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精准扶贫防贫监测

精准扶贫防贫监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3 11:25: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精准扶贫防贫监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篇1

坚持现行脱贫标准,聚焦“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和“四不脱”等要求,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核心任务,按照抗疫情、保增收、促脱贫、防返贫的工作思路,逐级压实责任,防止松劲懈怠,对6项重点工作实行挂牌督战,确保所有问题上半年全部解决,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

二、督战重点对象及范围

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涉及的所有乡镇和园区、承担脱贫攻坚6个重点任务清单的区直牵头部门。

三、督战具体任务

(一)脱贫成效提升工作。按市扶贫办要求,结合我去贫困户全部脱贫的实际,督战实施“所有贫困户逐户调查分析全覆盖,区、乡领导包联全覆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就业扶贫全覆盖,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兜底保障全覆盖”四个全覆盖情况。重点看各镇、村提升成效底数是否清楚、提升成效计划是否可行;产业就业帮扶、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兜底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帮扶责任人是否因户帮扶、因人帮扶,是否存在“走过场”、“慰问式”帮扶现象;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确保全区贫困户脱贫成效进一步提升。

(二)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针对国考、省考、市考反馈的点对点和共性问题、第三方评估发现问题,督促有关乡(镇、园区)和区直成员单位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做到举一反三有成效、多发问题能根治,整改一件、销号一件,确保所有问题6月底前全部彻底整改到位。

(三)精准防贫工作。査找相关乡(镇、园区)和区直成员单位落实省、市、区精准防贫要求存在的问题,围绕防止致贫返贫、建立长效机制的举措,实地核查防贫对象识别监测和帮扶救助措施落地情况,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四)6个重点任务清单工作。针对区直牵头部门和乡(镇、园区)落实冀扶贫脱贫〔2019〕25号文件精神情况,实地督查建立和落实6个重点任务清单进展情况,确保6月底前任务清单中所有问题全面解决,确保脱贫防贫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五)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査找乡(镇、园区)和区直成员单位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存在的问题,实地督查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入户走访及各部门对“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排査情况,将“回头看”和建立落实6个重点任务清单工作统筹推进,确保2020年6月底前自查出的所有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查找乡(镇、园区)和区直部门存在的盲目乐观、松劲懈怠、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工作滑坡等情况,督促严格落实“四不脱”要求,进一步压实各级责任,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6月底前所有问题全面解决,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

四、督战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20年3月,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20年3月至6月,围绕6项重点工作,建立工作台账,进行常态化督战,重大问题集中会商,适时开展集中专项督战,确保工作任务目标全部如期完成,排查出的问题全面销号清零。此阶段分四个节点:第一节点,3月份对各乡(镇、园区)脱贫成效提升计划和推进方案制定实施情况进行一次专项督战;对区直牵头部门就6个重点任务清单建立进展情进行一次专项督战;第二节点,4月份,重点对2019年国家、省、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一次专项督战;第三节点,5月份对乡(镇、园区)脱贫攻坚“回头看”、落实6个重点任务清单情况进行一次专项督战;第四节点,6月份对乡(镇、园区)和区直有关成员单位建立落实防贫长效机制情况进行一次专项督战。

第三阶段:2020年7月至12月。配合脱贫攻坚普査,开展常态化督查,针对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巩固脱贫成果,进行挂牌督战总结。

五、督战组织及要求

篇2

(一)持续精准发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针对没有国省级贫困村、以“插花式”贫困为主的实际情况,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狠抓工作落实,高质量完成了脱贫任务。2014年,按照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核、镇复核、市审定、“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的程序,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0611户22064人。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截至2020年11月,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超六有”脱贫标准已全面达标,实现了全部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6%降至0,贫困人口收入大幅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二)强化精准帮扶,推进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1.责任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力量。及时调整充实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市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并充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力量。二是健全攻坚机制。制定出台《市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市2020年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广脱贫领〔2020〕6号)等系列文件,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系统安排部署。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工作推进会、专题会等各类会议40余次,市委常委会研究脱贫攻坚工作12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8次,解决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整合市纪委监委、目标办等督查力量开展督查暗访10余次。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市目标考核,分值达到10分,实行扶贫业绩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升“三挂钩”,以考核的逗真碰硬倒逼脱贫工作的真抓实干。2.政策落实。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政策要求,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突出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社会兜底保障等政策落实落地,真正让贫困户共享扶贫政策、共得更多实惠,让贫困户真正成为脱贫攻坚参与者、受益者。3.工作落实。一是教育扶贫方面。落实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贫困户学龄段人口中,无因贫辍学学生。2020年春季学前教育减免保教费、义教“一补”、高中免学费、高中助学金、中职助学金、中职免学费、中职学生生活补助等项目共计向贫困户学生1463人次发放资助金74.99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028笔,发放贷款745.19万元;充分发挥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作用,基金规模增至1000万元,累计救助贫困学生2067人,发放救助金215.05万元。二是健康扶贫方面。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就医“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服务和“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政策,通过综合措施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卫生扶贫救助基金规模增至835万元,累计救助贫困户6147人,发放救助金242.37万元。三是住房安全有保障方面。2020年安排376.1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实施“五改三建”,其中改危90户、改厨261户、改厕96户、建厕239户、建路268户、建场22户,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和人居环境改善。四是有安全饮用水方面。全市行政村实现户户有安全饮水。五是有生活用电方面。全市行政村实现户户有生活用电。六是有广播电视方面。全市行政村实现电信和移动光纤、广播电视全覆盖。七是结对帮扶工作方面。压紧压实干部帮扶责任。选派了71名第一书记到村,安排6085名结对帮扶干部,全覆盖结对帮扶全市7455户贫困户,“一户一策”开展帮扶工作。大力开展帮扶干部培训,提升帮扶工作成效。各级领导带头上讲台作辅导、下基层作宣讲,通过以会代训、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镇(街道)和部门共举行各类培训90余次,参训人数1100余人次。

二、拓宽就业渠道,应对疫情影响

(一)拓宽内外就业渠道,支持农民工灵活就业。一是引导贫困户自主创业。对有创业意愿但缺乏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的贫困劳动力,积极组织参加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并落实相关创业政策。月湾村村民江贤俊通过参加创业培训,申请了创业担保贷款,创办了家庭农场,从只能勉强解决家庭温饱问题到最终实现脱贫摘帽。松林村村民肖邦军参加创业培训后,在家经营肉牛养殖,并申请了创业补贴,实现成功创业。二是巩固扶贫基地(车间)建设。全力建设就业扶贫基地(车间),促进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实现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发展。推行“1对1”上门服务方式,为5家扶贫基地兑现稳岗返还资金53.81万元,助力8家扶贫基地复工,力促贫困劳动力快速返岗和稳定就业,建立健全“企业+车间+贫困户”扶贫就业模式,累计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39人。鑫利达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刘小东就业的信息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二)搭建平等就业平台,强化服务和权益保障。一是强化就业兜底安置。加大农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对受疫情影响就业的贫困人口实行兜底安置,新增村级保洁、乡村道路维护农村公益性岗位498个。截至10月底,共计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1221个,安置贫困劳动力1221人,确保受疫情和洪涝灾害影响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二是精准推荐岗位到户。针对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和岗位需求进行摸排、整理,动态管理就业信息,利用市、镇、村三级平动,广泛筛选、收集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及时通过“微新”“为村”“鱼水情”等便民服务平台将招聘信息送到贫困户家门口,促进其实现就近就地就业。连山镇贫困户黄光书通过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成功应聘到连山镇果园村利寨砖厂。三是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结合贫困户实际需求及各镇产业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开展育婴、小龙虾特色烹饪、治安巡逻等符合贫困劳动力特点的实用性培训项目,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69人,并按规定为贫困户落实培训、发放培训生活补贴,帮助每一位有培训意愿的扶贫对象提高技能。

三、巩固脱贫成效,确保脱贫质量

(一)扎实开展问题清零。一是针对脱贫攻坚以来中、省反馈问题和“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问题、近期自查问题等3大类286个问题。严格按照“五定工作法”,开展清零工作。目前所有问题清零,并经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予以认定销号。二是抓好挂牌督战。安排24名县级领导牵头47个行业部门挂牌督战11个镇(街道),从10个市级行业部门抽调30名人员组成8个业务指导组开展巡回指导工作,目前已对挂牌督战发现的问题整改完毕。三是扎实开展全覆盖检查。再次对2019年国家、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以及问题清零行动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6月底,经市交叉检查组抽查,市在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均整改到位,脱贫监测户和随机抽取的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一超六有”方面均达标。(二)持续抓好动态管理。在动态调整工作方面。扎实开展2020年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历年脱贫对象“回头看”工作,组织开展信息数据比对,加强重点数据信息核实。截至10月底,因户籍迁入、婚入、新生儿等原因新增贫困人口100人,因户籍迁出、婚出、农转非、死亡等原因减少贫困人口663人,无新增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实现了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到位。(三)创新举措筑牢返贫防线。建立“防贫保”机制,利用各类捐赠资金62.7万元为非建档立卡农村低收入人口,建立防止贫困基金。探索从“精准扶贫”向“防止返贫”转变,建立精准防贫长效机制,主动控制贫困增量,从根本上消灭贫困问题,巩固脱贫成效。目前,已经成功为6户贫困户理赔“防贫保”。(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调查。一是做好普查保障工作。根据省、市要求,制定《市脱贫攻坚调查实施方案》,落实调查经费60.42万元。二是精心选派工作人员。选调131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有丰富扶贫经验的乡镇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组成11支交叉调查工作组、46个调查小组。三是扎实开展入户调查和数据审核。深入全市74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针对“一超六有”和政策享受情况进行认真调查。目前我市已完成7455户户表、187个村村表和县表上报,并通过了市脱贫普查办和省脱贫普查办的数据验收。通过调查结果表明,我市脱贫成效显著,贫困户“一超六有”已全面达标。

四、加强资金保障,推进项目建设

篇3

第一个“3”,即突出“三项”举措,高站位部署推进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把2019年作为“脱贫攻坚质量提升年”,将扶贫脱贫工作纳入区委“1368”工作计划和“2289”重点工程,出台了《区2019精准脱贫攻坚工程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脱贫攻坚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11个专项行动,大力提升全区脱贫工作质量。二是周密部署推进。今年以来,先后通过三级干部大会、区委常委(扩大)会、扶贫领导小组会、政府常务会、政府办公会、约谈会、擂台赛、调度会、过堂会、现场观摩会和业务培训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多次对扶贫脱贫工作进行安排、指导、督促、调度和推进,扶贫脱贫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三是加强机构建设。完善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双组长”制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年度脱贫攻坚计划,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切实强化了各级抓脱贫攻坚的责任意识。同时,结合全区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区扶贫部门的工作职责。投入170万元,给17个乡镇扶贫工作站安排办公场所、配齐办公设备,全面提升乡镇扶贫工作站的履职能力。

“4”,即打出“四张”特色牌,高标准抓实整改

为确保国家和省市扶贫考核、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等问题按时高标准整改到位,立足工作实际,打出了“四张”特色牌,即“一访二赛两查三行动”:

“一访”,即开展乡镇党委书记遍访贫困户活动。聚焦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区17个乡镇党委书记,集中一周时间,对363个村所有贫困户进行遍访,面对面了解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宣讲国家扶贫惠民政策,增进干群感情,使贫困群众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赛”,即每月举办政策落实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党委书记“擂台赛”。每月举办一次脱贫攻坚擂台赛,围绕中央和省市有关扶贫脱贫会议精神、“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就业扶贫、问题整改、贫困退出等内容,安排若干个政策落实部门主要负责人或乡镇党委书记进行擂台比武,通过公开亮相,形成了你追我赶、拼搏进取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夯实了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责任。

“两查”,即开展帮扶责任人之间和乡镇之间推磨互查活动。为确保帮扶活动实效,区通过召开动员会,制定并印发《关于在帮扶责任人之间开展推磨互查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在乡镇之间开展扶贫工作推磨互查的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帮扶责任人之间、乡镇之间推磨互查活动。一是帮扶责任人推磨互查。集中五天时间,由帮扶责任人派出单位带领本单位全体帮扶责任人,以推磨互查形式,深入被查单位和所帮扶村,按照每名帮扶责任人走访检查1-2户的形式,对全区1946个贫困户进行入户互查。重点围绕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帮扶情况、资料台帐和满意度等内容进行互查,并按照“谁查谁负责”的原则,分别填写《入户走访表》、《台帐资料检查清单》和《问题清单》并签字,对检查结果负责。二是乡镇之间推磨互查。由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带队组成检查组,带领本乡镇不少于6名熟悉扶贫业务干部,深入被查乡镇,采取“问、查、看、访”等方式(即:问乡村干部扶贫政策掌握情况、查扶贫站室建设和扶贫档案资料、看村“两室”建设和村庄环境卫生、访贫困群众对帮扶工作和帮扶责任人满意度),开展扶贫脱贫工作互查活动,做到村村到、户户到。

“三行动”,即:户容户貌整治行动。制定印发了《市区户容户貌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整治重点和实施步骤,组织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户容户貌整治行动,确保贫困户家中干净整洁、文明卫生。中秋节走访慰问集中行动。为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组织所有帮扶责任人于中秋节前,深入帮扶贫困户家中,宣讲政策、帮办实事、完善档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问题清零行动。以帮扶责任人所在部门为单位,针对上级考核、巡视、督查和审计等发现问题的整改清零情况,进行再次推磨互查,真正确保问题清零结果真实到位。

“5”,即坚持“五个突出”,高质量推进工作

(一)突出“产业扶贫”,让贫困群众有稳定收入来源

一是抓好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总投资4200余万元谋划实施了37个农业产业和7个股份合作扶贫项目,项目建成后,可使800余名贫困群众通过公益岗位和入股受益实现增收,人均年最低增收5200余元。二是抓好经营主体建设和服务培训。在全区17个乡镇建设了50多个产业扶贫示范点,带领贫困户创业和就业。组织农技人员入户发放产业扶贫政策明白纸,各农业区域站对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全部走访,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发展扶贫产业的积极性。累计开展集中培训22次,培训贫困户1789人次,发放资料6000余份。三是抓好惠农政策向产业扶贫倾斜。在刘营、刘汉2个乡镇实施了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对所有农户免费进行植保防治和玉米旋耕作业。结合作为优质粮主产区的实际情况,继续利用节水小麦项目和绿色高产高效项目,打造优质小麦示范基地,带动贫困群众节本增收。目前,全区有1292户贫困户种植了强筋小麦或节水小麦,138户贫困户从事蔬菜产业,63户贫困户从事养殖业,22户贫困户从事林果业,21户从事手工业,12户从事光伏产业,以点带面推进扶贫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推进旅游扶贫。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有27户贫困户以不同形式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惠及贫困人口110人,人均年增收1063元。五是加大电商扶贫。开展了10期电商知识培训,参加人员346人次。1人上岗魔豆妈妈物流“云客服”岗位,月增收1000元。11人在香环虎头鞋厂就业,月增收1600元。

(二)突出“就业扶贫”,让贫困群众有一技之长

一是扎实开展免费就业培训,提升就业技能。组织职中等3家定点培训机构深入全区各个乡镇,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引导性培训17期,共培训贫困劳动力531人次。二是积极组织劳务洽谈和走访跟踪服务,多途径帮扶就业。举办了“春风行动”大型劳务人才洽谈会和秋季招聘会等招聘活动,组织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70余人参加,发放企业用工手册和就业扶贫政策宣传资料3000余份。开展了进户“送岗位、送政策”行动,由乡村干部按月逐户走访贫困户,开展跟踪服务。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人社”、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形式,多渠道宣传就业扶贫政策和就业帮扶活动。三是夯实基础数据,动态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明确各乡镇人社服务所所长为本乡镇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责任人,定期入户开展跟踪服务,填报《省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全程跟踪服务卡》,按月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变化、就业需求、培训需求等情况录入省就业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落实“一人一卡”实名制管理台账数据库,动态掌握全区贫困劳动力的各项就业信息。四是积极推进“千企帮千户”志愿帮扶行动。通过制定方案、现场观摩、每月调度、督导检查等措施,全区共招募志愿帮扶企业1155家,帮助1153名贫困人员通过创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志愿企业通过修缮房屋、助学助医、慰问等形式,累计出资74.7万元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质量。

截至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中有2427人实现了就业并稳定增收,其中,区内就业1550人,区外就业877人。

(三)突出“两不愁三保障”,让贫困群众应享尽享得实惠

1、在健康扶贫上。一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全区17个乡镇卫生院均达到至少具备1名全科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标准,并配置X光机、生化分析仪、心电图等医疗设备;全区363个村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同时,在乡镇卫生院建立“国医堂”6个,其余卫生院均有中医服务专区。二是提升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水平。由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机构联合组建363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平均每村一个,已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服务率达到100%,并按时履约续约,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和指导。三是提升贫困患者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水平。对贫困人口罹患25种大病的,以区一院为定点医院,进行集中救治。截至目前,全区共集中救治贫困大病患者131人。四是提升贫困人口慢性病监测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对贫困人口中患有慢性病的,及时办理慢性病手册,让其在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享受门诊治疗和慢性病签约服务,共办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认定1631人。五是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所有公立医院全部设立了“一站式”即时结算窗口,报销比例均达到90%以上;累计有5895人次贫困群众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普惠率达100%。六是提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成效。组织各级医疗机构在显眼位置通过展牌展板、墙体标语、电子屏等载体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各乡镇卫生院每月进村入户宣讲健康扶贫政策;为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制作张贴了《健康扶贫政策一览表》,提高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

2、在教育扶贫上。一是聚焦控辍保学,建立劝返机制。把每年3月、9月作为重点监测时段,实行网格化管理,对未按期返校学生及时开展劝返工作。二是加快项目建设,促进均衡发展。投资4600余万元,对12所薄弱学校进行改造;投资约500万元,对5所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改造;投资470余万元,启动建设了3所公办幼儿园。三是实施营养改善,增强学生体质。制定了《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组织,通过会议调度和现场观摩,9月1日,全区245所农村小学的76000余名在校学生顺利吃上“营养餐”。四是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建立健全了教师补充长效机制。2019年9月份向农村薄弱地区中小学下派32名优秀支教教师,目前已全部到岗任教。五是加快特色发展,提升中职教育。对区实验中学进行了改建,加快其优质特色发展。依托职教中心,开展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目前,已培训1320人。六是严格落实政策,扎实开展资助。以“学段全覆盖、对象无遗漏、结果全告知”为目标,确保学前教育(一年幼儿减免保教费和部分餐费)、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书本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小学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和普通高中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三免一助”(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科书费和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全覆盖。2019年春秋两季,全区共资助建档立卡学生2688名(学前201名、小学1117名、初中969名、高中271名、中职130名),发放资金159万余元;普通高中“三免”137人,免除资金37.94万元;中职“两免”152人,免除资金6.08万元。落实雨露计划政策157人、23.55万元。目前,各项资金已按时、足额、全部发放到了学生手中,有效减轻了贫困学生家庭负担。

3、在安全住房上,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精准确定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二是强化住建、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对接,对申请危房改造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贫困身份进行确认。三是派出专业人员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其唯一住房危险程度达到C级的,对房屋进行修缮加固;危险程度达到D级的,对房屋进行原址翻建。四是严格执行农户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区级审批的补助对象认定程序,规范补助对象的审核审批。截至目前,2019-2020年度全区危房改造任务117户全面完成,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C级7户、D级4户),并按照C级户均补助7000元、D级户均补助21000元的标准全部补助到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率达到100%。

4、在安全饮水上。一是水质检测。对全区17个乡镇363个行政村全部抽取水样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是全面落实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明确并公示运行管理责任人、供水服务电话。健全完善了区级运行管理办法,严格水质保障,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举办农村饮水安全评估培训,重点对饮水安全扶贫政策、评价方法等方面开展集中培训。同时,在每个行政村显眼位置张贴饮水安全公示牌,将负责人姓名电话和水利局监督电话信息公示于众,确保贫困群众饮用水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均达标。

(四)突出“帮扶扶持”,凝聚强大扶贫工作合力

一是扎实开展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坚持由区级领导牵头,全区1946名帮扶干部认真落实“一帮一”帮扶责任,坚持“三日一网”(每月一个走贫日、两个月一个交流日、每季度一个恳谈日,全区一个扶贫心愿网)机制,扎实开展入户帮扶活动。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组织召开了全区扶贫干部培训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参训人员3000余名,各级扶贫干部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国家考核等问题整改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帮扶责任人之间、乡镇之间推磨互查活动和“扶贫月、户户行”、中秋贫困户慰问访谈等活动,使结对帮扶活动更加扎实有效。二是金融信贷扶持。通过成立组织,制定工作方案,加强政策宣传,强化风险防控等措施,由区级财政拿出200万元,支持金融扶贫扎实开展,其中,195万元作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5万元作为贴息资金。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32万元,用于支持40个贫困户通过发展养殖、种植、手加工等产业实现增收。三是精准防贫救助。通过招投标,与太平洋财险签订协议,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由区财政拿出360万元作为防贫保险金,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为全区10%左右的农村人口购买保险(全区农村人口72万人)。针对“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低收入户”两类人员,动态监测、及时预警,开展精准防贫救助。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实施防贫救助258人,支付防贫保险金190.75万元,人均获取防贫救助资金达7300余元(其中,曲陌乡西旧寨村的非贫低收入户贾焱锴救助金额最多,其因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住院花费587515.31元,自费268010.1元,通过精准防贫救助,为其支付防贫保险金181209.09元),真正从源头筑起贫困发生的“截流闸”和“拦水坝”。同时,对已救助人员明确专人结对帮扶,落实后续帮扶措施,确保防贫效果巩固不反弹。四是低保兜底保障。按照《关于推进农村特困群体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民〔2019〕19号)要求,对全区分类施保,集中时间推进低保兜底保障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开展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工作,全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享受低保政策2657人,人均每月领取低保金227元。享受特困供养政策32人,每人每年领取特困供养保障金6600元。

(五)突出“基础提升”,大力推进路网电网建设

1、提升公路建设质量。借助政府代建购买服务的历史机遇,实施了农村路网改造工程(一期工程)项目。共包括140条路段,总里程190.85公里,涉及16个乡镇,总投资约3亿元。相继完成洺李线、永河线、107国道、永峰线整修和赵辛线改建项目。总投资4.12亿元的旅发大会道路整修、绿化提升工程全面完工。目前,营运客车共284辆,行政建制村通车率达到100%。建成充电桩35个,候车亭、招呼牌58个,四级站、公交枢纽和客运站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19年底客运站投入使用。

2、开展农村电网建设攻坚。总投资9110.15万元,完成单体工程160个,涉及180余村;完成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22.82公里,0.4千伏线路191.81公里;新建配变284台,新增容量56.8兆伏安,实现了户均容量2.09千伏安。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生活用电问题,改善全区困难群众生活用电环境,实现了17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用电保障100%。

第二个“3”,即强化“三项”保障,高水平确保实效

1、资金保障。明确规定资金投入“两优先一增加”,今年全区总投入专项资金4535万元,其中多方筹集区级扶贫专项配套资金2300万元,比上年度增加6.7%,达到并超过2019年省定扶贫资金投入目标数额2260万元,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2、机制保障。一是调度机制。建立了调度过堂机制,区级领导干部到分包乡镇对帮扶干部和村支部书记进行调度“过堂”。坚持定期举行脱贫攻坚“擂台赛”,切实增强了各级干部扶贫工作责任感。二是帮扶机制。全区1946名帮扶干部每月走访慰问雷打不动,有事帮忙、无事慰问,解决问题,联络感情,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帮扶网络,凝聚了强大工作合力。三是督导机制。将扶贫脱贫作为全区重点工作大督查首要工作任务,区大督查办联合区纠“”办和区委政府督查室,不定期深入各乡镇、区直各部门进行跟踪问效,及时发现问题,交办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良性督查机制。

3、纪律保障。针对全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通过开展作风纪律大整顿大提升和乡村干部作风大整顿行动,进一步深化全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对在扶贫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该通报的通报、该调整的调整,扶贫领域干部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三个“3”,就是“三个效果”:

一是扶贫脱贫工作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区达到脱贫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1938户7515人,圆满完成年度脱贫任务,占贫困人口总数的99.6%。中国农网、经济日报、长城网、《扶贫杂志》等媒体分别刊发《区产业扶贫新路径:“互联网+共享农业”》《区分类施策,精准扶贫》《多措并举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和《市区“四个突出”抓实脱贫攻坚》等信息,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报道。12月2日,省委副书记赵一德在调研指导工作时,对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干部“一帮一”、“千企帮千户”、产业扶贫、帮扶“连心牌”等给予高度赞赏。9月12日,市委副书记薛永纯对扶贫工作进行视察指导,给予充分肯定。

篇4

近期以来,太阳岭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做好“对标补短”工作,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扎实做好普查后续工作,比对完善数据信息,坚持“对上对标政策标准横向比对数据信息、对下核实帮扶效果”原则,及时反馈各类问题,扎实开展核查、处置和补正,确保全镇脱贫攻坚数据信息精准、一致。持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加产业收入在贫困群众家庭收入中的占比。建立消费扶贫工作机制,切实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增加群众收入。建立稳岗就业工作机制,全面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台账,确保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稳定实现就近就业或外出务工就业。

提升数据信息质量。用好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定期向各站办所推送建档立卡户基础数据,常态化核实站办所、镇、村及帮扶责任人之间数据信息互通,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逻辑性、一致性,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发现的数据信息疑似问题,由“四支队伍”统一收集汇总,建立台账,镇扶贫办安排专人审核,及时在扶贫信息系统中补正完善,确保账实相符。

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精准落实好《太阳岭镇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扎实做好稳定增收带贫益贫机、资金资产运营管理、基础设施管护运营、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等长效机制建设“回头看”,确保所有长效机制可操作性、能落地、见实效。抓实抓细各项防灾救灾措施,加强对受灾贫困群众的救助和帮扶,有效防止因灾致贫返贫。

强化驻村管理,狠抓问题整改。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严格稳定扶贫工作队伍,强化基层帮扶力量。抽调参与脱贫攻坚普查的“四支队伍”干部要及时返回工作岗位,立即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结合市督查暗访组反馈等各类发现问题整改,进一步强化措施,夯实责任,加快整改进度,确保在脱贫攻坚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前前全部整改到位。“对标补短”工作专班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反馈通报,确保所有既定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镇纪委、党政办进一步加强“四支队伍”监督管理,对不履职、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严肃处理。

篇5

(一)医疗保障方面

1.医疗保险缴费过度保障。2019年12月26日,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提出:2020年度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除民政补助130元外,市财政出资按每人100元补助,个人缴费60元。入户走访发现,市贫困人口2020年个人缴费60元,低于个人缴费160元的政策要求。

整改措施:组织人员入户宣讲政策,逐步引导和动员广大贫困群众按要求缴纳保费。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前

(二)饮水安全方面

2.水房运营管护制度建设施行迟缓。调研组实地查看水房32座,投入运行时间从4个月到1年多不等,绝大多数没有实现运营管护制度上墙,且缺少冲洗和反冲洗、消杀记录,管理人员也未办理健康证,与安全供水要求还有差距。

整改措施:,开展问题排查不落一村不落一户发现问题登记造册,逐一研究落实整改措施。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三)产业发展方面

3.光伏收益未及时发放。市金诺尔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于2020年3月23日收到光伏补贴92.76万元,因尚未收到上级《光伏扶贫补贴目录项目明细表》,截止调研时该收益尚未发放至村镇。

整改措施开展问题排查,督促各村社区光伏收益及时发放,问题快速整改。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4.“滴灌”资金存在风险。市扶贫办将省级未脱贫人口补助资金、市本级配套扶贫资金和社会捐助款合计44万元注入到市春天粮米加工厂,企业对该资金尚未采取必要的担保措施。

整改措施:开展排查项目资金投入,确保扶贫资金安全。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四)“一人一策”方面

5.有的“一人一策”措施不实。比如王奔镇宝山村贫困户王俊博正在读初中,东明镇东胜村贫困户黄艳超的儿子黄旭正在一中以社会青年身份复读高三,但两人的帮扶措施中均有“雨露计划”。再如茂林镇三林村贫困户曹天艺身体健康(17岁),却把提高用药报销比例作为帮扶措施之一。

整改措施:开展排查根据贫户实际情况,制定“一人一策”,明确2020年具体帮扶计划,开展全面“回头看”,逐户调研落实的帮扶措施是否符合实际,确保其脱贫稳定。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6.对监测户、边缘户排查有疏漏。比如,随机走访茂林镇三林村非贫困户陈玉财(1户2人),初步核算该户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而且陈玉财患病花费较高,但既没有将该户识别为贫困户予以帮扶,也没有纳入边缘户进行跟踪监测。

整改措施:镇组织人员入户开展排查,对符合边缘户管理的人员全面纳入,开展动态监测,落实保障政策,确保其稳定增收不致贫。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二、调研现场指导问题及整改措施

1.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卫生室报销有每次报销15元上限。经查询,有的村医承认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卫生室报销设有每次报销15元的上限;经查看购药报销记录,服先镇双喜村贫困户赵家财于2020年3月15日在卫生室买药,可报销金额40.74元,同村贫困户王云于2020年3月18日在卫生室买药,可报销金额40.64元,茂林镇农林村贫困户张福民于2020年3月17日在卫生室买药,可报销金额33.63元,3户实际报销额均为设定的上限额15元。

整改措施:一是组织人员对2020年1月1日以来所有在村卫生室报销的贫困患者逐一进行了排查,做到发现问题即知即改。二是将涉及限额患者报销情况重新冲正,严格按照政策报销。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2.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与实际建设项目有出入。《市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9-2020年)》存在2019年1月和12月两个版本,且两个版本中2019年拟建项目大部分只有计划但未实施,而2019年实际建设的4个项目均不在规划中。

整改措施:开展排查2019年-2020年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3.扶贫小额信贷户贷率较低。截止2019年底,市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049笔2153.65万元,户贷率5.1%(当年新增1.3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市新增扶贫小额信贷115笔255.4万元,户贷率5.26%,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整改措施:组织人员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进村、入户多种方式开展扶贫小额贷款政策的宣传及引导,努力提高乡村干部和贫困户对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知晓度。二是针对且凡是有劳动能力、有合适的生产项目、有一定的还款能力,符合扶贫小额信贷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愿申请贷款的,全力支持生产资金需求。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4.有的“一人一策”措施针对性不强。比如茂林镇大桂花村贫困户辛雅琴与女儿刘秋月1户2人,2019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2152元,未针对辛雅琴有劳动能力、刘秋月为在读学生的特点分别制定针对性措施,仅是简单地采取民政临时救助、安排公益岗两项措施。

整改措施:开展排查根据贫户实际情况,制定“一人一策”,明确2020年具体帮扶计划,开展全面“回头看”,逐户调研落实的帮扶措施是否符合实际,确保其脱贫稳定。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三、下步计划

1、全面压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引导和带动各方力量合力攻坚。持续推进双组长负责制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脱贫攻坚工作,压实干部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篇6

一、扶贫专项方面

作为扶贫专项部门之一,全局牵头负责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加强与省自然资源厅、州自然资源局对接,积极争取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因达不到申报标准,2020年省、州级农村土地整治扶贫项目不涉及市。

二、相关业务方面

(一)开发地质灾害监测公益性岗位。我市属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域,通过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专职监测。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公益岗位xx个,助力贫困人口增收。责任领导:局长分管领导:副局长责任股室:地质环境股工作时限:2020年

(二)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我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分批实施。经与州自然资源局对接,未向市分解目标任务,全局继续做好剩余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力争全面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三、驻村帮扶方面

(一)“三个一”方面。全局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新镇村和村农牧民群众。一是利用村和村的区位优势明显,继续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帮扶措施;二是按照“一超六有”标准,结合贫困户实际,持续做好贫困户帮扶工作,并积极帮助非贫困户出主意、想办法、谋发展,使帮扶工作更均衡。责任领导:局长分管领导:副局长责任股室:帮扶责任人工作时限:2020年

篇7

【正文】

关于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问题摸排整改工作的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切实巩固拓展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根据《关于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问题摸排整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我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整改工作,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担当、夯实责任。我镇多次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整改工作调度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整改工作作为当前的核心任务来狠抓落实,明确各级责任分工,要求包村领导干部将责任传达到位,压实各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和帮扶干部责任,将压力传导到每一位干部。

二、加大督导力度。镇纪委不定期对该项工作进行督导,抓牢抓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整改工作;严肃挂点帮扶纪律,狠抓作风,对未按规定履行请销假手续,擅自离岗的驻村成员予以严肃查处问责,确保排查整改工作成效。

篇8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精准扶贫,是在农村扶贫开发中实施精确识别、联动帮扶、分类管理、动态考核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的扶贫、治贫方式[1]。当前,医疗卫生单位如何在国家精准扶贫大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是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将扶贫开发引入“医疗扶贫”服务领域,必将会为扶贫工作发挥极其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而“防病”工作就是医疗扶贫工作的源头,是医疗扶贫的重中之重。

1 开展“防病”主要措施

1.1 提高民众防病意识

通过有序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提升民众的卫生保健意识,改变民众固有的被动防病模式,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防病中来。目前,随着社会竞争加剧,环境变化、生活节奏、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的健康问题明显增多。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卫生疾病等慢性疾病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健康知识普及有待进一步加强。据某市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成年居民中自报高血压的发病率为22%,人群总体吸烟率为23.90%,饮酒率为22.73%。55.10%的吸烟者明确表示不想戒烟,仅有24.84%的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因此,应注重培养和强化居民的健康信念和行为转化,加强对中老年人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的普及和加大对中青年人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的教育、宣传[2]。有研究表明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的首要目标为“丰富业余生活”,“保健养生教育”为兴趣之首[3]。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防病常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讲解,将防病理念渗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中,增强群众健康保健的预防意识,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4]。

1.2 建立健康管理中心全覆盖

转变体检中心职能,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将城镇居民健康档案标准化的基础上,完善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监测、风险评估与分析、危险因素干预和健康促进等功能服务,从而真正体现健康体检在控制疾病危险因素中的功能作用。有研究表明,血脂异常、脂肪肝、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均与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同时高危人群趋于年轻化,应因地制宜,发展精细化、个性化健康体检后续延伸服务业务, 创建健康服务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

1.3 保障基层防病工作资源配置

政府部门应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补助政策,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防病工作的财政资金投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保障政府指定的卫生防治等公共服务经费,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对防病工作投入的积极性。科学合理的调配资金保障该项工作的健康发展,不断强化和完善基层卫生机构职能作用,全面促进防病工作的落实。

1.4 全面推行智慧健康医疗

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推行智慧健康医疗,建设区域内人口健康信息化服务管理新体系。数字化医院信息集成需要融合多种智能设备医疗信息,提供面向区域医疗及用户的专业化医疗服务。智慧医疗的核心目标是使得每一个用户享受到协同的、协调的、智能化的医疗服务,围绕这一目标将形成一个以患者为中心、价值为基础的医疗产业链。围绕这一目标构建统一的人口健康专网、健康医疗云和市民诊疗一卡通平台,搭建统一规范的卫生信息交换共享体系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成全员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和电子病历数据库,解决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孤岛和条块分割问题,实现医疗卫生系统条块结合、区域间互联互通,实现跨地区、跨专业的融合。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实现优化流程、互联共享、方便就医;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便民惠民。通过智慧医院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技术等手段,提高疾病防控能力,开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管理,建立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网络,完善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等协作机制,提供现代高科技诊疗技术和便民服务与关怀,实现惠民、惠医、惠政、惠业的智慧健康医疗总目标。

2 做好人才队伍补给工作

“人才难引进,人才留不住。”一直以来都是制约“防病”工作的重要问题。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整体业务素质偏低,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1通过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生活质量,缩小医疗领域待遇两级分化问题,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将医务人员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采取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等多种手段留住人才。

2.2 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培训力度。在新进上岗人员培训、在岗人员定期培训、业务骨干定期进修、在职学习深造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措施,把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不断加大对乡村两级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使他们获得充足的教育机会。逐步实现卫生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和学历层次大幅提高的目标。

“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既能极大限度的降低疾病的发生频率,又能从很大程度上节约国家有限的医疗资源,树立正确的“防病”意识,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铺就医疗扶贫的新思路,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在构筑起诊疗疾病的钢铁长城、完善医保救助服务的桥梁体系之时,落实好“防病”工作将给“医疗扶贫”铺就一条崭新“丝路”!

参考文献

[1]李{.论精准扶贫的理论意涵、实践经验与路径优化――基于对广东省和湖北恩施的调查比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8):810-811.

[2] 李贝,张屹立,洪伊敏,等.广州市居民卫生防病知识知晓与健康行为养成现况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15(12):2027-2031.

[3]淑萍,马龙,吕琴.乌鲁木齐市居民社区教育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6): 57-60.

[4]杨华.分析如何把"治未病"理念融入到健康教育[J].中国卫生产业,2015(08): 174-175.

篇9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以点带面的科技扶贫总体布局和县乡联动、精准发力的工作方法,以提升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和全面小康为目标,坚持县抓落实、工作到村、帮扶到户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攻坚责任,加大工作推进落实力度,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二、 主要目标

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新建6家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立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研发中心、星创天地等科技平台。选派“三区”科技特派员15 名,本地科技特派员 30名以上(其中贫困村继续保持全覆盖)。继续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培训。以科技助力产业发展, 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提升科技在脱贫防贫工作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中的支撑能力,确保完成全县科技扶贫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 重点任务

(一)重点开展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帮扶

立足于贫困村主导产业需求,发展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服务。计划今年新增选本地科技特派员30名,总数超过200人,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保持贫困村全覆盖。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二)加强科技扶贫服务平台建设

加大调研力度,积极摸底培育,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培育库,成熟一个创建一个。在乡镇建设高质量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科技专家大院,将科技要素送到农村。在开发区,培育和发展技术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着工业园区一些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投产,力争今年新增高企11家,3年内即到2022年底,我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50家。联动形成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提升特色产业技术支撑

以全县80个贫困村和山库区为重点,围绕茶叶、油茶、中药材、优质粮油等优势特色产业,突出项目带动,实施以优良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为主要内容的科技项目。同时,继续推进产学研合作,注重乡土人才的培养,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出一支人才队伍,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保障,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业提质增效。

(四)实施重点人群帮扶工作

继续保持原有的扶贫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实现已脱贫人口的持续稳定脱贫。要结合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清单,及时分析掌握帮扶村贫困户、边缘户等重点贫困群众需求,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对有劳动能力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开展科技培训,提升就业本领。对本县特色扶贫产业、工厂、车间等进行重点帮扶,采取主动上门与网络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协助产业扶贫。

(五)促进成熟科技成果在我县落地转化

鼓励本地企业积极对接长三角经济带及我省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以提升我县茶叶、油茶、水生蔬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资源,以及农业智能设备等发展水平为重点,熟化转化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化应用前景好、经济生态效益高的农业科技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篇10

一、成果丰硕,**年全县农业农村和旅游工作成绩喜人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围绕“主攻项目、决战四区,差异发展、打造强县”发展战略,着力富民产业、美丽乡村、扶贫攻坚、改革创新、基础建设,全县农业农村和旅游工作呈现提速升级的良好态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1.57亿元、增长4.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63元、增长10.8%,接待国内外游客71.2万人次、增长23%,完成旅游收入9880万元、增长25%。主要有六大新亮点:

一是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总产达7.5亿斤。富民产业规模壮大,新增井冈蜜柚1.43万亩、竹木花卉2.3万亩;烟叶种植面积达5.95万亩,连续四年全省第一;龙脑樟、黄栀子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安福米猪”提纯保种选育进展顺利。加快推进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拓展了示范园旅游功能,被评为全市“十佳乡村旅游点”,初步形成了一条集旅游观光、鲜果采摘为一体的农业休闲观光产业带,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二是农业农村改革激发新活力。国有林场改革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充分肯定。农村土地确权基本完成,发放证书4.6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创新,新增土地流转3.2万亩,新增专业合作社86家、家庭农场187家、专业大户206户。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稳步推进,3个乡镇综合执法局挂牌运行。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农村“三资”管理日趋规范,阳光农廉网上线运行,林地用途管制“一张图”编制完成。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呈现新亮点。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同步推进,推进了9个中心村和11个烟草援建点建设,完成了45个一般村点建设,进行了陈年垃圾集中清理整治和乡镇垃圾填埋场建设,全县1000余个组初步建立健全了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机制。完善提升了镇村联动和示范带建设,打造了平都镇李家村张家山、寮塘乡岗口村塘下等一批精品示范点,2个村庄入围“江西百个最具乡愁村庄”。投入资金1.2亿元完成营造林36.4万亩,建成风景林示范点11个、营造林示范点8个,蒙岗岭公园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实现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双增长,荣获全市森林质量提升优秀县。开展了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枫田镇车田村被命名为省级水生态文明村,水库水质治理稳步推进,水库水质明显改善,**年荣获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养优秀县。

四是精准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争取上级扶贫资金3364.54万元,比上年增长26%;县财政统筹扶贫资金5000万元,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000万元。建立了单位挂点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的精准扶贫机制,32个县直单位、760名党员干部参与精准扶贫,派驻“第一书记”31名,实现所有贫困村全覆盖。挂点帮扶、结对帮扶取得了明显成效,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4634户,搬迁移民1600人,帮扶6800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展井冈蜜柚等富民产业,资助13331名农村五保、低保对象参加新农合,全年减贫744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6.7%。

五是农业基础设施获得新提升。建设高标准农田5.4万亩,获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先进县,完成了2条中小河流治理、2个五河治理防洪工程、1处重点山洪沟治理、38座山塘整治、4座小水电改造和2座电站电气化建设,启动了白门洲等6座小(1)型水库除险加固、谷口灌区续建及节水改造工程,解决农村安全饮水4.5万人。气象水文预测预报预警体系不断完善,林火监控系统实现重点区域基本覆盖,防汛抗旱队伍、森林防火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防汛、防火、防疫工作扎实到位,荣获全省森林防火优胜单位,县专业森林消防队获得全省先进。

六是旅游发展目标实现新拓展。积极融入赣西旅游圈,实施“决战景区”战略,加快了武功山景区和乡村旅游发展,武功山三天门索道建成并投入运营,羊狮慕景区开发和索道建设加快推进,武功山游客服务中心正式启动,羊狮慕景区获批为第六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拓展农业旅游功能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重点,围绕提升美丽乡村的旅游功能,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点。

**年农业农村和旅游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全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圆满收官划上了句号。“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历史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五年,也是我县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旅游投入最多的五年,全县上下坚持“四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坚持工业化的理念、项目化的手段抓农业和旅游,全县农业农村和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站上新起点。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努力、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奋勇争先的结果。在此,我谨向为“三农”和旅游工作贡献智慧、付出辛劳的各级领导、广大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农业仍然是我县“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且制约农业农村和旅游发展的不利因素还很多:一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县还有2万余人未脱贫,部分贫困群众脱贫成效不明显;二是农业水平化还不高,特色产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数量少;三是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持续增收压力较大,农村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四是旅游投入还不足,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不高。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鼓劲加压,全面落实今年农业农村和旅游工作任务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谋划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和旅游工作,对“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十分关键。我们要深刻领会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农民增收脱贫,加大富民产业、绿色品牌和旅游基础建设力度,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限期脱贫”为使命,全力以赴抓好脱贫攻坚。按照“核定对象、因户施策、责任帮扶、限期脱帽”的要求,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年内减贫7500人,6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一要精准识别和分类。前段时间,围绕精准识别市县开展了“四项专项”检查,发现我县的扶贫对象不够精准、扶贫对象数据信息不够准确等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下一步,我们要在前阶段比对和筛查的基础上,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过筛过点的办法,进村入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全面核查识别,实行再确认,再核实。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剔除”,对应纳入而未纳入的贫困户按识别程序及时增补,坚决杜绝“五类对象”的出现,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同时,做到精准分类,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条件,进行精准分类,设立“黄、红、蓝”户,为分户施策打下基础,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二要精准发力。坚决落实好精准扶贫政策文件,突出打好产业扶贫、安居扶贫、保障扶贫三大扶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方面,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动员组织和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户,大力发展我县的农林主导产业,通过入股或收入保障性合同等方式,把有意愿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结成利益联结体,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同时,对没能参加或没有参加条件的贫困户,依据贫困户的不同产业发展意愿,结合贫困户自身条件,因户、因人施策,制订各自的产业发展计划或者入股分红办法,做好帮扶工作,确保该部分贫困户收入不断增长。要做好产业扶贫各项服务工作,通过培训提升贫困户的致富本领、增进贫困户的自生脱贫动力。通过产业扶贫,建立起贫困户增收脱贫的长效机制。安居扶贫方面,要积极整合移民搬迁、美丽乡村、“空心村”整治等项目,大力推进安居扶贫工程,年内力争完成移民搬迁589人,实施土坯房改造270户。“凡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群众全部实施搬迁扶贫,对无力改建房的绝对贫困户,实行免费改造或“交钥匙”,让绝对贫困户住有所居。保障扶贫方面,对蓝卡户实行兜底保障,在最大限度内叠加政策,确保特困群众有尊严地生活。要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大病救助以及就学保障政策,落实政府保障和户均一亩柚“双保险”兜底脱贫。与此同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等脱贫举措,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解决好“如何扶到位”的问题。

三要精准帮扶。继续强化县直单位驻村帮扶和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机制,确保贫困村定点扶贫全覆盖,贫困对象结对帮扶全覆盖。帮扶工作组及结对帮扶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经常深入贫困群众家中解决实际困难,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强其脱贫信心,落实好“扶贫责任”的问题。要加强宣传教育,解决扶贫先扶“志”的问题,千万不能走入“政府干、群众看”的误区,必须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二)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全力以赴抓好现代农业。坚持以富民产业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主动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

第一,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围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做强井冈蜜柚产业规模,深入实施井冈蜜柚“百千万”和“千村万户”老乡工程,以横龙、严田等乡镇为重点,抓好严田镇青桥村蜜柚育苗基地建设,提升横龙镇石溪、严田镇邵家等示范基地,新增井冈蜜柚0.75万亩,落实老乡工程6000户。着力提升烟叶产业水平,以寮塘、严田、洋溪、竹江、洲湖、甘洛、洋门等12个乡镇为重点,强化田间管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努力实现烟叶生产提质增效。巩固发展粮食、油菜、有机蔬菜、高产油茶、竹木花卉等传统产业,力争粮食、油菜播面稳定在82.7万亩、11.4万亩以上,努力使这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培植新兴产业,新增高产油茶1万亩、龙脑樟0.5万亩、安福甜茶0.5万亩、黄栀子0.1万亩。

第二,强力推进示范园建设。今年,要加快提质扩园建设步伐,完善园区路网、水系等基础设施,重点在良种良法、农民培训、产业升级、多元投入上下功夫,拓展农业功能,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确保核心区面积达到3200亩以上。要积极引进2家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入驻示范园,推动资金、技术、人才向示范园集聚,逐步扩大示范园辐射范围,提高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积极促进“接二连三”。要强化农业招商力度,全力组织对外招商,积极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销,力争年内至少引进1个亿元以上项目。要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扶持建设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和农业服务网络,新建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5家以上。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加快培育一批特色化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农业观光采摘园,精心打造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在加快深圳前海八实万运营基地建设同时,选择1-2个农产品和5-10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试点,努力打造1-2个农产品电商示范点。

(三)以“中心村”为抓手,全力以赴抓好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五美”标准和“八不八多”、“农民上坡”等理念,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进一步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第一,精心打造示范工程。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工作思路,重点抓中心村建设,巩固和提升美丽乡村示范带档次。一方面,要在巩固原有通道示范带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镇村联动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承载能力,精心打造高速连接线至武功山精品示范带。另一方面,加快中心村和一般村点建设,今年要全面完成9个中心村整村改造任务,认真抓好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栏、改塘、改沟和电力、广电、电信等“七改三网”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及耕地保护,结合空心村、土坯房改造,着力推进一般村点建设。其次,要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人的新农村”,传承和弘扬优秀庐陵文化、祠堂文化、乡贤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强化休闲场所、文化卫生、社区服务管理等设施配套,着力打造一批注重文化传承,体现生态理念的精品示范点。

第二,全面提升清洁工程。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探索建立管用可行的村庄垃圾清运、处理、保洁长效机制。抓设施。强化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完成2座垃圾压缩转运站、9个中心村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建设,确保洲湖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年内每个乡镇都要建设1处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个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强管理。按照“管干分离、养事不养人”的原则,每个乡镇均要组建一支稳定的保洁队伍。要强化日常监管,对所有保洁员实行“四定两挂钩”,即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定时清理,与工资待遇挂钩,与长效聘任挂钩。要积极探索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形成农村垃圾治理新常态。营氛围。深入开展“农村星级清洁户”等各类评比活动,积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生活习惯、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到户,营造“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氛围。年底前,要确保70%以上的乡镇、村庄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实现“六个有”和“六个基本没有”目标。

第三,深入推进生态工程。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生态至上理念,以治山、理水、防污为重点,全面实施生态建养。治山,就是重点抓好天然林保护、低产低效林改造,确保完成造林绿化6万亩。全面实施林地用途“一张图”管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空间管制。加强林地和自然区保护,积极探索发展碳汇交易,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理水,就是重点实施县乡村三级“河长制”,抓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加强河流和水库管理,坚决清理肥水养殖,持续巩固提升水质治理成果,强化泸水河跨界断面及社上水库、东谷水库等重点水域的水质水环境监测,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河流及大中型水库全部达标,小二型水库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防污,就是重点落实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三区”规划,抓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扎实推进农业“四控一减”提质增效行动,全面推广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四)以“激活动力”为目标,全力以赴抓好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要创新农业经营体系。重点抓好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交易平台建设,围绕富民产业发展、土地综合效益提升,引导群众推进土地适度流转。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培育,力争新增家庭农场50个、农民合作社3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积极创建1—2个精品示范社、10家精品示范家庭农场,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二要大力推进涉农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做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积极推进林地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行农机社会化服务改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水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三要加快实施扩权强镇。在巩固试点成果的基础上,紧扣“三个二”目标,重点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宜居宜业上下功夫,强化简政削权、政策扶持、强基固本,把试点镇建成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执法局作用,依法行使城管环卫、建设规划、劳动保障等领域的行政审批许可和处罚权。

(五)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全力以赴抓好基础设施。要补齐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这一“短板”,巩固提升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重点抓好高标准农田规划修编和“上图入库”,统筹抓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渠系、田间道路和防护林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新建高标准农田3.8万亩。扎实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县城防洪工程、竹江乡防洪工程和白门洲等6座水库除险加固,尽快启动洲湖镇神口水库建设。巩固提升已建农饮工程,保障农村群众安全饮水需求。加快山庄、赤谷、枫田、竹江、金田、泰山等6个乡镇的小农水项目建设,完成谷口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确保水库水源灌溉到田。

二是强化农业安全保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3个以上,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抓好气象、水文预警系统和信息平台建设,优化防汛抗旱调度方案和预案,加强防汛抗旱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防汛抗旱能力;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责任体系、预防体系、扑救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森林防火能力;认真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强农林作物病虫害防治,切实提高动植物病虫害防疫能力,确保农林生产安全。

三是提升农业服务水平。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摸清安福“三农”家底。加强农技推广,加大井冈蜜柚、绿色蔬菜等农作物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力争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6%,强化机耕、机播、机收、机防公益。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完善金融扶持政策,扩大“财政惠农信贷通”、“金穗油茶贷”等信贷产品的放贷范围和总量,引导信贷资金重点投向富民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业保险,落实保险政策,增加保险品种,扩大覆盖面,提高风险保障水平。

(六)以“旅游兴县”为目标,全力以赴抓好武功山和乡村旅游景点建设。要立足大武功山旅游发展战略,发挥武功山旅游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一要加速武功山景区建设。策应全市“三山一江一城”旅游发展,启动武功山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金顶、箕峰景区服务设施,加快推进武功山游客服务中心、羊狮慕索道等建设,启动羊狮慕景区二期(金牌山景区)和南大门片区建设,开发水系瀑布景观,确保羊狮慕景区上半年全面对外开放。尽快启动安下至文家公路改建,加快推动文家片区道路、商业街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抓好泰山乡铜溪村旧村改造。配合省里做好赣西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和旅游资源的整合工作,促进武功山全面融入全省“大武功旅游”,实现资源共享。

二要加力乡村旅游发展。依托武功山景区,完善乡村旅游规划,继续推进高速连接线至武功山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打造一批生态养老、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古村民居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每个乡镇打造1个乡村旅游特色精品点,全县新增4A级乡村旅游点2个,完成21座旅游厕所建设,形成山上山下全域联动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全力争创全省旅游发展“十佳县”。

借此机会,我再简要强调一下当前农业农村几项重点工作。

一要抓好春季农业生产。要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做好农田水利工程扫尾工作,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农资供应,保障农民利益。要加强天气预测预判,及时农情信息。同时,抓紧完成农村土地确权扫尾工作,做好资料整理和总结验收。

二要做好防大讯准备。要树立防大汛的思想,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做好防汛各项准备,深入开展防汛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同时,要正确处理防汛和抗旱的关系,积极做好抗旱各项准备工作。

篇11

“病”的问题,分级诊疗和一站式结算并举。巴中因病残致贫占比高达67%。制定出台《巴中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扶助办法》,采取“四个到人”(医疗队伍诊疗到人、常态随访管理到人、绿色通道治疗到人、特惠政策救助到人)措施,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分级诊疗、一站办理、分类扶助、整合资金、政府兜底”的原则,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就诊率达95%以上。县域内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制度,住院医疗费用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个人不缴纳住院预付款,出院时只需结清个人应负担的医疗费用。

“住”的问题,新建和改造并举。充分利用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政策,对无房户、危房户实行新建;住房主体框架安全的,通过“六改一护”(改房顶、改自来水、改厨房、改厕所、改畜圈、改院落周边环境,维护墙体),解决防风漏雨和功能提升、居住环境改善的问题。“十三五”期间,全市易地扶贫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5.2万户,将有18.2万贫困人口搬入新居。不属于易地扶贫搬迁范围的,通过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地质灾害避险政策,进行改造或新建解决贫困户安全住房问题。

“收”的问题,产业和就业并举。依托特色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让贫困群众能够享受“金山银山”的回报。大力实施“回引创业”工程,累计回引在外成功人士1.2万余人,创办经济实体2800多个,带动贫困人口就业3.5万人。实行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市场经营,将财政支农经营资产转化为村集体新增资产,贫困户配股40%、所有农户配股40%、集体持股20%,2016年全市贫困户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长近30%。

“学”的问题,助学和防辍学并举。建立贫困户学生数据库,逐一落实贫困学生助学政策,确保没有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因贫困辍学或上不起学。每年寒暑两个学期,全市均通过市、县(区)财政和社会捐助落实资金8000多万元,资助大学生15000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

“家”的问题,牵线成家与同心建家并举。在“成家”上,动员“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当“红娘”,增加贫困对象娶上媳妇的机会。在“建家”上,倡导建设具有川东北民居特色的“三合院”“四合院”,让独居老人与儿女合居合住、几世同堂,让空巢老人邻里相望、互伴互助。在“家风”上,倡导弘扬新乡贤文化,通过评选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有影响的农村贤达,培育良好家风,弘扬公序良俗,形成文明新风。

“基础”的问题,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并举。坚持连片规划、整体推进、平衡发展,解决带有共通性的路、水、电、通信等基础配套问题,为精准脱贫、稳定脱贫打牢基础。2016年,全市新建通村道路995公里,60%以上的贫困村实现了社社通硬化公路;新建1236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6.18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80%的贫困村实现了农网升级改造;光缆通村率超过85%。全市农村基础条件得到整体改善。

探索破难路径 有效推动脱贫攻坚

创新建立“一本账”记账机制,解决“脱贫有据,合理收支”的难题。全市所有贫困户都建立了月收支登记“一本账”,同时保持记录的连续性,做到月记录、季分析、年评估,精准判断帮扶成效,实现脱贫轨迹、脱贫成效、评估验收“一本清”。依托智慧巴中精准扶贫数字管理系统平台,开设5大板块10项模块,对接国家、省贫困数据,实行市县乡村四级动态管理,同步开通公共查询、手机APP应用终端,对精准扶贫进行实时更新、跟踪监测、科学分析、阳光监督。

创新探索土地增减挂钩试点,解决“农村资源盘活”的难题。统筹资金,激活市场,探索“引资投入政府回购”“企业投入指标分成”等改革,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土地增减挂钩、投入新村建设,对拆旧及附属设施按建筑类型和面积给予建房补助。将增减挂钩项目立项申报和扶贫新村建设规划布局结合起来,把聚居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增减挂钩项目范围,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等基础配套水平。跨市流转,改革破题,率先探索实施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省内跨市流转。同时,积极探索把农村的人、钱、房、林、集体资产等闲置资源盘活。

创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难题。针对居住在安全隐患区、资源匮乏区、基础设施配套艰难区等地的贫困户,采取“三看三议三审”锁定对象,谋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市向省农发行贷款39.9亿元,作为此项工作的启动资金,精准搬迁、科学搬迁,实现安全选址与可持续发展同步。实施搬迁对象产业“增量奖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集体资产股权量化等方式,既突出“产业随着新房走”,又盘活农村资源、拓展就业门路,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创新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解决“用好钱管好钱”的难题。针对财政涉农资金渠道分散、到位时序不一、使用监管难等问题,明确规定统筹整合资金不得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经常性支出,将资金投向细化界定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配套、农户补助4大类18个小项,整合涉农项目42个,保证当年脱贫摘帽村投入不少于1500万元。以资金来源计划倒逼县(区)细化完善脱贫攻坚规划并转化为具体项目,按年度分轻重缓急实施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到乡(镇)、补助到户,实现资金运行高效。

创新金融扶贫机制,解决“产业发展缺资金”的难题。分级设立基金,市、县(区)政府每年共同出资设立7500万元“精准扶贫专项发展基金”,并分别按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余额的2%、5%建立贷款风险补偿金。改革评级授信,创新“信用评价体系”,全市8.58万户贫困户获得评级授信,授信额度25.11亿元。创新金融产品,拓展金融扶贫新业务,发放“特色产业贷”“扶贫小额贷”“巴山新居贷”“惠农兴业贷”,累计发放信贷资金达121.5亿元。对自主创业的贫困户以及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的,财政给予专项奖补,银行增加金融授信。2016年向全市新增新型经营主体发放贷款36亿元。

汇聚全民力量 协同推动脱贫攻坚