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5: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副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大力开展《条例》和《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等有关法规有关规定的学习活动,利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支部中心组学习等机会集中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法规文件,使领导干部熟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求。
二、扎实做好人员工资调整和考核工作
根据《关于**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20年度考核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有关考核的内容,中心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公示,把考核结果作为人员职务晋升、工资调整的依据。
三、积极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1.积极引进人才,助力科研和业务工作。2021年我单位绿色通道引进人才1名,目前进展到人社局上会阶段。2021年截至目前,我单位新进聘用工作人员8人,为业务科室增加新鲜血液。2021年配合委组织人事科完成市卫生系统事业单位自主纳编工作,其中我单位计划纳编2人,目前已完成面试工作,准备体检。
2.为落实高学历人才工作,对取得研究生学位的人员兑现了每月400元的高学历补贴申报,将人才工作落到了实处。
3.积极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及工勤人员职称晋升工作,2021年截至目前,取得正高专业技术资格1人,副高2人。
四、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领导及中层干部配置不齐。目前我单位领导班子配置不齐全(缺2名副职);部分内设机构科级干部配置不齐全;财务科缺少负责人。
2.聘用人员占职工比例较大且流动性较强。2020年实际采血16.32吨,根据血站基本标准要求,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0人,目前我单位核定编制为103人,聘用人员41人,实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5人,其中聘用人员为29人,占比27.62%,聘用人员待遇相对同职务在职人员较低,不利于人才培养。同时因2020年疫情影响及卫生系统工作全局安排,中心聘用人员通过多种公开招聘渠道考入卫生系统其他单位和基层公共卫生部门,导致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部分业务科室工作开展和科研受到影响。
五、今后的工作打算及建议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单位的性质和战略发展要求,在国家、省以及市相关法规文件的指导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一系列组织、招聘、培训、考核、激励、调整等管理活动,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单位创造价值并带来社会效益。随着我国大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需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所以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改革的进程中,部分在基层的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多少存在些问题,阻碍了单位科学健康的发展。现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谈谈基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措施。
一、植物园人员构成基本情况
我园目前人员构成的基本特点是:1.以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为主。2011年经市人力资源管理局审定,以专业技术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为此单位的性质决定了我园在编人员的基本结构,是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适当的管理类人员及工勤类人员。2.专业技术岗位中各层次人才分布总体均匀。副高级以上岗位略呈饱和状态:专业技术岗位正高级8人,副高级以上30人,占专业技术人数的43%;中级技术岗位28人,占专业技术人数总数的40%,初级技术岗位22人,占专业技术人数的32%。其中正高级空缺2个,使用率80%;副高级空缺1个,使用率96%。3.在编人员学历层次较高。本科以上占人员总数67%,其中本科38人,占33%;硕士18人,占18%;博士学历20人,占18%。4.人员年龄Y构中、老年比重较高,年青相对偏少。全员人数中,其中51岁以上人员35人,占比31%;30岁以下人员15人,只占13%,在各个年龄段中占比最少。
二、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园的人力资源学历较高、年龄总体结构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人才分布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是人才分布不合理,具体表现在:管理人员普遍年龄较大,阶梯出现断层;有些部门学历高、专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人员多,有些部门相对薄弱;是专业技术人员虽队伍壮大,学历普通比较高,但年龄比较平均化,尤其是副高专业技术人员绝大部分为中青年,年龄最大和最小相差不超过6岁,副高职数长期处于饱和满岗状态,造成上升通道不畅;职能转型后人员队伍不适应新时期要求,主要表现为历史遗留的工勤人员超岗较多,且文化层次不高,专业水平不适应职能转型要求,仍待消化。二是作为管理者没有开除下属的权力,就是一般的奖励也没有权力,管理者没有制约或激励下属的工作积极性等方面的权力,如果下属工作能力差,工作热情也低,但是作为管理层没有资格去开除他。
三、针对上述问题给出的建议措施
面对事业单位当前的新环境,需要我们思考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对于单位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到问题实质,找到具体原因,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研究资料,得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措施。
1.做好人才的合理配置
人力资源管理,首要的是怎样合理的分配好资源。首先要对单位的全体人员有个基本的先了解,包括其性格特点、所学专长,量才施用,用其所长,避其缩短。这样才能将人员合理地分配到能够发挥其能力、的岗位上。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做法是单位在人员使用上是因人设岗,且视人力为成本,管理形式是控制人。而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人事管理的做法已部适应单位长期发展,带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顺应经济发展的则是以岗定人的做法,使得人尽其才、人岗匹配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单位和人才发展的双赢。在人力资源配置时,做好发现、培育、锻炼、使用、成就“人”的工作,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干擅长的事,努力营造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生动局面,单位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
2.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根据明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人的需要分为:(1)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这些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极感情,又和工作本身的内容有关。这些积极感情和个人过去的成就,被人认可以及担负过的责任有关,它们的基础在于工作环境中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成就。(2)保健因素包括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涉及工作的消极因素,也与工作的氛围和环境有关。也就是说,对工作和工作本身而言,这些因素是外在的,而激励因素是内在的,或者说是与工作相联系的内在因素。这个理论认为员工如果在保健因素上得到了满足,结果只是消除了员工的不满情绪,并不能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目的,而只有激励因素得到满足才能对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因此作为一个事业单位,要想单位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多在上述激励因素中下功夫。例如可以建立完备的员工上升通道,让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的个人职业规划,能够看到自己的长远发展和晋升空间;建立公正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性化的单位文化,营造一个宽松舒适自由的工作环境、人文环境和浓厚的工作氛围,这样员工在上班期间才能够心情愉快,从而工作更具有积极性。当员工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时,上级领导应给予一定的表彰,同事给予肯定的赏识;搞好培训调查,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不仅在业务方面进行培训,还要对员工感兴趣的其他方面进行培训;单位的领导要多倾听员工呼声,积极听取员工意愿,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望体面地劳动、舒心地工作、全面地发展、有尊严地生活等等,这些就是建立激励机制存在的理由、价值体现和奋斗目标。
3.加强干部职工岗位轮换力度
目前事业单位存在着岗位流动性差的现象,特别是一些老员工有可能在此岗位干10年一直到退休。从我单位来看,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一是员工技能单一,大部分老工勤人员学历低,没有加强学习,知识面窄,甚至有些老同志不会使用电脑等等,这些都不足以适应如今高科技时代的工作需要。特别是现有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差距也较大,有些员工长期在固定岗位工作,难以适应其它工作岗位,造成岗位轮换比较有难度。二是岗位轮换缺乏长远规划。目前我单位一直以来没有岗位轮换的长远规划,岗位轮换时没有针对性。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岗位轮换更有利于单位和员工个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还会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主人公意识,有利于各部门工作的交流和配合。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327-02
基层科技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基层渔牧业技术服务质量,为了解决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针对田林县地域基本情况,结合田林县渔牧业技术人员现状及地域限制等实际,提出了建议性的对策,以供参考。
1 田林县地域基本情况
田林县总面积5 577 km2,县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处东经105°27′~106°15′,北纬23°8′~24°41′,北回归线以北。以山地为主,由土山和石山2类组成,海拔多在800 m以上,最高海拔为1 900 m。全县设10个乡4个镇,辖168个村民委。
2 基层渔牧业专业技术人员现状
2015年,田林县渔牧系统机构总数20个,其中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14个,局职能机构1个,局直二层机构5个。总编制数为118人,从业人员10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9人,占农业系统总人数的81.7%。全县设置机关单位1个,事业单位16个,其中县级事业单位2个,在职人数23人(专业技术人员20人),乡镇事业单位14个,在职42人(技术人员36人);参公单位3个,在职人数44人(专业持术人员33人)。
2.1 学历
大学以上学历2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1.5%;大专学历4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5.1%;中专以下学历12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3.5%。
2.2 年龄
35岁以下2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数的25.8%;35~40岁2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7.0%;40岁以上4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7.2%。
2.3 职称
中级职称26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9.2%;初级职称32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6.0%;管理岗工作人员31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4.8%。
2.4 技术服务
田林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总数为15个,即田林县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及14个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技术服务人员除县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有专业的推广人员外,乡(镇)站的技术人员均为兼职人员,既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又从事动物疫病防治、食品安全生产、兽药监督管理、畜禽产品检验检疫等工作,工作种类繁多,内容复杂。
3 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技术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
受田林县基层渔牧业推广技术人员工作环境、条件、待遇及编制等条件限制,新招聘人员少,技术人员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老龄化现象严重,35岁以下2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数的25.8%;35~40岁2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7.0%;40岁以上4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7.2%。由于老龄技术人员所占比重高,受体力、思维等因素的影响,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不强。
3.2 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推广工作能力不强
一是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除县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为专业技术人员外,乡(镇)站的人员受编制限制,技术人员均为兼职人员,工作种类多,内容复杂,缺乏系统实践经验。二是2000年实行公开招聘以来,由于田林县工作条件差,待遇低,高学历人员不愿意报考,专业技术人员理论技术知识水平不高。三是由于工作环境的影响,全日制大学生、大专生不愿意报考,且在公开招聘的条件中没有限制学历必须为全日制在校学历,考试科目没有专业知识考试,2000年后入编的技术人员大部分为函授第二学历人员,得不到足够的培养和锻炼,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四是受工作经费及工作时间的限制,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技术培训的机会少,由于长期缺乏专业新技术系统培训,导致一些先进的现代渔牧业新技术是农民先掌握后才被渔牧业技术部门总结推广。由于基层专业技术对当前现代渔牧业急需的新知识掌握不够,所以他们解决不了农民急需的生产方面的问题。五是渔牧业专业技术人员及新型职业农民等渔牧业人才队伍较小,致使辐射带动面积没有完全覆盖,导致现代渔牧业新技术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极大地制约了田林县渔牧业转型升级速度。
3.3 科技人员上进心不强,技术职称等级偏低
田林县渔牧业科技人员由于工作环境、科技成果等硬件条件的影响,没有形成相互追赶、相互进步的竞争氛围,对申报职称的积极性不高,至今无副高级以上的技术人员;中级职称也只有26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9.2%;初级职称32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6.0%;管理岗工作人员31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4.8%。
3.4 科技人员待遇不高,技术指导服务动力不足
渔牧业技人员在基层工作往往会带来学习、生活上的不便,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享受方面都会出现影响,出现慵、懒、散、浮、拖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三农”的效率,降低工作热情。
3.5 缺乏创业型人才,更新科技知识迟缓
对新技术培训绝大部分都是课堂理论培训,实用技术操作相当欠缺。县级在职科技人员由于缺乏现代渔牧业技术系统培训,只有少部分自求上进、善于学习进取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掌握一些较为先进的知识。同时,基层渔牧业科技有偿服务相关方面的政策不明确,2012年以来,虽然有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资助,但在专业技术人员下乡补助方面限制使用的数量太少,下乡补助费每人年均只有700元,对于地广人稀的田林县技术人员来说,还需自己贴补下乡指导费用2 000元左右。同时,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和作用的发挥。乡镇大部分渔牧业技术人员不仅要做好本行业的专业技术工作,还要兼顾乡(镇)各种中心工作,工作种类繁多,技术人员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认真开展专业技术指导,也是导致现代渔牧业技术与当前渔牧业生产实际严重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1-2]。
3.6 自然条件艰苦,技术普及覆盖率低
田林县土地面积5 577 km2,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县份,离县城所在地最远的乡107.8 km,最近的乡23 km,养殖场分散在各个乡镇,受田林县地域、交通、信息网络条件的限制,技术普及覆盖率低。
4 发展对策
4.1 加大技术人员招聘力度
田林县渔牧业系统总编制数118人,在编人数99人,空编19人。建议在技术人员公开招聘方面加大录入力度,将19个空编用好用实,在录用方面,限制参加考试人员的户籍为田林县户籍,使人才招进来、留下来。
4.2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
一是提高招聘人员准入条件,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招聘对象为在校全日制中专以上畜牧、兽医或畜牧兽医、动物医学(科学)专业学历,减少或淘汰函授学历考生。从源头上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理论知识水平。二是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与高校联合举办技术人员异地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理论水平。三是让农技人员担任企业技术指导员,参与企业的养殖管理,提高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四是利用网络科技书屋平台,发动技术人员参与网络书屋使用竞赛活动,以此更新技术人员的技术知识。五是鼓励农民去服务平台,提高养殖业主自身的技术水平[3-4]。
4.3 建立健全职称申报奖励机制
针对田林县渔牧业申报职称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探索建立以工作实绩为导向的职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职称申报制度,对有意向申报职称的技术人员,在考试时间上给予适当的照顾。对申报获得中级以上职称资格的给予一定的物资鼓励。
4.4 提高基层技术人员待遇
一是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住宿条件,配备完善站房水、电、卫等基本设施。二是适当给予进村入户燃油补贴。三是配备必要的办公经费。四是协调好各项工作时间安排,让基层技术人员也能享受到应有的节假日休息待遇。
4.5 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新科技更新速度
一是对适应新常态,热爱本职工作的技术人员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对创新能力强的技术人员给予评先评优优先照顾。三是将有创新能力的饲养人员优先推荐为养殖科技能手。四是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养殖场,在申报项目时给予优先照顾。五是对上进心强、努力更新知识技术的技术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
4.6 提高技术普及覆盖率
创建村级技术服务体系,扩大技术服务队伍。充分利用村里的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或村级动物卫生防治员、养殖能人等人员资源作为村级的技术联络员,县、乡级的技术人员作为导师,对村级技术联络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让联络员对各养殖场进行指导服务,以全面提高技术普及覆盖率。
5 参考文献
[1] 高士云,苗全,齐亚春.浅谈农业推广技术咨询服务[J].吉林农业,2013(2):23.
一、加强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建设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人才工作专题会议,传达各级党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政策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总结上一季度工作,安排下一步工作计划。加强学习教育培训及宣传。确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学习教育层次的差异性、学习教育内容的专业性和学习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坚持上班时间干部每晚在乡会议室学习制度,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专业理论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适时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学习取经,切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每半年对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在全乡进行宣传并表彰奖励。制定实施人才发展规划。构建长期有规划、中期有计划、近期有行动方案的梯次推进体系。建立人才发展评估制度,定期对凉水乡人才发展规划及重点专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二、2015年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
1、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创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重点针对学校、林业、畜牧、农技、农民专合组织等部门和组织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库,对乡内具有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对象,纳入重点培养领域,年内进行专题培训研讨2次,鼓励拔尖人才参加学术及实用技术交流活动;切实加大对文化战线人才的培养建设,积极实施梯度培养计划,促进文化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2、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抓紧培养“养殖业、种植业”两大支柱产业高技能人才60人。充分利用长毛兔、土鸡养殖培训契机,为苏河乡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大力开展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基地。
3、实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一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库。把实用人才的基本情况、技术特长、技术成果、培训情况、发挥作用情况等统一登记,分类管理。二是实行分级管理。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抓好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培训。按照因地制宜,按需施教的原则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一是“请进来”培训。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聘请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举办讲座。二是“送出去”培训。争取资金利用冬季或农闲时机,组织有一定专长,具有初、高中文化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到外地考察、学习培训。三是“走下去”培训。邀请农业、畜牧、林业等部门的科技人才,通过与农村实用人才结对帮扶、手把手地教,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科学技术能力。四是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这一有效载体,以林果、畜牧业等特色农业技术培训为主,重点加强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培训,分类别、分层次对农村人才进行培训。
4、实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工程。结合苏河乡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加强苏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党员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三、2015年人才创新工作
1、建立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一是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二是加强对乡劳动保障所的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具体负责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三是制定创业人才尤其是返乡农民工投身农村创业的优惠政策,激励各类人才积极投身农村创业。四是充分利用政府短信平台免费为群众提供科技致富信息、用人用工信息。五是建立并落实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拿出部分资金对优秀人才予以奖励。
2、搭建人才创新平台。一是开展“大调查,大走访”活动,挖掘各级各类人才。二是利用乡劳动保障所,对年满16—45周岁的劳动力姓名、年龄,学历,特长,就业意向,手机号码等个人资料进行登记,并分别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并定期更新,构建人才工作的指挥平台,为人才引进、培养、开发、利用提供准确依据。三是利用长毛兔养殖,帮助建立一批人才创业示范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人才创业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
3、服务创新人才创业。一是积极协调贷款、科技跟踪服务、项目扶持等方面对各类人才给予支持,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方式,坚持对再就业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实用专业技术培训等培训资源和项目进行有效整合。按照“重要人才重点培训,优秀人才加强培训,年轻人才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落实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着力提高综合素质;三是搭建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集中发挥全乡各类优秀人才的主导作用,发挥好传、帮、带,形成能人带众人,众人成能人的良好格局。
4、培育创新人才典型。为更好地发挥创新人才的典型带动效应,苏河乡着力培育创新人才典型。开展创新人才先进事迹宣讲活动,重点宣传李国菊、袁芝华等长毛兔养殖大户、农民专合组织负责人的事迹,从而形成尊重人才,争做人才的良好氛围。
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乡党委严格按照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利用浙江援建后续产业合作契机,将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与全乡人才工作中心任务有机结合,突出工作重点,健全完善制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注重载体引才、项目引才、企业引才和发展引才,着力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源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青年英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2、完善人才档案管理。全面建立后备人才信息库,结合组织和人事部门的年度考核结果及个人学习培训结果,及时更新完善专业人才信息资料,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对专业人才进行动态管理。
五、2015年专项人才规划
1、全力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农村技能培训,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善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培养,支持他们成为优秀企业家。造就一批懂科学、会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2、重点抓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我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专业知识培训和岗位实践锻炼。推进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和公益类社会组织建设,完善培育社会组织和加强队伍管理的配套政策。
3、突出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充实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模,通过多种培训形式,深入开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为内容的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加强对创新人才的选拔管理,做好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工作。制定奖励措施,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激励他们发挥作用。改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生活条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4、切实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把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全乡的人才规划和具体措施;切实做好服务工作,乡领导干部要当好“后勤部长”,把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心放在服务上,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力争取得实效。
(一)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步伐。建设一支思想端正、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爱岗敬业的医疗卫生队伍,为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把培养的重点放在现有人才的素质提高上,放在紧缺专业岗位和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培养上,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制定规划,搭建平台,有效推进,为此,重点继续办好全市卫生系统管理人员培训班,按结构比例引进各类紧缺的人才,争取通过宣传、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一批适应学科发展需求的高级人才。在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开办各类学术讲座,聘请专家、学者前来授课、现场指导开展业务工作。有计划的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技能。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创新科研成果,大力推广新技术、新疗法,增强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实施“三名”战略,落实各项激励保障措施。
(二)继续开展好技术大比武活动。在全市卫生系统重点突出“三基三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密、严肃、严谨)的考核。通过技术大比武活动的开展,鼓励和引导全体医务工作者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总结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完善奖惩措施,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学理论、学技术、学技能,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将技术比武基础知识考试成绩作为年终考核、评选名医(名护)的重要条件。
(三)大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完善以学分制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年内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公共课程考试人员合格率争取达到100%。同时,积极拓宽继续医学教育途径和渠道,鼓励医务人员通过自学、函授等方式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年终学分达不到要求的,按有关规定,在医师、护士注册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四)继续组织开展争创“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科室、学习型个人”活动。激发医务人员勤奋学习的热情,大力营造“学习光荣、不学习可耻”的氛围,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年终根据各单位技术比武基础知识考试等情况,评选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科室”、“学习型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抓好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一是帮助镇卫生院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市级各医疗机构免费为其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做好对口支援、卫生支农工作;二是继续搞好乡村医生的在岗知识集中培训,按时完成规定的学时,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满足农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加强对卫生人才工作的领导,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实行人才培养工作责任追究制,落实奖惩措施,加强调度与督导,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严格考核,确保我市卫生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科教兴医战略,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根据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特提出2015年卫生人才工作计划:
一、加强卫生人才储备工作,完善人才资源配置
根据省、市、区卫生人才储备工作要求,积极完善人才资源配置,结合各医疗卫生单位实际,合理引进人才,建立一套选择、培养、使用卫生技术人才的完善机制,强化用人单位引进各类人才的计划性、科学性和准确性,采取公平、公正的方法,完善录用、聘用的相关手续,逐步使人才结构趋于合理。
二、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单位毕业生聘用工作
做好医疗卫生单位毕业生聘用工作,不仅关系到各用人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卫生专业队伍结构配置与调整,关系到卫生从业人员的准入管理,也关系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将人才合理配置纳入各单位卫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毕业生就业特点,每年年初制定毕业生需求计划,由区卫生局政工股汇总并进行统筹,以便在人才市场上招考信息,千方百计吸引人才。同时要求各单位每年将临时聘用人员报区卫生局备案。
三、树立人才意识,实施科技兴院
结合卫生工作实际要求各医疗机构积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要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采取多种方式培养人才。要善于发现学科带头人,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要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精心培植重点学科、特色专科,靠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带动整个医院的发展,从而促进全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大力引进紧缺人才,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
根据全区卫生发展和重大医技项目需要,加强对紧缺人才的预测和规划,定期人才需求信息。大力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学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卫生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卫生事业单位引进硕士博士和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受编制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上的限制。积极协助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问题、子女上学、爱人工作等实际问题,切实解决紧缺人才的后顾之忧。
五、推进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拓宽人才开发的空间
人才柔性流动己成为人才工作的一个新特点。其主要特征是:户口不迁、编制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根据卫生支农的有关文件精神,鼓励各基层医疗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国内外智力。我区卫生事业人才工作,也要主动适应这一新的走向,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得”的引才观念,变“刚性”引进为“柔性”集聚。医疗卫生单位除调动外,可采取短期聘用、技术合作、聘请顾问、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人才技术,进行智力成果转化,为我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对柔性流动到我区卫生系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其执业注册等给予便利。
六、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予分配的原则,加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力度,推行岗位工资。医疗卫生单位在工资主管部门审批的工资总额内,可结合本单位特点,自主制定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办法,实行人才保护价以及特殊人才津贴制度:一是单位选聘的急缺或关键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由单位与个人协商,根据个人实际业绩能力水平及预计效益情况,签订工资报酬协议,通过业绩考核予以兑现;二是对引进的硕士博士专业技术人才,进单位后三年内每月可适当给予生活津贴;三是对关键岗位的优秀人才采取项目及课题津贴等特殊分配方法予以补贴;四是对学科带头人、科技后备人才、优秀管理人才给予同上级人才管理部门1—2倍的奖励,在节日期间采取多种形式慰问优秀人才,鼓励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示范作用。五是积极探索低职高聘工作,准备在区人民医院试点进行低职高聘,对长期工作在一线因学历资格、考试原因而没有晋升副高职称的人员实行低职高聘,让其享受相应待遇。
七、规范管理制度,简化区内卫生人才流动手续
区内卫生人才流动要建立公开、规范、简便的管理制度,必须坚持单位专业岗位需要,流动人才专业对口的原则。区级单位之间(全额拨款单位除外)、中心卫生院之间的调动,由申请人出具书面报告,双方单位同意报区卫生局、人社部门批准后办理手续;中心(乡镇)卫生院人员流动到区级医疗卫生单位,报区卫生局、人社局、区委编办批准后按人才流动的相关程序办理手续;乡镇卫生院之间人员流动或乡镇卫生院人员流动到中心卫生院,由申请人出具报告,经双方单位同意后报区卫生局讨论后,交人社部门按规定办理调动手续;新进人员按人才招聘的相关程序,经考试、考核,严格录用,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鼓励人才正向流动,凡本人愿意从区级医院到中心卫生院及以下单位工作的,只要双方单位同意,即可报人社局按规定办理调动手续。
八、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升卫生队伍素质
要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要求各单位定期对卫技人员进行以“三基三严”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训练和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素质为目的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区继教办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积极发挥区人民医院的医教研中心的作用,提升培训档次和质量,要深入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职称晋升、医师定期考核等挂钩的政策,加快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要强化乡村医生培训力度,采取定向委培、学历教育的方法,切实解决乡村医生队伍严重老化与短缺的问题,为构建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保障。要加快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配合市卫生局做好全科医生骨干培训,通过岗位培训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社区护士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诊治和处理一般急症、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促进城市、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今年是县委确定的项目会战年,也是我镇建设大邑“首善之区”的关键之年,我镇将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市、县、人才工作精神,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建立健全人才开发工作机制,突出抓好人才培训工作,拓宽引智渠道,积极探索,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为我镇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特制定晋原镇2015年人才工作计划如下:
一、增强人才工作的责任感
按照我镇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和目标任务,给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人才工作中肩负的历史责任。结合我镇当前对人才的需要,进一步发挥职能优势,完善政策措施,加大人才开发力度,为新形势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服务。
二、健全人才工作的新机制
(一)强化“三种意识”,开发人才资源。一是“人才标准多样化”意识,即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做到不拘一格选拔和任用人才;二是“人才至上”意识,即要以促进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为标准,切实做好使用、培养、关心,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达到既用人之长也容人之短;三是“人才大开发”意识,采取“使用性开发”、“政策性开发”“储备性开发”等多种方式,如:进行合理性岗位调整,建立乡士人才库,建立科技示范户,强化机关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等,以各种方式来推动辖区整体性人才资源的大开发。
(二)营造“四个环境”,实施人才服务。一是营造政策环境。在各类制度、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出台人才政策,发挥政策对人才成导向作用,以达到广罗人才,人尽其才的目的;二是营造社会风尚环境。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加大人才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社会风气;三是营造市场环境。创建本辖区的人才市场,发挥劳动保障事务所作用,通过周到服务、规范运作,科学指导,有力监督,来完善本辖区人才市场体系;四是营造工作环境。加强人才创业载体建设,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创新机制,推动人才工作。一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纠正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二是建立淘汰机制,打破人才管理的终身制,建立起人员绩效考核档案,以动态管理解决有进无出的问题;三是在全镇广泛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进一步加强镇村干部人格修养,继续深化“四力”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四)突出抓好人才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才队伍综合素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丰富培训形式。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加强对年青干部的培养,充实工作队伍。
三、积极探索,开创人才工作的新镇面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2-0041-06
The Rational Refle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Integration: What’s the Editor?
Wu Ping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430070)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trospect of the studies on editing in 2016, the reflection and elaboration have been made on edit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integration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the edit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integration, the editors are those who have clear editing ideas, who have the spirit of creation and craftsman, who are the essential human resources in digital publication, who are the practitioners of publishing theories, who promote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rough strengthening teaching practices and accumulating vivid cases, and who have created the history of publication.
[Key words] Media integration Rational reflection Editing Retrospect of the study
“互联网+”如火如荼地发展让传统出版业和出版业中的编辑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有线网、移动网络三网融合,出版业态多样化,电子出版方兴未艾,自出版直接登场。“有数据显示,在Kindle上排行前100名的畅销书中,有28种是作家以自出版模式出版的;排行前50名的图书中,也有11种采用自出版模式”[1],技术对传统出版行业进行了彻底革命。既然如此,还需要编辑吗?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到底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如果需要、存在合理,又该如何发挥好编辑的作用?过去的2016年让诸多出版人心存疑惑。
阅读不灭编辑就不会消失。《互联网环境下编辑的价值思考》[2]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这一观点,自出版无法取代传统出版和编辑的作用,且将更加凸显“好编辑”的价值。它否定了技术派所持的“传统出版没有未来,编辑终究要被技术和机器替代”的观点。其中提到的“好编辑”一词意蕴深远。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什么?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编辑思想是编辑工作的明确指引,清晰而鲜明的意识、理念在出版物的生产过程、热菪问缴系募中体现即编辑思想。并非所有编辑都有编辑思想,有人在编辑岗位上工作一辈子,平庸无为,得过且过,理念浅薄,难得建树。但优秀、杰出的编辑一定是有编辑思想的人,为达到目标付出的智慧、心血与顽强精神凝聚于出版物中。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编辑思想研究被大家所重视,并成为2016年的热点之一。
的编辑实践活动多集中在他的青年时代,编辑思想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过去有零散文章对此予以关照,但明显缺乏系统性、专业性。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李文邦的《青年编辑实践与编辑思想研究(1918―1927)》[3]。作为编辑思想专题研究著作,它较之以往的论文更具系统性、深刻性与专业性。该书是对青年编辑思想的全面总结,具有史料积累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除此之外,《青年编辑思想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4]系思想研究专项之“青年编辑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它从同志创办《湘江评论》《政治周刊》等编辑活动入手,概括其思想内涵,建构青年编辑思想模式,对现代编辑出版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备鲜明编辑思想的人有许多共同特征,他们以及他们编辑的书籍都会让人久久记住。编辑中有一批这样的人。
创新是编辑出版业深入发展的源泉,如何策划出既有特色又具新意的作品,一直是编辑出版学界和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论叶圣陶编辑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以英语教辅书的创新性策划为例》[5]一文将叶圣陶先生的中小学教科书编辑理论与当前英语教辅书籍出版有机结合,弘扬了以叶圣陶为代表的老一辈编辑家崇尚质量的编辑理念,以编辑理论指导编辑实务,以案例诠释创新,以历史启示现实,起到了宣传优秀教辅图书、鼓励创新的作用。杨牧之曾在中华书局从事编辑工作长达二十年,对编辑艺术体会深刻,见解独到。“是杨牧之编辑工作的指导思想,唯物辩证法贯穿于杨牧之编辑艺术的各个方面”[6]。杨牧之编辑艺术中的唯物辩证法为新形势下的编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吴颖是高校学报界的知名编辑,是“典型的学者型编辑”,创办学报有声有色,提倡编辑向“学者化”“杂家化”方向发展,为留住优质稿源,求真务实。虽然他在编辑研究方面少有长篇大论,但因其思想有见地、实务有创新,《韩山师范学院学报》以《吴颖的编辑理论与实践述论》[7]为题进行了传播,希望供媒介融合时代的年青编辑们“认真研究”“发扬光大”。《游苏宁30年编辑思想述评》[8]同样展示了其作为优秀编辑的思想魅力。林穗芳是大家公认的编辑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带头人,他的研究成果为编辑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2016年第3期《中国编辑》刊登了刘杲四年前为《林穗芳自选集》所作的序文,无疑是想借林穗芳思想理论的进一步传播之机,为媒介融合时代深化编辑学、出版学研究,优化编辑出版工作质量提供新动力。
编辑思想研究不限于现当代编辑家,还有名留史册的编辑家,他们是带给我们厚重历史的人,在媒介融合时代也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迪。
《魏晋南北朝编辑思想研究》[9]是编辑思想断代史总结。作者分析该时期编辑思想的社会基础,总结概括存在于总集别集、经书史书、佛教典籍及书目等各种类型出版物中的经世致用、垂训鉴戒、精剪别裁、以事分类、通融古今等多方面的编辑思想。史料丰富,条理清晰,有点有面,在收获编辑思想断代史研究重要成果的同时,展示了作者的文史功力。
戴震为乾嘉学派朴学大师,充任纂修官时曾亲手校订《仪礼集释》《大戴礼记》《水经注》等近二十部书籍,《清史稿》曰:“震为学精诚解辨,每立一义,初若创获,乃参考之,果不可易。”[10]戴震编校之功与其编辑思想密不可分。《戴震的编辑思想与实践述论》[11]一文将戴震“及物求理”“因物求则”的哲学思想与编辑实践相结合,赞扬他灵活调整、删削处理旧志体例的方法,推崇他重视校对、综合运用各种校勘方法保证书籍质量的举措。戴震为训诂者提供了推求本字的思路,为今人总结乾嘉学派书籍出版的编辑思想拓展了新径。
民国时期的出版业十分活跃,除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实力派出版机构的先锋引领作用外,各中小型书局对出版市场的充实作用也值得探讨。《在追随大势中找准势态:会文堂新记书局的出版特色和图书广告营销》[12]总结会文堂凝聚出版方向、明确设计理念、拓宽促销思路等方面的出版特色,为媒介融合变化中的编辑提供了学习启示的蓝本。
媒介融合是发展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解编辑之困惑从出版历史发展中可得其思想、析其优劣。上述研究证明,无论何时、无论何种社会状况,编辑都需要把握方向,认真思考,积极行动,以鲜明的编辑思想指导具体工作。
2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具有创新意识与工匠精神的人
在传播技术和媒介技术的推动下,媒介形态日益改变,原来的单一形态转换为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整合形态,这个变化使传统编辑难以适应,但变化的时代更加需要编辑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的人。创新意识是开放进取理念,工匠精神是专业技能素质。2016年的编辑学研究中不乏类似的讨论。
《媒介融合视域下编辑活动主体论》[13]一文认为,媒介融合带来编辑主体构成、地位、职责三方面的变化。主体,“从一体多元到立体多样”;地位,“从要素中介到组织中心”;职责,“从选择完善到聚合交易”。不同传统媒介线上线下的交互发展引领商业模式的改变,社会各行业正在“建构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新的商业模式”,引发“大批以数据库运营为中心的新的编辑主体迅速崛起”,同时不断分化,媒介生成的枢纽性强化了“整合者”的地位,因而,应注重发挥编辑的“整合功能”和“交易功能”,强化创新意识,从精神力量转化为工作动力,正确面对和处理复杂多样的媒介关系,服务于出版。《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的哲学思考》[14]认为数字出版时代是推动编辑工作发展的动力,编辑工作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这个时代的编辑工作是凸显先进性的精神产品物化工作,凸显专业性的信息知识优化工作,凸显文化性的两个效益转化工作。同样,《哲学视阈下的青年编辑职业道德:从尊重与责任谈起》[15]从辨析编辑道德概念入手,引入哲学层面的尊重、责任理论,探讨了青年编辑的职业道德精神。
媒介融合现状不仅使图书编辑感同身受,期刊编辑亦然。《从大数据时代看现代期刊编辑意识形态的转变》[16]论述现代期刊传播途径与印刷形式的革新,分析时代对现代期刊编辑的挑战,编辑必须改变工作方式,提升综合素质。文章认为“编辑本体意识一般在审稿中体现,编辑统筹意识是体现本体意识的关键”,现代期刊编辑应注意导向性统筹组稿,发展创新思维,推进期刊数据化迈向正确的轨道。《互联网+在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17]根据自身办刊实践,总结在线投审稿系统、数字化校对工具、数字化出版的具体情况,对学会应用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发挥复合型网络编辑高级人才在科技期刊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目的是“实现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和全自动办公”。这些是增强编辑创新意识、提高专业能力的一批研究成果的代表。
编辑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精神源于职业认同。《科技期刊编辑职业认同的理论研究现状》[18]一文,认为职业认同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在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影响编辑的职业行为、编辑自身的成长,也事关编辑活动的开展和出版物的质量。文章查阅了2003―2015年间关于职业认同的29篇文章,认为现有研究大多是从专业、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对编辑职业认同关注得很少,对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认同现状调研、职业认同与编辑行为相关性的研究更是鲜有论及,缺少具体量化指标,期望能够构建一个科技期刊编辑职业认同的理论体系。《我国青年编辑职业认同研究》[19]认为职业认同是“编辑个体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积极和肯定的评价,是对编辑职业基本性质、职业价值、职业规范、职业群体等要素的认可程度”。《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20]提出了青年编辑人才培养的原则、成长的途径与方法,确保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当编书匠其实不简单》[21],当编辑不容易,创新意识要在专业素养中体现,有工匠精神的编辑追求精益求精的完美,他们至少要有“敬畏文字的精神”、“继承和创新的精神”和“甘于平凡的奉献精神”。
3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数字出版重要的人力资源
自从有了数字出版,出版物更加生动和丰富,但从业者却呈现出“有职务无职称”的“无政府”状态。被称之为数字出版主任、数字出版分社社长的出版人在职称序列中找不到相应的位置,或者只有出版编辑、副高级编辑的头衔。这种职务与职称不匹配或者不完全匹配的情况终于在数字编辑职称确立后被终止。数字编辑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推动媒介融合的重要人力资源。
2016年初,《北京市新闻系列(数字编辑)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出台,正式启动了数字新闻、数字出版、数字视听等编辑专业领域职称评价工作。半年内,北京市分别完成了首次数字编辑初级(助理级)、中级、副高、正高职称的评审工作,组织了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它“极大地提高了数字出版从业者的积极性,增强了从业者的信心,有利于整个数字出版行业健康、快速、科学地发展,也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和政策保障”[22]。《我国数字辑职业化历程回顾与价值分析》一文介绍了数字编辑职称制度从无到有、从一个整体到九个细分方向的相关内容。数字编辑职称首创“三横三纵”体系:“三横”指数字新闻、数字出版和数字视听,三领域构成数字传播产业的主体和核心;“三纵”指内容、技术、运维,贯穿数字传播产业链的全部环节。“三横三纵”职称体系首次梳理和概括了我国数字传播产业的主体和产业链,从业者的具体构成和业务环节由此也得到官方的认可。
数字编辑职称序列为:初级编辑、中级编辑、副高(主任编辑)、正高(高级编辑)。与传统编辑职称序列比较,数字编辑职称没有沿用编审、副编审的称谓。副高系列以“主任编辑”命名,命名初衷虽然无法知晓,但一定含有“对数字出版负责人多年来辛勤工作官方认可”的意义。数字编辑的职业化是“数字出版从业者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3],它既明确了数字出版部门主任、内容编辑、技术编辑、运维编辑等的职务属性和内容,也以法定化、公开性的政策文件确认了数字出版从业者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数字出版编辑发展先后经历了兼职、部门主任或分社社长、公司高管、高管后四个阶段,此四个阶段也是数字出版发展模式的反映。北京市数字编辑职称辅导教材第一次较为全面地概括和阐述了近年来数字新闻、数字出版和数字视听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考评结合”的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方式,既重视助理编辑、中级编辑的数字传播能力与知识结构,又强调副高、正高级数字编辑应有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前瞻性业务把控能力。相信该篇文章会引起诸多数字编辑和数字编辑研究者的兴趣。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社从单一出版领域向综合领域发展,逐渐建立了面向不同学科、领域的选题策划部门。新部门的产生与发展,带来编辑、部门之间的一些不良、无序竞争。《论公平理论视角下的出版社编辑部门内部竞争》[24]认为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是出版社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它倡导依据公平理论,明确策划边界,避免领域重叠,建立健康、有序的竞争制度。
2016年的编辑学研究有许多关于出版理论与编辑实践关系的探讨。这是媒介融合背景下二者发展的必然要求与不二选择。
一直以来,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始终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关联,当人们认为理论“不起作用”时,实际上是“它对编辑实践互联互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关注不够”。《论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调适》[25]明确了“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应是以共生共荣为特征的互汲与互渗关系”。作者认为“编辑理论与实践间的深层内涵就在于它们的互汲与互渗关系”,明确提出“编辑理论依靠编辑实践生存”,“编辑理论只有汲入并融进编辑实践才有可能实现自身”,并指出“编辑理论与实践互汲的路径是自然配置和相互适应”,“互渗的有效方法”是“边缘渗入”。文章的实质是“在理性的编辑年代,要让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间的互渗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就须对二者保持适度的观照,对二者的任何偏见都是不妥的”。
近年来关于新闻编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取得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但仍然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错位探讨:以报纸民生新闻的报道为例》[26]认为,报纸民生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之间出现“低俗化、琐碎化、媒介角色错位”现象,主要是快速发展的民生新闻实践与滞后的民生新闻理论引发的矛盾所致,民生新闻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自然容易偏离发展的轨道。文章提到“报纸民生新闻的文化价值”,并说明首先是政治价值,即舆论的监督与引导;其次是文化价值,即提升民众的精神理念。文章条理明晰,观点有新意。与此类似的还有《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分歧:兼论我国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27]一文。文章认为新闻编辑理论研究的是新闻编辑工作的原理和规律,新闻编辑实践负重于工作方法,它们之间理想的关系应当是理论引导实践,实践检验和推进理论。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是,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较为明显,注重微观技术,忽视“专业”思想。
《选择・浓缩・聚合:文摘期刊编辑工作的三大环节及其编辑学意蕴》[28]认为文摘是“期刊中的期刊”,高度体现了编辑工作的本质。“文摘期刊编辑活动主要包括发现稿件(选择)、加工稿件(浓缩)、组配稿件(聚合)三大环节”,作者选取国内《读者》《青年文摘》和国外《农业万用手册》《读者文摘》《连线》等著名杂志主编及编辑家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指出文摘编辑“通过发现选择、浓缩加工和聚合组织等编辑手法”,不仅使文摘期刊获得生命、意义和价值,也补充、完善和丰富了经典编辑学理论。
出版业跨界大融合大发展时期,“跨行业、跨媒体、跨国融合的发展态势初具规模”[29]。长江传媒旗下的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与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合并成立山东长江水浒文化传媒公司,凤凰传媒投资影视业,时代出版社与安徽大学携手成立影视中心……在互联网、有线网、移动网络三者的初步融合中,读者由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变为信息传播者,传播内涵与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时代的编辑应该有什么变化呢?《出版业变革时代传统出版社图书编辑的应对策略》一文,明确提出三网融合状态下的编辑应更加重视目标读者和内容资源。作者认为,“尽管传播媒介在更新,传播向度在变化,传播环节在缩减,但‘内容+传播’的规律没变”,因而,可对编辑实行项目管理制,发挥各自专长,让策划编辑提升策划效率,让文字编辑静心案头工作,提升编辑力。《基于科学化理念的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实践》[30]也针对科技期刊编辑长期超负荷工作的现状,提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科学化理念,以利于期刊的良性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出版进入产品数字化、业态多元化的时代,《学术编辑在“互联网+”转型中的变与不变》[31]提出,“在转型中,学术编辑需要面对读者需求的改变、编辑角色的改变、媒体元素的改变和编辑知识结构的改变”,不变的是学术编辑的价值追求、责任、读者群和作者群。传统出版业的教材编辑也需要创新实践,加强学习,重新定位编辑角色。《教材编辑的数字出版转型与实践》[32]主张教材编辑应成为“先进教学理念的引д摺薄澳谌葑试吹恼合与策划者”“优质教学内容的集成者”和“新兴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专业学术图书审读及编辑加工的三个能力:以社会学类图书为例》[33]一文作者为一线编辑,从工作经验出发,提出社会学类图书编辑审读和加工应注意提升“语言文字规范能力”“专业学术问题处理能力”“专业学术图书尺度的把握能力”,既有规律总结也有很强的实践性。
5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积累鲜活案例并带动自身发展的人
培养后备编辑队伍的编辑出版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数字出版专业等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深感压力与动力。作为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全媒体时代报刊编辑实践教学的“六个转变”》[34]提倡高校报刊编辑实践教学因时而动、因势而变,实现教学目标、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考核方式六个方面的转变。《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35]一文作者工作于高校,给本科生上课,十分熟悉教学工作,制定了明确的“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课程目标,认为出版物“选题要兼具商业与文化双重属性”,成品要“兼具技术与艺术双重特征”。为了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效果,作者所在专业引入了过程性评估与监督机制,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编制了《书刊编辑实训手册》、《书刊制作实务手册》及《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暨“四年一本书”教学项目学习与实训手册》,内容细致周全,操作性强,授课模式、考核方法有许多改革之举,相比一些大而空的研究来说此文应点若干个赞。
各高校也围绕编辑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新疆大学编辑出版专业为例》[36]讨论了实践教学的不稳定性,强调通过制度保障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编辑实践能力。学院配套建设了数字出版实验室,以实现培养目标。《全媒体时代新闻美术编辑如何转型创新:以湖北新闻美术实践为例》[37]提出转变理念、创新方法。《浅析全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38]归纳了“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善、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与新闻媒体实践脱节、教学实践不足、滞后于实务发展、教学方法蔚鳌⒋葱滦圆蛔恪钡任侍猓探讨有助于课程改革,有助于为新闻媒体提供优质的新闻编辑人的路径。《思维创新理念在电视编辑中的探索与实践》[39]认为创新思维因素应是每一个电视人着重把握的重点问题。
网络编辑专业办学历史不过四五年,有的学校是在编辑出版专业中设置数字出版或网络编辑方向,无论是否独立,都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编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40]的作者专门设计了一个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框架图,含实习、文献阅读、技能训练、创新设计、综合实践五部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网络信息编辑教学方法实践探讨》[41]实地调查了陕西多家电子商务企业,了解到企业对网络信息编辑岗位的技能要求,提出“教学做教学法”,即“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以此方可提高网络信息编辑课的教学效果。《数字化时代〈报纸编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思考》[42]提出注重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增加实验设备,强化实践教学,改革课程考试方法等思路。现代汉语是许多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与编辑实践之对接》[43]认为当下现代汉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对学生语言文字功底的培养及编辑实践能力的提升,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与编辑实践对接的主要途径是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编辑是出版历史的创造者,通过编辑的书来“发声”,通过电子产品记录与传播人类知识,通过数字出版、网络传播显示自身的存在。从2016年综述类的专著、述评集中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著作,该书对我国1949―2009年的编辑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展示了中国编辑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60年的发展历程。《编辑学研究的集成与创新:评〈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44]从“系统梳理了编辑学学科发展的脉络”“深入研究了编辑学学科史”“以创新理念为编辑学修史立传”三方面展开评价,认为该书“既凸显了中国编辑学研究的系统性与发展历程,又具有扎实的材料基础和鲜明的理论取向”。该文既有书籍内容的介绍,也有为读者导读的指引,无论编辑学研究者还是初学者均可从中受益。
类似总结性的论文还有《近五年我国编辑学理论与实务研究述评》[45]、《长三角区域作者发表编辑学论文的统计与分析》[46]等。前者聚焦2011―2015年中的编辑学基本概念、原理、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肯定“大编辑”鲜明的时代性,显示编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实务研究集中在全媒体数字时代编辑工作的变革与创新、报刊体制改革等方面,研究者较多地将当前媒介融合、体制改革与编辑工作创新结合起来,且将编辑过程、编辑环节与数字出版技术紧密联系,呈现出务实的研究特点。后者反映长三角区域编辑学情况,发表文章多的期刊发展态势良好,说明“编辑人才的高素质和刊物的高影响力互为促进作用”。
2016,还有许多编辑学研究文章未能在此叙述,主要论点难免挂一漏万。但值得肯定的是,无论外在空间发生多大变化,编辑都将从自身与外界的交流中获得发展动力,增强信心,让媒介融合为出版服务,为研究定重点,为自身拓展定位,为编辑角色注入时代气息。这就是编辑。
注 释
[1][2]赵明霞.互联网环境下编辑的价值思考[J].出版广角,2016(3)上
[3]李文邦.青年编辑实践与编辑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0)
[4]杨宇勃,汪全莉.青年编辑思想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J].出版科学,2016(5)
[5]李立云.论叶圣陶编辑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以英语教辅书的创新性策划为例[J].出版广角,2016(1)下
[6]税少兵.杨牧之编辑艺术中的唯物辩证法[J].出版广角,2016(5)上
[7]温优华.吴颖的编辑理念与实践述论[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8)
[8]唐慧.游苏宁30年编辑思想述评[J].编辑学报,2016(6)
[9]段乐川.魏晋南北朝编辑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6
[10]赵尔巽等.清史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508
[11]徐玲英.戴震的编辑思想与实践述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12]吴平,李昕烨.在追随大势中找准势态:会文堂新记书局的出版特色和图书广告营销[J].中国编辑,2016(5)
[13]段乐川,路畅.媒介融合视域下编辑活动主体论[J].出版科学,2016(3)
[14]吴平.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的哲学思考[J].出版科学,2016(2)
[15]吴硕.哲学视阈下的青年编辑职业道德:从尊重与责任谈起[J].出版广角,2016(3)上
[16]孔九莉.大数据时代看现代期刊编辑意识形态的转变[J].出版广角,2016(7)上
[17]舒安琴等.互联网+在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J].编辑学报,2016(1)
[18]曾敏莉.科技期刊编辑职业认同的理论研究现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1)
[19]周畅.我国青年编辑职业认同研究[J].出版科W,2016(4)
[20]代艳玲,朱拴成.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编辑学报,2016(2)
[21]陈鹏鸣.当编书匠其实不简单[J].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6-06
[22][23]张新新.我国数字编辑职业化历程回顾与价值分析[J].出版广角,2016(3)上
[24]邢剑飞.论公平理论视角下的出版社编辑部门内部竞争[J].出版参考,2016(6)
[25]郑确辉.论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调适[J].编辑之友,2016(2)
[26]段锦娅.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错位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6(5)
[27]梁燕.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分歧:兼论我国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J].西部学刊,2016(8)下
[28]李钊平.选择・浓缩・聚合:文摘期刊编辑工作的三大环节及其编辑学意蕴[J].中国编辑,2016(2)
[29]张立武.出版业变革时代传统出版社图书编辑应对策略[J].出版科学,2016(1)
[30]黄雅意,等.基于科学化理念的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实践[J].编辑学报,2016(8)
[31]贾晓巍.学术编辑在“互联网+”转型中的变与不变[J].出版广角,2016(6)上
[32]侯良健.教材编辑的数字出版转型与实践[J].现代出版,2016(4)
[33]谢蕊芬.专业学术图书审读及编辑加工的三个能力:以社会学类图书为例[J].出版广角,2016(1)上
[34]薛冰华.论全媒体时代报刊实践教学的“六个转变”[J].中国报业,2016(12)
[35]李新祥.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J].现代出版,2016(2)
[36]彭静,等.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新疆大学编辑出版专业为例[J].新丝路,2016(2)下
[37]张大磊.全媒体时代新闻美术编辑如何转型创新:以湖北新闻美术实践为例[J].传媒,2016(11)
[38]李云雅.浅析全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J].采写编,2016(2)
[39]赵海霞.思维创新理念在电视编辑中的探索与实践[J].西部广播电视,2016(10)
[40]陈敬宇,张阿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编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新闻传播,2016(1)
[41]苏秋芬.网络信息编辑教学方法实践探讨[J].亚太教育,2016(16)
[42]刘阳,李斯媛,等.数字化时代《报纸编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9)
[43]刘英玲.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与编辑实践之对接[J].武陵学刊,2016(5)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近年来,为进一步深化医院改革,探索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提升肿瘤专科医院核心竞争力。我院自2008年1月开始实施了主诊医师负责制(Attending)的医疗管理模式。经过六年的实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主诊医师负责制管理体系。本文就大型专科医院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实践过程、总体成效及对医院人才发展进行探讨。
一、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概念
“Attending”制,即主诊医师负责制,核心是由一位主诊医师率领医疗小组全权负责患者诊疗全过程医疗管理模式,包括门诊、住院、手术、随访、组织会诊等,主诊医师组是由一名Attending(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资格)、Fellow(主治医师以上)和Resident(住院医师)等人员组成,Fellow对Attending负责,进行由Attending授权范围内的诊疗工作,Resident负责具体事务的实施。通过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医疗服务模式,旨在强调主诊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为病人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医疗质量和合理的医疗费用。[1]
二、传统医疗管理模式――科主任负责制
长期以来,根据《全国医院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医院的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所谓科主任负责制,是指医院里设有科主任的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计划生育等全部业务技术工作和包括对本科工作人员、伤病员的组织管理在内的全部行政管理工作,统一由科主任负责。传统医疗管理模式存在较多弊端,科主任事务性工作较多,难于做到对每个患者负责;科室内部不强调医师分组,对患者的管理要求人人负责,从而造成了谁都负不了责,谁都不负责的局面,容易出现脱节、漏洞或重复等管理真空问题。[2]
三、主诊医师负责制的主要运作模式
(一)主诊组的设置
根据医院内科、外科、放疗科、妇科肿瘤科四大科的亚专科分类并结合床位数及医生人数来设置主诊组,以及肿瘤介入治疗科、中西医结合科、ICU、麻醉科等设置若干个主诊组。原则上,每个病区40―55张床位,设置3―5个主诊组。主诊组人员配置最低要求为:1名主诊医师、1名主管医师、1名经管医师,即“1―1―1”配置。当收治患者人数和人员配置应相适应,如收治患者人数长期超出本组所能承担的数量,则增加人员配置为“1―1―2、1―1―3、1―2―4”等。
(二)主诊医师的遴选
主诊医师的任职资格:一是本院聘任满3年的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二是能胜任本专业的临床工作,独立完成本科室业务工作能力,近3年来在医学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申请科研项目1项;三是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四是责任心强,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强,服从院、科两级管理,病人满意度高等。实行“按需设岗、以岗定编、坚持标准、择优汰劣、滚动遴选”原则。主管医师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原则上为高年资主治医师(满三年以上)职称以上者;经治医师应具备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原则上为低年资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
(三)双向选择
主诊组内主诊医师和主管医师间实行双向选择,双向选择工作由大科主任主持,各亚专科主任配合。原则上做出选择的主管医师相对固定,经治医师在科主任安排下定期轮岗,有利于年轻医师在各专长的主诊组之间进行培养。依旧存在“优胜劣汰”:在双向选择中落选的主诊医师和主管医师原则上由大科内通过转岗等方式解决。如果大科内仍无法解决,由医院在全院范围内重新调岗。未能按要求组成主诊组,主诊医师资格解聘。
(四)衍生新型主诊医师
经过我院的摸索以及创新,发展出自由主诊医师(兼任医院行政管理岗位、部分高年资主诊医师可自愿选择担任,不配备专门床位和下级医师,可自由开展住院及门诊病人诊疗工作);后备主诊医师(为科室后续发展储备人才)和临时代主诊医师(由后备主诊医师中候选,当科内主诊医师因故长期不能在医院正常工作时临时暂代主诊医师,保证临床工作的正常进行),以此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为实施主诊医师后备人选做好规划并提供人才保障。
四、我院开展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总体成效
(一)为医院医疗服务注入新活力
主诊医师负责制强调竞争机制,不同于科主任负责制由一人承担临床医疗任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责任,转变为由各个主诊医师承担本组医疗服务、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新格局。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后,第一周期实施结束当年和第二周期结束当年门、急诊人数分别增加48362人次和70877人次,同比上升幅度均达到50%;出院病人分别增加13525人次和20500人次,同比上升86.0%和70.1%;平均住院日分别下降20.5%和33.8%;实际床位使用率第一周期结束后同比上升4.7%,第二周期结束后同比上升10.9%;平均病床周转次数第一周期结束后同比上升了19.0%,第二周期期间继续大幅度上升至70.1%,总体数据显示医院医疗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见表1。
(二)为更多病人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主诊医师负责制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满足了病人选医生的需求。[3]由于各主诊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主诊医师组内各级医师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心明显增强。同时,大大缩短了平均住院日以及次均费用,强调从病人门诊、入院、治疗、到出院随访等整个医疗过程中贯穿优质服务的理念,有利于医师加大病人的了解和沟通,有助于形成和谐、优质、高效的新型医疗关系。自开展主诊医师负责制以来,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逐年递增,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均在95%以上。
(三)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的同时保证了医疗安全
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推动了分配制度的改革,即经济目标的严格考核,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各主诊组成员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病人,提高本组的声誉和竞争力,必将重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同时,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完成情况也都列入了主诊组评价的内容中,合理用药、合理检查、病历书写、医院感染控制、医疗安全等均有扣分依据,因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避免和减少了医疗缺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四)深化医院内部人才制度的改革
主诊医师负责制明确了岗位性质、岗位数量及岗位要求,按照相应的标准选择合适的人才,体现的是“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不再拘泥于唯学历、唯资历、唯职称。个别副主任医师未在本专业岗位上履行职责满3年的,但确有较高专业水准、业务能力、科研教学能力特别优秀且医院学科发展需要的,就可破格加入。同时,这一制度也彻底实现了评聘分开,在聘任考评过程中,以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作为考核重点,从而真正解决了高职低聘、低职高聘这些问题。2015年第三周期主诊医师中:全院共计68名主诊医师,其中正高41名,副高27名。以及5名自由主诊医师和7名后备主诊医师。
五、主诊医师负责制对于医院人才发展的探索
(一)主诊医师负责制彰显全面效益,成为医院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
实践证明,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后,我院门诊量、手术量、医疗收入等医疗数量指标都是较大幅度的增长,平均住院日、医院感染率等医疗质量指标则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医疗服务和医疗沟通明显改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进一步加强;各级医师的工作责任心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二)主诊医师负责制提升管理水平,成为医院人事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主诊医师负责制把医院管理的思想贯彻到了每个医师,贯穿到整个医务人员的个人成长历程,即“人人懂管理,时时讲管理”。主诊医师作为主诊组的领头羊,必须要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关心本组的经济运行情况、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从而促进主诊组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主诊医师负责制激发强大动力,成为医院人事人才自觉发展的重要平台
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得各级医师在保证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还要保证有一定的精力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医院做好继续教育、外出进修的经济补助;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疑难病历会诊、新技术观摩等形式再学习、再深造;新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轻医师实行科间、组间轮转,打好临床基本功。
(四)主诊医师负责制产生示范效应,成为医院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导向
主诊医师负责制有别于以往的科室内分组管理的模式,对各级岗位的医生明确了相应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尤其是在主诊医师身上集中体现了责、权、利的统一。我院围绕以Attending主诊医师负责制为核心的医疗人事制度改革,将对我院未来的医院管理,特别是医院绩效的评核和人才发展战略产生引领和示范效应,也必将不断地促进我们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
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科主任负责制与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关系问题
传统管理模式下医院多采用院、科两级管理,科主任权利过于集中,但因精力有限,导致科室管理不严密。科主任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跳脱出来,变为站在全科角度审视主诊组内诊疗思维是否局限,强调科主任领导下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医疗工作的开展、教学任务的完成、科研工作的创新和落实等。同时为避免科主任身兼主诊医师后,可能造成处事不公、优先利用资源等的情况,可将科主任慢慢转变为自由主诊医师,并将所收病人原则上放置在科内新成立主诊组中,加以扶持年轻主诊组。
(二)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关系问题
主诊组工作中,可能会造成学术氛围削弱,有些医生只顾眼前利益,为多收病人而忽视继续进修学习、深造等,或是某些主诊医师忽略组内年轻医生的培养,只重使用不重培养,都是对未来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于住院医师和低年资主治医师,避免过早固定在一个专业组中,影响其全面发展。[4]因此,科室应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将年轻医师在各专长的主诊组之间进行培养,既锻炼专业能力,也为之后的双向选择提供参考。
(三)主诊组存在不正当竞争问题
少数主诊医师间缺乏沟通和团队协作精神,尤其是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受经济利益的影响,主诊负责容易变成主诊垄断,在收容的病种、治疗方案的选择(费用高低)等方面,更多地考虑本主诊组的局部利益。因此,在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量化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倡导和谐共进的医院文化,强化科室间团队协作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静,艾励生,李军等.主诊医师责任制及临床业绩考核[J].中国肿瘤,1999,8(12):549―550
[2]曹秀堂,姚伟,刘广东等.主诊医师负责制管理模式及其应用[J].中国医院,2010,4(14):2―3
自1993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逐步形成了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一项关系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是使教师的任用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的重要环节。自2001年起我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全面进入实施操作阶段,据统计,截至2009年8月全国共有2169.87万人通过申请取得了教师资格,其中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人数占总人数的11%左右。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的农业类高职教育,其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管理提供了合法性基础,有利于把住教师队伍的入口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但随着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日益显现,我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对当前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存在问题。
部分农业类高职院校对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人事部门认为这只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未安排专人负责,常常是职称管理人员或者劳资管理人员兼职做此项工作,导致具体经办人员对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的相关政策理解不够充分,不熟悉相应的操作流程,宣传不到位,使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流于形式。部分新教师认为反正已经被正式录用了,教师资格的认定只是一种形式,不论条件是否具备,学校早晚都会给予认定。另外,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只是人事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如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测试、普通话测试都需要二级学院(系部)和教务部门的配合,才能保证整个认定工作的圆满完成。
2.缺乏符合农业类高职教育特点和要求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
现代农业类高职高专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根据市场需求办专业,按照专业进行农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培养出的学生除了必须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外,还应重点掌握从事农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农业类高职院校中的畜牧兽医、宠物护理、园林园艺等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实践教学必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实习指导老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技能对于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而根据现行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教师资格分为七类,即:①幼儿园教师资格;②小学教师资格;③初级中学教师资格;④高级中学教师资格;⑤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⑥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资格;⑦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实习指导老师目前也是完全按照普通高校的教师资格(即第⑦类)认定条件来进行认定的,目前的认定条件中缺乏实践经历、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认定考核标准,完全依据理论课堂讲授标准去评定实习指导老师的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这与农业类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性、应用型的特点不相符合。部分实习指导老师在取得与专业理论课教师同样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后纷纷要求转岗,转评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不安心于实习指导工作岗位,导致农业类高职院校实习指导老师队伍的不稳定。
3.针对非师范类申请人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把关不严,缺乏有效性。
由于农业类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每年引进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农林畜牧兽医类的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生或是行业内的高层次人才。针对这部分未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高校教师资格申请人员,许多农业类高职院校仅仅是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让其参加全省统一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学习高等教育学等四门课程,而对这部分人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则缺乏必要的指导、培训与监督。在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过程中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测试环节中,部分学校只是组织人员对照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评价表打打分,听课、说课过程仅仅是走过场。这种测试流于形式、方法单一,对农业类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育质量的提高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削弱了教师资格认定的严肃性、权威性。
4.教师资格证缺乏有效期。
《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都明确规定了在“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和“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的情况下,应取消教师资格,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教师资格。目前已取得高校教师资格的人员,只要不违反上述规定其教师资格证就终身有效。大多数农业类高职院校在现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由于人事制度的进一步实施和“能进能出”的新的用人机制得到建立和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的流动性日益增大。有一些已经辞职或者重新选择其他职业的人员,其高校教师资格证并没有失效,也没有明确规定如何收回其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很多仍然在职的教师也因为当前的高校教师资格终身制而放松自身对知识更新,提高施教能力与自身素质的要求。这将影响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进程,不利于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
5.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信息化管理有待加强。
随着各农业类高职院校近些年招生人数的上升,每年新引进的教师人数大大增加。从2002年首次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以来,如我每年都有几十甚至上百名新教师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而截止到2008年江苏省的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尚未启用统一的认定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各院校申请人员的基本信息录入和汇总上报还是以纸质材料为主,常常出现信息不完整,统计汇总困难的情况,影响了工作效率。对学校人事管理部门来讲,还是停留在通过手工查询纸质材料来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审核的阶段,耗时耗力且容易出现差错。
二、对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思考
1.加强领导,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成立以院长为首、学院各系(部)、人事部门领导为主要成员的学院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学院人事部门安排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各院(系)配备相应人员做好本部门申请人员的材料初审、收集汇总工作。按照《江苏省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组织办法(试行)》的文件精神,成立学院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及专业评议组,委员会由十七名副高级及其以上教师职务的专家组成,由学校领导担任主任和副主任,委员会成员定期调整,成员名单在任期内不对外公布。各系(部)按不同专业类别成立教师资格专业评议组,由系(部)主要负责人出任组长。以文件的形式将岗培成绩合格与取得高校教师资格作为新进教师(辅导员)转正定级、职称初定的必备条件,将其与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上岗挂钩。通过校园网、教师教研活动、教职工大会等多种渠道宣传教师资格认定政策,熟悉认定工作程序。
2.关注农业类高职教育“职业性”特点,教师资格分类需进一步细化。
针对农业类高职教育“职业性”特点,其教师资格认定较之一般高校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建议参照中等职业学校的实习指导老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分类方法,增设高等学校或高职院校实习指导老师资格,提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侧重其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将教师资格分类进一步细化,保证农业类高职实践教育的质量水平。
3.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过程。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非师范类毕业生和引进的行业内高层次人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其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从农业类高职院校师资管理角度讲,针对这部分教师除了需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新教师岗前培训、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课程之外,还可以采取各类培训、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专题讲座、集体研讨、骨干教师个别指导、利用校园网络建立优质教学资源信息共享等方式拓宽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模式,改善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为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更有利于农业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
目前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中使用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评价表中测评标准分为试讲(说课)部分和面试部分,分别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艺术、教学效果、基本素质等六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评价。这种统一的理论说课模式与农业类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性、技能操作性的特征不相符合,因此在测评中可以增加综合考量教师实验操作技能、企业顶岗实践、教案编写能力、教学态度、语言示范能力、课堂应变调控能力等考核环节。对新参加工作、刚引进或调入的教师进行摸底调查,分专业依具体情况开展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工作。测试结束后还可以邀请专家针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对青年教师加以指导,通过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的手段达到提高教育教学素质的目标。
4.加强对教师资格工作的动态管理。
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并不表示就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师资格认定管理工作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国际惯例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考虑,应对教师资格的有效期做出规定,如可以规定超出相应的年限,教师资格证需重新注册或要重新审核认定教师资格。就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资格具体管理实施工作而言,可以在申请人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后,结合二级学院(系)教师个人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起教师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如对“学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学院优秀教师”、“学院专业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教师评比选拔工作,着重关注教师在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后的成长和提高过程,深化延展教师资格制度,在动态管理中使教师队伍的结构得到优化。
5.使用网络版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资格数据库内容。
为了加强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认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教育部在原有的单机版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网络版的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中心已要求各院校在2009年度的秋季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中统一使用了该系统进行信息的录入和汇总上报,实现了申请人的网上申请和网上认定。农业类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借使用这次网络版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契机,建立起并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数据库。将申请人员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出生年月、民族、身份证号码、所学专业、申请任教学科、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号码、学历学位、现有专业技术职务、岗前培训考试成绩、普通话测试等级、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结果等信息输入到数据库文件中,这样既便于了解本年度申请人员的基本情况,确保申报材料的准确性,又可以对已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人员进行各方面信息的查询,方便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文件汇编.江苏省教育厅编印,2002.
[2]江苏省2007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南京,2007.4.
[3]尤佳.关于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思考.文教资料,2007.11(上).
为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调研实践,根据《市人事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人事厅开展调研活动的总体部署,我局采取分组深入各区(县)调研,召开部分市属委、办、局专题座谈会议、局属各处(室)、中心座谈会和向市属委、办、局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听取了群众和各相关部门对人事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总体看来,我市人才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机制,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努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根据中央、自治区关于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是人才队伍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人才总量已近8万人,较“十五”末期增长约2万人,年均增长6%。人才学历结构全面提升,研究生以上学历、大学、大专和中专及以下人才比重优化为1.32%、27.87%、31.96%和38.86%;专业技术人才的能级结构进一步改善,高、中专业技术人才较“十五”期初分别增长了27.8%和29.2%。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素质明显加强。截至20*年底,我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重点项目(企业)单位少数民族人才总数已达12513人。
三是人才开发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乌鲁木齐市引进和稳定优秀人才办法(试行)》等政策性文件,逐步建立健全了引进和稳定优秀人才的“人才绿卡”制度、“人才建档”制度、安家补贴制度和生活津贴制度等。为推进人才、智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关于为民营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服务的意见》等相关规定,积极编制了《乌鲁木齐市“*”人才规划》。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加强我市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证。
四是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市党政机关实行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自*年以来,全市共有30余人通过公开选拔走上了县级领导岗位,有600余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通过公开招录(招聘),有1210余人进入了公务员队伍;有4165人走上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90%以上的市属事业单位实施了聘用制;98%以上人员与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已初步形成。职称改革不断深化,在全区率先实行了“八个打破”,建立了考试、评审、考评结合,以考代评、认定等多元化评价机制,全面推行了职称评审公示制度和评聘分开制度。
五是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乌鲁木齐市专门设立了人才开发专项基金,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门用于人才的开发、引进和培养。据不完全统计,20*年以来,全市共引进各类博士、硕士和具有副高职称以上人才250余名;争取到国家和自治区批准我市执行计划内聘请外国专家项目27项、洽谈会聘请专家项目14项;引进美国、加拿大、法国、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农牧科技、加工制造、软件集成等我市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急需的高级专家学者82名。
二、我市人才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明显短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领军人才匮乏,高层次研发人员短缺。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使我市难以在科技竞争中占据前沿位置;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优秀企业家明显缺乏,不能满足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技能人才总量缺口较大,成为制约我市实现打造加工制造业基地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人才总量偏小,特别是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羁绊。
二是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领域的人才明显不足,外向型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尤其缺乏;人才资源分布不够合理,积压与短缺在不同区域并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总体层次偏低,有竞争力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创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集聚不足;欠发达地区各类人才严重短缺,人才流失趋势加剧,难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三是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党管人才的实现形式和有效途径需进一步探索,宏观调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还要不断创新;选人用人机制还不够健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人才的激励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主导作用不够突出;收入分配形式单一,平均主义与差距悬殊同时并存,影响人才效益的发挥。
三、我市人才事业发展的形势分析
“*”时期,乌昌地区将进入一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根据《乌昌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乌昌地区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乌昌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3万元,比2005年翻一番。力争“*”期末把乌昌地区建成全疆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和我国西部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到2015年,在全疆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按照“*”乌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我市的人才开发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有机遇,也有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是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使人才开发面临新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际间、地区间的经济竞争将更加激烈,特别是进入“*”时期,各个地区都确定了新的经济发展目标,标志着新一轮的经济竞争已拉开序幕,而这些竞争最终将演变为人才的竞争。乌鲁木齐作为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人才底子薄,人才竞争优势不明显,在引进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方面很难与经济发达地区竞争。因此,在新一轮的人才竞争中将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是人才强市战略的提出和乌昌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为人才工作带来新机遇。党的*明确了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去年,国务院出台了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32号文件,人事部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人事工作161号文件;同时,乌昌一体化作为推动全疆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正在全面扎实推进。可以说,新疆和我市的发展,正面临着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我市的人才队伍建设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四、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人才事业发展对策措施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更新人才开发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在发展大局中找准人才工作的定位,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转化为人才工作发展的正确思想和科学方法,促进人才工作发展的政策措施,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指导人才工作实践、推进人才工作创新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人才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分析研究人才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准确把握新时期人才工作的特点、规律和趋势,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妥善处理各类人才群体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公平公正和竞争效率的关系,妥善处理人事制度改革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人才工作和谐发展。
(三)推进创新,树立人才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转变不适应、不符合人才工作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片面、盲目和只顾眼前发展,尤其是人才工作与其他行业不相协调发展等问题;克服全局意识不强、缺乏战略思维、不能妥善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等倾向;把解决现实性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改革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用人环境。营造爱惜人才、关心人才、重视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人人竞相成才和充分施展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社会有地位。
(四)优化政策环境,引进急需人才。一是争取政策引才。积极争取“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博士西部服务团”、“援疆干部服务团”、“少数民族特培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国家支援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政策,做好引才引智工作。二是优惠政策招才。要围绕地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打破常规,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制定优秀人才引进政策,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集中力量引进、培养紧缺高层次人才,支持重点科研或创业项目,使有限的人才经费产生最大效益。三是围绕项目聚才。注重引项与引智并举,积极与发达地区开展经济技术交流,重视项目推介,编制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切实用好项目吸引高新技术人才来我市创业。
医学文秘专业主要培养在医疗卫生机构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医学文秘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掌握医学和卫生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秘书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具备一定的公共关系协调能力,就业于秘书、文书、公关、档案、宣传、管理等工作岗位。为了使医学文秘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行业需求相一致,同时为医学文秘专业规范办学、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基础资料,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相关医学类教指委的工作部署和卫生管理类分委会工作计划,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我们采用文献研究和现况调查的方法,对全国开设医学文秘的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深入行业或企业一线,对医疗机构领导、医院内设管理机构的负责人、临床科室主任、重大医药课题的主持人、招聘单位、用人单位、毕业生等问卷调查,进行工作岗位的调研。对用人需求、职业能力、工作任务等内容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形成《高职高专医学文秘专业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旨在为医学文秘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研对象
1.医药卫生行政职能部门:
包括各区卫生局业务副局长、办公室主任、医政科长;各区防疫站站长;各区卫生监督所所长。
2.行业、企业(含实习单位及用人单位):
包括行业、企业(含实习单位及用人单位)的医院院长、院办公室主任、医务科长、科室主任、档案中心主任、秘书;医药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办公室人员;医学相关企业主管、管理人员。
3.毕业生:
调查对象为2007届至2010届医学文秘毕业生。
4.同类院校:
目前国内已经开办医学文秘专业的4所学校是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江苏健康职业学院、昆明医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但是,在调研中同类院校问卷资料收集困难,因此实际参与此次全程调研的仅为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共计两所学校。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资料的收集主要来源于文献研究和现况调查。
1.文献研究以“医学文秘”为关键词,对1979-2011年图书期刊数据库文献(CNKI:维普等)、网络文献(教育部、卫生部及各院校网站,百度等)进行检索,收集医学文秘相关资料,以便了解医学文秘专业国内外的发展历史、搜集开办医学文秘专业院校的资料介绍,掌握医学文秘发展现状。
2.现况调查以访谈、研讨会、问卷调查等为主要形式。访谈主要包括电话问询及一对一交流沟通。
(三)调查内容
1.校际间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医学文秘专业招生、专业设置、教学组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师资队伍、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等;
2.行业、企业及政府职能部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就业岗位群、从事工作任务、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课程要求、资格证书要求、未来几年毕业生需求情况及未来该岗位人员的发展空间等24个方面;
3.对毕业生进行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形势、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需要强化的技能训练和课程等内容;
4.对实习单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性质、招聘渠道、就业岗位、所需员工素质、胜任岗位工作需具备能力、支持岗位能力的课程、改善知识结构的建议、本专业毕业生的优势和不足、实习生工作表现总体评价等内容。
二、专业的历史沿革
(一)国外专业的历史沿革
医学文秘的职业化是秘书职业化发展的必然潮流。在西方发达国家,秘书工作呈现出职业化特征。二十世纪中期以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开始走上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随着集约化、规模化经济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在集团内部处于协调、辅助地位的秘书的作用得以强化,而经济发达社会各个行业对秘书的大量需求,又使秘书工作出现很多分支,逐步发展成为发达国家最广泛的社会职业之一。
西方发达国家在医学文秘发展道路上已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历程,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一些成就。早在1948年国外就已经出现了专门针对医疗秘书的手册。医疗秘书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处理各种繁琐的文书。医疗秘书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医院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法国公立医院的每个科室均有多名医疗秘书。她们是教授和医生的得力助手。这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医疗秘书均毕业于专门的医疗秘书学校。科主任通常有3―4名医疗秘书,教授有2名秘书,主治医师每2人有1名秘书,住院医师每3―4人有1名秘书。这些医疗秘书通常担负着咨询、预约、收发邮件、接待、打字和管理病历等任务,大大减轻了医生的负担。法国的医生不像国内的医生那样花费很多的时间在写病历、病程志、术前讨论和手术记录上。他们每人都有一部小型录音机,医生将患者的病史、查体和手术记录等资料口述录音后将微型磁带交给医疗秘书,由秘书戴耳机接听打出,医生检查无误签名后放入患者的档案袋。由于医疗秘书的存在,大大减轻了医生的负担,使医生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业务。除出门诊、急诊和参加手术外,他们有较充足的时间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科研工作。”①
医学文秘作为文秘的一个分支,社会需求不断增加;对医学文秘人员学历要求和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对医学文秘理论的研究和人才培养需要日益迫切。
(二)国内专业的历史沿革
医学文秘专业人才主要面向医药卫生系统行政秘书岗位。专科层次医学文秘专门人才的素质要求是: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卫生管理知识,具备扎实的秘书学专业知识和较为广博的知识面,擅长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外语水平较高,掌握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技能等,经过实训实习锻炼养成良好的公关和协调能力。
目前在全国县及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监督所等机构,从事办公室等部门的管理,以及病房、病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主要由医生、护士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转行担任,极少数是文秘专业人员。他们中许多人虽懂医学,却不懂管理,或虽懂管理却不具备文秘专业知识,或虽懂文秘却不懂医学和管理。现有复合型医学文秘专业人员缺乏,导致这些单位职能部门的管理效率不高,内部信息沟通不畅,对外交流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改善卫生服务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着更多更高的要求。国务院2009年4月6日新医改意见,从2009年起,中国将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卫生服务。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和推进,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已经势在必行。卫生部门或卫生机构的领导,要实施有效的、富有前瞻性的内部管理和外部交往,就必须有能够辅助决策、当好参谋、提供综合服务的医学文秘人才。所以培养一批适应医药卫生行业的岗位需要,既懂医学、又熟悉办公管理,同时掌握文秘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医学文秘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医学院校近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培养医学文秘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目前不少学校虽然设有文秘专业,但都只具有文科行业背景,缺少针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事业单位、卫生行政部门、医药公司等单位秘书工作必须具备的医学知识和卫生管理知识,远远不能够满足医疗行业的特殊需求。在这种情况之下,200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开始招收医学文秘专业学生45人,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也于2007年设立此专业,招收30人,目前已开办此专业的4所院校中,办学5―10年的有3所,办学5年以内的有1所。可见,医学文秘专业已经开始起步。
三、专业建设现状
(一)国外专业办学情况
医学文秘的岗位需求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同,目前在医学文秘专业人员的培训上各国存在着差异。
在欧美国家,秘书是一个素质要求很严格的职业。“美国的秘书教育分为高等院校秘书教育、高中秘书职业技能教育和成人学校秘书培训教育三种类型。另外,美国还有三个全国性的秘书协会,即法律秘书协会、医药秘书协会和全国职业秘书协会。在美国,医学秘书被称医药秘书,在医疗系统中作为医生助手。一名合格的医学秘书,要去专门的培训学校学习;美国的医务助理协会通过考试发给合格人员证书。医药秘书专业课程:生物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心理学、医药法、医学专门术语、医学秘书的听写与录音等。此外,美国的秘书通常以复合式教育培养而成,医药秘书常由医学院毕业生经过秘书专业学习后担任。”②“法国公立医院的每个科室均有多名医疗秘书,他们是教授和医生的得力助手;这些医疗秘书均毕业于专门的医疗秘书学校。英国的秘书教育主要是职业教育,培养职业秘书人才。英国医院的秘书必须受过专门的培训。新加坡要求辅助医学的人员必须是大专院校毕业生,且具有至少三年的毕业后相关工作经验。”③
“西方各国医学秘书教育考核内容的职业化特点较强,比较偏重于教学计划中的职业技能课,如打字、速记、笔译、听写记录等职业技能,而且每项技能都有明确具体的量化测评指标。另外,考试中偏重于医学和信函写作等秘书职业知识能力,职业特征突出,量化标准具体明确。”④
(二)国内专业办学情况
参与全程调查的同类院校仅为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故国内专业办学情况以上述两所学校提供的信息为据。
1.培养目标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医学文秘专业是培养具备医学和卫生管理基本知识,具有秘书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管理、操作技术,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协调能力,在医疗卫生机构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医学文秘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就业岗位
就业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药公司及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秘书、文书、公关、档案、宣传、管理等工作岗位和相关工作岗位。
3.国内高职高专医学文秘专业现状分析
(1)总体情况
1)院校分布目前国内已经开办的高职高专医学文秘专业分布在4个省,分别是江苏、安徽、黑龙江、云南。从以上情况来看,开设医学文秘专业的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较少。
2)隶属系部目前所有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此专业的专业名称均为“医学文秘专业”,参与问卷调研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将此专业归于人文社科系,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将此专业归于公共卫生系。
3)招生规模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人数平均为80人/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招生人数平均为50人/年。
4)岗位证书分析:鉴于高职高专的办学特点,要求学生“双证”毕业,因此本调查对学生毕业后岗位证书通过率进行追踪调查。目前国家仅有针对文秘专业的“秘书资格考试(四级)”,尚无针对医学文秘类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证书,因此,我们仅对毕业生“秘书资格考试(四级)”证书通过率进行追踪调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一次通过率为92.3%。
(2)课程安排
1)教学组织体系两所院校都设置了医学文秘教研室。医学文秘教研室主任均为副高及以上职称,并且都是医学文秘专业带头人;其中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业带头人为省级。
2)课程设置
分为公共课程、医学相关课程、文秘相关课程、医学文秘交叉课程及选修课五个模块,具体设置如下:
A.公共课:总学时安排分别为526学时和564学时,包括英语、思想政治课、体育、计算机、大学语文。
B.医学相关课程:总学时安排分别为256学时和380学时。两所院校课程种类基本相同,都包括解剖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概论、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
C.文秘相关课程:总学时安排分别为707学时和908学时。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汉语、书法、普通话、管理实务、新闻写作、秘书礼仪、秘书原理与实务、秘书心理实务、应用文写作、人力资源管理、文书与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公共关系实务等。有的还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技能实训课、网页制作、市场营销等课程。
D.医学文秘交叉课程:总学时安排基本为270学时左右。开设课程主要有:卫生法实务、卫生经济实务、医学管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
E.选修课:两校都设了选修课,分别为108和144学时,课程包括:医患关系和医疗安全、美学、公务员考试与秘书资格证书考试指导、写作欣赏、逻辑学等。此类课程的开设两校有所不同。
总体上,除选修课外,两校其他各类课程的开设较为统一,能够涵盖医学和文秘专业的教学要求。
3)教材使用
因该专业属新兴、跨行业的综合专业,故目前在用教材多为国内知名出版社的本科系列教材,部分学科的实训指导采用校本教材。
4)师资队伍
A.学科背景,目前,两校医学文秘专业教学团队学科知识结构比例情况基本相同。
表1 两校师资队伍学科背景比较
B.师生比两院校的师生比分别为1:4.6和1:3.3。
C.年龄30岁以下者占38%,31―40岁者占38%,41―50岁者占12%,51岁及以上者占12%,从年龄分布上看,医学文秘专业教师多为中青年,精力充沛,有利于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D.专业教育时间工作3年以下者占37%,3―5年者占6%,5年以上者占57%,一半以上教师从事医学文秘专业教学满5年,表明大部分教师即使是中青年专职教师都具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E.职称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占37%,讲师占26%,助教占37%。
F.进修学习两所学校都选派专业教师在省内或省外相关机构进修学习,时间多为半年以内。由于是新兴专业,故培训的专业对口性及培养力度还有待提高。
G.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比值为:0.9:1,其中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占85%,调查表明兼职教师专业水平较高,基本能适应教学需求。
5)教育教学改革
近几年,工学结合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办学改革方向,两所院校均建有校外实训基地,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外实训基地以医疗机构为主,占77%,卫生事业单位占12%,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占11%。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校外实训基地全部为医疗机构。其中校外实训基地的相关岗位人员既为本专业兼职教师,又是实训中的带教教师,真正做到了理实一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条件建设
1)经费投入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师资建设”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均投入1万元/年,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0.6万元/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师资建设”投入投入0.5万元/年,“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入1万元/年,“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投入2.4万元/年。
2)校内实训室
主要为综合实训室,面积为70余平方米,配有电脑、投影仪、投影幕、配套桌椅等设备,可承担医学文秘专业的多种实训项目任务。
调查显示:两所学校较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基地和学校均有指导教师。已经开发的校外实训基地多数为医疗机构,能基本满足目前的需要。
(4)顶岗实习及就业情况
1)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单位类型主要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事业单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药公司及医药类各级企事业单位。工作岗位为秘书、文书、公关、档案、宣传、管理等。
2)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2007年始招生院校,2010年为首届学生毕业,就业率100%,对口率100%;哈尔滨医科大学09年没有毕业生,08年和10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对口率分别是94%和85%。参与调查的两所院校总体就业率、对口率均很高。
3)就业市场情况
调查表明,各相关单位均表示出较强的用人意向,南方省份好于北方省份。学生就业单位情况:医疗机构53.8%,医药公司30.8%,卫生事业单位7.7%,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7.7%;就业岗位依次为:办公室办事员、管理、档案、接待、文书、秘书、礼仪;调查单位今后几年大致能接受本专业毕业生的情况:10人左右30.8%,3到5人38.5%,1人左右30.8%;就业的主要去向是医疗机构和医药公司,岗位主要是办公室办事员,专业对口率高。参与调查的单位,今后几年对医学文秘专业毕业生仍有较大需求,学生有较稳定的就业空间。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说,国内高职高专院校医学文秘专业教育起步较晚,是一门较年轻的专业,但学生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有较稳定的就业空间。然而,通过这两所学校的调研结果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有待今后在专业建设中改进,具体如下。
(一)社会对医学文秘专业的认可度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尤其是医药类相关企事业单位对医学文秘专业虽有较大需求,但对该专业的认识基本尚停留在文秘加医学的罗列式人才模式中,且偏重于文秘;而且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导致医药卫生类单位的发展发育完善程度也不同,因此对医学文秘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有的地区的用人单位还停留在专业人员兼任单位秘书的观念中。
(二)医学文秘专业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缺失
医学文秘由于是一个新出现的专业,社会上还没有相应的医学文秘工种,因此缺乏医学文秘专业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也没有开设相应的医学文秘职业资格考试,这与医学文秘专业方兴未艾的良好发展态势很不适应。
(三)医学文秘学历证书课程与相关职业资格的考核不能完全匹配
医学文秘作为文秘大类的一个分支,在目前国家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资格考试及执业资格准入前,文秘(四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就成为了该专业人员唯一可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医学文秘专业特有的医学类特质使得课程设置不可能与文秘专业类似,这就导致了该专业课程设置必然与文秘(四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不能完全匹配,因此会造成毕业生“双证”持有率低。
(四)医学文秘专业从业人员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晰
受制于国家目前缺乏对医学文秘专业工种的认定及执业资格的准入制度,导致该类专业技术人员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这也直接造成了很多用人单位,尤其是医药卫生事业单位对该专业人员在聘用上持审慎态度。
(五)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有待完善
因为医学文秘专业是一门新兴年轻专业,且国家尚未有相关专业认定及职业标准,因此该专业课程设置缺少相对统一的标准,课程体系的主干有待进一步明确。因此与该专业课程相配套的教材也应在摸索中完善,以更好地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及岗位实际需要。
(六)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提高
目前教师虽然专兼职配比合理,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比较合理,但缺乏交叉专业教师,且由于该专业起步晚,相关培训不够完善,且层次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对师资队伍的相关专业交叉培训工作还有待提高。且个别年轻教师行业、企业相关工作经验不足。
(七)实训条件与岗位职业能力的匹配度还有待提高
目前校内实训多以综合性为主,尚未创建针对不同职业能力需求的专门的实训室,实训项目及实训条件在针对性及职场性的设计上还有不足,距离开放实训室,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多学多练,做到学中做、做中学的职业教育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校外实训基地目前主要用于见习、实习,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合作深度还有待加强。
五、对策与建议
(一)尽快出台医学文秘专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高职高专各专业,尤其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设立的新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遭遇了就业时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的竞争,由于缺少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非专业人员的就业成本相对较低,对专业人员的就业造成较大冲击,不利于专业发展,更不利于行业进步。
建议成立由卫生部、教育部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的工作小组,就医学文秘专业等相关医学类专业进行详尽调研,首先承认医学文秘工种,并出台医学文秘专业职业资格及执业资格的认证、准入制度,与之相匹配的,组织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这样既可促进引导该职业的有序发展,更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
(二)通过执业资格认证提升社会认可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国家对该职业的认可,必然会提升该专业的社会认可度,继而提高用人需求。
(三)制订符合职业能力需求的专业设置标准和教育教学标准
根据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进程,以及社会发展对医学文秘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组织调研,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明确专业设置的标准、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教学组织、师资配备、实训条件要求、毕业实习等主要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合理界定医学文秘从业者的职业资格标准,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科学、规范、实用的依据。
(四)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及教材建设
依据符合职业能力需求的专业设置标准和教育教学标准,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建立医学文秘相关课程标准,积极改进教学模式,将医学课程与文秘课程进行融合,在强化医学基础知识、融入文秘(四级)职业资格考核内容的同时,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满足职业需求。
总结成熟的办学经验,摸索、编写出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符合医学文秘职业能力需求、与课程配套的专业规范教材。
(五)强化师资队伍培训工作
1、委托国内实力雄厚的综合性院校举办医学文秘师资培训班,有针对性地为医学文秘专业提供专业性的师资培训;
2、给予相关政策,鼓励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到企业挂职锻炼,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及实践教学能力。
(六)实训基地建设
依据符合职业能力需求的专业设置标准和教育教学标准,建立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主要建立融针对性、职业性为一体的仿真校内实训基地,以及相关专业理论讲授与顶岗实习同步进行、多岗轮转的校外实训基地。
总体来说,国内高职高专院校医学文秘专业教育起步较晚,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学生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虽未来发展前景尚不明朗,但有较稳定的就业空间。
以上调研报告由于时间短、工作量大,调研样本量少而形成,因此,得出的结论不能全面反映当前国内医学文秘专业发展的良好趋势,仅供参考。
注释:
①舒衡生,法国公立医院管理模式、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概况,省略/zhuanjiaguandian/shuhengsheng_
1297.htm.
②马哲新.中西方秘书教育比较研究[J].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③马哲新.中西方秘书教育比较研究[J].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④蒋姝蕾、陈燕.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专门化方向课程标准的开发[J].职教通讯.2007,(5).
参考文献:
[1]王敏杰.高职文秘专业的课程体系与设置[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2).
[2]廖金泽.秘书训练[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
[3]张丽俐.商务秘书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孙荣,杨蓓蕾,袁世祥,陆渝芳.秘书工作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陈伟国.高职教育服务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6]杜宏伟.高素质文秘人员培养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8,(21).
[7]杨丹.医院文书工作与医院档案的关系探讨[J].福建医药杂志,2008,(3).
[8]叶彤.现代文秘人员的素养与文档工作初探[J].档案与建设,2009,(2).
[9]李欣,李国栋.中外秘书教育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4,(7).
[10]葛红岩.高职高专秘书实训课程安排与考核[J].秘书,2008,(3).
[11]李春彪、生素巧.从系统集成看高职课改与教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
[12]高莉.文秘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6,(6).
[13]陈文蕾.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14]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15]蔡超.秘书网络实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6]刘冶陶.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浅析[J].教育与职业,2008,(5).
[17]石伟平,徐国庆.世界职业教育体系的比较[J].职教论坛,2004,(1).
[18]陈玉仑,吴向前.办公文秘专业技能培训教程[z].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4.
[19]蔡超,杨锋.现代秘书实务[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秘书国家职业标准[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0.
[21]陈文蕾.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复合化趋势[J].秘书,2005,(6).
[22]韩玉芬.国外秘书要求新趋势对我国高职文秘教学的启示[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3]金海燕.关于新时期秘书专业建设的思考[J].秘书之友,2005,(8).
[24]王水琦.校企合作培养高职人才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08,(4).
[25]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6]胡伟光.对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6,(5).
[27]关玉杰.激活课内,拓展课外,提高文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J].辽宁高职学报,2005,(4).
[28]李丽.国外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J].秘书,2005,(2).
[29]周争艳,王静.秘书职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062-03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高职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升格高职院校教师需要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工作是其重要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升格高职院校
教师科研工作的意义
有利于提升教师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 德国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教授主张大学的主要任务是追求真理,科学研究是第一位的,科研重要地位从此得以在现代大学确立。升格前,中专学校教师长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专任教师工作量过大,对外学术交流机会少,从事科研的精力有限;升格后,他们处在教学与科研的工作转换之中,需要通过科研工作提升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通过科研可以掌握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把握学科和技术发展态势;科研还应同生产第一线保持密切联系,教师应了解企业的先进技术,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进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能够成为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既有较丰富的知识,又掌握较先进的技术的“双师型”教师。
有利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院校的声誉,对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专业开设、培养目标确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实训实习等方面有机结合,是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教育办出特色、培养一线岗位急需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办学水平评估工作当中也是重要的指标之一。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密切相关,科研学术水平提高以后(特别是有成果在SCI、ET等权威杂志上发表、收录后),院校知名度就高,社会认可程度高,这对于刚刚升格且办学历史短、办学特色不甚鲜明的高职院校在招生、办学水平评估和申请省级国家级课题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新升格高职院校教师
科研工作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科研对高职教师、高职院校以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职院校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只重教学、不重科研的观点;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根本不愿搞科研,也不会搞科研;有部分教师参与科研也只是完成任务,蜻蜓点水,不予深入,科研成果价值不高,或是脱离高职院校的特点,偏向于基础理论研究,而不是把科研重点放在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上;还有教师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因与自己评职称、晋升职务有关,只是挂名凑数而已;有部分教师想参加科研,但是缺乏引路人,自己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无从下手;有些教师虽有科研的基础,但是又苦于信息闭塞,资源匮乏,难以获得课题和资金的支持。造成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工作困局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教师本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存在。主观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大部分教师和部分领导对高职院校科研重要意义的认识不足 他们认为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第一要务,教学工作是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所有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只要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就能胜任当前工作。高职院校的“研”是“产”与“学”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那些从来都不参加教学与科研工作、不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与改造,也根本不去了解学术的发展前沿和潜心于技术研发的教师,课堂上讲的内容肯定是空洞无物,不能栩栩如生地讲出所以然来。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具有超前意识和创造性的学生的。
大部分教师科研水平偏低 新升格的高职院校教师,大部分由原来的中专教师转岗而成,他们习惯于原来的工作方式,只是注重教学,科研意识淡薄。有部分教师认识到产学研的重要性,想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但是缺乏相关的实践技能,理论水平低,不能有意识地去寻找科研的切入点或不能很好地把握选题;不能利用好互联网络工具去搜集科研文献资料,了解科研的前沿;对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知之甚少,不知如何申请课题,也不能很好地为写好的论文选择合适的刊物来发表。部分教师是高职院校近年引进的优秀本科生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他们由于参加工作的时间不是很长,尚处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阶段,想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尚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参加科研的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师参与科研大多为了评职称、职位晋升或者科研津贴,功利性太强。许多中老年教师按照中专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条件已经评为中、高级讲师,现如今按照相关规定可以按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职称评定标准转评为副高级及相应的职称,由于科研要求不能达标,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科研论文,但对于这些教师来说不容易;且两种职称的工资相差不大,因此动力不足。有些教师为了能够评职称,只好搜肠刮肚、闭门造车、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炮制出一些论文,甚至请人。真正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目的去搞科研的教师少之又少。
客观原因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教学管理任务重,科研时间少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迅速膨胀,教师教学任务非常重。据笔者调查,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12所高职院校(9所公办,3所民办)教师的周工作量平均都在14~24个课时之间,平均课时量在20节,有小部分教师的周课时数达到30节。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很难抽时间从事科研工作。很多教师除了担任教学任务还兼任行政或学生管理工作,使得教师根本没有时间静心思考和总结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用理论加以总结。
研究参考资料和文献资料缺乏 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料以供学生学习和课外阅读的书刊为主,对教师科研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十分匮乏;用于科研的基本的电子资源,诸如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许多高校都没有,这就更增添了教师进行科研的难度。由于购买网络数据资源的价格不菲,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办学水平评估,购买了数年数据库当中的某些专业板块,许多资料是限制下载的,对资料的收集带来一定的困难。
科研经费投入很少 科研经费是实施科研项目的基础保障,进行科研工作需要经费的支持。高职院校由于经费紧张,在科研硬件和软件上投入经费极少,即使是通过教研人员外出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获取科研最前沿信息的重要的工作也很少能获得经费的支持。
缺乏科研工作的信息服务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科研管理手段的变革,是高校科研管理发展的必然。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对于科研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升格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院校领导教师还没有意识到教学科研工作对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二是资源建设投入不够问题;三是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数据跨平台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工作对策
重新认识科研工作的对高职院校的意义,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众所周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工作的“三驾马车”,它们相互支持,缺一不可。科研为教学提供发展动力,教学为科研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二者的目标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可见,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研与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高职科研重点应着眼于以“研”促“教”(科研成果向教学转移)和为“产”而“研”(解决的生产技术、工艺和管理等问题)方面。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发现、挖掘与培养人才与多种渠道引进科研人才并举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注重组织内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职院校此举可以节约大量的经费,培养出“双师型”教师,可以激励教师,有利于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解决教师参与科研动力不足的问题。还可以稳定教师队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教研相长,使科研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高职院校应注重教师个人科研兴趣、科研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使教师科研素质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自立,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最后达到质的飞跃。方法可以是“送出去”和“引进来”:“送出去”是指选出培训对象后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大学进修攻读学位、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培训或到企业进行实践性锻炼、调研考察等;“引进来”是指为了教师科研业务能力的提升,可以聘请国际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聘请离、退休高级职称人员来校兼职。高职院校要善于结合专业建设要求,通过团队建设培育研究人才,形成人才梯队,通过专家指导式、科研驱动式、互助小组式与网络教学等主要方式,从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着手,通过科学研究促进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建立院、系两级的科研管理机构,做好科研的服务工作,建立激励机制,着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科研人文环境 鉴于高职院校的科研环境现状,应该成立院、系两级的科研管理机构,由他们相应做好院、系两级的近期、中期、长期科研规划目标,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强化科研机构的管理监督功能,指导院、系两级的科研工作。
1.解决有科研潜力的教师有时间参与科研的问题。尽可能更为合理地安排课程,如在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把课程较为集中地安排,使他们有相对集中的时间进行科研;相同课程班级不同(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合班上课;采取弹性的工作时间;对于有科研潜力和实力的教师尽量不安排学生管理工作,在时间上为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提供“学术假期”等等。
2.解决科研资料和文献资料匮乏问题。针对科研资料和文献资料匮乏的情况,一是学校在购买学生学习和课外阅读的书刊外,可以根据教师科研需要的书籍开出的购书单集体采购,也可以订购一些电子图书与文献(检索),如中国知网数据库等;二是争取与省高校联盟共享的网络图书与文献资源;三是与对口支援的院校共享一部分科研资料和文献资料(当然还是要支付小部分的费用),比如共享图书馆资料(包括电子图书与资料);四是学校无力订购电子资料文献如中国知网数据库等时,可以采用购买该数据库资料充值卡等更为经济实惠的方式;五是将学校教师拥有的资料和文献相互交流。具体的办法是教师可以在图书馆的专区存放相关的资料,这些图书资料不外借,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管理,所有权为教师本人,而使用者可以是全校所有的教师;六是教师在遇到图书资料不足的情况,可以自己找关系到有资源处下载,也可以提出清单由科研机构想办法解决等等。
3.多渠道、多方位地筹集科研经费。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教授认为,科研经费的缺乏几乎是所有大学遇到的共同问题。北大在科研经费问题上都有困难,刚升格的高职院校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必要的科研场所和设施设备是科研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应该提供,并设立专项科研经费,积极想办法多渠道、多方位地筹集科研经费。一是向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作相关的汇报,争取领导的支持;二是教师自己通过相关的努力争取课题和项目,获取项目,申请到科研经费;三是充分发挥自身人才设备、技术信息等优势,积极承担地方或行业重大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项目,选择的课题(或项目)成功之后对企业生产与经营效应有重大提升(和企业合作的项目),企业将会提供较大的一笔赞助。如此种种将为学校科研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在来之不易的科研经费的使用上,要加强管理,健全监督机制,使得科研经费用在实处。各科研项目负责人应认真执行有关的财务制度和院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项目负责人应了解、掌握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结余情况,保证专款专用。
4.建立服务科研的信息系统。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要顺利开展,及时、准确、全面的科研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科研选题的科学性与先进性。科研的信息系统直接服务于课题研究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课题选择、申报、论证、实施和成果管理等各个要素)。学院的科研管理部门要做好信息收集、甄别、归类与传递和交流,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广域网内和校内局域网内的学术交流与专题研讨,搭建起实时、丰富的研究信息交流平台,服务于教师的科研工作。
5.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首先是如何开发和留住人才,要按照“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原则,构建有效激励机制,让拥有知识的人来创造价值,通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激励人才为自我价值实现、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其次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营造一种科学、民主、独立的学术氛围和科学管理氛围,唤醒教师们获得别人尊重及自我实现的更高层次需求,激励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改善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现状虽然不容乐观,但只要从学院领导及教师思想意识、科研人才的开发引进及构建良好的科研服务机构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构建一个人才成长良好氛围,科研工作将会有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罗展鸿,周志高.继续教育的校本培训模式探究[J].继续教育,2008(8):49-50.
[2]李超任.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J].中国冶金教育,2005(4):56-59.
[3]许瑞超.高职高专学校教师从事科研之我见[J].成人教育,2008(2):54-55.
[4]边丽君.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科研现状调查及对策探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29-30.
[5]伍建桥.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圈,2007(11):109-110.
[6]吕俊峰,袁建平,孙小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2):24-26.
[7]白廷国,兰虹.高职高专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问题浅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41-42.
[8]许瑞超,傅新业.科研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质量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助推器[J].成人教育,2007(5):41-42.
[9]唐利利,张政.科研人员激励机制与措施[J].价值工程,2010(2):26-27.
为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精干高效能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提高科技研发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和社会服务能力,应制定适应高职院校的高层次人才建设方案。
1.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原则
院校属性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不同,面临的状况不同,经费配备及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都决定了高职院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应不同于本科类高等院校,不能照搬或仿效本科类高校进行高层次人才方案的设计,应建立适应自身状况和需求的建设方案。
当前高职院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面临,人才来源较为局限、数量不足、实践经验缺乏、国际化水平低等问题,根据高职院校现阶段发展的状况,应主要通过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两种途径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
引进人才,应侧重于院校所在区域大力发展和扶持的专业,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相结合,必须以专业建设的需要为依据,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标准,严格考核,集体研究,确保质量。
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培养造就人才,侧重于科技研发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明确岗位职责、成果奖励、追加待遇的方式进行培养。
2.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针对当前人才引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方案的制定应分类别分层次进行设计,如高职院校可分为4种类别进行人才的引进:领军型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下文以此为例进行说明)。各高职院校也可根据自身的状况,对某一类别人才进一步进行分层设计。
2.1引进岗位的内涵描述
在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时,首先应明确各岗位的内涵及职责要求。
2.1.1领军型专业带头人岗位定位于国内外具有突出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杰出研究能力的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岗位入选者必须对本专业发展具有深邃的洞察力和建设构想,能带动团队和整合资源对学校的专业发展起到领军作用,带动相关专业赶超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2.1.2专业带头人岗位定位于站在本专业发展最前沿并熟悉本专业发展动态和方向的专业领域拔尖人才。科研能力出众,能够带领本专业教师开展专业建设、产学研结合项目研究。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拟引进专业带头人,为打造科研学术团队之需要或创办新专业之需要,可以整体团队的形式进行人才的引进。
2.1.3骨干教师岗位定位于熟悉本专业建设发展情况,并能够积极投身工作的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能够协助专业带头人带领本专业教师开展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在我校科研、教学方面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
2.1.4兼职教师定位于高职院校急需的高层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和紧缺的实训指导教师不迁人事关系到校短期工作。
2.2应聘条件的设计
在进行应聘条件的设计时,应分为基本条件和岗位条件。基本应聘条件应在强调个人思想品德素质及遵纪守法、身心健康等要求的前提下,重点对岗位所要求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要求;岗位应聘条件应明确各类别人选的入围条件和要求。以专业带头人岗位应聘条件为例,根据高职院校人才的来源途径及以上对该岗位的内涵及要求的描述,岗位应聘条件制定如下:
2.2.1来自行业企业人员:学历要求博士,第一学历全日制本科;行业企业工作经验10年以上;企业工作期间为知名企业主要管理者、技术主要负责人、担任过省级以上级别项目的主持人或排名第一或有明显技术优势的人才。
2.2.2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人员:学历要求博士,第一学历全日制本科;副高以上职称;相关行业企业工作5年以上。学术水平高,科研成果丰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
2.2.3在工作岗位上取得突出业绩成果,亮点明显,从事工作与本人专业专长密切相关。应具备:
(1)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熟悉相关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标准、规范、规程,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
(2)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技术问题,能对本专业重大和关键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提高,并能结合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专业发展规划。
(3)业绩显著,取得有较大价值的科技成果或技术创新成果;出版、发行、撰写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等;
(4)有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和指导骨干教师工作的能力。
3. 引进待遇的设计
引进待遇的设计应根据上述人员的分类进行设计,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应主要明确:聘用方式,是否解决人员编制,薪资待遇,安家补贴(补贴的方式),科研启动经费,租房补贴,是否解决配偶的工作,实验室或工作室等工作条件的配备等。特别的,对于柔性引进人才(包括聘用制专业带头人、聘用制骨干教师、兼职教师),根据他们的属性不同应明确聘用期限,聘期满后是否续聘及续聘的流程,工作时间、内容的约定,薪金待遇的计算方式及计发标准等内容。
4.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新引进和学校现有高层次人员,应注重对其进行培养,提高其贡献率,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能继续在本学科领域取得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在学校的科研、教学方面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侧重于科技研发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明确岗位职责、成果奖励、追加待遇的方式进行培养。在制定追加待遇的规定时,应对一些易引发误解的条款加以明确,如:“同一人选符合追加待遇多项条件的,是否可以累计?”、“引进人才若以同一项目申报不同级别科研立项并获得成功者,追待遇是否重复享受?”、“学校现有人员,若取得同等成果,是否享有同等追加待遇?”等。
另外,针对院校自身的状况,可制定一些个性化的政策以吸引人才,如:确属学校急需专业的优秀人才和海外留学优秀人才,可酌情适当追加待遇等。
综上,高职院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应不同于本科类高等院校,应根据高职院校的三重属性(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的是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分类别分层次的进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并通过创新人才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对其进行培养,提高其贡献率。
参考文献:
[1]曹必文.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困惑与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