有36元,能给你们买多少块3块钱的蛋糕啊?”这就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爱吃的心理,使得学生们解答应用题的积极性更高。

(2)可以适当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描述那些难以通过语言描述的应用题。例如,根据苏版教材的第35页的第四题:“称一杯水,算算里面的有多少克水。”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教学,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空杯在加水后,重量慢慢增加的过程。学生也就更易接受“杯子里水的重量=水和杯子的总重量-空杯重量”,这种教学模式就更加直观生动,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对本文的一些拙见予以参考,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再创新。相信通过全体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应用题这一重难点一定会被我们攻克。

篇5

为了应对新课改,许多教师转变了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引入很多方法使得教学课堂充满活力,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怎么样才能真正地提高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水平呢?下面是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提出几点有效的对策。

一、采取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

面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不再用“带领式”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和思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举个例子,教师可以结合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在教“比例”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点时间自己看书了解一下什么叫做正比例和反比例,然后便提问学生:“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呢?谁能说得最多呢?”学生便开始七嘴八舌地展开谈论。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教师不再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和理解,并且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探究。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二、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会以兴趣爱好、学习状况等方面结交自己的朋友,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特点,对学生实施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无形中提升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我们知道,有效的合作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那么,教师怎么在实际教学中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方式呢?举个例子,教师在教“统计”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进行小区用水量的调查,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选择某个小区,对家家户户的月用水量进行实践调查,同时要记录好统计的结果,并且将结果用适当的统计图在课堂上展现出来。通过这种有趣的合作活动,学生明确了他们的分工,在学习中提高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可以说,这种教学方式的可行性是比较高的,而且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真真切切地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中,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有非常大的意义的。

三、巧用激励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比较高,他们经常以自己为中心,只要受到一点小小的刺激,他们的反应就会很大。抓住这个特征,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巧妙地运用正向的激励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具体来说,如果教师看到学生做对了题目,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而学生做错题目时,教师则不应该马上指出他的错误,而是引导学生重新理清思路,进行正确的思考,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让学生不气馁、不放弃。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动力才会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不过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使用激励手段时,切不可过分夸大学生的能力,这样很容易使学生骄傲自满、自以为是,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课堂

要知道,数学的很多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现实中的很多问题都是通过数学原理和数学计算解决的,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务必将数学课堂生活化。举个例子,在教学“负数”这部分知识时,教师便可以通过现实生活的举例来为学生解释到底什么是负数。因为小学生刚学习数学时,更多的只有正数的概念,而负数的提出会使很多小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说:“负数就存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例如电冰箱里面的温度是零下的,这其实就是一个负数;又如,你今天花了7块钱,那你就可以说你今天得到了负7块钱,等等。”通过生活化的课堂讲解,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和理解负数的概念其实就是正数的反向概念,在运用时是和正数相对的。可以看到,生活化的教学课堂大大提高了数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师从实际的数学教学实践出发,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特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获得快乐又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篇6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为了使学生了解、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在教学《水》的第一小节时,我是这样操作的: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那个缺水的地方,知道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出示并朗读这个句子)老师把这个句子稍微改了一下――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出示并朗读这个句子)你发现这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了吗?用心读一读,并体会一下,“水”字后面有逗号和没有逗号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有逗号,更强调出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不是别的而是水。)

在此基础上揭示方法之一――品词析句法。

出示句子――“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泉水很少,去挑水的人却很多,泉眼离村子很远,十公里等于一万米,去了再回来总共两万米,相当于绕四百米的环形跑道五十圈。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给予学生启示:在从村子到泉眼去的路上……在泉眼边……在从泉眼回村子的路上……)

在此基础上揭示方法之二――想象画面法。

“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在我们这儿,普通的白酒也要几十元一瓶,稍微好一点的白酒要上百元一瓶,茅台酒、五粮液就更贵了,水则几元钱就能买到一吨,“请我喝水不如请我喝酒”说明在他们那儿水比酒珍贵。

在此基础上揭示方法之三――联系生活法。

二、运用方法及读悟提示迁移阅读

运用方法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教学《水》的第二到第六小节时,我是这样操作的:

1.教师引导

刚才,我们主要用品词析句法、想象画面法、联系生活法从村里人挑水的场景中感悟到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2―6自然段,然后用刚才学到的方法,结合读悟提示,体会课文中让你感悟到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语句。

2.读悟提示

(1)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在?你仿佛听到了孩子们在?)

(2)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这个句子中一连用了三个“滑过了”,改成“流过了”好不好?为什么?)

(3)“你们真的饿坏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除了这些语句,还有哪些语句也能让你感悟到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关于“读悟提示”,提示的问题不能多,一般有两到三个问题即可,应该是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题目,使学生的思维有方向,同时又比较适合运用学到的方法。如读悟提示(1)适合用想象画面法;读悟提示(2)适合用品词析句法;读悟提示(3)适合用联系生活法;而读悟提示(4)的作用是对学生“下有保底,上不封顶”,鼓励学生自主发现。

三、课堂对话,促生成发展

批注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多角度立体化对话,促进学生思维、学习能力的发展。

1.关于读悟提示内容的交流

对同一个交流点,重在引导不同学生各抒己见,从而形成一个完整而深刻的认识。例如,读悟提示(1)的交流可紧扣“奔跑跳跃、大呼小叫”这两个词的留白,引导学生去想象画面。

2.关于学生自主发现内容的交流

篇7

情景是进行言语交际活动的必要因素。交际化的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和创设情景组织课堂教学,做到教学内容情景化。英语情景对话课是指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一定的话题情景或社交活动的情景场面,通过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语言交流活动,来实现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听说交际能力素质的培养及提高的目标。

二、对话课教学现状分析与思考

对话教学对于我来说是个难点,我觉得太难以操作和把握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沉闷,不愿意开口,开口说话的声音也不大,更不用说讲得如何流利,能正确用英语跟别人交流。我从不会把教材上的对话内容一个词一句话逐一地分析、讲解、翻译,总是想方设法带动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但是他们总是不开口,这样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所以我就此展开了教学研究。

1. 根据学生的现状找出原因。课堂过于安静可能跟学生的性格有关。有过半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在众人面前不敢开口说话,外向的学生,就算对知道的、懂得的事情,他们也不会轻易举手回答、响亮地说出来,这可能是受班上安静主流的影响。

2. 结合教材思考教学策略。(1)从分析教材入手,明确教学内容。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五年级下册的英语教学,本册教材有6个单元,分别是:This Is My Day, My Favourite Season, My Birthday, What Are You Doing, Look At The Monkeys,A Field Trip.本册教材包含了10个话题:daily routine,seasons, weather, seasonal activities, housework, indoor activities, telephone English, animals, field trip.(2)以话题为纲,践行对话教学的研讨模式。首先明确话题新语言点,列出相关的旧语言点。然后想一想该话题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等对话因素。最后,按教授新语言的一般步骤细化教学设计的每一步,践行教学,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对话课教学的基本步骤为:热身复习――呈现新语言――操练(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巩固拓展。

三、对“A Field Trip”话题的具体操作

PEP五年级下册Unit 6 单元话题是A Field Trip,A 部分教学内容:

地点是野外,是John and Miss White之间的对话。新语言点是:Are they …ing?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旧知识是有关描述outdoor activities的V+ing动词短语,提问时间、地点和一般的情况描述。根据本班学生也有过野外旅游的经历,我这样设计“A Field Trip”第一课时的教学。

Step 1 Warm-up and review(激活学生旧的图式)

课前呈现Field Trip主题,问:Do you know that?用相关图片(park, nature park),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 What do you see in the park? What can we do in the park?复习Unit 6单元的动词短语,激发说话愿望。

Step 2 Presentation(文本初构)

(1)结合课文内容:Look, they are in the nature park too. What are they doing?描述人物正在干的事情:Are they V+ing?让学生猜(进行大量文本的输入)。

(2)Now let’s try, listen and choose the picture.

情景:It’s lunch time. John is looking for their classmates. Now let’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What do they say?

(3)Listen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Step 3 Practice(文本再构)

(1)Listen and read following the computer.模仿语音读,注意标出意群。

(2)挖空对话里的关键词,让学生听着录音再次重复句型。

篇8

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重点存在偏差

对小学生识字写字教学必须建立在对生词意义的理解上,例如对于“激励”一词的学习,首先让学生理解其真正含义,之后再进行拆解教学。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词义的重视,仅仅注重拼音读法,让学生掌握其准确的读音,并能够通过读音默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这种教学方法只能让小学生一时记住生词,当词汇量和生字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相互混淆,由于不了解词义,一时难以找到头绪,导致张冠李戴。

2.对生字的教学没有进行巩固

对于学习的生字必须进行及时复习才能加深记忆,小学生在复习上难以做到自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感染不自觉地加深对生词的理解记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复习的重要性,导致很多生字在初次学习后就被忽略,在后续学习中并未涉及前面学习的生字,学

生往往出现学了新知识忘了旧知识的情况。

3.识字写字教学不注重科学方法的使用

教师在对生字的讲解时太过随意,仅仅从笔画上进行拆解,并

未结合字形进行更为形象的讲解。例如对于“日”和“曰”的教学方法基本相似,都是让学生掌握准确的笔画顺序,但在结构上并未做太多解释,因此一些学生难以分辨。另外对一些比较难的汉字没有进行不同部分的拆分讲解,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复杂汉字。

二、对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1.注重结合词义理解记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一些复杂词汇词义的介绍。小学生掌握的词汇基本来自简单的生活对话,对一些生活中不常用到的词汇在不知道其意思的情况下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必须重点介绍一些词汇的具体意思,让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并结合一些句子展现词汇的用法,巩固小学生对生僻词汇中生字的印象。例如学生在理解的情况下就不会将“畅享生活”写成“唱响生活”。

2.及时复习学过的生字

为加深小学生对学过的生字的印象,必须及时进行复习,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出现喜新厌旧的想法。在进行新生字的教学中可以结合以前学习的生字组成句子,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可以定期展开生字默写,并通过相应的奖励,例如写出十个生字即得到一定的奖励,以此鼓励小学生自觉进行生字的记忆与拼写。

3.注重科学方法的使用

汉字的创造是有一定规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些规律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例如在讲“囚”这个字时,可以看作人被困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即被囚禁;“山”可以看作几个连在一起的山峰;“药”源自中医草药,因此是草字头和绞丝旁,中药的食用都是通过熬煮的形式,通过勺子入口,因此右下角是一个“勺”字。通过这些科学的方法能够提高识字认字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9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102-02

儿童识写汉字是开发孩子智的过程,在小学教育阶段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随着新时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出炉,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难度有所降低,学生学习写字的过程成为强调的重点,"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字的间架结构在写字过程中"留意观察"。这样的教学要求避免了以前的死记硬背,适当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但是审视当前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许多普遍性的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引起重视。

1.小学低年级识字的意义

汉字的教学和拼音一样,具有奠基的作用。识字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也是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非常重视培养孩子早期阅读兴趣和习惯,尽可能早地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另外,增大词汇量,丰富信息量,还可以充分弥补孩子与大人交流的不足,迅速增强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灵活驾驭能力,为写作文打好基础。多年教学经验证明,高年级的成绩好坏是由低年级时的基础而决定的,而低年级学生的成绩好坏决定于认字量的多少。阅读的基础在于认字,因此,孩子们进入小学的关键就是认字识字。

2.新时期认字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字教学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但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小学低年级的认字识字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不符合新课标中的标准。

2.1 字体走样问题严重。低年级语文教师认识到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是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具体教学中却经常走样。对汉字的音、形、义,把主要精力花在对字义的理解上。字音还未记住,就让学生又要组词,又要扩词。由于低年级孩子本来词汇量就不丰富,于是同音字误用的情况屡屡发生。教师又不下功夫去纠正,继而造成错别字泛滥。 识字是需要多次复现才能巩固的,但只要一进入第二课时,教师就把 "识字" 这个重点放在了脑后,用毫无思考价值的一问一答,挤占了巩固识字的时间。因此常常会发生学生课文背得烂熟,但单独地把生字拿出来还不能认识的怪现象。写字是一种技能,是需要动手操练才能掌握的。课上老师们在教学写字时,却把时间都花在了对字形的繁琐分析上。到学生真正提笔时,下课铃声已经响起,于是写字任务只得在课间去完成。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得不到老师面对面的指导,写字质量自然就难以保证了。

2.2 识字教学中随意解读。首先,教师对汉字科学知识的不足。有的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不讲科学随意解读,乱编口诀,误导学生。例如教学 "冒" 字,有的教师这样指导:上面是个扁扁的"日",下面是个"目";有的则这样教学:上面是个"曰",下面是个"目",这两种教法都是错误的。上面既不是扁扁的"日"字,也不是"曰"字,而是""。其次,是为了为使学生能掌握生字新词,教师不解析字形,直接让学生机械摹写,重复着抄写、听写的练习,死记硬背。有的即使解析字形,也是随心所欲,不讲科学。这样的教法使小学生对汉字构形不知其所以然,陷入了艰难而痛苦的死记学习,并导致了当今小学生错别字泛滥的结果。

3.优化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准确把握新课标对低年级写字教学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3.1 明确要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是在自己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慢慢培养起来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明确这一点,不能急于求成。

3.1.1 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即"头正、身直、脚平、胸部与桌子的距离约一拳。"课程标准中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是把字写好的前提条件,对于正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学生自身的健康更为重要。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习字姿势不够重视,这就要求我们低年级教师首先要交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并随时随地进行督促、检查、纠正。我在课上经常采用表扬坐姿好的、同桌互相提醒等方法来促使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1.2 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这是写好字的又一前提,因为执笔姿势不仅会影响写字的速度,对于学生手指肌肉的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执笔方法不正确,我经常采用小组成员互评的方法帮助其纠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3 引导学生在书写中发现汉字基本笔画、间架结构和基本笔顺规则。另外,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爱惜写字用品的习惯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总是从教给他们如何削铅笔,使用橡皮,整齐摆放书本开始,教育他们爱惜写字用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3.2 巧用临摹、写话

3.2.1 要提高习字质量,教师必须重视描红、仿影在儿童习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用好用足与教材配套的《习字册》,遵循习字规律,指导学生三步走--描红、仿影、临写。指导学生一笔一划,认认真真,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规范。他们在"读帖"、"描红"、"仿影"以及"临帖"的过程中,去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只有这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生才能逐步形成 "描仿入体"的习惯和技能。总之,写字教学一定要坚持既动眼用心,又动手操作,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2.2 善用写话。课标提出要"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鼓励儿童在写话中运用已掌握的字词,尽早打通学生的书写中枢神经和语言中枢的联系,激发写话的兴趣,提高写话能力,并对巩固识字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保证一定的写字时间,让学生喜欢上写字。

参考文献:

[1] 邱彩萍.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 上海教育科研,2013,03

篇10

2、游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提高学生控制球的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篮球学习中来,并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和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五指张开,掌心空出

教学难点

手指、手腕柔和用力

教学准备

小篮球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组织形式

与要求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4、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活动

二、热身活动

1、游戏:喊数抱团

方法:学生围成圈按老师的要求逆时针跑动,老师随意喊出数字如“2”,喊完后学生迅速反应,找到相应的人数站到一起,多于或者少于规定人数的都有一个小小的“奖励”(3个蹲起跳)

2、篮球热身操

1、教师组织学生到操场集合,做好人数的清点;

2、提醒学生将发卡、钥匙等一些尖锐物品放到一边;

3、询问是否有人见习并做好安排。

教法:

1、教师讲清游戏规则及玩法;

2、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游戏,强调注意安全;

3、教师当好裁判,及时评价;

4、带领学生做好篮球热身操。

组织:

××××××

××××××

要求:集合快、静、齐。

热身操队形:

×

×

×

×

×

×

×

×

×

×

要求:精神饱满,积极参与游戏。

3分钟

10分钟

三、学习原地运球

1、师生互动,导入本课学习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知道的篮球明星,激发学生兴趣)。

2、原地运球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或前后站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指触球(掌心空出)以肘关节为轴,臂上下屈伸,当手指触球时,小臂和手腕有一个随球向上的缓冲动作,而后小臂下伸,手腕向下按压将球拍向地面,如此反复。

3、游戏:运球比多

(评选“MVP”)

规则:所有学生随老师口令原地运球,若球掉了则被淘汰,淘汰者原地蹲下,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后面慢慢增加难度如:眼睛不看球或左右手交替运球等),最终选出一个或多个本节课的“MVP”。

教法:

1、教师和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引出本课内容;

2、创设情境“篮球宝宝”休息够了,现在想出来活动了;

3、教师讲解示范原地运球动作要领,强调重难点;

4、老师组织学生原地徒手模仿练习,体会手腕柔和用力;(右手推左手练习)

5、集体跟随老师进行原地运球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错;

6、2人一组互相纠错练习;找学生示范;

7、游戏练习

(1)转移视线运球练习(要求学生运球时眼睛看前面,教师可通过小游戏来吸引)

(2)2人一组原地运球,随哨声交换位置;

教法: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教师做好裁判;

3、对优胜者进行奖励或表扬。

队形1:

××××××

××××××

队形2:

×

×

×

×

×

×

×

×

×

×

要求:

1、教师讲解时学生四列横队排好,不要随意走动;

2、认真听讲、积极互动;

3、学生精神饱满、积极参与练习;

组织:

×

×

×

×

×

×

×

×

×

×

要求:

1、认真听清规则;

2、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真实水平。

22分钟

四、放松、总结

1、集中做放松操

2、教师对本节课做简单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4、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5、师生再见。

教法:

1、教师领做放松操;

2、做好小结、评价;

3、安排好器材的回收归还。

队形:

××××××

××××××

要求:

1、集合快静齐;

2、动作舒展,充分放松。

5分钟

教学

反思

篮球原地运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部分:第一:准备部分:激发兴趣,热身活动阶段,第二,基本部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阶段;第三部分:结束部分,身心放松总结阶段。

首先介绍本课的准备部分:课的开始,教师组织集合整队,队列整齐,精神饱满,报数声音洪亮,教师介绍学习内容原地运球并要求学生上课注意听讲,积极动脑,认真学练,避免冲撞,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我组织学生用游戏“喊数抱团”来热身,然后进行简单徒手操来进行活动,并进行了简单的熟悉球性练习,让学生手指感知篮球,活动各关节,为篮球原地运球教学做好铺垫。本环节预计用时约13分钟。

第二个环节:基本部分用时约22分钟。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1.讲解、示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以右手原地运球为例),两腿前后开立,自然弯曲,五指分开,掌心空出,在右脚侧前方,手臂带动手腕,五指柔和用力按拍球的'正上方,学生观察、思考,模仿,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2.讲解、示范原地运球手型与手触球部位方法,组织学生原地徒手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错误动作及时给予纠正,让学生明确原地运球手型与手触球部位动作要领。纠正学生两腿站立姿势、手臂带动手腕按拍球的错误动作,提示学生眼看前方。体验屈膝弹动,小臂带动手腕上下肢协调用力按拍球的徒手动作。

3.组织学生右手持球进行原地运球,练3—4组,练习中教师反复提醒学生注意按拍球的部位和控制球的落地反弹点,眼看前方,在队伍巡视中进行针对性的纠错,及时对学生学练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反复练习,熟练动作。

4.信号指挥眼看前方运球,学生双脚前后开立,原地运球,眼睛看老师手,说出老师手上比出的数字,目的是让学生视线不要老是盯着球,反复训练3-4组。

5.增加练习难度,“人动球不动”,学生两人一组相对而立进行原地运球,当听到老师哨声时两人交换位置,只是人移动球不动,以此来练习学生的控球能力。

6.然后我安排了一个比赛:运球比多(即寻找MVP),让学生通过比赛激发兴趣,同时达到练习的目的。

第三个环节:结束部分用时约5分钟

篇11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人本理念的核心,即注重学生的自我开发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人本理念的教学活动不是单纯的侧重于某一方面,而是在协调社会,学科,学生本身三者的基础上,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将人本理念贯穿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由与价值,实现学生个性的自然流露,使其身心愉悦。高校教育应充分发挥其自由性,整体性和创造性,将人本思想融入到教学工作中,以“人”为出发点开展教育工作。

二、人本理念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的办学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而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科目,其作用也不容忽视。囊括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体育教学能够促使学生以丰富的思想,理智的态度对待周围事物,同时,高校体育教学也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与他人建立信任互助的关系。

高校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坚持人本理念,将蕴含着“真、善、美”内涵的人本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学完美契合,打造个性化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原则

1、将健身价值与人文价值相结合

当前,很多高校体育教师也制定了人文教育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少实施,体育教学依然局限于掌握体育技巧层面,这就导致体育人文教育不尽人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将体育价值与人文价值相结合,体育最本质的价值即健身价值,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普遍重视这一点,并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都有所提升。而人文价值则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给予学生自由空间,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互动式教育。

2、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具有主导性,而学生具有主体性,如果教师将自身权威强加到学生身上,学生就会产生“要我学”的想法,从而不去主动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应当从人格上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成长和发挥个性的空间,促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理解,从而为人本理念的落实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

1、设计教学目标

“人本理念”打破了传统教育仅仅提高体育技能的目标,要求学生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目标。同时,要求教师建立更为全面的教学目标,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各个层面学生的潜能,最重要的是要将“育体”转变为“育人”,加强学生情意目标的培养,即要充分体现学生精神意志,让学生的情感态度,社会实践,价值取向,健全人格等都得到锻炼和发展。“人本理念”还要求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能力,智慧等层面进行设计教学,以逻辑关联性为主进行多样化、实效化、灵活化、人格化的教学。

建立多层次性的目标。不同的学生具有差异性,让不同的学生接受同样的体育教育,就会使体育失去激励和导向作用。为此,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浮动”的教学区,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进行体育教学目标细分,例如可以分为“技能,体能,知识”三大区域,并在其下划分小区域,“技能”可按照体育项目分为田径技能,跳远技能等;“体能”根据学生自身素质划分;“知识”可分为理解,应用等。学生则要根据教师细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层次,如有的学生擅长于田径技能,可着重发展田径,同时加强田径技能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建立全面的教学目标。传统体育教学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人本理念要求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各个层面学生的潜能,最重要的是要将“育体”转变为“育人”。如体育教学可将目标分为“体能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等,教师根据全面的目标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生情意目标的培养,即要充分体现学生精神意志,让学生的情感态度,社会性,价值取向,健全人格等都得到全面发展。

2、选择教学内容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要求教师建立人本教学体系,即淡化竞技,发展个性,注重健身,培养体育能力。教学内容要具备多样性和可接受性,做到全面、多样,保持深度及广度的平衡,力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要求加强体育健康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通过传授体育美学、人体科学、健身美学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应摒弃死板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发出体育创意课题或教学项目,充分利用学生的本质特征,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会团队合作。例如在教“篮球传球”技巧时,教师先分析其中的技巧,传球知识,及传球内容,然后选出学生来进行手把手教学,指导完毕后可以让学生们分组练习或者进行传球游戏,可以分别采取单手侧传球,双手胸前传球,行进间传球等多种传球方式进行游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篮球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应具备全面性和可接受性。多样性即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自身和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并偏重于非竞技类课程的教学,如体育理论知识,学生情感等。可接受性即教师应选择既不过于简单又不过于困难,并且在深度及广度上保持平衡的内容,如可选择娱乐类,健身类,休闲类,实用类的内容。高校体育也可开设健美操,瑜伽等选修课,通过这些课程引导学生们更多的参与到体育美学中去,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