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3: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立冬和冬至的区别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Clinical effect of whole-system integrated care combined with oxygen-driven aerosol inhalation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asthmatic pneumonia
LIU Dan1 LIU ying2
1.Infusion Center, Shenyang Children's Hospital, Shenyang 110032, China; 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o. 463 Hospital,Shenyang 11004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whole-system integrated care measure combined with oxygen-driven aerosol inhalation in treating children’s asthmatic pneumonia and its effect. Methods 96 children with asthmatic pneumoni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chosen and averaged into two groups. The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xygen-driven aerosol inhalation therapy. The whole-system integrated care was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3.8% after application of the whole-system integrated care combined with oxygen-driven aerosol inhalation adjuvant therapy,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2.9%) (P
[Key words] Oxygen-driven; Aerosol inhalation treatment; Children's asthmatic pneumonia; Whole-system integrated care
小儿喘憋性肺炎发生在患儿的肺部气管,临床表现主要是喘憋、咳嗽、呼吸困难以及缺氧,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的小儿中,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之一。大部分患儿是感染呼吸道病毒诱发的,少数患儿由流感病毒以及鼻病毒等诱发[1]。患儿在感染病毒之后,毛细支气管出现水肿以及充血问题,黏液分泌显著上升,同时黏膜细胞脱落使得管腔堵塞,导致患儿出现肺气肿以及肺不张问题。在治疗过程当中做好系统护理有重要的价值[2]。我院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并为患儿提供全程系统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96例,男51例,女45例,年龄6个月~4岁,平均年龄(1.5±0.3)岁,所有患儿均经过血、尿以及大便常规诊断,同时结合X线诊断以及心电图功能确诊,符合《实用儿科学》中的诊断标准。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喘憋,同时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双肺闻及哮鸣音以及湿??音。纳入标准方面,患儿属于急性发病,发病时间≤3 d,排除合并有肝炎、肾炎以及其他肺部疾病的患儿。排除合并有肝肾功能疾病的患儿。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患儿的入院顺序编号并平分成两组,各48例,奇数患儿为对照组,偶数患儿为研究组,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 治疗措施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疗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以及镇静化痰治疗,同时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进行辅助治疗[3]。雾化液成分方面,沙丁胺醇0.2 mg/次,地塞米松2 mg/次,金喉健水剂3 mL/次,30 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1次/d[4]。
1.2.2 常规护理 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做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病情以及体征变化,提供用药指导。
1.2.3 全程系统护理措施 研究组采用全程系统护理。第一,基础护理措施。因为该病患儿常存在呼吸困难问题,对环境刺激比较敏感,所以需要确保病房的安静,限制陪护以及人员的数量,并且定期进行开窗通风,加速空气流通从而减少空气当中的药物弥散。护理人员要设定室内温度在24℃左右,设定湿度在50%左右[5]。与此同时要对病房进行合理的布局,色调应当柔和,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舒适程度。为了营造病房的温馨氛围,可以在病房当中放置婴幼儿喜欢的玩具,或摆放鲜花等植物,让患儿在允许的条件下观看动画片。第二,雾化吸入护理措施。患儿在雾化吸入过程当中应当取半卧位或者是斜抱,从而促使膈肌的下移扩大患儿的胸腔,以加大患儿的气体交换量。护理人员应当确保患儿的口鼻同吸雾嘴保持10 cm距离,每次雾化治疗的时间持续20 min左右,氧浓度为30%左右,设定氧流量在1.5 L/min左右。雾化之后轻扪患儿的背部,以加速痰液的排出[6]。如果患儿的病情严重,可以使用负压吸痰法来有效清除患儿的分泌物,同时洗脸或毛巾擦拭患儿鼻部雾珠,并协助患儿漱口。第三,心理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同患儿进行沟通与交流,观察患儿的情绪拨动,给予他们安慰以及关心,要叮嘱患儿的家属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措施。患儿在病情发作以及治疗过程当中,往往会比较烦躁,为了减轻患儿的烦躁以及忧虑情绪,可以让他们听音乐或者是看电视,有效分散患儿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以让患儿接触同龄患儿,从而激发竞争心理,帮助他们树立治疗的信心,并用表扬态度来加以鼓励,提高患儿的成就感。第四,并发症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发现从而针对性干预并发症,尤其要观察患儿的体温改变情况以及四肢张力。发热患儿通常进行物理降温,并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如果患儿存在高热惊厥史需要预防抽搐问题的出现。失水过多的患儿需要静脉补充水分。如果患儿突然出现烦躁不安问题,同时喘气严重,心率超过160次/min,往往是出现心力衰竭,需要立即提供给氧干预,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患儿如果出现粉红色泡沫痰是急性肺水肿的表现,需要遵医嘱使用乙醇湿化给氧。脑水肿患儿的表现是患儿嗜睡、昏迷或者是惊厥,一旦出现这种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做好抢救工作。第五,健康宣教措施。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健康宣教,例如集中讲解以及个别辅导,可以为患儿发放健康手册,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向患儿的家属介绍疾病知识,例如发病原因、症状以及影响因素等,同时介绍药物治疗的名称、方法以及?r值,并重点介绍患儿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家属介绍雾化吸入的作用,让他们熟悉操作的方法。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组患儿的疗效和血气分析指标。疗效标准分三个等级,显效:治疗之后患儿的喘憋、咳嗽以及发绀等症状显著减轻,同时肺部喘鸣音症状消失;有效:治疗之后患儿的咳嗽、喘憋以及发绀症状减轻,同时肺部喘鸣音显著减少;无效: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症状以及体征无显著改善[7]。以显效及有效统计患儿的治疗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儿应用全程系统护理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之后,有效率可达到93.8%,相比对照组的72.9%,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3.1 雾化的具体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安排在患儿就餐或喂奶前60 min内,目的是防止婴幼儿因不适用雾化治疗产生的呕吐物堵塞气道导致感染加重的现象。护理注意患儿的呼吸道要时刻保持通畅,雾化之前口鼻咽喉部无异物,面部要保持清洁;核查雾化器是否有无漏气现象,湿化瓶内不得加水以防药物被稀释,水槽的水量至少能将浮标漂起;雾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面色等特征变化,如出现呼吸急促、焦躁不安等问题即可关闭雾化器并马上通知医生。婴幼儿患者是特殊的治疗群体,患儿家长对孩子的哭闹或体征变化情况非常敏感,所以在雾化前要仔细向患儿监护人讲解雾化治疗的目的和雾化过程的注意事项,并仔细讲解有效的吸入方法。患儿在雾化时出现呕吐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雾化之前45 min需通知家长停止给患儿进食;用氧时做到专人专用,且提醒相关人员提高用氧的安全意识。雾化时指导家长保持正确的坐姿抱起患儿,患儿取坐姿,头部略微上仰以促进支气管和肺泡末端对药液的吸收;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儿可在病床上接受雾化治疗,患儿取侧躺位,床头保持30°夹角以扩张患儿胸腔提高吸入的效果。接好雾化器后调整氧气流量,流量范围控制在4.5~6 mL/s;雾化器一般选用面罩式,如果患儿不适用也可以换用口衔式的;雾化时注意观察药物的弥散和吸入情况,如果观察到患儿咽部不适或呼吸不畅则下调氧气流量,如果发现药物弥散效果不理想则适当上调氧气流量,如出现呼吸急促则停止雾化,检查患儿咽部痰液情况,痰液过多则立即采取措施吸痰。雾化结束后立即进行清洗,清除患儿面部、口腔和鼻孔残留的雾珠,然后协助其漱口,清洗掉口腔内的异物,指导患儿家长轻拍患儿背部,借助外力震掉部分粘附在器官和气管的痰液。护理时还要求注意多种护理措施并重。从根本上讲,雾化治疗是一种辅助治疗措施,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以及镇静化痰治疗也是治疗的关键,所以护理过程中不能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
立冬与冬至之间的区别时间含义不同
立冬
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时开始。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但在传统观念中“冬”即“终也”,结束之意。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冬至
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气候特点不同
立冬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纵跨数十个纬度,因而存在南北温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更加拉大。北方的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冬至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立冬下一个节气是什么立冬以后的节气是小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每年的公历11月22日或23日为小雪,小雪节气的到来就是进入冬天的信号,告诉人们是时候要防寒防冻了。
小雪节气到来之后,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到零摄氏度,因为气温的下降会引发降雨,但是随着天气的变冷会渐渐变成降雪,只不过这个时候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落在地上也不会堆积。
小雪节气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进入了冬季田间管理和农田基本建设阶段,此时如果有场降雪,对越冬的小麦十分有利,因此我国很早就有了“瑞雪兆丰年”的农谚。
而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小雪节气也是有很多的风俗,腌腊肉、吃糍粑、吃刨汤、晒鱼干等等,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已经不外出工作了,有充足的时间可以体验传统风俗带来的魅力
冬季的到来,气候渐冷,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人们很容易生病,所以一定要适当进补,但是进补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自己是否符合进补的条件,否则会适得其反,对身体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让身体更加的虚弱。
立冬是几月几日立冬是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节令交立冬,“立”是开始,“冬”是节令,这天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一丈二寸三分,相当于今天的2.501米。夜晚观测北斗七星,斗柄正指亥的方位,也就是正北方,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十月,也叫亥月。
星移斗转,日寸光飞逝。日子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草长莺飞柳绿桃红的春天,走过了阳光灿烂鲜花遍野的夏天,也走过了清风送爽、硕果累累、枫叶欲燃的秋天,马上就要进入飞雪连天、寒风刺骨的冬天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一年四季,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冬藏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万物收敛,藏匿,由于天寒地冻,冬眠的昆虫和动物都藏入洞穴越冬了,人们一般也都不到田间劳动,要在家里“猫冬”;另一层含义是将秋天收割的庄稼“粮入仓、菜入窖”,做好保管工作,以备一冬天的食用。其实,立冬时节还有很多农事可做,如腌酸菜、酿造加工、春米等。这时地里也还有些耐寒作物。“立冬不起菜,必定要受害”“立冬白一白,晴到割大麦”。还有些作物子粒成熟,尽管秸秆干枯但并不影响收获。立冬时节虽然天气开始变冷,但还有一些作物能在入冬前抢种,比如黄河中下游地区,这时一还可以栽种大蒜和大葱,农谚说:“十月半,栽大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塑料大棚的应川也越来越广泛,立冬后人们告别大田农活,开始进入大棚中,种植各种蔬菜及花卉。所有夏季生长的蔬菜儿乎都可以在大棚中生长。有的品种因大棚中的恒温恒湿,反而比夏季大田中长得还好。
立冬三候。“初候水始冰”,进入冬季,人们在小河边、溪流旁已能看到冰棱了,根据现代气象资料,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始结冰日在11月11日左右,这与立冬节气的物候表示基本一致。“二候地始冻”,这时节气温降到0℃以下已有了一段时间,土地的表层已开始冻结了,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冻层不断加厚。“三候雄入大水为城”,此候由于观察能力的限制而缺乏科学依据。
立冬前后,气候特征明显,全国大部地区降雨减少。江南的秋雨也已渐停,江淮地区的秋收秋种已近尾声。江南此时可抓紧抢种晚茬冬小麦及油菜;在华南,“立冬种麦正当时”;对于北方冬小麦而言,由于地表是夜冻晨消,所以此时可适当进行冬浇冬灌,保证植物越冬水分,还可对果树进行修剪,包捆,保温,可防止果树受冻害。
寒冷的冬季里,虽然气温偏低,但气候干燥,不时还有强烈的西北风,这时的枯草、干枝很容易造成火灾,因此冬季一定要做好防火工作。
立冬时,民间有“补冬”习俗。或吃饺子,或吃赤豆粥,为冬季到来摄取能量。
彝族要在征年立冬之日举行“颂牛节”,各家各户给牛披红戴花,歌唱耕牛的功绩,展示丰收的果实,场面热烈而隆重,人们在寒冷的冬季里尽享着生活的欢乐和愉快。
立冬句子1、初冬至,天转凉,问候挂心肠;
叶儿黄,寒气涨,冷时添衣裳;托浮云,唤流水,提醒保健康;至,问候来,幸福又吉祥。
2、冬已到,寒风已来,问候关怀,及时送上,添衣保暖,严防流感,健康饮食,适时锻炼,科学保健,保重身体,开心幸福,快乐如意!
3、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4、风凉了,我用温暖的友情为你驱寒,天冷了,我用温情的关怀为你取暖,立冬了,我用温馨的文字为你祝福,愿你立冬快乐,记得加衣哟!
5、给你一片暖暖的阳光,普照你舒坦的心情;送你一份温馨的祝福,触动你久违的感动;美丽的心情,配上友人的关怀,这个冬季,还冷吗?
6、豪气面对万重浪,立冬时节思念长。
怒放,腊梅飘香。幸福万年长,健康在身旁。我发奋图强,祝你立冬好,祝你立冬乐无穷!
7、立冬到,寒冷到,没事大家抱一抱。
立冬到,关怀到,工作之余跳一跳。立冬到,提醒到,身体健康最重要。立冬到,到,看完信息笑一笑。祝立冬愉快!
8、立冬来,祝君红红火火多发财;冬来立,祝君心想事成多顺利;来立冬,祝君身体健康好轻松;冬天好,祝君开心依旧丛中笑!冬天快乐!
9、立冬来临寒意重,北风呼啸霜更浓。
思念之情愈变浓,祝福响叮咚。天寒保暖需注重,及时添衣盖棉被。祝你身体健康无病痛,全家快乐过个冬!
10、立冬了,花落的声音冬知道,关爱的感觉心知道,愿手机轻轻震动,能让你感到欢乐温馨,无华丽之言,只想问你:我的关怀你感觉到了吗?天凉保重!
11、立冬天,寒气涨,问候挂心肠;
勤锻炼,讲卫生,莫让疾病缠;加衣裳,注保暖,时时保健康;精神好,心情美,快乐又吉祥。祝立冬暖暖如意!
12、立冬天寒气温将,祝福忙送上,祝福送完提个醒,多多添衣要防寒,头暖、背暖和脚暖,三暖做好身体健,鸡鸭鱼肉适当补,身体健康心也甜!
13、立冬已到,补啥?天上飞的,去打;
陆上爬的,去抓;水里游的,去扠;好,吃饱喝足,送一条,来一回潇洒,立冬快乐。
14、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立冬养生方法一、起居调养: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要特别注意起居的保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消极低落,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微微出汗为宜。霜降起居调养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霜降后天气会变得更冷了,尤其要注意下肢保暖。
2、坚持每天泡脚,水位不过三阴交(孕妇除外)。
二、经络方:
霜降节气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所以霜降之时应该重点保养以下两个穴位:
胃经的募穴——中脘穴
肺经的原穴——太渊穴
三、饮食方:
霜降之时,在五行中属土,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此时与长夏同属土,所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
1、苹果
苹果性平味甘,有补心润肺、生津解毒、益气和胃、醒酒平肝的功效。苹果能很好地促进食物消化,有很强的杀灭病毒作用,有助于预防感冒。因此,苹果被誉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
苹果不宜与海味同食,否则易发生腹痛、恶心、呕吐等反应。另外,苹果中的维生素和果胶等有效成份多含在皮和近皮部,所有应该想办法把苹果洗干净食用,尽量不要削去表皮。
2、梨
梨性甘微酸、性凉,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解酒的作用,并且还有利尿、润便的作用。梨除了生吃外,还可以加工制作梨干、梨脯、梨膏、梨汁、梨罐头等,也可用来酿酒、制醋。
梨属性凉水果,脾虚便溏、慢性肠炎、胃寒病、寒痰咳嗽或外感风寒咳嗽以及糖尿病患者忌食。妇女生产之后亦忌食生梨。女子有经来潮期间以及寒性痛经者忌食生梨。
3、栗子
栗子性味甘温,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肾虚所致的腰酸膝软、肢体不遂、小便频数者食用。
栗子的吃法除了糖炒栗子(最好不要选择开口的栗子)外,还有很多种吃法,如加入面粉做成小窝窝头,便是著名的栗子面小窝头。栗子作为一种美味的干果,不论生吃还是炒、蒸、煮、炖,都有很好的风味。
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区别1、时间含义不同
立冬: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中国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
冬至:每年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2、气候特征不同
立冬:天文学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由于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此时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
冬至: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3、习俗不同
立冬: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劳动了一年,老百姓要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如今,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冬泳爱好者们还会用冬泳的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立冬有吃水饺的风俗。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但在山东滕州一带也有喝羊肉汤的习俗。
冬至: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在江南水乡,则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这一天,会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其中吃“冬至圆”(擂圆,又叫硬擂圆、翻糙圆)是台州的老传统,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
4、含义不同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后46天是冬至,至,不是“到”的意思,而是“至极”,俗话说到头儿了。
立冬是什么意思立冬是什么意思:冬天的开始收割的结束
在11月7日或8日。中国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立冬时,太阳黄经为225°。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每年11月7-8日之间迎接立冬的到来。
立冬代表什么:有寒潮、降温等冷空气活动
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等冷空气活动。
立冬的传统习俗立冬习俗有:游泳、食补、南方热补、北方饺子、农事活动等。
暖炉会
霜降后寒气已重,因此各地开炉日期,一般常在农历十月初。《荆楚岁时记》载:“庐山白鹿洞,游士辐凑,每冬寒醵金市乌薪为御寒之备,号黑金社。十月旦日,命酒为暖炉会。”北平一般在十月初一烧暖炕,设围炉,称之为开炉节,到第二年二月初一才撤去暖炉。暖炉多用一种耐燃烧的矿物)砌筑,该物比矾石更白,轻暖坚固,后来则用薄铁做暖炉。《岁时杂记》称京人十月初一喝酒,就在炉中烤大块的肉,围着火炉,边饮边吃,称之为“暖炉”。《礼记·月令》记述十月有暖炉会。江苏昆山、安徽太平、湖北钟祥等地,也在月初开始用火御寒,期间有卖糕饼供食或者饮酒举行暖炉会的。
煎香
香草为芳草中的一种,用衣袖在草上挥动便会芳香袭人,可缝制成香囊佩戴。焚烧香草可辟瘟疫、祛风瘴以及驱除房屋中的秽气;佩戴香囊则可解郁闷;熬汤沐浴可以祛风寒;搽在发间可以辟秽污;以水酒煎制涂于面部,能够祛黑斑,滋养容颜。兰慧一类的植物也属于香草,都是味辛之物,具发散上达之气,足以辟除秽恶,润肌肉,散滞结。
采桑叶
桑叶性苦,甘寒,能祛风清热,凉血明目,以老而经霜的为佳,取其气足力厚的特点。此时已人寒冬,得秋季肃杀之气,桑叶更能泄降肝胆郁热。《广济方》称立冬日采桑叶一百二十片,如遇闰年,则多采十片,每次用十片。遇到需洗眼睛的日子,用桑叶煎汤洗眼,能治疗各种眼病。其他如《普济方》《集简方》都记载有用桑叶治疗青盲眼、风眼流泪以及眼红涩痛的方法。
吃羊肉
羊肉性甘,大热,属火,能补元助阳,治疗体虚瘦弱,可御寒益气,安心止惊,有很强的营养作用。秋冬后的羊肉味道尤为鲜美。我国除了塞外边睡,如内蒙古、西藏等地,一般都在深秋开始吃羊肉,到立春为止。如浙江的长兴等地,农历八月就已经设店,宰羊出售。有民谚道:,月初一羊开刀。”一直到过了除夕才停止售卖。沿太湖流域,盛产绵羊。冬令时节,羊肉也是时令之物。
修农具
隆冬时节,农事已毕,农家对所有农具都应该趁闲暇时加以检查,进行整修。如果发现有损坏或不可使用的,要立即修理或者予以添置,以免来春贻误农时。《礼记·月令》中有季冬之月“命农计搁耕事,修来招,具田器”。所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制肥料
各种植物,除了生长于沼泽中的之外,大都靠根部吸收土城中的养料,以维持生命。在终年无人的山野,树木特别繁茂旺盛,正是依赖草木自生的枯枝落叶,日积月累,形成肥料。入冬草木凋零,靠近山林的地区或者家中有园圃的,枯枝败叶,到处都是,正是农家制造堆肥的最佳时候。
迎冬
封建社会,朝廷会举行郊外迎冬的仪式,并赏群臣冬衣、抚恤孤寡。
在《吕氏春秋·孟冬》有记载:“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渴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是日,皇帝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皇帝要大大赏赐,以安社视,而且要抚恤孤寡。
祭冬神
古时候,立冬时节天子要穿黑色的衣服,骑铁色的马,带文武百官去北郊祭冬神。冬神名叫禺强,字玄冥。《山海经》说他住在北海的一个岛上,长相怪异:人面鸟身,耳上挂着两条青蛇,脚踩两条会飞的红蛇。祭祀冬神的场面十分宏大。《史记》上记载,汉朝时要有70个童男童女一起唱《玄冥》之歌:“玄冥陵阴,蛰虫盖减……籍敛之时,掩收嘉毅。”意思是说,天冷了,要收藏好粮食。
立冬和冬至什么区别立冬和冬至是两个不一样的节气,时间、寓意、气候特征、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时间不同
立冬的时间是每年公历的11月7日—8日;冬至的时间是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23日。
寓意不同
立冬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冬至表示自此之后白昼时间变长,黑夜时间变短,同时也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气候特征不同
立冬时,气候由秋季的少雨干燥向冬季的阴雨寒冻转变,并不是特别冷;冬至时气温下降明显,天气寒冷、干燥。
风俗习惯不同
立冬时,我国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广东潮汕地区要吃甘蔗、炒香饭,北方地区要吃饺子;冬至时,南方沿海地区有祭祖的习俗,广东地区吃烧腊与麦饭,杭州地区吃年糕,南方的一些地区还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北方地区则有吃饺子的习俗。
立冬吃饺子的寓意立冬吃饺子寓意着人们对冬天的美好期盼,由于饺子的外形和耳朵很像,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了,还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北方地区,就喜欢利用饺子来作为立冬进补食物。
在古代的中医学上的解释: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既然要养精蓄锐,必须要进行食补来增加冬季各类的免疫力,所以选择简单易得的饺子作为食补材料。
据传说,饺子这一事物,有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民间有“每逢交子之时,饺子不能不吃”的饮食习俗。于是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就会卖得很火。
另外,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在日常饮食上,人体需要“进补”,增加对各类营养的摄入。而饺子在制作种类、营养、味道等方面可以胜任此要求,自然大受青睐。
从烹饪科学的角度看,蒸煮饺子以水(汽)为介质的烹饪方式,温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杀菌,避免了烧烤炸条件下生成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保证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营养成分在蒸煮过程中也不至于因过氧化或水解而损失。
从膳食结构角度看,饺子的馅料都包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肉类的适宜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并酸碱平衡,膳食宝塔形结构。
从营养角度看,饺子以水(汽)为传热介质经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淀粉类多糖充分裂解,利于人体吸收。
冬三月,是习惯上休生养息的时期,人们外出活动减少,体力消耗也普遍较少。这段时期若能合理进补,营养物质便容易蓄积于体内而发挥更大效力。
中医讲究冬令进补,并不是说其他季节一概不能进补了。一年四季均可针对身体情况。因时制宜地服用补品。有些冬季易于发作的慢性病。若在夏秋季进补,还有预防或减少冬令发作的作用。这便是通常所说的“冬病夏治”。
冬令进补有这样几个常见的误区:
滥用补剂:有人以为凡是补品就有益无害。不少人虽有病魔缠身,但并非虚证。误用补品或滥用补剂后。反会扰乱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代谢失调。
忽视正常饮食:有人在冬令进补的时候,忽枧了从饮食中摄取人体所必需的基本营养素,忽视了均衡的全面营养。其实,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基本营养物质,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补品无法替代的。
过于强调药补: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中早就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有人一提到进补便想到药补,便迷信人参。这是不妥当的。
镜直径18厘米,厚0.5厘米(如图)。构图丰富饱满,制作精良,地张平滑,线条流畅。纹饰由镜钮处向外延伸5层之多。
镜伏兽钮,其外第1层为四神图案。四神也称四象、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或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
第2层为八卦纹,在八卦纹饰之间有篆书的天干(甲、乙……)文字相隔。八卦所反映的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易学之基础。
第3层纹饰为十二岁次神仙。岁次也叫年次,古代以岁星(木星)纪年,古人将天空的赤道部位分作12等分,每等分中以某些恒星为标志。木星正好每年走一等分,12年走一周。每年岁星(木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
第4层为十二生肖,代表十二地支,其纹饰中还间杂着“五毒”图案。十二生肖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用于纪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五毒是指蝎子、蛇、马蜂、蜈蚣、蟾蜍,是民间盛传的一些害虫。
第5层纹饰代表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根据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划分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首先,选择熬盐的季节,现在的卤水浓度不高,同时还受地下水出水量的影响,雨季由于雨水大量渗入地下水,汇入卤水中,导致卤水浓度降低。在雨季一百斤卤水仅仅能熬出三斤盐:在旱季,一百斤卤水大约能熬出4.5斤盐。因此为保证卤水浓度,减少制作成本,盐户熬盐通常在旱季进行。具体时间大概从每年立冬至次年立夏,有事为满足需要,雨季时期也制作古盐,但数量不多。
其次,古盐的制作过程,熬盐的灶台大约长三米,通常有两个灶,置两口锅,一大一小,与灶台紧接的是一个类似于炕的平台,用于烘烤盐坨,烟囱从烘烤台后面伸出,通向窗外。户主先将背来的卤水倒入大锅中,只在第一个灶下面点燃柴火熬盐,几小时后待卤水减少到一半左右将其舀到第二口锅里继续熬;待锅中的卤水逐渐有结晶体状的盐滤出,用瓢将漂浮于卤水表面的锈和其它杂质舀出来,再将盐舀入放于锅边上的簸箕里,让其水分流入锅里:用勺将滤好的结晶体盐舀人大小不等的杯状模具里,用木棒反复舂压致紧;将模具倒置于烘烤台上,倒出成型的盐坨,让柴火的余温慢慢烘烤;24小时后,盐坨烘干,装入袋子中放好,防潮防尘,制作完成。通常来说,熬盐需要近二十个小时,烘干需要二十四小时。自盐厂停产后,原来的盐井已废弃,卤水与地下淡水混合,淹没原来的井口,齐于地表。尝之仍有咸味,但浓度较之以前已大大降低。但用惯了诺盐的村民们仍然怀念它的味好质优,没有了灶户和盐厂,村民们仍然自己熬盐,尤其是老人们。制作诺邓的火腿、酱菜都要用诺盐才能做出地道的口味,所以有心的人家仍然每年自己背卤水回家熬盐,留做制火腿、酱菜时用。此外,随着与外界交流的增多和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想目睹一下当年享誉滇西的诺盐,并作为旅游纪念品带回去,因此近年来诺邓有几户人家增加了古盐坨的制作数量,卖给旅游者和村里别的人家。此外,村中现有两户人家出售并允许游人参观其制作过程。盐业衰落了,盐井废弃了。但是古盐的制作却没有停止。
[“中气空白”订闰月人为过错],[“自然会合”新发现利国利民]。
刘景田
阴历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1911年后的次年全国改用阳历纪年,为了把阴历年与阳历年相区别,就将阳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把阴历的元旦(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
既然正月初一冠名为春节,春节就是大年初一的继往开来。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春是四季之首,正月初一是一元复始,这是非常吻合的,是顺理成章的。我国古老的春联中对春节的景象和意义早有朴素的描述:“冬去春来一元复始,春为岁首万户更新”;“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来春去春常在,花开花落花又生”;“老者点头辞旧岁,童子拍手迎新年”;“旧岁已跨千里马,今年更上一层楼”。见景生情,振奋人心。然而,在现行的日历中有近半数的春节是在“大寒”这个最冷的节气中度过的,这些“大寒”里的春节,其实不是春节。而是寒节、冷节、冻节、冬节。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并发现“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归结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那么,我国现行的阴历为什么要指挥着我们在大冬天庆大年,在“大寒”里过春节呢?这岂不是逆时而动,大理不通吗?
一、阴差阳错,是谁之过?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春节(大年初一)是怎样推算过来的? 阴历又称太阴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朔望月为基本周期,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天,再以十二个月为一年,阴历历年的天数是354.3672天。为取整数计日,现行阴历大尽每月30天,小尽每月29天,阴历的平年354天或355天;闰月年13个月,全年384天或385天。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24个不同的位置点划分的,其不同的位置在地球上反映出不同的天气和自然景观,是我国最早采用的阳历。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是:
(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鹃鸥不鸣 虎始交 荔挺出
[宜]温补
[忌]受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里十一月是指农历),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大雪并不是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只是说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要大,相对于小雪,大雪时的天气更冷了。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意思是说,到大雪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求偶;荔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了。
此时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北方则呈现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观。
我国北方一般到了每年农历十一月以后下的雪,便很难融化,这种难融化的雪,对于农作物有两大用途:第一用作防寒,因为北方的冬麦在深秋播种,长出麦苗后,要靠“雪被子”盖在上面防寒,否则麦苗就会被冻死;第二用作灌溉,入春以后天气转暖,积雪开始慢慢融化,点点滴滴都渗入土地深处,所以有一句农谚叫“雪花好比银钱,雪被子盖麦田”。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生活累积习识,可见下雪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关系。
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
大雪时空气中的寒冷度和湿度都会加大,在大雪到冬至的15天内,因天地之间的气仍然较虚,所以养生的主题跟小雪节气一样,以温补为主。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整个冬季都是以进补为主,大雪时更应该进补。说到进补,立冬那一节我们已经说过,进补要因人而异。并且食疗只是进补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适温寒等综合调养来达到养生进补的目的。也就是说除了食补,还可以进行药补、酒补以及神补。
大雪食补以补阳为主,但应根据自身的状况来选择。像面红上火、口腔干燥干咳、口唇皲裂、皮肤干燥、毛发干枯等阴虚之人应以防燥护阴、滋肾润肺为主,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百合等,忌食燥热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如果经常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易疲劳怕冷等阳虚之人,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淮山、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鸡肉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药补和神补,这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这里我们说一下酒补。
酒为百药之首,说的是酒在中药里的排位。既然酒有药性,就要慎重地饮用。从大雪起至春分这段时间,不适宜饮酒。因为在大寒至春分两个月中,人容易肝气过盛,而酒是壮肝气之物,此时饮酒会火上浇油。此外,像面红或脾气急躁者也不宜饮酒。
对于肝气不足的人,可适量饮用红高粱酿制的酒以补充阳气,因为红高粱的种子直接受太阳的曝晒,储存了太阳的能量,所以酿制成酒就好比把这种阳气的能量储存在液体状态。同时,喝酒尽量在晚上。酒对应八卦中的坎卦,坎应肾,晚上酉时是肾经最旺,肾主藏精气。晚上适量饮酒可使手指凉、气短者补元气;后背凉者用酒配合可温补肾阳;腹胀而便稀不爽者可健脾;眼干涩者用酒配合则可养肝阴。但人们也应记住:酒是双刃剑,可养人,也可伤人,要正确对待它,不宜过量,只有正确饮用,才有利于健康。
现在大部分人对“补”的意识比较强烈,但却不明白“通”才是健康的关键。光补不通也不行,中医所谓的“通”是气机、血、经络的畅通,气滞血淤,经络郁阻同样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关于“通”的,很多书里都说过,其实冬季最简单的通法是多吃点萝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为了御寒养生,古代皇家御膳的首选菜肴就是羊肉炖白萝卜。这道菜可以补充体内的阳气、温暖五脏,尤其适合肾虚和脾虚的人食用。
此外,因为白萝卜有消积滞、化痰清热、解毒等功效,所以冬季一般吃肉类等油腻食物后吃生萝卜可解腻、消食顺气。不过由于白萝卜味辛甘,性寒,所以脾胃虚寒、进食不化或体质虚弱者宜少食;白萝卜破气,服人参等补药后不要食用,否则会影响药效。此外,由于食用生萝卜产气较多,对溃疡病也不利,所以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也要少吃白萝卜。
只有在大雪时补好了,温补养阳得当,来年才会有坚实的身体底子。
大雪要防风寒,围巾别离身
大雪节气,因为寒冷,我们都喜欢穿上厚重的毛衣、羽绒服、保暖裤等,而在全身武装的同时,许多人往往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部位,那就是脖子。
为什么说脖子很重要呢?最简单的就是冷风很容易通过颈部将寒气带给身体,从而引起嗓子疼、发炎等症状。此外,颈部是气管所在的部位,冬季出现咽部发痒,咳嗽有少量清痰,服止咳药作用不明显,可能与颈部前胸受寒有关,像冬天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大多数都是从嗓子开始的。因此,尽量穿高领衣服,出门戴围巾。尤其对颈椎不好的人来说,冬季围上围巾更重要。除了围巾,冬季尽量戴一顶帽子,大约可减少头部60%的散热量;用长围巾系在胸口护胸,可以减少寒冷对心脏、脾胃的冲击。
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后背以及脚都要注意保暖。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和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前胸后背是肺所在的地方,“肺为娇脏”,太寒太热都受不了,特别是寒,最容易引起咳嗽、喘,因此建议女性朋友冬季披上坎肩,以防肩膀受寒。脚部保暖是因为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且少。俗话说“寒从脚起”,脚部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比如长袜、厚靴、睡前热水洗脚,在温暖双脚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
预防冬季“风吹病”
大雪节气,许多地方都会刮起刺骨的寒风,因此许多呼吸道及过敏性疾病极易乘虚而入。这其中,由于大风原因而会传播的皮肤类疾病有两种比较典型,那就是风疹和荨麻疹。
风疹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传染性很强,疹在冬季最为多见。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一般会在大风后感觉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后来发展为全身皮疹,瘙痒难忍。它对于胎儿和孩子影响尤为重大。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一般也多见于秋冬季等大风的天气。风带来的过敏原极易引起发病,有时候一些食物也会引起发病。发病时,在皮肤表面会突起很多像被蚊虫叮咬的大包,由少到多,成片出现,一般一小时内会自动消退。不过要是不注意的话也有可能在内脏中引起反应,比如腹痛、腹泻等。
这两种疾病一个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个是由于过敏原诱发的,不过,每当出现降温和大风天气的时候,它们就会爆发得非常明显,所以冬季要尽量避免,做好预防。
预防这类“风吹病”,首先一点就是我们上文说过的,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脖子,不要有的皮肤在外边暴露。其次是大风时要尽量减少外出,以免被他人传染。再者就是忌口,对于已经发病的人群,一些常见的“发物”,例如:海鲜、羊肉、巧克力、花生等都不要再吃了。如果情况严重的要立刻就医。
多喝水以养阴,睡觉不宜多穿衣
冬属阴,大雪时节是一年中阴气较盛的季节。这时如果借助天气的优势养阴,则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尤其是阴虚的人。中医认为,水是阴中的至阴,因此隆冬之际,多喝水可养阴。一般来说,一天中有三杯水是必须要喝的。第一杯水是早晨起来喝,可润肠燥;第二杯水是下午17点喝,可滋肾阴;第三杯水是晚上21点喝,可养心阴。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吃梨、萝卜、藕、蘑菇等,因为这些都是养阴的食物。
除了养阴,冬季还要“祛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其忌讳厚衣裹身,或者烘烤腹背。尤其是睡觉时,很多人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比如老年人因为天冷怕寒,冬天睡觉时爱多穿些衣服,其实这样做不仅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也影响血液的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因此即使是盖上较厚的被子,还是会感到冷。
暖身迎冬至,摆脱畏寒怕冷
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慨:一到冬天恨不得把自己包起来,即便穿再多的衣服也经常手脚冰凉,跟别人握手的时候,总是一握便松手,生怕别人因自己手太凉了而过多关注。
其实,手脚冰凉大多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寒气过剩引起的。中医上讲“阳虚则寒”,也就是说如果阳气不足,人们就会感到浑身发冷,尤其是手和脚。在中医上手和脚被称为“四末”,顾名思义,也就是肢体的末端,气血运行需要阳气的推动,当气血“火力”全开,运行到手脚时,手脚才会感觉到暖和;相反,如果阳气的推力不足,自然也就会手脚冰凉了。尤其是在冬至最寒冷的时节,手脚冰凉的情况就会更加明显了,需要及时补充阳气。
当然,阳气不足可不仅仅表现在手脚冰凉上,像脸色发白、特别怕冷、特别容易感冒都是阳气不足的信号。像有些人经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稍微吃点凉的就拉肚子,那么也说明他的体内阳气不足了,也得补阳气。
冬至补充阳气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医上还有一个“冬至一阳生”的说法。什么叫冬至一阳生呢?就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地回升。那么在冬至这个阳气初生之日,我们该如何补阳气呢?
明代顾元庆《檐曝偶谈》介绍养生见闻说:“隐士络耕道言,修养之士当书《月令》置于座右,夏至宜节嗜欲,冬至宜禁嗜欲,盖一阳初生,其气渐夭,如草木萌动,易于伤伐,故当禁之,不特节也。且嗜欲四时皆损人,但冬、夏二至,阴阳争之时,尤损人身。”显然,调理“冬至一阳生”措施的重头戏是“禁嗜欲”。因为“一阳初生,其气渐夭,如草木萌动,易于伤伐”。通俗地讲,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需要许多能量来御寒,而性生活会消耗人较多的能量。特别是在阳气初生的冬至过性生活,更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其实,不仅仅是性生活,任何干扰阳气的行为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因此在冬至前后,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不要过多运动,要静。这样,阴气才能旺盛,阳气才能生得更好。比如说,一个人平时很爱运动,那么在冬至前后,就应当适当减少运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对身体也更好。
其次,适当调整作息,尽量早睡,即使不能早睡,也要少从事强体力或是强脑力劳动,使身心尽量处于安静的状态,尤其是不能熬夜。中医认为,熬夜是最伤阴血的,阴血损伤之后,阳气就不能很好地生起。另外,熬夜也伤阳气。在《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烦劳则阳气张”,意思就是烦劳过度则伤损阳气。在冬至前后,阳气刚生出来,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婴儿必须多吃多睡才能正常发育,如果婴儿吃、睡不足,就会生病,就不能很好地发育。虽然我们一直讲求早睡早起,但是在冬天,特别是老人,最好还是“睡个懒觉”比较好,可千万别早上天还没亮就去外面锻炼,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老人很容易阳气不足,抵抗六的能力不足,很容易生病,而太阳出来之后,气温相对比较高,太阳乃阳气,阳气足,自然抵抗力强了。如《黄帝内经》所说:冬三月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再次,如果是病人,而且一直服药,那么,冬至前后这几天,在病情平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停药数日。我们知道,中药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药物可以干扰人体气血的运行。尤其是在冬至前后,与平时相比,人体内的气血对外界的干扰更加敏感,所以尽量不要吃药以免干扰阳气的生起。
药物虽然会干扰气血的运行,但是吃一些食物来调理还是不错的,因此,在冬至这一天,吃当归生姜羊肉汤是补充阳气不错的选择。这道名膳载于《金匮要略》是冬季补阳的佳品。
做法就是,先把500克的羊肉切成小块,再热水加酒中煮,去血沫和膻味,再将30克的生姜切成片和15克的当归连同羊肉一块放入锅中,再倒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煨炖到羊肉酥软,这时再放入适量的盐,再煨炖10分钟左右即可起锅。
值得注意的是,盐一定要最后放,因为过早放盐,不容易让羊肉煮烂。在这里提醒各位的是,虽然当归生姜羊肉汤有温补的效果,但是血脂高的人最好不要常吃。
除了当归生姜羊肉汤之外,我们也可以在按摩位于后背的至阳穴。至阳穴位于后背的正中线上,在第七根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也就是当您低头的时候,颈部显著隆起的骨突为第七颈椎,往下沿着脊柱数即为胸椎,在第7个骨突出的下方便是至阳穴。如果身边有亲人的话,那么最好趴在床上,让亲人帮忙按摩至阳穴,3分钟左右即可。
此外,经常按摩。如手弯到后背,用中指和食指一块按压至阳穴照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冬至又称作“一阳来复”,大地阴快尽而转为阳生,等到立春之日才会“三阳开泰”,其实,人体也是如此,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而至阳穴则是由阳中之阴到达阳中之阳的地方,也就是阴阳相交的地方。因此在冬至左右按摩至阳穴,有补阳气的功效。
其实这个原理不难解释,手脚冰凉相当于阴阳对战,而阳处于弱势却苦苦抵抗,这个时候,我们刺激至阳穴,相当于给阳方派了一支骁勇善战的生力军,又怎能不会胜券在握呢?
至阳穴是督脉上阳气最盛的地方,自然也就会阳光普照,我们都知道让后背晒太阳会感觉全身舒服,原因何在呢?其实就在于至阳穴,它把自然界中阳气及收到了身体中,自然也就会感觉浑身舒服了,正所谓“至阴飓飓,至阳赫赫,两者相接成和,而万物生焉。”所以平时晒晒后背也是养阳的好方法。
当然,至阳穴的好处可不仅仅这一点,像经常忙碌在酒桌上的人们来说,至阳穴更是健康的秘密法宝,因为经常按揉至阳穴能很好地改善肝功能。像有些人经常感到心慌、胸闷,这个时候不妨多按摩按摩至阳穴。
《黄帝内经》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也会逐渐亏耗。像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常常会因脏腑器官“老化”致使阳气不足,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稍不留神就容易生病。这个时候不妨用双手的内劳宫穴贴上后背处的肾俞穴,双手同时上下摩擦36次(一上一下为一次),每天早晚各一次。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穴,为心包经的荥穴,肾俞穴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腰眼,为肾的背俞穴,以劳宫穴按摩肾俞穴,在强心气、护心阳的同时还有补肾壮腰、加固元气的作用,对于中老年人的手脚冰凉有很好的功效。除此之外,经常揉肾俞穴还可以减缓腰痛的折磨。
所以,想要在冬天告别手脚冰凉的毛病,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补补阳气吧!
睡不醒的冬三月,给身体来点清醒剂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在冬天的时候,不少人特别容易犯困,哪怕是在大白天,也总想跟枕头来个亲密接触,跟周公大战三百回合。
从中医上说,冬天爱睡觉与阳气不足有关。我们都知道,阳主动,阴主静,当阳气不足时,人往往容易犯困。冬天天气寒冷,自然界阳气不足,而人体与自然界之间都有一个相对的平衡,那么人体也就会出现阳气不足,自然也就容易犯困了。
《黄帝内经》上说,所谓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我们知道太阳普照大地,给大地带来温暖,没有太阳地球上自然也就会没有任何生物,阳气也是如此,是我们生命的基础。而中医认为,阳气的发源地就在肾上,肾是人体储藏营养精华的主要脏器,更是生命活动力的原动力,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说肾为先天之本的原因了。冬天到了,尤其是冬至以后,天寒地冻,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和热量来御寒,倘若肾气不足,自然也就会出现阳气不足的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冬天的时候人们往往睡不醒的原因了。如果阳气过分不足,还会出现头晕、恶心、气短、腰膝酸软等症状。所以,要想摆脱“瞌睡虫”诱惑,补肾是尤为重要的。
冬天本是补肾的季节,然而冬至正处在冬天6个节气的中间,所以这个时候正是给肾补充能源的最佳时期。再者说,从冬至开始,阳气慢慢生发,这时再从肾上加把火,阳气自然也就越来越足了,人们也就越来越健康了。当阳气充足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感觉到犯困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才能快速跟周公说再见呢?其实很简单,在这里教您一个快速清醒的好办法――提神枕首法。
做法是,当您犯困的时候,先吸气,双手从两侧往上抬,交叉在脑后;然后吐气,顺时弓身低头,保持1分钟;之后再慢慢挺直身体吸气,再吐气,最后两手慢慢放下,全身放松,连续5次,便可以轻松拒绝周公的“邀请”。
当然,睡个子午觉也是摆脱犯困的好办法。中午吃完饭之后,在椅子上小憩一会儿,哪怕只有半个小时,也能恢复精神,不再浑浑噩噩了。
但是,这些只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能让您暂时摆脱特别容易犯困的困扰,要想彻底摆脱睡不醒的冬三月,还要从补肾入手。
要想在冬季补肾,您不妨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参加体育锻炼,比如说散步、跑步,这样可以让人运动后感觉到精神气爽,精力充沛。但是,如果运动后大量出汗也要注意保暖问题,以免感冒。晨练的时候最好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如果天气不好,最好取消晨练。
经常锻炼不仅仅能让人精神气爽,而且还能健康长寿。在《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中,平儿领着刘姥姥去拜见贾母,比刘姥姥小几岁却“眼也花、耳也聋、记性、牙齿都没了”的贾母,正疲乏地躺在炕上让丫鬟伺候着捶腿,而已经75岁的刘姥姥,除了一颗不太“安稳”的槽牙外,真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还是因为刘姥姥经常劳作锻炼的原因。
二是,保证睡眠。《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也就是要关闭所有开泄的气机,要收藏住,而睡觉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藏的状态。所以保持睡眠,不仅可以摆脱白天嗜睡,也是养肾的好方法。传统养生讲求睡觉时一定要关好门窗,使空气不流通,而且卧室也不宜太大。为什么呢?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卧室是聚集阳气的,如果太大的话,阳气聚集的浓度相对就比较小,而且,人在睡着的时候身体表面会形成一层阳气保护层,称之为卫气,如果室内有流动的空气就很容易把这层卫气吹散了,吹散了之后身体自然也就会从体内再度补充到身体表面,这样就会循环往复淘干阳气。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早上起床浑身没劲的原因了,因为您的阳气少了。
我们都知道五味中咸入肾,于是不少人在冬天的时候猛吃盐,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盐吃多了反而不好,尤其是在冬至左右,阳气初生,如果这个时候吃得太咸了,反而会损伤肾。理由也很简单,咸味食物多为寒性食物,最容易损伤阳气,而人体阳气的根本就在于肾,肾阳被伤了,那么体内的各个系统自然也就出现问题了。《黄帝内经》中就有“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的提示,认为吃过多太咸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肾气、脾气和心气的受伤,因此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少吃咸的东西来养肾。
虽然说在暖暖的太阳底下晒着有点让人昏昏欲睡,但晒太阳却是养阳气最简单的方法,在古代,晒太阳被称为“负暄”。战国《列子・杨朱》中曾记载过这么一个故事,宋国有个农夫经常“自曝于日”,并跟邻居说这叫“负日之暄,人莫知之。以献吾君,必有重赏”。也许这种做法在那个时候被别人耻笑,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不失为一个养肾的好方法,像宋代文学家周密在《齐东野语・曝日》中言“晃端仁尚得冷疾,无药可治,唯日灸背乃愈”,认为“负暄”不仅可以养生防病,亦可以祛疾。清代医家赵学敏也在《本草拾遗・火部》中说日光浴可“除湿止寒,辟舒经络。痼冷,以体曝之,则血合而病去”。当然,至于这个日光浴该怎么做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中医上认为,前为阴,后为阳,所以在晒太阳的时候,最好晒后背。
冬至吃点啥,还要因人而异
“今年冬至进补,明年三春打虎”,老祖宗留下的这句古训,成了如今不少人冬天保健的最大理由。于是许多人药补、食补轮番上阵,都希望把自己补得壮壮的。
然而,不少人狭义地认为,所谓补就是吃点营养价值高的食物,用点壮阳的补药,多吃点人参、鹿茸。
要知道,食物有寒、热、温、凉四性,而人的体质也有气、血、阴、阳之分,而体质特征,有易于上火、喜暖怕凉、肾气虚弱、脾胃不好这些区别差异。如果不顾人的体质而盲目进补的话,那么非但不能起到补的效果,反而会让疾病缠身。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任何补品都需要肠胃的吸收,如果脾胃功能虚弱,运化功能失职,而这个时候盲目进补,尤其是滥用膏滋等滋腻的补品,就会导致脾胃更加虚弱。原因很简单,这些膏方往往会药性黏腻,不好消化,这样自然也就会加重脾胃的运化负担,从而出现腹胀的副作用,这也就是中医上说的“虚不受补”。
像患有感冒、发烧、咳嗽这些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再补鹿茸等温补的东西。我们知道,疾病如同敌人一样,常常会乘我们虚弱没有防备的时候袭击我们。正如金代名医张子和所云:“先论攻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假如病邪侵入人体,如果先行补虚而忽视祛邪,等于关了门,将病邪留于体内,那个时候就很难驱除,往往会造成病症迁延不愈。这就像在古代守城池一样,如果敌人已经侵犯到了城中,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把城中敌人赶跑,再加固城墙才会守住城池。
所以,当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外感病症时,不要进补,以免留邪为寇而成后患。那么,不同的人该如何进补呢?
如果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特别容易疲乏、讲话声音无力,还特别容易出虚汗,那么,多为气虚。这个时候,不妨补点人参、党参、五味子等益气药物。当然,这些人适合多补一些温补的食物,像栗子、胡萝卜、牛肉、羊肉、海参、虾米仁、韭菜、黑枣、核桃等。
血虚的人则常常会有面色枯黄、经常头晕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鸣心悸等症状。这个时候,不妨来点补血的东西,如阿胶、桂圆肉、当归、熟地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您也可以在平时吃点滋补的食物,像银耳、百合、鸭肉、山药等。
Abstract: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conceives abundant imagenumber contents of the Yi learning. The Internal Medicine takes in the theory of the unity of the heaven, earth and human from the Yi learning as its theoretic basis. Human's responses to the heaven are realized through the waxing and waning of Yin and Yang, alternating between the four seasons,rotations of the five elements, changes between the winds from the eight directions, and shifting of the abnormality and normality of the climate. Bo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Yi learning stress on the changes of time, yet the former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ducing and destroying between the five elements, while the latter to the oppositeness and alterna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Theories of The Internal Medicin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ua qi theory (correlating the trigrams or hexagrams with seasonal points) of the Yi learning. Though both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Yi learning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unity of the heaven and human, the former emphasizes a natural unity while the latter a humanistic one. Two kinds of unity are not contradictory but correlated. Human may pursuit these two kinds of unity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The Internal Medicine; the Yi learning; imagenumber; unity of the heaven and human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经典文献,《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规约了框架。而用以“道阴阳”的《周易》,在汉代被奉为“众经之首,大道之原”。魏晋时期,《周易》则被崇为“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之一。此后,《周易》便作为融儒、道为一体的学问,对中国的哲学、政治、文化、科技等诸领域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四库全书总目·易类》赞之曰:“《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亦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易》学的影响,并含有丰富的易学象数学内容。深入研究医、《易》关系,对我们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根所在,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黄帝内经》中的《易》学象数学入手,我们可以发现,医、《易》在思维理路上有许多共同点,同时亦有重大区别。今试析《内经》中的《易》学象数学内含,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医、《易》思维理路之异同。
一、
“三才”之道
《黄帝内经》由《素问》与《灵枢》两部分组成。从理论上来说,《内经》在对人体生理的总认识上是通过吸收《易》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文言》)、“天地人合一”的“三才之道”来完成的,认为天人同构,天人之气相通,人只是天地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与天、地之气息息相通。
《内经》将天、地、人相参与之情状描述得详细备至。如:“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 (《生气通天论》)[1]又云:“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阴阳应象大论》)[1]这种天人同构的“三才之道”与《易》学的“三才之道”正好相契合。《周易·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系辞下》则有:“《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以,医、《易》在思维理路上皆注重天与人的贯通,都通过取类比象的方式表达天与人的互通互融性。
但二者在天人一体的思维理路方面又存在根本的区别。《内经》重天与人的自然的合一,即注重天人同构,天人之气相通,并将“三才之道”进一步具体化: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三部九候论》)[1]
《内经》在具体描述天人同构的同时,还将人气与天气相比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生气通天论》)[1]再加上五行的成份,天与人的合一则组成了一个完备的网状整体:“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 (《经别》)[2]《灵枢·邪客》则对天人之相应作了进一步总结: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暖,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NFDA1肉,……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内经》中的“药分三品”说及五行与五色、五方、五味、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五主、五恶、五志等的配应也是对《易》学“三才”之道及天人之气相通相应的贯彻。
《周易》亦有类似的近取诸身的取类比象:“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说卦》)但《易》学的取类比象及“三才”之道旨在法天道以立人道,开天文以立人文,即“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其最终目的是“以神道设教”。因而《易》学的“三才”之道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追求的是天道与人道的人文贯通。《易传》中的《象》、《彖》、《系辞》都明显而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今本《易传》只是宽泛地论及“三才”之道,而帛书《易传》之《要》篇则将“三才”之道进一步拓展为:“《易》又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又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又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为之以上下。”已将“三才”之道与阴阳五行具体地结合在一起。《易》学由象数开示义理、本天道以立人道,最终关注的乃是人文,为人文社会的政道与治道从天道、天文中寻求内在的根据。
由此可知,医、《易》虽都以“三才”之道作为立论的基础,但前者关注的是天地、自然对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而后者关注的则是天地变化与人文社会的内在联系。《内经》虽也注意到社会地位的变化、人的情感对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但在《内经》中占的比重极小。另外,《易》学发展至西汉孟、京时代以后,受其所处时代氛围影响,其对人文、社会的关注多表现在对灾异的推演。而《内经》除《灵枢·岁露论》谈及“灾异”现象外,其他篇章几乎没有提及。这也是二者一关注人文一关注自然的一个具体表现。
在《内经》中,“三才”并不是静态的,而是通过动态的阴阳、四时、五行的变化、运行来具体展现的。而《易》亦以阴爻( )阳爻(-)作为其建构卦符体系的最基本的单位,而且“时”的哲学也是《易》学哲学的重心所在。
二、
阴阳、四时
阴阳五行学说是《内经》理论的核心,而阴阳学说更为其理论建构之总纲,因为五行亦是阴阳的具体展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内经》所提出的表里、虚实、沉浮、升降出入等皆为阴阳所范围。而为了更明白地表达人的生理病理,《内经》将人体经脉性质以阴阳进行规约,并将阴阳学说演进为三阴三阳说,将人体描述为一个表里相互络属的整体:“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血气形志篇》)[1]
《周易》古经虽只字未提阴阳,但其阴(- - )阳(-)符号却蕴示着阴阳的道理,至《易传》已明白地开示出“一阴一阳”之道。战国秦汉时代,虽然道家、医家、兵家、阴阳家等都讲阴阳,但其阴阳学说应该皆以《周易》古经的阴阳爻符号为滥觞,或许这才是《庄子·天下》为何说“《易》以道阴阳”的真正原因。 阴阳“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阴阳离合论》)[1],而且具体的阴阳的划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灵枢·阴阳系日月》云: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
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王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在此既有天地之阴阳,又有四时五行行次之阴阳。后者以“时”的形式把阴阳的消息具体地展示出来。
为了从动态的角度更好地把握阴阳二气的运行,医、《易》皆将“时”的概念引入阴阳体系,以四时甚至每一日的时辰的形式表述阴阳二气在一年或一日中的消息盈虚。在《内经》作者看来,人的阴阳表里的本然和合状态只有在顺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是一个“时”的存在体,故《素问·四气调神篇》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荷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宝命全形论》亦有:“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
前文已述,在《内经》看来,天人之气相应相通,再加上“时”的因素,则天人之气时时相通,阴阳二气在不同的时节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
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以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肤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藏。(《四时刺逆从论》)[1] 反映在人的脉象上则为春弦、夏钩、秋浮、冬营。若“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 (《玉机真脏论》)[1]逆四时则病。在一日之中,阳气则“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气门乃收。” (《生气通天论》)[1]
《内经》亦十分重视月亮盈虚对人体气血盛虚之影响:“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八正神明论》)[1]后世发展起来的“子午流注”诊疗法即源于《内经》中的天人之气时时相通的理念。
于《易》学,四时也是阴阳二气消息的派生物。在《系辞》那里,乾坤可以被视为大阴大阳,一切变化皆源于乾坤的开合、阴阳的消息。乾坤的转化正好符示着一年中阴阳二气的转化:“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系辞上》)乾坤是一切变化的支柱:“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同上)而乾坤的开合交通又形成了四时,故《系辞上》又云:“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系辞下》则进一步发挥为:“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刘大钧先生推证认为,这正反映了《易传》中蕴含着“卦气”思想,[3]确为至见。
在本天道而立人道的同时,《易》特别强调“时”:“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彖》)“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损·彖》)每一卦皆有其卦时,每一爻亦各有其爻时,人据卦爻所符示之情势顺时而动则吉,否则则凶。这种随“时”而动的“时”的哲学成为《易》学哲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后世的“卦气”说及“月体纳甲”说可以说是对《易传》“时”的哲学的延伸,其宗旨都是顺气、时而动。
如前所述,医、《易》虽都重“时”,但前者更关注“时”对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而后者则更关注“时”对人文社会的影响。四时的运行又导致五运六气的更替与八节八风的常变。这也是《内经》中象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
八风说与八卦“卦气”说 日月运行不仅形成了四时,而且导致了风雨寒温的气候变化。《汉书·天文志》云:“月为风雨,日为寒温。”意即月亮的运行导致了风雨的产生,太阳的运行导致了寒温变化。风在气候变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而医、《易》皆注重八风的作用。《内经》对风邪致病极为重视:“风者,百病之长也。” (《玉机真脏论》)[1]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 (《阴阳应象大论》)[1],并云:“天有八风,经有五风,……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金匮真言论》)[1]但《内经》所云八风之邪正有其规律性。《灵枢·九宫八风》专门讨论这一规律,对八风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风从南方来,名大弱风;……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风从东方来,名婴儿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而《易》学之八风之名为广莫风(对应北方坎位)、条风(对应东北方艮位)、明庶风(对应东方震位)、清明风(对应东南方巽位)、景风(对应南方离位)、凉风(对应西南方坤位)、阊阖风(对应正西方兑位)以及不周风(对应西北方乾位)。
两套八风之名虽不同,而其实质则是一致的,都与八卦“卦气”说有内在的联系,因为两套八风系统都与四时八节及后天八卦方位有联系。《白虎通疏证·八风》有云:“风之为言萌也。养物成功,所以象八卦”。而于1977年在阜阳县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其“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与《灵枢经·九宫八风》篇首图完全一致”[4],正好可以证明,八卦“卦气”说至少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并与八风说有内在的联系。补充证据是,《史记·律书》载:“凉风据西南维,主地”,因为坤为地,故在此已将凉风与西南坤位相配应。而司马迁之《易》学又可上溯至汉初田何。故“卦气”说此时应早已存在,从而也进一步证明刘大钧先生“卦气之说先秦早已有之”的论断何其正确!因其不是本文重点,故不在此赘述。
《内经》又有直接与“卦气”说相联系者:“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生死。” (《脉要精微论》)[1]与魏相所谓“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东方之神太昊,乘震执规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兑执矩司秋;北方之神颛顼,乘坎执权司冬;中央之神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汉书·魏相传》),其旨相同。
根据不同节令的不同风向,八风又可分为实风与虚风:“因视风之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 (《九宫八风》)[2]实风即正风,虚风即邪风,故要“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 (《九宫八风》)[2]
在八风说、八卦“卦气”说的应用方面,《易》、医之不同除上文所言前者重本天道以立人道,后者重本天象以推人之生理病理之外,两套八卦八风说尚有以下区别:其一,《内经》的八风说在日期划分上更为缜密,除乾(又称天门)巽(又称地户)所配折风(不周风)与弱风(清明风)各主45日外,其余六方风则各主46日,合之共计366日;而《易》之八卦“卦气”说之八风每方风皆主45日,合之共计360日。前者更接近实际的一岁之数。
其二,二者候气之法不同。《内经》主张以八节交节之日以当日是否风调雨顺来占断民疾,并称“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旱。”张景岳注云:“风雨先期而至,其气有余,故多雨;风雨后期而至,其气不足,故多旱。”而《易》之八卦“卦气”说则以八节交节之日,于相应的时辰候气出之左右。如“乾,西北也,主立冬,人定,白气出直乾,此正气也。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万物伤。”(第200页)[5]余卦类推,并据气至之早晚定气的盛衰:未当至而至则气盛,当至不至则气虚,并进而本天人之气相通之理,将自然之气(天气)之虚实与人体经脉之虚实相配。如《易纬通卦验》云:“冬至广莫风至,……其当至不至,则……人足太阴脉虚,多病振寒,未当至而至,则人足太阴脉盛,多病暴逆,胪胀心痛,大旱,应在夏至。”其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经脉分别为:
节气
经脉
节气
经脉
冬至 足太阴 夏至 手阳脉
小寒 手太阴 小暑 足阳明
大寒 足少阴 大暑 手少阳
立春 足少阳 立秋
足少阳
雨水 手少阳 处暑 手太阴
惊蛰 足太阳 白露 足太阴
春分 手太阳 秋分 手少阳经
清明 足阳明 寒露 足蹶(厥)阴
谷雨 足阳明 霜降 足蹶(厥)阴
立夏 手阳明 立冬 手少阳
小满 足太阴
小雪 人心主脉(手厥阴心包经)
芒种 足太阳大雪
人手心主脉(手厥阴心包经)
基本上遵循的是春夏配手足之阳经,秋冬配手足之阴经的原则。在这一点上,《灵枢》之九宫八风说就显得精糙得多。
其三,也是最根本的一点,二者取象倾向不同:《内经》八风说以五行取象推断疾病。如“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脉。”(《灵枢·九宫八风》),心、脉、热都属五行之火象。而《易》之八卦“卦气”说则多取八卦之象占断事理。如“春分,震风至,震风不至,则雷震毁舟;巽风至,则制作失度;坎风至,则阴遏阳有谋成;离风至,则孕女不育;艮风至,则小人擅威;兑风至,则谗谀行;乾风至,则父谋其子,君谋其臣。”其中,雷为震象,制作为巽象,阴谋为坎象,孕女为离象,小人为艮象,口舌、谗谀为兑象,父、君为乾象等等。这一区别详在下一部分讨论。
四、
取象与用数
《易》、医皆重象数,但其内含不同。今在此着重讨论之。因象数学是《易》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易》含万象,医之象数亦可视为《易》之象数的一部分。我们先谈一下《易》之象数。
据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周易》取象共计有“八卦之象”、“六画之象”、“像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七种,加之卦变,飞伏、旁通诸说,说《易》含万象并不过分。数则有大衍之数,河图(五行生成)之数,洛书九宫之数等等。从《周易》经、传“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己日乃孚”等说法看,《周易》将天干纳入《易》卦体系的时代应该较早。从帛书《易传》之《要》篇所谈及的“五官”“六府”“五正”诸说及《史记》中有关《易》的传承与记载来看,先秦时期,干支、五行、五星等早已纳入《易》卦体系。刘大钧先生对此已作出充分的论证。[6]至西汉京房,这一体系已臻至完备,故《京氏易传卷下》云:“八卦分阴阳、六位、五行,光明四通,变易立节,……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从这一点来看,《易》、医两大系统有内在的相通之处。更何况《内经》有时直接采用《易》之象数。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其中东方、肝、目、惊骇、酸、麦、岁星、角、筋、臊等直接以五行之木类推,而其数八则为《易》之河图数中的木之成数。萧汉明教授以充分的论据证明,《易》之天地之数,即宋人所称的河图数,就是五行生成数,详见《医〈易〉会通之我见——兼与李申兄商榷》,载于《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笔者同意这一观点。特别是“其畜鸡”更是采用的“巽为鸡”之象。《内经》有的地方对应东方木的则是“其畜犬”(《灵枢·五味》),此“犬”乃据配应立春的东北艮卦卦象所得。而南方火之“其畜马”(《素问·五常政大论》)则取南方午位之马象;“其数七”则取火之成数;中央土之“其畜牛”则取坤土为牛之象,“其数五”则取土之生数;西方金之“其畜马”取“乾为马”之象,(《素问·五常政大论》为“其畜鸡”,取西方兑位之酉为鸡之象),“其数九”则为金之成数;北方水之“其畜彘”则取北方坎位亥为猪之象,“其数六”则取水之成数。《内经》中类似的直取《易》之象数之处俯仰皆是,此不枚举。
这里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内经》亦十分重视月之盈亏对人体气血之虚实的影响。
《灵枢·岁露论》云:“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竖,腠理郄,烟垢著。……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盛,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焦理簿,烟垢落。”所以,在《内经》作者看来,月亮的盈亏对人体抗病能力的影响甚大,《内经》还据此设定治疗臂掌间难屈时的针刺之数:
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不从心……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死生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痏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复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渐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渐少之。(《缪刺论》)[1]
广义的象包含万物万象。《内经》在以阴阳为总纲的前提下,提出了脉象、气象等象论。如《五运行大论》云:“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表里、虚实、开合、沉浮、升降等象皆不离阴阳之大象。在天人之气相通的思维理路指导下,《内经》以阴阳为总枢,以阴阳所化之五行为类推模式,构建了一幅天人之气时时相通的五行图式。正因为天人之气相通,如何推测每年气候的变化并以之推断人受气之变化所带来的疾病便显得十分重要了,《内经》的“五运六气”说有可能是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在当时所能获取的理论支持下产生的。
“五运六气”说在宇宙生成论方面明显地受到《易传》的影响。如《彖传》有“大哉乾元,万行资始,乃统天”,及“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而《内经》则翻版为:“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 (《天元纪大论》)[1]《易传》有“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系辞上》)《内经》则有“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 (《天元纪大论》)[1]《易传》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系辞上》)“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系辞下》)《内经》则有“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万物化生矣。” (《天元纪大论》)[1]等等。只是《内经》以五行学说为具体推演的依据,将《易》之阴阳、形气具体化,如将天道具体化为“九星悬朗,七曜周旋”,将天之象(《内经》将“象”翻版为“气”)与地之形具体化为“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五运行大论》)[1]并进而以天干之化合推论五运:“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天元纪大论》)[1]
由此可见,从阴阳学说拓展开来的五行学说在《内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此为根基,《内经》在推断病理病因方面更注重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如《灵枢·论疾诊忌》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玉机真脏论》更有:“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而易学虽也引五行入《易》,但它更注重阴阳二气间的对待与流行,如京房便借《易》建构了一幅阴阳二气间的对待流行模式。[7]从京氏纳甲体系发展过来的流行的纳甲筮法,虽利用地支间的生克,但也注重日冲与月破,更注重动爻的作用。因而《易》学在推断事理时更注重阴阳之间的对待,我们从《易纬》中对事理的推断也可见其一斑:
乾,西北也,主立冬,……乾气不至,则立夏有寒,……应在其冲。……坎,北方也,主冬至,……坎气不至,则夏至大寒雨雪,……应在其冲。……艮,东北也,主立春,……艮气不至,则立秋山陵多崩,……应在其冲。震,东方也,主春分,……震气不至,则岁中少雷,……应在其冲。巽,东南也,主立夏,……巽气不至,……应在其冲。……离气不至,……应在其冲。……坤气不至,……应在其冲。……兑气不至,……应在其冲。(第200-204页)[5]
这种“应在其冲”说说明《易》学更注重阴阳之间的对待,而阴阳之间的流行与演变情况则多以卦象示之。京氏纳甲体系中八纯卦初四、二五、三上爻所纳地支间正好也是这种“相冲”机制。
《内经》也并非不注重阴阳对待,如依“五运”说,甲己虽化土,但甲年为土运太过,己年则为土运不及。这种“太过”与“不及”也是一种阴阳对待,只不过这种对待仍以五行为基础。但《内经》的“六气”说则与《易》学的“相冲”说有内在的联系。
依“六气”说,两相冲之地支相配而成一五行之象,具体为: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而依后世流行的“纳甲筮法”则是: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内经》中的相冲为合与京氏易中的相冲说或许有内在的联系,与《淮南子·时则训》中的“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以及《易纬》中的“应在其冲”说应属于同一种思维理路。这些联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只是《内经》最后将这种相合的结果归属于五行,亦即将阴阳之对待五行化了。
余论
《内经》含有丰富的《易》学象数学内容,今只简列数项于上。
《内经》既有朴素的阴阳五行说,又有古朴的“九宫八风”说,又有较完备的“五运六气”说,从其理论层次的不同来看,《内经》确非一人一时之作。但其理论的内在机理则是以阴阳学说为总枢,以五行学说为生化模型,以天人之气相通相合为本根。由于《内经》的具体成书时代仍有争鸣:有主战国时代者,有主秦汉之际者,有主汉初者,更有主东汉时期者,因而表面上看起来很难确定到底是《易》源于医,还是医源于《易》。但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易》、医都讲“三才之道”、“天人合一”,都以阴阳为立论的基础,而阴阳的最早表达形式应该是《周易》的阴( )阳(-)爻符号,因为首先有了符号,才会有文字,才会有理论。从这一点来说,尽管医学的实践必定来自日常的探索,但其理论基础仍可追溯至《周易》内含的阴阳符示体系,然后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再吸收后来的五行学说及《易》学发展的新成果才发展至较为完备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同样,《易》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百家之说,与包括医家在内的诸家之说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使《易》学体系臻至广大而“无所不包”。
医、《易》皆崇奉“三才”之道,主张天人之气相通相合,但《内经》更主张天与人的自然的合一,并在《素问·刺法论》中提及一些吐纳导引之术,以培养生理之正气,提高抵御邪气的能力,追求人与天地之大顺。《内经》的理想人格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著,故能寿蔽天地” (《上古天真论》)[1]的真人,或能够“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上古天真论》)[1]的至人。而《易》更崇尚天与人的人文的合一,崇尚观象进德,恐惧修省,进德修业,遏恶扬善,本天道以立人道,以化成天下,更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并以卦象卦气之常变审视之,即所谓卦气“验应各如其法度,则阴阳和,六律调,风雨时,五谷成熟,人民取昌”(第199页)[5] ,“王当顺八风、行八政、当八卦。”(第179页)[5]因而《易》更重视从天道下贯到人道的人文化成作用。《易》的理想人格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文言》)的圣人。
《内经》在追求人与天地的自然的合一的过程中发展出“五运六气”说。“五运六气”以六十年为一大的循环,当然有其局限性。前一个甲子年的气候与下一个甲子年的气候一定会有所出入,甚至有较大的出入,特别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的活动对自然、气候的反作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内经》追求人与天的自然的合一的思维理路仍值得肯定,借助当今的科技手段仍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易》学“唯变所适”的理论可以随时弥补中医学某些定式理论的不足。《易》学发展至京氏时代已将天干、地支、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完备地纳入卦体,并以之作为占测灾异、谴诫人主的主要理论根据。在当时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的时代,人主的施为对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应该极为有限,但《易》学对人文和合状态的孜孜追求仍值得肯定,对现代社会的政道与治道仍具有启发意义。《易》学趋时变通的哲学永远都不会过时和衰老。医、《易》两种“天人合一”不存在根本的矛盾,而具有内在的联系。人类完全可以同时追求人与天的自然的与人文的合一,从而贯通自然与人文,真正做到人与天、人与人的和谐如一。
参考文献
[1] 高士宗. 黄帝素问直解[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2] 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 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3] 刘大钧. “卦气”溯源[J].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5).
[4] 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 文物, 1978, (8)
abstract: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conceives abundant image?number contents of the ?yi? learning. ?the internal medicine? takes in the theory of the unity of the heaven, earth and human from the ?yi? learning as its theoretic basis. human's responses to the heaven are realized through the waxing and waning of ?yin? and ?yang?, alternating between the four seasons,rotations of the five elements, changes between the winds from the eight directions, and shifting of the abnormality and normality of the climate. bo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yi? learning stress on the changes of time, yet the former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ducing and destroying between the five elements, while the latter to the oppositeness and alterna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theories of ?the internal medicin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ua qi ?theory (correlating the trigrams or hexagrams with seasonal points) of the ?yi? learning. though both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yi? learning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unity of the heaven and human, the former emphasizes a natural unity while the latter a humanistic one. two kinds of unity are not contradictory but correlated. human may pursuit these two kinds of unity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the ?internal medicine?; the ?yi? learning; image?number; unity of the heaven and human??
?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经典文献,《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规约了框架。而用以“道阴阳”的《周易》,在汉代被奉为“众经之首,大道之原”。魏晋时期,《周易》则被崇为“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之一。此后,《周易》便作为融儒、道为一体的学问,对中国的哲学、政治、文化、科技等诸领域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四库全书总目·易类》赞之曰:“《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亦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易》学的影响,并含有丰富的易学象数学内容。深入研究医、《易》关系,对我们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根所在,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黄帝内经》中的《易》学象数学入手,我们可以发现,医、《易》在思维理路上有许多共同点,同时亦有重大区别。今试析《内经》中的《易》学象数学内含,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医、《易》思维理路之异同。?
一、 “三才”之道?
《黄帝内经》由《素问》与《灵枢》两部分组成。从理论上来说,《内经》在对人体生理的总认识上是通过吸收《易》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文言》)、“天地人合一”的“三才之道”来完成的,认为天人同构,天人之气相通,人只是天地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与天、地之气息息相通。?
《内经》将天、地、人相参与之情状描述得详细备至。如:“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 (《生气通天论》)??[1]?又云:“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阴阳应象大论》)[1]?这种天人同构的“三才之道”与《易》学的“三才之道”正好相契合。《周易·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系辞下》则有:“《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以,医、《易》在思维理路上皆注重天与人的贯通,都通过取类比象的方式表达天与人的互通互融性。?
但二者在天人一体的思维理路方面又存在根本的区别。《内经》重天与人的自然的合一,即注重天人同构,天人之气相通,并将“三才之道”进一步具体化: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三部九候论》)??[1]
《内经》在具体描述天人同构的同时,还将人气与天气相比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生气通天论》)[1]?再加上五行的成份,天与人的合一则组成了一个完备的网状整体:“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 (《经别》)[2]?《灵枢·邪客》则对天人之相应作了进一步总结: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暖,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nfda1?肉,……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内经》中的“药分三品”说及五行与五色、五方、五味、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五主、五恶、五志等的配应也是对《易》学“三才”之道及天人之气相通相应的贯彻。?
《周易》亦有类似的近取诸身的取类比象:“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说卦》)但《易》学的取类比象及“三才”之道旨在法天道以立人道,开天文以立人文,即“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其最终目的是“以神道设教”。因而《易》学的“三才”之道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追求的是天道与人道的人文贯通。《易传》中的《象》、《彖》、《系辞》都明显而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今本《易传》只是宽泛地论及“三才”之道,而帛书《易传》之《要》篇则将“三才”之道进一步拓展为:“《易》又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又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又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为之以上下。”已将“三才”之道与阴阳五行具体地结合在一起。《易》学由象数开示义理、本天道以立人道,最终关注的乃是人文,为人文社会的政道与治道从天道、天文中寻求内在的根据。?
由此可知,医、《易》虽都以“三才”之道作为立论的基础,但前者关注的是天地、自然对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而后者关注的则是天地变化与人文社会的内在联系。《内经》虽也注意到社会地位的变化、人的情感对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但在《内经》中占的比重极小。另外,《易》学发展至西汉孟、京时代以后,受其所处时代氛围影响,其对人文、社会的关注多表现在对灾异的推演。而《内经》除《灵枢·岁露论》谈及“灾异”现象外,其他篇章几乎没有提及。这也是二者一关注人文一关注自然的一个具体表现。?
在《内经》中,“三才”并不是静态的,而是通过动态的阴阳、四时、五行的变化、运行来具体展现的。而《易》亦以阴爻?(? ?)?阳爻?(-)?作为其建构卦符体系的最基本的单位,而且“时”的哲学也是《易》学哲学的重心所在。?
二、 阴阳、四时?
阴阳五行学说是《内经》理论的核心,而阴阳学说更为其理论建构之总纲,因为五行亦是阴阳的具体展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内经》所提出的表里、虚实、沉浮、升降出入等皆为阴阳所范围。而为了更明白地表达人的生理病理,《内经》将人体经脉性质以阴阳进行规约,并将阴阳学说演进为三阴三阳说,将人体描述为一个表里相互络属的整体:“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血气形志篇》)[1]??
《周易》古经虽只字未提阴阳,但其阴?(?- - ?)?阳?(-)?符号却蕴示着阴阳的道理,至《易传》已明白地开示出“一阴一阳”之道。战国秦汉时代,虽然道家、医家、兵家、阴阳家等都讲阴阳,但其阴阳学说应该皆以《周易》古经的阴阳爻符号为滥觞,或许这才是《庄子·天下》为何说“《易》以道阴阳”的真正原因。 阴阳“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阴阳离合论》)?[1],而且具体的阴阳的划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灵枢·阴阳系日月》云: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
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王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在此既有天地之阴阳,又有四时五行行次之阴阳。后者以“时”的形式把阴阳的消息具体地展示出来。?
为了从动态的角度更好地把握阴阳二气的运行,医、《易》皆将“时”的概念引入阴阳体系,以四时甚至每一日的时辰的形式表述阴阳二气在一年或一日中的消息盈虚。在《内经》作者看来,人的阴阳表里的本然和合状态只有在顺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是一个“时”的存在体,故《素问·四气调神篇》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荷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宝命全形论》亦有:“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
前文已述,在《内经》看来,天人之气相应相通,再加上“时”的因素,则天人之气时时相通,阴阳二气在不同的时节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
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以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肤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藏。(《四时刺逆从论》)[1] 反映在人的脉象上则为春弦、夏钩、秋浮、冬营。若“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 (《玉机真脏论》)??[1]?逆四时则病。在一日之中,阳气则“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气门乃收。” (《生气通天论》)[1]??
《内经》亦十分重视月亮盈虚对人体气血盛虚之影响:“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八正神明论》)[1]?后世发展起来的“子午流注”诊疗法即源于《内经》中的天人之气时时相通的理念。?
于《易》学,四时也是阴阳二气消息的派生物。在《系辞》那里,乾坤可以被视为大阴大阳,一切变化皆源于乾坤的开合、阴阳的消息。乾坤的转化正好符示着一年中阴阳二气的转化:“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系辞上》)乾坤是一切变化的支柱:“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同上)而乾坤的开合交通又形成了四时,故《系辞上》又云:“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系辞下》则进一步发挥为:“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刘大钧先生推证认为,这正反映了《易传》中蕴含着“卦气”思想,[3]?确为至见。?
在本天道而立人道的同时,《易》特别强调“时”:“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彖》)“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损·彖》)每一卦皆有其卦时,每一爻亦各有其爻时,人据卦爻所符示之情势顺时而动则吉,否则则凶。这种随“时”而动的“时”的哲学成为《易》学哲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后世的“卦气”说及“月体纳甲”说可以说是对《易传》“时”的哲学的延伸,其宗旨都是顺气、时而动。?
如前所述,医、《易》虽都重“时”,但前者更关注“时”对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而后者则更关注“时”对人文社会的影响。四时的运行又导致五运六气的更替与八节八风的常变。这也是《内经》中象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 八风说与八卦“卦气”说? 日月运行不仅形成了四时,而且导致了风雨寒温的气候变化。《汉书·天文志》云:“月为风雨,日为寒温。”意即月亮的运行导致了风雨的产生,太阳的运行导致了寒温变化。风在气候变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而医、《易》皆注重八风的作用。《内经》对风邪致病极为重视:“风者,百病之长也。” (《玉机真脏论》)[1]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 (《阴阳应象大论》)[1]?,并云:“天有八风,经有五风,……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金匮真言论》)[1]?但《内经》所云八风之邪正有其规律性。《灵枢·九宫八风》专门讨论这一规律,对八风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风从南方来,名大弱风;……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风从东方来,名婴儿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而《易》学之八风之名为广莫风(对应北方坎位)、条风(对应东北方艮位)、明庶风(对应东方震位)、清明风(对应东南方巽位)、景风(对应南方离位)、凉风(对应西南方坤位)、阊阖风(对应正西方兑位)以及不周风(对应西北方乾位)。?
两套八风之名虽不同,而其实质则是一致的,都与八卦“卦气”说有内在的联系,因为两套八风系统都与四时八节及后天八卦方位有联系。《白虎通疏证·八风》有云:“风之为言萌也。养物成功,所以象八卦”。而于1977年在阜阳县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其“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与《灵枢经·九宫八风》篇首图完全一致”[4]?,正好可以证明,八卦“卦气”说至少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并与八风说有内在的联系。补充证据是,《史记·律书》载:“凉风据西南维,主地”,因为坤为地,故在此已将凉风与西南坤位相配应。而司马迁之《易》学又可上溯至汉初田何。故“卦气”说此时应早已存在,从而也进一步证明刘大钧先生“卦气之说先秦早已有之”的论断何其正确!因其不是本文重点,故不在此赘述。?
《内经》又有直接与“卦气”说相联系者:“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生死。” (《脉要精微论》)[1]?与魏相所谓“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东方之神太昊,乘震执规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兑执矩司秋;北方之神颛顼,乘坎执权司冬;中央之神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汉书·魏相传》),其旨相同。?
根据不同节令的不同风向,八风又可分为实风与虚风:“因视风之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 (《九宫八风》)[2]?实风即正风,虚风即邪风,故要“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 (《九宫八风》)[2]??
在八风说、八卦“卦气”说的应用方面,《易》、医之不同除上文所言前者重本天道以立人道,后者重本天象以推人之生理病理之外,两套八卦八风说尚有以下区别:其一,《内经》的八风说在日期划分上更为缜密,除乾(又称天门)巽(又称地户)所配折风(不周风)与弱风(清明风)各主45日外,其余六方风则各主46日,合之共计366日;而《易》之八卦“卦气”说之八风每方风皆主45日,合之共计360日。前者更接近实际的一岁之数。?
其二,二者候气之法不同。《内经》主张以八节交节之日以当日是否风调雨顺来占断民疾,并称“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旱。”张景岳注云:“风雨先期而至,其气有余,故多雨;风雨后期而至,其气不足,故多旱。”而《易》之八卦“卦气”说则以八节交节之日,于相应的时辰候气出之左右。如“乾,西北也,主立冬,人定,白气出直乾,此正气也。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万物伤。”(第200页)[5]?余卦类推,并据气至之早晚定气的盛衰:未当至而至则气盛,当至不至则气虚,并进而本天人之气相通之理,将自然之气(天气)之虚实与人体经脉之虚实相配。如《易纬通卦验》云:“冬至广莫风至,……其当至不至,则……人足太阴脉虚,多病振寒,未当至而至,则人足太阴脉盛,多病暴逆,胪胀心痛,大旱,应在夏至。”其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经脉分别为:?
节气 经脉 节气 经脉
冬至 足太阴 夏至 手阳脉
小寒 手太阴 小暑 足阳明
大寒 足少阴 大暑 手少阳
立春 足少阳 立秋 足少阳
雨水 手少阳 处暑 手太阴
惊蛰 足太阳 白露 足太阴
春分 手太阳 秋分 手少阳经
清明 足阳明 寒露 足蹶(厥)阴
谷雨 足阳明 霜降 足蹶(厥)阴
立夏 手阳明 立冬 手少阳
小满 足太阴 小雪 人心主脉(手厥阴心包经)
芒种 足太阳大雪 人手心主脉(手厥阴心包经)
基本上遵循的是春夏配手足之阳经,秋冬配手足之阴经的原则。在这一点上,《灵枢》之九宫八风说就显得精糙得多。?
其三,也是最根本的一点,二者取象倾向不同:《内经》八风说以五行取象推断疾病。如“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脉。”(《灵枢·九宫八风》),心、脉、热都属五行之火象。而《易》之八卦“卦气”说则多取八卦之象占断事理。如“春分,震风至,震风不至,则雷震毁舟;巽风至,则制作失度;坎风至,则阴遏阳有谋成;离风至,则孕女不育;艮风至,则小人擅威;兑风至,则谗谀行;乾风至,则父谋其子,君谋其臣。”其中,雷为震象,制作为巽象,阴谋为坎象,孕女为离象,小人为艮象,口舌、谗谀为兑象,父、君为乾象等等。这一区别详在下一部分讨论。?
四、 取象与用数?
《易》、医皆重象数,但其内含不同。今在此着重讨论之。因象数学是《易》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易》含万象,医之象数亦可视为《易》之象数的一部分。我们先谈一下《易》之象数。?
据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周易》取象共计有“八卦之象”、“六画之象”、“像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七种,加之卦变,飞伏、旁通诸说,说《易》含万象并不过分。数则有大衍之数,河图(五行生成)之数,洛书九宫之数等等。从《周易》经、传“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己日乃孚”等说法看,《周易》将天干纳入《易》卦体系的时代应该较早。从帛书《易传》之《要》篇所谈及的“五官”“六府”“五正”诸说及《史记》中有关《易》的传承与记载来看,先秦时期,干支、五行、五星等早已纳入《易》卦体系。刘大钧先生对此已作出充分的论证。[6]?至西汉京房,这一体系已臻至完备,故《京氏易传卷下》云:“八卦分阴阳、六位、五行,光明四通,变易立节,……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从这一点来看,《易》、医两大系统有内在的相通之处。更何况《内经》有时直接采用《易》之象数。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其中东方、肝、目、惊骇、酸、麦、岁星、角、筋、臊等直接以五行之木类推,而其数八则为《易》之河图数中的木之成数。萧汉明教授以充分的论据证明,《易》之天地之数,即宋人所称的河图数,就是五行生成数,详见《医〈易〉会通之我见——兼与李申兄商榷》,载于《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笔者同意这一观点。特别是“其畜鸡”更是采用的“巽为鸡”之象。《内经》有的地方对应东方木的则是“其畜犬”(《灵枢·五味》),此“犬”乃据配应立春的东北艮卦卦象所得。而南方火之“其畜马”(《素问·五常政大论》)则取南方午位之马象;“其数七”则取火之成数;中央土之“其畜牛”则取坤土为牛之象,“其数五”则取土之生数;西方金之“其畜马”取“乾为马”之象,(《素问·五常政大论》为“其畜鸡”,取西方兑位之酉为鸡之象),“其数九”则为金之成数;北方水之“其畜彘”则取北方坎位亥为猪之象,“其数六”则取水之成数。《内经》中类似的直取《易》之象数之处俯仰皆是,此不枚举。?
这里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内经》亦十分重视月之盈亏对人体气血之虚实的影响。?
《灵枢·岁露论》云:“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竖,腠理郄,烟垢著。……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盛,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焦理簿,烟垢落。”所以,在《内经》作者看来,月亮的盈亏对人体抗病能力的影响甚大,《内经》还据此设定治疗臂掌间难屈时的针刺之数:?
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月生一日一?,二日二?,十五日十五?,十六日十四?。不从心……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死生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复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二日二?,渐多之。十五日十五?,十六日十四?,渐少之。(《缪刺论》)[1]
广义的象包含万物万象。《内经》在以阴阳为总纲的前提下,提出了脉象、气象等象论。如《五运行大论》云:“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表里、虚实、开合、沉浮、升降等象皆不离阴阳之大象。在天人之气相通的思维理路指导下,《内经》以阴阳为总枢,以阴阳所化之五行为类推模式,构建了一幅天人之气时时相通的五行图式。正因为天人之气相通,如何推测每年气候的变化并以之推断人受气之变化所带来的疾病便显得十分重要了,《内经》的“五运六气”说有可能是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在当时所能获取的理论支持下产生的。?
“五运六气”说在宇宙生成论方面明显地受到《易传》的影响。如《彖传》有“大哉乾元,万行资始,乃统天”,及“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而《内经》则翻版为:“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 (《天元纪大论》)[1]?《易传》有“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系辞上》)《内经》则有“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 (《天元纪大论》)[1]《易传》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系辞上》)“天地??,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系辞下》)《内经》则有“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万物化生矣。” (《天元纪大论》)[1]?等等。只是《内经》以五行学说为具体推演的依据,将《易》之阴阳、形气具体化,如将天道具体化为“九星悬朗,七曜周旋”,将天之象(《内经》将“象”翻版为“气”)与地之形具体化为“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五运行大论》)[1]?并进而以天干之化合推论五运:“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天元纪大论》)[1]??
由此可见,从阴阳学说拓展开来的五行学说在《内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此为根基,《内经》在推断病理病因方面更注重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如《灵枢·论疾诊忌》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玉机真脏论》更有:“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而易学虽也引五行入《易》,但它更注重阴阳二气间的对待与流行,如京房便借《易》建构了一幅阴阳二气间的对待流行模式。[7]?从京氏纳甲体系发展过来的流行的纳甲筮法,虽利用地支间的生克,但也注重日冲与月破,更注重动爻的作用。因而《易》学在推断事理时更注重阴阳之间的对待,我们从《易纬》中对事理的推断也可见其一斑:?
乾,西北也,主立冬,……乾气不至,则立夏有寒,……应在其冲。……坎,北方也,主冬至,……坎气不至,则夏至大寒雨雪,……应在其冲。……艮,东北也,主立春,……艮气不至,则立秋山陵多崩,……应在其冲。震,东方也,主春分,……震气不至,则岁中少雷,……应在其冲。巽,东南也,主立夏,……巽气不至,……应在其冲。……离气不至,……应在其冲。……坤气不至,……应在其冲。……兑气不至,……应在其冲。(第200-204页)[5]?
这种“应在其冲”说说明《易》学更注重阴阳之间的对待,而阴阳之间的流行与演变情况则多以卦象示之。京氏纳甲体系中八纯卦初四、二五、三上爻所纳地支间正好也是这种“相冲”机制。?
《内经》也并非不注重阴阳对待,如依“五运”说,甲己虽化土,但甲年为土运太过,己年则为土运不及。这种“太过”与“不及”也是一种阴阳对待,只不过这种对待仍以五行为基础。但《内经》的“六气”说则与《易》学的“相冲”说有内在的联系。?
依“六气”说,两相冲之地支相配而成一五行之象,具体为: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而依后世流行的“纳甲筮法”则是: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内经》中的相冲为合与京氏易中的相冲说或许有内在的联系,与《淮南子·时则训》中的“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以及《易纬》中的“应在其冲”说应属于同一种思维理路。这些联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只是《内经》最后将这种相合的结果归属于五行,亦即将阴阳之对待五行化了。?
余论?
《内经》含有丰富的《易》学象数学内容,今只简列数项于上。?
《内经》既有朴素的阴阳五行说,又有古朴的“九宫八风”说,又有较完备的“五运六气”说,从其理论层次的不同来看,《内经》确非一人一时之作。但其理论的内在机理则是以阴阳学说为总枢,以五行学说为生化模型,以天人之气相通相合为本根。由于《内经》的具体成书时代仍有争鸣:有主战国时代者,有主秦汉之际者,有主汉初者,更有主东汉时期者,因而表面上看起来很难确定到底是《易》源于医,还是医源于《易》。但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易》、医都讲“三才之道”、“天人合一”,都以阴阳为立论的基础,而阴阳的最早表达形式应该是《周易》的阴?(? ?)?阳?(-)?爻符号,因为首先有了符号,才会有文字,才会有理论。从这一点来说,尽管医学的实践必定来自日常的探索,但其理论基础仍可追溯至《周易》内含的阴阳符示体系,然后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再吸收后来的五行学说及《易》学发展的新成果才发展至较为完备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同样,《易》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百家之说,与包括医家在内的诸家之说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使《易》学体系臻至广大而“无所不包”。?
医、《易》皆崇奉“三才”之道,主张天人之气相通相合,但《内经》更主张天与人的自然的合一,并在《素问·刺法论》中提及一些吐纳导引之术,以培养生理之正气,提高抵御邪气的能力,追求人与天地之大顺。《内经》的理想人格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著,故能寿蔽天地” (《上古天真论》)[1]?的真人,或能够“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上古天真论》)[1]?的至人。而《易》更崇尚天与人的人文的合一,崇尚观象进德,恐惧修省,进德修业,遏恶扬善,本天道以立人道,以化成天下,更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并以卦象卦气之常变审视之,即所谓卦气“验应各如其法度,则阴阳和,六律调,风雨时,五谷成熟,人民取昌”(第199页)[5]? ,“王当顺八风、行八政、当八卦。”(第179页)[5]?因而《易》更重视从天道下贯到人道的人文化成作用。《易》的理想人格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文言》)的圣人。?
《内经》在追求人与天地的自然的合一的过程中发展出“五运六气”说。“五运六气”以六十年为一大的循环,当然有其局限性。前一个甲子年的气候与下一个甲子年的气候一定会有所出入,甚至有较大的出入,特别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的活动对自然、气候的反作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内经》追求人与天的自然的合一的思维理路仍值得肯定,借助当今的科技手段仍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易》学“唯变所适”的理论可以随时弥补中医学某些定式理论的不足。《易》学发展至京氏时代已将天干、地支、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完备地纳入卦体,并以之作为占测灾异、谴诫人主的主要理论根据。在当时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的时代,人主的施为对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应该极为有限,但《易》学对人文和合状态的孜孜追求仍值得肯定,对现代社会的政道与治道仍具有启发意义。《易》学趋时变通的哲学永远都不会过时和衰老。医、《易》两种“天人合一”不存在根本的矛盾,而具有内在的联系。人类完全可以同时追求人与天的自然的与人文的合一,从而贯通自然与人文,真正做到人与天、人与人的和谐如一。?
参考文献:
[1] 高士宗. 黄帝素问直解[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2] 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 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3] 刘大钧. “卦气”溯源[j].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5).?
[4] 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 文物, 197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