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4:1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态环境建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9-0066-03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水平的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支持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金融机制已初步建立。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长效机制建设仍显滞后,同时金融市场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不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都难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有待进一步提高。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既具有一般性,同时也更为突显出我国特殊的国情特点,而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其中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滞后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简单地来讲,金融生态环境是利用生态学里的有关概念和知识对金融外部环境所进行的形象描述,是指金融业为实现正常和有效运作所需的包括国民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司法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等在内的一系列外部基础性条件。从各国金融运作的成功经验来看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大大降低金融运行成本,激发各金融市场中主体活性,是实现、维持和保障金融业安全稳健高效运行的关键。针对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既要认识到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周期性长的社会性、系统性工程,需要集多方之合力,包括政府、企业、公众、金融机构及学术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支持;同时为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需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更新理念,提高认识
金融生态环境理念在我国的提出时间较短,从实践来看不可否认一个地区或国家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条件和内在要求。尤其是针对我国来讲,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效应,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能较为准确与高效地从外部优化金融业运行的环境,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中所遭遇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层面,都要自觉和积极地更新理念,站在一个更为宏观的高度与视角,正确理解和看待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与本质,并充分认识到加强与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相应措施,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进程,最终形成一个真正有利于金融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1]。
一方面,要加强对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工作,研究、制定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具体安排。尤其是当前地方政府作为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要积极发挥其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贯彻落实国家在金融领域的相关政策,形成管理合力,避免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而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积极牵头,加强政府、银行及企业间的协调、沟通与交流,充分调动与发挥各主体在各自领域中的应有作用,并更好地达成共识,共谋发展,为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营造规范化的金融运行基础[2]。另外,要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社区宣传栏、网络、报纸、研讨会、报告会等形式,使全社会对金融的意义、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有更为深刻和充分的认识,积极参与到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工作中,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尤其是新闻媒体要积极承担起重要的角色,努力创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形式,提升宣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创造积极的舆论导向。
2.营造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80-02
一、金融生态环境现状、问题与成因
金融生态环境是自然生态理念引入金融业,是指金融业生存发展环境,即平衡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服务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又促进金融的发展。金融环境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提高区城经济竞争实力,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金融调控和管理更加市场化,商业银行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确立,金融经济法律制度不断完善。这些变化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生态环境。目前我国金融生态不容乐观。按照信贷资产质量来衡量,区域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最差地区和最好地区的不良资产率相差10倍以上。当前阻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诸如企业违约率高、恶意逃避银行债务、金融胜诉案件执行难、对金融活动非法干预、金融权利滥用、不良资产高、金融市场不正当竞争等等。产生这些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产业基础问题、有银行操作问题、有企业家素质问题,还有地方金融监管问题。第一、先说产业基础问题。许多地方存在现代经济与低级耗散产业的矛盾,产业结构“低、小、散”,产能过剩,产品价格连续多年下降,企业工资持续上涨,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上升,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发展路子越走越窄,这是企业陷入困境的基础性原因。第二、银行操作方面的原因。在温州市各县(市、区),80%~90%的企业“短贷长用”,企业陷入频繁的“借贷还贷”状况,比较容易产生资金链断裂的财务风险。第三、企业家素质问题。部分企业家不愿脚踏实地经营实体经济,受超额利润引诱,什么产业利润高就投资什么产业,脱实就虚,高利润带来高风险,出了问题不接受教训,继续存在侥幸心理,采取逃废债务方式来逃脱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第四、金融监管问题。温州金融事件多发,总的看监管不到位,监管迟后,监管不力,从理论上说,首先要处理好金融改革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其次,在实际工作上必须做到该深化改革的要痛下决心,该监管的坚决不留情面。
二、构建协调化解风险机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1.社会信用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根基。企业应对银行诚实守信。目前,在我国市场上逃赖银行债务,部分企业通过提供虚假报表和恶意关联方式交易等行为向银行骗钱图钱,给银行、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使银行失去了提供贷款的信心与能力。常言道,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基,也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根本。人失去信用,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广大企业必须通过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俗话说借债要还,天经地义。企业和个人遇到重大困难,宁可变卖企业和个人资产,也不逃废银行和社会债务。
银行应对其所有者以及监管机构诚实守信。由于银行委托人(所有者)和人(经营者)之间存在利益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等内部冲突,掌握实际控制权的人可能会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当银行出现较高风险时,就会提供不真实的信息报告。这样,银行(股东)和债权人(储户)准确了解该银行目前面临的风险大小,无法了解该银行真实的盈利状况和清偿能力,无法采取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最终银行面临倒闭,而且一家银行倒闭,极容易导致公众对整体银行业的信心丧失造成大范围的银行挤提现象,乃至引发金融危机。所以银行必须建立良好的诚信文化,保证向公众和监管部门真实地披露信息,使银行外部监管效用得以有效发挥。
2.实施理性经营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重要前提。
(1)树立稳健的信贷经营理念。信贷业务是一项高风险业务,从经营伊始,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贯穿于经营活动全过程。在信贷经营上,必须摒弃速度情结、规模冲动、追求一时盈利的思维惯性,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业绩观,坚持审慎、缜密、稳健的信贷经营理念,把握信贷质量、效益、规模的协调发展,理性经营。
(2)坚持合规、科学信贷规则。信贷规则是银行信贷生命线。信贷规则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审贷分离、民主决策、主责任制。对信贷规则要全面、科学地坚持。一是要把好贷前调查关,严格审查基层行上报上级行审批的贷款。有的基层行报批贷款有不负责任或推诿行为,贷前调查不实不细,不能如实反映客户情况,把贷款把关责任推给上级行。有的贷款项目明知不符合贷款条件,仍要上报上级行贷审会,把责任推给上级行。建立贷款上报考核机制,对基层行上报贷款若有重大问题或弄虚作假行为的要严格追究行长和调查、审查责任人的责任。要坚持按程序民主决策,严格授权管理,不得越权或变相越权审批,严格信贷程序管理,不得逆程序、简程序办理贷款。
(3)建立高效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贷后管理是信贷风险全程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以预警控制为中心的贷后管理对于信贷风险控制尤为重要。一是强化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平行制衡机制。贷后管理实行经营主责任人负责制。客户经理作为管户主责任人,要把对客户的贷后管理与售后服务结合起来,落实贷后管理内容,了解客户需求,跟踪资金流向,改善金融服务。风险经理作为风险监控的主责任人,认真监察客户信用状况及客户经理的贷后管理,风险分析、预警,限期处理。二是强化信贷风险预警。风险预警是贷后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设定科学高效的预警信号,规范贷后检查的频率和内容,前瞻性地发现客户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3.加强有效监管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必备条件。银行监管机构作为银行外部直接监管部门,其主要责任是督促、引导银行有效控制风险,维持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由于存在银行风险,作为弱势群体的存款人就需要对银行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但又由于储户数量众多且相当分散,那么如果储户要分别对银行的行为实施监督的话,就必然会形成极高的监督成本,所以,监管部门应该是代表着储户进行监督,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为首要目标。
银行监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适度的监管可以控制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另一方面,监管不当会降低监管效率,增加银行风险。所以监管当局应注意控制监管力度,通过适度的银行监管,一方面促进银行高效率运行,不断提高盈利水平增加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限制银行的高风险经营行为,从外部有效控制银行风险。
银行监管工作要求监管人员既要熟悉银行业务,又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既要懂传统的金融知识,又要熟悉国际先进的监管理念和方法。因此银行监管机构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培养、引入拥有高水平专业监管人才,提高银行监管人员的整体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小川行长2004年12月2日在“经济学50人论坛”上的讲话
[2] 何晓恩.打击逃废者[J].维护金融债权华东经济管理,2001(4)
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着力构建“信用体系完善、服务体系健全、银企关系融洽”的金融外部环境,不断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和金融服务,促进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
二、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措施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金融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环境。要深入贯彻实施“优农、强工、兴商”的经济发展思路,科学把握地方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同时,各金融机构要保持信贷投入总量合理增长,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保证符合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和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的资金需求,改进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服务,加大对“三农”和出口的信贷投入,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当前要重点关注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经济金融运行的持续影响,加强对经济趋势性变化的分析与研究,并通过形势分析会、货币信贷通报会、金融联席会议等各种平台,以及制订货币信贷投向指引等各种有效方式,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工作。
(二)建立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为金融发展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要建立健全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构建金融稳定网络组织,统一协调全市金融稳定工作,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处置工作;要按照“预防为主、属地负责、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金融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特别对可能发生的企业资金链断裂、金融挤兑等突发性事件或重大金融问题实行紧急报告制度,制定和落实应急预案,积极主动处置,确保金融安全。
(三)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要以*市征信管理委员会为组织平台,完善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实施对资信评级市场的管理,规范我市资信评级业务。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在实现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信用信息联网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工商、通讯、公用事业、税务等部门的信用信息,为银行贷款提供全面真实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要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守信用借款人”评选活动和失信借款人内部通报制度,对守信借款人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贷款利率上予以优惠,金融服务上予以优先;对失信借款人要实施金融同业联合制裁,逐步建立配套的正向激励机制和逆向惩戒机制。加大征信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以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为主题的金融科普宣传活动。坚决打击逃废金融债务、恶意套取银行贷款等行为,切实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四)优化社会服务体系,为金融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要按照“法律规范、行业自律、政府监督”的要求,规范发展会计(审计)事务所、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研究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有效缓解其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进一步规范对企业抵(质)押资产的登记、评估,减少环节,提高效率。要制定完善支持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激励政策,积极支持和帮助金融机构清收、处置不良贷款。要改进外汇管理,扩大远期结售汇业务,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推广进出口网上核销,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建立民间借贷监测制度,关注其利率水平和资金流向,正确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诈骗、制贩假币、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取缔地下钱庄、地下保单、非法外汇等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构筑金融生态的安全屏障。
(五)积极支持改革创新,为金融发展提供协调和谐的内在环境。要密切关注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程,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进一步落实已承诺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地方扶持政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通过举办推介会、展示会、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异地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并协调解决其在*业务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保持异地信贷资金稳定增长。充分利用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加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创新,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完善服务手段和功能,满足社会对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需求。
三、切实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
2.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消极方面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在水库建成后,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将会被改变,而水库在存蓄汛期洪水的同时也存蓄了非汛期的基流,这样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水位的降低甚至断流。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建成后周围将会出现很多生态环境问题,下游的天然湖泊容易面临干涸的威胁,入海口的位置将容易形成海水倒灌的问题,尤其对于航运业以及水产养殖等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库区周围地区在水库蓄水后,输水渠两侧的水分大量渗入地下后,地下水的水位同时被抬高,则库区周围附近的土地就会被浸没从而导致土地的盐碱化、沼泽化等问题。
2.2积极方面的影响
由于我国水资源匮乏,而且地理分布不均匀,因此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会大大改善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跨流赵小宏绥化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绥化152062域调水工程就是很好的例子,跨流域调水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地区的水资源危机,也大大改善了因缺水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困境。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南水北调工程作出了表率,这项庞大的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的解决了我国南北地区水资源严重分布不均的问题,在缓解了北方地区缺水危机,满足了工业生产用水需求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水资源分布不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除此之外,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有抵抗沙涝的重要意义,例如三峡这样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有效地解决了长江流域沙涝的问题,并且在建成后,由于库区聚集了大量的水资源,蒸发量也随之增多,水利工程设周边地区的空气湿度将会提高,这样不仅有利于周边植物的生长,也改善了周边地区的环境,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
3.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影响
评价体系为了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影响体系。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工程师应当认真勘察并且记录施工地区的周边环境,然后对于日后建设以及建成后将会产生的影响作出科学全面的评估分析。水利建设的工程师在设计环节中应当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不断完善防治手段来减轻水利工程建成后将会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制定科学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需要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对经济和生态环境这两个方面的评估结果,力求实现经济效益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利工程发展三者的协调共同发展。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个,工程师和相关科技人员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经济、人民等多方面的因素,认真评估生态环境的实际价值,从而做出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方案,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3.2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与选址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设计环节中,由于河流的流域状况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设计环节需要对河流进行重新的规划评估,在坚持生态环境可持续理念的前提下,保证河流流域规划的合理性与严谨性。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期,尤为重要的是选址工作,尽管水利工程的建设多多少少会给周边地区的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带来影响,但是工程师应当尽量选择对于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地区,并且降低移民率。这就需要工程师和相关科技人员在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初期做好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与选址工作,并且做好合理的评估与估计,将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最大程度的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道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命脉。城市道路建设更是道路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道路的建设同其它建设项目一样,在建设的过程中以及建成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力度、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周边的生态环境。文章在本人多年从事道路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探索性的提出了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道路建设措施,为绿色城市道路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水、土资源的影响。
(一)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道路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必然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如堵车、交通事故、城市环境污染等。
(二)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
道路建设对动物的影响主要包括致死和分布变化两方面。(1)致死是指道路对动物最直接的影响,动物的道路死亡率受道路的宽度、车辆密度和道路密度影响。(2)分布变化是指道路对动物分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道路的建设或存在,造成周边动物的迁移,从而影响区域的生态链;道路建设对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局部环境,对植物个体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汽车尾气衍生的光化学氧化剂污染物导致道路边的植物光合系统和细胞膜均产生明显变异、汽车尾气污染导致路边植物体含铅量远高于对照地区等,从而影响植物的健康成长。
(三)对水资源的影响
在道路建设期间,工程区水质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施工管理的问题,将道路施工的弃土、弃渣等固体废弃物直接排入水体,在运输施工材料的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遗洒和泄漏、施工机械的油类进入水中、施工人员的生活废弃物直接排至水中,以上都会影响地表水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地下水质量。在道路的运行期,由于磨损、车辆漏油、运输中飞扬的微粒物质和车辆排放废气中的颗粒物质都会积聚在路面,当这些物质与降水混合形成径流时,会对沿线的水源形成污染。
(四)对土资源的影响
道路对土资源的影响主要指对土壤结构和质地的改变。道路建设对土壤的要求与种植植物要求相反,后者要求土壤疏松,有团粒结构,有机质含量高,同时保水性好,有利于根系发育,但是这样的土壤结构会对路基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路基上采用的土壤主要为生土,它结构紧密,几乎不含有机质,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更是缺乏。另一方面,路域壤主要用于路基施工,路基挖、填和压实等过程会进一步影响和改变土壤结构,还有许多施工遗留的废弃物如水泥和石灰等也会对土壤质地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道路运营过程中,由于汽车尾气、泄露等因素的影响,土壤会受到铅、多环芳香烃物质、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污染。
三、生态道路建设的应对措施
(一)降低道路建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应将其对人类的影响降到最低。具体措施有:将施工时间与人们的出行时间错开、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噪声污染、减少对人类有害物质的排放等。
(二)加强动、植物生活环境的保护
道路建设过程中对动物的影响方式主要是通过植被破坏、通道阻隔、施工噪声和营运灯光等表现出来。因此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植被的保护,保证动物应有的生活环境,在动物必经的某些路口,选择使用高架等措施;同时注重施工噪声的控制以及加强对某些营运灯光的控制;道路建设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局部无机环境条件,从而对植物个体生理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植被环境的管控。譬如在道路两旁增加隔离玻璃护栏,从而降低汽车尾气对道路两旁植物的影响;道路路基的修筑过程中尽量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减少对原来生态自然条件破坏,使植物成活率提高。
(三)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道路建设期间,为了防止对工程区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筑路材料堆放场地不得设在河流岸边附近、施工废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在选择土石方堆放位置时,多余的土方尽量就地用来整理坡面,当不得不外运时,应该运至无自然保护价值的规定场所,弃土不得破坏或掩埋地表植物,弃土场应进行绿化设计,以便及早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当弃土堆高度较高时还应进行护面设计并应设挡土构造物以免将来发生坍塌。
(四)加强土资源的保护
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依法征用土地,必须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努力节约土地资源,适当缩小用地规模;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不得破坏名木古树,搞好土地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对待施工过程中的土质要因地制宜、尽量减少不同土质的混合,从而影响当地土质结构,影响植被生长,从而影响区域生态系统。
四、总结
文章在本人多年从事道路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探索性的提出了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道路建设措施,为绿色城市道路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2临沂水生态功能区划分
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为中心,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功能为目标,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统一规划,加强法制,严格监管,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合实际,将临沂市生态功能区作如下划分。
1)中心城市水生态功能区。包括兰山、罗庄和河东3区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开发区等2个国家级开发区。该区域经济基础较好,城市化水平高,是临沂市的经济中心,具有人口众多、交通密集、耕地面积少、建筑面积广、河流分布相对集中等特点。面临着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制约。因此该区域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2)西北部低山丘陵水生态功能保护区。包括蒙阴、沂水、费县、平邑、苍山县北部和沂南县西部,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0%,该区域水库总数占全市的60%,森林覆盖率高,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还是临沂市的生态屏障。如果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对临沂市乃至整个鲁中南地区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合理地利用该区域的水资源优势,适度开发水生态旅游,加强科普、宣传教育,逐步建成生态旅游、避暑度假、休闲疗养、科研考察的旅游风景胜地。
3)沭东低山丘陵水生态功能区。包括莒南和临沭东部。该区域耕地面积少,山坡地开发较多,森林郁闭度低,水资源相对匮乏。该地区应加快生态恢复性建设,建设水土涵养林、经济特产林,对超过25°以上的坡地全部退耕还林。
4)中南部两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包括郯城、沂南东部、苍山南部和临沭西部。该区域为两河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是临沂市的主要产粮区。鼓励该地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中心,建立绿色农业产业体系;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根本,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以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为核心,建立绿色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以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为重点,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绿色化、有机化为目标,建立产地水生态安全体系;因地制宜,创新生态农业模式。
3水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
生态功能保护区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洪水调蓄、提供淡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社会与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按照“上游源头水土保持,中游库坝调蓄,下游生态湿地”的总体思路进行治理。
3.1上游源头水土保持
在上游源头地区进行水土保持治理,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0km2,完成列入全省水系生态规划的12个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构建动植物生长、栖息、繁衍场所;开展水源地保护工程,对包括岸堤水库、费县石岚水库、费县古城水库、平邑唐村水库、岳庄水库、莒南石泉湖水库、相邸水库和临沭凌山头水库等8处水源地工程进行保护。4.2中游库坝调蓄在中下游增加拦蓄,扩大水面面积,强化河道生态治理,实施完成蒙阴、费县和沂南3个县的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对蒙阴县梓河、沂南县东汶河等15条河道的生态治理。将沂河、沭河等天然水系、分沂入沭水道、新沭河、邳苍分洪道等人工水系,岸堤水库、陡山水库等大中型水库,沂沭河梯级开发等水利工程的主要组分连通,通过强化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系统整治与建设,实现河库渠相济、截蓄治保并举,初步建成涵盖城区、洪水走廊、湿地、水源地、水土保持区的临沂市水系生态网络。
3.3下游生态湿地
经过工程和生物净化措施,城市排水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满足了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要求。将这些可利用的再生水配置到所需要的区域,是做好水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在强化企业再生水回用和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等微循环、小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区间调配利用,构建起区域性的水循环利用的网络。在武河湿地出口,打通了与沂河相连的明渠,并在渠首建成控制工程,使经武河湿地提升为III类标准的水汇入沂河,通过马头拦河闸进入马头灌区,为1.96万hm2农田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在市区西部,临沂市依托南水北调邳苍分洪道截污导流工程,利用新建和维修截蓄导用工程,每年拦蓄利用兰山、罗庄、苍山3县区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中水3534万m3,为沿线3.42万hm2的农田灌溉提供了补充水源。罗庄区双月湖湿地公园,每天有2万m3再生水进入湿地,保证了湿地的生态环境用水。
2我国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应遵循的以人为本原则
可以说,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当下我们国家城市中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应遵循的首要原则。这样我们可以很好的规避水灾或者水污染造成的一系列影响。所以,我们要最尽最大的努力使得河流的治理以及周边生物以及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让河道周边的景物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相融合,这样才是可持续发展的要义。另外,我们知道,我们在城市之中的不断更新换代中可以感受的到城市向着集群化的发展方向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从而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城市河流水环境是城市居民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物质财富,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改善能推动市民物质收入和精神需求两方面的提升。所以,我们应该注重河流的治理以及生态建设的内在联系,一定要改善河流治理的综合环境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上进行治理和规划,要采用科学的,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巧妙的将景观生态学原理、恢复生态学原理、生态工程学原理,采用近自然治理方法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河流在治理中不断的回复生态升级。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保障河流周边生物的多样性,在河流治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体现出保护的心态。再次,为了提升人们的生存空间可以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有效的设置文化、健身、娱乐和观景场所使人与水进行亲切的交流,建设出水清、岸绿、突出河流自然属性的城市河流。这样可以使得我们真正的做到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子啊人类智力河道的过程中,很好的保障了生态文明的发展,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标本兼治,控制河流污染,恢复河流自净能力的原则
在河道的治理中,笔者认为只是治标不治本是不行的,我们不能本着先将河水进行肆意的污染,再去全身心的治理的传统道路,这样是不科学的。我们在首次河流治理的时候就要坚持标本兼治的方式方法,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很好的控制河流的自净能力,这样才有利于河道的治理与生态的完美结合,达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终目标。要想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还要做到很好的清理河水,整理绿色河岸的目的,从而达到从根源上治理问题的目的。可以说,在河流污染的处理中,我们应该坚信,我们要始终保持全流域有效治理,不嗯能够分流与治理,厚此薄彼。我们要充分的实现全流域共同治理,下游治理,上游我行我素,那么所有的治理功夫都会变为空谈,最终达不到效果,所以我们在研究河流治理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方式与方法的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河流生态治理的良好效果。最终才可以使得城市的发展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迈进,我们才能在美好的环境下创造更加多的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涵,为“生态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1.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2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4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1.5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5.1.1生态环保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1.5.1.2噪声防治
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1.5.1.3大气污染防护
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1.5.1.4水污染防治
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
公路建设设环保工作重点内容:
设计阶段:环保总体方案应在针对性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路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特点,使环保方案既经济、又可靠,并重视以下方面:
周边山区公路越岭方案应充分比较隧道与展线方案对环保的优劣。深挖高填和地质不良路段防护工程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
自然保护区、风景点、区应特别注重自然景观、珍稀野生动植物地带的环保措施。
设计说明应对环境保护工程作尽量详细的说明,标明敏感点。
综合考虑沿途公众对拟建公路了解程度,交通现状满意程度,对搬迁、移民的态度,对当地民俗的不利影响,对公路走向,对出行、交往的要求,对当地养、植业的影响等方面意见和建议。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红线内砍伐森林植被,珍稀植物宜采取移植措施。
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工程招标。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制订环保工作条款,结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环保工程项目、地点、内容、标准等实际,对不同标段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条款。
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环保工程施工要求,工艺设计应包含环保工作和质量控制标准。开工前应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工程技术交底,完善环保管理工作制度,设置环保工作专(兼)职人员,对主体工程防护区、取土场防护区、弃碴场防护区、临时用地防护区防水土流失,水环境、防扬尘土污染动态检查监控,特别是雨季防水土流失措施。
生态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怀柔区历年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特别是自2000年成立怀柔区生态环境建设特色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来,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仅以京津风沙源和退耕还林项目为例,12年间累计投入已达5.7亿元,成功打造了一批生态经济示范沟域。
经过多年努力,怀柔区域生态涵养能力显著提高,绿色生态屏障功能明显增强。初步估算,自2000年生态治理工程共栽植各类树木7000多万株,成林后,年可增加木材蓄积9.5万方、增加蓄水在344万吨以上,年吸收二氧化碳13万吨以上、释放氧气9万吨以上;小流域治理工程的实施,年可有效蓄洪在1000万方以上,年减少土壤流失1.76万方以上。
12年间,怀柔全区林木覆盖率由2000年的69%提高到了2011的75.57%,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46.6%提高到2011年的53.16%,有效地起到了拦风挡沙和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的作用,绿色生态屏障功能进一步增强。
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提高河道防洪标准,防止了河岸坍塌等潜在危险,减少了水土流失,降低了坡面侵蚀强度,遏制了农田化肥农药因土壤侵蚀流失进入水库造成富营养化的趋势。经初步推算,各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均降低到280吨/平方公里·年以下,比治理前下降50%以上,年拦蓄泥沙在6万吨以上。
自实施泥石流搬迁、生态移民工程以来,怀柔累计投资2.9亿元,完成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内村民搬迁1.2万多人。通过迁村并点、合并村庄等措施腾退宅基地新增复垦耕地545亩;通过合并村庄改善移民能源结构,有效降低了人为损坏山体植被的机会,可减少因烧柴而人为损坏山体植被在2万亩以上。
这些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了治理区域内生物群落发生良性变化,植物群落多样性逐渐增加,动物种群明显增多。
生态建设在改善了怀柔投资环境同时,还推动了区域资源升值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怀柔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成功打造了雁栖不夜谷、夜渤海、银河谷、长城国际文化村等多条沟域经济发展带,有效地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一产与三产相融合,达到了生态涵养发展的目标。如琉璃庙镇依托青石岭小流域治理、生态移民等工程,建成了双文铺、八宝堂等民俗旅游专业村,打造了“白河湾”沟域经济带,自2010年5月开沟以来,共计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235户,累计接待游客45万人次,解决劳动力就业900余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00余万元,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再如,汤河口镇东帽湾村依托小流域治理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成了市级民俗旅游专业村,并且荣获了京郊最美乡村称号。初步统计,到2011年底,全区挂牌的民俗旅游户达3200户,解决农民季节性就业5万人,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不仅改善了产业结构,也推动了产业资源的转型,加速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资源升值,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副产品向商品化转移的步伐。据不完全统计,仅京津风沙源工程植树造林一项年可增加木材蓄积近9.5万立方米,年生态效益1.5亿元以上。
生态环境建设仍困难重重
尽管怀柔生态治理成效初显,但仍存在一些发展难题。
怀柔山区占总面积的88.7%,部分地区生态依然脆弱,自然灾害治理有待加强。近几年虽然怀柔区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搬迁和泥石流搬迁,截止2011年底完成搬迁12173人(其中生态移民3470人),但全区仍有16000人生活在山区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地区、受洪水威胁地区及生存条件恶劣地区,个别旅游点和民俗户依河而建的违章建筑,阻碍了行洪,存在防汛安全隐患。
当前的怀柔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生态的保护与开发尚缺乏统一的科学合理规划,相邻沟域同质化发展问题比较突出,沟域内许多景点规模小档次低,且数量多,分布密集,没有承接吃住玩购及会议一体的能力,不能留下游客,呈现出过客旅游现象,一些沟域甚至超承载力发展,没有做到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的有机统筹结合。生态治理部门间各管一段,没有做到从山顶到沟谷对包括山水林田路村污、供排水等要素在内的同步综合治理。有限的政府资金不能形成合力,许多扶持项目散而小,像“撒胡椒面”一样,有限的资金投向分散,如“泥牛入海”,起不到应有的引导、示范、带动作用。
此外,从产业上看,山区的生态保护意识缺乏,环境污染仍有待进一步治理。过去几年,怀柔山区的肉鸡养殖业逐渐形成了规模,但却污染了空气,不到位的环保措施也对水源产生了污染。比如,鳞次栉比的“虹鳟鱼”招牌让人应接不暇,几条主要流域养鱼业的快速膨胀与生态水源的承载能力出现矛盾,环境污染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生活上看,随着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生的污染数量正日益增加,个别农民环保观念淡漠,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破坏了土壤结构,污染了生态环境。各镇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没有完整的供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由明渠、暗沟直接排入河道,成为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生态环境建设新思路
进一步夯实怀柔的生态建设成效,强化生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怀柔的生态环境建设应坚持“一个中心”、“两个目标”、“三个层次流域”的总体思路。
“一个中心”即生态环境建设要紧紧围绕不断提高当地城乡居民生产生活质量为中心。把怀柔建设成为北京防风挡沙的绿色生态屏障,成为首都市民慢节奏减压生活的休闲场所,成为市民定神、清心、洗肺、保健、养生的绿色生态健康谷的同时,也更要注重提高当地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两个目标”是指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经济发展强区。就是立足“三个北京”的要求,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将发展置于突出位置,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和科技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会议会展、科技研发、金融服务,以及生态旅游等低消耗、高产出、高附加值产业,在实现经济强区目标的同时,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个层次流域”是指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人文经济等要素,根据其自然地理的区域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将全区生态环境建设分为平原、浅山和深山三个层次,同时依据各地区的自然水文地质特征,将全区划分为八个不同的流域,每个流域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形成各自的发展特色,以达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融合。
平原地区既涵盖了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也包括了怀柔新城,是怀柔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实现经济强区打造北京新经济高地的主要载体,也是生态环境示范建设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应着力于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由城乡绿化向景观美化、由生态保障向综合服务转变,沿交通主干路、河道,完善提升一批绿色生态示范景观走廊,加快推进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打造一批精品休闲绿地,积极推动大型公建屋顶、建筑墙体、停车场等实施立体绿化。
以全面提升水环境品质为核心,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利用与回补并重的原则,加强平原地区水系生态治理,努力营造城市水体景观,推进城市河网水系景观建设,构建以“四库八河”(四库为怀柔水库、北台上水库、红螺镇水库、大水峪水库;八河为小泉河、雁栖河、牤牛河、大沙河、沙河牤牛河、庙城牤牛河、怀河、潮白河)即一条长城背靠着、四个水库怀抱着、八条河流环绕着为主体的纵横连通、交错分布的城乡水域格局,努力营造“水清、岸绿、亲水、怡人”的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水环境。
通过加大老旧小区的建筑、市政设施改造,对不具备拆迁重建条件的老旧平房区和简易楼房区开展环境整治,配套完善必要的安全环境设施,改善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整治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和农贸市场周边的环境,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着力解决私搭乱建、小广告、非法经营等环境秩序类问题;同时加大新城保障房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开发建设,进一步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
对于平原地区的产业选择,应主要以科技研发产业、影视文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深化内部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土地、水、环境等资源约束压力转化为绿色发展新动力,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绿色消费体系和绿色环境体系,切实提升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实现经济强区的同时,打造宜居怀柔。
浅山区是怀柔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和主要的大众旅游休闲区。主要包括怀九河、怀沙河、雁栖河和大沙河等4大流域的山区部分。该区域应立足于已有的沟域经济,加强相应品牌项目、精品项目的带动力、辐射力,大力发展流域经济,重点围绕慕田峪长城、黄花城水长城、红螺寺等著名景区和长城国际文化村,以长城文化、红螺文化、板栗文化、虹鳟鱼文化为灵魂,形成多个国际知名景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承接国内、国外游客的生态旅游区。
在产业发展上,突出打造“雁栖湖会都”,引领其向高端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特色林果业,着力打造休闲农业、循环农业、会展农业、设施农业,提升农业的科技、生态、经济、文化附加值等多重功能,将一产中的种植业、养殖业与三产中的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生态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产出效益,如发展有机樱桃采摘园、熏衣草观光园等;在做好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适度发展虹鳟鱼产业,以服务大众为中心,大力发展民俗游、生态休闲游、大众游等休闲旅游产业。
深山区是生态保护屏障的主战场,是特色旅游体验区。主要包括天河、汤河、白河、琉璃河等4大流域。在生态建设任务上,一是加快构建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森林体系,适度调整林木结构,营造生态环境景观,着力打造一批森林旅游景区;二是加快建设重要生态流域,加强河道治理,增强湿地生态功能,打造高档次的生态湿地公园。重点打造旅游集散镇,引导山区居民在新城、重点镇、小城镇就业;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提升自身素质,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深山区的产业选择,选准切入点是关键。结合深山区,特别是白河、天河流域河滩地资源较多的优势,产业的发展应注重与旅游需求、绿色食品需求相结合,一方面对污染较为严重的肉鸡养殖业,在妥善解决农民增收的前提下尽快退出,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有机特色种养植业、体验采摘种植业等,突出建设几条特色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带。
对于深山区在旅游业发展,应紧紧围绕满族文化、影视文化、养生文化、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主题,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汽车旅馆、养生会馆、主题酒店,在发展民俗游的同时,重点发展个性化旅游、特色旅游和高端旅游。
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编制统筹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面宽、科学性强的长期系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做到规划先行的发展原则。规划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全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如:做好区域内养殖业、旅游业、农业等科学规划,可避免出现超承载负荷现象,平衡生态与产业的关系。
对于现阶段的怀柔生态建设而言,首当其冲的应是编制一个统筹全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需要用超前眼光,全局思考,统筹安排,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完成规划的编制。力争通过规划,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有序推进,坚持一个流域一个发展策略,突出特色、因地制宜、鼓励创新,引导广大农村地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加快生态环境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变、生活资料向生产资料转变、农产品向旅游产品转变的步伐,确保开发一个流域、成就一个品牌、致富一方百姓。
加大生态移民搬迁力度。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既可以进一步涵养山区生态环境,还能保障和改善民生。自改革开放以来,山区人口逐步向小城镇、平原地区转移,以宝山镇为例:1990年常住人口12879人,2005年常住人口10022人,2010年常住人口9539人,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资料显示,全区8大流域目前共有108个行政村,总户籍人口58561人,平均每村542人。实际上许多山区村,特别是深山区村基本上变成了留守村,只剩下了老人、妇女和儿童。对于山区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地区、受洪水威胁地区及饮水困难、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民,建议市区政府进一步加大山区生态搬迁移民力度,通过政策鼓励、资金奖励等机制,加大引导此类村民向新型农民社区、小城镇、重点镇甚至山下转移。
集成统筹政策资金。近年来,怀柔区在政策资金统筹方面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2004年,把区发改委争取的生态移民资金和区农委争取的泥石流搬迁资金进行了整合,集中使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仍需进一步加大区内相关部门间的政策统筹力度,打造适合新形势发展的资金整合平台,按“渠道不变、用途不变、部门联动、集中使用、各司其职”的原则,通过政策集成项目整合实现资源整合资金聚焦,优先集中扶持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年度重点流域的发展,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流域经济,力争扶持一个,见效一个,打造一个,精品一个。
二、工作目标
(一)金融生态主体建设目标
1、全县银行业新增信贷余额10亿元。其中账面贷款新增9亿元,表外信贷新增1亿元。保险业保费收入总额达到2亿元,新增0.51亿元。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继续得到巩固,全年无金融大要案件发生。
2、金融机构网点重建任务全面完成。
3、全县金融稳定工作机制健全,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灵敏有效,新的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企业内控机制健全,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年无大要案发生。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金融运行外部环境建设目标
1、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辖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2、“诚信”形象得到巩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村)、信用农户、信用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到新的水平;对各种失信行为的监督更加有力,社会信用环境继续向好。
3、金融执法环境持续改善,金融债权依法得到更好维护,全年无重大逃废金融债务案件发生;金融犯罪案件破案率达到100%。
4、政、银、企信息交流机制及优势企业和投资项目推荐机制进一步健全。
5、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发展,担保规模进一步扩大,担保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到位。
6、金融中介市场服务进一步规范。
7、积极帮助解决金融改革与发展中所遇到重大问题;维护金融企业合法权益、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工作措施有力;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快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县经济工作的重心将由恢复重建转向加快发展。为了全面提高政府驾驭经济、管理金融的能力,今年,要根据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需要,建立并完善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配套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运行机制,结合机构改革,单独设立政府金融办,主要承担金融服务与行政协调、监管职能,同时增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办公室牌子,全面主导辖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二)全面组织实施《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高度重视金融生态主体建设,尤其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县级金融部门要认真结合《规划》制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工作措施,要确保存贷款比重五年内有较大幅度提高;县级有关部门要为金融机构的规划布局,网点向开发区、重点乡镇和工业聚集区延伸提供绿色通道,大力支持金融产业发展。
(三)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开局之年,金融机构要把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作为金融创新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广应用罗江农村信用联社自主创新的惠农贷新产品和广汉市农村信用联社自主创新的“动产质押第三方监管”贷款模式,力争年内在县内全面推开,新增金融创新信贷规模5亿元,形成金融自主创新独立品牌。
(四)坚持打造诚信,确保金融生态环境上水平。
坚持以改善服务环境为先导,以打造“诚信和谐金融”为重点,以优化金融法治环境为保障。一是继续深入抓好金融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知识普及宣传工作,增强全民金融意识;二是继续深入开展信用企业、信用村镇(社区)、信用农户创建活动,提高数量和质量;三是进一步做好《金融诚信服务公约》的推广执行和检查工作;四是狠抓薄弱环节,力争创建金融生态示范县;五是继续帮助金融机构协调解决好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和重大难题,依法维护金融部门合法权益,优化金融法治环境。全面提升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与水平。
(五)强力推进征信体系建设,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为了有效解决银政和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痼疾,要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征信平台的作用,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加强和完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征信平台的建设,为金融机构和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六)积极助推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向农商行转型。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事关“三农”金融大局,要着力帮助农村信用社完善股本结构,采取有力措施消化历史包袱,在进一步明晰产权,完善风险评价和内控制度的基础上,促进向农村商业银行转型。从而,进一步巩固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