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4: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家庭教育格言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家庭教育与儿童性格发展
(1)家庭教育中家长因素产生的影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谈到过家长的教育职责:简单的谈话和吩咐执行并不是真正的早期教育,事实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对儿童最深刻的影响,家长的言行举止,穿衣表达,嬉笑怒骂等都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说在家庭教育中,时时刻刻都在对孩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孩子形成优良性格特征更多的是从父母行为学习中产生的,家长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首位老师,要比学校的教师承担更多更特别的教育工作,家长可以说是孩子性格自我发展的参照,家长的言行举止要和言传身教一致,否则孩子的性格会向错误的方向发展。而且,儿童接触最多的环境还是家庭,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所以整个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最深刻的,也是正确引导儿童过程中最重要的。
(2)家庭教育中教育方式产生的影响。儿童对待事物所生成的性格表现,大部分是通过模仿家长对待事物的表现,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个性化表达将成为儿童性格表达的重要参照。也就是说家长对待事物通常是乐观的,积极的,那么孩子在面对问题时也会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相当的民主,家庭气氛和谐,那么孩子在其他环境中更多的表现出活泼大方,给人以优良的性格印象;然而如果家庭教育中家长是过分严厉的,或者过分宠溺的,那么孩子在其他环境中仍然会保持一种以自身为中心的自私态度,在相处关系中往往会出现问题。所以说家长的教育方式,最好能够有针对性的完善,孩子的年龄不同,理解力不同都会影响心理个性的发展,正确的教育方法应当是因势利导,正确的引导要比强硬的纠正更好。
(3)家庭教育中家庭关系产生的影响。很多家庭中家庭成员除了父母还有更多关系人员,所有的家庭成员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情绪也会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如果说家庭成员关系和谐,面对问题齐心协力,日常生活气氛愉快,这些积极的因素都会对孩子的个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之,消极情绪,气氛犹豫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孩子会将“不快乐”的感觉放大化,这会极大的限制积极发展。
(4)家庭教育中家庭气氛产生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气氛不仅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对于孩子心理健康也有很多好处。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要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个人空间,让孩子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反之,房间摆设混乱,装饰风格阴暗,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久了,性格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难免产生情绪低下、注意力分散和怠惰等负面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合理建议
(1)多与儿童进行正面交流。儿童早期教育要考虑到孩子的认知程度,孩子对事物的好奇是接触世界最主要的促进因素,在接触新事物和体验新事物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容,比如超过年龄限制的动画片,或者是儿童不宜接触的内容,比如娱乐新闻等。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还是要以正确的引导为主,并且要注意孩子的理解,尽量采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让孩子在情感层面上接受。
(2)家庭教育要注意年龄和心理特征。儿童早期教育周期较长,在孩子正确性格体系建立起来之前,都需要父母和家庭成员进行良好的教导。这个教育周期中,孩子经历幼儿依赖期,儿童探索期等几个时期,比如孩子在三岁以前对父母依赖性强,主要表现在不愿意上幼儿园,不愿意与父母分开,事事都希望父母帮助解决;儿童探索期则是指孩子再大一些开始对身边的事物产生极强的好奇心,喜欢问问题,喜欢自己动手做东西,而且这个阶段相对独立化。所以说,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性格特点,针对这些差异,家庭教育也应当做出改善。如果忽视了孩子的性格特点,在特殊的阶段难免会产生负面的效果。比如在依赖期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到了探索期父母的支持反而成了孩子失去信心的导火索。所以说脱离实际情况的儿童教育是会产生问题的,与孩子心理特征相符的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自身发展。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需要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多方面进行考虑,家长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都应当是家庭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晓岚.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8)
2.类似隔代家庭教育类似隔代家庭是在灾区“后人口再生育”时期衍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指父母生育年龄超过正常父母生育年龄,与孩子年龄差距偏大(年龄差>40),在年龄上类似祖辈与孙辈组成的家庭。在年龄结构上,这种家庭类似隔代家庭,但按家庭代际层次划分,这种家庭依旧是亲子家庭或核心家庭。类似隔代家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介于亲子家庭与隔代家庭之间,但与这两种家庭家庭相比,特征尤为显著:(1)再生育父母年龄偏大,与孩子年龄差较大,这是最显著的特征;(2)地震灾害导致劳动能力退化,造成择业岗位压缩;(3)父母大多小学、初中水平,受教育层次普遍较低;(4)家庭收入微薄,教育支出不足。类隔代家庭家教育既不同于以上两种典型教育模式,又与之有联系,它是在灾区实行“再生育”政策后,衍生的一种介于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之间的一种新的教育现象(如图1),监护类型上主要是父母教育孩子,但父母与孩子年龄却属于祖辈与孙辈的年龄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献,增进对“5.12”地震灾区中出现的类似隔代教育的现状的了解,并以国内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文献为该研究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在综合了解受灾情况、再生育家庭的规模及分布情况下,选取“三川”地区35个村社的再生育家庭,由于灾区文化水平不高,问卷采取一对一入户访问,由笔者代填的方式调查,以充分了解灾区类隔代家庭教育及发展现状。
3.访谈法。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家庭教育情况,以弥补问卷的不足,本次研究还通过政府、村委会综合了解再生育家庭状况,对典型的家庭进行个案访谈记录,以补充问卷调查。本次问卷采用组编的《“5.12”地震灾后再生育家庭人口问题研究调查表》,其中关于再生育家庭发展、教育以及教育期望的问题总计56道。总样本量为166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占四川省再生育家庭总数的5.28%,达到中国五年1%人口抽样调查标准,因此该样本调查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类隔代家庭教育的调查结果
1.“三川”地区类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本研究共发放166份《“5.12”地震灾后再生育家庭“发展+教育”问题研究调查表》,有效卷164份,有效率达98.8%,所有问卷均采用EXCEL与SPSS软件进行统计,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该调查地区的类隔代家庭教育情况。(1)类隔代家庭的基本情况本问卷主要从家庭婚姻组成与家庭经济情况两个大方面着手,进而了解类隔代家庭的基本情况。表1显示:灾区被调查的再生育家庭主要包含原配家庭、重组家庭与单亲家庭,其中原配家庭最多,占问卷家庭总数的81.7%。调查中,再生育母亲年龄在35岁及以上共有157位,占问卷总数的95.7%,41-46岁有106人,占65%;原配家庭35岁以上生育数为131人,所占原配家庭高龄比率为98%;重组家庭所占重组家庭高龄比率约为85%;单亲家庭全部是高龄生育。另外,再生育母亲最大年龄46岁,最小年龄25岁,生育的平均年龄为40.56岁。由此可知,地震导致家庭破碎后,再生育小孩是维系家庭的纽带,对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发挥重要作用(表2)。但再生育母亲年龄普遍偏大,大多数为高龄产妇,经受因年龄过大带来的生育困难后,又与孩子的年龄差距过大,这也将是影响孩子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表3显示:父亲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比重为86.59%,有142户;母亲作为主要劳动力的比重为2.43%,有4户;父母均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有9户。综合父母均为主要劳动力的家庭得出:父亲是家庭主要劳动比重为92.07%,母亲是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比重为7.93%。从家庭职业状况看出,父亲务工比例达到50%,其次是务农比例达36.24%;母亲务工比例为18.89%,务农比例为50.6%,其他待业比重也比较大最高达32.32%。另外,74.39%的家庭认为当前家庭收入比灾前减少(表4),经济支付能力减弱,经济条件明显下降。这说明灾后家庭经济变化确实很大。再生育家庭中父亲是主要劳动力,并且多外出务工,其次是务农,经济来源主要靠父亲赚钱维持;母亲主要在家务农的同时,还要负责照看与抚育孩子。地震灾害造成家庭经济条件下降,支付能力减弱,家庭经济来源本就单一且单薄,但灾后重新抚养孩子的后续费用又给家庭经济增加了重荷,所以孩子的家庭教育投入并不乐观。(2)类隔代教育施教者的基本情况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行为的指导者[8]。因此,作为施教主体的父母各方面因素对孩子的成长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表5可以看出:再生育家庭中父母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35岁以上占95.7%(表1),与孩子年龄差普遍偏高。由此可知:在再生育地区类似隔代家庭教育普遍存在。文化程度方面,14.02%的母亲是文盲,35%左右的父母是小学水平,41%左右的父母是初中学历,高中及以上仅占15%左右,施教者文化水平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水平,因此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主要工作方面:父亲外出务工占50%,务农占35.3%,主要是母亲在家照顾小孩,95.1%的母亲除了照管孩子,还要做家务和务农,大多数都比较繁忙。(3)类隔代家庭教育观念的调查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是家庭所有教育因素的根本动因,它直接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行为[9]。本次调查主要从父母的教子观与养育观入手,进一步了解再生育家庭的教育现状。通过对表6数据分析得出:①再生育家庭中,62.80%的父母教子观比较理性,但35.37%的父母依旧会溺爱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可能与灾后得子的不易有关,但这样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并不好;②40%左右的父母对孩子早期教育意识淡薄,并把希望寄托于幼儿园或学校教师;③有84.76%的父母认为学校教育更重要,认为孩子的教育关键靠老师,进而忽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表6得出:父母在早期养育孩子过程中,最关注的是营养和身体健康,最大比重为40.24%,其次是对孩子的倍加爱护,比重为25%;关注身心发育环境的比例只有14.02%。这说明灾后父母深知生命的来之不易,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健康,这样难免会忽视孩子以后的心理健康。(4)类隔代家庭教育行为的调查关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行为调查,本次问卷与访谈设计主要包括教育知识来源、教育方式、教育时间以及父母教育期望几个方面。在家庭教养知识来源中,从图2可看出,电视和书籍是父母获取养育知识最重要的途径,比例分别为84.73%和82.93%;其次,就是与其他父母交流经验的比例为82.05%;比例最低的为从医疗人员或专家获取,经常交流的仅为5.49%,从不交流的占53.05%,有时候交流的比例41.46%为六种教养知识来源的最低值。这说明大部分父母从电视、书籍、与其他父母进行交流经验获取教养知识,而通过面对面的与医疗人员,或专家进行交流较少。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父母让小孩经常与附近小孩玩耍的比例最高,为64.02%;父母或家人普遍是在空余时间陪孩子占53.05%,还有15.85%的从不给小孩讲故事。孩子的时间大部分是在看电视、与小伙伴玩耍中度过。由此可见:由于父母忙于务工或务农,和孩子相处时间并不多,给小孩进行家庭教育的机会较少,感情沟通自然也不多。表9显示:类隔家庭中坚决制止孩子不良行为比例最高,达到55.49%;注重思想影响的父母也较多占54.27%教育注重物质提供的比例较少,仅18.29%;而有时或经常担心孩子叛逆期心理发展与教育比例偏高,共占70.12%,且对孩子未来发展有一定的担忧。由此看出:父母对孩子的育多是坚决制止,并试图希望用自己思想品德去影响孩子,而不是和孩子对面沟通,进而引导孩子。由于文化程度和经济情况的限制,很多父母开始担忧孩子叛逆期的心理健康及教育。从表10中父母对再生育小孩的期望可看出:由于受地震灾害的影响,37.19%的父母希望子女平安健康,对其期望值降低,但大部分父母(57.93%)还是希望孩子有高的成就;59.14%的父母认为孩子至少上完中学;第三,高达92.07%的父母希望孩子接受更高教育水平,最好能上大学;孩子接受更高教育的支持率较高;也有57.92%的父母认同掌握一门技能很关键。由此看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都希望孩子功成名就,但这种高期望难免会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真实想法以及心理动态。
2.“三川”地区类隔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6年前政府出台的“再生育”政策,使灾区很多家庭因新生儿诞生而重获希望。而如今,这些孩子已经步入幼儿教育阶段,随之又衍生出一系列家庭教育问题,又大大消减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分析,本研究归纳出“5.12”灾区类隔代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严重的年龄差易产生代沟父母与孩子存在严重的年龄差,是类似隔代家庭的重要特征,也是类隔代教育存在的核心问题。从上文调查分析我们得知:再生育父母与孩子年龄差普遍偏大,平均年龄差为40.56(见表1)。在当地正常家庭中,他们本应该是快做爷爷奶奶的年龄,但现在又重新开始做小娃娃们的父母,其中的尴尬与辛酸可想而知。如今,这些孩子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与同龄的小伙伴对比,他们会经常疑惑:为什么别人的爸爸妈妈既年轻又漂亮,而我的父母却这么老,反而像其他小伙伴们的爷爷奶奶?再生育小孩与小伙伴间的对比,难免会增加心底的落差或自卑,甚至有些孩子因父母太老不愿让父母来学校接自己,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的偏见自然加深,进而从心底开始生疏。伴随孩子的成长,父母却越来越老,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由于年龄差距太大,孩子不愿与父母分享心事,父母与孩子的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因而父母对孩子越来越不了解。因此,这些父母们普遍开始对孩子未来的教育忧心忡忡。案例1:在北川再生育家庭中,43岁的福XX是一位再生育母亲,现在的娃娃才3岁。她22岁时生的第一个孩子,如果不出意外现在应该23岁,她应该也快要抱孙子了,但是地震夺去了她第一个孩子,丈夫也在地震中受了伤,所有的美好在那一刻瞬间崩塌。当问及孩子的家庭教育,福XX最担心就是类似隔代教育的问题:“随着(娃娃)年龄的增长,我们岁数也大了,跟这个时代,有点落后了;我就是希望暑假呀,寒假呀,她可以到外面去培训一下”。她的担心应该是每个“再生育家庭”都面临的问题。社会在飞速发展,正常的代际之间尚且存在不小的代沟,何况是类似隔代。如何了解孩子的内心,如何满足孩子的需要,如何制定孩子的教育规划,未来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等,无不是再生育家庭父母将面临的难题。(2)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82.05%的父母通过和周围亲人或邻居交流教育经验来进行家庭教育(图2),缺少科学系统的家教知识。父母多年前的成长环境不同于现在的教育环境,因此,之前的世界观与现在的教育观自然会有差异,即使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教育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每个孩子的性格、、智力水平各有差异,家长也应以科学的态度,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采取适合的家教方法。从表9看出,大部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对孩子不该做的事情会坚决制止,只希望孩子温顺乖巧、听话懂事,而不懂得对孩子进行创造性的引导,这样很不利于孩子早期智力开发。另外,这些父母受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水平,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表5),他们由于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教育观念陈旧,只重视学习而忽视孩子性格成长,甚至认为父母负责孩子衣食无忧就算尽责,教育最关键要靠学校和老师(表6)。这种重知识轻心理成长、把教育责任推给学校老师而忽视家庭教育意识的观念,非常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及性格健全成长。(3)缺乏情感沟通与引导通过上文分析得知,74.39%的家庭认为当前家庭收入比灾前减少,加上再生育的孩子,家庭经济负担更加严重。但由于灾后得子的不易,父母对孩子更加疼爱,大部分家庭更注重孩子营养健康,还会尽力满足孩子物质要求,因此大半的父母都是外出务工或忙于务农。由于这些父母白天忙于工作或农活,无暇顾及孩子,陪孩子的机会自然很少,更不会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据调查,96%的孩子都是在看电视、与同龄小伙伴玩耍中度过,与父母有很少的情感交流,孩子只能将内心的苦闷或问题放在心里。就在父母为孩子生活忙于务工、务农、赚钱养家,难以权衡教育与工作的过程中,他们满足了物质需求,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由于自身素质有限,父母在空闲教育孩子时,态度也是比较简单并缺乏耐心,要么不管,要么明令禁止,缺乏沟通性引导。父母从来不会像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孩子也不会向父母吐露内心烦恼,这样孩子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就会越累越远。长久之后,孩子对父母没有情感依赖,很容易导致他们性格孤僻自闭或冷漠,亲情意识淡薄。(4)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灾后得子,让再生育家庭再次有了生活的希望,但孩子的教育开支则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于是他们大部分外出务工,时刻忍受社会上不公平待遇与歧视的目光。他们想改变现状,但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限制,他们只能将使命寄托于下一代身上,对孩子寄予较高教育期望。调查显示:高达92.07%的父母希望孩子接受更高教育水平,最好能上大学,出人头地,为家庭增光添彩。家长只顾将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他们不惜一切教育开支,教育投入越多,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就越大,使得家教成为以适应社会为目的本位教育。这不仅使孩子不堪重负,还忽视了孩子品德、责任感的教育,延误了孩子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的形成与培养。过高期望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剥夺了他们五彩斑斓的童年,很易造成致孩子厌学甚至心理畸形发展。即便孩子达到预期期望,也只能适应社会,缺少道德责任感的人也未必是可造之材,未必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据中国民政部门统计,1980年中国离婚对数为34.1万对,到2009年达 171.3万对,从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离婚率正逐年升高,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他们就像是一只只受惊、受伤的小鸟。如何通过教育,调整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打开他们的心扉,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已成为社会的新问题了。
下面就结合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以个案形式和大家进行探讨。
1. 个案基本资料
姓名:aa,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2007年8月
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家庭关系:父母离异
主要教养者:父亲 爷爷 奶奶
2. 主要表现
在幼儿园里,aa表现比较浮躁,爱和别人打架,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时,就不愿意听,对老师的批评也无动于衷,经常被同学嘲笑。缺乏自信心,似乎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什么事都干不好;认为“反正我是坏学生”,遇事首先想到的是“我不行,我不可能干好”,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了半截,又没有勇气赶上去;神态消沉、自暴自弃、还有逆反心理。具体表现如下:
场景一:“老师,我家aa千万不能让她妈妈来接,她爸爸妈妈离婚了,孩子判给了我们抚养,不准那个坏女人接!”aa奶奶激动地和我们说着,而一旁的小aa则像一只受伤的小鸟,畏缩在爷爷身后,脸上充满着惶恐和忧伤。
场景二:“不要打我!”aa做梦时都在喊着这句话。“你怎么了?”“老师,爸爸昨晚打我说妈妈是个坏女人,不要我们了。等我长大了我要挣很多钱。买很多好妈妈!”
场景三:上课铃响了,大家都坐着等待老师,只有aa东张西望,嬉皮笑脸,还故意把课桌弄得哐当响,引起小朋友们都往后她那里看,她就向大家扮鬼脸,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等到下课做游戏时,她却一直在卫生间不愿意出来。
3. 通过家访结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家长达成共识
通过家访,分析得出aa的家庭结构残缺,父母离异,使孩子缺乏足够的母爱,父亲在家庭教育上的放任自流更使他在行规路上渐行渐远。没有母亲的温情与生活中的呵护,父亲粗暴的教育忽视了和孩子的沟通、交流,过度严厉地惩罚教育,加上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导致aa养成爱撒谎、敏感、烦躁、孤僻、自卑、逆反等不良个性。
这样的案例其实很多,通过翻阅和收集了大量资料,发现aa的爸爸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着“教育功能欠缺”的问题。根据aa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如下指导:
通过家访或把孩子父亲请到“家长学校”来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帮助他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主要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践之以行”的科学方法。并向孩子父亲坚定地表示,不管怎样,孩子是无辜的,我们没有理由让他们感到不幸。希望爸爸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孩子,不能总把怨气和怒气摆在脸上。自己在工作上、生活上哪怕有再多不顺心的事,都不能与孩子分享。作为父亲,应该先要想到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责任。要教会孩子在生活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证自己和孩子有一个比较正常的生活;要丢掉自己是“大男人”的想法,逐步引导孩子对家庭出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孩子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作为离异家庭的父亲,要十分注意自身对孩子行为方式、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不良的习性,如:说谎、失言、打骂、不负责任等等。不要根据自己的喜怒哀乐来对待孩子。否则,坏习惯的不良影响,往往会是一个好端端的孩子渐入歧途。
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经常让孩子听听音乐,看看表演,看看书画展,和孩子一起做做有趣的游戏,等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孩子尽快地从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中走出来,逐渐养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要学会经常跟孩子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干什么,并给予正确引导,从而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爱还体现在“鼓励”。对孩子学习上的进步要鼓励,思想上的进步也要鼓励;对孩子美好的理想要鼓励,对其健康的爱好也要鼓励;孩子见义勇为要表扬,孩子文明礼貌、勤俭节约更要表扬……。总之,只有通过反复鼓励,用爱心滋润孩子的童心,才能让他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激发出前进的力量。让孩子在和风细雨的滋润中、在灿烂的阳光下健康地成长。
通过电话联系,找到aa的母亲,和她促膝谈心,请她多多关心自己的亲身骨肉,常常回家看看,多给孩子一点爱,多为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添一份爱心,与前夫一起共同担当起教育孩子的重任,节假日回家来与孩子说说话、洗洗衣服、逢年过节把孩子带回家去探望外公外婆,分享节日的快乐和亲情的温暖。带孩子出去多触同龄伙伴,互相谦让。鼓励孩子多接触社会,多为孩子创建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因为离异家庭的孩子性格容易趋向内向和孤僻等特点,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为孩子创建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是一种良好的娇治方法。
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要因为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就格外地娇惯他(她),要大胆地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告诉爷爷奶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血浓于水的亲情,是难以割舍的,父爱和母爱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努力去满足孩子对这两种爱的满足。让不抚养方多探望孩子,或双方轮流扶
养孩子,被剥夺任何一方都会给孩子造成永远的阴影,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情感有时很脆弱,教师应该多方面的关心他们,照顾他们,既要做他们的妈妈老师,又要做他们的老师妈妈。多给他们生活上的温暖照顾,多给他们精神上的坚强支持。也可以说应该成为他们生命的支柱。
有机会多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和孩子的家庭。多进行家访。即做孩子的教育工作,又应该做单亲家庭孩子的父母的知心朋友,多体贴他们,也要倾听他们的苦衷。多在他们面前表扬他们的孩子,切忌告状式的家访。把老师教育孩子的构想,多讲给他们听,和单亲父母共同作培育幼儿规划
研究表明,良好的伙伴关系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离异家庭幼儿往往伙伴关系欠佳,他们往往游离与班级群体之外。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孩子比较自卑,觉得爸妈离婚了,自己跟大家不一样,因而自觉不自觉的孤居一偶,远离伙伴群体;二是他们的不受欢迎行为较多,如乱发脾气、攻击他人、自私娇气等,使同伴不愿与其交往;三是受成人(家长或教师)不当影响,例如被嘲笑、歧视,或被当作特殊幼儿对待,人为地使他们感到孤立。这时,老师要鼓励引导孩子在班上交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游戏。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一次,有个别孩子对aa说了刺激性的话,老师发现后要及时找那些孩子谈心。然后,再以适当的方式在班上讲清道理,让全体幼儿正确对待这种情况,教育效果很不错。
离异单亲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家庭在基本的物质生活上就存在着困难,他们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给予关注和重视,切实帮助单亲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为单亲家庭建起一座绿洲,为单亲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首先爷爷奶奶允许aa的妈妈来探望孩子了,有时候他们没有时间来接孩子,还会主动打电话让她妈妈来接过去度周末。
其次,爸爸树立了较正确的教育观,态度、行为、方式上都有了较大的转变,家教能力与家教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如改掉了喝酒、抽烟、乱发脾气等一些不良习惯,一有时间就会陪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或游戏。
再次,aa的父母由于经常联系,渐渐淡忘了仇恨,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成了朋友。
aa不像从前那么自傲、孤僻和不合群了。现在,能看到她跟别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了,上课时也能看到她主动举起小手了。如今,她还懂得如何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朋友,班里有孩子摔交了她会主动将人家扶起来。回到家还能帮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今年教师节,她献给老师一支美丽的鲜花,这何止是一支鲜花所能体现的价值啊!但愿这棵小苗苗在爱的滋润和浇灌下健康成长。
1. 抓住教育早期:我们所有的社会团体,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家长,应早一天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找原因,找对策,及时给予关爱,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孩子不再自我封闭,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2. 坚信坚冰可化:aa的经历虽然不幸,可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在老师和同学们以及家长的力量感化下,融入了集体之中,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使她得以有个健康的心理。因此,我坚信,只要付出无私的爱,只要把这样的孩子当成正常的孩子,给予无私的温暖,即使坚冰也可融化,成为海洋中的一部分,回归大自然,回归社会,回归主流。
3. 及时指导家长:孩子在成长的时候,身体的发育是一目了然的。可是,心灵的发育是肉眼看不见的,因而常常不被大家注意。其实,心灵的成长比身体上的成长更为重要。家长不能因为自身的问题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良师益友,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成功与否,将关系着孩子未来的人生,给孩子营造一个正常健康的成长环境,目前看来尤为重要。
每个人都渴望被人欣赏,都渴望展现自我,离异家庭的孩子更是如此。在离异家庭幼儿的教育上问题上,爱,充满着神奇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心去播种爱,用真情去呼唤爱,用爱为离异家庭的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 李洪曾:《家庭教育心理研究论文集》上海市家庭教育心理研究会
[2] 胡守fēn@①:《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
溺爱型的父母多见于独生子女家庭。它是父母把孩子摆在高于自己的不恰当的位置,对孩子的要求一味满足,百依百顺,帮助孩子解决各种问题。案例中,母亲刚开始的多次迁就暂时满足了孩子的需要,让孩子表现出任性,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特征。
2.父亲――放任型
从案例中,笔者以“爸爸在旁边从始至终没发过任何言论”来概括了父亲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可能已经影响了父子之间的感情,使得孩子过于亲近母亲,而忽视父亲的存在。由于家庭成员较多,父亲基本无从插入。又因觉得自己难得休息一天,所以常常推脱给母亲或奶奶。父亲的放任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是需要研究者和家长共同重视。
3.祖辈――溺爱型
隔代家庭的祖辈家长对孩子溺爱严重。表现为:凡是孩子要的,想法设法办到,甚至上天摘星星也行;一切包办代替;一切事都围着孩子转。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是和父辈的不同。案例中,虽试图阻止过,但孩子想要也就给了。祖辈并没有意识到这样溺爱孩子有什么不对,奶奶说过:“算了,就给他”、“对他好没什么不对啊”。
4.曾外婆――支持型
支持型具有健谈、赞赏、善解人意,容易和孩子打成一片等特点。曾外婆的人缘极佳,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人来找曾外婆聊天。从她的人缘和周围邻居的评价中,笔者确定她是一个爱干净、勤俭节约、健谈的老人家。
二、四代同堂幼儿家庭教育的问题
(一)家庭成员人数多,容易在教育方法上产生分歧 ,缺乏一致性
由于大部分时间是母亲单独抚养,父亲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又是漠不关心的状态,其他家庭成员文化水平有限,似乎无法提出科学的意见。这样,家庭成员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会产生不一致性是必然会反生。现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整个家庭中没有受到重视。父亲常说:“到妈妈那里去,走吧。”这种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现象导致孩子对父亲产生惧怕疏远或对立,亦使父亲的教育权在无形中失落。而爷爷奶奶的溺爱则促使孩子的性格会偏向任性。
(二)家长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认知偏离
“认知偏离”主要是家长对孩子的心理特点不了解。因此,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认知偏离。普通家长都认为幼儿期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是贪玩、任性、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三个主要方面。相当多的家长把爱玩当成了贪玩,没能把孩子的天性放在首位,充分释放和利用孩子玩的天性来进行引导与培养。其实“游戏”是幼儿主要的活动方式,孩子通过游戏来获得最直接的认知经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三)成人不当的行为示范
我国家庭教育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家长教育意识浅薄。小孩好模仿,成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父亲母亲和东东在床上休息,母亲玩笑的说:“宝宝,去打爸爸。”东东嘴里边说着“打”边用力的敲打父亲,东东以此为乐。案例中,成人在生活中对“打”字反复强调,使得孩子学会“打”的发音。这样的一个字或动作是不是一个3岁幼儿该最先学会的字呢?
三、四代同堂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重视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家长教育,定期进行育儿培训
家长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其素质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家长素质是家庭教育中最强有力的教育因素,也是实施家庭教育中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为了提高急停教育水平,必须在社区范围内推行家长教育培训活动,以全面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乡镇政府应该积极举办免费育儿讲座,鼓励每个家长参加。可利用幼儿园师资优势,给祖辈家长提供免费咨询和讲座。为此,其思想可传递于父母,帮助父母共同担负婴幼儿的教育问题,制定育儿方法以及内容。
(二)重视行为示范的榜样作用并有意识的营造语言环境
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能力。因此,每个家庭成员的正面引导很重要。例如:妈妈教东东浇花,东东很喜欢,抢着要自己浇花。后来东东不肯停止浇花,妈妈呵斥东东并把他关在门外。可以看出,母亲是有意识的引导东东爱护植物,但呵斥东东的语言确不是良好的榜样。因此,笔者和母亲沟通后,提出调整与东东沟通的方式,利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改变母亲的措词和语气,试图使得孩子明白、理解。
一般语言发展正常的幼儿一岁半左右是单词句阶段,他们会运用简单的词来表达。东东2周岁时笔者开始观察,但至今东东都不会使用简单词或句。研究者针对这个问题,主动和家庭成员沟通,试图找出帮助东东语言发展的方法。其方法集中于家长要有意识的营造语言环境,例如:家长每天可抽空1到2小时时间专门为东东看图书、讲故事,考虑到是婴幼儿,年龄较小,长辈们可反复强调其中一本或两本,便于幼儿记忆和复述。
其实父母都在对子女进行教育,但是不同的家庭在生活经历、文化程度、教育理念等各方面都具有差异性,可见而知目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够科学:其一、过于溺爱,这是从古至今也是最常见的方式。目前独生子女很多,对于孩子都是过分监护与关注,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但是家长在进行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时完全没有意识到“娇生惯养”给孩子带了的巨大后期伤害,会慢慢在潜默化中对孩子的心灵健康进行吞噬,逐渐将孩子变的过于自私、任性、脾气坏等等,特别造成孩子性格上的脆弱,甚至在人格上越来越无能。过于依赖父母的性格最后导致孩子在成人后完全丧失心理抵抗能力,受不起太大的挫折,更谈不上肩负社会责任。其二、专制型模式。专制型主要体现在父母不尊重、不理解孩子,主要方式是强制性要求做什么,以“冷酷”为典型。这类家庭教育崇尚的是“孩子不打不成器”这类错误的理念,在家庭想通过监护权来构建对孩子的权威,其目的是让孩子不能有反对意见,不做就打骂,严重的就会造成悲剧。从而造成孩子们精神与肉体上的痛苦,甚至严重侮辱了孩子的人格。逐渐造成孩子怨恨的性格,出现对他人施暴、离家出走、误入歧途等等现象。其三、过于宽容。这类方式是对孩子过于放任,让其自由发挥,不干涉、不阻止,父母对于子女没有正确的要求和引导。这是典型的消极式家庭教育,这类父母坚持“人大自然通”的道理,进行放任管理,造成更多问题。
2.父母没有责任感
孩子要成长学校教育也很重要,但是学校教育并非全能,一个好的教育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很多父母将孩子送到学校就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完全一副“甩手掌柜”的态度,完全没有责任感。解决孩子的问题是需要家庭和学校进行配合的,这并不只是教育方法的问题,也是一种责任和态度的问题。孩子有问题,家长在管教过程中必定也有困难,家长一旦放弃了管教,不与学校配合,甚至完全放弃这种“合作”的机会,必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形成不良意识,学校再好的教育也是空谈。
二、家庭教育的改革策略
1.打造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
有一种爱叫做“宽容”。只有打造宽容和谐的气氛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对于这点,很多家长在平常生活中会懂的,但是会在特殊的情况下,忽略这个细节。父母在教育孩子多“宽容”的同时,却在孩子犯错时,没有对他们“宽容”,孩子自然会觉得父母的爱很虚伪。因此家长要放弃冲动的处理方式,实施“冷处理”,让孩子们真正感觉到什么是“宽容”,才能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人和谐共处,慢慢改掉自私、傲慢、暴躁等坏习性。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指家长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率先示范来努力将孩子培养成良好品质与修养的人。如果说智力因素是天生的,那么非智力因素是需要家庭和学校来努力的,因此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
2.打造学习型的家庭氛围
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推行“终生学习”的理念,才能提升生存能力。打造学习型的家庭氛围,是可以体现家庭文化程度的。学习型的家庭并不是要父母有高学历或者高地位。但是最起码家长要意识到通过自己的行动可以证明读书对终生有益的,而且这个过程很快乐,需要孩子们自觉完成。“学习型”家庭可以至少订阅2种以上的书刊,及时了解新闻消息关注时事;收看有意义的电视,杜绝孤陋寡闻;还可以设置书柜,构建小型学习空间;经常和子女进行交流与沟通,谈自己的感受,让子女也谈自己的想法,掌握孩子们的心理状况,让整个家庭充满了温馨的“学习气氛”。从而才能影响孩子,驱除贪婪与浮躁,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如此“爱学”,那么整个国民的素质必定能大大提高,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责任。
3.杜绝攀比、奢侈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的青少年早已淡忘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过于追求时尚,追求吃穿、摆阔。所以要给孩子们灌输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从家庭教育做起。教育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不能过于铺张浪费,不与人攀比;父母要穿戴得体,不能过于夸张,不能过于追求时尚;不赌博;更不能有犯罪活动;不浪费粮食、生活用品;还可以带孩子参加义工,走访贫困地区,感受到清贫生活等等。青少年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精神内涵,就会让人感觉到美好的精神之光。新守则、新规范要求全社会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素质的培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家庭教育中父母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通过自身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价值观去影响孩子,让孩子成为社会道德的建设者和宣传者。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是孩子性格的萌芽时期。在婴儿期虽然能看到幼儿性格的差异,但是这些差异是不明显及不稳定的,因此谈不上性格的形成,只能说是性格萌芽的表现。进入幼儿期后由于语言、思维、动作的迅速发展,家庭、幼儿园等对幼儿提出许多要求,幼儿的自我意识、道德意识日益增强,心理活动的独立性、目的性、自制力逐渐发展,出现显著的性格特征,它标志着幼儿性格的初步形成。
有人认为,幼儿的性格是先天的。的确,很多孩子在性格上与亲人,特别是与父、母很类似。这里有遗传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性格是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结果,它是对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一种反映。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他不断反映环境和教育影响的过程。
一、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性格影响的具体体现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日常言行、性格特征等都会在孩子的性格上打上烙印。
1.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日常言行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家庭教育在幼儿性格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家庭教育是幼儿不良性格的源泉。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如果父母的品德或行为不良,孩子在与他们的接触中会受到这些不良品行的影响,形成不良的性格。
2.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幼儿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父母的职责是教育子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性格的形成与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密切的关系。在家庭里父母的行为举止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教育孩子,孩子如果形成良好的性格就会对他以后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们“第一课堂”,在幼儿性格的形成时期,家长的言行举止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家长的言行举止保持一致,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行。
3.父母性格特征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小孩子的学习主要靠模仿,因此,家长的性格特征将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性格的不同,家长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也会不同。一般说来,孩子和母亲接触得多,所产生的影响是:温柔、热情,但缺少刚毅性;思想细腻而胆量小,按规矩办事,怕与陌生人接触。所以,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作用不能相互取代。
4.家庭的环境、气氛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非常明显。如果父母的生活习惯不好,那么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是毫无用处的。只有营造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才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
二、家庭教育模式对幼儿性格影响的差异性
我国学者将家庭教养模式划分为四种类型:民主型的教养模式、专制型的教养模式、放任型的教养模式和溺爱型的教养模式。不同的教养模式将对幼儿的性格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结合一些案例说明不同教养模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1.民主型教养模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持这种教养模式的父母用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和进取心。当孩子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时,父母不是一味压制,而是循循善诱。
2.专制型教养模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在专制型的家庭中,父母是权威,凡事由他们说了算,孩子要绝对地服从他们,否则就会受到打骂。在这种模式下成长的孩子内向、孤僻,不能融入集体生活中去,即使融入到集体生活,也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3.放任型教养模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他们冷漠、自我控制能力差、做事容易冲动、不遵守纪律、情绪不稳定,幼儿的这些不良的性格特征会使他们发生一些不良的行为,如因为人际关系受挫产生侵犯行为。此外,这类儿童与父母的沟通少,更容易让他们形成内向、冷淡、兴趣狭隘等性格特征。
4.溺爱型教养模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在这种家庭里,父母给孩子过多的保护,他们迁就孩子,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会满足。在父母溺爱、娇宠下成长的孩子,他们的性格是消极、依赖、没有责任感与耐力、做事缺乏坚强的意志;他们缺乏自理能力、自私自利;他们很难适应集体生活、不能被别人接纳;他们自己不能独立地解决问题,遇事优柔寡断。
三、促进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措施与手段
1.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正确的儿童观是维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与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家长要打破传统的重视幼儿知识的获取而忽视幼儿能力培养的教育观念,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掌握幼儿的规律、特点,了解最新的幼儿教育动态,树立新的儿童观。由于幼儿处在发展期,需要家长的引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把孩子当成容器,任意灌注,或把孩子当成泥土任意塑造。家长要从内心深处尊重孩子,努力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认真研究和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家长要相信孩子具有发展的潜力,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茁壮成长。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学习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营造适合幼儿成长与发展的环境,促进幼儿发展。
2.家长应注意营造和谐、平等的家庭环境。
为了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应给孩子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日本著名幼儿教育家井得胜曾说:“促进孩子早期发育,用不着专门做某些事,最好的开端也是你能做到的,就是创造一个愉快的家庭氛围与和睦的夫妻关系。”家长应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和学习,让幼儿成为快乐的人。
3.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都呈现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的不良行为肯定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要求幼儿做什么事,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给子女做表率。
4.注意选择科学的教养方式。
不同的教养模式对幼儿的性格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必须采取合理的教养模式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民主型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相处和睦,关系融洽,孩子在这种环境中容易感到轻松快乐,他们可以尽情地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达到培养幼儿良好性格的特征。
(1)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给予孩子“话语权”,遇事特别是关于孩子的事情时要与孩子共同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让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父母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2)恰当运用表扬与批评
表扬是鼓励幼儿进步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父母用表扬肯定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进步,孩子乐于接受,因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表扬也要把握一个度,如果孩子犯了错,家长仍然一味地表扬,不仅会使孩子养成自以为是的性格,还会使表扬丧失其原有的激励作用。长此以往,幼儿就不会重视表扬,教育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3)科学的心理引导
引导,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理疏导。父母的引导,尤其是母亲的科学引导,有利于幼儿对不良行为形成约束,这样幼儿有了合理的约束,不会做出一些不利于良好性格形成的行为。
在幼儿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尤其是3~6岁幼儿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幼儿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态度和言行成为幼儿良好性格形成的积极因素,促使幼儿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性格。
参考文献:
[1]史爱荣,孙宏碧.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34-66.
[2]李传银.普通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49-252.
[3]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5-31.
[4]依田明,郭洁敏译.母子关系与幼儿性格[J].上海社科院信息所,1995,(5):10-11.
[5]刘金花.上海市与横滨市幼儿性格特征和家庭环境因子关系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4):51-58.
[6]张锋等.家庭教育结构对初中学生性格展影响的测验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29):63-68.
[7]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
一、问题的成因剖析
1.理想和现实的适应障碍
人有两个“自我”。“理想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对于将来的“我”的认识。“现实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对现实中的“我”的认识。周某作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在步入大学殿堂前一直是校园里的宠儿,学生中的尖子。因此脑海中设计的“理想自我”是完美的。对于他来说考入重点大学,再次成为宠儿就是他的理想和目标。这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导致他滋生了强烈的失落、沮丧、消沉等情绪,从而一蹶不振。
2.生活环境的适应障碍
周某从小家庭教养的方式为“专制型”。父母对孩子不尊重、不理解,强制多于慈爱,冷酷多于温情。在家里家长利用对孩子的监护权来建立自己对孩子的绝对权威,不允许孩子有不同见解。从小学到高中十多年间父母和他之间除了谈论学习没有其他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父母给周某规划好理想甚至选好了大学的专业。在孩子的生活方面可谓细致入微,事事包办造成了他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进入大学身处全新的环境,他顿时感到无所适从,人渐渐消沉,靠沉迷于网络世界来逃避现实。同时,由于父母一些观点的偏执,造成了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取向的狭隘。这容易造成孩子的认识偏差,在其今后的人生中,只要不如意,便怀疑自我,甚至容易丧失自我。
3.人际关系的适应障碍
周某进入大学,离开了高中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离开了和自己朝夕相处的父母,置身于新的人际环境。面对陌生的人际关系感到无所适从。由于中学时“一心只读应试书”,交往面比较狭窄,几乎与社会没有接触。进入大学面对来自四面八方而性格各异的同学便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和别人相处,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也不知道怎样与人沟通,更是缺乏人际交往的方法、技巧和智慧。导致大一新生人际关系紧张,宿舍关系僵硬。
4.学习环境的适应障碍
(1)学习目标的迷失
由于教学目标的差异,大学教育更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而在课程安排、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方式上均不同于周某已熟悉的“应试教育”模式.在中学,他的目标很明确——学好老师教的知识,按部就班,考上父母期望中的重点大学。并且过惯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读书为高考的相对单一的生活。而到了大学后,学习的目标就不明确了,毕竟大学没有了往日如同高考这样的里程碑,也没有了“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这样所谓的人生目标。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感到眼花缭乱、难以选择,迷失了自我本应有的目标。
(2)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缺乏
在高中学校学什么、怎么学都由老师安排好,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教育模式“教主宰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形成了比较封闭的思维习惯。同时,家长盼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的目标锁定在“考入重点大学”,他们的思维是完全定势的。这就形成了从形式到内容;从学校到家庭;从老师到家长;从观念到行为全方位、多层面的封闭性管理模式。然而,大学比较强调的是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并且老师授课进程较快,不像中学反复讲解。所以学生要学好大学的课程,就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周某正是由于缺乏这些能力,导致了他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
二、辅导策略
1.挫折教育
(1)积极和家长沟通,发挥好家庭在大学生挫折教育当中的积极作用
帮助周某分析原因,尽快让他走出阴影适应现在的大学生活才是关键。其次、建议家长要学会自我剖析,不断地审视对孩子的期望值是否合理,要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第三、希望家长要注意与其相处的内在质量,建立和睦、平等、民主的家庭气氛,这样才能增强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第四、启发家长学会尊重孩子,聆听孩子的心里话,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平时多注意与孩子交流感情、交流思想、交流观点和看法,塑造孩子比较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个性。第五、恳请家长保持和孩子的联系,随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对他的教育和引导。
(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自我抱负水平
一个人对自我认识和评价越接近本人的实际情况,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如果过低评价自己或过高评价自己,就会产生自闭或自傲,使人感到焦虑不安或忘乎所以,有可能造成行为的偏激,导致心理问题。高考失利对于周某的打击之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和家庭赋予的期望值过高而引起的。让周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自我抱负水平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为他分析高考失利原因,和他交流谈心,让他真正地从心理上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其次、要求他坦然面对现实、从头起步。没有考上重点大学,进入了三本学校,这已经是事实,就应该从心底来接受它。无论自己在中学时代多么的优秀,那只能代表过去。优秀是对一个人过去的总结和评价,并不代表他的现在,更不能说明将来。第三、要欣赏自己的优点、比如思维比较敏捷、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篮球打的很出色等。
(3)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树立新的奋斗目标
要合理地给自己定位。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有自己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应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而达成。只有这样,才既可以增强自信,又可以提高自我的满意度,维护心理的平衡。没有奋斗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为了帮助周某找到真正的自我,重燃他曾经的热情,激发其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与其谈心,使他意识到,没能考上重点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人生新的起点,只有走好每一步,以后的人生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我们协助他定好近期目标(比如落下的科目将如何补上,本学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和远期的目标(比如大学五年的目标是什么,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如何规划等)。在这个时期只有让他树立了新的奋斗目标,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才有可能从阴影中走出来,并找到为目标奋斗的动力和源泉。
(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我们针对他的情况对他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第一、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包括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介绍关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书籍给他阅读。第二、心理咨询。①我们定期深入周某的课堂和宿舍,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心理问题。②将他转介到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由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对其进行定期的心理疏导和引领。③朋辈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
2.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正规的训练、严格的管理、系统的培养等多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信、行”等素质,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小抓起。大学生虽然已经进入青年阶段,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定型,仍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内容,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塑造人文精神。鼓励周某多选修人文课程,在课堂学习中积累丰富多彩的人文科学知识。充分发挥两课的作用,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他明确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2)以学生宿舍为依托,注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宿舍作为学生相对固定的场所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它既是学生栖身的场所,又是多种思想交流、碰撞、冲突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宿舍就是一个“小社会”。所以如何使周某在这个“小社会”中健康成长、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培养起独立自强的意识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对他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一方面通过一系列学生宿舍管理办法来规范其行为,让他意识到“宿舍是我家”让他习惯在集体宿舍准时起床、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参与公共劳动、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等等。使他在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中,增强自理自立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以宿舍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宿舍美化大赛”、“宿舍文明标语征集大赛”等,以这些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学会与人相处,注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养成
周某大学以前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对封闭的。要使其感受到大学生活的快乐,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是首要任务。首先、建议对自己以前的人际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原先封闭的原因。其次、学会用一种宽容与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再一味地以自己的标准苛求别人。第三、正确看待同学中出现的一些小摩擦,懂得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要想达到一致,就需要同学之间多交流,多宽容,不能因为一些小摩擦,而将自己封闭起来。第四、逐渐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能一味满足自我,而忽视他人;也不能为了友谊而单方面服从,失去自我。第五、学习交往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不断增长人际智慧。
(4)调整学习方法,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G 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109-03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主要环境。每一个孩子人格的形成、智能以及社会化的发展等均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直接影响。通过对子女的教养行为,父母把价值观念、态度体系、道德规范及行为方式传授给子女,并由此构成了儿童个性和社会性成长的具体内容和发展目标[1-3]。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家庭积极型的教育方式约占40%,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等类型约占60%,说明还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会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人格的形成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4-5]。笔者采用系统的家庭心理教育计划,以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亲子交流互动和心理健康维护等手段来改善父母的教育方式,促进亲子沟通和彼此理解,达到促进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目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温州市精神病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基地(设在该市某所小学内)的四~五年级学生及其父母为干预对象,以志愿的方式签订为期1 a的协议,要求参加率在80%以上,共计249名学生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125名)和对照组(124名)。干预组按照协议标准出勤率在80%以上的人员纳入最终分析,结果有119名学生完成。男生69名(58.0%),女生50名(42.0%);平均年龄(11.62±0.69)岁。对照组最终有122名学生按照要求完成研究,其中男生71名(58.2%),女生51名(41.8%);平均年龄(11.61±0.59)岁。2组学生性别(χ2=0.001,P=0.973)、年龄(t=0.262,P=0.794)、父亲文化程度(χ2=0.038,P=0.981)和母亲文化程度(χ2=0.032,P=0.9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情况问卷 自编问卷,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父母教育程度等调查内容,父母教育程度分为大专(含大专)以上、高中和初中(包括初中)以下学历。
1.2.2 评价量表 (1)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包括父母教养方式的6个分量表(共58个条目),母亲的5个分量表(共57个条目),共计11个分量表[6]。(2)EPQ-儿童修订版[7]。2个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6-7]。
1.3 研究方法 课题组由1名副主任医师和4名专职心理咨询师组成。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副主任医师实施,其他4名咨询师负责分组活动。采用集体授课和封闭式分组心理辅导的形式进行。心理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9~12岁儿童发展心理,系统介绍心理特点,讲解儿童身体的发展、心理及智能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与成长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2)家庭如何塑造人(以萨提亚[8]《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为蓝本)重点讲解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影响;(3)亲子沟通,介绍沟通理论和方法,重点讲解倾听和说话的能力与技巧;(4)压力和情绪管理;(5)配合案例介绍常见学习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的表现、原因及其对策。同时运用参与式培训方法,采用启导式讲授、小组讨论、实践作业、亲子互动游戏、角色扮演和情景体验等方式促进自我体验和彼此沟通。每次留30 min进行现场答疑和案例分析指导,对于少数有问题的家庭进行个别辅导。整个活动共计12次,每次2 h,每月开展2次,内容相同,供参加者选择参加其中1次即可,并对参加者进行考勤记录,未参加者由学校统一通知补课。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将EMBU、EPQ-儿童修订版及一般情况问卷按班级统一发放,被试在课堂上填写,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评价1次。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0.0进行χ2和t检验。
2 结果
由表1可见,实施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EMBU和EPQ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 a的干预后,父母双方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显著上升(P值均<0.01),父母过分干涉因子、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过分保护得分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学生EPQ的E维度得分具有显著提升,N维度和P维度则显著下降(P值均<0.01)。见表2。
3 讨论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各方面的发展均具有深远影响。如何改善父母的教育方式是预防少儿心理问题、促进健康成长的核心[9-14]。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父母教育方式有显著作用。在研究中,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干预计划中不但注重家长对儿童心理的理解,而且特别强调父母将这种理解应用在日常交往中,尤其是亲子互动能够分享彼此的感受、交换彼此内心需求和愿望。当把亲子关系摆在平等位置时,彼此的互动特别活跃,交流的信息量也明显增多,这样亲子关系融洽,达到了真正沟通的目的。在亲子沟通环节,被试常常能够领悟到彼此在传递、接受、理解信息时的巨大误差,随着“学习听话、说话、传话”活动的开展,他们能够找到彼此接受信息的“频道”和方式,从而达到有效沟通。因为亲子教育绝不是单方面的,实际上亲子之间的互动尤为重要,到目前为止,我国父母教育方式的研究以单一的父母养育方式为多[12,15],而忽略了互动过程以及相互影响机制,本研究是对这一不足的一种尝试。(2)特别重视父母对自身问题的探究,父母是教育的主体和家庭氛围的缔造者,父母的教育方式带有明显原生家庭的痕迹。他们自身的困惑和未满足的愿望往往无意识地转嫁到孩子的身上[8,12]。当父母在对自身成长经历探索时,会领悟到自己早年所经历的亲子分离体验、未能满足的欲望、与父母之间情感隔离和来自长辈的指责、抱怨等等对于当今的不良亲子关系和养育方式的关系。(3)干预计划的整体设置相当于一个团体小组,由5名心理治疗师与家庭成员构成。小组活动中成员之间以及成员和治疗师之间的互动过程增加了彼此间信息的传递,特别是被试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在小组中得到及时解决和分享,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整个教育方式的转变。教育方式与儿童性格发展的关系早已被证实。钱铭怡等[9]、刘秀芬等[10]研究发现,人格维度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分别与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如严厉惩罚、拒绝、否定、过度干涉等呈现显著相关。戴丽等[11-12]的研究也证实了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与不良的养育方式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后学生EPQ的E维度提升和N,P维度的下降,说明亲子教育计划对于促进和改善学生性格具有积极作用。E分高的个体倾向于外向稳定及乐群性强,其学习成绩好;N维度和P维度则与情绪的稳定性、行为问题和精神病质密切相关[13],高分值的个体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怒等心理障碍性格特点,其学习成绩差[11,14]。小学四、五年级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时期,是由儿童期迈向青春期的重要转变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儿童来说,家庭仍是其个性和社会化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仍作为其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对他们起重要影响。
家庭心理干预对于改善父母教育方式和小学生人格均有一定作用,本研究只是对这一领域的初步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关键以及作用机制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95-103.
[2] 李明敏,潘晓莉.小学生个性特征与学习成绩关系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4):270.
[3] 方平,熊端琴,郭春彦.父母教养方式对了女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26(1):78-81.
[4] 荆春霞,王声,刘国宁,等.家庭关系及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疾病控制杂志,2005,9(2):72-73.
[5] 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98-304.
[6] 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61-167.
[7] 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长沙:湖南医学院,1988.
[8] 萨提亚,著.易春丽,叶冬梅,译.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
[9] 钱铭怡,夏国华. 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58.
[10]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父母养育方 式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208-209.
[11]戴丽,马风杰,陈景武.父母教育方式等因素对城市少儿行为问题的影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 (1):76-77.
[12]梁桂玲,刘颜,邓泗沐,等.父母教育方式和学生个性对小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3):315-316.
[13]黄悦勤,云淑海,石立红,等.中学生人格偏离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2):84-87.
在封建社会,国家的官僚机构更加完善,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进一步加强,而封建社会的等级性又主要是以血缘纽带、世袭等方式来维系,因此,家庭是封建社会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教育的地位也变得格外突出。当时的思想家、教育家对家庭教育有过较多的论述,家庭是封建时代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封建统治阶级认为家庭教育是关系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维护既得利益,就要抓住社会最小的细胞——家庭,把家庭教育作为强权政治的工具。关于这些见地,其实在奴隶社会早已有之,只是到了封建社会则更为明显。
一、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但由于秦朝“禁私学,以吏为师”,私学的发展受到限制。唐代打破了经学独霸的局面,增设书学、算学、律学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宋明以来,课程逐渐扩大为读书、习字、作文、算术以及结合道德教育与行为规矩训练。教育流向社会更低下的阶层,蒙馆、私学比较普遍,开始编订家庭教育的教材,如被奉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家文》。把识字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文道统一”、“文以载道”。
(一)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家庭教育
两汉有大量的家训问世,其中,帝王家训成果丰硕,如魏主曹操的《诸儿令》、《戒子侄》、《遗令》,蜀主刘备的《遗诏敕后主》,清代康熙的口录,雍正注译编辑的《庭训格言》和《圣谕广训》,的《曾文正公家训》等典型代表,至今仍广为流传。
《手赦太子》是刘邦临终前告诫儿子刘盈一定要刻苦学习,担当起治国安邦的重任的体己话,正是开国皇帝刘邦的良好家教,为汉朝的强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司马谈的《遗训》在教子治学方面的成就可以说是一座历史丰碑,正是受到父亲的鞭笞、激励及其敬业精神的感染,司马迁出色地完成了续写《史记》的伟大工程,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魏晋南北朝时期,诸葛孔明的《诫子书》和《诫外生书》是我国古代家训的杰作,诸葛孔明的家训文笔流畅,对后世影响极大,比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志当存高远”等优美词句则是出于此。“竹林七贤”的主要代表人物嵇康特别注重良好品质的培养,在其《家诫》中告诉子女立身、行事、做人、治学之道,这是中国家训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独立成篇的家庭教育专著,共七卷20篇,内容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书中主要运用历史及当时事例教导子孙立身治家、人际交往、修身养性、出仕为官、为文从艺等方面的道理。南宋陈振孙评价其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直斋书录解题》)。其中,有至今传诵的名言,如“潜移默化”(原为“潜移暗化“)即出自《慕贤第七》:“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对,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还有“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颜氏家训》把中国古代家训推向高峰,是一部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作,标志着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成熟。
(二)唐明清的家庭教育
在唐代,帝王家训占有重要的位置,唐太宗李世民的《诫吴王恪书》、《戒皇属》、《帝范》堪称帝王家训的典范。唐太宗在《戒皇属》中说:“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贞吉… …”。
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用纯(自号柏庐),他根据自己毕生研究,以儒家“修身”、“齐家”的核心思想为宗旨,广采儒家的为人处世经验、方法编撰而成《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朱子家训》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线、以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为内容的家教名篇,讲述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意在劝导人们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该书自问世以来就广为流传,在清代及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的课本之一,并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其中的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尊敬师长,勤俭节约,邻里和睦等,在现代社会仍有重大意义。然而,其中也不乏封建腐朽思想,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迷信报应,“见色而起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自得守旧“守分安命,顺时听天”等受当时历史局限性影响的思想,我们则应该理性对待。
在清代较有名的帝王家训是《庭训格言》和《圣谕广训》。康熙鉴于“风俗日敝,人心不古”的形势,要“尚德缓刑,化民成俗”,继续加强教化,康熙九年向全国颁布“上谕十六条”。雍正对“上谕十六条”极为重视,对其逐条解释而写成《圣谕广训》,于雍正二年颁行天下,形成了以孝治天下的政治思想纲领。
二、近现代的家庭教育
(一)清朝末期的家庭教育
近代中国的家庭教育虽然仍保留了较多的封建社会烙印,但是相对来说加入了不少开放性的元素,比如注重女子教育,提高女子素质,“女学原不仅保育幼儿一事,而此一事为尤要;(假)使全国女子无学,则母教必不能善。”这相对于封建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的家庭教育在近代是比较有名的,直至今天仍有较大的影响力,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同步,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曾氏家族治家一向严格且有章法,内容丰富,包括教导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其主要思想有:“1、坚持祖传的治家之法,即‘八字,三不信’,即考、宝、早、扫、书、蔬、鱼、猪,2、坚持自己的教子之法是‘八本’、‘三致样’;3、教子弟读书做学问。4、勤劳俭朴,不要懒惰奢华。5、要求子弟谦恭谨慎。”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张之洞、张百熙等人的努力下,在全国推行“癸卯学制”,并通过《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这是中国家庭教育史上第一次把家庭教育法制化。
(二)时期的家庭教育
1919年,的爆发,标志着的开始,促进了在中国的传播,同时西方思想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开端。现代家庭教育继承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优点,更融合了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可谓中西合璧。
这个时期,不少学者试图建立家庭教育科学理论体系,如原广东省省长朱庆澜在《家庭教育》一书中,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原则、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鲁迅先生在他的《二十四孝图》《上海的儿童》《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等作品中,也对家庭教育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精辟的论述。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对家庭教育深有研究,“活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1925年出版的《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一书中,该书对家庭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和方法等进行了论述。此外,他还著有《儿童心理之研究》,担任《幼稚教育》、《活教育》、《儿童教育》等刊物的主编,对现代家庭教育的贡献巨大。
三、结语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它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各个时期的家庭教育发展状况、形式、内容等方面也各有不同。在今天经济发展迅猛、科技日新月异的全球化时代,研究家庭教育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家庭教育的合理因素,充分开发和利用传统家庭教育的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借鉴作用,又要剔除传统家庭教育的不合理因素,去粗取精。因此,寻求一种适应时展、适合社会需求以及符合人的主体需求的新型家庭教育形式,是摆在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一、不宜简单粗暴
自古以来,我国就流行着“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人才”“黄荆棍下出天才”之类的“治家格言”。可今天,仍然还有人交流经验说:嘴巴子、竹鞭子、草绳子才是教育娃娃的“三大法宝”。然而,事实证明,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应不应该有威信呢?当然应该有。不过,应该先弄清楚什么叫威信。我们所说的父母的威信,是父母应受到孩子的信赖与爱戴,而不单是要孩子惧怕自己。做父母的能否赢得这种威信,取决于自己是否具有使孩子信赖和爱戴的品质。“高压政策”只不过是对孩子的一种“威胁”罢了。经常在家挨棍受骂的孩子,纵然在父母面前循规蹈矩、胆小如鼠,一旦避开父母便调皮捣蛋、胆大包天。大量事实证明,成长于父母高压手段下的孩子,不是倔犟粗野,就是胆小懦弱,甚至发展成为虚伪奸猾的败类。
二、不宜娇惯溺爱
如果把简单粗暴看成是把孩子驱赶向错误之途的鞭子,那么,娇惯溺爱便是拌着蜜糖的毒饵。娇惯溺爱孩子主要表现有三种:一是疼爱无原则。比如,家里来了三亲六友,或者是父母要走亲访友,或者是孩子稍感不适,父母就不让其上学,要么从学校叫回去,要么写请假条、开假证明“骗”回去。孩子在父母这棵“大树”的荫庇下,逐渐养成了不守纪律、学习懒散、讲吃喝、贪玩耍、说谎话的坏习惯。二是百依百顺。孩子要吃什么、穿什么全满足,孩子动辄污言秽语,乱甩乱砸,父母不批评制止,还百般呵护。三是护短。孩子同别人争吵打架,父母不问是非,指斥对方;孩子在学校受批评,父母总为其鸣不平;有人说到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便跟别人过不去。父母的娇惯溺爱,悄无声息地在孩子心田里播下了贪婪、任性、自私、粗暴的种子,为孩子的成长留下了隐患。
三、不宜放任自流
有人说,树大自然直。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荀子在《劝学》中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其意思是说,木材用墨线弹划后才能锯直,金属做的刀剑经过打磨才会锋利。这句话比喻人要受到严格的教育才会成才。孩子生活在社会上,必然要受到形形的人和事的影响,其影响有好有坏,孩子阅历有限,是非辨别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不强,当然需要父母、师长、亲友指导,甚至采取某些强制性措施,才能抑制各种不良的影响,才能让孩子辨清是非、识别好坏,绝不能放任自流。孩子的成长、成人、成才与父母循循善诱、行之有效的管教是分不开的。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上至帝王官宦,下至平民百姓都以家庭作为教育子女、勉励家人的场所和手段,使其提高道德品质修养,并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古代家庭教育主要围绕孝悌之德、廉洁勤政、克勤克俭、勤奋好学、立志成才、诚实守信和爱国主义等展开。尤以孝悌之德教育为重。因为孝悌之德作为伦理道德的起点,是“众善之始”,是古代家庭教育具有生命力的根源所在。孝悌之德不是仅停留于孝顺之举的行动层面,而是上升为一种由内及外、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扩展性极大的伦理规范。它既符合血缘关系而萌发的人的自然本性,又切合因养育关系而产生的人的情感需求,更使社会的统治长久而稳固。
廉洁勤政、克勤克俭的教育,在古代家庭教育的史册中格外突出。康熙皇帝在《庭训格言》中,教诲子孙要清廉自守,仁爱百姓,永念祖先所积之福,无论治国还是齐家都要识大体,顾大局,明事理,得人心。宋代赵鼎在《家训笔录》中也认为:“凡在仕宦,以廉勤为本,切莫骄奢怠情,破坏礼法。”因此,不论是广大劳动人民,还是上层社会中的开明志士都十分崇尚勤奋持政、节俭持家。
重视励志勉学。立志是修身之基,只有确立志向,才会明确努力的方向,才会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向着目标前行。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就会随波逐流,虚度年华,一事无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到:“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已成学。”古人要求子女要立圣贤之志,要立志以报其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岳母刺字”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教子立大志,教子与治国相联系的一个典型例证。
古代家庭教育在对子孙后代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规律,形成了一些正确合理的教育原则、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原则上,重视家庭教育对国家、社会的特殊作用。中国传统家庭认为子女是否出人头地,对全家的命运至关重要,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家族能否在整个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于是父辈把训教子女视为父母长辈不可推卸的责任。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就明确提出家庭教育的社会意义,他援引《礼记・大学》的论述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司马光把“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当作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兴亡的大问题对待,足以说明其重视家庭教育的程度。在重视人的素质培养的今天,家庭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更不应该被忽视,家庭教育必须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理念上,主张爱而有教、及早施教的教子理念。古代家庭教育历来主张对子女的教育要从严、从早,娇惯、溺爱孩子对他的成长非常不利。父母要通过正确的教养态度和严格的教育方法体现对孩子的真爱,使家庭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孟母以她“断机教子”等行为树立了家庭教育严格教子的典型。《颜氏家训》中明确指出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娇惯溺爱子女,“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戒反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当法尔。”认为身为父母只知爱,不知教,是害了子女,要“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效矣。”只有严格要求才是真爱。他们已经认识到,历来有成就者,大都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因此大力提倡家庭教育中的爱而有教,这在当今社会仍不失为一条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
树立对孩子从早教育的思想。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主张家庭教育抓得越早越好,他认为:“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有很强的可塑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接受知识。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认为抓紧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成长都是很有益的。他说:“古有胎教,况于已生?子始生,有知,固举以礼,况于已有知?故慎在其始,此其理也.”并指出了忽视早期教育的后果:“俟其长而教之,是犹养恶木之萌芽,日俟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顾不多哉。”又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从防微杜渐的高度论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非常深刻的,特别是对加强现今我国独生子女的早期教育启迪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